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從股災、全融危機新聞中,看到每位(或全)股民、國民蒸發了多少錢
原來那些本非錢,故沒進了誰口袋!
是嗎?
如果股市的錢根本不是真正的錢,那麼紙錢也不是真正的錢,政府可印啊!
不論官商,吸百姓的錢,都是吸血鬼。
蒸發的錢 進了誰口袋?【聯合晚報08.10.12
股市崩跌使幾兆元資產為之蒸發,幾兆美元投資積蓄化為煙雲。你為房子繳付的大筆金錢、上大學的積蓄、老闆用以支付薪資的資金,全都消失無蹤。
不論你是股票經紀人還是普通老百姓,只要你有存款或攪混資理財,幾個月前帳戶裡還有的許多錢都隨著股市和房價狂瀉而嚴重縮水。
可是如果這些錢從你的手上消失,那麼它們到底落到誰那裡?華爾街富豪、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大亨,中國政府?還是,這些錢根本就不見了?
如果你想追查自己的錢的下落,甚至想要回來,你可能大失所望,因為這些錢根本不是真正的錢。
耶魯經濟學家席勒說,股市暴跌導致失去大批現金的想法根本是謬思,因為股價根本不是現金,只是對股票價值的「猜測」。換言之,這全是想像的價值。
不過,股市和房地產價值暴跌,當然會有些東西隨著消失。雖然股票不是荷包裡的大把鈔票,雖然房價不是可以隨時變現的東西,你還是可能因市場下跌失去原來可能擁有的錢。
口袋裡的鈔票不會平空消失,可是股票或房價這些「潛在的錢」卻可能。儘管如此,全球仍有千千萬萬的人把錢投資於股市,相信能夠藉此累積資產。
但是,這種集體信心已經消失,無數投資者不計代價認賠殺出,股票價值隨之大貶。這並不表示財富轉移到別人手上,而是全世界的整體財富減少
別信投資專家>中時08-10-23中時小社論
股市黑了一個多月,全球股瘟沒完沒了,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世界經濟好像被末世黑洞吞噬,墜入無底深淵。所有媒體所呈現的,都是悲觀訊息,各種投資專家不斷預測,金融海嘯波濤洶湧,隧道盡頭看不到曙光。
驗證過去歷史經驗,可以預測將來未來走勢。到底股市瘟疫、金融海嘯,最後會如何收場?檢驗過去一年來若干鐵證,就可預知。
一年前,國際原油價格直線攀升,一度逼近每桶一百五十美元,多少投資專家都預測,每桶原油兩百美元時代,就在不遠之處;然而,現在原油已經跌至七十餘美元一桶。一年前,美元價格暴跌,權威投資專家勸告民眾,趕快拋光美元;現在,美元兌換台幣匯率,早就收復去年失土,韓國等國家更大鬧美元荒。
一年前,世界主要財經專業報紙一致指出,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等「金磚四國」,商機無限,獲利可期;現在,這些國家股市已經腰斬再腰斬,誰在一年前聽了專家建議,投資金磚四國,誰現在就趴下倒地不起。
不必多久時間,只要一年工夫,世事演變就讓絕大多數投資專家、基金經理人、趨勢分析師,全成了蒙古大夫外加江湖郎中。華爾街專家們真要那麼棒,怎麼預測不到,自己會搞垮公司,失業走路?
不變的事實是:投資專家一致看好之際,投資人得趕快退場;投資專家一致看衰之際,其實黎明已近。
股災蔓延 富人也哀嚎【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08.10.12
全球股災蔓延,有錢人同樣無法倖免於難。億萬富翁雷德史東(Summer Redstone)不得不賤價賣股變現償債;包括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在內的五位俄羅斯巨富在五個月內共損失逾2,300億美元;瑞士手表商Swatch集團董事長海耶克(Nicolas Hayek)慘賠近40億瑞郎。
85歲的雷德史東過去時常誇耀自己的財務知識和不服輸的衝勁,不過這回他被迫出售維康公司(Viacom)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五分之一的家族股份,而且是在這兩家公司股價在周五(10日)創歷史新低時出售。
雷德史東家族的控股公司國家娛樂公司(National Amusements)發表聲明指出,該公司不得不在美股有史以來來震盪最劇烈的交易日,出脫4億美元的維康與CBS無表決權B股,以籌措還債所需要的資金。
伏格資本管理公司資深媒體分析師伏格說:「廣泛地說,他們被追繳保證金,當銀行不替你的信用展期,你就會被追繳保證金,國家娛樂公司就是遇到這樣的麻煩。」
俄羅斯富豪的財富同樣因股災而大幅縮水。據上市公司股價的跌幅以及分析師對俄羅斯富豪資產的評估,5月19日至10 月6日期間,富比世雜誌前25大俄羅斯富豪的總財產縮水62%,損失金額是全球首富巴菲特的財富的四倍以上。
俄羅斯正遭遇1998年倒債違約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以盧布計價的Micex股價指數自5月攀頂以來,已重挫61%。法國巴黎銀行指出,全球信貸緊縮、喬治亞戰爭以及商品價格的大幅回落,使得外國投資人自8月初以來從俄羅斯撤出740億美元
經濟不景氣 也有益健康>中時08-10-12諶悠文
最近股市跌跌不休,許多人愁眉苦臉。然而經濟不景氣是否會影響個人健康?《紐約時報》報導,確實有所影響,但未必如你所預期,而且令人意外的是,研究顯示其影響有利有弊,並非全是負面。
無論在開發中國家或工業化國家,長期經濟成長均有助於改善人口整體健康。至於經濟衰退是否會對個人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一部份要取決於景氣時養成的健康習慣。
研究顯示,繁榮時期,民眾容易忽略健康,例如:飲酒過量(尤其在開車前),上館子吃得太油膩,或是只顧工作,忘記運動以及與醫生的約診。
史丹福大學醫學助理教授葛蘭.米勒說:「經濟景氣時,工作的價值提高。所以人們勤奮工作,像在家烹煮食物、運動之類有益健康的事情做得較少;而且因為職場競爭激烈,承受較大的壓力。」
類似模式也出現在開發中國家。米勒博士正在研究咖啡價格波動對哥倫比亞人民健康的影響。他指出,縱然咖啡跌價對經濟不利,卻有助於改善民眾健康與降低死亡率,因為在咖啡價格低迷時,勞工有較多的時間在家照顧小孩;咖啡價高時勞工必須長時間辛苦工作,也常忽略帶小孩去注射疫苗。
米勒等人二○○七年發表在美國《全國科學院學報》月刊的一篇論文,提到三○年代大蕭條美國中西部平原地區嚴重乾旱形成「塵盆」(Dust Bowl)期間,也出現類似效應。此一發現似乎與七○年代的研究結果牴觸。當時的研究顯示,景氣不佳死於心臟病、肝硬化、自殺、他殺,以及住院接受心理治療的比例增加。不過有數位經濟學家指出七○年代的研究有瑕疵。
北卡羅萊納大學經濟學教授魯姆於二○○○年五月在《經濟學季刊》,發表一篇名為《經濟衰退有益健康嗎?》論文,震驚各界。
魯姆發現,在一九七四到一九八二年不景氣時期,死亡率反而大幅下降,一九八○年代經濟復甦,這段時間死亡率倒是增加。整體來說,在一九七二到一九九一這段經濟多半不佳時期,死亡率減少逾八%,心臟病與車禍死亡率下滑尤其顯著。
不過,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團隊研究丹麥雙胞胎的健康狀況後發現,經濟衰退時期出生的嬰兒出現心臟問題的機率較高。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