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3-05 09:00:00| 人氣1,127|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閑》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2010先後出版了二套休閑研究譯叢:《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閑》、《走向自由:休閑社會學新論》《女性休閑》《你生命中的休閑》《21世紀的休閑與休閑産業》/《休閑與生活滿意度》《休閑教育之價值》《走向21世紀中葉的休閑與休閑服務》《勞動、社會與文化》《美國人生活時間分配的調查與反思》。

  就休閒哲學而言,雖觸及大眾休閒從奴奴/工作/父權中爭自由,但仍未思及大眾休閒逃不出資本主義下的休閒體桎。另參本館:《崇高的瞹昧》

《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閒》簡介

   【著作簡介】本書由美國學者湯瑪斯•古德爾、傑弗瑞•戈比著,成素梅等譯,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這是一本思想性很強的書,它通過對休閒在西方雅典城邦的出現直到在當代社會的發展的考察,探索了休閒在人類思想史中的演變及其價值問題,涉及到哲學、宗教、神學、文化、科學、經濟等學科領域。作者提出了“探索與思考衡量人類進步的標準和人類生存的真正目標的問題”。為尋求這一答案,作者首先考察了休閒理想的起源、概述了清教徒的祖先、科學的崛起、經濟人的誕生、工業資本主義的出現,而後,還抨擊了當代人瘋狂的物欲和對大自然的無情掠奪,指出了人類道德的墮落和理性的困境。作者以大量的史料為依據,深入淺出地分析了休閒在人類思想發展史中的價值,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人類最高層次的需求,理解了什麼是衡量人類進步的標準。
    【作者簡介】湯瑪斯•古德爾,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健康與娛樂系榮譽退休教授。曾執教于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威斯康星大學格林灣分校和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現仍然擔任美國休閒教育者和學者機構的會長。曾任美國《休閒科學》雜誌及多個相關雜誌副主編,撰寫和主編過若干專著和研究報告。曾獲得過休閒研究領域的最高獎項,有多部著作問世,《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閒》是其代表作。
  傑弗瑞•戈比,現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院休閒研究系教授。

境界與休閒—《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閒》讀後感
提要:
    休閒與人類的歷史一樣古老,唯其如此,它成為思想史的一道話題。然而,何為休閒,休閒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如何,卻是歷史上引起長久紛爭的公案。《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閒》的特色在於:它以“休閒”為中心,重構了一部人類的思想史,於是我們發現,對休閒的認識其實是對於人類自身的認識;人類正是在“休閒”中,對得以發現自身,瞭解生活的目標、存在的意義;也只有“休閒”,才能引導人類突破它的有限性而到達超越之境。
  休閒不等於“空閒”。空閒指有多餘的、供自己隨意支配的時間。
  原始人的空閒可謂多矣,然而這是在物質資料極度匱乏之下的空閒;人們無所事事,他們想逃避這空閒,因為這空閒不能滿足他們對基本生活資料的需要。同樣,在社會生產力極大提高與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來越短,人們的閒置時間越來越多,但人們並不因此而越來越“休閒”,相反,人們整天沉醉在物欲享受和感官刺激之中,空餘時間再多,也無法滿足他們“逐物”的欲望;就是說,物理意義上的“空閒”,並不能給他們帶來真正意義上的“滿足”。
  那麼,到底什麼是“休閒”呢?作者認為,對“休閒”有真正意義上的瞭解的,是古希臘人。曾經將人定義為“政治的動物”的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就這樣來談論“休閒”:擺脫必然性是終身的事情,它不是遠離工作或任何必需性事務的短暫間歇。對於亞里斯多德來說,休閒是終身的,而不是指一個短暫的期間。與亞里斯多德同時代的哲學家還這樣認為:休閒不僅僅是擺脫必然性,也不是我們能夠選擇做什麼的一段時間,而是實現文化理想的一個基本要素:知識引導著符合道德的選擇和行為,而這些東西反過來又引出了真正的愉快和幸福。
  靈魂的高尚、與神聖事物的聯繫,等等,正是這些理想孕育了休閒哲學。亞里斯多德甚至還提倡“哲學家首先要做的是論證那些休閒之人自由地從事的高層次活動的合理性”,儘管亞里斯多德的說法反映了奴隸制時代“自由人”的偏見,作者認為,亞里斯多德將休閒視為“對必然性的擺脫”這一說法,還是經得起歷史的推敲與時間的檢驗的。
  看來,“休閒”一詞意義的異化,是基督教文明興起之後,尤其是近代工業文明興盛以後的事情。基督教會有關於“禮拜日”的規定,只有這一天,人們才停止勞作,得以休息和去祭奉上帝,由此開始了日常生活與休閒活動的分離。而宗教改革以後,新教倫理強調“工作倫理”,休閒如同“浪費時間”一樣,成了一個貶義詞。而工業革命以後出現的“經濟崇拜”和“效率崇拜”浪潮,更強化了人們追求效率的念頭,以至人們也像利用各種資源一樣地去利用閒置時間,閒置時間要麼是成為恢復體力與腦力疲乏,以便更有效率地工作的手段,要麼人們在閒置時間拼命地追求各種刺激和放縱自己,以致閒置時間的利用也如同勞作一樣的匆忙和緊張。即使如此,近代以來,力圖恢復希臘人關於“休閒”之古義的聲音仍不絕於耳。
  本書從西方思想史出發,對休閒概念所作的歷史考察是頗有意義的,尤其是,它將休閒視為“自由”與“哲學”的代名詞,認為對休閒的認識其實就是對自由與哲學的認識。對此我深以為然。但我認為,既然是從整個人類思想史的角度來談論休閒,就不可能也不應該不接觸到東方民族,尤其是中國民族的休閒思想與理論;而對東方,以及中國思想的隔閡,可能是本書的欠缺之一。在我看來,中國的休閒傳統與休閒智慧不僅可以與西方的休閒思想相媲美,而且中國人的休閒理論具有它自己的特色。與長期以來形成的西方休閒理論中將休閒與空閒等同起來,以及將工作與休閒截然而分的傳統不同,中國人的休閒觀念其實是一種“境界”。境界者,對生活的覺解之謂也。有什麼樣的覺解,就有什麼樣的境界。而真正的休閒境界可以說是一種與萬物合一、消除了人我分別、內外分別的精神境界。達到這個境界的人,他可以上下與天地同遊,可以泯物我、齊生死。這就也是莊子最早所提出來的“逍遙遊”,也是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而不越距”的自由。
  後來的中國哲學,無論是儒家、道家或佛家,在某種意義上說,都是在探討與建構以境界為中心的休閒理論。休閒或者說境界在中國哲學中的地位之所以重要,是與中國哲學的價值論或意義論取向相一致的。
  如果說在西方哲學或思想史的發展中,後來休閒觀念一度與空閒觀念難捨難分,這與西方哲學自柏拉圖以後本體與現象二分的思維致思方式相一致的話,那麼,在中國哲學傳統中,則始終是體用不分、即體即用。唯其如此,中國的境界理論也就沒有此岸與彼岸的區分、自由與必然的區分、休閒與工作的二分。故中國的境界理論始終沒有像西方的休閒理論那樣處於自由與必然、超越與現實的對立之中。就這種意義上說,中國哲學中的境界理論,不但顯示出中國人的人生智慧,而且對西方休閒理論所面臨問題的解決不無啟迪。
  過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休閒生活,其實就是過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自由生活。人類近代以來所謂爭取的自由,充其量只是“外部自由”。
  這種外部自由固然相當重要,但它只是實現真正的自由———休閒的手段與工具而已,但莫忘記休閒才是自由之本真。在當代物質生活已經普遍富裕,尤其是在某些已經建立了政治民主體制的國度,人們是否就已獲得了真正的自由呢?答案是還沒有。固而,人類爭取自由的道路還很遙遠。儘管如此,它是一個目標。如何理解與接近這個目標,是21世紀人類關注的頭等大事。我想,在這個時刻,《國外休閒理論研究叢書》的面世,尤其是《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閒》從思想史的角度對休閒觀念的歷史考察,是有積極意義的。
附:休閒叢書——
《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閒》(〖美〗湯瑪斯•古德爾、傑弗瑞•戈比著)通過對休閒在西方雅典城邦的出現直到它在當代的發展狀況的考察,探索休閒在人類思想史中的演變及其價值問題。
《走向自由———休閒社會學新論》(〖美〗約翰•凱利著)跨越多種模式,提出一個重要觀點———休閒應被理解為一種“成為人”的過程,是人的一生中一個持久的、重要的發展舞臺。
《女性休閒:女性主義的透視》(〖美〗卡拉•亨德森、黛博拉•拜爾列席基著)從女性主義的視角研究女性休閒問題。採用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同時借鑒更廣泛的社會學和文化學的方法,揭示女性與休閒的關係。
《21世紀的休閒與休閒服務》(〖美〗傑弗瑞•戈比著)分析了當今世界不斷變化的時代特點,預見性地指出,在稍後的10年,休閒的中心地位將得到加強,人的休閒概念將會發生本質的變化。
《你生命中的休閒》(〖美〗傑弗瑞•戈比著)將視角集中於社會和個人生活,告訴人們,休閒是複雜而非簡單的概念和現象;是人的存在過程的一部分。因此,休閒行為不止是尋找快樂,也要尋找生命的意義。
http://www.apcl.zju.edu.cn/showqk.asp?ID=280

中西方休閒觀念比較研究

  摘 要: 採用文獻資料法、比較法等研究方法,對中國與西方關於休閒觀念的理解進行了研究 ,研究結果發現:中西方對休閒生活的嚮往及休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認識是一致的,但中西方對休閒需要的理解不一樣,其認知的出發點不同。中國認為休閒是人自然本性的欲求, 認為休閒是人的自然欲望,強調“以道制欲”,僅有符合社會道德規範和有利於個人修養的 休閒生活才值得肯定;而西方則認為休閒是上帝賦予人的神聖權利,休閒是“快樂”的源泉 ,僅有高貴的和有利的事物才會令人愉悅,只要能夠滿足個人快樂需要的所有活動都應該肯 定。
  1中西方關於“休閒”的含義    
  1.1西方關於“休閒”的定義 
  在英文詞義學的考證中,最早可以看到英文“Leisure”(休閒)一詞來源於拉丁文“licer e”,意指自由“to be free”。同時法文的休閒“loisir”是自由時間“free time”的意 思,法語來源於希臘語和拉丁語。而希臘語中的休閒是“stole”、“skole”。從希臘語 “stole”、“skole”引申出了拉丁文“scola”和英文“school”,逾為休閒和教育,認為發展 娛樂,從中得益,並與文化水準的提高相輔相成。所以,休閒本身就包含了兩層基本含義:1) 自由和自由時間;2) 教育和智慧。這兩層含義之間也是相聯繫的,首先要有自由和自由 時 間,然後利用自由時間接受教育和獲得智慧。這些含義本身就反映了休閒(自由和自由時間 )和勞作(勞動和勞動時間)的一種對立關係。而且,在拉丁語中,我們能進一步找到這種 對立和排斥關係:因為“Otium”(休閒、閒逸)的反意為“neg- otium”(字面意為事務 、商業、勞動),所以,休閒在最初就和勞動或工作是一對相互對立的概念。但是西方目前 對休閒也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從各自角度對休閒下過諸多不同的定 義。例如,休閒學專家傑弗瑞•戈比對休閒的定義是:“休閒是從文化環境和物質環境的外在壓力中解脫出來的一種相對自由的生活,它使個體能以自己所喜愛的、本能地感到有價值 的方式,在內心之愛的驅動下行為,並為信仰提供一個基礎。”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A. J.Veal教授在“休閒和娛樂的定義”一文中統計了比較有影響的27種定義。現任世界休閒組織 秘書長克裡斯多弗•艾丁頓博士把這些定義總結為以下方面:自由時間(free time)、活 動(activity)、心靈狀態(state of mind)、社會階層的象徵( symbol of social clas s)、行動(leisure as action)、反功利(antiutilitarian)、整體觀(holistic)。 
  1.2中國關於“休閒”的定義 
  在《周禮》中對“閑”的解釋是“閑”這個字,是門內有根木頭,即把門栓住,不讓其它人 和動物通過。由此引申“閑”字在中國就有“防禦”、“捍衛”、“阻隔”、“範圍”乃至 “馬廄”這些含義。隨著時間的發展,“閑”之為物的意義,慢慢轉變為“閑”之為空。即 概念的 發展演變,使其從單指物,演變為在物的控制下存在的自由空間。如人們在合理地防禦了人 或動物來侵之後,就騰出了更多時間和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此引申出現代人說的“閒暇 ”、“閒空”等的涵義。 
  但自古以來,中國人有一個觀念,那就是他們把光天化日之下做的事稱之為“正事”,把關 起門來所做的事稱之為“閒事”,存在對他們所從事的活動有“正事”、“閒事”的價值判 斷。“正事”是大多數人公認的“光明正大的事情”、“應該做的事情”、“份內的事情” 、“正確的事情”;“閒事”則是被人們公認為上不了檯面的“見不得天日的”、“無關重 要的事情”或也指“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去做這種事情是很不值得的,也是一般被人看不起的。它是與“正事” 相對立的概念。 
  再者,通過與“閑”字有關的詞彙,我們更能看出在中國這個字的真義。如在言語方面的詞 匯有,“閒談”、“閒聊”、“閒扯”、“閑言”、“閑語”、“閑問”、“閑口”、“閑 舌”、“閒話”等等;在行動方面的詞彙有,“閑串”、“閒逛”、“閒遊”、“閑玩”、 “閑耍”無所事事的“閒散”、“閑坐”、“閒居”、“喝閑茶”、“吃閒飯”、“管閒事 ”、“生閒氣”;指人本身的詞彙有,“閒人”、“閑身”、“閑民”;指官吏的詞彙有, “閑官”、“閒職”、“閑冗”、“閑曹”、“閒雜人等”……凡是帶上一個“閑”字的言 語就可以說是無關緊要的言語;凡時帶上一個“閑”字的行動就可以說是無關緊要的行動, 凡時帶上一個“閑”字的人就可以說是無關緊要的人; 凡時帶上一個“閑”字的官吏就可以說是無關緊要的官吏,他們的地位總比不帶“閑”字的 要低不少。 
  而“休”在《康熙字典》和《辭海》中被解釋為“吉慶、歡樂”的意思。“人依木而休。”《詩•商頌•長髮》中釋“休”為吉慶、美善、福祿。“何天之休。”鄭玄箋:“休,美 也。”《左傳• 襄公二十八年》:“以禮承天之休。”杜預注:“休,福祿也。”因此, 可以看出“休”在中國是一個代表“美好”的褒義詞,而“閑”在中國則是一個代表“不入 流”的貶義詞。將一個褒義詞和一個貶義片語合在一起來表達另外一種“美好的事物”,這 不符合中國的傳統,在中國是不多見的,也是為中國文人所不能接受的。故可以斷言現代意 義的“休閒”一詞不是中國本士詞或無中國此詞之本意(如《辭海》中對“休閒”解釋:指 農田在一定的時間內不種作物,藉以休養地力的措施。古文出處有“休田閒置”之說),而 是現代國人根據西方有關“leisure”的文論譯過來的合成詞。雖說中國本士並不能產生“ 休閒”一詞,但卻存在“休閒”的觀念形態。如具有“休閒”觀念的典型代表人物就是中國 古代的老子。老子主張,人要活得自然、自由自在,心性尤其要悠然散淡。在他的《道德經 》第二十五章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 即遵循自然法則,自然而然為之。因而,他強調人應該“致虛極,守靜篤”、“清靜為天下 正 ”。同樣“休閒”觀念在中國的養生學中也彼有市場,如“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流水之聲可以養耳,青禾綠草可以養目,觀書繹 理 可以養心;彈琴學字可以養腦,逍遙杖履可以養足,靜坐調息可以養筋髓。”另外,在中華 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典籍中,輯錄有“休閒”觀念內容的作品十分豐富,從《詩經》、《楚 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到清代閒適小品都記述了古人追求自由快 樂的靈性文字。 
   
  2中西方的“休閒價值”觀的比較 
   
  2.1西方休閒價值觀 
  西方休閒思想的學術淵源和文化淵源起源于古希臘和希伯萊文化,並形成了西方人所固有的 休閒價值觀。柏拉圖說:“諸神憐憫生來就勞累的人們,因而賜予他們一系列節日,並有酒 神(Dionysus)、詩神(Muses)、太陽神(Apollo)相伴,由此他們的身心獲得滋養,它 們變得高大、正直”。《聖經》中也載有:(上帝說)“你們要休閒,才能感悟到我是神( Have Leisure and Know That I am God)”。休閒被認為是上帝賦予每個公民的神聖權利 。 
  亞里斯多德也說:“游嬉,在人生中的作用實際上都同勤勞相關聯。……人們從事工作,在 緊張而又辛苦以後,就需要(弛懈)憩息;遊嬉恰好使勤勞的人們獲得了憩息。所以在我們 的城邦中,遊戲和娛樂應規定在適當的季節和時間舉行,作為藥劑,用以消除大家的疲勞。 遊嬉使緊張的(生命)身心得到弛懈之感,由此引起輕舒愉悅的情緒,這就導致了憩息。… …休閒自有其內在的愉悅與快樂和人生的幸福境界。這些內在的快樂只有閒暇的人才能體會 。……首先,它是“自足”的實踐活動,除了活動本身沒有其他功利目標;其次,它是“快 樂”的實踐活動,它能使身心得到愉悅的滿足;第三,它是“德性”的實踐活動,是人生完 美的體現。” 
  近代啟蒙思想家斯賓塞在其《閒暇教育論》中說:“這些種種趣味的陶冶和喜悅不但是重要 的,而且在我們即將到來的時代裡,這些趣味比現在會遠遠地佔有人生的絕大部分。” 
  1967年在日內瓦召開了有16個有關遊戲、娛樂、消遣的國際組織參加的一次座談會,討論 了一份《消遣憲章》(Charter for Leisure),1970年6月在歐洲娛樂委員會獲得了通過。 這份憲章對消遣、娛樂的定義做了比較詳細的說明:“消遣和娛樂……通過身體放鬆,競技 ,欣賞藝術、科學和大自然,為豐富生活提供了可能性。無論在城市和農村,消遣都是重要 的,消遣為人提供了激發基本才能的變化條件,消遣時間是一種自由時間,但在這個時間裡 ,人們能掌握作為人和作為社會有意義成員的價值。” 
  瑞典哲學家皮普爾說:“休閒是一種精神的態度,它意味著人所保持的平和、寧靜的狀態; 休閒是一種為了使自己沉浸在“整個創造過程中”的機會和能力;休閒是上帝給予人類的‘ 恩賜’ 。” 
  美國教育家、哲學家,芝加哥大學的創始人之一,莫德默•阿德勒說:“現代人忽視了休閒在人們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意義,人們忘記了早在西元前4世紀亞里斯多德就曾教導我們的 ‘休閒可以使我們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可以保持內心的安寧’,因此,我們應該珍惜休閒、 善處休閒。” 
  犬儒學派(Cynicism)認為,物質方面的滿足並不能給人帶來快樂,也不希望自己被財產所 左右。他們常常衣衫襤褸,並隨處坐臥。實際上對他們而言,所有的社會秩序和制度除了能 引起不辛並摧毀人的本性之外,皆毫無用處。在某些方面,他們的態度是要回歸到人性的自 然狀態,他們雖然沒有離開城市,但卻以一種幾乎是原始人的方式生活。 
  懷疑論者(Skepticism)認為,生活無所謂好與壞,沒有任何事情是確定的。他們宣導人們 應該過一種簡單而安寧的生活。
  斯多噶主義(Stoicism)的思想方式在西元前4世紀是相當流行的。芝諾(Zeno)是這個學派 的帶頭人。他們認為,人們應當選擇去過一種順應於自然規律的生活,這才是最好的生活。 
  伊壁鳩魯學派(Epicuranism),本質上與斯多噶學派一脈相承。他認為,世上存在兩種優 劣殊異的快樂,一般說來,較高層次的快樂常常是指沉思、欣賞和開發智力所帶來的快樂, 這是一種自我完善的過程。較低層次的快樂大體等同於一種週期性的,對天生嗜好做出的反 應。 
  總體上來說西方休閒價值觀被下面一個古老的西方休閒哲理故事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一個天氣晴朗的下午,一位到海邊度假的富翁遇到了一位正在睡覺的漁夫。富翁說:“今 天天氣好,正好可捕魚,你怎麼在這裡睡大覺"?漁夫說:“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每天捕10 公斤魚,平時要撒網5次。今天天氣好,我只撒網2次,任務就全部完成,所以沒事睡大覺" 。富翁說:“那你為什麼不借機多撒幾次網,捕更多的魚呢"?“那又有什麼用呢"?漁夫不 解地問。富翁說:“那樣你可以在不久的將來買一艘大船"。“那又怎樣"?“你可以雇人到 深海去捕更多的魚"。“然後呢"?“你可以辦一個魚類加工廠,那你就可以做大老闆,再也 不用捕魚了"。“那我幹什麼呢"?“你就可以在沙灘上曬曬太陽,睡睡覺了"。漁夫說:“我現在不就在睡覺曬太陽嗎"? 
  2.2中國休閒價值觀 
  林語堂說過:“美國人是聞名的偉大的勞碌者,中國人是聞名的偉大的悠閒者。”[1 ]儘管 這一概括不無誇張的成分,但必須承認,中國休閒觀念古已有之,且在文人中形成一種時尚 之風。就休閒價值而言,中國古代典籍中歷來不乏經典的文字。但在這些著述中所表現出來 的休閒價值,無外乎三種:其一,是經世致用的價值。如《詩經•大雅•民勞》中雲:“民 亦勞止,汔可小康。……民亦勞止,汔可小休。……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民亦勞止,汔可小歇。……民亦勞止,汔可小安。”這是流傳於西元前800多年的詩,主要是講,民為國之本,如果把老百姓都累倒了,國家就沒法安寧了,即所謂“本固”才能“邦安”,因此 應該提倡在勞動之餘得到一點“康”、“休”、“息”、“歇”和“安”。顯然,這裡的“ 康”、“休”、“息”、“歇”和“安”都是與“勞”相對立的休閒觀念,並提出了老百姓 要“休閒”國家才能“邦安”的休閒價值觀。再如唐朝的陸贄提出的“養人資國”、“建官 立國,所以養人也。”“故立國而不先養人,國固不立矣”等等的休閒價值觀。而在西元242年前後,在文人中也曾發起以經世致用為標準來評判休閒的優劣的大爭論。如當時地處江南的東吳太子孫 和,針對當時社會上交遊博弈(圍棋比賽)之風盛行,曾組織人就這個問題進行過一次討論 。韋曜為此,專門寫了一篇《博弈論》。文中批評了“今世之人多不務經術,好玩博弈”的 娛樂消閒傾向,認為博弈“技非六藝,用非經國,立身者不階其術,徵選者不由其道。求之 于戰陣,則非孫、吳之倫也,考之於道藝,則非孔氏之門也。以詐偽為務,則非忠信之事;以劫殺為名,非仁者之意也。”故“空防日廢業,終無補益。是何異設木而擊之,置石而投 之哉。”並聲稱,“假今世士移博弈之力而用之於詩書,是有顏、閔之志也;用之于智計, 是有良、平之思也;用之於資貨,是有猗頓之富也,用之於射禦,是有將帥之備也。如此則 功名立而鄙賤遠矣。”[4]強烈地批評了博弈非實用之技,既無移風易俗之功,更 非建功立 業之技,反而容易助長投機取巧之心。這種強調經世致用的價值,往往成為一些人取捨參與 休閒活動的依據。因此,這導致在中國傳統時期,人們參與的集體從事的圖騰崇拜、遊神、 祭神和參加各種巫術儀式的休閒活動,這些活動與其說是休閒,不如說是他們帶有更強的“ 致用”的目的。 
  其二,是悅人悅已的價值。中國有一部分先人是把休閒看成一種內在的審美體驗和精神享受 ,遠離物質功利。孔子之所以特別欣賞其弟子顏回,就是因為其在“一簞食,一瓢飲,在陋 巷”的情況下,能夠保持“不堪其憂”和“不改其樂”的閒適心態;詩人陶淵明更是不為名 利所累,潛心追求躬耕田園的樂趣而寫下:“采菊東籬卜,悠然見南山”、“晨興理荒穢, 帶 月荷鋤歸”、“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等的田園風光下悅人 悅 已的休閒情境。荀子在論“樂”中說:“夫樂(yue)者,樂(le)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故人不能無樂(yue)”[3],他認為音樂的主要功能是帶給人歡樂或愉悅。而歡樂與愉悅是人休閒的自然需求,是人性的基本需要之一,任何人都免不了滿足身心歡愉的需要與要求。 追求人生歡娛似的休閒是人的本性,是自然之情,這就是在人的生活中為什麼不能缺少音樂 的原因。 
  其三,是厚德重品的價值。在中國古代休閒的價值取向中,注重道德修養常常體現為主體在 休閒中賦予物件以社會化的道德內涵。眾所周知,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既強調人際倫理 和道德教化,宣導仁、義、禮、智、信等思想觀念,又總習慣于在自然物件和理性內容之間 尋找某種契合點,賦予抽象的道德倫理體系以感性的依託和支撐。如在“孔子觀射圖”中有 注:孔子主張“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古者射以觀德,但主於中鵠,不主 於貫革。因人之力有強弱,不同等。”還如《論語•雍也》等論述中記載:“知者樂水,仁 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等不難看出孔子在儒家道德倫理境界與自然山 水、客觀物象之間建立某種內在關聯的努力。不僅如此,在中國古代休閒思想中,厚德重品 還體現為主體在休閒中賦予物件以個性化的人格蘊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蘭、竹、菊 素有“花中四君子”之稱;松、竹、梅被稱為“歲寒三友”。它們之所以能夠成為文人雅士 筆下經常性的審美意象,繼而成為中國文人休閒意境下使用頻率頗高的審美範疇,其根本原 因在於,它們本身被賦予了一種人格化意蘊,能夠傳達出主體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3中西方“休閒”觀念的新發展    
  3.1西方休閒觀念新進展 
  自古希臘亞里斯多德最早提出對休閒問題的哲學認識後,近100多年來,就休閒問題的研究 得到學術界的重視。1899年美國的制度學派凡勃倫發表的《有閑階級論》,標誌著西方休閒 學的誕生。《有閑階級論》中對休閒觀念的理解是休閒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建制,成為人的一 種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宗教、美學、學術討論與休閒都是有普遍性聯繫的。繼凡勃倫之後 ,西方許多學者便加入到有關休閒問題的研究中來。如1952年瑞典天主教哲學家皮普爾,他將休閒歸為三種特徵,從而從本質上區別了“勞”與 “閑”的關係,對西方休閒學研究產 生了深遠影響。荷蘭著名學者約翰•赫伊津哈所著《遊戲的人》從遊戲的角度闡述了休閒與人的文化進化的相關性。美國心理學家席克珍特米哈依(M.Csiks2entmihalyi)在其1982年 發表的論文“建立最佳體驗的心理學”的基礎之上,於1990年發表了對休閒心理學影響深遠 的專著《暢:最佳體驗的心理學》,提出了“評價”休閒體驗效果的“暢”(flow)的概念 。美國馬里蘭州大學的教授依索•阿霍拉(S.E.Iso-Ahola)於1980發表著作《休閒與娛樂 的社會心理學》,提出了休閒的兩個變數:自由選擇和內在動機。他指出休閒並非消極的無 事閑著,而是有著積極的意義――它為人們實現自我、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獲得“暢”(flow)或“迷狂”(Ecstasy)的心靈體驗提供了機會。美國哲學家中查裡斯•波瑞特比 爾的《挑戰休閒》和《以休閒為中心的教育》是在西方有較大影響的兩部著作,這兩本書對 休閒的新觀點是,他指出隨著人的自由時間的增多,我們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也越來越多。我 們只注意了工作的倫理,卻沒有思考如何發展休閒的倫理。我們應該勇於改變價值觀,用欣 然的心態去欣賞休閒,應該把休閒上升到教育的層次。近二、三十年來,西方更是湧現了一大批有影響的有關休閒觀念、價值的研究成果,如《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閒》從西方古代城邦時代到現代的休閒思想作歷時性考辨,探索了休閒在人類思想史中的演變及其價值問題,提出了休閒是人類時步的標準和人類生存的真正目標 等問題;《走向自由――休閒社會學新論》從心理學、哲學存在主義、社會認同理論、互 動理 論、建制理論、政治理論和人本主義理論等多學科的視野提出了一個有關休閒的重要觀點: 休閒應被理解為一種“成為人”的過程,是人的一生中一個持久的、重要的發展舞臺;《女 性休閒:女性主義的視角》從女性主義的視角研究女性休閒問題,主要研究了女性與休閒的關係、女性休閒的歷史發展、女性主義視角的休閒觀、休閒對女性的意義、女性的休閒限制 、女性主義研究休閒的方法論;《21世紀的休閒與休閒服務》從目前世界的環境、技術狀況 、價值觀、人口、經濟、健康、工作與自由時間及管理方式上展開前瞻性分析研究,提出稍 後的10年,休閒的中心地位會得到加強,人的休閒觀念將發生本質的變化,新的價值觀意味 著人對自然的改變,將逐步轉變為人對自身的改變;《你生命中的休閒》從闡述休閒、娛樂 、遊戲與“暢”的關係,休閒的發展歷史、休閒對現實生活的意義,休閒與工作、休閒與假 日、休閒與性、休閒與教育的關係基礎上,提出了休閒行為不止是尋找快樂,也要尋找生命 的意義的休閒價值觀。 
  3.2中國休閒觀念新發展 
  中國有關休閒觀念的新發展應是自我國休閒學研究學者于光遠先生始,早在1983年于先生便 提出:“我國對體育競賽是很重視的,但體育之外的競賽和遊戲研究得很不夠。在中國的高 等院校中沒有一門研究遊戲的課程,沒有一門遊戲專業,沒有一個研究遊戲的學者。這不是 什麼優點而是弱點。”1994年于先生再次指出:“玩是人類基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 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學術,要掌握玩的技術,要發展玩的藝術。”1995年在於先生的 宣導下,成立了我國首個休閒文化研究中心,自此國內的休閒觀念、價值的研究得到了長足 的發展,新成果、新觀點層出不窮,便也自成體系。如,有關休閒觀念與個人和社會發展的 問題的研究。學者認識到休閒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物,是社會進步的標誌,休閒有利 於提高主體素質。馬惠娣(2004)認為休閒是為解除體力上的疲勞、恢復生理平衡,獲得精 神上慰藉、成為心靈驛站。同時,她指出休閒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根本目的之一,發展休閒 產業不僅僅是企業行為、經濟行為,休閒能對人自由全面發展提供保障。李磊(2002)認為 休閒是指必要勞動之餘的自我發展。休閒是生命的權利,休閒問題是一個社會大課題。季國 清(2002)認為休閒問題是內在於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問題。曹錚(2003)認為休閒經濟是21世紀的主導經濟,休閒消費是社會進步的驅動器。劉晨嘩、牛晉芳等(2004)提出 ,休閒有利於21世紀人的素質全面提高,休閒生活應是政府制定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政策時 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另外還有張廣瑞、保繼剛、吳必虎、宋瑞、劉鋒、樓嘉軍、劉子眾、許峰、俞最,張建、李森森等從不同側面提出了休閒學術研究的重要性和休閒問題必須要引 起關注,指出在社會轉型時期,學術機構要儘快加強休閒學學科的研究,政府要致力於推進 休閒產業的發展和相應政策的制定與落實。 
  再如,有關休閒觀念與人生觀和價值觀層面的研究。這方面研究的代表人物有劉耳(2004)、許鬥鬥(2001)、胡偉希(2004)和張建(2005)等,研究的最新觀點是認為:休閒 是生命的本真狀態,是生命和生活自我完善的推進劑。休閒是一種文化、一種哲學和一種文 明。對消費者來說休閒還是一種消費模式。休閒具有個性化、週期性、消遣性、時代性、消 費性和生產性,休閒體驗具備主體性、整體性、創造性和超越性,它直接指向新型人格現代 感的產生。指出休閒的終極目標是建構自由的世界、意義的世界、體驗的世界。休閒既體現了人存在的歷史規定性,又表現為具有重要意義的哲學價值觀。 
  第三,有關休閒行為主體的研究。這方面研究的代表人物有呂娜(2000)、吳必虎(2001) 、柴彥威(2003)和保繼剛(2004)等,研究的最新觀點是認為:休閒空間反映了人與自然 、人與文化環境之間的一種默契關係。休閒研究的目的是為人服務。休閒主體的研究主要包 括休閒主體本身和休閒行為兩個層次。行為地理學、時間地理學、城市地理學都關注了休閒 主體的休閒行為問題。人類活動空間行為的研究旨在探索人類空間行為類型及規律。 
  第四,有關從生活時間到休閒時間研究。這方面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馬惠娣(1999)、柴彥威 (1999)、盧嘉瑞(1999)、王琪延(2003)和汪天文(2004)等,研究的最新觀點是認為 :休閒時間是指人們扣除工作時間、睡夢時間、個人私事時間和家務時間之外的時間,是個人擁有的不受其他條件限制的自由時間。是以時間形態存在的社會資源,是檢驗人的生存狀 況、生命品質、精神態度的試劑,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一種高級形式與途徑,是促進科學發 展觀不可忽視的領域。    
  4 結 語    
  21世界是一個將會發生深刻變化,也是最能揭示人類的目的,同時又有著很大的不確定性的 世紀。人類有意識的進化,將使變化的速度遠遠超出此前的任何一個世紀。在中西繼續對其國家特色進行重新定義的過程中,休閒問題將成為她所面對的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因此,我 們對中西休閒觀念的關注,是順應人類社會變化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了讓人們瞭解休 閑的真義,明確中西休閒價值觀。通過研究發現,休閒不僅是一個“閑”字了得,它還是一 個國家生產力水準高低的標誌,是衡量社會文化的尺規,是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結晶 ,是人的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生命狀態,是與每個人的生存品質息息相關的領域。而在通 過對中西休閒價值觀的認識中我們也能發現,“休閒”自打從中西方的出現,直到它在當代 的現狀,它無不揭示了人類思想史的演變及其價值問題。它的價值的論戰也涉及到哲學、宗 教、神學、文化、科學、經濟等學科領域。在對中西休閒觀念的探索中,我們既能看到先哲 們對休閒的溫情讚美,也能看到當代人們對休閒的粗暴踐踏。當然,我們還是充滿希望地預 見人類未來的休閒無比美好。    
  參考文獻: 
  [1] Robert Preston-Whyte.Construsted Leisure Space-The Seaside of Durb a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3):581-596. 
  [2] 【美】湯瑪斯•古德爾,傑弗瑞•戈比著,成素梅、馬惠娣、季斌、馮世梅譯.人類 思想史中的休閒[M].昆明:雲南出版社,2000,8. 
  [3] 【美】約翰.凱利著,趙冉譯,季斌校譯.走向自由一一休閒社會學新論[M],昆明: 雲南出版社,2000,8. 
  [4] 【美】傑弗瑞.戈比著,張春波、陳定家、劉風華譯,馬惠娣校譯.21世紀的休閒與 休閒服務[M].昆明:雲南出版社,2000,8. 
  [5]林語堂.生活的藝術[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1. 
  [6] 馬惠娣.休閒:人類美麗的精神家園[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10. 
  [7] 梁啟雄,編撰.荀子簡釋[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8] 陳魯直.民閑論[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1. 
  [9] 於光遠.論普遍有閑的社會[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1. 
http://www.xzbu.com/6/view-2935886.htm

台長: 阿楨
人氣(1,127) | 回應(3)|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社會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休閒與人類行為》
此分類上一篇:《崇高的曖昧》

圖博館
房租高漲終南山“隱士”被逼“重返紅塵”?官方回應 2018-12-29 觀察者網

近日,一篇名為《那個辭職隱居終南山的姑娘,付不起房租又回來了》的文章將頗具神秘感的終南山“隱士”引入了公眾的視野。文章稱,目前不少終南山“隱士”因為房租和生活成本高漲,紛紛選擇下山。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隱士”們的下山,租金或許並不是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針對近期當地政府對於終南山上的違章建築進行清理,導致很多住在違建中的“隱士”們“重返紅塵”。
  文中提到,由於終南山有“天下修道,終南為冠”的美名,相傳薑子牙、張良、孫思邈、陶淵明、王維等歷史名人都曾隱居於此。近幾年,更是吸引了眾多山外的民眾慕名前來隱居於此。
不過,山中住所有限,所以最近出現了供不應求,價格水漲船高的現象。一位早年隱居終南山讀書、攝影、種菜的姑娘小楠,因為租借的小院年租金從400元漲到2萬,不堪重負,不得不回城找工作。早年終南山的房租行情大多為一年數百至數千元不等,偶有上萬。現在很多土坯房一般為年付,需1.5萬至2萬元,甚至出現有屋主要求租客一次付清5年10萬租金。不僅房租,吃穿用度也比以前貴了很多。據統計,在山上居住一年連帶房租年花費至少需要3至4萬。
  然而,對於公眾號文章中所說的房租高漲逼退“隱士”的情況,西安長安區政協委員、長安區道教協會秘書長梁興揚在微博上表示,導致“隱士”們紛紛下山的並不是因為租金高漲,而是因為“秦嶺近期一直在進行違章建築整治和環境保護”。終南山一般是指西安南面40公里處的終南山山峰和與之相鄰的東西上百公里內的秦嶺北部,不少“隱士”都選擇居住在西安長安區境內的天子峪和大峪等山間村落裡。“住在哪兒的都有,有住山上小廟裡的,有租住村民老房子的,也有自己搭窩棚和木屋的,甚至有直接找個山洞就住進去的。”“不少‘隱士’在終南山裡租住的是沒有合法手續的違章建築,一方面影響環境,另一方面還存在很多的安全隱患,所以當地政府近期組織了一系列的違章建築和環境保護的治理行動,不少‘隱士’沒了住的地方,自然就下山了。”
2018-12-30 10:10:30
圖博館
不少人下山都去了南方
今年8月初,“隱士”圈小有名氣的“終南草堂”因為部分建築屬於違章建築遭到了拆除。草堂工作人員劉女士告訴北青報記者,2008年創始人張劍峰上山租住大峪村民的房子,之後又逐漸搭建起來五六間木屋,接待一些有上山居住意願的人,草堂拆除後大家都下了山。
“大峪這邊之前是‘隱士’比較集中的區域,開始治理以後,這邊不少不合規的房子都被拆掉了,人是少了很多。” “現在的終南山溫度動輒零下好幾度,除了山頂上還住了些沒拆到的人,其他不少‘隱士’都下山去南方了。11月就開始下雪了,要在山上過冬只能儲藏過冬的食物,喝水得化雪水,還不容易燒開。”
另一位來自廣東的90後“隱士”木原(化名)今年8月中旬也因為自己搭建的棚屋被拆下了山。“現在已經回到廣東工作了,我在山上待了兩年左右,主要就是想過一下清淨的日子。”對於自己山上隱居的原因和目前的生活狀況,木原並不願意多說,回想起隱居的日子,木原表示每天的主要內容就是挑水、種地、曬太陽、喝茶和閱讀。“山上的日子比山下是慢很多,但是也並不是那麼舒服,尤其是冬天,半夜經常被凍醒。”
  “隱士”們“怡然自得”的山居生活,在梁興揚和秦嶺辦的工作人員看來處處都是安全隱患。很多“隱士”自己搭建的窩棚一方面從建築的安全性來說就不合規,“深山裡生存條件相對惡劣,不少‘隱士’都是獨居,一旦出現意外求救都很困難。”另一方面在山中沒有水電,不少“隱士”只能自己生火。“生炭火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生火的話還可能造成火災,山裡秋冬很乾燥,過去幾乎每年都有火災發生。”但他同時無奈地表示,違章建築的清理必然會是一個長期的行動。“因為很多違建是我們這一次清理了,過幾天他們又回來建。”
2018-12-30 10:13:11
圖博館
亂象 終南山“隱士”圈魚龍混雜
“現在終南山很冷,不要去,更重要的是終南山的‘山民’裡存在一些壞人。”今年年初已經下山的太清(化名)告誡向他諮詢上山事宜的記者。太清還在山上時是“隱士”圈中較為活躍的一員,經常在各大終南山隱居貼吧裡回應尋找山居住所的帖子。在“隱士”圈,大家往往並不以“隱士”自居,“山民”是更加公認的說法。
  梁興民對“隱士”圈的看法與太清有著相似之處,在微博中,梁興民拋出了“終南山‘隱士’成分複雜,有假僧假道,有無業遊民,更有犯罪分子隱匿其中”的言論。梁興民對北青報記者進一步解釋道,這些“隱士”中有一部分是真的有所追求的,還有一部分是逃避生活和追求新奇體驗的,另外還有一些打著隱居旗號塑造自己“高僧”“大師”身份行騙的不法分子。“隱居本身沒有問題,但是違法違規行為肯定是不允許的”。
  據當地媒體報導,2017年,西安市民錢女士來到秦嶺山內想尋找一位“大師”給她破解近來的諸多不順,在山上她碰到了一位範道長,範道長給錢女士把脈診察,還用易經八卦找病方。范道長先是帶著錢女士遠赴新疆購買雪蓮“調理身體”,又讓錢女士陸續轉帳40余萬元破解“財劫”。直到拿到錢的範道長突然失聯,錢女士才發現被騙。錢女士報警後不久範某被警方抓獲,據範某表示,自己略懂些中醫常識,又讀了些國學書籍,便在山上給人“算卦”,見錢女士比較相信他,便打起騙錢的主意。近日,范某被西安市長安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依法批准逮捕。
  回應
隱士紮堆的地方還能有隱士嗎?
隱居是指那些逃避名利躲清靜的人.你一無名二無錢,走王府井大街沒人認識,待家裡沒人上門,你日常生活都夠隱形了,還跑山裡隱,你隱什麼隱?!
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那裡都能隱,只要心靜即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淵明
2018-12-30 10:14:4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