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堅
趙孟堅 中國南宋畫家。生於慶元五年(1199),卒于景定五年(1264),一說卒於鹹淳三年(1267)。字子固,號彝齋;宋宗室,為太祖十一世孫,浙江湖州人。曾任湖州掾、轉運司幕、諸暨知縣、提轄左帑。工詩善文,家富收藏,擅梅、蘭、竹、石,尤精白描水仙;其畫多用水墨,用筆勁利流暢,淡墨微染,風格秀雅,深得文人推崇。有書法墨蹟《自書詩卷》,繪畫《墨蘭圖》、《墨水仙圖》、《歲寒三友圖》等傳世,著《彝齋文編》4卷。
簡介
趙孟堅(1199~1295):南宋宗室,宋太祖十一世孫。字子固,號彞齋居士,吳興(今浙江趙孟堅像省湖州市)人。
家境清寒,初以父蔭入仕,理宗寶慶二年(1226)中進士,授集賢殿修撰,曾任湖州掾、轉運司幕、諸暨知縣、提轄左帑,官至朝散大夫、嚴州守(即嚴州知府)。 時嚴州饑荒,發廩賑贍,活民5萬餘戶。景定初,遷翰林學士承旨。不久罷歸。曾一度做過右丞相賈似道幕僚。後宋亡,趙孟堅入元以後,不樂仕進,隱居州之廣陳鎮(今海鹽縣)。“公(趙孟堅)從弟子昂(趙孟頫)自苕來訪公,閉門不納。夫人勸公,始令從後門入。坐定,第問:‘弁山笠澤近來佳否?’子昂曰:‘佳。’公曰:‘弟奈山澤佳何!’子昂退,使人濯坐具。”元成宗元貞元年卒。諡文簡,墓在今平湖市廣陳鎮北輦字圩,俗稱“王墳”,1960年5月列為平湖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畫家身份
南宋末年兼具貴族、士大夫、文人三重身份的著名畫家。趙孟堅儒雅博識,
工詩文,善書法,擅水墨白描水仙、梅、蘭、竹石。其中以墨蘭、白描水仙最精,取法揚無咎,筆致細勁挺秀,花葉紛披而具條理,繁而不冗,工而不巧,頗有生意,給人以“清而不凡,秀而雅淡”之感,世皆珍之。趙孟堅的首創墨蘭(用墨寫蘭)筆調勁利而舒卷,清爽而秀雅。畫上春蘭兩株,叢生草地,鮮花盛開,如蝶起舞,給人以清新的快感。所南翁畫蘭則以畫“露根蘭”(即畫蘭不畫土)出名,他元朝初年隱居吳下,以畫露根蘭寄寓他的無土亡國之痛。他在墨蘭長卷中更是題上“純是君子,絕無小人”的話,以表達其民族的自尊心。他的畫風筆墨簡潔,別有清絕之趣。所南翁畫蘭則以畫“露根蘭”(即畫蘭不畫土)出名,他元朝初年隱居吳下,以畫露根蘭寄寓他的無土亡國之痛。他在墨蘭長卷中更是題上“純是君子,絕無小人”的話,以表達其民族的自尊心。他的畫風筆墨簡潔,別有清絕之趣。元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趙孟頫的蘭蕙圖則明顯地師承了趙孟堅的畫法,以自由抒卷的筆調來表達一種奔放而飄逸的情感。明代文征明的蘭則筆墨恣肆,且常雜以竹、荊、石塊,以襯托蘭姿。隨後有女畫家馬守真的工筆淡寫,畫家徐渭的大筆揮灑,畫家項之汴的中鋒(筆鋒)灑脫,畫家周天球的折葉卷花,都各具風致。至清朝和近代,畫蘭之風更盛,且更各具個性,各顯高致。
收藏家身份
趙孟堅也是南宋最出名的書畫收藏家,他嗜好收藏書畫古物,常用一隻船載著書畫文物及紙筆墨硯等,東遊西適,評賞書畫古玩,吟詩作畫。當時人稱其舟為“趙子固書畫船”。史載其“多藏三代以來金石名跡,遇其會意時,雖傾囊易之而不靳也”。據說他曾得書法珍品五字不損本蘭亭,歸家時,風作舟覆,其“被濕衣立淺水中,手持褉帖示人曰:‘蘭亭在此,餘不足惜也。’因題八字於卷首雲:‘性命可輕,至寶是保。’”其酷嗜收藏到了幾乎瘋狂的地步。
傳世作品
傳世作品有《白描水仙圖卷》、《歲寒三友圖》、《墨蘭圖卷》、《自書詩卷》、《梅譜》等。著作集為《彝齋文編》4卷。其書法氣度蕭爽,有六朝風致,時人比之米芾。
軼事
孟堅隱居廣陳時,制一小船,滿載琴書杓具,自隨舟中,看夕陽,賦曉月,至忘寢食。臨終賦詩有“百年處世欠三秋,事業都歸水上漚”之句。趙孟堅也是南宋最出名的書畫收藏家,他嗜好收藏書畫古物,常用一隻船載著書畫文物及紙筆墨硯等,東遊西適,評賞書畫古玩,吟詩作畫。當時人稱其舟為“趙子固書畫船”。史載其“多藏三代以來金石名跡,遇其會意時,雖傾囊易之而不靳也”。據說他開慶元年(1259)曾得書法珍品五字不損本蘭亭即曾得王羲之《蘭亭帖》,夜間泛舟歸至霅溪牟山,歸家時,風作舟覆,其“被濕衣立淺水中,手持褉帖示人曰:‘蘭亭在此,餘不足惜也。’因題八字于《蘭亭帖》卷首雲:‘性命可輕,至寶是保。’”其酷嗜收藏到了幾乎瘋狂的地步。
隱居
舊傳宋亡不仕,隱居廣陳(今平湖市廣陳鎮北)。縣令往訪,孟堅飛舟逸去,縣令歎息說“名可聞,身不可見”。從弟孟頫宋亡仕元,自湖州來訪,閉門不納。《蘆川竹枝詞》中《子固見弟詩》雲:“南渡王孫此隱居,踵門貴客枉停車。當年介弟猶堅拒,座上那堪受濁汙。”與陶菊隱、殷澄並稱“秀州三義”。據近代學者考證,趙孟堅逝于宋亡前10餘年,所謂宋亡不仕及拒見趙孟頫事不實。
文獻記載
《宋人軼事彙編》載:趙孟堅入元以後,不樂仕進,隱居州之廣陳鎮(古海鹽縣,今平湖市廣陳鎮北)。“公(趙孟堅)從弟子昂(趙孟頫)自苕來訪公,閉門不納。夫人勸公,始令從後門入。坐定,第問:‘弁山笠澤近來佳否?’子昂曰:‘佳。’公曰:‘弟奈山澤佳何!’子昂退,使人濯坐具。”
《光緒石門縣誌》載:宋亡後,趙孟堅隱居廣陳鎮,晚年因謙仕元宗族打擾,徙居語溪(今桐鄉縣)兒子處,趙有二子:趙由恭、趙由敬,孫趙文佳。
詞作選摘
沁園春(過天下第一江山呈何守)
許大江山,鎮臨彈壓,豈小任哉。從塚導漾,東傾注海,截然限止,南北天開。試向中流,回觀鐵甕,萬石層棱攢劍堆。金焦峙,號紫金浮玉,卷雪轟雷。
君侯文武兼才。天有為生才南國來。□曆二十年,籌邊給餉,上流襟要,幾為安排。今此雄藩,精明笳鼓,又喚金湯氣象回。長淮北,望中原非遠,更展恢規。
鵲橋仙(岩桂和韻)
明金點染,枝頭初見,四出如將刀翦。芳心才露一些兒,早已被、西風傳遍。
歸來醉也,香凝襟神,疑向廣寒宮殿。便須著個膽瓶兒,夜深在、枕屏根畔。
沁園春(賞春)
曉上畫樓,望裡笑驚,春到那家。便從臾閒情,安排醉事,尋芳喚友,行過平沙。最是堪憐,花枝清瘦,欲笑還羞寒尚遮。濃歡賞,待繁英春透,後會猶賒。
歸時月掛簷牙。見花影重重浸寶階。□銅壺催箭,獸環橫釘,濃斟玉醑,芳漱瓊芽。步繞曲廊,倦回芳帳,夢遍江南山水涯。誰知我,有牆頭桂影,窗上梅花。
朝中措(客中感春)
擔頭看盡百花春。春事只三分。不似鶯鶯燕燕,相將紅杏芳園。
名韁易絆,征塵難浣,極目銷魂。明日清明到也,柳條插向誰門。
好事近(前題)
春早峭寒天,客裡倦懷尤惡。侍起冷清清地,又孤眠不著。
重溫卯酒整瓶花,總待自霍索。忽聽海棠初賣,買一枝添卻。
感皇恩(初任官所為慈闈壽)
官小宦游初,清貧如舊。小簇杯盤旋篘酒。雖然微祿,不比他們豐厚。也知慚愧是,皇恩受。
富貴千般,享之惟壽。心地平時到頭有。摩挲銅狄,祝望比他長久。鼎來榮貴待,通閨後。
感皇恩(次任為慈圍壽,是年慈闈六十二歲本命後一年也)
一百二十年,兩番甲子。前番風霜飽諳矣。今番甲子,一似臘盡春至。程程有好在,應慚愧。
莫道官貧,勝如無底。隨分杯筵稱家計。從今數去,尚有五十八生朝裡。待兒官大,做奢遮會。
風流子(清涵萬象閣)
望極思悠悠。江如練、籟息浪紋收。看帆卷帆舒,往來征艇,鷺飛鷺立,遠近芳洲。逝波不舍山常好,只白少年頭。杜若滿汀,離騷幽怨,鴟夷去國,煙浪遨遊。
江南知何許,青林晚,山斷處、白雲浮。懷古慨今,誰人似我閒愁。歎醉生浪跡,鱸鄉蟹舍,殢紅怨粉,蓮棹菱舟。敲遍闌幹,默然竟日凝眸。
花心動
絮隨風不拘管,飛入洞房人不知。畫堂繡幕垂朱戶,玉爐銷盡沈香炷。半褰鬥帳曲屏山,盡日梁間雙燕語。美人睡起斂翠眉,強臨鸞鑒不勝衣。門外秋千一笑發,馬上行人腸斷歸。”近日風雅遺音多譜前賢名作,因效顰雲。
庭院深深,正花飛零亂,蝶懶蜂稀。柳絮狂蹤,輕入房櫳,悄悄可有人知。畫堂鎮日閑晴晝,金爐冷、繡幕低垂。梁間燕,雙雙並翅,對舞高低。
蘭幌玉人睡起,情脈脈、無言暗斂雙眉。鬥帳半褰,六曲屏山,憔悴似不勝衣。一聲笑語誰家女,秋千映、紅粉牆西。斷腸處,行人馬上醉歸。
驀山溪(初改官為慈闈壽)
幾年修績,總待榮親老。每羨院南豪,向壽席、花花草草。如今慚愧,微勝十年前,聊爾辦,杯盤了,一對慈顏笑。
願親強健,綠鬢長長好。來歲在琴堂,想凡事、應微熱鬧。契天交道,只辦好心腸,官盡大,盡榮親,待受金花誥。
驀山溪(怨別)
桃花雨動,測測輕寒小。曲檻面危闌,對東風、傷春懷抱。酒邊心事,花下舊閒情,流年度,芳塵杳,懊惱人空老。
粉紅題字,寄與分明道。消息燕歸時,輾柔茵、連天芳草。瑣窗孤影,夜蔔燭花明,清漏斷,月朦朧,掛在梅梢嫋。
http://baike.baidu.com/view/1388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