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仝_百度百科
關仝tong(約907-960年間),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五代後樑畫家。一作關同、關穜。生卒年不詳。畫山水早年師法荊浩,刻意學習,幾至廢寢忘食。他所畫山水頗能表現出關陝一帶山川的特點和雄偉氣勢。北宋米芾說他“工關河之勢,峰巒少秀氣”。關仝在山水畫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荊浩的格局,而顯露出自己獨具的風貌,被稱之為關家山水。他的畫風樸素,形象鮮明突出,簡括動人,被譽為“筆愈簡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
人物簡介
中國五代畫家,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生卒年不詳。畫山水早年師法荊浩,刻意學習,幾至廢寢忘食。他所畫山水頗能表現出關陝一帶山川的特點和雄偉的氣勢。北宋米芾說他“工關河之勢,峰巒少秀氣”。關仝在山水畫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荊浩的格局,而顯露出自己獨具的風貌,被稱之為關家山水。他的畫風樸素,形象鮮明突出,簡括動人,被譽為“筆愈簡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關仝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漁村山驛的生活景物,能使觀者如身臨其境,“悠然如在灞橋風雪中,三峽聞猿時”,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論者謂其晚年成就,較之荊浩更能青出於藍,是荊浩畫派的有力繼承者,與荊浩並稱為荊關。關仝傳世作品有《山溪待渡圖》及《關山行旅圖》等。
《山溪待渡圖》描繪大山下水濱有人待渡,畫中大山矗立,石質堅凝,氣象壯偉荒寒,與宋人論述關仝山水“坐突危峰,下瞰窮谷,卓爾峭拔者,(關)仝能一筆而成”(《五代名畫補遺》)的風貌相似。《關山行旅圖》畫深秋季節荒山中的野店行旅,勾皴簡括有力,景物高深,虛突富有變化,穿插各種人物活動,使畫面更富生活氣息。
據宋人記載,關仝不善畫人物,畫中人物多請胡翼代為繪製。胡翼,字鵬雲,五代畫家,主要活動於後樑之際,善畫佛道人物,也能畫樓臺車馬,亦精于摹古。
《宣和畫譜》著錄禦府藏畫中有其《秋山圖》《江山漁艇圖》《春山蕭寺圖》等94件。傳世作品有《山溪待渡圖》軸、《關山行旅圖》軸等,相傳為其所作,圖錄於《故宮名畫三百種》。至明末,睢州的袁樞(袁可立子)是收藏荊、關、董、巨作品的集大成者,明王時敏《煙客題跋•題自畫關使君袁環中》:“環翁使君,既工盤礴,又富收藏。李營丘為士大夫之宗,米南宮乃精鑒之祖,故使荊、關、董、巨真名跡歸其家。”張庚《國朝畫征錄》:“樞博學好古,精鑒賞,家富收藏,工書畫,為華亭董宗伯,孟津王覺斯所推許。山水出入董(董源)、巨(巨然)、子久(黃公望)間。”樞之父袁可立乃抗清名臣,明亡,樞在金陵絕食憂鬱而死,作品流失無算。
人物概述
關仝(約907-960間),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五代後樑畫家。一作關同、關穜。畫山水早年師法荊浩,刻意學習,幾至廢寢忘食。他所畫山水頗能表現出關陝一帶山川的特點和雄偉氣勢。北宋米芾說他“工關河之勢,峰巒少秀氣”。關仝在山水畫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荊浩的格局,而顯露出自己獨具的風貌,被稱之為關家山水。他的畫風樸素,形象鮮明突出,簡括動人,被譽為“筆愈簡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關仝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漁村山驛的生活景物,能使觀者如身臨其境,“悠然如在灞橋風雪中,三峽聞猿時”,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論者謂其晚年成就,較之荊浩更能青出於藍,是荊浩畫派的有力繼承者,與荊浩並稱為荊關。與李成、范寬形成五代、北宋間北方山水畫三個主要流派,並與荊浩、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四大山水畫家。[2]
《宣和畫譜》著錄禦府藏畫中有其《秋山圖》、《江山漁艇圖》、《春山蕭寺圖》等94件。傳世作品有《山豀待渡圖》及《關山行旅圖》等。《山豀待渡圖》描繪大山下水濱有人待渡,畫中大山矗立,石質堅凝,氣象壯偉荒寒,與宋人論述關仝山水“坐突危峰,下瞰窮谷,卓爾峭拔者,(關)仝能一筆而成”(《五代名畫補遺》)的風貌相似。《關山行旅圖》畫深秋季節荒山中的野店行旅,勾皴簡括有力,景物高深,虛實富有變化,穿插各種人物活動,使畫面更富生活氣息。關仝不善畫人物,畫中人物多請胡翼代為繪製。胡翼,字鵬雲,五代畫家,主要活動於後樑之際,善畫佛道人物,也能畫樓臺車馬,亦精于摹古。
關仝的畫風對當時及後世均有很大影響。北宋著名畫家郭忠恕,早年就師事關仝,不僅氣勢宏偉,其筆法也不落俗套。此外,關仝的弟子還有王士元、劉永、王端等。王士元是汝南宛丘人,古人說他無一筆無來處,畫精微,只是缺乏深山大谷煙霞之氣。劉永是開封人,曾習諸家山水,一日見到關仝的畫,大為感歎:“此乃得名至藝者乎?向所謂登泰山而小魯。”於是專法關氏,果然登堂入室。王端字子正,山東人。山水得關氏之要,曾在大相國寺畫過壁畫,又善寫肖像,宋真宗很欣賞他。劉永、王端皆有四時山水傳于宋世。元代無錫畫家倪雲林,本屬江南山水畫派,但也從關畫中吸收了皴筆橫豎交接、層層相疊的畫法,並將關畫的中鋒為主改為側鋒為主,成為一種新的皴法——折帶皴,用於表現太湖沿岸的坡石,從而完成了倪氏的典型風格特徵。
生活背景
唐末,黃巢起義因遭鎮壓而失敗,藩鎮割據的形勢更加嚴重起來。唐朝政權傾覆以後,出現的五代十國分裂是藩鎮割據的連繼。五代十國是:在黃河流域,以開封為都城(曾一度在洛陽)前後共有五個朝代(梁、唐、晉、漢、周);同它們並存的是分散在長江上下游的十個國家,其中以西蜀、南唐和吳越較重要。此外,北方契丹族建立了遼,黨項族在西北建立了西夏。五代十國出現新的政治中心,反映了全國範圍內經濟中心的東移與南移和新的經濟因素的生長,也反映了外族侵入形勢的嚴峻。
五代的美術,在繪畫創作的方面大多在中原、西蜀、江南三地區內進行。中原地區,由於長時期的戰亂和契丹入侵,生產受到嚴重的破壞,只有到五代後期(後周柴榮)才逐漸安定下來。五代北宋時期的山水畫家創造了大地山川雄偉壯麗而又富於人情味的景象,這種偉大的記錄,正是古代山水畫史的一個進步。在這類畫面上,它不僅包含了對於人的勞動創造的讚美,還形象地印記著人的活動所發揮的不可缺少的組織結構作用。正如畫理上所述的一種美的創造性再現,無不具有“可行、可望、可居、可遊”之勝境的決定性因素。唐末五代的山水畫家荊浩和他的追隨者關仝對我國山水畫藝術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是古代重要畫家之一。由於關仝與同時代其他山水畫高手對山水審美內涵的開拓,他們親臨踏勘,通過艱苦跋涉,面對自然的寫生和加工後的概括提煉,才使這種類型的全景山水畫風得以確立,並走向成熟。關仝繼承並發展了荊浩開創的北方山水畫派雄風,已成千年宗師,不愧同為劃進代的傑出畫家。
山水畫從五代開始,作為中國繪畫藝術的一種有獨特意義的樣式,也有了穩固的地位。山水畫與花鳥畫一樣,也成為展示人們精神世界的有力的憑藉。荊、關、董、巨等人創造了真實動人的藝術形象,而成為山水畫中的優秀範例。
藝術特色
工畫山水,早年師荊浩,刻意力學,晚年有出藍之譽。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漁市山驛,使其見者悠然如在灞橋風雪中,不復有市朝抗塵走俗之狀。筆法簡勁,氣勢極壯,石體堅凝,山峰峭拔,雜樹豐茂,有枝無干,時稱“關家山水”,與荊浩並稱“荊關”,與李成、范寬形成五代、北宋間北方山水畫三個主要流派,並與荊浩、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四大山水畫家。
作品綜述
關仝的傳世作品有《待渡圖》、《山溪待渡圖》、《關山行旅圖》等。取景多是山勢雄偉的大山和深山,構圖豐富,形象真實。
作品介紹
《待渡圖》帶有鮮明的北方特色,巍峰聳立,氣勢堂堂;遠山迷朦,意境幽深。關仝繪畫在取勢造意上豪放非凡。此圖大山作正面主峰突危,山勢直立,佔據整圖 1/2畫面,相當穩定。這種構圖方式在古代早期山水畫中常見,而最忌諱的是景物的對稱。作者將主體大山佈局於畫面右上側,其他厚重的景物集中在畫面的左下側,取得了均衡變化的效果,穩定中求危勢,峻拔中取墩壯,整幅畫面豐盈飽滿。畫中堂堂大山矗立,石質堅凝,氣象壯偉荒寒,用筆剛健有力,顯示出山石的堅實質感。所畫樹木有枝無干,用筆簡勁老辣。與宋人論述關仝山水“坐突危峰,下瞰窮谷,卓爾峭拔者,(關仝)能一筆而成”的風貌相似。
根據另軸各名家的多幅題跋可推斷,此幅《關仝待渡圖》描繪的是一幅夕陽西下的傍晚美景。早期山水畫還常常安置人物活動於山水之中,而且適當表現以簡單的情節點化主題。《待渡圖》構圖緊湊,勾皴簡括有力,景物高深,虛實富有變化,穿插其中的水濱有人待渡的場景,使畫面更富生活氣息。岸邊五個待渡者一邊寒暄,一邊翹首以盼小船靠岸,挑擔者似乎剛到岸邊,肩上的擔子還未來得及卸下。一位頭戴斗笠的船翁弓著腰奮力撐杆,小舟徑直朝岸邊劃來。對岸,依山而建的樓閣相互掩映,吸引了不少文人義士,待渡者似乎也正欲返回樓閣中。這一處人物和場景的呼應,充滿著純樸的山區生活情趣,賦予了山水濃厚的人情味。足見關仝駕馭複雜的山川景物、佈局構圖以及刻畫生動的藝術表現能力。
《關山行旅圖》
五代 關仝 絹本水墨 縱144.4釐米,橫56.8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關仝,又名童或同,長安人,工畫山水,師從荊浩,刻意力學,遂自成一家,時人稱“關家山水”。他所作山水筆簡氣壯,景廣意長,與李成、范寬齊名,在北宋號“三家山水”。《關山行旅圖》是關仝的代表作,畫上峰巒疊嶂、氣勢雄偉,深谷雲林處隱藏古寺,近處則有板橋茅屋,來往旅客商賈如雲,再加雞犬升鳴,好一幅融融生活圖。此畫佈景兼“高遠”與“平遠”二法,樹木有枝無干,用筆簡勁老辣,有粗細斷續之分,筆到意到心到,情境交融。此外,畫家在落墨時漬染生動,墨韻跌宕起伏,足見關仝山水畫道之精深。
《秋山晚翠圖》
五代 關仝 絹本淡設色 縱140.5釐米 橫57.3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關仝師從荊浩,有出藍之譽。人們稱他的山水特點為“石體堅凝,雜木豐茂,台閣古雅,人物幽閒,”時稱為“關家山水”,與荊浩同為北方山水畫派創始者,並稱為荊關。畫面正中畫峭拔的主峰,山澗叢生寒林秋樹,澗水懸瀑曲折而下,氣勢壯偉。畫上無款,僅邊幅上有明代王鐸題語,指明為“關仝真筆”,並譽為“結撰深峭,骨蒼力垕,”“磅礴之氣,行於筆墨外”。畫上鈐有明紀察司半印及“秘園”、“乾隆御覽之寶”等收藏印章,《石渠寶芨初編》著錄。
http://baike.baidu.com/view/100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