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1-20 09:41:16| 人氣5,852| 回應17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成吉思汗》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各國搶拍《成吉思汗》,央視電視劇《成吉思汗》 也居2004年度收視率榜首!

收視率榜首啊?央視美化成吉思汗、柔化蒙漢關係、再以普通話和文化來呈現蒙古特色,政治正確又投多數人所好,當然能居榜首了!

成吉思汗(2004)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x_ibVtrGZM&list=PLF109A84B713F8154

成吉思汗(2007) http://www.funshion.com/vplay/m-64398

成吉思汗(2009) http://www.funshion.com/vplay/m-94867

各國搶著拍成吉思汗《環球時報》記者楊濤2002年07月22

  今年是成吉思汗誕辰840周年,蒙古全國上下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宣傳。而近期傳出好萊塢著名影星史蒂芬﹒西格爾自編、自導、自演成吉思汗電影並將赴蒙古進行拍攝的消息,則將成吉思汗熱推向高潮。
  大腕親臨現場籌備一波三折
  史蒂芬﹒西格爾是好萊塢著名影星,與史泰隆、施瓦辛格齊名,號稱好萊塢“三大硬漢”之一。他的演技風格粗獷、明朗,經常在影片中扮演單槍匹馬的警探、陸戰隊員等。而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歐洲有巨大影響,能夠在影片中扮演成吉思汗威武、神秘的形象一直是西格爾的夢想。
  西格爾計劃在今年秋季到蒙古拍攝關于成吉思汗的影片。合作雙方早已就拍攝場地等具體細節進行了磋商。蒙古教科文部部長文化顧問、著名導演額爾德尼布爾根擔任聯絡人,負責與西格爾的工作接觸。按計劃,西格爾將在蒙古考察14天,主要任務是挑選王後、王妃的扮演者,並去特爾赫查幹淖爾等幾個著名的自然風景區考察外景地。為了保証影片的票房收入和觀賞性、真實性,西格爾對劇本、作曲、場景等各方面都提出很高的要求。
  此前,額爾德尼布爾根已經將80多位蒙古演員的相片和錄像帶送到美國,讓西格爾挑選。西格爾認為,成吉思汗身邊的女人很多:懷有遠大政治抱負的生母訶額侖,溫柔賢慧的王後乃馬真,還有馳騁沙場流血立功的滿都海薛辰夫人等。而相片上蒙古演員的身材、相貌都不符合他的要求。據說,西格爾有意讓蒙古2002年選美冠軍尼亞姆紮布小姐擔任王後角色,其他劇中人物,西格爾希望讓好萊塢有實力、演技好的演員扮演。
  服裝道具上,西格爾最初堅持讓好萊塢的服裝設計師設計人物服裝,但遭到蒙方的反對。他們認為,蒙古人比好萊塢更了解蒙古民族服裝的演變歷史。經協商,西格爾答應讓蒙古服裝設計師參與服裝設計,還允諾讓蒙古演員參加演出。但雙方在影片插曲上尚未達成一致。
  影片陣容強大蒙古熱情支持
  目前,影片的預算還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肯定地說,陣容是強大的。為了拍攝該影片,西格爾已經向蒙方租訂4萬個蒙古包用于拍攝和工作人員居住。除了西格爾本人出演成吉思汗外,他還將邀請好萊塢其他演員扮演劇中人物。有消息說,西格爾的女兒福吉塔妮有意在片中扮演角色。這個有著美日血統的女孩現年22歲,是美國知名作家,很有演藝天賦。
  對于好萊塢影星拍攝成吉思汗電影一事,蒙古政府和人民懷著極大的熱情。蒙古政府在今年初做出決議,將2003年定為“旅遊年”,想借此擴大蒙古對外的影響,吸引外資。政府官員認為,國際知名影星拍攝成吉思汗電影,其影響是巨大的,發行範圍也很廣,這是一個宣傳蒙古很好的機會,可以向世界展示蒙古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古樸濃厚的民族風情。據額爾德尼布爾根介紹說,西格爾這次來蒙古,除了選外景、挑演員外,還將會見蒙古總理,並與年輕人座談,了解蒙古青年人的想法和理想。同時,作為佛教徒,他還計劃到蒙古最大的寺院───甘登寺誦經並進行捐助等活動。蒙古人喜歡看電影,蒙古人熱愛好萊塢,蒙古歷任駐美國大使都與好萊塢影星保持著很好的關系就是証明。
  俄羅斯不甘落後俄蒙兩國再聯手
  目前,除中國、蒙古、日本等國拍攝了有關成吉思汗的電影外,俄羅斯也加入了這個行列。與以往成吉思汗影片不同的是,俄羅斯拍攝的這部電影沒有突出成吉思汗的具體形象,而是重點描述成吉思汗是如何統一各部落、建立帝國的。導演並沒有把他塑造成一個侵略者、一個君王,而是作為一個普通人來描寫的。這部計劃由蒙俄合拍的影片片名為《黑駿馬》,是俄羅斯2002年至2005年國家電影計劃的一部分,由俄羅斯出資拍攝。《黑駿馬》的拍攝,是繼20多年前拍攝《戈壁之戰》後,俄蒙再次聯手拍攝電影。在這部合資電影中,俄方出資70%,蒙方出資30%,劇本由俄羅斯著名劇作家嘎夫裏羅夫編寫,外景地選在俄羅斯境內的布裏亞特共和國和蒙古風景最優美的庫蘇古爾省。按合同,該影片在今年7月開拍,到2003年第一季度封鏡,首先在俄市場上映,片長預計1小時30分,分別用俄、蒙兩種語言播出。目前,雙方正在就某些細節進行磋商。預計有近300名演員和100多個藝朮團體參與電影的拍攝
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68/6793/662141.html

《成吉思汗》居2004年度電視劇收視率榜首05-1-19 北京晚報

中央電視臺2004年度電視劇收視率調查報告在央視內部發布,大型歷史劇《成吉思汗》和親情劇《大姐》以平均8.07%點的收視率並列冠軍,且《大姐》還以最高10.9%點的單集收視率創下去年央視電視劇的收視峰值。另外,《紅旗譜》、《追日》、《香樟樹》、《記憶的證明》緊隨其後,依次躋身前五。
倫理親情劇整體居高
記者從央視了解到,索福瑞2004年電視劇收視調查顯示,CCTV-1平均收視率比2003年略有下降。但特點卻很明顯,一批倫理親情劇收視普遍居高,除了陳小藝主演的《大姐》收視奪冠外,其餘如《大哥》、《婆婆》收視率也均居上遊水平。對此,央視影視部主任汪國輝表示,央視以往播出的親情劇反響都不錯,但《大姐》創下這麼高的收視率卻在意料之外。與之相呼應的是,去年尼爾森發布的北京電視臺收視報告也同樣顯示了《母親》和《妻子》兩部劇的收視高走。
農村題材劇屢出驚喜
如果說親情劇有穩定的觀眾群尚在可預見的範圍內,則汪國輝告訴記者,幾乎完全在意料之外,去年幾部沒有予以特別重視的小成本農村題材電視劇在收視率上也均大獲全勝,《當家的女人》、《種啥得啥》與《歡樂農家》在電視劇頻道排名前三。而較之央視一套的嚴謹,CCTV-8在選片上更為寬松和市場化,因此在強手如林競爭激的大環境下,播出前幾乎未作宣傳且不被媒體關注的農村題材電視劇收視奪冠是始料不及的。且報告還進一步顯示,農村題材電視劇因其質樸、真情,不僅在農村受寵,同時也贏得了廣大城市觀眾的喜愛。另外,在收視率排行榜上,去年央視播出的兩部紅色經典改編電視劇也表現不俗,《紅旗譜》在CCTV-1位列第二,而《小兵張嘎》和《當家的女人》並列成為CCTV-8的收視冠軍。
輿論熱門劇收視不佳
除了親情劇、農村劇的意外走俏所帶來的意外驚喜,央視收視率排行榜也反映出一大問題,那便是很多輿論熱門劇叫好不叫座。諸如曾在央視8套播出的《龍票》、《畫魂》、《鳳求凰》、《紅粉世家》等不乏當紅明星出演的大制作劇集,在收視率排行榜上整體位於中等偏下水平。汪國輝表示,雖然收視率並不能成為評價電視劇良莠水平的標杆,但此種結果勢必對今年央視的選片工作有導向性作用,今年央視將加快推行電視劇以點論價的購片方式。
http://hk.cnmdb.com/newsent/20050119/240704

《成吉思汗》

 演員:巴森、薩仁高娃、趙恒煊
  劇情梗概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聞名中外的蒙古族的英雄,是公元後第二個千年最偉大的人物之一。本劇全面介紹了成吉思汗的一生:十二世紀中葉,中國北方在金朝統治之下。大漠南北草原各部還各自獨立,互不統屬。金朝對其實行“分而治之”和屠殺掠奪的“減丁”政策,蒙古部首領俺巴孩就曾被金熙宗殘酷地釘死在木驢上。正是這種幾代冤仇導致了草原內外的長期征戰,孕育了以征戰爲主要生活內容的一代天驕! 
在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成吉思汗以其傑出的政治謀略和正確的戰略戰術結束了蒙古草原四分五裂的局面,完成了蒙古族的統一。十三世紀初,他又以血族複仇的名義率領十萬蒙古鐵騎直指金朝的中都(今北京),能征慣戰的女真人不堪一擊,中都很快被攻克。後因林木中百姓叛亂,成吉思汗率主力回到蒙古草原;又因西方大國邊將殺死近五百人的商隊,其國王又殺死蒙古正使,成吉思汗才被迫進行了西征。蒙古鐵騎兵鋒所指,多少支軍隊被打得人仰馬翻,多少個王公貴族紛紛人頭落地:不可一世的西方對手被消滅了,其統治區域成爲劇烈爭奪的戰場。成吉思汗臨死前還逼迫西夏王表示投降,並留下了滅金、滅夏和如何鞏固政權的三條遺囑。爲統一中國北方、進一步統一全國打下了基礎。對于成吉思汗的千秋功罪,我們中國人民是最有權力評說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1503.htm

電視劇《成吉思汗》的創作歷程 

電視連續劇《成吉思汗》的創作,是一項頗具挑戰性的任務。它的難度在於不僅僅要塑造歷史偉人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形象,而且要在電視螢幕上重新創造出一個時代,一個完整時代的人與物,人與事。整體看來,電視劇相當成功。這部作品基本按照史實講述了成吉思汗鐵木真縱橫馳騁的馬上生涯,展現了蒙古開國時期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塑造了上百個真實的歷史人物。作為一部以草原為空間背景的電視劇作品,這部電視劇在工藝上做得相當細緻:外景的選擇,人物的造型,表演的風格,營帳的陳設,戰具的製作,草原的爭戰,基本都符合草原帝國時代的史實,而且具有強烈的質感,相當傳神。許多並不為一般觀眾重視的細節,也頗為重視。更為可貴的,劇中出現的歷史人物大多由真正的蒙古族演員扮演,他們以獨特的精神氣質和對祖先的敬仰,成功地演繹了先輩的傳奇,樹立起一個又一個性格迥異的草原英雄形象,給中國電視劇表演藝術帶來一股清新的空氣。從各個方面來看,這部作品的創作實屬嘔心瀝血、殫精竭慮,其成效也是頗為顯著的。
為了尊重少數民族和照顧普通觀眾,作品對若幹史實進行了修改,亦俱無傷大雅,其中有個別值得商榷之處。比如者別、速不臺、者勒篾和忽必來在蒙古曆史中被稱為“四狗”,在電視劇中改成了更加符合漢族文化口味的名稱。其實,狗在蒙古民族的心中不是帶有侮辱性的言辭,而是忠誠、勇猛化身的褒義詞。這樣的修改並不必要,其出發點似乎是為了“照顧”大多數地區的觀眾,以及遵從電視劇創作的某種“規律”。但是,恰恰是這樣的“照顧”和“規律”,在一定程度上沖淡了作品的民族風格和歷史感。演員們的表演,同樣受到了來自創作觀念的不利影響。一方面,演員們的出色表演比較成功地塑造出一大批成功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由於觀念的制約,草原精神因為種種影響受到了減損,使得作品在表演藝術方面呈現出某種“異化”的傾向。
蒙古民族,相傳為蒼狼與白鹿的後代。
蒼狼(孛爾帖赤那)和白鹿(豁埃瑪闌勒),一說為兩個人的名字,或曰是兩個部落的圖騰。蒙古民族許多個世紀都信奉蒼狼與白鹿是自己的祖先,或許正是因為這兩個名字可以準確地代表這個北方民族的精神特質。
狼性孤獨、兇悍,耐饑渴,抗寒暑,長于捕捉時機、集體作戰,是草原上難以對付的敵手。北方各遊牧民族中都有許多關於狼的傳說,亦有不少狼性英雄的故事,如檀石槐、軻比能、木骨閭、拓拔珪、吐谷渾等。成吉思汗,是這些草原英雄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坎坷的經歷、驚世的偉業是令世界震顫的傳奇。而白鹿是蒙古女性的化身,善良、勤勞、重視生命和後代,蒙古女性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成吉思汗的母親訶額侖,她不僅僅生養了四子一女,還收養了許多來自先前敵人的遺孤,甚至是以母親的胸懷關愛著整個蒙古民族……訶額侖母親(月倫—額客),已經成為蒙古文化中一個專門的詞彙。“蒼狼與白鹿”這一古老的傳說,恰是蒙古民族性格的形象體現。
關於蒙古的歷史的記載,除了中原地區編修的《元史》,重要的歷史文獻還有《蒙古秘史》(金庸根據這個名字的蒙語發音附會出了《射雕英雄傳》中的“九陰真經”)、波斯志費尼的《世界征服者史》和拉施特的《史集》,以及《薩囊徹辰書》,以及後代學者法國人格魯塞的《蒙古帝國史》和《草原帝國》。至於日本作家井上靖的小說《蒼狼》,可以看成是歷史文獻的普及本。在這些歷史典籍中,成吉思汗的故事經過了詩人和文官的整化,具有優秀古典史詩的各種特徵,這使電視劇《成吉思汗》的創作獲得了(相較于許多其他朝代史書)更加鮮活的歷史素材,更加生動的歷史人物,這為演員塑造具體的人物形象提供了幫助,也要求作品和演員創造的人物形象必須有別於其他歷史劇。
蒙古族演員塑造的祖先形象
電視劇《成吉思汗》中出現的人物有上百位,全部都是歷史上著名的真實人物。出演這些後人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的演員,如鐵木真的扮演者巴森、訶額侖的扮演者薩仁高娃,絕大部分都是真正的蒙古族演員。非蒙古族演員只有趙恒煊、鄭爽、楊海泉等少數幾位,甚至連他們也都是生長于接近蒙古族地區的漢族演員。我國一直重視少數民族演員的培養,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高等藝術院校的表演係都曾開設過專門的蒙古民族班(也有新疆班、藏族班、北韓族班等),電視劇中的許多演員都來自於這些院校歷屆的蒙古民族班。劇中還有大批內蒙古自治區自己培養的演員。由於拍攝的是蒙古族歷史上最偉大的領袖成吉思汗的傳記故事,這對於整個蒙古族來說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所以不僅僅整和出了本地區有史以來最強大、完整的演員陣容,每個人的演出也都盡心竭力。他們出色的精神氣質和獨特的民族風貌構成了作品中鮮活的眾生像,觀眾也從中體會到了蒙古民族獨特的行為/情感表達方式,領略了獨特的表現力和表演質感。
演員的表現大都比較出色,其中最為精彩的要數所有的孩子角色。童年和少年時代的鐵木真、劄木合,少年孛爾帖、合答安,鐵木真的弟弟哈撒兒、合赤溫、帖木格、別勒古臺、別克帖爾和妹妹帖木侖,塔塔爾部的少年,訶額侖的四個養子,這些孩子扮演的角色有“好人”也有“壞人”,他們身處亂世,所處規定情境中的矛盾衝突非常激烈,對於小演員們來說,對演技水準的要求可謂不低。小演員們不僅形象生動,表演也極為準確、細緻。最為可貴的是,由於他們基本沒有受過完整的表演訓練,完全是用自己的天性進行表演,其真實性和民族特色非常強烈,既符合創作的要求,又傳達了民族/歷史的神韻。論者以為,小演員的表現比成年演員還要出色。
成年演員的表演也都比較成功。
巴森扮演的成吉思汗鐵木真跨越了青年、中年、老年三個年齡段,在全劇中屬於支柱性人物。巴森的表演細緻、內斂,富有人情味,在文戲和武戲中都有出色的表現,塑造了比較令人信服的草原英主的形象。同時,巴森還扮演了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這個形象的塑造和鐵木真有一定的區別,這是一個演員表演上的成功之處。略顯遺憾的是由於巴森年齡稍大,在扮演青年鐵木真時的形象有些顯老,一定程度上破壞了人物的真實性。
薩仁高娃塑造的訶額侖同樣是有幾十年年齡跨度的角色,她塑造的這位蒙古民族的母親溫婉而又剛毅,在艱辛的處境中引領鐵木真兄弟成長,在關鍵的事件中給予準確的決斷,是受難者,是政治家,更是一位偉大的母親。薩仁高娃的缺陷也不在演技方面,而是太過年輕漂亮,在扮演老年訶額侖時的造型不太象,這一點電影《成吉思汗》中斯琴高娃扮演的老年訶額侖要更接近一些。
趙恒煊扮演的劄木合是劇中的又一個閃光點。作為鐵木真一生的朋友和敵人,劄木合具有和鐵木真相近的才幹,以及更多的促狹和私欲,這使他在一系列的角逐中敗下陣來。趙恒煊的表演非常到位,眼神的運用尤其出色。值得稱道的是,他是劇組中少有的幾位漢族演員之一,卻和蒙古族演員融為一體,在表演風格上十分接近。這是頗為難能可貴的。
電視劇《成吉思汗》中,其他演員也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人物形象。溫柔厚重的孛爾帖,莽撞豪爽的別勒古臺,裝神弄鬼的闊闊出,忠貞不渝的博爾術、者勒篾,好色機智的豁爾赤,溫順識體的合答安,忠誠果敢的木華黎、者別、納牙阿,優柔寡斷的王汗,剛愎自用的桑昆,降叛不定的答裏臺、忽察兒、阿勒壇,陰險狡詐的脫朵,自私狹隘的額裏真妃,忠厚老實的鎖爾罕失臘,以及蒙力克、哈撒兒、撒察別乞、塔爾忽臺、博爾忽、失吉忽突忽、豁阿黑臣、也遂、也速幹、忽蘭等許多蒙古曆史上著名的歷史人物,都被優秀的演員們成功演繹,他們共同構成了草原英雄的群像
影響的異化
在表演方面,雖然各主要、次要演員的表現幾乎都可稱為神形兼備,人物的造型也相當精彩,但是對於一部真正蒙古族歷史的電視劇來說,仍舊給人留有遺憾。關鍵之處在於:作品不是以12、13世紀蒙古民族的風貌作為表演藝術的基調,而是遵從了一種更加標準的電視劇表演“規律”。高等藝術院校的培養,似乎使原本具有少數民族特質的演員們的表現都變得格式化了。今日電視劇的具體形態,又在不停地強化著這種格式。
研究電視劇中的表演藝術,不能離開具體的視聽語言。影視藝術中的表演,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受到了視聽語言的保障和制約,這是其“物質圖像復原”特性決定的。視聽語言和表演,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電視劇這種語言中的“語言結構”(langage)和“言語”(parole)。在具體創作中,兩者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他們共同構成了電視劇藝術的主體。視聽語言這種“語言結構”對表演提出了限定性,而表演這種“言語”作為視聽語言的具體內容為作品提供了血肉。視聽語言和表演,恰似筋骨和血肉的關係。自然,血肉除了表演以外,還有其他的方面,但表演一定是最主要的內容。
電視劇《成吉思汗》在“語言結構”和“言語”兩個方面都有不盡人意之處,雖然作品本身取得了成功,但表演方面的缺憾卻是顯在的。
由於主流電視劇觀念的影響和具體工藝水準和創作習慣的要求,這部作品顯得並不十分純粹。由於具體的原因,這部作品擱置了六年才同觀眾見面。六年前的創作達到如此水準,不應該受到批評,而應該為人所驚嘆。但是,在核心精神上的偏離,或者說非民族性的主流電視劇拍攝方法,使得作品在品質上受到了影響,這個問題同樣出現在表演中。
蒙古民族是馬上民族,對其行為表現的較佳手段應該是動靜對比。行軍、征戰、圍獵、遷徙的動如脫兔,聚落、生息、計議的靜若處子,應該是著力表現的。作品本身確實也是沿著這樣的創作方向前進,但是六年前的觀念和電視劇創作的一些套路對它產生了損傷。比如,在這部作品中大量使用的三鏡頭切分法——俗稱“正反打”的——破壞了草原生活原本具有的流動感和凝重感。三鏡頭法作為早期好萊塢電影的一種語法,是“攝影棚室內劇”電影時代運用視聽語言的一種簡便而有效的手段,並不是視聽語言的全部。在歐洲的俄羅斯、法國、義大利等國電影中,就較少出現這種語法。但是在我國的電視劇創作中,三鏡頭法幾乎成了了不可或缺的金科玉律。對於電視劇《成吉思汗》來說,最大的問題在於三鏡頭法最適用的地方是沒有房頂的攝影棚內景,而最不適合的則是草原外景,它沖淡了草原文化原生的狀態和味道。草原和氈帳,需要的和可能實現的是最大的視點運動自由。但是,由於使用這種相對簡易的視聽語言,減弱了作品的表現力,對演員的表演也造成了限制。
在電視劇拍攝中,鏡頭的切分和景別的選取,使演員必須遵從“語言系統”的要求,從而失去了不少在“動”中表現人物性格的機會。全景交代環境,氣口做剪接點,聽到重要的話插一個聽者反應……長年在規定性視聽語言中進行表演工作的蒙古族演員們,也很難一下子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哪怕是自己祖先的時代。於是,從演員的表演結果來看,這更像是一部穿著蒙古服裝的中原地區電視劇。如果將服裝換過來,我們看到的會不會又是一部《三國演義》或者《康熙帝國》?各個民族在行為、語言、表情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蒙古族又是外部特徵更加強烈的一個馬上民族。然而,在《成吉思汗》中,我們看到的是中原化的語言、中原化的表情、中原化的形體,一種能夠更加傳神、生動、拙樸的表演方式沒有出現。
在對白方面,作品過於拘泥于常規電視劇的語言順序和語言邏輯。在成吉思汗生活的大部分年代,權威還沒有確立,每個人都具有執掌自己行為的權力,每個人都有追求和長生天直接對話的絕對自由的要求。即使是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偉業成功之後,由於殺死了巫者闊闊出,蒙力克的其他六個兒子一樣敢於衝入金帳和鐵木真拼命。這是答裏臺、忽察兒、阿勒坦復降復叛的心理動機,這亦是劄木合能夠不斷持續他的另一種事業的基礎,這也是成吉思汗的事業傳至第三代兒孫輩立刻發生分裂和內戰的原因。在所有的會議上,人們都是爭論不休、混亂不堪的,語言直接、誇張,夾雜著武力威脅。可是在電視劇中,我們看到的、聽到的語言段落,都具有非凡的秩序。有些對白的具體內容和表演結果,甚至使人聯想起一些著名革命歷史影片中“我方大本營”、“敵方大本營”內召開軍事會議的場景。這種語言,是中原大一統觀念下的電視劇語言邏輯。雖然在情節上作品真實地表現了成吉思汗生活年代詭異動蕩的社會現實,但是,和內容相悖的語言邏輯直接破壞了那個時代的歷史真實感,演員的表演也因之減色。
在形體方面,也存在類似的問題。蒙古族的特點,是“羅圈腿”。這是由於長年在馬上馳騁的後果。真正的馬上蒙古族在行走時都是拐拐的,這種拐是真實的,甚至構成了蒙古摔跤的形體基礎。在中原民族來看,羅圈腿是醜的;但是在蒙古民族看來,這卻是一種剽悍之美,和前文論及之對“狗”的定義相仿佛。電視劇中的人物形體呢?終於選擇了直挺挺的行走,遵從了電視劇的邏輯,失卻了民族的特色。再有就是到處出現的外景群眾演員,一個個輕飄飄地到處亂走(在前後景不斷劃過),手裏沒活,將蒙古的聚落變成了熙攘的城鎮。這種失誤,論者以為依舊是普通電視劇的觀念在作祟。
在這樣的觀念下,我們看到演員們——真正的蒙古族演員——在按照絕大多數電視劇的規則進行著表演,眼神的波動,判斷和交流,內心獨白,動作的設計……圓熟,但就是缺乏真正讓蒙古人心動的質感。每一個職業演員,都——太像職業演員了。如果作品的定位能夠更加遵從草原的規律,相信這些職業演員都能夠有更好的表現。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這部電視劇是普通話版。以前觀摩漢語版的《黑駿馬》和《天上草原》時都覺得不過爾爾,後來又看到蒙語版才真正意識到它們的價值所在。每一個民族的語言都有自己的靈魂,甚至於每一個地域的方言也都有自己的靈魂,如果這部電視劇是蒙語版,演員們口中說出的都是地道的蒙語,甚至是幾百年前的古蒙語,味道會純正很多,演員的表現力也會增色不少。
戰爭場面中的表演
蒙古牧區的人們對中原地區拍攝的表現蒙古人生活的影視作品大多很不滿意,他們甚至對聚居地蒙古族創作人員的作品也不滿意,原因就在於不地道。更加接近於成吉思汗精神的,似乎還應該算蒙古人民共和國拍攝的影視作品。而最具備蒙古族尚武精神的,當屬已經消亡的準噶爾蒙古人,他們戰至最後一人,也沒有投降求生。因而,電視劇中最難讓人滿意的,便是戰爭場面中的表演了。
成吉思汗和他的英雄們在馬上征服了歐亞大陸,戰爭是最能夠展現英雄性格的場面。十三翼大戰,者別射傷成吉思汗,主兒扯歹的武功,劄木合對王汗和塔陽汗講述蒙古軍,是史詩般的《蒙古秘史》中最激動人心的段落。但是電視劇卻採用了一種相對簡單得多的表現方式。
戰馬飛馳、短兵相接、武打動作,基本上就是電視劇中的戰爭場面。首先是馬隊飛奔、聚集,主要將領對話決定作戰方法;然後是騎兵步兵對衝;最後是雙方混成一團,以武打動作對陣;演員們的表演大多是動作和語言分離,打幾下,停下來說幾句臺詞……這種格式化的設置使演員們失去了表現蒙古馬上特質的可能性。蒙古軍作戰是絕對不用武打的,實際上,古代漢族作戰也從來不用武打,因為在戰場上武術基本上沒有用處。這是武打片給中國歷史劇帶來的不良影響。電視劇《成吉思汗》中較為成功的戰鬥段落主要是夜戰和攻堅戰,正是因為它們再現了歷史上真正的戰爭方式。
蒙古軍作戰的武器,主要有長短冷兵器和弓箭。火炮在後期運用在攻城戰中,野戰中絕少使用。
長兵器主要是長槍和套馬桿。長槍的槍桿很長,但並不是利用手臂發力殺敵,而是利用戰馬賓士的速度帶來的強大衝擊力刺殺敵人。象《三國演義》中那樣的走馬戰回合的樣式,只會存在於話本小說中。套馬桿套人和套馬的原理相同,是馬上民族全民皆兵的極好體現。
短兵器主要有蒙古彎刀和狼牙棒。電視劇中的蒙古彎刀樣式得體,但用法有誤。彎刀主要也不是用來砍殺的,和長槍一樣,是利用戰馬帶來的速度和力量對向敵人,敵人如果碰上刀刃,就會“迎刃而解”。胡亂揮舞彎刀是不行的,正確的用法是單手或雙手握刀,之後便是在馬上選擇準確的角度。狼牙棒在遊牧生活中用來對付狼群和桀驁不馴的野馬,在戰爭中追擊逃散的步兵很有效。
至於弓箭,西方學者稱蒙古騎兵使用的是一種“大型混合弓”,具有驚人的殺傷力。實際上,蒙古騎兵弓箭最令人生畏的地方在於,它可以在高速賓士的馬上發出,並且準確命中遠方的地人。即使是現代陸軍的坦克,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發明出能夠在行進間射擊的雙向穩定器。蒙古戰士僅靠自己的身體就能實現如此的命中率和殺傷力,難怪打遍歐亞無敵手了。
試想,如果電視劇能夠按照這些真正的戰爭方式設計戰爭場面,原野上的勇者——成吉思汗和他的英雄們,又會是怎麼樣的形象呢?如果鐵木真、哈撒兒、別勒古臺、“四狗”這些最著名的蒙古英雄和被他們稱讚、尊重的敵方的英雄們能夠按照更加接近於歷史真實的方式在戰陣上交手,呼喝出他們的語言,揮灑出他們的動作,那會是怎樣的一種草原英雄形象!演員們又會獲得多麼大的創作空間!演員們正是這些缺憾,反倒更加映襯出孩子們表演的真實。
相比較之下,蒙古人民共和國拍攝的影視作品應該成為有益的參照係。論者最欣賞的外蒙作品是電影《滿都孩公主》。滿都孩斯琴是蒙古曆史上一位傳奇人物,入宮後不為大汗賞識,遭遇了國家和家庭的災難,卻以柔弱的肩膀挑起國家的重擔,親自領軍出征,屢戰屢捷。最後卻陷入宮廷鬥爭的旋渦,含恨辭世。整部影片輝煌大氣,是難得的好作品。這部影片的主要創作人員都是畢業于莫斯科和彼得堡電影學院的專業人士,深得前蘇聯電影的精髓,卻並沒有減損作品的民族特色。他們對電影技術和藝術的運用原則是:“洋為蒙用”。作品在宮廷鬥爭的“靜”與戰爭場面的“動”中都極具特色,視聽語言的出色運用絲毫沒有累及演員的表演。在視覺造型上質樸大氣,袒胸露懷的人物,騎光背馬披皮甲的戰陣,接近於蒙古摔跤的殘酷戰鬥、具有民族個性的表演……這是一部傾蒙古全國之力打造的史詩巨作,在創作方面自然有許多方面是電視劇不能比擬的。但作品中處處洋溢的真正蒙古民族精神,卻是值得流著同一種血液的我們的創作者思考的。
導演王文傑是論者比較欣賞的一位導演,主要演員也都是非常優秀的職業演員。對於這一部電視劇的創作,他們也流露出一些遺憾和無奈。畢竟是六年前的作品,畢竟是電視劇創作集體對草原英雄的一次精神追索,畢竟要遵從現今電視劇創作的規範。一幾英才不能改變電視劇整個產業的問題。正是現時電視劇生產力的實際水準,形成了這部作品的具體形態,包括成績,也包括缺憾。
http://big5.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lddw/2008-06/10/content_15713331_4.htm

《成吉思汗》電視劇頭十分鍾裏面的欺騙

  中央電視臺隆重推出花費數億人民幣拍攝的二十多集電視劇《成吉思汗》。
由于本人對這段曆史有濃厚的興趣,就看了下來,看了10分鍾就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謊言,拿出來先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一個10分鍾的劇情裏能夠說那末多謊言,也實在是不容易。比如,鐵木真的母親是怎麽來的?根據《蒙古秘史》記載,那是鐵木真的母親也速該在路上看見一對新婚夫婦,女的長得好看,就回家叫他三個兄弟,企圖把新郎殺死,(沒有成功,新郎企圖救護新娘也沒有成功,只好跑掉了),他們把哭哭啼啼的新娘綁架到帳篷裏強奸了。    
    世界上很多別的民族,包括漢民族,都認爲這種殺人強奸的行爲不是光彩的事情。蒙古人顯然價值觀念不一樣。他們認爲這是英雄的業績,所以在自己爲數不多的書籍中,拿出來宣揚一下,應該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他們自己都認爲這是很幸福的事情,而且不把這種風俗強加在其他民族身上,其他人實在不應該有太大的非議,爲什麽世界各國的學者逗說《蒙古秘史》這本著作是偉大的作品?就是因爲它講了真話,把那個時代蒙古貴族的價值觀念毫無保留地介紹給世人,沒有任何欺騙。    
    遺憾的是,這部《成吉思汗》電視劇就不象《蒙古秘史》那樣說真話了。在講到這個故事的時候,一個美麗的新娘和一個長的猥瑣不堪的新郎和一大群人走在路上,遇到一群匪徒冒充也速該要搶新娘。這個新郎一看,馬上哭哭啼啼地對新娘說,我嚇死了,咱們沒有緣分,做出膽小如鼠的樣子要逃跑,新娘看不起新郎沒有英雄氣概,要和匪徒拼命。這時候一個見義勇爲的共産黨員式的英雄來了,是誰呢?原來就是鐵木真的爸爸也速該,他奮勇殺敵,趕走了匪徒,博得了美人的青睞,美人鄙夷他原來的膽小如鼠的丈夫,自願嫁給了這個英雄。    
    爲什麽電視劇的編劇導演,把一個殺死丈夫未遂,強奸新娘成功的強盜,描寫成爲一個見義勇爲的英雄?我不知道,或許是因爲他們知道漢民族不太看得起這種人。企圖把他們推薦給漢人“千年偉人”打扮得符合漢民族的審美觀。據有些學者說,鐵木真的母親在被綁架強奸的時候,已經懷了她丈夫的孩子。那個電視劇裏猥瑣不堪的新郎,可能就是大名鼎鼎成吉思汗的真正父親。不管這人是不是他的父親,他在也速該三兄弟企圖用追捕他的時候,的確表現出一個男子漢的氣概,他利用自己馬匹速度快,騎著馬把敵人引走,然後冒著生命危險繞了一圈回來救護新娘。新娘看到自己一同騎馬,必然會讓那三兄弟追上殺了新郎,含著眼淚讓他獨自逃走。還把自己的衣服送給新郎,蒙古秘史描寫道,新娘在被綁走的路上,哭得地動山搖,連河水和山谷森林都有回應,即使是在漢族人民的價值觀裏,這也多少是一個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如果那個新郎真的是成吉思汗的父親,那麽成吉思汗自己也肯定不會喜歡把綁架他母親強奸的故事,改成一個見義勇爲的英雄救美人的故事。但是這個電視劇顯然不是給成吉思汗寫的,也不是給蒙古人看的。它是用來欺騙漢族人民的。他的目的顯然是要把一些殺人`搶劫無惡不做的強盜,描寫成爲促進國家統一民族融合的英雄。這個英雄救美人的故事,不過是其中成千上萬謊言編造故事中的一個。    
    過去遊牧民族中一個綁架強奸婦女的行爲,也許可以說是無關大雅的。畢竟這種案子在當時的遊牧民族中極爲普遍,根本不算什麽,新郎或許自己就幹過類似的事情,受害的新郎未必有世界其他民族婦女那樣的價值和尊嚴觀念,很可能是逆來順受,習以爲常。漢族人民有不同的價值觀念,但並不是不可以容忍其他民族的價值觀念。而且,如果現代蒙古民族的後代價值觀念已經改變,就更沒有因此瞧不起他們的任何理由了。盡管如此,作者卻改編故事,對漢族人民進行了欺騙,顯然是對沒有把漢族人民當成自己人。 他們爲什麽要做這樣的欺騙,這才是我關心的問題。    
    在電視劇頭10分鍾裏另外一個謊言,就不是那末搞笑了。在曆史上,由于北方遊牧民族經常到漢族地區抄掠,屠殺人民,搶走財物,強奸婦女,綁架孤兒,中原政權爲了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對于做出這類罪行的部落首領都要懲罰。中原政權沒有能力制服他們時候,就用物質財富買通一些遊牧民族部落,讓他們管制那些掠奪成性的部落。蒙古部落的頭領俺巴孩,就是因爲掠奪中原,被當時的金朝政權買通韃靼逮捕到中原地區處死的。    
    然而在電視劇中,就象把綁架強奸鐵木真母親的強盜描寫成爲見義勇爲的好漢一樣,作者隱瞞了遊牧民族首領把到漢族地區抄掠`殺害百姓`強奸婦女`掠奪財産的事實,把他們描寫成爲無辜的受害者。把懲罰抄掠保護人民安全的中原政權,描寫成爲殘害少數民族的劊子手。他們把當時遊牧民族貴族貪婪財務而進行的大規模屠殺和種族滅絕, 描寫成爲爲了親屬複仇的正義行爲,把民族壓迫描寫成爲民族反抗。這等于是在宣布,他們對于漢族人民所犯下的罪行實力算當然的,只要他們願意,他們隨時都可以再次對漢族人民進行大屠殺。    
    爲什麽電視劇作者要把屠殺過幾千萬漢族人民`上億世界人民的凶手,描寫成爲報仇雪恨` 促進國家統一`社會進步`民族融合的人。爲什麽他們要在有關曆史事實上進行徹頭徹尾的欺騙。那些凶手的目的明明是爲了掠奪財物,成吉思汗爲了找到珠寶,下令把每個活人的肚子抛開,他們還把孕婦的得肚子切開,以殺害位出生的嬰孩取樂,把世界各族婦女強奸後還要殺死。 可是電視再在頭10分鍾裏,把他們描寫成爲無辜的受害者,把他們殺人的暴行描寫成爲爲了祖報仇,把他們描寫充滿正義感的GCD員式的英雄?。他們對漢族人民進行欺騙的真實目的是什麽?我相信,這是每個漢族同胞都應密切關注的問題。    
    我只看了頭10分鍾,就發現這樣的欺騙,在二十多集電視劇還有多少欺騙,我只好慢慢列舉了。我建議大家都看一看這個電視劇。在把其中的講的故事和曆史記載比較一下。我也盡我所能, 把我知道相關曆史記載拿出來。作爲開頭,我先把《蒙古秘史》中有關材料,附錄如下。     
 《蒙古秘史》中有關章節  
 那時也速該勇士正在額嫩河放鷹行獵,遇見了滅兒乞族的大赤拉都,正從澳勒戶族迎娶一個新娘回家。他發現那個女的姿色不凡,就急忙趕回家,把哥哥聶昆太子,弟弟韃裏臺老疙瘩找來。    
 赤拉都見勢頭不妙,拍馬就跑。他騎的是一匹快速的黃馬。很快逃過一座山崗,三個人追趕不放。赤列都繞過山崗,回到他車子那裏。訶額侖夫人說:“你看見那三個人嗎?臉色變態,肯定要殺了你,處處車前必有女,輛輛車中可尋婦。留得性命在,還怕娶不到閨女、婦人?你再娶別人,可把她改名叫訶額侖。你逃命去吧,聞我的味走吧!”說著就脫下自己的外套遞來。他剛從馬上探著身子接過來,三個人已經越過山嘴追上來了。赤列都拍著黃馬,慌忙向額嫩河上遊逃走了。    
 三個人在後面緊緊追趕,一直到追了七個山崗,才返回過來。也速該勇士拉著訶額侖夫人馬車的繮繩。他哥哥聶昆太子領路,弟弟答裏臺騎著馬走在車軸邊,訶額侖夫人說:“赤列都,我的阿哥,你從來沒有被逆風中吹散頭發,從來沒有在曠野裏餓過肚子,現在呢,兩根辮子,一個拉在背後,一個拉在胸前,一個向前,一個向後。怎麽會弄成這樣?”
 說完就放聲大哭,額嫩河都攪起波浪,震動了山谷和森林。    
 韃裏臺老疙瘩騎馬走在她旁邊,警告說:“你想摟抱的,早翻過好些山了;你要痛哭的,早渡過好些河了。哭叫再響,他回頭也看不見你;挂念再多,你想找他也沒門兒。閉嘴。”
 這樣也速該把訶額侖夫人帶到自己帳篷裏去了。也速該娶訶額侖  
  
傑克魏澤福Jack Weatherford《成吉思汗》(台北:時報出版,2006)

  成吉思汗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君王之一,他只花了二十五年,就征服比四百年古羅馬帝國更多的人口與更大的疆域,而蒙古族人過百萬人,蒙古「大軍」更是只有區區十萬出頭。他的豐功偉蹟,是近代喪失自信的中國人,面對西方文明的自我安慰;而蒙古人能徵善戰,征服過程動輒屠城,讓西方人又敬又怕。這些史蹟,對全世界的讀者來說,早已不是新鮮事。而本書獨到之處,便在於清楚交代鐵木真的出身與彪炳戰功之後,詳述他切合現在概念的治理方式。
  作者在蒙古待了五年,與研究團隊將十餘種語言的最重要一手、二手文本,與《秘史》裡的記載相比較;埋首於地圖,辯論不同文獻和更古老分析結果的精確意涵。團隊成員來來去去,在數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奔波往返,終於寫成此書。本書第一部分談成吉思汗在乾草原上崛起稱霸的過程,以及從一一六二年他出生後,一直到他統一蒙古各部,一二○六年建立蒙古國這期間,形塑他一生與性格的外在因素。第二部分則跟著蒙古人,透過「蒙古人所掀起的世界大戰」,進入歷史舞臺。這場大戰歷時五十年(一二一一至一二六一),直到成吉思汗的孫子起內鬨,兵戎相向為止。
蕭啟慶(中研院院士、清華大學歷史所梅貽琦榮譽講座教授)推薦:美國人類學者傑克.魏澤福(Jack Weatherford)所著《成吉思汗--現代世界的創造者》是一部具有寬廣學術基礎的普及性史著。作者根據各國歷史文獻及其團隊在蒙古等相關地區長達五年的田野調查,探討蒙古征服世界的過程及其影響。既有引人入勝的敘事,也有深入的分析。
傑克.魏澤福:美國明尼蘇達州馬卡列斯特學院(Macalester College)的人類學教授。他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攻得博士學位,並獲頒蒙古成吉思汗學院的人文榮譽博士學位。其他著作有《印第安施者》(Indian Givers)、《野蠻與文明》(Savages and Civilization)、《金錢簡史》(The History of Money,商周)等。
譯者黃中憲:政大外交系畢業,曾任出版社叢書主編、網路媒體國際新聞編譯,現專職筆譯。譯作有《企業理想國》、《國家地理攝影精技》、《發現非洲》、《伊斯蘭世界》、《破解古埃及》、《1776》等。

黃崇興教授(臺灣大學EMBA代理執行長)書評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 略?文采; 唐宗宋祖, 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首先認識成吉思汗,是在傳統的50年代的教科書中,成吉思汗,是一位異族,是元朝的始祖,他的子孫滅了宋朝(活該),把我們漢人列為低等社會族群;他們的最大貢獻據說為了傳遞「八月中秋殺韃子」的字條而成為中秋節月餅的理論根據。
  再次碰到成吉思汗,是在讀金庸的射雕英雄傳,郭靖母子在他那裡打工,因為與拖雷王子與華箏公主的情誼,讓他融入與參與了一些成吉思汗的豐功偉業。因為這部小說,我才對蒙古帝國的發展,他們與西夏、金國、西遼、南宋、花剌子模之間的錯綜複雜的社會、地理、歷史以及政治的糾葛,以及之後的戰爭與政治情勢變化多了一些瞭解。
  第三次遇見成吉思汗,是我看大陸中央電視臺拍攝的「成吉思汗」電視影集。該影集幾乎是以「蒙古秘史」為綱,以後世的野史、傳說為緯,將成吉思汗當成一位奮鬥、有野心,像亞歷山大、像凱撒、像拿破崙一樣的君主,客觀的來敘述。在影片中,他顯示出獨特的人性與個性,以及所有的愛、恨、情、欲。
  今天Jack Weatherford的書竟然是從非常社會學以及管理學的角度來看成吉思汗的功業。成吉思汗的銅筋鐵骨、似狼性格的養成,該是應了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原理熬出來的。一個沒有一絲資源的人,茁壯過程的第一策就是要「求生存」,不管結盟也好,當強者的附庸也好,都要能審勢、慎行、逐步積聚實力。
  從組織管理面來看,以親屬為基礎的草原階層體制中,成吉思汗所做的第一步改革,就是採用不同的方式組成團隊,是根據能力,而不是根據親屬血緣,而以忠誠來做為用人的標準,這樣組織才能夠撇開家族共同體的包袱,完全以功能體的方式運作。第二項改革就是收編與融合被他征服的對手,將他們納為結義兄弟一樣,成為部落的新成員,這是實實在在的文化融合,取長補短,將各式菁英留在組織內的作法。第三項改變就是戰利品這些財物的分配,以及工作分配的公平性;對於陣亡將士遺族的撫卹,以及如何處理戰利品,成吉思汗訂定了一個截然不同於以往只照顧貴族的作法。
  為讓上面所提到的組織手段能夠落實,同時顧及作戰執行力的最大發揮,就要進行組織結構的調整:以十為單位同心圓式的功能組織設計,讓團隊真正落實的形成以發揮最佳的功能。在精神與新文化的建立上,成吉思汗善用他個人對「長生天」以及「大地」這個草原自然宗教的虔誠,將親族、民族、宗教結合起來,然後進一步在部族會議與各階層直接溝通取得共識,形成一種新的公民概念,把「志同道合」的人集合成為蒙古帝國組織運行的基礎。
  徒人不足以成事,為要求這個由不同部落組成的帝國,和平相處,有共同基本的價值觀,也藉機會消除一些草原上的惡習,成吉思汗將草原上遊牧民族千百年來的習俗以及傳統,結合整理為稱之為「大法」的法律,要求所有人一體遵守,並設置「大斷事官」確保法律的實施。除次之外,他為新的蒙古帝國設計了一套文字,他為帝國培養優秀的人才,他為帝國建構一個有效的後勤體系,他讓帝國中的人擁有充分的宗教自由以免除宗教戰爭,他為帝國的有效運作建立一套通信方法與系統。所以,他創建了一套相當完善的管理基礎制度。
  有鑑於「沒有敵人就失去團結的理由」,成吉思汗不斷的在找新的敵人。因為往北森林擴張所得到的作物價值,比不過南方多樣的商品。可以說是成吉思汗的某種物欲作祟,終於造成了貧瘠的草原文化與富裕的農業文化的衝突。在整個南侵的過程中,更令人佩服的是成吉思汗與他的蒙古帝國的學習精神,不拘泥於現有優勢與技能,邊做邊學,截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儘量善用攻城掠地而來的新資源充實自己。這就是成吉思汗進行全球化的基本模式。
  在西征上,其實蒙古人只是對於不投降、頑抗的城市進行最激烈的攻擊,對於無禮於或不義於他們的地區或是人民給予嚴厲的懲罰。大多數投降的城市他們都是輕輕略過,並沒有留很多的人下來佔領被征服的城市。充其量他們只是一昧的在追求一種軍事勝利的優越感。
  千年之後,在Jack Weatherford的書裡,我們看到作者發現為這個征戰而設計、培養、運作的後勤機制,無形中促進了東西文化的交流。也發現因為蒙古軍隊的刺激,攪亂了歐洲封閉的社會結構、生活機制、還有古老的文明,讓當時似乎受傷嚴重的國家地區,在劫後餘生的驚嚇裡,醒過來重新思考與反省,重新建立他們的社會,再復興他們的文明。這是蒙古人給他們的大破壞之後的自己的大建設。如果沒有成吉思汗的野心,以及他的三代子孫的忠實執行,歐洲是否能夠享有今天的文明?讀完這本書,我認為成吉思汗個人對今天這個世界的貢獻,對當時他的人民的福祉的努力,絕對超過那個朱元璋。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51208

元太祖成吉思汗

【人物簡介】
  姓 名:孛兒只斤鐵木真
  出 生: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 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   
  卒 年:宋理宗寳慶二年 成吉思汗二十二年 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年)
  享 年:66
  廟 號:太祖
  諡 號:聖武皇帝 加諡:法天啓運聖武皇帝(至大二年加諡)
  陵 寢:起輦谷
  父 親:孛兒只斤?也速該把阿禿兒
  母 親:弘吉剌氏?訶額侖(也譯月倫)
  兒 子:術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
  女 兒:阿剌海別  
  在位:(1206~1227),在位二十一年
【具體介紹】
  即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孛兒只斤氏,名鐵木真。蒙古族,也是蒙古曆史上的傑出政治家、軍事家。公元1206年,被推舉爲蒙古帝國的大汗,統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在位期間,多次發動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黑海海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建立了世界曆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之一。投奔克烈部汪罕,收集亡父舊部,逐漸恢複實力。約在金大定未建立宮帳,稱汗。與劄答闌部劄木合等作戰,敗績,史稱十三翼之戰。金承安元年(1196),與汪罕聯兵助金截擊塔塔兒部翰裏劄河(今蒙古烏勒吉河),金授察兀忽魯之官。又隨汪罕與乃蠻部戰,戰後諸部來附,勢力增強。金泰和元年(1201)二月,與汪罕戰勝以劄木合爲首的蒙古高原十余部盟軍。滅塔塔兒撕四部,據呼倫貝爾草原,實力大增。三年,被汪罕發兵掩襲,敗退至班朱尼河(呼倫湖西南)。不久,乘汪罕不備,奇襲汪罕牙帳,滅克烈部。次年與乃蠻部決戰,滅乃蠻。六年于翰難河(今鄂嫩河)畔召開忽裏臺大會,建蒙古國,即大汗位,加號成吉思,頒布劄撒,建萬人怯薛,分封九十五千戶,設劄魯忽赤掌行政司法諸事。即位四年(1209),大舉入侵西夏,引河水淹中興府(今寧夏銀川)迫使西夏納女請和。六年,率大軍南下攻金,分兵三路破華北各地。九年,因金帝獻岐國公主請和,乃退兵。十年複以金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爲口實,攻占中都(今北京)。病死于六盤山。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上廟號太祖。次年,追上諡號聖武皇帝,至大二年(1309)加諡法天啓運聖武皇帝。
  成長經曆
  出生于蒙古乞顔部貴族世家。 六世祖海都、高祖敦必乃、曾祖葛不律汗及族曾祖俺巴孩汗等都曾是蒙古部的顯赫人物或首領;父也速該有拔都(勇士)稱號。時漠北高原有百余部落,互相攻戰。鐵木真降生時,適逢其父在作戰中俘獲塔塔兒部首領鐵木真兀格,爲紀念是役武功,故取此名。
  生于額爾古納河北部的河邊(今內蒙古 呼倫貝爾 額爾古納市 莫爾道嘎鎮)。9歲時,其父被塔塔兒部人毒死,部衆離散,隨寡母訶額侖艱難度日,曾被其他部落捉獲,險些遇害,憑其機敏逃脫。稍長,依附蒙古高原最強大的克烈部首領脫裏(後稱汪罕),並尊之爲父,得以收聚其父舊部;又與劄答闌部首領劄木合結爲安答(義兄弟),逐步發展勢力。爲報複蔑兒乞部搶妻之仇,求汪罕、劄木合出兵,合本部兵共數萬,突然襲擊蔑兒乞部,斬殺許多仇敵,奪回妻子。
  金大定末年,移營怯綠連河(今克魯倫河)上遊,獨立建帳,廣結盟友,選賢任能,寬厚待人,吸引許多蒙古部衆和乞顔氏貴族來投,被推爲可汗。約在金大定末年或明昌初,劄木合反目爲仇,率13部聯軍3萬之衆來攻,鐵木真召集諸部兵3萬,分13翼(翼,意爲營或圈子)迎戰,失利退兵,史稱十三翼之戰。因鐵木真善于爭取人心,致劄木合部衆紛紛叛附,反而壯大了力量。
  承安元年(1196),與汪罕一起,配合金丞相完顔襄擊殺塔塔兒部部長以下多人,被金朝封授劄兀忽裏(部族官)。再與汪罕聯兵,大敗正在會盟的哈答斤等11部聯軍。
  泰和元年(1201),率軍大破劄木合組織的松散聯盟。次年,遭乃蠻聯軍進攻,退入金邊牆內,大敗乃蠻聯軍于闊亦田(今哈拉哈河上遊)之野,乘勝攻滅塔塔兒四部。因勢力漸強,引起汪罕嫉恨和敵視。三年,遭汪罕突襲,敗走班朱尼河(今呼倫湖西南),以飲濁水與從者盟誓,共度難關。再轉移至合泐合(哈拉哈)河中遊, 收集潰散部衆4600(一說2600)余騎,經過休整,逐漸恢複元氣。後偵悉汪罕驕怠不備,夜襲汪罕大營,大潰其衆。汪罕只身敗逃,被乃蠻人捕殺,克烈部亡。
  四年,建怯薛(護衛軍)。不久,乘乃蠻首領太陽汗來攻,巧布疑陣,擒殺太陽汗,征服其部衆,迫哈答斤、朵魯班等部來降。至成吉思汗元年(1206),蒙古高原百余個大小部落先後敗亡,塔塔兒、克烈、蔑兒乞、乃蠻和蒙古五大部均統一在鐵木真的旗幟下。鐵木真遂在斡難河(今鄂嫩河)之源舉行大聚會,建立也客?蒙古?兀魯思(大蒙古國),被尊爲成吉思汗(此號有“海洋”或“強大”的皇帝之義)。將怯薛擴充至萬人,稱大中軍。以兵民合一的千戶制編組民衆,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命“四傑”博爾忽、博爾術、木華黎、赤老溫爲四怯薛長。
  成吉思汗立國後,勢力益盛,開始對外發動大規模征服戰爭。經過二十余年與西夏的戰爭,屢創西夏軍主力,迫西夏國王乞降,削除金朝西北屏障,得以順利南下攻金。六年,親率大軍進攻金朝,開始了爲時24年的蒙金戰爭。首戰烏沙堡(今河北張北西北)獲捷;再戰野狐嶺(今河北萬全西北)、會河堡(今懷安東南),殲滅金軍大量精銳;又戰懷來(今屬河北)、縉山(今北京延慶),大敗金軍十余萬;還重創金軍于東京(今遼寧遼陽)、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關等地。後來不斷改變戰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遼西地區。
  成吉思汗九年三月,集兵中都(今北京)城下。料一時難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獻岐國公主、金帛和馬匹,引兵退出居庸關。六月,以金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而“違約”爲藉口,乘金國人心浮動及憋軍嘩變降蒙之機,遣部將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軍,會合降蒙乣(乣 音jiǔ 遼、金、元時代對被征服的北方諸部族人的泛稱)軍進攻中都,以圍城打援和招降之策,于次年五月克城。爲適應攻城需要,成吉思汗采納部將建策,逐步建立了炮軍,攻城以炮石爲先。後來攻城作戰,一次用炮即達數百座,迅即破城。同時,爲吸取各民族的先進技術,四處掠奪工匠藝人,一城即掠得數萬。隨後建立工匠軍,設廠冶鐵制造兵器。在通信聯絡上創建了“箭速傳騎”,日速數百裏,軍令傳遞和軍隊調遣速度增快。善于發揮騎兵之長,有“蒙古旋風”之稱。
  成吉思汗十二年,成吉思汗封木華黎爲太師、國王,指揮攻金戰爭,自率主力返回蒙古准備西征。
  成吉思汗十三年,遣先鋒將領哲別滅西遼屈出律勢力,掃清西征障礙。
  成吉思汗十四年,以西域花剌子模國殺蒙古商人和使者爲由,以軍事擴張和擄掠財物爲目的,親率大軍約20萬分路西征。數年間先後攻破訛答剌(在今錫爾河中遊)、布哈拉及撒馬爾罕等地。遣哲別、速不臺率軍追擊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迫其逃至寬田吉思海(今裏海)中小島(後病死)。再命哲別、速不臺繼續西進,遠抵克裏米亞半島;自率一軍追擊摩訶末之子劄蘭丁至申河(印度河)。
  成吉思汗十九年,班師返漠北。
  成吉思汗二十一年,率軍10萬殲滅西夏軍主力(次年西夏滅亡)。成吉思汗正欲集中全力攻金,于二十二年七月十二(1227年8月25日)在六盤山下清水縣(今屬甘肅)病逝,年66歲。臨終遺囑: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聯宋滅金。其子窩闊臺和拖雷遵此遺策,于窩闊臺汗六年(1234)滅亡金朝。  
崛起,彎弓射大雕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生于12世紀60年代初期(1162)。當時,中國北方處在女真族的金朝統治之下。大漠南北草原各部還各自獨立, 互不統屬。金朝對其實行“分而治之”和屠殺掠奪的“減丁”政策。1146年,蒙古部首領俺巴孩汗被金熙宗以“懲治叛部法”的名義,殘酷地釘死在木驢之上。蒙古部落聯盟曾經組織了多次反抗鬥爭,他們的幾代先人爲此付出了鮮血與生命。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出生的鐵木真,自然也將對金國的勝利看作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奮鬥目標。
  他一直把這個仇恨記在心裏,正是這種幾代冤仇導致了草原內外的長期征戰,鐵木真的母親訶額侖夫人出身于弘吉剌部,同蔑兒乞人赤列都結親。1161年秋,蒙古乞顔部首領也速該在斡難河畔打獵,發現了途經蒙古部駐地的訶額侖。他在幾位兄弟朋友的協助下,根據當時的“搶親”傳統,打敗了蔑兒乞人,搶來了訶額侖夫人,于是訶額侖成爲也速該的妻子。第二年,也速該活捉了塔塔兒部首領鐵木真兀格,恰好這時第一個兒子降生了。爲了慶祝戰爭的勝利,也速該給自己剛剛出生的長子取名爲“鐵木真”。鐵木真9歲那年,父親被塔塔兒人鐵木真兀格之子劄鄰不合毒死。也速該死後,俺巴孩汗的孫子泰赤兀部的塔裏忽臺乘機興風作浪,他煽動蒙古部衆抛棄鐵木真母子,使他們一家從部落首領的地位一下子跌入苦難的深淵。
  鐵木真18歲時,昔日的仇敵蔑兒乞部的脫脫部長又搶走了他的妻子。鐵木真向蔑兒乞部開戰,打敗了蔑兒乞人。1184年前後,鐵木真被推舉爲蒙古乞顔部的可汗。鐵木真稱汗引起了雄心勃勃的劄木合的忌恨,劄木合糾合塔塔兒、泰赤兀等13部向鐵木真發動了“十三翼之戰”。在鐵木真一生所經曆的60余場戰爭中,這是惟一一次沒有打勝的戰爭。
  隨著自己力量的不斷強大,鐵木真開始向殺害父祖的敵人發動進攻。打敗了主兒乞部,其首領被殺,部將木華黎父子則投到鐵木真帳下。後來木華黎成爲鐵木真的第一名將,被封爲太師國王,讓他獨當一面地經略中原。
  草原各部貴族害怕鐵木真的崛起,推舉劄木合爲“古兒汗”,即衆汗之汗,誓與鐵木真爲敵。他們組成了12部聯軍,向鐵木真和克烈部發動了闊亦田之戰。劄木合率領的烏合之衆經不住鐵木真、王汗聯軍的猛烈打擊,不到一天就土崩瓦解了,劄木合投降了王汗。隨後鐵木真進攻塔塔兒部,其首領劄鄰不合戰敗後服毒自殺,塔塔兒部另一首領也客扯連投降。鐵木真追擊泰赤兀部,在指揮作戰中被泰赤兀部將射中脖頸,生命垂危。第二天清晨,泰赤兀部衆就向鐵木真投降了。
  泰赤兀部的覆滅,鏟除了鐵木真進一步統一蒙古各部的巨大障礙,而其手下幾員部將如神箭手哲別、納牙阿等卻成爲鐵木真征服天下的得力助手和一代英雄。後來遠征西遼消滅屈出律的是他們,第一次在西征中哲別和速不臺作用最爲特殊,追趕蘇丹的是他們,活捉禿兒罕太後的是他們,打敗羅斯基輔大公的也是他們。
  1202年秋,鐵木真集中兵力,消滅了其宿敵塔塔兒部。1203年秋,鐵木真襲擊了一直與自己爭戰不休的王汗的金帳,王汗父子被打敗。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蠻部。
  王汗只身一人想投奔乃蠻部,在乃蠻邊界被邊將當作奸細殺死,王汗的兒子桑昆也身死異鄉。
  強大的克烈部被消滅了,鐵木真占據了水草豐美的東部草原——呼倫貝爾草原。在蒙古草原上只剩下乃蠻部還有力量能夠與鐵木真對抗,敗于鐵木真之手的各部貴族先後彙集于乃蠻汗廷,企圖借助太陽汗的支持奪回自己失去的牛羊和牧場。但草原人民並不希望部落林立的局面重演,而未經戰陣、不自量力的太陽汗也不堪一擊,經過納忽崖之戰,貌似強大的乃蠻部被徹底消滅。  
身世
  鐵木真9歲那年,父親帶他到弘吉剌部去求親。弘吉剌部的智者德薛禪將自己的女兒孛兒帖許配給鐵木真。但也速該在返回蒙古草原途中,被塔塔兒人的鐵木真兀格之子劄鄰不合毒死。也速該臨終前要求其部衆,將來爲他報仇時,高于車輪的塔塔兒人要統統殺掉。也速該死後,鐵木真一家在草原上艱難度日。訶額侖夫人將家族振興的希望寄托在鐵木真兄弟身上,尤其是長子鐵木真,希望他能成爲將來蒙古部的首領。但鐵木真的異母弟別克帖兒並不服從他的權威,已經有了領袖感覺的鐵木真是不能容忍這種挑戰的。鐵木真13歲那年,幾位小兄弟偶然發生了一次“搶魚”、“搶鳥”事件,鐵木真、哈撒兒與別克帖兒發生沖突。鐵木真、哈撒兒一前一後,射死了別克帖兒。母親悲憤地責打他,教育他,說:現在除了影子之外沒有伴當,除了馬尾巴之外沒有鞭子,越是在這種時刻,越應該兄弟一心,這樣才能擔負起振興家族的大業。經過母親的教育,他真誠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表示永不忘記母親的教訓,一定要團結一致,爲家族的振興而團結奮鬥。鐵木真16歲那年,主兒乞人盜走了鐵木真家的9匹銀合馬。鐵木真在追馬的過程中結識了一位知心朋友博爾術。後來博爾術成爲蒙古帝國的一員名將,成吉思汗手下的四傑之一。
  塔裏忽臺本來以爲鐵木真一家一定會被餓死,不料訶額侖卻領著孩子們熬了過來,鐵木真長成了少年英雄。于是他聽從祖母的指教,以長輩教訓晚輩的名義,借口鐵木真射殺了弟弟這件事,要捉拿鐵木真。塔裏忽臺企圖用鐵木真的人頭祭天祭山,鐵木真卻打傷看守逃走了,鬧得那位老太婆(塔裏忽臺的祖母)死不瞑目。在此生死關頭,鐵木真巧遇合答安一家。合答安是塔裏忽臺捅馬乳奴隸鎖兒罕失剌的女兒,她心地善良,冒著生命危險搭救了鐵木真,並根據“遇客婚”的傳統,二人在羊毛堆裏産生了一段難忘的情緣。鐵木真對恩人加戀人的合答安發誓說:如果能活著逃出去,將來一定要娶她爲妻。而作爲奴隸的合答安知道鐵木真已經同弘吉剌部的貴族女兒孛兒帖訂了親,少女的心裏只有一個心願——將來你真有了出頭之日,讓我做一個奴婢,侍侯你一輩子吧!與塔塔兒部闊亦田之戰後,鐵木真少年時代的救命恩人和情人合答安終于來到鐵木真身邊。這時合答安已經是近40歲的婦人了。可是她一刻也不曾忘記過鐵木真,多少次爲了他的平安而祈禱,爲他的成功而喜悅。鐵木真也不曾忘過合答安,不料剛一見面,自己的部衆便殺死了合答安的丈夫傻駱駝,鐵木真非常內疚。其實,合答安對自己的丈夫是無所謂愛也無所謂恨的,她是個奴隸的女兒,一個女奴還敢奢望按自己的意願談婚論嫁嗎?只是她厭惡傻駱駝跟隨塔裏忽臺與鐵木真爲敵而已。鐵木真知道合答安成了寡婦,便想實踐自己的諾言,納她爲側妃。合答安深愛鐵木真,正因如此她拒絕了鐵木真。因爲她不是施恩圖報的人,她知道鐵木真這時需要的是年輕貌美的側妃來調節由于血腥的廝殺帶來的壓力,自己還是堅持實踐自己的心願,給鐵木真做奴婢,侍侯他一輩子。于是她以特殊的身份成爲鐵木真的一個家庭成員。不過鐵木真並沒有把她當奴隸看待。
  面對著一個又一個突如其來的災難,鐵木真母子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而是不息地奮鬥,勇敢地抗爭。在危難中,鐵木真不僅結識了幾個可以生死相托的知心朋友,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汗國,巧遇品德高尚的恩人與情人,而且“射雕英雄”的名聲也在此時傳遍了蒙古草原,愛和恨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深深影響了鐵木真兄弟的成長曆程。
  鐵木真18歲時,弘吉剌部的德薛禪根據原來的婚約,將自己的女兒孛兒帖嫁給了鐵木真。但美好的生活僅僅過了幾個月,他的妻子就被昔日的仇敵蔑兒乞部的脫脫部長搶走了,並被強迫與赤列都之弟赤列格兒結合。鐵木真殺父之仇未報,蔑兒乞人的奪妻之恨又降臨到他的頭上。爲了奪回自己的妻子,他面對不兒罕山向長生天禱告,決定向強大的敵人蔑兒乞部開戰。
  1206年,鐵木真在蒙古的根本之地斡難河源頭舉行庫裏臺選汗大會,鐵木真被推舉爲成吉思汗,蒙古汗國宣告成立,這在蒙古史乃至中國和世界曆史上都是一件大事。通天巫闊闊出以天神名義給鐵木真上尊號爲成吉思汗。鐵木真分封功臣與諸子、諸弟和功臣,實行了具有草原特色的領戶分封制——千戶、萬戶與諸王制;並創造了畏兀字書,制定了法律制度;征服了林中百姓和畏兀兒族政權。蒙古草原統一的時代終于到來了。
  領戶分封制軍隊是國家政權的主要組成部分。有兵就有權,兵強則國固。在以征服戰爭爲職業的曆史階段尤其如此。因此,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後,第一件事就是大封功臣、宗室,把在戰爭中已經實行的千戶制進一步完善和制度化,創立了軍政合一的千戶制,先後任命了一批千戶官、萬戶官和宗室諸王,建立了一個層層隸屬、指揮靈活、便于統治、能征善戰的軍政組織。成吉思汗把占領區的人戶編爲95個千戶,分封給開國功臣和貴戚們,分別進行統治。《史集》和《蒙古秘史》一一列舉了這些千戶官的姓名、出身、主要經曆以及各千戶的組成情況,其中包括78位功臣,10位駙馬,有3位駙馬共領有10千戶,因此當時實際分封的只有88人,這就是蒙古汗國曆史上著名的八十八功臣。千戶制的建立,標志著部落和氏族制的最後瓦解。這是一種軍事、政治、經濟三位一體的制度,是蒙古汗國統治體制中最重要的一環。建立特殊功勳的那顔,還被授予種種特權,那顔階層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統治蒙古人民的支柱。這實際上是用戰爭打敗了原來各部的奴隸主和氏族貴族,又重新培植了一個新的奴隸主階層,這是以成吉思汗所在的黃金家族爲主、各級功臣爲輔的新的奴隸主階層。
  塔塔統阿創蒙古文字蒙古族原來沒有文字,只靠結草刻木記事。在鐵木真討伐乃蠻部的戰爭中,捉住一個名叫塔塔統阿的畏兀兒人。他是乃蠻部太陽汗的掌印官,太陽汗尊他爲國傅,讓他掌握金印和錢谷。鐵木真讓塔塔統阿留在自己左右,“是後,凡有制旨,始用印章,仍命掌之”。不久,鐵木真又讓塔塔統阿用畏兀兒文字母拼寫蒙古語,教太子諸王學習,這就是所謂的“畏兀字書”。從此以後,蒙古汗國的文書,“行于回回者則用回回字”,“回回字只有二十一個字母,其余只就偏旁上湊成。行于漢人、契丹、女真諸亡國者只用漢字”。而在一個相當時期內,在蒙古本土還是“只用小木”。“回回字”就是指的“畏兀字書”。雖然忽必烈時曾讓國師八思巴創制“蒙古新字”,但元朝滅亡後就基本上不用了,而“畏兀字書”經過14世紀初的改革,更趨完善,一直沿用到今天。塔塔統阿創制蒙古文字,這在蒙古汗國曆史上是一個創舉。正是由于有了這種文字,成吉思汗才有可能頒布成文法和青冊,而在他死後不久成書的第一部蒙古民族的古代史——《蒙古秘史》,就是用這種畏兀字書寫成的。
  蒙古成文法——大劄撒的頒布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前,由于蒙古族還沒有文字,因此也不可能有成文法。1206年成吉思汗建國時,就命令失吉忽禿忽著手制定青冊,這是蒙古族正式頒布成文法的開端。但蒙古族的第一部成文法——《劄撒大典》卻是十幾年之後,在西征花剌子模之前制定的。據《史集》記載,1219年,“成吉思汗高舉征服世界的旗幟出征花剌子模”,臨出師前,“他召集了會議,舉行了忽裏勒臺,在他們中間對自己的領導規則、律令和古代習慣重新做了規定”,這就是所謂《劄撒大典》。志費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專門寫了一章“成吉思汗制定的律令和他興起後頒布的劄撒”,其中說:“因爲韃靼人沒有自己的文字,他便下令蒙古兒童習寫畏兀文,並把有關的劄撒和律令記在卷帙上。這些卷帙,稱爲‘劄撒大典’,保存在爲首宗王的庫藏中。每逢新汗登基、大軍調動或諸王會集共商國事和朝政,他們就把這些卷帙拿出來,依照上面的話行事,並根據其中規定的方式去部署軍隊,毀滅州郡、城鎮。”現在,《劄撒大典》已經失傳,但在中外史籍中還片斷記載了其中一部分條款。俄國人裏亞贊諾夫斯基曾彙集波斯、阿拉伯和歐洲史料中的有關記載,得到成吉思汗的劄撒條款36條、訓言29條,以及其他有關蒙古法律的記述若幹條。漢文史料中保存的劄撒和訓言也相當多,還有待于收集整理。根據以上這些不完整的記載,我們可以大致了解成吉思汗法律的若幹內容。在蒙古社會中,大汗、合罕是最高統治者,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大汗的言論、命令就是法律,成吉思汗頒布的“大劄撒”記錄的就是成吉思汗的命令。成吉思汗的“訓言”,也被稱爲“大法令”。  
  花剌子模訛答剌城的海兒汗殺死了蒙古汗國的450名和平商人,其國王摩訶末又武斷地殺死了成吉思汗派去交涉的正使。這成爲成吉思汗西征的導火線。
  如何看待成吉思汗西征,古今中外一直有不少爭議。蒙古族是個馬上民族,他們在馬背上降生,在馬背上成長,甚至在馬背上死亡。成吉思汗是個馬上皇帝,他跨馬揮刀統一了蒙古草原,攻下了金朝的中都,又將馬蹄所到之處視爲自己的領土,掠奪人口和財物,爲自己的子孫經營一片理想的領地,這確實是成吉思汗西征的真正目的。
  出師前的爭吵——西征出師之前,成吉思汗諸子之間發生了一場關于長子術赤的出身與汗位繼承問題的爭吵:術赤是不是成吉思汗的親生骨肉,並非當時爭論的焦點,其關鍵在于究竟由誰繼承汗位。能否使自己的事業發揚光大,是成吉思汗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在這場沖突中,成吉思汗確定三子窩闊臺爲汗位繼承人,主要就是從政治穩定和個人才能方面考慮的。同時它說明當時蒙古汗位的繼承還沒有實行嫡長子繼承制,而是保留了一些原始社會末期推舉制的痕迹:從嫡子的“賢者”中選拔繼位者,最後由庫裏臺大會予以確認。正是這種汗位繼承制度,導致了成吉思汗死後蒙古皇族的皇位之爭。術赤是長子,當時關于此人是不是成吉思汗親兒子的爭論,在成吉思汗心理上留下了陰影,這個陰影一直伴隨他走完自己的一生。察合臺是孛兒帖生的二兒子,打起仗來不失爲一個勇士,有不服輸的性格。不過他生性魯莽、好鬥、殘忍,成吉思汗知道他不是繼承自己事業的材料。窩闊臺是老三,論戰功和勇敢他都不如兩個哥哥。可是他比兩個哥哥聰明,能體察成吉思汗的心思,爲人也隨和,從不參與兄弟之間的爭鬥,從不對繼承汗位表現出任何熱衷。正是這一點,使他得到成吉思汗的信賴,並把汗位傳給了他。
  掃清邊界,中間突破成吉思汗對花剌子模的進攻采取了“掃清邊界,中間突破”的戰略。花剌子模的新都撒馬爾罕在不花剌以東,舊都玉龍傑赤在不花剌西北。國王駐新都,母後禿兒罕駐舊都。
  成吉思汗首戰的目標是攻取訛答剌等邊界城市,同時親率中軍進攻不花剌,目的在于避實擊虛,從中間突破,切斷花剌子模新舊二都之間的聯系,使其首尾不能相顧。這場戰爭打得最激烈的地方就是訛答剌城,海兒汗最後被活捉。成吉思汗爲了給被殺的商隊和使臣報仇,融化了銀液灌在他的眼睛裏。   
摩訶曼國王之死
  花剌子模在當時的中東地區相當強大,他們的國王摩訶曼蘇丹,號稱世界征服者。中東地區和相鄰的歐洲諸國都十分懼怕他,連斡羅思的不少公國,也常常被他們襲擾,以致花剌子模的集市上常常有斡羅思人被拍賣。摩訶末不可一世、目空一切,他除了對母後有所忌憚之外,將西遼人、乃蠻人全不放在眼裏。對于蒙古人,開始他知之甚少,太後的兄弟海兒汗貪財害死了蒙古商隊,他並不贊成,也不知情,但因爲太後支持國舅,他也只得以強硬的態度對待蒙古的使團。當時他真的相信那是一群野蠻的異教徒,騎著像兔子一樣矮小的馬,根本不堪一擊。他第一次在西遼邊境同者別率領的蒙古小股部隊遭遇的時候,才領略了蒙古人的戰鬥力。
  面對著蒙古大軍的進攻,摩訶曼國王拒絕了集中兵力決戰的正確建議,采取了分兵把關、城自爲戰的被動挨打的戰略。而當蒙古大軍日益逼近時,他又放棄首都,放棄天險,率衆逃跑,從未組織過一次像樣的抵抗。根據成吉思汗的命令,蒙古名將者別、速不臺率軍追擊摩訶末。成吉思汗要求他們要像獵犬一樣咬住自己的獵物不放,即使其躲入山林、海島,也要像疾風閃電般追上去。躲入山林的禿兒罕王後被迫投降了,逃往海島的摩訶曼也悲慘地死去。
  摩訶末死後,者別、速不臺又揮軍北上,進入欽察草原與斡羅思地區。因術赤與察合臺意見不合,玉龍傑赤久攻不下。成吉思汗命令窩闊臺爲前線指揮,最後才攻下玉龍傑赤城。不可一世的花剌子模被消滅了,欽察騎兵和斡羅思諸公國也一敗塗地,古印度河、伏爾加河一帶成爲激烈爭奪的戰場。花剌子模的王子劄蘭丁率領殘部進行抵抗,在八魯彎之戰中一舉消滅了近3萬蒙古兵。但花剌子模大勢己去,劄蘭丁被成吉思汗圍困在申河邊上,最後突圍逃往印度。
  回軍路上接見長春真人——在西征回軍的路上,成吉思汗接見了中國北方道教全真派首領長春真人丘處機,日本學者稱之爲是爲西征送去的一股清風。丘處機是道教全真派的掌門人,成吉思汗待他也如同朋友一般。丘處機與成吉思汗的相會時間不長,但是在成吉思汗人生道路上起的作用卻相當大,使其性格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丘祖殿、丘處機清楚地告訴他,人是不能長生不老的,只能養生。還告訴他一條治國之道,勸他要清靜無爲,不要濫殺無辜等。
  回軍滅西夏太祖二十年(1225)秋,經過了7年西征的成吉思汗回到了蒙古草原。因西夏背盟,主將木華黎含恨而死,成吉思汗不顧64歲高齡,堅持親征西夏。途中圍獵受傷,高燒不起,但他仍不退兵。西夏王被迫派使者求降。
  成吉思汗病危,在六盤山休養,留下了三條著名的遺囑。太祖二十二年(1227)秋,成吉思汗死于六盤山附近的清水縣。
  他雖然未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滅忘西夏,更未能征服中原,卻爲自己的子孫留下了滅夏、滅金的方略。
  特殊的葬禮成吉思汗死後,他的子孫爲他舉行了一個很特殊的葬禮,埋葬了這個世界曆史上特殊的人物。他沒有留下陵寢和寶鼎,只在他墳地周圍30裏處插上一圈箭簇,派重兵守衛這塊禁地。由于時間已經過去了700余年,成陵的所在已經成爲一個難解之謎。而他不息奮鬥,不斷抗爭,雄才大略,橫掃千軍的一生卻爲中華民族和許多國家的人民所關注,被人們評爲“千年偉人”。正是由于他不息的奮鬥、不斷的抗爭,才使部落林立的蒙古草原實現了統一,才初步結束了中國北方分裂割據的局面,爲統一中國打下了基礎。成吉思汗是統一中華民族的英雄!
【死因說法】
  關于成吉思汗的死因,大概有五種,多與西夏有關。
  1、雷電擊中。蒙古人迷信“上天以雷電警告不孝者”,成吉思汗因惹母親生氣導致母親去世,有不孝之嫌,所以特別害怕雷電,1227年夏,成吉思汗誤入雷區,被雷電擊中致死。
  2、美女刺殺。據俄羅斯探險家搜集的資料表明,成吉思汗在西夏作戰時俘獲一西夏後妃,在寵幸她時,這位後妃切下了他的那“一部分”爲夫報仇,然後投河自盡。成吉思也因傷重不治而亡。
  但是,根據史料記載,這兩個說法的時間和地點都明顯錯誤,成吉思汗死時,蒙古還在隱瞞其死亡消息,西夏當時還沒有滅亡。
  史料記載,1227年初成吉思汗在西夏作戰時膝部中了毒箭,最終致命。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自己的遺著中認爲:成吉思汗死于箭傷。《聖武親征錄》說,成吉思汗受箭傷有三次:1202年闊奕壇之戰、1212年攻西京之戰、1226年攻西夏時膝部中箭。估計最後一次箭傷對其身體影響較大。《世界侵略者傳略》、《史集》、《元史譯文》、《綱目譯文》等國外、國內書籍都說“汗病八日死”,
  在避暑期間還挽留遼國國王耶律留哥的長子薛",“俾其親見西夏都城之攻拔”。他連續作戰且每個月都能攻破一個西夏屬地城池,並邀請遼國王子觀看西夏都城的消亡,這證明成吉思汗在一路攻城拔地中,對身後取得勝利及眼前要取得的勝利很有信心,而且,他身體狀況還不錯。8日後死亡,箭傷能讓這個身體健壯的人突然死亡。成吉思汗死于西夏軍隊的連發弩射出的毒箭之下,帶有巨毒的箭頭射傷成吉思汗的膝部,再加上長子術赤病死、流動作戰的辛勞、酷熱的天氣等因素影響,都會加重病情 個月前在內蒙古阿爾寨就因落馬膝部受傷的成吉思汗僅僅挺過了8天時間就駕崩。
  在滅亡西夏的前夕,成吉思汗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因斑疹傷寒病死于軍中,臨終前提出聯宋滅金的戰略。同年西夏被徹底滅亡。
  其中最正統的,也爲更多人的知道的,就是《元史》中采信的“墜馬說”.
  蒙古人撰編的《元朝秘史》(卷十四)記載,“成吉思既住過冬,欲征唐兀。從新整點軍馬,至狗兒年秋,去征唐兀,以夫人也遂從行。冬間,于阿兒不合地面圍獵,成吉思騎一匹紅沙馬,爲野馬所驚,成吉思墜馬跌傷,就于搠斡兒合惕地面下營。次日,也遂夫人對大王並衆官人說:‘皇帝今夜好生發熱,您可商量’。”
  “唐兀”,是當年蒙古人對西夏人的叫法;“狗兒年”,是宋理宗寶慶二年(公元1226年)。這裏交代一個史實,成吉思汗于1226年秋天,帶著夫人也遂去征討西夏國。冬季時,在一個叫阿兒不合的地方打獵。不想他的騎的一匹紅沙馬,卻讓一匹野馬驚了,導致沒有防備的成吉思汗墜落馬下受傷,當夜就發起了高燒。1227七月“不豫”,病根即在此。爲什麽一次墜馬傷重成這樣?據說是流血太多。
  當時,也遂請隨從的將領商議這事怎麽辦,有人建議反正西夏城池都在,一時半會也逃走不了,幹脆回去養傷,等好了再來攻打。成吉思汗一生要強,心想如果這樣回去會讓西夏人笑話。也該他魂斷西夏,成吉思汗派員去西夏國探聽情況時,正好西夏一叫阿沙敢不的大臣譏笑,有本事你就來過招。成吉思汗聽說後,表示寧死不退兵,遂挺進賀蘭山,將阿沙敢不滅了。但此後,成吉思汗的傷病一直未好,反而加重,到1227年農曆七月十二(今陽曆8月25號)病死了,時虛歲67。如果當時成吉思汗回去了,這病根子就不會落下了。
  “雷擊說” 這種說法比較離。出使蒙古的羅馬教廷使節約翰?普蘭諾?加賓尼在其所文章透露,成吉思汗是可能是被雷電擊中身亡。約翰?普蘭諾?加賓尼當時到達蒙古國時,發現夏天的雷電傷人事故頻發,“在那裏卻有凶猛的雷擊和閃電,致使很多人死亡。”因爲這原因,蒙古人很怕雷電。南宋彭達雅所著《黑韃事略》記載,“韃人每聞雷霆,必掩耳屈身至地,若躲避狀。”約翰?普蘭諾?加賓尼爲葡萄牙人,出使中國的確實時間是公元1245-1247年,由教皇諾森四世派遣而來,回去後向教皇提交了題爲《被我們稱爲韃靼的蒙古人的曆史》出使報告。約翰?普蘭諾?加賓尼來時距成吉思汗死亡只有18年,比馬可?波羅早30年,記敘並非空穴來風。
  “中毒說” 這種說法,來源于《馬可?波羅遊記》。馬可?波羅是十三世紀意大利商人,于1275年到達中國。其時正是元世祖忽必烈當政時間,在元朝有過17年的交往。其在遊記中記敘的成吉思汗的死因:在進攻西夏時圍攻太津(吉州,古要塞)時,膝部不幸中了西夏兵士射來的毒箭。結果可想而知,毒箭攻心,傷勢益重,一病不起。但民間另有傳說,成吉思汗是“中毒”而死,但卻不是中了西夏兵士的毒箭,而是讓被俘虜的西夏王妃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下了毒,當時這位西夏王妃乘陪寑之機行事的。
  “被刺說” 這種說法與上面說的被俘西夏王妃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有關,是下毒說法的另一種版本。在蒙古民間傳,成吉思汗的軍隊進攻西夏的過程中,兵士俘虜到了很漂亮的西夏王妃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進獻給成吉思汗。就在陪寑首夜,這位西夏王妃刺了放松警惕性的成吉思汗。被刺一說,源于成書于清朝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蒙古源流》。此書很珍貴,100年後,即1766年蒙古喀爾喀部親王成袞紮布作爲禮物,將此書手抄本進獻乾隆皇帝。乾隆令人將其譯爲滿、漢兩種文本,並題書名《飲定蒙古源流》,收入《四庫全書》。應該說,成吉思汗被刺一說是有很高的可信度的。
【喪葬習俗】
  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他統一了蒙古諸郡,建立了蒙古汗國,並成爲曆史上著名的元太祖。1227年,成吉思汗因墜馬病死在渭河之濱,其遺體被運往陵墓埋葬。金霍洛也自此而名揚蒙古,其蒙語釋意爲“主人的陵園”。陵墓坐落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中部的鄂爾多斯市旗甘德利草原上,距包頭市185公裏。這裏牧草騰碧浪,羊群卷雪花,藍天綠草之間。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肅然佇立,明黃的牆壁、朱紅的門窗、輝煌奪目的金黃琉璃寶頂,使這座帝陵顯得格外莊嚴。陵園占地面積5萬多平方米,主體建築由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和與之相連的廊房組成。陵園分作正殿、寢宮、東殿、西殿、東廊、西廊六個部分。整個陵園的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雄鷹,極富濃厚的蒙古民族獨特的藝術風格。1127年六十幾歲的成吉思汗病死在六盤山。他葬于外蒙境內的肯特山,起攆谷。具體位置沒有人知道。
【世人評說】
  成吉思汗是古今中外著名的曆史人物,同時又是最有爭議的人物。七八百年來,中外各國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名人學者從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討這位偉大人物。
  馬克思在談到成吉思汗時曾說:“成吉思汗戎馬倥傯,征戰終生,統一了蒙古,爲中國統一而戰,祖孫三代鏖戰六七十年,其後征服民族多至720部。”在《馬克思印度史編年稿》一書中,馬克思寫道,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的過程中組建了一支軍隊,他“依靠這支軍隊征服了東蒙與華北,然後征服了阿姆河以北的地方與呼羅珊,還征服了突厥族地區,即不花剌、花剌子模和波斯,並且還侵入印度。他的帝國的疆土從裏海一直沿伸到北京,南面伸展到印度洋和喜馬拉雅山西面到阿斯特拉汗和嘉桑。他卒後這個帝國分爲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元朝;前四部分由汗分別統治;最後一部分作爲帝國的主要部分,由大汗直接統治”。
  孫中山先生說:“亞洲早期最強大的民族之中元朝蒙古人居首位。”“元朝時期幾乎整個歐洲被元朝所占領,遠比中國最強盛的時期更強大了”。
  毛澤東同志將成吉思汗稱爲“一代天驕”,將他與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帝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相提並論。
  東方戰神——世界曆史上最偉大的軍事統帥成吉思汗及其繼承者,不僅組建了一支當時天下無敵的強大騎兵,出色地解決了軍隊給養、後勤供應,還創造性地運用了一系列符合騎兵作戰特點的戰略戰術,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在《怎樣對待世界曆史》一書中說:“蒙古人在戰場上取得如此偉大的勝利,這並不靠兵馬之衆多,而靠的是嚴謹的紀律、制度和可行的組織。也可以說,那些輝煌的成就來自于成吉思汗的指揮藝術。”他非常贊成勒?加特的說法:“蒙古人所進行的征戰,就其規模和藝術、突然性和靈活性、包圍的戰略和戰術而言,是史無前例的。”“成吉思汗即使不是世界上惟一的、最偉大的統帥,無疑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統帥之一”。
  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說:“如果有關戰爭的記載都從曆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戰鬥情況的詳細記載,且被保存得很好,那麽軍人將仍然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從那些記載中,軍人可以獲得有用的知識,塑造一支用于未來戰爭的軍隊。那位令人驚異的領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曆史上大多數指揮官的成就黯然失色。”“他渡江河、翻高山,攻克城池,滅亡國家,摧毀整個文明。在戰場上,他的部隊運用得如此迅速和巧妙,橫掃千軍如卷席,無數次打敗了數量上占壓倒優勢的敵人”。“雖然他毀滅一切,殘酷無情,野蠻凶猛,但他清楚地懂得戰爭的種種不變的要求”。
  俄國將軍以葛那吉夫說:“橫覽宇內,曆年之少,而開拓疆土之廣大,如成吉思汗者,千古所未嘗見也。成吉思汗登蒙古大汗位之初,兵籍之戶數約一萬三千而已(約3萬),其後征服民族之數凡七百二十部之多,其言語信仰,大抵異類。其子孫蒙業開拓,所奄有之全版圖,包括今之清朝大半,印度的北部,朝鮮半島全部,中亞細亞的全域,俄羅斯帝國大半,底格裏斯河與幼發拉底河間之南部,兵刃之所斬刈,馬足之所蹂躪,由東達西,成一直線,徑長六千英裏(約當中國1萬6千裏),其間列國數十,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才以六七十年之短日月次第削平者也。此最大蓋世之雄,果如何而崛起者耶?”
  俄國軍事家柯列金也說:“通觀世界曆史,用很少兵力(拉施德丁說12萬,小林高四郎說20萬),在很短時間內(1207年到1227年共20年),攻略廣大土地(歐亞兩洲的大部),統治衆多人口(中小路彰說6億人口,我認爲有些誇大),除成吉思汗時代的韃靼人和帖木兒時代的中亞細亞人之外,開天辟地以來從未有過。”
  有人曾經統計過,成吉思汗一生共進行了60多次戰爭,除十三翼之戰因實力懸殊主動撤退外,沒有一次失敗過。因此中國學者劉樂土先生在其《成吉思汗》一書中說:“成吉思汗是後人難以比肩的戰爭奇才。他逢敵必戰、戰必勝的神奇,將人類的軍事天賦窮盡到了極點。”“他麾下的鐵騎,勢如破竹,硝煙漫卷到了羅斯、阿富汗及印度北部。在廣袤的歐亞大陸,成吉思汗已經成了戰無不勝的神,對手無不聞風喪膽,屈服于腳下”。“什麽人才能稱得上戰神?惟有成吉思汗!”
  信仰自由——實行開明的宗教政策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建立的蒙古汗國橫跨歐亞兩洲,當時世界上的各種宗教,在其統治的範圍之內幾乎是應有盡有。其中包括蒙古人原來信奉的薩滿教,西藏、西夏和漢人信奉的佛教,金和南宋的道教、摩尼教,畏兀兒和西方各國信奉的伊斯蘭教(回回教、答失蠻),蒙古高原一些部落乃至欽察、斡羅思各國信奉的基督教(包括景教,即聶斯托利派;也裏可溫,羅馬派)等等。蒙古貴族征服天下,基本上是采取屠殺和掠奪政策,但其宗教政策卻比較開明,並不強迫被征服者改信蒙古人的宗教,而是宣布信教自由,允許各個教派存在,而且允許蒙古人自由參加各種教派,對教徒基本上免除賦稅和徭役。實行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被征服者的反抗,對蒙古貴族的得天下和治天下都曾發揮過不小的作用。隨著中亞、波斯等地被征服,來到東方的回回人空前增加。蒙古貴族利用回回上層和富商大賈作爲壓迫與剝削中原漢民的幫手,如花剌子模人牙剌瓦赤,不花剌貴族賽典赤贍思丁,富商奧都剌合蠻、阿合馬等,都在統治機構中擔任很重要的職務。移居漠北與中原各地的回回人被允許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在其聚居地建立清真寺,回教教師答失蠻、苦行者疊裏威失,享受與僧道、也裏可溫同樣的免稅待遇。但一般的回教徒——木速魯蠻則同于編民,一樣要交納賦稅,負擔差發。總之,“在中國,由于蒙古人采取‘信仰自由’和‘兼容並包’的政策,伊斯蘭教乘機往東發展,大批穆斯林遷居來華,爲穆斯林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自忽必烈以後,元朝統治者主要提倡喇嘛教,西藏人八思巴被尊爲“大寶法王”、“大元帝師”。以後每一帝師死,必自西藏取一人爲嗣,一直到元朝滅亡。由此佛教掌握了西藏地方的政權,並將教義傳入了蒙古地區。
  經商與戰爭——打破東西方壁壘的千年偉人成吉思汗西征導因于一次東西方的商業沖突:訛答剌城守將海兒汗殘殺蒙古商隊,成爲成吉思汗西征的導火線,並爲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德山先生在《元代交通史》中說:“國際陸路交通是成吉思汗祖孫三代三次西征的産物。”由此“開辟了中國通往波斯的國際交通——波斯道”。
  法國學者格魯塞在《蒙古帝國史》中說:“蒙古人幾乎將亞洲全部聯合起來,開辟了洲際的通道,便利了中國和波斯的接觸,以及基督教和遠東的接觸。中國的繪畫和波斯的繪畫彼此相識並交流。馬可波羅得知了釋迦牟尼,北京有了天主教總主教。”“從蒙古人的傳播文化這點說,差不多和羅馬人傳播文化一樣有利。對于世界的貢獻,只有好望角的發現和美洲的發現,才能夠在這一點與之相似”。
  加拿大史學家斯塔夫裏阿塔斯說:“由于蒙古帝國的興起,陸上貿易發生了一場大變革。曆史上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一個政權橫跨歐亞大陸,即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從西伯利亞到波斯灣。”“往來于這條大道的商人們說,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在塔那到中國的路上行走,是絕對安全的”。這條“橫穿中亞的商路”,對于當時東西方商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美國作家哈羅蘭姆將成吉思汗稱爲“人類帝王”,他在著作中說:“雖然當初的成吉思汗從未接受過物質文明的熏染,竟能爲50多個民族建立了切實可行的典章,維持大半個世界的和平與秩序”;“信使可以縱橫50個經度,一個少女懷揣一袋金子,可以安心遨遊這個廣大的帝國”。使得東西交流爲之暢通、歐亞文化爲之交流,“這是人類之間最廣大而開放的一次握手”。
  1999年6月,韓國總統金大中說:“有人認爲,由于有了蒙古人,人類才第一次擁有了世界史,而蒙古人倔強不拔、勇猛無敵的精神和機智敏捷的性格卻塑造了偉大的成吉思汗。同樣,我也贊成一些人的評價,網絡還未出現的七百年以前的蒙古人,卻打通了世界各國的關系,建立了國際往來關系。”亞洲人眼中的成吉思汗
  《世界征服者史》的作者波斯人志費尼說:亞曆山大在世也會將成吉思汗尊爲自己的老師。他認爲,全能的真主使成吉思汗才智出衆,使他思想之敏捷、權力之無限爲世上諸王之冠。所以,史書雖然記載了古代偉大的庫薩和的實施,以及法老愷撒的法令律文,但是成吉思汗卻憑借自己的腦子創造出來了類似的東西,既沒有勞神去查閱文獻,也沒有費力去遵循傳統。征服他國的方略、消滅敵軍、擢升部署等措施,也全是他自己領悟的結果。說實話,倘若那善于運籌帷幄、料敵如神的亞曆山大活在成吉思汗時代,他會在使計用策方面做成吉思汗的學生,而且,在攻略城池的種種妙策中,他會發現最好的方法莫如盲目地跟著成吉思汗走。
  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是個成吉思汗迷。日本人事院一年一度的理想老板調查結果最近出爐,結果令調查人員大吃一驚:許多新任公務員心目中理想的老板並不是首相橋本龍太郎,而是13世紀中國的成吉思汗!
  日本政府在一項實習訓練中,調查了520名新任公務員,問他們心目中最敬佩的老板是誰,結果79人選成吉思汗。這是1991年起進行類似調查以來,第一個榮登榜首的非日本人。人事院官員說,許多新任命的公務員認爲成吉思汗是“一個有組織能力的領袖,而不僅是一個征服者”。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僅得了8票,排名第九。不過他本人對此似乎不太在意,因爲他也是個成吉思汗迷。橋本最喜愛的書就是日本最近出版的一本有關成吉思汗及其家庭的小說。
  談起成吉思汗,尼赫魯印象深刻:成吉思汗在占領朝鮮、唐古特之後,本想停止擴張,他並沒有打算攻占西方諸國,而是想要同花剌子模沙阿和平相處。但是沙阿的一個督統殺了蒙古商人,在這種情況下,成吉思汗仍然是希望和平相處,派使團要求處理殺死蒙古商人的督統。沙阿不但沒有同意成吉思汗的要求,反而殺死了使團團長,其余的成員被剃光胡須押出國境。成吉思汗當然不能忍讓這種無理行徑,做好准備後于1219年進攻並且摧毀了花剌子模。布哈拉城的多處宮殿和他們的百萬市民被洗劫一空,首都撒麻耳幹被徹底摧毀,只剩下50萬人。多年來中亞繁榮昌盛的文化、文明以及手工業全部毀盡。伊朗、中亞的文明似乎消失。成吉思汗的馬蹄所到之處幾乎成了無人煙的曠野。人們把成吉思汗描寫的非常殘忍,可是與同時代的其他征服者相比較,也就沒有什麽兩樣了。當時來過印度的阿富汗人也很殘忍,只是他們占領的範圍不同而已。阿富汗人于1150年占領嘎資尼,凡是男人一個不留,全部殺盡,女人都成了俘虜。穆罕默德聞名于世的宮殿、建築物全部被毀。阿富汗占領時期在印度發生的一系列破壞行爲同成吉思汗在伊朗、中亞造成的破壞在本質上沒有什麽區別。沙阿殺了成吉思汗的使者,這是血仇,所以成吉思汗攻打花剌子模,報了仇。成吉思汗在其他地方也進行過大規模破壞,但是破壞的程度比中亞略輕一些。
  1999年韓國總統金大中說:有人認爲,由于有了蒙古人,人類才第一次擁有了世界史,而蒙古人的倔強、勇猛無敵的精神和機智敏捷的性格卻塑造了偉大的成吉思汗。在網絡還未出現的700年前,蒙古人就打通了世界各國,建立國際往來的關系。  
歐洲人眼中的成吉思汗
  拿破侖說:我不如成吉思汗。不要以爲蒙古大軍入侵歐洲是亞洲散沙在盲目移動,這個遊牧民族有嚴格的軍事組織和深思熟慮的指揮,他們要比自己的對手精明得多。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個虎子都爭爲其父效力,我沒有這種好運。
  黑格爾談及成吉思汗時說,蒙古人用馬乳做飲料,所以馬匹是他們作戰的利器,也是他們營養的食品。他們長期的生活方式雖然如此,但是他們時常集合爲大群人馬,在任何一種沖動之下,便激發爲對外的活動。他們先前雖然傾向和平,可是這時卻如洪水一般,泛濫到文明的國土上,一場大亂的結果,只是滿目瘡痍。這樣的騷動,當這些部落由成吉思汗和帖木兒做領袖時,就曾經發生過:他們從高原橫沖到低谷,摧毀了當前的一切,又象一道爆發的山洪那樣退得無影無蹤——絕對沒有什麽固有的生存原則。
  英國史學家韋爾斯在他的《世界史綱》中說:“蒙古人的征服故事確實是全部曆史中最出色的故事之一。亞曆山大大帝的征服,在範圍上不能和它相比。在散播和擴大人們的思想以及刺激他們的想象力上,他所起的影響是巨大的……作爲一個有創造力的民族,作爲知識和方法的傳播者,他們對曆史的影響是很大的”。1970年出版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同樣強調蒙古的侵略“促進了歐亞大陸間的相互影響”,書中舉了不少事例,最後說:“由這種相互影響提供的機會,又被正在歐洲形成的新文明所充分利用。這一點具有深遠的意義,直到現在,仍對世界曆史的進程産生影響”七八百年過去了,成吉思汗的影響並沒有因時間的推移而黯淡。對整個世界來講,他去世以後的影響遠比生前更大,而且滲透到了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等各個領域,出現了世界的成吉思汗熱。
  德國嘉桑大學教授費朗索兒?馮?額爾多滿稱成吉思汗爲“不屈之王鐵木真”,在他所著《不屈之王鐵木真》中寫道:“在歐羅巴也與西部亞細亞同樣,不重新樹立自然的秩序是不行的。那樣無論在歐洲和亞洲,使他們從沈睡狀態中蘇醒過來,需要一只強有力的手去搖動他們是迫切必要的。這樣搖醒他們的強有力的手出現了,這就是不屈之王鐵木真及其後裔。那樣,他們是完成支配世界的至上命運後不久撤離了曆史舞臺的。俄羅斯人和德意志人及其他西歐諸國民,能夠達到現在這樣強大和文明無疑是蒙古人和蒙古軍征服的刺激和賜物。”
  德國前總理施密特說:類似一體化在人類曆史上,只有成吉思汗等人的時代出現過。
  《國際先驅導報》駐柏林記者鄭漢根曾經在一篇報道中寫道:“……但是另一方面,歐洲過去上千年的曆史也是一部出現的危機,之後危機又得到解除的曆史,目前歐洲一體化面臨的危機也將得到解除。所以,也可能在50年之後出現能力的歐盟。那麽這將是人類曆史上一個輝煌的成就。這種輝煌成就相當于亞洲國家成爲一個聯盟。類似這樣的一體化在人類曆史上還沒有出現過,只是在一些征服者的時代出現過,比如成吉思汗、亞曆山大以及拿破侖等,但是自願形成的聯合還沒有出現。所以這種聯合是很難得,即使可能形成,那麽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我也不會活那麽長,所以也就不去做預測了。”
  再看看普希金筆下的成吉思汗吧:俄羅斯人民掩護了西歐,使西歐免受蒙古人壓迫的災禍。韃靼人不像摩爾人,他們征服俄羅斯後,既沒有給予它代表,也沒有給予它亞裏士多德。崇高的使命落到了俄羅斯身上;他那一望無際的平原吞噬了蒙古人的力量,使他們的侵略停止在歐洲的邊緣。美洲人眼中的成吉思汗
  前蘇聯著名藏學家尼古拉•列裏赫說:亙古開天辟地以來沒有一個民族如此強大。
  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經曾經號召軍人向成吉思汗學習。他在給陸軍部長的一份報告中說:如果有關戰爭的記載(除了成吉思汗的戰爭記載以外)都從曆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戰鬥情況的詳細記載,並且被保存得很好,那麽軍人將仍然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從那些記載中,軍人可以獲取有用知識,塑造一支用于未來戰爭的軍隊。那位令人驚異的領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曆史上大多數指揮官的成就黯然失色。他的成功證明了他有充分的、准確無誤的本能作爲指揮一支軍隊的基本資格。他發明了一種適合當時條件的編制。把部隊的紀律和士氣提高到一個其他軍隊從未有過的水平(也許克倫威爾的軍隊達到了這個水平),利用每一個和平時期,提高下屬指揮官的能力。他的部隊的運動速度與他同時代其他部隊相比,幾乎令人難以置信。雖然他以當時亞洲所能産生的最好的進攻和防禦裝備來武裝士兵,卻不願使軍隊負荷過重,失去機動性。他的龐大兵團從很遠的地方運動得如此神速和神秘,使得敵人驚慌失措,實際上失去了抵抗的能力。他渡江河、翻高山,攻克城池,滅亡國家,摧毀整個文明。在戰場上,他的部隊運動得如此迅速和巧妙,橫掃千軍如卷席,無數次打敗了在數量上占壓倒優勢的敵人。雖然他毀滅了一切,殘酷無情,野蠻凶猛,但是他清楚地懂得戰爭的種種不變的要求。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高度贊揚《蒙古人的曆史》。蒙古學學家傑裏邁?柯廷(1835~1906年)曾經寫了3本大部頭的有關蒙古學的著作。第一部書《蒙古人的曆史》,于1908年在倫敦出版。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以優雅的筆文爲該書寫了長達7頁的前言,高度贊揚該書的出版。《蒙古人的曆史》,共19章,426頁,寫法十分緊湊。書的開頭部分,首先概述了俄文、漢文、波斯文中關于蒙古人的起源、發展的傳說和故事,鐵木真的成長和他的業績,接著分別論述了花子模之戰、成吉思汗之死、成吉思汗死後的波斯、旭烈兀的統治、對金朝的戰爭、窩闊臺之死、忽必烈汗和宋朝、妥歡帖睦兒和蒙古人被逐出中原。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談到成吉思汗時說:“遊牧民族的文化是全人類偉大的文化。13世紀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舉世無雙的龐大的蒙古帝國。他所建立的政權和法律,至今對世界各國和地區仍然有積極意義。我早就有個願望,很想到具有悠久曆史的成吉思汗家鄉去看看。”  
成吉思汗的精神 
  由于成吉思汗兒時失去父親,由母親攜帶生活在樹林裏,靠母親一個人打獵,采集來生活,練就了他剛強的性格
  他曾說過:拼殺沖鋒的時候,要像雄鷹一樣;高興的時候,要像三歲牛犢一般歡快;在明亮的白晝,要深沈細心;在黑暗的夜裏,要有堅強的忍耐力 。
  以此育人,體現了他堅強剛毅的精神。
http://baike.baidu.com/view/1503.htm

成吉思汗

早年
成吉思汗的父親為其乞顏部的酋長也速該。他的名字鐵木真之由來乃是因為在他出生時,乞顏部正好俘虜到一位屬於敵對部族,名為鐵木真?兀格的勇士,根據當時蒙古人的信仰,在抓到敵對部落勇士時若正好有嬰兒出生,該勇士的勇氣會轉移到該嬰兒的身上,成吉思汗鐵木真之名遂因此而來。傳說成吉思汗在出生時,手中拿著一血塊。鐵木真小的時候,他和紮木合結拜為兄弟。後來他父親遭塔塔爾族的人殺害(懷疑被毒死)。成年後,鐵木真之妻被搶,而他也落荒而逃至紮木合處借兵報仇。自此兩人的部落共同生活。而鐵木真提拔非貴族年輕人為將領的行為引發紮木合不滿,最終導致決裂,紮木合還伏擊偷襲鐵木真的部隊。
討伐生涯
在鐵木真努力之下,他的部族再次強盛起來。塔塔兒部首領蔑兀真笑裏徒反抗金朝,金朝大將軍完顏襄約克烈部王罕和鐵木真聯合出兵進攻塔塔兒,塔塔兒部大敗,蔑兀真笑裏徒被殺。鐵木真遂被金朝封為「劄兀忽裏」,即部落官。1201年,鐵木真聯合王罕,擊敗劄木合部。並於次年全殲殘餘的塔塔爾人。在1202年,王罕騙鐵木真赴婚宴不成,聯合劄木合夾擊鐵木真。這是鐵木真經歷的最為慘烈的一仗。他一直逃到貝爾湖以東才避過一劫。並在當年秋天突襲王罕駐地,三天之後完全消滅了克烈部。王罕逃到鄂爾渾河畔之後被乃蠻人殺死。而其子桑昆則逃到庫車,被當地人殺死。在1206年,紮木合被叛變的將領送到鐵木真之手,紮木合請死,鐵木真殺了他。爾後,鐵木真統一蒙古草原的眾部族。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並得到了「成吉思汗」(蒙古語意為海洋的大汗)的封號,這是蒙古帝國的開始。成吉思汗遂頒布了《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套應用範圍最廣泛的成文法典,建立了一套以民主為基礎的共和政體制度。此後,蒙古人開始擴張版圖,三次入侵西夏,逼使西夏向蒙古求和,然後進攻金國,在1211年的野狐嶺會戰大破四十萬金軍,1214年金遷都汴京,蒙古軍在次年攻陷中都,金國在黃河以北之地陸續失守。正當金國危在旦夕時,中亞的花剌子模與蒙古結怨,成吉思汗急於報仇,在1219年親率蒙古主力西征,金得以苟安一時。成吉思汗在西征時,先後消滅了西遼、花剌子模及許多國家,又派速不臺率領蒙古軍向欽察草原擴張。
 病死及疑團
成吉思汗回師後,再攻西夏。1227年7月,在蒙古軍圍困西夏首都時,成吉思汗病逝於今寧夏南部六盤山,終年65歲,死後葬在不爾罕山(今肯特山)接近斡難河源頭(Onon River)的地方,其死因至今眾說紛紜,而其真正的陵寢至今尚未被確認其位置。
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鄂爾多斯高原上,有一座巍巍然屹立著的蒙古包式建築宮殿,就是成吉思汗的陵墓。一座衣冠塚,它經過多次遷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縣的塔爾寺遷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頭市185公裏. 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一、五月十五、八月十二和十月初三,為一年的四次大祭。
 麾下大將
呼和浩特的成吉思汗紀念碑四狗:哲別、速不臺、者勒蔑、忽必來
四駿:木華黎、赤老溫、博爾忽、博爾朮
二勇將:朮忽臺,乎朮勒答兒
評價
明朝官修正史《元史》宋溓等的評價是:「帝深沈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滅國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勛偉跡甚眾,惜乎當時史官不備,或多失於紀載雲。」
 中國人或蒙古人的爭議
外蒙古過去是清朝的一部分,其于北洋軍閥內戰時期宣布獨立為今天的蒙古國,當時民國大總統徐世昌發布聲明未予承認,而且外蒙大活佛哲布尊巴丹及王公上層曾一度宣布取消獨立。因此,關於成吉思汗是不是中國人,目前存有不同的觀點。
蒙古語字母拼寫的成吉思汗名字有一種觀點認為成吉思汗(元太祖)是中國人,通常對其給予正面評價。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建立人毛澤東在其詩詞《沁園春•雪》中評點中國歷代有為君王稱其為「一代天驕」,這一稱譽在民間亦廣為流傳。這種說法認為蒙古諸部落在其形成初期即臣屬於統治中原的金朝,而金朝自入主中原後排斥南宋並以傳統中原正朔自居。而成吉思汗及其後裔征服南宋建立的元朝是中國歷史的朝代之一。即使在今天,中國境內的蒙古族占全世界蒙古族人數約67%。值得注意的是,成吉思汗之前的蒙古人是分散的部落,無所謂的蒙古族這種提法的。只有在他建立蒙古帝國後,蒙古族才真正形成。
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成吉思汗其實是以中國的侵略者的面目出現,對中原文化有很大的破壞。此一觀點認為宋朝時的蒙古是中國以外的一個國家,而由成吉思汗及其後代開創並滅終宋的元是中國亡國、中國人被奴役的一段歷史,因為當時的漢化的女真人、南宋的漢人的政治地位最低,被定義為社會的最底層。支持這種觀點的人同時認為不能用現在的蒙古族是中華民族之一來論證當時的蒙古人是中國人,否則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說法。被蒙古人統治過的尚有今日之俄羅斯、中亞諸國、印度等地區,今天這些國家並未將蒙古征服者視同本國歷史上的英雄。
也有許多人認為,蒙古從忽必烈(即元世祖)建都北京開始自認中原正統。施行漢法並建立元朝,自稱大元皇帝,因而忽必烈及以後的元朝皇帝依歷史規則可以被看作是中國人,而元世祖即位稱帝後又學習漢人,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元太祖。
再有一種觀點認為,當時中國北方的遊牧部落人在13世紀,由成吉思汗及其後代,創建了世界最大版圖的國家-蒙古帝國。這個國家向西佔領到中亞、西亞、甚至東歐,向東也佔領了原來屬於金朝的華北地區。1260年蒙古帝國分裂後,其中由忽必烈管轄的部分,將政治中心遷入中原,隨後佔領了原屬南宋的華南,最後建立了元朝。與此同時,原來蒙古帝國位於西亞、中亞及歐洲一帶的部分開始獨立成為四大汗國,與元朝走向了不同的發展路程,直至衰亡。蒙古人所建立的龐大帝國,並沒有維持很長的時間,就走向了分裂。1368年元朝被明朝推翻。到了清朝前葉,漠南、漠北、漠西蒙古各部17世紀方分別加入清朝版圖。至民國時期,外蒙古獨立才成為蒙古人民共和國(今蒙古國),這樣形成了獨立的、以蒙古人為主體的國家。而內蒙古則一直在中國領土之內(抗日戰爭期間內蒙古的德王曾由日本人扶植的傀儡蒙疆自治政府除外,不過其獨立性未獲國際及中華民國承認),其中的居民也變成了中國的蒙古族。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8%90%E5%90%89%E6%80%9D%E6%B1%97

 

台長: 阿楨
人氣(5,852) | 回應(17)|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朱元璋》
此分類上一篇:《項羽》

阿楨
殺遍歐亞 成吉思汗意外「減碳」【聯合報2011.01.26

一項最新研究宣稱,建立蒙古帝國的成吉思汗,打遍歐亞殺人無數,讓許多土地因居民死光了而變回樹林,相當於減少逾七億公噸的碳排放量,被封「史上最環保的入侵者」。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項美國史丹佛大學卡內基學院全球生態系科學家發表的報告,比較並計算歷史上大量人口死亡的事件的造成的碳排放量改變,包括歐洲黑死病、中國明朝滅亡、美洲大陸開發等。
研究發現,成吉思汗於13世紀率領蒙古鐵騎殺遍歐亞,造成約四千萬人喪生,使人類開墾的部分地區因居民遭大量屠殺而恢復至森林的植被景觀,這些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讓大氣中減少了七億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全球消耗石油一年造成的碳排放量。
這種減碳手段沒人會認同,但學者指出,成吉思汗的作為可能是史上首次人類造成的「全球冷化」。
所有歷史上人類大量死亡的事件,都有森林景觀廣泛回復的共同點。主持研究的科學家茱莉亞‧彭格烈茲(Julia Pongratz)說:「許多人認為18世紀工業革命時期,人類大量燃燒石油和煤礦,是人類首度影響氣候,其實這是誤解。」
彭格烈茲說,成吉思汗戰爭規模既廣且遠,植被回復時間也相對較充裕及廣泛,因此減少碳排放量居歷史之冠。她強調,成吉思汗仍會被史家認為是殺戳君主,研究只是提供氣候變遷研究的另類思考。

另參本館:停烤肉拚減碳? 氣候政治學 《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 地球沒人較自然
2011-01-26 10:55:37
版主回應
他戰鬥 不僅為生存 更為守護 一生的最愛...

導演:謝爾蓋波德洛夫 (Sergey Bodrov)
編劇:Arif Aliyev、謝爾蓋波德洛夫 (Sergey Bodrov)
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耗資六億、拍攝四年
德國、俄國、蒙古、哈薩克四國跨影史製作
淺野忠信 孫紅雷 磅礡演出
導演要把這系列拍成三部曲,這是首部曲。如果要跟歷史上面的記載相比較,電影的劇情還是有出入。是說鐵木真還真的是非常坎坷...給我3秒我告訴你此電影:被抓>逃跑>被抓>逃跑>再被抓>在逃跑。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由淺野忠信飾演的關係,只要他開口總會誤以為是日文,其他人聽起來又向泰文。字幕的部分則是有幾幕時間專得不夠好,沒有跟上聲音,還有第一句很長結果一下就消失第二句很短卻在螢幕上待很久。
最讓人讚賞的就是那大草原的場面、由蒙古人擔當的臨演、音樂由蒙古當紅樂團Altan Urag負責,更增加了濃濃的民族性。
因為蒙古人有搶婚的習俗,在查資料前,我一直不解他怎麼那麼熱衷幫別人養小孩?雖然綠帽不是他自願戴上,但是對一個男性而言,又是曉勇善戰的可汗,怎麼那麼有愛心咧?還以為他很博愛咧...應該說在這種制度之下,誰是誰的兒子、誰是誰的老婆根本就不是甚麼了不起的大事!
如果對於歷史沒有那麼錙銖必較的話,其實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非常棒!就連女主角都由一介平凡的大學生搖身一變成為國際巨星!雖然不是那麼的合乎歷史,某些劇情也直接跳過,但是大真實的大草原、蒙古語、還有蒙古樂團的演奏還是值得一進戲院觀看(2007年上映...2010都出二部曲...台灣今年才上映首部曲...)
http://zettoman.blogspot.com/2012/10/MONGOL.html

陳樂融影評448:鐵木真:開天闢地2012-10-22

場面壯闊,攝影優秀,演出也沒問題,但這種史詩傳記片,總有個通病,因為一生事蹟太多,著墨重點有限,且通常都以詩意、簡潔交代為主,所以總有種「是這樣嗎?」「細節如何」的違和感,這不是本片的問題,幾乎所有大人物的傳記片都難逃。
若對照回《蒙古秘史》所述,恐怕編劇改動的細節就更多了,甚至包括他整個成長雄起的經過都有所更動,但此處不贅。
http://fc.ktchiu.com/?p=3300

鐵木真:開天闢地 - 認真的在講歷史...

跟史實還是有些出入,不過當作一部正經的歷史劇看,也可以學習到一些當時蒙古的風俗和文化吧…只是作為一部電影,戲劇性不強,還用充滿內斂情感的手法表現”鐵木真”這個人的際遇…我真的在電影院裡睡著了。真要說優點,就是不太有機會看到蒙古話發音的電影吧。
換句話說,暫時不管正史或野史怎麼寫,《鐵木真:開天闢地》就是把正經八百歷史書上會講的東西搬上大螢幕,然後用有如"魔戒"風景一般美麗的蒙古大草原為背景給拍了出來。中間不會挑動觀眾情緒、沒有時間讓你驚訝或揪心,導演就老老實實地說鐵木真小時候的故事,就連小時候與老婆的相遇,就以兩個小朋友幫忙綁辮子,說出「我們要結婚」就嫁了...整部電影都是如此,鐵木真被抓走當作奴隸,也只是拍他氣定神閒地坐在牢裡,刮風下雨也不為所動,然後老婆就把他救出來了…你說是不是無聊?說實話…我坐在座位上時,由衷認為花時間看這種電影,不如把歷史課本拿出來讀都會有聊一點。
這種類型的電影更讓我無法接受的,就是"造神"。所以我說電影中的鐵木真活脫脫就是從國語課本裡面走出來的…從小就被羞辱他的敵人抓走、父親被殺、老婆生了別人的孩子,但在鐵木真的心中,只有重建父親過去的勢力,並且讓全蒙古人團結,還從不知所謂的打雷及野狼的嚎叫中,獲得了勇氣和力量…
但喜歡的人一定還是很喜歡吧。我進場看電影的時候,真善美電影院居然坐了有六成滿,還有很多是看起來對歷史很有興趣的中年男人獨自進場觀賞(我想起我老爸曾經買了一套從黃帝講到民初的歷史套書,三更半夜讀得津津有味)…我可能就是沒有那種浪漫吧…所以大螢幕上明明是淺野忠信、是孫紅雷,但我還是不爭氣地睡著了(但這種浪漫我姪子絕對有,他看的津津有味)…或許其中有我所不知道的樂趣也不一定吧…
http://blog.yam.com/persimmontik/article/58172080
2013-06-11 10:36:23
圖博館
元朝為什麼那麼快就滅亡了?

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建立之後,都開始由劫掠改為統治。陸續將政治中心從原屬地改為漢地,北魏遷都、遼定五京等都是為了達到統治漢地的目的而進行,高層中已不再是把漢地作為劫掠目標,而是實實在在作為自身的統治地區。這首要就面臨的問題就是接不接受漢化。
  接受漢化多了,就會完全被漢文化併吞。接受的少了,就會國力衰弱且不得民心。在經歷五胡亂華那些少數民族國家亡國教訓之後,遼金都在這一問題上採取中立政策,都採取兩套制度,即所謂「南北面官」。漢地漢人用漢法漢制,本族則用本族制。後期多取向統一為漢制,行政機構和法律典籍都陸續漢化,實行科舉制度、任用漢人官員、學習漢字等等,漸漸開始由少數民族政權轉化為漢民族政權。
  而蒙古就完完全全拋棄這一套,終其一朝實行「草原本位制」。政治中心和首都一直是和林,北京不過是政府所在地。在草原實行牲畜抽分法,建立驛站,任命嫩突兀赤擔當草原生產官員。每年大量將各地所得輸送到草原,對留在草原的蒙古人實行補貼,遇災則實行賑濟。整個帝國都是為了向草原輸血而存在,中央設立大量機構專門處理草原事物。後期漢化較多,但「投下制度」、「斡脫制度」等蒙古舊制和「達魯花赤」等蒙古舊官都大量保留,雖然在維繫原有的大蒙古帝國(四大汗國和元朝)起到積極作用,加強了對原帝國各處的統治力度,卻對元朝統治地帶起到消極作用。
  草原本位的製度直接影響到元朝的施政方針,終其一朝只是將各個地方視為征服劫掠地區,而不是統治吸收地區。這在蒙古各個政權上面都有體現。尤其元朝在國內實行「戶等」,以資產劃分居民等級以收賦稅;又實行「諸色戶計」按職業、信仰等劃分若干種。還按人種劃分成蒙古、色母、北人、南人四等。高層的蒙古諸王驕奢淫逸,擁兵自重。底層漢人生不如死,形同奴隸。十幾戶人共用菜刀,名字都只能使用數字編號。
  各人種間社會流動幾乎斷絕,雖然以蒙古人為主導,但色目人可以充當副手。南北漢人卻不行。原本漢人可以通過科舉制度向上進取,元朝又將儒家當做宗教,儒生單獨列籍造冊,和和尚、道士一樣要在專門地方居住生活,入學等同入教,部分時期還禁止世俗人成為儒生。
2017-07-09 11:32:30
圖博館
官員選拔上實行「官吏互通」、「怯薛入朝」政策,蒙古人和色目人充當卻薛軍,可以依靠皇帝信賴協助處理朝政而進入中央官員任命名單。底層的吏員地位和官員平等,熟悉公務之後可以調任官員,吏員上升空間加大。前者依靠血緣和裙帶關係,後者以考試務處理經驗累積,這都是儒生不具備的優勢。
  科舉選拔不過在忽必烈和仁宗時期實行過數次,開國時期佔據文臣地位的漢人死光之後,後期的政權基本上已經沒有多少漢人官員參與其中,少數以「補吏」和「任教官」入仕的也僅僅停留在底層。
  其次就是統治紊亂。
(一)政治紊亂
蒙古初期實行「幼子繼承」(幼子繼承一切財產)和「庫裡台大會」(大汗必須由此大會通過推選認定)兩個制度,造就了蒙古中後期和元朝前中期極大地政治混亂。
鐵木真臨終任命窩闊台為繼承人,王公們卻決定遵循舊制由幼子托雷繼位,最後由拖雷監國。兩年後推選新大漢的庫裡台大會為此爭論了四十天,因長子術赤已死,次子察合台全力支持窩闊台,勢力孤單的拖雷只得擁立其兄窩闊台即位,豈料後來被窩闊台下毒害死。乃馬真後和貴由(定宗,窩闊台長子)去世之後,術赤、拖雷後裔宗王與窩闊台、察合台後裔宗王間發生汗位紛爭開始,蒙古大汗和元朝皇帝繼承混亂由此展開。
夾雜三次兄終弟及,三次奪位大戰,兩次臨朝稱制,兩次兄弟大戰,兩次叔侄大戰等等,1294—1333四十年間換了十個皇帝。而廢除三省設立一省制度,更是權相迭生。皇帝成為傀儡,宮廷分爭連續不斷。當權大臣莫不專橫跋扈,不可一世。文宗時的燕帖木兒,任中書右丞相,封太平王,集大權於一身,肆意無忌,一宴或宰十三匹馬,取泰定帝后為夫人,娶宗室之女四十人。順帝時期的伯顏任中書右丞相,進封太師,又改封秦王,一身兼三十餘職,官銜長達二百四十六字。他大權獨攬,擅自進退大臣,妄殺無辜,勢焰熏灼。又將諸衛親軍精卒調為己用,凡出入導從甚眾,乃至填街塞巷,而皇帝的儀衛反而寥寥無幾。極致者如鐵失,發動「南坡之變」直接殺死意欲廢除權臣的英宗,擁立也孫鐵木兒(泰定帝)。
2017-07-09 11:33:13
圖博館
中央政權的混亂直接影響到地方,政令往往朝令夕改,當權者年年生變,地方藩王豪強擁兵自立,中央權威幾乎不存。地方上新增的行省權力也非配不當,強的時候可以對抗中央,弱的時候無力鎮壓內部起義。加上達魯花赤制度和札魯忽赤制度,嚴重影響地方行政效力,地方豪強如鹽商、宗族、匪幫等等割據自立,也形成後期起義主要武裝力量。
  (二)經濟混亂
因為以和林為中心的草原是蒙古的主要中心,年年輸送到和林的財富佔據稅收極大部分。而蒙古草原在元朝時期往往都有雪災、旱災,為了保持龍興之地的穩定,元朝幾乎每年都要賑濟留守族民。庫裡台大會的主要王公們也留守草原,為了穩定這些王公貴族,建立「賜賚制度」,賜賚有諸多種,如登極、親政、萬壽、徽號、配享、升祔、冊立、軍功、婚喪等等。但不管是哪種名目之下都是要給這些王宮貴冑,大量僕從金銀被賞賜出去,加重財政負擔。
  同樣為了草原而維繫從和林到達各大汗國和中原的驛站也是耗資冗沉,同樣的還有管理草原和驛站的官員工資。
  元朝賦稅制度極其複雜,名目繁多,南北異制。諸色戶計的劃分又導致承擔標準不同。正稅有稅糧和科差,正稅之外又有工商雜稅(諸色課程)。為了鞏固統治,又在地方正官上面設立達魯花赤和宣慰司等等蒙古官職,冗官冗費嚴重。為了促進稅收又推行「稅收商徵」,商人交錢後獲得對徵稅人的徵稅權,成為經營高利貸的官商。自大汗以下蒙古貴族出錢委託善於經營的中亞商人經營商業和放債,謀取高額利息。他們發放的高利貸叫「斡脫錢」。這種高利貸,年息百分之百,次年轉息為本,本再生息,時稱“羊羔利”、“羊羔息”。極大增加底層人民的生活負擔。
  為了改革經濟,頻頻發佈新的法案,造成財政政策混亂。元朝發行紙幣,後期往往虛高,在不足夠準備金之下瘋狂印刷。在一類紙幣貶值到極低點,又在發行新紙幣,貨幣市場極其混亂。加上阿拉伯、中亞、羅斯等地的錢幣流入,形形色色貨幣充斥整個市場,經濟秩序完全放任自流,交易一度退化到以物易物。
  官員貪污嚴重,尤其是利用大型工程進行上下其手。更是直接引發黃河起義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7-07-09 11:33:59
圖博館
(三)思想混亂
蒙古各部原先信奉的是薩滿教長生天,鐵木真時期全真道長丘處機七十四歲高齡遠赴西域勸說止殺為善,也造就了早期道教在元朝佔據主導地位的全盛時期。乃真後信奉佛教,隨後引發「佛道辯經」,德勝的佛教成為蒙元主流,一度甚迫使得道之人改信佛教,並焚燒道教經典。而後佛教引發「紅黃教爭」,高層牽扯進教派衝突當中。思想極其混亂,皇位爭鬥往往牽扯上教派爭鬥。
大量中亞和阿拉伯人又帶進來伊斯蘭教,景教、拜火教、東正教、猶太教、摩尼教、濕婆教都大量傳播,教派管理卻是一片混亂。廣東和福建阿拉伯商人一度武裝佔據,聲稱要將中國完全伊斯蘭化。白蓮教曾在杜萬一領導下爆發數次起義,元朝中央一直猶猶豫豫,時而給與合法地位甚至封賞,時而堅決打壓消滅。後期白蓮教演化成為明教,直接引發後來的元末大起義。
  特別指出,儒家也是被元朝政府視為宗教,管理模式參考佛教。孔子的地位雖然有所上升,但儒生地位實際上大大下降。因為採用「怯薛入朝」和「官吏互通」,官員大多數沒有接受傳統儒家教育,思想上很難有所覺悟。漢地所有的「天下為公」一類思想員中並沒有多少影響力,間接造成官員素質的下降。儒家致仕之途斷開,大量人才囤積在地方豪強當中,間接造成人才流失,地方勢力做大等諸多弊端。
  最後是末期決策失誤。
元末已經算是非常好的了,忽裡台大會影響力被削沒,嫡長子繼承製開始確立,各系宗王之間的汗位大戰趨於平穩。順帝親政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革新政治,緩和社會矛盾,史稱“至正新政”。頒行法典《至正條格》,以完善法制;頒佈舉薦守令法,以加強廉政;下令舉薦逸隱之士,以選拔人才;前朝《宋史》、《遼史》、《金史》開始修築。多少程度上都開始挽救前朝歷任皇帝的失誤,可惜政治上已經積重難返。
  元朝長期處於繼承權問題、貪污、權臣擅政、不任用漢人與壓榨百姓的惡習,使得政治總是無法上軌。這種不穩定的朝廷如果又遇到天災人禍的干擾,原本脆弱的穩定性頓時土崩瓦解。
2017-07-09 11:38:33
圖博館
為什麼歷史上對元朝總是輕描淡寫呢?2017-05-23

二十四史長期有關於匈奴鮮卑的傳記。蒙古與南宋,實質上就是春秋時期的“夷夏之爭”的延續。所謂蒙古帝國,和匈奴帝國一樣,本質上仍然是部落聯盟而非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這種情況直到四大汗國建立之後才改變。
  因為明朝是漢族人建立的朝代。而元朝是打敗了漢族人建立的少數民族統治的朝代。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和南方漢民族一直是一對尖銳的矛盾,而且在明朝的時候,蒙古人和漢人還是對立的矛盾,明英宗的時候,蒙古人甚至反撲打到了北京城。
  再說清朝。清朝照理說和元朝都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但是清朝和元朝其實是有仇的,因為清朝的祖先是金人,而金國正是被蒙古人給滅掉的。再說了,清朝想要把自己打扮成和明朝一樣的很正規的朝代,所以他也不會給元朝什麼好臉色看。
  除了這種人為的因素外,還有其他原因。
  一是元朝的歷史太短。如果是本來就比較弱的朝代,比如說五代十國那樣的朝代。大家都知道它比較弱。所以也都不怎麼在意。而元朝之前的蒙古帝國,那可是威震世界的,這麼一個威震世界的大帝國,很快就滅亡了,所以歷史學家在總結這段歷史的時候,肯定只能是輕視它的。從它的身上只能總結出失敗的教訓,就像秦朝那麼一個朝代曾經很多次被提出來剖析失敗原因一樣。
  二是元朝沒有更多的建設性。秦朝雖然短暫,但是秦朝幹了幾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情,比如書同文、車同軌,比如修建萬里長城等等。這幾件大事情對後世有非常大的影響,所以秦朝值得拿出來說的非常多。而元朝幾乎沒有幹過什麼在歷史上能夠留下來的東西。
  三是元朝沒有很好地融入漢族社會。他對漢族的典籍漢族的禮儀傳統比較輕視,因而也沒有建立起一個比較深厚的根基。而且元朝把人分成四等,人和人之間相互剝離,這就相當於元朝建立在一塊浮冰之上,它失敗也是必然的。
  即使同樣是統治中原,元蒙與滿清截然不同。
在元蒙的眼裡:中原就是個牧場,漢人就是牛羊,什麼中原文明、先進文化,都一邊去吧。但在滿清眼裡:中原是他們的嚮往之地,這和元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心態。從順治起,每一個清帝都在努力學習漢文化。清朝的官制,大抵都是雙軌制,設一滿一漢兩名官員。所以,雖然歷清一代,反清復明的思想從沒中斷過,但事實從康熙之後,漢人已經心甘情願地接受了滿人的統治,而在元蒙統治中原的90多年中,漢人一天都沒有從內心順從過。
2017-07-09 11:40:23
圖博館
蒙古帝國和元朝到底是什麼關係?2017-01-02

人類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國家,不是羅馬帝國,不是大英帝國,也不是俄羅斯帝國,而是蒙古英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成吉思汗及其後繼者在50多的時間裡,以總數不到40萬人的軍隊,先後滅亡70多個國家,征服720多個民族,消滅各國軍隊人數超過千萬,征服各民族人口數目達六億,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國家---蒙古帝國。其穩定時期版圖面積超過3500萬平方千米,版圖最大時期面積超過4500萬平方千米,占當時整個人類世界的五分之四還多.而現在整個亞洲的陸地面積(包括所有島嶼)不過4400萬.
  蒙古帝國與元朝,是容易被許多人混淆的、既相互聯繫、又有所區別的兩個概念。元朝是中國的疆域,不包括蒙古帝國其它的四大汗國。
  蒙古人先後征服高昌回鶻與西遼,為其打開了挺進中亞與歐洲的門戶;接著便是蒙古人的三次大規模的西征戰爭。三次西征奠定了這個世界性帝國的大部分版圖,將現在的俄羅斯與歐洲大部、地中海東岸、兩河流域、波斯與印度西北皆收入勢力範圍。
  這些帝國的版圖上,成吉思汗的兒孫統治著四大汗國。早期的四大汗國雖然是附屬於蒙古大汗的「諸侯」,然而後來它們其實只是軍事征服下的聯合體,各自獨立發展成為幾個不相統屬的國家。而元朝是蒙古人在征服中原及擊敗南宋後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元朝的第一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也是蒙古大汗的繼承者,並且基本上與上述汗國保持著友好的關係。

為什麼說元朝是個偉大的朝代?2017-07-07 (楨:?)

一、從元太祖成吉思汗到元世祖忽必烈,爭戰四方,縱橫歐亞,建立亘古未有的龐大帝國,論世界影響力,秦漢隋唐遼宋金明清都不能望其項背。
二、元朝沒有文字獄,元曲是繼唐詩宋詞之後又一座文化豐碑,極大推動了中國戲曲藝術的發展。
三、元朝不搞獨尊儒術,元朝人見多識廣,各種宗教和文化都得到尊重,自由發展,可以說是中國文藝復興的萌芽。可惜被朱元璋搞文字獄、八股文、特務統治給厄殺了。
2017-07-09 11:41:33
圖博館
四、元朝建立的行省制度,這一開創性的政治舉措至今仍發揮巨大作用。
五、元朝開啟了大中國時代,中國邊疆地區包括雲南、西藏、台灣按照自古以來的說法,都要從元朝說起。
六、元朝農業稅最低,百稅一,老百姓可謂安居樂業,到了明朝就增加賦稅,三十稅一,連朱元璋老家人都說: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七、元朝科技發達,元朝的農學、醫學、數學、曆法、天文學世界先進,元朝靠自己製造的火炮威震四方。相反明朝,竟然不知天文台為何物,明朝末年的明朝人連曆法都不懂了,不知哪一天是初一,哪一天是十五。明朝末年自己不會造炮,靠進口紅夷大炮來打擊農民起義和關外起兵。
八、在結束大分裂完成大一統的王朝中,秦隋二世而亡,西晉短暫統一又陷入大分裂局面,只有元朝壽命最長,在元朝的長期大一統後,中國在也沒有陷入長期的分裂局面。
公元163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國號大明,元朝結束了在中原的統治,退居漠北,史稱「北元」。即元朝之後的明朝,不論是政治影響力,還是軍事實力,以及經濟文化科技,對老百姓的態度,無疑是倒退,說明朝誤我六百年,是很正確的,我們今天強調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總結元朝強盛的經驗,也要總結明朝倒退的經驗。(楨:?)

揭穿歷史騙局!中國根本沒有元朝和清朝兩個朝代 2014.11.12

一些人以疆土大為榮,常常聽人說元朝如何如何,也常常聽人喜歡描述成吉思汗偉大功績的時候作為一個中國人而驕傲自豪。我特別納悶,成吉思汗,全世界都認為他是蒙古國的不是中國的,你跟著驕傲個屁呢?元朝,是外族蒙古滅了中華,中國那個時候被滅國了好吧?再說成吉思汗的蒙古是血腥的侵略和殖民史,如果你為侵略而驕傲,為什麼還恨日本侵華的罪行呢?如果日本當年滅了中國,你會不會覺得很驕傲和偉大呢?
  難道因為中國有蒙古族,成吉思汗就是中國人了,那中國還有朝鮮族,金日成就是中國人了唄?中國還有俄羅斯族,列寧也是中國的了?況且成吉思汗時期的蒙古野蠻殘暴,對漢人進行大屠殺,有什麼可讓中國人驕傲的呢?假如當初日本打敗並殖民了中國,我們現在也得為天皇自豪吧?
2017-07-09 11:42:34
圖博館
蒙古當初殖民過那麼多國家,包括俄羅斯、印度、土耳其,可從來沒聽說這些國家以成吉思汗為榮的,也沒有把這段歷史說成是國內史。某些中國人咋那麼認親呢?
沒有元朝,只有蒙古殖民的一百年,世界史學界嘲笑中國歪曲歷史…
  事實上,滿清立國定滿語為國語,說滿人被中國同化實在是自欺欺人。而且恰恰相反的是,現在中國的國語(普通話) 就是當年滿清通過武力手段強制推廣的語言。(楨:?)
  而且,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按照語言劃分國家的規矩。不少非洲國家都說英語,但它們和英國是一個國家嗎?中國人和新加坡人都說漢語,但新加坡是中國的一部分嗎?阿拉伯國家都說阿拉伯語,但它們是一個國家嗎?日本、中國、韓國同為儒家文化國家,但能說中日韓是一個國家嗎?能說抗日戰爭是中國的內戰嗎?法、德同為基督教文明,但它們是一個國家嗎?典型的思維混亂。   
但是到此中國人還認為清朝是中國的朝代,他們又會說:「今天的滿人是中國公民,所以當時的滿人也應算作中國人。」這種邏輯就等於在說:「今天美國黑人是美國人,所以他們的祖宗十八代都是美國人。」況且滿人僅僅是中國公民嗎?不是,滿人原先是居住在西伯利亞的通古斯民族,現在仍然有滿人居住在那裡。現在的滿洲北部還在俄羅斯境內。滿族,俄羅斯有,北韓也有,滿族也是他們的公民,那俄羅斯人和北韓人是否都可以說:「我們的少數民族曾經征服並統治中國300年。」
  而且按照國際慣例,判斷一個已去世的人的國籍,依據的是此人生前的國籍,而不是在他死後他的出生地屬於哪個國家。李白出生在寓碎葉,此地在現在的吉爾吉斯坦境內。按照他們的說法李白應該是吉爾吉斯坦人了?
2017-07-09 11:43:47
圖博館
孫中山在《民族主義》第二講中說過:「中國幾千年以來,受到政治上的壓迫以至於完全亡國,已有了兩次,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今天中國人一廂情願地稱清朝是中國王朝,可惜人家清朝統治者們根本就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慈禧道:「清非中國,辮子不能去,辮子去中國不亡則大清亡。」「保大清不保中華」,「量中華物之力,結與國之歡心。」 雍正說「朕以外國之君主中國之事」。乾隆更直白:「朕乃夷狄之君,非中國之人。」
  直到今天還有人幼稚地認為滿洲人最終被中國人同化了,但殘酷的事實卻是中國人被滿洲人同化了。今天所謂的中國國語(普通話),也是來自滿人的語言;國粹京劇是滿人的藝術;相聲和小品,就是兩個清朝奴才在主人面前一唱一合的生活再現。今天還被奉為至寶的所謂的「國服唐裝」,實際就是滿人的旗袍馬褂。
  現在有許多中國人不知羞恥地說當年俄羅斯霸佔中國領土。但俄羅斯佔領的根本不是中國的領土,而是清帝國的領土。當時中國人已經亡國了,哪還有什麼領土?慈禧道:「寧贈友邦,不予家奴。」也就是說滿洲人寧願把土地白送給鄰國,也不願留給家奴(中國人)。滿人將自己的勢力範圍:外興安嶺、黑龍江以東和庫頁島讓給俄羅斯,也是滿人的無奈之舉,滿人領土的喪失與中國沒有任何關係,現在的中國人又有什麼資格替自己當年的主人索要土地呢?
宋朝末年,戰亂四起,北方的蒙古金帳汗國勢力不斷擴大,疆域東起朝鮮半島,西至多瑙河畔,南抵南海,北括西伯利亞,華夏民族也在蒙古人的鐵蹄下亡國了,對於強悍的侵略者-蒙古,我國人民無力抵抗,淪為亡國奴。
有人說了: 「今天中國有個蒙古族,所以蒙古歷史就是中國歷史。」蒙古人的鐵蹄曾經踏遍歐亞大陸,許多國家都有蒙古後裔。蒙古族,俄羅斯有,烏克蘭有,芬蘭有,伊朗有,土耳其有,匈牙利有,印度有,其他很多國家都有,並非只是中國有。如果中國人要拿蒙古帝國吹牛的話,那麼波蘭人甚至匈牙利人都能這麼說。中國56個民族還包括俄羅斯族,哈薩克族和朝鮮族,這又怎麼解釋?難道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北韓的歷史都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
2017-07-09 11:44:48
圖博館
又有人說了:「今天內蒙古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蒙古歷史就是中國的歷史。」我只能說,這種說法非常無知。今天在俄羅斯聯邦中,有布裡亞特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韃靼斯坦共和國和圖瓦共和國,這些共和國都是蒙古人建立的,中國才一個蒙古自治區,俄羅斯人是否比我們更有資格說蒙古屬於俄羅斯?而且,蒙古民族的發源地中亞和西伯利亞大草原,歷史上也從不屬於中國。成吉思汗的出生地斡難河(Онон гол)位於今天蒙古國和俄羅斯的交界處。
  說到這又有人要反駁了,他們會說:「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不單單是漢族的國家。」那我請問世界上有幾個國家不是多民族國家?俄羅斯170多個民族,俄羅斯被蒙古統治的時候,蒙古征服中國,算不算俄羅斯人的榮耀?算不算俄羅斯統治中國?
  中國56個民族還有俄羅斯族,按中國人的邏輯,蘇聯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其實所謂的「中華民族」只是一個政治詞彙罷了,實際根本不存在這個民族,美國幾乎擁有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假如「中華民族」都能成立的話,那麼「美利堅民族」也能成立。那麼按中國的邏輯,全世界所有民族的歷史都是美國歷史的一部分。美國的少數民族中的阿拉伯人如阿富汗和伊拉克人也佔了一定的比例,所以賓拉登是美國人,薩達姆也是美國人。呵呵,千萬別笑,這就是現在中國官方和大部分人的歷史邏輯。
.....
  回應
 所以嘍!有些人對台灣被割讓給日本,念念不忘,餘恨猶存。你們這些人可千萬認清了,那是滿人割的喔,與我們漢人無關喔!不要認錯目標。
 這篇台獨史觀的文章自打嘴巴,照作者的邏輯,倒反證自己是中國人。他也是移民到台灣的啊!咋算台灣人?冒充也不像啊,只有原住民才是啊!
 中國人本來就不是個血統,我是不是中國人與我的DNA無關,而是因為我寫中文,講中國方言,所以我就是中國人,我學習中華文化之倫理道德,我懂禮義廉恥忠孝仁愛,我會孝順父母尊敬師長,所以我就是中國人,我的祖先中也有平埔族原住民,就算我的祖先是百越族及平埔族或是非洲人,我也還是會以身為中國人為榮,中國人只是中華民族的統稱,與你是不是漢人無關,只要是信仰中華文化的人,大家都是中國人
2017-07-09 11:46:21
圖博館
蒙古當初並不只是佔領宋朝的部分領土,而是將宋朝的領導人打敗,而且入主大都(今北京)在一般人的觀點看,他就是更替前朝成為新的中國統治者,清朝的滿人也是如此。歷史上也沒有中國這個朝代,以前朝更替者為基礎,在一定範圍內的都被統稱為中國,而在這個範圍內也具有多種人種,...而文化及血統的融合在歷史上本來就很常見,血統上述以表明,而文化最著名的就是秦朝的文字和度量衡等文化統一。況且蒙古族和滿州人在歷史上自古以來也是生存在中國領土,硬要說他們不是中國人,也太牽強了。
 中國不是元朝和清朝傳承者,因為中國是由不同的朝代成立至滅亡而延續至今。中國不是元朝和清朝的殖民地,因為元朝和清朝是在中國土地成立,不是中國以外的國家。元朝和清朝都在中國土地滅亡。中國明朝滅中國元朝,中華民國滅中國清朝。中國是由不同的朝代成立至滅亡而延續至今。所以,中國不會滅亡,滅亡的是朝代或政權。不同的朝代由不同民族統治。英國統治印度不同於元朝統治中國。印度人奪回國家管治權,英國返回英國本土。英國是一個國家,有自己的土地,不是在印度土地成立,英國人不是在印度土地出生。除此之外,印度人没有滅英國,也没有統治英國人。所以,不能夠說英國是印度歷史的一部份,也不能夠說英國人是印度民族之一。同樣道理,雖然日本統治台灣和英國統治香港,但不能夠說日本和英國是中國歷史的一部份,也不能夠說日本人和英國人是中國民族之一。
中國人是根據地域統治概念而成,而漢人, 滿人, 蒙古人則是民族基因血統等概念,簡言之,那時滿蒙確實統治中國這地,的確是需要存於中國歷史上啊
2017-07-09 11:47:27
圖博館
為什麼說元朝清朝不算中國在歷史上被「殖民」2016-02-24 張生全

近日,筆者在網上看到了一種讓人憂心的觀點,一些網友從狹隘的民族觀念出發,竟然認為元朝、清朝是中國在歷史上被殖民的階段。這種觀點顯然是極其錯誤的。如果助長這種觀念的蔓延和發展,造成的後果也是很嚴重的。它會破壞民族團結,製造新的民族矛盾,造成國家的混亂和分裂,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巨大的苦難和傷害。
  縱觀歷史,凡是民族分裂和對立,總是中國最弱的時候,比如南北朝時期的五胡亂華,宋遼金夏的長期對立。反之,民族團結做得好的時期,則是中國在歷史上最強大的時候。比如漢代的張騫出使西域、唐代的文成公主進藏。這些動人的事件,給我們帶來的都是美好的記憶。
  我知道這樣說沒用,在那些人的心目中,他們才不會去管什麼民族團結,什麼社會和諧,什麼國家獨立這樣的東西,他們只圖眼前的那點利益。為了讓這些人口服心服,我表達一下自己觀點。
  首先,元朝和清朝是中國統一的過程。中國歷史上有過很多次分裂,同時也有很多次統一。如果我們把元朝和清朝的統一,認為是「殖民」,這是很荒唐的。我們不會認為秦朝統一六國,是秦對六國的殖民;漢武帝開疆拓土,是漢朝對邊關民族的殖民;西晉統一三國,是晉對蜀國和吳國的殖民;唐朝大一統是唐對西域的殖民,明朝的統一是明對其他民族的殖民,為什麼卻一定要認為元朝和清朝對中國的統一,就是一種「殖民」的過程呢?
  其次,元朝和清朝是民族融合的結果。中國歷史上先後有五次民族大融合,正是這些民族不斷的融合交叉,最終形成現在的56個民族。就比如現在的漢族,它也是多次民族不斷融合的結果。最初只是指黃帝部落,然後黃帝打敗炎帝,形成炎黃,再然後炎黃打敗蚩尤……漢族就是這樣一代一代融合下來的。在春秋戰國時期,東邊山東、西邊甘肅、南邊兩湖、西南巴蜀、北邊北京、東南江南一代,都是少數民族,對於中原漢族都是異族。一直到宋代,嶺南廣東海南一代,還被稱為「瘴癘之地」,但是後來,這些地方都加入到了漢族的範圍。
2017-07-09 11:48:43
圖博館
再說蒙古族和滿族,他們也並非是一開始就存在,根本就是少數民族和漢族交融遷徙的結果。在漢朝和唐朝,曾經有過多次漢人的遷徙和拓邊。後來形成的蒙古族滿族,絕大多數是這些漢人的後代。只不過因為生活方式的遊牧性,最後成了那樣一個少數民族。還有從五代開始,燕雲十六州就被契丹等北邊少數民族掌管,而這裡的人,絕大多數原先是漢人,最後成了少數民族。
  第三,歷史的選擇不能以今律古。我們有些人之所以不認可元朝和清朝,除了有「大漢族主義」的思想外,還在於蒙古人和滿人在興國的時候,對漢人的屠殺。但是,就算有屠殺,也不能成為我們不認可這兩個朝代的理由。為了說明這個道理,我打個比方。比如有一個人,他是因為他父親強姦他的母親生下來的。雖然他很難受,但這個強姦犯是他父親的事實,是不能改變的。不過,他可以控訴他父親,譴責他父親,在道義上申討。同樣的,我們可以譴責蒙古人和滿人曾經有過的那種濫殺無辜的行為,並用這些東西來警醒我們的現在,祈望和平,但是,絕不能不承認元朝和清朝是我們的歷史!

中國各朝代滅亡原因 2014-08-04

中國(夏、商、週、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朝代滅亡的原因總結。
  夏王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共傳十四代,十七後,延續約471年。滅亡原因:
1、內部生產力的衰退;
2、外部環境的長期不穩定;
3、夏王朝統治階級的觀念;
4、夏“桀”的個人因素(整日沈湎與聲色犬馬,大興土木,親近佞人)
  商王朝(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經歷17代31王(共510年)後,末代君王商紂王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而亡。滅亡原因:
1、商朝後期,絕大多數奴隸主貴族的生活奢侈腐朽,而且對待奴隸十分殘酷。如人祭和人殉等;
2、奴隸主貴族對平民和奴隸們的剝削和奴役日益加劇,階級矛盾激化;
3、商朝統治者連年對外進行戰爭,大規模地對夷方用兵,國內的青壯年幾乎都被徵發,加劇了國內的矛盾;
4、戰爭俘獲的奴隸太多,他沒有處理好奴隸的安置,導致了大量的奴隸反水。
2017-07-09 11:49:59
圖博館
周分為“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與“東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共傳30代37王,約為791年。滅亡原因:
1、地震、旱災等自然災害使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極大損失,也讓危機日重的西周王朝雪上加霜;
2、週厲王橫徵暴斂,加重了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傳至週幽王又破壞宗法制度,”廢後立妾,廢嫡立庶”並“烽火戲諸侯”使諸侯們失去了對他的信任;
3、王室衰微,各諸侯國與周朝王權的關係漸漸疏遠;
4、少數民族犬戎攻打鎬京,西周滅亡。
5、分封制使得周天子的權力架空,加之周平王東遷後更加淪為傀儡;
6、周朝的宗法制遭到破壞,各地諸侯王的勢力日漸增大;並利用王室這個旗號,“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斷發展自己勢力。
  秦王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滅亡原因:
1、統一後,沒有給人民休養生息,徭役、兵役、賦稅負擔沉重;
2、政策律法沒有做及時調整,和平治世下刑法依然殘酷;
3、政府運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像陳勝吳廣這樣的一群亡命之徒,也能攻下大澤鄉;
4、原六國貴族後裔復辟勢力過於強大,秦二世個人能力素質有限;
5、各地起義風起雲湧時,而統治者仍忙於宮廷鬥爭;最終導致秦朝內部統治四分五裂,完全喪失平叛的主動權。
  漢王朝(前202—公元220年),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定都長安)和25年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定都洛陽)。滅亡原因:
1、外戚、宦官勢力膨脹,各自結成利益集團,無休止的爭鬥亂政;
2、娃娃皇帝太多(皇帝年幼,必然是太后臨朝,依靠外戚掌權);
3、土地兼併嚴重(私有化),大量農民失去土地;
4、地主豪勢力強大,後期形成地方割據勢力;
5、黃巾起義導致地方武裝興起,中央失去控制。
  魏晉朝(220年—266年)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馬炎篡魏,改國號為晉,曹魏滅亡。滅亡原因:
1、新魏主更換太快,後期太小,難以駕馭士族權臣;
2、宗室權力被過分削弱“煮豆燃豆萁”,外姓將領獨大,奪權時曹魏皇室沒有外援;
3、司馬懿太長壽,強大的司馬氏家族興起無人制衡。
  晉朝(265—420年)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滅亡原因:
1、統治集團腐朽,政治制度落後,權力分散;
2、白痴晉惠帝無力控制全局,導致宮廷實權派內鬥,以及八王之亂,耗竭了國力;
3、沒有正確處理好民族矛盾,導緻小數民族入侵(五胡亂華)。
2017-07-09 11:51:33
圖博館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分裂時期,由公元420年劉裕篡東晉建立南朝宋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南朝陳為止。滅亡原因:
(南朝)
1、門閥勢力各自為政,門閥與皇權摩​​擦爭鬥不斷;
2、受外來勢力經常侵擾,經濟受創,政權不是很牢固;
3、部分皇帝昏庸殘暴,荒淫奢侈,激起地方將領叛亂;
(北朝)
1、六鎮(北魏貴族將領)之亂,引起了各族人民激烈的鬥爭;
2、土地兼併嚴重引發社會矛盾,動搖國家(東魏、北齊)根基;
3、權臣勢力過大,皇帝年幼(西魏、北周)難以駕馭。
  隋王朝(581年-618年)滅亡原因:
1、大一統表面下的各種割據勢力暗流湧動,統治基礎很不穩固;
2、門閥對科舉制度不滿,與敵惡勢力勾結,對抗皇權;
3、隋煬帝個人因素: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窮奢極欲與濫用民力;但是,像搞科舉、建東都、修馳道、鑿運河、徵高麗,都是苦在當代,功在千秋的。
  唐王朝(618—907年)滅亡原因:
1、邊患不斷(如安史之亂、安南叛亂、外有吐蕃入侵等),藩鎮割據;
2、宦官專權(如李輔國等),黨爭內耗(如牛李黨爭);
3、長年戰亂嚴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統治力量,阻礙了經濟發展,引起農民起義與外族入侵。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朝藩鎮割據和唐朝後期政治的延續。滅亡原因:
1、藩鎮勢力依然強大,新生政權也無法控制,以致內亂戰爭不斷;
2、不少君主昏庸淫亂、殘暴蠻橫,軍務鬆弛,貪官暴吏欺壓百姓;
3、權臣勾結外族作亂,以及外族反撲中原擄掠殺伐;
4、政權太多,賦斂苛重,戰事頻繁,社會秩序、經濟基礎破壞嚴重。
  宋王朝(960—1279年)分北宋和南宋。 滅亡原因:
1、以文制武的方針,造成了軍隊內相互牽制,動輒掣肘,弊病叢生;
2、後晉石敬瑭割讓的“燕雲十六州”,使漢族江山的天然屏障失去,無法抵禦外族騎兵;
3、聯金抗遼、聯蒙抗金決策失誤,只看到了遼(金)的強大,沒看到金(蒙)的危脅;
4、統治階層對軍事的無知、無能、不作為,導致了開封防禦戰的失利;
5、皇帝昏庸,朝政腐敗,政治內鬥嚴重,以及軍費開支較大,百姓負擔過重。
2017-07-09 11:53:17
圖博館
元王朝(1271-1368)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帝國。滅亡原因:
1、貴族生活糜爛,吏治腐敗,政府信用破產,土地兼併嚴重;
2、不平等的民族等級制度,以及對人民壓迫欺凌嚴重;
3、財政赤字高居不下,賦稅過重,外加自然災害嚴重;
4、管理者不注重學習,只會用武力打江山。
  明王朝(1368-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封建王朝。滅亡原因:
1、文官集團膨脹,權力過大,以及後期閹黨專政危害統治;
2、外敵襲擾不斷,政府添兵設餉,軍費較大,造成財政經濟危機;
3、資本主義萌芽,政府不注重工商業發展,大大限製商品貨幣的流通;
4、天災人禍相繼發生,造成流民數量大增,農民起義不斷影響穩定;
5、吳三桂引清兵入關,自毀長城,幫助滿清撿現成江山。
  清王朝(1644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政權。滅亡原因:
1、政治的黑暗腐朽,以及統治者本身腐化(慈喜)、無能(皇帝)​​;
2、閉關鎖國政策下,導致思想、制度、科技落後;
3、清政府弱軟無能,面對列強的入侵,只知一味的委曲求全、割地賠款;
4、軍隊的失控(陸軍新軍在國內的變亂中倒戈相向),及其職能的倒轉(軍隊的職能只能對外而不是對內);
5、財政赤字下,“永不加賦”的朝訓被一破再破,各項加徵攤派有增無減;
6、清末鐵路的“國進民退”,進一步激起了民怨。
2017-07-09 11:54:0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