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22 07:23:24| 人氣7,152| 回應16 | 上一篇 | 下一篇

蘇俄AK-47步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AK-47式7.62mm突擊步槍

  AK-47式7.62mm突擊步槍是前蘇聯著名槍械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俗稱衝鋒槍,從研製到裝備部隊時間很短。
  二次大戰結束前,N·M耶裏薩羅夫和B·V·瑟明研製成一種名為M43式7.62mm中間型槍彈。為發射此彈,有許多槍械設計師設計了樣槍,其中有西蒙諾夫、蘇達耶夫、斯帕金、布林金、捷格加廖夫等。西蒙諾夫的樣槍叫CKC45式,是第一支發射M43式7.62mm新槍彈的步槍。蘇達耶夫於1944年也研製出了他的樣槍。卡拉什尼科夫於1946年才研製出樣槍。經過多次評審試驗,卡氏樣槍擊敗了所有對手而被採納,並於1947年定型,1949年裝備部隊。前蘇軍摩托化步兵部隊、空軍和海軍的警衛、勤務人員使用木制或塑膠制固定槍托型,傘兵、坦克乘員和特種分隊使用折疊金屬槍托型。
  AK-47式突擊步槍是裝備範圍相當廣泛的步槍,除前蘇軍外,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的軍隊裝備,有的還進行了仿製或特許生產。以色列的加利爾7.62mm步槍、芬蘭的瓦爾梅特M60式、M62式、M82式7.62mm步槍,就是參照AK-47式設計的;波蘭的PMK-DGM-60式和前南斯拉夫的M64式7.62mm步槍也是它的仿製品。
  該槍於50年代末由其改進型AKM 7.62mm突擊步槍取代。
  結構特點:
  AK-47式突擊步槍動作可靠,勤務性好;堅實耐用,故障率低,尤其在風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結構簡單,分解容易。但是連發射擊時槍口上跳嚴重,影響精度;與小口徑步槍相比,系統品質較大,攜行不便。
  1.槍
  該槍槍管與機匣螺接在一起,其膛線部分長369mm,槍管鍍鉻。無論是在高溫還是低溫條件下,射擊性能都很好。機匣為鍛件機加工而成。彈匣用鋼或輕金屬製成,不管在什麼氣候條件下都可以互換。
  擊發機構為擊錘回轉式,發射機構直接控制擊錘,實現單發和連發射擊。發射機構主要由機框、不到位保險、阻鐵、扳機、快慢機、單發杠杆、擊錘、不到位保險阻鐵等組成。
  快慢機位於槍的右側。當快慢機裝定於自動位置時,單發阻鐵的後突出部被快慢機下突出部壓住,不能轉動,故扣不住擊錘。此時,擊發阻鐵扣住擊錘而成待擊狀態。扣壓扳機後,阻鐵解脫擊錘,擊錘回轉擊發。此後,只要扣住扳機不放,擊發阻鐵和單發阻鐵都扣不住擊錘,只有不到位保險阻鐵卡筍能抵住擊錘卡槽。當機框複進到位壓下不到位保險阻鐵傳動杆時,卡筍即脫離擊錘卡槽,擊錘回轉擊發。以後則重複上述動作,實現連發射擊。
  當快慢機裝定於半自動位置時,首發彈擊發前,阻鐵扣住擊錘而成待擊狀態。扣壓扳機後,阻鐵解脫擊錘,單發阻鐵也一同向前回轉。若扣住扳機不放,則擊發後擊錘被機框壓倒的同時即被單發阻鐵扣住。此時,由於機框未複進到位,不到位保險阻鐵傳動杆向上抬起,卡筍和擊錘卡槽之間有少許間隙。當機框複進到位,再次解脫不到位保險阻鐵時,擊錘被單發阻鐵扣住,若再次發射,必須先鬆開扳機,使單發阻鐵解脫擊錘,擊錘隨之被擊發阻鐵扣住再次成待擊狀態。
  如果機框複進不到位,槍機閉鎖就不確實。此時,機框的解脫突筍沒有壓下不到位保險,故保險阻鐵卡筍不能脫離擊錘卡槽。因此,即使扣壓扳機,擊錘仍不能向前回轉,於是形成不到位保險。
  快慢機柄在最上方位置時,其下突出部頂住單發阻鐵後突出部和扳機後端突出部的右側,故扣不動扳機,實現保險。若此時擊錘在待擊位置,彈膛內有槍彈,因扣不動扳機,擊錘不能解脫,所以形成後方保險。若此時擊錘在擊發位置,因扣不動扳機,阻鐵不能向前回轉,擊錘後倒時即被阻鐵擋住,機框只能後坐一很短的距離,不能將彈匣內的槍彈推進彈膛,故形成前方保險。
  該槍有配用固定式木制槍托和折疊式金屬槍托兩種。
  2.瞄準裝置
  該槍採用機械瞄準具,並配有夜視瞄準具。柱形準星和表尺U形缺口照門都有可翻轉附件,內裝螢光材料鐳221。表尺分劃為100~800m,一個分劃為100m,戰鬥表尺裝定300m。但使用瞄準具瞄準時,只能上下擰動準星作高低校正,無法進行風偏修正,而且夜間射擊時往往將準星護翼誤認為是準星。
  3.彈藥
  該槍使用M43式7.62mm中間型槍彈。
  性能資料
  口徑----7.62mm
  初速----710m/s
  有效射程----300m
  槍口動能----1980J
  理論射速----600發/min
  自動方式----導氣式
  閉鎖方式----槍機回轉式
  發射方式----單發、連發
  供彈方式----彈匣
  容彈量----30發
  全槍長----
  固定式槍托----870mm
  折疊式槍托----
  槍托打開----870mm
  槍托折疊----645mm
  槍管長----415mm
  膛線----4條,右旋,纏距240mm
  全槍品質(不含彈匣)----4.3kg
  瞄準裝置----
  準星----柱形
  照門----U形缺口式
  配用彈種----M43式7.62×39,mm槍彈
http://www.caep.cetin.net.cn/chg/russia/russiaqx-AK47.htm
 
AK-47的演變過程及型號

AK-47突擊步槍,在我國曾被稱爲沖鋒槍(仿制的1956年式突擊步槍也曾長時間被稱爲56式沖鋒槍)。于1947年定型,1949年裝備部隊。前蘇軍摩托化步兵部隊、空軍和海軍的警衛、勤務人員使用木制或塑料制固定槍托型,傘兵、坦克乘員和特種分隊使用折疊金屬槍托型。AK-47的動作可靠,勤務性好;堅實耐用,故障率低,無論是在高溫還是低溫條件下,射擊性能都很好,尤其在風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結構簡單,分解容易。但是連發射擊時槍口上跳嚴重,影響精度,而且重量比較大。AK-47是裝備範圍相當廣泛的步槍,除前蘇軍外,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的軍隊裝備,有的還進行了仿制或特許生産。蘇軍所裝備的AK-47于50年代末由其改進型AKM所取代。
目前國內的網站和BBS上流行著一種說法,認爲AK-47是抄襲了MP44/Stg44而設計出來的,證據就是兩者外形相似,而且“Stg44一出現馬上就有了AK-47的最終設計方案”,何況卡拉什尼科夫本人也聲稱是Stg44啓發了他設計AK-47的。但事實上Stg44和AK-47的基本結構和原理,都有著極大的不同;AK-47的最終方案是經過大量試驗的驗證而改進出來的,並不是突然就成型,就算是AK-46和AK-47之間都有很大的區別;至于所謂的外形相似,其實也只是輪廓投影的相似而矣,就外形而言,就算是剛接觸軍事的菜鳥都不可能把兩者外形搞混。Stg44和AK-47最相似的地方就是設計概念,但同一時期許多前蘇聯著名槍械專家所設計的新型突擊步槍的設計概念都與Stg44相似。與AK-47一同競爭的樣槍,盡管結構、原理都不盡相同,但設計概念和基本的性能指標都很接近——都是與Stg44相近,不過在那個年代,也只有Stg44是唯一技術成熟且有大量實戰經驗的參照物(其他一些突擊步槍産量極小,有些甚至只有試驗品)。但當你拆開一把AK-47時,你可能會覺得它很像拼裝的美國M1伽蘭德步槍和M14步槍。AK-47與它的最大對手——斯通納的AR-15一樣,既揉合了前人的精髓而又帶有設計者自己技術性質的創新設計的步槍,設計AK-47時參考的並不僅是Stg44。
MP44的分解圖,雖然同爲導氣活塞原理,但MP44采用槍機偏移式閉鎖,對比AK-47的分解圖很容易找出結構上的異同點

半自動卡賓槍試驗型(1944年)
在1944年,卡拉什尼科夫參考M1伽蘭德設計了一種發射M43彈的半自動卡賓槍,這是一種導氣式自動原理,導氣孔沒有調節器,活塞和活塞杆固定在一起,但與機槍框並不相連,彈匣不可分離,容量10發,向上抛殼,但導氣管位于槍管上方,而非M1伽蘭德的槍管下方。這種槍采用槍機回轉式閉鎖,順時針方向旋轉的閉鎖機頭上有兩個大的對稱閉鎖突筍。這種閉鎖方式是直接取自美國M1伽蘭德半自動步槍的,事實上我們也可以從圖中看出它的外形與M1伽蘭德非常相似。不過在這把半自動卡賓槍上的旋轉機頭是經過了卡拉什尼科夫的改進,比較長,旋轉速度更快,大大地增加了閉鎖機構動作的可靠性。
AK-47的研制其實是從這種看起來毫不相幹的半自動步槍開始的,這種卡賓槍的閉鎖機構的進一步改進成爲了卡拉什尼科夫自1945年至1990年之間研制的所有自動武器的核心部分,這個系統經曆了50多年的實際應用考驗,證實其具有非常優越的可靠性,因此這個系統也被人們稱之爲卡拉什尼科夫系統。
口徑 7.62×41mm M1943
全長 刺刀展開 1430 mm
刺刀折疊 1130 mm
槍管長 558
彈匣容量 10 rds
表尺射程 900 m
空槍重 3.9 kg
【注意】當時M43的彈殼長度爲40.3mm,後來發現其彈道性能不如德國的7.92mm步槍短彈後,就改進了彈頭,而彈殼長度也改變爲38.6mm。

SK型半自動卡賓槍3號試驗型(1945年)
這是1944年的試驗型半自動卡賓槍的改進型,基本特征一樣,管狀的拉機柄位于右上方。彈匣設計有所改變。但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槍管上方的導氣室,這一點已經與M1伽蘭德不太一樣了,反而有點像西蒙諾夫的SKS,導氣裝置的外形上也已經有了一些AK-47的端倪了。
口徑 7.62×41mm M1943
全長 刺刀展開 1320 mm
刺刀折疊 1020 mm
槍管長 518
彈匣容量 10 rds
表尺射程 800 m
空槍重(帶刺刀) 3.742 kg

AK-46型1號試驗型
1946年,卡拉什尼科夫開始設計突擊步槍。他的設計是在原設計的半自動卡賓槍上進行修改,這把樣槍稱之爲AK-46,即1946年式自動步槍,爲1號試驗槍。導氣裝置和槍機基本上與原來設計的半自動卡賓槍一樣,使用沖壓鉚接機匣,發射機構有單發和全自動兩種,連發阻鐵在扳機上,類似于施邁塞爾設計的Dreyse MG-13機槍的發射機(在後來的研制中,工廠曾提出意見依照Stg44那樣采用單獨一組的發射機,以便于生産,但在AK的結構上做不到);30發弧形彈匣的入口在機匣下方,保險/快慢機柄都在機匣左側,手槍型握把由鋼制成並在兩側附上木片,槍托、前握把和護木都是木制的,槍口制退器爲圓柱形,分別在左右兩側各設有三個大圓孔。
口徑 7.62×41mm M1943
全長 895 mm
槍管長 397 mm
彈匣容量 30 rds
表尺射程 800 m
空槍重(帶彈匣) 4.106 kg

AK-46型2號試驗型
在1號試驗槍上改進的當然就是2號試驗槍了,AK-46 2號試驗槍的特點與1號槍一樣,拉機柄可從機體上分解下來。保險和快慢機都在槍尾左側。機匣是沖壓的,通過焊接和鉚接組合在一起。
口徑 7.62×41mm M1943
全長 950 mm
槍管長 450 mm
彈匣容量 30 rds
表尺射程 800 m
空槍重(帶彈匣) 4.328 kg

AK-46型3號試驗型
除了折疊式的鋼槍托外,其他方面與2號試驗型沒什麽區別。3號試驗型是爲空降部隊和其他特種部隊設計的。
口徑 7.62×41mm M1943
全長 槍托折疊 660 mm
槍托展開 900 mm
槍管長 400 mm
彈匣容量 30 rds
表尺射程 800 m
空槍重( 帶彈匣) 4.091 kg

AK-47型1號試驗型
1號試驗槍的操作原理與原來的AK-46一樣,不同的是:活塞、活塞杆和槍機體首次采用連成一體的方案——用螺杆固定在一起。機匣是沖壓成形的,機匣前部與槍管固定,保險/快慢機柄首次被安放在機匣的右側。導氣室沒有調節裝置,拉機柄在右側,槍口制退器是在左右兩側都開有三個直徑3.4mm的圓孔。
口徑 7.62×41mm M1943
全長 845 mm
槍管長 400 mm
彈匣容量 30 rds
表尺射程 800 m
空槍重(帶彈匣) 4.408 kg
在AK47問世60周年紀念活動中,卡拉什尼科夫與第1型AK47

AK-47型2號試驗型
2號試驗槍的特征是改變了導氣室、活塞、活塞杆的設計。延長了導氣孔,增加進入導氣室的火藥燃氣,導氣筒下方與槍管之間的位置有泄氣孔,活塞杆有四條凹槽。槍口制退器改爲雙室結構,試驗期間在機匣右側貼有兩塊很明顯的黃銅片作爲識別標志。
口徑 7.62×41mm M1943
全長 875 mm
槍管長 405 mm
彈匣容量 30 rds
表尺射程 800 m
空槍重(帶彈匣) 4.050 kg

AK-47型3號試驗型
3號試驗槍改變了導氣室的設計,使圓柱形的導氣活塞在導氣室內處于完全密封的狀態,活塞杆有四條凹槽。采用新的槍口制退器,尺寸爲18×18mm,雙室型,上方有兩個橢圓形的洞,尺寸爲10×7mm。
口徑 7.62×41mm M1943
全長 875 mm
槍管長 400 mm
彈匣容量 30 rds
表尺射程 800 m
空槍重(帶彈匣) 4.091 kg

AK-47型4號試驗型

4號槍是爲空降部隊研制的,其結構特點除折疊式金屬槍托外與3號槍(機械化步兵型)一樣。
口徑 7.62×41mm M1943
全長 槍托折疊 640 mm
槍托展開 880 mm
槍管長 400 mm
彈匣容量 30 rds
表尺射程 800 m
空槍重( 帶彈匣) 4.145 kg

AK-47型5號試驗型

5號槍也是爲空降部隊研制的,與4號槍的區別僅僅是沒有槍口制退裝置。
口徑 7.62×41mm M1943
全長 槍托折疊 622 mm
槍托展開 860 mm
槍管長 393 mm
彈匣容量 30 rds
表尺射程 800 m
空槍重( 帶彈匣) 3.965 kg

AK-47突擊步槍(第1型)
這就是最終定型並在1949年正式投入生産的AK-47突擊步槍了,這種武器是爲機械化步兵研制的,同一年蘇聯軍隊正式采用AK-47。這種型號並沒有刺刀,機匣和許多配件是用沖壓工藝來生産的,采用沖壓工藝的好處是材料消耗少,生産效率高。許多人把這種早期的AK-47稱之爲“第1型”,以區分1951年和1953年生産的AK-47。
AK-47的槍管與機匣螺接在一起,膛線部分長369mm,槍管鍍鉻;彈匣用鋼制成;AK-47的擊發機構爲擊錘回轉式,發射機構直接控制擊錘,實現單發和連發射擊;發射機構主要由機框、不到位保險、阻鐵、扳機、快慢機、單發杠杆、擊錘、不到位保險阻鐵等組成。
AK-47采用機械瞄准具,並配有夜視瞄准具。柱形准星和表尺U形缺口照門都有可翻轉附件,內裝熒光材料鐳221。表尺分劃爲100~800m,一個分劃爲100m,戰鬥表尺裝定300m。但使用瞄准具瞄准時,只能上下擰動准星作高低校正,無法進行風偏修正,而且夜間射擊時往往將准星護翼誤認爲是准星。
AK-47的表尺射程爲800m,有效射程爲400m,但實際上300m以外都打不准了,連發精度更是低,按現代軍隊的要求已經是不能滿足了,這是AK-47的一個缺點。槍機框後座時撞擊機匣底也是連發精度低的原因之一,而且還會很容易震松瞄准具。
AK-47的槍口形狀

注意看這第1型AK-47的沖壓機匣,可以看出與AKM的沖壓機匣的明顯區別
折疊槍托型的AK-47是爲傘兵部隊研制的,俄語稱爲AKC-47,西方稱爲AKS-47
口徑 7.62×39mm M43 
全長 固定槍托型 870 mm
折疊槍托型 折疊 645 mm
展開 870 mm
槍管長 415 mm
膛線 4條,右旋,纏距240mm
瞄准基線 378 mm
槍口初速 710 m/s
槍口動能 1980 J
理論射速 600 RPM
彈匣容量 30 rds
表尺射程 800 m
有效射程 300 m
最大殺傷力射程 1500 m
槍重 含空彈匣 4.3 kg
含實彈匣 4.876 kg
發射方式 單發,連發
【注】此時的M43彈的彈殼長度已正式改爲38.6mm。

1951年的試驗型(第2型)
 
這個型號是在1951年生産的,主要的改變是把機匣的生産方法從沖壓轉變爲機加生産。通過機械銑削出來的機匣的優點是比較結實,但缺點是比較重,而且材料消耗大,生産成本高,生産效率低,生産這樣一個重量不超過0.65kg的銑削機匣,一開始時竟需要2.65kg的鋼材。專門研究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的美國專家伊澤爾博士猜測,這種改變是由于蘇聯過于重視重工業,把沖模制作人才從輕武器生産部門調到了其他部門,以至于不得不把沖壓機匣改爲銑削機匣(而據野豬教授的猜測是另一個原因是當時蘇聯的鋼材延伸性不好)。此外就是把抛殼挺的位置改在機匣內壁的側面,發射機構、槍托和握把都經過加強,並增加了一種單刃刺刀。這種新生産的AK-47被稱爲“第2型”,不過第2型的産量很少,很快就被第3型所取代。
口徑 7.62mm×39 M1943
全長 帶刺刀 1150 mm
不帶刺刀 915 mm
槍管長 412 mm
彈匣容量 30 rds
空槍重 帶刺刀 4520 g
不帶刺刀 4244 g

輕型AK-47(第3型)

這一型的AK-47是在1953年定型,主要是改進了第2型的槍托連接方式,特別是簡化了機匣的機械加工方法,使之便于大量生産。在1955年的《輕武器手冊》上,這一型號被正式稱爲“7,62mm Light-Weight Kalashnikov Assault Rifle (AK)”,即“7.62mm輕型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許多人稱其爲“第3型”。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改用機械加工方法的目的是什麽,第3型的銑削機匣卻比第1型的沖壓機匣更輕。另外第3型的改進還包括彈匣,采用輕金屬的新型彈匣在強度也加強了,而且與原來的鋼制彈匣可以互換;此外,槍托連接方式也進行了簡化和加固,這一系列的改進使突擊步槍的整體重量比第1型更輕,而彈道性能則與第1型完全一致。
這種輕型AK-47突擊步槍的刺刀也經過了改進,配備有可折疊的刺刀(1型刺刀),刺刀座位于導氣孔下方。除固定木制槍托的型號外,又研制了折疊式金屬槍托的型號,後來又研制了帶夜視瞄准具的AKH(西方稱AKN)型和帶金屬折疊槍托的AKC(西方稱爲AKS)型。由于第3型AK-47大量裝備蘇聯軍隊及其他社會主義陣營國家,中國生産的56式沖鋒槍也是仿制此型,因此很多人都忽略了采用沖壓機匣的第1型。
口徑 7.62×39mm M43
加上刺刀全長 1076 mm
刺刀刃長 200 mm
刺刀刃寬 22 mm
刺刀重 275 g
彈匣容量 30 rds
帶刺刀空槍重 3.8 kg
發射方式 單發,連發
彈匣重 330 g

這種折疊槍托的輕型AKS是爲傘兵部隊生産的,加上刺刀全長1076mm,帶空彈匣時全重4568g。

這是爲AK-47研制的PBS-1消聲器,步槍連消聲器共重4711g,消聲器本身重623g。

這是帶有NSP2型夜視瞄准具的AKH,夜視瞄准具本身重7484g,連電池重8185g。
卡拉什尼科夫[Ak系列之父]

蘇聯海軍陸戰隊步兵班,步槍爲AK-47,支援火力爲RPD輕機槍

以色列第13突擊隊的隊員把美國M203榴彈發射器挂在AK-47的槍管下

在越南的美軍士兵在試射繳獲的AK47
http://oursogo.com/thread-331420-1-1.html

俄AK-47步槍制造商出現資金困難申請破産(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俄羅斯《真理報》2009年9月21日報道,俄羅斯最大輕武器制造廠伊茲馬什公司日前向其注冊的俄羅斯烏德穆爾特共和國仲裁法庭遞交了破産申請。伊茲馬什公司是世界著名的輕武器生産商,其中尤以AK-47出名。法庭正在調查這家公司申請破産的原因,並將于10月7日舉行聽證會。
  伊茲馬什公司總部位于烏德穆爾特共和國首府伊熱夫斯克。因該公司以生産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沖鋒槍(AK-47)聞名于世,伊熱夫斯克也被稱爲“AK-47的故鄉”。1807年,奉沙皇亞曆山大一世之命,伊茲馬什公司成立。如今,該公司已經發展成爲俄羅斯輕武器最大制造商之一,並向英國、德國、法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出口輕型武器,其生産的槍械適用人群很廣,女性、兒童、男性均適用。該公司還爲俄羅斯軍隊提供包括中型加農炮、導彈以及制導炮彈等多種武器。公司還生産摩托車和汽車。
  然而,一直以來被俄羅斯視爲國防工業驕傲的伊茲馬什公司,卻出現了資金困難,經營沒有利潤。烏德穆爾特共和國仲裁法庭正在調查該公司的資産狀況,核實其是否真的出現債務危機。一旦宣布破産,該公司雖然將擺脫沈重的債務負擔,但也不得不面臨重組。
  值得注意的是,伊茲馬什公司下屬的莫洛托夫工廠和AK-47的生産線不久前都停下來。停産的原因是因爲該公司缺錢,甚至不能爲員工發工資和償還債務。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9-22/1353566845.html
 
俄擬要求中國等支付AK-47步槍專利使用費(圖)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俄羅斯擬向生産AK-47突擊步槍的幾個國家收取專利使用費,俄第一副總理伊萬諾夫說。
  俄《國際文傳電訊社》2008年3月21日報道,俄第一副總理伊萬諾夫于周三召開的一項工作會議上說:“蘇聯時期産生了很多技術發明,但那時常常是以極低價格出口海外,有時甚至是白送。”伊萬諾夫說,蘇聯那個時候根本沒有知識産權和專利使用權一說。俄羅斯將准備與生産AK-47突擊步槍的幾個國家,包括中國就此問題進行談判。
  “蘇聯的專利白白送給別人,包括AK-47。我們現在就要對此進行談判”,伊萬諾夫說。
  據俄國防出口公司統計,蘇聯時期曾與18個國家簽署生産AK-47協議,但現在協議已經失效了。俄《國際文傳電訊社》說,現在這些國家還在繼續生産AK-47。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3-22/0921491263.html
 
世界上每10支AK-47步槍中有9支是盜版(組圖)
 
  (中青在線-青年參考/特約記者 蘇清)2007年 7月6日,俄羅斯軍事博物館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生日派對,派對現場高朋滿座,將星雲集。哪位將軍元帥有這麽大的面子,能在軍事博物館裏過生日?俄羅斯新聞社報道稱,這次生日派對的真正“壽星”,是60歲高齡的“AK-47”突擊步槍。
  作爲武器家族最出名的成員之一,“AK-47”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迎來了它60歲的生日。不過生日會上並不都是讓人喜悅的事情。生産“AK-47”突擊步槍並擁有其專利的俄羅斯“羅梭伊茲馬”公司宣布,由于世界上“AK-47”盜版現象嚴重,給俄羅斯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俄羅斯要求修改國際法,爲“AK-47”維權。
  “AK-47”突擊步槍的設計師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是俄羅斯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曾兩次獲得“蘇聯英雄”稱號,享有“世界槍王”的美譽。他在二戰將近結束的時候開始研發“AK-47”,而當時他還只是一名普通的坦克兵。在蘇聯坦克部隊服役期間,卡拉什尼科夫還發明了坦克火炮發射數量計算器、坦克行駛時間追蹤儀等。他從1942年開始研究自動步槍設計原理,並很快設計出了“AK-47”突擊步槍的雛形。1949年,蘇聯紅軍正式裝備了他設計出的“AK-47”。
  由于“AK-47”便宜、耐用、故障率低等特點,自1947年問世的那一時刻起,就成爲使用最頻繁的武器之一。目前全世界擁有1億多支這種槍,按目前世界人口總數計算,平均每60人就擁有一支“AK-47”突擊步槍。世界上有50多個國家用“AK-47”裝備軍隊,美國在推翻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和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之後,大批購買“AK-47”裝備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新軍隊,但是這些武器的産地並不是俄羅斯,而是曾在蘇聯旗下的東歐國家。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目前世界上至少有30個沒有獲得過“AK-47”生産許可證的國家,在生産“AK-47”,俄羅斯每年因盜版生産“AK-47”一項,就損失20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世界每10支“AK-47”突擊步槍中,就有9支屬于盜版産品。
  爲了減少損失,俄羅斯要求修改國際法,爲“AK-47”突擊步槍維權。但是俄羅斯的要求在法律上能否站得住腳,仍存在很大爭議。因爲當年蘇聯爲了對抗西方,曾把制造“AK-47”突擊步槍的技術轉讓給了18個國家,授權它們自行生産。俄羅斯說,當初的授權許可已過期,但若幹東歐國家堅稱,這些許可依然有效。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07-12/1026453982.html
 
俄制AK-47步槍問世60周年 全球裝備上億支(圖)
 
  今年2007年是俄羅斯著名槍械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研制的AK-47自動步槍問世60周年。盡管這款槍已到了“退休年齡”,而且還出現了更先進的步槍,但它在俄軍和世界許多軍隊中並未解甲歸田。
  平均每6人有一支AK-47
  從1947年起,卡拉什尼科夫的AK-47自動步槍就成了傳奇武器。首先,它的生産數量巨大,排名高居世界榜首。據美國國防信息中心的資料,全世界現在擁有1億多枝這種步槍,按目前世界人口總數計算,平均每6人就擁有一支AK-47。(編者注:原文如此)相比之下,著名的以色列“烏茲”沖鋒槍全球只有1000萬枝,比利時FN公司的FAL系列輕武器總共才有700萬枝,黑克勒?科赫自動步槍和美國M-16步槍的保有量也大體如此。其次,由于簡單適用、經久耐用和作戰高效,AK-47廣受歡迎。它武裝了50多個國家的軍隊,恐怖分子和與之交手的特種兵都對它鍾愛有加,就連駐伊美軍也喜歡上了繳來的AK-47。
  一代槍王也爲“盜版”所擾
  對于這種槍的正宗廠家伊熱夫斯克機器制造廠,AK-47不僅使之感到自豪,而且也令人頭疼。蘇聯時期,不少社會主義國家得到了這種槍的生産技術,但它們要麽違規生産,要麽沒有許可證。現在,只有委內瑞拉一個國家向俄羅斯購買了生産許可,其他國家都是在“盜版”。在一次印度武器展上,一名士兵走近俄羅斯武器展臺,抱怨自己的“卡拉什尼科夫”不好使。俄方代表問是哪國生産的,結果拿來一看,才知道是羅馬尼亞的仿制品。一旦這種槍的質量出現問題,用戶就會直接找俄羅斯算賬,因爲大家只知道這是俄羅斯槍,這令俄羅斯人哭笑不得。
  “卡拉什尼科夫”成爲酒品牌
  卡拉什尼科夫的俄羅斯姓氏不需要翻譯成任何語言,它已經成爲一個世界品牌和俄羅斯的非正式標志。它的載體不再限于AK系列自動步槍,而且延伸到了酒類和其他商品。1995年,在俄羅斯的格拉佐夫市,第一批“卡拉什尼科夫”伏特加酒出廠。過後,一種英國産白酒也被冠以同一個名字。2002年,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與德國慕尼黑國際博覽集團公司簽署協議,授權使用“卡拉什尼科夫”作爲系列商品的商標。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04-26/0813441658.html
 

 

1953年式7.62mm步騎槍


仿自苏联AK-47的56式冲锋枪,实际上应称为56式突击步枪更确切


中国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仿自苏制C-41步枪,曾大量装备普通士兵

1956-1式7.62mm衝鋒槍


挂带榴弹发射器的81式自动步枪

 

87式5.8mm自動步槍


中国95式自动步枪 

03式步枪 
中國仿M4(CQ5.56)半自動卡賓槍

美國M4

美國M16步槍

從“中正”到03:中國步槍發展歷程回溯 

  從史料記載的有關槍械文字來看,中國從清末到民國,其間軍閥各自為政,槍械來源多為購買和仿造,比如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就曾仿造日本6.5毫米口徑步槍。後來,蔣介石用仿自德國7.9毫米毛瑟槍的“中正”式步槍統一了中央軍用槍,之後又改為美制7.62毫米步槍。新中國成立後,部隊所裝備的步槍幾乎全是從敵人手中奪來的,型號雜、口徑多、性能落後。 
  當時,裝備的雜亂和缺乏標準化,是新中國的槍械後勤供應部門最感頭痛的問題。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中國從蘇聯購買了100個師的裝備,全軍統一換裝蘇式槍支,並按其系列建立兵工廠。當時,蘇聯已開始裝備新研製的AK—47 7.62毫米突擊步槍,把已淘汰的1891年式納甘步槍和1943年式波波沙衝鋒槍大批半價賣給了中國,而中國的對應仿製品則定名為53式步槍和50式衝鋒槍。在後來的朝鮮戰爭中,這些槍械的威力並不如美制步槍,但在可靠性方面還是值得讚賞的。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這樣說,中國人民解放軍步槍的第一代換裝帶有應急性,部隊對槍械的要求不是太高。看到蘇軍裝備了新型步槍,為了提升本國軍隊的作戰能力,1955年,中國同蘇聯簽訂協定,引進蘇制AK—47突擊步槍和C—41半自動步槍技術,在國內自製,分別定名為56式衝鋒槍和56式半自動步槍。1959年國慶閱兵時,上述兩種槍首次亮相。到1964年,中國全軍完成了第二代步槍換裝,接著又向外援助了數百萬支56式。據記載,越南戰爭中有大批美軍扔掉手中的M16,而去使用AK—47(主要是中國產56式衝鋒槍),56式槍作戰性能之優良由此可見一斑。對於C—41半自動步槍,因為其射速較低且製造複雜等,蘇軍不太喜歡而裝備時間較短,但在中國,一些老同志由於保留著“不見鬼子不扣弦”的珍惜彈藥的觀念,卻對其偏愛有加。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軍隊僅正副班長才配有56式衝鋒槍,普通戰士一般都用56式半自動步槍。 
  1979年,對越作戰證明,56式半自動步槍已經落伍,因為在遠程炮火打擊和叢林地帶,作戰人員大多只能在50米內發現敵人,瞄準射擊是來不及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一梭子子彈掃過去,而這恰恰是半自動步槍所不具備的。吸取對越作戰的教訓,中國軍隊決定將56式半自動步槍全部淘汰,配備給了武警和民兵,而對56式衝鋒槍作了改進,定名為81式自動步槍,清一色裝備全軍。這是中國軍隊步槍的第三代換裝。相比AK—47,中國81式自動步槍的基本結構無大大變化,但在射擊精度方面卻比AK-47高。該槍性能不錯,深受廣大官兵的喜愛。
  嘗試小口徑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後,美蘇步槍又向小口徑、高射速方向發展,分別出現了美國的M16 5.56毫米步槍、蘇聯的AK74 5.45毫米步槍。為了緊跟世界步槍發展形勢,中國在多年的努力之後,也推出了自己的小口徑,即5.8毫米口徑,並於1987年定型了87式步槍。相比國外同類產品,87式步槍整體性能不佳,且因部隊對步槍尚無急需,故該型槍未能裝備部隊,而是進行了繼續改進,這就是隨後推出的95式5.8毫米。
  中國式5.8毫米步槍由於推出較晚,因而能吸收其他國家同類槍的優點。該型槍採取了新工藝和塑膠構件,重量只有3.25千克,因採用無托結構,長度僅0.74米,可加掛能快速拆卸的35毫米榴彈發射器,並配有三倍的白光瞄準鏡和鐳射瞄準鏡,能在夜間弱光條件下對200米內目標精確瞄準。此外,該槍還配有多功能刺刀。在使用方面,凡是用過美制M16A2 5.56毫米步槍及蘇聯的AK74 5.45毫米步槍的人,在試用中國95式5.8毫米步槍後,普遍感覺此槍動力特性平穩,持槍、瞄準舒適,射擊時後坐力和震動都很小,單發和點射都達到很高的水準。整體而言,95式步槍團輕便易攜等特點大受歡迎,尤其是在乘車作戰或特種作戰方面更為出色。在中國派往阿富汗、伊拉克執行保護大使館任務的武警所持裝備中,95式步槍就是主要裝備。然而,一些野戰部隊在試用過95式步槍後,卻感到不大習慣且意見較多,比如射擊時左手不能持彈匣而要把持前面的握把,臂短者會感到吃力,很難像過去使用步槍那樣“端”著打,而要“抱” 著掃射;在射擊中射手瞄準時其頭部比以前使用步槍時要擡高一倍,臥姿射擊時會增大暴露面積;無托結構又造成射手在瞄準時臉部距退殼口太近,連發過程中硝煙的刺鼻、熏眼和持續射擊後護手握持的熱度都比過去的步槍明顯得多。因而許多陸戰經驗豐富者反映,95或步槍適合於那些短兵相接、狹路相逢時的端槍掃射,而在野戰中利用掩蔽物或在戰壕中交戰時便相形見絀。95式步槍的另一個缺點在於結構複雜,造價較高。因5.8毫米子彈不同于北約和蘇聯的兩種口徑標準,為中國獨有,在國際通用化方面不是很佳。在經過一番討論後,中國國內相軍工部門將95式步槍的槍管改為西方通用的5.56毫米,定名為97式步槍,並推向國際市場。對於新推出的97式步槍,雖然不少國家的客戶稱讚該槍比美俄同類產品有不少優點,但與美制M16AZ等產品相比卻無價格優勢,因而在銷售業績方面,還不及單價只有100多美元的56式衝鋒槍。種種原因,使得中國國內軍工部門從1997年以後又從95式步槍起步,努力研製一種適合野戰部隊普遍適用的主戰步槍。經過六年的重新研製,2003年12月,中國新型5.8毫米自動步槍終於定型,並被命名為03式5.8毫米自動步槍。據介紹,03式5.8毫米步槍被認為是中國小口徑槍族中的最後一名成員,中國將用它來完成部隊的第四代步兵武器換裝。
  如果從1983年中國下決心研究小口徑步槍算起, 到最後定型的03式5.8毫米口徑步槍,整整經歷了二十年;若從1965年M16問世算起,在國內引發是否要搞小口徑槍的爭論,已有三十八年,可謂歷經磨難。究其原因,這與中國槍械的一貫發展不無關係。一是由於中國56式衝鋒槍所創造的輝煌成績變成大包袱背上後不易卸下;二是由於沒有大戰急需;三是中國軍工企業要鍛煉出自主開發能力還需要較長時間。這些因素,致使中國全軍裝備的三代槍械都是對蘇製品的模仿,而只有5.8毫米系列槍才是地道的國產貨。 
  從槍支本身性能看,03式5.8毫米步槍達到了目前世界現役裝備的先進水準。同美、俄裝備的M16A2及AK74相比,它的重量和體積都要小一點,戰術性能卻毫不遜色,故障率也更低。不過同中國傳統的56式和81式步槍相比,在槍長差不多的情況下,03式步槍要輕0.3千克,攜行時感覺要輕便些。 
  與95式相比,03式步槍不足之處在於其攜帶和狹路相逢使用時沒有95式那麼方便,但它克服了95式步槍無托結構的固有缺點,用折疊式槍托可以讓槍可長可短,基線長,便於利用各種地形地物隱蔽自己頭部並發揚火力,對遠距離目標的命中精度高,射擊時火藥燃氣也不會刺激眼睛。除了戰場適應性好外,03式步槍更符合傳統的單兵用槍習慣,人機適配性更佳。在作戰中,03式打開折疊槍托後長度可觀,可以安上刺刀進行肉搏,而95式則因槍身太短不適宜於格鬥。雖說現代戰爭中拼刺刀的機會很少,但有此性能總比沒有強,說不定在某些情況下還用得上。值得注意的是,03式的設計返回到了士兵習慣的老式有槍托結構,其工藝比95式要簡單些,造價也低,易於大量生產。 
  根據中國軍工部門對5.8毫米系列槍支的不同設計思想,95式和03式將會在今後同時生產,並在全軍範圍替換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期列裝的幻式步槍。而具體的裝備情況可能是中國野戰部隊的單兵將會普遍裝備03式步槍。一些不利於以正常體位使用步槍的人員,如特種兵、內勤和保衛人員等則還會裝備95式步槍。由於95式和03式步槍的子彈和瞄準鏡、夜視器材等都可通用,其作戰性能的差別可以使其在執行不同任務的人手中各自發揮長處。 
  在現代兵器使用方面,好馬同樣需要配好鞍。現代步槍發展的方向,是步榴合一,將子彈對點的射擊和榴彈對面的爆炸結合起來,並裝備電子火控系統和夜視儀。以前的中國槍支在國際市場上反應雖還不錯,卻欠缺精良的配件,現在推出的95式及03式步槍在此方面都有很大的改進,比如它們都有配屬產品,如鐳射瞄準鏡、多功能刺刀及下掛榴彈發射器等,同時槍上還設有簡易夜瞄裝置,能在昏暗環境或夜間對可見目標射擊。總體而言,中國的小口徑步槍雖然比起美國、德國等國家的同類產品還有些差距,但已跌身世界先進步槍之列。
http://www.zgjunshi.com/power/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513&ArticlePage=2

外軍稱中國5.8mm彈藥需要多發射彈才能制服目標

  本文是譯自美國《輕武器評論》雜誌上的一篇關於中國5.8mm小口徑槍彈的文章。原作者Timothy G.Yan描述了他眼中的中國小口徑槍彈,並針對2003年第8期我《輕兵器》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有關小口徑槍彈評測文章發表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本刊將其原文譯出,不代表證實其內容和贊同其觀點。口畢詩波 編譯
  在過去幾十年,美國5.56×45mm槍彈和俄羅斯5.45×39mm槍彈一直佔據著世界上小口徑槍彈的主導地位。令人關注的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軍方公開了自己的5.8 X 42mm小口徑高速槍彈。早在1960年代,小口徑高速槍彈在越戰中表現出的優勢就引起了中國軍方的注意。1971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在北京 召開輕武器科研工作會議,簡稱“713會議”,決定研製本國的小口徑槍/彈系統,提出的指標為:口徑6mm左右,初速1OOOm/S,在減輕彈重、減小後 坐、提高終點效能等方面都要優於56式7.62 X 39mm槍/彈系統。後來的“744”會議決定進行5.8mm和6mm兩種口徑的論證。全彈長在56~59.5mm的7種方案中選擇。然而,在最初的8年裏,小口徑彈藥的發展一直停留在論證階段,直到1978年,研製工作才真正開始。1979年,確定了5.8 X42mm作為小口徑步槍彈的最終方案。該彈於1987年設計完成,型號為DBP87。
  在1988年,中國的輕武器設計者開始研製用於5.8mm狙擊步槍和5.8mm通用機槍的遠程、大威力5.8mm重彈,5.8mm重彈擬取代已經過時的帶突緣的53式7.62×54mm大威力槍彈。5.8mm重彈於1995年設計完成。
  中國軍方曾經試用了QBZ87式自動步槍,這支槍是在原有的8l式自動步槍基礎上改進而成,使用新的5.8mm標準彈。
  根據QBZ87式步槍的使用意見,中國又研製出QBZ95式小口徑槍族。QBZ95槍族包括QBZ95自動步槍、QBB95班用機槍以及 QBZ95B短步槍。95式槍族採用無托結構設計。此外,採用5.8mm重彈的QBU 88式狙擊步槍也是無托結構,1997年正式裝備使用。中國還研製了QJY88式彈鏈供彈通用機槍。狙擊步槍和通用機槍專門針對5.8mm重彈設計,但也 可以使用5.8mm標準彈。最近5.8mm槍族又出現了一個新成員——QBZ03式自動步槍,該槍採用彈匣和自動機設在板機前面的傳統結構,而不無托式, 它的握把類似於美國M16步槍。
  5.8mm標準步槍彈彈頭品質4.15g,採用覆銅鋼被甲。24.2mm長的彈頭外形新穎,有著尖銳的彈尖和較大的尾錐。5.8mm彈頭的心部,由位於彈頭基體附近的尖形硬質鋼心和充滿鋼心與彈頭被甲之間的尖形空腔內的鉛套組成。鋼心長16mm,直徑4mm,品質1.5g。
  5.8mm重彈的彈頭設計完全不同於標準彈。它的彈頭特點是一個小的輕型硬質鋼心位於彈頭的尖端部位。這種做法增加了彈頭品質,鋼心前置也提高了彈頭的彈道性能。5.8mm重彈比標準彈稍長,近似圓弧形的彈尖和更深的尾錐體改善了彈頭在接近亞音速飛行時的空氣動力學性能。彈頭品質增加到5g。
  5.8mm槍彈錐形彈殼長42mm,錐體從直徑10.5mm的底緣開始,錐度設計有利於供彈和退殼。可能是為了降低成本,5.8mm彈殼採用鋼製成。與5.56mm銅彈殼相比,5.8mm鋼彈殼造價低,品質輕,但是需要塗一層褐色漆以防止受腐蝕,這本身也帶來了一些其他問題。作為堅硬脆性金屬,鋼彈殼在彈膛裏氣閉性不是很好,而且比銅彈殼更容易發生斷裂從而導致武器故障。為了確保抽殼的可靠性,5.8mm彈殼的彈底緣很厚,抽殼鉤槽尺寸也很大。
  5.8mm槍彈採用銀色雙基球狀發射藥,裝藥量1.8g,多於5.56mm SSl09彈的1.7g和俄羅斯5.45mm 7N6槍彈的1.6g。出於降低成本考慮,5.8mm彈發射藥用的是有腐蝕性的藥劑,而北約和其他西方國家從二戰結束後就不再使用腐蝕性發射藥了。5.8mm腐蝕性發射藥不能產生更高的能量,它產生的膛壓為284MPa,僅比使用單基發射藥的7.62 X39mm槍彈高一點,遠低於5.56mmM855/SSl09的380MPa。用來引燃發射藥的是伯爾丹底火。中國的彈藥設計者稱5.8mm槍彈的彈道性能和侵徹力都要優於5.56mm和5.45mm彈藥,事實上5.8mm槍彈的槍口動能和初速確實要高一些。
  5.8mm標準彈和5.56mm北約彈在400m射程內的彈道性能差別不大;超過400m,5.8mm槍彈的彈道係數要占上風。用短槍管的M4卡賓槍發射5.56mm北約彈的彈道性能和5.8mm槍彈更是不可比較。5.8mm重彈和MK262 5.56mm槍彈彈道性能基本相同,但5.8mm槍彈的高初速使它的穿透能力更強,這兩種重型彈頭的速度下降都要比它們的標準型彈頭慢。 
筆者曾有機會用過QBZ95自動步槍,用的是5.8mm標準彈,100m的射擊精度達到了3個密位。對於一個訓練有素的射手,使用5.8mm步槍,射擊精 度都可以達到2.5個密位或更好。以筆者在海軍陸戰隊的經驗,855/SSl09 5.56mm槍彈用M16A2射擊的精度可以達到2個密位或更好,新的M16A4憑藉它更重更長的槍管,可以達到更高的精度。AK74發射7N6 5.45mm槍彈在300m處的精度可以達到2.5~3個密位,但是超過300m其精度就急劇下降。用OBU88狙擊步槍發射5.8mm重彈在100m處 射擊,據稱其精度可以達到1.2個密位。總體上,5.8mm槍彈精度確實比老的7.62×39mm槍彈有所提高,而具勝於俄羅斯的5.45mm槍彈,精度達到了5.56mmSS109槍彈的水準。
  中國大陸的槍械雜誌《輕兵器》在2003年第8期發表了5.8mm槍彈彈道測試的文章,引用了美國輕武器作者的一些研究資料,作了軟、硬靶試驗的對比圖表。 
  前3種試驗證實了中國設計師所稱的5.8mm槍彈的侵徹能力要強於5.56mm和5.45mm槍彈,然而,試驗使用的是長槍管的QBB95班用機槍而不是QBZ95自動步槍。QBB95班用機槍發射5.8mm標準彈初速比FNC突擊步槍發射的5.56mm北約彈要高得多。不過,5.8mm槍彈在300m距離對10mm鋼板100%的穿透率還是令人佩服的。
  實際上,5.56mm槍彈的侵徹能力與5.8mm槍彈是不相上下的。與中國所做的彈道試驗不同,美國海軍陸戰隊和陸軍的亞伯丁試驗基地作了比較客觀的試驗,用槍管長508mm的M16A2步槍發射5.56mm M855/SSl09彈藥在700m距離上穿透3.5mm的A3鋼板毫無問題。雖然如此,5.8mm槍彈的穿甲能力確實要好於5.56mm槍彈。 5.8mm槍彈的彈頭結構類似於穿甲彈彈頭,或者可以說它就是穿甲彈。它的高侵徹能力正是得益於此設計。5.8mm重彈的穿甲性能資料顯示,在85m距離上可穿透15mm低碳鋼板,在1000m距離上可以穿透1.3mm硬質鋼板。據說5.8mm重彈在任何距離的侵徹力都要強於53式7.62X54mmR槍彈。很多來自中國的資料都經常提及5.8mm槍彈的穿甲能力是多麼的好。對中國這種設計的一個可能的解釋是,5.8mm槍彈的設計論證,就側重於穿甲能力。而普通北約彈側重的是侵徹力。
  像多數穿甲彈一樣,在肥皂靶試驗中,5.8mm彈頭的創傷效果並不理想。5.8mm彈頭形成的空腔容積比5.56mm彈頭的小1/3,只有5.45mm彈頭的一半左右。厚重的鋼質被甲,而且沒有刻槽,致使5.8mm彈頭不能產生破片。彈尖部位為了平衡尾部的鋼心而設置過多的配重鉛套,也妨礙了彈頭及時失衡並翻滾。當然5.8mm槍彈的殺傷力依然比56式7.62X39mm中間型槍彈提高了60%。
  5.8mm槍彈在戰場上表現如何呢?來源於新華社的消息稱,5.8mm槍彈在海地聯合國維和部隊中國分隊與當地反抗者的一次交火中首次表現了它的威力。5.8mm槍彈在城市作戰中表現的優缺各半。一方面,它的極佳的穿透能力非常適合於穿過磚牆、亂石堆、金屬門、機動車外殼等障礙進行攻擊,另一方面,5.8mm槍彈不太如人意的終點效應,需要更多的射彈數才能制服目標。而在沙漠、山地等開闊環境中,5.8mm槍彈憑藉較大的有效射程應該有更出色的表現。
  5.8mm重彈是不錯的遠端小口徑槍彈,但是要想取代傳統的、高效能的7.62X54mmR53式槍彈是不可能的。小口徑槍彈本身在打擊能量、彈頭能量等方面都不可能達到7.62mm口徑槍彈的水準。這也可能是為什麼中國軍方沒有大量裝備 5.8mm通用機槍的原因。
http://jczs.news.sina.com.cn/p/2007-04-25/0715441406.html

從無到有——新中國步槍發展歷程(組圖) 
 
  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是實現國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方面,輕武器又是武器裝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步槍作為輕武器骨幹,其裝備的廣泛性、重要性為世界各國所重視。步槍在我國尤為重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依靠的是小米加步槍,但步槍卻是基本上是靠繳獲而來的,“三八大蓋”,“美式卡賓”乃至舊中國的“二四”式和漢陽造,而我軍只能少量的生產一些步槍和子彈,這段時期的裝備很繁雜,差不多裝備有十多個國家生產的步槍。
  解放後,部隊實現制式化,因此國家投入了很大力量,支持發展兵器工業,改造和新建了兵工廠,建立了兵器工業基礎設施;設置兵器專業高等院校,培養專業人才;設置了研究機構,開展專題研究。經過長期的努力,使我國步槍得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來。至今,我國已經有了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5.8MM槍族,表明我國步槍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我國步槍的發展,始終密切配合部隊的作戰需要,基本上實現了定型一代、裝備一代,研制一代、更新一代;在不斷提高水平的基礎上向前推進。其發展歷程大體上可分為3個階段,即倣制、自行設計、獨立自主研究階段
    倣制階段
    53式7.62mm步騎槍
    1950年,美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侵朝戰爭,為了支援朝鮮戰爭,給前方部隊提供有效的戰鬥武器,我國開始倣制蘇聯1944年式7.62mm卡賓槍。倣制定型後命名為1953年式7.62mm步騎槍(簡稱53式7.62步騎槍)。該槍結構比較簡單,便于大量生產。因是非自動武器,操作不便,火力不足,也顯笨重,已明顯不適合現代化戰爭的需要。
 
56式7.62mm半自動步槍
56式7.62mm衝鋒槍(突擊步槍)
    56式半自動步槍比53式步騎槍邁進了一大步,半自動射擊操作方便,增強了火力。因使用中間型槍彈,威力有所減小。該槍射擊精度良好,質量輕,後坐力小,機構動作可靠,外型流暢美觀,結構簡單緊湊,便于大量生產。特別是半自動射擊方式,槍管較長,帶有刺刀,在中遠距離上可有效命中目標。在接近距離上可拚刺格鬥,具有傳統步槍的特點。但按現代戰爭的要求,火力嫌不足,槍太長。同時倣制的56式衝鋒槍是可單、連發射擊的全自動武器,使用與56式半自動步槍相同的槍彈。 
    56式衝鋒槍的最大特點是火力猛烈,動作確實可靠,能適應在特殊的環境、氣象條件下作戰。全槍較短,便于攜帶操作,結構簡單緊湊、便于訓練維修。 
    56式衝鋒槍自裝備以來,深受部隊歡迎,直到今天仍有部分在裝。然而該槍也有明顯的不足,為了突出射擊動作的可靠性,自動機運動能量偏大,射擊時產生強烈震動,難以操槍,射擊精度稍差,點射更難以掌握,該槍質量也偏重。 
    長時間以來,我國戰術指導思想是“全民皆兵”,強調傳統步槍的作用,即能在中遠距離上瞄準射擊,在接近距離上要刺刀見紅,可以大量裝備做到人手一支,又可以控制彈藥消耗,所以對單發步槍情有獨鐘。因此,56式衝鋒槍並未在全軍戰士中配備,只是在步兵班少量配裝。 
56-1式7.62mm衝鋒槍
    倣制56式武器是在全面引進的基礎上進行的。50年代中期從蘇聯引進產品圖、設計計算、尺寸鏈計算、試驗檢查規范等全套資料,以及工藝規程、工裝資料等工藝技術文件,甚至還有部分硬件,如成槍、部件以及關鍵工裝、刀具、量具等。承制工廠還請來了蘇聯專家現場指導。國家成立了兵器工業部,改建新建兵工廠。工人、技術人員在試制、生產實踐中得到學習、鍛煉,高等專業學校也不斷為行業輸送專業人才。一支實力強大的兵工隊伍成長起來了。由我國自行生產的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衝鋒槍裝備了部隊,提高了戰鬥力,促進了我軍正規化建設,在保衛國家的幾次邊界自衛戰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自行研制
   63式自動步槍
    63式自動步槍是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支步槍,深受56式的影響,它取得的成就和經驗為我國步槍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63式自動步槍所具備的良好性能,方便的勤務使用性和綜合了半自動步槍、衝鋒槍的優點,使該槍在裝備部隊後深受歡迎,很快被批準全軍裝備,替代56式半自動步槍,各槍廠在幾年內生產一百多萬支。 
    然而,63式自動步槍生不逢時,其生產裝備的高峰期正處于“十年動亂”中,一切正常秩序均被打亂,更改審批制度形同虛設,一切經過試驗的規定也未能遵守,以致在短時間內更改產品設計圖達700多處。 
    經過一係列大修大改以後生產的63式自動步槍,已經面目全非了。該槍裝備到部隊後,反映強烈,最主要的問題是射擊精度太差,校槍以後常發生變化,不得不經常校槍。有的戰士說“坐不得車,過不得夜”,意思是槍校好後放一段時間,或打靶坐車等外部震動都會變化,說明了槍的不穩定性。另外也反映槍托頸部及兩側面容易斷裂,射擊時從導氣箍向後冒火星,甚至傷及射手等重大質量問題,並普遍反映外形粗笨,沒有半自動步槍美觀。 
    1978年,上級根據部隊意見,作出了撤裝63式自動步槍的決定。部隊不得不重新換上56式半自動步槍,工廠又恢復了半自動步槍生產。 
    導致63式撤裝的直接原因是質量太差。但是也有潛在的原因,就是戰術思想發生了變化,63式自動步槍已不能滿足發展變化了的戰術技術要求。
    63式從盛到衰的教訓是很大的。
    第一,在設計或研制一項武器之前必須經過充分、切實的戰術技術論證,提出確切的能符合該武器預計裝備期的戰術技術要求,才具有生命力。因此,必須建立完善的論證體係,那種想當然、長官意志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 
    第二,符合要求的武器定型後,必須嚴格按照定型資料文件進行生產。在生產裝備過程中,對部隊反映的意見應積極慎重地處理;對生產中提出的改進意見,必須以確保武器性能為前提,一切經過試驗證明其實際成效後妥善處理。因此,必須有健全的足,更促進了研制以突擊步槍為主體槍的班用槍族的進程。
  81式槍族
    我國第一個班用槍族于1981年設計定型,命名為81式7.62mm班用槍族。它包括81式7.62mm步槍(木托)、81-1式7.62mm步槍(折疊槍托)、81式7.62mm輕機槍。 
    81式槍族自裝備以來,以其射擊精度好,動作可靠,質量輕,槍身短,結構簡單緊湊,操槍、攜行方便,機動性好,火力猛,壽命長,一槍多用,以及彈鼓、彈匣等多數零部件都可以在槍族各槍之間互換通用,全槍外形美觀大方等優點深受部隊歡迎,並經過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後期的實戰考驗。從1983年起全軍裝備,全面替代了56式武器,是我軍目前的正式裝備,並已進入國際市場。 
    然而,事物總有兩面性。81式槍族也暴露出缺少新結構、新技術、新材料的創新及應用,甚至外形與56式衝鋒槍也很相象。這是81式槍族的嚴重不足。不過81槍族取得的成就和經驗,特別是開式彈鼓的創新發明,為步槍新的研制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小口徑槍族的開端——QBZ-87式5.8mm槍族
    自美國率先裝備小口徑步槍以後,步槍小口徑化成為了一種新的浪潮,我國也加速了這方面的發展,繼81式槍族之後,1987年5.8MM槍彈和槍族定型,初步實現了步兵武器的小口徑化和槍族化。 
    5.8mm槍族包括5.8mm步槍和5.8mm機槍。87式5.8mm槍族結構與81式7.62mm槍族基本相同,只是為適應發射5.8mm槍彈改變了某些結構設計和尺寸。5.8mm步槍在設計定型後為了某種需要專門集中進行了一次外觀改型設計,其主要變化是槍托為“L”型,撐桿用鋁合金管,外面包塑料,形狀特別,也很好用。上、下護蓋,握把,握把座都採用塑料件,彈匣為整體塑料結構,全槍為黑灰色,整槍外觀變化很大,獨具特色、美觀大方。機槍則沒有任何變化,與81式機槍相似。5.8彈鼓與81式彈鼓相比體積小,剛度、可靠性好。 
    87式5.8mm槍族是配合我國實現小口徑化研究的產品,極具探索性和攻關性。屬于過渡性產品,只在1989年小批量生產,以後不再生產。 
    從90年代開始,獨立研制小口徑槍族已是兵工戰線和部隊的強烈願望,從戰術需求到客觀條件都已具備。 
    我國早在1971年就開始了小口徑槍/彈藥全係統研究。當時國外小口徑槍族已經出現並裝備部隊,我國沒有走倣制的老路,而是堅持了高起點、高水平、具有中國特色的獨立研制方向,為慎重起見,僅論證、試驗並選定口徑歷時七、八年,直到1987年小口徑槍彈設計定型,命名為87式5.8mm槍彈。 
    我國的步槍發展,在經歷了倣制、自行設計階段後,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充分掌握了武器的特性,認清了現代世界輕武器的發展方向。先後定型了81式7.62mm槍族和87式5.8mm槍族及外貿產品這些都為獨立研制新一代5.8mm槍族做了充分的技術準備。
    新5.8mm槍族包括:自動步槍、班用機槍及4個配屬產品——白光瞄準鏡、微光瞄準鏡、多功能刺刀及下挂榴彈發射器。另外還有短步槍及折疊式槍托的步槍。以自動步槍為新槍族的主體槍,其他各種槍與步槍基本結構相同,而自動機、供彈具等大部分零部件可以互換或通用。 
    新5.8mm槍族結構優化設計,布局合理,採用了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使綜合性能得到明顯提高,各項技術指標達到先進水平,顯示我國步槍的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步槍發展的另一個分支——狙擊步槍
    狙擊步槍是步槍係列中的重要成員,然而我國在狙擊步槍的發展中有一段空白。50年代只有少量的來自蘇聯的納甘1930式步槍,配裝瞄準鏡,使用53式槍彈,權作狙擊步槍。至56式半自動步槍裝備後,在生產線上選取一定數量射擊精度好的槍,在其機匣左側鉚裝燕尾槽插座,配裝瞄準鏡來代替狙擊步槍,但因威力不夠,遠距離精度也不理想而沒有正式列裝。 
    1965年部隊有感于狙擊步槍的需要,才正式提出自行設計狙擊步槍,要求使用53式槍彈,手動直拉槍機,槍上帶有伸折刺刀,在機匣上面的燕尾槽裝瞄準鏡,木托,10發彈匣供彈。全槍外形是一支細長的非自動步槍,質量比1930年式蘇狙擊步槍輕,800M射擊精度尚好,但由于該槍是非自動武器,又是直拉式槍機,操作不便,抽殼困難,因此沒有定型生產。 
    直到1979年,我們才參照國外產品設計定型了79式7.62mm狙擊步槍,于1981年裝備部隊,很受歡迎;1985年進行改進,重新命名為85式7.62mm狙擊步槍。 
    我國的5.8mm武器係統定型後,顯示出明顯的優越性,獨立研制具有中國特點的5.8mm狙擊步槍就提到日程上了。經過周密論證,確定了戰術技術要求,研制了KBU-88式5.8mm狙擊步槍。 
    KBU-88式5.8mm狙擊步槍是我國5.8mm武器係統中的一個重要成員,是我國獨立研制的第一支狙擊步槍,具有優良的戰術性能,射擊精度好,尺寸短,質量輕,動作可靠,壽命長,瞄具功能齊全,遠距離威力大,後坐力小,整體結構緊湊,布局合理,外形流暢美觀,持槍舒適方便,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現已裝備部隊。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5-04/01/content_2773288_5.htm

國產最新型QCW05式微聲衝鋒槍性能結構詳解 2006-08-30 輕兵器

国产最新型QCW05式微声冲锋枪性能结构详解
图文:卸下消声器后的轻型冲锋枪
图文:QCW05式微声冲锋枪分解与整枪状态
图文:QCW05式微声冲锋枪样枪与定型枪对比
  有關媒體已對國產5.8mm微聲衝鋒槍進行了粗略報導。讓關注我國輕武器發展的各界人士為之振奮,但限於報導紀律及其他原因.有關這支微聲衝鋒槍的圖文介紹都是定型前的樣槍。因而廣大讀者並未見到它的“廬山真面目”。如今。該槍已正式定型為QCW05式5.8mm微聲衝鋒槍,本刊第一時間派出記者對其進行了一番深入解剖。並拍攝了一組圖片,我們驚喜地發現,定型後的產品不僅完善了性能。外觀及製造品質也大為改進。以下就讓我們共同走進這支最終的定型槍——
  研製攻關
  2001年10月,在5.8mm微聲衝鋒槍選型競標會上,建設集團軍研所研製的樣槍在性能對比試驗中以優異的性能中標。2001年底,成立了以建設集團軍研所為總設計師單位的5.8mm微聲衝鋒槍研製系統專案組,研製系統包括5.8mm微聲衝鋒槍、5.8mm微聲彈、白光瞄準鏡和微光瞄準鏡4個子系統。全系統於2002年2月完成了方案樣機的所有試驗工作,同年3月完成了方案評審,並轉入初樣機研製階段。在初樣機研製過程中,對競標樣槍存在的強度差、勤務使用不便等問題進行了方案改進,同時對不抽殼問題和浸河水條件下4排彈匣供彈可靠性不高的問題進行了反復攻關:通過反復調整彈膛各錐體的尺寸和彈膛內縱向槽的尺寸參數,解決了不抽殼問題;通過改進彈匣在雙排變單排時導彈面和分彈板的角度和尺寸,採用鐳射焊接工藝提高焊接精度,以及增加彈匣壁厚防止彈匣變形,在彈匣蓋底部開鑿漏沙孔等手段,基本解決了4排彈匣浸河水試驗中供彈可靠性不高的問題。
  2002年8~9月,完成了系統初樣機評審後,進入正樣機研製階段。2002年9月,試製的兩支正樣機在試驗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初速低、達不到預定戰術技術指標的要求;同時新製造的彈道槍初速也偏低,而且最大初速與最小初速間的極差很大。項目組首先對戰鬥槍和彈道槍的尺寸狀態與初樣機進行對比,謂整了微聲彈的裝藥量,使新製造的彈道槍初速達到313±lOm/s。然而,用微聲衝鋒槍發射微聲彈的初速平均值仍較低。微聲彈膛壓曲線表明,在槍管內距離槍口80mm處,膛壓已經接近1個大氣壓,槍彈隨後做減速運動。這表明由於系統能量不足,造成了初速低。最終通過調整微聲彈發射藥的內彈道性能,並增大槍管膛線的導程,使初速達到了指標要求。
  完成初速攻關後,項目組進行了正樣機製造、系統正樣機鑒定試驗及評審、國家靶場設計定型試驗、熱區(海區)部隊試驗、風沙區部隊試驗、寒區部隊試驗及設計定型審查等,於2005年初正式定型號為QCW05式5.8mm微聲衝鋒槍和QCQ05式5.8mm輕型衝鋒槍(卸下消聲器狀態)。
  總體結構
  QCW05式5.8mm微聲衝鋒槍採用自由槍機式自動方式,慣性閉鎖,開膛待擊,槍機在複進簧作用下前衝擊發。該槍設有握把保險和發射機保險(即快慢機處於0位置時,扳機不能被扣動),沒有空倉掛機機構,可單、連發發射。微聲衝鋒槍可發射5.8mm微聲槍彈,不能發射92式5.8mm手槍彈,否則會損壞消聲器;輕型衝鋒槍可發射上述兩種槍彈。該槍品質輕、體積小、後坐力小,射擊時容易控制,射擊精度高。
  QCW05式5.8mm微聲衝鋒槍採用無托結構,除消聲器外,全槍外形酷似縮小版的95式5.8mm自動步槍。該槍槍托、上護蓋和下護手3大塑膠件的結合方式與95式5.8mm自動步槍相同,如下護手採用前掛後卡的定位方式,前方的定位銷掛在準星座下方的溝槽中,後方用固定銷固定在機匣上;上護蓋前方的定位板卡在準星座卡口內,後方的定位板插入照門座上方的定位孔內,這時,上護蓋只能向後方運動,靠槍托前端面固定;槍托通過上護蓋的後方定位板、機匣定位面以及定位銷固定在機匣上;照門座、槍管節套與機匣用兩個空心銷固定在一起,其中後面較大的空心銷兼作下護手的後端固定銷孔。
  保險機構
  Qcw05式5.8mm微聲衝鋒槍設有發射機保險和握把保險。在初樣機研製階段,握把保險傳動件採用平移式結構,但該機構在射擊過程中動作不靈活,經常出現卡滯現象,特別是在低溫試驗中尤為突出。在正樣機研製階段,將該傳動件改為旋轉式結構,沒有再出現卡滯現象。
  握把保險機構的優點是,當發射機保險處於非保險位置時,能夠防止因扳機被意外鉤掛或槍身跌落造成的走火。但其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首發裝填時,射手必須握緊握把保險才能掛機;射擊過程中,射手必須一直握緊握把保險,否則槍機不能後坐到位;槍機與連發阻鐵間容易發生楔緊的故障,在低溫和浸河水試驗中尤為突出。
  發射機構和擊發機構
  QCW05式5.8mm微聲衝鋒槍的發射機構非常簡單,由扳機、快慢機、單發阻鐵、連發阻鐵、阻鐵簧和發射機卡片等零件組成。該機構設有單發、連發和保險三種狀態,分別對應快慢機的1、2和0三個位置。當快慢機處千墮發估詈時,扣動扳機,連發阻鐵釋放槍機,擊發後,槍機後坐到位時,被上抬的單發阻鐵阻止在後方,鬆開扳機後,連發阻鐵上抬,單發阻鐵下壓釋放槍機,槍機被阻止在連發阻鐵後方,再次扣動扳機,才能發射下一發槍彈;當快慢機處於連發位置時,單發阻鐵被快慢機壓倒,扣動扳機,連發阻鐵釋放槍機,擊發後,槍機後坐到位並直接複進,實現連發;當快慢機處於保險位置時,快慢機阻止連發阻鐵被壓倒,扳機不能被扣動。
  該槍採用擊針固定式擊發機構,擊針固定在槍機上,利用複進簧能量擊發槍彈。槍機前方以槍管為導軌,後方以機匣為導軌,保證了槍機準確的運動路線。
  供彈機構
  QCW05式5.8mm微聲衝鋒槍採用彈匣供彈機構,4排雙進結構,彈匣容彈量為50發,結構比較複雜,技術難度較大。該彈匣類似於兩個雙排單進彈匣,只是兩個彈匣之間採用分彈板隔開。當槍彈由雙排變單排後,在彈匣口部形成雙排雙進形式。為保證彈匣供彈的可靠性,在研製過程中,設計人員對其結構和加工工藝進行了不斷改進。該彈匣最初採用整體式結構,其內部結構尺寸是依靠機械加工一塊一塊“摳”出來的。由於上述加工工藝複雜,結構尺寸難以保證,無法批量生產,設計人員很快將其改成焊接式彈匣,將彈匣分成左右兩部分,分別加工好後,再焊接在一起。焊接工藝最早採用的是普通電焊,後改為鐳射焊接。為提高彈匣強度,防止彈匣因跌落或碰撞發生變形,影響供彈可靠性,增加了彈匣的壁厚;為提高彈匣的隱蔽性和握持的舒適性,對其表面進行了磨砂和亞光處理;為保證浸河水射擊時的可靠性,在彈匣底蓋加工了兩個漏沙孔;為方便射手觀察余彈量,在彈匣後方開了5個小孔,從上到下分別表示10發、20發、30發、40發和50發。美中不足的是,4排彈匣的寬度較大,導致槍身局部寬度增加,不夠美觀,而且彈匣與握把之間的距離較近,射擊時,會使射手感到彈匣硌手。
  瞄準機構
  該槍採用覘孔式照門與柱狀準星組合的簡易機械瞄具,設置有兩個可翻轉照門,根據目標距離和槍彈類型選擇相應的照門,當衝鋒槍發射DCV05式5.8mm微聲彈時,使用刻有…1’的覘孔式照門瞄準100m距離上的目標;當衝鋒槍發射DAP92式5.8mm槍彈時,使用刻有“2”的覘孔式照門瞄準100m距離上的目標。照門前方的懸臂式導軌與5.8mm步槍上的相同,可安裝光學瞄準鏡。
  消聲器
  QCW05式5.8mm微聲衝鋒槍發射5.8mm微聲彈時,距槍口水準側面2m處的雜訊峰值聲壓級是116分貝,比85式7.62mm微聲衝鋒槍有明顯降低。射擊時,站在射手旁邊,幾乎只能聽到槍機撞擊其他元件的聲音。該槍單發射擊時槍口無煙無焰,連發射擊時有少量煙產生。
  QCW05式5.8mm微聲衝鋒槍與85式7.62mm微聲衝鋒槍的消聲器都採用了可拆卸式消聲碗結構。85式7.62mm微聲衝鋒槍消聲碗的尺寸都是相同的,而QCW05式5.8mm微聲衝鋒槍的消聲碗各段長度和內孔直徑均不相同,且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才能達到最佳的消聲效果。這些尺寸資料和排列方式都是經過大量試驗摸索出來的。
  消聲器通過螺紋固定在槍口罩上,準星座上裝有消聲器限位卡筍,能夠防止在射擊過程中消聲器鬆動。安裝消聲器時,首先將限位卡筍抬起,並將消聲器擰緊到位,然後將限位卡筍鎖緊。
  結語
  據悉,第一批QCW05式5.8mm微聲衝鋒槍已經裝備我軍特種部隊,主要用於偵察、滲透和反恐行動。 本刊記者:黃俊 袁煒 文章來源:《輕兵器》雜誌2006年第7期
http://jczs.news.sina.com.cn/p/2006-08-30/0722393854.html
 
海外評測"國産仿M4(CQ5.56)半自動卡賓槍
 
    本文作者是一位旅居加拿大的華人。衆所周知,西方國家的槍支管理政策與國內有很大不同,所以本文作者有較多機會接觸世界各國的名槍。同時,身爲海外華人,國産輕武器自然也是其關注的重中之重。正是因爲有這樣的境遇,才有了在海外測評國産武器的機會,才有了本文。 
    在此還需補充的是,根據西方相關規定,進入民用市場的步槍不能設置或改造爲連發武器,故本文所指步槍均爲半自動武器。  
    有關“國産M4”的傳說已經流傳很長一段時間了。 
    國內媒體早在2005年就登載過這個“外貿版”CQ 5.56mm A型半自動卡賓槍的消息,其在2006年的某些國際軍警展覽裏面也亮過相。關于這支槍的制造品質衆說紛紜:有的說做得不錯,驗收標准非常高,准確性和可靠性都,整支槍的品質不比國柯爾特的原裝産品遜色;有的說做工很差,鋁合金強度、塑料加工水平以及表面處理都不過關。可惜這個瞄准西方民用槍市場的産品生不逢時,受到國政府的進口限制,至今仍然無法在國這個全球最大的AR15類型槍械的市場銷售,因此我們無以得知國使用者的反饋意見。 
    與國相反,加拿大目前是中國産槍械的樂土。CQ 5.56mm A型卡賓槍的同宗“長輩”——仿M16的CQ M311步槍早已由溫哥華的利華槍店銷售了很長時間。利華槍店算得上是加拿大的一個很另類的槍店——老板從建國先生來自香港,他把大陸的出口槍械作爲一個主要的經營方向。當年就是他們首先把大陸産的、打著NORINCO(中國北方工業)商標的各種槍械帶到加拿大市場,爲這裏的槍友提供多種全新的選擇。從先生還親赴中國大陸,訪問軍工企業,並陸續取得部分新槍的獨家專營權,例如仿M16的M311步槍、92式手槍、97式步槍、97A式短步槍等。 
    但是,神秘的“國産M4”一直沒有露面。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因爲在北美的民用槍市場中,手槍總是M1911手槍最暢銷,而半自動步槍則幾乎被AR15所壟斷。這兩種槍都已經進入了“霸主”地位,衆多的生産廠家各顯神通,爭相推出自己的M1911與AR15,以求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國産的M1911型手槍進入得較早,聲譽也比較好,現在已經站穩了腳跟,還培養了許多本地的鐵杆愛好者,以至于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形,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北方M1911到貨了——別只買一支!”但是在ARl5的範圍內,國産CQ M311步槍造型古怪,而且也太長,銷售幾乎等于零。占領市場的幾乎清一色是美國貨。
    這就是爲什麽最近當我瀏覽利華槍店網站的時候,被首頁上的這一行大字所震撼:“即將到貨!中國産的M4卡賓槍!”國産M4終于來了!于是我立刻跑到利華槍店詢問詳情。從先生告訴我說他們確實訂了一批中國生産的仿M4卡賓槍。現在貨還沒到,但是店裏有一支中國廠家提供的樣槍,可以讓我拿去看看。我問是否可以借給我到靶場試打一下?從先生很爽快地答應了。 
    第二天早上,我又來到槍店,並向從先生問起“國産M4”的預計零售價。他說價格還沒有定下來,不過,估計會在1000加元以下。由于美元的貶值,這半年以來在加拿大市場上,美國制造的AR15都紛紛從每支1600美元降到1200~1300美元左右。爲了保持絕對的價格優勢和競爭力,確實有必要把處于品牌弱勢的國産M4保持在1000加元以下的水平。 
    我把國産仿M4卡賓槍放在槍店的工作臺上,打算先對它進行簡單分解,看看內部構造,然後下午再拿出去試打。我把自己的Rock River Arms ARl5(以下簡稱RRA)也拿來了,以便作個比較,看看國産M4和美國的中檔ARl5究竟有哪些差別。 
    外觀處理 亟待提升 
    我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機匣上面的廠徽。和大多數中國出口槍械不同,這支槍上面沒有打北方方公司的商標NORINCO,而是打著CQ的標志。這個標志可以說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一個扁三角形,“CQ”兩個字母嵌在中間。這與形形色色的美國槍廠的廠徽比起來差異很大。我猜想也許因爲這個槍廠是國營兵工廠,並不太在意産品的行銷和形象。商業槍廠非常看重的徽號,對于國産M4的生産廠家來說似乎並不在意。 
    槍的序列號是00005。既然這種槍早在2006年就已經問世,那麽這支可能就是廠家的第一批樣槍裏面的其中一支?有可能。 
    把這支國産M4拿在手上,我注意到其外觀完全和美國的AR15一樣。從“鳥籠”形消焰器,到配有隔熱片的圓形塑料護木、小握把、可拆卸式提把,直到後面的伸縮槍托,一切都完全一樣,再也沒有它的前任CO M311步槍的那些讓人詬病的“獨創造型”了。確實,在這個大家都可以合法生産AR15的時代,故意顯示區別已經沒有必要。更何況在CO M311步槍上,幾乎每樣特意不同的設計都受到了顧客的批評。很多人把槍買回去以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這些“難看”的零件拆下來,把正宗的M16零件換上去。無疑,這支仿M4采用完全和主流産品設計相同的策略,是明智的選擇。 
    因此我手裏是一支非常接近美軍M4A1的卡賓槍:368mm長的槍管,加挂M203榴彈發射器的接口,平頂機匣上的皮卡汀尼導軌以及可拆卸提把,可選擇6個不同長度位置的伸縮槍托。快慢機是民用的半自動版本,只有保險、射擊兩檔。塑料件的制造工藝都很不錯,比我的RRA的塑料零件加工水平還好一些。雖然可拆卸提把的寬度明顯比我的RRA寬一點,固定的旋鈕也大一號,但是這些都不是什麽問題。 
    從外觀來說,我覺得這支槍和美國造槍最大的區別在于鋁合金機匣的表面處理。美國各個槍廠的鋁合金機匣表面都經過打磨、噴砂、陽極硬化處理,以産生一個不太厚但比較耐磨的亞光深灰色表面。而這支國産M4的表面是純黑色的,很光亮,而且塗層較厚,看上去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噴漆,而不是陽極氧化處理。 
    對産品外觀的不重視,一直是國産外貿民用槍支的一個通病,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自己的價值。最近一些廠家作出了明顯改進,譬如雄鷹出口到西方的霰彈槍,由于表面普遍采用了細致的打磨和磷化處理,極大地提高了槍的精致和美觀程度,同時也使槍的檔次大大提升。但是在這支國産M4上面,我看到的還是多年前的那種又厚又亮、不甚平整的塗層。我希望這只是一支老樣品槍的表面,期待即將抵達的批量産品有更好、更美觀的處理方法。 
    國産M4隨槍配備一個鋁合金彈匣。除了也是亮黑色的表面之外,看上去和美國造的彈匣區別不大。但是在後來試槍的時候,這個彈匣頻頻發生上膛卡彈的狀況。我仔細看了一下,發現國産彈匣的右邊“唇”部長度不足,對槍彈/托彈板的包裹不夠完全,使托彈板的後部向上頂出了一點點,這樣造成了托彈板前低後高,無法保持槍彈的水平狀態,並會使右邊那發槍彈的彈頭稍向下傾斜,槍彈的上膛可靠性爲此大受影響。當我換用了別的牌子的彈匣後,這個問題就沒有再出現。彈匣可靠性一直是ARl5系列槍的弱點所在,看來國內廠家要注意提升彈匣的生産品質了。 
    內部剖析 同中有異 
    該槍的分解和普通的AR15系列完全一樣:把機匣前後兩個大銷子從左往右推出,上下機匣就分開了。分解的過程徒手就可完成,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從上機匣裏取出槍機框和拉機柄。對比RRA的拉機柄,國産M4的鋁合金拉機柄已經嚴重磨損,在摩擦較大的右側,表面的黑色塗層幾乎蕩然無存。看來拉機柄的耐磨度也不夠好。 
    從槍機框中取出槍機的過程也是完全相同的。把RRA槍機框和槍機和國産槍的放在一起比較,我發現RRA的槍機和槍機框是深黑色的氧化處理表面,而國産槍機是淺灰色的磷化處理表面;RRA零件的表面平整光滑,而國産的零件表面能看到一道道的刀痕,顯得比較粗糙,像是半成品;國産槍機的抽殼鈎比RRA的更粗壯一點。 
    此外,我還注意到這兩支槍區別于其他槍而呈現的不同特點,即兩槍都沒有采用“標准”的柯爾特M16/M4規格擊錘。國産槍擊錘加寬了不少,幾乎和槍機框的下開口同寬,目的是確保即使槍機框位置偏斜都能對擊針進行有效擊打。而RRA的擊錘則是比較窄的輕量“骨架形”設計,目的是減輕扳機力和改善扳機手感。 
    這兩個廠家對“原裝”擊錘作小的不同修改充分反映了他們不同的設計思路。中國廠家的做法是在零件加工較粗糙和配合精度不能保證的前提下,采用加大擊錘橫截面的做法以確保擊發可靠性;同時也避免了低敏感性的彈藥底火不發火的情況。但是,這個修改的後遺症就是擊錘質量較大,阻鐵簧也因此需要強化,扳機力相應就大了不少。 
    而美國的做法是在較高加工精度的保證下,大膽地把擊錘改窄改輕,以減輕扳機力,最終目的就是改善射擊精度。但是這樣做的前提就是必須配合高加工精度的上機匣、槍機框、槍機、擊針等零件,如果其中任何一個零件的規格有問題,或者說安裝了不能緊密配合的零件,槍就非常容易發生故障了。 
    另外,我也看到國産下機匣後部的快慢機部位特意大幅增加了厚度,估計這是爲了確保下機匣強度而專門做出的補強。據說國産鋁合金機匣的材料標號是T60-60,比美國的機匣材料T70-74的強度低一點。但由于鋁合金的質量較輕,這個厚機匣並不令人感到過分沈重。 
    除了這幾個有限的區別之外,這支國産M4與美國産的同類産品基本上是兼容的,而且大部分零件也可以互相通用。加拿大的槍友早已有把別的品牌的上機匣安裝到CQ M311步槍的下機匣上使用的先例,使用到現在也沒有發生過故障。因此我的推論是:如果把美國槍的上機匣和槍機安裝在國産槍的下機匣上,槍的動作並不會有什麽問題,只是扳機力會比較大;而如果把中國槍的上機匣和槍機裝在美國槍的下機匣上,有可能因爲擊錘較窄而出現擊發故障。所以第二種配合我並不推薦。 
    靶場試射 起伏跌宕 
    看完了內部零件,我給各個活動部件上了油,把槍重新組合起來。下午,槍店職員Jeremy和我一道開車去靶場試槍。我們先試50m距離,用覘孔瞄准,每次打5發彈。采用坐姿有依托射擊。我選擇的彈藥是雷明頓生産的0.223英寸口徑、彈頭質量爲3.66g、全金屬被甲的商業新彈。 
    槍操作起來的感覺也完全和普通的AR15一樣。但是扳機確實比較重,扣扳機的時候,手指要非常用力才能把扳機扣到底。這個緊要關頭的肌肉扯動會極大地影響射擊精度。這種超重的扳機我在幾支不同的國産槍上面部體驗過,似乎是國産槍比較常見的一個問題。有些是阻鐵的加工粗糙造成的,有些是彈簧過硬造成的,但這支槍主要是那個加大的擊錘造成的。 
    我和Jeremy輪流打了幾張靶紙,感覺都不太理想。從其中一張的靶紙看來,大部分彈孔相當聚集,但同時又有兩發飛得比較遠;而另一張顯得比較散亂,如同霰彈槍的傑作。總的來看,彈孔多數偏右邊,是典型的用力扣扳機引起的。 
    另外,射擊過程中,上面提到的彈匣問題導致幾次槍彈無法上膛。排除這種故障就必須卸掉彈匣,反複拉動拉機柄,才能讓頂住的那發槍彈掉下來。 
    最終,這個50m的射擊結果有點令人沮喪。Jeremy有點不甘心:“不如找一天我們再試一次?”我們決定下次換一種方式:給槍裝上光學瞄准鏡,打100m距離,看看這支槍在100m的散布如何,測試一下其MOA值(在100m距離上,散布圓直徑爲1英寸時,即槍的射擊精度爲1MOA)。這是目前廣泛采用的衡量步槍精度的方法,而且較容易理解。例如,美國的軍用M16步槍的精度一般是1.5~2.0MOA的水平。 
    一周以後,我和JeremyY,來到靶場。這次參加的還有他的左撇子朋友Jeff。我們采用的是一具2.5~10×40的Osprey光學瞄准鏡,十字加圓點分劃。 
    這一次,有了瞄准鏡的幫助,國産M4的表現比上次好了很多。在100m距離上,彈著點基本上都可以落在3英寸(76.2mm)範圍以內,即不大于3個MOA。但我相信這根槍管的精度接近1MOA應該是非常可能的,只是異常沈重的扳機力讓我無法有效地體驗這支槍的最好精度表現。 
    用國産M4射擊的過程令我感受頗深。我對准靶紙的正中間後,呼出一口氣,吸入半口氣,摒住呼吸,慢慢地扣動扳機。但扳機力較大,只好用力扣,此時十字線開始搖晃。努力穩定的同時,繼續扣扳機,這時遇到了第二重阻力,需要用更大的力量才能拉動。我的額頭冒汗了:“竟然還是加料兩道火?!”這時腦部已經開始缺氧,十字線也在不斷晃動。這個異常困難的過程在射擊RRA時並不會發生,在打國産97式步槍的時候也沒有發生。 
    我打了幾張靶紙。頭幾槍都可以打好,但是往往打到第四、五槍的時候就會出現由于控制力減弱而導致的“飛彈”現象。下面的靶圖裏,那兩個遠離“集體”的孔就是這種“飛彈”。所有的“飛彈”都有一個特征:偏到右邊,這就是最後擊發的瞬間右手食指用力扣扳機造成的。 
    後來,我放棄了每次打5發,改打3發,終于避免了“飛彈”的再度出現。最好的一次是3發散布剛好在1英寸(25.4mm)多一點點,就是接近1MOA了。我不敢繼續打下去,來個“見好就收”。 
    本來,我對這支槍的試用和體驗算是到此爲止了。但是對于一支出生于“突擊步槍”家族的半自動步槍來說,只是坐著打靶似乎對它很不公平。剛好在那個周末,本地的TMSA射擊俱樂部舉辦“戰術步槍比賽”。我又邀請Jeremy和Jeff兩人帶國産M4參加,讓這支槍和其他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半自動步槍同場競技,算是給這支槍最後一個考驗吧。 
    “戰術步槍比賽”是一種類似IPSC的多場景、多目標的自由式快速射擊比賽,計分方法是靶上得分除以時間,要求參加的人盡量以最短的時間,盡量准確地打中目標的最高得分區域。但如果發生脫靶或者誤中“人質”(不同顔色的幹擾靶),則會被罰分。比賽的射擊距離從5m到100m不等。在這種比賽中,有各式各樣的半自動步槍參賽,除AR15類型的以外,這次我們也看到SKS、SIG 552、伯萊塔C×4等參賽槍支。
    這場比賽我還是用我的RRA,並配用Eotech公司的激光全息紅點瞄准鏡及輕量競賽型扳機。Jeff使用國産M4,再加上Jeff是個左撇子(槍的彈匣解脫按鈕在右邊,抛殼也在右邊),這場競爭似乎並不公平。 
    然而經過一個100m遠距離場景、兩個40~50m的中等距離場景以及一個近距離CQB場景以後,我發現我的分數竟然落後于Jeff。很不幸,我爆了一個“人質”的頭,被扣了10分。另外有一個彈匣沒有插牢,也被迫花了點時間來排除故障。而Jeff一直打得很順利,沒有什麽失誤和意外。比賽結束,Jeff最終得了總分第4名,而我只排在第7名。 
    比賽後,我很不甘心地借過國産M4,重新把最後一個CQB場景再打一次。原來,在這種有壓力的快速射擊環境下,扳機力的因素變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支槍的手感、操作、瞄准、後坐等都和典型的ARl5毫無區別。Jeff勝出的原因很簡單:他比我打得更快更准,而且犯的錯誤更少。 
    尚有差距 仍需努力 
    到此爲止,我對國産M4的試用體驗結束了。總結起來,這是一支比較“忠實”地仿制美國M4A1卡賓槍的半自動版本。它與其他廠家的AR15系列基本兼容,內部結構、操作用法也完全一樣。可惜槍上面帶有一些典型的“中國制造”特色,例如粗糙的表面處理和內部零件以及沈重的扳機力等。但是只要使用好的彈匣,這支槍的動作可靠,而且槍管的精度非常不錯。 
    希望生産廠家將來可以根據市場需求提供一個改進的版本——一支不僅僅是能用,而且是好用、精致的槍。這是國産槍能否在西方民用槍市場“登堂入室”的關鍵。到目前爲止,國産槍主要還是依靠模仿、低價格作爲擴大市場份額的工具,但是對長期發展來說,優秀的産品設計和可靠的品質是更重要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7cf2b0100ei2i.html
 
M16與M4步槍的辨別 附M16步槍發展史

  M16是美國軍方給由阿瑪萊特AR-15發展而來的步槍家族指定的代號。它是一支突擊步槍,使用北約標准的5.56毫米彈藥。M16曾經是1967年以來美國陸軍使用的主要步兵武器,也被北約15個國家使用,更是同口徑中生産的最多的槍械。M16是一支輕巧的5.56毫米風冷氣動彈匣步槍,同時具有由直接碰撞氣動操作啓動的轉動式槍機。它由鋼,鋁以及複合塑料制成。M16主要分成三代。第一代是M16和M16A1,于1960年代裝備,使用美軍M193/M196子彈,能夠以半自動或者全自動模式射擊。第二代是M16A2,在1980年代開始服役,是用來發射比利時M855/M856子彈(北約5.56毫米)的。M16A2可以半自動射擊,也可以以最多3發進行點放射擊。射擊模式是由槍支一側的選擇開關決定的。最後,M16A4成爲美伊戰爭中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標准裝備,也越來越多的取代了之前的M16A2。在美國軍隊中,M16A4與M4卡賓槍的結合使用仍在逐步取代現有的M16A2。M16A4具有配備護木的四個皮可汀尼滑軌,可以使用光學瞄准鏡,夜視鏡,激光瞄准器,握柄以及手電筒。 
  隨著M16A2的研制成功,美軍也開始考慮爲特種部隊研制發射SS109/M885彈的新型卡賓槍了。就像M16A2一樣,這種新型卡賓槍也是根據海軍陸戰隊的需求而在1983年開始設計的。當時海軍陸戰隊的武力偵察連(ForceRecon)正式裝備的小型肩射武器只是M3A1“注油槍”(非正式使用的是XM177E2),而裝甲車組成員也是使用M3A1,海軍陸戰連認爲應該爲這些人提供一種卡賓槍。最初柯爾特公司爲海軍陸戰隊研制的M16A2卡賓槍基本上只是把M16A2上的改變應用到653型卡賓槍上,即更換了1/7纏距的14.5英寸(368mm)重型槍管,改用M16A2消焰器,用3發點射代替全自動射擊,改用M16A2的機械瞄准具。這種M16A2卡賓槍在1985年完成設計,柯爾特公司的型號編號爲720型,而在軍方的測試計劃中稱爲XM4。但國會否決了海軍陸戰隊的XM4采購預算,結果武力偵察連不得不采用海軍的HKMP5-N沖鋒槍來代替老舊的M3A1沖鋒槍,而其他的美軍特種部隊則在1988年開始使用的RO727等其他M16A2卡賓槍。美國陸軍的試驗與鑒定司令部(TECOM)在1986年4月重開XM4卡賓槍的研制工作和第2階段試驗。經過進一步試驗和改進後,XM4在1991年3月被正式定型並命名爲“美國5.56mm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口徑M4卡賓槍”(TheUnitedStatesCarbine,Caliber5.56mmNATO,M4)。M4與其他M16A2卡賓槍最明顯的區別特征是其槍管在距離准星座前25mm的位置上加工了一個縮頸的形狀,這是在後來的試驗中爲了挂裝M203榴彈發射器而作出的改動。爲了能夠挂裝原有的M203榴彈發射器,M16A2在護木內的槍管直徑與M16A1是相同的,但卡賓槍的護木較短而護木外又采用M16A2式的厚槍管,因此柯爾特的工程師就在護木外的槍管中段加工了這個縮頸,這樣就能挂裝M203榴彈發射器。固定槍托也能裝上去用,但在美軍中並不常見有這樣做的。1994年,柯爾特公司在M4基礎上改進爲M4A1,編號927,最早稱爲M16A3卡賓槍,是爲美軍特種部隊生産的。M4A1的主要改進是把原來固定式的提把改爲可以安裝不同瞄准裝置的RIS導軌,另外配有一個可以安裝在RIS導軌上的移動式提把,這也是M4和M4A1在外形上的明顯區別。
  由此可以看出M4是M16的小型輕量化的發展型號
  步槍發展史 
1955年,擔任美國仙童發動機和飛機制造公司阿瑪萊特(Armalite)分公司射擊比賽武器和救生槍主任工程師的尤金?斯通納(Eugene Stoner)開發了一支采用瑞典AG42楊曼步槍的導氣管(也稱爲氣吹式)原理、口徑爲7.62mm的自動步槍,命名爲AR-10。AR-10的設計無論是材料還是外形在當時看來是相當前衛的,機匣采用鋁合金,直槍托與小握把采用工程塑料,槍管是鋁制的,內套不鏽鋼襯管,只有槍機和槍機框是采用鍍鉻鋼制件,空槍重僅3.4公斤。當然,前衛不一定都是好的。1956年,AR-10參與美國陸軍的選型試驗,在試驗過程因槍管過熱導致槍口裝置松動,連續撞擊鋼襯管而嚴重開裂,于是被取消資格。AR-10的設計組把AR-10按比例縮小成口徑爲.222的自動步槍,只用了6個月時間就提交了6支樣槍由阿伯丁試驗場評審,後來口徑又改爲.223(5.56mm),當時是1957年。除了口徑外,AR-15的槍管改爲全鋼制槍管,並采用短的棒狀消焰減震器,原本位于提把內的鈎型拉機柄改成提把後方的T型拉機柄,其他方面則與AR-10基本一樣。 
  在1964年2月8日,美國空軍把XM16正式命名爲“美國5.56mm口徑M16步槍”(United States Rifle, Caliber5.56mm, M16)。由于AR-15的拉機柄只有拉動槍機功能,不能助推,而槍機比較輕,慣性小,一旦因爲某種原因使槍機不能複進到位,槍機就無法閉鎖,出于對這個問題的擔憂,陸軍采用的試驗型就在M16上增加了槍機輔助閉鎖裝置(槍機到位助推器,或稱呼爲“輔助推機柄”),並命名爲XM16E1。所以XM16E1與M16的區別在于其機匣右側有沒有一個活塞狀的輔助推機柄,而且M16的機框表面光滑,而XM16E1的機框右側表面加工有多道凹齒,以便與輔助推機柄作用,萬一槍機沒有複進到位,可用手按壓這個輔助推機柄,把槍機向前推到位。其實在當時,柯爾特、空軍、海軍陸戰隊和尤金?斯通納認爲沒必要步槍上增加這個使采購單價增加4.5美元的複雜裝置,而且也認爲這個裝置沒有實際好處。(QBQER或C2KER都熟悉的丁總大人,他的Bushmaster M4打了無數子彈也從未使用過這個裝置,當然靶場的環境是要比軍隊幹淨得多,而且老百姓維護自己的愛槍也可能比士兵維護政府的財産要勤快得多,但我未能找到這個裝置實際使用頻率的相關調查信息。)無論這個受到爭議的“輔助推機柄”裝置是否有效,三年後陸軍還是在1967年2月28日訂購了有這個裝置的840,000支的XM16E1(另一些資料指柯爾特在1966年6月16日獲得這份價值約91,700,000美元的合同),並正式命名爲“美國5.56mm口徑M16A1步槍(United States Rifle, Caliber 5.56mm, M16A1)”(另一些資料說M16A1是在1967年2月23日正式命名)。 
  但是在1965年至1967年期間,XM16E1在越南的戰鬥中暴露出許多問題來。對于AR-15能成爲M16,以前在越南初期的問題頻生,M14都可謂“功不可抹”,事情還要從1950年代說起。在北約進行“彈藥通用化”即要在北約內統一槍彈口徑時,美國認爲T65式7.62×51mm槍彈射程遠、穿透力強,堅決反對任何降低威力的小口徑彈藥,美國憑盟主地位施加強硬影響,使北約在1953年正式決定T65彈爲北約制式彈,美軍的制式步槍也選定了春田T44,並定型爲M14。M14剛剛裝備部隊便立即在越南戰場投入使用,在越南的叢林山區中,M14的缺點暴露無遺。M14全長1120mm,帶實彈匣時全重4.54kg,由于7.62mm槍彈威力大,在全自動射擊時後坐力非常大,射手不容易控制,射擊精度很差。最不能忍受的是在越南戰場上配發的M14都安裝了快慢機鎖(參見M14/M14A1的介紹),士兵只能半自動射擊,在AK47強大火力的壓制下,使用M14的美軍士兵苦不堪言。此外由于步槍和彈藥都太重,通常在巡邏任務中的單兵攜帶的彈藥量不超過100發子彈。其實M14也並非是一支一無是處的槍,它只是一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被錯誤使用的槍而矣。假如1960、70年代的美軍並不是在潮濕陰暗的越南叢林裏面,而是在開闊的中東沙漠打仗的話,那麽現在美國大兵手上的武器估計仍然會是中、遠程威力和精度俱佳的M14。但偏偏美國就是要幹涉越南事務,而不是中東,因此,在越南戰場上的美軍迫切地需要一種比M14更適合叢林環境的步槍。XM16E1全面配發到部隊後首次在戰鬥中登場是在1965年11月越南德浪河谷(Ia Drang)的戰鬥,而且表現得相當好。哈羅德?G?摩爾(Harold G. Moore)中校(後升爲中將)在報告中寫道:這次勝利是由“勇敢的士兵和M16帶來的”。(題外話:哈羅德?摩爾與當時的隨軍記者約瑟夫?L?蓋洛威合寫了一本關于德浪河谷戰鬥的回憶錄,書名爲《我們曾經是年輕的士兵》,該書在2002年被拍攝成同名電影,由梅爾?吉布森主演。)但當XM16E1配發的數量在逐漸增加的時候,其名聲都也在逐漸變得更壞,從1966年秋天開始,越南戰場上頻頻傳出M16出現故障的消息,許多關于戰鬥失利的報告都提到該槍的問題。在1967年5月,一名海軍陸戰隊員所寫的家信中就有這樣的內容:“我今天上船時剛好收到了你的信。從上個月的21號到今天我們都在實施一次行動。目前敵人傷亡很大,而海軍陸戰隊的傷亡比較輕微所以我才能回到基地看報紙。讓我給你一些統計數字看看爲什麽說傷亡輕微。在我們營裏失去了接近1400人,有半數的人能回來。我們連裏失去了250人,有107人回來。我們排裏失去了72人,有19人回來。我想我的運氣到頭了,他們(死神)最後也會找上我的。可是,我只是被一塊小彈片打中了。我希望我的夥伴們都可以說這樣的話。……信不信由你,你知道是什麽東西殺了我們大部份的人嗎?是我們自己的步槍。在我們離開沖繩島之前,我們全部都配發了這種新式步槍——M16。實際上我們發現幾乎每個人的死的時候都在維修他的步槍——因爲他的步槍出故障了。有一位跟我們在一起的女記者拍下了這些照相,五角大樓發現後不讓她公開這些照片。他們說不希望會影響到美國公衆的情緒。這不是很可笑嗎?”
柯爾特公司立即派出幾個專家小組奔赴現場,美國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美國步槍手》雜志等也派人前往調查、采訪。當時M16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彈膛污垢嚴重、卡殼、拉斷彈殼、彈匣損壞、槍膛與彈膛鏽蝕、缺少擦拭工具,尤其在惡劣條件下,情況更爲嚴重。此時,由凱薩琳?利萊(Catherine Leroy)拍攝的這些照片在巴黎《競賽》雜志上公開,消息傳到國內,一片嘩然,批評M16的浪潮此起彼伏,尤其是反對采用小口徑的人推波助瀾、添油加醋。
  這些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越南氣候潮濕,溫度高,若不注意擦拭維護,很容易使槍生鏽,但將改用步槍彈發射藥是主要原因。M16原本所用的M193槍彈原裝杜邦公司的IMR4475單基管狀藥,這種藥燃速快、壓力曲線升得快、殘渣少。不久,杜邦公司通知陸軍說他們無法大量生産IMR4475。1964年1月,陸軍決定采用奧林公司的WC846雙基球形藥,他們認爲這種發射藥易于生産,成本低,而且燃速慢,降低了峰壓,有利于提高槍管壽命,而且原本T65槍彈也是使用這種發射藥的。但事與願違,M193彈采用WC846藥後便出現了很多問題:球型發射藥燃燒後會在M16的槍管和導氣管中留下一些粘粘的殘渣,由于槍管沒有鍍鉻,而導氣系統又沒有相應的維護裝備和適合的潤滑物,因此很難迅速使步槍恢複正常使用狀態;由于球型發射藥的彈道特性導致導氣孔的壓力,加上緩沖裝置重量很輕,M16的全自動射速從正常狀態下的每分鍾750-850發大大提到到每分鍾850-1000發;另外由于槍機開鎖時剩余膛壓高,殘渣也增加了膛壁與彈殼之間的磨擦力,因此經常出現卡殼和斷殼現象;此外,對M16的生産全過程缺乏一個有效的管理體制導致的質量問題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除上述原因外,裝備M16的部隊缺乏必要的訓練和指導以及缺少維護裝備也導致M16在戰鬥中出現了很多戲劇性的故障。斯通納系統的優點是槍機和機框形成的“活塞”在槍膛軸線上運動,這樣槍機組在運動過程中質心變化小,不會對精度造成不利的影響,而且沒有獨立的活塞也使得結構簡單和減少活動部件。但該系統的缺點是火藥氣體直接進入槍機組,很容易在槍機組內積碳,因此,M16需要經常清潔和潤滑以確保其可靠運作。使事情變得更糟的是,軍隊被告知這種太空時代的武器不必清理,因此沒有配備相應的維護裝備。如果仍然用最初的IMR發射藥這倒可能是真的,但偏偏現在使用了比較“髒”的球形藥。結果,M16經常在戰場上卡殼。
  但不管是什麽原因,現在對于M16的爭辯再一次風起雲湧,斯通納的最新設計斯通納63武器族被送去越南試驗,而SPIW的鋼矛試驗武器計劃被重啓。幸運的是,這一次對待M16的問題卻表現得比對待M14要冷靜得多。針對M16在戰鬥中表現出來的問題,一個由國會組成的委員會于1967年5月15日開始著手調查,首席代表是密蘇裏洲的民主黨員理查德?伊薩霍特(Richard Ichord)。他在本寧堡和彭德爾頓營進行測試觀察M16的故障,並直接專程前往越南評定問題,調查委員會在1967年6月下旬提交報告,陳述“看上去所謂問題重重的M16其實是一支非常優秀的步槍,其在應用中發現的種種問題均由部隊內部管理不善所致。”
  但抽殼困難和射速的問題是由設計的缺陷引起。爲了解決設計中的一些問題,M193彈中容易産生殘留物的含鈣元素的碳酸鹽的含量由原來的1%減少到0.25%,這樣就使M16導氣管的堵塞現象減少了一半,抽殼困難的現象也得到了解決。柯爾特公司也對M16本身進行了改進,例如重新設計緩沖器(即複進簧導管),使射速降低到正常狀態;設計一種維護工具以及新的槍托,使清潔工具能貯存于步槍內;膛線纏距由14英寸改爲12英寸;嚴格控制生産工藝,提高産品質量。最後,還制訂了一項“應該如何正確地維護M16”的龐大訓練計劃,並印制了一份連環漫畫式的步槍維護手冊發給士兵,這項措施是關于操作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法。
  也許對M16A1的最重要的變化是彈膛鍍鉻,後來幹脆槍膛完全鍍鉻。這項改進其實早在最初的“齊射”計劃時已經提出過,但由于不劃算而被放棄。當時還沒有可靠的方法去給直徑小的.224槍管鍍鉻。鍍鉻的真正價值在于防止彈膛腐蝕,當彈膛內由于鏽斑、沙、污垢、或機械加工痕迹會增加摩擦系數,粗糙的彈膛加上約翰遜/斯通納式槍機缺少預抽殼動作、以及5.56mm彈的彈殼錐度過小,許多士兵發現經常在打了第一發彈後就會粘膛。而槍膛鍍鉻後則不容易生鏽,而且也減少了摩擦,彈膛內殘留的污垢很容易隨著擠壓動作與彈殼一起抛出。 http://bbs.news.163.com/bbs/mil/1398745.html

圖解步槍構型發展簡史
pp1
步兵武器從冷兵器時代進步到火藥時代後,最大的一次變革就是從前膛槍變為後膛槍,改從槍枝後方裝填在工廠就封製生產好的子彈。這樣的便利進彈方式獲得大家採用後,槍枝的構型也就幾乎固定下來,很少再有大幅的改變。從一戰時期的春田式步槍,到二戰時期的M1步槍,其實外型都長的差不了太多,德國人甚至從一戰就愛用毛瑟步槍系列直到二戰中後期為止。這些步槍的外型特徵,都是準星、罩門直接裝在槍管主體上,眼睛的射擊瞄準線比後方的槍托高。這樣設計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人是眼睛長在頭上,而頭又長在抵住槍托的肩胛骨之上,這樣的構型讓發射者可以方便的將槍托抵在肩胛骨上,輕鬆的用眼睛來瞄準目標。而這種經典的設計也延續到二戰結束後,冷戰兩大陣營所使用的步槍,都採一樣的構型設計,如圖一的AK47與圖二的M14。
pp2
但是這樣的設計,卻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點,就是在射擊中會有槍口上揚的問題。問題發生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這樣的構型設計,會在射擊時產生一個力矩,如圖三、圖四所示,使槍枝本身以槍托為支點,向上方跳動。圖三、圖四已經盡力用簡易圖解來表示,國中力學那一章沒有學好的人,請好好反省一下為什麼當初上課時沒有認真聽講。這樣的問題在過去只能全手動射擊,一次只能發射一發子彈,還要自己拉槍柄退彈時,問題還不大。因為退彈完再次射擊時,比較盡責的士兵會再次瞄準目標,將槍口位置回覆到射擊前的狀態。但是當步槍來到半自動射擊的時代,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會自動退彈的半自動射擊步槍,使得士兵射擊的速度加快,但是卻也讓懶惰或是驚慌的士兵在作戰時,隨意浪費子彈。結果只有第一發、第二發子彈有朝目標方向射擊,剩下的子彈在槍口上揚的問題下,都射向天空,根本打不到敵人。特別是在全自動突擊步槍登場後,這樣的問題更加的嚴重,因為士兵往往一扣板機就把整排彈筴打光,累積的後座力會讓槍口大幅上揚,加上當時的步槍多數採用大口徑的7.62子彈,後座力相對較大,這個問題已經不是士兵可以控制。其中AK47在全自動射擊時,這樣的問題更是異常的嚴重。這讓解決這個問題成為了下一代步槍發展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pp3
當時提出的解決方案很多,但是歐美國家選擇改變下一代步槍的構型,打算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問題。解決的方法就是將槍托的位置提高,讓槍托支點與槍管位於同一直線上,這樣使射擊時的後座力直接通過槍托的支點,結果就是讓力臂變為零,依照力矩的公式,力臂為零,力矩也就為零,成功解決了後座力造成的槍口上揚問題。但是由於人的眼睛比肩胛的位置還要高,所以這樣的構型就要將瞄準線加高。設計者於是巧妙的將後方罩門裝在加高的提把上,同時將前方的準星加高,使得射擊瞄準線變高,解決了這個問題。而這種設計也成為了後來步槍最主流的構型,除了美國的M16系列以外,也獲得許多不同槍廠的相繼採用。而這個整合了罩門的提把,也成為了M16步槍最大的外觀特徵。
在前文中談到改變槍托的位置,解決了舊有步槍構型會有槍口上揚的問題,由於成效顯著,很快獲得多數步槍在設計時所採用,不只M16步槍之後的M4槍族繼承了這樣的設計理念,包括英、法、德各國的新式通用步槍也都紛紛採取這樣的構型。其中又以法國的FAMAS突擊步槍搞到最誇張,如圖八所示,整合了瞄準單元的超大提把,成為了這把部步槍的最大外觀特徵。
pp4
法國的FAMAS突擊步槍之所以會採用一個這個大的整合式提把,除了因為改變槍托位置,而必需要增高瞄準線以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把步槍也採用了所謂的「無槍托式設計」。所謂的無槍托式設計並不是說完全取消了槍托,而是指將進彈位置移至扳機握把之後,這樣會使槍機的位置大幅向後移動,藏在槍托裡面,讓槍托不再只是單純的槍托,也因此這樣的構型設計被稱為「無槍托式設計」。在圖九與圖十的比較之中,就可以看到M4的彈筴位置在扳機握把之前,而FAMAS的彈筴位置則位於板機握把之後。
pp5
「無槍托式構型」的最大好處,就是在槍身長度不變下,能讓槍管變長,如圖九與圖十的比較中,黃線部份代表的就是槍管的長度,很明顯的採用無槍托式設計的步槍會擁有較長的槍管。一般來說,在特定的口徑比例下,槍管能夠越長是越有利的,因為槍管越長,火藥爆炸後膨脹的氣體,對子彈彈頭所做的功就越大。這一點看不懂的,請自行回家翻閱國中物理課本。這也代表彈頭的初速就越高,其射程與射擊威力也會越大。加上給予彈頭穩定彈道的是槍管中的膛線,因此槍管的長度適當的增長對於射擊的精確度,也會有提升。這也是為什麼在二十世紀初期時的步槍,都有非常長的槍身,有時上了刺刀甚至比身高較矮的士兵還要高。其原因也在於當時的步槍設計者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增長槍管的長度。
pp6
只是隨著作戰思維的改變,造槍工藝的突飛猛進,步槍的長度是越來越短,最後甚至在走向突擊步槍的時代後,短槍身蔚為設計的主流。在這樣的情況下,採用無槍托式的設計,一方面可以兼顧短槍身步槍的作戰攜行便利性,又能兼顧槍管的長度,算得上是非常聰明的設計。只是世事往往有一好沒兩好。這種無槍托式的設計雖然也受到極多國家的青睞,如英國的L85 A1、獲得澳洲與紐西蘭軍方採用的奧地利產品AUG等。只是這樣的構型並沒有一統江山,比如美軍就選擇仍然採取較傳統構型的M4槍族,這也間接影響到採用美式裝備的美國盟邦。
「無槍托式設計」的最大問題點,就在於這樣的設計,因為扳機握要位於彈筴之前,因此往往把扳機握把的位置前移到槍身的中段,結果就會讓射擊者的射擊重心也跟著向前。射擊者的重心改變造成了幾個重要的問題,包括一般士兵剛剛換裝這種步槍時,會非常的不適應,需要一段時間進行新的射擊訓練,同時因為槍機位於後方的槍托部位,導致拋彈口的位置也非常後面,左撇子在射擊時,滾燙的彈殼跳出來時很容易直接砸在射擊者臉上,非常的危險。雖然有些槍廠有推出改裝套件,但是畢竟非常的麻煩,這也成為這種槍枝構型的最大缺點之一。
pp7
此外射擊者的重心向前移以後,槍枝從罩門到準星的瞄準線長度也就變短了,這可以從圖13與圖14的比較中清楚的看到,這兩種不同構型在瞄準線長度的差異。結果就是讓採用無槍托構型的步槍,必需要採用各種方式來彌補這樣的缺點。有錢的國家就會採購瞄準鏡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替每一個士兵所使用部槍採購瞄準鏡,是非常燒錢的,而且瞄準鏡這種東西的損壞率往往非常高,澳洲軍方就飽受其苦。沒有打算燒錢的國家則通常會採取一型的整合式瞄準單元,希望用便宜的手段來提高士兵在瞄準時的精確度。這也就是前段說到法國的FAMAS步槍,為什麼會搞一個這麼誇張提把的原因。
圖13與圖14除了是兩種不同槍械構型的對比以外,同時也是兩岸下一代步槍的對比圖。台灣已經逐步換裝T91,而中國的第一線部隊也開始採用95式步槍,以淘汱過去仿俄系的舊型步槍。兩種步槍的對比文章並不罕見,但是若說T91採用的是比較傳統的構型,在性能方面就居於先天的劣勢,則又未免太過武斷,因為兩種構型其實各有其優劣之處。而本文也是因為網友提問,因此大略介紹一下這兩款不同構型步槍的背後設計原因,與其發展的脈絡關係。
http://sophist4ever.pixnet.net/blog/post/27142000-

解放軍新一代智能步槍列裝 2012-04-10 

據環球網報道,一些中國網絡軍事論壇也展示了兩張關于某型單兵綜合作戰系統的介紹手冊圖片。圖中一種被稱爲單兵綜合作戰系統火力子系統的新型槍械正在解放軍陸軍的基層部隊進行測試或試驗,這種新型武器的外形類似于美軍的XM-29 OICW單兵戰鬥武器。
據圖片附文介紹,該型單兵綜合作戰系統是以單兵爲基本單元,應用多種先進技術的高技術士兵裝備系統,該系統可全面增強單兵的火力、機動、通信、觀瞄和防護能力,使每一個士兵都成爲有效的火力攻擊單元,既能獨立作戰、又能協調機動,全面提高單兵作戰效能,使士兵有條件在未來信息化戰場上贏得優勢。
該系統全長不大于950毫米,全槍質量不超過5千克,火力子系統爲步、榴、霰合一武器,可發射5.8毫米槍彈和20毫米空炸榴彈,能對付多種目標。
從已知的細節來看,這種單兵武器系統大致類似于OICW,可能采用了20毫米可編程榴彈和先進的綜合光電系統。其槍械部分類似于已經在部隊服役的03式突擊步槍,可能是爲了降低成本或者降低設計難度的一種考量。
理想單兵戰鬥武器(Objective Individual Combat Weapon,簡稱OICW),已經由美國陸軍正式命名爲XM29。XM29是爲“陸地勇士”(Land Warrior)開發的單兵戰鬥武器,也是陸軍的“未來戰鬥系統”(Future Combat System)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http://slide.mil.news.sina.com.cn/slide_8_199_14542.html

美軍智能步槍子彈就像手榴彈 2010/12/06

 
美軍日前開始將一種新型的未來步槍投放在阿富汗戰場,這種步槍的「智能子彈」可經編程,在飛行固定距離後爆炸,如同會飛的手榴彈,讓躲在掩體後的敵軍「無藏身之地」,美軍今年將購入12,500支XM25步槍。 
這種新式的XM25型步槍,有效射程達2,300英尺(約700公尺),25毫米的「智能子彈」內含晶片,能夠接收來自準星的無線電訊號,知道與目標之間的確實距離。假使敵人躲在牆後,可設定子彈在飛越牆後1公尺,在敵人身旁引爆,準確的摧毀敵人的戰力。 
研發XM25的製造商Alliant Techsystems表示,目前這種步槍配置的是高效能炸藥,未來將考慮研發爆炸威力更小的彈頭,旨在擊昏,而非殺敵。
http://hk.epochtimes.com/10/12/6/128641.htm

 
 

台長: 阿楨
人氣(7,152) | 回應(1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其他陸軍 |
此分類下一篇:美軍狙擊槍
此分類上一篇:法國FAMAS 步槍

AK-74
AK-74式5.45mm突擊步槍

  AK-74式5.45mm突擊步槍於1974年11月7日在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首次露面。它是1949年裝備的AK-47式和1959年裝備的AKM 7.62mm突擊步槍的進一步發展。該槍有多種變型槍,包括標準型AK-74式、短管型AKC-74式、衝鋒槍型AKC-74У式和改進型AK-74M式,已成為一個槍族。除步槍外,AK-74式槍族中還包括採用重槍管和大容量彈匣的輕機槍型PПK-74式及其各種變型槍。
  AK-74式突擊步槍于70年代初裝備蘇聯軍隊,逐步取代AKM 7.62mm突擊步槍。東歐一些國家也裝備有此槍,並作了某些改進。民主德國曾特許生產過此槍,採用鋼制槍托和一些塑膠件。保加利亞的變型槍採用硬木槍托。羅馬尼亞不僅裝有前握把,而且有3發點射控制機構。匈牙利的也有點射控制機構。阿聯酋、約旦和敘利亞軍隊中也裝備有AK-74式突擊步槍。
  目前該槍仍在生產。
  結構特點:
  AK-74步槍結構簡單,動作可靠;品質小,便於攜行;開火反應時間快,命中率高。而且採用的5.45mm槍彈品質小,長徑比較大,彈形係數好,命中目標後容易翻滾造成嚴重的創傷。
  1.槍
  該槍以AKM 7.62mm步槍為基礎,兩槍自動原理、閉鎖機構、供彈方式、擊發發射機構等完全一樣。但主要區別在於:AK-74式步槍槍機品質有所減小,拉殼鉤和彈匣材料有所改進。最重要的是增加了一個高效的槍口裝置。它的主要特點是:
  槍管口徑減小,纏距縮短,膛內鍍鉻。口徑減小,以利於發射5.45mm小口徑槍彈;纏距縮短,利於提高彈丸初速,增大彈丸飛行穩定性。
  新的槍口制退器結構複雜,呈圓筒形,前端兩側各銑有一直切缺口,後端右上方開有3個小孔。根據氣體動力學原理,自槍口噴出的火藥氣體在槍口裝置中進行兩次衝擊、兩次膨脹,並有部分氣體從右上方3個小孔噴出,因而具有制退和減震的綜合作用。兩次衝擊可以制退,兩次膨脹可以消焰,向右上方噴出氣體可以減輕槍口射擊時上跳,這也利於提高射擊精度。AK-74M式的槍口裝置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做了改進,它有兩個敞開的氣室,擦拭保養時不必從槍管上取下。
  槍機框較大而槍機較小,兩者品質之比為6∶1。按照力學原理,槍機框與槍機品質之比越大,自動機後坐減小得也越大,這樣,對提高射擊穩定性和命中精度有利。
  彈匣由金屬改為玻璃鋼,模壓成型,易於大量生產。這種彈匣強度高,堅實耐用,曲度減小,側面無突筋和凹槽,外表平滑,但品質不小。
  槍托有鋼制槍托和木制槍托;有的是固定槍托,有的是折疊槍托。鋼制槍托系用鋼板衝壓點焊而成,結構簡單,製造方便,工藝性好;固定木槍托的底板上有不光滑的肋狀筋,而且木托兩側加工有長約100mm、寬19mm的槽,以作為識別標誌。AKC-74式步槍採用衝壓的鋼制骨架式折疊槍托,向左折疊。AK-74式步槍的小握把用模塑製成,護木用層壓木板製成。改進型AK-74M式的上、下護木用塑膠製成。
  AK-74式上裝有雙刺刀卡筍,一個在活塞筒下方,另一個在準星座下方。前者在取下槍口裝置安裝空包彈發射器時使用,後者則在帶槍口裝置的情況下使用。全新設計的刺刀全長273mm,其中刀身長150mm,連同刺刀鞘總品質480g,可當鋼絲鉗、鋸使用。導氣箍下方有一凸起,用以下掛БГ15/25榴彈發射器。由於取消了原來的附加固定板和插銷,而使槍掛榴彈發射器掛裝更加簡便、牢固。
  2.瞄準裝置
  該槍的瞄準具與AKM的基本相同,不過現在可以配裝光學瞄準鏡。
  3.彈藥
  該槍使用5.45mm槍彈。
  性能資料
  AK-74式 AKC-74式 AKC-74У式 AK-74M式
  口徑 5.45mm 5.45mm 5.45mm <5.45mm/td>
  初速 900m/s 900m/s 735m/s 900m/s
  有效射程 400m 200m 200m 400m
  自動方式 導氣式 導氣式 導氣式 導氣式
  理論射速 650發/min 650發/min 600發/min 600發/min
  閉鎖方式 槍機回轉式 槍機回轉式 槍機回轉式 槍機回轉式
  發射方式 單發、連發 單發、連發 單發、連發 單發、連發
  供彈方式 彈匣 彈匣 彈匣 彈匣
  容彈量 30發 30發 30發 30發或45發
  全槍長
  固定式槍托 930mm
  折疊式槍托
  槍托打開 930mm 675mm 940mm
  槍托折疊 690mm 420mm 700mm
  槍管長 400mm 400mm 200mm 400mm
  膛線 4條,右旋,纏距196mm
  全槍品質(不含彈匣) 3.3kg 3.2kg
  瞄準裝置
  準星 柱形 柱形 柱形 柱形
  照門 U形缺口 U形缺口 U形缺口 U形缺口
  配用彈種 5.45×39,mm槍彈
http://www.caep.cetin.net.cn/chg/russia/russiaqx-AK74.htm

AK-74式5.45mm突擊步槍

AK-74M可說是有“世界槍王”之譽的卡拉什尼科夫的最後傑作。之後的AK-100系列並不是他參與設計的,主要是以他主持設計的AK-74M爲基礎。AK-74M自1987年開始研制,只是在蘇聯解體後才逐漸爲人們所知。它不僅是俄羅斯陸軍的制式步槍,也受到其他國家士兵歡迎。AK-74M采用深棕色的玻璃纖維塑料代替原來的木料作爲槍托、護木和握把的材料,使槍的外觀不如AK-74那樣偏豔。但塑料的熱傳導系數低,沖擊強度和耐磨性都高于木質。由于改用了塑料部件,槍重減至3.3公斤。烏克蘭正計劃用自己研發的“野豬”突擊步槍取代AK-74M,但“野豬”的設計細節也沒有完全擺脫AK槍的影子。
AK-74于70年代初裝備蘇聯軍隊,逐步取代AKM,首次露面是在1974年11月7日的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由于M16的成功,1960-1970年代許多國家都紛紛研制小口徑步槍,小口徑槍彈的綜合性能高于7.62mm中間威力型彈,于是蘇聯也開始研制新型的小口徑步槍彈及武器。1960年代,蘇聯兩位子彈設計家維克多?薩巴尼科夫與利迪亞?布拉夫斯科亞研制了一種5.6×42mm口徑的步槍彈,最後發展成現在被稱爲M74型的5.45×39mm步槍彈。同時卡拉斯尼柯夫也在1960年代開始對AKM進行改進,縮小口徑以發射小口徑步槍彈,研制了一些發射5.45mm彈的試驗槍。
同時,在伊孜瑪什公司的兩位設計師也設計了兩種在AKM基礎上改進的突擊步槍——AL-4和AL-7,這兩種槍采用一種獨特的後座系統,可以有效地提高命中精度。但經過對比,蘇軍最終決定采用卡拉斯尼柯夫研制的突擊步槍,因爲這種新槍的零件中有53%延用了AKM的零件,從生産和換裝訓練的角度說這是最經濟實惠的。新槍定型後的型號爲AK-74,同時由于5.45×39mm步槍彈也是在1974年開始大批量生産,因此也被稱爲1974型步槍彈。整個AK-74槍族包括有突擊步槍、短突擊步槍和輕機槍。AK-74的使用已經接近30年,經受了阿富汗和車臣戰爭的實戰考驗。AK-74于東歐一些國家也裝備有此槍並作了某些改進,阿聯酋、約旦和敘利亞軍隊中也裝備有AK-74。
http://mil.fznews.com.cn/qbq/2008-5-20/2008520XRB3QDW+NM214611.shtml
2008-05-22 07:28:19
AH94/AN94
俄AH94突擊步槍:讓世界槍王走到盡頭 
 
  名揚世界的AK74槍族遭遇挑戰。挑戰它的是“同胞”AH94(又稱AN94艦船注)突擊步槍。還在1996年,俄羅斯國防部宣佈,俄陸軍和海軍陸戰隊開始裝備AH94突擊步槍。然而由於經費限制,至今只有少數部隊裝備了它。
  在1999年8月車臣戰爭中,首次使用AH94的俄海軍陸戰隊士兵都說它“棒極了”。士兵像愛護小提琴一樣愛護它。美國情報人員設法搞到了AH94步槍。但AH94的總設計師尼科諾

夫說:“美國輕武器專家完全可以拆卸和仿製AH94式5.45毫米自動步槍,不過,這種槍的混合後坐力動作機理是他們永遠無法掌握的。”
  AH94是根據混合後坐力動作機理設計的,採用單發、兩發和連發射擊方式,射擊密集度超過AK74數倍。它射出的5.45毫米×39毫米槍彈侵入有生目標體內會馬上翻滾,乃至發生變形和破碎,由此大大增加能量轉移。
  AH94部件採用由玻璃纖維增強的高強度聚合物製造。它還保存了用槍托肉搏的特性。它可掛槍榴彈,也能安裝拆卸式多用途槍刺,而且裝卸快速方便。它的多項技術性能確比AK74有明顯的進步,這預示著“世界槍王”卡拉什尼科夫的AK步槍時代快走到盡頭。
http://www.defence.org.cn/aspnet/article-4-7360.html

AH94/AN94

彈藥口徑:5.45× 39mm
自動方式:沒有調節器的導氣式
閉鎖方式:機頭旋轉式
發射方式:單發、2發點射、連發
理論射速:1800/600發/分(2發點射/連發)
供彈具:雙排可卸式30發盒式彈匣
槍重:3.85kg(不帶彈匣)
槍全長:943/ 728mm(托伸/托折)
槍管長:405mm
膛線:4條,右旋,纏距195mm
瞄具:長方形準星,帶準星護翼,高低與方向可調;調整5個距離的覘孔瞄具
表面:黑色磷化處理
槍托:黑色後托,由聚醯胺製成,小握把、上護木與機匣蓋連為一體
附品:背帶環,擦拭工具及通條,供臨時選用的瞄準鏡、夜視鏡和榴彈發射器

AN94步槍的首次亮相是1993年。1996年, 俄羅斯宣佈,俄陸軍和海軍陸戰隊開始裝備AN94步槍。 然而由於經費限制,至今只有少數裝備部隊。 1999年8月車臣戰爭中,首次使用AN94的俄海軍陸戰隊士兵都說它“棒極了”。 美國情報人員設法搞到了AN94步槍。 但AN94的總設計師尼科諾夫說:“美國輕武器專家完全可以拆卸和仿製AN94式5.45毫米自動步槍,不過,這種槍的混合後坐力動作機理是他們永遠無法掌握的。

研製歷史

AK74小口徑步槍問世以後,根據歷次戰鬥經驗,士兵們反映該槍的精度不能令人滿意。 於是,國防部又計劃重新研製一種全新的自動步槍。
在同中央精密機械研究所合作下,相繼提出了多種不同結構式樣的未來步槍方案。 如平衡全自動模式。 其中一個被稱為“阿巴甘”的方案,有12個設計小組參與研究制定,最後堅納基•尼科諾夫工程師領導的設計小組獲得勝利。 原伊熱夫斯克(Ishvsk)武器工廠的繼承者伊孜瑪什(Izhmash)工廠,組織兩個研製小組進行競爭,一個由尼科諾夫負責,另一個由小維克托•卡拉什尼柯夫領導。 當來自圖拉兵工廠的GA科波羅夫、來自伊熱夫斯克工廠的VM卡拉什尼柯夫和來自科福羅夫工廠的AS康斯坦提諾夫都建議採用平衡系統的時候,尼科諾夫卻反其道而行之,拿出了改變後坐衝量的槍機後坐方案(BBSP:BlowbackShiftedPulse)。 BBSP系統可以消除一些對射擊精度的負面影響。 當以2發點射方式以1800發/分的射速將2發槍彈擊發完畢之後,槍管還一直在進行後坐運動。 只有當彈頭離開膛口以後,後坐力才到達射手肩部。 這與德國的G11無殼彈槍何其相似! 當後坐力產生時,對武器精度已沒有什麼影響了。
尼科諾夫根據“阿巴甘”計劃設計了20多種樣槍。 在整個試驗階段都保持了以下特徵,即:2發點射的理論射速為1800發/分,長點射為600發/分;BBSP原理和槍管後坐原理。
1994年,尼科諾夫“阿巴甘”全自動步槍才以AN94這一新名稱作為製式突擊步槍註冊。 尼科諾夫在研製過程中,對樣槍的外觀作了徹底的改型。 AN94是根據混合後坐力動作機理設計的,發射5.45×39毫米槍彈。 採用單發、兩發和連發射擊方式,他的第一型樣槍採用的還是3發點射機構,最後定型的則限制為2發點射。 以立姿實施2發點射,其射擊精度據測試比AK74突擊步槍高13倍! 射擊密集度超過AK74數倍。 AN94部件採用由玻璃纖維增強的高強度聚合物製造。 它還保存了用槍托肉搏的特性。 它可掛槍榴彈,也能安裝拆卸式多用途槍刺,而且裝卸快速方便。 它的多項技術性能確比AK74有明顯的進步。

結構特點

該槍外表上最引人注目之處是採用了玻璃纖維增強的聚醯胺 。 從托底向前直到前握把,整個槍托都是用這種工程塑料材料製作的。 AN-94槍管下有一根管子,像是安在槍管下方供導氣用的導氣管,其實是一根抑制後座力的避震器,其上可安裝榴彈發射器。 加長管中間的薄銷釘起重要的雙重作用:在全自動射擊期間槍管和加長管震動時改變其頻率,抑制其後坐。 導氣管位於槍管上方的護木裏。 槍管和機匣作為一個整體在槍托裏運動,確切地說,機匣就像一個砲架。 槍機和機框則在機匣裡運動。 這樣,AN94步槍裡含有2個閉鎖系統。 當槍管和閉鎖系統在射擊時按照自由槍機原理向後運動的時候,運動過程中產生的火藥燃氣則推動槍機運動。
在槍身後上端安裝有可旋轉的“Asterix”型覘孔瞄準具,覘孔有不同的高度。 瞄具側面有突起部,每個突起上有2個覘孔,孔裡可裝發光源,有助於射手在黎明薄暮或光線不好的時候能命中目標。 在有護翼保護的釘子形準星旁邊也有發光源。 準星本身可以調整風偏和高低。 槍口制退器上有2個空腔,不同於大多數俄羅斯的武器設計。 和早期的槍管下方裝有刺刀座的樣槍不同,AN94的刺刀座安在槍管右側,能使刺刀在格鬥時有更大的刺殺力。 刺刀在這個位置還可以用來從側面剪東西,另外,側面安刺刀還有助於在槍管下方安裝榴彈發射器。 雙排盒式彈匣在受彈口處有一定角度,以便給復進簧一定活動空間。 要將機匣蓋連同護木一起鬆開和取下,必須將槍托前右側的解脫桿順其軸向下旋轉。 取下機匣蓋以後,用右手拉槍機組件,直至其從槍托和加長桿內的導軌中滑出。
分解擊發機構的程式是:按壓槍托鎖定鈕,然後旋轉位於小握把上的小解脫桿,使擊發機構鬆開。 AN94的後托向右側折疊,與AK74和AK100系列不同。 這樣的設計人/機工效性更好,因為折疊、打開快當、容易,在托折狀態更方便使用。 為了減小後坐衝量,同時使槍管和機匣加速向前運動,在槍託內部前握把上方有一緩衝器。 這一緩衝器與發射機構由一位於機匣右側槍管突起下方的掛鉤連接。 為了使槍機加速復進,在機匣後側也有個緩衝器。 AN94突擊步槍之所以能以1800發/分的高射速實施2發點射,有3個原因:其一,槍機行程短;其二,2個緩衝器同時使活動機件和槍機加速復進;其三,在擊鎚上設置有能縮短2發彈之間的時間的專門裝置。 試驗性能《德國武器雜誌》記者在西烏拉爾伊熱夫斯克的伊孜瑪什工廠靶場對該槍進行了仔細擺弄。 擺在面前的不光是許多新槍,而且還有已經打過數萬發槍彈的舊槍。 所有的槍都絕對可靠。 研製“阿巴甘”的初衷是要使步槍射擊精度比AK74有所提高。

自動原理

延遲後坐可使射擊性能有明顯提高。 這是因為,在自動機組件延遲後坐的同時,槍彈已經離開了膛口。 AN94利用了這一原理,當武器以1800發/分的高射速實施2發點射的時候,自動機組件在機匣裡的導軌上向後滑動。 在自動機組件後坐終了之前,2發槍彈已離開膛口。 射手所感到的後坐僅是稍微撞一下肩部,不會使彈道產生偏差,因此對提高精度有利。 在發射的全過程中,同時產生2個自動循環過程:一是機匣裡的自動機組件後坐和復進,二是槍機組件的移動。
在實施連發射擊時,射手必須將保險扳到&quotO&quot即&quot射擊&quot位置,將快慢機桿扳到&quotAV&quot即&quot自動&quot位置。 拉動拉機柄,使槍機位於其後方位置。 在供彈的第一階段,前述的專門機構從彈匣裡抓一發槍彈,槍機框使擊鎚待擊。 扣動扳機,槍機被復進簧和緩衝簧快速前推,將槍彈推入彈膛,2個閉鎖凸筍進入槍管裏相應的凹槽裡,完成閉鎖。 當把扳機扣到底的時候,其中一個凸筍向前撞擊圍繞軸心旋轉的扳機固定板,壓迫擊發槓桿使之旋轉,釋放擊鎚。 擊鎚在簧力的作用下向前打擊擊針,擊針打擊第一發槍彈底火。
在後坐力的推動下,自動機組件在機匣裡向後滑動壓縮緩衝器簧。 當彈頭通過導氣孔時,火藥燃氣便通過導氣孔流進活塞筒,推動活塞運動,活塞推槍機框和擊鎚向後,槍機迴轉,打開彈膛,完成抽殼和拋殼。 當槍機框和擊鎚到達它們的後方位置時,在復進簧的作用下,加之後坐緩衝器的作用,再次被推動向前。 在扳機還沒有起作用時,便開始了下一個射擊循環。 在以高射速射擊時,擊鎚因沒有被擊發槓桿扣住而繼續運動,因此縮短了2發射彈之間的時間。 第2發槍彈擊發以後,擊發槓桿被扳機固定板擋住。
單發槓桿和擊發槓桿回到它們原來的位置,扳機桿扣住擊鎚。 在這一瞬間,高射速的射擊循環被關閉,如扣住扳機不放,則以600發/分的標準射速繼續射擊。
仍扣住扳機時,自動機組件到達其後方位置,在復進簧和後坐緩衝器的附加衝量的作用下又被推動向前。 單發槓桿也與自動機組件一起向前運動。 擊鎚向前打擊擊針,第3發彈射出。 此時,自動機組件開始後坐,槍機和槍機框也開始後坐。 一旦槍機框向前運動,擊鎚即被擊發槓桿扣住。 在以標準射速(600發/分)發射完第2發彈的時候,單發槓桿抵靠在扳機固定板的第2個肩部,以使射速減慢。
所有這些運動過程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段時間就是設計師所說的延遲時間。 延遲時間越長,射速越低。
如果在這一瞬間鬆開扳機,扳機固定板處於它起初的最高位置,不和單發槓桿接觸,擊發槓桿和扳機固定板都回到各自的起始位置。 擊鎚被擊發槓桿擋住,終止擊發。 要重新擊發,必須再扣扳機。 此時,又開始重複整個射擊循環,亦即先以高射速實施2發點射後再以標準射速進行後續彈的射擊。
第2、3發彈之間的時間差允許射手鬆開扳機而中斷射擊。 如果要實施長點射,射手可以從高射速轉換為標準射速,此時只要扣住扳機不放即可。
要實施2發點射時,須將快慢機扳到&quot2&quot位置,保險機在&quotO&quot位置。 扣動扳機,扳機固定板與單發槓桿碰撞,擊發槓桿旋轉,擊鎚被釋放,打擊擊針,擊針打擊槍彈底火擊發。 後坐過程中的再裝填、發射和機構動作的循環,與前述一致。
然後,擊鎚處於待擊位置,射擊中斷。 要重新射擊,先要鬆開扳機,此時扳機固定板和單發槓桿回到各自的起始位置。 在重新扣引扳機的過程中,擊鎚打擊擊針,下一個2發點射開始。
實施單發射擊時,把快慢機扳到&quotOD&quot位置,裝彈,使擊鎚待擊,扣引扳機,擊鎚打擊擊針,射擊開始。 再裝填的過程與連發射擊時相同。 但回到後方的擊鎚被擊發槓桿卡住,單發槓桿停留在它原來的位置。 緩衝簧推自動機組件到前方位置。 為了實施次發彈的射擊,必須鬆開扳機重新扣引。
http://tw.myblog.yahoo.com/war-since/article?mid=1275&sc=1
2008-05-22 07:30:12
十大步槍
20世紀最傑出的10款步槍

近日,美國軍事頻道公布了一份20世紀戰爭中最受歡迎的前10種步槍名單。評選組由英美資深輕武器專家和來自50多個國家的老兵組成。所有入圍槍支均根據射擊准確度、可靠性、擊發效率、結構創新程度和士兵操作感受等因素進行嚴格的綜合考評,具有較強的代表性。以下是20世紀最傑出的10款步槍及評委給出的理由。

第一位:俄羅斯AK-47步槍

雖然在步槍十強中,美國生産的品種就占了4席,但這絲毫不影響蘇制卡拉什尼科夫AK-47突擊步槍位居榜首。它無可爭議地被尊稱爲“20世紀最傑出的步槍”。
這款傳奇武器是由曾是一名蘇聯紅軍戰士的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發明的。由于在戰爭中負傷,1941年6月,他來到伊熱夫斯克兵工廠工作。幾十年後,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兵揚名天下。他的成名作AK-47突擊步槍風靡世界,它的身影幾乎出現在每一個升騰硝煙的戰場。
1947年,AK-47步槍剛剛裝備部隊時,蘇聯認爲這種武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所以在最初幾年一直嚴守秘密。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它才登上世界戰爭的舞臺。AK-47的優點立刻顯現出來———方便在戰鬥中使用。
AK-47步槍使用威力適中的M43短彈。該彈比北約當時使用的7.62毫米×51毫米全尺寸步槍彈輕好幾克。別小看這點差距,在越南戰爭期間,力壯如牛的美國大兵背著沈重的M14步槍和150發標准全尺寸步槍彈累得氣喘籲籲,而個頭瘦小的越南遊擊隊員卻拎著輕得多的AK-47步槍神出鬼沒。AK-47步槍火力強,一分鍾的彈藥發射量是M14的兩倍,再加上隨身攜帶的彈藥多,經常把美國步兵分隊壓得擡不起頭。
另外,AK-47以可靠性設計特別適合泥水地區作戰。越南遊擊隊員往往化裝成水田裏勞作的農民。他們把AK-47就扔在腳下的泥漿中。只要美國兵大意地走開,這些剛才還是農民的越南人會馬上抄起AK-47從背後開火。熾烈的火舌從沾滿污泥的槍口持續噴吐出來……
60年來全世界制造的AK-47及後續版本的槍支估計已達到一億支。共有6個國家的國旗國徽上繪制了AK-47的圖案,以紀念這種武器爲本民族贏得獨立自由所作出的貢獻。AK-47步槍的聲望超越了所有同時代的武器。卡拉什尼科夫已經和俄羅斯的伏特加、克裏姆林宮一樣,成爲一個經典詞彙。

第二位:美國M16步槍

它可謂AK-47的“歡喜冤家”。40多年來,美國所參與的所有海外戰爭在某種程度上幾乎都是M16與AK-47的較量。越南戰爭期間,當得知美軍在當地慘遭AK-47步槍“修理”後,五角大樓立即在國內緊急尋找應對方案。這時一家只從事比賽用槍的阿雷特公司推薦了一款外觀時髦、設計精巧的步槍。它發射的彈藥比AK-47還要小一號,槍身既輕又短,非常適應于叢林地帶和狹窄地方的穿插作戰。五角大樓決定用該槍全部換裝美軍現役槍械並投入越南戰場。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正式將它定型爲M16步槍。這個決定成爲現代輕武器發展史上的一個裏程碑。M16步槍的出現對20世紀後期世界上掀起的小口徑浪潮起到了示範和帶動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它被定爲第二種最傑出步槍是名副其實的。
別看M16步槍使用的5.56毫米子彈口徑小,但其彈頭射入人體後會産生翻滾,破壞人體內部組織,造成巨大的創口面。由于美軍使用的M16步槍大多采用黑色外觀,以致越南遊擊隊曾流傳“小心黑槍”的說法。不過,早期的M16步槍沒有設計快慢機,射速過高,使一些士兵經常在任務未結束前就打光了子彈,再加上美國人急匆匆地把M16步槍送上前線,未進行徹底的可靠性檢查,一度出現槍膛進水就無法射擊的情況。越戰期間,有的美軍士兵寧可丟掉手中的M16而去使用AK-47。
“知恥而後勇”,美國始終沒有停止對M16步槍的改進和完善。如今美軍使用的改進型M16A2步槍和衍生型M4卡賓槍已在可靠性方面不亞于AK-47的水平,何況在射擊穩定性和准確性方面還遙遙領先。這使M16成爲裝備廣泛程度僅次于AK-47系列的突擊步槍。
第三位:英國李-恩菲爾德步槍
英國的李-恩菲爾德III型步槍位列第三。這款老式步槍在布爾戰爭不久後就開始使用了,到1907年時已經廣泛裝備英國軍隊。1980年代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阿富汗反叛武裝打埋伏時使用的多是這種武器。它的名字分別取自發明者詹姆斯?巴黎?李和生産廠家恩菲爾德兵工廠。
該槍自從1888年定型以來,主體結構就沒有大改過,其中最爲人所熟知的是李-恩菲爾德III型步槍。李-恩菲爾德步槍采用開創性的旋轉後拉式槍機,使得步槍的裝填速度很快,再加上它的10發可卸式彈匣比同時代步槍多了一倍的彈容量,令它成爲20世紀實際射速最快的手動步槍。二戰期間,德軍士兵往往在射擊完畢後重複裝填5發彈夾時被英軍用李-恩菲爾德步槍擊斃,而一些德國軍官的回憶錄中則提到英軍步槍隊的齊射火力之猛烈甚于機槍。
蘇阿戰爭期間,曾有一名美國記者參加了阿武裝對蘇軍車隊的襲擊戰鬥,親眼看到稚氣未脫的小孩子也能熟練地端起李-恩菲爾德步槍,從高坡上把行進中的蘇軍卡車油箱打爆,而更多的人則在沖鋒中邊拉槍栓邊開火,其命中率高得驚人,這樣的作戰效果恐怕只能用“熟能生巧”來形容,這更印證了李-恩菲爾德步槍優良的制造工藝。

第四位:美國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

它是第一種進入現役的半自動步槍,也是美國在二戰中使用量最大的單兵武器,我們在很多反映二戰的藝術作品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珍珠港》電影中,有美國人向日本飛機射擊的鏡頭,他們使用的就是這種步槍。
加蘭德步槍的裝備體現了美軍一貫堅持的單兵武器火力壓制戰術。它的裝備使美軍成爲二戰中自動武器普及率最高的軍隊,使火力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太平洋戰場上,兩支加蘭德輪流射擊往往能夠壓制日軍的一個步兵班。
加蘭德步槍最有特色的還是它的8發彈夾。每當最後一發子彈射擊出去,M1的槍機會發出金屬碰撞“乒”的響聲,提示更換子彈夾。M1步槍在二戰中經曆了各種高山地帶、熱帶叢林和幹燥沙漠等環境條件的考驗,可靠性好,射擊精度高。在歐洲前線,美國著名的“鐵血將軍”喬治?巴頓就是M1步槍的超級“粉絲”。他不光把M1步槍放在自己乘坐的吉普車旁邊,以備自衛之用,還在意大利戰場特意爲一名擊斃了意軍高級指揮官的陣亡士兵追授勳章,而勳章就挂在這名士兵生前使用的M1步槍上,巴頓還多次稱贊M1步槍是自己所見過的“最完美武器”。

第五位:比利時FNFAL步槍

1940年5月,在納粹德軍鐵蹄下的比利時重鎮列日,一名負傷的比軍士兵被德國兵追得幾乎無路可退,幸虧路邊酒店的女老板用酒窖作掩護,使他逃過一劫。女老板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的這番義舉爲比利時乃至整個西方挽救了一位天才的槍械設計師———塞弗。二戰結束後,回到祖國的塞弗已是小有名氣的兵工廠技師。他敏銳地感覺到結合老式手動步槍遠射程和沖鋒槍瞬間火力猛特點的突擊步槍具有遠大前程,開發出備受北約軍隊歡迎的戰後第一代新型突擊步槍———FNFAL。
該槍曾在越戰期間爲澳大利亞遠征軍所用。盡管FNFAL又長又重,不太適合叢林近戰,但事實上許多澳軍士兵喜歡它甚于美國的M16,因爲他們相信FNFAL使用的7.62毫米×51毫米大威力子彈能一下就幹倒敵人,尤其當目標距離較遠時效果更加明顯。澳軍王牌特別空勤團(SASR)在越南戰場上把FNFAL的槍管長度自作主張地“切掉”150毫米,並加上了M16步槍的消焰器,還挂裝上從美軍那裏得到的XM148型榴彈發射器。雖然發射大威力槍彈的FNFAL步槍連發射擊時難以控制,但當特種小分隊在偵察巡邏中意外遇上敵人時,典型的做法就是一邊用強大的火力壓制敵人一邊迅速撤退,這個時候打得准不如打得快。
由于FNFAL易于生産、價格較低,所以很快被列爲北約軍隊的制式步槍,並很快普及到爲數衆多的拉美、亞洲、非洲國家共90多個國家,還有不少國家進行仿制或特許生産。FNFAL成爲二戰後産量最大、生産與裝備國家最多、分布最廣的軍用步槍之一。

第六位:德國毛瑟98K步槍

1935年,一種在原毛瑟卡爾98步槍基礎上縮短了槍管的毛瑟步槍———毛瑟98K被德國國防軍采用,這也是德國國防軍使用的最後一種毛瑟步槍。“98K”的意思是毛瑟1898式短步槍,K的意思是“Kurz”,也就是德文“短”的意思。因此,它的長度要比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毛瑟98式步槍短。毛瑟98K作爲德國軍隊的標准裝備在整個二戰期間服役,德國兵工廠在戰爭中制造出1400萬支。
隨著戰爭的進行,毛瑟步槍被賦予更廣泛的用途。例如當加裝ZF41或ZF42瞄准鏡之後,毛瑟98K就可以作爲狙擊步槍使用。
盡管它性能與戰績都十分優異,但是很快人們就認識到這種采用旋轉後拉槍機的步槍已經過時了。主要的問題在于射速太低。在與美軍進行的狙擊戰中,使用毛瑟98K步槍的德軍士兵在射擊完成後必須手動上彈,拉動槍栓發出的聲音在寂靜的林中格外清晰。美軍士兵很容易就能確定德軍士兵的位置,從而給他們致命的打擊。而美軍使用M1步槍不用手動上彈,這樣德軍就吃了大虧。
應該說,毛瑟98K步槍是手動步槍發展的一個極致,大多數現代手動步槍都以毛瑟步槍爲藍本,但已經沒有改進的余地。它真正稱得上世界槍械史上的“一代宗師”。

第七位:奧地利AUG無托式步槍

這件武器看起來像是電影《星球大戰》裏的道具。它既沒有普通突擊步槍身上常見的外露機件,又沒有棱角分明的槍托。但AUG作爲“槍林一怪”倒有不少非凡之處,用工程塑料制成的零件非常耐用,有射擊10萬發子彈的使用壽命。通過更換不同長度的槍管,AUG可以在沖鋒槍、卡賓槍、突擊步槍和輕機槍4個不同的角色之間變換。AUG很容易分解而不需要專門工具,這樣可以大大減少維護工作量,士兵在野戰條件下也可以方便地進行維護保養。
上世紀70年代末,阿曼蘇丹進口了一批AUG步槍,但幾乎所有人都不喜歡這種“沒有鮮明輪廓的槍”,就連自己的皇家衛隊也拒絕交出原有的M16步槍。無奈之下,阿曼蘇丹只好把它們送給在黎巴嫩安營紮寨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指揮官把AUG步槍全部提供給著名的暴風突擊隊。該槍的高精度和輕巧讓這些熟諳特種作戰的戰士愛不釋手。1982年6月,以色列國防軍發動了旨在清除巴解組織和敘利亞駐軍的黎巴嫩戰爭,很快以軍就完成了對黎首都貝魯特的分割包圍。興奮至極的以軍副總參謀長亞當少將跳出坦克,招呼隨軍記者來給自己拍照。忽然只見3名暴風突擊隊員越過一堵矮牆,像3道閃電一般撲了過來,他們邊端著AUG步槍掃射,邊投擲手榴彈。硝煙過後,亞當和3名突擊隊員同時倒下。軍醫在屍檢過後發現,巴解戰士在混亂中用AUG步槍進行盲目射擊,居然達到相當高的命中精度,至少有6發子彈洞穿了亞當的腹部和胸膛。
AUG步槍在貝魯特的一鳴驚人使它迅速成爲國際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明星。有趣的是,AUG步槍也因此頗受影視界的青睞。在很多槍戰片中經常出現這樣的鏡頭:黑道殺手打開隨身攜帶裝滿AUG零件的一個箱子,迅速把AUG組裝起來,躲在窗戶邊用1.5倍瞄准鏡向外瞄著某人。這充分體現了它分解方便、便于隱藏攜帶、光學瞄准鏡准確性高的特點。也許當電影明星才是AUG最適合的角色。

第八位:美國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

在1898年美西戰爭期間,西班牙軍隊使用的7毫米口徑毛瑟槍給美國人留下深刻印象,于是美國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在毛瑟1888步槍的基礎上改良制造出自己的斯普林菲爾德步槍(即所謂的“春田”步槍,斯普林菲爾德的英文是“springfield”,即“春田”的意思)。這種槍于1903年正式列裝部隊,並被賦予軍隊編號M1903。該槍采用毛瑟槍的槍機和分離式5發彈匣,使用M1903或者M1906型7.62毫米口徑子彈,由于射擊精度高,曾被改裝成狙擊步槍。該槍總共生産了15萬支,還曾援助過中國抗戰。
該槍大放異彩的瞬間發生在一戰最後的歲月。一貧如洗的田納西獵手約克中士參加第82步兵師,來到法國前線。1918年10月8日,他所屬的部隊遭到德軍機槍陣地阻擊,損失慘重。約克不顧雨點般的子彈,繞到敵軍後方,以他在打獵時采用的最佳射擊姿勢,用M1903步槍進行射擊。其間一名德軍中尉帶領5名士兵,從距離他23米的戰壕裏沖出向他襲來。約克使用步槍射擊,並將他們全部打死。他總共射擊了20發子彈,擊斃了21名敵人。敵人被約克嚇倒,迅速投降。于是約克俘虜了這裏的132名德國兵,爲大部隊掃除了障礙。

第九位:德國MP434StG44突擊步槍

1944年底,德國的“大剪刀”突擊隊在白俄羅斯普裏皮亞特沼澤中執行偵察任務時被蘇聯紅軍死死圍住。眼看突擊隊就要被消滅了,這時德軍運輸機空投了一批武器。“大剪刀”突擊隊獲得這種武器後如虎添翼,向蘇軍陣地硬撞過來,居然奇迹般地突破了蘇軍的防線。創造這一奇迹的正是德國法西斯研制的“末日武器”———MP43JStG44突擊步槍。二戰爆發後,德國陸軍技術部設想研制一種可像沖鋒槍那樣連發的步槍,這樣可保持沖鋒槍輕便的特點,且成本比傳統步槍低得多。經過集思廣益,黑內爾公司開發的MKb42(H)樣槍被選中。它仍然保持7.92毫米口徑,但所用彈藥的長度縮短1J3,減少了裝藥量,使得槍支在全自動射擊時更容易控制,然而希特勒卻對MKb42(H)提不起絲毫興趣。一戰中當過下士的他使用過毛瑟式步槍,深信槍的射程是越大越好,而MKb42(H)的有效射程則比毛瑟槍退步了不少,致使德國技術人員苦心研制的、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的MKb42(H)問世伊始就遭到國家元首的冷眼。陸軍技術部深知希特勒脾氣反複無常。該部借用了沖鋒槍的名稱———MP43來繼續生産MKb42(H)。1943年,首批生産的一萬支MP43樣槍被送到正在參加庫爾斯克會戰的德國SS第5“維京”裝甲師進行實戰檢驗,結果初露鋒芒。各部隊紛紛要求增加該槍的配備量。一些將領從前線回來向希特勒彙報戰況時,極力贊揚了MP43的出色表現,並再三要求增加産量。此時希特勒才知自己受騙已久。慶幸的是,希特勒也了解到該槍的性能確實是非常出色,並親自將MP43命名爲突擊步槍。就這樣,槍械家族又多了一名新成員———突擊步槍。1944年,MP43易名爲StG44型,也就是後世常說的德國44型突擊步槍。

第十位:美國M14步槍

M14自動步槍是M1半自動步槍的設計師加蘭德在二戰後以M1爲基礎而開發出的,1957年投入使用,很快又于1968年被撤裝掉。M14撤裝源自越南戰爭。M14太長太重,在又熱又潮的氣候中使用很困難,再加上7.62毫米×51毫米大威力彈過重,巡邏小分隊的單兵攜彈量有限。另外美軍士兵所使用的M14大多數都只能單發射擊,在近距離接敵時其火力難以與AK-47步槍抗衡。美國軍方在M14暴露出這些問題時就開始尋找新的替代品,最終選擇了小口徑的M16突擊步槍。
M14被取代並不能說明它的性能差,只是從現代戰爭的大環境而言,M14卻是一種過時的武器。不過,M14依靠自身精度高和射程遠的優勢,卻在狙擊戰場上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春”。美軍後來以M14改裝成半自動狙擊步槍,在戰鬥中表現良好。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以來,爲了對付反美武裝的狙擊手,駐伊美軍有針對性地加強了反狙擊作戰。M14狙擊步槍在這裏成了最主要的戰爭武器。如今,在菲律賓、波羅的海國家的軍隊中也可見到它的身影。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7-01/10/content_5587744_4.htm

世界十大步槍排名

第一名:AK系列

當今世界使用最廣.數量最多的突擊步槍要屬蘇俄AK系列(包括AK47.AKM.AK74.等多種型號的突擊步槍和變形槍)。2001年5月世界著名輕武器雜志《槍的世界》曾公布:截止2001年月,AK系列突擊步槍的總數在全世界已超過5000萬支,排在第一。該雜志還把AK47評爲二十世紀“世界六大名槍”之首,足見AK系列突擊步槍在世界各國受歡迎的程度。

第二名:M16系列

作爲世界上第一支軍用小口徑步槍,M16的出現對二十世界後期世界上掀起的小口徑浪潮起到了示範和帶動的作用。但是早期的M16口碑遠不及AK47,主要毛病是射擊時經常卡殼,越南潮濕的作戰環境和惡劣的戰鬥條件加大了故障率。時至今日,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仍堅持認識小口徑武器遠距離威力太小,步槍小口徑化的道路並不可取。

第三名:AUG

“世界六大名槍”之一,總數量居第三位的AUG突擊步槍,除裝備奧地利軍隊外,還裝備阿根廷.澳大利亞.新西蘭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沙特阿拉伯和阿曼的參戰部隊就使用該槍,贏得了士兵好評。

第四名:G36

德國的G36突擊步槍于1995年才開始列裝,屬于第三代突擊步槍,其名聲遠不及M16、AK47、AUG等突擊步槍,何況沒有經過實戰檢驗。但是絕妙的構思,看似常規卻有處處透出的非常規之舉,以及優良的戰技術性能,使之公開亮相不久,便引起世界槍壇的廣泛關注,並在短短數年間,排在了世界小口徑名槍之列。

第五名:FAMAS

1971年法國設計成功了世界上第一種無托突擊型小口徑步槍FAMAS。該槍曾經在乍得戰爭和海灣戰爭中經受戰火考驗,以起優良的性能,贏得了參戰士兵的喜愛。作爲“世界六大名槍”之一,該槍在非洲許多國家和亞洲一些地區的軍隊中裝備。

第六名:FNC

比利時FNC僥幸搶占了“世界六大名槍”的一席之地。該槍最早是爲了參加1977年北約小口徑步槍選型而研制的,但在評比中因出現了槍機突筍裂縫等故障,最終競爭失利。蒙羞的赫斯塔爾公司針對參選時暴露出的問題,進行了至少十處改進,FNC終于在1979年以新面目出現在了世人的面前。此後的二十多年中,該槍以其良好的戰術技術性能,逐步被世界各國所認同,不僅一躍成爲公認的世界名槍,而且遠銷多個國家和地區,創造了世界槍械史上劣變優的佳話。

第七名:Galil

許多槍械愛好者爲伽利爾突擊步槍沒有排入“六大名槍”之列而鳴不平。名不平自有鳴不平的理由:一是多年的戰火成就了以色列強大的軍事實力以及雄厚的國防工業,經過戰爭考驗的武器更易被人們所認可;二是中東地區惡劣的地理環境,客觀上要求武器必須防風沙.抗寒冷.耐炎熱。伽利爾突擊步槍恰恰是以色列衆多武器的典型代表,甚至可以說是猶太人智慧的結晶。伽利爾突擊步槍集衆家之所長,凝聚了當今世界衆多名槍的設計特殊,在服役20多年的時間裏,飽經戰火洗禮,實應列爲“世界六大名槍之列。目前,南非的R4步槍,瑞典的FFV890C步槍均是以伽利爾爲藍本設計生産的。

第八名:SIG 550/551

SG550突擊步槍實際上有兩種型號:SG550是標准型,供步兵使用;SG551式步槍是短槍管型,供坦克和車輛乘員使用。瑞士SG550/SG551的確是一型設計比較成功的小口徑步槍,但如果與俄.美.英.法.德等老牌國家相比,認可度還有一定差距,出口量自然不及M16系列,AK系列等武器。

第九名:95式

以95式5.8毫米自動步槍爲基礎槍的95式5.8毫米槍族武器的研制成功,及其所表現出的優良戰術技術性能,標志著中國小口徑班用輕武器的發展已步入世界先進水平行列。95式步槍質量輕、體積小、威力大、動作可靠是許多世界名槍無法比擬的。但是由于95式步槍在人工機效方面尚有不合理之處,何況還沒有經過實戰檢驗,因而,對95式步槍的性能持懷疑態度的人也不少。

第十名:L85A1

L85A1突擊步槍又稱恩菲爾德SA80步槍。該槍是一支設計獨特.加工精細.便攜平穩的武器。不幸的是制造該槍的恩菲爾德輕武器廠在上世界九十年代初就關閉了,該槍從此由其他廠家生産。L85A1遠不及“世界六大名槍”的名聲那樣響亮,目前也僅銷售到莫桑比克一個國家。
http://www.iloveyc.com/bbs/viewthread.php?tid=5641
2008-05-22 07:32:28
中國56式
1956年式自動步槍,最初稱爲「1956年式沖鋒槍」,簡稱「56式沖鋒槍」或「56沖」。是中國生産的蘇制自動步槍AK-47的仿制型,于1956年定型生産,長時間以來,中國戰術指導思想強調傳統步槍的作用,即能在中遠距離上瞄准射擊,在接近距離上要刺刀見紅,可以大量裝備做到人手一支,又可以控制彈藥消耗,所以對單發步槍(半自動步槍)情有獨鍾。因此,一開始時,56式沖鋒槍並未在全軍戰士中配備,只是在步兵班少量配裝,主要是用于提供近距離的壓制火力,擔當“沖鋒槍”的角色,故名。

曆史及設計
與56式自動步槍同一年定型的還有仿制西蒙洛夫半自動卡賓槍的56式半自動步槍和仿制RPD的56式輕機槍。在當時接受大量蘇聯援助的情況下,武器的研制也是從全面引進的基礎上開始起步。各項技術數據、生産設備甚至樣品都是直接從蘇聯引進。
與原版AK-47相比,56式的外形有少許變化,比如AK-47的准星護翼爲兩側半包式,而56式則改爲全包護環式,頂端有開孔,刺刀則爲適應當時解放軍戰術思想改爲了折疊式三棱刺刀。
由于56式在設計時,中國軍隊的武器思想還很傳統,此槍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稱作“沖鋒槍”,且其戰術定位也被設定爲班組火力支援用武器,用于提供近距離壓制火力。但在1962年的中印之戰後這種思想開始轉變,並發展出63式自動步槍。但63式步槍在制作上出現不可接受的缺憾,至1970年代後期被撤裝,待到1979年中越戰爭時,56式仍爲解放軍的火力支援,僅班長及副班長配有。
除了裝備本國軍隊外,56式也曾大量出口其它國家,越南戰爭時的北越軍隊就大量使用56式,據說越南擁有的56式一度比中國還多。此外在很多其它第三世界國家,56式均以其優秀的性價比而廣受歡迎。
從1980年代起,56式逐步被81式所取代,漸漸退出了一線部隊。但至今仍有部分武警及民兵部隊還有裝備。

改進型號
56-1式:將傳統的木制固定槍托改爲金屬向下摺疊式,令其更便於攜帶。
56-2式:與56-1相比將槍托卡榫改爲了楔鐵式,使槍托變爲側面摺疊式,這種形制的槍托被81式所沿用。此型號主要用於出口,在中國較爲少見。
56C式:56-2的緊湊化版本,裝有改良槍托,1988年開始研制,1991年定型,爲短突擊步槍,現在在駐港部隊中有所裝備。
86式自動步槍:56式的無托版本,爲出口民用市場的型號。
MAK-90運動步槍:56式的半自動民用型,裝有運動步槍槍托及握把、取消槍口裝置,有7.62 x 39毫米及5.56 x 45毫米口徑
基本規格
總重量 4.03 公斤(空槍,帶彈匣)
全長 874毫米(槍刺折疊);
1100毫米(槍刺展開)
槍管長度 415毫米
供彈方式 30發彈匣
彈藥 7.62 x 39毫米
M1943式中間型威力槍彈
口徑 7.62毫米
槍機種類 直接導氣,轉拴式槍機
發射速率 600發/分鍾
槍口初速 710~730 米/每秒
有效距離 400 米
http://baike.baidu.com/view/1264607.html
http://zh.wikipedia.org/wiki/56%E5%BC%8F%E8%87%AA%E5%8B%95%E6%AD%A5%E6%A7%8D

俄要向中國56/81式步槍收專利費稱中國戰機侵權

據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3月21日報道,俄第一副總理伊萬諾夫20日表示,據俄方統計,蘇聯時期曾與包括中國在內的18個國家簽署協議,允許其生産AK-47突擊步槍。到現在協議已經失效,但這些國家還在繼續生産AK-47。由于蘇聯時期根本沒有知識産權和專利使用權一說,但現在有了,所以俄羅斯准備就專利使用費問題,與中國和其他幾個生産AK-47的國家進行談判。

當年“傾情奉獻”

蘇聯批准多國仿制AK-47牽扯到國際技術貿易問題。國際技術貿易是一種以純技術的使用權爲主要交易的國際間商業行爲。
自有國家以來,國際軍火貿易一直是調整國際政治關系、推行國家戰略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冷戰期間,蘇聯向第三世界國家廉價輸出大量軍火就是爲爭取它們的支持,獲得在這些國家設立軍事基地的許可,並盡可能籠絡“盟友”,以滿足與美國在全球爭霸的需要。另外,對于華約國家,蘇聯甚至采取了饋贈式的軍火出口政策。
冷戰結束後,蘇聯的主要繼承國俄羅斯在通過武器輸出實現政治目的的同時,更注重軍火貿易所帶來的商業利益。
目前,與俄保持較密切軍事技術合作關系的國家有印度、中國、伊朗、東南亞國家、阿聯酋、敘利亞及獨聯體國家等,其中印度對俄裝備購買量最大。軍火貿易成爲拉動俄羅斯外彙收入、提高國內經濟收入、提高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措施。

其實已過了專利保護期

AK-47突擊步槍是蘇聯著名槍械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卡拉什尼科夫因AK系列步槍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使用,而被譽爲“世界槍王”。該槍于1947年定型生産,1949年廣泛裝備蘇聯各軍兵種部隊。它具有結構簡單、維修方便、結實耐用、性能穩定、子彈穿透力大及價格便宜等優點,使AK-47系列步槍成爲許多國家軍隊和恐怖組織使用最廣泛的步槍。俄方曾披露,在全世界的AK-47系列自動步槍中有9成是仿制品。許多國家在蘇聯時期得到了AK-47的生産技術,但目前只有委內瑞拉一個國家向俄羅斯購買了生産許可。
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對AK-47進行了仿制或特許生産,其中包括中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埃及、古巴、朝鮮等。受AK-47設計思路的啓發,以色列、芬蘭、中國等國家的步兵輕武器也參考了該槍型的特點。如以色列加利爾突擊步槍、中國的56式沖鋒槍和81式自動步槍等。
專利技術指技術所有人擁有專利權的技術,專利權指發明人對其發明創造所享有的專有權利,這些都應受到法律保護。這也是俄羅斯要向其他國家征收AK-47專利使用費的原因。但專利權具有時間性,超過了法定期限,專利技術所有人便不再享有專利獨占的權利,專利技術就成爲公有的技術。按照世界貿易組織(TRIPS)《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産權協議》的規定,對專利的保護期限定爲20年。上世紀50年代蘇聯與其他國家關于AK-47的協定已經過期,因而俄方現在要爭取的AK-47專利使用費,很可能不會成功。

竟說中國戰機也“侵權”

軍火專利權牽扯國家利益,在許多國家之間的軍火貿易中都存在這方面的爭議。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雜志日前載文,說俄羅斯方面認爲中國生産的新型戰機涉嫌侵權俄制Su27SK戰機,俄方正進行調查,必要時將會采取法律行動。俄羅斯軍事工業界人士稱,根據俄中于1995年達成的《Su27SK戰鬥機技術轉移協議》,在中國200架Su27SK的組裝生産過程中,主要的發動機、雷達、航電設備都應該由俄方提供。但中方在接收95套組建後,2004年突然宣布已不需要另外105套殲-11戰機的生産組件。俄方就此懷疑中國侵權。其實,2005年,中國已開始試飛新式戰鬥機。據報道,新式戰機的尺寸比以俄Su27SK爲原型的殲-11小,是自行設計的産品。
衆所周知,仿制是世界許國國家自主研制武器的主要措施之一。據報道,中國現役的81式步槍比AK-47更具可靠性,中國的紅箭-73型反坦克導彈仿自蘇聯的AT-3型導彈,而紅纓-5型地對空導彈仿自蘇聯的SA-7型導彈,這些武器都躋身于世界先進武器行列。如果說這些仿制的武器都侵犯了俄方的專利權,不僅在專利使用保護期限上說不通,更埋沒了中國兵器研發人員不斷努力取得的成果。(秦磊 劉建元)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3/26/content_7861322.htm

全球銷量早過億 AK-47之父申請專利已無望

藍色眼睛、灰白頭發、精神矍鑠,86歲的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一直都很忙。由他設計,並以他名字命名的AK-47自動步槍全球銷量早已過億,但老人還在不停旅行、推銷,反駁競爭對手。
平時,卡拉什尼科夫居住在俄羅斯烏拉爾山區的伊熱夫斯克市。4月15日卡拉什尼科夫專程來到莫斯科,回擊美國媒體對俄制武器的批評。
美國媒體2005年報道,委內瑞拉與俄羅斯簽訂軍火購買合同,將從俄進口10萬支AK-47自動步槍和其他一些武器。此事引起美國政府關注。但《華盛頓時報》今年4月10日刊登文章說,委政府已暫停這筆軍火交易,原因是俄羅斯提供的是老舊武器。
“這不是美國媒體第一次嘲笑俄羅斯武器了。”卡拉什尼科夫在法新社記者面前直接對美國媒體作出回應,“AK-47自動步槍操作極其簡便,這讓那些沒有受到多少教育的士兵十分喜愛。”
“在越南戰爭中,美國士兵總是扔掉他們的M-16突擊步槍,而使用他們撿來的越軍士兵留下的AK-47。在巴格達,美軍士兵每天都用我的武器,因爲他們的槍在那裏不好使。”卡拉什尼科夫說。
卡拉什尼科夫現在是俄羅斯最主要的武器出口商——俄羅斯國防産品出口公司的顧問。不久,他還將訪問古巴,參觀冷戰時期在那裏建立的一家兵工廠。
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AK-47自動步槍以可靠有效、攜帶方便聞名于世。自1947年2月問世以來,它已在世界上生産了超過一億支,現在世界上55個國家和地區的軍警還在使用這種步槍及其升級産品。這使它成爲世界上産量最多、使用地區最廣的輕武器。但是,AK-47卻沒有給它的設計者帶來豐厚收入,因爲卡拉什尼科夫本人沒有對AK-47正式申請過專利,他的收入只來自他所供職的武器公司。俄羅斯一位專利事務官員說,爲AK-47申請專利一事已沒有希望。專家認爲,多年以來,這種步槍在世界上廣泛使用,爲它辦理專利就像試圖爲一個車輪辦理專利一樣難以實現。
對于目前AK系列步槍廣泛應用于一些國家內部沖突,卡拉什尼科夫深感遺憾。他說:“我創造它是爲了保衛祖國。”(李潛虞)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6-04/19/content_4447411.htm

俄羅斯有個AK47博物館 世界“槍王”坐鎮

博物館表現了人們對曆史的敬意,位于俄羅斯烏拉爾山區伊熱夫斯克市的AK-47博物館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美國《紐約時報》網站曾刊文介紹這一獨特的博物館,並試圖尋找俄羅斯人對它情有獨鍾的原因--盡管在不少西方人眼中,AK-47和它的後代帶來了災禍,但在俄羅斯人看來,那是一種真正的超級産品。
發明人住在這座城市
伊熱夫斯克市曾是一座封閉的城市,有70萬居民,但是現在卻因這座博物館在俄羅斯相當有名,每月可吸引1萬名外來遊客。AK-47博物館全名叫&quot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輕武器博物館&quot,之所以建在伊熱夫斯克,是因爲這裏的軍工廠是這種武器的原産地。
自1947年2月AK-47問世以來,它和它的後續産品已在世界上生産了超過1億支,現在世界上55個國家和地區的軍警還在使用這種步槍及其升級産品。這使它成爲世界上産量最多、使用地區最廣的輕武器。當然,其中絕大部分爲仿制。AK槍族的發明人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今年將滿88歲,他就住在距離博物館幾個街區外的地方。他在博物館裏有一間辦公室,運氣好的話,遊客們可能看到這位精神矍鑠的老頭。
  試圖爲AK步槍正名
整個展館的建造預算爲800萬美元,除了傳統展櫃外,博物館裏共有17套多媒體設備,使用大屏幕液晶和等離子電視向觀衆展示卡拉什尼科夫的生平和AK步槍的發展史。
博物館內展品相當豐富,包括1948年最早一批量産的AK-47;獎勵前蘇聯紅軍前線優秀士兵的特制AK步槍,上面帶有獲獎士兵的姓名;各種時代和各種款式的AK步槍、狙擊步槍。《紐約時報》記者認爲,這座展館的定位很清晰,並不是炫耀武力,而是試圖爲AK步槍正名。
俄羅斯深愛AK-47
卡拉什尼科夫1919年11月生于西伯利亞,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年開始從事武器研制工作,1946年研制出AK-47自動步槍的樣槍。這種槍1947年定型,1949年裝備部隊。它堅實耐用,故障率低,而且結構簡單,分解容易。由于設計了AK-47自動步槍,卡拉什尼科夫獲得過前蘇聯國家獎和列寧勳章,兩次榮獲前蘇聯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
俄羅斯人大多知道這段曆史,所以他們去AK-47博物館參觀時,會帶著懷舊情結和愛國主義情緒,正如卡拉什尼科夫自己所說:&quot我創造它是爲了保衛祖國。&quot(新華社專稿 黃恒)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7-04/25/content_6024394.htm

AK47今年60歲全球擁有1億枝一代槍王成酒品牌

今年是俄羅斯著名槍械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研制的AK-47自動步槍問世60周年。盡管這款槍已到了“退休年齡”,而且還出現了更先進的步槍,但它在俄軍和世界許多軍隊中並未解甲歸田。
平均每60人有一枝AK-47
從1947年起,卡拉什尼科夫的AK-47自動步槍就成了傳奇武器。首先,它的生産數量巨大,排名高居世界榜首。據美國國防信息中心的資料,全世界現在擁有1億多枝這種步槍,按目前世界人口總數計算,平均每60人就擁有一支AK-47。相比之下,著名的以色列“烏茲”沖鋒槍全球只有1000萬枝,比利時FN公司的FAL系列輕武器總共才有700萬枝,黑克勒?科赫自動步槍和美國M-16步槍的保有量也大體如此。其次,由于簡單適用、經久耐用和作戰高效,AK-47廣受歡迎。它武裝了50多個國家的軍隊,恐怖分子和與之交手的特種兵都對它鍾愛有加,就連駐伊美軍也喜歡上了繳來的AK-47。
一代槍王也爲“盜版”所擾
對于這種槍的正宗廠家伊熱夫斯克機器制造廠,AK-47不僅使之感到自豪,而且也令人頭疼。蘇聯時期,不少社會主義國家得到了這種槍的生産技術,但它們要麽違規生産,要麽沒有許可證。現在,只有委內瑞拉一個國家向俄羅斯購買了生産許可,其他國家都是在“盜版”。在一次印度武器展上,一名士兵走近俄羅斯武器展臺,抱怨自己的“卡拉什尼科夫”不好使。俄方代表問是哪國生産的,結果拿來一看,才知道是羅馬尼亞的仿制品。一旦這種槍的質量出現問題,用戶就會直接找俄羅斯算賬,因爲大家只知道這是俄羅斯槍,這令俄羅斯人哭笑不得。
“卡拉什尼科夫”成爲酒品牌
卡拉什尼科夫的俄羅斯姓氏不需要翻譯成任何語言,它已經成爲一個世界品牌和俄羅斯的非正式標志。它的載體不再限于AK系列自動步槍,而且延伸到了酒類和其他商品。1995年,在俄羅斯的格拉佐夫市,第一批“卡拉什尼科夫”伏特加酒出廠。過後,一種英國産白酒也被冠以同一個名字。2002年,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與德國慕尼黑國際博覽集團公司簽署協議,授權使用“卡拉什尼科夫”作爲系列商品的商標。(青年參考 凱旋)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7-04/25/content_6024055.htm
2008-05-22 07:36:03
中國版AK-47
中國版AK-47突擊步槍揚威反恐戰場(組圖)

自阿富汗戰爭以來,巴基斯坦特種部隊成了反恐戰場上的主力部隊之一,而中國造AK-47步槍在反恐戰場上與拉登近距離接觸、與基地武裝分子交火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分別在2002和2003年先後抓捕了號稱基地老三的阿布祖巴耶達赫和哈利德。2005年又抓捕了第三位基地“老三”利比。此外,在2004年6月14日的行動中,擊斃了55名恐怖分子並逮捕了與“基地”組織有關的“拉什卡-簡戈維”組織的頭目烏德?巴迪尼。
  巴基斯坦特種部隊有如此優異的反恐答卷,除了特種部隊高超的專業技能外,其精良的裝備也是克敵制勝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巴基斯坦特種部隊裝備的中國版AK-47突擊步槍在反恐戰場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AK-47:中印邊境反擊戰的利器

  AK-47步槍,是蘇聯的編號,發明人是蘇聯人戈爾什尼科夫,他以發明這種槍械而聞名世界。中國將其仿制過來後,叫56式沖鋒槍。是解放軍裏服役時間最長,擁有量最大,最受部隊歡迎,是三軍指戰員最熟悉、最喜愛的一種槍械,同時,又是世界上使用國家最廣泛的槍械之一,據統計,世界上一共有85個國家使用它,幾乎占到聯合國成員數的一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突擊步槍”顯示出了它神奇的威力,一支瘋狂的德軍突擊隊,太過于深入蘇軍縱深遭到蘇軍重重包圍,此時德軍飛機向他們空投了這種“突擊步槍”。後來,這支突擊隊就憑著手中的強大火力,沖出了蘇軍的包圍圈,而蜚聲戰場。
  中國人民解放軍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仿造成功這種步槍,當時稱作56式沖鋒槍。在大量配備部隊後,很快顯示出它的強大威力。
  1962年,中印邊境反擊戰打響。印度軍隊當時使用的還是傳統單發步槍,而中國軍隊使用的是AK-47。在作戰中馬上就見到了效果。中國軍隊的火力明顯比印軍要猛,即使有時印軍人數比中方多,在火力上也要遜色中國軍隊很多。
  在戰鬥中,一名戰士和他所在的部隊失散了。在戰場上,孤軍作戰,這樣的情況是可怕的,但是,很巧的是他又遇到另外兩名也和自己部隊失散的新兵蛋蛋。他們三人組成了一支“臨時部隊”。這支“部隊”憑借著手中的三條AK-47,建立了奇功,連克印軍五個陣地,繳獲大炮七門。這位戰士就是後來成爲戰鬥英雄的龐國興。

  走進巴基斯坦特種部隊

  巴基斯坦有一支“萬裏挑一”、以生命鋪墊自己前程的特種部隊,在巴國內簡稱爲“特勤大隊”。這是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經驗豐富,集中了巴基斯坦武裝力量的精英,具有高度目標完成能力的特殊“兵種”,在50多年前成立初期,就成功地阻止了印軍的進攻。
  爲了更好的完成任務,巴特勤大隊的領導將其分爲兩個小分隊,第一小分隊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搜尋目標並伺機破壞目標的軍事行動,所以得了“破壞超人”的綽號。這一小分隊的座右銘就是“搜尋、交戰和摧毀”。在一定程度上,這支小分隊會領導正規軍去摧毀他們的目標。第二支小分隊也因爲戰功赫赫得了一個“模範精英”的美稱。
  巴基斯坦的特勤大隊,不僅曆史悠久,訓練有素,而且裝備精良。主要裝備有:著名的德國黑克勒-科赫公司制造的9毫米口徑的MP5各型中鋒槍,自動步槍;奧地利斯太爾制造商生産的5.66毫米口徑的A.U.G自動步槍。
  除了以上世界上一流的裝備外,還有一款最引人注目的武器,那就是中國版AK-47突擊步槍。
  中國AK-47,主要有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沖鋒槍(該槍在國外被稱爲56式突擊步槍),巴基斯坦裝備的就是56式沖鋒槍。該槍是以蘇聯AK-47爲基礎研制的自動武器,供單兵使用,能實施單發和連發射擊,在400m範圍內具有強大的殺傷力。
  中國AK-47式突擊步槍是裝備範圍相當廣泛的步槍,除前蘇軍外,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的軍隊裝備,有的還進行了仿制或特許生産。以色列的加利爾步槍、芬蘭的 瓦爾梅特M60式、M62式、M82式7.62mm步槍,就是參照AK-47式 設計的;波蘭的PMK-DGM-60式和前南斯拉夫的M64式7.62mm步槍, 我國的56式沖鋒槍也是它的仿制品。 該槍于20世紀50年代末由其改進型AKM7.62mm突擊步槍取代。中國AK-47式突擊步槍動作可靠,勤務性好;堅實耐用,故障率低,尤其在風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結構簡單,分解容易。中國AK-47式沖鋒槍有多種改進型號,功能各異、環境適應性強、價格低廉,因此受到外國用戶的普遍贊譽。不久前美國要購買該型號的槍裝備伊拉克軍隊。

  鎮住基地“老三”

  自阿富汗戰爭以來,爲了更加有力地打擊以拉登爲首的基地組織,美國極力拉攏巴基斯坦,因此,巴基斯坦成了反恐的主戰場,巴特種部隊成了反恐的主力軍,在打擊塔利班武裝、拉登基地組織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並且一直在追剿與搜捕拉登,直到目前對拉登的搜捕行動仍在繼續。
  2003年2月,巴基斯坦情報部門一直在打擊並搜捕基地殘余勢力,結果在搜捕行動中發現了基地老三哈立德?穆罕默德的行蹤。原來,哈立德?穆罕默德藏身在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邊境一個小城市的一所住房內。2月14日,裝備了中國AK-47的巴基斯坦特種部隊閃電出擊,包圍並搜查了這所住房,但遺憾的是,沒有發現哈立德,只逮捕了一名男子。據該名中東男子透露,就在搜捕行動前一小時,有一個“外國人”從這裏逃走了,因此,巴特種部隊認爲該名男子很有可能就是哈立德?穆罕默德。
  哈立德?穆罕默德是拉登最信任的助手之一、“9?11”恐怖襲擊的幕後策劃者、“基地”組織的中心人物哈立德?穆罕默德與兩名嫌疑恐怖分子一起藏身在伊斯蘭堡附近的拉瓦爾品第市。哈立德?穆罕默德是基地組織的第三號人物,是整個“基地”組織最重要的軍事行動領袖,曾被美國懸賞2500萬美元捉拿的“基地”組織高層。
  其後,巴基斯坦特種部隊繼續對哈立德?穆罕默德跟蹤,在巴阿邊界展開大規模的搜捕行動。直到2月底,美國中央情報局通訊專家截獲了一份電子郵件,該郵件是哈立德?穆罕默德給巴基斯坦人庫杜斯的,庫杜斯也是基地組織的主要成員之一,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情報。巴軍方分析其路由器而跟蹤到庫杜斯,並開始對庫杜斯進行全面監控,截聽他與哈立德的電話,最後終于了解到哈立德的藏身住所,屋子的主人叫阿赫默德。3月1日淩晨,巴特種部隊與美中央情報局閃電出擊,對那間哈立德可能藏身的屋子進行了包圍,可哈立德?穆罕默德還不知道被包圍。考慮到哈立德?穆罕默德是基地核心人物,不可能束手就擒,必須訴諸武力,于是,巴特種部隊用手中的AK-47突擊步槍朝天鳴了一槍,槍聲打破了淩晨的寧靜,哈立德?穆罕默德被槍聲驚醒,敏感到末日來臨,但仍不甘心,欲頑固抵抗。
  這時兩個巴特種部隊砰砰砰地敲大門,然後就沖了進出。巴特種部隊用槍首先頂住阿赫默德、他的妻子以及兩個孩子,隨後五名巴特種兵沖進到另一個房間,裏面有三個人,其中一個是哈立德,另兩個也是基地組織成員。瞬間,三支寒光凜凜的AK-47對准了哈立德,另外兩支各對准一人。哈立德並沒有作任何抵抗,看上去好像沒有攜帶武器,而只有很多盒式磁帶、計算機和計算機磁盤。看來,哈立德自認爲這次來伊斯蘭堡是絕對保密的,不會出什麽紕漏,但是,他估計錯了,很快就被抓捕了。

與拉登近距離接觸

  抓住了哈立德後,巴美特種部隊乘勝追擊,全力追剿基地余黨及捉拿拉登。2003年3月初,巴特種部隊與來自美中央情報局的准軍事特工、陸軍“三角洲突擊隊”和海軍“海豹突擊隊”的成員以及阿富汗軍隊,在巴阿交界地區積極開展了搜捕拉登的工作。經過分析認爲,在巴阿邊界看上去荒涼無比寸草不生的偏遠山區,越適宜拉登之流藏身,因此,巴美特種 部隊就在沿著巴阿邊境線的崎嶇山地開展了一次次艱苦的搜捕行動。
  經過大規模的反恐行動,那些能幫助拉登藏身的人紛紛落網或者被擊斃,這位沙特富翁將變得越發惶惶不可終日,並會加快其轉移頻率,這恰恰能幫助空中的衛星或者無人駕駛偵察機發現目標。此外從“基地”老三哈立德處繳獲的移動電話和電腦資料,也讓人們慢慢將拉登的可能藏身地縮短到了數百公裏的狹長地帶內。巴美特種部隊先後在巴基斯坦西北部邊境省份的齊特拉地區、阿富汗昆那省的巴裏擴特、辛格爾以及阿斯馬地區、外加巴基斯坦西南部的達拉班丁、努石基和茶蓋地區進行了搜索。但是並沒有發現拉登的蹤影。
  2003年3月5日,巴基斯坦當地時間晚上7點30分,正在卡拉奇值班的巴情報人員忽然接到美軍電話通知:衛星發現,有支神秘的隊伍正在巴基斯坦和伊朗交界地帶活動。這支隊伍大約有100多人,有的步行,有的騎馬,行動非常可疑。其實,這種商隊早已是當地司空見慣的事物,不過,自從穆罕默德落網後,美國顯得異常敏感,不願放過任何一個可疑之處。加上有消息說,拉登兒子薩德可能在伊朗,因此這位恐怖大亨或許將前往當地去同自己的親人會師,此時這個神秘商隊的出現,更牽動了美國的神經,並表示將在確認其中包括拉登後,用導彈采取突襲行動。
  爲防止美軍誤傷平民,巴情報人員立刻抄起中國版AK-47突擊步槍,招呼自己同事,開著六輛越野汽車出發,以每小時100多公裏的時速前往靠近伊朗邊境的裏巴特市。負責指揮本次行動的官員自途中緊急通知當地軍方立刻架設路障礙並封鎖整個地區。第二天淩晨1:30左右,他們終于趕到了現場,但卻發現所謂的“可疑隊伍”原來不過是群無處可去的難民罷了。使巴基斯坦特種部隊白忙了一陣。
  爲了躲避追捕,拉登的蹤影飄忽不定,在任何一個地方停留的時間很短,因此,拉登幾乎時而在東,時而在西。2004年2月24日,巴基斯坦特種部隊截獲情報,得知拉登可能藏身在巴基斯坦西北部的瓦納地區,該地區據信是拉登和塔利班領袖奧馬爾的隱身之地,巴基斯坦軍隊准備對瓦納地區的“基地”組織和塔利班部隊發動大規模的攻勢,
  在這次行動中,當地的部族已經交出了至少32名嫌犯,仍有40名在逃。但是,有些拉登的死黨拒絕同巴特種部隊合作,還向巴特種部隊開火。巴特種部隊奮起還擊,憑借精良的裝備,在邊境地區與那些拒不與政府合作的部族首領進行了激烈的交火,由于中國AK-47式突擊步槍動作可靠,故障率低,可以射殺400m內的敵人,很快便將那些不願意與特種部隊合作的人家組成的力量摧毀。
  但是,在這些力量的背後,還有一股比較頑固的武裝力量,據信是拉登的小股“敢死隊”,從對方火力的發射看,只有3個人,很可能是爲了保護拉登,他們利用有利地形進行了頑固的抵抗。巴特種部隊與其進行了正面交鋒,因對方的火力很強,而且大有玩命的架勢。眼看很難突破,巴特種部隊中一個叫謝耶科夫的特種兵,手提AK-47匍匐爬行了20多分鍾,繞到敵人右翼,選擇了一顆石頭作掩體將槍架好,瞄准基地成員,幾次欲扣動扳機,可他發現距離好像有點遠,大約有450m,沒有把握能夠將敵人擊中,或者沒有足夠的殺傷力。
  謝耶科夫猶豫了好一陣,一旦發射出去,如果不能擊斃其中一人,那將暴露了自己,但已經沒有更好的位置了,再往前都是一馬平川的地段,根本沒有可以利用作爲掩體的遮蔽物。更不妙的是,這股“敢死隊”的火力一陣猛、一陣弱,好像准備撤退,再不擊殺就要喪失良機了。于是,謝耶科夫咬緊牙關,奮力一扣,槍聲響處,一個頑敵倒在地上,另外兩個大吃一驚,打出一梭子子彈後狼狽逃竄。
  這次雖然讓拉登逃脫,但也給了他有力的打擊,尤其是謝耶科夫的那一槍,讓他打得很爽,在與戰友會合後,高舉起手中的AK-47:“這槍真神奇,殺傷力強,准確率高。”

  擊斃“東突”頭目買合蘇木

  如果沒有巴基斯坦特種部隊的配合,美國的反恐戰爭不可能這麽順利,可以說,巴基斯坦特種部隊在反恐方面的傑出表現爲全球反恐戰爭立下了汗馬功勞。對中國來說,也有力地打擊“東突”分子的囂張氣焰。
  長期以來,一個叫“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的“東突”組織,一直活動在巴阿邊境,從事分裂活動,他們的頭目是原籍中國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的一個農民,叫艾山?買合蘇木。
  這個只有小學文化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頭目,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追隨當地一名老牌的民族分裂分子,在我國新疆境內從事分裂活動。1997年,艾山?買合蘇木外逃出境,在基地組織的扶持下,成立了“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恐怖組織,宣稱以武力方式解決新疆問題,建立“哈裏發”國家政權。他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建立訓練營地,積極培訓恐怖分子,圖謀把新疆從中國分裂出去。
  艾山?買合蘇木多次派遣並指揮暴力恐怖分子潛回新疆,暗中籌集經費,招募人員,自制武器和爆炸裝置,策劃、指揮在新疆制造多起暴力恐怖事件,是中國公安部認定爲首批的“東突”恐怖分子之一。
  多行不義必自斃,艾山?買合蘇木所做的恐怖行爲“買單”,在巴基斯坦特種部隊的一次行動中,被巴基斯坦特種兵手中的中國版AK-47突擊步槍擊斃。
  艾山?買合蘇木一直活動在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邊境,來回流竄才得以苟延殘喘。
  2003年9月底,艾山?買合蘇木又率領20多個恐怖分子流竄到巴基斯坦北部地區的南瓦濟裏斯坦附近,這裏緊鄰阿富汗,是他活動的重點區域之一,主要是便于逃竄。那天,他剛來到這裏,巴特種部隊就得到情報,在沒有美國特種部隊參與的情況下立即采取行動,對艾山?買合蘇木可能藏身的村莊進行了包圍。
  艾山?買合蘇木憑借有20來個恐怖分子的保護,進行了頑固抵抗,還試圖活命逃走。雙方進行了激烈的交火,艾山?買合蘇木自充“好漢”沖在前面。巴特種部隊一個個勇猛出擊,強大的火力將恐怖分子全部困住。眼看難以脫身,艾山?買合蘇木四周看了看,發現西北方向的火力較弱,而且那裏可快速通往阿富汗。艾山?買合蘇木將手中的槍一揮,聲嘶力竭地吼道:“想活著出去的跟我沖,老子跟他們拼了!”說完第一個沖了出來,緊接著後面還跟著7個恐怖分子。
  就在這時,西北方向忽然槍聲密集起來了,手持中國版AK-47突擊步槍的巴特種兵向艾山?買合蘇木等人發起猛烈的攻擊,買合蘇木等人猝不及防,相繼斃命。
  原來,這是巴特種兵故意設計好的圈套,在西北方埋伏了10來個手握AK-47突擊步槍的優秀射手,並故意減弱這裏的攻擊力度,只待試圖頑抗到底的恐怖分子出來時就一舉擊殺。
  其余呆在洞穴裏不敢出來的恐怖分子見了艾山?買合蘇木等人被斃命的慘狀後,紛紛繳械投降。
  戰鬥結束,這次行動,巴特種部隊一共擊斃8名,抓捕18名恐怖分子,這個在中國境內外從事分裂活動的恐怖頭目艾山?買合蘇木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http://jczs.news.sina.com.cn/p/2006-10-09/0928403154.html
2008-05-22 07:37:46
中國81式
81式自動步槍是中國軍隊裝備的一種制式步槍。于1979年下達的研制任務,1981年設計定型,在1983年正式投入大量生産、正式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包括采用木質固定槍托的稱81式自動步槍、采用折疊金屬槍托的稱81-1式自動步槍。81式自動步槍與81式7.62毫米輕機槍組成81式槍族。這3種武器的主要結構相同,自動機、複進機、擊發機構、導氣系統、供彈具都能在槍族內各槍互換使用,約有65種零部件可以互換通用。連同其他零部件通用率達到70%。
81式槍族研制目標是要用一個班用槍族取代正在裝備的56式半自動步槍(仿制SKS半自動步槍)、56式沖鋒槍(仿制AK47)和56式輕機槍(仿制RPD輕機槍),仍采用1956式7.62×39mm槍彈。由于在1978年正式決定將來會采用5.8mm口徑的小口徑自動步槍,所以研制81式槍族的目的是在裝備小口徑步槍之前提供一種過渡型武器。但通過實戰證明,81式槍族是一種性能優良的武器,精度好、動作可靠、操作維護簡便,在實戰中表現良好。81式步槍軍事援助過非洲國家。
該槍族的出現基本適應了一槍多用、槍族系列化、彈藥通用化的發展趨勢,極大地方便了訓練、使用和維修,既加強了戰鬥分隊的戰鬥力,也爲槍械互換、增強火力提供了條件。81式槍族也暴露出缺少新結構、新技術、新材料的創新及應用,甚至外形與56式沖鋒槍也很相象。不過81槍族取得的成就和經驗,特別是開式彈鼓的創新發明,爲步槍新的研制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結構特點

81式自動步槍作爲要求在短時間內完成設計的過渡槍型,81式槍族全部采用成熟技術和設計,采用短行程活塞式導氣系統,其它結構與56式沖鋒槍類似。81式步槍全長爲950mm,槍管長440mm,介于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沖鋒槍之間。
81式自動步槍自動方式采用導氣式,槍機回轉式閉鎖,可實施單、連發射擊,使用1956式7.62毫米槍彈,用30發彈匣供彈,彈頭初速720米/秒,固定的槍榴彈發射具能用空包彈發射60毫米反坦克槍榴彈,也可用實彈發射40毫米槍榴彈系列。

81式步槍准星座比較AK47後移讓出一段槍管,供發射槍榴彈之用,不過,設計單位確忽略了就使用機率而論,槍口防火帽的設計較爲實用與更有效益;並且81式步槍瞄准基線相對亦有過短的缺點。不過其射擊精度優于56式沖鋒槍,這應與較長槍管、制造精度、提高精度的措施、與保養優于56式沖鋒槍有相當的關系。
81式步槍的主要零部件都要與81式輕機槍互換通用,因此零件壽命必須按機槍的壽命要求(20,000發),但步槍的重量又不得太重。56式沖鋒槍自改爲沖鉚機匣結構後壽命定爲10,000發,而且難以保證,往往在節套閉鎖肩根部出現裂紋;因爲81式步槍閉鎖構件結構與56式沖鋒槍基本相同,也是沖鉚機匣,要按20,000發壽命要求,節套閉鎖肩部位必然是最薄弱環節。采取的彌補措施是:改變預轉襯鐵在節套上的裝配形式,保持閉鎖部位的完整,不削弱閉鎖肩根部強度,並加強了節套右閉鎖面與其基體的橫向、縱向聯接。
自動機的運動、開閉鎖直接影響武器的射擊精度,尤其對點射精度的影響更爲明顯。爲提高81式槍族射擊精度,圍繞自動機設汁采取了一些綜合措施。加強對自動機運動的導引,機框導軌長度連同複進到位後的輔助導軌。全長爲110mm,相應的機頭杆部與機框配合長度爲70mm,使每一發槍彈的閉鎖狀態盡量一致。又靠攏了機匣導軌、複進簧、活塞與槍管中心線之間的距離。盡量減小槍管軸線與活塞軸線之間垂直距離,與槍管中心距離爲18.5mm(56式沖鋒槍爲25mm),機匣導軌位于槍管中心上方6mm,與活塞、複進簧中心靠攏,使自動機運動平穩,運動件質心降低,減小動力偶作用。減小運動中撞擊,防止射擊時全槍振動影響點射精度。槍機運動爲較長行程130mm(56半自動步槍爲100mm),保證自動機後退與複進適當能量,控制合理射擊頻率,前後到位撞擊面盡量接近槍管中心並左右對稱。但由此導致扳機護圈與彈匣座之間距離過長,外形不夠美觀。
自動機能量過大會導致自動機撞擊嚴重,影響射擊精度和零件壽命;能量太小則達不到可靠性要求。因此81式采用有調節功能的導氣系統,在正常狀態下用小氣孔(Ø2.1)射擊,射速在600~700 rpm,自動機後退到位速度不大于2.5m/s。即使後退不到位,在30mm以內也不影響機構動作。在嚴酷的環境條件下射擊,則用大氣孔(Ø4.2),給予足夠的能量克服風沙、嚴寒、污垢造成的過大阻力,保證自動機可靠工作。在發射槍榴彈時,爲使全部燃氣能量作用于榴彈發射,需關閉氣孔,自動機不能運動。
56式沖鋒槍沒有氣孔調節裝置,只有一級大氣孔(Ø4.5),射擊時自始至終猛烈撞擊,雖然保證動作可靠,但影響了射擊精度和全槍壽命。81式步槍導氣系統結構簡單,裝卸也很方便。活塞與調節塞先套在一起,再裝入導氣箍,卸下時也是一同向後取出。調節塞的大、小氣孔定位是靠上護蓋襯管,起到彈簧片的作用而實現的,簡單可靠、一件多用。調節塞變換時, 利用彈殼底部的底緣插入調節塞上的T形槽,搬動彈殼使調節塞T形槽對准0(閉氣)、1(小氣孔)、2(大氣孔)。這種調節方法避免了需用專門工具調節的麻煩。在戰場上,需要調氣孔時,士兵可以隨時進行。大量射彈後調氣孔也不會燙手。
81式步槍導氣系統的缺陷是對于導氣箍、調節塞、活塞三者之間的配合間隙要求較嚴。間隙過小,則不靈活;間隙過大則影響能量。自動機運動速度不夠,即所謂對間隙敏感。所以,生産上要求嚴格控制配合間隙,使用中要正常擦拭,清除殘渣,保證靈活。
81式步槍的擊發機構仍爲56式沖鋒槍的回轉擊錘,阻鐵爲挂鈎形式,但比56沖的發射機更爲簡單。擊錘、連發機、阻鐵分別用三根完全相同的軸插在機匣上,三根軸用一個卡片固定在機匣上不能竄出,卡片再由快慢機來固定, 因此裝卸分解發射機非常方便,不需任何專用工具,在戰地現場即可分解結合。快慢機變換柄在機匣左側,握把上方,“0”爲保險,“1”爲單發,“2”爲連發,變換時用握住握把的右手拇指即可變換,迅速方便。但必須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操作,不能扣著扳機關保險,否則再打開保險時就成了連發狀態(但又有多少人會扣著扳機關保險呢)。
瞄准系統爲柱形准星、表尺,缺口式照門。步槍瞄准基線長315mm,准星高40mm,表尺分劃爲1~5碼。機槍瞄准基線長490mm,表尺分劃爲1~7碼,其中6、7碼時需用表尺板護翼上的缺口瞄准。表尺碼高由表尺輪的多面軸變換定位。變換碼高時,轉動表尺輪或表尺限制輪來實現。左右手都可以裝訂表尺,表尺板兩側有表尺座的支耳保護,防止碰、壓、損傷表尺板。
56式沖鋒槍和56半自動步槍的表尺外露,背槍時在衣服上很容易把表尺脊磨白,産生虛光影響瞄准。81式表尺缺口上面有一個護翼,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遮去了表尺脊反光,能更清晰的進行瞄准。由表尺護翼與表尺脊之間形成的條形槽與准星護圈構成快速瞄准系統,在緊急情況下,只須把表尺板的護翼槽對准准星護圈套上目標即可射擊,既迅速又准確。
表尺多面軸還有壓住上護蓋的作用。當表尺輪轉到0碼時,即可分解結合上護蓋。爲防止在轉換表尺碼高時,表尺輪誤轉到0碼,上護蓋自行分解,在表尺多面軸的另一端(左側)有限制輪。當要分解上護蓋時,須橫向抽動表尺輪或表尺限制輪,才能轉到0碼。
供彈具是鋼板制成的彈匣或彈鼓,常規裝備是步槍配備5個30發彈匣,機槍配備4個75發彈鼓,另有20發彈匣供平時執勤。步槍、機槍供彈具完全互換通用。
75發快裝彈鼓的結構是一個容彈的扁圓柱體,在圓周的一方安一個彈匣口部形狀的出彈口。供彈時由裝在彈鼓體內的渦卷彈簧帶動撥輪轉動,使槍彈沿彈鼓體內的螺旋軌道轉動,依次送至出彈口被槍機推出彈鼓上膛擊發。由于撥輪上的推彈器作用,彈鼓內的75發槍彈能夠全部上膛射完。81式彈鼓比起俄羅斯的RPK彈鼓,其優點是裝彈、退彈可快速進行。壓一下渦卷彈簧旋鈕,解脫渦卷簧,打開彈鼓蓋,推彈器旋至最後位置,就可裝彈。彈頭朝下,向撥輪上的空位插放,不分先後次序,可以雙手插放,也可兩人同時插放,十分迅速。蓋好彈鼓蓋,旋緊渦卷簧,裝到槍亡就可射擊。平時,爲保護彈鼓簧,可不必旋緊。當需要退出彈鼓內的槍彈時,只需解脫彈鼓簧,打開彈鼓蓋,翻一下彈鼓就可把槍彈倒出來。因此81式快裝彈鼓在國外也很受欣賞,並出口到美國,被民間市場上用于各種AK步槍的供彈具。
81式有空倉挂機機構,當彈匣內槍彈打光時,槍機自行停在後邊,便于射手及時更換彈匣並裝填上膛。輕機槍上設有同樣的挂機機構,當使用彈匣射擊時,能起空倉挂機作用;當用彈鼓射擊時,不起挂機作用,但機槍持續火力強,槍管升溫高,因此81式輕機槍可利用戰鬥間隙時手動挂機,加速槍管冷卻,以彌補不能快速更換槍管的缺陷。射擊時,需向後拉一下槍機,即可裝填上膛繼續射擊。
81式的槍托、握把、上下護蓋仍用楸木,這是由于當時我國掌握的工程塑料技術未能生産出合適的材料,所以仍用木材。折疊式槍托是用鋼板沖壓成型,兩側裝塑料護板,便于貼腮、握持,托內裝附件盒。折疊槍托沒有木托手感好,但槍托可伸折,使槍短小,更爲方便。所以大量裝備的以折疊槍爲主。81式折疊槍托伸開後,能自動補償間隙,消除松動,便于提高射擊精度。槍托尺寸符合我軍一股戰士的體形,上刺刀刺殺時也能牢固的握持。但不足之處是在槍托展開後,如果用力向右打擊槍托就能自行折下,這個問題尚待調整結構尺寸予以解決。
81式膛口裝置有降噪、消焰和制退防跳作用,還兼作槍榴彈發射器。所以其外觀上就是一個外徑22mm、長125mm、固定在槍管上的槍榴彈發射器。發射器的導環分布在全長上,有良好的導向和閉氣作用。發射榴彈時須關閉導氣孔,使全部燃氣能量都作用在槍榴彈上。槍榴彈自身帶有表尺板。因爲槍榴彈發射器的尺寸是國際通用的,所以使用範圍比較廣泛。由于要兼作榴彈發射器,受結構尺寸限制,前部內腔空間較小,不能完全起到消焰作用,所以81式步槍消除槍口焰要靠調整槍管上的導氣孔中心與槍管中心之夾角來逐步實現的。這個夾角由90°、60°、40°、30°直到26°,射擊時槍口火焰由大到小,至26°時火焰完全消失。
56半自動步槍和後期改進的56式沖鋒槍裝三棱刺刀,不能折卸,只能折疊,而且只有單一刺殺功能,又增加了槍的附加重量。81式在研制初期,對于刺刀是否從槍上拿下來還經過一番爭論。主張發揚刺刀見紅的勇敢精神的人反對拿下來,但現代戰爭中拼刺的機會很少,盡管刺刀仍然需要,但要具有多種功能。最後的結論是:刺刀就是殺傷,裝到槍上是刺刀,卸下來當匕首。所以81式的刺刀兼作匕首使用,但不具備其他功能。刺刀作一個獨立部件,由刺刀、刀鞘、挂帶組成。刀刃部分爲劍形,長170mm,不開刃口。刺刀的兩面有縱向加強突筋,突筋兩邊呈凹形血槽,表面鍍乳白鉻。刀柄爲褐色塑料柄。刺刀全長300mm,重量0.22kg。刀鞘爲軍綠色塑料殼,重量0.072kg。該刀的鋼度極好,雖說原設計不是多功能刺刀,但作戰部隊經常把該刺刀用于挖、刨、攀登,撬開罐頭等。
56式半自動步槍,雖然射擊精度較好,但只能單發射擊,彈倉容彈10發,不能更換彈匣,只能打完之後才可補充,火力不足的缺陷在79年自衛反擊戰中已經暴露出來。56式沖鋒槍雖然火力猛、動作可靠,但單、連發射擊精度差。81式自動步槍設計要求是同時代替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沖鋒槍,把猛烈火力和射擊精度結合起來。據裝備了81式槍族的部隊反映,該槍射擊精度好。作戰部隊也反映,曾在一百多米的距離上,用兩支81式自動步槍壓制敵方碉堡的槍眼,使其無法開火。根據最初4年生産中抽槍進行精度驗收試驗紀錄,統計127支槍,每支槍在100m臥姿有依托單發射擊三靶,每靶20發,得出每支槍三靶平均R50。127支槍總平均R50=3.942cm。56式半自動步槍,統計10年的抽槍精度試驗紀錄,R50總平均=4.7cm。而56式沖鋒槍生産技術條件規定R50≤6cm,實際上還難以達到。至于81式步槍的點射精度,在以上試驗統計中(每季度抽試點射精度),24支槍平均70%密集界20.2×17.44(方向×高低cm)。同樣,在最初幾年生産81式輕機槍抽槍精度試驗統計中,32支槍單發總平均R50=3.59cm,20支槍點射總平均70%密集界16.67×15.84(方向×高低cm)。

總體評價
81式槍族設計時,通過了嚴寒、酷暑、風沙、泅度江河、浸泡海水等嚴格條件的考驗,經過部隊裝備作戰的實踐,故障極少。在研制階段浸水試驗就做了26次,早期曾經出現過早發火、發射槍榴彈時機匣蓋脫落、表尺自動跳碼等問題,但都經過改進得到解決,但防腐性能仍需改善。在大量生産中質量穩定,每次抽槍壽命試驗,步槍在15,000發射彈過程中達到了無任何故障、無零部件裂紋、無任何功能失效的狀況。
81式步槍在簡化結構方面富有成效,例如自動機、發射機、機匣等都比56式沖鋒槍簡單。以機匣爲例,同樣是沖鉚機匣,81式機匣的剛度、強度、制造工藝要好得多。機匣體由厚度1.5mm 50鋼板沖壓而成,盒形斷面,形狀簡單,兩側突出大筋增加了剛度,前部與節套鉚接,中部有中襯鐵支撐,後部有尾座固定,機匣的剛度、強度得到保證,使用和生産中沒有變形。機匣的導軌、創造性的只用一層,在機匣體沖壓時形成,取消了一般槍機匣上均具有的下導軌,方便了生産。
81式步槍忽視了結構的先進性,新材料、新工藝也不多,未要求安裝光學瞄准具。連外觀造型也沒有獨自的特點,有時國外就稱其爲81式AK,甚至影響了外貿出口。産生這個問題的原因是有其曆史背景的,因爲在論證時已經給81式槍族定了位,就是一種“過渡性武器”,不需要更多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投入,只要求能夠較快的試制投産,要對原有産品有較好的工藝經濟性和繼承性。經過近10年的生産考核,在當時工藝、技術、設備落後的條件下,能夠滿足大批量生産並保證穩定的質量要求。設計上固然未能采用更多的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但其工藝經濟性也是個符合中國國情的優點。
81式自動步槍性能數據
口徑:7.62mm
初速:750m/s
槍重:3.4Kg/3.5Kg
槍長:955mm(81)/730mm(81-1)
彈匣容量:30
有效射程:400m
2000m內具有殺傷力
http://baike.baidu.com/view/205933.htm

http://zh.wikipedia.org/wiki/81%E5%BC%8F%E8%87%AA%E5%8A%A8%E6%AD%A5%E6%9E%AA

爲滿足讀者渴望深入了解81式槍族的要求,我們趕赴山城重慶,專訪了仰慕已久的王志軍高工。70多歲的老人精神矍鑠,身體硬朗,健談慈祥,依然關注輕武器的發展,繼續爲輕武器事業奉獻,讓人敬佩之至。雖然該槍族研制已過多年,談及往事,王老仍是記憶猶新……
  記者(以下簡稱“記”):王老(以下簡稱“王”),您好,81式槍族的研制雖然已過多年,但是直至今天仍然深入人心,對其興趣不減。請您談一下81式槍族的研制背景。
  王:81式槍族産生的曆史背景比較特殊,跟別的槍不太一樣。建國以後,全軍裝備的是仿制蘇聯的3種武器:56式沖鋒槍、56式半自動步槍及56式班用輕機槍。1960年代初期,發射中間型標准步槍彈的突擊步槍在世界大國出現並開始裝備部隊。我國當時的制式武器還是以56式半自動步槍爲主,雖然也生産裝備了56式沖鋒槍,但是軍方普遍對56式沖鋒槍的射擊精度和拼刺性能感到不滿,需要一種精度較好、拼刺性能良好的自動步槍。當時的出發點是研制一支步、沖合一的槍(國外稱爲突擊步槍),以步槍特性爲主,因爲步槍單發比較准,可以拼刺刀,同時具有沖鋒槍火力持續性好的特點。由此開始設計研制,于1963年完成設計定型並命名爲1963年式7.62mm自動步槍(簡稱63式步槍),1963年投入生産並裝備部隊。該槍研制成功後,獲得了好評。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槍械需求數量之大前所未有,實際産量遠遠超出生産能力,槍的質量難以保證,屢屢出現問題,部隊反映要求撤裝。在這樣的情況下,上級要求對這支槍進行改進,新槍沒定名稱,暫時稱“新自動步槍”,要求還是7.62mm口徑,還是使用當時的56式槍彈
一直到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軍大量裝備的仍是56式半自動步槍(當時沖鋒槍很少,一個班僅2支)與越南(沖鋒槍配備較多)對抗,因越南地形特殊,層巒疊障,遠距離時看不清對方,移近後就是正面沖突,而半自動步槍火力不足,明顯處于劣勢。上級感到迫切需要研制火力持續性好的武器。因爲當時國外已出現幾個小口徑槍族,而我國還沒有自己的槍族,所以在1979年“新自動步槍”升級變成81式7.62mm槍族。1979年4月,總後軍械部下達戰術技術指標,正式開始研制槍族,1980年到國家靶場試驗,1981年底槍族設計定型。
  記:81式槍族設計過程曆經哪幾個階段,遇到哪些難題,又是如何解決的?
  王:81式槍族不像其他武器在設計時分爲方案論證、方案評審階段。其設計過程所曆經階段不明顯。開始提出要研制“新自動步槍”,後又提出研制“槍族”。當時參研的3個研制組都直接拿試制槍到國家靶場做試驗,互相可以參考,81式的設計也吸收了其他研制組的設計,如沖鉚機匣體斷面形狀剛開始是直上直下(56式沖鋒槍就是這樣),後改爲上寬下窄,改變以後外形更加美觀,強度也有所增加。
  要說遇到的困難,就是爲達到精度要求想了很多辦法。63式步槍撤裝之前,部隊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就是精度不好,1974年我搞了一年攻關,基本解決問題,積累了很多經驗。81式精度指標要求很高(81式Rso爲4.5cm),我們幾個同志花了半年時間,每改一項措施,都要到靶場反複試驗,直到達到要求。當時正值夏天,重慶又是“四大火爐”之一,熱得很。單發精度基本沒有問題,主要是連發精度。原先的槍沒有連發,56式沖鋒槍也沒有要求連發精度,部隊反映56式的連發精度最差,首發命中,第二發不知跑哪兒去了。連發精度是個新問題,我們摸索了很多,想了很多辦法,如前後槍機框要對稱,複進到位時撞擊盡量要小,就靠不斷嘗試,最後終于解決問題。采取的具體措施是:自動機的引導要好,機匣的長度、對中性都要好。56式與63式的自動機底下爲“雞胸”式。彈匣內槍彈爲雙排,每進一發彈時,槍機框往左或往右擠,打出來的彈兩個方向,因爲每發射一發槍彈自動機複進到位的位置都不一致,Rs。可達到14cm。發現問題後,我們把81式槍機框底下改成平的,不管哪一邊都是壓著彈,不存在往左、往右擠的問題。另外81式的機匣是全槍裏尺寸最長的,因爲該槍采用長導軌,要求機匣要長,這樣使得運動更加平穩,從而帶來很好的動力性能。88式狙擊步槍在設計中就吸收了這些優點。另外對81式的射速進行了控制,約700發/分,現在都是800發/分以上,射速高對精度不利。另外,我們在研制時,使自動機的質心和槍管質心盡量接近,盡量縮小槍管軸線與活塞軸線之間的垂直距離(56式沖鋒槍兩者距離爲25mm,而8l式只有18mm) 這裏要說明的是,我們爲提高精度及動力性能采取了很多措施,很難說哪一個起決定性作用,這是綜合因素的結果,就是要在試驗過程中不斷嘗試。
還有一個難解決的問題是抛殼問題。81式步槍的導軌比較高(深),彈殼要從機匣導軌下面往上抛,爲此要在導軌上開一個缺口。這個缺口就很難開,深淺大小都要合適,經過反複試驗、摸索,最終解決了問題。81式從右前方往上抛殼,方向很一致。
  可靠性方面,浸河水試驗做了26次。當時組裏同志開玩笑說:“我們成了洗槍工程師了”。
  記:81式槍族可配用哪些彈藥?采用什麽瞄准裝置?
  王:81式自動步槍使用1956年式7.62mm普通彈、穿甲燃燒彈、曳光燃燒彈、曳光彈和空包彈。81式輕機槍也同樣使用56式7.62mm各種槍彈。
  瞄准裝置采用機械瞄具,爲柱形准星與缺口式照門,准星滑座可以左右移動。因爲當時沒要求安裝瞄准鏡,所以只有機械瞄具,現在要改變外形或者安裝瞄准鏡都很容易。
  記:56式半自動步槍及56式沖鋒槍使用的是56式槍彈,81式槍族同樣使用該彈,對81式的射擊精度有何新的要求?
  王:56式半自動步槍不能打連發,56式沖鋒槍能打連發,但不要求精度,打多少是多少。雖然81式步槍仍然使用56式槍彈,但戰術技術指標對單、連發精度都做了要求。對工廠來說最大的變化是,原來生産的所有的槍精度標准不作爲驗收條件,生産完,打打壽命,看看是否達到可靠性要求,不管精度如何。從8l式槍族開始抽槍檢驗精度,若精度不合格將被拒收。成千上萬支槍,從中抽幾支檢驗精度,根據抽樣原理這
  幾支合格則整批産品都合格。但如果出現問題,就很難知道還有哪支槍也出了問題,這不像零件破損只看看外觀就可以。幸好工廠有經驗,從未出現精度不合格的問題。要達到精度對工廠來說是很困難的事情。所以說81式槍族意義特殊,這也是一大體現。
  記:63式步槍對81式步槍産生哪些影響?與81式相比有何異同? 王:63式步槍的研制培養了人員,提高了技術,積累了經驗,但81式的設計理念上了一個新的臺階。63式的設計參照了56式的計算方法及設計方法,81式也基本是這個模式,只是技術發展了,結構不太一樣,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還是一致的。
  從外形上看,63式步槍在刺刀折疊狀態時全槍長爲1033mm(刺刀打開時爲1342mm),81式步槍全槍長爲955mm(裝上刺刀1105mm)。63式全槍質量3.8kg,81式則爲3.4kg。兩相比較相差懸殊,63式明顯不符合“短、小、輕”的要求。63式步槍彈匣容彈量爲20發,81式爲30發。另外63式步槍最大的缺陷就是刺刀拿不下來,不用時只能將其折疊,而81式刺刀可以拿下來當工具用刀,雖然沒開刃,也可當匕首使用,這是兩者的最大區別。
  記:81式步槍與56式沖鋒槍相比,結構又有哪些異同,有何超越?二者使用壽命有無區別?
 王:56式沖鋒槍仿制于蘇聯AK47突擊步槍,于1956年生産定型。該槍采用導氣式工作方式,槍機回轉式閉鎖方式,全槍長(刺刀折疊)874mm,槍管長415mm,全槍質量4.03kg,30發彈匣供彈,發射方式爲單、連發。56式沖鋒槍可靠性較好,故障率小,牢固耐用,近距離射擊時火力猛。主要缺點是射擊精度差,連發時槍身跳動較大,擊針易折斷,夜間射擊時准星護翼容易被誤認爲是准星。
  81式步槍的工作方式、閉鎖方式以及供彈具都與56式相同。瞄准裝置及配用槍彈也基本一致,只是8l式還可發射空包彈。81式外形接近56式沖鋒槍,也是30發彈匣供彈,也有小握把,槍托、握把等結構也都相同。兩者主要區別在于:81式的射擊精度有了很大提高;全槍質量大大減輕,由4.03kg減到3.4kg;可以發射槍榴彈;刺刀可以拿下。另外,名稱由“沖鋒槍”改爲“自動步槍”,糾正了將步槍稱爲沖鋒槍的錯誤,也是兩者區別之一。
  1979年下達的戰術技術指標要求:研制一槍族,要求質量小于3.5kg,精度要好,可靠性不低于從前,壽命不減。這些要求8 1式槍族都達到了。說到壽命,從蘇聯引進的武器壽命都很高,56式沖鋒槍爲15000發,56式班用輕機槍25000發,56式半自動步槍10000發,63式步槍爲15000發。指標要求81式步槍壽命10000發,輕機槍20000發。81式步槍與輕機槍所有大部件包括機匣、槍機、活塞等等一律是通用件,只是槍管長度不一樣,81式輕機槍達到了20000發的指標要求,因此步槍壽命也是20000發。這個壽命是很高的,以後的步槍,包括95式5.8mm步槍都沒有這麽高。所以81式步槍的壽命相比56式沖鋒槍是提高了很多。
  記:81式槍族除有質量小、射擊精度高、可靠性好等優點外。還有哪些特別之處?
  王:除上述優點外,81式槍族還占了3個“第一”,具有“裏程碑”的意義:一是該槍族是新中國第一個槍族;二是該槍族是第一個裝備全軍的國家自行研制的槍族,並很好地完成曆史使命,至今已裝備20多年且還在裝備;三是該槍族是第一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輕武器。1986年,國家第一次頒發國家科技進步獎,81式槍族當年就獲得該獎的一等獎。第二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輕武器是95式槍族。
  記:請您介紹一下81式槍族的裝備使用情況。
  王:81式步槍設計定型後,很快裝備全軍,一直到現在還在裝備。除陸軍外,集團軍、海軍陸戰隊、航空兵都曾裝備81式,部隊反映良好。我想,81式的“軍齡”還能延長,要全面替代還需時日。
  記:後來您參加了87式5.8ram班用槍族、88式5.8ram狙擊步槍和95式5.8ram班用槍族的設計,這些槍的某些結構設計是否借鑒了81式的?
  王:81式槍族研制成功以後,我投入了5.8mm口徑武器的研制。87式5.8mm槍族、88式狙擊步槍、95式5.8槍族都有81式的研制人員參與,研制81式的經驗肯定影響了這些槍的研制,後續槍也會借用81式比較成熟的技術。尤其是87式槍族,當時5.8mm彈已經定型了,步槍還沒有研制出來,部隊急于要步槍做試驗,看看5.8mm口徑是否可行。所以87式步槍只是改變81式的口徑和外形,即口徑改爲5.8mm,外形采用工程塑料,內部結構基本沒動,但因爲使用槍彈不一樣,槍機、槍管、彈匣相對稍有變化。現在95式槍族有4支槍,包括無托步槍、輕機槍、短步槍和折疊托步槍,折疊托步槍(2003年定型)是槍族中最後研制出來的,其自動機、發射機,包括活塞都是用了81式的,只是尺寸稍有變化。
  記:作爲它的主設計師,您認爲81式槍族有哪些缺點及遺憾?
  王:81式槍族一大遺憾是工藝上比較落後,與56式相比,工藝上毫無進展;也沒有采用新材料,工程塑料一件沒有。護木、槍托、握把都是木質的,機匣是由1.5mm鋼板沖鉚而成的,而現在的武器基本采用鋁制機匣,熱模加工,外形光滑漂亮。
  第二個遺憾是外形。81式步槍與56式沖鋒槍一般人很難區別,護木、槍托、機匣風格相近,不仔細分辨是區別不出來的。惟一區別是81式有槍榴彈發射具。沒有在外形上搞得獨特一些,這是我的一大遺憾。81式木托槍只生産了4萬支就不再生産了,因爲木制槍托成本較高,後來大量生産的是81—1式折疊托步槍。
  再有就是早期的81式步槍發射槍榴彈時,機匣蓋偶爾會掉下來。這是因爲研制81式槍族時,槍榴彈還沒有研制出來,槍榴彈是1990年代定型,比步槍的定型晚得多,當時沒有槍榴彈所以無法試驗,二者配合出現了一些問題。經過改進,現在81式打槍榴彈效果狼好,能打400多米。
  記:您認爲步槍、機槍的發展前景如何?
  王:本人對步槍、機槍的發展前景有些困惑,也對其進行了一些思考。95式5.8mm槍族出現以後,評論其是最有中國特色的槍族,當時非常滿意。現在部隊使用後,又發現很多問題,正在進行改進。現在世界上研制什麽,我們就研制什麽(如無殼彈),我個人不很贊成。
  模塊化武器系統如XM8可能是發展方向,根據不同的戰鬥任務和作戰地域,其可改裝爲發射不同口徑槍彈的自動武器,通過部件的更換可有多種型號,如基本型、狙擊型、突擊型和班用型。另外有待新材料、新工藝的發展,提高槍械整體水平。
  記:作爲老一輩輕武器設計師。您對輕武器界正在活躍的年輕設計人員說幾句話,同時也對關心您的《輕兵器》廣大讀者說幾句話,好嗎?
  王:81式槍族獲得部隊官兵的好評,令我感動。但是由于時代的關系,基于當時的技術現實,該槍族還有很多不足。希望年輕的設計人員在設計新槍時能進一步提高水平,吸取81式的經驗教訓,使新槍的性能更加優異。目前輕武器設計人員青黃不接,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同志理論水平較高,但經驗不足,需要多參加實踐。要想提高設計水平,時間是關鍵。多參與研制項目,勇于攻克技術難關,設計水平就會提高。
《輕兵器》雜志一直關注輕武器界的發展,報道宣傳國內外最新武器,是設計人員與讀者聯系的紐帶。希望讀者繼續支持《輕兵器》,多多關注國産兵器。
  記:感謝您接受采訪,我代表廣大讀者真誠祝您身體健康! 本刊記者:孫麗
  王志軍 原名王祖賜,1934-耳8月出生,山東鄒平縣人,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津貼。1958年畢業于北京工業學院(觀北京理工大學)第一機械系自動武器專業,畢業後分配至國營第296廠工作,曾任生産車間及工藝科技術員:1965年調至該廠槍械研究所從事軍隊裴備槍械的科研.開發、試制、生産等工作,任至廠長職務。參加了63式7.62mm自動步槍的研制工作;1970年代主持研制了我國第一代班用槍族——87式7.62mm槍族:1990年代負責5.8mm武器系統的研制,其中包括87式5.8mm班用槍族、88式5.8mm狙擊步槍和95式5.8mm班用槍族;參加編寫了《槍械手冊》、《步兵自動武器及彈藥設計手冊》、《世界輕武器手冊》等書籍,並在軍事期刊發表文章70余篇。1986年榮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0年獲兵器部頒發的功勳獎
http://bbs.tom.com/item_208_41873_0_1.html
2008-05-22 07:40:33
阿楨
解放軍新一代智能步槍列裝 2012-04-10

據環球網報道,一些中國網絡軍事論壇也展示了兩張關于某型單兵綜合作戰系統的介紹手冊圖片。圖中一種被稱爲單兵綜合作戰系統火力子系統的新型槍械正在解放軍陸軍的基層部隊進行測試或試驗,這種新型武器的外形類似于美軍的XM-29 OICW單兵戰鬥武器。
據圖片附文介紹,該型單兵綜合作戰系統是以單兵爲基本單元,應用多種先進技術的高技術士兵裝備系統,該系統可全面增強單兵的火力、機動、通信、觀瞄和防護能力,使每一個士兵都成爲有效的火力攻擊單元,既能獨立作戰、又能協調機動,全面提高單兵作戰效能,使士兵有條件在未來信息化戰場上贏得優勢。
該系統全長不大于950毫米,全槍質量不超過5千克,火力子系統爲步、榴、霰合一武器,可發射5.8毫米槍彈和20毫米空炸榴彈,能對付多種目標。
從已知的細節來看,這種單兵武器系統大致類似于OICW,可能采用了20毫米可編程榴彈和先進的綜合光電系統。其槍械部分類似于已經在部隊服役的03式突擊步槍,可能是爲了降低成本或者降低設計難度的一種考量。
理想單兵戰鬥武器(Objective Individual Combat Weapon,簡稱OICW),已經由美國陸軍正式命名爲XM29。XM29是爲“陸地勇士”(Land Warrior)開發的單兵戰鬥武器,也是陸軍的“未來戰鬥系統”(Future Combat System)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http://slide.mil.news.sina.com.cn/slide_8_199_14542.html

美軍智能步槍子彈就像手榴彈 2010/12/06

XM25型步槍的「智能子彈」可經編程,在飛行固定距離後爆炸,如同會飛的手榴彈。圖為XM25型步槍。(維基百科)
美軍日前開始將一種新型的未來步槍投放在阿富汗戰場,這種步槍的「智能子彈」可經編程,在飛行固定距離後爆炸,如同會飛的手榴彈,讓躲在掩體後的敵軍「無藏身之地」,美軍今年將購入12,500支XM25步槍。
這種新式的XM25型步槍,有效射程達2,300英尺(約700公尺),25毫米的「智能子彈」內含晶片,能夠接收來自準星的無線電訊號,知道與目標之間的確實距離。假使敵人躲在牆後,可設定子彈在飛越牆後1公尺,在敵人身旁引爆,準確的摧毀敵人的戰力。
研發XM25的製造商Alliant Techsystems表示,目前這種步槍配置的是高效能炸藥,未來將考慮研發爆炸威力更小的彈頭,旨在擊昏,而非殺敵。
http://hk.epochtimes.com/10/12/6/128641.htm
2012-04-10 13:34:34
阿楨
AK-47突擊步槍俄羅斯制造廠宣告破産 2012-04-27環球網

  如果說美國暢銷全球的形象産品是可口可樂,那麽,俄羅斯暢銷全球的形象産品就是AK47突擊步槍。AK47得到衆多軍人的極度崇拜,它的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被世人公認是世界級槍王、世界級槍械設計大師。世界上至少有82個國家裝備AK-47系列步槍。
  環球網記者胥文琦報道據《俄羅斯報紙》、“NEWSRU”新聞網4月6日消息,俄AK-47(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制造商——“伊熱夫斯克”機器制造廠宣布破産,其負債金額剛剛超過80萬盧布(約合人民幣17.2萬元)。目前該工廠已進入破産管理程序。
  據悉,2011年,“伊熱夫斯克”工廠與國企“俄羅斯技術”共同制定出重組方案,在該方案框架下將成立新公司“‘伊熱夫斯克’科技制造聯合公司”,它作爲“俄羅斯技術”子公司將承擔所有合同責任和接收所有編制工作人員。
  據早前報道,在2012年俄羅斯國防采購框架下,俄國防部沒有向“伊熱夫斯克”購買武器的計劃。

AK-47步槍沒專利 正版商快破產 2009/11/13 聯合報

伊茲馬希公司背負超過1300萬美元(約台幣4億2000萬)債務,債權人已要求法院宣布伊茲馬希公司破產,以便取得其剩餘財產的分配權。俄國法院21日接受債權人的破產告訴,將在10月7日開庭審理。
伊茲馬希所生產的AK-47步槍於1947年設計完成,1949年開始量產,由於這款步槍構造簡單、堅固耐用,全球有106個國家地區的武裝部隊採用這款武器,也成為獨裁者、黑幫和反政府叛軍的最愛。
著有「AK-47:改變戰爭面貌的武器」一書的卡漢納(Kahaner)表示,「它的構造簡單、便宜,而且相當堅固」,「你可以把它埋在沙土裡10年,從地下拿出時仍然可以使用。」軍火貿易商希帕威爾(John Hipwell)說,這款槍「是設計給那些沒有接受什麼訓練的人使用」,而且只需要極少量的昂貴金屬即可製造而成。
由於AK-47步槍構造簡單,且沒有申請專利,因此成為被大量仿冒、複製的對象。卡漢納表示,「因為它如此容易製造,所以任何人都可以生產它。」
AK-47步槍的設計者卡拉什尼科夫(Kalashnikov)兩年前曾不滿指出:「他們就是使用這個品牌,利用這個品牌的名聲。這是不公平的。」
根據估計,目前全球流通的7000萬支AK-47步槍中,仿冒品的數量是正廠的10倍,有些國家甚至只要50美元(台幣1616元)就可買到,價錢僅為正品的五分之一。
2012-04-27 11:09:01
阿楨
鄉民糞青為何老對95步槍噴糞

  為何啊!糞青的目珠被屎擱到,看不順眼95的高提把唄!
  不會用糞肥的假鄉民,沒吃過豬肉(沒當過兵用過95)也沒看過豬走路嗎?高提把是各國無槍托步槍的缺點,法國FAMAS步槍的高提把更誇張!
  問題是,各國多已改用滑軌瞄準鏡、取代高提把的瞄準準星。
這也沒啥,且不說外貿版的民用版97式步槍已改用滑軌瞄準鏡,95槍族 (自動步槍,班用機槍,短步槍,通用機槍和狙擊步槍)中的狙擊步槍、也早以滑軌瞄準鏡取代高提把的瞄準準星。問題是,瞄準鏡不只貴也不好保養、不適野戰條件的所有單兵,如果取消提把的瞄準準星改用滑軌瞄準鏡、稍有損傷、便無法瞄準了,故多國軍用版97式步槍、仍用高提把的瞄準準星、頂多加用瞄準鏡。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940269
2014-02-13 10:29:59
圖博館
美軍購5萬把大威力步槍應對中國防彈衣為何用處不大2017.8.17新浪軍事

  圖:7.62毫米M110步槍
  最近,美國陸軍計劃採購5萬把7.62毫米大威力步槍替換5.56毫米M4步槍。
  而在此前,美國陸軍宣布要開發能打穿IV級防彈衣的新7.62毫米槍彈,美國特種部隊司令部和海軍陸戰隊,更是要求採購5000挺8.6毫米機槍。相比之下,美國陸軍不引入全新口徑的做法,確實要省錢、省事得多。
  圖:8.6毫米機槍
  美軍地面作戰部隊紛紛要求加強、加大槍械口徑的核心原因,既源於實戰開闊地帶中,小口徑步機槍彈在中遠距離上的殺傷效果不甚理想;又是受到現代高等級防彈裝備氾濫成災的威脅。
  只要100美元,就能買到中國造的IV級插板,能在近距離擋住現有7.62毫米大威力槍械——比如M40A1狙擊步槍發射的穿甲彈。
  但是從長期來看,線膛槍械的初速受制於壽命、成本、重量等諸多因素,已經沒有辦法大幅度提升——特別是7.62x51這樣還必須保留原有口徑的武器。因此就算是更換了更昂貴的新型彈頭,但是美國陸軍的做法會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就跟不上防彈衣性能提升的腳步而變得失去意義。(作者署名:候知健)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8-17/doc-ifykcppx8725445.shtml
2017-08-18 09:54:27
圖博館
俄新一代步槍為何失敗:卡拉什尼科夫晚年犯致命錯誤2017.11.15新浪軍事

  在蘇聯後期,步機槍的發展上非常畸形——而這和卡拉什尼科夫本人的觀念取向,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除了加特林這樣依賴於外部能源和動力(液壓泵或者電機)的特殊情況;內能源自動原理的步、機槍連發,其核心環節,是在子彈發射的過程中,槍械能從高溫高壓的燃氣引出一部分能量,完成拋除彈殼、推動下一發子彈上膛。
  對於較為強調惡劣環境可靠性的步、機槍來說,導氣式原理是一種很適合的設計;它在槍管上開孔,引出燃氣,用燃氣去推動活塞;活塞再帶動槍機後坐、拉出槍膛內的彈殼後,再在彈簧的作用下前進、推動下一發子彈上膛。
  而進一步細分的話,導氣式原理又可以分為長行程活塞和短行程活塞。所謂長行程活塞,就是活塞桿和槍機被固化設計在一起,活塞跟隨槍機走完從後坐到復進的整個行程;而短活塞中,活塞桿和槍機是分離的,只在一小段距離內猛的推撞槍機後坐以後就會分離開。
  從理論上上說,長行程活塞的結構和動作更簡單,可靠性更好;但是部件重心移動大,撞擊更猛烈,精度上要做好的代價比短行程活塞要高很多。而短行程活塞結構,本身已經能提供足夠出色的可靠性,射擊精度又更容易提升,因此是現在世界上最主流的現代步槍設計原理。
  在一個正常的槍械技術路線競爭環境中,長、短行程活塞的方案和型號,應該是短行程活塞在數量上佔據優勢,或者至少兩者要持平。
  除了活塞的結構區別以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在於導氣系統是否具備可調設計。因為惡劣環節下要可靠,就要引出更多的燃氣去推動活塞和槍機,克服沙礫等異物的阻礙;但過於猛烈的推動作用,也會嚴重破壞射擊精度。
  而在可調的導氣系統中,通過調節擋位(不同直徑大小的燃氣孔),設置引入燃氣量的多少,就可以實現正常環境下獲得更好的命中精度和槍械壽命表現,而惡劣條件下又能保證可靠性。當然作為代價,部件的設計製造和裝配會復雜化,調節裝置的活動部件增多,本身也加大了故障的可能性。
  但是在卡拉什尼科夫在蘇聯輕武器領域實現了理論話語權的獨霸以後,短行程活塞+可調導氣這種全世界範圍內極為成功的技術路線,在蘇俄的主流步槍機槍中銷聲匿跡。而除了PK機槍採用可調導氣的長行程活塞結構以外,後來幾乎所有的型號,都是AK式的不可調導氣+長行程活塞設計。
2017-11-16 09:51:47
圖博館
而即使是AN-94和AEK系列這樣自動原理出現明顯改動的設計,依然沒有跳出這種局限性;最後的結果是,隨著設計的複雜化,不可調長行程活塞原有的簡單、可靠的優勢喪失了,而付出的高昂代價——造價、重量,卻沒有帶來相應水平的性能提升。
  實際上在蘇聯二戰和戰後較早的時期中,短行程活塞+可調導氣的技術路線獲得了很大的成功——SKS(五六半步槍的原型)、SVD步槍,都是可靠性不差於AK47,而精度在同代產品中表現相當出色的型號。
  而中國在AK47基礎上改進出來的八一式步槍,也和SVD步槍類似,採用了可調導氣和短活塞行程原理,保留了AK家族的高可靠性設計,而精度上實現了巨大的提升。雖然中國槍械設計製造水平一直不如俄羅斯,但在自動原理的選用上,中國從81步槍開始,一直都比蘇俄的選擇要靠譜。
  在60年代以後,可調短行程活塞路線在蘇聯的死亡,是完全不符合自然的技術發展規律的。技術路線的競爭高度僵化和封閉,是蘇聯在60年代以後槍械水平被西方反超並徹底甩開的關鍵因素。這不僅體現在自動原理上,也體現在槍械的結構佈局上——比如始終不願意拋棄AK家族的機匣/防塵蓋結構,轉而開發上下機匣設計。
  從整個蘇聯槍械型號發展中反應的思想特徵來看,卡拉什尼科夫如果在60年代完成PK機槍的研製以後,就徹底不再乾涉和影響槍械研製,蘇聯的輕武器發展極有可能展現出完全不同的面貌,並且獲得遠超現在的成就,而不是一頭扎進死路幾十年。(作者署名:候知健)
  回應
 果然是有錢,口氣大了。中國在造槍方面可是沒資格嘲笑任何一個大國,我們自己專家的頑固和愚蠢比比皆是且至今不見改變。
 失敗就是失敗了,AK地位也下降了,什麼資格不資格的都掩蓋不了這個事實。
 技術上最先進的不會是最好的,最好的永遠是可靠性、經濟性、技術性平衡得最合適的。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11-15/doc-ifynstfh9122710.shtml
2017-11-16 09:52:26
阿楨
俄軍沒錢換新槍 無奈再購6000支老式AK74步槍 2019-07-16 新浪軍事

  俄羅斯中央軍區導彈和炮兵單位負責人米哈爾•庫津中校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6000支全新的AK-74M突擊步槍目前業交付中央軍區官兵使用。
  按照俄羅斯陸軍早年的規劃,他們本計畫用來替換老款AK-74M的其實不是新款AK-74,而是更加具有革命性意味的AK-12和AK-15這兩款新生代的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然而受經濟不景氣所累,只好將AK-74M拉拉皮湊合接著用。

AK47和AK74都是他設計的,為何AK74知名度很低,原因很簡單 2019-02-12

  74和47的本身原理結構,是沒有很大的變化的,不過74的口徑要比47小一些,是一種小口徑突擊步槍,當初AK47被製造出來,人們就發現了不少的問題,經過慢慢的改進,所以就有了AK74和AKM。
  其大概原理是差不多的,但是因為處於習慣,所以人們就把這些槍枝,統稱為了AK47,這種槍是在越南戰場上出名的,當時美國的M16突擊步槍問世,在戰場上是相當的厲害,遇到AK47之後就慫了。
  自此這種槍就成為了步槍之王,也是世界上生產裝備數量最多,使用最廣的步槍,當時美蘇冷戰時期,兩國在不停的攀比,美國研究出了5.56mm的小口徑步槍,蘇聯為了追上美國,就研究出了5.45×39毫米小口徑的AK74。一般一支步槍的研製週期,都需要十年的時間,但是蘇聯為了不被美國落下,只用了五年時間,就用這種槍裝備了部隊。
  但是這種槍缺乏論證,所以蘇聯改進的時候,就是用現有的步槍進行的改進,其實兩種槍的結構是差不多的,但是因為74的口徑小了不少,導致射擊精準度不高,而且威力也很小,而且本來研究出來的小口徑步槍,連續射擊的精準度,一定是很高的,但是這種槍卻達不到。
https://kknews.cc/military/agxlrkg.html
2019-07-17 09:30:48
阿楨
朝鮮閱兵新"彈筒"步槍啥來頭?中國也搞過還出口了

2020-10-10,朝鮮進行了世界上首次的夜間閱兵,有好多人留言,讓我介紹朝軍閱兵時候用的彈筒AK,其實去年我就寫過了朝鮮彈筒88式步槍,今天分享給大家。
  當年朝鮮的這款螺旋彈筒式步槍曝光時,因為大家未見過AK使用這種巨型彈筒,以至於英國郵報曾經將其報導為朝鮮AK的下掛式榴彈發射器。
  這種螺旋彈筒式設計並非朝鮮首創。也不是俄羅斯的野牛衝鋒槍首創。早在1985年美國22 LR口徑卡賓槍使用螺旋式彈匣的。中國在2000年左右也設計出一款螺旋彈筒式的衝鋒槍,是為了參與2001年的05式5.8毫米微聲衝鋒槍的競標,後來落選了。
  似乎朝鮮的彈筒設計將讓一把AK擁有100多發的螺旋彈匣瘋狂掃射,但並不如想像中令人滿意。
  首是複雜結構供彈具的可靠性,在美國民間市場中,相比於“大容量”,“不可靠”反為人所熟。
  此外,大容量的裝彈速度。50發的彈匣需要轉動發條10次,100發的彈匣則要轉動23次,裝彈1小時作戰五分鐘
  朝鮮彈筒88式步槍光彈匣重量就高達1.6kg,而AKS-74空槍重也僅3.2kg。甚至彈筒橫著插在彈匣井裡,很容易導致彈匣口變形,或者卡扣無法支撐,以至於朝鮮閱兵時能看到彈筒上偷偷捆上鐵絲加以固定。
  不僅攜帶沉重,粗大的彈筒在實際使用中也十分不方便握持,尤其是對於體型本就矮小的朝鮮士兵而言。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士兵們的手掌基本上都只能把住半圈彈筒。
https://mil.news.sina.com.cn/zhengming/2020-10-13/doc-iiznezxr5693614.shtml
2020-10-14 09:15:20
阿楨
美軍用6.8公釐武器取代M4、M249 專家曝致命風險 2022/02/07 中時

「任務與目的」(Task & Purpose)網站報導,在經過多年發展後,美國陸軍即將在數週內決定6.8公釐「下一代班用武器」(NGSW)計畫(7540萬研發與3580萬首批採購費)的獲勝者,不過專家指出,部分6.8公釐彈藥的膛壓遠高於現役北約彈藥,對新武器的耐用性表達嚴重懷疑。
西格爾的6.8x51公釐彈藥的最大膛壓達80000psi,遠高於5.56公釐北約彈藥的61000psi,以及7.62公釐的60000psi。通用的True Velocity廠6.8TVC彈藥,最大膛壓約65000psi,不過6.8TVC採用類似塑膠的複合材質彈殼,雖然能有效減輕重量,但也被懷疑是否能在武器連續射擊後的高溫環境下穩定運作。

191步槍又慢瞭一步?美國新槍族或改回無托,用6.8塑膠尖頭彈

國產QBZ191步槍最大的特點,是將無托式95式槍族整體轉變了有托式,而最近美軍的新槍族方案中就出現了一款無托步槍--通用RM277,這是否說明191步槍又慢了一步呢?

美國6.8mm口徑次世代突擊步槍 為何能600m外打穿重型防彈背心? 2021-06-10

美軍自從1953年和1964年,分別研發出7.62 x 51mm子彈口徑的M14自動步槍,以及5.56 x 45 mm的M16後,便成為北約(NATO)標準彈藥,甚至還影響前蘇聯的華約,也推出5.45mm的步槍。
7.62 mm的優點為威力大、有效射程遠,但後座力強影響連續射擊,子彈大又重造成攜彈量少。5.56 mm有效射程較短、制止力不足,防彈背心與防彈插板,貫穿力漸漸不敷所需!
美軍NGSW標案,經過激烈的競標,德事隆系統(Textron Systems)、西格&紹爾(SIG Sauer)、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進入最後決選,並已開始交付樣槍給官兵測試,預計2022年第一季決定獲勝廠商。
美軍希望NGSW將槍口初速提高到M4的幾乎一倍,能在中距離擊穿可防禦7.62mm穿甲彈的4級防彈板,以及在600m處能殺死穿防彈背心的敵軍。
https://strategy.style/archives/us_army-next-generation-squad-weapon
2022-02-07 08:40:10
阿楨
美軍又搞了一種新槍!5個口徑十幾種型號,這是要幹嘛? 2023-02-11 輕武專欄

  2022年4月,美國陸軍已經確定了下一代班組武器(NGSW)計畫的勝利者:西格-紹爾公司新步槍和新機槍被命名為XM7和XM250。
  為了能夠有效擊穿中俄等國先進防彈衣,XM7使用了一種膛壓非常高,穿透力很強,但後坐力和重量也比較大的6.8毫米新型槍彈。
  不過,在美軍也有在考慮,FN公司的IWS單兵武器系統。IWS沒使用M4的5.56x45毫米口徑,也沒用XM7的6.8x51,而是用6.5x42要在800米內擊穿現有的防彈衣。
  不過就算這幾種步槍都能正常服役,M4、M16以及5.56毫米子彈還會在美軍繼續服役至少十幾年。考慮到美軍各種機槍、狙擊步槍和精確射手步槍用的7.62NATO北約彈、特種部隊的MCX微聲步槍裝備的.300步槍彈,美軍的單兵武器可就湊齊五種口徑了,型號更是達到了十幾種。
  以前大家總笑印軍制式步槍能弄出三種口徑來。如今,美軍更不一般,不愧是財大氣粗!只不過,後勤人員可能就要罵娘了。
  回應
夠折騰的。不如直接承認7.62X39的彈更加優秀來的快。
資本主義的槍怎麼能用社會主義的彈
看下現在的俄烏大戰, 烏槍打到俄裝甲上沒事一樣到處跑! 還有中國陶瓷裝甲防彈衣,防護效果都是非常好的!
2023-02-14 09:05:2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