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蛙堅決反對與爬蟲湊在一起,不像那賤兔自甘「蛇盤兔」。
蛙兄,小心喊破了牛皮,也別忘了自己是兩生類,很容易喉乾皮躁的。
你很清高,瞧不起咱水陸兩棲是嗎?你太不合時宜了,上了那些學者的當,什麼不能學官兩棲,如今他們自己不知几棲了,學官產社媒不算啥,連總统的尿盆旁、夫人的輪椅邊,都可棲。
這樣多棲好嗎?像你號稱能用肺和皮呼吸,可一生就像保濕廣告上的美女,沒了化妝品,青蛙王子也成了粗皮蟾蜍,不只!你會成蛙乾。
咱還是「蛙神」哩!
就像「國師」一樣,随便給你們個封號,就鼓起牛皮幫主人大吹大嗚,那天當田雞烹了都不知。
咱蟾蜍就不吃這一套,任憑人怎麼諷刺咱「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咱也不改一身癩皮裝,就算在月官的護法地位被月兔搶走了,「劉海」再怎麽「戲金蟾」,即便被列入「五毒」,也不脫滿身是毒的外皮。
可惜蟾蜍還是難逃人的毒手,入藥做毒箭,這叫「以毒攻毒」。可見還是當水噹噹的蛙比較好,幹嘛把自己弄得蛙不成蛙、蜥不像蜥的。
演化總有過渡,就你你們兩生是介於水生和陸生的怪物,而蟾蜍又是介於蛙和蜥之間的怪物~
這是那門子的分類法,若論長相我寧可選娃娃魚當爬行之祖。
這我不同意,咱麗蜥已有三億四千萬年了,所以蜥蜴才是爬行類之祖。當時盤古大地還沒因板塊運動大陸漂移而分裂,那時天乾地燥食物不多,咱蜥粗皮上有角質化鱗片可耐旱,吃的又是些小昆蟲可耐飢,加上「變溫、冬眠」,「適者生存」於是陸地就成咱天下。
這話聽來很熟悉,哦!是「恐龍的天下」吧,對了,恐龍怎會「乞丐趕廟公」奪了你們地盤?
這些不孝子孫竟以咱蜥為生!
堂兄,我們早就分家了好不好,別老以為自己是長房長孫的。連人都是食人族後代了,更何況咱爬蟲。
「自作孽不可活」,遭報應了,「恐龍滅絕了!」。
聽你的口氣好像蠻幸災樂禍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什麼「恐龍滅絕了」,這全是英美霸權想以「恐龍和羅馬帝國」為鑑,所提出的假問題~
你才泛政活化,雖道全世界各地那麼多恐龍化石全是英美人士假造出來的?
化石和史料一樣,都需要解釋的。就以恐龍為何滅亡的各種原因中,除了六千萬年的「小行星撞地球」之外全是沒證据的,其中包括什麼咱太巨太擁擠了、自相殘殺、殺龍取卵、食物不夠吃、氣候巨變、病毒、吃了有毒植物~等,全都是假間題下的歪裡化。就連行星撞地球,即便「核爆冬天效應」產生了,大恐龍都死亡,那和鱷魚、蜥蜴等一樣的小恐龍怎也沒了?還有在撞地球前也有不少恐龍消失了比如「始祖鳥」,可是反思一下,咱龍子龍孫真的滅絕了嗎?顯然不是,就好比始祖鳥、中華恐鳥,可能都已演化成其他物種了。
果然是打不死的中國龍,從《易經》開始,變化莫測的中國龍老是能復活,難怪老美要提出「中國威脅論」。
是美帝需要假想敵吧!尤其在蘇联瓦解之後。
搞清楚,咱美帝可是「善霸」,不會像恐龍、羅馬、蘇聯等「惡霸」。
這倒是真的,美帝為何不會重蹈覆轍?因為用很美善的「民主自由人權」來包裝並加以好萊塢式娛樂工業的傳播,要不以他們消耗全球資源八成的掠奪、遠超過羅馬與恐龍,早就該滅亡了。
所以只要順著人性,即便喝他血吃他肉,他也不會反抗,除了那些基本教義派極端分子。不然虛構的《侏羅紀公園》怎能大賣於全世界。
這叫「寓宣傳於娛樂」,比共產國家的「統戰」不知高明多少倍。
中共現在不是也成了世界工廠,產品行銷全世界,連貴館展架的恐龍也是。
所以更要宣傳「中國威脅論」,免得那天展示的成了解放軍。
台北樹蛙
陽明山上竹林間的台北樹蛙 很中國
國花梅花愈冷愈開花陽明山 很中國
明代的大哲學家取代了草山 很中國
當年在陽明山體悟宋明理學 很中國
不解台北樹蛙為何愈冷愈多 很中國
原來是為了躲避台灣青竹絲 去中國
那只青竹絲台灣蛇都要冬眠 去中國
台北樹蛙真是有先見之明早 去中國
愈冷愈生卵只為了敷衍等局 去中國
管他冷熱冬夏能活下來就行 去中國
如今陽明山上梅花已沒人理 很台灣
早就被中正廟裡野白合取代 很台灣
陽明山何時才能改回為草山 很台灣
國花何時才能正名為野白合 很台灣
台北樹蛙還是愈冷愈多一樣 很台灣
鰐魚的眼淚
不就是兔死狐悲 鱷魚的眼淚
不就是悲歡離合 情人的眼淚
鱷魚腎虧所以要用淚腺來排塩
情人心傷所以要用眼淚來洗臉
再怎麼悲傷的淚眼歷經大滅絕
也會變得海枯石爛心腸硬起來
史前巨鱷連大腕龍也敢拖下水
一條低實喝水的牛鈴算啥咱鱷
孵蛋時不小心靠近的虎也敢咬
再怎麼悲傷的眼淚歷經大分離
也會流乾海枯石爛心腸硬起來
孕前小姐連隻蟑螂也怕得吱叫
孕中女人為了補身殺隻雞算啥
孕後母親為了護子連虎口也入
詳參【圖博館】:我的相簿:叢林野獸 叢林野獸 《侏羅紀公園》 《顛覆侏羅紀公園》 《侏羅雞公園》 《美國的霸權泡沫》 《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新美帝國主義》美善的《帝國》
台北樹蛙
鰐魚的眼淚
蛇盤兔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劉海戲金蟾
兩棲綱>百度百科
大鲵
蚓螈
蚓螈目
蝾螈
有尾目
无尾目
兩棲綱(Amphibia)脊椎動物亞門的1綱。是一類原始的、初登陸的、具五趾型的變溫四足動物,皮膚裸露,分泌腺衆多,混合型血液循環。其個體發育周期有一個變態過程,即以鰓(新生器官)呼吸生活于水中的幼體,在短期內完成變態,成爲以肺呼吸能營陸地生活的成體。現生的有3目約40科400屬4000種。除南極洲和海洋性島嶼外,遍布全球。中國現有11科40屬270余種,主要分布于秦嶺以南,華西和西南山區屬種最多。兩棲動物既有從魚類繼承下來適于水生的性狀,如卵和幼體的形態及産卵方式等;又有新生的適應于陸棲的性狀,如感覺器、運動裝置及呼吸循環系統等。變態既是一種新生適應,又反映了由水到陸主要器官系統的改變過程。
兩棲綱(Amphibia) 屬于脊椎動物亞門。是從水生過渡到陸生的脊椎動物,具有水生脊椎動物與陸生脊椎動物的雙重特性。它們既保留了水生祖先的一些特征,如生殖和發育仍在水中進行,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沒有成對的附肢等;同時幼體變態發育成成體時,獲得了真正陸地脊椎動物的許多特征,如用肺呼吸,具有五趾型四肢等。兩棲類動物約有4000多種,常見的如大鯢,俗稱“娃娃魚”,以及蛙類等。
現存兩棲類中最小的是古巴蛙(Sminthillus limbatus),體長不到12公厘(約0.5寸)。最大的是東亞的大鯢,體長達160公分(約63寸)。兩棲綱種數少于任何其它陸生脊椎動物綱。結構變異很大︰蟃螈體型較長,無附肢,形似蠕蟲;而蛙類的身體粗短,無尾,腿長。分布于全世界,但大多集中在熱帶地區;個別科和許多屬僅見于熱帶。蠑螈主要分布在北溫帶,只有一個科也見于中美和南美北部。雨蛙科(Hylidae, 即樹蟾科)最北分布到加拿大西北部的沼澤地;蛙科除南極、紐西蘭和格陵蘭外,所有的主要地區皆有分布。蚓螈遍布熱帶。蟃螈僅分布于美國東南部和墨西哥東北部。
本綱大多數種皆營獨居生活;但蛙類的許多種類在春、夏兩季聚集在一起鳴叫。多數種類具水生幼體階段,經變態成爲陸生的成體。個別特殊種類終生營水生生活。但許多種蠑螈和蛙以及所有的産卵蚓螈都離開開闊的水域産卵。某些種類無水生幼體階段。大多數兩生類在繁殖地與其棲息地之間進行季節性的遷徙運動。蚓螈、蟃螈及某些蠑螈的生殖地和棲息地是同一地點,但其它的種類必須進行年度旅行。如從比較幹燥的小山邊轉移到某些池塘或山谷的小溪流中。會叫的雄性蛙和蟾蜍發現適于繁殖的地域後發出的叫聲可將0.4或0.8公裏(1/4或1/2哩)之外的其它雄性和雌性招來。
蚓螈和大多數蠑螈體內受精。蟃螈是體內還是體外受精尚未搞清。除少數例外,大部分蛙類和蟾蜍都是體外受精。大多數蚓螈産卵于陸上;水生種類卵胎生。蟃螈和多數蠑螈産卵于水中,其余蠑螈産卵于陸上、洞巢、腐木或潮濕的碎石中。蛙類的護卵方式各種各樣。在北溫帶,大多數種類産卵于池塘或溪流;許多熱帶種類護卵的方法很稀奇。有的將卵産于地洞裏,待蝌蚪孵出後,雄蛙將小蝌蚪放在背上送到水中。有些種類的雌性背上有一特殊的小袋,卵被放在小袋裏直至孵化。雄性達爾文蛙達爾文蛙將卵放在聲囊裏發育成幼蛙。皮膚柔軟,無鱗,無腺體,對幹燥特別敏感,故潮濕的環境是其主要生態需要。雖有少數種類終生生活在水中,但大多數種類至少在陸上生活一段時間,或在潮濕的碎石下,或在水域附近。個別種類陸棲性較強,但亦不能完全脫離潮濕的環境。
兩棲類起源于古代的總鰭魚類(crossopterygian)。早泥盆世最早的兩棲類是魚頭螈,鰭變成了具五趾、又短又粗的附肢,其尾有些像現代的肺魚,尾鰭有鰭條的支持。但魚頭螈具某些特化結構,故它可能僅系向現代兩棲類進化過程中的旁支。
形態與機能 現代型兩棲動物皮膚裸露而濕潤,通透性強,起到調控水分、交換氣體的作用;皮膚滿布多細胞粘液腺和表皮下/內微血管,在濕潤狀態下爲肺的輔助器官。此外還有“毒腺”。隨著肺的發生,循環系統也有相當大的改變:心房分隔爲兩個,分別接納來自肺循環與體循環的血液,心室爲1個,其中有混合的靜脈血和動脈血。新陳代謝率低,對潮濕溫暖環境條件的依賴性強。
現代型頭部骨片少,骨化程度弱;頭顱扁平而短,眼眶與顳部相通,枕部短于面部,與已絕滅的古兩棲類大不相同。枕髁兩個。椎骨有前、後關節突,脊柱和附肢骨相應起了變化。脊柱分化有頸椎和薦椎各1枚,軀椎和尾椎的數目因種類而異。肋骨短或無,無胸廓。主要由鼻瓣和口腔的動作將空氣壓入(而不是吸入)肺內。肩帶不再象魚類那樣與頭後部骨片關聯,而是懸于肌肉之間,頭部與前肢的活動互不受牽制;腰帶與薦椎相關聯,因而擴大了活動範圍和增強了支撐身體的能力。指4、5趾爲主。骨骼肌肉系的形態機能,比水生的魚類有更大的堅韌性和靈活性。左右麥克爾氏軟骨相接處或有細小頤骨。
有內鼻孔。連接內外鼻孔的鼻道除司嗅覺外,還是肺呼吸必備的關鍵性結構。有保護眼睛的眼瞼和淚腺。有捕獵食物的肉質舌,有濕潤舌面的頜間腺。有中耳發生,耳蓋骨與耳柱骨形成本綱所特有的複合結構;通過中耳可將聲波傳導到內耳。耳柱骨與魚類的舌頜骨是同源器官。大腦開始分爲兩個半球。腦神經10對。
生殖發育 以體外受精爲主,少數可行體內受精,但無真正的交接器──陰莖。卵生,偶有卵胎生或胎生。卵小而多,除卵膠膜外,無其它護卵裝置,與魚類一樣同屬于無羊膜動物,這是向完全陸棲發展的障礙。幼體階段有側線器官,以鰓呼吸,鰓的形態、發生與魚類的迥然不同,屬新生器官。幼體形態不能代表近祖型性狀,經過變態幼體器官或萎縮或消失或改組,形成有顯著進步趨勢的成體。成體與幼體兩個階段形態上的差別越顯著(如無尾目),變態也越劇烈,對繁衍後代也越有利。在變態前後的兩個生長發育階段不能完全脫離水域或潮濕小生境而生存,這是過渡類群的關鍵特征。
生態分布 除了海洋和大沙漠以外,平原、丘陵、高山和高原的各種生境中均有分布。垂直分布可達5000米。個別種能耐半鹹水。在熱帶、亞熱帶濕熱地區種類最多,南北溫帶種類遞減,僅個別種可達北極圈南緣。有水棲、陸棲、樹棲和穴居等。一般于黃昏至黎明時在隱蔽處活動頻繁,酷熱或嚴寒季節以夏蟄或冬眠方式度過。攝取動物性食物(蛙類蝌蚪刮取植物性食物爲主)。魚、蛇、鳥、獸等都能成爲它們的天敵。
起源與演化 1932年在格陵蘭東部晚泥盆世地層中發現魚石螈,它既有繼承魚類的祖征,如殘留的兩小塊鰓蓋骨和位于尾部的鰭條;又有兩棲類的新征,如內鼻孔,耳鼓窩表示有中耳發生和典型的五趾型四肢等。總鰭魚類的扇骨魚類偶鰭已孕育著發展爲五趾型的趨勢。這些顯示了硬骨魚類與兩棲類可能有的淵源關系。近年來有人認爲魚石螈類只是已特化了的和能適應陸地生活的基本結構的一個旁支。兩棲綱的起源與演化爭議頗多,尚待探索。
分類系統 依據牙齒是否迷齒型、椎體結構形式等,兩棲綱分爲3個亞綱。
迷齒亞綱 均有迷齒,全部爲化石。
殼椎亞綱 牙齒不是迷齒型,全部爲化石。
滑體亞綱 頭部骨片少,包括近代型的兩棲動物。有無尾目、有尾目和蚓螈目三個目。過去有人以椎體爲依據,認爲無尾目起源于迷齒亞綱,蚓螈目和有尾目起源于殼椎亞綱,還有其它論點,其論據均不充分。根據3目的主要共性,可歸並爲一個亞綱。共性爲:皮膚有多細胞粘液腺,爲輔助呼吸器官;有特有的莖齒型牙齒即齒冠與齒莖之間有一圈水泥樣的柔軟帶;眼眶與顳部相通;有耳蓋骨──耳柱骨的複合結構;有從生殖脊發生的脂肪體;視網膜上有綠柱細胞;內耳有兩棲乳突等。這些共性並不與生態適應直接有關,反映了滑體亞綱單元起源的可能性是存在的。3目之間形態上的差別顯著有無肢者、有有尾者、有無尾者,並與各自的運動方式相適應,它們的繁殖方式也有一些不同。目前對3目的分化過程,還沒有充分的論據。
兩棲綱(AMPHIBIA)--動物界的登陸者
兩棲類的進化地位
從泥盆紀總鰭魚類進化而來的兩棲類,即使在最原始的晚泥盆世Ichthyostega(魚石螈)中也表現出它們在向陸地推進方面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四肢發展成爲強有力的、適于陸地行走的推進器官,能用肺呼吸空氣等,但是它們在生殖方面卻沒有發展,仍像魚類一樣,卵無羊膜結構,必須産在水中並在水中孵化。幼體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變態後生長出四肢,爬上陸地,用肺呼吸。這些就是兩棲類的鑒別特征。這樣的特征反映了兩棲類從魚類進化而來的系統發生曆史,也反映了兩棲類的進化地位。
現存兩棲類的無尾類從進化曆史來看,它們是非常特化的類群。現代有尾類蠑螈的形態特征代表兩棲類的一般特征,它們四肢發達,有長尾,非常像晚泥盆世的魚石螈。魚石螈的骨骼形態特征,特別是肢骨特征,奠定了後來陸棲四足脊椎動物的基礎。由于它剛從總鰭魚類進化而來,所以它的頭骨仍保留著較多的骨片,相似于它的魚類祖先。
兩棲類的生存時代
根據化石記錄,最早的兩棲類出現于泥盆紀晚期,它們是從總鰭魚類進化而來的。泥盆紀以後,它們分支進化出多種多樣的類群。在石炭紀和二疊紀期間它們不僅種類繁多,而且許多類群中有相當大的個體,成爲當時地球上占優勢的動物。雖然爬行類在石炭紀已經出現,但在石炭紀和二疊紀時,它們在多樣性及個體大小方面還比不上兩棲類,所以石炭紀和二疊紀又稱爲兩棲類的時代。在二疊紀之後,兩棲類便衰落了,在晚古生代繁盛的多數種類在二疊紀晚期絕滅了,少數種類可以殘存到中生代的早、中期。可能起源于晚古生代晚期並在三疊紀有可靠化石記錄的現代兩棲類,經過中生代生存至今,就是現在人們非常熟悉的青蛙、蟾蜍和蠑螈等等。在世界上晚古生代的兩棲類化石發現了不少,有許多非常完整的骨架。我國古生代兩棲類的化石記錄僅有新疆天山一處,而在中生代的地層中則多處發現了古生代殘存下來的迷齒兩棲類。
形態
四肢發展成爲強有力的、適于陸地行走的推進器官,有長尾;能用肺呼吸;卵無羊膜結構,必須産在水中並在水中孵化;幼體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變態後生長出四肢,爬上陸地,用肺呼吸。
從總鰭魚類繼承而來的具有兩種椎體要素的早期兩棲類向著加強脊柱,支撐身體重量,適于陸地生活的方向發展。椎體的結構和形態成爲兩棲綱分類的基礎。
兩棲類的椎體形態有兩種類型,一種叫殼椎(husk vertebra),古生代許多小的兩棲類和現代兩棲類具有這種椎體形態,這種椎體是單一的一塊,常中空;另一種叫弓椎(arch vertebra),這種椎體由間椎體(intercentrum)和側椎體(Pleurocentrum)兩種骨骼要素所組成,這樣的椎體是從總鰭魚類直接繼承而來的。殼椎可能是由此種弓椎進一步發展而成的。弓椎是晚古生代的迷齒兩棲類中發現的,它們在今天的高等的脊椎動物各綱中仍變態地存在著。
分類
兩棲綱共分爲如下的三個亞綱:
迷齒亞綱(Labyrinthodontia) 古生代後期和三疊紀的頭骨堅固,有複雜脊椎骨的兩棲類
殼椎亞綱(Lepospondyli) 石炭紀至三疊紀(?二疊紀),具有線軸狀椎骨的兩棲類
滑體亞綱(Lissamphibia或稱無甲亞綱) 三疊紀至現代身體光滑的兩棲類
http://baike.baidu.com/view/413130.html?tp=0_11
爬行類>百度百科
云贵中国龙龟
丁氏滇龙(Dianopachysaurus di)
鳍龙类
鱼龙类(Ichthyosaurs)
屬于脊椎動物亞門。它們的身體構造和生理機能比兩棲類更能適應陸地生活環境。身體已明顯分爲頭、頸、軀幹、四肢和尾部。頸部較發達,可以靈活轉動,增加了捕食能力,能更充分發揮頭部眼等感覺器官的功能。骨骼發達,對于支持身體、保護內髒和增強運動能力都提供了條件。用肺呼吸,心髒由兩心耳和分隔不完全的兩心室構成,逐步向把動脈血和靜脈血分隔開的方向進化。大腦結構比兩棲類有了進一步發展,感覺器官也增加了複雜程度,功能增強。
在爬行動物的生殖發育過程中,卵的結構和胚胎發育也出現一些變化,卵外包著堅硬的石灰質外殼,能防止卵內水分的蒸發,同時是體內受精,擺脫了生殖發育中受精時對水的依賴;胚胎發育中出現羊膜和羊水,胚胎可以在羊水中發育,既可防止幹燥,又能避免機械損傷。
爬行動物在中生代很繁盛,幾乎遍布全球,恐龍就是當時的代表。以後由于氣候和地殼的變動,絕大多數種類滅絕。現存種類約5000多種,常見的有蜥蜴、蛇、龜、鼈、鱷魚等。
爬行綱是體被角質鱗或硬甲、在陸地繁殖的變溫羊膜動物(Amniota)。是一支從古兩棲類在古生代石炭紀末期分化出來産羊膜卵的類群,它們不但繼承了兩棲動物初步登陸的特性,而且在防止體內水分蒸發,以及適應陸地生活和繁殖等方面,獲得了進一步發展。爬行類是真正的陸棲脊椎動物,同時古爬行類還是鳥、獸等更高等的恒溫羊膜動物的演化原祖,因此,本綱動物在脊椎動物進化中具有承上啓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
爬行綱在地質史的中生代曾盛極一時,種類和數量極其繁多,在中生代的末期出現衰退。現存種類只包括鱷、龜、蜥蜴和蛇等動物。其中個體最大的是産于亞洲東南部的網蟒(Python reticulatus),全長可達9.9m,而最小的蜥蜴爲斑點圓趾虎(Sphaerodactylus argus),全長卻只有36mm。除南極地區外,分布幾乎遍及全球而尤以南半球的種類更爲繁多,能棲息于平原、山地、森林、草原、荒漠。海洋和內陸水域等各種生活環境,少數幾種蜥蜴(西藏沙蜥 Phrynocephalus theobaldi、紅尾沙蜥 P. erythrurus)的最高垂直分布點可達海拔五千多米的青藏高原寒漠地帶。
爬行動物真正脫離水環境的特點
爬行動物是體被鱗片或硬甲、在陸地繁殖的變溫羊膜動物。爬行動物由石炭紀末期的古代兩棲類進化而來,是真正適應陸棲生活的最高等的變溫脊椎動物。
爬行動物爲真正脫離水環境的陸地生活(有些現代種類爲水中生活,屬于次生性現象)的類群。同兩棲動物比較,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陸地繁殖的問題
(2)防止體內水分蒸發(丟失)
(3)陸地長距離運動,適應輻射
解決上述問題,在身體結構方面發生的變化主要有(進步性特征):
1.1 羊膜卵(amniotice egg)的出現
羊膜卵是早期爬行類適應陸地幹燥環境的一個必要條件。它們不再被産于水中,但不會幹掉,而且利用空氣中的氧氣供應胚胎發育。羊膜卵外包以1層保護性的卵殼,或柔韌如皮革、或爲堅硬的石灰質殼,以防止卵內水分蒸發,避免機械的或細菌的傷害。卵殼表面有許多小孔,通氣性能良好,保證胚胎發育期間的氣體代謝。
羊膜卵內有大的卵黃囊(yolk sac),儲存卵黃以保證胚胎發育的營養需求。在胚胎發育至原腸期後,胚胎周圍産生向上突起的環狀褶皺,環繞胚胎生長,最終將胚胎包在一個具有2層膜的囊中,外層爲絨毛膜(chorion),內層爲羊膜(amnion)。羊膜腔(amniotic cavity)是一個充滿羊水的密閉的腔,胚胎浸于其中。這爲胚胎提供了一個發育所需要的水環境。
胚胎後腸突出形成尿囊(allantois),位于羊膜和絨毛膜之間,收集胚胎代謝産生的廢物尿酸,同時尿囊膜上富于毛細血管,充當胚胎的“肺”,氧氣和二氧化碳通過多孔的卵殼在尿囊膜上進行氣體交換。
爬行類具有某種類型的交配器官,允許體內受精。體內受精顯然需要具殼卵,精子必須在封閉前進入卵子。從一對精巢出來的精子通過輸卵管輸送到交配器官,交配器官是一種泄殖勝壁的外翻物。雌性系統由一對卵巢和輸卵管組成。輸卵管腺壁分泌大型卵的蛋白質和蛋殼。
由于羊膜卵的出現,使脊椎動物完全擺脫了在個體發育中對水的依賴,從而真正適應了陸地生活,成爲完全的陸生動物。
1.2 爬行類具有堅韌、幹燥、防止幹旱和身體損傷的保護性鱗片。
皮膚是由薄的表皮定期的脫皮、和發育良好的緊密真皮所組成的。真皮具色素細胞,有色細胞使許多蜥蜴類和蛇類具有顯明的各種顔色,價值昂貴的書袋和鞋就是由鱷皮蛇皮制成的皮革,對動物來說它們是不幸的,爬行類特化的鱗片多數起源于表皮,與魚類鱗片是不同源的,魚鱗是骨質的,真皮的結構。有些爬行類如鱷類,鱗片保留終身,逐漸地生長以替換磨損。而另一些爬行類,例如蛇類和蜥蜴類,在舊的鱗片下長出新的鱗片,並間隔地蛻掉舊鱗片。在蛇類蛻皮時舊的皮(表皮和鱗片)由內向外翻轉而蛻皮,在蜥蜴則由舊皮裂開而蛻落,通常未受損傷,正面裂開或小塊蛻落。
1.3 爬行類比兩棲類具更有效的循環系統和較高的血壓
所有爬行類的右心房,均接受由身而來的缺氧血;完全隔開的左心房接受右心室而來的含氧血液。鱷類。有二個完全隔開的心室,即二心室二心房,是最先具有四室心髒的動物,而其他爬行類具有不完全隔開的心室。即使在那些爬行類具有不完全隔開的心室,心髒內的型式也能防止流自肺部(含氧的)和身體(缺氧的)血的混合;因此,全部爬行類具有分開的二個循環系統功能。
爬行類沒有鰓循環,每側第五對動脈弓消失、第三對變成頸動脈、第四對變成體動脈弓和第六對變成腦動脈。體動脈弓一對,不同于鳥類和哺乳類的單一動脈弓。鱷類(圖1-2)缺動脈圓錐和動脈幹。靜脈血通過一對前大靜脈和單一後大靜脈運回心髒靜脈竇。具有腎門和肝門靜脈系統。血液裏包含有橢圓形、有核的血球,比兩棲類的血球小。
1.4 主要以肺呼吸
爬行類的肺比兩棲類的更發達。爬行類幾乎依靠唯一的肺交換氣體。某些水棲龜類則以咽頭膜補充呼吸。爬行類的肺部比兩棲類的有較大的呼吸面積,如同高等脊椎動物吸氣入肺,而不是象兩棲類依靠口腔肌肉吞氣人肺。爬行類已經完全放棄了大多數兩棲類十分重要的皮膚呼吸。
爬行類同其它溫血動物一樣,采用胸腹式呼吸,即胸腔有節奏地擴張和縮小,完成氣體的吸入和呼出。爬行類依靠外肋間肌肉收縮,提起肋骨,擴展胸腔,吸入空氣進入肺部;當內肋間肌肉收縮時,可牽引肋骨後降,胸腔縮小,肺部呼出氣體。
爬行類的體腔大部分是以腸系膜、韌帶和腹膜褶分隔成囊。心髒包在圍心囊內(圖2-1)。龜的肺髒位于腹腔的外邊。蜥蜴類以後肝隔膜將腹腔分成二部分,而鱷類具有一種類似隔膜,內含肌肉參與呼吸活動。
避役,肺末端問後方內髒中突出一些長的中空氣囊(暫時儲存氣體),它表示了鳥類氣囊的前驅。
胸廓爲羊膜動物特有,首先出現在爬行動物中,與加強呼吸作用(胸腹式呼吸)和保護內髒器官的機能密切相關。胸廓由胸部的肋骨和胸骨組成。
1.5 腎功能加強
爬行類腎髒屬于進步的後腎類型,具有它自己的輸尿管通至外部。腎髒具有保存寶貴的水和極有效地産生少量的尿,排泄出的氮廢物是尿酸而不是尿素或氨。尿酸具有低藥溶解度,在溶液中很快沈澱,因此,許多爬行類的尿是半固體糊狀。
1.6 神經系統逐步複雜化
全部爬行類,除了沒有附肢的種類以外,均具有比兩棲類能更好地支持身體和更有效地在陸地爬行的四肢。多數恐龍僅依靠有力的後肢行走。
爬行類比兩棲類具有更發達的神經系統。雖然爬行類的腦小,按腦的其他部分大小面積而說大腦是增大了。鱷類首先具有真正的大腦皮層(新腦皮)。具有更發達的中樞神經系統聯系,出現兩棲類所沒有的各種複雜行爲。
爬行類除了神經末梢外,有12對腦神經,(兩棲類10對)。更發達的周圍神經系統使爬行類更有效地運動。
爬行類身體構造的不完善性
爬行動物由于進化曆史相對較短,在身體結構特征方面也有一些不完善性。
2.1 爬行類大都披著防水的外骨骼以及仍有堅實、數量較多的內骨骼,增加了身體的重量,不利于快速運動。但是頭骨出現了2個新的結構:
(1)爬行類頭骨最重要的特點是顳窩(tempotal fossa)的出現在頭骨兩側、眼眶後部有l-2個孔洞,由周圍的一定骨片形成的領弓圍成,稱顳窩。顳窩是顳肌附著部位,它的出現與咀嚼肌有效地執行咀嚼功能有關,並爲更加發達的咀嚼肌的收縮提供足夠的空間。顆窩的出現有以下幾種類型:
無顳窩類(Anapsida):無顳窩存在。古林龍類(Cotylosauria)屬于此類。傳統分類觀點認爲現代龜鼈類頭骨屬無顳窩類,但有些種類出現次生性孔洞。
雙顳窩類(Diapsida):頭骨每側有2個顳窩,大多數古代爬行類、大多數現代爬行類蜥蜴、蛇、鱷)和鳥類屬于此類。
合顳窩類(Synapsida):頭骨每側有1個顳窩,古代獸齒類(Theriodont)和由此演化出的哺乳類屬于此類。
(2)次生齶(secondary palate)出現 次生齶由前頜骨、上頜骨、齶骨等骨的齶突共同形成。次生齶出現使口腔和鼻腔得以分隔,內鼻孔後移,使呼吸通道暢通,呼吸效率提高,而且當動物吞食大型食物時仍得以正常呼吸。鱷類有完整的次生跨,鼻腔和口腔完全分隔。
2.2 爬行類鈎樣齒變化不大,沒有顯出象哺乳類牙齒的分化;牙齒生在槽內(槽生齒)或融合在骨的表面(端生齒)。許多牙齒排成二行沿著上頜的前頜骨,和下頜的齒骨。龜類缺乏牙齒,僅具有角質的喙。
2.3 腺體種類少,簡單。但頰腺變化相當大。蛇類的上唇腺變成毒腺。胃呈紡錘形,內含胃腺。某些爬行類(鱷類)具有能磨碎食物的細礫和胃石。來自肝和胰的導管與短的十二指腸連接。中腸壁形成褶,但無腺體。
2.4 爬行類神經系統雖然比兩棲類較進步,但小——沒有超過體重的1%。
2.5 大多數爬行類聽覺不健全,感官貧乏。鋤鼻器(賈氏器)——唯一的感覺器官,是鼻囊的隔開部,和口腔相通;鋤鼻器在蛇類和蜥蜴類特別發達。鋤鼻器充滿嗅神經的分枝,用于口腔裏嗅知食物。在蛇類,外界氣味粘附在閃動的舌頭上,攜帶到口腔和鋤鼻器。
爬行類現生種類不多,全世界約有6300種,隸屬4目(5目,將有鱗目劃分爲蜥蜴目和蛇目),我國有300多種(表2-1)。多數種類以滅絕,地質史中的中生代的白堊紀(距近1.8—1.13億年期間)是爬行動物的繁盛時代,有許多類群,以恐龍爲最著稱(圖 2-1),海、陸、空均有分布,而現在空中已沒有爬行動物分布,其空間被爬行類衍生的鳥類所占有。隨後新生代第三紀(距近7000—700萬年期間)被鳥類和獸類所替代。
爬行動物的分類識別主要依據龜甲結構(龜鼈目)或鱗片多少、排列特點(有鱗目),外部形態等。
在中生代石炭紀某種途肯兩棲類過渡到爬行類。這個過渡是羊膜卵發育的結果,使它能在陸地生存,雖認早期爬行類在冒險上陸之前,這個羊膜卵就已有了很好的發育。爬行類的飛躍適應由于它們移到各種各樣生境的結果。化石記載說明由幹系爬行類發展成爲魚龍類(ichthyosaur)、蛇頸龍類(plesiosaurs)和初龍類的進出路線。其中有的種類回到海洋。後來的輻射發展成爲似哺乳類爬行類、龜類、翼龍類、鳥類、恐龍等。在這龐大的集群中,至今存活的爬行類僅有四個目(龜目、鱷目、有鱗目和喙頭目 。新西蘭的楔齒蜥(Sphenodon)是代表
喙頭目(沒有列人這個系統樹)的唯一生在種。多麽急速的衰亡!
龜鼈目(Testudines)——龜鼈類(250種)身體在背甲和腹甲合成真皮性龜板的骨質殼內;頜無齒代以角質喙,方骨不活動;椎骨和肋骨與龜甲愈合;肛孔縱裂。
曲頸龜亞目(Cryptodira):曲頸龜類,頭部以彎曲頸縮人殼內。10科:
鱷龜科(Chelydridae)(鱷龜(Chelydra serpentina),北美,池塘,30-50cm,9—18kg,凶惡)
平胸龜科(Platysternidae)(大頭龜)
龜科(Fmydidae)(龜)
動胸龜科(Kinosternidae)(泥龜和動胸龜)
陸龜科(Testudinidae)(陸龜)
海龜科(Cheloniidae)(綠海龜,360kg)
鼈科(Trionychidae)(鼈)
棱皮龜科(Dermochelyidae)(棱皮龜,海洋,2m,725kg )
泥龜科(Dermatemydidae)(河龜)
兩爪鼈科(Carettochelyoidae)(兩爪鼈)。
側頸龜亞目(Pleurodia):測頸龜類。頭部以橫曲頸縮人殼內。
蛇頸龜科(Chelidae)(蛇頸龜)
側頸龜科(Pelomedusidae)(側頸龜)。
有鱗目(Squamata)——蛇類(2,700種)、蜥蜴類(3,000種)和蚓蜥類(130種):皮膚被以表皮性角質鱗或甲,會蛻掉;齒固著于頷骨,方骨自由活動;背椎骨大都前凹;肛孔橫裂。
蜥蜴亞目(Sauria)——蜥蜴類:體瘦長,大都具四肢,兩支下頜骨眼愈合;眼瞼可活動;交配器官一對。是非常多樣性的類群,包括陸棲、穴居、水棲、樹棲和飛翔種類,多數能生活在幹燥的環境中(熱帶和沙漠,行爲調節體溫(相對維持穩定體溫的技能))。共劃分20科,主要的科是:
壁虎科(Gekkonidae)大壁虎、多疣壁虎。
鬣鱗蜥科(Iguanidae)(新世界蜥蜴類,色彩鮮豔)
鬣蜥科(Agamidae)(舊世界蜥蜴類)、
避役科(Chamaeleontidae)(避役)、
蜥蜴科(Lacertidae)(舊世界蜥蜴類) 麗斑麻蜥、北草蜥、蛇蜥;鱷蜥、草原沙蜥
石龍子科(Scincidae)(石龍子,警覺、活躍)藍尾石龍子
毒蜥科(Helodermatidae)(毒蜥)短尾毒蜥
蛇蜥科(Anguidae)(蛇蜥)。
蛇亞目(serpentes)(拉,serpere,爬行)——蛇類:體延長;四肢和耳孔均缺失;下頜骨前端以韌帶相連接;眼缺眼瞼,不活動,耳聾視弱(同四肢退化一樣,是屬于適應環境的次生現象);舌叉形,可伸出;齒圓錐形,生在頜骨和口腔上部。 11科,主要的科是:
盲蛇科(Leptotyphlopidae(盲蛇)
蟒蛇科(Boidae)(蟒)
遊蛇科(Colubridae)(習見的蛇)
眼鏡蛇科(Elapidae)(不活動毒牙的蛇)
蝰科(Viperidae)(蝰蛇和頰窩毒蛇)。
表2-2 中國蛇類分科比較
蚓蜥亞目(Amphisbaenia)——蚓蜥類:體延長,直徑幾乎一致;尾短:無足(另一屬具有短的前肢),有肢帶痕迹,眼隱于皮下,僅一肺。2科:
胎生蚓蜥科(Trogonophidae)(胎生蚓蜥)
蚓蜥科(Amphisbaenidae)(卵生蚓蜥)。
鱷目(Crocodilia)四個室的心髒,椎體一般前凹,前膠一般具5趾,後肢具4趾;方骨不活動;肛孔縱裂。2科:
鱷科(Crocodylidae)(鱷、鈍吻鱷和南美短吻鱷)
長吻鱷科(Garialidae(恒河鱷)(25種)。
喙頭目(Rhynchocephlia)椎體兩凹;方骨不活動,頂眼十分發達,易見到;肛孔橫裂,喙頭蜥即楔齒蜥(Sphenodon)是唯一的現在種類(活化石)。
爬行動物的起源和適應輻射
1 爬行類的起源
根據經典的觀點,爬行類是從距今約3億年前的石炭紀的迷齒類兩棲動物演化來的。到石炭紀末期,地球上的氣候曾經發生劇變,部分地區出現了幹旱和沙漠,使原來溫暖而潮濕的氣候變爲幹燥的大陸性氣候——冬寒夏暖。植物界也隨著氣候的變化而變了,陝類植物大多數被裸子植物所代替。致使很多古代兩棲類絕滅或再次人水。而具有適應于陸生結構(如角質化發達的皮膚,完善的肺呼吸系統等)以及羊膜卵的古代爬行類則能生存並在鬥爭中不斷發展,並將兩棲類排擠到次要地位,到中生代幾乎遍布全球的各種生態環境,因而常稱中生代爲爬行動物時代。
生物學家們一般認爲爬行類起源于兩棲類的迷齒類,始于二億八千萬年前的二疊紀最古老爬行類的家系屬杯龍目(Cotylosauria)(圖25-1)。迷齒類和杯龍類之間的過渡。類型是一種似蜥蜴,屬半水棲動物,約0.5米長,稱爲蜥螈或塞姆爾螈(Seymouria),發現于得克薩斯州(Texas)二億二千萬年的地層中。蜥螈被認爲是爬行動物的家系,因爲它顯示兩類群的特征,因而出現了一個過渡類型。盡管,蜥螈具有爬行類骨骼特征,但它更像兩棲類勝過爬行類,由于蜥螈具有證據,它有側線系統,典型的兩棲類有一個水生幼體階段。換句話說,這是不可靠的,蜥螈生羊膜卵是真正的陸生爬行動物。而蜥螈代表一種差不多完全的過渡類型。杯龍類起源于蜥螈,或近似的類型,顯示出明顯的爬行類特征。
2 爬行類的適應輻射
爬行類的適應輻射在三疊紀(緊接二疊紀)特別顯著,與新的生態環境的出現是一致的。在那個時代,陸地上的氣候和地質改變,比如氣候的變化,從熱到冷,造山運動和地勢橫貫形成,以及各種各樣的植物生活類型。
過去中生代是爬行動物統治的時代,不久它們突然絕滅于近白堊紀末大約六千五百至八千萬年以前。滅亡原因是什麽?因爲在石炭紀時期出現許多變化。近代顯花植物亦象會攻擊的和靈巧的哺乳類一樣迅速蔓延。大體上,據我們今天所知,近代動物群和植物群因能很好地適應而生存,恐龍不能適應而死亡。它們的滅絕或是由于氣候、生態因素、過分特化和低生殖力等綜合因素影響的結果。但是,在古生物學家中繼續推測和爭論這個問題。爲什麽幾種爬行類能面對哺乳類激烈的競爭而繼續生存?龜類具有保護的甲,蛇類和蜥蜴類從密林和岩石生境裏進化過來,它們在密林和岩石地方能碰上若幹四足類的競爭;還有鱷類,由于它的巨大身體、潛伏、性好攻擊和在水棲環境中極少敵人。
在中生代石炭紀某種途肯兩棲類過渡到爬行類。這個過渡是羊膜卵發育的結果,使它能在陸地生存,雖認早期爬行類在冒險上陸之前,這個羊膜卵就已有了很好的發育。爬行類的飛躍適應由于它們移到各種各樣生境的結果。化石記載說明由幹系爬行類發展成爲魚龍類(ichthyosaur)、蛇頸龍類(plesiosaurs)和初龍類的進出路線。其中有的種類回到海洋。後來的輻射發展成爲似哺乳類爬行類、龜類、翼龍類、鳥類、恐龍等。在這龐大的集群中,至今存活的爬行類僅有四個目(龜目、鱷目、有鱗目和喙頭目 。新西蘭的楔齒蜥(Sphenodon)是代表
喙頭目(沒有列人這個系統樹)的唯一生在種。多麽急速的衰亡!
爬行類的衰退
中生代是爬行類時代,在地球上的各種生態環境中生活著各式各樣的古爬行動物,尤以體軀巨大的恐龍,爲當時地球上的一霸。它們在這1億多年的漫長歲月中,食量愈來愈大,相應的體型也愈來愈大,而生活習性和食性又都向著專一化的方向發展,能較優越地適應于所棲居的特定環境條件。中生代的氣候十分穩定,季節的以及緯度變化的溫差均輕微。以電子計算機模擬這種條件下的大型爬行動物體溫表明,僅依靠其自身的熱惰性(thermal inertia)就能維持較爲穩定的體溫。但到了中生代末期,地球發生了強烈的地殼運動長山運動(我國的喜馬拉雅山和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就是這個時期形成的)。由于地殼劇變導致的氣候、環境的巨大變更,使植物類型也發生了改變,被子植物出現並替代了裸子植物而居于優勢。這些都給食量大而又狹食性的古爬行類帶來嚴重的後果,加以恒溫動物、特別是哺乳動物的興起,使古爬行類在生存鬥爭中居于劣勢,導致相對突然地大量死亡和絕滅,從而結束了盛極一時的爬行類的黃金時代。
關于盛行一時的恐龍爲什麽突然消失,至今仍然是生物學上一個極大的謎。在對此絕滅原因的探索中,除了上述的解釋外(環境變化),近年來還曾提出過一些假說:如白堊紀晚期太陽黑子爆發,地球上宇宙射線大量增加,大型爬行動物吸收劑量大,致使基因突變導致死亡;可以將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運行一周分爲四季,每季曆時約 4 000萬至 4 500萬年,冬夏季對地球生物不利,認爲恐龍正是這種時候絕滅的;在白堊紀和第三紀界限前20萬至30萬年時,氣候幹燥,微量元素(如鋅。鉛、銅、錳、銀等)量異常,用電子顯微鏡觀察,此時的恐龍蛋,發現具病態構造,殼易碎,無法正常繁殖而造成恐龍類與一些古爬行類的逐漸絕滅,此過程延續了20萬至30萬年;體型愈長愈大的恐龍,其卵自然也趨向大型化,在孵化時所需熱量或積溫也高,當地球氣候變冷時,使大型卵的孵化所需的熱力或積溫不夠,從而使各種恐龍的卵均難以孵出幼體,在氣候變冷後的一個很短的時期內,全部恐龍絕滅,而只有卵較小或卵胎生的小型爬行動物能繁衍後代而生存下來;也有人認爲太陽有個伴星,其扁長的運行軌道每隔 2 600萬年靠近太陽一次,這時管星軌道會被擾亂,而引起童星撞擊地球,造成周期性集群絕滅(marextinction),爬行動物的集群絕滅正是這個原因造成的。另外還有“地球板塊的愈合”、“海平面的升降”、“地磁的逆轉”等等假說。
在衆多的假說中,近年來被廣泛接受的是巨大的行星撞擊地球的假說。人們曾發現在白堊紀和第三紀時期的地層交界處大量存在銥(iridium)的沈積物,近年來,一些學者在幾個大陸上于此交界處地層的岩石中均發現有豐富的銥元素的沈積,換言之,在地球各大陸的白堊紀與第三紀的交界處的地層中普遍含有豐富的銥元素沈積物。已知銥元素在地球上如白金一樣的稀少,在隕星上卻含量十分豐富。據此事實,一些學者推測恐龍與一些古爬行類在白堊紀的絕滅是由于大的流星撞擊地球引起的。這樣一個撞擊可能造成隕星的汽化和大量的灰塵遮天蔽日,擋住陽光,降低了光合作用甚至達到光合作用的臨界點之下,同時當沒有或只有極少的太陽輻射能到達地球表面時則隨之溫度下降。所有這一切使綠色植物得不到陽光和所需的能量而導致死亡,從而破壞了所有的食物鏈而造成了爬行類時代的結束。對這種“行星撞擊地球”的假說,也有少數生物學家認爲它與其他任何假說一樣,在回答大的絕滅問題時也存在疑問。總之,迄今還沒有能提出一種真正能令所有人信服的假說或實證,仍有待進一步探索。
爬行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1 爬行動物的益處
1.1 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爬行動物爲外溫動物,主要依靠吸收太陽的輻射熱來維持和提高體溫。由于新陳代謝率低,對自然界內作爲熱量來源的營養物質消耗也少,它們所攝入的大部分能量都能通過同化作用而轉變爲自身的生物量,其淨生産力可達到30 %~90%,遠遠超過恒溫動物。
大多數爬行動物都是雜食或肉食類,蜥蜴和蛇類通過大量捕食昆蟲及鼠類等攝入能量而有益于農牧業生産,在生態系統中充當著次級消費者的角色。據對有益系數的調查,藍尾石龍子爲53.69%,石龍子爲 51.6%, 蜓爲 24.01%,而分布極廣的草原沙蜥和密點麻蜥,分別達到82.14%及81.10%。許多爬行動物又是食肉獸和猛禽的食物及能量的來源之一,在生態系統能量的流轉過程中,又處于次級生産力的地位。因此,爬行動物對維持陸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以及爲自然界提供能量貯存來說,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1.2 食用
用蛇肉味美、富有營養、含脂肪 22.1%,蛋白質18%,並有多種氨基酸成分,所以是對身體有滋補和治病作用的食品。兩廣地區以眼鏡蛇,金環蛇和灰鼠蛇爲原料制作生産的三蛇菜、三蛇酒、三蛇膽都是名聞道選的著名酒食。鼈甲周緣的裙邊,曆來就是臉炙人口的佳肴,並爲名貴的滋補食品。海龜肉、龜蛋、鰭腳、脊肌、腹甲骨片縫間的黃脂肪等是太平洋上許多島嶼居民的喜愛美食。目前由于亂捕濫獵,已導致資源嚴重破壞,必須加以控制。
1.3工藝用
蛇皮的皮質輕薄,富有韌性,花紋美觀,不但可以制作皮革、皮帶、皮鞋、提包、錢袋等工藝品,也能用作胡琴、手鼓、三弦的琴膜及鼓皮等民族樂器。
1.4 藥用
醫藥用我國用于入藥的蜥蜴至少有10多種,其中最負盛名的是産于廣西的大壁虎,藥名爲蛤蚧,據《本草綱目》記載有補肺氣、益精血、定喘止咳、療肺痛消渴、助陽道的功能。以蜥蜴作爲蛤蚧代用品的在西藏和新疆有鬣蜥,內蒙古有荒漠麻蜥,甘肅省有西域沙虎等。鼈甲和龜板、蛇肉、蛇膽、蛇蛻、蛇毒都可入藥。蛇膽可加工成蛇膽川貝液、蛇膽陳皮本、蛇膽半夏液等中成藥,治風濕關節痛、咳嗽多痰等病。蛇蛻的中藥名叫龍衣,入藥有殺蟲祛風的功能,可治療喉痹。療腫、疥癬和難産。
蛇毒研究是生物科學中極有開發前途的一個分支,我國對蛇運研究已由蛇毒血清的試制,逐步深入到有關蛇毒的生化及其綜合利用方面。目前已制成的眼鏡蛇毒注射劑具有比嗎啡更有效和更持久的鎮痛作用,對于減輕晚期轉移癌痛、三叉神經和坐骨神經痛、風濕性關節痛、脊髓病危象、帶狀瘡疹等病人的劇痛,都有明顯的效果。用蛇毒酶治療癌症也收到了一定療效。蜂蛇蛇毒有較強的凝血性,對于機體缺乏凝血的血友病患者,可用蛇毒治療其出血性疾病的局部止血。我國學者從喚蛇蛇毒中提取的抗檢酶,在臨床已用于腦血栓、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冠心病的治療。
1.5 其它
其他方面蛇類對地殼內部的劇烈震動、地溫升高及地面發生反複無常的傾斜運動等,具有很強的敏感性,因而可能在地震前表現出反常的行爲。隨著仿生學的發展,科學家還根據毒蛇頰窩的構造及其獨特的熱測位器作用,把研究成果應用到紅外線測位儀上,並制成具有高度精確性和能追蹤飛機、潛艇、車輛的響尾蛇導彈及火箭自導裝置等。從海龜潤遊路線的導航機制可啓發改善航海儀器的研究。也有人認爲龜類背甲符合最優結構的薄殼結構理論,在大型建築設計上有借鑒之處。
我國的爬行動物資源豐富,有許多舉世聞名的楊子鱷和鱷蟎等特産種類,對于科學研究和國際文化交流都有重要意義。
2 毒蛇的危害及蛇傷防治
2.1 毒蛇與無毒蛇的區別
在現存的蛇類中,約有近600種爲毒蛇,我國産毒蛇50種左右。
蛇毒是一種複雜的蛋白質,進入人和動物體內後,能隨淋巴及血液擴散,引起中毒症狀。前溝牙蛇類的蛇毒對人的危害較大,分別含有眼鏡蛇神經毒、a一環蛇毒神經毒和海蛇神經毒等神經毒(neurotoxin),可引起乙酰膽堿失去作用,造成機體的神經肌節頭之間的沖動傳導受阻,短時間內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麻痹而死。管牙類的蛇毒中含有血循毒(hemotbxin),可引起傷口劇痛。水腫、漸至皮下出現紫斑,最後導致心髒衰竭死亡。
通常蛇毒的毒性強度與各種蛇毒的性質,以及毒蛇咬人時的排毒量有關。例如,眼鏡王蛇排毒量多,毒性強;竹葉青排毒量少,毒性也強;銀環蛇排毒量少,但毒性強,了解這些對于有效地預防被毒蛇咬傷和處理蛇傷,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2.2毒蛇與無毒蛇最主要的區別
毒蛇與無毒蛇最主要的區別,在于毒蛇有毒腺和毒牙,無毒蛇則無此特征。
我國的毒蛇中,有10種屬于遊蛇科的後溝牙類,並不對人造成危害。海蛇科的毒蛇約有16種,終生生活于海域中,只有沿海的漁民偶爾被咬的病例,其他20種毒蛇中至少又有13種十分罕見或分布區極其狹窄。所以毒性較強、分布較廣、數量較多和經常引起蛇傷的毒蛇,通常只占毒蛇種類的1/5左右。長江以北廣大地區內的主要毒蛇是蝮蛇。包括四川、雲貴高原及橫斷山脈的西南地區,主要毒蛇有蝮蛇、尖吻蝮和幾種烙鐵頭。由長江中、下遊沿岸,向南到達南嶺山脈的華中地區,丘陵地帶有蝮蛇、眼鏡蛇及銀環蛇,而山區則有尖吻蝮和竹葉青等。南嶺山脈及其以南的華南地區,是我國蛇種甚多的區域,主要毒蛇有眼鏡蛇、銀環蛇、金環蛇、眼鏡王蛇、尖吻蝮、烙鐵頭和竹葉青等。青藏高原的主要毒蛇有眼鏡王蛇、高原蝮蛇、墨脫竹葉青、西藏竹葉青及菜花烙鐵頭等。
2.3蛇傷及其防治
毒蛇咬傷最嚴重的地區是南美、南亞和東南亞各國。據報道,世界上每年約有數十萬人被毒蛇咬傷。印度在1968年的蛇傷總人數高達30萬~40萬人,死亡的就有3萬多人。同樣,在南亞次大陸和我國也有相當數量的蛇傷病人,可見毒蛇咬傷在這些地區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此外,草原牧場(特別是早春季節)的毒蛇常對畜群造成傷害,例如我國新疆伊犁地區的蝮蛇、草原蝰和阿勒泰地區的極北蝰等毒蛇,都危害人畜安全。過去因蛇害致死的馬匹,約占總死亡數的20%,數量相當可觀。近年來我國動物學工作者與當地群衆相結合,采用生態學和藥熏方法防治蛇害,取得顯著成績。
一般來說,毒蛇的行動大多比較遲緩,很少主動攻擊咬人,只有當人們在砍柴、割草、夜行中,無意踩到或接觸蛇體時才會發生咬傷事故。因此,蛇傷的部位通常都在下肢的腳踝以下,其次是上肢或頭、胸部。蛇類活動的最適氣溫是18℃~30℃,所以在我國長江以南地區,7~9月是蛇傷發病率最高的季節,尤其在夏季悶熱欲雨或雨後乍睛的天氣,由于蛇洞內氣壓低而濕度大,毒蛇經常出洞活動,咬人致傷。
如果被毒蛇咬傷,在條件許可下應立即將蛇擊斃,同時將蛇帶往就醫,這對根據毒蛇的種類來采取對症治療是極爲必要的。假如確系毒蛇所咬,就會在傷處留有2個大而深的牙痕,發紅的傷口灼熱疼痛,在幾分鍾內顯著地腫脹起來,並迅速擴展腫脹範圍,同時還會發生頭暈、眼花、抽搐、昏睡等症狀。
毒蛇咬傷的緊急局部處理原則是盡快排除毒液,延緩蛇毒的擴散,以減輕中毒症狀。一般應立即在傷口上方2cm~10cm處用布帶紮緊,阻斷淋巴和靜脈血的回流,並每隔15~20分鍾放松布帶1~2分鍾,以免血液循環受阻,造成局部組織壞死,如注射抗蛇毒血清後,可解除結紮。結紮後,應用清水、鹽水或0.5%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反複沖洗傷口。此外,還可使用擴創排毒(被尖吻蝮或蝰蛇咬傷不宜采用此法)、拔火罐或口吸法等排除蛇毒。緊急處理後,要及時就近求醫治療。
我國在蛇毒分析和蛇傷防治方面的研究均已取得重大成就。目前,除運用單價及多價抗蛇毒血清和a一糜蛋白酶等特效藥物治療蛇傷外,還采用多種草藥及研制成各種蛇藥,極大地提高了毒蛇咬傷的治愈率。
爬行動物由石炭紀末期的古代兩棲類進化而來,是真正適應陸棲生活的最高等的變溫脊椎動物,並由此演化爲恒溫的鳥類和哺乳類2大類動物。爬行綱動物不僅在成體結構上進一步適應陸地生活,其繁殖也脫離了水的束縛,與鳥類、哺乳類共稱爲羊膜動物。爬行類分爲4大類,即喙頭目、龜鼈目、有鱗目(蜥蜴和蛇類)、鱷目。
爬行動物體表被以角質鱗,皮膚缺少皮膚腺。具典型五指(趾)型四肢,指、趾端具爪。頭骨有顳窩形成,出現完整或不完整的次生齶。薦椎和頸椎數目增多,胸廓出現。完全以肺呼吸,血液仍爲不完全雙循環,但心室已出現不完全分隔。大腦開始出現新腦皮,腦神經爲12對。鼓膜下陷形成外耳道。排泄物以尿酸爲主。體內受精,産具有鈣質或革質殼包裹的羊膜卵(發育中出現3種胚膜,即羊膜、絨毛膜、尿囊膜)。仍爲變溫動物。
恐龍相關問題
恐龍是變溫動物還是恒溫動物?
傳統的觀點認爲,根據恐龍的生理特征應是變溫動物。近年來的一些研究認爲恐龍具有較高的新陳代謝率;具有類似哺乳動物的活動能力較高的骨組織;對食物的需求量較大,有可能是恒溫動物。1994年報道說,美國的科學家對霸王龍(Tyronnosauna)骨骼化石結構進行分析,發現其體溫相對穩定。對劍龍(Stegofaurus)背部的骨板的研究也表明,板中有豐富的血管分布,可能具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在2000年288卷《SCience》雜志上報道了一只6600萬年前的恐龍化石的心髒,其解剖與鱷類和其他爬行類相比更接近鳥類和哺乳類。專家認爲這只恐龍的新陳代謝更接近恒溫動物,這爲“恐龍是恒溫動物”的觀點提供了一個新的證據
恐龍爲什麽絕滅?
統治地球1.5億年之久的恐龍最後消失在白堊紀末期,未能進入新生代。對于恐龍絕滅有許多理論和觀點。常見的解釋是白堊紀末期地球上的強烈造山運動使氣候劇烈變化,導致恐龍處于難以適應的境地而絕滅。在80年代,物理學家在白堊紀和第三紀岩層中發現了超正常含量的銥,它來自外部空間,可能是那時某一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大量塵埃以及大火而導致恐龍絕滅。這顆小行星墜落在靠近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地方,巨大碰撞把隕星向西抛出5 400英裏,落在太平洋中部的洋底。1998年 11月 18日有報道,美國地質學家發現一塊來自6000萬年前撞擊地球的那顆小行星的碎片,更加肯定了這一推論。但另有人認爲銥的含量增加是由于長時期火山噴發引起的。1992年報道了一種觀點,認爲由于微量元素的污染並積累于恐龍體內而影響到恐龍的生殖系統,産出具有薄而脫的卵殼的卵,降低了孵化率,最終使恐龍絕滅。恐龍絕滅過程持續了20一30萬年。
無論是什麽原因,恐龍現在已經絕滅了,但它們仍在以某種方式存在著。許多生物學家認爲鳥類是在侏羅紀起源于一些小型的雙足行走的獸腳類恐龍。從這一意義上來講,恐龍的子孫們仍然存在于地球上。
http://baike.baidu.com/view/413119.html?tp=2_11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