盧•貝松
出席2007年坎城影展
盧•貝松(法語:Luc Besson;法語發音:[lyk bɛsɔ̃],1959年3月18日-),中國大陸作呂克•貝松,港澳作洛•比桑,生於巴黎,法國導演兼製片。
生平
貝松曾隨著父母在希臘以及前南斯拉夫海岸過生活,因此學習了潛水技術。
在升任導演之前,盧•貝松擔任過一些助理導演的職務,隨即在1983年執導他的第一部長片,同時也是黑白的科幻片《最後決戰》。該片特殊的風格吸引了高蒙片廠(Gaumont)的注意,片廠和盧•貝松簽約後,遂請他執導《地下鐵》。《地下鐵》商業上的成功讓盧•貝松有機會執導有一點自傳性質的《碧海藍天》,該片大賣後,貝松有愈來愈多的籌碼吸引高蒙片廠做更大的投資,成績單就是警匪動作片《霹靂煞》跟《終極追殺令》,特別是《終極追殺令》採用英語發音以及外景在美國境內拍攝。
盧•貝松成功地以《碧海藍天》、《霹靂煞》等法語發音影片[1]打出國際市場,並再以英語發音的《終極追殺令》、《第五元素》、《聖女貞德》等法國製片打響貝松他自己的名號,成為法式警匪動作片的代表。一般人都公認貝松打造出法國的好萊塢,特別是2000年他創立歐羅巴影業(EuropaCorp.)專攻商業電影的製作,例如《終極殺陣》(Taxi)系列的第二集跟第三集的製作、邀請李連杰參演的《龍之吻》跟《鬥犬》、恐怖片《戰慄》(Haute Tension),以及文藝片如《馬奎斯的三場葬禮》(The Three Burials of Melquiades Estrada)。
2006年9月11日,貝松在法國 RTL 廣播電台宣布,《亞瑟的奇幻王國:毫髮人的冒險》是他最後一部執導的劇情長片,同時也是最後一部(第十部),之後不會再執導筒。但貝松此片後再執導了《亞瑟的奇幻王國2:馬塔殺的復仇》,《神鬼驚奇:古生物復活》。
導演年表
2014年 :Lucy (將以台灣為故事背景)
2013年 :The Family 《追殺令》
2011年 : The Lady 《昂山素姬》
2010年 :《亞瑟3:終極對決》[2]
2010年 : The Extraordinary Adventures of Adèle Blanc-Sec 《神鬼驚奇:古生物復活》
2009年 : Arthur and the Revenge of Maltazard《亞瑟的奇幻王國2:馬塔殺的復仇》
2006年 : Arthur et les Minimoys《亞瑟的奇幻王國:毫髮人的冒險》
2005年 : Angel-A《天使A》
1999年 : Jeanne d'Arc《聖女貞德》
1997年 : The Fifth Element《第五元素》
1994年 : Léon《終極追殺令》
1991年 : Atlantis《亞特蘭提斯》
1990年 : Nikita《霹靂煞》
1988年 : Le Grand Bleu《碧海藍天》
1985年 : Subway《地下鐵》
1983年 : Le Dernier Combat《最後決戰》
編劇年表
2011年 : Colombiana 《魅影殺機》
2009年 : Banlieue.13.Ultimatum《暴力特區2》
2008年 : Taken《即刻救援》
2008年 : The Transporter 3《玩命快遞3》
2007年 : Taxi 4《終極殺陣4》
2006年 : Arthur et les Minimoys《亞瑟的奇幻王國:毫髮人的冒險》
2006年 : Bandidas《神鬼二勢力》
2005年 : Angel-A《天使A》
2005年 : Revolver《玩命左輪》
2005年 : The Transporter 2《玩命快遞2》
2005年 : Danny the Dog《鬥犬》
2004年 : Banlieue 13《暴力特區》
2004年 : Les Rivières pourpres 2《赤色追緝令2:末日審判》
2003年 : Michel Vaillant《雷霆殺陣》
2003年 : Fanfan la Tulipe《花開騎士》
2003年 : Taxi 3《終極殺陣3》
2002年 : The Transporter《玩命快遞》
2001年 : Wasabi《極速追殺令》
2001年 : Kiss of the Dragon《龍之吻》
2001年 : Yamakasi《企業戰士》
2000年 : The Dancer《舞者》
2000年 : Taxi 2《終極殺陣2》
1999年 : Jeanne d'Arc《盧貝松之聖女貞德》
1998年 : Taxi《終極殺陣》
1997年 : The Fifth Element《第五元素》
1994年 : Léon《終極追殺令》
1991年 : Atlantis《亞特蘭提斯》
1990年 : Nikita《霹靂煞》
1988年 : Le Grand Bleu《碧海藍天》
1986年 : Kamikaze《自殺敢死隊》
1985年 : Subway《地下鐵》
1983年 : Le Dernier Combat《最後決戰》
註解
1 《碧海藍天》實際上為貝松的第一部英語電影,當初在拍攝時即以國際市場為考量,因而全片採英語發音演出,但在法國上映時則由原本演員改配法語配音版本。
2《亞瑟》終結篇全國公映 視覺效果令人目不暇接
外部連結
個人官網
IMDB簡介
Allmovie上盧•貝松的資料
採訪Luc Besson, Angel-A
JewReview.net 採訪視頻Luc Besson and Rie Rasmussen about Angel-A
深度訪問Luc Besson
《聖女貞德》解讀by魏英傑
昨天中午,隨便放了剛買來的《聖女貞德》,片子近三個小時,1999年拍的老片子,呂克-貝松導演。這部長片讓我深深迷戀,連後來上班途中在地鐵打盹都在夢裡回味。不過好象沒有人提到,這部片子的敘事可以分為三部曲。
第一部分主要是建構聖女貞德的神性,從貞德小時直到被虜為止。貞德童年時對上帝的迷戀,以及後來發生在她身上的諸多神跡,還有她以上帝使者名義面見法王查理,直至率領法軍贏得第一場戰鬥勝利,最後以一人之力令英軍撤退,收復奧爾良,都著力體現其神性。由此,影片的各種渲染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她那稚嫩的略帶哭腔而沙啞的呼喊,不僅感染了法軍,也非常有說服力地讓人相信,她確實是上帝的使者。在這部分中,相信很多人都會為其神聖的形象而流淚,甚至可能恨不得馬上皈依上帝。
然而,自貞德被捕到她在那份供詞上簽下一個×字(她不識字,這相當於畫押),影片一一對此前營造的貞德的神性進行解構,顛覆。貞德不再聽到上帝的呼喚,不再見到上帝的“顯靈”,替而換之的是一名黑衣老者(應該是撒旦的化身)。這是電影敘事的第二部分。在教廷審判與黑衣老者的雙重拷問下,貞德的意志逐漸瓦解,最後連自己都懷疑起自身行為的正義性。最具解構色彩的片段,一是黑衣老者提醒她,她所謂的神跡,很可能有多種合乎邏輯的理由,只不過她選了上帝顯靈這一種而已(在對話的時候,鏡頭切換了多種可能性所可能出現的鏡頭,極具反諷效果)。二是,黑衣老者提醒她,她在戰場上呼喊的是,以她的名戰鬥,而不是以上帝的名。在與魔鬼的對話中,作為聖女貞德的形象開始消褪,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可能是患有精神分裂病症的、具有邪惡性的貞德。當貞德還是小女孩的時候,目睹了一場對她最具刺激性的悲劇——她的姐姐被英軍刺死並強姦。這一經歷可以用來解釋貞德後來為什麼狂熱地相信自己是上帝派來幫助法王消滅英國人的使者。當然,這是影片所暗示的。這一部分敘事,解釋權在撒旦這邊。當時的鏡頭讓我認為,如果貞德為撒旦變成上帝的形象所欺騙而變成第一部分那樣(可以解讀為瘋狂、嗜血、不可理喻),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此,貞德的形象儼然是撒旦的使者。
第三部分敘事,是貞德簽押後到站在行刑臺上被大火燒死。在這裡,貞德恢復了對上帝的信仰,同時也成為一個凡人,具有悲憫、痛苦、信仰等人性的人。這也是對貞德的世俗闡釋。注意,這一形象的伏筆早就開始了:她爬上城牆被箭射中倒下,受了重傷(上帝使者怎麼可能受傷?);她預言會在黃昏之前拿下城池,結果預言失靈;攻打不下巴黎城——表面原因是軍隊數量少,是法王想談判導致了這樣的結果。不過,如果她是上帝的使者,應該不用一兵一卒也能夠獲得勝利才對。這一切都在暗示,對貞德的行為解釋還有多種可能性。到這裡,貞德終於不再是上帝的使者,也非撒旦的化身,而是一個為異國入侵、親人遭辱而憤怒的普通人。當然,還是一個有著超乎尋常意志的女戰士。當法國節節敗退之後,人們太需要一個具備頑強意志的領袖來帶領他們贏得一場勝利了。同時,在那樣的年代,再沒有比以上帝的名更能激發人們的正義感和鬥志的方式了。貞德就是迎合了這種歷史需要的人,即使她當時20歲還不到。
最終,我們從中影片拼湊出貞德的完整形象:她對上帝充滿熱愛,她經歷過一場刻骨銘心的變故,她以無以的倫比的激情,喚醒了法國民眾抵抗英軍的鬥志。所以,她依然是聖女貞德。在她將死之時,她的肉體經受著火的煎熬而扭曲,她的靈魂卻堅強無比,她的眼裡見到了上帝的光芒。呂克-貝松說:“我喜歡電影的結尾。 貞德歷盡艱苦後感悟到命運的飄忽,但她接受命運的安排,可以讓我們從中學到很多。五百年來,貞德的形象被利用的成份居多,因此我希望借此片讓她回歸獨立的身份。”由神性-魔性-人性三部曲,呂克-貝松完成了貞德的形象還原工程。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19927/
至(2008-09-01)我只看過1948年佛萊明導演、英格麗‧褒曼主演的《聖女貞德》,拍的和演技都平平,故以其它貼文代評。
2008-09-24在東森洋片臺補看到《盧貝松之聖女貞德》,拍的和演技也都平平(而非如下貼文所評多有影、音之結構內容,甚至因片更長之故,非戰鬥部分演地反而更形拖棚),頂多在片頭暗示及片尾耍了下宗教信仰上的正、反兩面之間的看法及探討。
《聖女貞德》電影
『聖女的苦難』法國,1927年,導演:卡爾希奧多德雷耶 Carl Theodor Dreyer
『聖女貞德』美國,1948年。
『火刑臺上的貞德』意大利,法國,1954年。
『貞德審判』法國,1962年, 導演: Robert Bresson,ZDF/ 1969 Kino B
『貞德的愛和自由天使』『貞德的十字架』法國,1994年。
『貞德:千古傳奇』美國,1999年。
『 Jeanne d'Arc 』法國,1999 年,導演:盧貝松
德萊葉1928《聖女貞德受難記》
《聖女貞德受難記》是卡爾德萊葉的經典作品,是黑白的默片(少少的字幕以文字卡的方式出現),你可以看到《聖女貞德》電影的型式及內涵,在1928年即已如此成熟完備,並影響到影壇後進的風格與敘事。而大師如羅伯.布列松1961年的【聖女貞德的審判】在其文本焦點上,竟然如此與本片不謀而合,都是強調貞德被捕之後其身心的煎熬過程。甚至於本片導演卡爾德萊葉還在最後,安排了一場精心設計的高潮戲:從貞德緩步上焚燒臺,一直到最後在大家目光下,逼真的殉道的經過。其講究的運鏡、取景與構圖,讓這場戲擁有完全不輸給當今任何大製作電影的感染力道。尤其,令人難忘劇中當權者的嘴臉,以及政治操弄下被犧牲的無辜群眾,還真是今古皆同啊!如果已經看過布列松作品者,切勿錯過此親炙大師作品與比較的機會喔!
http://blog.udn.com/dodobear/989731
聖女貞德的故事被搬上銀幕恐怕不下十次,本片以典型德萊葉極簡風格及象徵影像,把時空鎖定在貞德被捕入獄後受審的過程,一直到她被綁上十字架受火刑為止。本片曾在一場大火中燒毀殆盡,多年不見蹤跡,變成一部傳說中的經典,一直到1980年代,一個倖存拷貝意外被發現,再由法國高蒙電影公司從新整理版本,以最接近原貌的方式重新推出,讓觀眾得以了解,德萊葉的影像風格早在默片時期便已成熟。
http://movie.iamcool.net/tw/moovi_detail.php?movieID=4864
《聖女貞德》的故事如同其他好萊塢電影一樣,已經被拍成電視、電影數次,不過洋蔥一直以來只聽過《聖女貞德》的大約故事情節,直到這部《盧貝松之聖女貞德》出現之後,才真正的看過一部關於聖女貞德的相關影像作品,而這部《聖女貞德》之所以引起洋蔥的興趣以及吸引的地方,並不在於貞德的短短生平如何感人,或是戰爭畫面如何精彩撼人,而是盧貝松所編寫的劇本,在於宗教信仰上的正、反兩面之間的看法及探討。
在電影劇情一開始,導演便在其中隱含了一個讓貞德將來痛恨英軍的起因,對照起劇中所安排其自身認為的神蹟,或許年幼時所遭遇之心中的痛,成為所謂神蹟的發酵基因,為了自己潛意識中復仇心理,不自覺的將身邊所見之事引伸為她在宗教裡所能獲得慰藉以及啟示,而她的亟欲趕離英軍的心態恰好成為鼓舞法軍的士氣,在初戰皆捷之後,貞德終於看清她所造成的殺戮罪惡,不過上面這些劇情觀感,只是導演盧貝松在本片中所塑造呈現的其中一面,從另一面的方式去看本片,依舊可以看到保持傳統風格下所流傳的聖女貞德故事,觀眾依然可以相信貞德的確是因上帝的旨意,必須要帶領法軍出征驅逐英軍,只是到片尾段落,由達斯汀霍夫曼所飾演的角色,以非常明顯的方式希望觀眾以一體兩面的方式,以稍微客觀的角度來看本片整個所敘述的情節過程。
從本片裡可以看到人們倚靠宗教所做出的"非直接旨意"之事,仗著自認為對於宗教的強烈忠貞信仰,便利用自身的價值觀來為所謂的神蹟作判斷解釋,藉宗教之名行假正義之實,這樣類似的情事例子,不論古今中外皆有,不僅扭曲了所有各類宗教的真意,同時也引起了宗教與族群之間的對立,宗教的確是個個人信仰以及安定人心的基石,但利用祂來為自己的不義行為作藉口,不僅其作為有待商榷,盲目追隨之人也絕對是無法真正瞭解其信仰宗教的真意,宗教與信仰本身並沒有錯,但加入"人"這個變因之後,凡事都會變的不對勁…
關於畫質
本片長達兩小時三十分鐘以上,其實158分鐘的電影對SUPERBIT版來說,應該還不算太長,之前的《決戰時刻》片長165分鐘,也才以一片D9便收錄完全,但這部《聖女貞德》哥倫比亞公司卻選擇將正片分成兩碟的方式收錄,或許有其我們所不知道的原因及考量。
以較新推出的SUPERBIT版DVD來說,洋蔥已經好一陣子沒看過是新發行、同時畫質又令人激賞的SUPERBIT版DVD了,而這部日版二區《聖女貞德》的影像品質,和舊的單碟普通版畫質有著明顯的差異,一開始劇情中少女瓊安於教會裡向教士告解的段落,教士臉上如橘皮般毛細孔膚質極為清晰,色彩的層次遠超過普通版的呈現,畫面的清澈度之高,讓觀者眼睛與人物影像之間似乎沒有任何隔閡,接下來室外田園的景象,更是把SUPERBIT專門的解析感發揮的頗為極致,一般大畫面的DVD影像裡,處理不好的話,經常無法把影像中的草原、叢林樹葉、或是蘆葦等莖葉影像給描繪清楚,要不然就是影像資料過於繁多,使細微影像的邊緣出現類似壓縮破壞的噪動感,但是在本片中,不僅數量龐大的草群影像頗為細緻,而且也沒有出現影像的噪動情形。
而像《聖女貞德》這種中古故事背景的服裝,也是SUPERBIT版影像最有空間發揮的地方,本片擁有如「沙翁情史」中的宮廷華服造型,也有《神鬼戰士》般的武士盔甲造型,剛好都可以在精細的服裝刺繡以及金屬盔甲光澤上,以SUPERBIT該有的細緻感與較多色彩豐富層次來表現,而上述這兩項的影像呈現,在這部片子裡也有著極高的影像品質,細緻的影像描繪以及豐富綿密的色澤,給了洋蔥一種以為是在觀看PAL版SUPERBIT的假象,同時整部作品畫面乾淨,絲毫沒有過份明顯的顆粒感或是膠片粒子,只可惜影像邊緣過強現象雖然已經算是夠細微,但洋蔥嚴苛的認為還是可以再為收斂一些,但是瑕不掩瑜,儘管這版電影DVD在觀看到中途時需要起身換片,但影像品質確實可以獲得洋蔥個人極高的評價與喜愛。
附註:DISC 1收錄影片83分鐘,DISC 2收錄剩下的75分鐘,換片點還算選的OK,剛好一個是情緒的轉換點,只是洋蔥會比較喜歡至少放個中場休息的英文字樣圖片,而不是影片播到一半突然就卡掉。
關於音效
這部片子的DTS音效在正片哥倫比亞片頭音樂一下時,洋蔥聽起來就覺得和一般哥倫比亞DVD(包括其他SUPERBIT作品)不太一樣,片頭片商音樂聽起來特別的響亮而且清澈,當片中演員一開口說話,馬上展露出本片在音質上的優點,中置對白的聲音相當的清晰,同時那種清晰感不是那種毫無節制的大量高音,劇中一干演員大都不是美籍出身,但英語的發音清晰度不需字幕也能夠聽的十分清楚,對白音效的逼真程度,似乎能夠感到一絲自然生動的空氣流動在演員的嘴邊迴盪。
在正片最初以文字描述劇情背景年代的片段中,畫面裡的地點文字以動畫方式向觀眾席上移動,其所搭配的空氣流動特殊音效,馬上清楚的以從前方飛向後方音場的動態表現出來,而本片的配樂音效不僅氣勢十足,環繞音響所製造出來的包圍感也非常濃厚,使的以往看過本片普通版的洋蔥,覺得在配樂的氣勢上變的相當的懾人,而隨後的音效表演,就輪到英、法兩軍交戰的動作場面了。
當戰鬥場面即將上場時,第一個音效登場的便是漂亮的投石器動態,片中的投石器是以接近360度的迴旋方式擲出巨型圓石,而鏡頭的拍攝位置位於投石器的正後方,當巨石迴旋拋出之時,就可以搭配畫面感受到低頻呼嘯聲從前方開始,繞到洋蔥座位底下,再經由頭部後方向前飛出的垂直360度連續動態音效,這段動態音效應該是本片最精彩的一段聲音演出,至於兩軍交戰的聲音效果,由於畫面都是以近身打鬥的影像呈現,聲音動態範圍比較侷限在前方左、右主聲道之間的遊移為主,交戰時不僅聲音聽來刀光劍影、繁雜眾多,配樂的比例也不輕,整體表現唯獨低音的撞擊效果或許可以稍稍再加多一些(尤其是巨石圓球衝撞士兵的段落),不過本片經由音效所呈現出來的磅礡氣勢,就如同洋蔥前面所提的,絕對是在以往舊版DD 5.1聲道中所無法體會到的。
http://www.dng.idv.tw/dvdreviews/2004_01_12/joanofarc_sb.htm
盧貝松《聖女貞德》配樂
基本上,盧貝松<聖女貞德>的音樂由三個主要的音樂元素構成,詮釋抒情美感與戰爭氣勢的管絃音樂,充滿殉道與史詩色彩的中世紀合唱,與極富Eric Serra個人特色的電子音樂,前兩者並不是過去Eric Serra常用的音樂素材,但其實是古裝歷史劇最常見的音樂手法,而後者是Eric Serra過去主要的音樂語言,但乍看之下似乎不是這類電影應該出現的聲音效果,不過,在一部盧貝松的古裝歷史電影中,這三者的確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合而為一了.
盧貝松的<聖女貞德>在影像與故事觀點上具有十分現代感的表現方式,使得Eric Serra的確可以運用電子音樂,來呼應影像中迷離玄幻的色調,過去,Eric Serra也的確善長電子音樂的運用,而在<聖女貞德>裏,電子音樂主要為整張配樂渲染出一份陰暗幽冥,詭異迷幻的情調,奈何這些音樂在影像之外,就變得毫無意義了,這些電子音色不但晦暗陰沈,而且花俏有餘,感動不足,在電子音樂幽幻的氣氛下,整部配樂的情緒張力與音樂美感,很難與<英雄本色-Braveheart>或<亨利五世>這些同類的電影音樂作品相比擬,以我的感覺,這些大量的,陰暗詭譎的,言之無物的電子音樂成為這張原聲帶最大的不幸,我幾乎是在”忍受”它們,如Secrets Of Strange Wind這樣的作品,與其說這些是音樂,我覺得它們充其量只是”音效”罷了,這類的音樂放在<聖女貞德>這樣的電影中或許還能惹人矚目,不過其實這種音樂和<靈異入侵>,甚至是<七夜怪談>一類的恐怖電影音樂是差不多的,我個人向來是喜愛恐怖電影音樂的,不過這種賣弄詭異電子音效的作品是我覺得最無趣的,即使這些音樂拿到<聖女貞德>裏,也一樣無法讓我覺得有趣,而且這些音效穿插在器樂或人聲中時,給我的感覺總是干擾破壞,畫蛇添足,多過於提昇或者增色,只能說,我個人對這種用電子音效作怪,情感表達與音樂語言卻很貧瘠的作品,並沒有什麼喜好與認同感.因此,這些篇幅超過一半,穿插出沒在整部配樂中的電子音樂,成為我個人聽這張原聲帶時最大的負擔,我必須耐著性子忍受這些光怪陸離的聲音,聽完整張原聲帶,才能告訴你其實這張原聲帶還有不少不錯的東西.
以人聲的使用而言,Eric Serra的運用頗為多元,有時結合迴繞在音樂中,甚至以電子合成器加強效果,將人聲處理成深幽低迴的質感,充滿黑暗迷幻的色調,但同時也有一些具古典氣息濃厚的聲樂合唱演出,整體來說,人聲的素材加強了整體音色的宗教意象與史詩張力,時而柔美虔敬,宛若詩歌聖樂(如Rex Coromatur),時而氣勢昂揚,有如卡爾奧夫的”布蘭詩歌”(如Armaturam Dei,Angelus In Medio Ignis),而將聲樂電子化的嚐試,若不過度詭譎,倒也強化了迷離玄奇的氣氛.不過美中不足處,在於這些音樂很有效果,但沒有特色,有些音樂只能算是”布蘭詩歌”的仿作.一直以來,”布蘭詩歌”中”命運”一段的樂風,都是古典戰爭電影音樂最常參考取材的對象,據此寫出新意的電影音樂其實並不少,最近的作品如John Williams的<星際大戰首部曲>就是相當出色的例子,不過變不出花樣而淪為複製品的也很多,<聖女貞德>恐怕就有明顯的臨摹痕跡,只是雖無新意,至少沒有出現畫虎不成的場面.
而在管絃的表現上,雖然沒有讓電影樂迷感到驚艷,但至少發現了一個新的Eric Serra,原來Eric Serra譜寫,指揮器樂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水準.在抒情性的樂章上,Eric Serra的絃樂主題頗富美感,如一開場的Talk To Him,不但表現優美,同時也大膽的在柔美的音質中,出現一些奇異的情緒轉換,表現出一股神祕深邃的質感,這個主題旋律在配樂中,多以這類柔美感傷的管絃格調呈現.而Eric Serra在提琴獨奏的效果上也頗具特色,如At One With You,提琴獨奏的風味十分接近Eric Serra在<終極追殺令>中的效果,淒測而悠遠,很有味道,但這回與之呼應的不是冰冷的電子音色,而是低沈迴繞的人聲,感覺十分幽幻,Eric Serra在其他段落也有若干氣質類似的提琴獨奏,如Yolamde,The Messenger Of God,Find Him等作品,同時,這些配樂中也運用陰暗的管絃語言塑造一份深沈的氣質,手法並不別緻,但營造出不錯的壓力.
除了柔和抒情與淒迷陰暗的管絃描寫,另一類管絃樂風如Chinon,則呈現古色古香,頗富騎士氣勢的壯盛風格,這類的演出在The Tourelles中發揮的更具氣魄,這部份的音樂很有古代戰野與壯麗軍容的聲勢,氣質有些讓人意外的,很類似Jerry Goldsmith的表現手法,其實是很好的一段音樂,不過我個人很不喜歡當中畫蛇添足的增加一些古怪的電子音效,To Arms是這部配樂中一段獨立性與完整性都很出色的樂章,以緩慢沈重的戰鼓,蒼涼悲傷的小號獨奏開場,呈現一股悲涼的氣氛,音樂漸漸加入管絃的輔助,提昇整個作品的情緒,形成一種悲壯的色調,是這部配樂中最出色的一軌作品,同時這首作品中的主題旋律,也發展成一首氣氛很特別的,旋律也很動聽的主題曲My Heart Calling.
整體來說,這張原聲帶可以感受到Eric Serra突破的企圖心,是很具野心與勇於嚐試的作品,但不是令人愉快,也不是令人滿意的作品,值得安慰的是,可以看到Eric Serra的音樂語言又拓展了新的領域,希望下一次能有更出色的成績.
http://www.loyalwise.com/Joan.htm
聖女貞德電影的探討> 陳韻琳
傳奇歷史事件「聖女貞德」發生時,以文字記述事件流傳出去的方式尚未普及,因此事件留下來的屬於史實的原始記錄非常的少。但是聖女貞德的故事,卻不斷出現在文學作品、舞台劇、歌劇(神劇)與各種電影版本中,這背後一定是有它的原因的。
歷史記載
根據歷史,英國和法國在中世紀結束進入文藝復興世紀之交,發生了前前後後共一百年的戰爭(1337-1453),戰爭原因,當然跟爭奪統治權、爭奪土地有關,英國需渡海攻法,處境對英不利;但是法國重騎兵不敵英國長弓,加之英國擅長外交,導致法國出現走兩國親英親法不定的地域,法國處境也就好不到哪裡去,兩國勢力互有消長,戰事時間綿延甚久。這百年中,受害最重的是成為戰場的法國土地上的農民。法國百姓對英國之憤恨情緒,成為日後民族國家興起的心理原因。
百年戰爭結束後,英國繼有三十年的黨同伐異的內亂「玫瑰戰爭」( 1455-1485),法國也修生養息好一陣子,然後這兩個國家同時進入政治史上輝煌燦爛的君權時代。
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百年戰爭在世界歷史上扮演了非常關鍵的地位,它把中世紀零散各自為政的封建領主統一進王權,也讓世界零散不統一的封建政治,變作一個個君權鼎盛的國家型態,而藝術史,也隨此漸漸走進脫離教會主控、以君王貴族為取悅對象的巴洛克時代。
在這重要的歷史事件中,聖女貞德扮演了讓法國由劣勢(幾乎快被英國統一)轉向強勢,最後把英國驅離法國的關鍵人物。
最讓人訝異的,是聖女貞德農民出身、不識字、不懂戰術,她唯一擁有的,是純潔和堅定的信心,她深信她是上帝派來拯救法國的,上帝站在法國這一邊,法國一定會獲得最後的勝利。奇怪的是,聖女貞德擄獲所有百姓的心,大家都要追隨她,民心士氣之盛,竟導致法國的查理王若要繼續抵抗英國,非得利用聖女貞德不可。
聖女貞德完全翻轉法國兵敗如山倒的裂勢,這對英國影響不可說不大。更重要的是:如果貞德宣稱上帝站在她那一邊,是否上帝與英國為敵?因此英國非得把「上帝站在貞德那一邊」,變成「魔鬼站在貞德那一邊」不可。
聖女貞德率領法軍,經過八天激戰,解了「奧爾良之圍」,這是法國居劣勢多年來第一次嚐到勝利。
隨後貞德進軍理姆斯。這簡直誓次瘋狂的行動,因為理姆斯就在敵人控制的區域內,不僅行軍途中會遭受敵人的攻擊,而且離後方遠補給困難救援不易。可是這次行動再次看見它對百姓心理造成的士氣影響──歷任法王行加冕禮,都是在理姆斯的大教堂,因此進軍理姆斯,意味著向英國宣布法王查理才是正統的。結果戰役再次成功,查理加冕,正式從「布耳熱王」變為「法王查理第七」。
從此以後法國轉敗為勝,可是聖女貞德卻轉勝為敗。下一場巴黎戰役大敗,貞德且在聖達尼修道院附近受傷。次年聖女貞德被法國親英的勃良地人虜獲,他們把貞德賣給英國,最後被全是親英或親勃良地的巴黎大學教授、主教們所組成的宗教法庭,在盧昂宣判為巫婆異端,以火刑處死,她的骨灰從盧昂一座橋上拋入塞恩河。在整個被捕到被焚的過程,因聖女貞德方能加冕的查理第七,沒有任何意願要營救聖女貞德。
貞德犧牲後,法國義憤填膺,戰役節節勝利,1453年除了加來一地,失土全數收回,英法百年戰爭終於結束。
二十五年後(1456年),羅馬教廷經過長期的重新審查,推翻1431年的判決,洗清聖女貞德的罪名,1909年,羅馬教廷冊封貞德為「真福」,1920年又冊封為「聖女貞德」。
儘管如此,這個千古傳奇的聖女貞德事件,仍有非常多引人不解、引人爭議之處,這些不解與爭議,都是可以不斷詮釋的空間,而隨著時代趨勢的轉變,也的確出現很不一樣的詮釋。這些空間有:
貞德真的是上帝差派的?她如何知道自己被差派?
上帝為何竟是透過不識字的農家小老百姓、而且是女子拯救法國?
上帝是否真如貞德所說,介入歷史並且站在法國這一邊?
聖女貞德轉勝為敗的巴黎戰役,她自己如何解釋?
她如何面對自己被巫婆罪名處死?那時她認為上帝在哪裡?
根據史實,貞德曾經簽字接受審訊團體的指控,後來卻又翻供,她是在想什麼?
審訊團體可以如他們所宣稱的,代表所有教會的立場,有權柄掌管人進天國之門的鑰匙?還是根本就是假宗教之名行政治之實?
我們會發現,每一個不同的詮釋背後,其實都是詮釋者選擇自己的歷史態度與信仰告白。這正是聖女貞德一再出現各種版本,還繼續重新被詮釋的深層原因。
我們現在要來分析的,就是兩部同為法國導演的「聖女貞德」。這兩部電影前後差了近七十年,因此儘管導演都是法國人、對聖女貞德的詮釋還是差距很大。比較早期的是德萊葉的「聖女貞德受難記」,導於1928年電影史還在初發展的階段;另一部導演就是現在當紅有名的盧貝松,導於1999。
《德萊葉的「聖女貞德蒙難記」》
以場面調度凸顯神聖
德萊葉導聖女貞德時,電影史還在默片時代,劇情需要透過不斷打斷的字幕解說延續,攝影機又大又笨,技術受限於簡單的橫搖直搖與剪接,因此整部片子中,明星的演技、尤其是面部表情,就非常的重要。
在這麼多聖女貞德事件中的不解爭議之點,德萊葉選擇透過貞德受審的過程來處理,將焦點放在審訊,透過審訊問出貞德事件的懸疑之處。我們從場面調度(貞德一人孤立、審訊者人數眾多)、鏡頭處理(透過俯仰,讓貞德位置處於低勢、審訊者處於高勢)以及演員面目表情(貞德無辜眼淚汪汪、審訊者兇悍無笑容),還有就是與基督類似的經歷(譬如被戴上荊棘編的皇冠,同時被嘲笑『上帝的女兒』;還有赴火刑場時,有婦女給貞德水喝,暗喻著基督上十字架前曾有人給祂醋喝;以及火刑台柱上貼有紙牌,暗喻基督上十字架時有牌子寫『猶太人的王』)這都看見導演已經預設的立場──這立場就是貞德受難是「神聖的受難」。
以對白凸顯神聖
因為焦點在審訊,電影中最精彩的,當然是透過字幕呈現出來的對白部分。與電影形式十分配合的,電影中聖女貞德的對白,無辜、誠實卻讓人震撼,對白與形式同步的證明了小農家女孤獨的對抗教會權勢,與聖女貞德受難的神聖性。
譬如審訊的人問:「如果上帝直接跟妳說話,卻不是透過我們,不是就表示我們沒有權柄?....在我們當中這麼多智慧人,妳卻不信服?」
貞德回答:「因為上帝更有智慧。」
審訊者又說:「妳的啟示不是從神來的,是從魔鬼來的。妳根本不知如何分辨上帝或撒旦。如今妳選擇放棄教會,就是選擇讓自己徹底孤單一人。」
貞德回答:「我讓自己孤單一人與神同在。」
這種小農家女對抗教會權勢,還以另一種形式出現,就是貞德堅持望彌撒,因為這是教會群體一份子、天國子民蒙救恩者的地位宣告,可是這些審訊她的人卻不肯為她望彌撒,因為她來自撒旦。
他們用各種計謀與威脅,讓貞德被主教握住手的簽下自己的名字,承認使命是來自魔鬼。可是貞德隨即翻供,因為承認使命來自魔鬼,就是褻瀆上帝。在這裡,導演透過貞德承認控訴隨即翻供這史實,讓貞德的神聖中也蘊含進讓人悲憐的軟弱人性。貞德說:「我太害怕火刑了。」
正是用這種對襯,更凸顯貞德後來仍翻供決定赴刑場,是多麼的讓人尊敬。
教會權勢如此之大,何以苦苦相逼一個楚楚可憐的農家女呢?審訊的第一句問話:「為何上帝恨英國?」讓人清楚看出,這堅持用教會權柄逼貞德承認她是來自魔鬼的背後,其實是一個政治的原因;這政治,指的不只是英國與法國紛紛透過教會來政治較勁,也是教會權柄與自主個人的較勁。
所以導演一再透過鏡頭,將聖女貞德一個人與審訊者群體對立,並讓貞德處於較低的位置。導演透過鏡頭處理,凸顯出他所關切的重點:教會堅持擁有來自上帝的權柄,因此上帝竟然不是透過教會、而是透過小農女貞德說話,是羞辱了教會、也徹底為教會所不容。
火刑現場整體敘事的神聖
最終主教團體中有人同情、相信了貞德,私下獄中探訪貞德,貞德誠實的跟他說,上帝曾告訴她,她將透過一場大勝利得到釋放,如今她知道答案了,上帝指的不是出獄,而是殉道而死。這位主教聽後,決定為貞德望彌撒。
整部電影的音樂配樂,德布萊透過音符未完成的迂迴往覆在幾個單音上,製造著沈重焦慮的感覺,直到貞德領聖餐望彌撒,才轉為輕快。
當貞德受火刑時,影片平行剪接著十字架上飛翔的鴿、往上冒的煙,觀看者的流淚、與士兵暗暗預備兵器以防暴動,當那位同情貞德的主教舉起十字架讓貞德看,貞德喊出最後一句話:「Jesus」,緊接著的場景,就是群眾暴動死傷。群眾喊:「你們燒死saint!」。
因此,我們可以從形式和敘事過程,看出導演德萊葉對聖女貞德這千古懸疑的事件所採取的立場:聖女貞德的出現與最終受難,是上帝定意要發生的神聖事件,這上帝介入歷史的奧秘,上帝獨獨給了不識字、只有單純信心的農家女貞德,遺棄了早涉入政治太深的教會團體。至於上帝為何介入歷史,德布萊透過貞德誠實的說:「我唯一知道的只有英國必須離開法國。」。
接下來我們看盧貝松導的「聖女貞德蒙難記」。
經過七十年的嘗試實驗,盧貝松比德布萊,不管場面調度、鏡頭拍攝、剪接、音效,都是不可同日而語了。因此盧貝松有充分的條件可以拍攝戰爭場面,所以盧貝松的電影,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在處理聖女貞德關鍵性的四場戰役。不過研究盧貝松,若只把戰爭場面視為「比德萊葉的電影刺激精彩好看太多」,就失去這部電影的嚴謹形式、與透過敘事呈現出來的深度內涵。
我們先來分析電影一開始的形式與情節,因為它以其嚴謹手法往後發展直到結尾,構成完整且有深度的敘事。
第一個關鍵性的形式對應
情節一開始,我們看到童年的小貞德,已經是個對信仰有特殊體會、喜歡告解、喜歡跟上帝在一起、並可以感覺到「祂」的可愛小孩,她對神父描述家庭與生活,愛用「wonderful」 這個形容詞。神父無法感受到貞德感覺到的「祂」,但從貞德的快樂喜悅乖巧與熱愛上帝,便答以:「無論祂來自哪裡,應當是好的。」
貞德從教堂出來,所見風景盡都亮麗,天藍、草綠、風和日麗,她跟父母姊姊開懷大笑:「wonderful。」 然後在草地上奔跑打滾。
然後出現主觀的鏡頭設計:風、雲、藍天、鐘聲、教堂屋頂的十字架,以及坐在寶座上的小男孩。貞德學著祂呼喚她的聲音輕喊:「貞德。貞德。」
鏡頭慢慢拉高變成俯視,在貞德躺著的草地旁邊,是一把劍,十字形狀恰與貞德雙手攤開躺著的十字形狀對稱。
等鏡頭拉回地面,貞德已經拿起那把劍,高高舉著,像個倒立的十字架。
這時出現非常重要的快速剪接與震撼音效。場景突然徹底轉換。
青天草原變成森林泥地與黑暗。寶座空了。天空好幾顆不詳的流星飛過。烏雲遍布。狼出現。平行剪接英國騎兵快速衝過與舉起點火的劍的鏡頭。
快速剪接後的下一段與前一段形式的完全前後呼應。
姊姊為了救晚歸無法藏躲的她而被強暴犧牲。
當姊姊拿起貞德掉在地上那把拾到的劍護衛自己時,英軍說:「喔,拿劍的女人。」「法國真孬種,竟然要靠女人打仗。」姊姊說:「如果這是上帝的旨意,就這樣吧。」英軍拿聖女貞德帶回來的劍殺死了姊姊。姊姊死前從脖子上掉落下十字架,後來貞德把它掛在在自己的脖子上。貞德對姊姊墓前像劍一般的十字架凝望了很久。
接下來便是叔叔嬸嬸帶貞德去教堂的情節。貞德對神父傷痛欲絕的大喊:「都是我的錯,是我太晚回家。我永不能原諒他們,為何她要為我死?為何祂要救我?」神父努力的安慰她:「很多事情發生的原因我們都不知道,我們只能相信祂一定有祂的旨意。」
貞德隨後要求領聖餐望彌撒,她要與上帝合而為一。神父告訴她她年齡尚小不能領聖餐,但她偷偷回到教會,自己拿起聖杯飲下葡萄酒,鮮紅的酒汁像血般塗了半張臉,又流到身上。貞德舉杯向祭壇上的十字架說:「我現在就要跟你合一。」
快速剪接,銜接了兩個完全不同的場景,造成兩邊既相同又相異的對稱。
相同之處是對外在景觀都用主觀鏡頭捕捉,並把劍、十字架塑造成焦點,相異之處是,原本一切都是喜悅快樂的,快速剪接後,是傷痛、是恨、是報復、是自責;前後的渴望與上帝同在、合一,也變成是完全不同的心情與動機。
此外,兩邊對稱的主觀表現主義式鏡頭,塑造出貞德是個外在景象與內在感受密切關連結合的、讓人難以理解的直覺式性格。
這個形式對應已經陳述出盧貝松要探討的方向了,那就是:「貞德這個直覺式性格的女子,在她陳述的使命中,有多少是來自她個人內在創傷經驗的偽裝?」。
至於幾百年來的懸案:「聖女貞德的歷史事件,真的是出自上帝?」盧貝松以教堂神父一句話,在電影一開始就說出這部電影的立場:「無論祂來自哪裡,應當是好的。」也就是說,盧貝松這部電影的焦點從頭到尾都不打算探究、判斷那些屬於信仰的神秘領域的部分。
這個形式的對稱與對比,將嚴謹的構成整部電影敘事的連貫性。
這就是為什麼在貞德長大以信使身份出現時,電影鏡頭多次強調旗幟,因為旗幟正象徵著十字架的使命意義,是關鍵形式中的關鍵主題:「十字架」的替代物。譬如貞德見過查理以後,立刻就要求一面旗幟,而後經常出現旗幟在被半空中飄揚,貞德一手舉旗幟,一手策馬奔馳。第一個戰役,貞德急切而出,邊跟同僚大喊:「給我旗幟。」但最後一場被俘之戰,同僚急切的提醒貞德「旗幟!旗幟!」,但貞德不拿,選擇揮劍。
在貞德最後被審訊時,被審內容就有:「妳是拿劍還是拿旗幟?如果妳是拿劍,妳怎能擔保妳沒有殺人?(到底是使命、還是復仇與恨的動機)?」試探貞德的黑衣人也問:「如果妳心中有一把劍,妳怎能區別快樂與痛苦?」
至於貞德的直覺性性格,面對戰場上的男性同僚,更是多次造成激烈的衝突。譬如貞德說:「上帝告訴我。」同僚就無奈的舉手:「阿,我忘了妳的上帝!」同僚理性佈戰,貞德卻無法理喻的下命令,說:「我有我的軍師。」必須要等同僚相信她是聖女以後,衝突才停止。此外這種直覺性性格,也容易面對「誰知道是你的想法還是上帝的?」的質疑。這種質疑持續出現,直到最後跟黑衣人對話仍舊面對。
第二個關鍵性的形式對應
兩次關鍵性的形式對應,盧貝松都用快速剪接與震撼性音效作敘事中間的間隔。
我們再來看電影中第二個快速剪接鏡頭。這個鏡頭出現於貞德兩次戰役大勝,終於成功的讓查理加冕。就在加冕最光輝燦爛的那一刻,突然快速剪接,場景大變,變成暴雨傾盆泥濘不堪的戰場,而貞德腳上中了箭。跟第一個形式對應手法完全一樣。
依循同樣的形式,這個快速剪接的前後,是兩個對稱與對比的敘事。
之前,情節述及查理的岳母勸告查理,「來自洛林的處女」預言,已經成為民心之所歸,「百姓隨時準備相信任何預言與神蹟。」而後查理召見貞德,貞德竟在眾人中憑直覺指認出查理。(這可以說是一個神蹟。)隨後貞德與查理密談,告訴查理上帝給她一個信息,就是讓查理在理姆斯加冕為王。
在貞德被法國教會界承認之前,主教團問她:「如果妳是上帝的使者,妳會不會神蹟?」貞德回答:「法國水深火熱坐以待斃,上帝帶我衝過敵人千軍萬馬,來給你們幫助,如果這不是神蹟,你們還要什麼?」
這個問話讓我們想到耶穌基督曾經被人要求行神蹟以證明權柄,耶穌拒絕,回答說,在這世代除了約拿神蹟(意指上十字架的神蹟),沒有其他神蹟;也就是說,耶穌直接以上十字架的使命作為權柄的答覆。
相同的,貞德的回答一樣是「從上帝來的使命」正是權柄,還需要什麼神蹟來證明呢?
情節隨後轉向貞德兩次戰役的大勝,包括中箭後奇蹟式的痊癒。她的勝利被無法理解她、覺得她瘋了的同僚視為神蹟。
兩次大戰後,貞德看見慘烈死傷、又主觀的看見耶穌臉上落下的血,她充滿罪咎的告解,然後身先士卒,要求英國不要再打,離開戰場回英國。
這個不可理喻的要求,同僚在她背後嘀咕:「不要等待神蹟。」未料英軍竟然神蹟的退軍。這是神蹟的高潮,比戰事勝利更大的神蹟。
然後劇情再轉,查理加冕,竟然因為太久沒有皇帝加冕,聖油乾掉沒有了。負責加冕的大主教說:「這聖油是神蹟得來的。」查理的岳母隨便拿其他油加滿瓶子,說,「讓我來製造神蹟」。
加冕正光輝燦爛之刻,快速剪接到巴黎戰役。戰場大雨傾盆泥濘遍地,只剩一百士兵,疲憊不堪,沒有援軍。而貞德也受了傷。同僚勸貞德回家,說查理已經加冕,無心再戰,跟貞德說:「不要等待神蹟。」
同時一段平行剪接,查理與岳母討論貞德。「奧爾良之戰是神蹟。現在她要繼續作戰,更需要神蹟。」查理說:「但是她現在兵力少太多了。」岳母說:「那麼,她需要更多信心。」貞德闖入查理享受尋歡的浴室,查理問貞德:「妳為什麼這麼好戰?」貞德回答:「法國還有被圍之處,百姓仍受飢餓之苦,我的使命還沒有完。」但是貞德私下告訴最支持他的同僚:「從查理加冕後,我就沒有聽到『聲音』了。」同僚回答他:「會不會這正是一個應證,表示妳該回家了?」貞德說:「連妳都不相信我?」同僚說:「妳知道我是最相信妳的....。」
緊接著,就是貞德被俘的情節。
我們再來看這段繪成的表格:
洛林處女 聖女貞德 快速剪接 好戰的貞德 巫女貞德
上帝的使者 神蹟的大勝 慘烈的大敗 妳來自上帝?
神蹟的檢驗 血與死、神蹟的高潮 被俘受審 真的是神蹟?
使命正是神蹟 神蹟的完成使命 不要等待神蹟 真的是使命?
使命是讓查理加冕 查理加冕,岳母製造神蹟 再也聽不到『聲音』 一切只為「師出有名」?
很明顯的,第一個形式對應關鍵字是十字架與劍;第二個形式對應關鍵字是神蹟與使命。兩個形式對應,都是在快速剪接之後,出現「質」的轉變。
快速剪接之前,百姓隨時準備相信神蹟、貞德也被問以是否會行神蹟、貞德因神蹟式的得勝而被軍事同僚徹底信服、貞德中箭神蹟似的活下來、最後出現神蹟的高潮:不流一滴血的讓英軍撤退。
但是查理加冕,查理的岳母「製造神蹟」以後,一個快速剪接,不僅貞德再也聽不到上帝的聲音、同僚也勸以「不能等待神蹟!回家吧!」。
貞德一開始要驗明正身,被問及是否會行神蹟時,貞德堅定又激動的回答──法國岌岌可危時,上帝透過她幫助法國,這個使命就是神蹟。
快速剪接後,當貞德被勸回家時,她以「使命尚未完成」為由拒絕。但是很明顯的,查理加冕後貞德已聽不到從天上來的聲音。這個使命不再有神蹟。
整大段敘事,以使命就是神蹟,到使命中沒有神蹟為其前後的對比,讓觀眾知道,聖女貞德前面的使命顯然是有其神秘意義的,但當「只能給查理知道的message(讓查理在理姆斯加冕)」 終於應驗後,那個使命背後的神秘意義已經不再存在了。也就是說,貞德只獲得一個「階段性任務」,階段性任務完成後使命便終結。可是貞德顯然心有未甘。這心有未甘,便是她失敗的原因。
而這個敘事,同樣在電影結尾有嚴謹的呼應。
試探貞德的黑衣人也以神蹟為關鍵詢問貞德:「妳怎麼知道上帝給妳使命?上帝何以自己不能作信使,一定要依賴你?」當貞德回答:「因為我看到神蹟。」撒旦又問:「什麼是神蹟?」貞德回答:「風、雲、天、鐘聲,」但卻又自我疑惑著這些是不是神蹟,最後,她肯定答:「是劍。」撒旦回答:「有千百種劍掉在草地上的解釋,何以妳只相信它是從天上掉下來?妳其實是選擇自己要看的。」撒旦還問貞德:「妳是以上帝之名,還是以自己的名?難道妳不記得妳喊過『愛我的人,跟我來。』?」
在這邊,劍與神蹟、使命相關連了,也就是說,第一個形式對應和第二個形式對應是有嚴謹的邏輯敘事的!
第三個關鍵性的形式對應
我們把這部電影兩個對應形式,與黑衣人三次跟聖女貞德的對話重點,畫成對稱形式如下:
與上帝合一 上帝給我使命 聽不見聲音 上帝豈真的需要妳?
聖杯的血酒 來自天上的劍
(神蹟) 不要等奇蹟 妳選擇自己想要看的
十字架 旗幟 劍 只為「師出有名」
處理完這個形式對比,我們差不多要接近整部電影最核心的主旨了。
根據基督信仰(廣義的定義,包含天主教),撒旦也曾試探耶穌,三次跟耶穌有重要的談話。撒旦談話重點是放在要耶穌行神蹟自解困境;承諾給世間所有權勢,只要膜拜撒旦;以及誘使耶穌試探上帝,以疏隔耶穌與上帝的關係。這三個試探,都是撒旦企圖讓耶穌放棄祂最重要的使命:步上十字架的世界拯救之路。
但是耶穌嚴厲拒絕了。神蹟、權勢、質疑上帝試探上帝,都是容易走的路。
而不信耶穌的百姓,要求耶穌行神蹟以驗明正身,耶穌也還是答以除了上十字架的使命,沒有其他的神蹟。
基督教信仰中的神蹟與使命往往蘊含一個很難讓人徹底瞭解的觀念:那就是在基督信仰中,真正重大的使命,往往都需要透過「死亡」之路而得:「一粒麥子死了,便生出許多子粒來。」十字架之路就是使命之路,它讓人看見的永遠不是榮美權能,而是死亡,是在死亡後後爆發的新生,看到真正的神蹟。
根據歷史,貞德承受火刑才是法國轉敗為勝真正的關鍵,因為自此以後,法國人民群起激憤,再也不依賴「洛林處女預言」的,靠四面八方各處農民的團結一致,終於使英軍不敵,退到海峽那一端去。
盧貝松「聖女貞德」探討的焦點
而盧貝松聖女貞德這部電影的形式與敘事,我們到此已經可以斷定,盧貝松並不像德萊葉的聖女貞德,將焦點放在貞德的「聖」與「受難」上,他其實是透過這個故事在歷史中若干重大的懸疑間隙,嚴謹而細膩的把焦點放到人性與心靈深處本質的探討:貞德能不能衝破人性的限制,把上帝賦予她的使命、跟她內心深處的童年創傷仇恨意識分開?
上帝給貞德的聲音只到查理加冕時為止。促使查理能加冕的大勝戰役,貞德差一點死掉。在出死入生之際,貞德夢見自己回到創傷的童年,英軍對姊姊說:「拿劍的女人!」將姊姊殺死強暴。
也就是查理加冕後,貞德漸漸忽略旗幟,最後連同僚的呼喊「旗幟!旗幟」也不聽,她手中只剩下劍,沒有旗幟了;她不知不覺的,將使命轉換成復仇。
這回到創傷的童年,大喊:「都是我的錯,是我太晚回家。我永不能原諒他們,為何她要為我死?為何祂要救我?」然後晚上偷偷回到教會,自己拿起聖杯飲下葡萄酒,鮮紅的酒汁像血般塗了半張臉,又流到身上。貞德舉杯向祭壇上的十字架說:「我現在就要跟你合一。」
在獄中貞德孤立無援,恰像在曠野中的耶穌。黑衣人讓聖女貞德遭逢的,也是企圖讓她全盤否認使命。黑衣人切中要害:劍不是來自神蹟(使命不是來自上帝)。黑衣人告訴貞德,妳只是選擇自己要看的,那不是神蹟。
神蹟一推翻,因神蹟而來的使命也被推翻,儘管黑衣人從未要貞德否認上帝(撒旦試探耶穌時也從不否認上帝)。盧貝松刻畫的貞德,沒有德萊葉電影裡的貞德那般幸運,看見「上帝要我透過殉道得到大勝利。」她與上帝之間的關係立刻一無所憑,自幼便一直想跟上帝永遠同在的信念,如今是一無所有,貞德這一生墮入徹底的虛無與荒謬;所以貞德火刑死時,表情是如此的恐懼,這是多麼可怕的死亡前的徹底的拆毀。
比較德萊葉的「聖女貞德」,貞德死前告訴那個相信她的主教:「上帝給我的大勝利,是透過殉道而得。」則德萊葉上火柱的貞德是掌握住「使命與十字架」的核心奧秘的聖女;盧貝松上火柱的貞德,是曾依隨上帝聲音而行,最後緊緊被童年創傷下的復仇意識擄獲,扭曲十字架使命真義的凡人。
因循這邏輯敘事,對於歷史上的記載,貞德曾簽名承認自己乃受魔鬼引誘帶領作戰、而後又翻供一事,盧貝松將之解釋為貞德太渴望領聖杯與上帝合一,因而做出的妥協。
黑衣人到底是什麼含意?
最後,我們要探討盧貝松電影中最後出現的黑衣人。
黑衣人到底是誰?是上帝?還是魔鬼?當貞德問黑衣人:「你是誰?」黑衣人將自己變成童年貞德看到的「祂」、長成後看到的「祂」、最後又變回黑衣人自身,然後問:「有何差別?」這與電影一開始神父對小貞德的回答:「無論祂來自哪裡,應當是好的。」頭尾呼應。
我們發現黑衣人將信仰變成心理學的意義,將不可言說的神秘體驗徹底理性化,他其實是另一個「劍」與「十字架」,當他幫助貞德自省時,他是十字架,但是讓貞德走上徹底的意義的相謬與虛無,他卻成為劍。黑衣人在幫助貞德自省更認識自我時,同時也徹底拆毀了她。
對於貞德的使命到查理加冕為止;從此要靠「一粒麥子死了,便生出許多子粒」這上帝使命背後的更大的神蹟奧秘,理性的黑衣人沒有能力讓貞德參透。
黑衣人豈不是在很多信仰追尋者的心靈中永恆的活著,既成為十字架,也成為劍?黑衣人,豈不正是二十世紀以來越來越走入荒謬與虛無的時代成因?還有什麼方式,比黑衣人更能毀壞信仰呢?
於是分析黑衣人,我們會看到1999的「聖女貞德」,的確比1928的「聖女貞德」,更關注到一個屬於我們這時代的宏大視野。每一個觀眾在選擇認同黑衣人或反對黑衣人,也呈現觀眾自身的信仰抉擇!
http://life.fhl.net/Movies/gp/jane-g.htm
【圖博館】:《第五元素》
文化上一向不服美國的法國,總算拍出法式好萊塢科幻片《第五元素》了。
那又如何?反正本館對《第五元素》的基本立論見前評《哈利波特》。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2317305
《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1997)
導演:盧貝松(Luc Besson)【最後決戰、地下鐵、碧海藍天、終極追殺令】
製片:巴提斯杜勒(Patrice Ledoux)【巴黎野玫瑰、碧海藍天、極度疲勞】
演員:
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
蜜拉喬娃維琪(Milla Jovovich)
伊恩霍姆(Ian Holm)
蓋瑞歐德曼(Gary Oldman)
克裏斯塔克(Chris Tucker)
本片是1997坎城影展的開幕片, 並贏得1998凱薩獎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同時也被提名1998奧斯卡最佳特效及音效。
【第五元素】據說本片的原始構想來自導演盧貝松16歲時所寫的少年小說,故事的大綱是說:一個外星人和地球人混血所生的女孩莉露(蜜拉喬娃維飾演)在被壞人追殺時,為了逃命只好跳樓,剛好計程司機柯本達拉斯(布魯斯威利飾)經過解救了莉露,但也把柯本達拉斯捲入與異形和人類的邪惡聯盟對抗的局面。本片有號稱影史上特效花費最多的特效製作,而且有相當多歐洲電影及特效工作者參與,相信必能創造出與好萊塢風格不大相同的未來世界,請大家拭目以待吧!
法式好萊塢
法國名導演盧貝松的作品一向都法國年輕觀眾的最愛,因為盧貝松所建構的電影世界是沒有任何正確時代感的空間,他的主角幾乎都是遊離在不正常和超人邊緣的「奇人」,而他的故事架構都極為簡單,但卻都絲絲叩人心弦,這些條件都致命的吸引,生長在世紀末對未來沒有太多期許!對過去也沒有太多留戀只想抓住今天,表現獨特個人的新新人類!一向嗅覺靈敏的好萊塢,當然很快就被盧貝松吸引,一直努力的想把盧貝松挖到美國去拍片,在投下【終極追殺令】這顆石頭問路,而獲得不錯的票房及反應後,盧貝松就決定前往襲捲好萊塢!在明星及片廠制度發源地的好萊塢拍片,導演通常是不太展現得出什麼太多的個人風格,但是盧貝松就是盧貝松,就算是與天王巨星布魯斯威利合作,他仍然能夠掌握全局拍出他法式風格的好萊塢鉅作,此回坎城影展將【第五元素】列為開幕影片相信就是法國同胞對盧貝松反攻好萊塢的一種敬意吧!
溫故知新 盧貝松
相信有相當多的影迷原本就已經很喜愛盧貝松,但一直很遺憾沒有機會看他早期的所有作品!或者你是對他很感興趣但卻不知道有何管道可以去認識盧貝松的新影迷,現在有一系列為【第五元素】暖身的活動「盧貝松影展」將所有自盧貝松出道以來的作品,完整的呈現在你的眼前,各位此回錯過下次可不知是何年何月了?千萬要把握機會,用力去看
http://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1997/FifthElement/FifthElement.html
「第五元素 (物理學)」維基百科
物理學中,第五元素(quintessence)是一種對於暗能量的假設形式,被提出來解釋對於加速膨脹宇宙的觀測。第五元素是一種純量場,其狀態方程式(將該物質之壓力pq與密度ρq做聯繫的方程式)為如下形式:
pq = wρq
其中w 少於-1/3。第五元素為動態的,而且一般來說,其有隨著時間及空間變動的密度與狀態方程式。相反地,宇宙常數是一個靜態的,具有固定值的能量密度,且w = −1.
許多第五元素模型都有一個tracker行為
一些第五元素的特例為phantom energy,其w < −1,以及k-essence(kinetic quintessence的簡寫),其動能非一般標準形式。
這個名字來自古希臘人所題得四元素說(Classical elements),其中純的「第五元素(fifth element)」——乙太(ether)被認為充滿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間。
披著科幻外衣的喜劇片2008-07-04
如果非要讓我挑一個喜歡的導演我想我會選呂克貝松,因為總體上來說他的確可以算一個天才,而事實上,當提到法國導演的時候,他總是一個不能被掠過的名字。
我很喜歡他的樣子,貌似很憨厚卻其實很狡猾,眼神裡總是透露著靈感,這個樣子的人很適合扮演個瘋狂科學家之類的角色,因為感覺奇怪的想法會從那個腦袋裡迸發出來。
呂克貝松的強大在於他不像一般意義上的歐洲導演或者法國導演,永遠眉頭緊鎖或深沉或前衛的試圖把所有的電影都拍成人文教育宣傳片並且始終斜眼睥睨著大洋彼岸的好萊塢人,然而呂克能輕鬆駕馭《碧海藍天》這樣潔淨無污染的綠色電影的同時又完美操縱《這個殺手不太冷》這樣打鬥劇情都好萊塢化的大片,或者一邊調侃般的拍攝計程車的惡搞系列同時又導演貞德的史詩再次上演。各種類型對他來說總是顯得輕鬆的手到擒來。
當然,娛樂片他依然不會放過,就像這部《第五元素》。
這好像是一個科幻電影,也確實是,外星生物,地球毀滅,新世紀的人類新世紀的城市,飛船,高科技武器,一切都是科幻故事的必備要素,然後一如既往的美國總統承載世界人民的希望,一個英雄承擔拯救人類的夢想,好萊塢式的美國化的孤膽英雄模式。於是,這個電影被人稱作呂克貝松職業生涯的敗筆之作,被批評無內涵無人文含義,被批評充斥著特技,被批評怎麼看怎麼不像那個天才的呂克貝松。
哦,何必呢?為什麼看電影就一定要皺著眉頭挖掘它的所謂人文含義呢?為什麼要鄙視所有好萊塢的娛樂元素呢?為什麼就不能允許一個大導演像玩票一樣娛樂一會?難道你們沒看出來,這是一個喜劇嗎?
跳出科幻的模式思維來看,其實這不過是偽裝在科幻片外表下的喜劇罷了,娛樂罷了。如果當成科幻片,顯然又是一個沒有新意沒有突破的故事而已,當成喜劇片,那麼這就突然新意十足創意無限了。
何不證明一下呢?
1.結尾是美好的,這就是喜劇,這是戲劇的基本原理。
2.觀影的過程你絕對笑了,因為他絕對存在幽默。幽默在哪裡?比如笨乎乎的半獸人戰士,像他的外表一樣蠢笨的移動和無腦行為。比如在登機時異形的人臉就要被蠢蠢欲動的獸臉衝破的難堪模樣。比如教士特地換上聖衣迎接神人的滑稽動作。比如當莉露毫無顧忌換衣服時候男人們背過身去的那一轉身。比如瘋瘋癲癲的主持人的極快的語速。比如被凍在冰箱裡的將軍。比如看見又一個炸彈的加里奧德曼。比如不下去了,實在太多了。
3.這部影片的製作其實和所謂正統科幻災難片不太一樣。比如所有電影裡都會出現的總統,這部電影的總統你覺得似曾相識嗎?對了,他的模樣應該是各類黑幫電影裡的某個路人甲打手,比如羅漢系列裡(十幾我忘了)毆打喬治克魯尼的那位。可是,他竟然是總統,這本身不是一個調侃嗎?其他災難片裡的總統無一例外的老頭一個,甚至花白頭髮,滿臉沉重一副憂國憂民且隨時準備慷慨就義的樣子,這一位?毫無決斷力,災難臨頭怕的要命,打電話就是那一串“我將代表聯邦政府如何如何”的陳詞濫調。這難道不算調侃嗎?
4.反派一般都是邪惡的,不過加里奧德曼這一次是邪惡而且可笑的,尤其和《殺手》裡那個變態員警的對比。反派現在有兩種,要麼醜陋至極變態至極讓人恨的咬牙切齒,要麼帥氣逼人英氣勃發所有的壞水都在肚子裡橫流,幾時見過一個留滑稽頭型的跛子?還是一個差點被櫻桃噎死的跛子?從反派甫一登場,喜劇的意圖就再明顯不過了。
5.軍方的形象再也不醜惡了,有的時候災難片裡軍方作為政府形象往往和主人公作對以此顯示主人公的孤膽,這一次將軍會像小孩一樣去調戲神人被一拳擊中下體,會去貧民窟求助還被凍在冰箱裡,會一點不威嚴的和總統一起在監控室裡發抖。
在片頭15分鐘的煞有介事的氣氛渲染之後,故事越來越向著喜劇片的套路發展,忍俊不禁的場面越來越多,這都是幽默,是不是美國式的好萊塢式的我不知道,但至少不是歐洲式的尖刻。我奇怪的是,諸多的所謂“人文主義者”如何能在這部電影上都找不到觀影的快感呢?
快感當然有,而這快感更多拜導演高超的剪輯手法。兩個不同時間地點的鏡頭迅速串聯在一起,A鏡頭裡的問話由B鏡頭裡的人回答,而且一點不唐突反而很和諧。影史經典的那段超級高音配合打鬥的鏡頭就是這一剪輯手法的完美展現。打鬥動作和聲音的節奏完美的結合,音樂裡每一個重音都是一記重擊,最後兩個女人連展開雙臂的姿勢都是一模一樣且同時同步,此一鏡頭足夠展現呂克貝松的能力,而且讓人百看不厭。
本片另一亮點在於音樂,多種音樂風格的雜糅和影片相得益彰,除了那個刻骨銘心的高音之外,布魯斯威利斯出場時候的類印度或者類阿拉伯風格的音樂不僅新奇而且顯得和諧,這點讓人尤為感慨。
當然,好的導演離不開好的演員。布魯斯威利斯,加里奧德曼以及又一個成就呂克貝松的米拉。
布魯斯威利斯太擅長演這種剛中帶柔剛柔並濟的硬漢形象了,他也不是第一次成為全人類的救世主了,於是這對他來說簡直太輕鬆了,繼續假裝落魄且臨危受命,繼續展示他的肌肉群和敏捷的身手,繼續和女主角纏綿片刻。然而,略有不同的這次他需要有一點幽默,面對從未現身卻在結尾製造最大喜劇效果的母親,或者要做一點偷偷吻美女卻被槍指頭的囧事。
加里奧德曼是老戲骨。他可以是放蕩不羈的席德,可以是變態到殺人如麻的員警,可以是魅力四射的小天狼星,可以是一個邪惡且笨的反派跛子。有他,這個電影才算完整,有的時候配角會比主角更出彩。
至於這個紅發藍眼被譽為完美無瑕的神人,看看她剛被培養出來那像原始人一般的舉動,看看她不會說英語時候的窘迫模樣,看看她拿著國際通行證的純真笑臉,看看她生死關頭對保護人類與否的迷茫和失措,這些已經足夠吸引人了,如果真的有神,我倒真希望神是這樣的。
或許《殺手》才是呂克貝松最成功的電影,但至少《第五元素》一點也算不上失敗,即便它讓無數“人文主義者”“反好萊塢者”感到失望,不過,它仍然是一部成功的披著科幻外衣的喜劇片。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428733/
【圖博館】:《盧貝松之光芒萬丈》
若非繼前評 《我的左腳》《鋼琴師:大衛赫夫考傳奇》《美麗境界》《雨人》《阿甘正傳》《心靈捕手》《無情荒地有琴天》等心障之作、續後評《聽說》《啞巴歌手》《走出寂靜》《熱淚心聲》等身障之作,本館已前評盧貝松之《聖女貞德》《第五元素》,實在沒必要再評徒具影音奇觀的《光芒萬丈》。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2451849
《盧貝松之光芒萬丈》The Dancer(2000)《無聲的舞者》
導演:盧貝松
演員:米雅法兒
一位又聾又啞、只能用手語和外界溝通的女生,她喜歡藉著舞蹈,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覺,她最大的夢想就是要成為百老匯最頂尖的舞者,該片描述她如何去完成她的夢想,發掘她人生的方向整個過程,它同時也告訴青少年如何自我發現和面對問題,充滿了感人的勵志精神。
該片的監製盧貝松,一直相信肢體語言比起聲音的傳播來的直接而能感動觀眾,因此他一直構想要拍一部講舞者故事的電影,盧貝松幾乎是先相中女主角才選導演,該片的女主角米雅是一位專業的舞者和舞蹈老師,她最為人知的作品就是紅遍全球的「瑪卡蓮娜舞」。盧貝松在拍攝「霹靂煞」時就認識她,米雅還曾在「第五元素」中擔任麗露的動作指導,而對於女主角米雅而言,此次的演出也是一次難得的經驗,就像角色互換一樣,她得以揣摩另一種內心感受,是一次很特別的感覺。
電影中大部分的場景,都在紐約拍攝,少部份在加拿大蒙特婁拍攝,片中出現的舞蹈,是綜合了洛杉機和各地的舞蹈人才所激盪出一種特別的舞蹈,它融合了各地的特色,充滿了性感激情的元素 ,以及摩登而前衛的音樂。由片中它直接而充滿感染力,以及在歐美舉行試片時受觀眾喜愛的程度來看,盧貝松是成功了!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Datm0898004
《無聲的舞者》
殘疾人的生活中總是有著很多不便,要是實現自己的理想更是難上加難,然而他們面對生活的積極態度,會讓很多正常人爲之汗顔。
英迪亞?瑞恩酷愛舞蹈,她夢想有一天能登上百老彙的舞臺。但是,在她的面前有一道無法逾越的障礙——她是一個啞女。盡管如此,英迪亞並沒有放棄對舞蹈的熱愛。每個星期六的晚上,她都會去一家夜總會表演,用舞蹈盡情釋放內心的情感。在一資助表演中,年輕科學家艾薩克?戴爾從英迪亞優美的舞姿中得到靈感,發明了一種能將動作轉化爲聲音的裝置。爲了改進裝置,艾薩克邀請英迪亞參與研究,英迪亞欣然接受,而與她相依爲命的哥哥賈斯珀卻對此不以爲然。最終,賈斯珀幡然醒悟,與艾薩克一起,幫助英迪亞通過舞蹈,架起了一座與外界溝通的全新橋梁。
由法國利路影片公司出品的歌舞愛情片《無聲的舞者》,時尚前衛,將一個渴望成功的聾啞舞者的追夢曆程展現在觀衆面前。
看看他們的生活,看看我們的生活,欣賞完這部影片之後,是不是應該讓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有所改變呢?……
該片編劇之一是整部影片包括導演在內最令人振奮的人物—呂克?貝松。呂克?貝松曾說他只拍十部影片,至今已拍攝了八部,而這八部影片在出世時,無不引起電影界和社會的轟動。由他自編自導的八部影片爲:《聖女貞德》、《第五元素》、《終極追殺令》、《亞特蘭提斯》、《妮基塔》、《碧海藍天》、《地下鐵》、《最後決戰》。而在《無聲的舞者》中他只出任編劇,但影片絕對還是“呂克?貝松的風格。
影片導演弗雷德?加森也算個傳奇人物了,他最初在片場只是個跑龍套的,而他一直恭恭敬敬的跟著大導演努力學藝,在呂克?貝松拍《第五元素》時,弗雷德已成爲他的第二助手。而《無聲的舞者》成爲他執導的第一部影片,雖然是第一次,但有呂克?貝松在一旁指導,影片並不顯得稚嫩。
影片女主角米婭?弗萊,從小便對音樂和舞蹈有著特殊的敏感。呂克?貝松曾請米雅爲他的影片《第五元素》和《妮基塔》擔任過動作指導。黑人姑娘米雅在《無聲的舞者》一片中自編自舞,如魚得水般自如。毫不誇張地說,沒有米雅,就不會有《無聲的舞者》的成功。
影片中美麗的畫面、激情的舞蹈、摩登而又前衛的音樂,是該片最吸引人之處,充分顯示了呂克?貝松的風格。
http://baike.baidu.com/view/267314.html?tp=0_00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