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編的《(1991年第一次)波灣戰爭心理戰研究叢書》(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2001),可看出美軍是記取了前評《美軍在越南的宣傳戰》失敗的教訓,而取得勝利。
是嗎?類似的心戰手法,那為何2003年的第二次波灣戰爭又失敗了呢?
這個嘛!大概如前評《超限戰》所言:
如果越戰失敗的教訓、是促使美軍新軍事改革的成功之母,並打勝了廿世紀末1991年波灣戰爭,那此一成功的改革和勝戰、便成了廿一世紀初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失敗之父。
<越戰症候群:陷於谷底的伊拉克美軍>中國時報 2007.06.26郭崇倫
………………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9751850/20070701065543
《失敗學》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3763069/20070826064617
從伊拉克戰爭看美軍軍事新聞的管理
最近看到新華社駐海外記者將伊拉克戰爭時的報道彙集成《直擊伊拉克戰爭》一書,結合本職工作經過幾番思索,我將要說的話歸結在現代戰爭軍事新聞宣傳管理藝術上。
管理媒體開合有度——一切以對軍隊行動和戰爭勝負是否有利爲標准
伊拉克戰爭期間,位于卡塔爾多哈的賽利耶美軍基地,是美國中央司令部前沿指揮中心,是海灣美軍的"中樞"。中央司令部司令弗蘭克斯將軍就是在這裏指揮海灣地區所有美軍對伊拉克作戰。所以,基地裏的"聯軍新聞中心"也就格外引人注目,吸引著全世界傳媒的目光,僅在美軍新聞辦公室登記采訪的就有世界200多家媒體的550多名記者。新華社特派記者李保東有幸在"聯軍新聞中心"搶到了"一席之地",但卻沒有得到多少有價值的令人興奮的戰事消息。這都"歸功"于美軍對新聞媒體管理上的"開合有度":
---新聞中心不出"新聞"。美軍對伊拉克開戰,大約是在卡塔爾當地時間2003年3月20日清晨5時30分。晝夜在新聞中心大廳合衣而臥、苦苦等候的各國記者,原以爲戰爭一爆發,就馬上會有新聞發布。然而,直到戰爭爆發60多個小時之後,也就是3月22日的下午5時,美軍才召開了第一次新聞發布會。而此時,美國中央司令部前沿指揮中心已經在此指揮美軍開始了第三輪(也就是規模最大的一輪)空襲行動。新聞中心雖然沒有"新聞",新聞發布會雖然開得晚,但這並不影響美軍對美、英主流媒體的"特殊關照"---美軍每天把要公布的消息提前或者幹脆只發給美英主流媒體。難怪花了巨資而又得不到即時消息的德國、日本等媒體記者氣得髒話連篇,用拳頭敲擊美軍新聞辦公室的門,大聲斥責美軍新聞中心"搞歧視、把消息只給美國和英國媒體"。
---新聞發布千篇一律。從《直擊伊拉克戰爭》一書李保東的敘述中我們得知,美軍中央司令部每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內容千篇一律,都是介紹聯軍解放伊拉克軍事行動如何順利,伊拉克民衆如何夾道歡迎聯軍的。新聞中心的記者只有根據美軍新聞發布會的內容做節目和寫稿,發布的內容又大都是五角大樓已經公布過的,新聞中心還給記者規定了"三個不准":"不准問美軍和英軍的傷亡情況;不准問與目前的軍事行動有關的問題;不准問與今後軍事行動計劃有關的問題。"許多記者感到自己像美軍的"工具",都對"在這個新聞中心裏得到的東西到底有什麽價值"産生了疑問。
---"麻辣記者"不受歡迎。誰都知道,不管是何種新聞發布會,作爲一名記者,只要能夠得到提問的機會,無論對自己,還是對自己所在的媒體,都是何等的重要。據李保東介紹,在美軍中央司令部聯軍新聞中心,只要是坐在新聞發布會第一排的記者,就有得到提問的機會。然而,第一排的"黃金寶座",基本上都被美軍新聞官恩賜給了美英媒體。因爲這些媒體記者基本上不會詢問令軍方難堪的問題。美軍新聞官每天都會根據前一天某個記者的表現,決定是否給他提問的機會。新華社記者李保東曾以"13億中國人被剝奪了知情權"爲由得到一次提問的機會,但他提問的是諸如"美軍的傷亡情況"、"伊拉克農民打下了美國直升機"等"麻辣問題",隨後就再也沒有得到過這種"恩賜"。事實上,每天允許提問的記者90%都是美國和英國媒體的,幾乎成了美英記者招待會。
從以上事例我們進一步清晰地看出,作爲美國軍方的新聞官,能否做到"新聞自由"並不重要,傳播的信息對軍隊的行動和戰爭的勝負是否有利才是至關重要的,才是惟一的權衡標准。正是基于這一點,才使美國軍方對媒體采取了一種開合有度的管理模式。"開",是爲了更好地傳播于己有利的甚至是軍方早已精心設置好的戰爭信息;"合",是爲了防止、堵塞或者阻斷對己不利的、有可能影響軍心士氣民意的信息。"開",主要是向美英主流媒體開放,以通過戰爭新聞傳播鞏固這些主流媒體在國際新聞傳播領域的霸權地位,更加贏得他們主動配合軍方打好新聞輿論戰;"合",主要是對美英主流媒體以外的其他新聞媒體進行適度控制,不使其在戰爭中形成主導輿論的聲音,構成對美英主流媒體的威脅。這樣,美英主流媒體在自覺爲軍方搖旗呐喊、充當喉舌的同時,軍方也通過對信源的有效控制和分配,進一步加強了美英主流媒體的國際壟斷地位。
這種"開合有度"的管控模式,也是美軍總結曆史經驗教訓采取的一種辦法。越南戰爭期間,美軍對媒體基本上是"放",2000多名各類媒體記者自由活躍在各條戰線,發回了大量美軍受挫、越南人民受苦的報道,導致美國人民反戰厭戰,美軍士氣低下,越南戰爭以失敗而告終。有鑒于此,伊拉克戰爭中,美軍調整了新聞策略,采取了這種"隨軍記者"制度,但同時實行的是"開合有度"的管控。
關心記者體貼入微——用感情上的貼近阻止對軍方的批評報道
這次伊拉克戰爭中,新華社駐華盛頓分社記者胡曉明,有幸獲邀跟隨美軍"小鷹"號航空母艦進行采訪報道,成爲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位隨美軍戰鬥力量報道戰事的中國記者。他從"小鷹"號上發回了大量客觀、真實、現場感強的報道,被國內外媒體廣泛采用。同時,透過《直擊伊拉克戰爭》一書,我們看到,美軍對隨艦采訪的各國記者真可謂關懷備至,體貼入微,其目的就是要用感情上的貼近來阻止記者對美軍的批評報道。
上艦前夕,"小鷹"號航空母艦有關人員就通過電子郵件,給每一位隨艦記者寄來了采訪申請表,內容除了有關采訪事項外,還特地列了一個登艦行裝准備清單,包括拖鞋、毛巾、內衣褲、肥皂、香波、牙刷、牙膏、剃須刀、放髒衣服的袋子、110伏變壓器、厚膠帶、軟盤、光盤、移動硬盤、美元等。美軍方還特意告訴記者:爲使您的相機免遭艦上雷達信號損壞,請帶上包蓋相機的錫紙;由于艦上需要經常爬樓梯和在鋼板上走路,請穿保護性和舒適性兼具的運動鞋和靴子;在男女混住的艦上,請別忘了帶上浴衣,供來去浴室時遮蓋身體;飛行甲板上的大風和飛機的排氣可能會把不固定的物品吹起來,請不要在甲板上戴帽子、首飾和容易脫落的物品,記者上去必須有安全防護設施,並保持身體的平衡;爲了保護您的安全,軍方已經爲您准備了防毒面具和鋼盔……
無論是安全、工作還是生活,美軍方爲記者考慮得真是周到,它給那些即使是討厭這場戰爭的記者也留下了一個深刻的"第一印象":誰說我們美國軍隊耀武揚威?誰說我們美國軍隊不重視生命?誰說我們美國軍隊粗暴無情?
上艦以後,記者處處享受到了貴賓一樣的待遇,無論是艦長等海軍軍官、普通士兵,還是專職的海軍新聞官員,都對記者格外開恩。在沙塵暴肆虐的天氣裏,艦上士兵們洗衣服成了大問題,但記者們卻不必爲此擔心:衣服髒了,外衣褲裝入黑網兜,內衣褲裝入白網兜,往大口袋裏一扔,在洗衣單上填上姓名、住艙號、衣服數量、名稱、質地等,放到艦艙裏,早上就會有值勤士兵把它們拿走,洗完熨好後再送回來。正如胡曉明所寫的:"士兵們都很客氣,而且免費服務,總讓人有點過意不去。"
事實上,美軍的這一籠絡性的"管理藝術",也確實起到了很大作用。據《華盛頓郵報》報道:John Donvan在伊拉克戰爭初期曾作爲一名獨立記者活動了幾天,但隨後出于安全考慮選擇成爲隨軍記者,每天晚上都與一支美國海軍部隊住宿在一起。他在接受《華盛頓郵報》記者采訪時說:"我不是牛仔。我還想活著回到華盛頓的家中看到我的孩子們。"他承認,他已經很難對美軍的行動作任何的批評報道,"他們對我們是這麽友善,我可以想象對他們的批評報道有多難。我想我大概不會這麽做,他們是我的保護人。"
“議程設置”精心運籌——借助國際傳播舞臺美化軍方形象
"議程設置"理論,是大衆傳播宏觀效果研究的一個重要理論觀點。這一理論認爲,傳播媒介是從事"環境再構成作業"的機構,也就是說,傳播媒介對外部世界的報道不是"鏡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種有目的的取舍選擇活動。在現代社會裏,由于大衆傳播是人們獲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不管這種"環境再構成"是對現實環境的客觀反映還是歪曲的報道,都會影響到人們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和判斷。在資本主義社會,居支配地位的信息源是政府機構和壟斷大企業,他們進行信息操作的手段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定期舉辦新聞發布會公開發表見解,另一種是以"私下放風"的方式進行輿論引導。現代傳播媒介之間的激烈競爭,大大加劇了他們對這些定期信息源的依賴。因此,資本主義社會的媒介"議程設置"過程,從本質上來說是占統治地位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勢力對輿論進行操作和控制的過程。
讓我們看看美軍是怎樣進行戰爭新聞的"議程設置"的:
在靠近美軍軍方新聞辦公室的一側牆壁上,挂了幾十張大大小小的士兵圖片,內容都是美軍士兵在軍艦、飛機上戰鬥和軍事訓練的場面,畫面顯然經過精心挑選,表現出普通士兵身上爆發出來的力量和激情。
在新聞中心入口附近的一面牆壁上,還貼著一幅鮮豔的圖畫,畫面上有各種各樣的"心形"圖案,配上一些文字:"上帝保佑美國"、"給我們在家中和海外的英雄們"、"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在一起"等。旁邊的文字還介紹說,這是美國的一些四肢癱瘓的年輕"畫家"在情人節這一天給美軍全體將士送上的一份禮物。
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弗蘭克斯將軍舉行新聞發布會的場面,更是耐人尋味:出場時,兩名大兵打頭陣,在麥克風的右側站立,弗蘭克斯跟在他們後面,手裏拿著一個藍色的文件夾走上新聞發布臺,隨後又有3名軍人跟在他的後面站在麥克風的左側。弗蘭克斯站在中間,另4名來自"聯軍"不同國家的士兵呈"衆星捧月"狀把他圍在當中。弗蘭克斯身後的總背景和周圍的5個屏幕,則都顯示的是世界地圖。
如此"議程設置",真可謂煞費苦心:美軍新聞官們當然清楚,在美軍新聞辦公室登記采訪的世界200多家媒體的550多名記者,足可以搭起一個世界傳媒的大舞臺。如何充分利用好這個"大舞臺",使其更好地爲自己服務,必須做好"環境再構成"這項作業。于是,當各國的電視攝像機鏡頭對准美軍新聞辦公室時,美軍高昂的士氣和無往不勝的戰鬥精神,就隨著幾十張士兵圖片和這些士兵"身上爆發出來的力量和激情",傳向了世界每一個角落。當攝像機鏡頭對准牆壁上那些"心形"圖案時,這樣的信息瞬息間像電流一樣又傳遍了地球的每一根神經:美國人民是支持美軍出兵伊拉克的,是支持伊拉克戰爭的,就連四肢癱瘓的年輕人也會特意在"情人節"這一特殊的日子,把他們特殊的"愛",獻給特別的"美軍士兵",那全國人民還有什麽說的呢?而當攝像機鏡頭對准新聞發布會上的弗蘭克斯將軍時,又會讓遙遠的電視受衆産生這樣的感覺:美軍攻打伊拉克並不是孤立的行動,而是不同國家的"聯軍"都和我們一起,爲了全世界人民的"自由與解放"而英勇作戰。
由此可見,好的"議程設置",在主持人還沒有作出任何陳述或解釋時,豐富的思想內涵已經隨著靜態或動態的畫面,迅速傳播出去了。好的"議程設置",是媒體力量的倍增器。這是我軍未來戰爭中的軍事新聞宣傳,特別是在向戰時軍事新聞發布制度轉換過程當中,應該引起重視並著力研究的一個問題。
http://www.defence.org.cn/article-1-46435.html
美陸軍第4心理戰大隊揭秘:美軍心理戰的大本營
中新網7月2日電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Raleigh News”布萊格堡消息,如果沒有森林的僞裝掩蓋以及有意不設窗戶,那麽這個新建築很容易被人看成是一個普通的公司。這個新建築裏面全是現代化的設備:最新式的數字電視和無線電制作室以及音像和印刷設備,事實上在這個建築裏制作的一切産品也“出售”,也像公司一樣運作,只不過“這個公司”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公司,而是美陸軍民事及心理戰司令部駐北卡羅來納州布萊格堡的第4心理戰大隊,這個大隊可以稱爲美軍進行心理戰的大本營,其“産品”正是美國國防部想極力推銷的信息。
上面提到的那個大樓就是第4心理戰大隊最近啓用的特種戰部隊媒體作戰綜合樓,造價810萬美元,專門爲國防部生産傳單、海報、電視和無線電節目。國防部將這些産品發送給美軍想要勸說、威逼、利誘的國家或個人,以便贏得他們的人心,或者阻止他們做出不利于美國利益的事,這是美軍心理戰的一部分。
自2001年9月11日美國發生大規模恐怖襲擊後,美國加強了反恐力度,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在戰爭前或戰爭期間美軍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心理戰,心理戰的對象不僅僅限于敵人的軍隊,還包括平民。據第4心理戰大隊司令官詹姆斯?特雷德維爾上校說,美軍共發送了1.5億張傳單,這些傳單全部在第4心理戰大隊制作,而且大部分也是在布萊格堡印刷的,這些傳單基本上用飛機空投到了阿富汗和伊拉克,另外,第4心理戰大隊制作了16000小時的無線電廣播節目向阿富汗的聽衆播出,有4000多小時的無線電宣傳節目向伊拉克聽衆播出。
據報告,在伊拉克進行的心理戰花費了美國數千萬美元的金錢,號稱是曆史上進行的最大規模的心理戰。在伊拉克戰爭前以及戰爭期間,第4心理戰大隊制作了大量的阿拉伯語傳單、無線電廣播和電視節目,鼓動伊拉克官兵不要聽從薩達姆的命令,不要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集體向美軍投降,威脅或利誘伊拉克複興黨官員和平民不要支持薩達姆。目前,在伊拉克仍有美軍心理部部隊,不過他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平息民衆的情緒,贏得伊拉克人的民心。
像營銷公司一樣,心理戰士兵也經常在設計傳單和音像制品前進行市場研究,對他們産品的效果進行詳細分析,以便總結經驗教訓,改進技術和方法,制作出更好的心理戰宣傳品。美陸軍官員說,也許還有好幾個月美國政府才有可能宣布在伊拉克的行動結束,所以在伊拉克的心理戰不會停止。而一些心理戰專家認爲,在伊拉克發動的心理戰效果突出,許多伊拉克官兵放下武器不作抵抗,這就是爲什麽美第3步兵師幾乎沒有遭遇大的危險而長驅直入,很快攻占了巴格達,心理戰挽救了雙方成千上萬的生命。
目前,美軍的心理戰更加忙碌,他們當然不僅僅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開展心理戰,事實上,第4心理戰大隊的媒體作戰大樓內的工作人員爲部署在全世界13個國家的近900名美軍心理戰部隊提供支援。除了新使用的這個現代化大樓外,布萊格堡基地還有數個大樓也在制作心理戰産品,有些大樓在越南戰爭期間就啓用了。國防部之所以花大價錢建設這個現代化心理戰大樓,說明國防部對心理戰的價值越來越有信心,今後還將加大心理戰投資力度。特雷德維爾說:“這個建築標志著我們過去的勝利,也強調我們在未來會有更大的貢獻。”
特雷德維爾上校說,4臺新的印刷機每天可以印刷100萬張傳單,而全數字化印刷、音像裝備可以節省至少20%的時間,效率大大提高。(聞新芳)
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07-02/26/320163.html
信息戰 心理戰 美國千方百計要給伊軍民“洗腦”
中新網北京2003年3月22日電 巴格達當地時間3月20日5時(北京時間3月20日上午10:30時)左右,正當第一批投向薩達姆的炸彈在伊拉克上空炸響時,巴格達電臺播出了一條奇怪的消息。“我們期待的那一天終于到來了,”播音員用阿拉伯語說道,“針對伊拉克的攻擊行動開始了。”
爲了加大信息戰打擊力度,美軍顯然采用了“單行突擊隊”機載系統向伊拉克進行廣播,以“淹沒”伊拉克國家電臺的聲音。伊拉克人在三個小時後終于改變頻率繼續廣播,但從中不難看出,美國國防部十分注重心理戰的作用。
在美國人看來,在這場旨在讓伊拉克軍民明白反抗毫無意義的全面鬥爭中,電臺宣傳只是其中的一項手段。其它手段包括通過電子郵件、移動電話策反伊拉克將領,讓電視臺記者跟隨第七騎兵隊深入伊拉克,以及在伊拉克境內投擲鋪天蓋地的2130萬張傳單,揭批薩達姆,勸說軍隊停火等。
美國中央指揮部官員證實,美軍飛機在轟炸開始前一天空投了200萬張傳單。傳單告訴伊軍如何投降。“把裝甲車輛排成方陣,”傳單寫道,“在頂部插上白旗,露出彈藥和防空系統。”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有87000名官兵投降。“其中大多數人都手持傳單,有的則藏在衣服裏,”前美軍心理戰專家艾德-勞斯說。
有的傳單勸說伊拉克士兵收聽美軍設立的“信息臺”。該臺模仿薩達姆長子烏代的“青年之聲”廣播臺的形式,播放上個世紀80年代的流行歌曲、阿拉伯傳統音樂和新聞報道。美國中央指揮部發言人皮特-米歇爾說,“信息臺”的作用遠非爲了娛樂聽衆,“我們想盡力防止不必要的死亡,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但信息戰有它的局限性。無休止的廣播和空投傳單目前還未能讓伊拉克政權和高級軍官停止戰鬥。爲了從心理和實戰上加大對伊方的打擊,美軍于北京時間22日淩晨開始了“震懾”行動。就目前而言,轟炸的威力顯然大于語言。(春風)
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03-22/26/285911.html
伊戰分析:如今爲止到底是誰打贏了心理戰?
中新網北京3月25日電 在進行了4天的戰鬥後,伊拉克人顯然在宣傳戰線上取得勝利。
他們充分利用了被抓獲的美軍戰俘、美軍被打死的畫面、被俘獲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伊軍在伊拉克南部地區進行的頑強抵抗,甚至薩達姆本人還在電視上公開發表談話,贊揚伊軍的表現。
伊拉克主要的入海口烏姆蓋斯爾現在已變成了伊拉克抵抗的象征。在過去4天內,該市仍連續發生戰鬥。美國發布的該城已被聯軍控制的報道總是與第二天戰鬥仍在繼續的報道相沖突。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納西比耶、巴士拉等地。
另一方面,伊軍繼續進行的抵抗尤其使人們對美軍心理戰行動的效果産生了懷疑。在過去6個月裏,美軍發動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心理戰,飛機投下了近2500萬張傳單,呼籲伊拉克的平民和軍隊放棄抵抗。美軍還通過廣播和打電話給伊軍部隊指揮官,邀請他們來談判投降的條件,但是到目前爲止沒有發生伊軍大規模的投降的情況,通過伊拉克反對派與伊軍高級將領舉行的秘密談判也沒有取得進展。美軍指揮官不得不連續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公衆解釋行戰行動一切進展順利。
就心理戰的意義而言,收看伊拉克電視和收呼西方電臺廣播的伊拉克人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來自伊拉克政府的消息與來自西方媒體的可信度是一樣的。例如,據報道已被炸死的伊拉克副總統拉馬丹在電視上公開露面、以及隨後播出的薩達姆的電視講話都使伊拉克人認爲,薩達姆政權仍正常運轉。一名約旦記者說:”這對于提高伊拉克的士氣將很重要,當他們看到他們的領導人再次發表談話,並抨擊侵略者。”
伊拉克人的士氣在這一情況下也是很重要的。伊拉克反對派多年以來一直告訴華盛頓,一旦對伊戰爭打響,大量的平民將會發動推翻薩達姆政權的起義。美軍占領巴士拉將很容易,因爲那裏的居民多數是什葉派穆斯林。目前看來,反對派所作出的預言都落空了。
一位阿拉伯分析人士說:“伊拉克人正處于痛苦的階段,一方面,他們中的一些人將讓薩達姆下臺,另一方面,他們還不能確定伊拉克的領導層將倒臺。在巴格達,他們能聽見和看見爆炸聲,但在同樣遭到轟炸的巴士拉、摩蘇爾、基爾庫克,人們也能聽到伊拉克軍隊抵抗的消息。另一個因素是在多大程度上,他們認爲這場戰爭是把他們從薩達姆統治下解放出來的戰爭,還是爲美國的占領而實施的戰爭。”
這位阿拉伯分析家認爲,在這種情況下,伊拉克平民的行動將由他們所處的具體環境所決定。他們看見的是伊拉克士兵,而不是美國人。他們可以聽見美軍的飛機聲和炸彈聲,但是伊拉克軍隊的槍口更具威脅性。如果戰爭長期化、美軍戰俘的畫面仍繼續出現在伊拉克的電視上,美國發動心理戰所希望達到的最佳效果---大規模的伊拉克民衆的暴動,將不會出現。(言聲)
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03-25/26/287058.html
宣傳戰掩蓋了戰爭真相 西方媒體公信度受到傷害 2003年4月7日
伊拉克戰爭被稱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場規模最大的被直播的戰爭”。然而,就在這場直播中,美英政府和軍方通過媒體傳達給受眾的卻往往是混亂、自相矛盾和錯誤的信息。“薩達姆已經死亡”、“在伊拉克發現了制造化學武器的設施”–––媒體援引美國國防部和情報機構人士的話進行的報道後來都被否定了。
在伊拉克戰爭中,有五六百名記者隨軍采訪。但有人指出,由於媒體卷入了雙方的宣傳戰,因此這些報道反而使人們看不到戰爭的真實情況。
一項輿論調查顯示,在媒體大肆報道美軍“快速進攻”的20日至21日,有71%的民眾回答“戰爭進展順利”。但是在媒體報道美軍士兵出現犧牲者和俘虜的24日,這一比例就迅速降至了38%。
電視臺還反復播放了犧牲者的情況和家屬悲痛欲絕的畫面。一位專家說:“電視臺的報道太誇張了,讓人覺得犧牲者比實際數目還要多。”觀點保守的專欄作家比爾‧奧萊裡甚至說:“如果看電視看過了頭,就會錯誤地判斷戰局。”
CNN前主持人伯納德‧肖在戰前曾預言:“美國觀眾永遠無法看到伊拉克戰爭全面而真實的情景。”海灣戰爭如此,這次戰爭也不例外,“因為許多人在戰爭中充當了新聞審查員”。美國傳媒專家斯蒂芬‧赫斯認為,美國對媒體的戰爭報道進行了“消毒”,竭力剔除戰爭恐怖和血腥的一面,突出美軍“人道”和“正義”的一面。
外電指出,美軍不僅限制新聞內容的發布,還使用多種方法影響新聞輿論的導向。因在伊拉克電視臺“亂”發戰事言論而被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解雇的著名戰地記者彼得‧阿內特,日前在英國《每日鏡報》上撰文說,美國政府對來自巴格達的報道異常敏感,一些右翼媒體和政客一直尋找機會攻擊那些在巴格達進行戰地報道的記者。他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感到震驚”。他說,他在NBC輝煌的職業生涯一夜間灰飛煙滅,原因隻是自己向伊拉克電視臺說了些顯而易見的事實。
受到西方媒體一再誤導和愚弄的讀者和觀眾,對媒體有關戰爭報道消息的懷疑感越來越強烈。有專家把這種懷疑感稱為受眾對虛假信息的“免疫力”,這種“免疫力”的增強實際上反映了公眾對西方媒體的信任度在下降。
美國新聞學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現在有70%的讀者和觀眾對戰爭的報道持懷疑、不信任態度,超過50%的讀者和觀眾習慣於將不同媒體和不同消息來源的報道對照起來考慮。在這一點上,體現得最為明顯的是對待戰爭中傷亡數字的態度,由於各種消息來源數字相差太大,有超過60%的讀者說,他們往往習慣於將各種數字相加,然後取其平均值。
專家指出,真實是新聞的生命,西方媒體的公信度在這場戰爭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嚴重傷害。
http://www.eastday.com/epublish/big5/paper3/20030407/class000300006/hwz7708.htm
美國怎樣對伊打心理戰 03年3月25日
現代心理戰被軍事家稱為“區別於陸戰、空戰、海戰的第四種作戰樣式。”伊拉克戰爭開戰以來,美國對伊拉克的心理戰與伊拉克的反心戰鬥爭,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軍事專家針對這次戰爭交戰雙方心理戰的力量對比、心戰手段和特點進行了分析。
軍事專家分析說,在心戰力量對比方面:其一,美軍有專門的心理戰部隊,在國防部、兵種參謀部、戰區指揮部和聯合司令部都設有心理戰部門,並有獨立的作戰綱要,心理戰部隊達7萬多人。而伊拉克軍隊沒有心理戰部隊;其二,美軍掌握了輿論宣傳的主動權,這次美軍邀請了世界各國的500多名記者隨軍采訪。而伊拉克可利用的新聞媒體十分有限;其三,美軍可對伊拉克新聞媒體進行電子干擾,可利用飛機播撒傳單,可采用特工人員和特種部隊直接對伊軍官兵進行策反,而伊拉克軍隊不具備這些優勢。
在海灣戰爭中,美軍曾靠心理戰致使伊軍8萬多人投降,為此,這次戰爭美軍非常重視心理戰,采取了各種心理戰手段,在用導彈和飛機向伊拉克發動“硬殺傷”的第一戰場之外,開闢出了用流言和虛實結合的新聞信息進行“軟殺傷”的第二戰場。
不過,美國的心理戰有時也適得其反。其中,發布蓄意制造的虛假信息便是一種得不償失的做法。美軍對巴格達首輪打擊過後,美國有媒體立即對外發布消息說,薩達姆被飛機投下的精確制導炸彈炸死。開戰次日,美國廣播公司報道說:“包括副總統拉馬丹在內的三名伊拉克重要官員在首輪轟炸中喪生。”
正如國外一些媒體指出的,美國的這些媒體是想以此達到動搖伊拉克民心、士氣的目的,然而,隨著拉馬丹等人的一一露面,這些虛假的報道自然不攻自破;此外,有關伊拉克第51裝甲師8000官兵投降美軍的消息,也不能不說是失敗宣傳。
在近幾場現代戰爭中,撒發傳單和廣播宣傳是美軍心理戰基本手段之一。在伊拉克戰爭中,這兩種基本的手段被最大限度地發揮利用。截至目前,據美國有關報道不完全統計,美軍向伊拉克拋撒了1200多萬份傳單,企圖使伊拉克士兵投降。
據埃菲社報道,有6個由華盛頓操控的電臺正在向伊拉克廣播新聞和宣傳節目。此外,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說,美軍的情報部隊搞到了伊軍高級將領的手機號碼,雇傭講阿拉伯語的情報人員直接通過電話對他們進行誘降和策反。
“通過宣傳,發動謠言攻勢,進行挑撥離間,也是一些國家進行現代心理戰常用的一種手法。”美軍這次戰爭的目標是推翻薩達姆政權,實現伊拉克的政權更迭,這種戰爭的目標的特殊性,使其將打擊重點直接指向薩達姆政權的核心人物。他們認為,通過心理戰,離間薩達姆與其身邊將領的關繫,可以收到一般軍事打擊達不到的效果。戰爭首日,美軍用導彈襲擊巴格達,欲一舉消滅薩達姆。第二天,美國主流媒體十分迅速而詳盡地報道了美軍實施這一秘密決策的全過程,給人以伊拉克政府內部確實有人向美國情報機構透露了薩達姆的行蹤的印像。對這一用意,連英國媒體也直言不諱地指出,這是美國的離間計。海灣戰爭中“沙漠風暴”行動的總指揮施瓦茨科普夫在談到這種做法的效果時說:“其心理影響可想而知。他(薩達姆)現在知道是身邊的人暴露了他的行蹤,接下來他怎會不提心弔膽。”
伊軍在心理戰力量對比上,雖然不占優勢,但其利用美英軍戰俘在媒體面前露面、薩達姆在美國聲稱其被炸死後在電視上公開講話、伊軍51師師長出面反駁美軍的謠言,可說是反心理戰的經典之作。
可以肯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受到普遍重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迅速崛起的現代心理戰,正隨著信息化戰爭的到來,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這次伊拉克戰爭,有可能成為這一戰法發展歷程上的轉折點,由幕後走向前臺,在戰場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http://www.eastday.com/epublish/big5/paper3/20030325/class000300010/hwz3906.htm
美軍戰時新聞宣傳特征透析>姜夕輝
拿破侖曾經說過:“三份不友善的報紙比一千把刺刀更可怕”。
由此可見,這位300年前的偉大軍事家已經形象地認識到傳媒對于戰爭的作用。在信息化條件下的聯合作戰中,新聞傳媒作爲特殊的武器,具有向受衆傳播必要信息、營造輿論氛圍、鼓舞己方士氣、制造戰爭“迷霧”等特殊功能,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爲有著重要的影響,可以起到飛機、火炮、戰車等“硬殺傷”武器所起不到的作用。俄聯邦政府通訊與信息局第一副局長馬爾克緬科認爲,在現代戰爭中,制造虛假新聞以爭取社會輿論,已成爲信息戰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因爲大衆傳媒能夠影響受衆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爲規範,所以如何掌握大衆傳媒使之最大限度地爲國家利益服務,就成爲各國戰略家亟待解決的問題,戰時更是如此。
冷戰結束以來的1991年至2003年間,美國先後進行40多次海外戰爭或軍事幹預,年均約4次。從1991年的海灣戰爭到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從2001年至2002年的阿富汗戰爭,到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均是由美國發動的。爲使美國成爲蘇聯解體後世界上的“單極領袖”,美軍不但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裝備系統,而且在其參與的曆次戰爭中,逐漸將作戰的目標轉爲信息爭奪,利用無孔不入的傳媒手段,將輿論宣傳作爲軍隊和軍事行動的“排頭兵”、“主力軍”,將戰時新聞宣傳的功能與效應發揮到了極致。
組織運用:心戰與兵戰的雙重動員
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憲章導言中說到的那樣,“戰爭始于人們的思想中”,現代傳媒産業憑借其無與倫比的巨大影響力,已經當之無愧地成爲了“戰爭系統”的一部分。媒體雖然無法獨立地決定和引發一場戰爭,卻可以利用宣傳與輿論的強大思想攻勢,采用具體的方式縮小人們對是否進行戰爭的選擇權。科索沃戰爭之前,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媒體抛出的所謂“萬人坑”事件,就是一個經典的戰前雙重動員的例證。
越南戰爭的教訓與海灣戰爭的勝利,給了美國當局以極大的啓發:如果沒有公衆的支持,任何一場戰爭都難以持久進行下去。只有利用媒體的力量,使國內的民衆充分意識到出兵的必然性和戰爭的合理性,才能形成“同仇敵愾”的舉國之勢,贏得前方的勝利。因此在科索沃戰爭爆發之前,曾有媒體采用計算機技術,模擬出了所謂的“萬人坑”景象,然後通過大衆媒體大肆宣傳,將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醜化得如同魔鬼一般;而這些加工後的鏡頭經由電視網的全球播放,更是引起了世界輿論的一片嘩然。美國則趁勢將自己變成了正義的化身,其後連續78天的大規模空襲也理所當然地成爲了正義之舉。3萬多架次的作戰飛機、兩萬多枚精確制導炸彈,使得南聯盟的數百條交通幹線中斷,發電廠、通信設施以及相當數量的經濟目標全部被摧毀,經濟損失極其嚴重。不僅如此,在美國政府的策動和媒體的鼓噪之下,戰後的原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也成了“戰犯”,南聯盟最終難逃解體的厄運。
同樣的宣傳策略也應用在了伊拉克戰爭中。2002年6月1日,美國總統布什在陸軍軍官校發表演講時指出:“面對新的威脅,需要新的思維”。所謂“新的思維”,就是實施“先發制人”的打擊和統一價值觀,內部的團結與支持是需要解決的首要議題。正式發動對伊拉克進攻之前,爲了動員國內輿論和士氣,尋找易于爲大衆接受的出兵理由,轟動全球的“育嬰箱慘案”被制造出來。事後調查,整個事件都是由世界最大的公關公司之一的希爾?諾頓受雇于美國政府而策劃的一場旨在對美國民衆輿論進行戰爭動員的“僞事件”。這一場場看似不費吹灰之力的戰爭的閃電般的勝利,正是歸因于美國戰前軍事上和心理上的雙重備戰。首先是利用傳媒宣傳的力量占領輿論制高點,在隨後的正式作戰中占據主動權,是美軍戰時新聞宣傳的一個突出特點。
信息傳布:真實與謊言的“共舞”
信息時代的到來、經濟全球化與傳播國際化使得美國可以依托雄厚的實力、龐大的規模和先進的技術,在全球信息流通中處于高度壟斷的霸主地位。美國等西方國家擁有其對手難以企及的全方位實力,其媒體足以覆蓋全球,深深影響了國際主流意識。這爲其實施輿論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基礎作用,使其在相當程度上左右了其國內外輿論導向。早在海灣戰爭期間,美國軍方就通過媒體反複播放“戰斧”巡航導彈准確命中打擊目標的錄影片斷,大力渲染其尖端武器的性能,渲染美軍實力的強大,達到加劇對敵方的震懾,乃至引起全世界恐慌的局面。事實上,在海灣戰爭期間,多國部隊投放的彈藥總量中,精確制導武器份額不及10%,但給全世界造成的影響則是這場戰爭中美軍及多國部隊已全面換裝。
事實證明,每當戰爭來臨的時候,真實性總是“第一個受害者”,這似乎已經成爲了一條不變的真理。一方面,技術的進步促成了信息更加准確快捷地傳輸。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國媒體現場直播了戰場的情況,讓全世界不同國籍、不同地域的人們親眼目睹了什麽是現代戰爭。媒體采用的這種報道形式,是爲了給受衆一個更真實、更感性的戰爭場面。而在這之前人類幾千年的血與火的戰爭中是從未想象過也無法實現的。另一方面,冷戰結束後的4次力量懸殊的地區性戰爭中,新聞信息的傳播卻因爲世界科技和通信秩序中的不平等地位而服務于強者利益。控制著世界新聞秩序的以美國爲首的西方主流媒體,與其軍方行動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成爲不可忽視的一支“空中部隊”。在這樣的格局之下,客觀公正的新聞報道必然要做出巨大的妥協———真實與謊言的“共舞”由此上演了。
除去伊拉克戰爭中的散布假新聞、在戰區進行“人道主義援助”和制造影響輿論的“僞事件”,以及美英聯軍在進入伊拉克時,爲瓦解伊軍抵抗而散布的不少假新聞,更多的情況,是美國媒體在政府的授意和自身利益的驅動下,通過職業手段,以非常隱蔽的方式最終完成新聞報道中的“真實的謊言”。一位美國電視史學家曾經這樣說道:“現在的媒體說謊不在于公然的杜撰,而在于新聞事實的選擇。”這一針見血地點明了美軍戰時新聞宣傳中以真實爲幌子傳播有利于己方的信息,並借此打擊敵對勢力、贏得世界範圍內輿論支持的慣用手法。當我們看著逼真的前方戰場的畫面、聽著宛如在身邊的大炮和坦克的轟鳴聲時,也許會認爲這就是真實的戰爭,這就是真實的世界。然而,我們無從得知的,是主流媒體是否有意忽略或遺漏哪些內容,是否對某些有利于本國政府的信息進行了格外的著重處理。而這些,正是美國媒體假借真實的面紗,向我們傳輸其思想意識和輿論導向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根據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報的記載,“從南斯拉夫戰火剛剛燃起之日,西方國家的電視臺就不斷地播放有關科索沃難民的鏡頭。疲憊不堪、身體孱弱的老人,面容淒苦、懷抱嬰兒的母親,都深深打動了觀衆。其實,阿族難民的悲慘命運只是事實的一面。西方記者從不用鏡頭對准塞族難民的眼淚。”在空襲開始僅僅4天的時間裏,北約就發動了750次空襲,發射了315枚巡航飛彈,造成1000余人死亡,其中90%是平民。然而這些情況,都是人們通過美國的主流媒體尤其是電視新聞網所無法看到的———我們看到的真實,是經過精心選擇和配置的事實,是在新聞選擇和新聞遺漏基礎上的真實。而遠離戰場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們,看到的、聽到的雖然都是千真萬確發生過的事實,但是距離“真正的真相”,早已相隔了太遠太遠。這也正是美國主流媒體利用真實與謊言的“共舞”,所營造的有利于己方的輿論場,是現代社會信息暴政的一個突出顯現。
總體宣傳:美國戰時的發展趨勢
美軍于2001年10月18日出版的《基于效果作戰》白皮書中,對基于效果作戰的定義是:“在沖突的各個級別協同和累積地運用全方位的軍事能力和非軍事能力對敵産生預期戰略效果或結果的過程。”其後發布的2.0版白皮書將“效果”定義爲“軍事或非軍事行動造成的物理、功能和心理結果、事件或後果”,“效果至上”成爲其首要內涵。基于效果作戰要求美軍善于綜合運用各種作戰手段,輿論宣傳自然成爲其中的重要環節。
“總體宣傳”的概念,來自于法國哲學家雅克‧艾略爾。他認爲,“宣傳必須是總體的。宣傳家必須以一切可能的技術手段,包括報紙、電臺、電視、張貼畫、會議和上門勸說……每一種媒體都有它獨特的穿透力,但因其局限而不能獨自進攻個人,瓦解其抵抗,操控其頭腦……一種媒體的效果有限,所以要用其他媒體來相互補充。”而美國政府在這4次地區性戰爭中采用的“總體宣傳”策略,主要依靠的就是與廣告公共關系的聯盟與互動,從而對其遂行作戰任務,達成作戰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提到美國的“總體宣傳”,就不能不提及被稱爲“美國廣告界最有名的女人”和“麥迪遜大道(紐約廣告公司雲集的大街)的女王”比爾斯。在阿富汗戰爭中,她擔任負責“公共外交”的國務次卿,就是我們這個時代集媒體、外交、公關、廣告和軍事等一切手段在內進行“總體宣傳”的最鮮活的象征。首先,在美國國會舉行的有關“公共外交”的聽證會中,比爾斯提出了用于“公共外交”的4點主要信息,目標即是通過整體的宣傳與媒體策劃,“重塑美國的形象”。其次,美國國防部雇用公關公司,爲五角大樓籌辦用以影響世界輿論的“戰略影響辦公室”。該辦公室在有關政府高官的領導下,曾起草了多份關于影響世界輿論的建議,並提交給了國防部長和總統作爲政策性的參考。同時,該辦公室還向外國記者、國家領導人及能影響民意的公衆人物發送電子郵件,傳播美國的價值觀,攻擊美國認爲對其不友善的國家。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克瑞爾委員會”,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時信息辦公室”,作爲公共關系的策源地,這一原本只屬于學術象牙塔的學科,已經越來越頻繁地作爲政府處理對內對外事務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早已從課堂和企業進入了總統的橢圓形辦公室,在政府層面有了實際的根基。公共關系最初起源于報刊宣傳,新聞媒介也爲社會儲備了第一批公關職業人才。在學理層面上分析,二者均以傳播學當作自己的理論基礎和手段。因而,公共關系和新聞媒介本來就有著天然的聯系,二者在戰時的聯盟與互動,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宣傳網絡,在人們渾然不覺時便形成了對其想法、意識和社會輿論導向的引導與影響,極大地配合了前方戰場的發展態勢。可以預計,“總體宣傳”的運用有助于形成多維作戰態勢和負荷的作戰效果,對加速作戰進程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作者系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新聞傳播學碩士研究生)
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的輿論戰戰法
輿論戰,是指由政府和軍隊宣傳機構控制、操縱、策劃,利用各種輿論工具,以網、視、聲、文、圖等爲武器,進行的旨在壓制對手、贏得公衆的較量。伊拉克戰爭,伴隨高度發達的數字信息技術、攻勢猛烈的軍事火力打擊,美英聯軍與伊拉克之間打起了空前激烈的宣傳輿論戰,媒體成了直接的戰爭工具,新聞成了銳利的作戰武器。美國爲發動戰爭並達
成戰爭企圖,全面啓動國家輿論機器,充分運用現代傳播技術,對伊實施了強勁輿論攻勢,達到了一般軍事打擊達不到的效果,標志著輿論戰戰法的基本形成:
1、充分的輿論戰准備
先期造勢,形成有利的輿論勢態。美利用一切外交機會,大肆宣稱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生物化學武器,美國總統布什親自到聯合國宣傳美國對伊政策;國務卿鮑威爾列舉了伊拉克違反聯合國決議的證據,爲推翻薩達姆政權大造輿論。戰爭前夕,美國防部已經爲輿論戰做好了准備,邀請世界各地新聞記者赴海灣采訪,讓他們成爲美軍的"義務宣傳員"。
成竹在胸,軍隊有專門的條例規定。美軍的野戰條令《信息作戰》把海灣戰爭中的輿論戰當作範例。美軍在修改的《作戰綱要》中,認爲媒體報道的力量能對戰略方向及軍事行動的範圍造成戲劇性的影響,專門設立了"戰略影響辦公室"(後改爲全球宣傳辦公室),其目的就在于左右國際輿論。美軍還專門制定了宣傳心理作戰條令,在這次戰爭中,就是依照條令有條不紊地進行輿論戰工作。
美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形成雄厚的輿論戰物質基礎。美國就輿論戰進行了精心謀劃,每年的國防年度財政專用于輿論戰的經費年年劇增。美國的特種部隊達4萬人,其中包括一個現役心理戰大隊和3個後備心理戰大隊。美媒體不惜成本爭報"戰事",美國有線電視網撥款3000萬美元,專門用于這次戰爭的報道。美軍重金請來好萊塢專家搭建每日戰況簡報節目現場布景,以便達到最好的電視播出效果。
2、明確的輿論戰總體目標
美國這次發動對伊戰爭的顯性目標是更換伊政權,解除伊武裝,在伊建立"民主"政權。隱性的目標是控制伊石油,增大美在世界經濟領域的發言權,進一步鞏固美在中東取得的主導地位。美的輿論工具圍繞戰爭目的,配合先發制人的軍事行動,展開了一系列先聲奪人的輿論宣傳工作。
戰前列數薩達姆的種種罪行,爲發動伊拉克戰爭大造輿論。美把伊拉克列爲"邪惡軸心"之首,認爲薩達姆是恐怖主義的支持者、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制造者、自由世界民主和平的威脅者。對本國民衆聲稱,美要盡到他們的職責,在"世界正義要求的廣泛聯盟"下,有決心和毅力反抗伊對和平的威脅。對伊群衆宣傳"我們必須發動一場軍事運動,反對的將是統治你們國家的無法無天的人,而不是你們","當我們的聯軍剝奪薩達姆的權力之後,我們將向你們提供你們所需要的藥品和食品",等等。
戰中配合軍事行動,緊鑼密鼓地進行輿論攻擊。"斬首行動"後,美大肆宣傳薩達姆已被炸死,當薩達姆在電視上露面後,又質疑其真實性。發布"高官陣亡說",散布至少炸死了伊3名最高級別官員的消息。地面戰爭開始後,利用輿論宣傳挑撥薩達姆與其身邊將領的關系,力圖達到一般軍事打擊達不到的效果。其目的有3個:第一,瓦解伊軍的士氣。依照美的想法,一旦薩達姆及周圍的核心人物被打死,伊政權和其軍隊將很快土崩瓦解,就可以達到速戰速決的目標。通過大肆宣傳伊領導人已被炸死,可以極大地削弱伊軍民的鬥志,促使他們不戰而降。第二,在國際上造勢,制造大局已定的印象,改變美面臨的外交困境和反戰壓力,爭取更多的國際支持。第三,制造美軍節節勝利的輿論,爭取和動員國內的支持,並避免因傷亡而導致國內反戰情緒的進一步增加。
戰後反複推銷自己的"民主政治"和"人道主義",爲自己戰爭的隱性目標辯護。戰爭結束後,美國總統布什說,要把伊拉克建成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成爲"所有中東國家改革和進步的典型",任命美退役將軍加納爲伊拉克"重建和人道主義援助辦公室"負責人,組建戰後伊拉克臨時政府。加納通過媒體,宣稱美希望建立一個能"反映人民自由選舉意願的民主政府"。
3、清晰的輿論戰戰略指導
美國的輿論戰戰略是圍繞其"倒薩攻伊"的軍事戰略展開的。他們認真分析伊拉克意識形態和文化特點,輿論攻勢緊密配合戰場作戰,把有形戰場和無形戰場緊密結合,輿論宣傳與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各個方面融爲一體,貫穿于戰爭的全過程,圍繞倒薩宗旨主動出擊,動搖伊拉克的軍心民心。
美國的輿論戰戰略是圍繞"正義之舉"的政治導向展開的。美國始終以"正義者"自居,把自己標榜爲"代表自由與和平的力量",是爲"解放"伊拉克人民而戰,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完全的"民主"、"自由"的化身。
美英的輿論戰戰略是圍繞"新作戰樣式"、"高新武器"的震撼作用展開的。美軍大肆宣傳"斬首行動"、"震懾與畏懼"、"空地一體戰"等"新作戰樣式";不斷展示現代化的信息武器、高精度真空炸彈、新式脈沖炸彈、溫壓彈、鑽地彈等"高新武器";反複炫耀美國的軍用衛星、"B-52"戰略轟炸機、"夜鷹"F-117A隱形戰鬥機轟炸機和"U-2高空偵察機、無人偵察機等空中作戰力量。
4、靈活的輿論戰戰術
美國在輿論戰戰術層面上考慮得非常周到。針對伊拉克高級軍事指揮關于薩達姆的親疏程度不同,采取分化瓦解的戰術;通過"人道主義援助"的宣傳,增加伊拉克平民對美國現行政策的理解與支持;通過所控制的輿論工具散布虛假消息迷惑對方,以降低伊軍士氣和作戰能力。在戰術細節上,美軍注重分析作戰對象的個性心理特點,采取不同的輿論戰術,大大提高了美軍的作戰效率和效果。一是針對伊拉克群衆長期在薩達姆政權的高壓統治下的懼怕心理,注意消除其對薩達姆的恐懼心理。美軍不論攻入哪座城市,必然要焚毀薩達姆的畫像,推翻或者炸掉薩達姆的雕像。這麽做的目的很明顯,是要告訴伊拉克普通民衆,薩達姆的統治已經結束,薩達姆政權已經完結。二是針對伊大多數人的民族感情,注意尊重其民族自尊心。美軍規定坦克進入伊境內後,避免懸挂美國國旗和軍旗,以避免加深伊拉克人對被占領的屈辱感。三是針對以青年軍人的"易怒"特性,采取"激將法"。在進入巴格達的每支裝甲部隊中都加入了幾輛安裝有400瓦高音喇叭的"悍馬"吉普車,在進入任何易被伏擊的地段前,都不停地播放辱罵伊軍人是膽小鬼的錄音帶。結果一些"薩達姆敢死隊"的成員聽到美軍的挑釁廣播,從隱蔽地點一擁而出,一邊嘴裏大罵美軍,一邊往前"捍衛自己的榮譽"。結果暴露在開闊的地帶,成爲美軍坦克和步兵車極好的射擊目標。四是針對美國人害怕親人當俘虜的懼怕心理,爲了爭取本國人民對戰爭的支持,精心策劃了被俘女兵林奇營救宣傳工作。美國輿論大肆報道女兵林奇被營救的消息,用來展示美國人"關心每一個士兵的生命"的形象。
5、先進的輿論戰技術手段
美國利用自己擁有領先技術的優勢,在傳統宣傳手段的基礎上,運用高新技術手段,如網絡攻擊、電視插播、遙控廣播、信號模擬、聲像合成等,構成了對伊輿論戰技術手段上的絕對優勢。
美利用網絡技術優勢大打網絡輿論戰,伊拉克被迫封鎖全國郵件系統。早在開戰之前,一場無聲的戰爭早已通過因特網"打"到了伊拉克的後方,迫使伊拉克用其有限的網絡技術,封鎖了電子郵件系統,被動地阻止美國發出的信息。
美采用智能化、擬人化和超感官的技術手段,幹擾和破壞伊的輿論宣傳渠道。美軍對伊拉克新聞媒體隨時進行電子幹擾和插播,以其先進的技術手段阻止伊衛視的正常宣傳活動。在遭受重創的巴格達,能夠通過家庭或者社區的小型發電機接受電視節目的伊拉克人並不多,大多數人只能借助收音機收聽英國BBC廣播公司、美國薩瓦電臺或者蒙特卡羅電臺的阿拉伯語節目來了解發生在他們國家的事情。
美還積極使用"物理攻擊"摧毀伊拉克的輿論工具。美國開始以"文明戰爭"、"媒體自由"、"不傷害平民"的姿態出現,沒有對電臺、電視臺進行轟炸。但當輿論戰遇到挫折(俘虜事件和阿帕奇事件)時,美軍視伊和伊境外的媒體爲"眼中釘"、"肉中刺",立即用武力"拔除"。4月8日,"伊拉克戰爭新聞中心"---各國記者聚集的巴格達巴勒斯坦飯店遭到美軍坦克炮擊。及時向全世界直播巴格達真實狀況的半島電視臺和阿布紮比電視臺駐巴格達辦事處遭到了"精確誤炸"。伊拉克國家電視臺和廣播電臺也因大樓遇襲中斷了節目的正常播出。
6、嚴格的輿論管制
"約法三章",嚴格紀律。布什曾表示,在這場戰爭中,"即使是成功的秘密行動,也要守口如瓶"。媒體稱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爲"封鎖消息的行家"。在卡塔爾美軍中央司令部采訪的所有記者必須遵守美軍定下的"三不准"規定:即不准問美軍和英軍的傷亡情況;不准問與目前的軍事行動有關的問題;不准問與今後軍事行動計劃有關的問題。美還爲戰地記者訂立了4條規則:①獲准隨軍采訪的記者可以與部隊一起行動,但在作戰部隊裏沒有記者的"固定位置",不得自由活動。②由于"現場轉播"作戰情況可能讓美軍傷亡人員的家屬在媒體上看到親人的死傷,違反國防部通知家屬後再公布姓名、身份的老規矩,因此是否可以現場播報傷亡情況,必須由國防部決定。③戰鬥開始的時間、地點以及戰鬥結果,不能詳報。戰鬥正在進行的時候,不得報道有關軍隊的作戰行動、調動和部署的具體消息。④在作戰環境中使用電子設備,必須請示部隊指揮官。指揮官可以出于作戰安全的需要,限制電子通信設備的使用。
嚴格執行,封殺新聞。對于不聽從美國政府勸告,敢于說真話的新聞記者,他們立即給予懲罰。僅3月31日一天,就有兩名戰地記者遭到美軍的"封殺":報道越南戰爭而出名的,獲得"普利策"新聞獎的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資深記者彼得?阿內特,因接受伊拉克國家電視臺采訪,發表了美國第一階段計劃已經"失敗"的意見而被解雇。另一家電視臺的戰地記者熱拉爾多‧瑞弗拉,只因將地圖攤在地上看,就被扣上泄露美軍所處位置的罪名而遭驅逐。
伊拉克戰爭可以說是既打了一場軍事、政治仗,也打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輿論戰。伊拉克戰爭中,雙方唇槍舌劍展開激烈的輿論對攻,標志著輿論戰已經走上了戰爭的前臺,昭示著現代戰爭對輿論權的爭奪已經成爲貫穿戰爭全程的對抗焦點。戰時政治工作奪取和控制輿論權,構建己優敵劣的輿論態勢將是必然的選擇。
http://www.defence.org.cn/article-1-46433.html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