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義時期 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 ~ 1903﹞
畢沙羅生於安迪列斯群島的法屬殖民地聖湯姆斯 。1855 年,畢沙羅的父親終於允許他到巴黎學畫。1859 年,他以《蒙莫朗西風光》這幅畫,參加官方沙龍展覽。他像柯洛一樣,熱愛這個小島的田野景色,經常描繪日常生活的自然景象,和通往村落的入口小徑、農場房舍的庭院、花園和菜園等。
左拉在 1867 年寫道:「畢沙羅的手法具有原始的樸實與純潔,他那些柔和又絢麗多彩的風景畫,表現出他的藝術傾向」。畢沙羅的繪畫是建築在「個人的感觸上」。
畢沙羅在 1886 年所畫的《第厄普的鐵路》畫中,做到了絕對的點描主義手法。最後,他還是捨棄了與他志趣不相投合的點描主義,又重新按照自己的方式來作畫;然而,畢沙羅除了一直為拮据的經濟所困外,又因患有眼疾,使他不能露天作畫,但這些困擾並未阻撓他繪畫的意願,於是他改在畫室中工作,並且經常到盧昂、巴黎、第厄普和勒哈佛等地方小住,並且從他居住公寓的窗口或從旅館的房間,來描繪城市風光。
【繪畫作品選粹】
自畫像﹝Self-Portrait﹞1873油彩‧畫布65 x 54 公分
奧賽博物館,巴黎﹝Paris﹞,法國
紅屋頂﹝Red Roofs﹞1877油彩‧畫布,54 x 65 公分
奧賽博物館,巴黎﹝Paris﹞,法國
瓦松村的入口﹝Entrance to the Village of Voisins﹞1872油彩45 x 55 公分
奧賽博物館,巴黎﹝Paris﹞,法國
喝咖啡的村女﹝Peasant Girl Drinking her Coffee﹞1881油彩65 x 54 公分
芝加哥藝術學院,芝加哥﹝Chicago﹞,美國
夏天林中小徑﹝Path through the Woods in Summer﹞1877油彩81 x 65.7
奧賽博物館,巴黎﹝Paris﹞,法國
秋天林中小徑﹝Autumn, Path through the Woods﹞1876油彩81 x 65私人收藏
《巴黎蒙馬特大道》(Boulevard Monmartre in Paris),1897年,收藏於埃爾米塔日博物館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pissarro/pissarro.htm
卡米耶•畢沙羅 維基百科
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是一位法國的印象派畫家。
畢沙羅是一位較不被大眾所知的法國印象派畫家,然而卻是塞尚所大為尊敬的一位畫家。畢沙羅的畫乍看之下非常平凡,沒有梵谷的熱情與憂鬱,也沒有高更的陽光和原始,但看久了能夠漸漸看出來畢沙羅在沉默之中的特色。畢沙羅是一位個性堅強,重視友情的印象派畫家,他也喜好寫生,畫了相當多的風景畫,他的後期作品是印象派中點彩畫派的佳作,此外,畢沙羅的人像畫也有他特殊的風格。
簡歷
1830年-畢沙羅出生在聖湯馬斯,是法國殖民時期英屬維京群島上的一個小鎮。
1850年代-搬回法國巴黎,並開始學畫。畫風受柯洛Corot, Jean Baptiste Camille的影響很深。1859年他的畫第一次參加薩龍展。
1860年代-作品在沙龍展中落選,因此也參加了沙龍落選畫展。
1870年代-結婚生子之後,因戰爭的關係,曾避往倫敦,有許多畫作損毀。
1880年代-開始有點描派畫風的作品出現。但最後並沒有完全的採用點描派風格。
1890年代-在美國舉辦了第一次個展。
1903年-死於法國巴黎。
印象派創始者之一 ── 畢沙羅 文/張心龍
畢沙羅自畫像 畢沙羅 1873油畫 56x46.5公分
印象派重要創始者之一的畫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1903年),一生過著平凡家居生活,是印象派畫家中生活最穩定而缺乏變化的一位畫家。他在一八六一年結婚,兩年之後,他的長子路希安(Lucien,後來也成為一位有成就的印象派畫家)誕生。畢沙羅是早期印象派畫家中年紀最大的一位,其影響力僅次於莫內。他比莫內年長十歲,當他發展出成熟的風格時,莫內還在實驗摸索的階段。畢沙羅認為藝術家的視野與人類的自由解放有直接的連帶關係,他是一位無政府主義分子,也是印象派畫家群中最不喜歡爭辯的人,由於他具有不妥協的個性,故在印象派早期發展的歲月中,成為維持這個運動凝聚的中堅分子。
一般人總覺得畢沙羅的作品呆板沈悶,缺乏其他印象派畫家的活潑性,這可能與他的堅決精神有關。他往往把繪畫視為例行公事一般,即使沒有強烈感受之下仍然繼續作畫。他的作品迷人之處乃在於給觀眾一種舒適的感覺,由於他對表現堅實構圖的興趣多於對光影變化的表現,因此一些藝評家認為他不應列在印象派畫家的行列中。據莫內的回憶,畢沙羅在一八六○年左右的作品具有柯洛的寧靜風格,像「馬尼岸上」(Banks of the Marne,1864年)一作,可以看出柯洛的影響,不過畢沙羅的色彩比柯洛的銀亮色調更為清澈,也較接近自然。這時他的色彩明顯地較為輕快明亮,而且也開始轉往戶外作畫。
畢沙羅出生於處女群島中的聖湯瑪士島,是一位西班牙猶太裔商人的幼子,他的父母把他送到巴黎去上學,使他開始接觸到藝術。他在一八四七年返回聖湯瑪士島,在他父親的店裡當店員。但是他卻整天在繪畫,決心要作一位畫家,他的父母知道他心意已定,覺得既然他要作畫家的話,巴黎才是理想的學習環境,因此又再送他回巴黎。他在巴黎藝術學院逗留了一段短暫的時間,便轉往瑞士學院學習。在他第二次返回巴黎的時候,正好趕上當時舉行的世界博覽會,其中柯洛展出了六件作品,使畢沙羅留下深刻的印象,並跟隨柯洛學習。
他在一八六四年和一八六五年的沙龍展中,都以「柯洛的學生」這個名義送作品去參展。但在一八六五年之後,畢沙羅與柯洛的關係開始起了變化,據說是因柯洛不滿畢沙羅採用庫爾貝的寫實風格來創作而引起的。
在畢沙羅早期的創作歲月中,由於要養家活口,故大部份時間都在工作賺錢。他雖然曾入選沙龍展,但在一八六一年和一八六三年卻遭到落選的命運,尤其在他背離柯洛的風格之後,作品更是受到沙龍展評審的排斥。當時有一位藝評家尚‧羅素(Jean Rousseau)指斥他的題材「醜陋、鄙俗......採用無窮的精力來描繪社會的醜陋面貌。」這種評論正顯示出當時大眾的口味仍停留在追求優美和傷感的情調。但是左拉卻對他特別讚賞,並寫信向他表示「你不可能討每一個人的歡心,有些人認為你的作品太坦白、太陰暗。但是你為什麼還要用笨拙的筆法來忠實地研究自然呢?......你是一位偉大的笨拙者,你是我喜歡的一位畫家。」(節錄自《印象派之旅》/張心龍著/p39-41)
http://blog.roodo.com/lionart/archives/6288905.html
《印象派繪畫》
印象派這個名稱是由法國畫家莫內﹝Claude Monet﹞的一幅風景畫《印象:日出》﹝Impression: Sunrise﹞得來的。1874 年,有 30 位巴黎的青年藝術家為了挑戰當時學院派的繪畫原則,獨立舉辦了與官方沙龍相抗衡的畫展。這次畫展受到了輿論的奚落,人們隨便地以莫內的這幅畫為他們取上「印象主義者」的稱號。其實印象派藝術家的氣質和造詣各不相同,追求的理想也各自有異。
印象派繪畫的特色在於借助光與色的變幻來表現畫家在瞬間之際所捕捉到的印象。他們認為從表現光的過程中,就可以找到繪畫藝術的一切。因此,印象派繪畫技法的基本原理就是色彩分解,換句話是運用光譜中的七種純色作畫。像這樣,在畫布上只並列不同純色而讓觀者憑自己的視覺自行加以調合的做法,可以保持每一種純色的新鮮和光彩,從而創造出更強烈的發光度。
印象派畫家的風景畫,把過去被忽略的許多現實的色調變成為主角,這無疑是印象主義作出的巨大貢獻。但是由於藝術家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線和空氣對色彩的影響,使得畫布上所描繪的受光物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印象派畫家不關心作品的思想性,是一個根本性的缺陷。
著名的印象派畫家有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希斯里﹝Alfred Sisley﹞、竇加﹝Edgar Degas﹞、馬奈﹝Edouard Manet﹞、莫內﹝Claude Monet﹞、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卡莎特﹝Mary Cassatt﹞等人。
畫家:希斯里﹝Alfred Sisley, 1839 ~ 1899﹞
希斯里為法國畫家,畢生著迷於畫水。這種對水的迷戀是許多印象派畫家的共同特點,因為溪流、運河和大海的表面都有光的反射,水於是便成了第二種光源,而在印象派畫家的心中,光的效果占有極重要的份量。但是,即使是在印象派畫家當中,像他這樣始終如一、執著於追求表現水的反射現象,可說是極為罕見。
1875 年底的冬季,瑪爾利港發生了一場水災,而希斯里卻因此得到了一次理想的機會,得以創作一系列幾乎沒有人物、只有他寵愛的水的風景畫。在《馬里港洪水》﹝Flood at Port-Marly﹞ 畫中的船上,雖然還有走動的人影,但整幅畫面卻呈現出大自然恢宏的沉靜,顯示出大自然已奪回了自己的領土,而在蒼蒼的天穹之下,則是色彩斑斕、閃閃爍爍的水面,以及被水淹沒了的街道。
馬里港洪水﹝Flood at Port Marly﹞1876 希斯里 油彩‧畫布60 x 81 公分
奧塞美術館,巴黎﹝Paris﹞,法國
這幅畫中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希斯里和諧地結合了各種色彩的驚人手法:房屋塗以耀眼的藍色和黃色,天空賦與平淡的藍色,而水面則染以銀灰和黃色。
希斯里另一幅畫《魯弗申的雪》﹝Snow at Louveciennes﹞畫的則是印象派畫家的另一寵兒:雪,因為雪的反射作用形成了另一種光源,它與天空的光源有些微妙的不同;同時,雪地的反射也不同於水面反射的效果。
魯弗申的雪﹝Snow at Louveciennes﹞1875油彩‧畫布61 x 50.5 公分
奧塞美術館,巴黎﹝Paris﹞,法國
希斯里這幅畫的中景,色彩繽紛明亮,街道盡頭的房子呈粉紅色,其餘部分以灰藍和灰綠色為主調,這種使用對比色彩來平衡畫面的畫法,是西方自然主義傳統的重要特徵。
畫家:竇加﹝Edgar Degas, 1834 ~ 1917﹞
竇加是致力於表現都會生活最深的一位畫家,雖然他的作品跟印象派畫家一起展出,然而他和印象派畫家之間的關係是模糊的,因為他主要的興趣不在風景畫,而且他都在畫室中作畫,甚至不曾現場寫生,他也一直很關注素描以及過去的藝術。不過他對真確性的觀感與印象派藝術家是一致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他們更為激進。他喜歡煤氣街燈下及咖啡廳裡俗麗而憔悴的夜生活更甚於莫內和雷諾瓦筆下清新歡樂的戶外景象。
竇加以超然的眼光,宛如站在另外一個世界的立場,來審視周遭的環境,為當時社會的人情世態、食衣住行留下紀錄;至於他作品裡的人物,猶如他所使用的粉彩、油畫顏料,只是他研究光線、色彩和造型的材料而已。就技術而言,他是一位偉大的實驗家及改革者。他對傳統油畫的豐富知識,使他得以不斷地試驗各種不同的媒材和混合顏料。
兩個熨衣婦﹝Two Laundresses﹞1884竇加 油彩.畫布,76 x 81.5公分
奧塞美術館,巴黎﹝Paris﹞,法國
日常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景象,是竇加的最佳材料。《兩個熨衣婦》﹝Two Laundresses﹞中出現的是兩個熨衣婦的女人,本來不過是簡單的速寫,然而一經過竇加之手,其對此的韻律及形態的趣味便具有完整的效果。常見而老套的動作亦完全變成了結構巧妙的題材,平坦的桌面在圖下方構成斜面,並與兩個站立的女人互相呼應。
四位舞者﹝Four Dancers﹞1884竇加 油彩.畫布76 x 81.5 公分
國家藝廊,華盛頓﹝Washington DC﹞,美國
《四位舞者》﹝Four Dancers﹞ 這幅作品雖非粉彩畫,但其油彩卻使用得像粉彩一樣自由。竇加無意做明顯的設計:舞者向後退出畫框外,彷彿是退去的那一瞬間。這種學自攝影與日本版畫的不平衡構圖,顯示竇加深諳其效果。觀賞者在此被挑起興趣,被迫接受畫家個人的繪畫邏輯。畫的色彩同樣生動鮮明、明亮耀眼,這也是竇加的主題之一,舞臺不論何時都打著燈光,而我們與舞臺的距離讓這些人工的舞臺效果顯得更加眩目與模糊,除了造成距離感之外,還創造出一種充滿魅力的暈眩感。
畫家:馬奈﹝Edouard Manet, 1832 ~ 1883﹞
馬奈反對細部繪畫的矯柔造作,以強烈、純真的色彩來替代過於黯淡的表現。他也唾棄那種根據自己看到的而非感受到的作畫方式。他希望在畫布上傳達自己深刻的感情,以及反映事物的真相。他認為,主題對繪畫來說是次要的。
馬奈從未與印象派畫家共同展出過,但從 1870 年代早期開始,他與印象派畫家交往,分享他們充滿幻想的創新,在嘗試用光譜色盤作畫的同時,他仍維持早期筆觸較大、也較平面的堅定結構。
《奧林比亞》﹝Olympia﹞展出時是當年度最重要的藝術大事,明目張膽的主題被大肆批判,畫中的裸女散發出一種神經質的恐怖氣氛,她象徵著恥辱和偶像的魅力,這是社會中的可悲現象。而其完美無缺的線條,則隱含著人性中最邪惡的東西。黑色的綢帶,使她與自己的身體分開,並使生理上的邪念,平靜、純真且無視羞恥地表現出來,完全將該裸體畫中的貞女的獸性,讓觀眾自己去想像,並且對大城市中賣淫的風氣,和陳設中所隱含的最原始的粗野行為提出辯解。
奧林比亞﹝Olympia﹞1863 馬奈 油彩.畫布130.5 x 190 公分
奧塞美術館,巴黎﹝Paris﹞,法國
馬奈在這幅畫中也發展出圖像呈現的新方法,他進行了色調上的創新實驗,在鄰近色快監製造出強烈的對比,排除柔和的中間色調。這項創舉對後來的藝術家造成重大影響。
在馬奈的另一幅代表作《短笛手》﹝The Fifer﹞中,馬奈共使用了三種基本色調:褲子的紅色被赭石色的背景所烘托出來,使其更加突出;緊身上衣和帽子的黑色連成一塊.而不去講究手臂的外形;赭石的底色,在畫的邊緣逐漸加深,形成主角生活和演奏的空閒;紅色和黑色這兩種基本色調間的主要關係,被衣扣和布景的金黃色,以及托住樂器的白色披帶所突顯出來;最強烈的黑色,是小音樂家的眼睛,眉毛的清晰線條,加強了眼部的表情。這個臉看起來雖然如此簡單,卻展現了馬奈高超的繪畫手法,以及其全部的經驗。
短笛手﹝The Fifer﹞1866馬奈 油彩.畫布,160 x 98 公分
奧塞美術館,巴黎﹝Paris﹞,法國
左拉在 1867 年寫道:「……人們在靠近馬奈的畫時,可以看到他的繪畫其實是精細,而不是粗略的。馬奈十分謹慎地使用畫筆,那絕非顏料的堆積,而是抹上一層又一層協調的色彩」。
畫家:莫內﹝Claude Monet, 1840 ~ 1926﹞
莫內是法國畫家, 也是早期印象派的創立者之一,只有他一人終其一生都堅持印象主義的原則和目標,他也是唯一在生前贏得大眾認可的印象主義畫家。他少年時代所畫的諷刺漫畫就已具備了驚人的形似能力,直到他早期的印象派繪畫還保留著這項特質,使他和十九世紀中葉風景畫家的朦朧概括迥然不同。他的風景畫完全以主題的視覺經驗感知為首要的考慮,忽視傳統的概念如構圖、題材、潤飾等。
莫內晚期的一些作品側重於同一主題在不同光線和空氣下變幻無窮的外觀。因而油彩記錄下來的,不是所見物體的本身,而是觀照的過程。水是莫內喜歡的題材,像霧靄一般,它為所見的物象創出現成的視覺抽象化。對稱的倒影成為不斷出現的構圖手法,強調印象主義技法扁平的表面特質。莫內身後影響力最大的即這些作品的規模和簡略的手法。
《印象:日出》﹝Impression: Sunrise﹞這幅畫是印象派運動命名的由來,也是莫內單以色彩來建構整張作品的最佳範例。所有傳統觀念中的內容或是主題在這幅畫中都已經不復存在,只有光線和空氣才是主題。
印象:日出﹝Impression: Sunrise﹞1873莫內 油彩.畫布48 x 63 公分
巴爾蒙頓博物館,巴黎,法國
莫內認為即使最暗的陰影也是由幾乎難以察覺的不同層次的光和顏色構成的,這種畫法向來被沙龍視為原始的、粗俗的。但莫內不想再去迎合傳統,他放棄了大型作品,轉而採用小幅的、更便於攜帶的畫布,這樣就可以在戶外用油彩創造瞬間的印象。這種技法要求單純的顏色:如《蛙塘》﹝La Grenouillere﹞這幅畫背景中的樹用橄欖綠,人物用白色和藏青,他用纖細的筆觸簡單幾筆就可以爛熟地勾出輪廓。平塗的藍色和白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產生天空;褚色和藍色,藍色和黑色則表現水上的倒影。
蛙塘﹝La Grenouillere﹞1869 莫內 油彩.畫布,75 x 100 公分
大都會美術館,紐約﹝New York﹞,美國
莫內善於從色彩和光的角度觀照自然,他拋棄了注重色調和形式的傳統繪畫方法。他說:「倘若你到室外作畫,試著忘卻跟前的物體,不論它是一株樹、或一片田野。只要想像這兒是小方塊的藍,那兒是長方形的粉紅,這兒是長條紋的黃,然後照著你認為的顏色和形狀去畫就是,直到符合你自己對景物本來的印象。」這種風格,莫內一直持續下去。他專注於光的變化和氣氛的營造,使他的畫中景物漸漸喪失實質的主體,只有色塊勾勒出的輪廓依稀可辨,大自然或景物消失在一種顫動的抽象形式之中。
畫家: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 ~ 1919﹞
雷諾瓦對繪畫的看法非常明確,曾說:「畫是用來裝飾牆壁的,因此色調應該盡量豐富多彩。對我來說,一幅畫應該顯得可愛、歡樂並且美麗。生活中醜陋的東西已經夠多了,我們不該再雪上加霜。我喜歡那種能讓我漫步其中去撫摩小貓的畫作。」
莫內與雷諾瓦為好友,兩人經常一起出外旅遊寫生,將畫架並排架起,對照同樣的風景作畫。以莫內的《蛙塘》和雷諾瓦的《青蛙潭》﹝La Grenouillere﹞為例,兩畫皆作於 1868 到 1869 年之間,雖然主題雷同,但雷諾瓦畫中洋溢著溫柔詩意的氣氛,而莫內的筆觸則比較肯定。雷諾瓦畫中景物密集,予人一種親切之感,而粉紅與淺紫的色調,散發出一種馥郁的女性氣息。
青蛙潭﹝La Grenouillere﹞1869雷諾瓦 油彩‧畫布,66 x 94 公分
國立美術館,斯德哥爾摩﹝Stockholm﹞,瑞典
1870 年代中期,雷諾瓦已發展出個人獨特的風格,這在他《煎餅磨坊的舞會》﹝Le Moulin de la Galette﹞中十分明顯,畫中描繪蒙馬特區露天咖啡店中的情景,幾對年輕男女正在跳舞作樂,仕女們態度從容,舉止優雅。雷諾瓦在人物造型上,不用很清楚的輪廓,或粗重的線條表現,而以自然寫實的筆調烘托出畫中的人、物與空間,使畫面有著似夢似幻卻又強烈感人的效果。陰影部分採用柔和的藍色調,而光亮處則帶著溫暖的粉色調。在午後的陽光下,光影斑駁,透著幾許陶然的溫馨。
煎餅磨坊的舞會﹝Ball at the Moulin de la Galette﹞1876油彩‧畫布131 x 175
奧塞美術館,巴黎﹝Paris﹞,法國
畫中的露天舞場位於巴黎的蒙馬特區,離雷諾瓦的住所不遠,他是在現場作這幅畫。舞場沐浴著午後燦爛的陽光。前景中一群人坐在樹蔭下,陽光透過樹葉,在他們的衣裙上跳躍,使整個畫面泛著光輝。雷諾瓦和莫內一樣,喜歡小色塊造成的效果和它們所產生的印象。印象派畫家常常選擇日常情景作畫,尤其注意表現自然光在每大不同時刻的變化及其對景物的影響。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th9_1000/open-34-broadcast.htm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