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11 06:00:00| 人氣5,9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貝尼尼:名建築師19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濟安·貝尼尼

File:Gian lorenzo bernini selfportrait.jpg
貝尼尼自畫像
濟安·勞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又名Giovanni Lorenzo Bernini)(1598年12月7日-1680年11月28日)義大利雕塑家,建築家,畫家。早期傑出的巴洛克藝術家。貝尼尼主要的成就在雕塑和建築設計,另外,他也是畫家,繪圖師,舞台設計師,煙花製造者和葬禮設計師。
  貝尼尼出生於那不勒斯的佛羅倫斯家庭,後跟隨父親彼得·貝尼尼(著名矯飾主義雕塑家)來到羅馬。他早期的作品的靈感來自羅馬帝國時期被運到羅馬的希臘神話的雕塑。在這些作品中,有以羊奶哺育宙斯的仙女阿馬爾塞(Amalthea)(完成於1609年,現存於羅馬博爾蓋塞畫廊(Galleria Borghese),以及一些寓言神話的半身像,如「墮落的靈魂」(Damned Soul)和「受祝福的靈魂」(Blessed Soul)(完成於1619年,現存於羅馬西班牙廣場)。在1620年代,貝尼尼的雕塑逐步成熟,代表作是「保羅五世教宗」(1620年)、「被劫持的普洛舍賓娜」(1621年-1622年)、「大衛」(1623年)、「阿波羅與黛芙妮」(1622年至1625年)、以及廣為人知的勝利之后聖母堂中的雕塑「聖女大德蘭的神魂超拔」(1645年-1652年)。
貝尼尼 大衛像
貝尼尼在大衛像的雕塑過程中,對其賦予了感情,與米開朗基羅的同名作品不同,前者的作品是動感的,而後者似乎是準備採取行動的姿態。其扭曲的軀幹和緊皺的雙眉充分體現了文藝復興時代積澱下的巴洛克藝術特點。米開朗基羅表現了大衛的英雄本質,而貝尼尼抓住了大衛的英雄氣質的瞬間。這座作品是貝尼尼的主要資助人鮑格才樞機主教在其25歲的時候委託雕刻的。
貝尼尼 路易十四雕像
貝尼尼的其他雕塑作品還有鮑格才樞機主教(1632年,鮑格才美術館)和路易十四的雕像(1665年,現存凡爾賽宮)。
File:Facciata di San Pietro (febbraio 2005) resize.jpg
梵蒂岡聖彼得教堂
貝爾尼尼設計的青銅華蓋
梵蒂岡聖彼得教堂祭壇上方的銅質華蓋
貝尼尼的第一個建築作品是位於梵蒂岡聖彼得教堂祭壇上方的銅質華蓋(建於1624年-1633年), 另外,他還建造了羅馬聖畢比亞那教堂(Santa Bibiana)的正面(1624年-1626年)。1629年,在祭壇華蓋完工前,教宗烏爾班八世聘請貝尼尼負責整個聖彼得教堂的建造。他也負責建造位於教堂內的烏爾班八世和後來亞歷山大七世兩位教宗的墓穴。位於聖彼得教堂半圓形殿中的聖彼得主座(1657年-1666年)也是貝尼尼的一大傑作。
File:Bernini PalazzoBarberini.jpg
巴貝里尼宮
File:Palbarberini.jpg
巴貝里尼宮  18世紀雕刻
File:Christina barberini.jpg
1656年2月28日,巴貝里尼宮歡迎克里斯蒂娜女王的慶典
除了他最著名的作品--聖彼得教堂前的廣場和柱廊外,貝尼尼還在羅馬設計了許多著名的建築,如巴貝里尼宮(Palazzo Barberini,1630年始建),蒙地卡羅皇宮(Palazzo Ludovisi,1650年),基奇宮(Palazzo Chigi,1664年)等。1665年,在貝尼尼的名望達到頂峰的時候,他前往巴黎旅行,希望能為法國皇帝路易十四設計羅浮宮的東部前門,但遭到拒絕。最後這部分建築由克勞德·佩勞予以完成,具有更多的古典色彩。
File:Monti - S Andrea al Quirinale 1.JPG
奎琳崗聖安德魯教堂
File:Sant'Andrea.jpg
聖徒安德魯塑像
另外,貝尼尼也設計了許多著名的教堂,儘管聖彼得教堂並非出自他手(見卡羅·馬德爾諾)。位於羅馬的一座小型巴洛克教堂充分體現了貝尼尼的建築風格。他不僅負責設計奎琳崗聖安德魯教堂的建築(Sant'Andrea al Quirinale),也雕刻了祭壇上聖徒安德魯的巨大塑像。在羅馬附近的鄉村,貝尼尼也為教宗的避暑夏宮甘多爾福堡設計了教堂。
File:Pope's summer residence.jpg
教宗的避暑夏宮甘多爾福堡
File:Vierstroemebrunnen Piazza Navona Rom.jpg
四河噴泉
File:The river-god Ganges by Gianlorenzo Bernini (1651), from the 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 in Rome.jpg
恆河河神
貝尼尼設計的第一個噴水池是海王子噴水池(1640年),而最著名的作品是位於納沃納廣場的四河噴泉(1648年-1651年),該噴泉將世界上四大河:尼羅河、恆河、多瑙河和拉布拉他河,以擬人化的有力雕刻呈現出其特色,並利用椰子樹和動物來表示各地的風景。該噴泉還有一段趣事:貝尼尼的對手博羅米尼設計的聖埃格尼斯教堂正對著噴泉。據說貝尼尼曾嘲諷該教堂岌岌可危,所以面對教堂的拉布拉他河雕像的手是上舉的。
1644年,貝尼尼的資助人烏爾班八世教宗的去世使得貝尼尼的對手們集中起來,對貝尼尼的職業生涯造成了打擊。但是依諾森十世教宗繼續邀請貝尼尼完成聖彼得教堂的作品,並且委託他設計四河噴泉。在依諾森十世去世的時候,貝尼尼已經成為羅馬藝術的領袖人物。貝尼尼於1680年在羅馬去世。
貝尼尼的作品在丹·布朗的小說《天使與魔鬼》被譽為科學的標誌物和聖殿。
  參見
聖彼得廣場
貝尼尼的大衛
貝尼尼的阿波羅與黛芙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5%8E%E5%AE%89%C2%B7%E8%B4%9D%E5%B0%BC%E5%B0%BC

博羅米尼  維基百科

File:Borromini.jpg
博羅米尼年輕時的畫像
佛朗西斯科·博羅米尼(義大利語:Francesco Borromini),原名佛朗西斯科·卡斯泰利(Francesco Castelli),是巴洛克建築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年師從父親,9歲時前往米蘭學習,20歲後曾追隨卡洛·馬代爾諾(Carlo Maderno)。在聖彼得大教堂的工作中曾同貝尼尼有過合作,但二人最終走向了相互競爭的地步。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A%E7%BD%97%E7%B1%B3%E5%B0%BC

聖伯多祿廣場  維基百科

聖伯多祿廣場(義大利語:Piazza San Pietro),亦譯聖彼得廣場,位於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前,長340公尺,寬240公尺,由貝尼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設計,是羅馬最著名的廣場。
File:Vatican StPeter Square.jpg
聖伯多祿大殿以及方尖碑前的聖伯多祿廣場
File:St Peter's Square, Vatican City - April 2007.jpg
從聖伯多祿廣場屋頂俯瞰廣場及羅馬街景
File:Piazza st. peters rome 1909.jpg
聖伯多祿大殿及廣場(Saint Peter's Square and Basilica)
File:Vivianocodazzi stpetersbasilica.jpg
1909年. 維維亞諾.科達奇畫,1630年 
File:1586 Rome obelisk erection.jpg
重新豎立的方尖碑, 1586年
  爭議
因為廣場中豎立著方尖碑,而該碑是古埃及異教崇拜太陽神的象徵,因此受到了其他基督教教派(特別是新教)的批評。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A3%E5%BD%BC%E5%BE%97%E5%B9%BF%E5%9C%BA

阿波羅與黛芙妮  維基百科

File:ApolloAndDaphne.JPG
貝尼尼的《阿波羅與黛芙妮》是巴洛克式的藝術品,是一件真人大小的大理石雕塑,現存放在義大利羅馬的博爾蓋塞博物館。它的靈感來自羅馬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的初戀故事。
  概況
這件雕塑的作者貝尼尼是曾經在羅馬設計教堂的義大利雕塑家,他是17世紀歐洲的巴洛克時期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此雕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於1622年至1625年間製作,在義大利羅馬完成。作為巴洛克藝術,此作品的內容較富戲劇性,是神話故事劇情中的一瞬間,描述了最有活力和最引人注目的時刻。
  題材
《阿波羅與黛芙妮》是羅馬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的初戀故事,他的初戀對象為河神彼紐斯的女兒黛芙妮。對於這件作品的內容,用了奧維德的《變形記》中描述得較詳細的版本。
此故事的其中一位主角黛芙妮是河神之女兒,她不願受拘束,只想在山林逐鹿獵禽,最怕碰觸婚姻與愛情。另一方面,太陽神阿波羅下凡人間,因與愛神丘比特起爭執,遂被其愛情金箭射中。故當他遇上黛芙妮,登時愛火中燒,神迷心狂。黛芙妮被嚇得慌張起來,夭夭逃亡。阿波羅滿心愛情渴望,一下把她追上了。此時,黛芙妮向父親呼叫,寧願毀了自己的美貌,也不要討人喜愛。河神答應,她的身體便慢慢變成一棵月桂樹了。
這磚雕塑表現了故事結局的壯麗場景,阿波羅衝向黛芙妮、剛要觸摸她的一刻。
此雕塑只用了米白色的大理石為材料,並無其他裝飾,使雕刻出來的形狀更清晰,令故事劇情及雕刻技巧都更突出。與加上冥界的三頭犬的《普若瑟比娜之擄獲》,不同,此作品並沒有加上任何代表阿波羅的神獸,以突出主題。個人風格上,雖然貝尼尼擅長雕塑及建築,但是他沒有故意將此作品與建築聯繫,而是獨立的藝術品。
另外,從其他風格來看,都可見到一些忠於傳統之處。在古希臘時期的藝術品,古人通常會以中性的形象來描寫阿波羅,他的身材纖瘦,樣貌年輕,沒留有鬍鬚,並配有女性般頗長的頭髮。貝尼尼運用了上述所有描述到這個雕塑之中,保留了阿波羅的傳統形象。
  視覺元素和效果
這件雕塑上,人物的表情十分仔細,造型逼真。兩位主人翁略為重疊地站著,組成清楚簡單的構圖,突出主題。大理石的米白色屬於暖色,令整個畫面更和諧。貝尼尼選擇上述的元素,傾向表現富戲劇性的視覺效果。
阿波羅奔跑的動作可產生一些空間申延,使他背後的空間更大、視野更廣。由於這作品並非只有一個觀點,所以要欣賞這件雕塑,就要甚麼角度也看一次。例如從背後看阿波羅的話,黛芙妮的形象便較模糊,只看到變成樹的部分。
這件雕塑捕捉了黛芙妮變身時激烈的情感,和戲劇性地描寫她不同階段變化的形態。黛芙妮的雙眼瞪大、嘴兒張開,表現出緊張、驚訝的神情,這是由於背後追求自己的人已跟上了,以及對自己突然變成月桂樹的恐慌。她由腳開始變成樹幹、手指開始長出樹葉等,可推演出她身體其他部位將會變成樹木。其實阿波羅亦是表情激動的,他微微張開的嘴巴表露出一絲失落,但仍遮蓋不了雙眼露出年青人對未來充滿戀愛憧憬的神情。當阿波羅追上愛人時,他便是一手抓住對方的身體,若對方並非已變成一棵樹,早就被他抱過來了,可見阿波羅熾熱又自私的愛慕之情。
在質感上,從貝尼尼運用到此作品上的雕刻技巧,可見他能夠做到於同一石上,創造出不同質感。樹幹上的樹皮看似是乾燥的、堅硬的,樹葉是新鮮的、非硬的,阿波羅身上的布看似是柔軟的、飄逸的,黛芙妮的嘴唇、面額及身體是嫩滑的、有彈性的,阿波羅的身體是扎實的。對於黛芙妮身體的柔軟,可從阿波羅的手用力按下的位置清楚見到。其實貝尼尼在較早前的另一件代表作《普若瑟比娜之擄獲》上有更高的造詣,該作品中冥王普路托用力抓住五穀女神戴密特之女普若瑟比娜的胴體,其力度使手指微微向肌肉陷入,離遠可見,畫面較為刺激。由於故事中阿波羅沒必要像普路托般著力,因此現時這種力度的效果才會合理。雖然雕像人物的頭髮未如真髮般幼小,但是黛芙妮辮子的形狀已十分像真,就如貝尼尼的《大衛》手上彈弓的繩子般用了相同的塑造技巧。
  詮釋
貝尼尼與古羅馬神話有關的雕塑共有五磚。除了《阿波羅與黛芙妮》之外,便包括1615年製作的代表作之一《山羊艾默希爾》、1620年製作的《尼普頓與特萊頓》、1621年至1622年製作的《普若瑟比娜之擄獲》、以及1635年製作的頭像《美杜莎》。由於《山羊艾默希爾》的主角是天神朱比特,《普若瑟比娜之擄獲》的主人翁則是冥王普路托,加上與海神尼普頓及太陽神阿波羅有關的作品,故除了較後期的《美杜莎》之外,其餘四件作品都是與神話中最主要的神有關的。可見貝尼尼的選材頗為主流,而得出的效果是較端莊,與巴洛克藝術的特色吻合。
感情豐富的貝尼尼,在這件作品中強烈地表現了主人翁的情感。這作品描寫了阿波羅徒勞地拚命追求愛情,有著世間情郎無法討得初戀情人歡心的含意。
對於現代的觀者,仍會感受到貝尼尼大師級的高超造詣,雖然現今有不少出色的藝術品,但對於巴洛克藝術的評價總不會降低。

義大利:再造羅馬的天才貝爾尼尼

貝爾尼尼“第二次巨大成功”的作品:《阿波羅與達芙妮》。貝爾尼尼“第二次轟動羅馬”的時候,年僅26歲。
西元64年,羅馬帝國開始殺害基督教徒,第一批殺害了980人。就在上圖中的“來自埃及的方尖碑旁邊,舉著火把連夜進行”,所以,“這個方尖碑成為聖彼得殉教時的唯一的無聲證人”。它是羅馬第二大的方尖碑。幾個教皇都曾經想把這個“無聲的證人”弄到梵蒂岡,幾個方案都失敗了,連米開朗基羅都認為這項工程不可能。1586年4月30日-9月10日,“動用了900名工人,140匹馬,47台絞車”和近5個月時間,這個方尖碑終於豎立在廣場上。
50,000里拉,義大利鈔票上的貝爾尼尼頭像:“他對羅馬城,不是貢獻巨大,而是再造了羅馬”。
  羅馬帝國滅亡後,義大利一千多年裡都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大大小小的王國公國,互相爭戰不休。
        羅馬城,早已經淪為廢墟:經歷了無數次戰亂,洗劫和焚燒,最著名的幾次大規模破壞如下: 
        西元410年:西哥特人(Visigoths)的國王Alaric,洗劫焚燒了羅馬。
        西元455年:汪達爾人(Vandals)的國王Geiseric,洗劫焚燒了羅馬。
        西元546年:東哥特人(Ostrogoths)的國王Totila,洗劫焚燒了羅馬,導致羅馬人口劇減。
        西元846年:阿拉伯人攻佔羅馬,將原來的舊的聖彼得教堂洗劫一空。
        西元1084年:諾曼人(Normans)的首領Robert Guiscard,洗劫焚燒了羅馬。
        西元1527年:查理五世(Charles V)的“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洗劫焚燒了羅馬。 
        15-16世紀,義大利有“五個強國”:羅馬教廷,米蘭,威尼斯,那不勒斯,佛羅倫斯。
        起初,“五個強國”之間還有一些“熱戰”,後來,外交手段取代了戰爭,“文化藝術成為國家的強有力手段”。從佛羅倫斯國,開始出現“文藝復興”:“這個名詞並不準確,因為在整個中世紀,對希臘和羅馬的興趣,從來沒有消失過”。區別在於:從文藝復興開始,“藝術和藝術家得到高度肯定”。 
        1503年,教皇尤利烏斯二世決定重建聖彼得大教堂:“羅馬帝國崩潰後,最大的一項建設工程”。
        1504年,“文藝復興三傑”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裴爾都在佛羅倫斯國,不在羅馬教廷國。
        1505年,教皇尤利烏斯二世“挖牆腳”,聘用了佛羅倫斯的米開朗基羅和拉裴爾。“後來的每一位教皇都有自己的個性,都有自己的主張”,“梵蒂岡的設計和建設思路並不穩定”,從梵蒂岡城到整個羅馬城的大規模重建和修復工程“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這個延綿數百年的工程,事先並無論證,也沒有總體規劃。
        16世紀,“復興”的羅馬城,開始吸引源源不斷的歐洲各國的參觀者,直到今天。        
        推動和刺激羅馬城重建的動力,不僅來自國家之爭,還來自宗教之爭: 
        16-17世紀,荷蘭開始興起新教,17世紀末,荷蘭成為歐洲收入最高的國家。
        16-17世紀,英國等地也開始興起新教,進一步對羅馬的天主教廷,發出了質疑和挑戰。
        17-18世紀,基督教三大教派(新教,東正教和天主教)之間的冷戰(甚至熱戰),使得“文藝復興”更加如火如荼:重建和擴建梵蒂岡城和古羅馬城的本意,原本是力圖“宣揚天主教的勝利”。
        因為總是不能取得“勝利”,所以總是不能停止建設:設計和建設方案,也是一邊建設,一邊修改。
聖彼得大教堂竣工後,教皇委託貝爾尼尼充實教堂內部,並在教堂外部設計一個廣場(聖彼得廣場)。
        貝爾尼尼認為:“沒有比兩臂擁抱的姿勢更好的設計方案了”。 
廣場“兩臂”的四排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希臘三種柱式之一)的廊柱上,貝爾尼尼設計了140個先知的雕像。教堂與廣場,兩個不同時代的產物,“邊建設邊修改”,沒有整體規劃。貝爾尼尼將兩者融匯為一個整體。
        與此同時,貝爾尼尼的開始了整個羅馬城的修復和重建,成為“重建羅馬的奇才”。簡介如下: 
       1506-1626年的120年,“歷經18位教皇,12位建築師,建成了聖彼得大教堂”。
       1626年,聖彼得大教堂正式舉行了竣工典禮。 但是,這仍然僅僅是一個框架基礎。
        這時,貝爾尼尼絢麗登場了。那麼,貝爾尼尼是一個什麼人物呢? 
        1621-1622年,他完成第一部著名雕塑“搶掠普羅瑟皮納”的時候,年僅23歲。
        1622-1625年,他完成第二部著名雕塑“阿波羅與達芙妮”的時候,年僅26歲。
        1627年,年僅31歲的貝爾尼尼在設計完成了特大型雕塑“華蓋”之後,擔任了聖彼得大教堂的“建築主任”。承擔這項工程“需要的是實力,而不是資格”,“貝爾尼尼的作品已經超越了他的所有前人”。
         貝爾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1598-1680)是一個曠世奇才:他活到80歲,他和他的團隊“為重建整個羅馬城,辛勤工作了將近60年”。殘破不堪的羅馬,由於貝爾尼尼的“大量精美絕倫的創作”而“成為一個充滿絢麗豪華裝飾的新城市”,“他的大量作品是藝術上的奇跡”
不僅新的建築大量湧現,歷史遺跡也一一出土:“19世紀,羅馬廣場被挖掘出來,這裡原來只適合放羊”。羅馬廣場(Roman Forum,上圖)是古羅馬城的市中心,經過多次洗劫焚燒,“全部被土砂掩埋了”。19世紀挖掘出來:羅馬帝國時代的元老院,神廟,紀念堂,凱旋門等數十座古代建築遺跡,現為羅馬最著名的旅遊熱點之一。
        20世紀,羅馬城全城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1621-1622年:23歲時的第一部成功之作搶掠普羅瑟皮納(The Rape of Proserpina)


這是貝爾尼尼的第一部成功之作。這部作品描述了一個羅馬神話:地下世界的統治者,冥王普路托(Pluto)抓住他的妻子,羅馬女神普羅賽皮娜(Proserpina),“勝利返回地下世界”的情景。這幅作品是風格主義的“搶掠薩賓婦女”的再現。這個羅馬故事源自一個希臘神話:冥王哈底斯(Hades)搶奪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作為他的妻子
        1622-1625年:26歲時的第二部成功之作 阿波羅與達芙妮(Apollo and Daphne)

貝爾尼尼的第二部成功之作,也是一個希臘神話:愛神愛洛斯(希臘神話,在羅馬神話中成為丘比特)有兩支神箭:第一支箭會使人深深陷入愛河,第二隻箭會使人不會對異性動心。愛洛斯向阿波羅射出第一支箭,向達芙妮射出第二支箭。所以,阿波羅一眼就愛上了達芙妮,而達芙妮拼命逃走。阿波羅不肯放棄,在達芙妮身後亦步亦趨緊緊追趕。達芙妮只好向她的父親,海神俄刻阿諾斯(Oceanus,希臘神話中早期的海神,後來被另一個海神波塞冬取代)求救。於是,就在阿波羅的手即將碰觸到達芙妮的衣裳之前,河神裴內歐斯把女兒變成了一棵月桂樹
        梵蒂岡聖彼得教堂祭壇上方的銅質華蓋

1627年:31歲擔任梵蒂岡“建築主任”  貝爾尼尼的職位是義大利文,不知道應該怎麼翻譯,日本人翻譯為“建築主任”。貝爾尼尼不僅設計了聖彼得教堂之外的聖彼得廣場,在米開朗基羅的聖彼得教堂內部,他也設計建造了很多作品和雕塑。他設計的“華蓋”(Baldacchino)高29米,青銅,包金。華蓋下麵是聖彼得墓葬入口。
        彼得寶座

1658-1666年,貝爾尼尼在聖彼得大教堂內設計建造的這個寶座是一個巨大的聖物箱:“裡面放著一把傳統認為是聖彼得用過的椅子”,上方有一隻鴿子。這件作品,使得這個“世界最大的教堂”華麗璀璨,金碧輝煌。
         四河噴泉


四河噴泉(Fontana dei fiumi)建於1651年,貝爾尼尼的重要雕塑作品之一。“四條河流”代表:非洲的尼羅河 歐洲的多瑙河  亞洲的恒河 美洲的拉普拉塔河   四河噴泉位於羅馬的十幾個主要廣場之一,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西元一世紀,這裡曾經是古羅馬的圖彌山競技場。後來成為一個市場。貝爾尼尼的設計和全面改造,使這裡成為羅馬的主要廣場之一。
        心醉神迷的聖特瑞薩

羅馬克拉諾教堂(Cornaro Chapel)的主雕塑群,名為《心醉神迷的聖特瑞薩》,有時候又被譯作《聖特瑞薩的幻覺》(Ecstasy of Saint Theresa)。聖女,特瑞薩,對自己所在地區的宗教進行了改革,在西班牙建立了一個“赤足派”,她記錄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心被天賜的愛之箭射中時的感受”。貝爾尼尼依據這位聖女描述的故事,創作了這件作品:他用白色大理石雕刻人體,用紅色和綠色的岩石雕刻其他背景,用青銅做成光線,用灰墁做成雲彩
        《手持王冠的天使》(The Angel with the Crown of Thorns)。
        《埃涅阿斯,安喀塞斯和阿斯卡尼斯》(Aeneas, Anchises, and Ascanius)
描述羅馬人的祖先,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Aeneas)背著他的父親安喀塞斯(Anchises),帶著他的小兒子阿斯卡尼斯(Ascanius)逃離陷落的特洛伊城的故事。
        《受到讚美的Ludovica Albertoni》(Blessed Ludovica Albertoni)
這件作品在羅馬的San Francesco a Ripa教堂。這位婦女的名字從未翻譯成中文。她的故事梗概:富家小姐,嫁給富豪後生了三個孩子,極其富有。她的丈夫去世後,她全身心投入救濟窮人的慈善事業,“過度勞累,健康受損”而去世。這件作品使用了不同的石料製作。 
        《聖朗基努斯》(Saint Longinus )
《聖經》記載:耶穌和另外兩個罪犯一起被釘上十字架。上圖的這名羅馬士兵朗基努斯(Longinus)用長矛刺耶穌,試探耶穌是否斷氣,耶穌的血噴濺出來灑在朗基努斯的眼睛上。朗基努斯當兵已12年,眼睛幾乎失明,這時他的雙眼竟然痊癒了。於是他放棄了軍人職業,受洗成為虔誠的信徒,德行高尚的聖者,被後世稱為聖朗基努斯。他用過的長矛被稱為朗基努斯槍或者聖槍(Holy lance)。
        教堂的拱頂的設計
貝爾尼尼設計或者參與設計了很多教堂。教堂不屬於雕塑藝術,不在本博文範圍。貝爾尼尼的拱頂的設計,也是精美的雕塑和建築藝術的結合。下圖的Castelgandolfo教堂拱頂,就是一個例子。
        時間揭示真理
這件作品的名稱,很有哲理意味。《時間揭示真理》(Truth Unveiled by Time):“時間”揭開了裸體女孩“真理”身上的面紗。但是,位於作品上方的主要人物“時間”本身沒有在作品中出現,只顯示出面紗  
        睡夢中的Hermaphroditus

《睡夢中的Hermaphroditus》(Sleeping Hermaphroditus)。希臘神話:Hermaphroditus是維納斯和赫爾墨斯兩個希臘著名神明結合所生的兒子,長得非常英俊漂亮。後來,這個男孩子被女性化了
        美杜莎的頭部
美杜莎的頭部(Head of Medusa)。希臘神話:美杜莎原來是一位非常美麗的少女,因為與智慧女神雅典娜比美,雅典娜一怒之下,將美杜莎的頭髮變成毒蛇,從而使美杜莎成了醜陋的怪物。英文中,這個女性形象是“蛇面女妖”(Gorgon)和“地下之神”(Chthonic)。據說:任何看到她的人,立刻會變為石頭。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Louis XIV of France,1638-1715)是五歲即位的法國皇帝,在位和執政72年(1643-1715),世界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路易十四酷愛藝術,建造了舉世聞名的凡爾賽宮和其他許多法國的著名建築。本來,再造了羅馬的貝爾尼尼,最有可能成為設計建造凡爾賽宮的人選。貝爾尼尼也打算這樣作。 但是,法蘭西帝國的“太陽王”路易十四,不喜歡“巴羅克風格”。他自己推崇“另外一種更加奢侈,更加注重瑣碎細節的風格”。所以,路易十四最終拒絕了貝爾尼尼。路易十四推崇的風格,後世稱為“洛可哥風格”。
        教皇的墓碑
烏爾班八世(Pope Urban VIII,1623-1644)墓碑:正面是教皇雕像,左右兩個女神是“慈愛”和“正義”。
亞歷山大七世(Pope Alexander VII,1599-1667)墓碑:前排兩個女神是“慈愛”和“真理”,後排兩個女神是“正義”和“謹慎”。設計和完成這個作品(1671-1678)時,貝爾尼尼已經將近八十歲。
       天使城堡的雕像
天使城堡,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原來是羅馬皇帝哈德良給自己和家人建造的陵寢”,後來成為城堡,現在是博物館,羅馬的旅遊景點之一。貝爾尼尼為這個城堡設計建造了12座橋上的雕塑:12位天使的雕塑。



       農神廟
這座農神廟(Temple of Saturn)的遺跡,建於西元前501年,距離貝爾尼尼的時代,超過1600年。 這座農神廟是19世紀挖掘出土的羅馬廣場中,最古老的一座建築:農業,乃立國之本。歷史長河,1600年,這麼多大石頭,的確令世界各國的遊客,看起來非常吃力,“越看越糊塗”。
1920年,法國途經里昂,前往羅馬旅遊的火車的廣告宣傳畫:農神廟,位於主要位置。但是,“人們看到的羅馬,實際上是貝爾尼尼花了大約60年時間,再造的一個新的羅馬”。
本文引自:《義大利:再造羅馬的天才貝爾尼尼》 
http://site.douban.com/109824/widget/notes/245567/note/207541746/

台長: 阿楨
人氣(5,92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名建築師 |
此分類下一篇:拉何利:名建築師20
此分類上一篇:維尼奧拉:名建築師1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