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7-13 09:35:44| 人氣3,87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1:太空漫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順著前評黑色幽默電影《奇愛博士》,再評庫伯力克較嚴肅的《2001:太空漫遊》(台北:星際出版社,1981)。(另參本館:庫柏力克:名導演34)

嚴肅?在史家眼中:

《二○○一:太空漫遊》:在這部科幻經典中,二○○一年時,人類已登陸木星,與邪惡的電腦展開智慧之戰,人類進化且呈「量子跳躍」(Quantum Leap)。然而,真實的2001年,俄羅斯「和平號」太空站從天上掉下來,人類還停留在微軟Windows XP階段,會漫遊的只有手機。

《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內容梗概

  4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大猩猩在非洲草原上生活,他們一開始並不知道死屍的骨頭可以用來當工具,甚至當武器,但某一天不知哪兒來的一塊長方形黑色巨石給了他們啓發。于是,人類往前進化了關鍵的一步。2000年,人類在月球上發現了相同的一塊黑石,這塊石頭還向木星發出強烈的信號。美國政府于是派出一艘宇航船前往探個究竟,船上有兩名宇航員,3名被置身于冬眠狀態的科學家,還有一臺名叫哈爾的超級電腦。哈爾裝有人類的感情,同時他是惟一掌握這次行動真實意圖的一個。但在半途中,宇航員懷疑哈爾出差錯,他們打算關掉哈爾的部分功能。不料哈爾會看嘴形,事先了解了他們的想法。于是他乘其不備,殺死了沈睡的科學家和其中一名宇航員。剩下的宇航員大衛跟哈爾展開殊死搏鬥,終于制服了哈爾。他只身前往木星,並在那裏見到了另一塊黑石。影片結尾處頗爲神秘,出現了巴洛克式的古典室內景,大衛在迅速衰老,他的臥室裏又出現了黑石。最後一個鏡頭是一個嬰兒,在太空中。

  整個影片分爲四個部分。

  Chapter One:The Dawn of Man(人類的黎明)

  初,盤古開天辟地,女媧以黃土造人。中國的神話如是說。
  上帝說要有光,于是有了光。《聖經》如是說。
  普羅米修斯給人類帶來了火種。希臘神話如是說。
  在那不知道年代的遠古,非洲大地仍是荒漠一片。一群黑色的猿人生活在這片大陸上,艱難求生。以文明人的眼光看來,這裏是黑暗一片,文明的曙光也許還在黑洞裏旅行。一日,一塊黑色的方碑神秘地降臨非洲。仰視黑石,太陽從上方升起,曙光破開黎明前的黑暗,驅趕走夜月微弱的光;猿人舉起手中的骨頭,如天光破開黑暗一樣,強健的臂加上堅固的骨頭,劈開了蒙蔽在猿人眼前懵懂無知的黑暗混沌,文明的曙光第一次降臨地球;尚存獸性的嘶吼如教堂裏的頌歌——天上的父啊,榮光開始照耀地球。庫布裏克如是說。
  《2001:太空漫遊》,講述了一個充滿自我意識的、混雜了曆史、宗教、寓言等意識形態的神話。這的確是一部非常自我的片子。影片開頭長達三分鍾的黑暗足以讓沒有耐性的觀衆退場。語言在片子裏是純粹的配角,第一句人的聲音是在片子的第25分鍾。我們需要在音樂裏根據畫面判斷或者思考。這對于習慣于聽到對白的觀衆們來說,實在是費勁的折磨。 觀衆一開始就被排斥在片子外。我不考慮你想看什麽。你只需要接受我給你所看的,然後,思考。庫布裏克有他自我的霸道,而匍匐在大師威名下的我們低眉順眼,企圖在這晦澀的、混沌的片子裏解讀或者自以爲解讀出大師的目的。 從猿人到人類,這是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一步。庫布裏克把它處理得如宗教故事一樣,黑石的降臨,如上帝賜予猿人的天書。觸摸黑石的猿人,如接受天書啓示的教徒。黑石和骨頭交錯出現的畫面,更是意味深長。似乎在暗示人類的文明起步于天啓。而那發明(准確點是發現)了的工具的猿人,則是上帝最初的寵兒——亞當。在水坑附近進行的爭奪,是人類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戰爭,由神庇護的亞當利用手中的工具殺死了對方的首領,贏得了戰爭。這卻讓我想起《聖經》裏該隱和亞伯的故事,只是該隱和亞伯的角色顛倒了一下。 時光飛逝,在剪輯的畫面上蒙太奇的手法運用得如此精妙。在藍色天空下旋舞的骨頭,一瞬間,已經換成漆黑太空裏漂浮的宇航器。白駒過隙已經不足以形容時光的飛逝。漫長的文明史就濃縮在一秒之內。然而,這是人類的滄海桑田;卻是宇宙的微不足道。偉大和渺小,便共存于這一秒。

  Chapter Two:A Trip to the Moon (月球之旅)

  無聲無息用優雅姿態入港的太空船,寧靜深邃的太空,配樂是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美妙如斯的音樂和絢麗無比的畫面配合得天衣無縫。
  請記住,這是1968年拍的片子。那個時候,人類還沒有從外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更不用提什麽月球和木星了。1969年,人類首次登月。僅僅是這一點,足以讓我們,即使是在21世紀,也得向庫布裏克致敬。 恢弘大氣的畫面、精致絢麗的細節,還有穿梭機、空間站、卡式電話、超級電腦……這樣在今天得到驚人的實現的技術前瞻性,這屬于1968年的非凡的想像力,足以讓21世紀的高科技支撐下想像力反而萎縮到只能在故紙堆裏翻找靈感的好萊塢汗顔。奢華的想象和絢爛的視覺沖擊是《2001:太空漫遊》的亮點,恐怕也是能讓一部分不耐煩的觀衆支撐下去的動力。如果嫌思考太累的話,就看影片的畫面和太空旅行的細節好了,那些泛著金屬光澤的充滿冰冷氣息的太空船、太空基地是天才的想象力和一絲不苟的創作態度的完美結合,這的確是頂級的視覺享受,正如影片的宣傳語所說:you’ve never seen anything like it。當然,前提是片子的畫面夠清晰,質量夠好。 影片第二部份便開始于前述提到的蒙太奇手法——從骨頭到宇航器。從第一部分平滑渡過到第二部分,甚至連標題都沒有(也是唯一一處無標題的)。也許,即使進入了太空,人類的蒙昧時代還沒結束。黎明僅僅剛開始。四百萬年過去了,人類的本質仍舊沒有改變。注意進食、睡覺、飲水等生活細節的反複出現,雖然方式有了區別或者說進化,不過本質上,黎明時代的猿人和太空時代的人類沒什麽區別。
  黑石再一次神秘出現,它仍然是靜默地佇立著。但是,和第一章《人類的黎明》有區別的是,上次從天降臨如上帝降臨的神諭一樣的黑石這一次是被自認爲文明高度發達的人類開挖出來的。被謹慎地埋葬,這是他們對黑石的評語。這也就意味著這次圍觀上去的人類和四百萬年前的猿人在心態上的區別,雖然都有對未知事物的恐懼,但是,前者更帶有一種狎玩的心態;後者則是尊崇。前者是舉起手中的手術刀企圖解剖,後者是跪拜在其面前接受神的天啓。走上前的博士和走上前的猿人動作相似,心態卻差得十萬八千裏遠。而其後圍上來和黑石一起合影的舉止更是清楚地表明,黑石對于他們來說,是未知的,但不值得抱以敬畏的心態。黑石的宗教意義在傲慢的人類面前似乎得到消解。但是,緊接下來的尖嘯狠狠地懲罰了這群科學家。相似的畫面再次出現,天體從黑石上空再次升起。

  Chapter Three:Jupiter Misson:18 months later(木星任務:18個月後)

  鏡頭一搖,已經轉換到在廣漠的太空裏航行的太空船“發現者號”。注意它的造型,兩端粗大,中間細長,是否讓你想起最初的工具——那支被猿人舉起的骨頭?這種帶有寓言性質的故意巧合也許在暗示導演對工具的一種心態。
  “發現者號”載著5名宇航員到遙遠的木星。3名宇航員保持在冬眠狀態,清醒狀態下的是大衛和富蘭克。在船上還有第六名成員——超級電腦HAL9000。這是一臺人性化的人工智能,有超強的計算能力,能模擬出大部分人腦的活動,正如我們現在經常接觸到的科幻元素設定。
  號稱有完美記錄從不犯錯的HAL9000是影片裏人類最高科技的結晶,是目前人類科技文明發展的頂端。在富蘭克描述HAL9000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背後隱藏的導演的疑慮:HAL能夠表現出情感,這是因爲人類的設計,但是到底HAL是否具有情感,沒有人知道。這已經在暗示了由人類創造的工具,已經在逐漸擺脫人類的控制,表象仍舊是人類控制著工具,在深層次的地方,工具已經成爲未知,而其後富蘭克對HAL的指示實際是對HAL的依賴,把自我的命運交給未知的他物,命運開始叵測。人機和諧相處的表象下是暗流洶湧。
  常常有觀衆抱怨這部片子的節奏緩慢、沈悶,宇航員外出修理太空船的情節便是典型的例子。一切都是慢騰騰的,在龐然大物的太空船和更廣闊深邃的太空的映襯下,如微塵一樣的人類的渺小和脆弱被放大到極致,不僅僅是來自太空,還來自宏偉的工具的對比。在這樣的畫面下,高科技的結晶不能喚起人類的自豪,反而是對其産生莫名的排斥和恐懼。在類似噪音的背景聲裏,緩慢變化的畫面傳達的是一種被壓縮到極點的恐懼和冷冰冰的絕望。在寬大的銀屏上,虛無的黑色(太空)充斥整個視界,冷冰冰的白色(太空船)旁是觸目驚心的一點紅色(宇航員),這對擡頭看銀屏的觀衆是怎樣的一種巨大的視覺壓迫,那種喘不過氣來的壓抑想必足以讓爆米花在電影院裏消失地無影無蹤。
  HAL的失效預測引起了富蘭克和大衛的懷疑。富蘭克和大衛決定“殺死”HAL,後者則通過唇語做出自己的判斷。然後,黑屏,時間流逝,慢得令人窒息。
  富蘭克在外太空發生致命事故,聯想到前面的情節,不得不由我們做出“有預謀的謀殺”這樣的判斷。HAL無所不知,無所不至的強大讓我們不寒而栗。而身在陷阱中的宇航員似乎糊塗了。
  謀殺不緊不慢地進行,冬眠的宇航員相繼死去。人類的背後,死神無聲無息如附骨之蛆纏綿上來,來自九淵深處的幽靈的冰冷氣息彌漫在原本寧靜祥和的太空船……
  這一部分把人與工具之間的緊張對峙發揮得淋漓盡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次的工具是能夠模擬大部分人性的超級電腦,也許正因爲太過于象人所以才淩駕于人的頭上。比起前面以及後面的章節的隱晦,似乎這一章想表達的思想鋒芒外露了許多。

  Chapter Four:Jupiter and Beyond the Infinite(木星以及無限蒼穹)

  這一樂章是最夢幻也最詭異的一段。
  “發現者號”按計劃到達木星。與黑石擦肩而過。靜謐的太空裏,黑石安靜地漂浮著。宏大和詭譎混合在一起,在越來越清晰的背景音樂裏,更顯示出一片空洞的死寂。
  大衛穿越時空隧道。緊接下來的大量反色偏色的鏡頭畫面讓人頭昏眼花。旋轉混沌斑斕變幻扭曲閃爍絢麗詭異夢幻墮落飛騰快感失重加速窒息沖擊紅綠藍紫黃……若說前面的視覺沖擊充滿了全金屬的氣勢磅礴和機械化的一絲不苟,那這裏的視覺沖擊則是瘋狂的激情、癲狂的嘉年華、迷幻藥物刺激下的狂歡的幻覺。“據說當年的嬉皮士們是躺著看完這部電影的,因爲影片那無比絢麗的視覺沖擊可以讓他們體嗑藥後的幻覺快感;而且幹脆有人懷疑庫步裏克是在吸食LSD之後拍攝了這部影片。”假若這是真的話,那毫無疑問是屬于這一段的。在深夜的時候,獨自看這段片段,甚至有一種毛骨悚然卻又欲罷不能的快感。
  接下來發生的更象大衛潛意識裏的幻象。太空艙落入一個充滿巴洛克式風格的臥室。穿著宇航服的大衛明顯衰老,然而他看到了穿著舊式睡袍進餐的更衰老的自己。然後,進餐的老人大衛又看到了躺在床上更衰老的等待死亡的自己。神秘的黑石出現在垂死的大衛面前,大衛伸出手指急切地去觸碰它。一轉眼,透明晶瑩的球體裏孕育了新的生命——星孩。生命的終點是死亡,時間卻沒有終點,死亡不過是另一個新生的開始。星孩的目光凝視著宇宙,前方是未知的未知,影片卻已經結束。

簡評

  本片曾獲得5項奧斯卡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導演提名。但導演斯坦利?庫伯力克的命運似乎總是如此,獲得無數提名但永遠也拿不到一個奧斯卡的大獎。該片在科幻片領域的重要性是其它任何一部影片都無法代替的,你看過該片後就明白爲什麽後來的科幻片裏的飛船會是那樣,爲什麽外星的表面總是砂石遍地。 該片絕對不是一部純粹意義的科幻片,它帶給我們的是對整個人類文明的深層次思考,告訴我們的是人類永恒的絕望,正因爲有這樣深邃的思想意義,也使得這部科幻片不像日後的《星球大戰》那樣廣受歡迎。但是,它絕對是一個裏程碑。
  庫布裏克出生于紐約,13歲時從父親那裏得到一件禮物,是一臺照相機,從此培養了對攝影的濃烈興趣。他是地道的美國人,但其藝術靈性更偏于歐洲,後半輩子一直住在倫敦,並因害怕乘坐飛機,很少出門旅行。從1957年的《光榮之路》開始,他便開始爲好萊塢拍片,並以進度慢、膠片損耗高著稱,他拍攝的膠片中不到百分之一能最終用上,比行規高出十至二十倍,但其作品幾乎每部都堪稱傑作。他留下的詳細資料促成了《人工智能》,由斯皮爾伯格最後完成。庫布裏克屬于“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人,嘗試了完全不同的類型和風格。但他的作品有一些共性,如節奏較慢,構圖講究,每個細節都精雕細琢。庫布裏克作品的一個共同主題是人的非人化。他自己喜歡過隱居的生活。
  庫布裏克以慢工出細活著稱。他成名後所拍片子不多,但每部都稱得上傑作。他一共拍了兩部科幻片,但這兩部均高居多數人的科幻十大排行榜。《2001太空遨遊》耗時4年,華納公司的主管忍無可忍,打電報問庫布裏克“這‘2001’到底是片名還是這部影片的發行日期?”影片于1968年4月上映,招來一片非議。影評界的“慈禧太後”寶琳?凱爾稱它爲“裏程碑式的缺乏想象力的影片”;阿西莫夫憤然抗議該片違背了他的第一定律,即機器人不會對人帶來傷害;當紅小生洛克?哈德遜從首映禮上憤然退場:“誰能告訴我這片子究竟講什麽玩意?”面對電影內行的不解和不屑,一位17歲的中學生脫口而出:“這是讓你體驗的,不是讓你理解的。”庫布裏克終于在最不“懂事”的人群中找到了知音。
  《2001太空遨遊》像是一座金字塔,宏偉、神秘,甚至乏味、不知所雲,它違反了幾乎所有電影學院奉爲神聖的原理,傳統的劇情、人物、臺詞等要素在這裏變得無足輕重,而特效、畫面和音樂占了主導地位。著名科幻作家亞瑟?克拉克(同名小說作者)說得好:“你若看一遍就明白了整部影片,那只能證明我們失敗了。”
  2001年已經過去,那麽,影片中描寫的現象究竟發生了沒有?星際間的旅遊、太空中的旅店、嫉妒而殺人的電腦……這些都沒有變成現實,但這一點也不影響影片的價值。我們現在觀賞該片,一定會注意到哪些設想超前了,哪些落後了,但我們更會爲它的不朽而感到震撼。這部當年被巴黎《快報》稱爲“開創未來電影新紀元”的作品,不是科技發展的“天氣預報”,而是一個寓言,一種有關人的進化、人性及宇宙的沈思和遐想。
  影片以三四百萬年前非洲荒原上一群猩猩開場,配畫面的音樂是理查?斯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一首取材自哲學家尼采的交響詩。最具象的電影藝術跟最抽象的音樂及哲學如此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起,撼動著感官和心智。該片的情節圍繞著一塊神秘的黑石,它出現在遠古的非洲,教會人類怎樣拿骨頭當工具;出現在2000年的月球,引導人類前往木星探險;最終,它也出現在木星周圍。庫布裏克用大量視覺和聽覺形象,暗示著人類的演變,如第一樂章(跟古典交響樂一樣,全片共分四個樂章)轉到第二樂章,大猩猩將當作工具和武器的骨頭抛向天空,骨頭在天空翻轉,慢鏡頭叠化成行駛中的宇航船。這個影史上最令人瞠目結舌、時間跨度最大的銜接極具象征意義,因爲後來機器人哈爾就把宇航船當作殺人工具。
  影片中還有大量交配和生殖的暗喻,從開始時宇航船的停泊,到最終太空嬰兒的誕生……影片的人物不多,且缺乏鮮明特征,與之形成反差的是,庫布裏克設置了一個沒有形體、只有固定拍攝“眼”的機器人哈爾,這個完全用聲音來塑造的角色不僅是本片中最“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許多專家更認爲它是所有庫布裏克作品人物中最出彩的。哈爾代表著人類創造機器後可能造成的惡果,即機器成爲人的競爭對手。這一主題在斯匹爾伯格的《人工智能》中有更深入的探討,但本片中這種敵對更有原始沖擊力。影片從宗教角度也自成體系,由人類的起源、墮落和贖罪等部分組成,而外星人(通過黑石)扮演著上帝的角色。
  庫布裏克戲稱道,米高梅公司稀裏糊塗投資了一部宗教片;而影片放映過程中出過一件奇特的事:一個年輕人不由自主沖向銀幕,一頭撞到銀幕上的黑石畫面,嘴裏大喊著:“這就是上帝!”有人認爲,影片表現了一種人類無法超越自己的悲觀論調,人類必須依靠更高級的天外之物,才能取得進步和進化。克拉克則反駁道:很多人不喜歡這部作品,因爲他們看到了自己可憎的一面,但那些都基于現實。1971年上映的《發條橘子》,其科幻成分比《2001太空遨遊》要淡得多,它的故事發生在大約10年後,而且沒有牽涉到外星人、機器人等題材元素,因此,它的科幻色彩從表面上只體現在未來派虛無主義的布景。但《發條橘子》的故事仍有一定的科幻性,比如通過手術“改造”或“糾正”人的某種心理傾向,如同醫治身體疾病,這在很多社會屬于既被期盼、又遭痛斥的科技嘗試,如前些年我國用這種方式“治療”同性戀,引起廣泛關注。《發條橘子》是一部極度渲染不道德行爲的道德劇。主角是一個英國的年輕人亞力克斯,他有兩項嗜好,施暴(包括強奸)和聽貝多芬。片名中的“發條”是指“機械”、“人爲”,而“橘子”(orange)脫胎自“黑猩猩”(orang-utan)一詞,當然影片中也通過橙色的背景,加以呼應。影片從一家充斥受虐形象的牛奶吧啓幕,接著,亞力克斯跟他的狐朋狗友痛打無家可歸的叫花子、強奸民女、破門而入、乾盡壞事。他們的行爲是極端非理性的,但表現的暴力卻並非寫實,而有一種誇張的、舞蹈般的美,讓觀衆既感到惡心,又目不轉睛。更絕妙的是,庫布裏克爲他們喪盡天良的暴力配上了最優美的古典音樂和傳統歌曲(如《雨中曲》),而且協調到宛如芭蕾舞配樂。亞力克斯入獄兩年後,接受沖擊治療,對他原先的兩大嗜好産生條件反射的厭惡。這種“治療”究竟能否把一個壞人變成好人?庫布裏克透過一個片中角色的話,表達了他的觀點:“善良來自內心,是人的自由選擇。當一個人不能自由選擇時,他不再是一個人。”于是亞力克斯重新踏上社會時,已經是一個被剝奪了自由意志的“發條橘子”,既消除了惡習,也泯滅了個性和人性。有趣的是,影片中的未來政府是一個介于專制和民主的怪胎,它一方面主張治愈刑事犯,把監獄騰出來關政治犯,另一方面它害怕競選中失利,而且媒體也仍保持著獨立性。這可能是編導從激進派的角度對保守黨當政的畏懼。《發條橘子》宛如片中的音樂,以完美的藝術形式烘托起暴力和罪惡這個令人不寒而栗的現象。它提出了許多難以回答的問題:文明社會究竟能不能消除暴力?如果政府能夠剝奪一個人的自由意志,但這種行爲治療法的確能夠爲公衆帶來好處,這到底是得不償失還是值得采納?如果我們失去了選擇善與惡的權利,我們將改善整個社會抑或使之惡化?
  比較這兩部科幻片,《2001太空遨遊》的科學成分較濃,《發條橘子》更像政治幻想片(如《1984》),但兩部作品真正的價值均在于其哲理命題,在于庫布裏克對人類命運的關注以及他那無與倫比的藝術創新。
  一句話評論
  《2001太空漫遊》已經超越了科幻片的範疇。——《阿波羅導報》
  即使在30多年後的今天,本片依然保持著華麗的藝術成就。——《華盛頓郵報》
  影片通過畫面和音樂打造效果,它是深邃的,雖然不能迎合我們,卻可以激勵我們。——《芝加哥太陽時報》

幕後制作

  從猿人到太空人,本片無所不包,它像是一座金字塔,宏偉、神秘,甚至乏味,它違反了電影學院奉爲圭臬的幾乎所有神聖原理,傳統的劇情、人物、臺詞等要素在這裏變得無足輕重,而特效、畫面和音樂占了主導地位。2001年已經過去,星際間的旅行、太空中的旅店、嫉妒而殺人的電腦均未變成現實。但它作爲一個寓言,一種有關人的進化、人性及宇宙的沈思和遐想,依然震撼人心。影片以三四百萬年前非洲荒原上一群猩猩開場,配畫面的音樂是理查?斯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一首取材自哲學家尼采的交響詩。庫布裏克用大量視覺和聽覺形象,暗示著人類的演變。影片從宗教角度也自成體系,由人類的起源、墮落和贖罪等部分組成,而外星人(通過黑石)扮演著上帝的角色。影片的人物不多,缺乏鮮明特征,與之形成反差的是,一個沒有形體、只有固定拍攝“眼”的機器人哈爾,一個完全用聲音來塑造的角色,不僅是本片中最“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一些專家認爲它也是所有庫布裏克作品人物中最出彩的。1984年推出的續集《2010》並非庫布裏克所拍,但仍改編自亞瑟?克拉克的原作。它相當程度上解釋了《2001》中的劇情,作爲解密性質的作品頗有價值。

花絮

  奈傑爾?達文波特(Nigel Davenport)和馬丁?鮑爾薩姆(Martin Balsam)都曾爲片中電腦哈爾配音。當時達文波特已經趕到片場,在鏡頭外念出哈爾的臺詞,但導演庫布裏克認爲達文波特的英語口音不佳,幾周後便解雇了他。一位助理導演曾想兼任此職,但倫敦口音過重。後來,鮑爾薩姆在紐約錄制了哈爾的對白,但庫布裏克仍不滿意,最終,道格拉斯?瑞恩(Douglas Rain)在影片後期制作期間重新錄制了哈爾的所有臺詞。
  在片中爲任務控制配音的弗蘭克?米勒是一名真正的美國空軍指揮控制中心軍官。
  在庫布裏克最初接觸科幻作家亞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e)時,克拉克曾建議改編自己于1948年完成的短篇小說《哨兵》,最終,影片中只有在月球上的橋段是源自這部小說。
  庫布裏克最初計劃請亞力克斯?諾斯(Alex North)負責爲本片配樂。但在影片拍攝期間,爲了培養表演情緒,庫布裏克在片場放起了古典音樂,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隨即,庫布裏克決定將古典音樂作爲影片配樂。
  爲了加快影片情節發展的節奏,在紐約首映之後,庫布裏克剪掉了19分鍾畫面。
  在片頭場景中,除了兩只小猩猩之外,所有的猿都是由演員扮演。
  雖然影片上映時是寬銀幕立體電影,但影片並非是由三部攝影機攝制而成,而是用一臺裝有70毫米膠片和變形鏡頭的攝影機拍攝完成的。
  爲了拍攝月球表面的場景,庫布裏克使用了數噸沙子,這些沙子都經過清洗和染色。
  當時美國人工智能的領軍人物馬文?明斯克(Marvin Minsky)曾任本片顧問,在片場時差點被墜落的扳手砸死。
  片中電腦哈爾在關機時唱的歌出自IBM7094,當時是1961年,是第一首由電腦唱出的歌。
  在小說中,電腦哈爾的年齡只有4歲,在片中卻有9歲。
  電腦哈爾(HAL)影射的是國際商用機器人公司IBM,HAL三個字母在英語字母表中的下一個字母分別是I、B、M。在電影中的哈爾的十年生日時,現實中的IBM公司還專門舉辦了一個紀念會。
  洛克?赫德森在看過本片首映後,走出門口說道:“誰願意告訴我這部電影是關于什麽的?”
  編劇亞瑟?C?克拉克曾說道:“如果你能理解2001的全部,那我們就失敗了,我們要提出的問題超出我們的想象。”
  在將影片賣給英國電視臺時,庫布裏克要求影片以“信箱”格式播放,即在畫面的上下方都有黑色區域。但BBC電視臺抱怨說在外太空的畫面中黑色區域容易與畫面混淆,在首次播出時,電視臺在黑色區域中添加了假星星,庫布裏克得知後強烈反對,于是電視臺再沒敢繼續。
  庫布裏克的女兒在片中扮演了弗洛伊德博士的女兒。
  影片名片中出現“2001”是因爲2001年是新世紀的第一年,1999年,亞瑟?C?克拉克曾召開新聞發布會,他稱自己因太多人認爲2000年是21世紀的第一年而感到不安和沮喪。
  劇本的最初版本只用了58天便創造完成。
  片中大概有88分鍾沒有對白。
  在《娛樂周刊》評選的“影史百部佳片”榜單中,本片名列第26位。
  爲了紀念小說和本片,美國航天航空管理局將一顆火星命名爲“2001火星漫遊”。
  在影片剛剛開始的一段鏡頭中,地上死去的斑馬是在一匹死馬身上畫上斑紋僞造成的。
  爲了讓電腦哈爾說話的語調悠閑舒緩,給它配音的道格拉斯?瑞恩在錄音棚中也徹底放松,將光著的雙腳放在了枕頭上。
  全片只有205個鏡頭是特效鏡頭。

穿幫鏡頭

  當宇航員進行首次艙外活動時,可以清晰發現懸吊演員繩索的陰影。
  在月球上的場景中,宇航員的頭盔映出了拿著手持攝影機的庫布裏克。
  當從分離艙重新回到飛船時,波曼深吸了一口氣,這個動作是不合常理的,在進入真空的空間前,應該深呼氣,否則肺部可能爆炸。
  當哈爾殺害冬眠中的機組成員時,雖然經曆了數周的冬眠,但他們明顯刮過臉,而冬眠時毛發胡須會繼續生長。

影片主題

  139分鍾的片子,在今天看來也不算長。但是,緩慢的節奏使得有時間延長了數倍的感覺;豐富的細節包含了似乎過于龐雜的信息,使得內在的寓意充滿了模糊性、多重性、不定性,難以進行系統的清晰的明確的闡述。在成混沌一片的影片裏抽絲剝繭一般梳理庫布裏克的思想,那是費腦筋的遊戲,也是庫布裏克迷們樂此不疲的動力所在。
  這部片子的劇情並不明顯,或者說缺乏具有劇情片常常應有的緊張、懸念、刺激等等因素。似乎比起故事來,導演更樂于在畫面和音樂裏寄予他的思考。影片裏有大量充滿寓意的意象,而黑石、骨頭則是最典型的。
  黑石
  黑色的方碑,安靜地漂浮在太空裏,像極了宇宙的墓碑,然而它的寓意遠遠超越了死亡。貫穿全片的黑石,充滿了神秘的宗教意義。它在影片裏總共出現了四次:猿人進化成人類之前一刻,月球之旅的結尾,飛向木星的“發現者號”和它擦身而過,垂死的大衛的床前。每次的出現,似乎都昭示文明的轉機。它從何來,到何去?它是自然的,還是人工的?若是人工的,那它的創造者是誰?我們,一概莫知。也許,庫布裏克也不知道。這個神秘的造物在影片裏是一個充滿宗教色彩的符號。它既能夠讓人想起聖經裏摩西在西奈山頂從耶和華那裏領受的刻著“十誡”的石板;又能讓人想起供奉在猶太人的耶路撒冷聖殿裏的黑色石頭。它是伊甸園智慧樹的果實,人類觸摸它的舉動,與亞當摘取智慧樹的果實如出一轍。它是文明的載體,智慧的傳承者。它是神的天啓,上帝的神喻。它神秘,靜默,詭異,也許它是真實存在的,是宇宙智慧生命留下的天書;也許它僅僅是幻覺,是人類潛意識裏創造的“物的上帝”。不過,唯一能肯定的是,當手指觸碰到黑石那一刻,意味著飛躍、進化。黑石是蒙昧、衰老的墓碑,是文明、新生的搖籃。也許它是庫布裏克表達自己對人類文明曆史的一個媒介,也許它象征那些引起曆史翻天覆地變化的觸機——那些被稱做“曆史進程的必然”的偶然事件。有誰知道呢?黑石象征寓意的模糊性,往往讓我們望而卻步,冥思苦想卻不得其解。
  骨頭
  相比起來,骨頭的含義更明確得多。骨頭——工具,這是確鑿無疑的。馬克思主義的曆史觀裏,把使用工具作爲人類的定義,文明的開端。骨頭便是這最初的工具。而時間流逝了漫長的400萬年,我們發現,雖然我們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但,高科技造就的宇宙飛船和最初的猿人的骨頭在本質上沒有區別,還是——工具。庫布裏克充滿了憂思,看著隨著科技的進步,工具越來越精妙,人類也越來越依賴于工具,大師不由自主地在片子裏表達了這種憂心忡忡,比起對生命隱晦的思考,這一次有遏制不住的尖刻諷刺,尖銳得有一點鋒芒畢露的味道。如果簡單地把這種憂患意識歸納成人與工具之間你死我活的抗爭,那也難免是對庫布裏克的粗暴解讀,矛盾才是導演真正的心態。人與工具之間的對抗,最終指向的是人,以及生命。在憂心忡忡的下面隱藏的是導演對人的愛恨難言,難以描述的矛盾心態。看看那個殺死人類的電腦HAL,這科技的最高結晶,因爲像極了人,所以成了類智慧生物,但是正因爲像極了人,繼承了人的多疑、自私這樣的缺點,HAL犯了彌天大罪,最終招來自身的滅亡。這工具的最高代表,按理說導演是排斥、憎惡它的,然而臨死前HAL的歌聲卻是這部充滿理想思考卻顯得冷冰冰了一些的片子裏最溫暖最感性的一幕。也許,我們能感受到這幕後大師的對HAL的一絲憐愛,惋惜。
  工具的強勢,人類的弱勢這也不是絕對的。當大衛毀滅了HAL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人類如何把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發揮到極致,而工具是如何脆弱,命運操縱在人類手裏。因此,庫布裏克的困惑又出現了:生命該向哪個方向進化?
  原本功能強大的HAL的出現,也似乎預示著生命進化的一個方向:人工智能。我們已經在很多很多的小說電影漫畫裏看到,機器人如何地進化成比人類更高級的生命,然後新老人類彼此發生尖銳的對抗。那個時候,還沒有阿西莫夫天才而冷酷的三定律,擁有近乎無限自由的HAL也許能夠真的創造出屬于它的時代。但是,我們也看到了HAL的不堪一擊。這是人工智能進化夢的破滅,而人類的文明進化似乎也進入了死胡同。于是,我們在片子的結尾看到另一種生命的形式——導演想象中的、擁有無限自由、能在宇宙中自由穿越的生命——星孩。比起彌漫整部片子的神秘、破滅、困惑來說,這個樂觀的結尾在我看來顯得有點勉強。
  Odyssey(奧德賽),來自希臘神話裏的奧德修斯的故事。特洛伊戰爭之後,奧德修斯在海上漂流了漫長的時間,曆盡艱辛。庫布裏克用它來爲自己的片子命名——《2001:A Space Odyssey》(《2001:太空漫遊》)。當華彩樂章奏響的時候,生命的思維在沒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宇宙裏漫遊,伸向無限的未知,探索那終極的意義。

  阿瑟 克拉克原著《2001:太空探險》
 
  這部小說沒有主人公,故事講了三分之一後,兩名宇航員出場,其中一人一直持續地活動到故事的結束。在作品中有一名貫穿始終的主線,那就是所謂的人類繁衍和創造的文明。全書分爲四個部分。第一部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月面發現了磁異常現象,爲了調查這種現象,弗洛伊德博士急忙奔向月球。博士一行,在自黎明時到達現場。在一瞬間開始吸收太陽光線的T?M?A-1産生銳利的能量輻射。第二部是2001年,宇航員鮑曼和普爾乘坐勘察者1號,飛向土星。飛船穿過小行星帶,通過木星表面,再奔向遠方。第三部,航行計劃不能按原來的預想進行。電子計算機卡爾想要隱藏計劃的真正目的。獨自承擔人類的責任,進行一系列的破壞活動。後來普爾和三個冬眠者死去,僅剩下鮑曼一人。第四部,鮑曼終于來到了土衛八亞佩特星球上,在亞佩特的表面聳立著星星之門。在接近星星之門的瞬間,那裏就變成了通向宇宙彼方的走廊。在遙遠的古代,促使人猿進化的高級生物,現在正把人類引向某處。
http://baike.baidu.com/view/398823.html?tp=0_00

《2001:太空漫遊》

2008年3月19日,英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病逝於他的第二個故鄉斯裏蘭卡首都可倫坡,享年90歲。這位堪稱20世紀最偉大的科幻小說家寫過多部科幻鉅作,但終其一生最被大眾所知曉以及最常被提及的作品,便是1968年所出版的《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而當年與小說同樣造成話題的同名電影,不僅是科幻電影的傑作之一,更是影史上擲地有聲的經典。與亞瑟克拉克合作編寫本片劇本的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以充滿形式主義的風格,替科幻電影開創新的電影語言,壯麗的影像、詩意的筆觸卻帶著賦予哲學上思考,將當時只是B級片的科幻電影推向嚴肅電影的層次,《2001:太空漫遊》的成績亦確立了庫柏力克在影史上的大師地位,而那一年他才39歲。
40年過去了,庫柏力克與克拉克相繼辭世,但是他們兩人合作的傑作造就了一個影史上的「障礙」,之後沒有科幻電影可以超越它的成績,而這個「障礙」卻也啟發了後世的創作者,像是《星際大戰》的喬治魯卡斯、《ET外星人》的史蒂芬史匹柏等人都受到《2001:太空漫遊》的感召。2008年4月2日,是《2001:太空漫遊》在華盛頓首映的40週年,再次透過DVD閱讀這部作品,資質駑鈍的我仍舊無法參透部分片段的庫式哲學,但是又無法否認其震撼心靈的魔力。套句好萊塢影帝傑克尼克遜在紀錄片《庫柏力克大師傳奇》(Stanley Kubrick: A Life in Pictures)中對庫柏力克的禮讚,「大家都說他很偉大,我覺得這麼說還低估他了!」是的,偉大實在不足以形容《2001:太空漫遊》的奧妙精髓,但這我卻也想不出來還有比「偉大」更貼切的形容詞!

庫柏力克的電影魔法

第一次看《2001:太空漫遊》,應該是在中學的時代,透過錄影帶認識這部經典,那個時候很難理解片中的意涵,但對科幻片情有獨鍾的我,卻也著迷於影片中瑰麗的太空場景。2000年,華納家庭娛樂發行(當時臺灣是由巨圖代理發行)「庫柏力克經典珍藏系列」套裝DVD,而有機會親炙庫柏力克六部代表作,包括《一樹梨花壓海棠》、《奇愛博士》、《2001:太空漫遊》、《亂世兒女》、《金甲部隊》、《大開眼戒》等6部作品以及附贈的紀錄片《庫柏力克大師傳奇》,懾服於庫式鏡頭下的世界,那份毫不妥協的創作力與開創性更是令人崇拜不已,那一年我的「電影之神」(卓別林、勞勃阿特曼、奇士勞斯基、肯洛區、馬丁史柯西斯)多了一位新的名單。
史丹利庫柏力克並非科班出身,但是卻是功力深厚的電影作者。13歲收到一臺相機為生日禮物而開啟了庫柏力克的攝影生涯,在他就讀紐約塔夫特高中時就曾賣過多幅照片給「展望雜誌」(The Look),1946年畢業後就到該雜誌去上班,成為該雜誌聘用過最年輕的攝影師,之後拍出千幅著名的照片。後來靠著俄國導演普多夫金的「電影技巧」一書,以及留連紐約現代美術館以及各大電影院,這些地方成為他最好的電影教室,當時他更受到德國導演麥克斯奧菲歐司(Max Ophüls)複雜、流動的攝影風格的啟發,也影響日後的創作風格。
1951年,庫柏力克拍攝了紀錄片《拳擊之日》(Day of the Fight),並把該片的版權賣給雷電華電影公司(RKO);兩年後籌措資金完成了處女作《恐懼與慾望》(Fear and Desire),在商業上並沒有獲得迴響,而庫柏力克也被評論界視為業餘導演,讓他十分的沮喪。而庫柏力克第一次獲得影壇的重視是1957年的《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該片以一幕逆向的伸縮鏡頭而成為電影課堂的教材,而從這部作品之後,庫柏力克的每部作品都引起影壇的騷動,一直到他的遺作《大開眼戒》依舊話題性十足。
無論是史詩之作《萬夫莫敵》;探討情慾的《一樹梨花壓海棠》、《大開眼戒》;反戰的黑色喜劇《奇愛博士》;集暴力與反暴力於一爐的《發條橘子》;驚悚又黑暗的《鬼店》以及越戰電影《金甲部隊》,庫柏力克在這些作品中都展現其對人性犀利的觀察,以及對類型電影的顛覆與開創。或許在當時看來,庫柏力克電影鏡頭是那樣驚世駭俗或是難以理解,但是來到了21世紀,庫式的作品依舊沒有被淘汰,反而吸納了更多的影迷,而最顯著的影片便是1968年的《2001:太空漫遊》。

開拓無窮想的科幻視野

《2001:太空漫遊》是史丹利庫柏力在完成《奇愛博士》後的另一代表作。這部片被譽為電影史上第一部、也是最偉大的科幻電影,源自於亞瑟克拉克於1950年的短篇小說《哨兵》,庫柏力克在完成《奇愛博士》而聲名大噪,而兩人在紐約相見後決定攜手改編《哨兵》(The Sentinel),而後發展成為《2001:太空漫遊》的劇本,電影上映後,同名小說亦在七月出版,在當時皆受到矚目。
《2001:太空漫遊》分成三個部份,分別以「人類的誕生」、「月球之旅」、「木星任務」連結了人類的演進史,從遠古時代到太空時代的文明辯證,成為這部片的母題。
電影開場的三分鐘,沒有任何的畫面(所以在看影片或是DVD時別以為拷貝壞了),只有大量的環境音,讓觀眾宛如置身於太空的感覺。影片的序幕則是自月球望著地球,而太陽在地球的背面緩緩升起,此時響起理查史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交響曲的第一章「日出」,替本片揭開壯闊的氣勢,這個片頭與配樂搭配的天衣無縫,堪稱是影史的經典。接下來的二十分鐘裡,卻是沒有任何一句的對白,庫柏力克帶領觀眾回到猿人的時代,讓觀眾回顧文明的最當初,一群猿人正在爭奪骨頭為武器。隨著骨頭被拋起,人類躍進200萬年後的太空時代,諷刺的是人類的文明卻是來自那根骨頭…。
2001年,人類已經成功的征服太空、登陸月球,並開展探測木星的任務,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尋找發出強大電波的黑色石碑。而在這艘太空船上共有兩位執行任務的太空人及一部叫做哈爾9000型的超級電腦,在漫長的旅途中,兩位太空人發現哈爾想要取得控制權,於是他們計畫關掉哈爾,但是哈爾卻先發制人,殺害三個冬眠的太空人,和在太空船外執行任務的太空人…。
《2001:太空漫遊》跨越了人類的時空,從遠古到現在用一個骨頭與太空船銜接,隱喻了人類科技的渺小,而電影搶戲十足的殺人的超級電腦與人類的角力,也呼應了電影開場前猿人之間的骨頭爭奪戰,只是彼此使用的工具不盡相同,不管是猿人或是進化的人工智慧,人類骨子裡的殺戮獸性與佔有欲從未消退過。人類的文明與機械、科技的微妙拉扯與辯證,在猿人/人類/電腦的不同時代中,成為庫柏力克最耐人尋味的文明反思。
而《2001:太空漫遊》不僅呈現庫式對人類文明的觀察,也展現了庫柏力克完美主義的導演意志。這部籌劃長達三年的作品,庫柏力克美個環節幾乎親力親為,片中250個特效皆出自其指導,他更號召了數百位NASA的專家加入影片的製作陣容,庫柏力克用電影帶領了觀眾飛向了太空,只是當時美蘇的太空競賽還在如火如荼的展開,而阿姆斯壯尚未登陸月球,但庫柏力克與亞瑟克拉克卻以無窮的想像力,準確的預測了人類的科技,不論是月球的殖民、衛星電話、大空船、太空漫步,都驚人的展現兩人的未來觀。

超越想像的影史「驚雷」

《2001:太空漫遊》成為60年代的電影「驚雷」,他開啟當時電影創作者的視野,如果沒有《2001:太空漫遊》或許《星際大戰》、《第三類接觸》就不會存在,而俄國大師塔可夫斯基甚至拍攝了科幻電影《飛向太空》來回應庫柏力克。庫式的創意影響後代的電影特效,但是當年卻是沒有電腦動畫的時代,所有的特效憑著手工來完成,那份真實感到現在看來依舊未變。
此外,《2001:太空漫遊》令觀眾著迷卻也同樣困惑的是影片大膽的敘事手法,影片幾乎用著詩意的影像,替觀眾描繪出太空的世界,影片只有40分鐘的對白,而剩下的一百分鐘如默片一般,庫柏力克想要表達什麼?他讓觀眾自己發掘,就如同本片的片尾,到底那個看著地球的嬰兒,該怎麼解釋?每一位影迷應該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庫式卻從來不給觀眾答案,就如同庫柏力克利用大量的環境音、古典音樂如《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藍色多瑙河》等樂章當作本片的配樂,都留給觀眾無窮的想像空間,而這些音樂讓《2001:太空漫遊》瀰漫濃厚的藝術氣息,卻也造就另一股旋風,理查史特勞斯等人如果知道自己的音樂被用在科幻電影上應該也會感到不可置信吧?不可否認的,庫柏力克與亞瑟克拉克在那個太空競賽開起頭的當下,就帶領觀眾飛向了太空,踏進了太空船,進入了無窮大的宇宙。這讓科幻電影擺脫B級片的框架,而成為影史上第一部科幻電影,卻也是最偉大的一部。
這部被譽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科幻片,瑰麗的影像與人類對未來世界的嚮往,都成為影史的一個標記與裏程碑。只是美國影壇卻在當年忽略該片的成就,儘管當年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原著劇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視覺效果等四項提名,但最後只得到最佳視覺效果獎,這也是庫柏力克得到的唯一的小金人。好萊塢對大師的致敬總是後知後覺,從卓別林、奧森威爾斯、希區考克、庫柏力克到勞勃阿特曼都只有得到終生成就獎,這幾位導演在天堂相遇時應該都十分感歎吧!
1968年的4月2日,《2001:太空漫遊》在華盛頓的Uptown劇院以70厘米的拷貝作為世界首映,之後才開始盛大聯映。當初該片上映時的票房並不出色,美國影評更是評價兩極,而頗具影響力的影評人寶琳凱爾批評這部電影毫無想像力,但是在這部片即將下檔之際卻意外的受到嬉皮一族的歡迎,諷刺的是這全拜迷幻藥的流行所賜。這些年來,《2001:太空漫遊》已經成為影史上無可取代的經典,並在許多國家一再的上映,鄰近香港便在去年舉辦庫柏力克回顧展中,重新的回顧這部傑作。只可惜臺灣的觀眾沒這福分,這希望有片商能在我的有生之年完成我的願望,重新在戲院放映《2001:太空漫遊》!
40年後,身為影迷的我以朝拜的心情再度觀看這部電影,卻只能欣賞DVD來過過乾癮,但是這套雙碟版DVD的發行也算是片商的恩賜了,因為這部片的數位修復的畫質好的教人讚嘆,而豐富的幕後花絮更是研究這部片最好的教材,身為影迷的你真的值得買下這部片好好膜拜啊!

《2001:太空漫遊》雙碟特別版DVD/華納家庭娛樂發行

第一碟:新數位化修復之本片
演員凱爾杜利亞、蓋瑞洛伍德講評
 
第二碟:《2001:神話的塑造》
站在庫柏力克的肩膀上:《2001》的傳承
看見未來的視野:《2001》的預言
【2001:太空漫遊】幕後花絮
宇宙的遠方:《2001》的創作概念
2001:早期概念美工圖檔
史丹利庫柏力克攝影集錦
1966年庫柏力克接受傑瑞米柏恩斯坦之專訪

《2001:太空漫遊》得獎或紀錄
1969年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特效
1969年 英國電影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 最佳攝影 最佳音效
2002年 英國電影雜誌《視與聽》影史十大佳片第六名
美國電影協會(AFI)影史百大佳片http://orzmovie.com/?p=108&page=4

《太陽浩劫》向庫柏力克的《2001太空漫遊》致敬>聞天祥07-11-30

《太陽浩劫》不像一般好萊塢科幻片充斥著奮勇犧牲的英雄!從一開始物理學家因為佔用了太多通聯時間,害工程師無法錄製聲影留給家人而大打出手,導演就凸顯了這群「人類最後希望」的艦隊成員們,平凡、人性的的那一面。
英雄的無用武之地,讓艦長真田廣之提前出局,變得有點理所當然。而他和艦上的心理學家都對陽光有種近乎殉道的執迷,幾乎成了一種慾望的投射,並且讓烈日灼身變成一種快感的儀式。再加上航空官的出錯、副艦長的貪生、甚至楊紫瓊飾演的植物學家對樹苗的呵護多過對人本價值的尊重,「偉大」在這裡成了一種虛矯,「犧牲」也成了有條件下的選擇。畢竟,當生與死靠得如此之近,道德就不太可能成為是非題,而會有更複雜的參考座標。這也讓席尼墨菲的角色,從猶豫、膽怯到最後投擲彈頭,有了一種辯證性的意義。
人類既渺小卻又可能扭轉乾坤,人性也像光與影一樣出現了陰與亮的反差(有人最後關頭自我犧牲,有人一開始就想犧牲他人)。這個意識型態與創作傾向,讓全片籠罩了一股猶豫的氛圍,而非一般好萊塢科幻電影的激昂樂觀,就這點而言,它反而比較接近庫柏力克的《2001太空漫遊》或塔科夫斯基的作品,但原創性與啟發性還略遜一籌。另外囿於多角設計,部分人物的面目模糊或性格轉折欠缺鋪陳,也是明顯的瑕疵。尤其最後有點揭開謎底意味的叛艦喋血,雖然開始的氣氛營造還算成功,但終究沒把全片觸及的含意再拉高,僅成為緊張氣氛的加溫劑,卻又不見得比同型影片高明,未免可惜。
http://www.mtime.com/my/vin/blog/734641/

  2007《太陽浩劫》Sunshine

  ■導演:丹尼?博伊爾(Danny Boyle)
  ■主演:希裏安?墨菲(Cillian Murphy)、楊紫瓊(Michelle Yeoh)、真田廣之(Hiroyuki Sanada)
  
電影簡介 
    公元2057年,在短短的半個世紀後的地球,在科學家的證實下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太陽漸漸失去了它普照萬物的能量,已經提前進入了可怕的衰竭階段,地球將因爲缺乏光照能源而陷入冰封,全人類瀕臨滅絕危機。
  地球的最後一線生機有賴于一支由八位科學家及航天員組成的團隊。他們乘坐宇宙飛船“伊卡魯斯二號”(Icarus II)飛速地奔向太陽,執行的任務就是負責運送核子彈頭,重新點燃垂死的太陽。這支“太陽營救小組”的成員來自世界各地:機長凱恩達(真田廣之飾)是一個老成持重的團隊領導;而飛船中的掌舵則是年輕的漂亮的卡西(蘿絲?拜恩飾);她的助手是副駕駛經斯(克裏斯?埃文斯飾);還有負責飛船氧氣供給的植物學家(楊紫瓊飾);航海家特雷(本尼迪特?王飾);物理學家卡帕(希裏安?墨菲飾);通訊指揮官哈維(特洛伊?格雷提飾)以及博士西瑞爾(克利夫?柯蒂斯飾)。八位身懷絕技的地球人擔負起了拯救太陽以及拯救人類的重大使命。
  在他們的飛船上搭載著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彈,如果行動順利的話,這枚投向太陽的炸彈將重新激發起太陽的活力。然而,這艘在太空中飛行的宇宙飛船,隨著距離太陽越來越近,意想不到的事件也接踵而至。先是他們和地球失去了聯系,身陷浩瀚茫茫的宇宙之中,無所依傍的孤獨感折磨著每一個人。而前路茫茫的恐懼也讓氣氛越來越緊張。接著還意外收到來自 “伊卡魯斯一號”的求救信號。原來早在七年前就已經有一支肩負著同樣使命的營救小組,也曾踏上和他們相同的旅程,並且至今都杳無音信,更不要說安全地返回地球。
  本就前路渺茫的“拯救行動”更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隊員們該如何面對?太陽能起死回生麽?人類能被拯救麽?一場可怕的意外使他們的任務陷入浩劫,全體組員意識到他們不僅得爲自己的生命、理智搏鬥,也得爲全人類的未來奮戰。

幕後:【盡可能做到真實】

  曆史上50年以前,也就是公元1957年,前蘇聯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並被送入軌道,人類從此進入了利用航天器探索外層空間的新時代。2007年正值世界上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即史普尼克一號屆滿50周年,全球推舉今年爲航天年,以此紀念人類將視野雄心探索宇宙。今年最受期待的科幻災難巨片《太陽浩劫》將觀衆帶回人類最野心勃勃的太空想象中。設想50年後的地球也就是2057年,太陽漸漸失去了它普照萬物的能量,已經提前進入了可怕的衰竭階段。最後的一絲希望是一艘帶著八人科學家的太空船前去拯救太陽。對太空片深感興趣的導演丹尼?博伊爾表示,本片的科學原理就像諾貝爾一樣可靠。
  《太陽浩劫》是繼《驚變28天》之後,英國導演丹尼?博伊爾從影以來最大預算的太空災難題材。該片不僅是近年來少有出現的科幻航天題材,導演丹尼?博伊爾從探索太陽的天文學開始,精心制作這部《太陽浩劫》,而且特別重視科學性和大小細節。從細部如宇宙飛船的設計,大到任務計劃都詳加研究,聘請英國物理學家布萊恩?寇克斯博士作顧問。影片關于太陽提早衰亡,光照逐漸減弱恐陷地球于冰封之虞的假設,導演強調一切都有科學根據,雖然爲了戲劇效果不得不抛棄一些原則,但還是“盡可能做到真實”。丹尼?博伊爾爲拍此片特地前往美國太空總署拜訪,包括研究宇宙飛船隔熱罩的設計,最後制造出來的伊卡魯斯2號宇宙飛船,在倫敦東區的米爾斯電影制片廠需要橫跨八個廠房才放得下。“絕對不是星際大戰”,丹尼?博伊爾要拍的是一部極具份量與真實感的太空災難電影。

【熟悉的制作班底】

  繼賣座災難片《後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新片《太陽浩劫》再將科學上宛如末日號角的災難假設搬上大銀幕。廣告MV出身,擅長開創視覺新領域的他,與制作班底從劇本場景宇宙飛船太空裝逐步打造,一路到冰封地球與影史前所未見的太陽表面真貌,要帶給觀衆視覺革命,前往這趟驚心動魄的未來太空任務。與《後天》不同的是,本片更希望在全新且全面的災難危機中發掘人性的價值與勇氣。 
  適逢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屆滿50周年,今年全球影壇都關注《太陽浩劫》會不會重新炒熱太空片題材。關于太陽在50年後提早衰竭的科學假設,先前已求證來自黑暗物質以及替補物質造成,在科學推論上確實可靠。導演丹尼?博伊爾就設想出通過向太陽丟核彈的太空任務,創造出這部視覺驚人而且科學可信的太空空難影片。丹尼?博伊爾曾經說過:“除非是那些拍續集的電影,否則一個導演一輩子大概只會拍一部太空題材的電影,因爲拍完後會有掏空甚至死掉的感覺”。言下之意,《太陽浩劫》將是丹尼?博伊爾唯一一部太空題材的電影。
  影片中身著宇宙飛行服的航天員,在5千5百萬英裏的外層空間,長達16個月的星際漂流,身負拯救全人類的冒險任務,要向太陽投擲巨型核彈及時活化太陽。觀衆將在大銀幕上目睹恒星寂滅前閃耀燦爛奪目的光輝——行星狀星雲。而全片用尖端特效以多達500組CGI視效場景打造太陽。視電影爲視聽藝術窮盡耳目之娛的導演丹尼?博伊爾,從《猜火車》的藥癮幻象、《海灘》的世外桃源、《驚變28天》的後人類樂土,《太陽浩劫》是他籌劃多年的科幻災難巨作。影片幕後都是丹尼?博伊爾慣常合作的班底,包括編劇亞力克斯?嘉蘭,和利物浦音樂家、擅長電子音樂的約翰?墨菲。

【彙集五大洲國際巨星】

  《太陽危機》具有頂尖視覺特效打造肉眼不可見的太陽真貌外,除此之外擅長刻劃人性的導演和編劇也在全面失控的先鋒太空計劃過程中,加注人性思考,如同《驚變28天》要觀衆在極度驚恐後努力尋找人性和希望。而全片的靈魂人物就是八名航天員,他們的友情與信仰如同在《驚變28天》中一樣,在最悲觀現實的災難中提煉出人性高貴的價值,令人感動落淚。
  因爲這是攸關人類生死的重要任務,必須集合全球航天精英。導演丹尼?博伊爾據此特選全球知名演員,最終在《太陽浩劫》中彙集五大洲國際巨星,其中包括英國演員希裏安?墨菲(《驚變28天》)、美國小生克裏斯?埃文斯(《神奇四俠》中的“霹靂火”)、澳洲影後蘿絲?拜恩(《特洛伊》)、新西蘭男演員克利夫?柯蒂斯(《鯨騎士》),以及兩位亞裔演員日裔男星真田廣之(《最後的武士》)與華裔女星楊紫瓊(《臥虎藏龍》)等。所有演員在開拍前共同生活體驗三周時間,培養出同生共死的默契與友情。電影在視覺上有革命性的突破,劇情則有革命性的轉折與情感,保證高潮疊起並讓人落淚。
  楊紫瓊飾演的柯拉珊是出生于馬尼拉的華人,丹尼?博伊爾認爲50年後美國和中國將是全球航天重鎮,力邀楊紫瓊飾演植物學家柯拉珊,負責太空船上氧氣植物園。片中的楊紫瓊將身著《異形》雷普利(Ripley)式太空裝,這可是首度有華裔女星身著太空服裝,登上好萊塢科幻電影的太空艙進行探索宇宙,其造型角色令人期待。

花絮:

導演丹尼?博伊爾爲了增加幾位隊員的感情,特別在開拍前先安排楊紫瓊與真田廣之等人在一宿舍內“同居”兩星期,讓衆人演出時更有默契。
《太陽危機》是楊紫瓊繼1986年《皇家戰士》後再度跟日本演員真田廣之合作。楊紫瓊坦言就像見到老朋友一樣﹕“大家的轉變就是我們的年紀大了。不過感覺真的很開心,默契也很好。”
在一次接受訪問時,丹尼?博伊爾誇贊楊紫瓊演技出色兼有星味,早已鎖定她爲女主角。而且考慮到50年後中國在世界上地位的進一步上升,楊紫瓊的戲分在片中占較大比例。丹尼又透露找真田廣之飾演宇宙飛船船長,全因王家衛穿針引線,因王的制作公司協助選角時,大贊真田在《黃昏清兵衛》的演出。丹尼又大贊王家衛是出色電影人,雖然素未謀面,但很喜歡其電影。
據悉,影片編劇亞曆克斯?嘉蘭是在一期美國科學雜志上看到一篇提到太陽何時滅亡以及太陽滅亡時會發生什麽的文章後産生創作靈感的。
http://fifid.com/subject/1837356/

《太陽浩劫》:畫蛇添足猶不足>文/火神紀

  這部電影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可能,我們如何用微薄的人力去改變那些看似也許根本不可能被我們改變的事物。當巨大的物體告訴我們不可能的時候,我們如何在劣勢下以微小打敗巨大。——火神紀題記。
  科幻電影中最常見的老生常談的一個主題就是對人類末日的種種猜想以及在這種妄測下塑造一個英雄人物來帶領我們走出最後的陰霾躲開浩劫走向新生。危機電影總會給我們設置某種看似無法逃避卻仍有一線生機的危難,而最讓我們所信服的也許就是來自源于無邊無垠的宇宙太空。
  真正的恐懼來源于未知;這總是我所堅信的。因爲未知,所以無知,所以恐慌。當我們開始明白某個事物的發展規律和從誕生到消亡的客觀規律後,我們不會再感覺到恐懼,因爲我們可以掌握並且在條件許可下甚至能夠促使它加速發展。只有未知的一切才是足以讓我們膽顫心驚,因爲我們不知道如何去控操它,如何能不擔憂以及害怕呢。
  那個無邊無際的宇宙太空,賦予我們無限的幻想之余,也能帶給我們無限的恐懼。因爲浩瀚,因爲無限,因爲地球在這浩瀚的宇宙中小得像一顆微塵,而我們跟地球比起來也僅僅只是微塵;從微弱對巨大的崇敬也足以讓我們望而生畏。
  在5千5百萬英裏的外層空間,長達16個月的星際漂流,身負拯救全人類的冒險任務,向太陽投擲巨型核彈及時活化太陽;因爲太陽提前衰老而提前進入衰竭階段。恒星寂滅前閃耀燦爛奪目的行星狀星雲;用尖端特效以多達500組CGI視效場景打造太陽……這部電影可謂是視聽藝術窮盡耳目之娛的視覺系電影,不論構想和視覺效果無疑是比較有新意而且挺吸引人。
  在科幻電影裏,地球上的所有一切玩具都已經讓我們生厭了,于是我們把目光投向于更浩瀚的宇宙空間去。以我們所掌握的天文知識以及對宇宙的認知程度來說也許正是處于一個最適合幻想的階段,因爲還沒有徹底了解,又不至于徹底無知。了解的基礎上展開合理的想像,這也許就是科幻電影的基本了;而無知帶給我們害怕擔憂甚至恐懼心理給科幻電影帶來更多的是一種神秘色彩下的遐想。以神秘的驚悚色彩來帶動科學幻想,這就是成功的科幻題材了。
  但是過于人性化的科學幻想也許已經不足以被稱爲是科學幻想了;科學終究是一件嚴謹而且嚴肅的工作,我也許願意相信這部電影裏對人物性格的刻畫以及對人性美好的一廂情願,然而我卻始終沒有辦法去相信舍棄了科學精神後以科學幻想之名而産生的幻想下那種虛妄的所謂美好。
  在現有的六十九億人口的基數上再發展上五十年後,聯合國的保守估計將有會九十多億的人口活在這個也許已經非常擁擠的地球上。從中橫向地選取八名最優秀的科學家以便兼顧到更多的專業知識一起前往太陽以確保能夠完成也許只有一個機會的科學假想。那麽人類是否會如此冒險地把這個唯一一次的機會孤注一擲地放在幾個心理素質並不如何出色的科學家身上呢,這次投資如果失敗的話人類和地球將最終面臨著滅亡。
  經濟原則下決定了如果要實施這樣的一個計劃應該會采用到的將是分散投資以便減小失敗的風險來確保整個拯救計劃的最終完成,只有確保了計劃實施的成功機率才能更好地保障整個地球的萬千生靈以及人類本身的繁衍生息。把近百億人口和整個地球投資在幾個人身上的投資無疑是愚蠢而且具有極大風險,然而在現有的基礎上又發展了五十年後,人類的智商是否倒退到已經忘卻了經濟原則而如此熟視無睹一往直前呢。
  分散投資以降低風險的經濟原則會決定把重新點燃即將熄滅的太陽的核炸彈分裝成多份再派遣多艘太空飛船一起前往太陽,在鎖定的坐標上集結後再一齊投擲,這樣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而且就算中途有幾艘太空飛船因爲故障或者其它原因而無法到達目的地的話,也就不會影響到整個計劃的完整實施;又或者所有的飛船都如期到達完成了集結,也可以讓幾艘在計劃裏應該出現故障的飛船停靠在旁邊觀望這場世紀華麗的煙花大彙演不至于因爲火力過猛而把太陽炸得魂飛魄散。
  既確保了成功的機率,至不濟也可以避開像電影裏一樣一旦出現險情就顯得萬般的無奈和緊急的窘境。莫非在保守估計裏的近百億人口裏找不到多幾十份像這艘飛船上的八名船員一樣的工作人員,又或者傾整個地球之力,耗盡所有的財力和資源方能造出獨此一家別無分號的一艘太空飛船以至于不得不如此冒險地孤擲一注。
  這樣的假設無疑是有悖于常理的。作爲紀念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五十周年的跨五大洲合作的科幻大片如此無視這些本來應該在計劃裏的卻偏偏不曾出現在計劃裏的不合常理的一切而把近百億人口和整個地球的全部希望孤擲一注在這寥寥可數的八個人身上,無疑是把這部電影推向了一個僞科學的窘境。悖于科學原則和經濟原則的科幻電影只能像四不像一樣無奈而悲慘了。
  除此之外電影裏的這些來自于五大洲的演員們服務于電影的劇情而接受的編排也就顯得不甚合理了。他們並不像電影所給他們安置的科學家身份一樣的理性,倒更像是一群無所事事的小資群體一次奢侈的周末旅行計劃。因爲一言不合而大打出手絕對不是一群專業知識過硬而且被當成是團隊一樣訓練過的具備良好默契的科學家所應該有的業余好愛或者工作生活裏的調劑;出現險情必須經過討論和說服之後才能確定誰更應該作出犧牲而誰更應該被保全……這種做作的劇情讓我實在郁悶而且在他們身上看不到任何有關于團隊、訓練有素、默契之類的東西。
  更甚的比如楊紫瓊,她應該是一位掌控著全船人的供氧系統,所謂的植物學家卻整天無所事事地呆在植物園裏擺花弄草,而在植物園著火之後她卻只是在沒有任何防火滅火工具的情況下飛奔到植物園隔門觀火痛哭流涕。我在想,這首先是整艘飛船的防火消防系統上的一個重大錯漏,其次是楊紫瓊本身,她是不是應該想辦法滅火或者想想所剩余的氧氣可以供應全體工作人員多久的呼吸,飛船沒有任何的緊急備用系統,而植物學家除了像一農家碧玉一樣楚楚惹人憐地痛哭之外卻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在劇情上來說,這樣的編排基本上可以算是多此一舉而且非常無奈,甚至矯情非常了。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裏所呈現給我們的:英國導演丹尼?博伊爾已經沒有了他在執導《猜火車》時的那種沈重的人性思索,沒有他在《驚變28天》裏的運籌帷幄;就連楊紫瓊,也遠遠沒有她在《臥虎藏龍》裏的揮灑自如飄逸靈動了……試圖賦予這部電影更多的意圖反而讓這部電影陷入了畫蛇添足般多此一舉的迷茫的無辜境地。
  而更大的詬病在于前往伊卡路斯一號後的遭遇。在沒有任何迹象表明的情況下,伊卡路斯一號的船員突然就出現在了二號船的船艙裏,而且更是無緣無故地扮演了一個殺人狂魔的角色。所有拍攝到他的鏡頭都使用了疊加和模糊化的特效處理,加上之前無來由的入侵以及不分青紅皂白的殺戮,這部本來屬于科幻題材的電影在突然之間急轉直下成了半部靈異題材的僞科幻。對于科幻電影來說,這樣的詬病無疑可以算是無可救藥的硬傷了。
  無可否認,這部電影的構思並不差,而且制作團隊也讓人抱有幻想,出來後的視效非常不錯。然而電影的構思和實際上的操作卻遠遠地背道而馳,因爲一個弱智的劇本而讓一部也許可以更偉大的電影顯得非常無奈。
  試圖偉大的殉道僅僅只是因爲電影在劇情設計上的缺陷而顯得非常煽情。特技和視效上的完美更加彰顯了劇本上的缺陷,完全可以說,這些偉大的人物最後的徹底死去而完成了這個看似悲壯的拯救人類和地球的計劃,完全是因爲不得已而爲之的偉大。也許可以說,是劇本殺死了所有的這些人。差強人意的劇情加上一個完美的視效團隊,這部電影像雞肋一樣讓人頭疼和郁悶。
  畫蛇添足,卻依舊不如不添;這是古人的訓示。因爲蛇本身就沒有足,所以不管把蛇足勾勒得如何張牙舞爪孔武有力都好,這依舊是一幅失敗的畫作。而且加上這部電影又犯了忽略對蛇身充分的思想和描繪,于是徹底地把這條蛇畫成了一條不知爲何物的怪獸。
  電影恰恰犯了這樣的錯誤,把科幻拍成了靈異,把科學工作者整搗成了小農家裏的楚楚碧玉,加上一些莫名其妙的爭執和最後看似悲壯實則矯情煽情的殉道,以向航天事業致敬爲名,徹底地背道而馳了,過多的枝節又把電影帶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我承認,這部電影的創作團隊、特效團隊和演員班底都是讓我所期待的,而且電影出來後視聽效果都堪稱完美;印象深刻的觀察室裏那個百分之0.2強度的太陽美得讓人感歎。然而,科學始終應該歸還于科學;在科學幻想的基礎上發展人性美好也許可以恰到好處,可是當一部科幻題材的電影在拍完之後還在思考著向人性,或靈異,或科學搖擺不定的時候,我只能說,這部電影最終只是一道美中不足、畫蛇添足猶不足的雞肋作品。2007-06-26;丁亥年丙午月辛卯日。  
http://chryz.blog.sohu.com/52660181.html

太陽浩劫:致敬與取經

日前才剛寫完有關《塗抹庫布立克》的文章,就看到了一部最新電影《太陽浩劫(Sunshine)》,該片導演明明是《猜火車》和《毀滅28天》的丹尼.鮑伊(Danny Boyle),可是我一直念茲在茲的卻是《2001:太空漫遊》的史丹利.庫布立克。
為什麼?因為《2001:太空漫遊》真的是經典,同樣是在攝影棚內搭景拍攝的《太陽浩劫》就處處有《2001:太空漫遊》的影子。丹尼.鮑伊不能超越大師,從經典取材,向大師致敬,就成了他鮮明的手痕了。
 《太陽浩劫》其實是《2001:太空漫遊》、《世界末日(Armageddon)》和《異形(Alien)》的綜合體,劇情的前提是太陽急速早衰, 2050年太陽將急速衰滅,地球將因缺乏光照能源並陷入冰封,於是地球科學家選出了八位菁英太空人,駕駛著伊卡魯斯(Icarus)二號太空船將執行奔日計畫,船上攜帶有集合了地球所有核能資源所鑄造的超級彈頭,試圖飛進太陽軌道,將彈頭投射進太陽核心,以即時活化太陽。
為什麼投了核彈就可以活化太陽?為什麼是八位太空人?又是如何挑選出來的呢?為什麼又有真田廣之、楊紫瓊和Benedict Wong三位亞洲臉孔?再加上一位帶有紐西蘭毛利人血統的克裏夫.克提斯(Cliff Curtis)?真田廣之又何德何能出飾隊長?這些細節,都不是丹尼.鮑伊關切的焦點,他也無意在這些膚色人種議題上糾纏,電影故事的出發點直接就從太空船己經掠過水星,接近太陽開始,太空人們必需傳出最後影音向家人說再見,否則就來不及了。
他用最快速度進入到太空船內,面對八位人類菁英的身心狀態,因為即使他們在出發前明明都已經知道自己此去無回,依舊有人情緒焦燥潰堤,不打架不足以出氣;依舊有人在意自己是隊長,不能先行犧牲成仁……他們肩負解救世界末日的崇高使命,然而面對生命末日時卻又難免傷心和自私,這種壯士成仁的末日情意結與劇情結構跡近於《世界末日》,固然因而激發了戲劇性的衝突高潮,卻也給人似曾相識的議題重覆之歎,所以當最後出現伊卡魯斯一號太空船的船長平克貝,更讓人有了好好一部科幻片怎麼變成了《異形》的歎息了。

真正和《2001:太空漫遊》有關的劇情在於伊卡魯斯二號太空船。

伊卡魯斯二號太空船的名字出自希臘神話中的「伊卡魯斯」少年傳奇,「伊卡魯斯」是靠著父親的巧手和奇思,打造臘燭翅膀,飛出牢籠,可是一旦一飛衝天接近太陽,就臘溶翅毀,人毀身亡,這款神話標識著人難勝天的教訓,駕駛這樣的太空船去奔日救人類,卻早已隱含了毀滅的訊息,埋進了不安與不幸的種籽。
然而,伊卡魯斯更是一顆超級電腦,它可以和太空人直接對話,回報各種狀況,它的功能其實就讓人想起《2001:太空漫遊》中的那顆超級電腦Hal,只是《2001:太空漫遊》最後拒絕被人類關機,《太陽浩劫》的伊卡魯斯則是純粹的好朋友,它的抗命只是讓太空人發覺船艙出了大問題,沒有忠誠與叛變的議題辯論(那卻是《2001:太空漫遊》最精彩的論述),卻也讓熟悉《2001:太空漫遊》的影迷難免有悵然若失的遺憾。
《太陽浩劫》中的主要特效有三項,分別是伊卡魯斯的船體,以及船艙上可用遮陽罩觀測太陽的大鏡面和外太空的船艙甲板修復奇觀了,丹尼.鮑育打造出的伊卡魯斯太空船,細長的船長其實跡近於《2001》的結構,遮陽板的修復動作也未超越《2001》的格局(但是人在低溫中脆弱得有如金屬薄片的特效還是相當驚人),最遺憾的當然就是太空人可以欣賞太陽奇景,原本這可以是全片最大的視覺賣點,可是入目所見的除了讓人目眩的極度強光與灼熱的熔岩外,卻沒有新人眼界的視覺奇景,甚至因為多數人都可以戴著太陽眼鏡觀日,反而像極了享受日光浴的太空補給站,殊為可惜。
即使是要表現創世紀大 霹靂的特效,全片的處理也只像是滿天星鬥的星光燦爛,也未能讓人油生類似在《魔戒首部曲》中那種讓人驚歎歡呼的浪漫之情,而而讓人產生類似第二次觀賞101跨年煙火時的感歎:因為類似,因為重複,少了新鮮,少了感動。
至於《2001:太空漫遊》和《太陽浩劫》都曾碰觸到神的問題,《2001》質疑了造物主,提出了天外黑板從太古洪荒就在默默看護地球的外星人理念,《太陽浩劫》卻是一方面要人接受神的旨意,不要挑戰宇宙法則,另一方面卻又高舉人定勝天的義旗,帶來陽光普照的希望,什麼都想兼顧的科學議題,也就削弱了《太陽浩劫》的哲學境界了。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07/03/post-578.html

 

台長: 阿楨
人氣(3,87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星際大戰》
此分類上一篇:《奇愛博士》

威爾剛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7 12:05:3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