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0-29 09:42:29| 人氣6,46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宋家王朝》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同前評《西安事件》所言:

西安事件無論在當時的輿論或後來的影視之詮釋權上,中共似比KMT占優勢,雖然事件的背後有中共的陰謀。

有關宋氏三姐妹之影視書作品,下評似已定調,雖是失實的三分刻板印象:

有三個姐妹:一個愛錢,一個愛權,一個愛國。愛錢的是大姐宋靄齡,嫁給了富甲一方的孔祥熙;愛權的是三妹宋美齡,嫁給了當時最有前途的軍官蔣介石;愛國的是二姐宋慶齡,嫁給了一心想讓中國富強的革命家孫文。

宋家皇朝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b_bjwq_h0o

1989年12集電視劇《宋慶齡和她的姐妹們》(《宋氏三姐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WrXIXgS484&list=PLRReYY7M2MHD2AX-vC97lA0vPHS4BALkC

1995年《宋家王朝》The Soong Sisters宋家皇朝(港)/宋氏三姐妹

  導演:張婉婷
  編劇:羅啓銳
  演員:
  張曼玉 Maggie Cheung .....宋慶齡 Soong Ching-ling
  楊紫瓊 Michelle Yeoh .....宋藹齡 Soong Ai-ling
  鄔君梅 Vivian Wu .....宋美齡 Soong May-ling
  吳興國 Wu Hsing-Kuo .....蔣介石 Chiang Kai-Shek
  趙文瑄 Winston Chao .....孫中山 Sun Yat-Sen
  姜文 Wen Jiang .....宋查理 Charlie Soong
  牛振華 Zhenhua Niu .....孔祥熙 H.H.Kung
  金燕玲 Elaine Jin .....Madam Soong
劇情介紹
  1981年春,宋慶齡病重,思念遠在美國的妹妹宋美齡。然後倒敘晚清末年,政局腐敗,民不聊生,在美國受教育的宋查理憑著他在西方吸收的先進知識,與孫中山一齊合力推翻滿清。宋查理的三個兒子後任職民國政府重臣,三個女兒從小到美國留學,學成後大姐宋靄齡下嫁孔祥熙,宋慶齡不顧父親反對追隨孫中山,蔣介石爲宋美齡傾倒,開展追求。在宋靄齡慫恿之下,小妹下嫁蔣介石。經曆辛亥革命,陳炯明叛變,孫中山遇難,孫中山北上病故,蔣介石清黨,日本侵略中國,西安事變等曆史事件。宋家三姐妹的關系也在這動蕩不安的政局裏起著變化。最後,宋慶齡臨終也見不到妹妹一面,遺憾而亡。
影片評價
  由張婉婷執導,楊紫瓊、張曼玉及鄔君梅領銜主演,《宋家皇朝》影片講述民國時期名揚中州的宋家三姐妹宋靄齡、宋慶齡及宋美齡的故事。看重金錢的靄齡 (楊紫瓊)嫁給了山西富豪孔祥熙;愛國的宋慶齡 (張曼玉) 嫁與孫中山;而有權力欲望的宋美齡 (鄔君梅) 則成爲蔣介石的夫人。親生姐妹,卻有不同的人生觀和人生經曆,情節具有曆史真實性。 張曼玉亦憑此片榮獲影後之寶座。
  本片以宋慶齡與宋美齡的姐妹情爲重點,寫人寫情爲主。人物造型著重內在氣質的相似性。宋靄齡的世故、穩重、決斷,宋慶齡的活潑勇敢缺乏深刻層次感,宋美齡更顯浮澡(可能因爲上演的版本這個人物被刪改較多)。全片缺乏高潮,沒有中心,用鏡有時有些拖遝。龐奴指出,本片突顯了香港對于國家寓言的論述,宋靄齡愛錢最後落腳香港,象征了香港的靈活、妥協、務實、功利、避談意識形態的性格。香港從來不是主角,而是安分守己的演員。因此,《宋家王朝》是一出曆史戲。這個故事,這一些傳奇人物,本來就很具吸引力。宋家三姐妹藹齡、慶齡和美齡,分別由楊紫瓊、張曼玉和鄔君梅扮演,宋家老父宋查理這個角色由姜文擔任、金燕玲演宋母、趙文宣演孫中山,看看這樣的陣容就知道不簡單。 抛開政治曆史因素不談,這其實是一部很少有的好電影。片子很長,但是不會有人覺得悶,三個姐妹的一生,中國的曆史變革,都在這兩個半小時的電影裏,呈現出來了。姜文的演技很精彩,鄔君梅的眼神很傳神,張曼玉演的很努力,楊紫瓊演得很稱職,趙文宣的孫中山也不賴。這麽一部“大”電影,很難用三言兩語來表述。如果你很久沒有看過一部很大制作的東方電影,這應該是不錯的一個選擇。
獲獎記錄
  本片榮獲第十七界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張曼玉
  最佳男配角:姜文
  最佳攝影:黃嶽泰
  最佳美術指導:馬盤超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和田惠美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喜多郎
電影音樂
  喜多郎《宋家王朝》
  喜多郎的音樂生動再現了在我國近代史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的宋氏家族。該作品使喜多郎當年分別獲得香港金像獎及臺灣金馬獎的最佳原創音樂獎。
  音樂通過多手段表演,也完美的柔合了東西方樂器:Northwest Sinfonia演奏的交響樂,鋼琴,以及中國的二胡,琵琶,楊琴。你可以在第一首的高潮聽到左面是小提琴,右面是琵琶,而二者相互輝映。
  專輯曲目
  01----宋家皇朝~主題曲 Main Title
  02----策謀 Nowhere To Land
  03----孫文與慶齡 Dr Sun & Ching-Ling
  04----革命家們 Man On Fire
  05----鬥爭 Ching-Ling assasination Attempt/Aoldiers Revolt
  06----父之死 Ching-Ling Goes To Russia
  07----明與暗 Waltz & War
  08----激動之序章 The Bonfire
  09----在西安裏 Xi-an Airport
  10----孫文之遺言 Scroll Is Read
  11----逃亡 Ching-Ling Escapes
  12----宋家皇朝~閉幕曲~ Parachutes
  13----回音壁/終章 Echoing Wall/End Title
http://baike.baidu.com/view/1373019.html?tp=0_11

大陸與台灣抗日電影的五大截然不同 

   以前我們熟悉的是大陸版本的抗日電影,最近在出國的飛機上我看了8部台灣拍攝的抗日電影,看完之後作了一個對比,發現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差異。
   第一,題材上明顯不同。大陸版本的抗日電影名字很邊緣,比如《小兵張嘎》、《地道戰》、《地雷戰》、《李向陽》。而且反映的抗戰多半是鄉村的抗戰,非城市正面抗戰,比如《敵後武工隊》。而台灣版本的抗日電影起名較宏觀,比如《筧橋英烈傳》(空軍跟日本人激戰)、《八百壯士》(四行倉庫保衛戰),還有《英烈千秋》(講張自忠)、《梅花》、《香火》等,多半選取城市正面抗戰題材。
   第二,人物身份選取不同。大陸拍的全是窮人的抗戰,比如鄉下老百姓、窮人參加革命抗戰,地主老財是漢奸。而台灣拍的全是富人的抗戰,比如《梅花》,講的是紳士、大鄉紳的抗戰,家裡幾代同堂,生活很好,很體面,小孩都在國外留學等等。而《筧橋英烈傳》里的人物角色也全出生於有錢人家。國民黨在大陸代表有產階級的政權,價值體系對富人是正面的,對窮人是負面的。
   第三,國恨、家仇的先後順序不同。大陸抗戰電影多半是國恨在前,家仇在後。但在台灣電影里順序恰恰相反,往往家仇是一個故事的引子,而國恨是背景。比如《梅花》體現的是民族精神,但是它也是先家仇後國恨的邏輯關係。
   第四,抗爭的出發點不同。大陸版本反映抗戰最主要是從國與國、民族與民族的對抗出發,多從正義、侵略等角度來闡釋,而台灣版本更多從中華民族的文化出發來闡述一種文化的抗爭。比如《梅花》這部電影,梅花的精神百折不撓,喻示著中華文明不能被日本人打斷;再比如《香火》,喻示著中華民族香火不能滅、不能斷,而且要頑強地接續下去,這是一種文明、文化的抗爭。
   第五,對階級和人性的處理不同。大陸抗戰電影往往重階級性、鬥爭性、反抗性,比如展現日本人的殘酷性和中國人的鬥爭性。而台灣版本著力反映了很多在抗戰過程中微妙複雜的人性。比如《梅花》里老大的父親被日本人殺了,老大決定去從軍,臨行前他跪下來向母親辭行,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沒有「為了打擊日本帝國主義,我要參軍」的台詞,而是很簡單地說了一句:孩兒不孝,長子不能保全家安全,所以我應該去從軍。老太太站在台階上送他,含著眼淚只說了一句「打贏了回來」。短短几句話,給人心靈留下的震撼很大,因為它體現出人性及中國文化方面的頑強。
   比較之後我發現,把這兩個版本合起來看應該更能反映抗戰的事實,單看哪一方面都不夠。讓我們回到歷史現場,去看歷史的另一面,看歷史被遺忘的那一面,被歪曲的那一面,被掩蓋的那一面。【阿波羅新聞網 2011-12-24 訊】摘自:馮侖著《風馬牛》中信出版社
http://tw.aboluowang.com/2011/1224/230113.html#sthash.cpQhU5mO.dpuf


  啥是「四大抗戰小說」?
  到底是臺灣版:王藍的《藍與黑》、紀剛的《滾滾遼河》、潘人木的《蓮漪表妹》和徐鍾珮的《餘音》。還是華人版:徐速的《星星月亮太陽》、鹿橋的《未央歌》、《藍與黑》、《滾滾遼河》。
  當然是華人版較為人所認同,雖然就《語言與力》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而言,並無本質之異(均為俗作)。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1665567

史特林‧西格雷夫《宋家王朝》(風雲時代,1995)

本書揭露了宋氏一家族如何取得權勢和財富的秘密、以及上海「青幫」的陰謀、辛亥革命的挫敗,乃至國共的分裂與對立、國民黨遊說及籠絡美國的管道……
本書系挖掘FBI的機密文件,廣搜相關資料,以描述宋氏家族的興衰。
http://findbook.tw/book/9789576455957/basic

史特林‧西格雷夫《宋家王朝》精裝版(風雲時代,2002)

  本書描述從美國回來的宋查理開始,作者用抽絲剝繭的故事情節,揭露了宋氏一家族如何取得權勢和財富的秘密、乃至國共分裂對立以及籠絡美國的管道……。自孫中山起,到蔣介石、毛澤東與宋氏家族,這些人在曆史上興風作浪,影響之深,波及數億人的生命;所招至的各種不同評價,在近代史上亦無人可及。宋家皇朝的故事占了近代中國史的大部分,在20世紀美國曆史上也占了重要篇幅。
  本書系挖掘FBI的機密文件,廣搜相關資料,如今被本書挖掘出來,揭發過去的貪欲,並詳盡的描述宋氏家族的興衰。此一華麗家族的內幕史實早已引起廣大的回響,使本書躍登美國最暢銷的報導文學作品。
作者簡介(美)史特林.西格雷夫
  1937年生于緬甸,她的父親是以一部《緬甸的外科醫生》而成名的作家Golden. S. Seagrave博士。史特林.西格雷夫童年于緬甸、中國及印度等地度過,而後回到美國接受教育。曾任職于華盛頓郵報國外部次長,並于1965年去職,成爲自由作家後再度回到亞洲。西格雷夫勤于投稿,文章常見于《Life》、《讀者文摘》等刊物上。他于1975年回到美國後,一度任職于《Time Life Books》編輯。著作有《幸運的士兵》(譯名)、《黃色的雨》(譯名)等多部著作。
http://findbook.tw/book/9789575697730/basic

陳廷一著《宋氏三姐妹:一個家族和一段歴史》(東方出版社,2003)

本書以宋氏三姐妹的個人成長爲主線,又以她們婚姻爲重點,著重描寫了三姐妹的鮮明個性,突出宋氏家族的二次大分裂與中國革命的關系。
本書以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三姐妹的個人成長爲主線,故事追求有頭有尾;又以她們婚姻爲重點,著重描寫三姐妹“一個愛錢,一個愛國,一個愛權”的鮮明個性;突出宋氏家族的二次大分裂與中國革命的關系。三姐妹的個人情感曆程與姐妹間的深情,深刻地表現了政治分野使她們分離,但親情又割不斷血濃于水的這一“人間真情永在”的主題。
陳廷一,吉林大學中文系畢業,現任中國大地出版社副總編輯、編審。系中國文基金會顧問、中國通俗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長篇專著《皇天後土》、《許世友外傳》、《宋床齡全傳》、《宋美齡全傳》、《宋靄齡全傳》、《宋氏家庭全書》、《民國嶽父》、《孔祥熙大傳》等作品達900萬字,並多次獲國家獎。以稿費設立了李耳文學基金會晨光獎,獎掖文學新人。
http://findbook.tw/book/9787506016285/basic

影片開演的第一句讀白就是“在遙遠的中國,有三個姐妹:一個愛錢,一個愛權,一個愛國……”愛錢的是大姐宋靄齡,嫁給了富甲一方的孔祥熙;愛權的是三妹宋美齡,嫁給了當時最有前途的軍官蔣介石;愛國的是二姐宋慶齡,嫁給了一心想讓中國富強的革命家孫文。
女人最大的成就,就是嫁個好男人——這句話我至少聽過一百遍。
西施獻于夫差,貂禪用于離間,昭君之予匈奴,文成公主進藏,無論順境或者逆境,求和或者安撫,女人都是男人萬般無奈下在政治舞臺上使出的最後一張王牌。無論曆史的步伐如何的前進,有一些手段雖然老套,卻是最有效的,比如聯姻,越是美麗,越是顯貴的女人,越難逃這樣的命運。
對曆史稍微熟識的人都知道中國近代的四大家族:蔣、宋、孔、陳。宋家的三個姐妹,宋藹齡嫁予了孔祥熙,宋慶齡嫁予了孫逸仙,宋美齡嫁予了蔣介石;于是蔣、宋、孔三家就這樣用三個女人聯系了起來,她們的個性和追求若隱若現地影響了中國近代史的發展,構築了一段20是世紀的女性傳奇。
大部分的女人都是要嫁人的,古語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可見一個女人嫁什麽男人對她的一生至關重要。很多人把宋氏姐妹的婚姻稱爲“政治婚姻”,的確在她們的婚姻裏包含了極大的利益成分,不過影片在敘述這段的時候更注重的是她們的個人追求,她們對愛情、婚姻、人生不同的理解注定她們嫁不同的男人,走不同的道路。
一個愛錢
藹齡說,她很難想象自己嫁給了孔祥熙這樣的男人,但仔細想來似乎她想嫁的就應該是這樣的男人。“他家所經營的票號,錢莊都已經落伍了,結婚以後我要幫他在中國建立首30家銀行。”結婚時她這樣說道。她的目光中沒有猶豫和疑惑,一個女人一旦知道自己要什麽,選擇和取舍就便的容易起來,既然她要的不是白馬王子,那耶魯畢業,門當戶對的孔祥熙無疑是明智的對象。
“結合孔家的財産,蔣家的權力和宋家的聲望,我們就是中國最大的利益集團。”慶齡反對美齡嫁給蔣介石時,藹齡就是這樣解釋的,任何事情在生意人眼裏都是一樁買賣,既然是買賣,那就要不蝕本,才能做。
“男人沒有好壞,只有強弱。”這就是她對終身幸福的理解,這樣的理直氣壯,世界沒有黑白,只有成敗。
一個愛權
當全家人都反對慶齡嫁給孫文時,只有美齡是支持的,因爲她覺得這樣的私奔是浪漫,這樣的結合是光榮。通向婚紗之路,便是通向夢想之路,所以當嫁給一個政治領袖,成爲“第一夫人”的夢想唾手可得時,結婚便毫不猶豫。不論他的政治理想如何,只要他是最強的,她就可以從教堂徑直走向近代末的政治舞臺。當鎂光燈聚集在她身上時,那刻無論如何她是滿足的。至于結果,在過程中沒有人可以知道。
一個愛國
結婚的理由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比如兩情相悅。因爲愛情,因爲理想,因此而走到一起。堅持是可貴的,代價卻是巨大的,痛失所有至親至愛之人,丈夫,姊妹,未出世的孩子。。。。。。來成就他們的革命事業,他的遺志,曆史的發展不允許如她所想的那樣簡單的做他的女人。
嫁給一個不平凡的男人,就注定了她不能做一個平凡的女人,過平凡的生活。
三個女人,三種追求,三樣人生,然而骨子裏相同的血脈讓她們又讓她們如此相似,比如堅強,比如堅定,比如堅持。她們都如此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麽,選擇了與自己的價值觀相同的伴侶,在危難中不離不棄,處變不驚。軍閥倒戈時,慶齡之于孫文;西安事變時,美齡之于介石;抗戰慰問後,藹齡隨于祥熙,她們自始至終都跟隨她們的男人。
抗戰慰問,三個夫人一臺戲,最後的聚會,然後是至死別離,所謂的《宋家王朝》名不副實,她們的光環最終是來自她們身前的男人,只是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必有一個偉大的女人,蒲葦韌如絲,三個女人將這段曆史編織在一起,一世傳奇在最後一個女人的逝世後悄然落幕。
http://raininvienna.ycool.com/post.431449.html

宋嘉樹  

宋嘉樹(1864—1918):字耀如,教名查理.瓊斯,生于海南島文昌縣韓姓人家,原名韓喬孫,1875年隨宋姓堂舅赴美洲古巴,遂改姓宋。三年後赴美國波士頓,在絲茶店當學徒。期間,結識了一些在美國留學的好朋友。他們紛紛勸宋嘉樹去學校讀書,由于堂舅的堅決反對,小嘉樹暗下決心,選准機會,偷偷地跑進停泊在波士頓港口的一艘政府緝私船上。也許是船長佩服他的膽量,或是喜歡他追求獨立創業、追求自由的勇氣,船長不但沒有處罰他,還熱情地幫助他,讓他在船上做雜役。之後,他隨船長來到了美國南方的北卡羅來納州(North Carolina),結識了當地教堂的牧師。1880年11月7日,14歲的宋嘉樹接受了基督洗禮,被命名爲查理?瓊斯?宋(Charles Jones Soong),人們習慣稱之宋查理。1881年4月,宋嘉樹進入北卡羅來納州杜克大學聖三一學院學習,一年後轉學到萬德畢爾特大學神學院學習。1882年入田納西州範德堡大學神學院,1885年畢業,次處回國,在蘇州、上海等地傳教,並執教于教會學校,胡適即爲其學生之一。是年夏與倪桂珍結婚,兩年後在上海創辦美華印書館,印行中文本《聖經》,並參與創立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還兼任上海福豐面粉廠經理。1894年夏,孫中山與陸皓東北上途經上海,與宋相識,兩人對革命志同道合。宋嘉樹在傳教同時,暗中印行革命刊物及小冊子。民國成立後,宋嘉樹曾隨孫中山訪問日本,二次革命時,宋全家避居日本。宋育有子女六人,依次爲靄齡、慶齡、子文、美齡、子良、子安。
  在上海,他一邊傳教布道一邊興辦實業。特別是與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結識與交往,使宋嘉樹發生了一生中最大最根本的轉變,很快便成爲孫中山的熱情支持者和摯友。
  宋嘉樹常常向孩子講述自己青少年時期的曲折經曆。他強烈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思想,與命運抗爭不怕艱難困苦不屈不撓的意志,不卑不亢謙虛自尊的精神以及對子女大膽和有遠見的培養,都對宋慶齡崇高品格的形成産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宋慶齡的母親倪桂珍,浙江省余姚縣人,1869年出生于上海。據記載,她是我國明代著名科學家、學者徐光啓(1562—1633年)的後裔。
  1918年5月3日,宋嘉樹因患腎病不治,在上海逝世,年僅54歲。
  宋氏家族原籍安陽
  關于宋慶齡的家世,人們只知道她原籍海南省文昌縣,對其先世祖籍安陽,其遠祖即是北宋名相、安陽籍韓琦,知道者甚少。
  現根據專家的考證,宋慶齡的遠祖就是北宋時期的三朝賢相韓琦。韓琦(公元1008年1075年)字稚圭,相州安陽人。
  韓琦有子六人:忠彥、端彥、良彥、純彥、粹彥、嘉彥。
  韓嘉彥,字師茂,生于治平四年(1067年),娶齊國公主(神宗第三女)爲妻,拜駙馬都尉,終贏海軍承宣使。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卒,諡端節。有子六子:韓恕、韓詔、韓誡、韓諮、韓瑛、韓燮。
  韓誡,字文仲,生于紹聖元年(1094年),曆任團練使、防禦使、承宣使。孝宗隆興二年卒。有子三人:侃胄、仿胄、佗胄。
  韓仿胄,字秉實,生于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曾任韶州通判。隆興二年卒。
  韓縉選,字時舉,生于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爲韓仿胄獨子。家居雷州海康縣,曾任湖州知州,寧宗慶元三年(公元1197年)卒。有子二人,長子韓世卿,次子韓顯卿。
  韓顯卿,字灼道,生于紹興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曾任廉州知州。他于南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年)抱宗譜渡過瓊州海峽,定居在當時尚屬蠻荒之地的海南島文昌縣的古路園村。成爲海南韓氏一世始祖,爲安陽韓琦第六世孫。
  韓氏改爲宋姓,始于宋慶齡的父親宋耀如。宋慶齡的祖父韓鴻翼是一位崇尚儒家觀念的商人,爲人寬厚,熱心公益事業,因經辦賑務,耗盡了積蓄,家境漸趨貧寒。1863年,宋耀如出生于海南文昌縣古路園村,取名韓教准,小名阿虎,弟兄三人,兄政准,弟致准。
  1872年,韓教准九歲時,因家庭貧寒,不得不隨哥哥政准,到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當學徒。1875年,韓教准過繼給在美國波士頓經商的姓宋的堂舅,並隨養父遠渡重洋,到美國學習經商。從此改名宋耀如,又名宋嘉樹。養父對其關懷備至,專門爲他聘請了一位通曉美國革命史的英語教師,在學習英語的同時,接受了林肯等人的民主革命思想,從而也希望自己的祖國能夠暴發推翻腐朽的滿清政府的民主革命。
  漸漸長大的宋耀如隨著眼界的開闊,並不安于一個小店員的生活,強烈希望能夠上學讀書,接受現代文明教育,但是遭到一向務實經商的養父的拒絕。宋耀如16歲時決心逃出家門,外出闖蕩在一艘緝私船上當了雜役,並成了一名基督教的信仰者,于1880年舉行了洗禮儀式,成爲了一名正式的基督教徒。在裏考德牧師的關心和支持下,終于進入了神學院杜克大學聖三一學院就讀。其間除了學習神學知識外,進一步強化了民主思想,並稱頌支持美國的黑人解放運動。1885年,當其于聖三一學院畢業時美國掀起迫害華人的惡浪,唐人街被燒,大批華工慘遭殺害,宋耀如對此十分憤慨,他認爲,要從根本上改變海外華人受人欺淩的狀況,就必須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必須在千百萬人心中點燃民主革命的火炬,推翻腐朽的清朝政府,他決定盡快回國,用民主革命的思想去喚醒國人。1886年1月宋耀如回國到了上海一邊傳教,一邊從事反對殖民主義和推翻清政府的宣傳活動。在傳教期間,與倪桂珍結婚。宋在傳教布道上受人排擠,轉而爲教會印刷聖經,誰知歪打正著,靠印刷聖經而發財。他進一步擴大經營,兼做進口機械的代理商,成爲中國上海較早的買辦商人。20多年的苦心經營,他積累了五六十萬兩白銀。後來,宋把大部分資金用來支持孫中山的資産階級民主革命,成爲孫中山爭取國民革命成功的重要財力支柱。並用經商所得舉辦公益事業,創辦了一所教會學校,一個兒童樂園和一間大衆醫藥所。隨後他又創辦了“華美印書館”。1894年,宋耀如見到了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並爲他的革命思想所傾倒,從此就全身心地追隨孫先生成爲堅強的反清革命志士。他積極協助孫中山籌建“興中會”和“中國同盟會”,他傾全部精力爲革命籌集巨額經費,並在宣傳組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爲國民革命貢獻了畢生的精力。于1918年5月病故。
  宋耀如共有三子三女,宋慶齡是其二女兒,于1893年1月出生在上海。她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致力于民主主義革命事業,並于1915 年在日本東京與孫中山結婚。孫中山逝世後,她積極支持並參與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無産階級革命,爲建立新中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後,她先後擔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等領導職務,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從宋慶齡到海南韓氏第一代始祖韓顯卿爲第二十四代;上溯到安陽籍北宋名相韓琦爲二十九代。
  宋慶齡的伯父韓政准,無後嗣。三叔韓致准,生三男:長子韓幹豐,已故;次子韓德豐,已逝;三子韓裕豐,是宋慶齡的堂弟,現仍居住海南島古路園村,雖然年近百歲高齡,身體仍然健旺。
  宋慶齡祖籍安陽,是安陽人民的驕傲,是韓氏後裔的自豪。
宋嘉澍(1863年-1918年5月4日)
  宋嘉澍(1863年-1918年5月4日),中國海南島文昌人,原名韓教准,乳名阿虎,字耀如,英文名字查理(Charlie),宋靄齡、宋慶齡、宋子文、宋美齡之父。生父是韓鴻翼。他是著名傳教士,是孫中山革命支持者。
  生平
  早年貧困,1877年12歲前往美國波士頓,被過繼給無子女的舅父,改姓名爲宋嘉澍。
  1881年4月,宋嘉澍被穆爾上校與李考德牧師送往北卡州三一學院(杜克大學前身)讀書,由美國南方首富兼杜克大學創辦人之一的朱利安?卡爾支付學費。
  1885年底,完成了神學學位,翌年與倪桂珍結婚,育有三子三女。早年在美南監理會傳道,他返回中國後在上海居住,成爲實業家及傳教士,在上海開設美華印書館印刷聖經。後創中國耶穌教自立教會。
  1894年結識孫文、陸皓東等人,傾家捐輸鉅萬,幾次瀕臨破産的地步。
  1915年10月26日,女兒宋慶齡離家私奔,在東京由日本律師和田瑞作證,同孫中山結婚。宋聞之大怒,不能諒解。1918年5月4日,因胃病去世,一說是死于慢性中毒。
  宋有三女宋靄齡、宋慶齡和宋美齡,三人及其子宋子文均是中國近代史上有名人物,爲當年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之一。
http://baike.baidu.com/view/559974.html?tp=4_00

宋靄齡  

宋靄齡,(1889—1973),原籍文昌(今屬海南),生于上海。1904赴美國留學,入佐治亞州梅肯市威斯裏安女子學院。1910年畢業後回國。1912年任孫中山秘書。“二次革命”失敗後與父親宋嘉樹去日本,仍任孫秘書。1914年9月與孔祥熙結婚。婚前介紹妹妹宋慶齡接替自己的秘書工作,孫表示同意。1915隨丈夫回故裏省親,幫助丈夫主持銘賢學校事務。1927年支持蔣介石“清黨”反共,大姐宋靄齡初時也曾附和母親一道反對蔣宋聯姻,但後來被宋美齡說服,“這樁婚事自始至終都是我自己做主,與阿姐何幹?至于蔣介石和我結婚是爲了走英美路線,那更是天大的笑話……”從而促成蔣宋聯姻。1929年參加孫中山奉安大典。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支持蔣“剿共”。抗日戰爭時期與慶齡、美齡共同參加抗日救亡活動,支持中國工業合作社,參與組織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婦女指導委員會,創辦全國兒童福利會,擔任香港傷兵之友協會會長。1947年去美國。1973年10月19日在紐約病故。
  宋靄齡在學生時代,就是個聰明、大膽的女子,曾經當衆質問過羅斯福總統。
  宋靄齡以精明,厲害著稱,連蔣介石也畏她三分。蔣介石的侄孫兼副官蔣孝鎮說:“委座之病,惟夫人可醫;夫人之病,惟孔可醫;孔之病,無人可治。”
  宋靄齡積極協助孔祥熙,使得孔祥熙在出任參議期間做了幾件頗爲風光的事。
  宋靄齡在宋家王朝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她首先成爲孫中山的秘書,後才有介紹妹妹慶齡接替工作,而宋美齡與蔣介石的婚事,在宋家的一片反對聲中,正是由于宋靄齡的竭力支持與撮合,得以“玉”成其事,因而蔣宋聯姻,以致給民國曆史添了不可忽視的一筆。
  宋氏三姐妹原籍河南安陽
  關于宋慶齡的家世,人們只知道她原籍海南省文昌縣,對其先世祖籍安陽,其遠祖即是北宋名相、安陽籍韓琦,知道者甚少。
  現根據專家的考證,宋慶齡的遠祖就是北宋時期的三朝賢相韓琦。韓琦(公元1008年1075年)字稚圭,相州安陽人。
  韓琦有子六人:忠彥、端彥、良彥、純彥、粹彥、嘉彥。
  韓嘉彥,字師茂,生于治平四年(1067年),娶齊國公主(神宗第三女)爲妻,拜駙馬都尉,終贏海軍承宣使。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卒,諡端節。有子六子:韓恕、韓詔、韓誡、韓諮、韓瑛、韓燮。
  韓誡,字文仲,生于紹聖元年(1094年),曆任團練使、防禦使、承宣使。孝宗隆興二年卒。有子三人:侃胄、仿胄、佗胄。
  韓仿胄,字秉實,生于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曾任韶州通判。隆興二年卒。
  韓縉選,字時舉,生于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爲韓仿胄獨子。家居雷州海康縣,曾任湖州知州,寧宗慶元三年(公元1197年)卒。有子二人,長子韓世卿,次子韓顯卿。
  韓顯卿,字灼道,生于紹興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曾任廉州知州。他于南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年)抱宗譜渡過瓊州海峽,定居在當時尚屬蠻荒之地的海南島文昌縣的古路園村。成爲海南韓氏一世始祖,爲安陽韓琦第六世孫。
  韓氏改爲宋姓,始于宋慶齡的父親宋耀如。宋慶齡的祖父韓鴻翼是一位崇尚儒家觀念的商人,爲人寬厚,熱心公益事業,因經辦賑務,耗盡了積蓄,家境漸趨貧寒。1863年,宋耀如出生于海南文昌縣古路園村,取名韓教准,小名阿虎,弟兄三人,兄政准,弟致准。
  1872年,韓教准九歲時,因家庭貧寒,不得不隨哥哥政准,到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當學徒。1875年,韓教准過繼給在美國波士頓經商的姓宋的堂舅,並隨養父遠渡重洋,到美國學習經商。從此改名宋耀如,又名宋嘉樹。養父對其關懷備至,專門爲他聘請了一位通曉美國革命史的英語教師,在學習英語的同時,接受了林肯等人的民主革命思想,從而也希望自己的祖國能夠暴發推翻腐朽的滿清政府的民主革命。
  漸漸長大的宋耀如隨著眼界的開闊,並不安于一個小店員的生活,強烈希望能夠上學讀書,接受現代文明教育,但是遭到一向務實經商的養父的拒絕。宋耀如16歲時決心逃出家門,外出闖蕩在一艘緝私船上當了雜役,並成了一名基督教的信仰者,于1880年舉行了洗禮儀式,成爲了一名正式的基督教徒。在裏考德牧師的關心和支持下,終于進入了神學院杜克大學聖三一學院就讀。其間除了學習神學知識外,進一步強化了民主思想,並稱頌支持美國的黑人解放運動。1885年,當其于聖三一學院畢業時美國掀起迫害華人的惡浪,唐人街被燒,大批華工慘遭殺害,宋耀如對此十分憤慨,他認爲,要從根本上改變海外華人受人欺淩的狀況,就必須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必須在千百萬人心中點燃民主革命的火炬,推翻腐朽的清朝政府,他決定盡快回國,用民主革命的思想去喚醒國人。1886年1月宋耀如回國到了上海一邊傳教,一邊從事反對殖民主義和推翻清政府的宣傳活動。在傳教期間,與倪桂珍結婚。以後宋耀如又自己經商,並用經商所得舉辦公益事業,創辦了一所教會學校,一個兒童樂園和一間大衆醫藥所。隨後他又創辦了“華美印書館”。1894年,宋耀如見到了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並爲他的革命思想所傾倒,從此就全身心地追隨孫先生成爲堅強的反清革命志士。他積極協助孫中山籌建“興中會”和“中國同盟會”,他傾全部精力爲革命籌集巨額經費,並在宣傳組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爲國民革命貢獻了畢生的精力。于1918年5月病故。
  宋耀如共有三子三女,宋慶齡是其二女兒,于1893年1月出生在上海。她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致力于民主主義革命事業,並于1915 年在日本東京與孫中山結婚。孫中山逝世後,她積極支持並參與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無産階級革命,爲建立新中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後,她先後擔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等領導職務,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從宋慶齡到海南韓氏第一代始祖韓顯卿爲第二十四代;上溯到安陽籍北宋名相韓琦爲二十九代。
  宋慶齡的伯父韓政准,無後嗣。三叔韓致准,生三男:長子韓幹豐,已故;次子韓德豐,已逝;三子韓裕豐,是宋慶齡的堂弟,現仍居住海南島古路園村,雖然年近百歲高齡,身體仍然健旺。
  宋慶齡祖籍安陽,是安陽人民的驕傲,是韓氏後裔的自豪。
    中國民間說宋家三姐妹,宋靄齡愛錢,宋慶齡愛國,宋美齡愛權。
  徐家涵說:「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三個家族發生內部摩擦,鬧得不可開交時,只有她這個大姊姊可以出面仲裁解決。她平日深居簡出,不像宋美齡那樣喜歡出頭露面。可是她的勢力,直接可以影響國家大事,連蔣介石遇事也讓她三分。」
  蔣介石的侄孫蔣孝鎮曾對軍統頭子戴笠說:「委座之病,唯宋(美齡)可醫;夫人之病,唯孔(靄齡)可醫;孔之病(孔家貪腐)則無人可治。」
  《紐約時報》形容她:「這個世界上一個令人感興趣的、掠奪成性的居民昨天在一片緘默的氣氛中辭世了。這是一位在金融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婦女,是世界上少有的靠自己的精明手段斂財的最有錢的婦女,是介紹宋美齡和蔣介石結婚的媒人,是宋家神話的創造者,是使宋家王朝掌權的設計者。」
http://baike.baidu.com/view/43315.html?tp=0_11

宋慶齡  

1893年1月27日,宋慶齡誕生在上海一個牧師兼實業家的家庭。她的父親作爲孫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個啓蒙老師。少年時代,她即負笈異域,在美國接受了“歐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義的洗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專制統治,使她對祖國的獨立、自由、民主和富強滿懷憧憬。父親源源寄來的書信與剪報資料,在她的心中與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事業架起了橋梁。然而,共和國在搖籃中被扼殺,革命的大潮已經消退,宋慶齡學成歸國改革和建設祖國的抱負無由施展。她徑直到流亡的革命黨人集中的東京,不久即擔任了孫中山的助手,開始了她長達70年的革命生涯。
  1915年10月25日,宋慶齡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決定與流亡中的孫中山結婚,以堅定的步伐毫不猶豫地跟隨孫中山踏上捍衛共和制度的艱苦鬥爭曆程。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奮鬥、救中國”的囑托交給了宋慶齡和他的同志。
  1927年8月,宋慶齡出訪蘇聯,以後旅居歐洲4年,考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幾個主要的資本主義大國,研讀了馬克思的著作,與流亡歐洲的許多中國革命者一起研究中國革命的核心問題--土地和農民問題,思想上有了質的飛躍。
  當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不斷擴大,民族矛盾上升爲社會主要矛盾的時候,宋慶齡迅速作出科學的判斷和正確的決策,認爲“國難當頭、應該盡棄前嫌。必須舉國上下團結一致,抵抗日本,爭取最後勝利。”她關于全國團結抗戰的思想,與克服了“左”傾教條主義的中國共産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戰略方針是相一致的。她並且爲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搭橋鋪路,起著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宋慶齡當選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宋慶齡長期承擔了大量的國務活動。與此同時,她把許多精力投入婦女與兒童的文化、教育、衛生與福利事業中。之後她一直擔任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和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主席職務。1950年,她被選爲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1952年,被選爲亞洲及太平洋聯絡委員會主席。
  1954年9月宋慶齡當選爲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1959年4月7日,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宋慶齡當選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1965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她再次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1975年1月,第四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她再次當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78年2月第五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連任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80年8月3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擔任大會執行主席。
  1981年5月14日,宋慶齡患的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惡化。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慶齡爲中國共産黨正式黨員。16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榮譽稱號。1981年5月29日20時18分病逝于北京。
http://baike.baidu.com/view/1771.html?tp=0_11

宋美齡

  宋美齡(1897年3月5日-2003年10月23日)蔣中正(即蔣介石)的妻子,中華民國前第一夫人,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中國國民黨中央婦女工作委員會指導會議指導長、輔仁大學董事會前董事長與名譽董事長。宋美齡在近代中國曆史與對美關系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生平
  宋美齡(1897年3月5日-2003年10月23日)蔣中正(即蔣介石)的第二任妻子,中華民國前第一夫人,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中國國民黨中央婦女工作委員會指導會議指導長、輔仁大學董事會前董事長與名譽董事長。宋美齡在近代中國曆史與對美關系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早年(1897-1926)
  1897年3月5日(農曆2月12日),宋美齡出生于中國上海虹口朱家木橋(今東余杭路)。她的父親宋嘉澍是中國海南文昌縣人,曾經擔任美南監理會(今衛理公會)的牧師,後來離開傳教職務經營出版業致富;母親倪桂珍則出身上海本地的富裕家庭,其母系祖先可以追溯到明末大學士徐光啓。宋美齡是兄弟姊妹6人中第4個出生的,2個姐姐宋靄齡、宋慶齡分別比她年長8歲和4歲,哥哥宋子文比她年長3歲,2個弟弟宋子良、宋子安則分別比她年幼2歲和9歲。
  1903年,6歲的宋美齡進入上海三一堂女塾就讀。1908年,11歲的宋美齡與二姐宋慶齡同時赴美國留學,先後在新澤西州薩米特鎮以及喬治亞州梅肯市的皮德蒙特學校、威斯裏安女子學院就讀,1912年進入馬薩諸塞州的威爾斯利學院(Wellesley College, MA,就是那個專門培養官太太的學校),1917年回到中國。這時,她必須努力學習漢語,並重新融入華人社會。回國前,宋美齡已經與哥哥宋子文的好友劉紀文秘密訂婚(這一點沒有曆史史實的根據,還有待曆史考證)。
  1920年,花生米(史迪威給自由世界的明燈,人民救星,運輸大隊長蔣介石的綽號.另據sonicbbs上一批有良心的青年曆史學家最新考證的發現的真相,蔣介石乃是一位打入炮黨的偉大共諜)與宋美齡在上海初次見面,立刻展開了熱烈的追求。由于蔣介石已經結婚,並且信仰佛教,倪桂珍強烈地反對他們的交往,要求花生米先行與所有妻子、侍妾解除婚約,並答應研讀基督教教義才答應他的追求。
第一夫人(大陸時期)(1927-1949)
  1927年12月1日,蔣宋兩人于上海西摩路(今陝西北路)369號的宋家和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大華飯店舉行結婚儀式,此一結合曾被一語雙關的稱爲“(蔣)中(正)(宋)美(齡)合作”。
  1927年12月蔣介石與宋美齡結婚後,1928年宋美齡懷孕,他極爲欣喜;然而卻意外因刺客行刺而流産
  1930年,在宋美齡的促使下,蔣中正在上海虹口昆山路景林堂正式接受洗禮,成爲基督教徒。
  1932年,宋美齡擔任中國航空委員會秘會長,並曾經負責當時中國空軍之組建,,並把空軍經費存到香港銀行,造成了抗戰時空軍飛機數量嚴重不足的惡果.
  1934年,國民政府在蔣中正與宋美齡的主導下開始推行“新生活運動”,宣傳新政內容,在全國範圍推廣喝開水,不吐痰,多識字,講究文明衛生;秋天,隨蔣中正作了1個月的西北考察。
  1935年,在宋美齡的促成下,中國成了美國武器和飛機的最大進口國。
  1936年12月12日淩晨,楊虎城與張學良扣押蔣中正,實行“兵諫”,發生了舉世聞名的西安事變。蔣中正在西安被扣押的消息傳出後,宋美齡大爲震驚。她當時正在上海養病,沒有隨行。聞訊後,顧不得身體不適,急忙趕回南京同政府有關人員,商議解救辦法。宋美齡竭力陳說用和平方法解決西安事變營救蔣中正的重要性,要求各方面“檢束與忍耐,勿使和平絕望”,“推進軍事之前,先盡力求委員長出險”。隨後,宋美齡、宋子文等于12月15日飛往西安,代表蔣中正同張學良、楊虎城、周恩來正式進行談判,進展順利。最後達成協議。12月25日下午,蔣中正偕宋美齡等人飛離西安,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1937年,蔣介石授權宋美齡掌握空軍;宋美齡邀請陳納德將軍整頓中國空軍,並且成爲名義上中國空軍的總司令。
  1938年,宋美齡的《戰爭與和平通訊》出版;組織婦女工廠和戰時學校,以“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婦女工作指導委員會”爲全國婦運最高指導機關。
  1938年影響非常大的美國《時代》周刊把蔣中正和宋美齡作爲一九三八年第一期的封面人物,評選他倆爲一九三七年“世界風雲人物”,指出“一九三七年,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國家是中國。在陸地,在海洋,在天空,中國人同入侵的日本人展開了殊死搏鬥。尤其是在上海,中國軍隊連續十三周阻止了日本人的前進。在這個關鍵時刻,領導這個國家的是一位最能幹的領導人蔣中正和他的傑出夫人宋美齡。
  1943年爲了取得美國對中國抗戰的更多支持和同情 ,宋美齡作爲蔣中正的特使,于該年二月訪問美國。她成爲美國羅斯福總統的夫人的貴賓,在白宮住了十一天。她那優美的儀態、高雅的風度和適度的言談,贏得了羅斯福夫婦的敬佩。在此期間並完成對美國募款的任務,並于二月十八日在國會發表演說,成爲第一位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的中國人,也是第二位女性(第一位是荷蘭女王),勸說美國將注意力從歐洲戰場轉移到日本對中國的侵略,爲中國贏得了美國的同情,隨後,宋美齡又去美國各地發表演說,所到之處無不引起轟動,總計有超過25萬人聽過她的演說。
  當時,美國朝野對日本空襲珍珠港和美軍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所遭受的重創還記憶猶新,所以對中國艱苦抗戰的英勇表現産生了由衷的敬意。他們把這種敬意集中表達在對宋美齡的歡迎上。加以宋美齡有著在美國接受教育的背景,美國人覺得這是自己國家培養出來的香蕉人,油然而生出一種自豪感。因此,美國一時掀起“宋美齡熱”,傳播媒介大量報導她的行涵,許多雜志以她的肖像作爲封面。她所到之處,人們鼓掌歡呼,慷慨捐款,支援中國抗日戰爭,美國國會更順勢廢除實行已有60年惡名昭彰的“排華法案”,提高美國華人的地位。接著,宋美齡又去加拿大訪問,進一步擴大了中國抗戰的國際影響。
  戰時,她爲國軍縫制軍服以及在醫院探望國軍的照片成功地激起許多中國人民的愛國心。
  1943年宋美齡再次被美國《時代雜志》選爲封面人物和年度風雲人物。
  1943年11月,宋美齡隨蔣中正出席中、美、英三國首腦開羅會議,穿梭于蔣中正和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之間,充分顯示了外交才幹。由于花生米不會說英文,居中翻譯協調的工作全部由宋美齡負責,羅斯福事後說:“我對蔣先生的印象十分模糊,現在想想,我對蔣先生的認識,幾乎全部是透過他的夫人。”事後,邱吉爾對羅斯福說:“這位中國女人可不是弱者”!
  1946年,爲調停國共沖突,美國派遣特使馬歇爾來華,接受蔣中正夫婦招待,由于接受西方美國教育,宋美齡與馬歇爾在各方面的交流反應,引起民情不同的中國人及部分美國人批評。
  1946年10月,蔣中正夫婦首次造訪臺灣,參加“臺灣光複一周年紀念”活動,兩人皆對臺灣留下深刻的印象。
  戰後,宋美齡姐夫孔家與宋家所形成的孔宋集團在政治力的默許下,在貿易特許權、金融等等方面上下其手,被許多近代史研究者認爲是導致當時中國國民黨形象敗壞的主因之一。臺灣公視“世紀宋美齡”第二集“奮起與挫敗”中,曾描述宋美齡親人孔宋家族以權勢謀私利,蔣經國1948年在上海“打老虎”,打到宋美齡的姨甥孔令侃,但在宋美齡幹預下,蔣中正還特地發了一封電報給當時上海市長吳國楨處理此事,暴露出內心的掙紮。
  1948年底,國民政府在國共內戰一路失守,蔣中正爲了爭取美國對他再次的支持,再度派遣宋美齡前往美國打算賣掉美齡買美援,然而被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冷凍處理,在美國無可爲力。
第一夫人(臺灣時期)(1950-1975)
  1950年宋美齡來到國民政府的臺灣與夫蔣中正會合,開始了在臺灣的生活。她基于其出生、宗教信仰與認知,反對共産主義,反對共産黨,大力支持“反共複國”的大業(當然還是和她原來幹的一樣還是毫無成績),並創辦中華民國婦女反共聯合會、華興育幼院等等。
  1967年擔任在臺複校的天主教輔仁大學董事長。
  1975年4月5日蔣中正病逝于臺北,而此時宋美齡與蔣經國矛盾漸現,中華民國政府舉行國葬,宋美齡旋于隔年離開臺灣,遠走美國。
晚年(1976-2003)
  1979年中美關系正常化後,宋美齡在美國仍堅持反共複國的理想,並曾發表“給廖承志的公開信”、“爲勸告鄧穎超信服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公開信。
  1981年5月29日宋美齡二姊宋慶齡過世,華盛頓的中國大使館曾向她發訃聞,並希望她能夠回大陸赴北京祭拜,宋美齡在幾經考量後,拒絕了這項請求。
  1986年宋美齡返臺,發表了“我將再起”演說,引起臺北政壇議論。同年參與出席“蔣中正百年誕辰”紀念活動,上臺發言說出“我只希望,讓三民主義的光輝,普照大陸”。
  1988年蔣經國過世,國民黨擬推李登輝代理黨主席之前,宋美齡致函當時的國民黨秘書長李煥表達異議,認爲此事不宜過急。7月,國民黨13全大會,通過李登輝總統爲黨主席,宋美齡以中評會主席團主席身分發表“老幹與新枝”演說,這是她在臺灣公開政治場合最後一次發表演說。
  1991年再次離臺赴美,並從官邸帶走大批行李共100多箱,之後除了孔家甥輩過世外,不再回過臺灣,1994年後長居紐約。
  1995年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五十周年,宋美齡接受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杜爾及參議員賽蒙,分別代表共和黨及民主黨的邀請,出席美國國會爲她舉行的盛大致敬會,以表彰她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中美關系所做的貢獻。
  2003年10月23日于紐約逝世,享年106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參戰國領袖及夫人中最長壽者。
家族
  她的兩位姐夫分別是孔祥熙和孫中山。當時的孔家宋家是全國最大的資本家,而孫中山,蔣介石的政治聲望是甚高的,所以有了四大家族之說,實際上,在上世紀20年代,四大家族還是對全國金融統一做出過巨大的貢獻的(雖有斂財的行經),但這並不能掩蓋當時的華人華僑及進步資本家對舊中國所做的巨大貢獻。
身後各界反應
  臺灣
  泛藍陣營多表達對夫人過世感到難過,並肯定她對中華民國的貢獻。衆多外省老兵主動前往設在臺灣的簡易靈堂,向這位“永遠的第一夫人”致敬。
  中華民國政府通過總統陳水扁頒布褒揚令給予褒揚,褒揚令原文爲:“故總統蔣中正夫人宋美齡女士,資賦穎秀,維四嶽之通靈;才慧雙修,隨百花而誕降。早歲負笈遊美,卒業麻州衛斯理女子學院,學貫中西,超群拔萃;相夫弼政,瀝膽披肝,曆經開國、靖難、剿共、抗戰、戡亂等諸役,尤以西安事變,蹈危履險,深入虎穴,厥績至偉。抗日戰爭期間,周旋壇坫,應邀赴美國國會參衆兩院演講,蜚聲海甸,鞏固中美邦誼,終至勝利。出席開羅會議,確保我國領土完整,盛譽揚輝,貢獻至巨。爲我國空軍建軍,展布新猷;創辦華興育幼院,施愛遺孤;成立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恢弘婦權;籌設振興複健醫學中心,澤惠群民。綜其生平,跨曆三世紀,惠愛在朝野,簡冊留芬,允垂世範。上壽歸真,殊深軫悼,應予明令褒揚,以示政府崇念懿德之至意。 —— 總統 忍辱負重的共諜陳水扁。”
  中國大陸
  官方與民間多半肯定她在抗戰時對中國的貢獻。
  美國
  美國總統布什表示:“蔣夫人是美國人民的親密中國朋友,爲她的過世感到難過。”
  除了頒發褒揚令外,中華民國政府還致送國旗覆棺。由于家屬認爲宋美齡已經入殮,致送之國旗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致送之黨旗到紐約後,家族並未爲此舉行覆棺儀式。宋美齡與宋子文、宋藹齡、孔祥熙都安葬于紐約馮克裏芬墓園。
  在紐約的宋美齡告別式上,可以說是蔣家多年來的大集合,除了身體健康不佳的蔣方良沒能前去外。包括蔣孝文遺孀徐乃錦、蔣孝章俞揚和夫婦、蔣孝武前妻汪長詩、遺孀蔡惠媚、蔣孝勇遺孀方智怡、蔣緯國遺孀丘如雪,子蔣孝剛以及第三代的蔣友梅、蔣友蘭、蔣友松、蔣友柏、蔣友常、蔣友青等皆出席。
http://baike.baidu.com/view/6563.html?tp=1_11

 

台長: 阿楨
人氣(6,46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宋氏三姐妹》
此分類上一篇:《西安事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