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24 06:39:49| 人氣1,125| 回應18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五鬼搬運去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老從股災、全融危機新聞中,看到每位(或全)股民、國民蒸發了多少錢
原來那些本非錢,故沒進了誰口袋!

是嗎?
如果股市的錢根本不是真正的錢,那麼紙錢也不是真正的錢,政府可印啊!

不論官商,吸百姓的錢,都是吸血鬼。


蒸發的錢 進了誰口袋?【聯合晚報08.10.12 
 
股市崩跌使幾兆元資產為之蒸發,幾兆美元投資積蓄化為煙雲。你為房子繳付的大筆金錢、上大學的積蓄、老闆用以支付薪資的資金,全都消失無蹤。
不論你是股票經紀人還是普通老百姓,只要你有存款或攪混資理財,幾個月前帳戶裡還有的許多錢都隨著股市和房價狂瀉而嚴重縮水。
可是如果這些錢從你的手上消失,那麼它們到底落到誰那裡?華爾街富豪、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大亨,中國政府?還是,這些錢根本就不見了?
如果你想追查自己的錢的下落,甚至想要回來,你可能大失所望,因為這些錢根本不是真正的錢。
耶魯經濟學家席勒說,股市暴跌導致失去大批現金的想法根本是謬思,因為股價根本不是現金,只是對股票價值的「猜測」。換言之,這全是想像的價值。
不過,股市和房地產價值暴跌,當然會有些東西隨著消失。雖然股票不是荷包裡的大把鈔票,雖然房價不是可以隨時變現的東西,你還是可能因市場下跌失去原來可能擁有的錢。
口袋裡的鈔票不會平空消失,可是股票或房價這些「潛在的錢」卻可能。儘管如此,全球仍有千千萬萬的人把錢投資於股市,相信能夠藉此累積資產。
但是,這種集體信心已經消失,無數投資者不計代價認賠殺出,股票價值隨之大貶。這並不表示財富轉移到別人手上,而是全世界的整體財富減少

別信投資專家>中時08-10-23中時小社論
 
     股市黑了一個多月,全球股瘟沒完沒了,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世界經濟好像被末世黑洞吞噬,墜入無底深淵。所有媒體所呈現的,都是悲觀訊息,各種投資專家不斷預測,金融海嘯波濤洶湧,隧道盡頭看不到曙光。
     驗證過去歷史經驗,可以預測將來未來走勢。到底股市瘟疫、金融海嘯,最後會如何收場?檢驗過去一年來若干鐵證,就可預知。
     一年前,國際原油價格直線攀升,一度逼近每桶一百五十美元,多少投資專家都預測,每桶原油兩百美元時代,就在不遠之處;然而,現在原油已經跌至七十餘美元一桶。一年前,美元價格暴跌,權威投資專家勸告民眾,趕快拋光美元;現在,美元兌換台幣匯率,早就收復去年失土,韓國等國家更大鬧美元荒。
     一年前,世界主要財經專業報紙一致指出,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等「金磚四國」,商機無限,獲利可期;現在,這些國家股市已經腰斬再腰斬,誰在一年前聽了專家建議,投資金磚四國,誰現在就趴下倒地不起。
     不必多久時間,只要一年工夫,世事演變就讓絕大多數投資專家、基金經理人、趨勢分析師,全成了蒙古大夫外加江湖郎中。華爾街專家們真要那麼棒,怎麼預測不到,自己會搞垮公司,失業走路?
     不變的事實是:投資專家一致看好之際,投資人得趕快退場;投資專家一致看衰之際,其實黎明已近。


股災蔓延 富人也哀嚎【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08.10.12
 
全球股災蔓延,有錢人同樣無法倖免於難。億萬富翁雷德史東(Summer Redstone)不得不賤價賣股變現償債;包括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在內的五位俄羅斯巨富在五個月內共損失逾2,300億美元;瑞士手表商Swatch集團董事長海耶克(Nicolas Hayek)慘賠近40億瑞郎。
85歲的雷德史東過去時常誇耀自己的財務知識和不服輸的衝勁,不過這回他被迫出售維康公司(Viacom)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五分之一的家族股份,而且是在這兩家公司股價在周五(10日)創歷史新低時出售。
雷德史東家族的控股公司國家娛樂公司(National Amusements)發表聲明指出,該公司不得不在美股有史以來來震盪最劇烈的交易日,出脫4億美元的維康與CBS無表決權B股,以籌措還債所需要的資金。
伏格資本管理公司資深媒體分析師伏格說:「廣泛地說,他們被追繳保證金,當銀行不替你的信用展期,你就會被追繳保證金,國家娛樂公司就是遇到這樣的麻煩。」
俄羅斯富豪的財富同樣因股災而大幅縮水。據上市公司股價的跌幅以及分析師對俄羅斯富豪資產的評估,5月19日至10 月6日期間,富比世雜誌前25大俄羅斯富豪的總財產縮水62%,損失金額是全球首富巴菲特的財富的四倍以上。
俄羅斯正遭遇1998年倒債違約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以盧布計價的Micex股價指數自5月攀頂以來,已重挫61%。法國巴黎銀行指出,全球信貸緊縮、喬治亞戰爭以及商品價格的大幅回落,使得外國投資人自8月初以來從俄羅斯撤出740億美元

經濟不景氣 也有益健康>中時08-10-12諶悠文
 
     最近股市跌跌不休,許多人愁眉苦臉。然而經濟不景氣是否會影響個人健康?《紐約時報》報導,確實有所影響,但未必如你所預期,而且令人意外的是,研究顯示其影響有利有弊,並非全是負面。
     無論在開發中國家或工業化國家,長期經濟成長均有助於改善人口整體健康。至於經濟衰退是否會對個人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一部份要取決於景氣時養成的健康習慣。
     研究顯示,繁榮時期,民眾容易忽略健康,例如:飲酒過量(尤其在開車前),上館子吃得太油膩,或是只顧工作,忘記運動以及與醫生的約診。
     史丹福大學醫學助理教授葛蘭.米勒說:「經濟景氣時,工作的價值提高。所以人們勤奮工作,像在家烹煮食物、運動之類有益健康的事情做得較少;而且因為職場競爭激烈,承受較大的壓力。」
     類似模式也出現在開發中國家。米勒博士正在研究咖啡價格波動對哥倫比亞人民健康的影響。他指出,縱然咖啡跌價對經濟不利,卻有助於改善民眾健康與降低死亡率,因為在咖啡價格低迷時,勞工有較多的時間在家照顧小孩;咖啡價高時勞工必須長時間辛苦工作,也常忽略帶小孩去注射疫苗。
     米勒等人二○○七年發表在美國《全國科學院學報》月刊的一篇論文,提到三○年代大蕭條美國中西部平原地區嚴重乾旱形成「塵盆」(Dust Bowl)期間,也出現類似效應。此一發現似乎與七○年代的研究結果牴觸。當時的研究顯示,景氣不佳死於心臟病、肝硬化、自殺、他殺,以及住院接受心理治療的比例增加。不過有數位經濟學家指出七○年代的研究有瑕疵。
     北卡羅萊納大學經濟學教授魯姆於二○○○年五月在《經濟學季刊》,發表一篇名為《經濟衰退有益健康嗎?》論文,震驚各界。
    魯姆發現,在一九七四到一九八二年不景氣時期,死亡率反而大幅下降,一九八○年代經濟復甦,這段時間死亡率倒是增加。整體來說,在一九七二到一九九一這段經濟多半不佳時期,死亡率減少逾八%,心臟病與車禍死亡率下滑尤其顯著。
     不過,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團隊研究丹麥雙胞胎的健康狀況後發現,經濟衰退時期出生的嬰兒出現心臟問題的機率較高。

台長: 阿楨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125) | 回應(18)|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時評經濟 |
此分類下一篇:補充包比原裝貴
此分類上一篇:消費經濟學

10月蒸發9.5兆
全球股市10月蒸發9.5兆美元【經濟日報編譯林聰毅08.11.01

全球金融與商品市場10月慘遭金融海嘯與經濟衰退幽靈的雙重打擊,宛如經歷一場腥風血雨的大屠殺,股匯市與商品市場哀鴻遍野,單月跌幅紛創新高紀錄。
大型金融機構蒙受信用相關損失,認列的資產減值總共超過6,840億美元,嚴重衝擊全球股市,追蹤23個已開發國家的MSCI世界指數10月大跌21%,為1970年以來的最大跌幅。全球股市的市值在本月蒸發逾9.5兆美元,幾乎是今年總失血金額的三分之一。
在新興市場,即使亞洲股市本周因美國、中國相繼降息,以及聯準會(Fed)提供新興市場1,200億美元的換匯安排而強力反彈20%,但MSCI新興市場指數10月仍重挫28%,MSCI亞太指數也挫跌19%,為21年來單月最大跌幅。
各國股市以金融體系崩潰的冰島表現最糟,OMX冰島ICEX15指數崩跌81%,創史上最高,也是彭博資訊追蹤的89個大盤指數中跌幅最深者。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5.7%,標準普爾500指數跌17.82%,倫敦、巴黎及法蘭克福等歐洲主要指數的跌幅都超過13。
隨著全球衰退跡象逐漸浮現,投資人爭相拋售高收益率貨幣,成為避風港的日圓與美元成為10月最強勢的貨幣。日圓對歐元升值17%,創1999年歐元誕生以來最大;日圓對美元則上漲8%,為1998年來單月最大漲幅。分析師說,日圓利差交易退潮與日本央行降息,也提供日圓升值動能。
美元的漲勢也銳不可當。單是10月份,美元對歐元漲9.6%;對英鎊升9.2%,為1992年來最大漲幅;澳元與紐元對美元分別下跌16.6%及12%,為1983年與1984年以來最大。
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將減少對原物料的需求,造成商品行情10月直直落,創下52年來單月最大跌幅。追蹤19種商品的路透/Jefferies CRB指數大跌23.7%,至少是1956年以來單月最大跌幅。
紐約輕原油期貨價格10月暴跌36%,一舉刷新1986年2月跌幅30%的歷史紀錄。倫敦銅三個月期貨下挫34%,為20年來單月最大減幅。黃金現貨價格跌近16%,為25年(1983年2月)以來單月最大跌幅。小麥回落21%,創逾22年最大跌幅;糖期貨摔掉15%,跌幅為1999年4月以來最大
2008-11-01 08:06:14
明基內線案 李焜耀判無罪
明基內線案 李焜耀判無罪【經濟日報╱記者陳雅蘭2009.08.27

明基電通內線交易案一審昨(26)日宣判,明基董事長李焜耀等五位被告,以內線交易等五項罪名被起訴,全部宣判無罪。明基昨天發布聲明表示,兩年多來終於洗刷清白,感謝正義的判決。96年3月,檢調大規模搜索明基桃園總部,同年5月檢調起訴李焜耀等五人違反證券交易法、涉嫌內線交易等罪名,近兩年來英華達、鈺創、綠點及普訊創投、力晶及旺宏等公司主管,因內線交易接連被調查,造成科技業寒蟬效應,明基是第一樁宣判的案件。

審判長魏于傑昨天宣讀:「李焜耀、李錫華、游克用、劉維宇、劉大文,均無罪。」十秒內即結束,由於判決書超過100頁,桃園地方法院提供簡短的六頁摘要,主要由於檢方證據力不足,五項罪名均判無罪,但檢察官可在15日內提出上訴。

明基為了處理海外員工分紅,在92年間成立境外的克萊歐(CREO 公司,將配發給海外員工的股票放在四位員工戶頭,出售後將現金匯入克萊歐,再由克萊歐買進明基股票,以股票形式配發給海外員工,檢方認為明基主管侵占公司資產,且透過克萊歐買賣股票涉嫌內線交易,在96年調查及起訴。

檢方當時起訴李焜耀、前總經理李錫華、前集團總財務長游克用等三位明基主管,包括使公務員刊載不實、背信、侵占、洗錢和內線交易,而前財務長劉維宇和財務經理劉大文,買賣個人股票亦涉嫌內線交易。

法官認為,明基主管在95年1月20日至2月20日出售明基股票、匯入現金到克萊歐時,已經知道94年第四季嚴重虧損,但是明基財報是在95年3月才公布,而元月的試算表和最終會計師查核結果也有相當出入,無法認定被告已知悉虧損數字,因此內線交易罪名並不成立。

判決書指出,克萊歐96年3月16日委買及成交明基股票張數為4,295張,只占當天成交量約13萬張的3.23%,難以認定對當日成交量有顯著之影響。

此外,包括背信、侵占、洗錢等罪名,也因明基主管處理的員工分紅股票,是由明基股東會授權處理的,過程沒有損害明基股東利益,證據力不足,皆宣判無罪。
2009-08-27 07:46:45
版主回應
美國推GDP新算法 中國超美至少推遲5年2013-8-2中評社

按照預先計劃,美國商務部下屬的經濟分析局7月31日正式在官網公布調整後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核算方法,以及根據新方法修訂後的經濟數據。由於新方法將研發投入和娛樂產業等“無形資產”以及養老金赤字等納入核算範疇,因此修訂後的2012年GDP總量增加了3.6%,即5598億美元,相當於美國民眾每年每人增加1783美元。
  公告說,此次修訂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類型的調整,包括更新一些核算內容的定義和分類,以更準確地反映美國經濟發展現狀,還有更加細化對國民收入和生產賬戶的數據統計,以及引入新的或改進的統計方法和可用的修訂後的源數據。具體而言,首次將企業、政府和非營利機構的研發投入以及在娛樂產業、文學和藝術原創等領域的私人企業支出都作為固定投資納入核算範疇,充分認可“無形資產”或知識產權產品對美國經濟的貢獻作用。同時,還將固定收益養老金計劃的交易情況也納入核算內容。此外,住宅所有權轉移成本也將被統計成固定投資。
  據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分析,美經濟分析局曾透露,調整統計後將使美國1959年至2002年的GDP平均提高2.6%,年均增長升至4.6%,尤其是1995年至2002年,增速將升至6.7%(之前為3.1%)。以2012年為例,中國GDP相當於美國GDP的比重將降低1.5個百分點,中國GDP接近或超越美國的時間將至少推遲5年。
  對此,有人批評說,美國是在人為給GDP“灌水”。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經濟一蹶不振,去年四季度GDP增長率僅0.4%。“美國想不到其他辦法促進經濟增長,只能想出這種法子,”有網友這樣嘲諷。
美國經濟分析局表示,包括歐洲在內的多數其他發達國家和地區,會在2014年之前將2008年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提出的主要建議納入到其經濟統計中,這些建議包括將研發支出視作投資。
  “我認為其他國家也會採用這些新的統計辦法。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準確測算無形資產的價值。但我相信,不同國家會分享這些方面好的經驗,並將其推廣到全世界。”

(楨:此即美國霸權的卵實力!詳參【圖博館】:專利權大戰 美國振興方案(二) 五鬼搬運去了 美國詐騙集團 中國經濟成長之謎)

貿易額超美? 陸稱誤會一場 2013-02-15 旺報

 大陸商務部13日發表聲明,稱媒體日前報導大陸2012年進出口總額超越美國是「一場誤會」,原因是中美兩國外貿統計基礎不同所致。聲明指出,若依據相同統計標準,美國去年貿易總額為3.88兆(美元,下同),中國為3.86兆,比美國少了156.4億。
 日前陸媒報導大陸去年進出口貿易額正式「超英趕美」,認為大陸經濟復甦趨勢較持續進行量化寬鬆的美國來得更強。但商務部發表聲明指出,媒體援用的「美國商務部國際收支」統計口徑與大陸使用統計口徑不同,因此造成大陸貿易總額略多的情況。
 WTO將公布世界排名
 聲明也指出,美國商務部亦公布另一與中國統計口徑相同的數據,按照此數據,美國去年貨物貿易總額應為3.88兆,而大陸為3.86兆,比美國少了156.4億。
 這組數據是依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標準計算,出口以船邊交貨價(離岸價)、進口以到岸價進行統計。聲明並指出,WTO將於今年2月底或3月初公布最終世界各國貿易額數據及排名,更準確的中美貨物貿易額差距屆時即可揭曉。
 儘管大陸去年並未真正超越美國,差距也是有史以來最小數值。大陸去年雖然未完成年初制訂的貿易總額10%成長目標,但年成長率依舊有6.2%,在全球仍然表現亮眼。
 賺的都是代工血汗錢
 不過外資法人機構對大陸經濟數據準確性也抱持存疑態度。高盛、瑞銀與澳新銀行的分析師就分別指出大陸亮眼的進出口數據禁不起檢驗;瑞銀比對大陸出口數據與港口及貿易夥伴的進口數據,發現存有極大差異;而高盛則以低迷的製造業海外訂單數據來佐證出口數據偏高。
 澳新銀行研究團隊在1月初發表報告,質疑大陸統計數據可信度。他們發現每季國民生產毛額(GDP)、工業產出、固定資產投資和通膨數據無法滿足用來檢驗數據合理性的班佛法則(Benford’s Law)。
 班佛法則認為,在一個自然的數字資料庫中,第一位數的值越小其出現頻率應越高,反之數值越大者出現的機率越小,而假造的資料經常不符合班佛法則。
 但也有學者指出,儘管大陸去年貿易總額略小於美國,在今年復甦態勢下要超越美國並非難事。問題在於未必「數大就是美」,在大陸工業發展技術與資源都相當依賴外資的情況下,大陸賺的都是代工「血汗錢」,龐大的貿易總額反而代表對貿易依存度過高,在發展內需及總體經濟結構轉型上,都未必是好事。
2013-08-02 10:49:07
阿楨
防虧損 大陸拋售兩房債券2011-02-17 旺報記者韓化宇

 美國財政部日前公布「改革美國住房融資市場」報告,表示未來數年內將逐步退出兩房,並結束兩房營業。但報告中承諾,美國政府會償還兩房所有債務。
 消息一出,再度令各界擔心兩房債券將成為垃圾,尤其是握有龐大部位的大陸。曾有媒體指出,若兩房結束營業,大陸損失將高達4500億元,但該報導立即被大陸外匯管理局否認。
 外管局強調,大陸持有的兩房債券還本付息正常;但據美國財政部台北時間昨日凌晨公布的統計顯示,大陸去年共淨賣包括兩房等美國長期機構債券293億,其中12月就淨賣19.3億,創歷年之最。
 統計也顯示,大陸去年持有美國國債8916億元,淨減持32億。其中6個月為減持,共890億;另6個月為增持,共858億,大陸仍為美國國債最大債權者。
 日本則是美國國債第2大持有國,去年12月持有8836億美元,略高於11月的8772億美元。排名第3的英國,去年12月大幅增持美國國債295億元,達5413億美元。
 此外,截至去年底,世界各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總計4兆3726億,比11月的4兆3468億增加258億,其中大陸占20.4%,創去年1月以來新低。
 不願暴露在風險中
 大陸不斷減持美國國債及美國長期機構債,顯示在金融風暴至今,美國經濟復甦乏力,大型金融機構更是搖搖欲墜,因此大陸不願將外匯資產暴露在風險之中。
 不過,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如果沒有美國國會支持,財政部承諾將償還兩房債務將淪為一張「空頭支票」。
 魯政委認為,雖然兩房債券不太可能徹底違約,但美國聯準會量化寬鬆結束後,各種債券利率將上升,兩房相關證券價格會下跌。他建議大陸出售持有的相關證券。
 大陸從未公布持有兩房債券規模,但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大陸持有美國機構發行的各類長期債券總值達4540億,其中3580億為不動產抵押擔保證券(MBS)和資產擔保證券(ABS)。

另參本館:兩岸私募大戰 主權vs私募基金 老共要當大地主了 美國價值 五鬼搬運去了 美國詐騙集團 啥是連動債
2011-02-17 09:52:49
版主回應
三亞宣言講合作 暗諷歐美霸權2011-04-15 旺報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3次會晤昨日在大陸海南省三亞市舉行,並發表《三亞宣言》,強調金磚5國在國際的影響力與互相合作的決心,內容也提及目前國際金融的紊亂,5國的國家開發銀行也因此簽署協議,將以本幣形式相互擴大信貸額度,相互投資和雙邊貿易合作,以5國之力推動國際經濟。
 金磚5國昨日簽署《金磚國家銀行合作機制金融合作框架協議》,大陸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陳元表示,協議中,中國、巴西、俄羅斯的開發銀行,及印度進出口銀行和南非南部非洲開發銀行5家成員行將在4方面加強合作。
 4方面加強金融合作
 陳元指出,第1為穩步擴大本幣結算和貸款業務規模,服務金磚國家間的貿易投資;第2是加強金磚國家在資源、高新技術和低碳、環保等領域的投資合作;第3是積極開展資本市場合作,包括發行債券、企業上市等;第4是進一步促進成員行在經濟金融形勢與項目融資面資訊交流。
 陳元說,至去年底,國開行外匯貸款餘額1413億美元,其中380多億美元投向金磚國家,今年向金磚國家貸款將達到上百億元人民幣,主要關注重點是石油和天然氣等方面。
 金磚國家領導人的《三亞宣言》,也明確點出金磚5國未來要互相合作的重點,包括經濟、糧食、能源、環保、體育、科技等,以及外交和非戰的立場。
 支持改革國際貨幣體系
 其中重點將放在經濟方面,重申國際經濟的金融機構治理,應反映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增加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與代表性;宣言也明確指出,國際金融危機暴露「現行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的缺陷與不足,所以要支持改革和完善國際貨幣體系,建立穩定、可靠、基礎廣泛的國際儲備貨幣體系。
 所以,他們將討論特別提款權(SDR)在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作用,包括SDR一籃子貨幣的組成問題;不過這次的聲明,並沒有具體提及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的意見。
 宣言中也寫明,當前新興經濟體面臨跨境資本大進大出的風險,所以要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和改革,由於糧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已成為世界經濟的新風險,所以除了要提供生產國更好的資金和技術支援,更要監管大宗商品與金融衍生品市場,防止擾亂市場的行為。
 核電仍是必要能源選項 (另參本館:福島事件
 值得關注的是,新興國家仍無法放棄核電,宣言中表示,會在氣候、環境議題上盡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不過,核能在金磚國家未來的能源組成中,仍占重要位置,所以要嚴格要求核電站的設計、建設及運行的安全標準,各國應在此條件下,發展「以和平為目的」的安全核能國際合作。

相 關 新 聞

金磚五國峰會 搶在G20前有共識(另參本館:金磚 vs KIIC 金磚褪色為土磚 金磚or土磚四國? 《金磚不只四國》 G20 vs G7 啥是G8?
三亞宣言講合作 暗諷歐美霸權
金磚搶鋒頭 只見新人笑
南非卯勁 擠進金磚之列
亞洲崛起、歐美式微 博鰲受重視(另參本館:博鰲論壇
博鰲論壇閉幕企業家談ECFA 盼合作邁(另參本館:啥米係ㄟ擱發
金磚國家對抗八國集團
金磚5國 擴大相互投資‎
胡錦濤:十二五 要擴大進口
中國因素刺激金磚合作多元化‎ 金磚國全球經濟引擎
博鰲登場 陸媒鼓吹亞洲崛
金磚集結 重擊美元
金磚國家仍缺政治力道
金磚峰會海南登場 學者:G5抗衡G7
新興經濟體 將改變世界格局
金磚5國在互補中競爭
IMF:金磚合體 超歐趕美


巴西總統:繁榮不應踐踏他國(另參本館:拉美向左轉
巴西女總統羅瑟夫 敢嗆歐巴馬
巴西總統:中國可開拓巴西高鐵建設機會(另參本館:兩岸高鐵
巴西智庫:中國強勢壓金磚(楨:也會聯美嗆中)
巴西財長:貨幣戰爭 越演越烈
巴西財長:全球通膨,都是寬鬆貨幣政策害的‎
拉美貨幣熱 巴西里爾飆最猛
富士康錢進巴西 擬砸百億美元

20國集團就衡量經濟失衡達成共識‎
IMF資本管制新規 新興國反彈
后危機時代20國集團主導權之爭‎
G20財長會議前夕 各方分歧加重‎
美國必須與中國分享權力(另參本館:G2
預算搞不定 美憂中國嘲笑(另參本館:歐巴馬
中國力挺西班牙銀行業130億美元(另參本館:歐豬四國

IMF:人民幣嚴重低估 美林:太誇張(另參本館:國際金融新體制
人民幣升值 步伐加快
陸第1季貿易逆差6年來首見(另參本館:中國經濟成長之謎
進口陸貨減 美2月貿易逆差縮小
大陸外匯儲備 突破3兆美元
大陸首季GDP增9.7% 超標
3月CPI 5.4% 人行恐續升息 (另參本館: 物價漲不漲
2011-04-30 09:43:29
阿楨
美聯儲暫不退出 伯南克留了一手2011-04-29鉅亨網(另參本館:美國振興方案(一) 五鬼搬運去了 美國詐騙集團 國際金融新體制(二)

盡管美聯儲宣布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將如期結束,但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新聞發布會打破了市場對短期內美國將退出寬松貨幣政策的預期,美元跌勢不改。市場人士認為,伯南克的講話留下“空間”,各國應提高警覺,美國貨幣政策或將應時而變。
伯南克為寬松政策辯護
美聯儲表示,雖然美國經濟正溫和復甦,但失業率居高不下,房地產市場繼續低迷。美聯儲將按原計劃繼續執行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到6月底,同時將利率維持在接近於零的歷史低位不變。
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將在“相當長時間內”保持超低利率的措辭依然存在。不過聲明中,美聯儲并未暗示將啟動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美國共同保險公司經濟學家巴流表示,美聯儲不會實行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但并不急於采取激進措施收緊貨幣政策。荷蘭合作銀行預計,美聯儲將在2012年二季度選擇加息。
盡管如此,美元依然照跌不誤。昨日亞洲交易時段,美元指數一度觸及73水平,創下近三年以來新低。分析人士認為,美聯儲加息仍有待時日,在低利率情況下,未來一段時間美元走軟態勢仍不會有太大改觀。
一季度GDP低於預期
昨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按年率計算增長1.8%,不及市場預期的2%。食品和汽油價格走高打壓了消費者支出。 市場對美聯儲的決定給出了較為熱烈的回應,昨日亞太股市普遍上漲,國際金價繼續上行。不過,經濟數據欠佳使美國股市昨日小幅低開。
美聯儲上調了對今年全年美國通脹率的預測,預計今年美國消費價格指數將增長2.1%至2.8%。
警惕美國貨幣政策轉軌
伯南克認為,美國貨幣政策需根據未來幾個月通脹變化和經濟增長的發展情況而定。有分析人士表示,盡管伯南克沒有明確給出具體的緊縮時間表,但美國經濟已經逐步改善,一旦美聯儲貨幣政策趨緊,全球資金流向將更加復雜化,金融市場波動將加劇。
美國貨幣政策的轉軌應得到各國的重視,而伯南克強調,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如期結束不太可能會對金融市場產生巨大影響。
2011-04-30 09:41:26
版主回應
量化寬松就是一場龐氏騙局

美聯儲再一次決定通過印鈔票的方法去解決經濟問題,讓投資人變得不安   全球集體抵制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風潮,正衝美國本土席卷而來。甚至金融界人士都開始提出了批評。美聯儲想要刺激經濟,就開印鈔票,以為金融界人士會用這些錢來促進本土的就業。實際上,金融界人士只會用這些錢來炒高金融資產,而創造就業的任務則交給了其他人。美聯儲的意圖不管是否奏效,金融界人都是借著泡沫膨脹的機會更發達了。這些人,起碼是他們中的一部分較顯赫的人,會擔心美聯儲做的事呢?
  第二輪量化寬松的功效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好。新興國家正在加強對熱錢流入的控制。金融界人士在量化寬松之前買了大量國債,寄希望於新興國家能夠以更高的價格買進他們手裏的國債,從而吸納熱錢。但這個計劃並沒有如期實現,因為新興國家通過資本管制遠離了熱錢。此外,熱錢進不了新興經濟體,就會進入大宗商品市場——這個開往通脹的快軌。對通脹的恐懼把潛在的國債買家嚇跑了。
  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為了過上好日子,炒高了股市。當2000年股市崩盤時,這個國家將註意力轉向房地產市場,又造出了十年的好日子。現在,它動用政府開支,用盡所有力氣去榨取國債市場,目的就是保持生活水準不降低。
  美聯儲保持零利率,這使未來通脹高於平均水平,而聯邦政府的赤字達到GDP的10%,從長期看,這意味著更高的長期實際利率。目前10年期國債的利率低至2.5%,而過去60年的平均是5%。投資者買入國債,是假定美聯儲未來會以更高的價格購回國債。
  人們預期,美聯儲會接下這只燙手山芋,因為伯南克看跌期權會托起整個國債市場。
  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金融界人士都信奉“格林斯潘看跌期權”(Greenspan Put)——任何危機發生,格林斯潘都會調低利率,出手救市,救出金融市場上的所有人。但這種情況並沒發生。
  同樣,伯南克也不會通過這項測試。聯邦政府背負了9萬億美元的債務。如果美聯儲把這些債都買了,就會引起美元崩盤以及惡性通貨膨脹。
  而且,如果它試圖這樣做,美國其他債券的投資者(非金融部門的債務為36萬億美元,金融部門為15萬億美元)就會試圖逃跑。美聯儲想買下所有的債,必會造成災難。因此,伯南克看跌期權(Bernanke Put,人們相信每次危機,伯南克都會降息救市)必然是一個騙局。
  最新一輪的量化寬松政策正在引起美國經濟震蕩。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迅速上漲了兩成,至3%。但該水平仍然過低——至少還差一半。這實際上是作為借款人的美國政府在偷錢。如果國債市場泡沫破滅,由此產生的危機會比2008年的更大。這就是為什麽當務之急必須繼續維持這個騙局。
  可是,量化寬松政策動搖了國內外投資者的信心。對於金融系統的玩家來說,這並不是件好事。
  國債泡沫還沒有破裂。經濟震蕩足以使美聯儲瘋狂印鈔的行為有一點點收斂。在接下來的幾周內,我們會聽見美聯儲官員說話口徑的變化。他們不會再熱捧印鈔,而是更加推崇美元保值和遏制通脹。
  但是,美聯儲擺脫印鈔壓力的情況只是暫時的。美聯儲會仍然認為,它應當、也有能力拯救美國的經濟問題,而且它的惟一辦法就是印鈔票。隨著共和黨控制國會,民主黨控制白宮,在未來兩年內,聯邦政府將不會做出解決該國的經濟問題任何有意義的行動。因此,財政赤字將保持在10%的GDP水平上。美聯儲需要用印鈔來維持低利率。美國國債市場可能很快穩定下來。較高的收益率和伯南克看跌期權的復活將把投資者吸引回來。之後,美聯儲將會尋找另一種方法去印鈔。
  龐氏騙局早晚會穿幫。麥道夫的基金持續了幾十年,但對於金融系統來說,無足輕重。國債市場就沒有這麽好運了。供應過剩和通脹恐慌將使得投資者紛紛撤資逃命。
  通脹將以食品和石油價格上漲拉開序幕。起初,通脹可能被忽略,因為核心價格指數將不會受到影響。但是,成本上漲將逐漸把商品通脹轉變為全面通脹。當石油價格飆升過100美元/桶、並維持該水平長達一年的時候,通脹預期將大幅上升。至此,國債龐氏騙局將會被曝光,也許就發生在2012年。
http://xieguozhongblog.blog.hexun.com.tw/59050806_d.html
2011-04-30 09:47:04
阿楨
美9大武器 展開減債大作戰2011-05-17 工商時報

 美國政府周一將觸及14.3兆美元的法定舉債上限,而歐巴馬政府依舊無法就提高舉債上限與國會達成共識,為了讓政府能持續運作,美國財政部握有9大工具,可突破眼前的國債危機僵局。
 以下是美國財政部已經啟用或是在周一或未來可能宣布採用,藉以延緩觸及舉債上限時間的可能手段。
 一、凍結州與地方政府系列債券(slugs)的發行,這部份財政部已於5月6日宣布實施,過去20年美國政府為了規避舉債上限總共6度採用此一措施,最近一次是在2007年9月,2011年會計年度迄今美國財政部已發行474億美元slugs。
 二、財政部也可能宣布凍結聯邦政府公務員退休相關年金的投資計畫。以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為例,若凍結投資2個月,可空出約120億美元的舉債空間。
 三、若凍結另一個叫G-Fund的政府年金投資,估計可騰出約1,300億美元的舉債空間。
 四、外匯穩定基金是財政部尋找財源的選項,此一基金於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創設,鮮少派上用場,最近一次是2008年金融危機時採用,目前可支用金額約230億美元。
 五、發行更多現金管理國庫券,方便每日管理債務餘額。
 六、暫停儲蓄公債發行或將債務轉至聯邦融資銀行。前者之前在舉債僵局時也曾採用,但蓋特納不傾向採用此一措施,因為效果十分有限,最近此一券種每月發行規模不到2.2億美元。
 七、聯邦融資銀行有最高可舉債150億美元而不受聯邦政府舉債上限的限制,因此財政部可藉此將部份債務與聯邦融資銀行互換,不過財政部評估認為,此一措施受限於規模效果也不大。
 八、財政部也可以採用發行短天期債券或是出售問題資產紓困計畫(TARP)的部份資產,前者因為到期日不到4周,因此不算在發債總額之內,但因為係臨時發債且到期日極短,財政部在採用上有疑慮。
 TARP在上次金融危機設立,總規模7,000億美元,但蓋特納認為,出脫部份TARP資產籌資的方法恐怕不可行,因為此舉可能引發金融資產拋售潮,納稅人最後可能蒙受損失。
 九、期待政府未來稅收高於預期,4月報稅季就是因稅收比政府預期為多,而為財政部爭取到延後1個月觸及舉債上限的時間。
相關新聞
美國已達14.29兆美元債務上限
2011-05-17 10:24:37
版主回應
歐美深陷債務泥淖 台灣勿步後塵2011-05-17 中國時報社論

 金融海嘯期間,為了振興經濟,歐美各國政府師出有名,大幅舉債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金融海嘯遠離後,留下的卻是數不清的債務。美國國債鐘在二○○八年十月破表之後,國債持續攀升,這回法定舉債上限又將破表,歐巴馬總統警告:「舉債上限問題不解決,美國經濟將再陷入衰退。」然而,許多人也質疑,提高舉債上限就能解決問題嗎?對於下一代而言,一出生就要背負千萬負債,有何正義可言?
 美國國債問題早已亮起紅燈,財政部今年初指出,政府債務餘額將到達十四點二九兆美元的法定上限,國會必須在五月十六日以前修法調高舉債上限,否則將發生災難性後果。稍早歐巴馬政府提出十二年內削減四兆美元赤字的長期計畫,共和黨則主張十年內削減四點四兆美元赤字方案。迄今兩黨針對健保改革、國防預算、對富人加稅的看法南轅北轍,共和黨除了大砍預算更要求減稅,兩黨遲遲無法達成共識,使得美債違約風險一觸即發。
 如今五月十六日期限已過,美國財長蓋特納最新說法是,四月稅收增加與緊急調度,可以撐到八月二日。如果國會無法在這個期限之前完成修法,屆時美國政府會面臨違約情況,無法償還美國債券本金與利息,將使全球金融市場陷入混亂,而政府主要支出如健保補助、失業津貼、退稅款等也被迫停擺,首當其衝者多半是弱勢者與老人。
 從歷史經驗來看,舉債上限一旦調高,政府債務餘額有如脫韁野馬很難回頭。四十年來,美國政府舉債上限已調高了七十四次。如每次達到舉債上限,政府就修法調高,這樣的舉債上限形同虛設,這是相當不負責任的做法。
 再看深陷債務危機的希臘,接受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紓困迄今滿一周年,情勢卻急遽惡化。目前希臘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高達十五%,比去年初債務危機爆發時還高;政府赤字占GDP的比率不僅未縮小,甚至進一步升高,加上稅收亦不理想,市場預估希臘可能需要新一波紓困。上周市場傳出希臘可能被迫退出歐元區,或進行債務重整,由於對市場衝擊太大,希臘官方立即嚴正否認。不過,《經濟學人》預估,希臘債務危機最後只有走上債務重整一途。
 希臘債務危機會走到今日這步田地,該國政府難辭其咎。首先,部分官員涉嫌做「假帳」,美化政府債務統計,企圖粉飾太平,最後導致國家瀕臨破產邊緣;其次,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先前的評估顯然太樂觀,進駐之後才發現希臘的債務黑洞比預期深,現行紓困計畫根本無法協助希臘在明、後年回歸正軌。如今希臘悲劇歹戲拖棚,未來無論走上債務重整或退出歐元區,受害最大的都是老百姓。
 再看看台灣,近年來政府債務餘額激增,距離法定上限只有一步之遙,修法調高舉債上限的戲碼也曾經上演。去年五都選舉前,財政部提出公共債務法修正草案,大舉刪除中央與地方政府舉債總上限,引發當時學者、輿論大加撻伐,強烈批評此舉形同「打開舉債的水龍頭,將禍延子孫」,最後此案才作罷。
 最近政府為了幫公務員加薪,到處尋找財源,卻排擠了其他重大預算案。明年度重大公共建設有一千四百多億元預算沒有著落,連國防部向美軍購預算也要破天荒延後。不過,財政部卻表示「公務員加薪,絕對不會增加國家債務。」試問,如果沒有健全穩定的財政,這樣的保證能持續多久呢?未來如果舉債上限有如美國一樣觸頂,行政部門會不會再次修法想要提高舉債上限?
 從美國的國債破表到希臘的債務危機,一是舉債觸頂,拚命要調高上限;一是超貸過度,積重難返,兩者共同的困境均是深陷債務泥淖,舉債上癮,難以脫身。在台灣,盡管政府債台高築,迄今也沒有一套具體平衡財政赤字的計畫;政府千方百計想調高舉債上限,擴大舉債空間,一方面又高喊世代正義,這樣的正義實在有很大討論空間。

國際金融新體制(二) 五鬼搬運去了 美國詐騙集團 歐豬四國 《搶救國庫》 臺灣分贓 被偷竊的國家 政客會有良心嗎 馬政府預算
2011-05-17 10:29:38
阿楨
末日博士罵Fed:一群印偽鈔的人【聯合晚報2012.09.15

美國聯準會13日宣布第三輪量化寬鬆(QE3)救經濟,「末日博士」麥嘉華 (Marc Faber)14日接受CNBC訪問時批評,聯準會官員是一群「印偽鈔的人」,而主席柏南克把美國經濟搞砸,真應該辭職下台。
麥嘉華說,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是近年發生金融危機的元兇,而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正是這種政策的主要擁護者之一。「如果我像他一樣把經濟搞的這麼糟,我一定會辭職。聯準會拉抬資產價格,創造財富的方式,根本是荒唐。這種作法是行不通的,只會暫時推升市場,隨之而來便是崩跌」。
麥嘉華因準確預測1987年金融風暴而名聲大噪,亦由於他負面的預測獲得「末日博士」的封號。他批評聯準會收購MBS,與短債換長債的扭轉操作,「只會讓資產價格上漲,使資金流向富人」。他認為,最新一波的量化寬鬆措施,無助於一般美國民眾。
柏南克13日宣布,聯準會每月將收購400億美元MBS,直到美國就業市場出現明顯改善為止。麥嘉華指出,「量化寬鬆使富人持有的資產價值上漲,而一般民眾卻得承擔物價上漲的苦果,這項措施造成一小部分的經濟繁榮,卻對大部分的經濟造成傷害」。
麥嘉華說,「印鈔票的聯準會官員要為這次的危機負責。如果美國持續實施這套寬鬆的貨幣政策,未來面臨的不只是財政懸崖,而是財政大峽谷」。
  相關新聞
歐盟央行OMT 德國不違憲
後海嘯時代/全球大撙節 養出低成長夢魘
後海嘯時代/財政政策擴張 才能避免衰退
克魯曼專欄/大家為柏南克拍拍手| 國際財經
克魯曼專欄/迷信撙節…很危險
克魯曼專欄/歐洲走向經濟自殺末路
克魯曼專欄-歐洲官員的傲慢拖垮希臘
克魯曼專欄/新金融風暴正在大陸醞釀

大陸經濟學家吳敬璉:美狂印鈔票 害慘全球
大陸為何不隨QE3起舞首
1兆人民幣撐腰 大陸Q4衝

(楨:霉國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豈只印偽鈔,而是全球的吸錢/吸毒/吸血鬼!詳參【圖博館】:美國振興方案(二) 美國價值2 五鬼搬運去了 美國詐騙集團 經濟巫師 中國振興方案(二) 中國經濟成長之謎 國際金融新體制(一)中 國際金融新體制(二) 雙率大戰 歐巴馬 歐豬四國)
2012-10-04 13:45:07
版主回應
相關新聞
QE3上菜 Fed下修今年成長率
柏南克:財政「跳」懸崖 QE3也沒用
市場懷疑效果有限 這次QE 3不一樣 擺明會一直「印」下去
柏南克推QE3 被批「為歐巴馬輔選」
油漲破100美元 金攻1,800美元
QE3+原物料漲 學者憂:通膨怪獸快醒了
QE3發威/亞幣漲幅 創3個月新高
QE3效應 全球恐掀貨幣戰
美債信 評等降到AA
QE3發威/全球股市 可望high半年
英媒:QE3 只能為美國經濟「買時間」
三大現實 讓Fed騎虎難下
QE3的經濟效應猶如走鋼索
學者:短多長空 別高興太早
QE副作用…英美不願面對的真相
美QE3將全球經濟帶往何處?
面對QE3 新興國家紛阻升匯價
QE3效應 全球恐掀貨幣戰
梁彥平:小心QE3後遺症
葉銀華:災難啟示…都是錢多惹禍
社論/QE3的經濟效應猶如走鋼索

西班牙2012-9-25新預算削減支出未提紓困
西班牙銀行恐需金援763億美元
反撙節抗議希臘警民2012-9-25大衝突
反撙節歐洲法比西葡四國民眾2012-9-29上街抗議
撙節惹禍歐元區1820萬人失業
國際債權人2012-10-3估希臘經濟恐衰退5%,撙節協議再陷僵局

劉憶如專欄/從理性預期看美國QE3【經濟日報2012.09.24

上星期聯合報系邀請去年(2011)經濟諾貝爾獎得主沙金特(Thomas Sargent)來台。本人參與上周五台中場,「預期心理對經濟情勢影響」,與沙金特教授及友嘉實業朱志洋總裁,拓凱實業沈文振董事長,有一個為時90分鐘的「與大師對談」。自QE3起頭,一路談到各項政策,包括ECFA效應,外勞與本勞脫鉤,以及青年低薪資與高失業率等議題,均可看見預期心理無所不在地影響著政策效果。
沙金特自70年代初期以來,一直是理性預期學派的領袖人物。另一位理性預期革命創始人,芝加哥大學教授盧卡斯(Robert Lucas)於1995年獲得諾貝爾獎。沙金特去年亦是以理性預期的研究獲獎;這也可見在風險持續升高的現代,預期心理角色的重要性持續不墜。而此次沙金特應邀來訪,正好時間很湊巧地,歐洲和美國央行也都剛推出貨幣救市方案,也就是9月6日歐洲的OMT(Outright Monetary Transations)及9月13日美國的QE3;而這兩項政策的效果強弱,幾乎完全取決於市場的預期。
沙金特在上周五那一場對談中,明白指出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在此時推出QE3,不但無助於降低失業率,更只讓聯準會的資產負債情況更加惡化,並造成日後的通膨壓力。
沙金特教授以過去幾年來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顯示目前3兆美元的資產與負債,是自08年9月的7,500億美元至今,一個多麼突兀與快速的累積。尤其在大約3兆美元的資產中,除了之前QE1與QE2所購買的約1兆5,00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公債之外,更有1兆美元的不動產抵押債券;再加上現在宣布的每月將持續購買400億美元,無上限規模的不動產抵押債,為未來聯準會的資產品質之風險,投下一個極大的變數。
而且,理性預期架構下,貨幣政策即使有時有助於降低短期失業率;但對於長期性的失業問題,卻是完全沒有辦法解決的。這是因為大量發行鈔票的行為(例如各次的QE),會導致民眾產生未來通膨的預期,也因此會要求提高各種價格,提前反應這樣的一個預期。也因此,廠商面對的將是一種成本價格上升的情況,導致企業失去擴大投資的誘因,造成寬鬆貨幣,卻仍無法提振景氣,或是增加長期性就業的政策目標。
但是,如果量化寬鬆是一個出其不意的政策,民眾的預期可能較為延遲與落後,因此在短期內,會有一些刺激生產投資的效果;可是一旦預期心理「迎頭趕上」,短期的效果也就很快地成了昨日黃花,徒留下未來通膨的傷害。美國前兩次的QE,就比較屬於這類型。
更有一種,是如同盧卡斯教授曾提出的情況,就是如果一個國家試圖操弄預期心理,常常「不按牌理出牌」,那麼後來連這種「政策突襲」都會被看穿及預測到。在那種情況下,即使是出其不意的政策,連短期效應都無法產生;這也是沙金特教授長期以來,一再強調「決策當局不能藉由給人們出乎預料的政策,去操弄經濟」的原因。
最後,此次QE3自9月13日宣布至今,國際原油及黃豆、玉米等商品價格不漲反跌;有別於前兩次QE政策後之反應。但事實上,原油等價格下滑,除顯示對未來需求不振的預期外,這次QE3基本上早已被預期到,亦是關鍵。因是預期中的政策,很多的反應因此都已提前發酵,玉米過去半年來上漲15%,即為一例。惟黃金價格在3次QE後皆即刻上漲,反應的當然是量化寬鬆所引發的通膨預期。
(作者是台灣大學財金系兼任教授)
2012-10-04 14:01:17
阿楨
黃金跌深強彈 今年仍跌3成 2013/04/25聯合報

今年以來,黃金強勢地位備受考驗,14日單日重挫8%,創近30年最大跌幅,更一度跌破每盎司1400美元關卡,近一周跌深反彈,金價急漲近5%,黃金基金近3日隨之強彈2.4%。
摩根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葛瑞森表示,近年來金價強漲,其上漲動能並非來自實質需求,也非由通膨引發,反而受到過多投機性炒作影響,在投資需求退場下,金價當然走強不易,拖累金礦股臉色跟著慘綠,今年來金價下跌15%,S&P金蟲指數跌幅高達4成。
反應在基金績效上,雖然金價短線強漲,黃金基金近3日強彈2.4%,但今年來績效仍下跌逾3成。
群益投信海外投資長葉書弘認為,就基本面來看,由於經濟成長趨緩,加上中國GDP 增速下降,降低市場對黃金需求的預期,也增添金價後市的不確定性。
天達投顧研究部主管唐宗凱表示,近年來成熟國家採取空前的量化寬鬆政策,對實體資產持續營造有利的投資環境,尤其當已開發國家貨幣因大量印鈔票而趨貶,黃金的保值特性將更彰顯,此外高品質的金礦公司將持續創造良好的現金流量,提供較佳的重新評價機會。
  相關新聞
黃金多空論戰
暴跌急漲》
‧黃金榮景已逝? 價跌原因為何?
‧黃金跌深強彈 今年仍跌3成
‧亞洲爆黃金搶購潮 30年來罕見
‧逢低加碼 黃金存摺交易量飆10倍
‧金價慘跌 全球央行大失血
‧金價大跌 三大效應漸升溫
‧國際金價暴跌 近2年新低
趨勢預估》
‧避險功能漸失 黃金榮景過了
‧該買的都買了 黃金買氣急凍
‧金價連五漲 創下今年最長漲勢
‧黃金存摺投資熱再起 銀行搶客
‧金價急殺 低接力道強
‧國際金價一路重挫 瑞銀也喊空
‧拋售黃金 貨幣戰爭開打
專家看法》
‧羅傑斯:金價跌破1,300美元 就買
‧劉憶如:重挫之後 誰為黃金定價?
‧專家:未來金價走勢不會平靜無波
‧觀察站/黃金拋售潮蠢動 不利投資
‧黃金崩跌 賣壓湧現 專家:勿搶短
‧分析師:投資需求疲弱 金價弱勢難改
‧黃金空頭來襲 高盛:快賣快放空
2013-05-06 12:15:41
版主回應
黃金暴跌非巧合? 專家直指「美國陰謀」 東森新聞2013-5-2

金價價格跌破了歷史紀錄,很多人把矛頭指向美國聯準會。聯準會官員自己都在國會上承認,他們沒有多少黃金存量,黃金下跌,他們沒受影響,反而是最大受益者,為什麼黃金下跌,大家會跑去買美國國債?因為其他國家貨幣會減弱,強化美元地位,美國就成為最大受益者。
很多人認為是因為賽普勒斯在4月12號這天,一口氣拋出了13.9噸的黃金,造成金價動盪,事實上,美國政府佈局佈得更久,包括聯準會股市大亨索羅斯都唱衰過黃金市場,讓投資者漸漸失去信心,還有一件很詭異的事。
美國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替世界各國代為保管黃金,但是去年年底,世界第二大黃金儲蓄國的德國要求向美國檢驗自家黃金,竟然被拒絕,外界懷疑,美國可能早就把其他國家的黃金賣掉,剛好趁著這次跌價一口氣補回。
照理說,貨幣貶值、國際局勢動盪,金價應該上漲,這次卻出現了超乎常理的暴跌,要說背後沒人操弄,不是陰謀論,恐怕沒人會相信。

金價戰 專家:中國大媽料被套【中央社2013.05.02

有分析認為,搶購黃金的「中國大媽」擊敗了做空黃金的市場巨鱷。但多位專家認為,把國際金價和大媽搶金混為一談是笑話,金價正醞釀新一輪下跌行情,「中國大媽」可能被套牢。
金飾店內的黃金量和整個黃金市場相比「不是一個數量級的」,「中國大媽」也根本無法撼動整個金市。

潑「中國大媽」冷水 林毅夫:金價將再暴跌【經濟日報2013.05.04

據經濟參考報報導,林毅夫日前在北京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主辦的金融家大講堂上表示,目前包括日本在內的不少發達國家負債率太高,例如日本負債率已占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30%。
林毅夫說,這些國家為了降低政府借新債及還舊債的成本,必會推行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和接近零利率的政策。
他認為,歐美股市持續大漲就是貨幣寬鬆的結果,而非源於實體經濟的改善,存在泡沫。「現在道瓊指數已超過2008年的水準,2008年有泡沫,大家都知道,而現在實體經濟比2008年時還要弱,在這種狀況下,股票市場超過2008年不是代表更大的泡沫嗎?」
林毅夫認為,市場泡沫形成後,投機者往往過於敏感,導致市場大幅波動。「投機者對任何資訊都會做出巨大反應。只要有一點利空消息,股票一下就會跌很多;如果利多消息出來,由於資金價格低,股票也會漲很多。」
林毅夫表示,像黃金這樣,短時期內大跌20%的現象,可能會持續發生在股市或者其它商品市場。
林毅夫還指出,過度的流動性導致資金可能流入資本帳戶沒有管制、實體經濟表現較好的發展中國家,大量資金流入會造成這些國家的貨幣升值、出口競爭力減弱、實體經濟將受影響。後國際炒家又會開始唱空,大量拋售將再度導致資金大量流出,給這些國家帶來宏觀管理上的巨大挑戰。

報導:中國大媽掃金資料可疑 2013-05-03 中央社

 「中國大媽」掃金300噸,戰勝金融大鱷最近成為熱門新聞後,大陸媒體今天報導,經調查發現「掃金300噸」這一資料尚無明確來源,質疑可能是假新聞。
 經過查閱公開資料發現,所謂「狂掃300噸實物黃金」資料沒有明確來源,最早可查的出處,是曾著書對2007年次貸危機和2008年金融海嘯做出準確預測而備受關注的宋鴻兵微博所發消息。
 大陸黃金協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全大陸2012年的黃金消費量達832.18噸,而同年大陸黃金產量為403.047噸。若300噸黃金資料屬實,則相當於大陸全年(包含工業用金)總消費量的36%,全年首飾金條用金的40.39%,或大陸全年黃金總產量的74.4%。
 南華期貨研究所金屬部高級總監曹楊慧認為,從宏觀面到微觀面,華爾街金融巨頭的投資依據非常廣泛,亞洲市場的黃金消費成長即使可以算作一個因素,「權重也不會太大」。「事實上,中國市場對華爾街的影響聊勝於無,金價主要影響因素都在歐美,且內盤金價一直對外盤亦步亦趨。」

婆婆媽媽 亞洲經濟推手【聯合報/許素菲/真理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2013.05.04

當華爾街金融巨鱷欲做空黃金,「中國大媽」突然蜂湧搶進黃金,銀樓金飾一掃而空。「中國大媽」讓華爾街炒家傻眼,低迷金價逆勢看漲,更迫使高盛停止做空。雖然專家警告金價仍會泡沫,但黃金產量有限,中國人偏愛黃金,大媽們仍不手軟。(楨:印度大媽更愛!)
婆婆媽媽們撼動國際經濟,無獨有偶,日本有一群被稱「渡邊太太」投資外匯的女性,每逢外幣跌到谷底,就大量買進,她們通過數百倍槓桿的外匯保證金交易,進行外匯投資與利差套利交易。其交易規模竟達東京外匯市場規模的百分之卅,使日本政府不得不限制交易的規模,她們只好回買日圓,又造成日圓大漲。許多專家分析,日本渡邊太太們的蝴蝶效應,影響全球金融甚鉅。
有別於一般歐洲婦女比較重視享樂,在歐洲經濟遍地哀鴻中,亞洲卻欣欣向榮,這些婆婆媽媽功不可沒。
2013-05-06 12:17:44
圖博館
鱷魚、螞蟻…… 英媒調侃中國為全球金融貢獻諸多新詞彙

大多數人都知道,牛市指的是正在上漲的市場,它會踐踏障礙物,就當它們是瓷器店裡不幸的碎陶片。而相反的情況是熊市,它可不是可愛的熊貓,而是一隻憤怒的棕熊,隨時準備傷害那些因股價下跌想要逃離的投資者。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017.8.1報導,很多人也知道獨角獸。這些稀有的初創公司在彩虹上昂首闊步地奔向超過10億美元的市值,而相比之下對手們則像前額上粘著胡蘿蔔的驢子。
不過,用來形容市場活動的動物還不止這些。
隨著中國更多地融入全球經濟,它也為投資者動物園增添了不少成員。以下是快速指南:
鱷魚
一條大鱷魚可以吞下一整匹馬(甚或一隻獨角獸,假如它能找到的話)。
在金融市場,它指的是中國的大型全球交易者,它們拿著錢漂洋過海,把“大嘴獠牙”伸向了外國公司。
政府沒有具體說明誰是大鱷。不過它們都多是大公司,展開大規模併購,將西方公司整個吞下。
灰犀牛
你不會看不見一隻犀牛。它有一輛小汽車那麼大,有著厚厚的皮和嚇人的角。不過這些懶散的食草動物大多數時候只是嚼嚼樹葉。它們只有在被激怒的時候才會引起所有人的關注。
灰犀牛指的是顯而易見的經濟問題,但在開始造成大破壞之前往往被忽視。
在中國,眼下它特指那些規模龐大、社會關係良好、有實力的企業,但是它們的借貸和收購規模使其存在潛在的脆弱性。
螞蟻
它們很小,但想想它們聚集起來是什麼樣子……
這個地球上所有螞蟻的重量曾經與所有人類的重量差不多(直到我們的人數與肚腩一起膨脹起來)。這裡的教訓就是,小東西也能積少成多。
人們用這個比喻來形容那些將中國的錢裝在背包裡帶到海外的個人。
中國政府很擔心資金外流,已經設立了一套資本管控體係來減緩這群螞蟻流動的速度,不過螞蟻們仍有應對辦法。
老虎和蒼蠅
這是對腐敗官員的形像說法。
老虎是高層官員,而蒼蠅是小官僚。
雖然它們不是金融術語,但金融市場的健全依賴於公平統一地執行規則,而不能受到那些​​強權又好鬥的老虎或者微小但惱人的蒼蠅的扭曲。
  回應
明明是外國資本大鱷漂洋過海,殺向中國,吞噬中國公司。卻被倒打一耙。果然是英媒。
除了華爾街誰還敢叫自己金融大鱷啊?中國財團和華爾街比可是小巫見大巫了。我們和他們的目標不同,我們更看重科技、實體公司。
我只記得97年的索羅斯被稱為金融大鱷
2017-08-05 09:49:00
阿楨
美元真的要崩潰?西方媒體已經開始商量“後事”了 2020-08-17 觀察者網

  封鎖伊朗、構陷華為、霸淩Tik Tok、制裁香港官員……一段時間來,美國已經向全世界瘋狂演示了美元霸權的花式用法。
  然而,美元霸權本身正在動搖。
  一切始于瘋狂印鈔。
  中國是否有能力放棄美元:
  目前,中國仍然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超過1萬億美元。如果中國放棄美元體系,美國為其預算赤字尋找支撐將變得越來越困難。今年二季度,外國政府共拋售了價值5000億美元的美國政府債,其中三分之一來自中國。
  幾年前,國際清算的50%還使用美元,現在有約40%。
  彭博社分析師雷諾茲《美元的主要對手各有短板》,逐一分析了黃金、日元、IMF特別提款權(SDR)、歐元、人民幣和數位貨幣各自的優勢和缺點。
  人民幣的全球地位與中國的經濟實力仍不相稱,但中國政府尋求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的努力正在釋放改變的信號。

去美元化 人行推數位貨幣 2020/08/18 旺報

人民銀行近期開始推動數位人民幣試點,在央行數位貨幣(CBDC)發展上走在前列,除了各國央行推動數位貨幣的三大動機(金融普惠性、支付效率、支付安全)外,積極推動數位人民幣也是大陸「去美元化」以及應對未來中美「金融戰」的準備動作之一。
藉一帶一路 甩美元清算
大陸數位貨幣劍指美元霸權,希望繞開美國控制的SWIFT系統,建立自己的全球清算體系,不過,如果人民幣不能成為國際中心貨幣,數位人民幣也很難成為國際數位貨幣的中心貨幣。
各國央行數位貨幣發展進程分三階段,第一階段為研究階段,例如阿根廷、澳洲、巴西、歐盟、印度、印尼、日本、墨西哥、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瑞士、美國。第二階段為計畫提案階段,例如加拿大、英國。第三階段則為試點階段,例如大陸、瑞典、南韓、土耳其。

愈來愈國際化 人民幣已成第五大國際支付及儲備貨幣

中國人民銀行2020-08-14發布「2020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指出,人民幣已是第五大國際支付貨幣(19.67兆元,占1.76%)、第五大國際儲備貨幣(2,176.7億美元,占2.02%)、第三大貿易融資貨幣(超過日元但佔比只有1.9%),以及第八大外匯交易貨幣(日交易量2,840億美元,占4.3%)。
2020-08-18 09:47:24
阿楨
【韓】李根、金旭:東亞資本主義為何陷入困境 2020-10-16 環球時報

“東亞奇跡”發展模式不少國家最近都出現經濟增長率下降、分配條件惡化等現象,韓日都如此(楨:中?) 。如今“資本主義”模式面臨相似的困境。
  原因十分複雜,其中經濟過度“金融化”。即金融資本行業過度膨脹,淩駕於製造業行業之上,導致一些製造業企業不願把利潤所得用於擴大再生產的投資,而是將其分配給股東或熱衷於獲取公司股份主導權等,但分配條件卻進一步惡化,整個社會的經濟增長率停滯不前也就在所難免了。
  新冠疫情暴發後,不難發現這種“華爾街股東資本主義”遭受重創。美國經濟學家羅德里克曾提出“全球化的三元悖論”,即經濟全球化、國家主權完整和民主政治不可兼得。面臨全球化退潮,,減少資本過度流動、確保匯率和利率自主性,成為更多新興國家追求的政策組合。(作者分別是韓國首爾大學教授、建國大學教授)
  相關新聞
美聯儲採取了史無前例的貨幣寬鬆政策,但中國人民銀行更傾向于要商業銀行向企業和地方政府發放貸款,但2020年第二季度美國GDP下降39.6%,中國GDP第2季V型反彈11.5%不受貿易戰影響出口美國反彈,這凸顯大多數貨幣和財政政策只能解決暫時的現金流問題。
全球GDP陷入空前萎縮:印度-23.9%,英國-20.4%,西班牙-18.5%,法國-13.8%,義大利-12.4%,德國-10.1%,美國-9.5%,日本-7.8%.美國商務部09-30確認二季度實際GDP創史上最大31.4%跌幅。
2020-10-17 08:51:37
阿楨
美貿易報告 矛頭對準中國 2021-04-02 經濟日報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公布年度國家貿易評估報告指出,中國大陸的產業政策是造成多個產業產能過剩的「世界禍首」,美國將繼續挑戰中國大陸的「中國製造2025」政策。
  回應
真搞笑,美國政府可以補貼美國農業在全世界糧食市場攻城略地,中國政府就不能補貼中國製造業在全球和其他國家競爭工業4.0?
美國工業外移,已無生產能力,只能靠進口,貿易戰怎麼打?
全世界最大的貿易障礙,是濫用國安理由限制國際貿易,而美國則是這項濫用作為的始作俑者、與
產能過剩市場會自己調節,而且供過於求對消費者是好事。比起來,美國在2007、2008搞出來的金融危機,2008年以後搞得無限qe,這才是目前世界最嚴重的問題所在。
美國只要印印鈔,動動鍵盤,全世界就被美國給剝削了。
美元才是產能過剩...
2021-04-12 07:32:43
阿楨
全球主要採購行業協會SIG負責人:離開後才發現幾乎每一條道路都通向中國

美國Supply Chain Dive網站2021-10-14:經過多年“中國製造”後,供應鏈正考慮替代選項 在美國,“中國製造”標籤無處不在。但成本上升、貿易戰、疫情等風險,促使一些企業重新思考他們與供應商和中國的關係。美國的全球主要採購行業協會SIG負責人道恩•蒂烏拉說:“我們意識到已將太多力量用在一個國家。”但美國供應鏈的變化,並非是要大規模離開中國,只是多元化。隨著疫情持續蔓延,沒有任何採購目的地能獨善其身。來自中國的單一採購並非唯一風險。
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後,許多企業把視線投向越南,一些企業還在孟加拉、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尋找供應商。但東南亞許多國家缺乏發達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及港口,這會導致延遲交貨時間和其他風險。有些企業考慮回流美國,卻很難逆轉30多年來一直將製造外包、“離岸”到新興市場的趨勢。
那道路又重新回到中國?美國的全球主要採購行業協會SIG負責人道恩•蒂烏拉說,通過在越南增加供應商,SIG的一些成員自認實現了多樣化。到頭來他們卻發現,越南供應商與中國供應商都在同一地方購買原材料和零部件,“幾乎每一條道路都通向中國”。
中國不僅擁有眾多製造中心,還擁有豐富的原材料、充沛的勞動力和強大的港口基礎設施。全球企業已(與中國)建立了只要中斷就會造成損失的供應關係。此外,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口和消費群體,國際企業都希望與中國做生意。去年,中國的電商銷售總額高達2.4萬億美元,顯然令美國7920億美元的線上銷售總額相形見絀。
  相關新聞
 中國限電(+美國量化寬鬆+疫情下全球供應鏈嚴重受阻+能源食品及眾多大宗商品價格急升)將成全球停滯性通膨引爆點。
 習2021-09-21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說:停境外建煤電項目。限電危機伴隨產業轉型陣痛 陸強推減碳目標代價不斐 (回應:限電背後原因: 第一:不想用資源換廢紙(美元) 第二:不希望工廠低價傾銷 第三:推高美國的通脹 第四:尋求定價權。)
2021-10-17 07:41:11
阿楨
「對不起,本公司沒錢了!」這17家保險公司搖搖欲墜 2023-02-06 聯合新聞網

保險公司協會每年都會藉助所謂的償債比率來檢查壽險公司的穩定性。償債比率低於100,就是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該進場時候。以下是2019年償債比率跌100點的保險公司:
• HDI人壽保險(HDI Leben,96%)。
• 胡克—科堡人壽保險(HuK Coburg Leben,94%)。
• ERGO人壽保險(ERGO Leben,80%)。
• 康科迪亞人壽保險(Concordia,80%)。
• 慕尼克協會生活(Münchener Verein Leben,80%)。
• 卡爾斯魯厄人壽保險(Karlsruher Leben,78%)。
• 新人壽保險(Neue Leben Lebensversicherung,73%)。
• 德貝卡人壽保險(Debeka Leben,68%)。
• 巴伐利亞公務員人壽保險(Bayerische Beamten Leben,62%)。
• 奧爾登堡公共人壽保險(Öffentliche Lebensversicherung Oldenburg,58%)。
• 法蘭克福人壽保險(Frankfurter Leben,42%)。
• VRK(33%)。
• PB 人壽保險(PB Lebensversicherung,31%)。
• 國家生活援助(Landeslebenshilfe,21%)。
• 萊茵人壽保險(RheinLand Lebensversicherung,19%)。
• 南德人壽保險(Süddeutsche Lebensversicherung,9%)。
(本文出自《史上最大投資機會》,作者:馬克‧弗利德里希)

保險公司破產 - MBA智庫百科
主要原因
放鬆保險控制:美國數家保險公司,包括 Integrity Insurance的破產。
缺乏良好的監管制度:比如,Transit Casualty所聘請的總代理,它在開曼群島同時經營一家不受監管的再保險公司。監管制度的變化也會引發破產,澳大利亞最近的立法已導致10家綜合保險公司停業。
忽視風險控制:倫敦市場的LMX螺旋上升表明,當保險風險不斷地在同一市場中的少數保險公司中再保險時,後果會如何。
過度依賴再保險:以英國二十大汽車保險公司Drake Insurance為例,因保費過低和缺乏再保險於2000年破產。
無法預料的索賠:美國世貿中心受襲事件是一個例子。石棉官司的索賠已迫使許多保險公司破產。
2023-02-07 08:41:40
阿楨
我國財政供養人數已經超8000萬,每年供養費用占全國財政百分之四十多,震驚!2023-02-02

2022年全國公務員710萬,算上參公、黨群、工會婦聯等1300萬,事業編制3100萬,再加離退休,已破8000萬;2021年GDP是114萬億元,稅收占GDP的15.1%,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88115元。基於此可算出:財政供養7.04萬億,稅收的40%!
  回應
本人就是事業單位在編人員,事業單位分好多種,也並不是全部由財政供養。
不知道是不懂,還是再帶節奏,事業編制裡最主要包括醫生和老師,臨時人員,醫院基本是自收自支,教育系統學費也有一筆收入,臨時人員就是輔警還有沒編制員工,剩下就是軍隊,離退休早都歸到社保局。我們的財政供養比美國低多了,還占財政收入40%,別煽動情緒,還精簡,你是想減老師還是減醫生,或者減軍隊,還是公務員,這四大塊人員都不夠,都在最低值,不然也不會在用那麼多臨時工,你去看看中國財富500強,收入年年增長,員工比例反而在下降,錢被誰掙了?你這是想革命革錯地方了。
“供養”這個詞就很容易帶歪節奏!好像都是吃白飯的不創造社會價值的。

共同富裕時代,中國該如何徵稅?2023-02-09 翟東升
…..
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必然是一個大政府、高稅率的國家。輕徭薄賦是農業社會裡的農民知識份子對美好生活的樸素想像,但是在實踐中反而容易導致秩序崩塌和財富毀滅。從世界現代化的歷史趨勢看,大政府的國債,都是善而不是惡(楨:? )

中國可以推行“全民免費醫療”了 202-07-20
  回應
看看全世界搞免費醫療的效果,那再提免費醫療的人,不是壞就是蠢!
應推行衣食住行全民免費
你每個月繳納3000-5000,即可免費衣食住行

2021年全球經濟負債破300萬億美元,美國欠了30萬億,排名世界第一,中國有多少?

2020年時全球債務就已達到293萬億美元,債務占GDP比重為360%。從《全球債務監測》來看,發達國家的負債率遠高於發展中國家,其中日本、希臘、義大利、葡萄牙、美國等負債率為全球前五。
日本2021年負債12.69萬億美元,占GDP的256.9%,自90年代泡沫後,政府只好舉債,但收穫不高。美國負債破30萬億,占GDP的130%。中國負債8.4萬億,占GDP的47%,外匯儲備達3.25萬億,這意味家底厚實,整體抗風險性很強。
  相關新聞資料
各國國債列表- 維基百科
全球經濟數據總覽 https://www.stockq.org/economy/
2023-02-10 07:41:54
阿楨
羅思義:全球發展的最大絆腳石,是美國的寄生性資本主義 2023-09-27觀察者網
前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導讀】本文是筆者為觀察者網主辦的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演講稿的加長版。為什麼150個經濟戰略、發展水準和政治制度極具多樣化的國家會加入一帶一路?還有數十個國家排隊加入金磚國家。
  資本主義一直在演變
帝國主義國家將世界劃分為相互競爭的正式或非正式殖民帝國——這些國家之間的鬥爭最終引爆了一戰到1945年二戰結束時,美國取得勝利。美國主導的全球化資本主義體系與前資本主義體系截然不同,生產力發展超越了前殖民帝國時代的資本主義。美國投資占GDP的20%, 70年代末的日本投資率30%或更多。因此,美國逼迫這些國家降低投資水準,這一過程在拙文《它曾成功“謀殺”了德國、日本、四小龍,現在想要勸中國“經濟自殺”》中有詳細分析。
  資本主義的世界都是由一個大國主導——從18世紀末到1914年是由英國主導,19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規模超過了英國,到1913年,美是英兩倍多,到1945年是五倍。
  國際金融結構也隨著經濟生產主導地位而改變,在英國1931年停止英鎊與黃金的兌換之前,金本位制一直主導國際金融體系。1945年起,美國成為世界貨幣。英美的經濟發展進程如出一轍,在其經濟主導地位達到巔峰時,不僅能為其國內投資提供融資,還用於對外輸出資本。
  1913年,英國資本占GDP的18%,但國內投資9%。因此,英國19世紀維護國際主導地位靠的不僅是英國艦隊,還依賴於經濟投資和對外援助。但美國的崛起和英國在一戰中經濟受損,到1931年,英國發生了逆轉,不得不從他國引進資本,成為世界經濟的寄生蟲。因此,美國因此不僅可以通過暴力戰爭鞏固其國際霸權,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以及多次政變,還可以通過援助:二戰後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畫、古巴革命後在拉丁美洲成立進步同盟,越戰期間扶持亞洲四小龍等等來達到其目的。但是,正如圖2所示,到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已不能創造足夠的資本為其國內投資提供融資,而是變得依賴其他國家的資本流入,成為世界經濟的寄生蟲。
2023-09-28 07:00:44
阿楨
儘管如此,美國仍決心維持其國際霸權,採取額外的手段試圖減緩其他國家經濟增速,正如早前它對付德日一樣,像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對亞洲四小龍所做的那樣——加征關稅、技術制裁、封鎖華為等等。因此,美國已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雙重桎梏。
  美國的一系列直接或代理人戰爭不斷升級。許多規模較小的“混合戰爭”和常規軍事行動,比如1999年轟炸塞爾維亞、2001年入侵阿富汗、2003年入侵伊拉克、2011年轟炸利比亞和現在在烏克蘭引入代理人戰爭。
  除了實際的戰爭,美國越來越多地訴諸技術抵制,不僅切斷了本國公司,也切斷了盟友與中國等關鍵市場的聯繫,迫使華為退出盟友電信系統的壓力增加了他們的成本,美國通過控制美元實施單邊制裁,非法扣押俄羅斯外匯儲備令眾多國家中不安。
  一些國家直接受到美國制裁或軍事行動的威脅,如伊朗、俄羅斯、朝鮮、古巴、委內瑞拉等國,一些國家正在遭受美國加征經濟關稅、抵制或未來軍事行動的威脅,最典型的是中國,以及越來越多的一些國家,它們只是想繼續發展經濟,但受到美國的阻礙。這有助於解釋為何150多個經濟和政治制度截然不同的國家加入了“一帶一路”倡議,數十個國家希望加入金磚國家——越來越多的國家,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想方設法脫離美國的單方面的命令,獲得獨立自主的發展空間。它們不是從“親華”、“反美”或這些政策的任何組合開始的。他們只是對幫自己國家謀發展感興趣。
在與中國的接觸中,這些國家發現中國不僅在進行雙贏貿易,而且是資本淨出口國。如圖5所示,自1992年這30年來,中國一直是資本淨出口國。因此,各國發現,中國不但不是生產力發展的桎梏,而是生產力發展的潛在助推器。美國是生產力發展的枷鎖,中國則會是幫手。
2023-09-28 07:14:57
阿楨
《經濟學人》認為中國PPP GDP仍然低估 2023-06-23

世銀2021年各國實質購買力PPP GDP,中美印前三,28.82萬億,23.59萬億、10.96萬億美元(中美印2021名目GDP,17.82萬億,23.32萬億、2萬億美元),《經濟學人》認為,這還是低估了,因為很多指標中國是美國數倍。
例如圖二的25種關鍵金屬礦和提煉產品占比,中國占全球60%以上的9種,50%以上的11種,40%以上的16種。再如發電量是美國兩倍,鋼鐵12.6倍,水泥是22倍,汽車三倍,造船占全球50%。
消費品數量也遠高於美國,一般占全球的20%-40%。美國只是服務業遠高於中國,中國很多服務消費沒放進GDP,經濟學人認為中國在有意壓低GDP!
  回應
欠債的裝富,要債的裝窮。
GDP有三種統計方法,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中國採用生產法,美國採用支出法。三種方法雖然從理論上最終值應該是一致的,但生產法相比於支出法,其優點在於更多地避免了重複計算,缺點則是忽視對非生產性部門,例如金融、教育、醫療、文化等服務業,生產法往往會比支出法得出的GDP數值要小。中國稅收大頭在間接稅,特別是通過企業的增值稅等,所以採用生產法統計GDP,更有利於掌握稅收情況。而美國稅收大頭在直接稅。用哪種方法,是各國的國情決定的。
  回應

微軟、英偉達、蘋果市值合計超過中國股市總值2023-06-07彭博社
微軟、英偉達、蘋果三大美國科技公司的總市值約為9.2萬億美元,超過了中國交易所(不包括香港)9萬億美元。2023年滬深300指數下跌了12%,而美國的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24%。這是美國股市泡沫,還是中國股市低估?應該是兩者兼而有之。
如果市值代表實際價值和經濟實力的話,那中國經濟實力相對於美國不值一提,不值得美國那麼焦慮。但在現實中,按照匯率GDP,中國GDP占美國65.4%(2021年曾經達到73%);按照購買力等價GDP,中國達到美國的122%。在現實中,美國很焦慮,這或許是美國股市泡沫的反證。
美中經濟實力差別與美中股市是兩回事。
  回應
一個國家的股市,當上市企業的目的是為了賣公司,怎麼可能健康發展?你想發展製造業,金融業收益就不能比製造業高或者高太多,否則誰還費勁巴拉的搞製造?中美的發展側重,註定了股市的情況。
2024-06-25 03:36:51
阿楨
這一90年代超中國10倍的非洲國家,怎就落到如此境地?

【導讀】2023-06- 14,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宣佈連任,大選背後,南非實際上已經面臨了較長時期的發展困境。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人均GDP是330美元;南非3300美元,南非如今,2021年的人均GDP是7055美元,約中國的60%。與南非陷入發展泥沼相對的是,許多原先的並不發達的“黑非洲”新興經濟體,正在“日拱一卒”地發展自身。
本文作者曹豐澤是一位中國企業駐非工程師,在東南非新興經濟中,曹豐澤感受到了主動作為的政府、實事求是的產業組織和對自己福祉負責的民眾。而在南非市場,最大的感受是“做不成事”“寸步難行”,既有發達國家市場極高的“紙面標準”與官僚主義桎梏,又沒有相對健全的市場環境、隨處可得的機械設備和高素質勞動力。到2023年,依靠著強大的工商業底子,南非在非洲經濟中仍處於支配地位;但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東南非的新興經濟體日拱一卒,動搖南非的支配地位應該就在近年之間。
  回應
作者把新南非發展停滯的前因後果描述得很清楚,但由於政治正確的原因卻沒有非常明確地說出來。很明顯,主要是由於南非的新黑人領導層的德和才都不配其位所造成的。這些黑人把白人趕走後,自己坐在那些位子上瞎搞,南非能好得了嗎?其實當時推翻白人種族主義統治的時候,就應該有解決這個矛盾的思路,而不是簡單地認為,只要受壓迫階級奪取了統治地位,一切都會自然而然地好起來。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求能出現德才兼備的領導者和領導集團,令人遺憾的是,採用西方目前的這種所謂民主自由但浮躁的選舉體制,原來很發達的西方自己都搞不好,更別說其他國家了。
南非的新黑人領導層的德才不配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西方把資本都抽走了。不要小看抽走資本,美國週期性收割,很多國家都頂不住要破產的。
2024-06-25 03:50:2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