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4-09 07:15:32| 人氣6,388| 回應15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老病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與接下來的<生命禮仪><禮物>三者雖有關聯,為避免重覆,可區分如下:<生老病死>著重於析判生命實相,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生命哲學與宗教信仰。<生命禮仪>則探討各種民俗中有關誕生禮、成年禮、婚禮、壽禮、喪禮。<禮物>則從禮俗、禮物、禮品中緣現出社會結構。

 

為何要先析判生命實相呢?因為不先弄清楚生老病死的現象,就會無所逃於眾說紛云的生死學漩渦。生老病死本是佛教用語,但佛教認為這些只是生命現象而且是輪廻之苦,所以生命的實相是要解脫之。

 

不會吧!?大乘佛教不是主張「煩惱即菩提」「俗諦(現象)即真諦(實相)」嗎?

 

是的一切有為法都是緣起性空的,但別忘了佛教要追求的是背後的緣起法、空性。就好比胡塞尔的現象學要的是對現象「存而不論」再透過「本質直觀」出一切。

 

渴求「絕對」的本能是不分古今中外的,連演化論的原創者達爾文也要立個Creator(造物者)來支持他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而「新演化論」者如古尔德、道金斯、在反一般人對「演化」誤解成有一必然目的之「進」化論之同時、又主張演化是偶然盲目的。

 

以上是典型的二元絕對論思惟,演化雖沒一必然目的,但也非偶然盲目的,從演化的實相來看,演化的主體總是以當時的種種緣現條件,努力地與各種自然或社會客體互動著,而非盲目偶然地生老病死著。

 

啥是「生命」?這可不是象牙塔裡的天問,而是雜著表面上追求真理、骨子裡權力宰制的大哉問。

 

每種問都包含了對生死的見解,而這些見解又決定了啥能好活啥能歹死的生殺大權,你比如一般人將生物分成植物、動物、和人。

 

這只是凡夫俗見吧?大哲聖人不會一般見識!

 

那只,還給它神聖化合理化,你比如儒家用「民胞物與天人合一」來包裝「人為萬物之靈」,佛教用「眾生皆有佛性」來包裝「素食不殺生」,耶教用「神依其形象造萬物」來包裝「神為世人」。

 

那是宗教信仰,大哲理性不會如此迷信。

 

是不會「迷」信而是信「理」也就是說搞的理歪氣壯,你比如西方理性主義始祖亞里斯多德,他用「理性」來區分人與動物,所以奴隸制度是應該的,因為那些「人」不具理性。

 

唉啊!那只是時代的錯置,身處古希臘奴隸社會的一時失察而已啦!

 

是嗎?那西方民主政治的理論祖師洛克不也認為無產者不具政治理性故無參政權,同理、宗教容忍也不包括舊教。

 

那也只是原創者一時的疏漏嘛!民主政治成熟後就不會如此了。

 

騙肖,從民主典範的英美的種族隔離到漸進式公民權來看,藉著分類來宰制是人性本能,到現她倆在國際政治止何時又以民主方式決定大事了?

 

唉!別談骯髒的政治,多看看光明的公益團體嘛。

 

對!對!是要用美麗的謊言來包裝人性,那咱來看所謂動物保護團體吧,這些人的主張所依為何?不外是動物和一樣有天賦生存權,動物和人一樣有權追求最大幸福和最少痛苦,動物瀕臨減絕,所以不能殺生虐待。

 

這些理由能成立嗎?

如果真有天賦生存權,那包含植物、細菌所有生物都有呀(它們不是有情生命。又來了,還不是分類宰制的老套!)他們會保護嗎?

即使動物也只保護有利害關係的少數幾種(尤其寵物和瀕危),會保護蚊蟲嗎?

他們不會笨到去保護一般人所唾棄的,不然那來廣大信徒。

 

博愛寡行懂嗎!你怎能否定他們的博愛理想,你還是人嗎?

 

少來了,還不是那套合理化的謊言,就像愛情騙子,博愛寡歡。別傻了,對那些愈神聖愈美麗的主張愈要有警戒心,尤其不能被「你否定了xx的你還算是人嗎?」的指責給唬住了。

 

「否定」只不過是「析判」不是「抹殺」只是揭露其謬,基於演化的多樣性,別說這些「正見」就是「邪說異端」也應保存下來,別忘了所有排除異端的主流正見一開始不都是非主流邪見,佛教一開始之於印度正统婆羅門信仰不也如此!

 

愛說笑,那麼善良的保護動物主張怎會排除異己?

 

別傻了,要是你信了可慘,不只是觀念信仰而已,他們可會透過社會輿論進而立法、限制東懲罰西的。

 

是嗎?憑啥?以西方尤其美國為例,在全世界推行保護動物,一會兒說狗是竉物不能吃、一會兒說虎蛇瀕危也不能殺,其它禁不了的就以動物的趨樂避苦權,對他人們餵養宰殺方式說三道四。

 

是呀!你的寵物未必是別人的寵物,還有牛馬豬狗魚……對各民族都有其不可殺食的歪理,如果他們跟西方一樣稱霸世界,不也要限制洋人不得吃牛肉主食?說穿了,「寵物」對美國企業可是每年幾百億美元的商機,要是像香煙一樣推廣到全世界、那可有得賺了。美國人怎不從浪費地球資源、應用來餵飽第三世界數以億計飢民為由,像禁煙一樣學中共禁養寵物。不會的,因為大有利害關係,企業有商機、宗教有聖性、市民有情性、政客有票性,大夥共犯成寵物熱。

 

自己昏熱就算了,為何還要對別人比手劃腳,更奇的是,為何要跟班成為洋人「走狗」。

 

人性啦!利害關係一樣嘛,再搞下去,又會炮製啥民主人權的、將「寵物權」成為普世價值、充當宰制他人如中共之利器。

 

過慮了?

 

一點也不!在台灣已成為法津事實,而台灣又是美帝用來對付中共的一顆棋子。

 

泛政治化,怎可將良善的保護動物扯上邪惡的政治?

 

這就是動物保護政治學,有很强的權力意義,所以不可被騙,對所有排除異己、禁止他人行為的立法都要小心,從禁養食寵物、禁食野生動物、禁止墮胎、禁止安樂死、禁止自殺、禁毒、禁止性交易、禁止複製人、禁止死刑、禁止~

 

我禁止你再發表謬論,聽不下去了,為何眾人皆曰要禁的你就反對,莫非你天生反骨,這樣的話,誰還會用你的圖博館?

 

余豈好辯哉,余不得已也,館性使然。對於禁止個人行為、我的原則是「除非事實影響到別人權益,不然不能禁止所有的自願行為。」

 

瞧你說的比唱地好聽,什麽叫「事實」「自願」,別跟我玩文字遊戲,誰管你事實與否,社會又不只你一人,只要法律禁止的就不可,這叫「勢」力,你懂不懂?

 

旣然如此,那他們幹嘛編出一堆歪理來合理化?

 

不然還叫人嗎?赤裸裸的多難看。

 

這樣的話,那我還幹嘛花篇幅來討論生死的實相,還有人為何會老化生病。

 

這回可不是我不願抄,而是你自己不願意的。說實在的,那些主張禁止的理由本身就禁不起析判了,奈何再用它來禁止別人。可是你不贊成禁止死刑我就不了、執行死刑可不是個人自願行為而是國家武力機器之所為。

 

我不是絕對論者,正因為死刑不是個人自願行為,所以必須從嚴規定執行的條件,但我認為禁止的理由經不起析判,從生命權到無法產生嚇阻作用。

 

那貴館何不辦個<死刑特展>?

 

交給法務部吧,不然國外也有相關博物館了。我能展些人體解剖模型甚至塑化的木乃伊就不錯了。

 

那些都是死物,問題是啥是生命實相?

 

還要再問嗎?難道要給個絕對論才滿意嘛?即使演化學界都還在爭論「自養」與「異養」就好像<時空之旅>的「爆炸」與「爆漲」一字之差完全相反,看來科學界也很會玩文字遊戲。

 

可你也不能只提術語而不詳述呀!你在《緣現論》可是推給《展題》,而如今……

 

是你不願抄的呀!怎怪我了。

 

不然要我怎辦,又臭又長,<時空之旅>原稿二萬字,<生老病死>也有一萬三。

 

好啦!二位別吵,有興趣的人私下了解。

 

生老病死

 

不是生不帶來而是生不由己

醫生產婆助產士爭相要接生

父母婆奶姨嫂嬸爭相要慶生

父母親人孤兒院爭相要拋生

 

不是老而不死而是老不由己

子女媳孫養老院爭相要養老

天擇教宗老人院爭相要敬老

子女媳孫安養院爭相要棄老

 

不是病從口入而是病不由己

病毒細菌瘴風邪爭相要生病

郎中密醫大醫生爭相要治病

小孩老人真政客爭相要裝病

 

不是死不帶去而是死不由己

醫生法醫驗屍官爭相要判死

祠堂教堂太平間爭相要送死

土火水葬納骨塔爭相要收死

 

另參本館:我的相簿: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 生殖崇拜與性崇拜 管人家要怎生 女人不生 女孩生 生育自生自育 收養棄養 移民vs生育 異國婚姻 越女不想嫁台  鳳凰與檳榔西施  上網結婚

《生病why末代健保《誰將生存?》疾病政治學《揭開老化之謎》 百大良醫 《正義的神話》白色巨塔的謊言《無效的醫療》《發明疾病的人》台灣藥罐子 尿毒新國病 恐癌症 假癌症之名 《生物科技大商機》 另類醫療 健身迷思 有機迷思 假吃素之名 維他命迷思

《中國愛經》《中國浮世繪》《中國古代性文化》《印度愛經》《羅馬愛經》《歐洲風化史》《日本愛經》《海蒂報告》《海峽兩岸性愛實況調查》《春藥》《威爾鋼》《改變世界的藥丸》《雙身唐卡》《裸體有藝術?》裸體畫與美人畫《裸乳,男人的目光》《乳房的歷史》《陰道獨語》《男根文化史》《自慰》《三寸金鎖》外遇VS娼妓社會學250天倫敦應召日記》性交易公民會議《援助交際》《情婦》《調情的歷史》 包二屌《外遇的男女心理》《愛慾》《醜聞》《騷擾》《台灣藝妲風華》《台灣煙花紀事》《大陸的溫柔異鄉》12個上班小姐的生涯故事》 

生老病死

佛教指人的四苦,即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今泛指生活中生育、養老、醫療、殯葬。
http://baike.baidu.com/view/231006.html?tp=0_11

苦集滅道>百度百科  

佛教語,亦名四諦。諦謂真實不虛,如來親證。佛成道後,至鹿野苑爲五賢者始說此法,是爲佛轉法輪之初,故稱初法輪,如《法華經?譬喻品》:“佛昔于波羅柰,初轉四諦法輪。”初轉法輪三說四諦,第一說: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此是教示四諦四相。第二說:苦當知,集當斷,滅當證,道當修。此是教勸修行四諦。第三說: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斷,滅者我已證,道者我已修。此是佛舉自己證得四諦,合爲“三轉十二行相”之義。但此四諦唯聖者所知,非凡夫能知,如《涅槃經》卷十四:昔我與汝愚無智慧,不能如實見四真諦,是故流轉,久處生死,沒大苦海,“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由于聖者所證,故稱四聖諦,或四真諦。
  苦諦:苦即三界輪回生死逼惱之義,凡是有爲有漏之法莫不皆含苦性,故佛經中說有無量衆苦,但就身心順逆緣境,總有三苦、八苦。三苦,從其逆緣逼惱,正受苦時,從苦生苦,名苦苦;從其順緣,安樂離壞時而生苦惱,名壞苦;生老病死刹那變異而生苦惱,即名行苦。八苦即: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和五盛陰苦。外有寒熱饑渴等逼惱之身苦,內有煩惱之心苦,所有諸苦皆歸苦諦所攝。
  集諦:集謂積聚二十五有苦果之因,一切衆生,無始以來,由貪瞋癡等煩惱,造積善惡業因,能招感三界生死等苦果。
  滅諦:又名盡諦,滅謂滅二十五有,寂滅涅槃,盡三界結業煩惱,永無生死患累。
  道諦:道謂修戒定慧通向涅槃之道,總有七科:一、四念處,二、四正斷或四正勤,三、四神足或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覺支或七菩提分,七、八聖道或八正道。此爲三十七菩提助道品法。
  四諦有兩重因果,苦爲果,集是因,由苦集二諦成爲世間生死因果;滅是果,道是因,滅道二諦爲出世因果。即由造積有漏業因而感有漏苦果,由修有漏道因而證滅諦涅槃。如《涅槃經》卷十二:“有漏果者則名苦,有漏因者則名爲集,無漏果者名爲滅,無漏因者則名爲道。”此即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之義。
  四諦是佛教的基本教義,是佛教大小乘各宗共修、必修之法。佛說四諦是要衆生了知四諦的真理,斷煩惱證涅槃,若專修四諦以求涅槃者,一般稱其爲小乘聲聞人。
  苦爲生老病死,集爲集聚骨肉財貨,滅爲滅惑業而離生死之苦,道爲完全解脫實現涅槃境界的正道。
http://baike.baidu.com/view/49776.html?tp=3_01

生死學>百度百科  

生死學是一門學問,牽涉到社會學、科學、醫學、法律等層面,企圖從理論或實務層面提供生命或死亡的相關見解。這些見解是與人類的社會文化脈絡形成的知識系統密切相關的,而在生死學的視野來看,人類的知識系統可粗分爲三個主要部分:宗教、哲學、與科學,宗教解釋人的生前死後,科學研究出生到死亡,哲學則在思想上貫串整個時空,其間的關系正是生死學涵蓋的部分。由于大部分的學科都已經將生命的部分做出相當的研究,因此生死學探討的議題,便有大部分的內容在探討死亡,有時候狹義的說法會將生死學與死亡學畫上等號。
http://baike.baidu.com/view/587413.html?tp=9_01

死亡學>百度百科  

死亡學(thanatology)一詞,是由美國羅斯威爾.帕克(Rosewell Park)在1912年提出的,該詞源于古希臘神話中死神 “Thanatos”(滕納托斯)的名字。死亡學是一門研究死亡的學問。它調查死亡的外在環境與狀況,以及相關生還人士的心理狀況,以及廣大社會對死亡的態度。基本上這門學問跨越許多領域,經常在醫療、護理、獸醫等專業領域中出現,它也包含一個身軀在死亡前後的變化。人類死亡學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1)研究死亡的基本問題;(2)研究人類死亡的心理;(3)研究死亡學的相關學科;(4)研究死亡教育問題;(5)研究長生不死問題。
  死亡定義:(1)心肺死亡標志定義,美國《布萊克法律辭典》(1951年)定義死亡爲:“生命之終結,人之不存;即在醫生確定血液循環全部停止以及由此導致的呼吸脈搏等生物生命活動終止之時。”它從病理學角度把血液循環的停止代表心髒跳動的停止,並置于呼吸心跳(脈搏)之前的地位。這是對死亡定義從體表征象向生理病理實質的一種進步。
  (2)腦死亡,1968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提出了腦死亡(brain death)的新概念,引起醫學界、法學界、倫理學界的普遍重視。它是指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幹在內的全腦功能不可逆地停止,此時盡管有被動心跳、呼吸的存在,仍可宣告死亡。從1968年到1978年,已經提出的腦死亡標准有三十多種,代表性的有哈佛的標准、美國神經病研究所組織九家醫院提出的標准(協作組標准)、英聯邦皇家學院的標准,以及北歐、日本、中國的標准。
  哈佛標准:a 無反應性,對刺激,包括最強烈的疼痛刺激毫無反應性。
  b 無自發性呼吸,觀察至少1小時無自發性呼吸。
  c 無反射,包括瞳孔散大、固定、對光反射消失,轉動患者頭部或向其耳內灌注冰水而無眼球運動反應。
  e 無眨眼運動,無姿勢性活動(去大腦現象),無吞咽、咀嚼、發聲,無角膜反射和咽反射,通常無腱反射。
  f 平線腦電圖,即等電位腦電圖。腦電圖檢查的技術要求包括毫伏/分鍾,對掐、挾疼痛刺激或喧嘩等聲音騷擾無反應,記錄至少持續10分鍾。
  上述所有試驗在24小時後重複一次,並且應排除低溫、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如巴比妥酸鹽類中毒等情況後,以上結果才有意義。
  (3)腦心綜合死亡 美國卡普隆和拉斯提出了腦心綜合死亡定義。
  一般人常認爲:心跳、呼吸停止,就意味著死亡。但是,事實上並不這樣簡單。如由于某種原因,人會發生突然的昏迷(休克),心跳、呼吸停止,這時如果搶救及時、得法,可使病人恢複心跳和呼吸。所以對死亡還沒有公認的定義。
  遺傳學的先驅在許多國家設立了專門機構,試圖研究和確定一個爲醫學、法律和倫理學界都能接受的死亡的標准,但至今仍然爭論不休。法國、美國、瑞典和荷蘭等多數國家,都以腦機能的不可逆轉作爲死亡的定義;英國則比較強調腦幹功能的不可逆轉,因爲腦幹是心跳和呼吸的中樞。在日本,有人認爲腦死後,腦下垂體仍能繼續分泌激素,所以還不能算是真正的死亡。
  有人在研究死亡定義時參照生命的定義:意識或自我意識的出現標志人生命的開始(指胎兒);所以死亡就可以定義爲:意識或自我意識的永遠不可逆轉的喪失。對這個定義還有爭議。例如1985年,我國湖北省沙市棉紡廠有位因車禍而不省人事的女工,經過三年的特別護理,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精心治療,這位沈睡三年的“植物人”在1988年又奇迹般地恢複了知覺,自我意識又得到複蘇。這一罕見事例又對死亡定義提出了新的質疑:自我意識的不可逆轉又如何斷定呢?看來,關于死亡的定義還得爭論下去.

研究目的

  大多數情況下,死亡學的研究是爲了幫助臨終者、或是罹患不治之症者以及他們的家屬能夠得到舒緩性的照顧,這樣的照護稱爲安寧療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安寧療護是一種可以讓患者和家屬,在面對足以威脅生命的病痛時,可用來提升生活品質的照護方式,包括治療疼痛和其他生理、心理、及社會的問題。死亡學終究認爲死不可避免,而能夠發展出一套指導方針來舒緩死亡的過程則是它主要的功能。有一個死亡學的分枝稱爲音樂死亡學,著重于利用音樂轉化人們的心靈。
  死亡學不直接地探索生命或死亡的意義,在醫學上這樣的問題並不適合用來研究死亡學,一些醫學文章甚至提到探尋生死的意義不但荒謬而且無濟于事。然而這些問題卻非常適合被放在死亡的過程中,以思想、哲學性的方式來研究,研究對象包括個體、家庭、社區、文化等的關系,這個學問探求的是這些問題如何影響醫個正在經曆死亡的這些研究對象,而不是研究問題的本身。許多人研究死亡學是因爲他們相信生命可貴的價值觀,死亡是生命的終點,因而使得這們學問更值得被提出來探討,主要的目的是去舒緩並且改善死亡的過程,不僅是對臨終者,也針對相關的人,而“舒緩”和“改善”的概念可以和希波克拉底誓詞相容。

研究領域

  死亡學是一門用上各種學問的學說. 死亡是人類共同關心的事; 它從史前就開始被研究再研究. 這些研究中有些是研究死亡本質的; 其他的通常是一些習俗. 正因爲死亡是這麽一個寬廣的題目, 死亡學依賴的是全面性的研究.
  受到十四世紀黑死病的影響“死之舞”是個有關死亡的寓言,是中世紀晚期歐洲的一般人民對死亡的想法人性大概是研究死亡最古老的規律. 參照以前的曆史, 人類平均有較低的生活水平. 戰爭, 饑荒跟疾病令死亡觸手可及. 藝術家, 作家跟詩人經常將死亡的普遍性當作作品的中心思想, 而這個風氣今天依然延續.
http://baike.baidu.com/view/587427.html?tp=0_10

何謂老化
 
 雖然通常是先看到外表變化,才驚覺自己老了,然而老化一定從體內開始,慢慢擴延到外觀。人一過25歲,身體細胞死亡速度漸漸超過新生速度,各器官功能正常的細胞越來越少,負荷相對變大,同時佔有身體組織三分之一以上的膠原蛋白也會迅速流失,或皺縮在一起而硬化,讓肌膚失去柔軟的彈性與韌性,形成皺紋,看起來越來越老。除了自然衰老,空氣污染、飲食不當、熬夜、抽煙、酗酒、農藥、殺蟲劑等都會加速老化的腳步。因為這些生活中吃的、吸的、摸的、連曬太陽促進身體製造過多的自由基,而這些自由基將重複攻擊細胞膜、心血管內壁等,導致細胞功能不正常,加速老化。同時也別忽略,現代人健康大敵--壓力。過大的壓力嚴重增加身體自動防護系統負擔,衍生百病,而人一生病身體就會加速老化。另外,世紀之毒輻射線傷害無所不在、日益嚴重的肥胖也是大問題。
 
 老化的原因學說
 
 基因機能學說
 
認為老化與細胞中基因的機能有關,基本上,正常的細胞能自行修補發生的突變與損害,年輕時細胞的修復能力較強,但年老就逐漸失去修護能力,而衰老細胞的細胞不斷的堆積,使得新細胞失去生機,因此人就隨正常細胞的機能衰退。
染色體學說
有研究認為,老化與細胞中染色體的末端或稱粒線體有關,每次細胞分裂複製新細胞時,粒線體便會短少一點,直到無法再維持細胞的正常分裂時,就會導致細胞的老化與死亡。粒線體具有穩定染色體的功能,缺乏時會幹擾細胞的正常運作與分裂,而細胞的正常功能被擾亂的話,會導致身體的衰敗與老化。
 
自由基學說
 
人體必須經由氧分子才能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繫生命的延續,不過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因為氧化作用卻會產生「自由基」的物質,自由基與一般正常的分子不同,正常分子的結構含有成對的電子,而自由基含有不成對的電子團,由於不成對的電子團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必須奪取鄰近電子使本身安定,因此,自由基在體內會破壞其他正常的細胞,甚至攻擊正常細胞,造成細胞衰老、死亡,間接使人體抵抗力變差,所以在討論到老化問題時,自由基可說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目前最受到重視與較值得採信者。
葡萄糖焦化學說
人類的能量轉換是以葡萄糖為基礎,在新陳代謝過程中蛋白質與葡萄糖發生作用產生黏合,這些黏稠物質會逐漸積塞在體內,無法自行處理排出體外時,最終導致細胞失去正常的機能,逐漸衰敗,也是細胞老化的原因。此外葡萄糖所衍生出來的物質還會引起化學反應,製造更多的自由基,自由基會加快葡萄糖的焦化,兩者聯合破壞正常細胞,加速老化形成。
 
荷爾蒙學說
 
荷爾蒙就像是人體的潤滑劑,控制人體各類功能正常運作的重要物質,包括:生殖系統、免疫系統、新陳代謝等,若體內任何一種荷爾蒙的程度不平衡,過低或過高,都可能造成身體的機能異常,例如:神經痛、疲倦、沒有精神、食慾不振、肥胖等,嚴重的話還會罹患重大疾病。在老化問題上,荷爾蒙則扮演著生理發育的時鐘,例如:青春期、更年期等,體內荷爾蒙分泌似乎是提醒個體應該到某個時段及該從事的事情,因此,荷爾蒙也是影響人體老化的重要因素。
 
 老化的過程
 
 隨著年齡增長,皮膚細胞活動能力減慢,真皮漸漸變薄,皮下脂肪萎縮,令皮膚失去彈性。皮膚保持水份的能力亦會大減,因為汗腺與皮脂腺萎縮,令皮膚表面失去一層保護膜,因而變得乾而粗糙。而年紀大了,皮膚的修補能力亦會隨之而下降,因此,皮膚的傷口會較難癒合。另外就是皺紋開始出現,因為肌肉收縮與及一些慣性面部表情會令皺紋加深,加上地心吸力使情況更形嚴重,造成雙下巴及眼瞼鬆垂等情況。
陽光的摧殘(紫外線加速老化)
長期受陽光照射會引致早發性皮膚衰老。陽光中的紫外線(UVA及UVB)是導致皮膚提早衰老的主因,令皺紋出現,皮膚免疫能力下降,更有可能引致皮膚癌。即使是少量的紫外線亦會破壞膠原纖維(皮膚主要的結構性蛋白),令一些不正常的彈性硬蛋白積聚,導致皮膚失去彈性,影響力可真不少。
其他因素
其他環境因素包括吸煙及空氣污染亦會加速慢性老化過程。此外,體重急劇下降亦會產生皺紋,因為承托面部的脂肪細胞減少,不單令人看來憔悴,而且有可能令皮膚鬆垂!
 
 老化皮膚的變化
 
 頭髮老化
 
頭髮由黑轉白,主要是因為毛髮中色素減少所致,經常被認為老化的開始,可是到目前為止,頭髮的老化是何時開始、一般來說正常人在40歲後頭髮會逐漸稀疏、灰白,且有不少男性會有禿頭現象,女性則為頭髮灰白稀疏所苦。
 
皮膚老化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通常隨著年齡增長,皮膚會明顯出現皺紋、失去光滑與彈性,甚至出現一些斑點(俗稱老人斑),臉色也會變得蒼白,尤其在更年期後的婦女更為明顯,皮膚油脂腺體萎縮、皺紋加深,到65歲以上皮膚會變得更為乾且薄,同時失去彈性。
 
骨骼肌肉老化
 
皮膚是可以不斷增生,只是年老後增生速度變慢,而肌肉細胞一旦死亡或萎縮就無法再生。一般來說,人體肌肉密度在25歲達到顛峰,之後緩慢退化與稀鬆,包括肌肉的功能、彈性與力道,30歲後便逐漸退化。骨骼中的鈣質在30歲後逐年流失,且在60歲後易有骨折、骨刺等問題。
 
器官功能老化
 
體內臟器是維持人體正常運作的功臣,每個臟器各司其職,使得人體完美的應付各種刺激與任務。各個器官退化的時間及功能流失的情況不盡相同,但是年紀愈老,衰退得愈快,而且容易引起各種慢性病。
 
感覺器官老化
 
a. 視覺:人的視力在十幾歲時達到最高峰,40歲後開始退化,最常見的是「老花眼」,側視的能力也變差,對左右兩方的事物反應能力較慢。
聽覺
隨著年紀變大,內耳感受頻率的聽覺神經逐漸萎縮、內耳細胞慢慢退化,30歲後聽力逐漸損失,但年紀愈大會有重聽、耳聾的現象造成與人溝通的困擾,還可能形成個體多疑與
a. 社交退縮的狀況。
b. 嗅覺、味覺及觸覺:嗅覺方面,年紀愈大鼻腔內嗅覺細胞數量減少、嗅覺靈敏度下降,平均每20年下降一半;味覺方面,因舌頭上味蕾的數目減少,到70歲味蕾數目僅為20歲的六分之一;觸覺方面,最明顯的就是反應變差,對各種感覺,如痛覺、溫差感的敏感性下降。
 
心智變化
 
最常見的就是記憶力衰退,老人癡呆症就是這類疾病。老年人常常同一句話或同一件事講了又講,或過去的是還記得很清楚,但最近的事卻常常想不起來,嚴重的可能連人、事、物都認不出來,造成家人與生活中很多的麻煩與尷尬。
 
 老化的改善與治療 

 果酸
 
簡稱AHA,其中以甘醇酸分子量最小,穿透力最佳。果酸有助於老舊角質的脫落,改善皮膚角化的乾燥、暗沈現象。在真皮層它也能促進膠原蛋白的增生,改善皮膚細紋。20%以下的低濃度果酸可以作為日常保養,而20%~70%的高濃度甘醇酸,則需要由皮膚科醫師進行果酸換膚時使用。
 
外用維他命A酸及維他命A
 
維他命A酸可以調節表皮細胞的分化,減少過度角化並促進膠原蛋白增深,常被皮膚科醫師用於改善老化皮膚色素不均及黑斑、皺紋現象。但由於A酸藥膏有一定程序的刺激感,皮膚會出現脫皮、紅腫等副作用,因此一定要在醫師指示下使用,且使用期間嚴格防曬。相較於A酸,維他命A則不需有刺激性,常被添加於一些抗皺、美白保養品中,也可以達到一些類似A酸的效果。 Kinetin:Kinetin為一種植物性荷爾蒙,它能夠深入真皮層,活化纖維母細胞延緩細胞自然老化的過程,同時又能加強角質層的保水能力,在撫平皺紋、淡化斑點同時並不會產生任何刺激性、光敏感性。
 
外用維他命C
 
維他命C具有抗氧化功能,可以保護細胞不受紫外線傷害以及中和遊離自由基,同時它也能還原黑色素達到美白的效果。維他命C有助於合成膠原蛋白,可以改善皮膚皺紋及鬆弛現象。左旋維他命C是最能夠被皮膚吸收及利用的形式。除了以保養品方式塗抹於皮膚上也可以藉助儀器利用電流將左旋維他命C導入到皮膚內增加其吸收。
 雷射除皺:借助鉺-雅各雷射磨皮術,將表皮組織及部分真皮汽化掉,讓皮膚皺紋處磨平、膠原蛋白重新組合,使真皮組織緊繃,達到撫平皺紋的效果。
 
肉毒桿菌肌肉注射
 
肉毒桿菌注射治療可以阻斷神經與肌肉的神經衝動,讓過度收縮的肌肉鬆弛,達到除皺效果。這種方法適用於因臉部表情肌肉過度使用所產生的皺紋,如擡頭紋、皺眉紋、笑紋、魚尾紋。
http://www.markall.com.tw/healthlink1.htm

疾病>百度百科
 
疾病的概念
疾病的定義
疾病的種類
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措施:
疾病科室的分類
 
  疾病 (disease)的概念

  疾病是機體在一定的條件下,受病因損害作用後,因自穩調節紊亂而發生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
  一定的原因造成的生命存在的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體的形態和(或)功能發生一定的變化,正常的生命活動受到限制或破壞,或早或遲地表現出可覺察的症狀,這種狀態的結局可以是康複(恢複正常)或長期殘存,甚至導致死亡。
  疾病的存在,是從痛苦和不適等自覺症狀開始的。中國甲骨文中已有"疾"字,並有"目疾"、"足疾"等名稱,其涵義就是各該部位出現疼痛;"病"的字義則是人在床上(不能起來,活動受限)。英語中disease一詞就是由dis(不)和 ease(舒服、安逸)合成的。但不是所有的疾病都伴有痛苦不適,如腫瘤的早期、傳染病的潛伏期,病人可以毫無不適之感;也不是所有的疼痛都是疾病,如兒童出牙、婦女分娩等;所以痛苦只是一種症狀,並不是疾病。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查明一些症狀常由一定的原因引起,這原因在人體內造成特定的病理改變,症狀只是這些病理改變基礎上出現的形態或功能的變化,這過程有一定的轉歸(死亡、致殘、致畸等),于是人們稱這一過程爲"疾病",對尚未查明原因者則稱之爲綜合征。

疾病的定義

  【定義】:對人體正常形態與功能的偏離

  疾病,有如健康一樣,從不同角度考查可以給出不同的定義。最常應用的定義是"對人體正常形態與功能的偏離。現代醫學對人體的各種生物參數(包括智能)都進行了測量,其數值大體上服從統計學中的常態分布規律,即可以計算出一個均值和95%健康個體的所在範圍。習慣上稱這個範圍爲"正常",超出這個範圍,過高或過低,便是"不正常",疾病便屬于不正常的範圍。在許多情況下,這一定義是適用的,如傷寒可以表現爲一定時間內體溫和血中"傷寒血凝素"(抗體)的增高。但是,正常人的個體差異和生物變異很大,有時這一定義就不適用。如正常人心髒的大小有一定範圍,許多疾病可以造成心髒擴大,但對于運動員來說,超過正常大小的心髒伴有心動過緩(慢至每分鍾40次左右)並非病態;這種偏離正常值屬于個體差異。在精神方面,智商大大超過同齡人的是天才,而不是病人。也有人從功能或適應能力來定義疾病,認爲功能受損和與環境的協調能力遭到破壞才是疾病的表現,這樣可以避免把正常人的個體差異和生物變異誤劃爲疾病。缺氧時才出現症狀的鐮狀細胞性貧血,就表現爲適應能力的缺陷。對許多精神病人,特別需要考察其與環境的協調能力。但是適應功能的不良並不一定是疾病,如一個長期缺乏體力活動的腦力工作者不能適應常人能夠勝任的體力活動,稍有勞累就腰酸背痛,這不一定是有病。因此有人建議在健康與疾病之間增加一個"無病狀態"。所以說疾病至今尚無令人滿意的定義。

疾病的種類

  疾病種類很多,按世界衛生組織1978年頒布的《疾病分類與手術名稱》第九版 (ICD-9)記載的疾病名稱就有上萬個,新的疾病還在發現中。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就是1981年發現後補進去的,起初歸在免疫缺陷病中,後又改放到病毒引起的疾病中。人類的疾病,概略說來有下述兩大類。
  生物病原體引起的疾病 病原體包括病毒、立克次氏體、細菌、真菌、原蟲、蠕蟲、節肢動物等。由于病原體均具有繁殖能力,可以在人群中從一個宿主通過一定途徑傳播到另一個宿主,使之産生同樣的疾病,故稱可傳染性疾病,簡稱傳染病。此種疾病在人群大量傳播時則稱爲瘟疫。烈性傳染病的瘟疫常可造成人員大批死亡。現在發達國家的死因分析中傳染病僅占1%以下,中國約爲5%。
  非傳染性疾病 隨著傳染病的逐漸控制,非傳染性疾病的危害相對地增大,人們熟悉的腫瘤、冠心病、腦出血等都屬于這一類。在中國大城市及發達國家中這些疾病在死因分析中都居于前三位。疾病可按成因分爲以下幾類。
  ① 遺傳病。受精卵形成前或形成過程中遺傳物質改變造成的疾病。
  ② 物理和化學損傷。損傷可以是急性的,如化學物質的中毒、燒傷等,其損害可以立即顯示出來,病因十分清楚;也可以是慢性的,需經過多年,甚至下一代才表現出來,這時病因需經調查研究才能揭示。人類的慢性中毒可出現于天然狀態下,如飲用水中含氟量過高,可造成斑釉,甚至影響骨質生長,形成氟骨症。但更多的疾病是人工造成的,許多職業病和公害病,如矽肺、有機汞中毒引起的水俁病、鎘中毒引起的痛痛病等即是如此。許多藥源性疾病也是一種化學損傷。有些化學物品的損害表現在下一代身上,如反應停造成的海豹怪胎(短肢畸形)是一個著名的例子,妊娠早期服用雌激素類藥物,可使下一代女孩在十多歲時發生陰道癌。
  物理因素造成的凍傷、燒傷、電擊傷、放射性損傷、高原病、潛水病以及噪聲對聽覺、血壓的不良影響等等已爲人們熟知,但無線電報、電話、廣播、電視、雷達的廣泛應用,使現代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浸泡在各種頻率的電磁波裏討生活,這是人類發展史上未曾接觸過的新環境,它對人類的生存繁衍有何影響,仍是一個有待探索的問題。
  ③ 免疫源性疾病。指免疫反應紊亂所致的疾病,又可分爲兩大類:一是對外部或環境中某種抗原物質反應過強;二是免疫系統對自身的組織或細胞産生不應有的免疫反應,稱爲"自身免疫"(見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④ 異常的細胞生長。是造成死亡最多的疾病之一。細胞的不正常生長稱爲增生。增生時細胞的形態並未改變,仍具有原來細胞的功能,如甲狀腺細胞增生,引起甲狀腺增大,分泌甲狀腺素過多,出現甲狀腺功能亢進。一般增生都由激素或慢性刺激引起,人體內正常細胞的增殖有一定限度,到了這個限度就停止增殖。增殖的調節機制削弱,就出現細胞的增生;而這一調節機制完全喪失就導致腫瘤。
  ⑤ 代謝病和內分泌病。
  ⑥ 營養性疾病。包括營養不良和過營養性疾病。
  ⑦ 心因性疾病。亦即精神障礙。大多數人總會罹患某些心因性疾病。據統計在美國每兩個住院病人中就有一個患心因性疾病。可分爲器質性及非器質性兩大類。器質性心因性疾病有明顯的遺傳傾向,特別是精神分裂症,常有家族史。還有一些遺傳病也表現智力障礙,如先天愚型、亨廷頓氏舞蹈病、苯丙酮酸尿症。傳染病,尤其是梅毒的晚期,可侵犯大腦,産生精神症狀。藥物和一些化學物質(如鉛、類固醇激素),也常常引起精神症狀。精神症狀還可由營養因素産生,如葉酸和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惡性貧血常伴有精神症狀。在饑餓中生長的兒童智力發育一般也會受到影響。任何嚴重的疾病也會構成心理壓力,導致抑郁症狀。非器質性心因性疾病是人面臨生活中的壓力而表現出來的精神症狀。以焦慮和抑郁是最普遍的症狀。非器質性心因性疾病的症狀實際上可包括全身每一個系統,並可以同任何器質性疾病混淆,構成心身疾病。
  ⑧ 老年性疾病。在增長年齡的正常退化和老年性疾病引起的退化之間很難劃出一條清楚的界線。老年人最常發生問題的部位是心髒、血管和關節。老年人的抵抗力減退,容易發生感染、創傷(見老年人醫學特征)。

  手足口病列入丙類傳染病

  爲加強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衛生部2008年5月2日決定,將手足口病列入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
  衛生部通知指出,各地要加強對手足口病的監測和報告,發現手足口病患者時,要按照《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範》的要求,在傳染病報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點監測傳染病”一欄中填報該病,實行網絡直報的醫療機構應于24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未實行網絡直報的醫療機構應于24小時之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在重點地區和高發季節,要加大對手足口病的監測力度和重症病例的主動搜索工作。
  手足口病(HFMD)是嬰兒和兒童的一種常見疾病。以發熱、口腔潰瘍和皰疹爲特征。初始症狀爲低熱、食欲減退、不適並常伴咽痛。發熱1-2天後出現口腔潰瘍,開始爲紅色小皰疹,然後常變爲潰瘍。口腔皰疹常見于舌、牙齦和口腔頰粘膜。1-2天後可見皮膚斑丘疹,有些爲皰疹,皮疹不癢,常見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見于臀部。有的病人僅有皮疹或口腔潰瘍。

疾病科室的分類

  一般將疾病的科室分爲以下幾類:
  耳鼻喉科 兒科 婦産科 風濕免疫科
  肝膽外科 感染科 骨與創傷科 呼吸內科
  精神科 急診科 口腔科 老年病科
  泌尿外科 內分泌科 皮膚性病科 普通外科
  神經內科 神經外科 燒傷科 腎髒內科
  消化內科 心外科 胸外科 心血管內科
  血液科 眼科 營養科 腫瘤科

  八綱,即陰、陽、表、裏、寒、熱、虛、實,是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之一。八綱辨證,是將四診得來的資料,根據人體正氣的盛衰,病邪的性質,疾病所在的部位深淺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歸納爲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八類證候。
  八綱的內容,《內經》已經奠定了八綱辨證的基礎。張仲景更具體地運用于傷寒與雜病的診療。《景嶽全書》中有《陰陽》、《六變辨》等篇,對八綱更有進一步的闡發。
  疾病的臨床表現是千變萬化、錯綜複雜的。從八綱辨證來看,任何一種病症都可用陰陽確定類別、用寒熱 闡發性質、用表裏反映其病位深淺、用虛實說明邪正盛衰的強弱。八綱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證方法,是各種辨證的總綱,在診斷疾病的過程中,有執簡馭繁,提綱挈 領的作用,適應于臨床各科的辨證,具體的說,各科辨證是在八綱辨證的基礎上加以深化。
  在八綱辨證中,陰陽、寒熱、表裏、虛實八類證候之間的關系,並非是彼此平行的,一般而言,表證、熱 證、實證隸屬于陽證範疇。裏證、寒證、虛證統屬于陰證範疇。所以,八綱辨證中,陰陽兩證又是概括其他六證的總綱。此外,八類證候也不是相互獨立,而是彼此 錯雜,互爲交叉,體現出複雜的臨床表現。
  在一定的條件下,疾病的表裏病位和虛實寒熱性質往往可以發生不同程度的轉化,如表邪入裏、裏邪出 表、寒證化熱、熱證轉寒、由實轉虛、因虛致實等。當疾病發展到一定階段時,還可以出現一些與病變性質相反的假象。如真寒假熱、真熱假寒、真虛假實、真實假 虛等。所以,進行八綱辨證時不僅要熟悉八綱證候的各自特點,同時還應注意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

  陰陽

  陰陽,既能概括整個病情,又能用于一個症狀的分析。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提出:“察色按脈, 先別陰陽。”,還說“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張仲景將傷寒病分爲陰證、陽證,以三陰、三陽爲總綱。明代醫家張景嶽也強調,“凡診脈施治,必先審陰陽,乃爲 醫道之綱領”。這陰陽是八綱辨證的總綱,它能統領表裏、寒熱、虛實三對綱領,故有人稱八綱爲“二綱六要”。由此可見,陰陽辨證在疾病辨證中的重要地位。

  陰證和陰證

  凡病在裏、在血、屬寒,正氣不足,機體反應多呈衰退的表現均屬陰證的範疇。其症狀爲精神萎靡、面色蒼白、畏寒肢冷、氣短聲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脈沈遲微弱等。其病因病機爲年老體弱或內傷久病,或外邪內傳髒腑等導致正氣衰弱、陽虛陰盛。
  凡病在表、在氣、屬實,屬熱,正氣未傷,機體反應多呈亢盛的表現均屬陽證的範圍。其症狀爲心情煩躁、面赤身熱、氣壯聲高、口渴善冷飲、呼吸氣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結、尿短赤、舌紅絳苔黃、脈浮洪或滑數有力等。其病因病機爲邪氣入侵,邪盛而正氣亦強,正邪激爭所致。

  陰虛與陽虛

  陰虛與陽虛是人體髒腑陰陽虧損病變産生的證候。在正常生理狀態下,人體陰陽要維持相對的平衡,即“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素問?生氣通天論》),一旦陰陽失去這種相對平衡,就會發生陰陽盛衰的變化,從而産生疾病。
  陰虛證的症狀爲潮熱、盜汗、手足心熱、消瘦、口幹咽燥、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其病因病機爲久病,或房室勞倦等而致精血、津液虧虛,陰不制陽。
  陽虛證的症狀爲神疲乏力、面色蒼白、少氣懶言、畏寒肢冷、自汗、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而潤、脈虛弱等。其病因病機爲久病、或勞傷、或大汗、大吐、大瀉等而致陽氣大衰、陽不制陰。

  亡陰和亡陽

  亡陰和亡陽多是疾病發展過程中的危重證候。亡陰多在高熱大汗、劇烈吐瀉、失血過多等陰液迅速喪失的 情況下出現,常見汗出而粘、呼吸短促、手足溫、躁動不安、渴喜冷飲、面色潮紅、舌紅而幹、脈數無力;亡陽常因邪毒熾盛,或內髒病變嚴重耗損體內陽氣所致, 亦能因大汗、大吐、大瀉、大出血等所致,常見冷汗如珠、面色灰白、呼吸氣微、畏寒肢冷、精神萎靡、舌淡苔潤、脈細微欲絕。
http://baike.baidu.com/view/50819.html?tp=0_11

現代生物學給生命下的定義:

  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指出,“蛋白體是生命存在的方式,這種方式本質上就在于蛋白體的化學組成部分的不斷自我更新。”恩格斯不僅揭示了蛋白體是生命的物質基礎,還指出了蛋白體的功能是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現代分子生物學證明,蛋白體是以核酸和蛋白質爲主要成分的多分子體系。物理學家普裏高津的耗散結構學說從物理角度爲探索生命本質給予新的啓示:生命是一個耗散結構,任何生命都要與外界環境不斷地交換物質和能量,否則生命就會導致死亡。生物微觀層次上的一些變化,比如遺傳基因的合成、糖的代謝等,都與耗散結構理論相吻合並可用此理論進行解釋。
  生命是生物體所表現出來的自身繁殖、生長發育、新陳代謝、遺傳變異以及對刺激産生反應等複合現象。
  生命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體和其他物質組成的生物體所具有的特有現象。與非生物不同,生物能利用外界的物質形成自己的身體和繁殖後代,按照遺傳的特點生長、發育運動,在環境變化時常表現出適應環境的能力。
  生命是生物的生長、發育、繁殖、代謝、應激、進化、運動、行爲、特征、結構所表現出來的生存意識。
  生命或生存意識是生物的本質、內在規定和組成部分,是生物的無窮變化遵循的普遍規律。生物是生命、生存意識和物的統一體。
  生物的生長、發育、繁殖、代謝、應激、運動、行爲、特征、結構是生命或生存意識的表現形式,我們通過觀察生物的表現形式,就可以判斷出一個物體是否具有生命或生存意識、是生物還是非生物。

分子生物學給生命下的定義:

  生命是有核酸和蛋白質等物質組成的分子體系,它具有不斷繁殖後代以及對外界産生反應的能力。
  下面我們通過列舉生物的一些變化和特征來認識生命。
  一、化學成分的同一性
  從元素成分來看,在已經發現的一百一十余種化學元素中,各類生物體所必需的元素差不多都是特定的一二十種,其中C、H、O、N、P、S、Ca、Mg、K占了絕對多數。
  從分子成分來看,生物體的重要特征在于,它們基本都含有被稱作生物分子的蛋白質、核酸、脂質、糖、維生素等有機物,這些有機分子在各種生物中有著相同的結構模式和功能。如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和RNA,生命體內其催化作用酶都是各種蛋白質,各種生物都利用高能化合物(ATP、NADH...)等,都說明生物界在化學成分上存在高度同一性。
  二、嚴整有序的結構
  生物體的各種化學成分在體內不是隨機堆砌在一起的,而是嚴整有序的。生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病毒、類病毒、朊病毒等是否屬于生命範疇至今存在爭論,但它們都需要在細胞結構內才能正常完成生命活動)。細胞內的各結構單元都有特定的結構和功能。生物大分子,無論多複雜,還不是生命,只有當大分子組成一定的結構,或形成細胞這樣一個有序的系統,才能表現生命。失去有序性,如將細胞打成勻漿,生命也就完結了。
  生物界是一個多層次的有序結構。細胞之上還有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等層次。每一個層次中的各個結構單元,如人體九大系統中的各器官,都有它們各自特定的結構和功能,它們的協調活動構成了複雜的生命系統。
  三、新陳代謝
  生物體是開放系統,生物體和周圍環境不斷進行著物質的交換和能量的流動。一些物質被生物體吸收後,在其中發生一系列變化,成爲最終産物而被排出體外,這被稱作新陳代謝。新陳代謝是嚴整有序的過程,是一系列酶促化學反應所組成的反應網絡。如果代謝過程的有序性被破壞,如某些環節被阻斷,全部代謝過程就可能被打亂,生命就會受到威脅,甚至可以導致生命終結。
  四、應激性
  生物能接受外界刺激而發生反應。包括感受刺激和反應兩個過程。反應的結果是使生物“趨利避害”。在一滴草履蟲懸液中滴一小滴醋酸,草履蟲就紛紛遊開;一塊腐肉可以招來蒼蠅;植物莖尖向光生長,這都是應激性。
  應激性是生物的普遍特性。但動物的應激性表現及較明顯,更富有多樣性。動物的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是應激性高度發展的産物。
  五、穩態
  100多年前,貝爾納(C. Bernard)發現,盡管外界環境波動很大,哺乳動物總有某些機制使其內環境維持不變,後來坎農(W. B. Cannon)把這一概念加以發展名爲穩態。後來發現,不僅僅哺乳動物,所有的生物體,細胞,群落以至生態系統,在沒有激烈的外界因素的影響下,也都是穩定的,他們各有自己特定的機制來保證自身動態的穩定。
  六、生長發育
  生物都能通過代謝而生長發育。一粒種子可以成爲大樹,一只蝌蚪可以成爲青蛙。雖然環境條件可以影響生物的生長發育,但每種生物的生長發育都是按照一定尺寸範圍、一定的模式和穩定的程序進行的。
  七、遺傳變異和進化
  任何一個生物個體都不能長期存在,他們通過生殖産生子代使生命得以延續。子代與親代之間在形態構造、生理機能上的相似便是遺傳的結果。而親子之間的差異現象由變異導致。而生物從約38億年前至今,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演變過程便是進化的結果。
  八、適應
  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特有的生活環境,特定的結構和功能總是適合于在這種環境條件下的生存和延續。例如,魚腮的結構適合魚在水中呼吸,陸地脊椎動物的肺結構則適應陸地呼吸作用。適應是生命特有的現象。
  任何一種生物對所處環境的適應總是相對的。同種個體由于遺傳和表型上的差異,對環境的適應也總是存在程度上的差別。只要存在這種差別,哪怕是很輕微的,自然選擇就會發生作用,推動群體向更適應環境的方向進化。
http://baike.baidu.com/view/2413.html?tp=0_11

【生命起源的簡介】

  生命何時、何處、特別是怎樣起源的問題,是現代自然科學尚未完全解決的重大問題,是人們關注和爭論的焦點。曆史上對這個問題也存在著多種臆測和假說,並有很多爭議。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和各種不同的證據的發現,人們對生命起源的問題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下面介紹幾種著名的假說。

【生命起源的創造論(或神造說)】

  創造論否認一切的事物是自然形成的說法。它認爲哪怕是正在呼吸的空氣,也是需要被創造才得以産生。目前人類正在面臨各種自然資源枯竭,生態平衡被破壞而帶來的各種災難的情況下,對大自然的駕馭更是感到無能爲力。人類無能爲力的時候,還能做什麽呢?唯有依靠神。這不是愚昧,而是人的本能就是這樣。在《聖經》上說,“起初,神創造天地。”。人類是否真的與上帝有著密切的關系恐怕只有到上帝來審判這個世界的時候才能知曉。我們不能否認創造論,因爲目前還沒有什麽科學可以證明它是否是真正的真理。

【生命起源的自然發生說】

  又稱“自生論”或“無生源論”,認爲生物可以隨時由非生物産生,或者由另一些截然不同的物體産生。如中國古代所謂“肉腐出蟲,魚枯生蠹”、亞裏士多德說的“……有些魚由淤泥及砂礫發育而成”。中世紀有人認爲樹葉落入水中變成魚,落在地上則變成鳥等。
  自然發生說是19世紀前廣泛流行的理論,這種學說認爲,生命是從無生命物質自然發生的。如,我國古代認爲的“腐草化爲螢”(即螢火蟲是從腐草堆中産生的),腐肉生蛆等。在西方,亞裏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就是一個自然發生論者。有的人還通過“實驗”證明,將谷粒、破舊襯衫塞入瓶中,靜置于暗處,21天後就會産生老鼠,並且讓他驚訝的是,這種“自然”發生的老鼠竟和常見的老鼠完全相同。
  19世紀時,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LouisPasteur) (1821-1895.9.25)發現,將肉湯置于燒瓶中加熱,沸騰後讓其冷卻,如果將燒瓶開口放置,肉湯中很快就繁殖生長出許多微生物;但如果在瓶口加上一個棉塞,再進行同樣的實驗,肉湯中就沒有微生物繁殖。巴斯德認爲,肉湯中的小生物來自空氣,而不是自然發生的。他的實驗爲科學家進一步否定“自然發生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860年,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設計了一個簡單但令人信服的實驗,徹底否定了自然發生說。

【生命起源的化學起源說】

  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這一假說認爲,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溫度逐步下降以後,在極其漫長的時間內,由非生命物質經過極其複雜的化學過程,一步一步地演變而成的。化學起源說將生命的起源分爲四個階段(米勒實驗)。
  
   第一個階段,從無機小分子生成有機小分子的階段,即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是在原始的地球條件下進行的,這一過程教材中已有敘述,這裏不再重複。需要著重指出的是米勒的模擬實驗。在這個實驗中,一個盛有水溶液的燒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間裏含有氫氣、氨氣、甲烷和水蒸汽等“還原性大氣”。米勒先給燒瓶加熱,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環,接著他通過兩個電極放電産生電火花,模擬原始天空的閃電,以激發密封裝置中的不同氣體發生化學反應,而球型空間下部連通的冷凝管讓反應後的産物和水蒸汽冷卻形成液體,又流回底部的燒瓶,即模擬降雨的過程。經過一周持續不斷的實驗和循環之後。米勒分析其化學成分時發現,其中含有包括5種氨基酸和不同有機酸在內的各種新的有機化合物,同時還形成了氰氫酸,而氰氫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組成核苷酸的基本單位。米勒的實驗試圖向人們證實,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從無機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是完全可能實現的。
   第二個階段,從有機小分子物質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質。這一過程是在原始海洋中發生的,即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機小分子物質,經過長期積累,相互作用,在適當條件下(如黏土的吸附作用),通過縮合作用或聚合作用形成了原始的蛋白質分子和核酸分子。
   第三個階段,從生物大分子物質組成多分子體系。這一過程是怎樣形成的呢?前蘇聯學者奧巴林提出了團聚體假說,他通過實驗表明,將蛋白質、多肽、核酸和多糖等放在合適的溶液中,它們能自動地濃縮聚集爲分散的球狀小滴,這些小滴就是團聚體。奧巴林等人認爲,團聚體可以表現出合成、分解、生長、生殖等生命現象。例如,團聚體具有類似于膜那樣的邊界,其內部的化學特征顯著地區別于外部的溶液環境。團聚體能從外部溶液中吸入某些分子作爲反應物,還能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發生特定的生化反應,反應的産物也能從團聚體中釋放出去。另外,有的學者還提出了微球體和脂球體等其他的一些假說,以解釋有機高分子物質形成多分子體系的過程。圖7團聚體簡單代謝示意圖第四個階段,有機多分子體系演變爲原始生命。這一階段是在原始的海洋中形成的,是生命起源過程中最複雜和最有決定意義的階段。目前,人們還不能在實驗室裏驗證這一過程。
  
【生命起源的宇宙生命論(或泛生說)】

  這一假說提倡“一切生命來自生命”的觀點,認爲地球上最初的生命來自宇宙間的其他星球,即“地上生命,天外飛來”。這一假說認爲,宇宙太空中的“生命胚種”可以隨著隕石或其他途徑跌落在地球表面,即成爲最初的生命起點。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在已發現的星球上,自然狀況下是沒有保存生命的條件的,因爲沒有氧氣,溫度接近絕對零度,又充滿具有強大殺傷力的紫外線、X射線和宇宙射線等,因此任何“生命胚體”是不可能保存的。這個假說實際上把生命起源的問題推到了無邊無際的宇宙中去了,同時這個假說對于“宇宙中的生命又是怎樣起源”的問題,仍是無法解釋的。

【生命起源的宇生說】

  這一假說認爲,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構成生命的有機物,來自于其他宇宙星球或星際塵埃。持這種假說的學者認爲,某些微生物孢子可以附著在星際塵埃顆粒上而落入地球,從而使地球有了初始的生命。但我們知道,宇宙空間的物理條件,如紫外線等各種高能射線以及溫度等條件對生命都是致命的,而且,即使有這些生命,在它們隨著隕石穿越大氣層到達地球的過程中,也會因溫度太高而被殺死。因此,像微生物孢子這一水平的生命形態看來是不大可能從天外飛來的。但是,一些學者認爲,一些構成生命的有機物完全有可能來自宇宙空間。1969年9月28日,科學家發現,墜落在澳大利亞麥啓遜鎮的一顆炭質隕石中就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6種是構成生物的蛋白質分子所必須的。科學研究表明,一些有機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分子可以在星際塵埃的表面産生,這些有機分子可能由彗星或其隕石帶到地球上,並在地球上演變爲原始的生命。

【生命起源的熱泉生態系統】

  生命的起源可能與熱泉生態系統有關,這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部分學者提出的觀點。20世紀70年代末,科學家在東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島附近發現了幾處深海熱泉,在這些熱泉裏生活著衆多的生物,包括管棲蠕蟲、蛤類和細菌等興旺發達的生物群落。這些生物群落生活在一個高溫(熱泉噴口附近的溫度達到300 ℃以上)、高壓、缺氧、偏酸和無光的環境中。首先是這些化能自養型細菌利用熱泉噴出的硫化物(如H2S)所得到的能量去還原CO2而制造有機物,然後其他動物以這些細菌爲食物而維持生活。迄今科學家已發現數十個這樣的深海熱泉生態系統,它們一般位于地球兩個板塊結合處形成的水下洋脊附近。
  熱泉生態系統之所以與生命的起源相聯系,主要基于以下的事實:
  (1)現今所發現的古細菌,大多都生活在高溫、缺氧、含硫和偏酸的環境中,這種環境與熱泉噴口附近的環境極其相似;
  (2)熱泉噴口附近不僅溫度非常高,而且又有大量的硫化物、CH4、H2和CO2等,與地球形成時的早期環境相似。
  由此,部分學者認爲,熱泉噴口附近的環境不僅可以爲生命的出現以及其後的生命延續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物質,而且還可以避免地外物體撞擊地球時所造成的有害影響,因此熱泉生態系統是孕育生命的理想場所。但另一些學者認爲,生命可能是從地球表面産生,隨後就蔓延到深海熱泉噴口周圍。以後的撞擊毀滅了地球表面所有的生命,只有隱藏在深海噴口附近的生物得以保存下來並繁衍後代。因此,這些噴口附近的生物雖然不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但卻是現存所有生物的共同祖先。

【神秘的生命起源】

  從古至今,有很多說法來解釋生命起源的問題。如西方的創世說,中國的盤古開天地說等。但直到十九世紀,伴隨著達爾文《物種起源》一書的問世,生物科學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同時也爲人類揭示生命起源這一千古之謎帶來了一絲曙光,這就是現代的化學進化論。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論首先在1953年首先得到了一位美國的學者米勒的證實,米勒描述的生命起源的事件應該是什麽樣子的呢?那就是在早期,地球上因爲它含有大量的還原性的原始大氣圈,比如說甲烷、氨氣、水、氫氣,還有原始的海洋,當早期地球上閃電作用把這些氣體聚合成多種氨基酸,而這多種氨基酸,在常溫常壓下,它可能在局部濃縮,再進一步演化成蛋白質和其他的多糖類、以及高分子脂類,在一定的時候有可能孕發成生命,這就是米勒描述的生命進化的過程。
  生命起源是一個亙古未解之謎,地球上的生命産生于何時何地?是怎樣産生的?千百年來,人們在破解這一謎底之時,遇到了不少陷阱,同時也見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在兩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時代,老子在《道德經》裏寫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地球上的生命是由少到多,慢慢演化而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這個祖先就是一,而這個一是由天地而生,用今天的話說,可能就是由無機界所形成。
  生命的起源應當追溯到與生命有關的元素及化學分子的起源。因而,生命的起源過程應當從宇宙形成之初、通過所謂的“大爆炸”産生了碳、氫、氧、氮、磷、硫等構成生命的主要元素談起。
  大約在66億年前,銀河系內發生過一次大爆炸,其碎片和散漫物質經過長時間的凝集,大約在46億年前形成了太陽系。作爲太陽系一員的地球也在46億年前形成了。接著,冰冷的星雲物質釋放出大量的引力勢能,再轉化爲動能、熱能,致使溫度升高,加上地球內部元素的放射性熱能也發生增溫作用,故初期的地球呈熔融狀態。高溫的地球在旋轉過程中其中的物質發生分異,重的元素下沈到中心凝聚爲地核,較輕的物質構成地幔和地殼,逐漸出現了圈層結構。這個過程經過了漫長的時間,大約在38億年前出現原始地殼,這個時間與多數月球表面的岩石年齡一致。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與演化密切相關的。生命的構成元素如碳、氫、氧、氮、磷、硫等是來自“大爆炸”後元素的演化。資料表明前生物階段的化學演化並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間中廣泛地存在著化學演化的産物。在星際演化中,某些生物單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際塵埃或凝聚的星雲中,接著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條件下産生了象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通過若幹前生物演化的過渡形式最終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統,即具有原始細胞結構的生命。至此,生物學的演化開始,直到今天地球上産生了無數複雜的生命形式。
  38億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穩定的陸塊,各種證據表明液態的水圈是熱的,甚至是沸騰的。現生的一些極端嗜熱的古細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謝方式可能是化學無機自養。澳大利亞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億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證據。
  原始地殼的出現,標志著地球由天文行星時代進入地質發展時代,具有原始細胞結構的生命也開始逐漸形成。但是在很長的時間內尚無較多的生物出現,一直到距今5.4億年前的寒武紀,帶殼的後生動物才大量出現,故把寒武紀以後的地質時代稱爲顯生宙。
  在中世紀的西方,《聖經》上描繪的上帝,在七天之內造就萬物之說,也是非常流行。今天看來,生命起源並不像這些古老傳說,或神話描繪的那樣,但表明了人類長期以來,對生命起源之謎傾注了極大地熱情和關注。但生命起源應該是怎樣發生的?科學又是怎樣對這一千古之謎進行探索的?我們已經取得了哪些進展?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首先,生命起源之說,第一個謎是生命的時間,起源的時間問題。在中世紀的西方,人們對《聖經》的上帝造人的故事是深信不疑的。在1650年,一位愛爾蘭大主教根據聖經上所描述的,計算出上帝創世的確切時間是公元前4004年,而另一位牧師甚至把創世時間更加精確地計算到公元前4004年10月23號上午九點鍾。也就是說,生命起源距今是六千年前,這當然不是真的,而真的是什麽呢?真的就是用科學的回答,科學是怎麽回答這個生命起源的時間呢?那就是說用化石,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化石來回答。我們知道,生物死亡後,它們的遺迹在適當的條件下,就保存在岩石之中,我們把它們稱作化石。地質曆史中形成的岩層,就像一部編年史書,地球生物的演化曆史,就深深埋藏在這些岩石之中,年代越久遠的生物化石,就保存在岩層的最底層。
  迄今爲止,我們發現了最古老的生物化石是來自澳大利亞西部,距今約三十五億年前的岩石,這些化石類似于現在的藍藻,它們是一些原始的生命,是肉眼看不見的。它的大小只有幾個微米,到幾十個微米。因此我們可以說,生命起源它不晚于三十五億年。同時我們知道地球的形成年齡大約在46億年前,有這兩個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到生命起源的年齡,大致可以界定在46億年到35億年之間。今天,隨著科學的發展,地質學家認爲,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地球受到了大量的小行星和隕石的撞擊,它是不適合生命的生存。與其說當時地球上有生命,還不如說它在毀滅生命,因此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時間,它不早于40億年。另外,在格陵蘭的38.5億年的岩石中發現了碳,這個碳的話,我們知道,碳分兩種,一個無機碳、一個有機碳。另外,這個碳的話,它有重碳和輕碳之分,因此我們可以根據這個碳之中的輕碳和重碳之比,就來可以推測這些碳的來源。科學家根據碳的同位素分析,推測這些碳它是有機碳,是來源于生物體。也就是說,這樣我們把生命起源的時間大大縮短了,也就是在距今40億年到38億年之間,自從地球上生命起源之後,一直到現在45億年,就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演化史。
  好,首先我們現在已經有了生命起源的時間概念,是距今40億年到38億年之間。那生命是怎樣起源的?它在什麽地方起源的?這樣我們不得不回顧一些有關生命起源的假說。
  第一個是創世說,在《舊約全書》的第一章寫到,上帝在七天之內創造了世間之萬物,在中世紀的西方大家普遍接受這個觀念,可以說一直到現在,這種觀念還被很多人接受,當然這也不是真的。第二個呢,是自生論,比如說希臘人認爲,昆蟲生于土壤,春天萬象更新,種子從泥土裏萌發,昆蟲從去年留下的卵殼中破殼而出。但這不是生命的起源,而是生命的延續,可以說這個自生論,現在已經被徹底抛棄了。與這個類似的說法,還有比如說埃及人認爲生命來自于尼羅河,在中國古代也有腐草生螢之說。
  第三個有關生命起源的假說,就是有生源論,這個在19世紀的西方也相當地流行,有生源論認爲,生命是宇宙生來就固有的,你要問我生命從哪裏來的,你首先給我回答一個問題,宇宙怎麽起源的?物質怎麽來的?你給我回答了物質是怎麽來的,生命我就可以說是從哪兒來的,其實這是一個不可知論。在20世紀的後半葉,有生源論逐漸發展到現在的宇宙胚種論,直到現在,有許多科學家認爲,生命必須的酶,像蛋白質,和遺傳物質的形成,需要數億年的時間,在地球早期並沒有可以完成這些過程的充足時間段。因爲它就兩億年,因此他們認爲生命一定是以孢子或者其他生命的形式,從宇宙的某個地方來到了地球,這種觀念也是有一定的依據的。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來,人類用天體物理的手段,在地球之外探測了近百種有機分子,像甲醛,氨基酸等等。其中兩種天體可以與地球上的生命有關,它可能給地球帶來生命或者有機分子,一個是彗星,一個是隕石。我們知道這兩顆天體裏邊它含有大量的有機分子,比如我們把一些彗星稱爲髒雪球。它們不僅含有固態的水,還有氨基酸,鐵類,乙醇、嘌呤、嘧啶等有機化合物,生命有可能在彗星上産生而帶到地球上。或者在彗星和隕石撞擊地球時,由這些有機分子經過一系列的合成而産生新的生命。當然這種胚種論也存在著不同的觀念,它有兩種致命的弱點,一個是生命是否能在宇宙中進行長期的遷移?還能不能夠存活?我們知道天體之間的距離是以光年爲計算的,天體之間交流可能需要成千上萬年,從一個星球到了另外一個星球。那在這種真空裏面,暴露在這種大量的宇宙射線之中,活的生命它是不是在千萬年中還能夠繼續萌發呢?這是一個最大的問題,第二個從無機分子到有機化合物的過程,這種過程,比如說彗星上我們看到有機小分子形成,在地球上也能夠形成,這是不用置疑的。
  1859年,伴隨著達爾文《物種起源》一書的問世,生物科學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同時也爲人類揭示生命起源這一千古之謎帶來了一絲曙光,這就是現代的化學進化論。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論首先在1953年首先得到了一位美國的學者米勒的證實,既然你說地球早期溫度都是比較高,又充滿了很多還原性氣體,還有水,那麽我就把這些氣體,把水放在一個瓶子裏面,看看它是不能産生生命,或者産生有機化合物。米勒在1953年把氨氣、氫氣,還有水、一氧化碳放在一個密封的瓶子裏面,在瓶子裏面兩頭插上金屬棒,完了通上電源,通過這個類似于閃電的作用,確實在幾天之後産生了大量的氨基酸。那麽就是說在地球上面,在閃電下,在常溫下,也能成爲無機分子,合成有機分子。我們知道,你氨基酸的話,是組成蛋白質的最重要的物質,可以說,組成生命起源最重要的物質。因此,米勒描述的生命起源的事件應該是什麽樣子的呢?那就是在早期,地球上因爲它含有大量的還原性的原始大氣圈,比如說甲烷、氨氣、有水、有氫氣,還有原始的海洋,當早期地球上閃電作用把這些氣體聚合成多種氨基酸,而這多種氨基酸,在常溫常壓下,它可能在局部濃縮,再進一步演化成蛋白質,蛋白質和其他的多糖類,以及高分子脂類,在一定的時候有可能孕發成生命,這就是米勒描述的生命進化的過程。
  但是這種溫暖水池說,也遇到一些問題,其中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現在地質學家認爲,地球早期大氣圈它並不是含有大量的還原性氣體,它是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氮氣,比米勒的這個氣體多一些惰性。在閃電的情況下,你並不能形成大量的氨基酸。第二個,溫暖的水池在地球早期並不能長期形成,爲什麽呢?因爲當時地球早期,剛才說過它有大量的隕石、流星,還加上地球本身的放射性,溫度很高,你這個溫暖水池一旦生命産生了,一個隕星過來,溫度在瞬間之內可能達到上千度、甚至幾千度,生命已經絕滅了,只能再來一次生命的起源。但是我們現在就這麽想,現今的地球上是不是有溫度比較高,還有還原性氣體,還有生物存在呢?那麽,有兩件工作可以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一個是1967年美國學者布萊克,在黃石公園的熱泉中發現了大量嗜熱生物,我們知道蛋白質一般的話超過六十度,就會凝固的,煮雞蛋六十度七十度以上雞蛋就熟了,但是生物,是不是在六十度以上還能夠生活呢?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第二個就是1977年克裏斯,他在太平洋底的熱泉中,同樣也發現了大量的嗜熱微生物,這個溫度它要更高,它可能達到二百到三百度。它壓力呢,也有二百到三百個大氣壓,它的環境是什麽樣子呢?它確實有大量的還原氣體,有硫化氫、有甲烷、有氫氣、還有一氧化碳,這個環境確實非常類似于四十億年前早期地球的環境,那麽生命起源它是不是就在這個時候産生的呢?這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但是化石中有沒有在火山噴口或者是熱泉中發現的微生物呢?確實有,我們在這方面,我們在化石方面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進展,比如說在2000年,羅斯瑪森,澳大利亞的一個科學家,他在澳大利亞距今大概32億年左右的火山沈積裏面發現了大量的保存完好的絲狀體。這說明在32億年前,生命在熱泉的附近已經大量生存,那麽這是現在最新的,最流行的,也可以說迄今爲止最科學的有關生命起源的假說,就是生命起源于熱泉,或者海底熱泉,俗稱“黑煙囪”的附近。
  海底熱泉和陸地上的熱泉它們都有很多共同的特點。第一個它溫度高。第二個它含有大量的還原性氣體,除了二氧化碳以外,還有一氧化碳、氫氣、氨氣還有硫化氫。第三個特點就是它們都含有大量的生物,比如說藍藻、光合細菌、硫細菌,特別是一類古細菌,在高溫下異常地繁盛,它在超過一百度的時候大量繁盛,而離開了這樣的環境,比如溫度一降下來,它馬上就進行休眠,而且並不能正常的生活,那麽這些生物是不是就代表了最早的,最原始的,地球生命起源的時候,這種原始的生命形式呢?
  第一個早期地球溫度都很高,産生的最早生命形式,應該是一些能適應高溫的生物,而熱泉中,生物恰恰就是嗜熱的微生物。第二個,熱泉的環境與早期的地球環境有很多類似之處,比如說它有高溫,還有大量的還原性氣體、一氧化碳、氫氣、氨氣,還有硫化氫等等。第三個,在高溫的熱水環境的話,它是有利于小分子的有機化合物脫水,聚合成有機高分子,比如說現在我們用有機小分子氨基酸合成蛋白質的話,它就是在熱水中,通過這個熱聚合反應,脫水以後形成這樣的高分子,特別是在這種熱水口附近的話,形成了黃鐵礦,俗稱“愚人金”。它是由硫和鐵組成的,在它的表面的話,它非常有利于高分子的合成,因爲這個硫化鐵表面是一個非常好的一個天然的催化劑。第四個有利的證據是熱泉口向外層海水之間它有一個溫度,和水化學鑒別的梯度,這個梯度的話,也是有利于各種化學的連續反映,我們知道熱泉口它噴出來的時候,它的溫度可能到達二百度到三百度,特別是在海底洋中脊附近,而海水的溫度的話,這種海底的溫度一般在0到4度,這樣的話,從三百度,一直到四百度,它有一個溫度梯度,這種溫度梯度的話,對有機化合物合成的話,可以說存在一個連續的反映。第五個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在熱泉中的生物的話,它確實是生物演化速度的最根部的類型,也就是說它的基因是最古老的類型。
  現代生物學家,他通過生物分子學的研究,他把熱泉中的一些嗜熱古細菌,跟現在的普通細菌進行了基因的對比,發現它們基因的相同點,不超過60%。那麽就是說這些古細菌它們含有非常多的古老的基因,也就是說,它們很有可能就是生命起源時候的這種類型。應該說,生命起源我們研究生命起源它最好的證據,還是在地球上,40億年到38億年間的岩石和化石所包含的信息。但是,經過40億年的變化,地球已經面目全非,現在的地球即使你有40億年到38億年的岩石,它也進入了大量的變種,信息也幾乎全無。
  因此我們把目光不要局限在只是在地球上,如果說生命是宇宙之中一個普遍的現象的話,除了地球之外的其他天體上,是否也有類似于地球早期的這樣的環境呢?如果有的話,也許能爲研究生命起源打開新的窗戶,我們第一個目標是什麽地方呢?不是火星是月球,現在地質學家認爲,月球是40億年前,一顆大的行星撞擊地球,而從地球上迸發出去。形成了當今的月球,這個時間正好是40億年,如果地球上有生命起源的話,我們在月球上看看,那不就是解決這個問題了嗎。在中國的古代神話中有嫦娥奔月的這個說法,月球上有月桂、有月兔,還有浪漫的愛情故事,但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隨著前蘇聯和美國的宇航員登陸的成功,這個神話徹底破滅了,月球其實是一個沒有生命,沒有水,沒有氧氣,不適合生命生存的荒漠的星體。
  那麽我們第二個目標是什麽呢?第二個目標是火星,因爲火星也許在40億年以前,有著跟地球類似的經曆,火星的物質成分跟地球非常近似,它的軌道也跟地球非常近似,那麽火星上是不是有生命呢?我們到火星上去幹什麽呢?我們尋找生命起源,要從哪幾點入手呢?一般來說是三點,第一個在火星上尋找是不是有活的生命?如果有活的生命,那好了。那生命的話,可能真是在宇宙中起源的,或者地球上的生物也許來自火星,或者來自其他的彗星。第二個我們尋找液態水,因爲我們知道,水是萬物之源,水是生命之源。現在地球上我們所理解的生命形式是離不開水的,所以尋找液態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第三個尋找與生命有關的化合物,如果我們現在沒有活的生物的話,過去有沒有呢?過去的生物是不是形成了一些化合物?它是不是以化石的形式保存在這些岩石之中呢?所以我們到火星上尋找生命,抱著三個目的。
  1957年美國的海盜號航天器發回到地球的信息時,火星上沒有生命,沒有液態水的存在,它是一個荒蕪幹渴的紅色的星球。但是人類並沒有氣餒,20世紀90年代,美國宇航局加大了對火星的探測力度,通過火星探測者號、火星拓荒者號航天器和哈博望遠鏡得到的圖片,和其他的有關天體物理的信息資料顯示,火星上過去很可能有過液態水的存在。一些航天資料顯示,火星上有類似于像我們發生大洪水山前的沖積扇的構造,還有水、河道、像地球上幹涸的河床的河道,還有水侵蝕岩石的痕迹。另外還有非常特別的一點,在火星的兩極,發現了類似于地球上凍土解凍的情況,這是我們的航天資料。
  但是我們如果有儀器,帶上儀器帶上人,在火星上去進行探索,或者獲得一塊石頭,進行分析一下,這些事情不是一目了然了嗎?所以在1999年初,美國呢,發射了一個火星極地著陸器,它帶著了精密的分析儀器,准備在火星的極地進行仔細地研究。但是非常不幸,在1999年底,本指望這些儀器能夠得到有關火星上是否有水的直接的信息的話,但就在進入火星的大氣層中,跟地球上失去了聯系。
  那麽我們對火星的研究,那就束手無策了嗎?現在至少在現階段並不是,我們有來自火星上的隕石,非常幸運,在1984年,人們在南極的冰蓋上面,發現了一顆隕石,這個隕石拿回來以後呢,對它進行它的元素和做氣體化學分析,發現這個隕石呢,它的氣體它的同位素,跟火星上非常類似。所以他們認爲這個隕石是來自火星,這個隕石是在一萬年前,掉在冰蓋上,南極的冰蓋上。
  通過這個隕石的放射性同位素年齡測定呢,這個隕石40億年,距現在有40億年左右,正好跟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年齡是一樣的。那麽幾十年來,科學家通過了大量研究這個隕石,一些研究者認爲,這個隕石上含有了生命的迹象,有哪幾個方面的證據呢?有三個,第一個這個隕石裏面含有數種沈積礦物,因爲沈積礦物它是有水的情況下形成的,所以科學家從中推斷,火星上可能有水,特別這些礦物裏面有一種是磁鐵礦物。他認爲這種磁鐵礦,它只能由生命的形式存在,這是第一個證據。第二個,在這個隕石的表面通過化學分析,獲得了多種多環的芳香烴,他認爲這種多環的芳香烴的話,與生命的形式有關。第三個它是通過掃描電鏡仔細觀察,發現了形態非常類似細菌的生物化石。這化石並不是很大,只有幾百個納米,因此,在1996年,美國宇航局向全世界宣布,在40億年前火星上曾經有過生命,當然這是一家之言。這顆隕石裏面,這個有關生命存在的信息是不是真的呢?當然有很多學者對這些證據提出了置疑。第一個就拿磁鐵礦來說,你認爲只能由生命生存,我同意,你認爲這個沈積礦物它也是由生命生存,我也同意。它是生命有水的形式下才能沈積,我也同意。但是你要知道這個隕石是在南極的冰蓋上找到的,那冰全是水,你在隕石撞擊冰蓋的時候,可能有很多的水溶化了,隕石撞擊這個地球的時候,它可能形成很多裂隙,如果有液態水,溶化的水,從這個裂隙進去的話,那不也可能形成一個自身的沈積礦物嗎?另外你認爲這個磁鐵礦,你也可能,有人認爲磁鐵礦的話,也並不是說是生命特有的,在其他物質條件下也可以形成,所以第一條證據的話,就有很多科學家認爲它占不住。第二就是多環芳香烴的問題,同樣你看像南極冰蓋,你是零下40度,或者50度也好,也有大量的菌藻的生存,它是不是污染的呢?現在的污染,也許是一萬年以前污染的呢。所以這條證據的話,你也不能說是一個非常可靠的證據,百分之百的證據。第三個證據,特別是第三個證據它更加靠不住,就是把隕石把它劈開,你看見這些所謂的細菌的化石,這些化石,第一個它太小,它的直徑的話只有幾十個納米,我們知道,你像一個鐵的原子核的話,它可能就有0.6個納米,所以你這個,所謂生物化石它的直徑的話,它可能就是幾百個,甚至由上千個原子核組成。所以這基本的話,在現在我們理解的這個具有細胞膜包裹的原始細胞最小形態是不可想象的。所以這個有關隕石上生命的存在,或者火星上生命的存在,還需要繼續的研究。
  我們所觀察的第三個天體,就是木星的衛星,特別是第二個衛星,叫木衛二,它的大小跟地球直徑非常類似,在1997年美國的伽利略號航天器對木衛二進行了觀察,他們發現在木衛二表面的話,有大量的裂痕存在,並且是多起的裂痕,通過天體物理學的方法研究,這個星球其實全是由水組成的,這個水是固態的冰,變成了固態的冰,我們從這些很多很多的裂隙可以看起來,多起裂痕看起來,這個星球也許在過去或者某個時候,某幾個時候,這個水曾經溶化過。也就是說,它曾經有液態水的存在,有液態水存在,它是不是也有生命的存在呢?但是這個還是一個未知數,我們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總之,隨著航天科技和其他相關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地外生命的探索,爲我們研究生命的起源開辟了一個新的途徑。
  但無論怎麽樣生命起源的過程的話,這三個過程是跑不了:第一個是從無機物到有機小分子,這種過程,比如說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氫氣、氨氣、甲烷,這些東西你合成有機小分子,像氨基酸、嘌呤、啶、核苷酸、高能化合物、肪酸、有卟呤等這些東西,這個過程是跑不掉的,因爲地球生命的起源的話,你從無機界到有機界,所以這個過程。一個過程是不管在什麽地方,在海底也好,在熱泉裏面,在火星上或者在木衛二,都跑不了這個過程,所以研究生命起源的過程的話,是第一個。
  第二個呢,它是有機小分子到有機大分子這個形式,就是剛才說的氨基酸嘌呤嘧啶這個東西,有機大分子像蛋白質多糖,核酸這個過程,因爲蛋白質是組成生物體的主要的物質,還有多糖、糖類、都是組成很多細胞的這個骨架,細胞壁的主要成分,還有核酸、這是遺傳物質,所以這個過程的話,也是跑不掉的。
  第三個這些生物的大分子,演化到原始單細胞的生命,這也是跑不掉的。一個原始的單細胞,外面有一個膜包裹,裏面有遺傳物質,要進行新陳代謝的交換。所以生命起源的過程其實可以簡單地分成這三個過程:對這三個過程我們現在做到哪一步呢?我們還有什麽沒解決的呢?第一個我們看看從無機物到有機小分子這個過程,其實這個過程的話,在熱泉中,在深海的海底“黑煙囪”中,還是在實驗室中,我們都能夠合成這個米勒的實驗就是一個最經典的實驗,它就是把無機物合成了有機小分子。
  第二個過程,我們再看看,第二個過程是有機小分子,到有機大分子這個過程,這個過程的話,其實在熱泉,像海底熱泉口,還有陸地上,像黃石公園,我們國家雲南的熱泉都有這種過程,因爲這個溫度很高,它有機物在裏面的話它可以進行熱聚合脫水反應,能形成蛋白質,我們在實驗室裏面,這個過程也是可以重複的,所以生命起源的第二個過程也不是難的事情。
  最難的是生命起源的第三個過程,就是生物大分子到原始單細胞這個過程,可以說這個過程是迄今爲止科學家們研究上遇到最大的難題。也是無機生命到生命,無機化合物到有機生命不可跨越的一個鴻溝,這個過程包括哪幾部分呢?換句話說,我們要研究生物大分子,到原始單細胞生命,要從幾個部分來入手呢?第一個我們要研究自我遺傳系統,一個遺傳系統,就是能自我複制的生物大分子這個系統的建立,DNA、RNA這種系統的建立。它怎麽建立的?它怎麽合成的?它們怎麽有遺傳的功能?第二個,蛋白質的合成,它要納入到自我複制系統的控制,這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它新陳代謝,它是能量和物質在細胞內的交換,接受太陽光、接受化學能,産生有機物,再用這有機物分解而産生能量,這個能量像一個馬達一樣,來運轉這個細胞,是這個過程。這個過程也是非常難的一個過程,第三個過程,生物膜系統的形成,也就是說比如說像細胞壁、細胞膜,生物膜的系統,爲什麽重要呢?因爲我們知道無機界是沒有隔離的,沒有這種隔離,只有在生物裏面它有一個膜跟外界隔離,同時這個膜也不是絕對隔離,而是跟外面進行物質的交換。它有一些小的空隙,所以這個生物膜系統也是一個非常精密的生物機構,所以在生命起源之中這三個階段或者三個步驟缺一不可,也是非常難的三個步驟。
  迄今爲止,我們把生命起源可以描述成這樣子的:在40億年前的地球上,由無機分子合成的有機小分子,它聚集在熱泉口,或者火山口附近的熱水中,通過聚合反應,形成了生物的大分子,這些大分子進行自我複制,自我選擇,進而通過分子的自我組織,並自我複制和變異,從而形成核酸和活性蛋白質,同時分隔結構同步産生,最後在基因的控制下的代謝反應,爲基因的複制和蛋白質的合成提供能量,這樣一個由生物膜包裹著的具有能自我複制的原始細胞,就在地球上産生了。這個原始細胞可能是異養的,或者是化學自養的,它可能類似于現代生物在熱泉附近的嗜熱古細菌,這個描述短短幾百字,就把生命起源的過程描述過來了。但它有四個無法逾越的鴻溝,一個是自我選擇,因爲你組成生物大分子或者RNA,DNA,它這些分子都是非常有限的幾種分子。在無機條件下,或者在閃電情況下、或者在熱水中,它形成很多這樣的分子,這些分子怎麽能自我選擇,能合成DNA,RNA,能把其他的大分子抛棄掉,這個過程的話,我們並不知道它,爲什麽這樣子?第二個是自我複制,DNA,RNA它自己能夠複制,能夠爲下一代遺傳下去,這個過程我們也並不知道。第三個是分隔結構,就是細胞膜,比如細胞膜、或者細胞內部的膜結構,這個過程我們也不是很清楚,它怎麽形成的?像磷脂、精細的生物結構怎麽形成的,我們也並不是很清楚。另外是一個新陳代謝的問題,你怎麽先是吸收外面的能量,這個過程我們並沒有解決,但不管怎麽樣這種熱泉中生命起源假說的話,它確實有很多有利證據的支持,特別是近年來,它取得了一系列最重要的進展。
  我們知道,熱泉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硫化氫和硫化金屬礦物,特別是黃鐵礦物和硫,一方面硫化鐵和硫,有新陳代謝的出現。硫化鐵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催化劑,很多化學反應在它的表面或者說在它的晶體骨架裏,進行得非常非常的順利,一些重要化合物已在在熱泉中被發現。例如一種活性物質,像硫化脂就發現在熱泉之中,它與一種非常重要的化合物,一些複合物非常類似,這種化合物提供了能量新陳代謝的一種途徑。
  所以說這個新陳代謝的途徑的話,可能跟熱泉中的黃鐵礦和硫,以及它們的聚合物有一定的關系。另一方面,遺傳物質核糖核酸,RNA的出現的話,與硫化脂和硫的化學過程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而脫氧核糖核酸,DNA它還可以直接用RNA脫氧演變而來。還有另一個的話,像黃鐵礦的聚合物,就是這個熱泉口中的這個黃鐵礦的聚合物的話。其實,存在于很多重要的生化酶的中心,那些生化酶的話,可能就産生于含有大量的硫熱泉之中。由此看來,地球上的生命也許就産生在距今38億年到40億年間這些充滿硫磺味的熱水池或者軟泥之中。但是我們應該清醒的明白,我們距離揭開生命起源這一亙古之謎,還有一段遙遠的科學曆程。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到有機化合物到有機生命體的演化,同時還具有很多的偶然性,並不是有這種環境,有這種形成條件,它就能産生生命。有人曾經比喻說,這些無機物好像一個垃圾堆裏面什麽都有,塑料、塑料瓶子、鐵,廢棄金屬、油,而生命,一個單細胞,就像一輛精美的奔馳車,在一陣臺風過後,這些垃圾組裝成了一個奔馳車。因此我們可以想像,這個生命起源的過程是非常非常地艱難。因此,也許我們在這個藍色的星球,是生命的惟一的樂園,因此請保護我們的地球,珍惜地球上的生命,我們不能奢望地球上第二次的生命起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149636.html?tp=9_11

生物圈演化  

生物圈演化是指地球生物圈在漫長地質年代所發生的變化。生物圈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特殊圈層。它的存在是從地球上生命的産生開始。它的演化是指生物進化和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進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生物圈狀況的進化。
  生物圈進化可以用生態系統進化來描述。
  ①生命在地球上産生,單極生態系統出現。它是由原始異氧生物和原生環境(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氣)構成的自然生態系統。
  ②單機生態系統演化爲二級生態系統。20億年前綠色藻類産生,標志自養生物的出現,單極生態系統演化爲具有自養和異養兩種生物的生態系統。它導致地球大氣中氧的出現,氧化性大氣的形成,原生生物圈發展爲次生生物圈。
  ③三級生態系統的出現。6億多年前多細胞動物出現,完成了二級生態系統向三級生態系統的發展,形成生産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轉化者(微生物)的三級結構,奠定了生態系統演化的基本格局。
  ④人類産生是地球生物圈演化的質變。人通過自己的活動把天然生態系統百年爲人工生態系統,人類的智慧及智慧指導下的勞動,導致生物圈的根本變化,人稱爲生物圈演化的重要因素。這是生物圈向智慧圈的發展。
http://baike.baidu.com/view/1789241.html?tp=0_01

自養生物  

自養生物(autotroph)
  (1)作爲生態學用詞也稱獨立營養生物,它的對應詞爲異養生物。其原義是指僅以無機化合物爲營養進行生活、繁殖的生物,在這種古典概念中,並沒有把獲得能量的基質氧化和爲了碳素同化而進行營養物質的還原這兩大代謝系統加以區別。而今天這個概念已分爲根據作爲能源而被氧化的營養物質及其氧化形式來分類(化學合成生物、光合作用生物、無機氧化生物、有機氧化生物),以及根據對碳源的營養素材的攝取方式及其在還原同化作用中所必需的有機代謝物質的合成方式來進行分類。而且只限定于後者的意義而被廣泛的應用。
  (2)靠無機營養生活和繁殖的生物,是有機營養生物的對應詞。由呼吸等的化學暗反應,或由光化學反應所獲得的能量用于碳素同化的生物,分別稱爲化能自養生物(chemoautotroph)和光能自養生物(photoautotroph)。自養性微生物其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紅色無硫細菌、紅色硫細菌、綠色硫細菌、硝化細菌、硫細菌、氫細菌、鐵細菌、一氧化碳細菌等。在自養性微生物中,一如氫細菌那樣,隨著可利用的電子供體的代換(例如由氫生成醋酸),有時可以看到以碳酸同化代換有機營養物(醋酸等)的還原同化。關于碳素固定循環與能量獲得系統的共同機理,以及自養生物對有機物的適應機能的調節機制,正在與光合生物進行比較,以便在生物化學上進行闡明。
http://baike.baidu.com/view/405856.html?tp=0_11

異養生物  

異養生物是相對于自養生物說的,植物一般都屬于自養生物,(豬籠草除外),它們可以從自然界吸收無機物合成有機物,而異養生物只能靠吸收有機物來維持生命,比如我們人類。
  異養生物指的是那些只能將外界環境中現成的有機物作爲能量和碳的來源,將這些有機物攝入體內,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並且儲存能量的生物。如:營腐生活和寄生生活的真菌,大多數種類的細菌。
http://baike.baidu.com/view/1028779.html?tp=0_11

 

 

 

台長: 阿楨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6,388) | 回應(1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展題 |
此分類下一篇:生命禮儀
此分類上一篇:時空之旅

這篇說的好寬
反正都不由己

還是老哲學家比較有&quot洞察之明&quot
2009-04-09 17:46:40
版主回應
無情的哲學
2009-04-10 07:24:34
生命起源「鎳」扮主角
科學家解謎 生命起源「鎳」扮主角 【聯合報09.04.10

今天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生命的源起和演進,可能和原始海洋中一種普通金屬含量的變化有關。

發表在英國「自然」(Nature)身分刊的這份報告指出,約24億年前氧氣開始大量進入大氣層,最終導致多細胞生物出現。而在帶動氧氣大量釋放的過程中,鎳扮演著要角。

美國卡內基學會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報告作者之一巴皮諾(Dominic Papineau)說,這個科學家所謂的「大量氧氣事件」(Great Oxygen Event)不可逆轉地改變了地表環境,最終讓高等生物有可能產生,這是我們星球進化的轉捩點。

科學家大致同意氧氣激增是大氣中甲烷驟減所致,原因則一直是個謎。由加拿大艾德蒙頓市亞伯達大學孔豪瑟(Kurt Konhauser)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相信,答案就在大氣或海洋充滿氧氣之前就存在的岩石裡。科學家發現氧氣暴增之前,鎳金屬成分剛好減少。這個證據把各種理論的謎團都解開了。

氧氣大迸發之前的主要生物是單細胞海洋生物「產甲烷生物」,代謝時會分泌甲烷,產生的大量甲烷使得空中幾乎無法製造氧氣。為了生存,這些生物吞食大量的鎳。

27億年前地球的鎳總量是目前的400倍,到了25億年前,海洋中的鎳含量已減少逾半。產甲烷生物因無足夠鎳為食物而銳減,製造的甲烷跟著直線下降。

巴皮諾說,「過去從沒有人想到和鎳有關連,鎳只是海洋中一種微量元素,但我們的研究顯示它對地球環境和我們的生命歷史曾有重大影響」。
2009-04-10 08:22:20
陳暇
我覺得若非根存於自然萬物
而只是出自於人的所謂&quot道理&quot
很可能最後證明是一時或表面的...
譬如古時列國君主為了要便於統治
所以才要求孔子寫下論語來愚化人民思想
或是團體中的領導人
如果強調大家要團結一致時
其實是失去了因個別的小團體間的衝突
所可能突顯出的
權力中心的那種在山頭上的威望(反之亦然)
2009-04-10 20:36:01
版主回應
論語似非
古時列國君主為了要便於統治才要求孔子寫下
而是孔子門人集結師生對話而成
2009-04-11 07:23:01
哲學無情
且不管法律
明哲保身

我要退出pchome了
這裡令我厭惡
2009-04-11 11:59:47
7個孩子不同尪
7個孩子不同尪 少婦1個都不養>中時09-04-15陳志賢

 廿九歲林姓少婦在十年間生下七名小孩,不是留給前夫、就是丟給寄養家庭撫育。去年,她在醫院產下男嬰後棄養,醫院控告她遺棄。檢察官想傳她了解,為什麼只生不養?但屢傳不到,昨天依遺棄罪嫌起訴她。
 林姓少婦是在去年七月廿五日晚間九時卅分許\\\,跑到台北市「西園醫院」產下一名男嬰,隔日上午九時,林女顧不得剛生產的孱弱身軀,把男嬰棄置醫院,不知去向。
 醫院調閱\\\監視器,發現林婦不聲不響地離去,故意棄養男嬰,遂報警控告她,警方依遺棄罪嫌將林姓少婦函送台北地檢署偵辦。
 檢察官透過社工人員了解,才發現林婦行蹤不明,遭警方列為失蹤人口,而且,林婦因長期經濟狀況不佳,疑從事性工作餬口。
 至於她所棄養在醫院的男嬰,已經是她的第七胎,七個孩子的境遇都一樣,現在都是別人在養育。
 據社工當初的訪視調查,戶籍在台北縣三重市的林婦,父親在她幼年時就失蹤,母親早年改嫁,她有一個姊姊。而姊姊也是生下一男嬰後,因無力撫養而將小孩送人。
 林婦曾經有一段短暫的婚姻,不久就離婚。她在結婚前曾生過一個小孩,這第一胎是交給親戚收養,接下來婚後生下兩個小孩,離婚後交給前夫撫育。
 離了婚的林女,陸陸續續又跟不同的男人生了三個小孩,都透過社工單位,分別交由不同的寄養家庭來撫養。
 林女生而不養的情事之所以被社工介入調查,是因為九十三年間,林女順手牽羊偷東西,被依竊盜罪判刑三個月確定,她因繳不出罰金而入獄。
 林女入獄時,將她的第六個小孩,二歲的女嬰,在社工協助下交給寄養家庭撫育,九十六年間,寄養家庭因女嬰已經到了入學年齡,為了女嬰的教育問題,透過社工向板橋地檢署控告林女遺棄。
 林女當時向檢察官供述,因經濟問題,無力撫養小孩,而且當時因竊盜案入獄,不是有意遺棄小孩,檢察官因罪嫌不足,沒有起訴她。誰料,事隔一年,她竟又產下一男嬰,棄置於醫院,從此行蹤不明。
2009-04-15 08:11:23
屍體Our Body展
中國屍體Our Body展 法國法院勒令停止【中央社09.04.23

曾經在美國、澳洲、歐洲多國和日本甚至在法國馬賽、里昂展過的「OurBody」展覽,今晚將關閉巴黎展場,因為法院昨天勒令在24小時內停止展覽,主要是對人體的非法侵害。
「Our Body」展覽在美國、澳洲、日本、德國、英國、比利時、荷蘭、西班牙、葡萄牙都展過,全球有3000萬名觀眾都已看過。從2月12日起在巴黎展出,17具中國男女性屍體,分為6大主題,展覽強調是以藝術性和教育性看待這些真實的人體。
法國展覽的第一站不是巴黎,原因是權威的科普展如科學城,或研究人類學的人類博物館,都拒絕了這個展覽,因為展出死亡的人體會面臨許多倫理問題。
從外省到巴黎,開展後受到許多人權團體抵制,還有民眾表示,若是用法國人的屍體在中國展出,一定會遭到法國人抗議。
反對死刑協會和中國團結協會以侵犯人權,到法院控告展覽的Encore Events公司,要求禁止展覽,Encore Events強調展覽的科學和教學性質,兩個人權團體則懷疑展覽的屍體來自中國的死刑犯。
而在案子審理期間,主辦單位一直無法有效證明展出的屍體是否合法,僅強調是由香港解剖科學與技術基金會提供的,而且被展人士生前都已同意死後的身體用於展覽。
巴黎法院緊急審理法官賀杰亞(Louis MarieRaingeard)在判決中指出,在法律上,屍體應當安息於墓園,展覽組織者的商業目的對人體構成明顯的非法侵害,而且對人體的分解、任意上色、刻意佈置等都欠缺尊重,因此要求在24小時內暫停展覽活動,否則每延遲一天將罰款2萬歐元。
中國團結協會負責人侯芷明(Marie Hozman)女士對中央社記者表示,對判決結果非常高興,只是擔心對方會上訴,不過繼續努力也是一件好事。
她說明會提控告,主要是這些屍體有可能是中國的死刑犯,中國政府將人體作為商品賣出,已有賣內臟到許多國家的先例,而且只有中國才會允許德國商人哈根斯(Gunther von Hungens)建造專門加工處理塑化人類屍體的工廠,這都違反中國人「入土為安」的傳統。
2009-04-23 07:45:21
Our Body屍體展
侯芷明強調,尤其無法忍受的是,這個展覽將要從私人的展覽空間轉到公共的公園,藝術自由表達的觀念在這個展覽中是錯誤的觀念,因為藝術是以各種手段來描寫事實,而不是用事實來描寫事實。
她認為,販賣這些使用酷刑後的屍體,不僅違背最基本的人性原則,也對人性產生最大危險,不應該將人的屍體當成商品牟取利益。尤其在法國的展覽,一張票要15 歐元,這種賺錢方式值得爭議。
對於在巴黎勝訴的理由,侯芷明說,主要是去年12月發布的一個法律,明文規定「對人體的尊重同樣適用於屍體」,禁止利用人的屍體做任何事情,包括藝術活動在內。
原本5月10日才結束的展覽,今天主辦單位就準備要關閉展場,他們表示,是迫不得已,因為每天2萬歐元的罰款,讓他們別無選擇,不過他們將再上訴。
2009-04-23 07:46:23
複製人類胚胎
美科學家在中東 秘密複製人類胚胎【聯合報編譯張佑生09.04.23

備受爭議的美國生化學家查弗斯(Panayiotis Zavos)宣稱已成功複製出人類胚胎,並植入四名婦女體內,據此宣稱複製人出現只是時間問題。

英國「獨立報」22日報導,查弗斯從三位往生者遺體身上製造出複製的胚胎,共複製出14枚人類胚胎,並將其中11枚植入四名準備產下複製嬰兒的婦女體內。查弗斯複製胚胎的過程由一名獨立的紀錄片導演拍攝,導演證實胚胎複製確有其事,胚胎植入也都獲得當事人的同意。

四名婦女當中,一人單身,三人已婚,分別來自英國、美國和中東某國,眾人都很期待成為第一位生下複製胎兒的母親。

複製人類胚胎在英國和許多國家都是違法,因次查弗斯可能在沒有查禁複製人類胚胎的中東某個秘密實驗室進行。

雖然植入的胚胎都未能受孕,但是查弗斯宣稱這只是他從人類皮膚細胞複製出下一代的「第一章」:「雖然可能不是由我完成,但複製胎兒即將來臨,無庸置疑。如果我們加緊努力,一、兩年內便可看見複製胎兒,但我不曉得我們是否要衝到那種程度。我們沒有孕育複製胎兒的壓力,我們的壓力來自能否孕育出健康的複製胎兒。」

查弗斯的發言必將再度引起主流醫學界的圍剿。2004年,他宣稱將一枚複製胚胎植入婦女體內,但是提不出具體證據,醫界要求英國媒體在查弗斯沒有提供具體證據前,不得加以報導。

儘管查弗斯過去這五年保持低調,據說已有數十對夫婦找上門,要求查弗斯運用複製羊「桃莉」的技術,協助眾人解決不孕的問題。

查弗斯說:「我每天都接到詢問,目前已有上百件詢問,每件都很認真。審查標準是她們必須竭盡一切受孕方式後,不得不考量人工複製是唯一的選項。我們沒興趣複製有錢的人或有名的人,像是麥可喬丹或麥可傑克森。」

※ 延伸閱讀》
‧書籤》查弗斯 秘密複製人 類胚胎(影片)
‧書籤》「複製胎兒,即將來臨」
http://udn.com/NEWS/WORLD/WOR3/4863996.shtml
2009-04-23 07:49:15
阿楨
生死學:邏輯邪10/66

生死學更是一門邪門的邪問
有人主張生死是上帝的權利
所以不准墮胎安樂死自殺
有人主張生死是自己的權利
所以可以墮胎安樂死自殺
有人主張動物和人有一樣的權利
所以不准虐待殺害甚至肉食
有人主張動物和人沒一樣的權利
所以可以養來工作玩樂食肉
有人主張……………………

人的主張可多了
可多是合理化自己的絕對論
認為自己的主張是超越時空
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普世價值
比如素食主義認為
殺動物會放出毒素
肉食是殘酷的殺生
其實植物因不能動
故多數有毒以防身
動物則少數才有毒
素食非殺生更好笑
難道植物沒生命嗎

人家是說
植物不是有情生命
所以素食不是殺生

此即絕對論的合理化技倆
對詩人而言花草可多情了
對史上最無情無義的屍人
天地不仁無私萬物皆芻狗

不就是生命觀不同
只要不損及他人利益
管人家要怎樣吃屎(死)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718557
2014-05-06 08:43:00
圖博館
治理“黑救護車”,路在何方2015-9-233 正義網-檢察日報
  楊建順(係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比較行政法研究所所長)

  由於醫療風險高且缺乏相關法律法規准入指引,加之運力難及,正規救護車難以滿足長途救護轉運的需求。需求旺盛的長途救護轉運市場出現空缺,“黑救護車”乘勢發展起來,曾給需要長途轉運的病患及其家屬帶來希望。可是,“黑救護車”也帶來眾多隱患。在廣東東莞,普通的麵包車貼上紅色“十”字和“救護”等標識,車頂裝上警燈、警報器後,便在各大醫院之間招搖過市地接送病患。這種亂像不僅長期得不到懲處,而且,隨著正規醫療機構進入長途救護轉運領域,打破了原有“黑救護車”片區壟斷的格局,威脅、警告甚至是暴力不斷,正規救護車與“黑救護車”之爭愈演愈烈。針對“黑救護車”問題,東莞計劃向民營市場放開長途救護轉運,目前正在製定相關准入規範。向民營市場放開長途救護轉運,或許是治理“黑救護車”的根本出路。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在對救護車實行專車專管專用制度下,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配置、使用救護車,不得使用“假冒救護車”,不得在車輛上噴塗醫療急救標識,不得設置、使用警報器、標誌燈具。對違反者應當依法予以懲處。在對醫療救護實行規制准入制度下,無論是擅自從事接送入院、出院、長途救護轉運等活動,還是擅自從事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活動,都應當依法予以製止和懲處。來自“黑救護車”方面的威脅、警告甚至暴力,根本就是無視法紀的做法,理應依法予以製裁。當然,這裡所說的“依法”,所依之法應當如何確定?這個問題應當在綜合分析利弊​​得失的基礎上作出判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僅靠東莞“正在製定相關的准入規範”,很難從根本上解決相關問題,而是需要從法律、法規的層面對相關主體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予以科學規定。
  至於懲處主體,應當區分不同情況,依法明確授權由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或者公安機關交通行政部門管轄,或者明確規定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協助,為衛生計生部門的懲處權提供實效性保障。在既有的合法救護車資源無法滿足病患及其家屬對長途救護轉運等需求的情況下,應當允許一切有利於相應服務的形式和活動,包括對私家車的徵用等,也包括從立法政策層面向民營市場開放。
2015-10-19 18:31:20
圖博館
長途救護轉運服務,政府既可以直接舉辦,亦可以間接舉辦,還可以通過一系列制度機制來保障民間力量參與舉辦。長期以來,長途救護轉運服務領域一直缺乏以政府責任肩負起來的服務提供,使“黑救護車”有了可乘之機,不僅漫天要價,而且“威脅、警告甚至是暴力不斷”,令正規救護車司機“有些害怕”。這種違法亂象當然應當依法予以懲處,而治理“黑救護車”問題的根本之路,在於向社會開放。
  長途救護轉運服務是公益性事業,而公益事業本身俱有廣泛的參與型行政的色彩,不應當排斥社會力量參與。社會力量參與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提高效率、分擔政府壓力,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向社會開放長途救護轉運服務,並非意味著政府在該領域可以完全轉嫁責任。政府應當採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以確保相關工作落到實處,並且,還應當堅持退讓和補缺原則———在某些民間力量願意且能夠承擔相關任務時,政府應當適度退出,為其留出必要的空間;當某些民間力量撤出或者無力繼續提供服務,導致某些服務出現缺位時,政府應當能夠予以補充,以確保最大限度實現該領域的善治目標。
  應當以發展的眼光,切實完善相應立法,對社會力量從事長途救護轉運服務的經驗予以確認和固化,建立開放的長途救護轉運服務制度體系,完善設置規劃、規製程序和准入標準,使符合條件標準且有志於長途救護轉運服務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均能夠進入該領域,從事該服務活動。當然,在主體多元化的背景下,存在如何確保長途救護轉運服務的設置規劃和准入標準合法、合理、可行的問題。在解決了引入社會力量這一前提性問題之後,在另一個層面,主要是立法技術層面,若能夠進行分類設置,或許可以增加相關規定的科學性。
http://news.sina.com.cn/o/2015-09-23/doc-ifxhytxr4105294.shtml
2015-10-19 18:34:19
圖博館
陸冥婚商機大 高學歷女屍喊價台幣75萬元2018-01-12聯合新聞網

大陸部分地區至今仍流行冥婚,專門研究冥婚的學者發現,這個民間習俗背後竟潛藏不小商機,由於重男輕女、女少男多導致供需失衡,一具「優質女屍」售價可達人民幣15萬元(約新台幣75萬元),甚至有盜墓者將屍體挖出後轉手賣掉。
上海大學民俗學教授黃景春稱,山東、山西、陝西等省市當地若有男子未婚就過世,家長便會找女屍為其安排冥婚,避免男子成孤魂野鬼,使家門不幸。而女屍可依死亡時間分成乾屍、濕屍和鮮屍三個等級,「聘金」約人民幣2萬至8萬元不等。
黃景春表示,若女屍生前面貌姣好又有高學歷,那「聘金」估高達人民幣15萬元。當地太平間若傳出有年輕女性病危,便會引來許多家屬爭搶,喊價最高者可待女方死亡後,直接將屍體抬走。
因為女屍價格高,因此引起盜墓者覬覦,小偷將屍體從墳墓挖出後轉手賣掉,連用水泥封死的棺木都照盜不誤,黃景春警告:「冥婚所帶來的犯罪不能不高度重視。」

冥婚-維基百科

冥婚又稱配骨、陰婚、鬼婚、靈婚,是指有死者參與的婚姻。是一種部分國家的民間習俗。在中國,訂婚後的男女雙亡,或者訂婚前就已夭折的兒女,父母處於疼愛和思念的心情,要為他們完婚,就是冥婚。冥婚又分為「死人與死人」和「死人與活人」兩種。另外,過去認為祖墳中有一座孤墳會影響後代的昌盛,不吉利,所以要替死者舉辦冥婚。
  從前在民間冥婚多出現在富戶,貧寒人家很少有冥婚,台灣早年鄉下也曾流行。近年來中國北方冥婚現象的繁盛,加上男多女少,女屍奇貨可居,發生多起盜竊女屍案和殺女賣屍案,多位女子成為冥婚習俗的受害者。
2018-01-14 10:06:56
阿楨
日媒:日本“孤獨死”嚴重,中國卻很少

日本鑽石週刊2020-06-12文章,為什麼中國老年人“孤獨死”的情況比日本少 日本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孤獨死”情況很多,已成社會問題。中國的高齡少子化也在快速加劇,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4億,中國卻很少出現“孤獨死”情況,這是為什麼呢?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傳統地緣社會已改變,城市高樓林立,人情關係變淡薄。對此,中國政府加速社區居委會建設。近年來“老年人互助養老模式”也備受關注。為了不讓老年人悶在家裡,各地還開辦老年大學,設有各類保健和文化課程。我參觀過幾次這類學校,校園寬敞,老師水準很高,學生們快樂學習的樣子令人印象深刻。
  除了相關政策支持,生活習慣和文化差異也造就中日不同。比如,很多中國老年人喜歡聚集在公園裡練習太極拳和體操、跳廣場舞、唱歌,或坐在長椅上閒聊。中國的養老保險制度不像日本那樣完備,自發性質的活動表現出中國老年人“不僅僅依賴政府”“自己的健康自己守護”的意識。
  雖說近年來中日社會一樣,核心小家庭成為主體。但“家庭第一”的傳統觀念在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多數情況下,年邁父母與子女都住得較近。即使離得遠,也會利用視頻電話或頻繁走動來聯絡感情。而且,50%以上的中國老年人退休後會開啟照顧孫子的“第二人生”。中國老年人十分疼愛孫輩。在中國的學校門口,經常看見老年家長的身影。疫情停課期間,也是老年人陪伴孫輩上網課、給孫輩做飯的情況居多。而日本的老年人不太樂意長時間照顧孫輩。
  中國老人中很多還愛炒股。常聽見他們熱火朝天地交換股票資訊。街頭巷尾還有很多老人搓麻將。這些不僅鍛煉大腦,還能增加與人交流的機會。而日本人性格較為內斂含蓄,一般不怎麼與陌生人交談。
2020-06-22 08:15:45
阿楨
“人造子宮”養出了小鼠,離育人還有多遠? 2021-04-08 新浪科技

  近日,《自然》雜誌發佈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最新研究,稱其利用“人造子宮”,已成功培育出數百隻小老鼠,且小鼠所有器官發育指標都正常。
  過去數十年,醫學科學界一直在嘗試體外培育哺乳動物。但成功案例僅限於實驗室環境下的早期胚胎分裂、短期發育,或待器官形成後,從子宮中取出胎兒並在實驗室中繼續生長。
  比如,2017年,美國費城兒童醫院改進早產兒孵化器,製成塑膠袋式“人造子宮”。共有8只羊羔胎兒在“人造子宮”中活了4周,並成功出生。但移入“人造子宮”時,這些羔羊胎兒的胎齡相當於22-23周的人類胎兒,器官已形成。22-23周是人類最早可以出生並在子宮外存活的胎齡。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援引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工程教授馬格達萊納•澤尼克•戈茨(Magdalena Zernicka-Goetz)發言稱:“這一技術為研究胚胎發育打開新時代的大門。它能避免子宮內部成像限制,使研究者直接觀察胚胎發育過程,可應用於受精卵移植、流產等研究。”
  公佈研究成果後,《自然》官網收到諸多留言。其中,大眾最關心的問題是:這是否意味著即將實現人造生命?
  對此,科學界普遍認知是,人造人囊胚只是經歷過胚胎發育早期階段的細胞集合,並不能發育成胎兒。同時,針對人類胚胎的研究,國際上有一個公認的“14天規則”,即只能在不滿14天的胚胎上進行實驗。由人體細胞轉化而來的人造人囊胚是否受這一規則限制,目前仍在討論中。
  美國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法、倫理與人權中心主任喬治•安納斯(George J。 Annas)表示,過去,“14天規則”被嚴格遵守,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技術缺陷,難以突破14天限制。如今,幹細胞科學、遺傳學和合成生物學都有了巨大進步,是時候對“14天規則”提出質疑並予以更新,重新劃定合成生物學研究的界限。
  回應
希望能成為解放女性的研究
研究成功就不需要女人了。
技術難題能克服,推廣的話難過的是醫學倫理那一關
2021-04-09 07:47:0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