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納托•伯拉孟特
多納托•伯拉孟特(義大利語:Donato Bramante,約1444年-1514年3月11日)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建築師,他將古羅馬建築轉化為文藝復興盛期的建築語言,在當時就被視為極富影響力的大師[1]。在建築方面,與同時期的李奧納多•達•文西各領風騷。他的著名作品有羅馬的「坦比哀多」(Tempietto)小堂,還曾參與設計聖伯多祿大殿[2]。
生平
伯拉孟特出生在一個富裕的農民家庭。在他的童年,根據瓦薩里的記載,在讀寫練習以外,伯拉孟特還經常練習打算盤。他的父親可能引導他學習繪畫。對於他早期生活工作著實所知甚少。他可能是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的助手。此時伯拉孟特的家鄉烏爾比諾已經在貴族的領導下成為人文主義的中心[3]。
羅馬時期
伯拉孟特很可能在1499年9月法國佔領米蘭時才遷往羅馬。作為教宗亞歷山大五世的侍從建築師,他可能被派遣去修建聖母廣場和聖伯多祿廣場的噴泉,並且參與了幾個建築諮詢會議。他可能在此期間有意地減少設計工作,以便更好地研究羅馬的古代建築遺跡。他的足跡甚至到達了拿波里。他也與拿波里的主教過從甚篤。主教委託他在羅馬為帕奇的聖母教堂修建修士住房和修道院,工程於1504年完工。1502年開始,伯拉孟特開始為蒙托里奧的聖伯多祿教堂設計一座小型的禮拜堂。這裡被認為是聖伯多祿接受十字架刑罰的地點。伯拉孟特在庭院中設計了一座位居正中、不與四周相連的獨立建築。這座禮拜堂雖然很小,但是很好地體現了文藝復興的建築理念。 朱里二世當選教宗,伯拉孟特的建築生涯進入新的階段:他成為前者重建愷撒之城的第一助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9A%E7%BA%B3%E6%89%98%C2%B7%E4%BC%AF%E6%8B%89%E5%AD%9F%E7%89%B9
坦比哀多禮拜堂
坦比哀多,又譯坦比埃多,及聖彼得小教堂。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的紀念性風格的典型代表。坦比哀多禮拜堂是為紀念聖彼得殉教所建,它造在甲尼可洛山(Gianicolo)腰部的一座聖彼得教堂(San Pietro in Montorio,十五世紀重建)的側院裡,傳說耶穌的門徒聖彼得被釘上十字架的地方。院子很小,剛剛放下坦比哀多,顯得很飽滿。它是圓形平面的集中式佈局,以古典圍柱式神殿為藍本,上蓋半球形圓形。平面是柱廊和聖壇兩個同心圓組成;立面由兩個精細不同的圓筒形構成。柱廊的寬度等於聖壇的高度,這種造型是典型的早期基督教為殉教者所建的聖祠的基本形式。教堂下層的圍柱廊採用多立克柱式,頗具英雄主義氣質。
伯拉孟特在這裡所追求的不是簡單地模仿古代建築,而是在精神氣質上創造出與古典建築具有同等意義的現代紀念性建築,他超越了古人,因此這座建築可稱之為文藝復興盛期的綱領性作品,可謂建造新聖彼得大教堂的先聲。
這是一座集中式的圓形建築物,神堂外牆面直徑6.1m,周圍一圈多立克式的柱廊,16根塔司幹柱式圍繞,高3.6m,連穹頂上的十字架再內,總高為14.7m,有地下墓室.伯拉孟特設計的.
集中式的形體,飽滿的穹頂,圓柱形的教堂和鼓座,外加一圈柱廊,使他的體積感很強,建築物雖小,但有很強的層次感,附於多種幾何體的變化,虛實映襯,構圖豐富。環廊上的柱子,經過鼓座上臂柱的接應,同穹頂的肋相連,從下而上,一氣呵成。渾然一體。他的體積感的完整性,並採用多裡克柱式,使他顯得十分雄健剛勁。
這座建築物的形式,特別是以高居於鼓座之上的穹頂統率整體的集中式形式,在西歐是前所未有的大幅度的創新,當時就贏得了很高的聲譽。是被稱為經典的作品。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從歐洲到北美,幾乎出處有他的仿製品,大多用在大型公共建築的中央,構成城市的輪廓線。
http://baike.baidu.com/view/1045575.htm
聖伯多祿大殿
大殿正面
大殿正門前的聖保祿雕像
大殿內部景觀,其中祭壇位於中央
大殿穹頂
19世紀畫的老聖伯多祿大殿,這大約是1450年的景象。
聖伯多祿大殿於1630年完工不久的樣貌(Viviano Codazzi 畫)
聖伯多祿廣場
聖伯多祿大殿(拉丁語:Basilica Sancti Petri,義大利語: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亦名聖伯多祿大教堂、梵蒂岡大殿、又譯作聖彼得大教堂,是位於梵蒂岡的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可能是世界最大的教堂,也是天主教會最重要的聖地之一。其佔地23,0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六萬人。教堂中央是直徑42米的穹窿,頂高約138米,前面有兩重用柱廊圍繞的巴洛克式廣場。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與藝術家多納托•伯拉孟特、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和小安東尼奧•達•桑加羅等都曾參與設計。廣場的設計人是貝尼尼。堂內保存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許多藝術家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的壁畫與雕刻。
地位
聖伯多祿大殿是羅馬的四座特級宗座聖殿之一(聖若望拉特朗大殿、聖伯多祿大殿、聖母大殿和城外聖保祿大殿),它也是梵蒂岡城中最主要的建築物。聖伯多祿大殿的穹頂構成羅馬城天際線的主要標誌。聖伯多祿大殿常被外界誤解是象徵教宗駐地的「教宗寶座」所在,但教宗寶座其實是在聖若望拉特朗大殿——其亦為天主教羅馬教區的主教座堂。雖然如此,今日許多聖座禮儀與瞻禮還是在聖伯多祿大殿舉行,主要是因為這裡離教宗官邸較近、空間也較大、而且位於擁有獨立主權的梵蒂岡城之內。
聖伯多祿大殿可能是天主教最大的教堂建築,它佔地23,000平方米,容量超過60,000人。在天主教傳統中這是最神聖的聖地之一,傳統上認為這裡是聖伯多祿(西門彼得)的安葬地點,他是耶穌的12個宗徒之一,第一任安提約基雅(安提阿)主教,以及第一任羅馬主教。儘管新約沒有提到伯多祿到過羅馬,也沒有提到他在羅馬殉道,古代傳統認為他的墓就在祭壇的下面,後來的許多教宗也都安葬於此。目前的聖伯多祿大殿,是興建在早期教堂的基礎上,始建於1506年4月18日,完成於1626年。
老聖伯多祿大殿
由君士坦丁大帝資助,在聖伯多祿的墓地上建立,326年至333年始建,歷時三十年建成,為巴西利卡式建築。
800年聖誕節,查理曼大帝在此跪著做禮拜時,突然被教宗良三世加冕,並被其稱為「羅馬人的皇帝」。
重建
1503年教宗猶利二世決定重建聖伯多祿大殿,任命多納托•伯拉孟特擔任總設計師,1506年4月18日動工,1626年宣布落成。即今日所見之聖伯多祿大殿。
這次修建共由輪替了多位總監督,自一開始的總設計師多納托•伯拉孟特後,在1514年拉斐爾被委任了總監的職位,再之後的1538年為小安東尼奧•達•桑加羅和1547年則是米開朗基羅都陸續挑起這重責大任。最後在1606年,瑪德爾諾接下了擴建的工作,才在1626年正式完成了這一系列的工程,並正式舉行了祝聖禮。
聖伯多祿墓
聖伯多祿墓是羅馬天主教有史以來第一位教宗聖伯多祿的墳墓,位於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地下空間。由於聖殿建於其上因此被深埋在聖殿底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1%96%E4%BC%AF%E5%A4%9A%E7%A5%BF%E5%A4%A7%E6%AE%BF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