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貼文可看出共軍最怕應是美軍隱形飛機
難怪《隱形飛機及其克星》(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2003)書中會大談土洋結合的反隱形飛機方法(p.179-)
本臺<F-117><反F-22>更多,貼些共賞: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1860346/20080115065540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9829307/20071207063902
隱形飛機
隱形對于一般人來說都不陌生,雖然這些說法大多數來自小說和神話,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隱形的例子。比如說變色龍就能夠通過改變自己的顔色來進行隱形。人們通過研究仿生學,並且應用了最新的技術和材料,終于在龐大的飛機上也實現了隱形。
從原理上來說,隱形飛機的隱形並不是讓我們的肉眼都看不到,它的目的是讓雷達無法偵察到飛機的存在。隱形飛機在現階段能夠盡量減少或者消除雷達接收到的有用信號,雖然是最爲秘密的軍事機密之一,隱形技術已經受到了全世界的極大關注。
讓我們看看隱形飛機在設計上遵循的規律。隱形飛機最重要的兩種技術是形狀和材料。首先,隱形飛機的外形上避免使用大而垂直的垂直面,最好采用凹面,這樣可以使散射的信號偏離力圖接收它的雷達。例如,SR-71“黑鳥”飛機和B-1隱形轟炸機采用的彎曲機身;貝爾AH-1s“眼鏡蛇”直升機最先采用的扁平座艙蓋;在海灣戰爭中發揮重要的F-117A“大趨勢”隱形戰鬥機采用的多面體技術;美國波音F-111實驗機上的任務自適應機翼等。這些飛機的造型之所以較一般飛機古怪,就是因爲特種的形狀能夠完成不同的反射功能。
其次,隱形飛機采用非金屬材料或者雷達吸波材料,吸收掉而不是反射掉來自雷達的能量。雷達吸波材料分兩大類,一類是諧振型,一類是寬頻帶型。其中諧振型雷達吸波材料是爲了某一頻率而設計的、以磁性材料爲基礎、能把相消幹涉和衰減結合起來的吸波材料。寬頻帶雷達吸波材料通常通過把碳-耗能塑料材料加到聚氨酯泡沫之類的基體中制成,它在一個相當寬的頻率範圍內保持有效性。把雷達吸波材料與雷達能量可以透過的剛性物質相結合,形成雷達吸波結構材料,這種材料還屬于保密的吸波材料之一。運用最新的材料,隱形飛機在雷達上反射的能量幾乎能夠做到和一只麻雀的反射能量相同,僅僅通過雷達就想分辨出隱形飛機是非常困難的。
另外,應盡量減少機身的強反射點或者說是“亮點”、發動機的噪聲以及機體本身的熱輻射等,因爲這些方面的存在也容易“出賣”飛機的存在。例如,SR-71黑鳥飛機就采用閉合回路冷卻系統,把機身的熱傳給燃油,或把熱在大氣不能充分傳導的頻率下散發掉。
隱形飛機在現代戰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派出了42架F-117A隱形戰鬥機,出動1300余架次,投彈約2000噸,在僅占2%架次的戰鬥中去攻擊了40%的重要戰略目標,自身沒有受到任何損失。隨著材料技術和更新的技術的出現,隱形飛機的隱形能力會越來越強,在未來戰爭中的作用會越來越突出。
有隱形就有反隱形,隨著對隱形技術的不斷了解,各個國家同時也在不斷尋求反隱形的技術。雖然隱形飛機的材料和形狀十分巧妙,但是還是不可避免地在雷達上會留下一點痕迹。而且,隱形飛機爲了隱形,犧牲了另外的一些技術性能,比如F-117A這種先進的戰機的速度就遠遠低于普通的戰機,而且飛行高度甚至在肉眼觀察範圍之內,這樣地面發現成爲了這種隱形戰機的敵人,而且已經有通過地面火炮成功擊落F-117A的戰例。
目前,隱形飛機從最早的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TR-1型飛機,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的F-117“夜鷹”隱形戰鬥機、F-22型先進戰術戰鬥機和A-12“複仇者”海軍艦載隱形攻擊機等,隱形和反隱形的不斷較量將使未來飛機的結構設計和性能進一步優化。
http://baike.baidu.com/view/39911.htm
“雷達怪傑”捷克“維拉”宣告隱形並非無敵 2005年03月08日
近年來,捷克的“維拉”系列被動雷達一直爲媒體所關注。在防空雷達中,如果說傳統的主動(有源)雷達是明哨的話,那麽新型的被動(無源)雷達就是暗哨。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捷克泰斯拉軍工廠研制的“維拉”-E就是被動雷達中傑出的代表。
“雷達怪傑”受領絕密任務,反其道而行之創造“了不起的發明”
“塔馬拉”和“維拉”-E被動雷達是捷克人弗?佩赫發明的。20世紀60年代初,弗?佩赫在泰斯拉軍工廠任雷達設計師。他思維與衆不同,在技術上疊出奇招,人稱“雷達怪傑”。他的表現引起蘇聯方面注意。泰斯拉軍工廠曾接受一項絕密任務——在最短的時間內研制出能夠發現美國雷達制導導彈的雷達系統。起初人們認爲這項艱難的任務根本無法完成,因爲當時世界上還沒有類似的雷達系統,但是弗?佩赫卻迎難而上。傳統的主動(有源)雷達是靠發出電磁波來探測目標的,而弗?佩赫反其道而行之。他要搞被動雷達,即探測雷達本身不發射任何電磁波,只靠接收目標發出的電磁波來鎖定和跟蹤目標。經過3年半不懈的努力,弗?佩赫終于在1963年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被動(無源)探測雷達,取捷克語“對照探測”一詞的縮寫,命名爲“科帕奇”。這種雷達能迅速地探測到方圓幾十公裏範圍內活動的兩臺機動雷達,還能准確地顯示這兩臺雷達的活動情況,使來測試的蘇聯專家大喜過望,稱贊弗?佩赫完成了一項“了不起的發明”。此後,弗?佩赫一發不可收,相繼于1979~1998年研制成功“拉莫那”雷達、“塔馬拉”雷達和“維拉”雷達。專家們習慣稱它們爲“維拉”系列被動雷達。
F-117A隱形神話破滅,“雷達怪傑”進入美國懷中
當初弗?佩赫研制被動(無源)雷達的目的是探測雷達制導導彈,但讓其大放異彩、聲名遠播的卻是它竟能成功地探測到隱形飛機,成爲隱形飛機的克星。在1999年3月北約對南聯盟的空襲行動中,一架美國F-117A戰鬥機倚仗先進的隱形性能有恃無恐單機飛進。當它快飛到貝爾格萊德上空時就被南軍“塔馬拉”雷達探測到和鎖定住。南軍地空導彈部隊果斷發射兩枚老式薩姆-3型導彈,一舉將它擊落在貝爾格萊德以西40公裏的布賈諾伏契村附近。“塔馬拉”雷達打破了隱形飛機不可發現的神話。歡慶的南軍民在F-117A殘骸上舉起嘲諷的標語:“對不起,我們不知道你是隱形的!”
F-117A折戟令美國大爲震驚。起初美國不相信F-117A會被“塔馬拉”雷達截獲,于是派專家專程赴捷克探詢弗?佩赫。弗?佩赫十分自信地告訴他們:“塔馬拉”完全具備捕捉隱形飛機的本領。美國人突然意識到眼前的這位其貌不揚的“雷達怪傑”是無價之寶,便請他移居美國。當年華約的“英雄”如今成了當年對手的“家裏人”,真讓人感歎世事變遷的無情。
“維拉”-E堪稱被動雷達中最傑出的代表,但也有自己的“阿喀硫斯之踵”
“維拉”-E是“維拉”系列被動雷達中最新和最先進的。它是一種戰略及戰術電子情報和被動監視系統,用于對空中、地面和海上(艦艇)目標的探測、定位、識別和跟蹤。它自身不輻射電磁信號,而是借助外部非協同式的輻射源來進行探測和定位。主動雷達難以對付空中隱形目標,而“維拉”-E雷達系統則眼尖耳靈,能夠探測到目標發出的哪怕是微弱、短暫的電磁信號,即刻讓目標在雷達屏幕上原形畢露。
“維拉”-E整套系統由4個分站組成:電子戰中心即分析處理中心位于中央地帶。另外3個信號接收站則分布在周邊地區,呈圓弧線形布局,系統展開部署後站與站之間距離在50公裏以上。
信號接收站使用重型汽車運載,具有靈活部署的優點,其下一步發展是能夠在飛機和艦船等平臺上使用。接收天線的支架豎起時高17米,占用空間9米×12米,最快時3個人在一小時內即可將天線豎起,並進入監視狀態。天線的外形爲圓柱體結構,能耗低,可靠性極強,平均故障間隔時間達2000小時,運行時可抵禦30米/秒的風力。電子戰中心部署在箱式汽車內,擁有完整的計算機處理系統以及通信、指揮和控制系統。
“維拉”-E雷達系統可同時探測和跟蹤200~300個空中、地面或海上目標,對空探測時最大作用距離450公裏,並生成可識別的空中圖像。“維拉”-E系統利用電磁信號抵達時間差定位技術(TDOA)對目標位置實施精確測定和跟蹤。由于這種定位技術不要求目標信號源和接收站之間的同步,因此在誤差環境下性能優越。“維拉”-E系統進入監視狀態,分布在前沿的接收站捕捉到目標電磁信號後立即把信號傳送到電子戰中心。中心利用多站定向交叉等方法測出目標的位置。目標的高度則由捕獲信號的接收站來確定,從而對目標進行3坐標定位。
“維拉”-E雷達不僅具有優越的反隱形性能,而且由于其自身不輻射任何電磁波,因此可免遭敵方電子幹擾和摧毀,生存能力較強。無源雷達系統省去了昂貴的高功率發射機、收發開關及其相關電子設備,使系統制造和維護成本大大減少,全壽期費用較低,並可全天候和全時域有效工作。然而,如果來襲目標保持電子發射“靜默”,不提供發射信號,無源雷達也就失去探測功能,這就是它的“阿喀硫斯之踵”。所以世上沒有萬能的矛,也沒有萬能的盾。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5-03/08/content_2667795.htm
如何立足現有技術條件反隱形飛機
1989年12月20日,美國入侵巴拿馬。爲了支援特種部隊在巴拿馬裏奧阿托的空降作戰,空軍首次出動了F—l17A隱形戰鬥機參戰。從此,揭開了隱形飛機參戰的序幕。今天,隱形飛機已經成爲美空軍突破敵國防空體系,摧毀敵國作戰系統重要節點,從而癱瘓其整個作戰系統的利器。可以說,隱形飛機的使用,是空襲與反空襲作戰的一次革命。隱形技術改變了傳統戰略空襲的作戰方法。隱形平臺特別是隱形飛機與精確制導武器相結合,大大提高了空中打擊的作戰效率,從而使得攻防平衡向著空中打擊一方傾斜。隱形飛機在某些國家新聞媒體的有心渲染下,成爲了一個不可戰勝的神話。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派出了42架F-117A隱形戰鬥機,出動1300余架次,投彈約2000噸,在僅占2%架次的戰鬥中去攻擊了40%的重要戰略目標,而自身沒有受到任何損失。可見,隱形飛機的普遍使用,給現代反空襲作戰提出了一個十分嚴峻的課題。隨著時間的推移,隱形飛機的不斷亮相,隱形技術的不斷揭秘,隱形也不再變得神秘,在科索沃戰爭中,F—117A被擊落打破了隱形飛機不可戰勝的神話。各個國家也在不斷尋求反隱形的技術。本文就是研究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如何在技術、戰術上作出革新,把隱形飛機打下來。
隱形飛機爲什麽能隱形?
要想研究反隱形,我們就必須先搞清楚隱形飛機是如何隱形的,然後根據其弱點以圖克之。真正的“隱形飛機”是不存在的,隱形飛機不能消失于空氣中。現有的隱形飛機僅僅通過技術、戰術手段減少其各種特征值,以達到避免雷達、紅外線偵察設備的偵察而已,即使是這樣,也不能完全避免雷達等偵察設備的偵察,雷達等偵察設備在近距離內還是可能發現隱形飛機的。所以說,隱形飛機這種提法不是很恰當,如果叫做低可探測性飛機更加確切些。從我們掌握的現有資料來看,現役隱形飛機實現隱形效果不外乎如下技術手段:
1、 外形隱形,特殊的外形設計,比如F-117A的機體由各種平面以特殊的角度拼合而成,可以將電磁波反射到其他方向,而不反射回發射電磁波的原處,從而達到雷達隱身的目的;
2、 塗料隱形,在機體表面覆蓋具有吸收電磁波功能的塗料,來衰減對電磁波的反射;
3、 材料隱形,采用大量的透波、吸波的材料制造飛機,如各種非金屬複合材料來制造機體部件;
4、 紅外隱形,使用特種航空燃料(速燃、速冷)、對尾噴口進行特殊設計,來減少尾噴口的紅外輻射;
5、 電磁隱形,通過電子手段來制造假目標或模仿敵方飛機的電磁信號特征,來隱真示假。
我們以F—117A爲例,看看各種隱形手段是怎麽實現的。F-117A的隱形效果非常好,其RCS值(雷達反射截面積)只有0.015平方米,只有普通戰機的1/500那麽大,比一個飛行員頭盔的RCS值還要小。F—117A優秀的隱形能力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獨特的多面體外形。我們看到F—117機體外形十分獨特,由許多的平面拼合而成,不像其他普通飛機那樣平滑,這不是設計師爲了標新立異,而是爲了提高隱形飛機反雷達能力而設計的。F—117A采用多面積結構,整機呈楔狀,有許多個小平面構成。一般來說地面雷達和機載雷達的探測角大都處于飛機軸平面的正負30度角之內,而F—117A大部分表面的傾角都大于30度,這樣就可以將電磁波以某種角度偏轉出去,使電磁波返回不到雷達處,這樣雷達就發現不了隱形飛機了。設計師還把F—117A機身表面和轉折處設計成棱角狀,而不是象常規飛機那樣平滑過渡,這樣遇到電磁波時就不會産生漫反射。在對待一些小部件的設計上,設計師也作了周密考慮。如座艙蓋接縫、起落架艙門和發動機維修艙門,以及機頭處的激光照射器邊緣都設計成了鋸齒狀嵌板。
二是特殊的結構設計,F—117A將發動機深深地安裝在機體內,進氣口設置在飛機背部。進氣口用間隔1.5厘米的吸波複合材料格柵屏蔽起來,防止雷達波直接照射到具有強反射特性的發動機風扇葉片上。F—l17A的進氣口很大,吸入的冷卻空氣從進氣口旁路通過,在尾噴口處與發動機的排氣混合,然後排出去。大大降低發功機的排氣溫度,減少紅外特征。
三是F—117A采用了各種吸波/透波等複合材料和表面塗料,減少了回波,增強了隱形能力。據說F—117A集體表面的使用雷達吸波材料達7種之多。
此外,F—117A還采用了V形尾翼、內置式武器艙、可伸縮的天線等。這一切都是爲了減小飛機的RCS值和紅外輻射,從而達到了隱形的目的。
由于采用了上述各種隱形技術,F—117A的隱形能力十分優秀,其RCS值僅相當于一支老鷹大小,比常規飛機RCS值縮小2-3個數量級,紅外特征噪聲也顯著減小。至于美軍的其他隱形飛機B—2、F—22等,采取的技術措施基本上也是以上幾種,都是在F-117A的基礎上的提高。
隱形飛機的使用特點
美軍壓制癱瘓敵人防空體系,不外乎以下幾種戰法,隱形飛機節點攻擊,超低空突擊,防區外投射,以及電子幹擾(包括電子幹擾和反輻射導彈壓制)。其中又以隱形飛機搭載精確制導武器,對作戰系統節點攻擊最爲難防。但是,其作戰運用與普通戰機相比具有明顯的不同。從上個世紀90年代的幾場局部戰爭來看,隱形飛機主要有如下作戰特征。
特征之一:單機或雙機行動。隱形飛機使用精確制導武器作戰,這使得隱形飛機的作戰效率很高,一兩枚炸彈就可摧毀目標。所以,對大部分目標進行突擊時,僅需要一兩架飛機就可完成任務。而隱形飛機隱形性能優秀,使其可以不依賴編隊中其他支援性飛機就可獨自完成任務。隱形飛機一般不與其它飛機編隊飛行,非隱形飛機雖然可爲隱形飛機提供空優、電子幹擾等掩護,但是非隱形飛機也會容易暴露隱形飛機的方位。所以隱形飛機往往采用單機或者同類型飛機雙機編隊。所以,縱觀近年來曆次局部戰爭,美軍無一例外的使用單機雙機編隊進行空襲,這將是隱形飛機的基本作戰樣式。
特征之二:對系統節點、高價值戰略目標進行精確式空中打擊。隱形飛機是高價值兵器,即使以美國的財大氣粗,裝備數量也十分有限。所以,隱形飛機一般與精確制導武器相結合,用來對高價值目標進行外科手術式的精確打擊。隱形飛機往往用來破壞敵防空體系,爲後續機群實施大規模空襲創造有利條件。這就是所謂的隱形飛機踹門。海灣戰爭中,美軍的F—117A,就是在大規模空襲前,悄然深入伊拉克縱深,摧毀了伊軍的南部防空中心,然後又掉頭北上,摧毀了伊軍的北部防空中心,使伊拉克軍隊的防空系統作戰效率大大下降,爲後續機群突擊創造了有利條件。隱形飛機也用來對付一些周密防護的高價值戰略目標。指揮中心、通訊樞紐等重要目標往往防護周密,普通飛機突擊這樣的目標往往會受到很大的損失。而隱形飛機可以輕而易舉的突破防護周密的防空體系,一舉擊毀目標。海灣戰爭,F—117A主要用來突擊巴格達及其附近的戰略目標。
特征之三:主要用于夜間突擊。雖然雷達、紅外偵察設備很難探測到隱形飛機,但是隱形飛機不能消失于空氣中,在與普通飛機一樣,不能躲避目視偵查,所以在白天行動時,很容易被發現。但是夜間作戰卻可彌補這一弱點。所以,實戰中隱形飛機往往被用作夜間突擊。
隱形飛機弱點
隱形飛機空中自衛能力有限。在隱形飛機發展初期,隱形能力是以犧牲飛機的飛行性能爲代價的,這導致隱形飛機空戰能力低下。比如F-117A,爲了提高隱形能力,將飛機發動機的進氣口裝設飛機背部,並向上傾斜,采用S形進氣管,這會導致發動機功率下降;爲了提高隱形能力,取消了外挂吊艙和彈藥,采用了吸波材料和 複合材料制造飛機,導致飛機重量、尺寸、體積的增大,最大飛行速度僅爲M0.9,機動能力也有限。這使得F117A在空戰中很難抗衡同時期發展的普通第三代戰鬥機。而爲了提高隱形能力,隱形飛機一般將武器內置于機身內,而彈倉容量有限。比如F—117A如果攜帶了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帶上2 枚精確制導炸彈,那麽就不能攜帶任何空戰武器。而隱形飛機爲了不向外輻射電磁波,一般不裝備主動電子幹擾設備,這使得隱形飛機一旦被敵發現,後果不堪設想。雖然美國發展的F—22在花費了天價的采購成本爲代價,使得隱形能力與空戰能力都獲得了質的提高。但是由于隱形飛機只能采用單機或雙機小編隊作戰,如果一旦暴露,遭到處于數量優勢的普通戰鬥機圍攻,一樣難以善了。
隱形飛機更依賴于支援型飛機。與普通飛機相比,隱形飛機更加依賴于己方的預警、電子幹擾、加油機等支援型飛機的支援。隱形飛機在夜間行動,爲了防止電磁信號的向外輻射暴露己方的行蹤,所以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往往僅使用依靠本機的光電設備搜索、瞄准目標,一般不使用機載雷達,保持無線電靜默,只是被動的接受預警機的廣播式通訊,來躲避可能突然出現的敵巡獵戰鬥機和地面防空火力。哪怕是F—22裝備有所謂的不可能被截獲的雷達也一樣。僅靠飛機自身的光電設備,不但發現距離有限(20公裏以內),而且死角很大,必須依賴于預警機提供的廣域戰場信息,避免遭到突襲。而一旦預警機遭到突襲,或者廣播式單向通訊受到幹擾,隱形飛機就會處于缺乏信息的困境之中。而爲了支援隱形飛機突防,預警機不得不深入敵軍縱深,這給預警機帶來了危險。而隨著反空襲一方反隱形能力的進一步提高,美軍不得不更多的在遠距離上對隱形飛機提供電子幹擾。
隱形能力有漏洞。雖然美軍的集中隱形飛機隱身能力很優秀。但是隱身能力還存在很多漏洞。隱形飛機並不是真的隱身了,隱形飛機被雷達探測到的距離僅僅降低到7—20公裏之間。而且主要對厘米波(工作頻率1—20兆赫)雷達起作用。對于毫米波、米波雷達隱身效果就大大降低。而紅外隱身僅僅是降低了溫度,將隱形飛機的紅外輻射波長作了改變,紅外輻射依然存在,不能避免紅外偵察設備偵察和紅外制導導彈的攻擊。而在目視偵查方面,與普通飛機一樣,只能依賴于夜暗掩護。
隱形飛機的隱身能力在以下三種情況下會降低,一種是飛機投彈時,打開彈倉,隱形飛機的隱形效果會大大降低。使防空雷達截獲目標的概率大大上升。二是陰雨、潮濕的環境中飛行,由于飛機表面導電能力的加強,會影響隱形飛機的隱形效果。三是隱形飛機表面塗料可以吸收電磁波,而難以將能量傳導出去。如果使用大功率微波不斷照射隱形飛機,或導致機體表面溫度升高,從而更容易的被紅外偵察設備探測到。
飛行航線、攻擊方式較爲固定。近年來,美軍進行了多次局部戰爭,美空軍所倚重的隱形飛機也多次亮相。這使得我們逐漸摸清隱形飛機的作戰方式以及使用特點。由于隱形飛機僅能減少雷達偵查距離,並不能完全避開雷達、紅外偵察的偵察,所以隱形飛機進行戰略空襲時,往往選擇避開已知防空陣地,選擇從防空力量薄弱之處突破,在預警機的指引下避開突然出現的敵機、防空陣地前進。爲了避免目視偵查,攻擊時間往往選在夜間,爲了避免小口徑高炮的伏擊和紅外偵察設備、人力觀察哨的偵查,隱形飛機一般在6000米以上中高空突防,在目標上空在5000米的高度上,使用激光制導或者衛星知道炸彈進行水平轟炸。
除了以上的典型的作戰方式,我們還可根據從機場到目標的遠近;支援型飛機和其他非隱形作戰飛機的協同,以及可能進入目標的方向等方面,我們大大縮小反隱形飛機的准備時間和地域範圍,從而有利于我方的兵力部署。
維護保養要求高。隱形飛機即使在財大氣粗的美國人眼裏也是一件伺候不起的寶貝。隱形飛機的之所以能隱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保持其完美的外形。表面反雷達塗層受到風吹、日曬、雨林時,很容易老化。據說,在科索沃戰爭中,由于其潮濕的環境,隱形飛機的維護問題令美國人十分困擾。隱形材料問題還影響平臺執行任務的時間。隱形平臺能夠執行任務的時間比一般平臺少很多。從1996年3月到1997年3月,B-2隱形轟炸機當不考慮隱形問題時,執行任務能力率達到66%;考慮到隱形問題時,執行任務能力率降爲26%。1997年1月,空軍承認B-2隱形轟炸機的任務能力率高于20%,而B-52和B-1轟炸機的執行任務能力率爲80%。
隱形飛機對氣候極爲敏感。暴露在水和潮濕環境中,如果水若聚集在一些部件、管道和閥門中,可能使系統失效。即使采用新材料和改進程序,也不能完全解決此問題,需要控制環境。爲了部署F-117和B-2那樣的隱形飛機,需要在前沿地區建立特殊的永久性機庫。
隱形飛機維護要求很高,隱形飛機的複合材料是由專門廠家生産的,當飛機出現故障時,需要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和場所才能修理。而且隱形飛機的外表面必須十分完美,任何破壞,哪怕是一個突出的螺絲釘,一道沒有閉合的裂縫,都可能使飛機喪失隱形能力。
總而言之,隱形飛機的不是完美無缺的,也不是不可戰勝的,隱形飛機本省存在許多不可克服的弱點。我們可以根據這些弱點,發展適當的技術戰術,來對付隱形飛機。
如何對付隱形飛機
對付隱形飛機方法分爲主動對抗、被動對抗、消極對抗。
主動對抗
主動對抗就是主動出擊,是隱形飛機難以進攻本土或者將隱形飛機摧毀在地面上。主動對抗主要在戰略層次,涉及的範圍較廣。要從國家戰略、先發制人、以及境外反擊力量等三個方面考慮。
國家戰略,今天軍事強國、中等軍事國家要想避免遭到超級大國的的大規模空襲。則必須注重營造一個良好的周邊環境。現在形式與我國春秋戰國時代不同,不再以侵占他國領土作爲增強國力的手段。所以,外交政策應該爲“遠攻近交”,對于大陸國家尤其如此。通過軍事威懾、經濟輻射、文化包容、外交懷柔等手段,建立區域性大國,使超級大國難以在周邊地區找到合適的基地作爲依托,來進行大規模空襲。超級大國之所以能夠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戰爭,這與其在世界範圍內建立的龐大基地網不無關系。超級大國可通過保障完善的基地進攻鄰近的國家。在03年倒薩戰爭中,土耳其議會禁止美軍從土耳其出發進攻伊拉克北部,這使得美軍整整少了一路大軍,時間的拖延使得戰鬥強大的數字化第4師在戰爭打得激烈時,正漂流在大海上,戰後才姍姍來遲。雖然戰爭結果並沒有受到影響,但是可以看出營造一個安全的周邊環境,拓展一個安全的緩沖區的重要性。雖然B—2轟炸機由于航程很大,從少數基地出發就可涵蓋全球所有地區,但是許多戰術型隱形飛機的航程確是有限,而且這種方式可避免大規模空中襲擊和地面進攻,無疑意義是巨大的。而且,隱形飛機需要保障良好空軍基地,這不是所有國家都能提供的。所以防止超級大國滲透至周邊地區非常重要,而對于已經建立基地而言,則需要密切關注,在基地周圍建立諜報網。
先發制人,由于技術戰術水平的發展,“誰開第一槍”,已經不能作爲衡量戰爭正義性的因素,所以在一旦確定敵對國家已經下了軍事打擊的決心,就要有先發制人的勇氣。某些超級大國,采用兵力投送的作戰方式。在戰前,需要部隊從駐地運送至戰區。但是由于運力的有限,以及部隊動員、反應、集結的不同,使得先期到達的部隊數量、質量均十分有限,而空軍包括隱形飛機則是最先到達的。這使得先期到達的部隊處于危險之中,這就是所謂的“易受攻擊窗口”。如果在這一時期,先發制人,給于其重擊,占領其空軍基地,可大大改善作戰環境,使戰爭長期化持久化轉變,最終導致戰爭向我方有力的轉變。
境外反擊力量。許多中等軍事強國均缺乏境外反擊力量,使得在遭受打擊後,缺乏反擊手段,所以發展境外反擊力量十分重要。在有限的技術條件下,應在機場附近營造諜報網,通過人力情報來彌補技術手段的不足。據說,科索沃戰爭中,南聯盟就在多國部隊在意大利的機場附近布置了間諜網。隱形飛機一起飛,間諜就通過現代通訊設施向國內報告,通過推算F—117A的起飛時間,就可得到F-117A的到達時間,從而可預先調動部隊部署在F-117飛行航線的附近。這彌補了南聯盟軍隊反隱形飛機手段的不足,F-117A被擊落,不能不說沒有諜報組織的功勞。也可組織特種部隊或者恐怖組織,采取突然襲擊的方式,對隱形飛機基地發動突然襲擊,在地面上摧毀隱形飛機。也可通過特種部隊、間諜安置激光指示器、無線電發生器,引導飛機、遠程導彈進行空襲,提高精度。
組織具有遠程作戰能力的飛機突擊地隱形飛機基地,可借助大量放飛無人機誘餌吸引敵防空系統的注意,然後組織空中力量從多個隱蔽機場起飛,借助地形,從超低空接近敵隱形飛機基地。也應同時組織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對隱形飛機基地進行打擊。多種力量在統一的指揮下在同一時間發動進攻,集中力量與一個時間段,突破敵防禦,將隱形飛機擊毀于地面,爭取最大戰果。而不應將攻擊時間分散,這樣達不到數量優勢,很難突破敵防空系統,每一次分散進攻,必然遭受質量與數量雙重優勢的攔截而遭到失敗。
隱形飛機在地面停放時,是其最脆弱的時候,隱形功能完全失效,位置固定,很容易發現,而且停在地面的固定目標要比天空中以亞音速,超音速飛行的目標好打得多,火箭炮、火箭筒、迫擊炮、大口徑反器材步槍都可造成致命傷害。在地面擊毀隱形飛機是最容易的。而隱形飛機剛起飛時,處于爬升段,由于速度慢,難以機動,在機場附近使用便攜式防空導彈也可輕易的擊落隱形飛機。縱觀近年來曆次戰爭,防空一方總是被動的去防,鮮有主動出擊,這是近年來反空襲不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被動對抗
被動對抗就是要在隱形飛機進攻行動中發現攔截隱形飛機,破壞隱形飛機的作戰行動。這主要由防空系統所承擔。在各國防空軍事思想中,防空系統的建立目的是保證重要目標的安全,必要時甚至要犧牲防空系統也要保護目標安全。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建立的防空系統要求,盡可能的將雷達站前移,增大預警距離,以提供盡可能多反應時間,將防空部隊分散,配置在重要目標附近。但是,個人認爲這種思想今天已經不再適用。在今天,由于技術的進步,空襲與反空襲的矛盾中,空襲一方占有絕對優勢,防空體系很難做到保護目標不被摧毀。相反在美軍的軍事思想中,防空體系是除了一些重要的戰略目標(比如國家級指揮所、通訊樞紐、核武器工廠)以外,聯合空中打擊所要摧毀的首要目標,因爲只有完全癱瘓了防空體系,才可出動常規飛機自由的在中高空空襲其他戰略目標和戰術目標,即使在摧毀了防空體系之後,還經常出動部分空中力量壓制防空系統,以防止防空系統恢複戰鬥力。這種針對防空系統的作戰行動貫穿于整個空中作戰的始終。所以,防空作戰應轉變思路,防空作戰時,應以保證整個防空體系的整體運轉爲首要目標,通過不斷擊落敵機,通過增加戰損率來挫敗敵大規模空中進攻。因爲,只要防空體系能夠保持運轉,敵機就不得不受到防空體系的限制,不能肆無忌憚的進行地面攻擊,不得不派遣大量的空中力量來對付防空體系,這相應的減緩了對重要目標空襲的力度,大大延長了戰爭進程,使速決戰向著持久戰爭發展,等待形勢向著對弱勢一方有利的方向變化。通過這種作戰指導思想,可以更好的保存防空兵力量,長期的與敵空襲作鬥爭,增加空襲一方的戰損率,現代飛機雖然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造價高昂,只能保持一定的數量。二戰中,希特勒妄圖通過空襲英倫三島,迫使英國投降,卻因爲在空襲行動中,戈林的空軍損失慘重,而不得不放棄。在越戰中,B—52轟炸機戰損率一度曾達2%,美軍就難以忍受。所以通過增加戰損率來挫敗敵空襲企圖是可能的。
構建合理的預警體系
我們應根據前面提到的隱形飛機作戰特點和固有弱點,研究新型的預警體系。
1、 通過拓展頻譜反隱形飛機。目前隱形飛機主要是針對厘米波雷達設計的,對更長的米波和更短的毫米波影響較小。所以,研制新型的米波雷達、毫米波雷達是反隱形飛機的重要手段。據南聯盟透漏,在擊落F——117A時,就是利用擔負警戒任務的米波雷達發現目標,采取接力通報的方式,不斷跟蹤F-177A的有關情報。米波雷達探測距離遠,但是分辨力差,只能達到千米級,提供概略信息,可提供早期預警和引導戰鬥機攻擊。毫米波分辨能力高,成像能力強,是目前各國大力發展的一種反隱形雷達。但是探測距離短,只能作爲近程搜索雷達和導彈導引頭主動搜索雷達使用。而且,毫米波雷達波長短,頻率高,當他照射吸波材料時,能夠提高機體表面溫度,降低吸波材料的吸收能力,使光電偵查、雷達更好的發現目標。
2、 通過變換空間對付隱形飛機。隱形飛機主要是防前下方的地面雷達的探測,在其他方向上,尤其是上方,雷達波的反射卻要強得多。空中預警雷達站的高,看得遠,偵查死角小。通過飛機、氣球、飛艇作爲平臺的空中預警雷達可以增加發現隱形目標的概率和距離。據有關消息透漏,美國的E-3A空中預警機就曾多次跟蹤並發現過F-117A等隱形飛機。
3、 通過雙(多)基雷達對付隱形飛機。隱形飛機對付地面雷達的主要手段是保證入射的雷達信號不返回雷達處,而是反射到其他方向,這對于目前的單基雷達效果很好,但是,如果將雷達的發射機、接收機分開,並且分設在相距很遠的距離上的各地接收機,共用一臺發射機。這樣就會使入射的雷法波反射到其他方向上的接收機中。雙(多)基地雷達的優點是戰場生存能力較強,接收機不發射信號,不會受到幹擾機、反輻射導彈的威脅。而發射機可以安裝我方縱深,提高安全性,甚至可以安裝在高空飛行的飛機上,和不斷移動中的飛艇上,也可設置多部發射機,發射信號時在雷達系統的集中控制下,發射信號時此起彼伏,防止幹擾和反輻射導彈摧毀。但是雙(多)基地雷達的缺點在于,各個發射機接受的信號使離散的,難以連續跟蹤隱形目標,所以需要設置盡可能多的接收機,並通過網絡連接起來,通過計算機模擬,繪制出隱形飛機機動的連續航線,雙(多)基地雷達僅能提供預警引導戰鬥機截擊,難以爲地空導彈等提供精確發射諸元。
4、 雷達組網。雙(多)基地雷達也算是雷達組網的一種形式。通過雷達組網,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上發現隱形飛機離散信號,然後通過在雷達網絡的計算機中心,融合這些數據,繪制出隱形飛機飛行航線。爲指揮單位提供參考數據。用多部雷達組網,可以實現頻率互補,從不同方向上同時探測一批目標,通過多角度觀測,接受隱形飛機的其他方向的散射能量,通過信息融合,繪制隱形飛機飛行航線,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對付隱形飛機的方法。
5、 通過無源雷達對隱形飛機定位。無源雷達又叫被動雷達,無源雷達本身並不發射電磁波信號,它是靠捕捉隱形飛機的信號來確定飛機的大體位置的。通過分置與各地的電磁信號監測站,監控電磁波信號,監測站將捕捉的雷達信號轉送到中央控制站,根據各監測站捕獲的電磁信號確定飛機位置。隱形飛機如果不發射電磁信號,無源雷達是不可能發現目標的,但是天空中各種電磁信號繁雜,隱形飛機不可不反射電磁信號,有時隱形飛機不得不打開機載雷達進行偵察,或者打開通信聯絡,這時候隱形飛機就難逃無源雷達的定位。無源雷達的代表作就是“塔馬拉”無源雷達系統。據說我國也在研究類似系統。
6、 也可嘗試“天基雷達”,在太空中的衛星或者數萬米的高空中的平流層飛艇設置天基雷達,天基雷達向地面發射電磁波,在地物上會産生回波,雷達熒光屏上會出現片狀光電,這時,如果有一架隱形飛機闖入電磁波覆蓋範圍,由于他要吸收電磁波,雷達熒光屏上就會出現的一個特殊的、運動中的“黑點”,隱形飛機就“露餡”了。
7、 動員人民群衆,建立廣泛的人力觀察哨網。人力觀察哨主要使用目力借助光電觀察器材,監視空情,通過電話線路、短波無線電臺建立聯絡,傳達空情信息。人力觀察哨是一種傳統的對空預警手段,在今天仍有其意義。在雷達預警網絡失效的情況下,人力觀察哨網絡是最可靠的獲知空情的手段。南聯盟在抗擊北約空襲中,在敵機來襲的主要方向——亞德裏亞沿岸設置了大量的人力觀察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美國人在調查F-117A被擊落的原因是,南聯盟的人力觀察哨是“罪魁禍首”之一。傳統的人力觀察哨主要使用高倍望遠鏡等光學器材,只能在白天運作,這已經不適合反隱形飛機的需要,所以偉人離觀察哨,配置熱成像儀、微光夜視儀、噪音傳感器等偵察器材進行夜間監視,還要提高人力觀察哨網絡的通訊聯絡能力,通過電話線,無線電通訊連接成網絡,並建立情報彙集中心,將人力情報加工處理爲圖像、數字、文字等數字信息。加快空情上報速度。
根據前面提到的防空兵作戰思路要變化,反隱形飛機雷達網布局也應相應的作出調整。傳統的雷達網布局,總是強調雷達前出配置,增大預警距離,提高防空系統地反映時間,但是由于地球曲率、地理地形的影響,使得前出配置的地面雷達只能搜索中高空空域,而現代空襲伊始,很少從中高空進擊,往往利用隱形飛機踹門、超低空突防、防區外投送火力,並輔以電磁幹擾和反輻射導彈摧毀。所以前出配置的雷達總是成爲無謂的犧牲者,他的價值在于其被摧毀,預示戰爭的開始。而目前流行的在國境線配置遠程地面預警雷達,各個雷達偵查範圍互相銜接,看似嚴密,實際上造成了本土縱深雷達數量有限,一旦被撕破一點,就形成了敵方安全的空中走廊,敵方的各種空襲飛機,從此缺口源源不斷地進入到本土。所以,前出配置雷達的作用有限,不如在防空的重點區域,加大配置雷達密度,進行雷達組網,利用不同體制、頻率雷達混合配置,彌補其偵查死角和缺陷,增強反幹擾和抗反輻射導彈攻擊的能力。將不同頻率、不同體制雷達混合配置,增強對隱形飛機的搜索能力,彌補雷達偵查死角;將毫米波雷達配置在米波、厘米波雷達的偵察死區中,彌補米波、毫米波雷達偵查死角;當某一體制雷達遺漏目標時,另一體制雷達可進行彌補;當某一種雷達被電子幹擾,或被敵反輻射導彈壓制,被動雷達、雙(多)基地雷達、可保持對空觀察。
構建綜合打擊能力
地空導彈,地空導彈是從地面發射攻擊空中目標的導彈,地空導彈供給飛機的過程大體分爲四個階段:搜索、發現、識別、指示目標,跟蹤、瞄准目標並發射到導彈,制導導彈飛向目標,導彈起爆戰鬥部摧毀目標。如果一切條件均能滿足導彈作戰的要求,地空導彈的命中率極高,目前先進的地空導彈命中率可到80%的命中率。但是傳統的地空導彈對付隱形飛機力不從心。首先是搜索偵查雷達難以發現目標,其次是主動雷達制導的導彈搜索隱形飛機的距離範圍都大大縮短。但是,隱形飛機不攜帶主動幹擾設備,所以一旦能夠解決以上問題,導彈會成爲隱形飛機的致命殺手。
通過戰術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此問題。隱形飛機在投彈過程中,彈倉打開,會增大雷達反射信號,據美國披露,這個時間可達4—5秒,可通過實際推算,時間應高出此數據。投下激光制導炸彈後,隱形飛機不能馬上離開,需要引導導彈命中目標,這需要隱形飛機在目標附近徘徊30—40秒的時間。這是打擊隱形飛機的良機。傳統地空導彈部隊在對隱形飛機的作戰時,應配屬在隱形飛機可能空襲的重要目標附近,一般在目標附近20公裏以內。應與上級友鄰部隊保持聯絡,充分利用其他系統提供的早期預警信息,針對隱形飛機可能出現空域做好戰鬥准備。隱形飛機並不能完全對雷達隱形,雷達在7—20公裏範圍內還是可以發現隱形飛機的,發現目標後,應實施快速戰法,快速跟蹤,快速瞄准,向隱形飛機及附近空域發射多枚導彈。可大大提高對隱形飛機的命中率,即使不命中,發射的導彈也可破壞隱形飛機對制導炸彈的引導,從而保護目標的安全。
發展反隱形飛機的新型地空導彈系統。反隱形飛機地空導彈系統,應采用毫米波搜索雷達以便于發現隱形飛機,導彈應使用紅外或者毫米波主動雷達制導體制,導彈應擁有較高的速度,能夠攻擊8000米以上的空中目標。反隱形飛機空導彈系統,不但可配置在重要目標附近,也可進行機動作戰,機動到隱形飛機可能的航線上,使隱形飛機防不甚防,從而達到消滅敵人,保存自己的目的。
大口徑防空火炮,高射炮是指專門用來對付飛行器的火炮,100毫米以上的爲大口徑火炮,60—100毫米爲中口徑,20—60毫米爲小口徑高炮。在發達國家中,由于地空導彈的發展,大中口徑高炮已經退役,主要是小口徑高炮。而近年來隨著反直升機的需要,中口徑高炮也在發展。但是,近年來的局部戰爭表明,地空導彈由于過于依賴于雷達,在技術、實力上處于優勢的高強度空襲面前作戰效率有限,高炮在近年來局部戰爭中所擊落的空襲兵器遠遠超過地空導彈就是明證。但是,爲了避免在低空受到高炮襲擊,所以,空襲一方在完全壓制防空導彈系統後,往往采用中高空進入、投彈,使得射高有限的小高炮望機興歎。現代反空襲的需要呼喚大中口徑高炮重新進入部隊編制序列,以對付6000米以上的空中目標。爲了對付隱形飛機在夜間空襲,還需要采取一種古老的戰法——建立空地照明網。二次世界中,探照燈部隊是組成防空兵一個重要兵種,當時雷達裝備數量性能均十分有限,不能引導防空部隊進行對空射擊。爲了對付夜間空襲,英國、蘇聯、德國均紛紛的建立探照燈部隊。而今天,在雷達系統不再可靠的情況下,建立空地照明網是使大中口徑高炮在夜間發揮威力,反隱形飛機必要條件。一顆照明彈可照亮幾十平方公裏的空域,向空中發射照明彈,使用探空火箭或者飛機在中高空投放照明彈是一種經濟適用的手段,輔以探測高度高達8000米的探照燈,建立空地照明網。使各種高炮在沒有雷達的支援下,也可在夜間發揮作用,可造成空襲一方的巨大損失。而大口徑高炮、探照燈畢竟是一種過時的武器,作戰效能有限,而在正規部隊中,保持這樣一支部隊的成本相對來說是很高的。所以可在預備役、民兵部隊中裝備大中口徑高炮和探照燈。
高炮部隊在使用上,由于大中口徑高炮命中率低,射速慢。應將有效射高6000米以上的大中口徑高炮集中使用,最小使用單位應爲營,配置在隱形飛機可能空襲的重要目標周圍,作戰時應集中全營火力射擊一個目標,選用爆炸殺傷半徑較大的引信炮彈,對引信進行合理裝定,使其能夠在不同高度爆炸。通過高炮群的集火射擊,在隱形飛機及隱形飛機的上下左右空間內,構成一個充斥彈片的空域,增大對隱性的飛機的毀傷概率,阻止隱形飛機投彈瞄准。由于雷達對隱形飛機效果有限,所以在瞄准射擊中,應主要使用瞄准具對隱形飛機實施瞄准射擊。由于反應時間短,所以作戰時,應下放指揮權限,各火炮瞄向不同方位,主要來襲方向應配置主要力量,各炮位誰先發現誰打,應使用拽光彈,爲其他火炮指示目標方位,其他火炮應主動調轉炮口,集中火力進行射擊。
應借助科技的力量提高大中口徑火炮的作戰效能,可使用炮口線圈自動裝定引信系統,這樣反應的速度會更快,命中的精度會更好。集火射擊是我在越南戰場上取得重大戰果的主要戰法,但是傳統的集火射擊主要依靠口令指揮,這容易造成理解失誤,科索沃戰爭中南聯盟曾使用過激光指示器來指示需要集火射擊的目標,這是值得效法的。也可考慮大中口徑高炮使用激光制導炮彈來對付空中目標,提高命中率。
戰鬥機,也可用于攻擊隱形飛機。隱形飛機由于空中自衛能力有限,面對我處于數量優勢的戰鬥機,足可以造成其巨大損失。而前面提到的建立的雷達預警體系,雖然不能直接引導地空導彈、高炮射擊。但是其引導精度以及時效性可以引導戰鬥機抓住地隱形飛機。而俄軍專家認爲,對付隱形飛機的空戰與傳統空戰一樣,離不開“搜索—接敵—攻擊”三個階段,而搜索是全部問題中最複雜最關鍵的部分。在進行搜索時,應在雷達預警體系的引導下,進入隱形飛機附近空域,以機載雷達搜索爲主,並輔以紅外偵察設備、目視偵查。隱形飛機的隱形能力主要針對地面雷達,機身上方的隱形能力有限,具有下視能力的戰鬥機只要與隱形飛機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就可能在視距外發現隱形飛機。外軍認爲,現代戰鬥機機載雷達發現和截獲隱形飛機的距離可達20—25公裏和15公裏。俄軍在研究常規戰鬥機對付隱形飛機的戰術時認爲:前半球進入角45—70度,後半球155度—180度,高度差爲2000—3000米時,搜索隱形飛機的效果最佳。
爲了彌補雷達盲區,營造數量優勢,戰鬥機空中值班編隊編隊應在不同高度上配置,每一高度配置的戰鬥機編隊不少于4架。一旦發現敵機,應立即通報其他機群和其他系統,不僅使戰鬥機能夠自成一體,還具有多渠道報知能力,各個系統之間互相聯網,確保情報共享,做到“一機查知,全網皆知”,即使攻擊不成,也可由其他系統進行攻擊。戰鬥機發現敵機之後,從各個高度,方向上接近敵機,死纏爛打,必要時要有“以機換機”的勇氣。而在機場值班戰鬥機,應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公路機場、民用機場、備用機場,分散隱蔽配置,這樣可以躲避敵偵查監視,防止敵空中襲擊,並增加我方截擊的突然性,便于從各個方向上發動截擊。戰鬥機截擊反隱形飛機主要爲近戰,第二代戰鬥機應加裝離軸角大的、可迎頭攻擊的、高過載格鬥彈,在頭盔瞄准具的配合下,增強第二代戰鬥機的近距離格鬥能力,和第三代戰鬥機一起以數量優勢對抗第四代隱形戰鬥機。
切斷預警機與隱形飛機的聯系。由于隱形飛機對預警機十分依賴,依賴預警機爲其提供大範圍的信息支援,使隱性飛機獲得自身周圍全域的感知能力,所以應運用搭載在不同平臺上(如飛機、氣球、飛艇、地面等)的各種電子幹擾機,或攻擊其預警機,切斷敵預警機對其信息支援,使其變成聾子、瞎子,降低隱形飛機信息感知能力,使其在信息感知能力方面低于常規戰鬥即。這樣,常規戰鬥機能夠隱蔽接近敵隱形飛機發動近距離空戰。如果隱形飛機打開雷達搜索,則會暴露己方方位,更容易抓住隱形飛機。
消極防禦主要是如何在敵攻擊後,降低敵攻擊效果,減少己方損失。
構建合理系統,做好僞裝防護。應合理配置系統,戰前應做好疏散、轉移、建立多個備用機構,避免高度集中的節點存在。以免形成明顯目標,遭致“點穴式”攻擊。在不能夠分散配置的重要目標區域,傳統的做法是對整個目標區域的進行僞裝,主要目的是使敵機找不到目標區域,僞裝工程量巨大。這在70年代以前的戰爭中是適用的。但是今天,由于高精度慣性導航、衛星導航、高比例精確地圖、以及信息的透明等先進導航技術的發展,使得空襲一方找到目標區域再也不是難事。但是,高精度“點穴式”打擊不再是傳統的大面積、無差別的地毯式轟炸了。只能對某些關鍵點、關鍵部位進行精確打擊。所以,今天的僞裝應做好關鍵部位的僞裝,使其融合在周圍背景之中,在周圍設置多個假目標,造成飛行員誤判、誤炸,最不濟也可增加其判斷時間,增加其在目標上空的滯空時間,以增加對其打擊的機會。對于不能轉移、分散的重點節點,要使用鋼板、混凝土等進行加固防護,以防止被摧毀,對于某些待建目標,應地下化,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就要進行全程僞裝,以免暴露其具體位置。建立多個備用系統,增加系統冗余,一旦某節點被摧毀,備用節點接替工作,還能保持整個系統的運轉。
建立建立煙霧、沙塵、水幕自動施放系統。隱形飛機進行精確打擊,主要依靠精確制導武器。而隱形飛機由于良好的隱身能力,其空襲總是突然的。所以應建立建立煙霧、沙塵、水幕自動施放系統來對付隱形飛機所投放的精確制導武器。所謂自動施放系統,就是設置綜合告警裝置並與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施放裝置相連。自動化系統的核心將是計算機控制系統,這個控制系統將和預警系統或者布置在重要目標外圍的硬殺傷防禦系統(比如高炮,導彈)的預警指揮系統相連,並可接受設置在保衛目標表面的激光感應器的信息。當預警系統報知有敵來襲,或者激光感應器偵測出目標受到激光束的瞄准,可迅速發射煙霧火箭,將目標籠罩在煙霧中。迅速的形成有足夠濃度的遮蔽。這種方法可以使隱形飛機投擲的激光制導炸彈,變成“不精確”、“不制導”炸彈。
還應在目標周圍設置雷達幹擾器,在高空氣球、遙控飛艇上懸挂GPS幹擾器(這是爲了避免采用衛星GPS制導的精確制導武器在面向衛星方向上,也就是上方做天線增益,防止幹擾)。這樣就可以使隱形飛機使用的更安全的(因爲發射後不用管,隱形飛機可迅速脫離)GPS制導炸彈變成非制導炸彈,降低其命中率。
消極防禦的意義,消極防禦雖然不能夠直接消滅隱形飛機,但是可以大大減少己方損失,可以增加敵彈藥消耗量,增加敵空襲所需架次,這樣,就增加了我攻擊敵方的機會,從而能夠更快的通過戰損率挫敗敵空襲企圖。由于我方進行了消極防護,使其原來僅需要一架次轟炸就可完成的,不得不反複出動五架次才可完成,這樣我方擊落敵機的機會就增大了5倍。這相應的提高了反隱形飛機能力。
結語
不得不說,隱形飛機很難對付,又是我國乃至于許多中等軍事強國不得不面對的兵器。但是隨著隱形飛機的神秘面紗不斷解開,對隱形飛機的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有效的克制隱形飛機可能就在不遠的將來
http://bbs.tiexue.net/post_2105995_1.html
尋找猛禽剋星:反F-22戰法及技術點評>淩雲
“反F一22”在隱形性上起碼要做到“低可探測度”,也就是說雷達反射截面積(RCS)起碼要低至0.05平方米以下當然低到0.01以下更好;飛行性能上要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及超音速機動性,並強調能量機動性;在探測系統上必須配備熱成像儀等光電系統並將其作為主要火控系統須擁有環場告警系統 並與雷達、熱成像儀同步處理以增強對隱形目標的判斷武器方面須裝備衝壓中程攔截導彈及最大射程30公裏以上的遠端型格鬥導彈自衛系統上則應重視主動防禦技術的發展。隱形性能在完全不採用低可視度處理的情況下,現有戰機如F一16與蘇一27分別在約300公裏及390公裏處遭F一22探測到。因此相對而言,完全非隱形的傳統戰機遇上F一22,猶如以米格一21對抗有預警機輔助的F一15。所以“反F一22”應在不過分犧牲機動性的前提下,盡力追求較低的雷達 反射截面積(RCS)。事實上這種思路正為廣為美國以外的國家所採用,不論是俄羅斯的“金雕”還是歐系的“陣風”、“颱風”皆如此。問題只在於在機動與 隱身之間該如何折衷。
“反F一22”的RCS要做到“讓F一22發現自己的距離下降至其非X波段雷達的探測設備能探測F-22的距離”即可。目前已存在、有希望在遠距離發現F一22的探測系統,是許多非美系新式戰機所必備的熱成像系統。以“颱風”戰機所用的熱像儀來推斷,其能於70公裏甚至100公裏外發現以超音速巡航迎面而來的F-22。誠然,光電系統的使用限制(如天候影響、測距、威脅判斷力等)比雷達更多,但仍足以大幅減弱F一22的優勢。
若F一22裝備與“颱風”戰機同等級或更好的熱像儀,則“反F一22”隱形性能至少不應讓F一22的雷達能在100公裏距離內偵測到它,換算為 RCS必須在0.06平方米以下。現役的半隱形戰機如“陣風”、“颱風”的RCS約為0.1平方米。可將F-22對其的探測距離降至約100公裏,勉強可以接受。若能達到O.05平方米,則可滿本文所定之需求,若達0.01平方米等級,則可將F一22對其探測距離降至約65公裏,而達到理想境地。
而目前已公佈的最先進吸波塗料或等離子隱形技術,均聲稱可將RCS降至原來之1/100,均可使F一16這類飛機達到本文對“反F-22”的隱形要求。
因此中型戰機若能排除各種隱形設計大忌,佐以最新銳隱形塗料,要達到“反F一22”對隱形性能的基本需求甚至理想境地並非難事,對於隱形科技更強的國家而言,甚至可令重型戰機達上述標準。
飛行性能
F一22的飛行性能需求正是“反F一22”需要的。要對抗隱形戰機的半隱形戰機對飛行性能的需求更高,這是因為當半隱形戰機發現隱形戰機時,隱形戰機不是已搶好位就是正在搶位,無論如何後者總是較佔優勢。這些飛行性能包括:1.超音速巡航:2.超音持續高超載機動:3.優異的能量機動性能:4.一定的過失速機動能力。
低可探測技術的普遍應用造成先進戰機之間的戰鬥越來越具有突發性和遭遇性一一雖然作戰起始距離在超視距範疇,但與傳統超視距攔截作戰不同的是, 導彈可發射時,往往不在最能發揮其射程的狀態。主要的戰鬥仍然發生在雙方視距之內,這種情況下,如果雙方武器性能相差無幾,誰能讓導彈具備更好的發射初始條件(減少離軸角、在瞄準線上較高的發射初速、載機高度較目標高),誰就占優。導彈發射初始條件的第一項要求戰機具有優異的指向性;第二項要求機動後仍具高能量,兩者合一就要求戰機需要有優異的能量機動性能此外,為滿足第二項與第三項,還要求戰機有高初始速度與高度,因此良好的加速與爬升性能自然不可少。 這一切都與戰機的飛行性能密切相關。
“反F一22”要有盡可能高的巡航速度及巡航高度,以及在上述條件下優異的持續高超載運動性,即超音速巡航能力以及超音速巡航狀態下5G級的小減速機動能力。除能創造良好的導彈發射初始條件外,超音速巡航對於防禦來襲隱形戰機的一方而言更為重要因預警時間短,守方戰機需具備更高的巡航速度來縮短 趕赴攔截位置的時間。
保持能量只是理想,實戰中(特別是近戰)若永遠死守能量機動原則,則高機動戰機的一些機動優勢便形同虛設。例如在交戰雙方格鬥導彈同級的情況下,距離10公裏左右,超音速巡航戰機難以打擊大離軸角處的敵機,此時能先指向對手者獲勝機會更高。
但瞬間大機動帶來的是能量驟失、飛行速率降低,此狀態的戰機直到加至一定速度前,將沒有應付後續威脅的能力,這說明能量機動理論要求戰機要有高升阻比、高推重比且沒事不要浪費能量的動機所在。與推力向量控制(TVC)結合的過失速機動(本文稱向量過失速機動),由於可應付後續威脅,而化解此後顧之憂,從而讓飛行員較能放心地發揮戰機的機動性能潛力,因此可說TVC為“反F-22”的必備項目。
TVC對能量機動亦有助益,用TVC調節姿態時不像翼面那樣會產生誘導阻力,因此操控阻力低或是調整出適當的推力方向,使各控制面做較少的較正便達到所需的穩定性。再者,TVC在超音速時戰機穩定性提高的情況下,一樣可使戰機能夠輕易拉大攻角,這使得有TVC的戰機在靈巧性媲美穩定寬裕度更低的 無TVC戰機的同時,還能擁有較後者低的配平阻力。
因此,“反-22”應如上一代戰機般採用符合能量機動理論的氣動外形,並配上TVC以增強能量機動優勢。若有餘力更應添加相應的飛控軟體使其具備過失速機動性能。
航電
F一22在航電設計上所達到的境界無疑是所有戰機設計者效法的物件。但完全“猛禽化”的航電設計卻非完美設計,特別對於非美國空軍的國家而言,全猛禽化航電有其太過與不足之處。筆者認為,在隱形空戰壞境中,戰機航電需注意以下三大項目:
1.反隱形火控技術及其多樣性。
2.擁有自主最後防線預警能力。
3.更新銳的自衛技術,最好是主動防禦技術。
反隱形火控技術及其多樣性
戰機在反隱形作戰中之所以不能被防空導彈取代,就在於防空體系現有反隱形探測和火控技術仍難達到實用需求。例如使用米波或更長波段的超遠端雷達,其波長與戰機尺度相近,隱形戰機無法將雷達波散射或吸收,但其誤差可能高達數十公裏,根本不具備作為火控技術的能力。因此隱形戰機至少能確保在未來相 當長一段時間內幾乎沒有一樣中遠端防空武器能夠攔截它。
而戰機由於擁有較大的運動範圍及自主多樣的探測能力,將成為遠端警戒系統粗略發現敵機位置後,唯一有希望攔截隱形戰機的工具。上述結論的前提是戰機具備反隱形火控能力。
X波段雷達是目前唯一能兼顧測距與火控精度的全天候自主探測手段。而隱形技術正是X波段雷達的剋星。因此反隱形火控技術必須仰賴X波段雷達以外的方法。同時,反隱形火控技術還須具備多樣性,以補償其使用限制較多的問題。現有或已公佈正在開發中之反隱形火控系統如下:毫米波雷達、雷達預警接收器與 反輻射導彈、熱成像儀。
毫米波雷達
隱形戰機外殼很難免除亳米尺度的縫隙,毫米波在這些地方發生的共振繞射等效應將使隱形機現形。毫米波雷達擁有火控級別的精度,因此只要發現隱形戰機,理論上便可火控,它被認為是有希望的反隱形探測、火控系統。俄國第5代戰機雷達便可能引入毫米波雷達(但不確定是用於前視還是環場探測)。
雷達預警接收器與反幅射導彈
隱形戰機在作戰中難免要放出電磁幅射,攔截機上配備的雷達預警接收器(RWR)可以接收電磁輻射並據此定位輻射源,引導反幅射導彈,這是一種可行的反隱形作戰方式。山於只被動接收電磁波,往往能在大幹對方探測距離處便發現幅射源,如俄制SPO—15系列(蘇一27等4代機使用)及SPO一32系列(蘇一35等4+代使用),便能在敵機探測雷達探測距離的1.2倍處發現對方,而美制ALR一94(F一22裝備)之最大被動探距更超過460公裏。在反幅射武器方面,俄國R一27P/EP及美制AIM一120都能以被動方式打擊幅射源,其中R-27EP被動鎖定距離達110公裏以上。因此目前對隱形戰機的反幅射火控法已問世。
只是F一22這樣的先進戰機擁有複雜多變的波形,且其主動相控陣雷達能根據目標遠近改變功率,盡可能減少被發現機會,因此能接收並解讀低功率、複雜波形雷達波的雷達告警器是反幅射火控法成功與否的關鍵。
反幅射火控法的優點在於全天候、遠距離,缺點是必須取決於敵機雷達開機。但隱形戰機的設計理念通常是只在必要時打開雷達,或全程保持電磁靜默,因此反幅射法實際用處有限。或許其最大的存在價值是對敵機飛行員形成心理壓力。
熱成像儀
飛行器飛行時無可避免要放出高於環境的熱幅射。前蘇聯於80年代開發出用於蘇一35的52Sh探熱儀,對使用最大軍用推力的F—15的迎面探距離可達40公裏。“陣風”、“颱風”戰機所用的熱成像儀探測距離更高達70公裏以上,甚至與隱形戰機發現低可視度戰機的距離相當或更遠。且紅外探測的方位精度高於雷達,若能以此為基礎開發反隱形火控技術,則可望大幅削弱隱形戰機在正常天候條件下的威脅。
熱成像儀可用的火控法有不測距、先測距2種。不測距火控法即知道目標方位後,不測距便發射武器攻擊。由於紅外探測方位精度極好,百公裏外誤差也只有數米,導彈導引頭及彈頭威力即可補償誤差。因此只要目標在導彈射程內理論上便能打下敵機。但這種“看到影子就打”的方式常會造成導彈浪費。以蘇-35所用52Sh之探測能力來看,其所發現之目標可能是180公裏外加力逃跑的F—15(依蘇一27所用36Sh的資料換算,對開後燃日標的追擊探測距離約是對開最大軍推者的2倍),這種距離不用說R一77、AIM一120打不到,就算是“流星”等新式導彈也打不到。因此這種看到影子就打的方法,相當不理想。
至於在先測距火控法。雖然部分戰機在熱成像儀之外還附有鐳射測距儀,但鐳射探測距離太小,蘇一35的鐳射測距儀僅能作用15公裏,“陣風”的為 40公裏,無法支援熱成像儀強大的探測能力。目前有2種技術可通過軟體就讓紅外設備具備測距功能1.二角測距、2.熱成像測距。
三角定位法原理是利用2具(或以上)在不同位置的探測器來探測目標方位,然後運用三角幾何原理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這種定位方法老早就用在戰機上了,相關的計算軟體幾乎是現成的。但高品質熱像儀同時也會有比較大的尺寸和重量,無法像RWR天線那樣分佈在機身周圍。若硬要在機身不同位置塞入2具以上的熱像儀,必然造成機身結構大改,進而造成重量與成本的大幅增加。囚此,廉價而可行的方法是;通過資料鏈將2架裝有熱成像儀的戰機獲取的方位資料綜 合,算出目標距離。在俄、歐的新一代戰機中,都裝有熱成像儀和寬頻資料鏈,而機隊內相對定位也是早已成熟的技術,因此理論上通過軟體便能讓俄、歐新型戰機具備這項測距能力。只是戰機飛行時相對位置不斷變化及相對定位系統的誤差,精確測距還難以達到。
這裏所謂的“最後防線”,是指戰機周邊數公裏至10餘公裏範圍內。F一22的狀況意識(SA)能力很強,其APG一77雷達擁有極大的探測距離(對RCS為1平方米目標探距在200公裏以上),ALR一94雷達預警接收器預警範圍遠至460公裏,並有戰機間資料鏈、戰機與預警機間資料鏈獲得僚機情報。但在近距離SA上F-22仍有其不足:缺乏環場測系統,對於近距離威脅除雷達可視範圍外,僅能通過資料鏈取得僚機資訊,而不能自主發現。
由於目前F一22享有隱形技術的絕對優勢,且美國空軍也有預警機數量與指揮能力的優勢,因此F一22短期內沒有要應付不知從何而來的敵人的顧慮。然而對其他國家而言,用於探測來襲導彈並判定威脅等級的近距環場自主預警能力就相當重要。歐洲新一代戰機如“颱風”、“陣風”等,皆擁有完善的近距告警系統。
目前近距自主探測系統,有被動的環場紅外/紫外探測器及主動的環場雷達等,各有其優缺點。在被動探測方面,導彈飛行之任何階段都要發出紅外幅射,而紫外線主要產生於火箭工作階段,故紅外探測能探測任何階段任何導引方式的來襲導彈,但探測距離較短(應在1O餘公裏),且只能測向而不能測距、測速。環場主動雷達則有較遠的探測距離,且能測距、測速,增加判斷威脅等級的參考依據。但雷達的方位精度不如紅外探測器。
簡言之,紅外探測器是必須的,技術上也最為成熟(如俄國80年代就推出MAK系列導彈來襲告警器),且經證實虛警率非常低。若經費及技術許口 丁,則再添加主動環場探測雷達,主動環場雷達通過測速,能判定目標種類,其測距資料能供自衛系統選定適當的反制措施,當然,它也能確保近距內空戰時我機在 任何姿態都能自主掌握附近敵情。
更新銳的自衛技術
未來空戰戰場上,低可探測度戰機發現彼此時,通常已進入中程導彈射程,如果雙方都配備了衝壓空對空導彈,那可能彼此發現時已在導彈的“不可逃脫射 程”內。而如果是低可探測度戰機對上隱形戰機時,前者於發現後者時後者可能已發動攻擊。因此,筆者建議在未來戰機的空戰想定上,除了朝先視先射發展外,還應將積極反制對手攻擊納入重點考慮,而不只是消極的當做保命符。
自衛系統除了應保證反制來犯威脅外,還應盡可能讓戰機在反制同時不失去反擊能力。換言之,盡可能減少戰機的戰術動作在反製作戰成功率中所占的比 重。現代戰機在釋放幹擾物時往往需借助側轉或高機動動作使敵機雷達短暫脫鎖,從而錯把反射信號大的幹擾絲當作目標。戰機機動動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幹擾的成敗與否。但在機動的同時自身雷達也往往失去目標,且機動過程中必然損失能量。以傳統空戰眼光而言,此時儘管反制成功,但戰機本身仍處於不利態勢。
因此比較理想自衛方法是:在反制威脅的同時盡可能保有反擊能力,甚至於反制過程中發動攻擊。目前已存在或開發中技術可滿足上述需求的有:環場雷達、鐳射致盲、拖曳誘餌、空對空導彈攔截技術等。
環場雷達可掌握中近距以內的戰情(如俄羅斯的Faraon後視相控陣雷達則為70公裏),使戰機進行各種機動時能繼續追蹤目標。
針對熱尋的導引頭的致盲鐳射是未來主流自衛技術之一。它的功能是以高能鐳射照射來襲導彈,損壞其導引頭的感熱元件而使其失去跟蹤功能。這項技術,美、俄、中等航空大國都在開發。
目前戰機使用較多的金屬幹擾絲幹擾導彈的作法往往效果有限。因為新型導彈的導引頭具備分辨目標運動趨勢的能力,幹擾絲的運動趨勢與戰機不同易被識破。拖曳式誘餌可以較好的彌補這個缺陷。拖曳誘餌可回收使用,甚至可添加其他功能,如透過繞線供油燃燒以幹擾熱尋的導彈等。
以空對空導彈攔截來襲導彈亦不失為一種方法。雖然其成本遠高於各種幹擾手段,但比起戰機和飛行員則微不足道。未來低可探測度戰機及衝壓空對空導彈普 遍服役後,中程導彈不可逃脫射程將達30公裏之2、3倍或更多。戰機使用中程導彈的機會大大增加,反言之,戰機遭受的威脅也大為增加。像R一73M2、 IRIS—T甚至“米卡”這類有向量推力的高機動格鬥導彈,搭配環場雷達告警系統後,理論上便具備反制空對空導彈的能力。有資料顯示,蘇一35安裝在機背上的告警器能引導R一73攔截來襲導彈;德國在幾年前也意外發現IRIS—T有此潛力。倘若這種技術實用,可在致盲鐳射使用無效後,在拖曳誘餌使用之前先行發射導彈將敵導彈擊落,使戰機不必進行反制機動,而繼續執行既定任務,至不濟還可作為一切反制無效後的最後保命手段。
筆者認為,主動攔截特別適用於半隱形戰機遭遇隱形戰機後的空戰狀況半隱形在發現隱形戰機時,對方首波攻擊可能已發動,此時若採用傳統反制措施,即使成功也難有還手之力;倘若能以致盲鐳射及空對空導彈主動攔截,便能夠化被動態勢為對等甚至進而掌握主動。
空空武器系統
中遠端導彈
在低可探測技術普遍使用的21世紀空戰環境中,除F-22、F一35以外的戰機彼此以雷達探測的距約50公裏級或更低,當低可視戰機以雷達探測F一22時,發現距離更短至30公裏以內甚至視距內。這意味著,在90年代未戰機於100公裏左右發現目標,卻要等到30公裏左右方能完成肯定的敵我識別的狀況,在新一代戰機上應不會再發生。取而代之的是在數十公裏內才發現,但一發現就進入交戰。空戰節奏將更緊湊;就用於爭奪空優的中遠端空對空導彈而言,應強化100公裏以內的性能。
衡量上述需求與各國中遠程空對空導彈發展趨勢可發現,衝壓空對空導彈相較於傳統火箭動力導彈擁有壓倒性優勢。首先,它可在尺寸噸位不變的情況下,擁有遠得多的不可逃脫射程。如“流星”導彈發射重量與R一77相當,但不可逃脫射程達80公裏。有了“流星”這類導彈,戰機在發現半隱形戰機後幾乎可迅速發射導彈,而省去使用火箭動力導彈前還要詳加分析目標飛行動態、判斷命中機率的步驟。
“流星”的射程固然夠遠,但在對抗F一22這種全隱形戰機時仍不能完全補償光電系統的測距誤差。在搭配測角精度5秒的熱成像儀進行熱像火控法時,“流星”80公裏的不可逃脫射程最遠只能保證打到70公裏的大目標及35公裏內小目標;若不可逃脫射程為100公裏則最遠可保證打到85公裏大目標及 43公裏小目標。後者對隱形戰機的攻擊能力已相當於隱形戰機對半隱形戰機的最佳攻擊能力。若以“流星”導彈的不可逃脫射程與最大射程之比例(0.8)類推 其他衝壓空對空導彈,則最大射程160公裏的PVV-AE-FD導彈的不可逃脫射程近130公裏,對隱形戰機更具威脅(只是RVV—AE—PD重達225公斤,對中輕型戰機而言重量過大)。
另一方面,半隱形戰機的普遍使用,使中遠端空對空導彈不能只追求高射程,而應強調全程高機動性與高操控性。低可探測技術的普遍使用使空戰節奏變得更緊湊,戰機從發現目標到可發動攻擊的間隔短暫,難以充分準備,因此導彈機動能力不能過低。特別是搭配熱像測距法時,目標不是1個點,而是在某個距離區間 內的無數可能點。在打擊這種不確定目標時,是對該距離區間的下限設定最佳距徑去逼進後,沿可能點構成之直線飛行至導引頭發現日標為止。如此一來,目標對導 彈而言更具有突發性,這就要求導彈必須全程具備高機動性與高可控性,像AIM一120那樣對目標設定最佳逼近彈道的作戰模式,在“反F一22”對抗隱形戰機時幾乎派不上用場。
對此,R一77與RVV-AE—PD所用的網格尾翼非常理想,擁有控制力矩大、所需轉矩小、控制律易於編寫、機動阻力小等特性,特別適用於超音速飛行,因此對長時間超音速飛行且常須對付突發性目標的衝壓空對空導彈而言,格柵彈翼是最佳氣動控制面。
擁有向量推力控制(TVC)的無翼面衝壓空對空導彈亦是對抗隱形戰機的可選武器。導彈由於無翼而,因此能有較高的速度,又由於衝壓空對空導彈幾乎全程有動力,故TVC也幾乎全程有效而擁有全程高機動性。筆者以為,射程與重量略大於“流星”,採用網格狀氣動控制面或TVC控制的衝壓空對空導彈,是未來中程空對空導彈的最佳選擇。
格鬥導彈
對21世紀初期戰機而言,以往俄制米格一29、蘇-27的獨門絕技——頭盔瞄準器搭配離軸發射導彈——已成為近距空戰的主要模式。目前所有新一代格鬥導彈,如俄制R一73系列、美制AIM一9X、英制ASRAAM、德制IRIS—T、以制怪蛇一IV型等,均具備這樣的能力。
配有這些導彈的戰機在近距空戰遇上配備傳統格鬥導彈的戰機時,無疑享有絕對優勢。但同樣配有這些導彈的戰機較量時,卻不會因雙方皆具有離軸攻擊能力而打成平手。這是因為導彈進行離軸攻擊時,在瞄準線上初速較小且一部份能量耗損在轉向過程中而造成射程衰減。在高空,最大射程15公裏與30公裏的短程導彈對90度離軸角處迎面而來的目標,最大射程分別估計在10—20公裏左右,對後方來襲目標射程估計在5—10公裏左右。若進一步考慮中低空空氣密度較大而造成的射程衰減,在實戰環境中並不能永遠以為離軸導彈對視距內日標“見敵必殺”。如果要提升近距空戰獲勝概率,除頭盔瞄準、離軸發射技術外,還應要求導彈射程須大於傳統格鬥導彈。另一方面,要求戰機本身具備高指向性,以在必要時補償導彈射程衰減。
但是,導彈射程增加意味著較大的重量。例如,R-77的高空與低空最大射程分別約100公裏和25公裏,若其裝上TVC,重量就會上升到175公斤,是一般格鬥導彈的1.5—2倍,嚴重限制其作戰使用。
至此,衡量需求與對同類產品比較所得折衷方案為:21世紀初格鬥導彈最大射程應達30公裏甚至40公裏以上。此外,為確保級大離軸角與極低空速時的發射初期高機動性,向量推力控制應列入必備項M。另一方面也可觀察出,為滿足上述需求,短程導彈突破100公斤已在所難免。現有新一代格鬥導彈中,R 一73M2、IRIS—T、“米卡”已基本符合本文設定。
“反F一22”候選機種
事實上,不只是“反F一22”所需的部分技術已存在,連大幅吻合“反F—22”需要的戰機也已存在或正在開發。
在航電技術上,“颱風”、“陣風”、F一35、蘇一33UB等便具有滿足“反F一22”所需的熱成像儀、自主終端預警系統(環場導彈來襲告警系 統)等。其中“颱風’’的A主預警系統是採用多普勒雷達,其餘則用紅外陣列。“颱風”與“陣風”所用的熱成像儀性能已公佈擁有130—148公裏的探測距離,更增加了“反F一22”的可行性。在反制措施上,這些戰機中的部分型號將來可能配備拖曳誘餌、致盲鐳射等。
在中遠端武器系統方面,上述戰機目前採用的中遠端武器——AIM—120、“米卡”、R一77等導彈的性能恐怕無法補償非雷達探測的測距誤差以及因缺乏速度資料導致難以算出最佳路徑的問題。蘇-35預計採用的KS—172擁有300公裏以上的射程。但Ks— 172過大重,不是最理想的空戰武裝。將來上述飛機在採用“流星’’或PVV- AE—PD衝壓空對空導彈後,才算滿足“反F一22”所需。
在近距武器方面,英國版“颱風”用ASRAAM,雖然其最大射程號稱達到30公裏,但沒有向量推力控制,也幾乎沒有翼面,離軸角攻擊能力堪憂, 打擊後半球目標的可行性更不樂觀。德國版“颱風’’所用的IRIS-T、“陣風”的“米卡”及“米卡一IR”、俄系戰機的R一73M2導彈,具備30— 40公裏級射程、向量推力一翼面複合控制及資料鏈中途導引,更能確保打擊360度範圍內接近中的敵機,甚至具有主動反導彈潛力。另外俄系戰機在R一 73M2之上還有R一77及R一77T,該彈幾乎可視為“具中遠端攔截能力的格鬥導彈”,其網格尾翼使其擁有非常好的控制性能、優秀的高攻角能力和較低的機動阻力,具有一定程度的離軸發射能力,機動力等級可視為類似怪蛇一IV型的大翼面無TVC式格鬥導彈,在離軸角不過大(例如前半球)距離較遠的離軸戰鬥 場合,成為一枝獨秀的空戰利器(此時普通中程空對空導彈因離軸能力較差而顯得吃力,格鬥導彈射程較短而顯吃力)。
在飛行性能部份,依本文分析,真正幾乎完全符合“反F-22”飛行性能需求的,當推“金雕”。除此之外,本文推薦最佳化持續機動性能的傳統外 形,並搭配向量過失速機動能力來補償指向性。蘇一35BM等俄系戰機便吻合。至於“颱風”採用的持續機動性能較差、超間速性能與指向性較好的鴨式佈局,若 能善用則效果亦不容忽視。
總體來看,在衝壓空對空導彈服役前,配備KS一172+R-77-+R-73M2的蘇一35BM或更先進俄系機種,具有符合“反F一22”火控需求的潛力(但不理想);衝壓空對空導彈問世後,配備流星+IRIS—T的德國版“颱風’’以及配備“流星”+“米卡”的“陣風”以及配備RVV—AE-PD +R一73M2+R一77R的蘇一35BM以上的俄系戰機,具有符合需求的潛力。但即使上述指標達成,這些飛機還要有更完善的自衛系統才能成為真正的“反 F一22”。
F一22、蘇一35這些傳統構型超機動向量推力戰機,搭配“陣風”那樣的航電系統,外加類似Epaulet之類的環場微型雷達,或搭配“颱風” ’那樣的航電系統外加環場紅外陣列及鐳射測距機;以RVV—AE—PD、“流星”為中遠程火力,“米卡”、R一73M2、IRIS—T為近程火力並有拖曳 誘餌、致盲鐳射等先進自衛系統;雷達反射截面積在0.05平方米以下,就大致就是理想的“反F一22”戰機。
結語
本文大致探索出僅採用俄、歐系戰機於21世紀初的航空技術,就能造出符合需求甚至足以對抗天價F一22的“反F一22”戰機。這是基於對“極端 追求F一22思路”的反思,但仍不應本末倒置而忽視F一22的設計思想。畢竟,即便本“反F一22”真的存在,且與防空體系有了完善搭配,也只能做到“有 對抗F一22之類隱形戰機的機會而不被痛宰”的能力而已。F-22這樣的全隱形戰機讓絕大多數兼顧探測距離和精確度的防空體系(如區域防空導彈用的)波段雷達)失效的事實仍然存在,而F一22追求的隱形性能也是“反F一22”的重要指標,只是不要求做得那麼徹底。
本文要表達的是,雖然F一22擁有無可否認的優異性,但即使是採用F一22之類隱形戰機空軍之攻擊時,也無法改變防空體系力有不逮的事實,且F一22在攔截F一22的能力方面恐怕反而不如“反F一22”,因此與其砸下大量資金從無到有開發“仿F-22”,不如以相對較少的經費、用幾乎已存在的技術拼淒出“反F一22”,作為在真正能反制隱形空軍的防空體系問世前的過渡方法。
另外也可說,在分析戰機性能時,除了像今主流般以F一22的眼光分析外,還可考慮“反F-22”的眼光分析之,後者更適合於低可探測度技術普遍使用的將來,戰機間互視距離拉近至50一100公裏的情況。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05-16/0727444445.html
F-22A發動機和巨大背面對視距內空戰隱身很不利07-12-03 軍事世界畫刊
F-22A的發動機是戰鬥機曆史上推力最大的發動機,但大推力等于大的紅外特征。雖然F-22A的矩形噴口有助于增加熾熱噴氣流與周邊空氣的混合,盡快減低溫度;但另一方面,爲了提高渦扇發動機效率而增加的渦輪前溫度和燃燒室溫度以及更大的空氣流量,使得F-22A尾噴流的紅外特征不比F-15低。即使解決了尾噴流問題,機身蒙皮和前緣的氣動加熱也沒有辦法消除,尤其當F-22A打開加力推力在高空做超聲速巡航時,機身的紅外特征將是巨大的。在機載和地面光電探測手段高度發達的今天,這是隱身的一個大漏洞。
F-22A如果做超聲速巡航,將不可避免地造成音爆。雖然隨著高亞聲速和超聲速飛機的發展,用聽音裝置來探測入侵飛機的做法已不像第二次 世界大戰時那麽重要;但是,將聽音裝置用高速網絡連接起來、配以高速信號處理,聽音探測還是有相當的預警功能的,可以引導戰鬥機接敵——尤其是對于深入敵後的F一22A。
隱身戰鬥機在協同作戰中還會遇到一個特殊的問題,即如何不被同一空域的其他友軍戰鬥機所誤傷——這也是海軍的攻擊核潛艇一般不與友軍潛艇在同一海域共同作戰的原因——爲此要解決敵我識別的問題。應答式敵我識別的不可靠已經是不爭的事買。“非合作式敵我識別”的一個方法是用雷達精確掃描敵機、構造立體圖形,然後進行圖形識別;另一個方法是對敵機的發動機葉片進行計數,然後將葉片數、轉速等發動機特征和數據庫比較、判別敵我。這都要求雷達大功率照射,和隱身的要求是矛盾的。況且有朝一日,對手也可能掌握同樣的隱身技術,那時,只要對手在常規機群中混雜一些隱身戰鬥機,就將使F-22A的戰術處境極大地複雜化。預期效果與實際效果
F-22A的前向隱身性能十分優秀,但巨大的背面看起來像一堵牆一樣顯眼,對視距內空戰時的隱身很不利。不過這“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F-22A“應該”在視距外已經把敵人幹掉了。然而,戰鬥的發展往往不是按主觀想定進行的。例如,在越南戰爭時期得到大規模應用的“麻雀”中程空空導彈,設計初衷是在中距離上迎頭攻擊敵機,此時導彈上多普勒導引頭的效果最好,還可以利用雙方的相對運動增加導彈的有效射程。然而在實戰中,大部分攔截成功的導彈都是在尾追攻擊中發射的,原因是,飛行員的想法和設計師的想法並不一樣。
在戰鬥中,爲了消滅敵人、保存自己,導彈不一定恪守某一個攻擊方向。F-22A飛行員可以迎頭攔截敵機展開對自己有利的近距格鬥也可以利用自己在速度和機動上的優勢,“劃大圈”完成包抄動作,占領敵機後方的有利發射陣位。但戰鬥機高速大轉彎時要先拉半個橫滾,這樣巨大的背面就正對敵方,比較容易被敵方的空中和地面雷達發現。總之,F-22A優秀的前向隱身性能只有在雙方列面接近的理想戰鬥情況中才能發揮出來,而這在實際作戰中只占較小的一部分。F-4和“麻雀”中程空空導彈、F-14和“不死鳥”遠程空空導彈在作戰模擬中的優秀戰績與實戰戰績的差異也是這麽産生的,F-15的案例更說明問題。
在F-15戰鬥機誕生之初,美國空軍曾對其作戰效能做過計算機仿真研究,結論是驚人的:F一15A和“米格一21”的交換率達到955比1!多年後在內利斯空軍基地,美國空軍用和“米格一21”性能相近的F-5E,與F-15C進行了對抗演習。演習前的計算機仿真表明F-15C大占上風,交換率爲70比1;經過有空戰經驗飛行員的修正,交換率仍然爲18比1。實戰演習中,F一15C與F一5E按2對1、1對1、4對4、2對4進行對抗,雙方從相對方向進入約50千米直徑的交戰空域,然後進行“自由搏擊”。F-15的電子系統無疑比F一5優越,並裝備了“響尾蛇”近距格鬥導彈和“麻雀”中程空空導彈,而F一5只裝備了“響尾蛇”,但結果卻令人十分震驚:F一15對F一5,在2對1(交換率5比1)、1對1(交換率3比1)、4對4(交換率2比1)時均有利于F-15,但優勢並不大;在2架F-15列4架F-5時,交換率就下降到1比1了。實戰演習的結果與計算機模擬大相徑庭。F一22A比F-15先進得多,但在多機對抗的實戰中,是不是能夠創造奇迹,曆史的經驗並不看好。
如果從空中主宰作戰推進一步,將F一22A用于常規的淺近縱深爭奪制空權的作戰,F-22A以其較好的前向隱身性能與極其出色的飛行性能,無疑可以很好地完成使一任務;然而F一15C、F/A-1 8 E同樣也能完成使命,盡管可能沒有F一22A那麽“輕松”。考慮到F一15C和F-22A的單價比爲1:7,到底用誰更合算就很值得研究了。尤其是近距多機格鬥的情況下,4架F一22A與同樣價錢的28架F一15C相比,後者的勝算或許更大;最不濟,28架F一15C在戰術選擇上的靈活性也比4架F-22A要好得多。
在戰爭中,數量本身就是一種質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虎”式和“豹”式坦克的性能要比被戲稱爲汽油桶的美國“謝爾曼”坦克高到不知道哪裏去了,但是凶狠的“虎”、“豹”最後還是被浪潮一般湧來的“謝爾曼”們撕成碎片。美國空軍再闊氣,也只能承購180架F-22A,其中至少70~80架留駐本土,作爲本土防空、戰時增援、訓練、損失替補之用;在歐洲和亞太最多只能各派駐50架左右。即使所有F-22A全部集中到一個戰區,也還是有完好率和出動率的問題。到時候,在任何一場具體的戰鬥中,到底能同時投入多少F-22A是很成問題的。
高昂的單價也會使戰地指揮官在使用F-22A的時候縮手縮腳——就像C一5“銀河”運輸機是按野戰機場起降的要求設計的,但高昂的單價使它在整個生涯中從未在野戰機場中實際起降過;現在的C-17也有重蹈這條老路的迹象,盡管它在試飛中試驗過野戰機場起降。
全面隱身與適度隱身
由于隱身的巨大代價和實戰效果的不確定性,各國軍方對隱身的要求是不一樣的:美國空軍是堅決的隱身派,新戰鬥機非隱身不可;美國海軍和歐洲是半隱身派,能“適度隱身”就行,其余靠電子對抗、空戰戰術和網絡戰能力來彌補。換句話說,就是在不過分犧牲氣動性能的前提下盡量考慮隱身要求,而不是一切圍繞隱身。歐洲國家或許有技術水平的限制,但美國海軍的例子就不是技術水平的問題了。除了早已放棄的A一12屬于“全心全意”的隱身外,美國海軍對F-22A的變後掠翼艦載型並不熱心;在F/A-1 8E實際上全部重新設計的情況下,也沒有竭盡全力
隱身修形,而是在網絡戰能力上傾注全力。考慮到F/A一1 8E將是美國海軍未來至少20年裏的主力戰鬥機(F-35取代的是F/A-18C而不是F/A-18E),美國海軍發展戰鬥機的思路耐人尋味。
大家知道,飛行器的雷達探測距離與其雷達反射面積的4次根成正比,也就是說,如果雷達反射面積小10倍,雷達探測距離只縮短不到1/2。在隱身效果上,不徹底的適度隱身肯定不及全面隱身,但受到高昂代價和戰術條件的限制,全面隱身在大規模戰爭中的實際優越性並不令人信服而適度隱身是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少花錢、多辦事的一個有效途徑,是值得考慮的。
全面隱身的F-22A到底是猛禽還是紙鶴,這不是由F-22A的性能決定的,而是由F-22A是不是能夠完成美國空軍賦予它的戰術構想來決定的。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起,美國空軍的基本思想就是攻勢防空,就是把空戰的戰場推到敵人的空域去,越過地面的戰線,逼近到敵人的空軍基地和防空火力跟前打。這樣,美國空軍可以有效地、不受阻礙地支援美國陸軍,並最大限度地阻止敵人空軍對美國陸軍的攻擊。和攻勢防空相對應的當然就是守勢防空,就是以己方的空軍基地和防空體系爲依托,和敵人爭奪地面戰線以近的制空權。很顯然,守勢防空不能可靠地支援己方陸軍,也不能可靠地陲止敵方空軍對己方陸軍的攻擊。美國空軍、以色列空軍和北約空軍是典型的攻勢防空,蘇聯空軍和世界其他空軍通常屬于守勢防空,或者最多是防守反擊。
F一22A顯然是攻勢制空思想的結果。攻勢制空和攻勢防空只相差一個字,但含義大大不同。攻勢制空是非線性作戰的産物,也就是說,戰鬥不再局限于戰線附近,而是在整個戰場的全部縱深進行。空中戰爭不再是剝洋蔥式的層層推進,而是不分前後方,在所有節點上全面打響,在最短時間內,以最大烈度“點穴”,迅速瓦解敵方有組織的抵抗。所以,全面隱身是~個重要的特性,只有隱身戰鬥機才能在沒有摧毀敵方空中和地面的防空體系之前,就在敵人縱深奪取制空權,點住敵人的要穴。超聲速巡航也是一個重要特性,因爲隱身戰鬥機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到達敵縱深的空中戰場。這兩者相結合,就使F-22A戰鬥機可以深入敵後隨心所欲。 軍事世界畫刊第11期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12-03/0741474542.html
發展毫米波機載火控雷達可破解F22隱身性
要點一:毫米波雷達破解F22隱身性的一點理論背景知識:
熟悉一點軍事背景知識的軍迷都知道,隱身飛行器等目標設計的隱身頻率範圍局限于1Ghz—20Ghz,而毫米波的實用頻率大都在20Ghz以上,這樣就造成機體等不平滑部位相對毫米波來說更加明顯,這些不平滑部位都會産生角反射,從而增加有效反射面積,這說明毫米波雷達具有一定的反隱身功能。
要點二:毫米波在國外的情況:
毫米波與微波系統幾乎具有同樣悠久的曆史,自1940年英國發明磁控管以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已出現厘米波雷達。隨後,其頻段從厘米波一直發展到毫米波雷達。相對來說,由于毫米波雷達大氣傳輸損耗較大,功率源等關鍵期間發展緩慢,所以其應用遠不如微波雷達那樣廣泛。近年來,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對毫米波系統需求的增加,毫米波技術在研制發射機、接收機、天線以及毫米波器件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毫米波系統進入了各種應用的新階段。目前,美、歐、俄等相繼發展成實用的戰場監視和目標捕獲毫米波雷達,還有毫米波跟蹤、導引、火控雷達,以及毫米波測量雷達等等(具體型號可參見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毫米波雷達及其應用》,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要點三:我國在毫米波這一領域的研究情況:
自1980年,我國在石家莊召開了第一次有關毫米波雷達的研討會後,許多研究所、高校都進行了毫米波器件和系統的開發研制工作,開發出大批新型毫米波器件,諸如回旋管、EIO、EIA、4mm波繞射振蕩器等電真空器件,尤其在回旋管研制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電子回旋管脈塞的理論與實驗研制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另外在毫米波雷達整機方面,我國已成功研制了Ka頻段動目標搜索和彈著點校准雷達、火控雷達、彈載尋的雷達等多種系統,但主要工作在8mm波段。可喜的是我國已研制出一種回旋管,它采用斜旋轉軸對稱准光學開放式諧振器,工作在基頻和二次諧波上。8mm波基波工作輸出功率爲4kw,4mm第二次諧波工作輸出爲2.2kw,改變激勵電壓時,總功率可達到10kw。這說明:(1)將這一成果用于機載火控雷達上,作用距離可達50km;(2)毫米波機載火控雷達的研制條件已經具備。
要點四:總結性發言:
通過前三個要點的分析,我們得出:我國已經具備研制毫米波機載火控雷達的條件和能力。試想我們的殲10配備成熟的毫米波的機載火控雷達,我們還說老美的F22不可戰勝嗎?機動性不占優勢,隱身性又被攻破,再加上我們新出世的先進的遠距彈,老美的F22還張牙舞爪嗎?!我靠,在配備遠距彈、機載毫米波火控雷達的殲10面前,老美的F22定會有來無回!中國的天空還將屬于中國。
老軍001一家之言,歡迎探討,拍磚也歡迎。
這說明:(1)將這一成果用于機載火控雷達上,作用距離可達50km;(2)毫米波機載火控雷達的研制條件已經具備。
現在的普通機載雷達發現F-22的距離也有50km吧,如果只是50km還有什麽用,發現戰機距離如果不超過150公裏只有被打得份,戰鬥機的速度是多少?雷達發現下達指令到攔截這個過程,人家已經飛到頭頂了。我不是否定毫米波雷達,但你說的那麽多的作用距離在現代空戰中根本沒用,現代戰機的機載雷達作用距離在200公裏以上,能發現f-22的距離也在50公裏左右,問題是隱身戰機在可以在200公裏左右的時候發現普通戰機,並且在對方還沒發現自己的安全距離打下對方。對方還不知道隱身戰機在那裏,這才是隱身戰機得可怕之處。所以雷達作用距離如果不超過250公裏以上作用就不大了。
樓主沒有無線電常識!毫米波雷達的探測距離,最多就只有10多公裏,通常只用于主動式導彈的末段制導或直升機引導反坦克導彈(只有幾公裏的射程),根本無法滿足超視距空戰的需求。
F-22 機載雷達APG-77對目標的截獲距離超過120海裏(220公裏以上),AIM-120導彈射程80km,改進後的AIM-120C7射程增加到了120公裏,請問就算你毫米波雷達真能機載了,真的能探測50km又能拿F-22怎麽樣?
F22如果一直開著機載雷達進入,只有找死的份
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4&subid=2&fid=71581&tbid=421&p=3
俄新式數字雷達可探測隱形機 西方擔心中國擁有
目前,美國擁有世界其它國家沒有的三大隱形戰鬥機:F-22、F-35和F-18E/F。澳大利亞正准備購買100架F-35和24架F-18E/F戰機。但澳大利亞一位航空專家近日警告說,隨著俄羅斯和中國等國反隱形技術的發展,美國隱形戰鬥機正面臨“露出狐狸尾巴”的危險。
俄新雷達威力強大
澳大利亞最大報紙之一的《時代報》近日載文報道,“澳大利亞空中力量”防務智囊團分析人士科普認爲,美國隱形戰鬥機的確技術先進,具有很強的隱形性能,然而他警告說不要忘了1999年科索沃戰爭的教訓,南聯盟地面防空雷達曾成功地探測到F-117隱形戰機的蹤影,發射地空導彈將其擊落,首次打破了隱形戰鬥機不可戰勝的神話。
一直研究世界空中力量變化的科普認爲,近10年來,俄羅斯等有關國家一直研究反隱形雷達。俄媒體曾多次報道說,美國隱形戰鬥機主要規避厘米波和分米波防空雷達的探測,波長在10到100毫米左右。的確,美國隱形戰鬥機在規避厘米波雷達和分米波雷達方面很有效。然而,俄羅斯新研制的數字雷達屬于甚高頻雷達,波長在2米左右,美國隱形戰鬥機很可能要現出原形。
科普透露說,俄羅斯還在向國外積極推銷這種數字雷達。其中,亞太一些國家很可能購買該型雷達。在未來歲月裏,一旦俄羅斯防空部隊部署該型雷達,那麽,中國等有關國家也會部署該型雷達,形成攔截隱形戰鬥機的防空探測網。屆時,美國在亞太地區即使大量部署隱形戰鬥機,也可能難以獨霸天空。
科普認爲,俄羅斯等國目前廣泛使用的老式甚高頻雷達和相關的防空導彈系統也可進行數字化升級,成爲探測美軍隱形戰鬥機的重要手段。
俄曾與美隱形戰機交手
近年來,西太平洋的俄羅斯等國防空雷達部隊曾多次與美國隱形戰鬥機“交手”。2007年8月,美國空軍開始在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部署一個聯隊大約40架F-22,與俄羅斯遠東防空雷達部隊隔海相望,成爲長期部署俄羅斯東大門外的第一支隱形戰鬥機部隊。
然而,俄羅斯遠東防空雷達部隊探測F-22的內情至今沒有披露。11月22日,阿拉斯加F-22首次攔截俄羅斯空軍圖-95遠程轟炸機。這是俄羅斯遠程轟炸機雷達第一次與F-22近距離接觸。然而,其探測效果至今是個謎。
近年來,美國海軍長期前沿部署的“小鷹”號航母經常在西太平洋一些海域遊弋,艦載機F-18E/F戰鬥機不時升空飛行,多次出現在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戰艦防空雷達探測網中。F-18E/F是2002年7月部署航母的隱形戰鬥機,雷達反射截面只有1.19平米。然而,俄軍太平洋艦隊戰艦雷達探測F-18E/F的具體情況至今是個秘密。
隱形和反隱形較量繼續
雖然隱形戰鬥機主要針對某些雷達頻率波段,然而,其它國家甚高頻雷達探測隱形戰鬥機的難度仍很大。況且,自F-117被擊落以來,美國軍方也一直在努力改進戰鬥機的隱形性能,試圖更好地規避俄羅斯等國先進防空雷達的探測。其中,美國新研制的F-35隱形戰鬥機就融入了最先進的隱形技術。
目前,美國正緊鑼密鼓地忙于在亞太地區部署更多的隱形戰鬥機。預計,美國空軍還將在中太平洋的夏威夷部署F-22,隨時可以支援北太平洋或者西太平洋的空中行動。然而,美國空軍近年來一直沒有透露是否加緊了F-22的隱形技術更新。
隨著新研制的三軍通用戰鬥機F-35加緊試飛,美軍不久將在亞太地區部署該型機。其中美國空軍的F-35A可望2010年部署亞太地區。不僅如此,在未來20年裏,美國還計劃向亞太地區有關國家銷售多達500架左右的F-35。預計,在未來歲月裏,亞太地區上空隱形戰鬥機與反隱形技術力量的較量將極爲激烈。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5-08/0809498996.html
隱形戰機克星大掃描:預警機對隱形目標威脅大
隱形戰機融現代高技術于一身,能完成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擁有隱形戰機是很多國家的迫切需求。近期資料顯示,目前除美國之外,俄羅斯、日本、印度、韓國等國均在研制自己的隱形戰機。
伊朗空軍司令米哈尼近期也表示,伊朗軍方將很快開始制造具有隱形功能的第四代和第五代“雷電”戰鬥機。幾乎與此同時,美軍卻在考慮爲隱形戰機配備先進的高速導彈,在對方防空系統還沒來得及發射導彈前,將其“眼睛”———防空雷達迅速炸毀,以消除後患。
隱形戰機是通過降低自己的聲音、紅外線特征和雷達顯示面積,從而達到降低自己被對方發現概率的目的。然而,隱形戰機性能是相對的。理論與實踐均證明,隱形戰機並非無懈可擊,而是面臨著許多“克星”。永遠的“克星”:“千裏眼”
隱形戰機主要采用各種雷達隱形技術,“千裏眼”雷達可以說是它永遠的“克星”。一是雙基地雷達或多基地雷達。一般的雷達是單基地的,即發射機和接收機安裝在一起,且通常共用一個天線。而雙基地或多基地雷達是將發射機和接收機分別安裝在相距很遠的兩個或多個站址上。它能有效地捕捉雷達反射波,借助高速計算機標繪出隱形戰機飛過時留下的航迹,並預測之後的航向。二是長波雷達。當雷達波束的波長接近于飛機構件時,如尾翼、機翼或機身時,這些構件就像天線一樣開始吸收並反射電磁波。特別是當雷達波長是構件尺寸的兩倍時,無線電波被吸收和反射的效率非常高。三是米波雷達。隱形戰機的外形設計和吸波塗層厚度與重量的限制難以達到吸收米波的要求,因而使用米波雷達可以探測隱形目標。目前,在米波雷達方面,發展較快的是超視距雷達。四是毫米波雷達。頻率在30千兆赫、94千兆赫、140千兆赫的毫米波在目前隱形技術所能對抗的波段之外,同時毫米波雷達具有天線波束窄、分辨率高、頻帶寬、抗幹擾力強等特點,因而具有反隱形能力。它能分辨識別很小的目標,而且能同時識別多個目標;具有成像能力,體積小、機動性和隱蔽性好,在戰場上生存能力強。五是新型反隱形雷達。如無源雷達,又稱被動雷達,它不發射電磁信號,而是通過接收隱形目標的電磁輻射信號來探測目標的位置。此外,還有多頻信號雷達,即能産生多種不同頻率信號的雷達。新“克星”:民用無線系統目前,西門子公司經過研究發現,將來一個國家的移動電話設施可以作爲一種對付隱形戰機的有效雷達系統。該技術是使移動電話站變爲“發射機”,用于照射空中目標。計算幾個基站發出信號之間的相位差,接收機就能提供其位置。該系統的多方向性表明,它能夠克服“看”隱形戰機、隱形導彈的困難。移動電話設施變成“雷達網絡”具有很好的生存能力。因爲要消滅這種“雷達”意味著必須使整個移動電話系統失效,那將是特別困難的事。這就意味著,任何具有移動電話設施的國家都能夠利用它,並使它成爲一種強大的“反隱形雷達”。除此之外,電視信號的幹擾也可能輕而易舉地導致隱形戰機不再隱形。據報道,幹擾問題將集中在高頻的Ku波段,即12至18吉赫茲的波段。目前的通信和電視衛星使用10到13吉赫茲的波段向地球發送信號,Ku波段大部分閑置,因此20世紀80年代誕生的第一代隱形戰機,機載雷達使用了部分Ku波段的頻率。隨著通信和電視衛星數量的增加,10到13吉赫茲波段正在迅速被填滿,國際電信聯盟開始分配Ku波段更高頻率的部分,這將和隱形戰機機載雷達産生頻率沖突,導致飛機失去隱形能力。真正“克星”:綜合多種手段
綜合運用多種技術手段是識別隱形戰機真面目的必要手段,也是其真正的“克星”。
一是綜合運用各種反隱身技術。綜合運用電子、紅外探測器,並彙集多個探測器,也能獲取最佳的反隱身效果。例如,首先用超視距雷達發現遠距離的隱身目標,然後派出預警飛機至該區域定位並跟蹤目標,當目標進入以後,用各種不同頻段的地面雷達組成雷達網從不同視角進行探測,則隱形戰機就可被發現。二是改變常規雷達設計。隱形戰機通常總有一定的雷達散射截面積,如果提高常規雷達的設計指標,也能探測到隱形戰機。如采用頻率捷變、擴頻技術、低旁瓣或旁瓣對消、窄波束、多波束、極化變換等技術,可提高雷達的抗幹擾能力,因而提高了雷達的探測性能。采用大時寬脈沖壓縮技術、功率合成技術、增大雷達發射功率等措施,可以提高雷達的作用距離,也具有一定的反隱形能力。三是空中反隱形平臺。由于隱形戰機的頂部隱形能力弱,因此將探測系統安裝在空中平臺上或衛星上進行俯視探測,可提高低空突防的雷達面積較小目標的被探測概率。預警機和具有下視能力的飛行器是重要的空中反隱形平臺,它裝有下視雷達,可以增加探測範圍。因此,對隱形目標威脅很大。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1-11/1022480778.html
美前駐華武官稱中國反隱形技術嚴重威脅美戰機 2007-06-13 人民網
中國正在研發新型雷達和其他先進系統,準備用來探測和定位B-2“幽靈”等可以躲避雷達探測的美國隱形飛機。
2004年初,捷克ERA公司曾與中國簽署了總額為5500萬美元,向中國出售“維拉”雷達系統的合同。但是在美國強烈要求和外交壓力下,捷克政府取消了這一合同。有人認為這可能對美隱形戰機造成嚴重威脅。
美國《防務新聞》網站6月11日文章題:中國正在研發反隱形技術(作者 溫德爾‧明尼克)
中國正在研發新型雷達和其他先進系統,準備用來探測和定位F-22“猛禽”、F-35“閃電Ⅱ”、F-117“夜鷹”以及B-2“幽靈”等可以躲避雷達探測的美國隱形飛機。
亞洲和美國的一些中國問題觀察家發現,中國已經加強了反隱形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加入了無源雙基地高頻遠端雷達的採購和製造的力度。
中國還通過間諜活動來取得對抗美國隱形技術所需的資料,有了這些資料,中國不必費多大力氣就有可能追蹤到B-2型轟炸機,B-1型轟炸機,F-15型戰鬥機和空基巡航導彈。
一名曾作為武官長駐中國的美國官員說,中國的反隱形計畫已經開展了至少10年,這可能對美國的隱形飛機造成嚴重威脅。
在華盛頓工作的中國軍事問題專家邁克爾‧皮爾斯伯裏說:“在中國,有許多公開發表的相關文章和著述,其主題要麼是論證反隱形技術對中國至關重要,要麼就是討論發展反隱形技術所需的最佳技術組合。”
皮爾斯伯裏說,中國現有的技術估計只能對有關研究產生短期效果,然而,一些中國人寫的文章,建議使用高性能電腦來搜集隱形飛機上反射回來的極度微弱的調頻廣播和電視節目信號。他認為,這樣的建議更能起到促進作用。
他說:“這樣的一套系統不需要新的發送裝置,它可以利用這個頻率範圍內國家現有的網路。”
位於華盛頓的國際評估和戰略研究中心的副主任理查‧費希爾說,中國的研究一直側重米波無源超視距雷達和紅外線隱形技術反制措施,譬如它從烏克蘭獲得了4套“鎧甲”無源探測系統。
上文提到的前美國武官說,隱形飛機僅僅是比較難以探測到,這決不意味著無法發現。
他說:“探測隱形飛機並沒有什麼不可思議的地方。對於有源雷達系統來說,這就是個存遠距離範圍內找到小目標的問題。這需要的無非是大量動力、─ 套超低的頻率以及較大的陣列或功率孔徑積。在高頻有源雷達領域,中國也一直在下工夫。確保能對小目標飛行器講行預警探測的另一個關鍵問題,是提高雷達的高度,使之能夠克服視距限制。這樣,裝配了雷達的高空氣球或者系留氣球就派上了用場。”(來源:新華網-《參考消息》報2007年6月12日第1版要聞)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06-13/0738449307.html
細說F-117A“夜鷹”隱形戰鬥機為何如此短命
美國總統布什在日前向國會提交的2007財政年度政府預算中,提出了將52架F-117A戰鬥機分兩年全部退出現役的建議。作為美國空軍明星之一的F-117A即將提前退出江湖。F-117代號“夜鷹”(Nighthawk),是世界隱形戰鬥機的先驅者。它被美國人保密了近10年才露出真面目,在20世紀90年代的各場戰爭中都有它的身影。
人們沒有想到的是:這樣一個外形現代、被寄予高作戰使命的戰機居然會如此短命;更讓航空界震驚的是:F-117是美國“借”來的。
一篇學術文章在本國如泥牛入海,而美國卻如獲至寶
早在二戰期間,隱形技術便已經初露端倪。當時納粹德國試制成功了一種能夠吸收電磁波的特殊涂料,並把這種涂料涂在艦船或飛機上,可以使敵方的雷
達接收不到反射信號,從而難以發現目標的行蹤。然而,隨著戰爭結束,德國人的隱形研制計劃也隨之流產。
進入20世紀50年代,美國人成功研制出了具有一定隱形功能的U-2高空偵察機,率先在隱形領域起跑。但1960年5月,U-2在一次對蘇聯的偵察中,卻意外地被蘇軍導彈擊落,飛機內許多重要數據如最大飛行高度、初步隱形技術等都被蘇聯人所掌握。
之後,美國人又研制出了比U-2性能更為先進的“黑鳥”隱形偵察機。雖然它從沒有被對手擊落過,但在1974年9月的英國航空博覽會上,嗅覺靈敏的蘇聯間諜還是千方百計地獲取了“黑鳥”的一些數據。這些數據被帶回後,立即引起蘇聯飛機設計師和制造師的關注,加之很長時間以來一直在研究U-2的隱形技術,蘇聯專家對未來隱形戰鬥機的發展有了自己的想法。同年年底,蘇聯圖波列夫飛機設計局的專家專門撰寫了一篇關于制造隱形飛機的學術文章,並發表于第二年3月的蘇聯權威航空雜志上。
雖然早些時候的蘇聯與美國早已在隱形領域展開了極為激烈的競賽,但這時的蘇軍認為只要手中擁有足夠數量的核武器、重型武器便可對付任何潛在的對手。因此這篇文章沒有引起蘇聯國內的足夠重視。出人意料的是,它被美國的一些相關人士發現並展開了深入研究。
1975年4月,美國的一名雷達專家搜羅到了蘇聯這篇有關研制隱形飛機的文章。文章中所提到的新技術、新思想及其未來可能在軍事航空領域引發的革命讓他很快感覺到了它的價值和巨大潛力。他將這篇文章送到了美國著名飛機設計和制造師貝·裏奇的手中。這位出生于20世紀30年代的飛機專家是美國空軍的許多優秀飛機的方案設計者和制訂者,美國軍用航空史上的許多優秀篇章都與他的名字緊緊相連。
裏奇看到這篇文章後如獲至寶,認為美國人的機會來了!他興奮地說:“隱形技術似乎從天而降,直落在我的頭上。我簡直是太走運了!”不久,位于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高級研究計劃局批準了關于設計建造隱形戰機的方案。裏奇親自擔任這一方案的副總裁和總設計師。
美國空軍的設計目的是憑其隱形性能突破敵火力網,壓制敵防空係統,摧毀嚴密防守的指揮所、戰略要地、工業目標,可執行偵察任務。
對F-117A計劃,美國採取自研制原子彈以來最嚴格的保密措施
1978年,F-117A隱形戰機開始進入秘密研制時期。由于該計劃的絕密性,美國軍方採取了自研制原子彈以來最為嚴格的保密措施。所有參與人員都是經過多方考察後挑選出來的精英,並簽下了為期3年的合同。從星期一的上午至星期五的下午,所有參與人員必須晝夜留在基地,並且不得向家人走漏半點風聲,連裏奇本人也不得不臨時更改了自己的姓名,自稱“本·杜弗”。
經過1000多個日夜奮戰,1982年10月15日深夜,來自于內利斯空軍基地的懷特利少校進入F-117A的座艙。啟動、滑行、起飛,F-117A箭一般地插入夜空。試飛成功了!從此,在美國空軍戰鬥機的家族中又多了一位“黑色殺手”。
F-117A體呈平底三角截面狀態,像一個大蝙蝠;機身和機翼融合在一起,根本分不出哪是機身,哪是機翼;沒有水平或垂直尾翼,而是採用一個標志性的V形尾翼。該機在當時的世界上是任何一型飛機都無法比擬的。它採用了3項隱形技術,其雷達反射截面積為10~100平方厘米,比普通戰鬥機低2~3個數量級。
對外界來說,F-117始終是一個傳奇。它具有怪異的形狀和奇特的隱形技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被人當作“空中飛碟”和“不明飛行物”(UFO),甚至還引起眾多飛碟愛好者的關注。
直到1986年7月,一架進行飛行訓練的F-117A戰機墜毀于加州;同年年底,在芝加哥市的一次玩具博覽會上,一種自稱是F-19隱形戰鬥機的玩具模型讓美國情報機構大吃一驚,因為它與F-117A驚人地相似;次年10月,又有一架F-117A失事。一連串事情令美國新聞界的好奇心大增。隱形戰鬥機問世的消息開始傳播開來。一些人已經推測出托諾帕空軍基地就是F-117A的大本營。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軍方不得不向公眾公開F-117A的真實面目。1988年11月10日,美軍首次公布了該機的照片。1989年4月F-117在內華達州的內利斯空軍基地公開亮相。
在上世紀的幾場戰爭中它上演了不可戰勝的傳奇,也留下了折戟沉沙的一幕
F-117A隱形戰鬥機首次用于實戰是在美軍入侵巴拿馬的作戰中。1989年12月20日,為了支援美國陸軍別動隊在巴拿馬裏奧阿托的空降作戰,美國空軍首次出動6架F-117隱形戰鬥機參戰。這場實戰考驗讓美軍認為,投入大量資金研制F-117A隱形戰鬥機是值得的。在作戰上,兩架F-117A使用激光制導炸彈精確地轟炸了目標,在巴拿馬國防軍中造成了混亂,為美軍突擊隊的空降減少了障礙。
而F-117真正聲名鵲起、名揚四海是在上世紀90年代的海灣戰爭中。1991年1月17日淩晨3時(正式發起攻擊時間)之前9分鐘,F-117就已經溜進了伊拉克的領空,投下了第一次海灣戰爭的第一顆炸彈,攻擊了伊拉克南部的一個防空指揮中心。接著它又向伊拉克西部一個地區防空作戰中心投下了炸彈,從而在伊拉克防空網上撕開了一個大洞。
後來在“沙漠風暴”行動期間,42架F-117A隱形戰鬥機在伊拉克的夜空中,執行危險任務達1271次,共投彈2000多噸,竟無一受損。在多種參戰飛機中,唯有F-117承擔了攻擊巴格達市區目標的任務。據統計,在整個戰爭期間,F-117承擔了攻擊目標總數的40%,投彈命中率為80%~85%。有人作過對比,1架單座F-117A攜載2枚1.82噸制導炸彈所達到的作戰效果相當于10名乘員的B-17重型轟炸機飛行4500架次、投彈9000枚所達成的作戰效果。一時間F-117A似乎成了一種不可戰勝的戰機。
然而,在1999年美國與北約空軍空襲南斯拉夫時,F-117A折戟沉沙。1999年3月27日,一架F-117A被老式的薩姆-3導彈擊落。隨後另一架F-117A被擊傷。F-117A作為隱形戰機“無法被發現和擊中”的傳奇被徹底打破。
F-117A失利的最重要原因是這種專門執行轟炸任務的飛機在隱形技術上存在軟肋。由于雷達隱形涂料對于波長十分敏感,現代長波雷達的精確度正在逐漸提高。試驗表明,超視距雷達可在2800公裏范圍內對隱形飛行器提供遠程預警。在海灣戰爭中,沙特的法制“獵鷹”雷達就多次在20公裏以外發現F-117A,英國驅逐艦更在80公裏距離上發現過它。
此外,F-117A為了追求隱形外形,給飛機的其他性能帶來了許多弊端,如空氣動力性能不好,飛行不穩定,機動性較差,飛行速度低。美國空軍經過伊拉克戰爭發現,F-117A能夠完成的作戰任務基本上都可以通過F-16、F-15E戰機的組合來完成。隨著F/A22和F-35的服役,專門以隱形為目的的戰機設計已經無法在現代戰場實現作戰目的。
F-117開辟了隱形戰鬥機的先河,但人們沒想到它很快就走進了“墳場”
為什麼要淘汰F-117?美空軍這樣解釋,F-117名為戰鬥機,但其毫不具備空戰能力,充其量也就是一個輕型轟炸機。F-22的隱形性能是F-117的2倍,生存能力比目前的常規飛機提高18倍,作戰效能是F-15戰鬥機的3倍。這意味著F-117所能執行的任務F-22可以全部替代。另一方面,F-117作為第一代隱形戰鬥機,美軍在開始研制時就把它定義為隱形作戰的初步嘗試,並沒有賦予它更多的使命。F-117開辟了隱形戰鬥機的先河,領導世界軍事進入了隱形時代。它已經光榮地完成了使命。隨著新一代隱形戰鬥機相繼問世,F-117的退役應該是必然的。
據五角大樓空軍女發言人米歇爾·萊上校表示,這52架F-117A戰鬥機中有1架將會移交給博物館,作為空軍戰機隱形科技革新的標志,其他大部分退役後將被送往亞利桑那州圖森市附近的戴維斯·芒森空軍基地的飛機“墳場”。
隱形“夜鷹”就這樣結束了它短暫的一生。總設計師裏奇因F-117A獲得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協會的最高獎勵——柯裏爾獎,而被裏奇“借用”思想的那位蘇聯科學家至今仍默默無聞。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6-03/22/content_4328994_3.htm
F—117A“隱身”飛機爲何被擊落?
1999年3月28日淩晨,南聯盟防空力量取得了非常大的軍事上和心理上的勝利。他們用相對落後的武器擊落一架F—117A“隱身”戰鬥機。這個事實本身對美國空軍“隱身”戰鬥機作戰能力的神話是一個沈重的打擊。F—117A爲何會被擊落呢?
吹出來的神話
F—117A飛機于1974年開始研制,7年後首飛,1983年開始批量生産並裝備部隊,獲得了“夜鷹”的美稱。1989年在空襲巴拿馬的行動中,首次接受了戰鬥洗禮。1991年在海灣戰爭中共出動了1271架次,沒有損失一架。空襲南聯盟前,美國空軍共有54架該型飛機。美國空軍裝備F—117A飛機的部隊是駐紮在新墨西哥州霍洛曼空軍基地的第49戰鬥機聯隊。在“聯盟力量”行動初期,美國共向意大利的阿維亞諾空軍基地派出了12架F—117A飛機。
值得深思的是,美國賦予“夜鷹”飛機的代號以“F”打頭,這意味著將其列入戰鬥機的序列。按通常的習慣分類方法,這種飛機是典型的前線轟炸機,因爲它攻擊空中目標的能力比較弱,飛機的體積也不是很大,機身長20米,翼展13米,起飛重量23.6噸。爲了符合“隱身”的要求,機身形狀爲扁平狀,上面塗了一層特殊的吸收雷達波材料。爲獲得“隱身”性能所付出的代價是,飛機造價昂貴,飛行性能較低。速度僅爲800公裏/小時,作戰半徑1100公裏,這兩項指標與20世紀50年代初研制的噴氣式飛機相當。但可空中加油,因而其作戰半徑大大增加。
該機沒有安裝機載雷達,因爲機載雷達的輻射將使飛機在空中作戰行動中暴露目標。機上主要搜索設備是前視和後視熱成像搜索系統。發現目標後,“夜鷹”用GBU—10、GBU—27激光制導炸彈或其他類似的精確制導武器實施攻擊。此外,還可攜帶近距空空導彈。爲了保證飛機的“隱身”性能,所有武器均挂在機身內部的彈艙內。
F—117A采購價格也不是很貴,一架飛機爲4500萬美元。在美國的所有戰鬥機當中,只有F—16和A—10比它便宜。這主要是與該機的電子戰設備比較簡陋有關。
應該指出的是,“夜鷹”是一種打不下來的飛機的說法與事實相距甚遠。它的雷達反射面積只有0.1平方米,是普通戰鬥機的十分之一,因而地面防空雷達發現F—117A飛機的半徑雖然不是很大,但絕對不等于零。如果作戰人員具有一定的訓練水平,防空系統的布局合理,那麽現在裝備的許多防空系統是可以與F—117A進行對抗的。F—117A不僅可被雷達發現,使用光學電子設備及目視也能發現。然而,目視發現是困難的,因爲“夜鷹”通常在夜間行動。此外,F—117A在起飛、著陸及打開彈艙投彈時是不“隱身”的。美國空軍的“跛腳矮子” 實踐證明了專家們的這樣一種說法,即F—117A並不是一種“十全十美”的武器。這種說法也爲美國方面所承認。多國部隊在海灣地區的軍事行動結束後,西方報刊開始報道用“隱身”工藝制成的這種飛機在使用方面暴露出的缺陷。
第一,F—117A只有在中空和高空行動時,才能保證其良好的使用效果。據參加過海灣戰爭的一名F—117A飛行員透露,在“沙漠風暴”行動中,禁止他們在攻擊地面目標時下降到6300米以下的高度,否則就會進入用光學系統制導的低空防空武器殺傷區。
第二,由于沒有機載雷達,F—117A飛行員需要來自外部的目標指示。與此同時,空中指揮所和遠程預警雷達又無法跟蹤“隱身”飛機,不能將受到威脅的信息提前告知機組,也無法在突擊伊拉克境內目標的過程中對機組實施指揮。
第三,用現代標准衡量,F—117A飛機最大戰鬥載荷實在太少:只有兩枚激光制導炸彈,並且只能在簡單氣象條件下使用。海灣戰爭的經驗表明,雲層、沙塵、濃煙及烈火發出的紅外輻射均能使“隱身”飛機的瞄准航行系統無法正常工作,從而對“隱身”飛機的使用産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在複雜氣象條件下,“隱身”飛機不得不停在地面。
第四,由于F—117A飛機構造特殊,只能自主行動,因此,必須騰出一個半徑160公裏的空域,這使空中作戰行動的組織和計劃複雜化。 第五,不得不獨立行動的F—117A飛行員在飛行中非常緊張。由于得不到有關的外部情況,必須避免出現哪怕是很小的偏差,准確保持預定飛行狀態,時間上要精確到秒,高度上要精確到米。實際上,F—117A飛機良好的作戰效率是建立在飛行員精疲力竭的基礎之上的。
據國外報刊報道,F—117A飛機飛行事故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飛行員身體非常疲勞,他們的身體和精神上的緊張程度達到了極限,一個工作日竟長達14小時。F—117A事故調查結果表明,在緊急情況下飛行員甚至沒有做出應急離機的嘗試。該機投入使用以來共損失4架。 國外報刊指出,美國F—117A戰術戰鬥機的機動性能較差。大過載轉彎時,飛行速度急劇減小。飛機座艙的後半球視野受到限制。該機的飛行性能使美國丟掉了美好的幻想,美國空軍將其稱爲“跛腳矮子”。老舊武器依然有效 F—117A被擊落不久,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即發表聲明,稱“夜鷹”是被俄羅斯制造的“立方”地空導彈擊落的。這種說法應該是可信的。
“立方”導彈就是人們所說的“薩姆—6”導彈。也許有人要問,“薩姆—6”的綽號不是叫“根弗”嗎?其實,“薩姆—6”、“根弗”都是北約的稱呼,俄羅斯將這種導彈稱爲“立方”,出口型叫“正方”。這種導彈是由俄羅斯的季霍米羅夫科學研究所研制的,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設計,1965年通過部隊試驗,1967年開始批量生産,1983年停産。“立方”導彈是一種機動式全天候、中近程、中低空導彈系統,主要用于野戰防空,能擊落超音速、亞音速飛行的物體。彈長5.85米,最大速度2.2馬赫,射程3—25公裏,射高25—14000米。單發導彈對空中常規目標的殺傷概率爲0.8—0.95,對巡航導彈的攔截概率爲0.3—0.4。該導彈爲三彈聯裝,進入發射陣地5分鍾後便可進行實彈發射,發現目標後的反應時間爲22秒。 近幾年來,根據不同國家的需要,對該導彈進行了一系列改進。其中包括安裝了電視光學導引頭,這使得該導彈能夠擊落不開雷達進行搜索的空中目標。提高了抗幹擾能力、無線電電子對抗能力和打擊現代空中目標的能力。 全世界共有包括南斯拉夫聯盟在內的25個國家裝備了這種導彈。南聯盟防空部隊正是用經過改進的薩姆—6導彈擊落了F—117A飛機。這說明老舊武器經過改進後依然能夠重新煥發青春。須騰出一個半徑160公裏的空域,這使空中作戰行動的組織和計劃複雜化。
第五,不得不獨立行動的F—117A飛行員在飛行中非常緊張。由于得不到有關的外部情況,必須避免出現哪怕是很小的偏差,准確保持預定飛行狀態,時間上要精確到秒,高度上要精確到米。實際上,F—117A飛機良好的作戰效率是建立在飛行員精疲力竭的基礎之上的。 據國外報刊報道,F—117A飛機飛行事故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飛行員身體非常疲勞,他們的身體和精神上的緊張程度達到了極限,一個工作日竟長達14小時。
F—117A事故調查結果表明,在緊急情況下飛行員甚至沒有做出應急離機的嘗試。該機投入使用以來共損失4架。
國外報刊指出,美國F—117A戰術戰鬥機的機動性能較差。大過載轉彎時,飛行速度急劇減小。飛機座艙的後半球視野受到限制。該機的飛行性能使美國丟掉了美好的幻想,美國空軍將其稱爲“跛腳矮子”。
老舊武器依然有效: F—117A被擊落不久,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即發表聲明,稱“夜鷹”是被俄羅斯制造的“立方”地空導彈擊落的。這種說法應該是可信的。 “立方”導彈就是人們所說的“薩姆—6”導彈。
也許有人要問,“薩姆—6”的綽號不是叫“根弗”嗎?
其實,“薩姆—6”、“根弗”都是北約的稱呼,俄羅斯將這種導彈稱爲“立方”,出口型叫“正方”。這種導彈是由俄羅斯的季霍米羅夫科學研究所研制的,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設計,1965年通過部隊試驗,1967年開始批量生産,1983年停産。“立方”導彈是一種機動式全天候、中近程、中低空導彈系統,主要用于野戰防空,能擊落超音速、亞音速飛行的物體。彈長5.85米,最大速度2.2馬赫,射程3—25公裏,射高25—14000米。單發導彈對空中常規目標的殺傷概率爲0.8—0.95,對巡航導彈的攔截概率爲0.3—0.4。該導彈爲三彈聯裝,進入發射陣地5分鍾後便可進行實彈發射,發現目標後的反應時間爲22秒。
近幾年來,根據不同國家的需要,對該導彈進行了一系列改進。其中包括安裝了電視光學導引頭,這使得該導彈能夠擊落不開雷達進行搜索的空中目標。提高了抗幹擾能力、無線電電子對抗能力和打擊現代空中目標的能力。 全世界共有包括南斯拉夫聯盟在內的25個國家裝備了這種導彈。南聯盟防空部隊正是用經過改進的薩姆—6導彈擊落了F—117A飛機。這說明老舊武器經過改進後依然能夠重新煥發青春。
2006年12月,由于F-117A戰機要分階段退役,美空軍第七戰鬥機中隊將于12月31日正式解散。美空軍將于15日下午在Holloman空軍基地舉行儀式來紀念這一重要曆史事件。第七戰鬥機中隊于1941年1月15日成立,1993年12月成爲F-117訓練單位,其主要任務是訓練F-117飛行員。因爲 F-117將于2008年全部退役,因此該單位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該單位的6架F-117A包括在首批退役的10架之內。
http://www.airforceworld.com/fighter/f11702.htm
前南擊落F-117內幕:雷達可以鎖定隱形飛機 2005年11月30日
曾擔任擊落美國空軍一架F-16戰機和一架F-117A型“夜鷹”隱形戰鬥機的南聯盟導彈連指揮官的達尼·佐爾坦最近以上校軍銜退役,他披露了他是如何擊落F-117A型“夜鷹”隱形戰鬥機的一些經驗。
佐爾坦當時是南聯盟第250旅第3連的指揮官,導彈連裝備有搜控雷達、電視跟蹤系統以及4部4聯裝薩姆-3導彈發射系統。薩姆-3導彈系統是1961年服役的,儘管經過了一些改進,但被認為不會對美軍飛機構成嚴重的威脅。佐爾坦的戰例是一位具有想像力和精力旺盛的領導人能舉得傑出戰果的一個範例。儘管他的許多同級和上級指揮官對北約的電子反措施感到無能為力,但他仍認為他可能使自己陳舊的導彈變成致命的武器。他採取的以下措施和他所取得的戰果是對那些認為先進技術本身就能在戰鬥中提供決定性優勢的警告。除了擊落兩架戰鬥機之外,佐爾坦的導彈連還迫使數十架戰機放棄轟炸任務以躲避它的導彈。
以下是他所取得這一戰果的九大原因:
佐爾坦的導彈連有200人,他熟知他們中的每個人,對他們進行了艱苦的訓練,所有的人員都能擔負自己的職責。雖然領導能力是關鍵的,但是團體的努力也是不可缺少的。
佐爾坦使用的許多有效手段都是美國防空專家能夠預料的。但是,由於確信南聯盟領導層無能,美軍預計不會在空襲時遇到真正抵抗。佐爾坦明白他的主要敵人是美軍哈姆反雷達導彈、電子探測系統和發現他方位的飛機發射的精確制導炸彈。因此佐爾坦下令全部通訊使用傳統的有線電話,絕不使動用手機或無線電臺。必要時指揮部派通訊員步行或者乘車傳令。當然這樣作很麻煩,但是避免了美軍電子偵聽系統確定他導彈連的具體位置。
佐爾坦的雷達和導彈發射器頻繁機動,他的部下總是在尋找新的進駐、機動和撤出陣地。在北約78天的空襲中,他的導彈連的機動距離達到了10萬多公里。
南聯盟情報機關向北約戰轟機起飛的意大利空軍基地附近派出了特工以收集情報。佐爾坦和其他導彈連指揮官能夠迅速獲知戰轟機起飛的時間,飛機機型和數量。
佐爾坦盡最大努力研究美國的隱形飛機技術和F-117隱形戰鬥機。有許多有關這一方面的非保密數據或者猜測。佐爾坦根據雷達只是很難發現隱形飛機的事實研究出了發現隱形飛機的方法。佐爾坦想出了讓自己的雷達更好地鎖定隱形飛機的功能,但是他拒絕公開披露這方面的技術。
南聯盟軍隊還廣泛設立了人力觀查哨網路,這些觀查員能夠在轟炸機入境後發出報告並提供飛機的進一步飛行資訊。
海外間諜和觀察哨使佐爾坦能夠將雷達開機時間保持在最短時間內。這使美國壓制空防的戰鬥機很難使用哈姆反雷達導彈。佐爾坦的雷達從未被哈姆反雷達導彈擊中過。
佐爾坦使用人力觀察哨和快速開雷達的戰法,對美軍的戰轟機實施突然的短距離開火。薩姆-3型導彈使用的是地面制導,所以必須在飛機使用電子干擾和機動動作之前突然開火。F-117是在飛行至距導彈連只有13公里的地方被擊落的。
佐爾坦的成功也部分取決於他的敵人的失誤。北約指揮官總是讓戰轟機使用同樣的飛行路線,並且沒有認真的對像佐爾坦這樣的威脅予以足夠的重視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因此,永遠不要低估你的對手。
http://61.129.65.8:82/gate/big5/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62186/node62667/node62668/node103375/userobject1ai1686662.html
“掠食者”損失過半 美軍無人機三大戰損原因
軍用無人機在英美等國家中名聲不錯,但從反恐戰場傳來的質疑聲也愈加強烈,而美國《空軍時報》24日的報導更為“反無人機潮”提供了依據。該報導稱,美國空軍在過去6年的反恐戰爭中已損失半數“掠食者”無人機,如此慘痛的損失讓財大氣粗的美軍也不得不認真考慮無人機的使用策略。
美軍逢戰必用無人機
無人機一直是美軍推行的“無人戰爭”中的核心作戰工具。據美軍披露,僅在伊拉克戰區,無人機的數量已從2003年開戰之初屈指可數的120架猛增到700多架,類型超過10種。美國CNN電視網曾多次發佈這樣的畫面:無人機幫助美軍摧毀薩達姆政權在巴格達的電視信號發射塔;費盧傑居民朝美軍開槍後,無人機迅速炸毀一幢向美軍開火的房屋;在美軍特種部隊襲擊武裝分子營地時,總有無人機在空中充當觀察哨。
不過正所謂“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美軍“逢戰必用無人機”的模式也使其損耗率大大增加。從2003年參加伊拉克戰爭迄今,美軍第15遠征偵察中隊的無人機群傷痕累累,而且不斷有戰場墜毀或報廢飛機需要緊急替換。美軍投入實戰的90餘架“掠食者”無人機,超過一半已徹底損失。美國空軍參謀長莫斯利坦言,美軍無人機單位平均出勤損失率接近50%,這意味著無人機參加每次戰鬥都有一半的幾率遭到損失。
無人機損失的三大原因
美軍的統計表明,無人機的損失主要是由地面敵對火力、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空中相撞事故等引起的。
目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上,美軍無人機的高度大多在3500英尺左右,這正好處於反美武裝地面火力的絕佳射程之內,加上大部分無人機飛行速度慢,被攻擊時很難逃脫。價值連城的美國“全球鷹”遠端無人偵察機就曾墜毀在阿富汗,美軍事後推測,它可能是被塔利班分子用AK-47步槍擊落的,因為殘骸中引擎部位已被AK-47步槍子彈打成了蜂窩。
惡劣的戰區環境也對無人機造成嚴重傷害。洛‧馬公司的報告稱阿富汗和伊拉克荒漠中的沙礫能像細菌一樣鑽進無人機暴露的儀錶設備和動力艙中。美第4機械化步兵師曾在伊拉克戰場征戰9個月,使用的“先鋒”、“探索者”、“銀狐”等戰術無人偵察機因氣候原因損失達數十架之多。
無人機的大量使用還導致“交通事故”頻生。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各軍種及情報部門之間缺乏使用飛行器的共同政策及資訊通報管道,使得無人機經常與有人駕駛飛機“搶航線”。2004年11月,一架“大鴉”無人機撞上OH-58偵察直升機,造成兩名飛行員喪生,此後又發生多起無人機與飛機相撞的險情。許多戰鬥機飛行員抱怨無人機塞滿了戰鬥空域,自己都沒法升空值勤了。
控制損失率,提高可靠性
巨大的損耗並未打擊美國軍方使用無人機的信心,美軍今後要做的是讓無人機更耐用,更接近全天候使用的要求。美國《防務內參》報導,五角大樓正在修訂新版《無人機路線圖》,它將把無人機歸類為戰略型和可消耗型兩大類,突出大型偵察/攻擊無人機的耐用性,加強機體結構,使它在更高空域飛行,避免無謂損失。同時,美軍將加大袖珍無人機的研製力度,這些飛機將被當作戰場消耗品,廣泛採納民用技術,即便有所損失,也不會讓美軍心疼。英國簡氏空軍問題專家大衛‧亨布林認為,無人機的高科技光環雖然有所消退,但美軍絕不會放棄它。(《環球時報》)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7-03/01/content_5786226.htm
另參本館:
《隱形技術:無形戰爭》中國雷達 機載有源相控雷達 武器如何隱身?
《隱形飛機及其克星》 反F-22 仿F-22 F-22 B-2 F-117 RQ-4全球鷹 捕食者UAV
隱形軍艦 022隱形導彈快艇之爭議 2208隱身導彈艇 美M80短劍 (Stiletto)隱形快艇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