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2-28 10:23:15| 人氣7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焦慮的年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英國佬果然如本館前評《走出社交焦慮的陰影》所言「是先天性社交焦慮的民族」,不然怎會出版焦慮的年代 (經典傳訊文化 1999)呢?

  炒作世紀末焦慮癥瘊群之書罷了!

 

 

焦慮的年代 (經典傳訊文化 1999)

 

內容簡介

10世紀末,歐洲人擔心末日降臨,上帝審判。

西元1347年,黑死病造成2,500萬人死亡。

西元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傷亡難以計數。

1980年代,愛滋病出現,被稱為「20世紀的黑死病」。

 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焦慮,21世紀前夕,焦慮也有了全球化的趨勢:暴力犯罪、環境惡化、性別模糊、世代差異……新的焦慮伏流在社會地表下暗暗湍動。

 活在1000年前的人,眼睛所見的,是蔓延在各地的無數天災、飢荒、瘟疫,世界彷彿即將毀滅。到了今天,我們知道2000年只是年曆上平凡的一頁,但隨著社會乃至全球的暴力、家庭犯罪、種族問題的出現,「未來」在一般人心裡或多或少也意味著茫然與束手無策。這些問題引起的焦慮與恐慌,到底是確實存在?還是社會變遷所帶來的副作用?本書提出十個現代議題,引導讀者面對焦慮,並發揮人類潛在的想像力與爆發力,為人類尋找富有希望的希望。

 

【圖博館】:《瞧這些英國佬》

 

  在《瞧這些英國佬──英格蘭人的人類學田野報告》(貓頭鷹,2006)中,芙克絲以讓人眼界大開的方式,檢視了英格蘭人的怪僻、習性、缺點。她將英格蘭民族性放在人類學顯微鏡下,發現奇怪而迷人的文化,且這文化受錯綜複雜的未言明規則和透著神祕的行為準則所規範。她以洞察秋毫的眼力,觀察英格蘭人說話、穿著、用餐、喝酒、工作、遊戲、購物、開車、調情、打架、排隊的方式,以及英格蘭人抱怨這些活動的方式,進而揭露英格蘭人所不知不覺謹遵奉行的潛在規則。

  原來是要找出英格蘭人「錯綜複雜的未言明規則和透著神祕的行為準則」,難怪近五百頁的書,讀起來雖然生動有趣(除階級分析的部分嫌冗長之外),而且每章有小結,但是總覺抓不到啥是「錯綜複雜的未言明規則和透著神祕的行為準則」?

  是嗎?那讀書先翻「前言、結論」的讀者這回瞎碰到正確的讀書方法了,芙克絲在<引言>自白道:「我研究、著述的主題為何是英格蘭人特性,而非英國人特性,原因有四:因為我十足的懶…因為我覺得『英國人特性』這個詞很無意義,大家使用它時,其實幾乎都在指稱『英格蘭人特性』,而不在表示某個人非常威爾斯或非常蘇格蘭。(p.31)」

  又在<結論>總結道:「社交不自在病是的核心…是先天疾病…它指的是我們在與人交往的領域裡的不自在、不安、無能;我們的尷尬、保守、笨拙、刻意拐彎抹角、情感受抑、害怕親暱…我們要不是變得過分客氣、緘默、自制得彆扭,就是扯著嗓門、粗魯、野蠻、令人憎惡。我們著名的『英格蘭人拘謹』和惡名昭彰的『英格蘭人流氓行徑』(如足球爆動),都是這個的病狀,我們對隱私的執迷也是。

  這是可以治療的病症,藉由競賽性質的遊戲、酒館、社團、天氣話題、網路、寵物等道具和輔助工具,和/或儀式、酒、具魔力的字眼、其他治療物,都能暫時緩解/卸除,我們享受個人獨處以及與至親好友相處時『自然』卸除時期,但這病永遠無法根除,英格蘭人行為的怪僻,大部分可直接或間接溯源自此一不幸的病魔。

本能反應(幽默、節制、虛偽),幽默是重要的一個,是我們克服社交不自在病的最有效解藥。…節制泛指任何極端、漸進改變、保守、冷漠、容忍…我們的禮貌/謙遜/公平大部分都屬虛偽,但也可以說我們的虛偽大部分出於禮貌。(p.466)」

 

社論-焦慮年代 凡事「淡定」而後動 2012-05-27 中國時報

 

     「今天你淡定了嗎?」這是新流行的招呼語。 

     日前批踢踢(PTT)出現了一則「這是什麼分手擂台的劇情」貼文,內容大致是:一位網友分享他在餐廳裡頭看到一對情侶分手的場景。過程中,女主角歇斯底里地不斷哭喊、吵鬧,但是男主角卻極為平靜,完全不受女主角的影響,照常吃三明治、嚼麵包、打電腦,一直去點紅茶,還甚至語氣平穩地問女主角「你要不要喝紅茶?」實在是冷靜到了極致。 

     貼文的網友不斷以「淡定」形容這位男主角的反應,因此被網友稱為「淡定哥」,貼文並一再註解「女朋友都氣成這樣了,你還一直喝紅茶,紅茶是有這麼好喝嗎?」這是這篇貼文的笑點,而若是拿來為行銷舖梗,似乎也非常自然。由於文章內容十分爆笑,網友瘋狂轉載、分享,臉書甚至出現「洗板」(即不斷重複貼同一篇文章、留言),讓「淡定」與「紅茶」在極短的時間內成了流行語,人人琅琅上口。 

     接著,各種「淡定」的kuso商品應運而生,有的傳達「多喝紅茶有助穩定心情」的養生訊息;有的勸誡戀人分手要和平,年輕男女常出現的泡沫紅茶店還把學淡定哥好好分手做成標語,一時間,淡定哥簡直成了人生典範;插畫家把淡定表情畫成商標,放在各式各樣的商品上;網購業者趁勢推出「淡定紅茶」專區,還要消費者猜猜男主角喝的是什麼茶?引發高度的討論,銷售業績爆增;而本來就有「淡定紅茶系列」的南投魚池鄉紅茶,頓時成為超級熱門的商品,賣到連包裝紙都缺貨了。台灣大概從來沒有出現過如此驚人的紅茶狂潮吧! 

     如果這是一個行銷手法,那真可說是聰明極了。一則網路上的文章,可以創造出如此巨大的商機,證明現今網路實在具有強大的傳播力,能形成極大的擴散效果。不過,暫且先不論這是否是一個成功的行銷案例,對照目前的社會集體氛圍,老實講,「淡定」這兩個字似乎的確是這個焦躁、浮動的時代所非常需要的。生活裡有太多會讓人瘋狂的人事物,這使得很多人的情緒常常不自覺地處於沒有必要的激昂慷慨中,動不動就抱怨、飆罵,時不時會說出不該說的話、做出不該做的舉動,往往造成了悔憾也來不及的後果。 

     在這個人們易衝動、甚至老往極端發展的年代,老實講,「淡定哥」的冷靜,還真讓人敬佩、羨慕!如果喝紅茶可以讓人擁有這樣的定力,相信很多人你要他一天喝幾杯都可以。淡定的意思是指遇事沉穩、鎮定,卻又果斷、謀定而後動。現代人實在太需要這幾個特質了,因為環境變化快速而強烈,周遭氣氛又使人容易心浮氣躁,出手的時候總是不能拿捏時機和輕重,結果愈做愈錯。若是能像「淡定哥」這樣多好,女朋友用眼淚攻勢、狂罵攻勢、抹黑攻勢,淡定哥都不受影響,繼續吃他的三明治,還不斷點紅茶來喝。 

     「淡定哥」能爆紅不是沒有理由的,在這個用力過猛的莽動時代,大家都太需要這等功力了。雖然這則網路貼文被定位為「好笑文」,放在「笑話版」,不過,這篇文章使「淡定」成為最時尚的人生態度、捧紅了紅茶,還成為年輕男女的戀愛守則;若仔細閱讀這篇帶著精心設計感的文章,相信不少人會在裡頭看到各式各樣的警世教訓, 甚至看到自己的影子。與「淡定哥」明顯成對照組的「抓狂姐」,不能掌握局勢,EQ又差,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任之隨意波動,結果就一路慘輸到底。

     政府施政也是如此,行政團隊在證所稅、美牛、油電雙漲的重重壓力下,許多閣員都已變成「抓狂姐」、「抓狂哥」。他們是該來杯淡定紅茶,「淡定」一下,氣定神閒、謀定而後動。

 

我們生活在焦慮的年代,恐懼的世紀 2011-02-19

  

  『二十世紀,詩人奧登寫下《焦慮的年代》,

   卡謬則命名為「恐懼的世紀」。

   對科學發展而言,這也是屬於心理學的世紀。』   

  焦慮無所不在。事實上,經由我們的內在困惑、疏離、心理混亂,以及價值和行為標準的不確定……種種狀態所表現出來的焦慮,幾乎成為我們日日能感受到的事實。但是,焦慮它本身到底是什麼?它又代表了什麼樣的意義?   

  《焦慮的意義》告訴我們,近代心理學家與病理學家的研究顯示:「焦慮與恐懼等情緒,和生物的病痛與健康,具有深刻而全面的互動關係。」若我們處在情緒狀態下的言語或行為,被部分或全部抑制時,人體便會循著其它的輸出管道,以各種替代的方式表現出這種受壓抑的機能。這時,被焦慮所苦的人體,將不斷藉著身體功能的變化掙紮求存。   

  由外在環境的落差,反訴入內心的感受,又表現在身體的病痛裡──人類的疾病史,其實便是一部焦慮、恐懼、憎恨、各種創傷的歷史。   

  健康與疾病都是在人的一生中、持續不斷與周遭世界調和裡,重要的一部分。若我們以不帶成見的眼光看待疾病,我們會發現:生病其實是一種解決衝突情境的方式,它是縮小自我世界的一種方法;隨著個人的責任與擔心的減輕,使人有機會可以成功地因應情境。   

  如此身與心的關連,在《疾病的希望》裡可以看的更加清楚,在這本書裡,它同時也印證了中國傳統哲學與醫學裡「生命的動力」。它所建議的療癒方法,不是對抗的廝殺,而是合一的共存。它為我們探討日常生活中所引發的壓力、焦慮、恐懼、攻擊性等諸多面向,並讓我們了解,這些我們「難以處理」的情緒,是如何經過我們的身體被表現在病痛裡。   

  焦慮也能使我們更有創造力與爆發力。在《瘋狂天才》書中對各個藝術家的描繪裡,可以看到這一點。事實上適度的焦慮能夠激發我們的活力,這些正常的焦慮能作為我們覺察、警戒和生存熱情的刺激。   

  閱讀《焦慮的意義》,我們將對自我的身體有更多認識。學習管理焦慮,我們會更能融入各種落差的情景與相異的環境,也就更能使自己獲得身心合一的能力。

 

心理疾病在我們的時代也許是一種必然 2012-12-25

 

  心理健康者來到森林,看中了他喜歡的樹他才爬上去,他坐在枝杈上遠眺,吃樹上的漿果,他愛這棵樹,他體味到遊園的樂趣;神經症患者同樣在遊園,內心卻仿佛被餓狼追趕,他不加選擇地倉皇爬上離他最近的一棵樹,他在樹上發抖,他對樹沒有感情,一旦此樹倒了、朽了,他就無情地換另外一棵樹,他要的是逃避焦慮,得到安全。如此我們看到,同樣是遊園,爬上一棵樹,神經症患者完全沒有樂趣可言,他好像被上帝詛咒般,表面過著和常人無異的生活,內心卻嘗不到任何生活的滋味。

   卡倫•霍妮在她的第一部著作中,第一次對神經症與焦慮的聯系進行了清晰的描述:人由于內心的沖突引發焦慮,並試圖逃避焦慮,神經症即是這種因素所引起的行爲和心理異常。而關于焦慮,竟然往往是當事人不能自覺到之事。以至于有的當事人會向心理分析師發問“什麽是焦慮?”

   內心的沖突不是在其他的時代,而是在我們的時代特別引人注目地顯現出來,以至于心理學被提升到和物理、天文等科學相比肩的高度,主要原因在于在西方文化主導的條件下,傳統的宗教中能提供的愛的概念,已經被普遍存在的競爭所取代。世界不再是被愛包裹著的,競爭充斥生活的方方面面,競爭代表敵意,它與愛水火不容。然而人作爲人,又不能不渴求愛,于是産生了諸多當代的問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是,對于母親,女兒是與之競爭,還是愛她?對于父親,兒子是與之競爭還是愛他?自弗洛伊德揭示了俄狄浦斯情節以來,家庭中的競爭也浮出水面,讓我們看到,我們的時代,已經沒有愛的避風港。

   競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人們對日益稀有的愛的渴望也就愈演愈烈。我們這個時代的健康人可能分爲兩種,一種是心理抵抗能力強,對于這種文化沖突,有一定自我調節能力;還有一種是沒有敏感到足以意識到這一沖突對自己的影響。神經症患者是人群中較爲敏感的一群,他們體察到這一根本沖突並試圖回避,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焦慮,他們的行爲和心理也因焦慮而扭曲。

   基于這培育神經症患者的沃土一直存在且龐大到讓人無處可藏,現代人,都可以比照霍妮的定義,問一問自己:我,是不是神經症患者?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712741/

 

(美)羅森《適度焦慮的力量》 2009

 

內容簡介

人們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居安思危、適度快樂的人往往比滿足于現狀、高度快樂的人學曆更高、更富有。甚至更健康。

大多數人認爲焦慮會給人帶來不良的影響,只要有一點點焦慮前兆就避之唯恐不及。在災難頻仍的當今世界,人們才深味“崩潰就是想起以前的曆次崩潰”的真實含義,焦慮已經成爲我們日常生活的主題詞。羅伯特?羅森的研究發現則成爲我們的福音:焦慮並不是我們如影隨形的夢魘,相反,掌控焦慮可能成爲助力我們事業成功的利器。

當然,過度的焦慮帶來的是恐懼、混亂和士氣低落;但毫無焦慮感則會導致沒有危機感,讓人停滯不前。焦慮就像是一根橡皮筋,如果拉得太緊,它會斷掉;如果拉得不夠緊,它的張力又得不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在驚慌失措和被動等待之間尋求平衡點,正是應對不可知的商業世界的不二法門。

結合20多年來對250多位大公司首席執行官的研究,羅森揭示出偉大的領導者爲什麽能夠成功——他們的秘密只有一個,就是通過適度焦慮管理團隊。只要切實地掌控了焦慮,我們就能更輕松自如地應對不確定的世界,成爲更優秀的領導者。

作者簡介

羅伯特?H.羅森,,心理學家、商業顧問、暢銷書作家,著有《領導的藝術》(f-eadingPeople)、《贏遍全世界》(GlobalUteracies)等影響深遠的著作。1991年,因在領導力領域的傑出研究榮獲“麥克阿瑟獎”。20多年間,他先後訪談過250多位企業首席執行官,每年針對全球管理高層舉辦上千場演講。羅森博士自創的康健國際有限公司,與包括強生公司、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英特爾公司、普華永道、波音公司、荷蘭國際集團等在內的知名公司合作密切。羅森博士現居住在弗吉尼亞州的阿靈頓。

 

世界末日  維基百科詳參【圖博館】:《明天過後》

 

世界末日指宗教預言與神話中的世界末日,主要是指地球文明的終結。但是科學上所謂的世界末日,是指宇宙系統的崩潰或人類社會的滅亡。

  宗教方面

 最後的審判

 末世論,宗教預言與神話中的有關現實世界末世階段的說法。 基督教末世論

 伊斯蘭教末世論

哈米吉多頓,《聖經》預言。

  電視、電影或文學作品

 世界末日 (摔角),世界摔角娛樂(WWE)每年一度的付費收看(Pay-Per-View)節目。

 世界末日 (電影)(Armageddon),1998年美國科幻電影,香港譯為絕世天劫。

 世界末日 (火炬木小組)(End of Days),英國科幻電視劇火炬木小組第一季第*13集。

 世界末日,啟示錄型科幻小說中的一個普遍主題。

 世界末日,周杰倫《依然范特西》第3首

 明日之後 (The day after tommorow) 是一部2004年的美國科幻電影,描述全球暖化和全球寒冷化後所帶來的災難。

 2012 (電影)

  其他

 世界末日 (哲學),指那些可能會導致世界末日的觀點。

 新紀元運動。

 末日,超人漫畫中的超級反派。

 參見:末世論、末日幻想、2012年預言、啟示錄及Doom

 

永遠的世紀末——從孟克、克林姆藝術看世紀末抉擇 by陳韻琳

 

  十八世紀末的時代變革與拿破崙

  每一個重要的時代變革,都可以找到幾個重要的關鍵人物。

....... 譬如說,影響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的時代變革,最重要的關鍵 人物,是拿破崙。他將法國大革命推翻貴族專權統治後的暴亂時局,帶 向穩定,他的「自由、平等、博愛」口號,深深紮入歐洲民心,讓不知 多少渴望時代變革的理想主義者興奮不已,也是他,讓不知多少理想主 義者痛苦,徘徊於不想被拿破崙統治的民族主義情節、與痛惡自己國族 政權腐敗的深刻矛盾中,這些理想主義者,更痛苦於拿破崙最終野心暴 露稱帝,這稱帝事件,瓦解了所有理想主義者對「理想」的信心。

....... 隨著拿破崙興起,思想、文藝界的浪漫主義走向極盛,隨著拿破崙亡 ,浪漫主義漸趨衰微,寫實主義興起。當年盧梭倡導的「跟著你的情感 、跟著你的心走」的浪漫情懷,終於被「我只想描述我看的見的事物」 的寫實主義取代。

  十九世紀末的時代變革與尼采

.......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是另一個時代變革的重大過程。只是其發 端並沒有重大的英雄事蹟與革命偉業,它發端於思想革命。但是這種思 想革命,絕不亞於上世紀拿破崙革命帶出來的騷亂不安。唯一的差別, 是政治革命可以透過軍事武力,在短時間內世代交替,而思想革命,潛 伏期卻非常之長,影響力也更加深遠。

.......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這時,大家已對達爾文物種演化、優勝劣敗 適者生存的理論耳熟能詳,馬克斯的政治經濟理論,也後續有人的傳承 思想,並將成為二十世紀共產世界的理論基礎。除此以外,至少有幾個 思想革命還在醞釀、並即將於二十世紀初爆發,其一是弗洛伊德性心理 學——那被壓抑掉的潛意識,其實主導了我們很多的行為與思想,而最 重要的潛意識能量,是性慾。另一是相對論與量子理論這引發科學思想 革命的重大突破。不管是已發端或即將發端的思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 紀初,絕大部份的後知後覺者,都未曾料想到這對二十世紀會帶來多嚴 重的影響。

....... 正是在這思想界即將爆發重大革命的關口,突然迸出一個尼采,以 其銳利不可擋的氣勢,像先知般對整個時代發出預言——未來的時代將 是上帝死亡的時代,人與人將徹底疏離,能在這時代繼續發揮影響力的 ,是強者、是超人、是以意志戰勝一切的人。

  尼采與馬勒:等待救贖

....... 尼采的思想,非常快的就影響到心靈敏銳的藝文界,至少音樂家馬 勒、藝術家孟克與克林姆,都受到尼采很深刻的影響。

....... 但是很奇怪的,這三個藝術家,承受尼采的思想,卻各自走出不同 的藝術視野。

 

....... 馬勒音樂中悲劇、死亡、奮鬥的主題幾乎從最早期音樂中就浮現, 馬勒自承有受到尼采的影響,但是,馬勒音樂主題中也一直浮現面對死 亡渴望復活的信仰主題,而到後期,甚至開始出現浮士德精神——以理 想和命運、邪惡對抗一生後,他冀望、也相信只能是從上帝而來的接納 與救贖。這種奮鬥之後等待上帝的心情,是尼采思想中絕對不願意出現 的主題。

        至於孟克與克林姆,又跟馬勒走往完全不同的方向。 

  尼采與孟克:絕望與吶喊

....... 孟克的繪畫中,基調一直跟病痛死亡、孤寂、衰老有關。這些基調 ,他不僅用重複多次繪畫相同主題、還用雷同主題重複表現。

 

....... 譬如病痛死亡這他一直重複繪畫的主題,就是透過「病童」這幅非 常有名、他又多次重繪的畫。

....... 這幅畫,顯然來自他幼年時姊姊過世、母親過世的印象。為了表現 對於病痛死亡的痛苦,孟克在塗上很厚的顏料後,便不停的用刀筆刮擦 ,以刮痕加強痛苦感。孟克說:「我曾在這一年中把這幅畫反覆描繪很 多次。我把顏料刮掉,用松節油洗掉後,多次設法找回那最初的印象。 那緊貼著枕頭,透明而蒼白的皮膚,那發抖的嘴唇,和那發抖的雙手.. ..,我刮掉了一半的顏料,留下一些刮痕。就這樣,在一邊畫一邊收尋 著過去的記憶時,我發現,我的睫毛也成為最初印象的一部份,而我所 說的睫毛,正是反映在畫面上的那些陰影。」

....... 也正是因為這些潛在記憶,孟克藝術的死亡主題中,經常浮現家人 。

....... 另外一幅讓人印相深刻的、關係到病痛與死亡的作品,就是「過世 的母親」。畫中年幼的孩子拿手摀住耳朵,他身後是已經過世的母親, 孩子好像想透過摀耳不聽、否認母親的死。正是那摀耳的動作,顯出對 死亡的無奈無助無力。

....... 孟克對藝術的理念是來自自然主義作家左拉「自然就是透過性格看 到自然界的一角」,和漢斯‧耶格爾「藝術家面對藝術,應當把經歷放 在首要」,孟克說:「我原先是一個印象主義者,但是當陸續經歷劇烈 的痛苦,和放蕩不羈的生活中的曲折遭遇時,印象主義便不足了。我不 得不把困擾我心靈的東西表現出來。」

....... 至於疏離的主題,孟克最有名的作品,就是「吶喊」。

....... 孟克說:「我疲乏不堪,病魔纏身,當我停下腳步,朝峽灣的另一 方望去,太陽正緩緩西落,將雲彩染成血紅。我彷彿聽見一聲吼叫響遍 峽灣,於是我畫了這幅畫,將雲彩畫得像真正的鮮血,讓色彩去吼叫。 」

....... 透過「吶喊」中波浪般的、有回音效果的線條,血紅的不快顏色, 與近似骷髏般的身影,孟克呈現出他心靈深處的絕望與抗議。

  孟克筆下女子的影射

....... 孟克曾與一個女子朵拉‧拉森交往,但兩人相處的過程顯然並不愉 快,致使孟克日後回憶起來,充滿愛恨交織錯綜複雜的情感,加上孟克 深受波蘭作家斯坦尼斯拉夫‧普日貝謝夫斯基「性慾是生活首要內容」 的觀點影響,因此,在孟克的繪畫中,有非常多與女人相關的主題。

....... 不過,這些與女人相關的主題,女人絕不是主體,恰相反的,女人 成為一個象徵,她們與性慾的交織連結,象徵孟克對孤寂、死亡與內心 深處的邪惡的無力感。

....... 因此,孟克筆下的女人具有非常矛盾的面貌。女性是清純的、是邪 惡的,是殺死男人的、是賦予男人活力的、女人是生命、女人也是死亡 ,女人是黑色的、女人也是紅色的,女人使男人生機勃勃,女人也使男 人因嫉妒而毀滅。

....... 譬如他最常畫的女性主題之一,是女性的三個階段——由青春步向 老年,或一群女人站在橋頭向橋下望,而橋下,是黑幽幽的深洞,黑洞 既是一種性暗示,更是一種對生命凋零的危機感。孟克也喜歡透過對女 性塗以不同色彩,或黑或紅或白,來暗示女性的熱情與罪惡。而最驚悚 的繪畫作品,就是把宛若受到驚嚇的少女沈浸於紅色背景中,讓觀畫者 不由自主把初經來潮與不祥感連結,彷彿少女一步入青春就是個受害者 ,但是,衝突的是,孟克更多作品把女人變成吸血鬼或殺人兇手,或影 射成因淫蕩導致男人妒忌受苦的孤寂元兇。

....... 孟克自己對「女人的三個階段」這幅畫的描述是:「深色女人是修 女、是女人的影子,是痛苦與死亡。裸女是生活與歡樂。淺色女人面向 大海朝無限走去,她是期待的象徵。而右邊,有一個男人在受苦,他不 明究竟。」

....... 孟克筆下女人的對立矛盾,讓觀畫的我們不得不看出女人其實只是 孟克心靈的象徵,孟克對生命何其無力、對死亡何其恐懼、對孤寂何其 無奈、對愛又是何其的渴望。所有的無解生命,都變作畫筆下女人的衝 突矛盾的呈現。

  孟克筆下的基督

....... 孟克晚年有飲酒過量、已到需要診治的精神危機。孟克不停畫著自 己的自畫像,他說「繪畫是我的日記....,沒有這些畫,我就一無所有 了。」他的自畫像,越到晚期越是蒼白無力,看來的確是個對生命疲憊 困頓的垂垂老者。

    孟克深受尼采影響,甚至為尼采畫像,但孟克的生命觀,距尼采「 超人哲學」是何其之遙。

....... 他畫了一幅十字架受難像。的確,畫中基督已死,人群背離基督, 人與人之間也漠然疏離。畫中沒有人是超人,所有的人都在受難,因為 畫家孟克儘管如此心儀尼采,他卻不是超人,他懼怕死亡、懼怕孤寂, 對生命也完全沒有答案。

  克林姆與尼采:世紀末的華麗

.......另外一個深受尼采影響的畫家,就是克林姆。

    克林姆身處即將瓦解的奧匈帝國首都維也納。彷彿是感受到華麗之 都的世紀末,克林姆的畫比之孟克,多了很多神秘象徵與灼熱情慾,也 比孟克更強調愛與死的衝突、並在變態與原罪中加入神經質的美感。因 為更強調情色,他比孟克要戲謔玩世不恭許多。

....... 如果說孟克經常是透過驚悚呈現他對生命的絕望,則克林姆是根本 就不在乎對生命有沒有答案的,要不選擇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反諷,要不 把性愛作為生命的唯一內容。

   譬如他為大學禮堂設計「醫學、法學、哲學」的主題,把 「哲學」 描述成恍惚狀態中,人們無法自我控制的匍匐前進。圖畫左邊是人群出 生、生活、死去。右邊是地球,用來表示宇宙的奧秘,下面的發光體是 知識。構圖中明顯的不再呈現理想,黑暗戰勝一切,知識無用。克林姆 將叔本華與尼采的思想,發展成世界是在生、愛、死中不斷輪迴的盲從 力量。

    然後,克林姆又將法學設計成黑暗戰勝光明,現代人活在不安中, 唯有性才是解放的力量。

   至於醫學呢,畫中醫學根本抵不過人類的命運。健康之神簡直就像 是像是致命女人,病人的肉體被命運撕扯,被激情痛苦控制。

    當這幾幅圖引起爭議,大家爭相批評時,克林姆卻肆無忌憚的畫出 「金魚」(又名「致我的批評者」,畫中一個女子屁股朝向觀畫者,表 情充滿不屑、無所謂的嘲諷。

    克林姆對生命像孟克一樣無解,但他根本無所謂,嘻笑玩弄著所有 的冬烘八股、也嘻笑玩弄著對生命渴望認真負責的人。

  克林姆筆下女子的影射

.......克林姆自己擁有非常多的女人,他跟模特兒們也經常嘻玩性愛。他 畫了很多春宮圖。

    不過,克林姆筆下的女人,一樣具有非常多重的面貌。女人是「朱 迪斯」,足以讓男人致命。(註:朱迪斯是十九世紀末經常出現的女性 象徵暗語,典故出至聖經中的沙樂美,是她促使施洗約翰被處斬。但十 九世紀末,朱迪斯幻化成充滿情慾的女人,她使男人無法自拔的愛戀, 而死於情慾,因此,朱迪斯成為「致命女人」的象徵,是男人對自身情 慾無法自控下,對女性的指控。)但克林姆的畫作「期待」「滿足」「 希望」,主角卻也是女人,而女人,也一樣變作克林姆筆下生命與死亡 的象徵。

....... 克林姆曾為一總體藝術展覽會場設計「貝多芬飾帶」。他將核心主 題置於「渴望幸福的人」「敵對力量」與「快樂勝利頌」三方向。快樂 頌,克林姆將之詮釋成「男女的性愛」,又把貝多芬居中,如彌賽亞, 宣告世紀末,將是藝術方能拯救世界。

    這幾幅畫再度引發爭議,因為這絕對不是對生命傾向嚴肅思考的貝 多芬與他創作的第九交響曲中之「快樂頌」的原始含意。

  克林姆筆下的基督

....... 克林姆沒有宗教畫作。只有一幅風景畫,畫中出現一戶人家的信箱 ,信箱上掛著一個十字架。十字架的受難,在這裡變成風景中的點綴, 家用品中的裝飾。

....... 很多人喜歡將克林姆的藝術,稱之為「世紀末的華麗」,因為克林 姆死於奧匈帝國解體那年,而克林姆筆下對生命對死亡之無解的漫無所 謂,對性愛之成為唯一的生命內容,也讓太多人不安。

....... 於是透過馬勒、孟克、克林姆這三位同樣受尼采影響的藝術家,我 們發現「上帝已死、超人甦醒」的尼采式呼喚,只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 紀初的起始思想,它無法成為終站。經過尼采,人們終將在三條岔路前 作抉擇:發現自己無法作超人、卻已陷入疏離困境生命無解的絕望吶喊 ?以性愛為生命唯一內涵的世紀末藝術式華麗?還是成為浮士德,奮鬥 一生後,等待死裡復活的上帝的救贖?

  尼采與二十世紀末

....... 與尼采同時的另一個思想家文學家是杜斯托也夫斯基。他與尼采有 非常多驚人的相似,但卻有最根本的不同。杜氏在其作品中,一直不停 出現的人物,非但不是超人,甚且有生理上的軟弱,諸如癲癇、或過於 純真到很容易被欺騙。但這些軟弱的人們,是杜氏筆下的靈魂,杜氏透 過這些人物,不停闡釋他對苦難世界的理解:上帝未曾死亡,上帝是透 過十字架承擔人世苦難,並以復活能力給人新生的愛,讓人與人之間可 以透過愛,互相承擔苦難。杜氏在其作品中不安的說:「如果沒有上帝 ,凡事都可行!」也在作品中不停吶喊:「上帝,救我!救我這個罪人 !」

....... 思想革命比政治軍事革命速度慢卻影響深遠,尼采的影響威力到二 十世紀末仍未消減。人類的思想史,一旦有關鍵性的發端,這發端勢必 持續進展,成為一條不歸路。

    二十世紀末,藝術家筆下仍舊有屬於世紀末的死、絕望與吶喊,或 世紀末的性愛感覺高峰。只是男女陰陽對比不再是唯一的暗喻,同性間 ,也可以出現暗喻。於是Joel-Peter Witkin的「麗達與天鵝」,陳述 男與男的愛戀,卻充滿死與絕望的氣息,而畫家沙樂美的藝術作品,陳 述女與女的愛戀,卻以其毫不遮掩的性暗喻,強烈的色彩,表現性高峰 經驗。

    恰像十九世紀末有個馬勒,二十世紀也有個夏卡爾,他橫跨整個世 紀,因其猶太種族,經歷同胞慘酷的迫害屠殺。夏卡爾筆下有戰亂,也 有象徵愛情的玫瑰,但十字架,永遠是他會畫中的核心。上帝在他心中 未曾死亡,且與他同走愉悅、苦難,歡笑痛苦交織的人生。

....... 世紀末,不只是時間歷史的向度,也是人心的向度,人們在心中永 遠要面對一個抉擇—選擇絕望?性愛的華麗?還是相信上帝永遠活著, 等待來自上帝的救贖?即使跨入二十一世紀,人們心中,還是有一個永 遠的世紀末,等待做出抉擇。

http://life.fhl.net/Art/endyear1.htm

台長: 阿楨
人氣(75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思想文化 |
此分類下一篇:《人人有怪癖》
此分類上一篇:《走出社交焦慮的陰影》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