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2-20 07:17:48| 人氣4,538| 回應2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雲門自生自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雲門也自生自滅吧!

你怎可將文化國寶與< 夜市自生自滅> 相提並論?

文化又如何?我一貫主張只要民間能做的、就要儘可能的自生自滅,如此才能免於政治芻化和浪費。

瑪莎葛蘭姆現代舞  神話寓言
 

1990年瑪莎葛蘭姆與麥當娜合照

 

雲門 九歌

雲門舞集林懷民

 
雲門 流浪者之歌

雲門 狂草
 
雲門 水月
 
林懷民:政府文化投資 少到可笑>中時08.02.13 吳于珊、

   一把大火燒毀雲門舞集位於北縣八里鄉的排練場,但也燒出了各方的熱情。繼北縣承諾提供練舞場地之後、宜蘭縣府昨天也表示,願意無償提供員山鄉土地,做為雲門排練場及多元性的表演中心,北市府也展現高度誠意。台中市政府昨天新春團拜,市長胡志強也捐出廿萬協助雲門重建。
 面對各界熱情提供排練場地供選擇,林懷民直言,「雲門火災讓大家注意到文化上的問題,政府對表演藝術的投資是不夠的。」
 「若政府把文化當做國力的一部分,就要投資。文建會以一億元扶植六十六個團隊,很可笑,看不出政府對文化有什麼願景、雄心及認識。」他表示,當歐美人知道雲門在鐵皮屋裏做了十六年事,都覺匪夷所思,但國人卻覺得「很幸福」,這很諷刺。
 林懷民表示,這一把火燒出社會很多的熱情給雲門,但若政府有很好的機制,此事就可以很容易處理,可是主管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沒有緊急救難措施、文化政策也沒有改善。
 他說,台灣的人口及面積都很小,但是除雲門外,還有漢唐樂府、當代傳奇、優劇場、表演工作坊、屏風等表演團體,如此高密度及高品質,這是很驚人的,但政府「投資」卻很少;希望政府能用政策、預算等長遠的作法來改善台灣文化界生態,屆時,不僅是表演團體之福,也是全民之福。
 林懷民昨天中午過後,便在台北縣長周錫瑋、台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設計師黃永洪等人陪同下,片刻不休到台北市公車處城中保養場、板橋四三五藝文特區、中央廣播電台淡水閒置房舍及十三行八里文化公園等地勘察。
 林懷民勘查同時間,文建會也推薦景美人權園區場地給雲門,且主動回報林懷民後,再擇期會勘。林懷民面對外界詢問的重建計畫表示,目前暫無答案。不管是眼前應急的暫時排練場,或是未來長期落腳點,都等這一兩天密集看過場地後,開會討論再決定。
 由於「四三五」藝文特區為板橋市公所向台北市政府承租,台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也特地前來關心。
 林懷民說,「四三五」景致優美,還散發濃郁的文藝氣息,但室內場地面積小,天花板挑高也不足,無法滿足該團平日排練的需求。
 至於八里十三行文化公園和位於淡水的中央廣播電台舊址,都讓林懷民印象深刻,給予高度評價,不過他未置可否。
 宜蘭縣長呂國華也公開表示,位於員山鄉永和村溫泉路旁的陸軍蘭陽醫院舊院區約有二、三公頃的土地,原為國軍借用,十餘年前軍方醫護人員撤離後,一直未再利用。他承諾,將無償提供土地,促成雲門到宜蘭重新開始,企業界將會負責經費。

  文建會:整個文化預算都少>中國時報 2008.02.13羅暐智

 雲門舞集八里排練場遭祝融,文建會、教育部十二日同表震驚與遺憾。文建會表示,願意提供公家場地讓雲門舞集使用,「只要林懷民提出需求,文建會都會盡量滿足」,以期協助雲門舞集度過難關;教育部也表示,如果雲門舞集有需要借調教育人員,教育部允諾配合。
 針對林懷民覺得文建會對表演藝術團體投資一億元太少,文建會主委王拓表示:「不只是這部分少,整個文化預算都少。」
 他指出,政府今年總預算一兆六千億,但文化預算僅占了百分一點三四,文建會預算在政府總預算中更只占百分零點三六。「很希望文化預算能占總預算百分之三以上,文建會也要增加,並且趕快成立文化部,讓事權統一。」
 王拓並表示,陳水扁總統也很關心雲門,指稱公務預算較難挪用,提議可請國營企業提供文化捐助,但已遭林懷民婉拒。

火煉雲門 【聯合報╱黑白集】 2008.02.14

驚傳雲門舞集的排練場發生大火,整個場域及放置於其間的歷史珍藏、電腦檔案、音樂資料、設計圖稿、燈光器材、數齣著名舞碼的道具、服裝及圖書等,均付之一炬。創辦人林懷民安慰團員們說:沒有時間和空間悲傷,將繼續排練,使今年所有演出照常進行。
眾所周知,雲門是台灣的國寶,為台灣提供了難以數計的舞台藝術精華。近十多年來,更以創新的舞碼、精湛的舞藝、專業的成就,贏得「亞洲第一現代舞團」的美譽,讓台灣得以在國際藝術領域發光發熱。但這場火災卻讓大家親眼看到雲門辛酸而艱苦的一面:原來,那些馳名全球的舞蹈,竟是在如此寒傖的「鐵皮廠房」排練出來的。
政府高官不斷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掛在嘴上,更不時作出將「本土價值」列為優先狀。一兆六千億的中央總預算中,文化預算僅佔百分之一點三,分到扶植包括雲門在內的眾多藝文團體的總額更不足一億元。但雲門不是優秀的文化創意產業嗎?不是最能體現本土價值、最能在國際社會彰顯台灣之美的舞團嗎?政府何以冷漠至此!
雲門的火劫,一方面讓雲門人歷年篳路藍縷、艱辛自立的精神大白於世,使得世人體會到他們精緻美妙、創意迭出的舞藝背後,是多少血淚與堅毅薈萃而成;另一方面,也使大家看清這個動輒夸談本土文化、本土藝術的政府,其實只是在噴口水而已。
林懷民說,政府的文化補助「低得可笑」;而經此災劫,雲門人仍將一本初衷,為觀眾提供最精湛的舞藝。為雲門加油!
 
雲門大火 燒出政府雙重標準>中時08.02.14林文賓(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十一日雲門舞集位於八里的鐵皮屋排練場發生大火,讓雲門舞集幾十年的資產幾乎毀於一旦,這一場火,燒掉的不只是雲門的心血成果,更是台灣文化的重大損失。
 大火到現在短短三天,中央與地方政府爭相跳出來主動協助,陳總統主動提議國營企業捐助雲門度過難關,台北縣市和宜蘭縣則捐地幫助排演場重建,還有首長親自出馬陪同勘查,台中市長胡志強也慷慨解囊捐了二十萬幫助雲門重建。
 但相較於民國八十八年蔡瑞月舞蹈社遭人為縱火焚毀、民國九十年納莉風災伊甸基金會位於地下室的總部淹水全毀,二者重建的過程中,政府投入的資源,與此次幫助雲門的重建是否給了相同的原則及標準?
 蔡瑞月舞蹈社焚毀,政府花了三年的時間開始協助重建,到了去年重新開幕,也不用提蔡瑞月舞蹈社還是名定古蹟的事實了。納莉颱風重創台北市,伊甸基金會所有升降機械、電梯、通訊設備、電腦和桌椅,軟硬體全部泡水損壞;伊甸創辦二十多年珍貴的歷史資料也全都付諸流水。
 初步估計,最起碼的損失已在千萬元以上。為了不影響身心障礙者服務,伊甸基金會急覓辦公場地、發動募款重建,卻沒有看到哪一位政府首長跳出來幫忙。
 這次中央與地方政府給予雲門的協助,我們持高度的肯定,文化產業本來就應該好好保護,但是希望政府能公平對待,對任何弱勢團體都應該給予相同支持,以免屆時造成更大的社會問題。
 
表演藝術篇:金主失血 票房慘澹 藝人斷炊>中時09/02/13王良芬
 
在經濟危機陰影的籠罩下,全美各地的表演團體前景堪憂,因為藝術團體長期靠著大企業、富人贊助,現在大公司瀕臨破產,贊助人失業或投資失敗,消費者也嫌門票太貴,都強烈衝擊到藝術團體的生計,劇院陷於停擺,藝術工作者只能家裡蹲。
紐約林肯中心的大都會歌劇院,為全球歌劇表演的聖殿之一,光靠門票收入不能彌補鉅額支出,長期依賴上流社會的金主贊助。但自去年以來,華爾街的金融海嘯爆發,沖垮了許多銀行家、信託基金,捐款收入減少了三分之一,劇院總經理格爾伯說:「募集資金越來越困難,必須大幅度減少開支,也很難製作新歌劇。」  
企業虧損抵稅 毋須捐款 
企業和富人捐款給表演團體可抵稅,尤其美國每年四月報稅季前,是藝術團體獲贈捐款高峰期,但今年卻一片冷清,曼哈頓下城一家大型會計事務所說,鉅額虧損就足以讓華爾街公司和投資人抵稅了,無需如往年般想盡辦法找名目扣減。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因名聲遠播,世界歌劇名角輪流上陣,管絃樂團均是一流音樂家,向來資金雄厚,今年首季的演出預算是兩億九千一百萬美元,羨煞其他表演藝術團體。
但這是去年擬定的預算,現劇院捐款少了三分之一,票房比預計減少數百萬美元,預料今年赤字高達四千萬美元。
多數表演團體都採取雇員減薪、門票漲價的措施,希望開源節流,大都會歌劇院決將雇員工資減少一○%,下個演出季至少取消四個大戲碼,以省下龐大的舞台道具、演員等費用,同時門票將調高八%。但總經理格爾伯擔心:「很多人會覺得買不起門票,調高票價未必能增加收入。」  
劇院樂團揹債 熄燈打烊 
全美表演藝術團體都是一片慘澹,西起洛杉磯、舊金山,東到巴爾地摩、波士頓,南下到休士頓、邁阿密,廣大的表演藝術家都面臨斷炊的困境。有卅年表演資歷的小提琴家伍爾夫工作的交響樂團突然關門,眼見更多的表演活動取消,讓她深感恐懼和無力。
伍爾夫說:「以前擔心的是舞台恐懼症,怕臨上台前縮腳,現在則是害怕沒有舞台表演。」許多表演活動為了省錢,不再採用現場演奏,改以音樂CD取代,也有的用舊布景道具湊合,這讓大量音樂家、燈光師、道具人員失業。
美國的「汽車城」底特律在光景好的時候,大力贊助鄰近的各類藝術活動,現因三大車廠奄奄一息,中西部的藝術活動跟著倒下。密西根歌劇院硬撐著演出第卅八季歌劇,但因汽車業金主無力贊助,現帳面上有六十萬美元的赤字,不知要如何找錢去還債。  
非營利更艱辛 街頭謀生 
非營利的表演藝術團體更為艱辛,紐約一些表演藝術者因無法存活,轉為在街頭表演,賺取行人微薄的零錢。儘管美國國會的刺激經濟方案提撥了五千萬美元給「國家文藝基金會」,指示基金會直接分派給非營利藝術組織,但實在僧多粥少。
藝界人士組成的「美國人為藝術」組織建議,聯邦政府應增設一位類似歐洲國家文化部長的職位。音樂製作人昆西瓊斯最近在廣播節目中大聲疾呼,已有廿多萬人上網連署,但是否對歐巴馬政府形成壓力,目前還很難說。
「美國人為藝術」組織表示,全美有超過十萬個非營利藝術團體,雇用的人員多達六百萬,這些藝術工作者對美國經濟的貢獻一年一千六百七十億美元。
 

論林懷民的藝術政治經濟學   by江冠明

 

一場大火燒毀雲門八里的練習場,在現場林懷民迫不及待對媒體抱怨:「政府文化投資少到可笑」(摘自中時報紙標題,2008/2/13),話鋒一轉批評「雲門火災讓大家注意到文化上的問題,政府對藝術表演的投資是不夠。文建會以一億元扶植六十六個團隊,很可笑,看不出政府對文化有什麼遠景、雄心及認識。」(摘自該中時報導)林懷民一向談文化藝術不談政治,雲門火燒後卻大談政治,當在野國民黨杯葛立法院預算時,卻不見林懷民出場為文化講話為文建會爭取預算;當台灣文化界呼舞場火燒時,才高呼吶喊呢?難道這是「林懷民風格的藝術政治經濟學」嗎?

  二十年前雲門草創,的確林懷民帶領創團團員辛苦走過艱辛的路程,也展現台灣現代舞蹈的奇蹟。不過,二十年來,雲門從國民黨時代跳到民進黨時代,雲門在藍綠之間究竟受到政府多少經費補助呢?政府各部門各單位到文建會國藝會以專案方式貼補雲門演出,相信二十年來補貼金額應該有好幾億,加上華航多年來贊助雲門全台巡迴演出,還有各種企業界多年來的捐獻贊助,以及各種邀約特別演出,雲門獲得的社會資源相當可觀。林懷民個人魅力受到多少媒體的光環報導,請問每次雲門演出中時聯合的專題新聞版面,社會版出現這樣文化報導難道不夠嗎?請問林懷民與雲門受到的特殊待遇會「很可笑」嗎?問問台灣文藝團體,誰獲得的資源最多呢?雲門喊窮,那麼其他藝術團體豈不是乞丐嗎?(只是對比,無意諷刺藝術團體。)

  一九九0前後,林懷民成立另一個現代舞團(忘了時間與團名),在台北市南海路演出時,林懷民在演出宣言指出「雲門是商業舞團,無法表演太現代創意的作品。成立舞團是為了給自己更多自由的創作空間。」(摘錄大意),不過那個舞團演出後沒多久也消失了,不知是林懷民的創意不足,還是創意舞團難以生存?問題是當時多少小劇團為了理想抱負,團員到處打工過日子,團長倒貼尋找表演場地與機會。這麼多年來,身為表演團體的大哥大大林懷民不曾為這些小劇團、小舞團講過什麼珍惜或肯定的話語,當然連為他們爭取小小幾萬塊錢的演出場地費也沒說過話。綠色執政後,文建會一億補貼六十六個團體,平均一個團體補助一百五十萬,這些經費足夠讓這些團體有表演空間和生存機會,請問在社會多元化發展時,多元化的展演藝術也是時代思想潮流。民進黨時代的文藝表演不再像國民黨時代戒嚴管制,管制藝術思想管制自由創作,連電視綜藝節目都可模仿總統副總統搞笑,請問國民黨時代可以模仿蔣介石蔣經國搞笑嗎?解嚴後,多少小劇團小舞團如春筍般地四處發芽,他們獲得自由的空氣,尋找各種自由創作與創意表演機會,不在乎待遇在乎展現理念!不在乎自己是地下劇團,不在乎一切為戲劇而戲劇,請問這些文化創作活力,林懷民關心過嗎? 作者:江冠明

  一場大火燒毀雲門八里的練習場,在現場林懷民迫不及待對媒體抱怨:「政府文化投資少到可笑」(摘自中時報紙標題,2008/2/13),話鋒一轉批評「雲門火災讓大家注意到文化上的問題,政府對藝術表演的投資是不夠。文建會以一億元扶植六十六個團隊,很可笑,看不出政府對文化有什麼遠景、雄心及認識。」(摘自該中時報導)林懷民一向談文化藝術不談政治,雲門火燒後卻大談政治,當在野國民黨杯葛立法院預算時,卻不見林懷民出場為文化講話為文建會爭取預算;當台灣文化界呼舞場火燒時,才高呼吶喊呢?難道這是「林懷民風格的藝術政治經濟學」嗎?

  二十年前雲門草創,的確林懷民帶領創團團員辛苦走過艱辛的路程,也展現台灣現代舞蹈的奇蹟。不過,二十年來,雲門從國民黨時代跳到民進黨時代,雲門在藍綠之間究竟受到政府多少經費補助呢?政府各部門各單位到文建會國藝會以專案方式貼補雲門演出,相信二十年來補貼金額應該有好幾億,加上華航多年來贊助雲門全台巡迴演出,還有各種企業界多年來的捐獻贊助,以及各種邀約特別演出,雲門獲得的社會資源相當可觀。林懷民個人魅力受到多少媒體的光環報導,請問每次雲門演出中時聯合的專題新聞版面,社會版出現這樣文化報導難道不夠嗎?請問林懷民與雲門受到的特殊待遇會「很可笑」嗎?問問台灣文藝團體,誰獲得的資源最多呢?雲門喊窮,那麼其他藝術團體豈不是乞丐嗎?(只是對比,無意諷刺藝術團體。)

  一九九0前後,林懷民成立另一個現代舞團(忘了時間與團名),在台北市南海路演出時,林懷民在演出宣言指出「雲門是商業舞團,無法表演太現代創意的作品。成立舞團是為了給自己更多自由的創作空間。」(摘錄大意),不過那個舞團演出後沒多久也消失了,不知是林懷民的創意不足,還是創意舞團難以生存?問題是當時多少小劇團為了理想抱負,團員到處打工過日子,團長倒貼尋找表演場地與機會。這麼多年來,身為表演團體的大哥大大林懷民不曾為這些小劇團、小舞團講過什麼珍惜或肯定的話語,當然連為他們爭取小小幾萬塊錢的演出場地費也沒說過話。綠色執政後,文建會一億補貼六十六個團體,平均一個團體補助一百五十萬,這些經費足夠讓這些團體有表演空間和生存機會,請問在社會多元化發展時,多元化的展演藝術也是時代思想潮流。民進黨時代的文藝表演不再像國民黨時代戒嚴管制,管制藝術思想管制自由創作,連電視綜藝節目都可模仿總統副總統搞笑,請問國民黨時代可以模仿蔣介石蔣經國搞笑嗎?解嚴後,多少小劇團小舞團如春筍般地四處發芽,他們獲得自由的空氣,尋找各種自由創作與創意表演機會,不在乎待遇在乎展現理念!不在乎自己是地下劇團,不在乎一切為戲劇而戲劇,請問這些文化創作活力,林懷民關心過嗎?

  林懷民早年在美國留學,相信也看過不少實驗性小劇團,他們也是靠理想在支撐,演員打工賺錢不要求演出費只要求演出機會,即使現在歐美各地依舊存在各種小劇場和表演工作者。林懷民創辦雲門當初,不也抱持同樣的理想和抱負嗎?任何地方任何藝術家都經歷過這種慘淡經營的創作挑戰,文建會提供一百五十萬或許不多,但是對小團體的經費卻是能夠維持理想運作的經費。一億經費補助六十六個團體,這樣的微薄經費有什麼可笑?難道「林懷民式伸手牌」,一拿就是幾千萬的補助,數千萬跟一百五十萬比,這零頭實在太少懶得伸手。林懷民說:「政府文化投資少到可笑!」,也許是林懷民看不起一百五十萬覺得可笑,覺得一億應該給雲門全拿這樣的國家才是有願景(國民黨時代打壓異類培植心腹的培養藝術團體的模式),林懷民的雲門胃口養大了?雲門團員多開銷也大,不過雲門多年發展,也開舞蹈班授課賺錢,應邀國際演出各種商業演出都已經獲利,雲門的經營管理應該進入藝術經紀企業化管理時代。林懷民早在十幾年前開口說「雲門是商業舞團」,為何一個舞團發展那麼久,竟然還在鐵皮屋練習場練習,竟然把那麼珍貴的服裝道具放在鐵皮屋裡?英國踢踏舞團可以在短短十年發展成國際舞團全世界巡迴演出,既賺錢又揚名,雲門為何做不到呢?也許是林懷民的雲門舞團的企管化管理有問題!這是誰的錯呢?林懷民該不該自我檢討呢?

  林懷民說「歐美人知道雲門在鐵皮屋裡做了十六年的事,都覺得匪夷所思,但國人覺得很「幸福」」,這是很諷刺!」(摘自中國時報),林懷民告洋狀的心態和說詞令人懷疑他的居心叵測,筆者認為林懷民讓自己的團員在鐵皮屋裡跳舞才真正可笑,雲門一個自稱是商業舞團也是國際舞團,竟然如此對待自己的團員和文物,隨便讓他們在鐵皮屋練舞,道具文物像貨物堆在鐵皮屋裡,請問林懷民你如何忍心如此對待雲門呢?既然台北縣長可以快速關心馬上找地,表示林懷民的藍色人脈旺盛,那麼林懷民為何不早一步走出來跟國民黨縣長溝通說說呢?為何要等到火燒屋才在怪民進黨政府!林懷民的藍色黨政關係那麼好,為何不找連先生說說呢?筆者不瞭解林懷民為何用「歐美人覺得匪夷所思,國人覺得很幸福。」這樣對比的詞句讓人覺得很尖銳,難道台灣人對不起雲門嗎?請問林懷民和雲門二十年來,從台灣社會募到多少錢?從政府拿到多少錢?請問林懷民如何認為台灣國民對你說「很幸福」,或者你如何認為「雲門在鐵皮屋跳舞,國人覺得很幸福!」,這個話語的邏輯讓人覺得很困惑!還是中國時報的記者寫錯了,誤解您的意思!還是你的話講得太快沒說清楚呢?

  筆者從一九八0年代看國父紀念館的國際歌舞展演多年,雲門早期運用瑪莎葛蘭姆的舞蹈語彙和技巧,詮釋「渡海」歌舞,的確透過美國現代舞蹈技巧和形式傳達出台灣現代歌舞的新形式,但是到了「廖添丁」(劇本、角色跟社會有點脫節,演出內容更不知所云)、「紅樓夢」(披著紗布走來走去,這與當時社會改革氣氛又背道而馳)就開始不倫不類,讓人看了起雞皮疙瘩。南海路那場現代舞想要學三重蘆洲的色情歌舞秀,又有點東施效顰少了那種下層社會的生猛活力,那場舞蹈遇到一群台北文化人他們看得開心極了,我卻覺得這是台北東區文化人缺乏創意和生命力,逛逛牛肉場(地下脫衣歌舞秀)尋找創意活力,這是東區文化人半調子模仿的手淫樂趣罷。

  那年認識留法編舞家林原上,他買了「九歌」首場卷請我,看到中場休息就有點受不了,筆者搞不懂為何搞那麼大的荷花池在舞台前面,林懷民又苦口婆心介紹水池找大師設計,卻沒有舞者下到池裡去跳舞(有場景就是要讓舞者跳不然就不要虛華的場景,德國編舞家一張椅子一個人就可以跳一首舞。),乾脆學學平劇虛擬一下就好(這是國劇傳統的精華,也是歐美文化人讚美中國戲劇藝術美學的地方)。最糟的是音樂部分,竟然拿岜里島音樂、鄒族歌曲等各國原住民音樂,沒有經過編曲家改編整理,竟然直接放錄音帶,連過場橋段的音樂處理都沒有,音樂播放粗造的方式令人覺得不可思議(雲門又不是學生劇團在演出因陋就簡),舞蹈形式連基本舞句既不完整又不成感覺熟東抄西抄感覺,整個舞句前後不協調拼拼奏奏連歌舞主題都不清楚。筆者懷疑:林懷民當時才氣不足對九歌詮釋力與創作力不足,才挪用套用其他音樂硬掰,舞蹈部分出現凌亂(主角的舞步跟其他舞者之間似乎各跳各的?有點像排練時的即興舞蹈,看戲的時間距今太久很多細節筆者忘了,難以評論!),令筆者匪夷所思:有關九歌舞蹈創作的傳聞是很多舞段是團員即興編出來,最後採排時才硬兜兜上,林懷民有敬業做到編舞家的職責嗎?中賞休息時,坐在隔壁的舞蹈家羅曼菲問我:「你覺得如何?」我說「很像鄉下鐵牛拼裝車!亂拼亂奏!」,她說:「噓!不要講太大聲,旁邊有記者!」。相信熟習或研究這些音樂的人,看到林懷民的舞蹈如此詮釋會覺得啼笑皆非!

  幾年後看報紙,林懷民搞稻米倒在舞者身上,搞書法舞蹈,噱頭百出宣傳效果十足,聯合報中時文藝版記者彷彿報導先知般地奉承讚美,哪種阿諛新聞反映台灣新聞文化版的水平。沒有藝評家敢評,難怪台灣文藝評論專欄開不了版面,也難怪台灣歌舞藝術好像只有林懷民一個人而已(台灣報紙的文化版的主編不受重視,記者素質真的有問題。)。林懷民的舞蹈創意招式,其實是老掉牙的六十七十年實驗舞蹈,印度舞團也搞過滿地找報紙酒瓶的現代舞遊戲(這些都亞非國家藝術創作者在紐約與現代藝術碰撞的文化現象,加上創作者面臨族群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思潮的撞擊,產生許多過渡性的創意作品。),稍微研究過戰後現代歌舞藝術發展的人,都知道這些現代戲劇舞蹈的創意脈絡。確實有一段時間,留學歐美的編舞家都在搞傳統與現代的舞蹈(林懷民也是曾經如是說),的確有些編舞家編出很傑出的舞蹈,但是很多很混地亂編一通。如果從舞蹈技巧、形式和風格來講,林懷民與雲門究竟創造什麼樣的舞蹈風格形式呢?有所謂「雲門的舞蹈風格」?這些恐怕台灣舞蹈系的年輕教授們,不敢談不敢評也不敢研究的課題罷!不知道是他們無知還是知識不足?或者是畏懼林懷民的威權霸權?也許林懷民讓雲門成為台灣舞蹈界霸權,他才敢以編舞家向政府嗆聲說「預算太少太可笑」!

  從文化研究的角度來看,到了九十年代文化藝術界開始研究「被殖民」「異化」,林懷民使用瑪莎葛蘭姆的技巧無需用基本教義派的方式指責,從跨國界文化交流創作的角度,不該因運用美國舞蹈藝術技巧而被批評「被殖民」,更重要的關鍵是「回到作品論作品」,因為跨文化研究的論述中「混雜」來看,「創新」與「混雜」是有不可切分的關係。像澳洲土著、岜里島的現代音樂創作為何會有如此豐富的創作活力,澳洲原住民舞團可以從現代、芭蕾舞步技巧跳到澳洲土著舞蹈舞步,他們舞者包括土著白人和黑人,讓一場舞蹈饗宴穿梭在現代都會時空世界與澳洲曠野的千古歲月(曾經在國父紀念館演出過的舞團,忘了舞碼和團名。)。從音樂創作來看,澳洲土著樂器的大木管也可以融入現代爵士樂,也可以弦樂配合創作後現代的音樂作品。台灣藝術界該反省用什麼角度來看雲門舞團的成就!以及林懷民的舞蹈貢獻?最後,回歸作品來看林懷民看雲門舞團的成就,但是國內外舞蹈研究所究竟有幾篇論文討論過林懷民呢?台灣哪些舞蹈作品被當做論文研究過嗎?如果有,這些論文的品質如何呢?

  台灣舞蹈界應該有新評論的出發點,新舞蹈的視野,台灣舞團不只是雲門而已,編舞家也不是林懷民一個人,像劉紹爐「光寰舞團」的〈嬰兒油〉等、李麗珍「無垢舞團」的〈醮〉〈四季〉都是台灣舞蹈史的經典,他們應邀到歐洲的藝評都遠遠超過雲門的舞評,問題是國內藝文版記者一無所知。更多比他們更小更小的舞團劇團,默默在社會角落耕耘,每一二年又推出新的作品,可是他們沒有林懷民那樣的媒體光環和宣傳伎倆,請問林懷民的歌舞作品究竟有多少能成為經典呢?台灣有很多小劇團,都頗具有創意,只是沒有人去注意關心和整理,因為台灣文化版的報社週刊記者很懶惰很混(報老闆不重視主管不要求大家得過且過混日子),沒有人願意去仔細看仔細研究,當然報社也不注重文化版面(奇怪!林懷民為何不批評報紙文化新聞太少呢?他不會批,因為林懷民的新聞不會少,如同這次新聞版面。)。像一九九0年代「河左岸」等等數不清的小劇團,他們在沒有經費下慘淡經營,繼續表演繼續展現理念。他們沒有喊窮,反而挺直腰幹演下去。江山代有人起,英雄美女也有遲暮之時,舞蹈戲劇藝術每個時代都有新的作品,不然戲劇系舞蹈系在研究什麼?戲劇系舞蹈系的教授在研究什麼舞蹈戲劇理論呢?為何台灣沒有人敢評論林懷民的舞蹈呢?他真的是「大師」嗎?他的作品有幾件是他親自完成的作品呢?他的編舞理念編舞技巧如何?筆者質疑台灣舞蹈學術界的教授們無能昏庸?還是太混了,太懦弱了!

  林懷民的藝術政治手腕之高,令人驚訝,火燒之後短短一天之後,竟然可以跟台北縣長、文化局長去看地找房子,還有宜蘭縣長也敲邊鼓要免費捐地無償使用給雲門。這是台灣有史以來,文化意識最高的兩位縣長,能在一個舞團火燒後馬上辦的處理方式,要是台灣的所有國民黨官員都如此有行政效率,那台灣文化發展還有什麼問題呢?從報章媒體連續報導林懷民兩三天的追蹤新聞,彷彿台灣文化馬上提升上來,真的雲門一個排練場燒了可以讓台灣產生文化奇蹟,立即成立文化部嗎?文化部會像環保署不敢管工業區而變成一個橡皮圖章嗎?一個經建會可以掌握那麼的多預算?文建會卻連個童養媳都不如?也許林懷民應該呼籲各報紙老闆,改改版面把社會版多放一點文化新聞,比照雲門火燒事件那樣,也許台灣文化會慢慢提升!

  請問製造林懷民新聞的背後內幕是什麼?「火燒雲門鐵皮屋」是政治力的角逐嗎?為何台北縣與宜蘭縣長會如此快速而且同步上報,報社迅速披露他們找地找房屋的新聞,這應該是有人在操盤玩文化新聞?雲門火燒後,不只是新聞秀也是一場政治秀,也可說是一場官場現形記。林懷民在短短兩三天,馬上可以跟台北縣長聯繫看地做新聞(到底是誰先開口?林懷民怎麼如此快速配合?設計師黃永洪也立即出現?這戲未免太巧合太迅速!),林懷民立即嗆聲向文建會教育部要錢,連總統也必須快速放話表態。中時二月十三日版面,半版都在報導火燒雲門連續劇,從要地(無償使用)到要錢(企業捐錢政府出錢),不免為林懷民鼓掌叫好,這場戲演得太動人太感人,真的他太會找錢募錢了,確實「要往前看」,往「前」看與往「錢」看,這個諧音未免用得太恰當,頗有禪宗當頭棒喝的哲學意味。台灣有史以來,沒有一個藝術家能像林懷民演出「火燒雲門鐵皮屋政治秀」,燒一棟鐵皮屋可以換地要錢再蓋新的,這種要錢手腕和手段真是高深莫測,林懷民可以恭維是「台灣藝術政治經濟學」的祖師爺,橫跨藍綠之間將政治、藝術、經濟玩在一手中。

  建議林懷民應改改行當編劇家小說家,因為他太會說台詞,太會用感性的方式來說舞蹈,他用講的比用跳的好太多了,而且他演戲的技巧有如禪師講道高深莫測。中國時報記者陳淑英如此寫:「他們望著燒得精光的鐵皮屋,黯然神傷問:『怎麼辦?』林懷民反過來安慰這群本來要安慰他的人,堅硬地說『就往前看啊!』」(中時A5政治綜合版,2008/2/13)該記者寫下林懷民如是說「人生無常,最重要最真的是自己的身體」「現在雲門回到最初的夢,給身體一個重新創造自己的機會。」的確,雲門給台灣現代舞蹈新的機會,從劉鳳學老師之後,林懷民算是台灣現代舞蹈史開先鋒的人物,這點是值得肯定的。因為數位從雲門出走的舞者相繼創立自己的舞團,還有許多受到鼓舞的愛舞者編舞者,逐漸開闢自己的舞蹈創作自己的舞步,林懷民帶動台灣現代舞蹈的風氣,讓新世代的編舞家為藝術而藝術一一上場展現創作力,羅曼菲、劉紹爐等等各自展現自己的舞步和風格,這是值得肯定的(遠離台北十年居住台東鄉下,太多人一下想不起來名字,向未提及名字的他們致歉)。

  對於這次雲門火燒事件上了各報社會版,請問台灣有多少文化新聞可以上社會版,不過雲門火燒事件上了社會事件以如此方式上報,反應台灣媒體對文化輕忽與漠視,林懷民更應該說為何不在火燒前報導,等到火燒才上報。中時特別以「政治綜合版」來報導林懷民,這樣版面其實看起來就很政治,一個舞團練舞場火燒竟然可變成一種政治秀,林懷民這場「火燒鐵皮屋歌舞秀」真的演得如火純青越演越烈,竟然讓文建會對中時記者說「只要林懷民提出,文建會會儘量滿足。」戲正上演,文建會王拓對林懷民說:「公務預算難挪用,提議向國營企業提供文化捐助。」但遭林懷民拒絕。政治談判是一門高深的專業技術,林懷民這場戲尚未演完,手上有台北縣宜蘭縣的無償使用籌碼,後面需要加注賭得更大,就像00七電影「皇家夜總會」那樣一場賭術鬥爭的好戲連連,賭術的最高段是察言觀色賭人性行為舉止。王拓的建議林懷民看不上也輕視,因為王拓賭術太爛露了底牌說阿扁也關心,林懷民技高一籌等著阿扁找他時再談判,加上手上有台北縣與宜蘭縣兩張牌可以打,後頭還有企業家的捐助募款可以動用,他何必去跟國營企業的總經理低頭呢?他大可如台灣大廟宇的高僧裝神聖,坐得高高在上仰之彌堅如無來神佛,等著愚蠢信徒來捐錢,因此他大聲說「就往前看啊!」。火燒雲門鐵皮屋政治秀,展現林懷民的藝術政治經濟學的慾望實力,這場火未免燒得太亮麗,林懷民讓雲門浴火重生,「往前看啊!」,真的往「前」看就會往「錢」看,這樣演技是台灣藝術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創世紀表演。

http://www.esouth.org/modules/wordpress/?p=222

 

另參本館:《中西舞蹈比較研究》表演場費也漲 雲門自生自滅 《東方戲劇場美學》《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  藝術市場的虛實 《當藝術遇上經濟》 美國振興方案(二)  歐盟振興方案  各國振興方案(二) 全球股災

 

雲門舞集 - 流浪者之歌的評論

 

不懂亂講講 現場觀感 2011-04-29 

 

  上周末去看了雲門的舞。期待已久的。看完之後感覺複雜,一方面多少有點失望,一方面好像又覺得這失望來得不應該。就像是附庸風雅的人是沒立場開口批評的。人家這《流浪者之歌》跳了16年,譽滿天下,我既不懂現代舞也不懂藝術,憑什麽說三道四。還是就講我自己的感受吧。   

  第一,這是我看過的跳得最不痛快的舞。雲門的舞蹈編排非常內化,在舞者肢體如計算機程序般精准的緩慢移動中,無論是人體自身力與美的呈現還是整個舞臺構圖的任意定格都完美得無懈可擊。但卻始終給人一種追求形式感(或者說是某種更高層次的意義?)大于一切的印象,人在這裏被物化了,成爲一個符號。在嚴苛的規則和控制中,我看不到任何屬于舞者自身的情緒、需要和本能,毫無生趣。我得承認我就是個土人,與這種在雲端的藝術相比,我還是更熱愛接地氣的東西,當年看楊麗萍的《雲南映象》,那股子跳大溝追羚羊的勁頭,樸拙的濃郁的生命力能把我激動個半死。   

  第二,《流浪者之歌》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被廣爲傳誦的黃金稻米,背後的故事很多我就不重複了。現場看視覺上果然不同凡響,我原以爲這些美麗的米僅僅只是道具,看完了才發覺其實它們才是主角。且不說標志性的場景設計,一僧人立于流淌的米下受洗禮足足90分鍾,乃至全劇的高潮皆由傾礴而下的黃金米帶出,在舞臺上開了一場極端奢侈的“人工”黃金煙火。謝幕的時候,受足苦的僧人出場總能贏得最熱烈的掌聲,他滿臉悲摧的表情還挺可愛的。對于“米”之淩駕于人的設計,我理解爲某種神聖的象征。這還是挺像林懷民能幹出的事。   

  第三,舞劇用的音樂據說是某種很有因緣的格魯吉亞民歌。可是在看舞蹈的時候,我總覺得是在講耕田的事。比如開頭的地方,一群匱乏的流浪者遇到淌著金色稻米的河流,停頓下來。我就想當然的以爲舞蹈講的是他們開始耕作生息繁殖各種欲望各種糾結等等等等。可是差不多快看完了,才想起來這劇名字都叫《流浪者之歌》,又是從宗教故事來的,人想說的根本不是耕田,而是生命的磨礪、救贖、內心召喚等等更偉大的主題。一下子覺得哈沮喪,自己太渺小了,理解太低級了。可是的可是!林懷民在最後答觀衆提問的時候竟然講,他原先並不知道,後來查了才搞清楚用的這個格魯吉亞民歌的內容是有關耕田的。我算是high到了,搞了半天還是耕田。   

  第四,演出結束後林懷民的講解值得一聽,還是挺能拔高主題的。盡管他講的大部分幕後故事網上都能搜到,但這個人風範和氣質俱佳,簡直就是雲門的靈魂。無論懂不懂舞的,感受一下他的談吐,都能起到升華和淨化的功效吧。我想。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927367/

 

挺無聊的  2011-04-25

 

  舞者身材很好,基本功強大。除此之外,所謂喬治亞的民歌更類似誦經一般的枯燥。舞蹈的動作也多是扭曲身體+高難度慢動作的移動,結合太極瑜伽動作的想象。舞者應該跳起來非常非常累。

   其實, 完全沒有被感動到。中間一些段落跳的很痛苦很驚悚,抽風裝倒下又倒下,在稻米上滾來滾去,拿樹枝抽打自己。。。坐的很近所以舞者的呻吟都聽得到(抽風狀的舞蹈動作很頻繁,很不喜歡)。我看的也很痛苦,把火盆放在蓋了頭巾的女生頭上我覺得那個造型太可笑了,但是又強忍住不能笑場。謝幕之後還有24分鍾制作同心圓的過程實在是在修煉本人的耐心。看看照片真的挺美的,但是坐在那裏一個多小時看全劇就很痛苦。

   我果然是沒有藝術細胞的粗人啊。同去的文藝男說被感動了幾段,我老老實實告訴他:慚愧,完全無感。

  也許別的舞集會有不同的風格吧,不會一概否定。但這個流浪者之歌,實在是喜歡不上。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921507/

 
雲門舞集《狂草》(下)
 
而整個作品讓我覺得最棒的還是舞者的身體!他們的「軟、開、化」真是吸引人的一個元素。其實仔細看會發現舞者花俏的肢體語匯中運用的還是以身體中樞為主的概念,手腳等的變化只是在這個概念下的延伸發展。
不過漂亮歸漂亮,整場看下來在看似ok的演出中我還是覺得有點怪,但因個人才疏學淺而說不出哪裡怪!!這時便懊悔自己當初沒有好好學太極、拳術、跟武功身段,所以才無法區分他們身體的東西哪裡有問題!唉…!
說到這個作品的的其他部分;演出前因緣際會看到李四端於101訪問林老師的片段內容及捷運站所播放的演出片段,當時我其實對《狂草》還蠻有興趣的。結果臨場看演出反倒是沒有看片子時的專注與喜歡。我自己很納悶!思前想後我想原因可能是因廣告片是精華、而且是焦點式的拍攝所致!況且《狂草》整個結構還可以再調整,所以也許一整齣看下來反倒是沒有那麼令人驚豔吧。
說到舞台設計,它的宣紙處理一直是宣傳的重點,而我也很期待;但事實上它實際的變化與效果卻跟我預期差蠻多的!它的排放位置與變化讓我覺得稍微「硬」了些!難道沒有新的玩法跟位置嗎?「墨」的效果當然可以讓人看出他們的用心,但當晚的演出我卻覺得效果不強,反倒是舞者或台上其他東西比較能吸引我的注意。或許是因為舞者的身體比較吸引我!但有沒有可能它的整體協調可以再加強?動靜之間、大小、深淺等可以再多琢磨?之前所提Nadj《歲月的玩笑》作品中的和諧、恰到好處便是散發出有一種自然而協調的舒服感而讓人激賞。也許《狂草》在這部分還有改善空間。
而另一個讓我有些失望的是燈光設計。《行草 貳》最棒的是它的燈光設計,非常非常的漂亮(意思就是很優秀)!結果《狂草》卻沒延續下來!!雲門的舞台跟燈光設計一向有一定的製作水準,甚至是很不錯的成績。可惜在《狂草》這個作品中兩者都讓我覺得不如以往的表現(還ok但不夠讚)。有些可惜吧!
說到它的音樂,老實說我還蠻不喜歡的。不是取材問題,而是搭配、運用的問題。這次的音樂是取材於自然界的各種元素,如風聲、海浪聲等。我的疑惑是:當台上狂風呼呼作響、海浪狂擊岸邊等時,為什麼動作/編排還是維持不變?明明所聽是「急」、是「勁」,但所呈現出來的視覺卻是「緩」、甚至「弱」?是編舞家特意這麼安排嗎?當然這也是一種美學,但我可能比較喜歡別種選擇吧。至少我不喜歡舞台呈現出來的突兀感、甚至怪異。我想它不只是單純的外在快慢問題,應該還有內在意境鋪陳值得討論的地方。如果完全忽視音樂的存在,那麼我寧可關掉音響、欣賞單純的身體與舞台效果!
看完《狂草》感覺似乎就是「看過」、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動。周邊當然有朋友非常喜歡。我想,我是有點羨慕他們的。至少看到令人感動的演出是一種幸福。
其他想法??好奇編舞家對行草系列的心路歷程/心境吧。我也很好奇《狂草》是否以「快」來呼應「狂」?而《狂草》作品中的「慢」或在快中有瞬間靜止的表現是書法或中國文化美學的「凝」嗎?但中國書法中沒有《狂草》中的擊地動作方式吧!那應該是自「武術」轉化而來而非書法美學中所有!
在節目單前頁中預告明年的香港藝術節將一口氣演出行草系列三部曲。其實這還蠻有趣的。因為可以一路看下來,觀察編舞家的心路歷程、心境轉化,舞者的身體運用與變化,動作質地之不同,燈光、舞台設計、音樂的細微差別與整體的發展變化。我當然也很好奇舞者怎麼去區別、呈現這些作品中的身體細微不同?不只是外在的動作與身體,而是一份內在性與藝術性。
有機會看當然好,但其實這也是一種「考驗」!不只前面所提的功課,另一方面來說,如果不喜歡這種風格,那麼一系列看下來便是一種「虐待」囉!問我??除了窮了點,我想我可能還有點被虐待狂吧!!海牙,2005/11/22草稿,12/1 定稿。
PS:想看不同觀點的人,可以參考雲門官方網站 或台新新藝見 每週藝評 (或民生報2005/11/30 A12 陳雅萍小姐的文章)。(稍後表演藝術雜誌應該也會有評論)
  回應
我覺得你寫的很中肯,很有自己的想法。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被“專家“及“文字“誘導和改變自己對藝術的看法。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喜歡看完演出再看節目單;看完整本書再看導讀。台灣的舞蹈藝術教育偏向批評面,缺少懷疑的精神。比如說教導學生看完演出後,分析演出的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卻沒有教導學生當我們在分析演出的好與壞時,心中已經有既定的審美觀與意識形態。我們從來不被鼓勵去懷疑自身既定的審美觀與意識形態,就如同沒有人會去懷疑論語的正確性與舞者身體一定要延伸的道理。人云亦云,大多數台灣人愛Gucci, Prada 跟愛雲門舞集的態度,其實也沒有很大的差別。總之,很高興在網路上看到你自己的想法,加油吧!
想不到真有同行人士逛到我這兒而且還留言...其實只是剛好我對這部作品的觀點是你可以接受或不嫌棄。我覺得各家觀點都好,但真的要說得出理由而不是只是一味喜歡或不喜歡。
彼此都往自己喜歡的領域加油吧!不過說句題外話,看到你逛到我這兒來,那麼下下禮拜去看你的演出我還真不敢亂寫ㄌㄟ....

台長: 阿楨
人氣(4,538) | 回應(2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時評文藝 |
此分類下一篇:尿毒新國病
此分類上一篇:三施一胡

台行?
讓雲門之火燒出文化希望>中國時報 2008.02.20孫瑞穗

     日前,台灣國寶雲門八里練習場被一場無名火把三十五年來的作品精華燒個精光,燒得人心痛不已。這把火不但燒出了藝術工作者長期在貧瘠環境中求生的辛酸,也燒出了工業城市與國家轉型中的文化議題。
     台灣的文化政策基本上繼承了東亞工業國家的特質,文化是拿來做意識形態治理,用來「粉飾太平」的。既然是妝點用的,它便經常處於國家發展計畫的尾端,文化預算更是少得荒謬。許多文化人和團體即便領到一點點公家補助,在不足額情況下硬被要求在期限內完成作品,也是生不如死。
     雲門之火所燒出的,不只是文化補助款或空間安置問題而已,而且是結構性的文化政策定位。
     國家決策者之所以輕蔑文化,乃是將文化和藝術誤認為化妝術,忽視了文化其實可以反過來作為城市與國家發展的動力,像火車頭般地帶領新興文化工業發展,既培養文化生產者,又能帶出無可限量的新經濟價值。甚至,也可以用來打造有創意的城市環境,孕育文化生活。
     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在九十年代全球化策略的特色,便是重新定位文化的發展價值。殖民者離去後,他們將爭取獨立於馬來文化之外的抵抗性華人認同及在地多族群社會的文化特色進一步美學化,甚至文化產業化。
     中國經濟崛起後,他們利用地理上和文化上鄰近中國的區域優勢,重新轉化發明了「華人」身份認同,發展「華人文化」相關的產業,包括移民歷史,服飾,建築及食物等;甚至,他們廣設「華語教學中心」和「當代中國研究」,並積極向世界輸出。二十年來,新加坡幾乎成為西方人瞭解當代中國的前哨站,在英語世界中不但取得了一種獨特的「華人文化」詮釋權,也為國家和城市製造了無可限量的發展與觀光價值。新加坡文化全球化的發展策略,也間接協助了新加坡在新亞洲區域認同中找到自我定位。
     或許你到過太平洋彼岸的舊金山,曾被那彎曲有致又層次豐富的城市地景吸引目光而駐足讚嘆。然六○年代前,它只不過是座像老九份一樣衰頹殘破的金礦城。便宜租金促使窮作家和藝術家逐漸集居市中心形成藝術社區。在一場不經心的空間塗鴉活動中,在陽光下繽紛發亮的粉彩房子意外得到了社區居民的讚賞,於是他們集體要求市政府保留作品,並適度開放城市設計準則,讓市民自行選色塗鴉自己的房子,讓市民獲得社區認同感。
     藝術家在城中的群居與文化創意活動,意外造就了我們今天所見五彩繽紛又饒富特色的舊金山新城市面貌。更有意思的是,這個自七十年代以來集結反文化運動精華和藝術動能的城市,及其所形成的創新氛圍,正是為矽谷高科技園區爭取到全世界源源不絕優質技術人才最重要的環境誘因。
     當然,文化不只是好生意。它不只是城市新經濟的發展動力,也表現了特定國家的精神內容,更是居民認同依存的生命環境。新加坡的全球化策略,成功地讓文化認同政治從對抗到產業化,而舊金山創意環境之打造讓人們更願意群居在優質又有學習性的文化環境中。
     像雲門舞團或蔡瑞月舞蹈社這類有能力將台灣移民社會中關乎族群與國家認同及人權奮鬥史進一步美學化為藝術作品,又可以將之遠播到世界各地的團體,根本就應該被列為國寶級文化資產,加以保存並發揚光大。甚至,本該讓它們被適當安裝在城市網絡之中,作為創意活泉。
     藝術文化生產者是未來國家發展的文化小精靈,只有通過他們手裡的仙女棒,才能化腐朽為神奇,將醜陋工業城變身為美麗而永續的家園。也只有徹底轉變我們對於文化的政策定位,才不枉雲門燒出的這把普羅米修斯之火,祈禱它燒出台灣下一階段的文化新希望。(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程專題教師)
2008-02-20 09:51:22
懶人咪
國人覺得很幸福 當然阿 
台灣還有那個舞團 能有自己的練舞場地
被燒了 還馬上有人提供場地 ??
雲門已經要感恩了 
2008-02-21 05:42:38
版主回應
「民」心不足
2008-02-21 07:32:27
漢寶德
文化預算解決不了問題>中國時報 2008.02.22 漢寶德

     雲門的鐵皮屋練習場被一把無名火燒了,卻意外成為總統大選的插曲。馬陣營承諾要在四年內提高文化預算至總預算的百分之四,謝陣營更不甘示弱,要提高到百分之五。這把火早燒幾年會不會對文化界多些幫助呢?如果雲門的火災能改善未來政府的文化政策,倒是雲門對文化界不經意的貢獻了!
     政府對文化界表示善意或支持,反應在政策上,通常只是增加預算。當然,文化發展處處都需要錢,提高文化經費在總預算中的比例,是文化界多年來的期待。但是有了錢就能辦好文化嗎?那倒未必。近年來,文建會的預算較往日充裕了些,但在文化上有甚麼可以數得出來的成效呢?有甚麼提高國民文化素養的計畫在執行呢?文化不是需要花大錢的事業,所以口袋的錢多了些就不知怎麼花。最常見的辦法是辦活動,因此用公款支助的所謂文化活動,大自一夕數千萬的文化大拜拜,小至請些外國人來開開會,對於文化建設都少有助益。所以自預算大餅中爭取較多經費固然很重要,怎麼把錢花在刀口上,實在是更重要的。
     就以雲門這件事來說吧!像這樣一個國際知名的舞團,在先進國家大概都有自己的「家」。「家」是指一個特有的表演場所。平時可以練習,每年按季節對公眾開放表演。怎麼可讓他們在違章的鐵皮屋裡湊合那麼多年呢?這當然表示我們在文化上還是落後國家,政府與民間都沒有注意及此。為了國內外到處去表演,政府每年補助一些,還會引起一些閒言閒語。抱著這樣的態度即使有了錢,也幫不上忙。
     明智的運用文化經費,要有明確的政策,有具體的實施方法,也就是要建立好的制度。在今天,一切向錢看的氣氛下,清晰的思維特別重要。近幾年,自從把文化創意產業的觀念引進之後,「文化是好生意」的說法漸占上風,而且漸被誤解為好生意的文化才是好文化,而改變了價值判斷的基礎,把藝術正式列為產業之一。這樣的觀念,在文化已融入生活的歐洲也許不會有負面的影響,在尚須努力進行生活文化提升的我國,確實使人不免有早熟的顧慮。再以雲門為例,有人說既已國際知名,為何不設法自給自足?就是出於此等觀念早熟的思維。
     在我國,文化與文化創意產業要分開來看。提升國民文化素養是文化的任務,「文創」是要提升產業競爭力。現階段,兩者不能混為一談。跟著先進國家的後面,人云亦云,會誤入歧途,把文化當生意做。文化不是生意,在文化需求量高的國家,可以視為生意,我們還差得遠,所以雲門在台北市的表演,每年不過幾場而已。我們還要幫助雲門以及有希望成為雲門的組織,生存、壯大發展下去,直到文化的土壤成熟之後。
     文化的基礎工作就是土壤的培育。沒有基礎,文化創意產業也做不好,做不成。過去若干年,文建會花很多錢在社區營造上。這件事很重要,可是它與我們認知的文化關係甚少,無助於文化的奠基工作。不是創意產業與社區營造不重要,是先要有文化土壤,再由產業與社會部門使力,才看得到成果。否則花錢也只是散錢,扎不了根,一旦錢的來源斷了,也就枯萎了。
     除了總統候選人外,新任的王拓主委也主張提高文化預算。這是好消息,但要錢先要把花錢的計畫想清楚。文建會及相關文化單位究竟要做甚麼,準備完成些甚麼目標,一定要先弄明白;否則只是浪費納稅人的錢而已。試看文建會過去幾年在文創與社造上的投資就知道了。(作者為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
2008-02-22 09:48:50
希望地圖?
郝明義:展現公民意識【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08.02.29
 
選前倒數22天,在選戰互相叫囂的煙硝味中,由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發起的「希望地圖」,今天下午正式開站。郝明義說,在台灣談起政治,常會被貼上標籤,往往一年365天都處在選舉對立的激情下,希望透過這個地圖,讓兩派陣營能不挑撥族群、不逞口舌之爭,也聽聽民眾心裡的聲音。
從不幫任何政治人物助選、背書或站台,也不出版任何藍綠政黨或政治人物的書,郝明義說,他自己過去對政治一貫保持距離,但是這個構想在他腦海中翻騰了好幾年。過完年後,他偶然間跟朋友談起,雖然只談10分鐘,許多人都樂於響應,因此從無到有,快速成立了網站。
郝明義說,在台灣一年365天大家似乎都是選民,被政治擾亂了生活,常可看到一個家庭裡分成好幾派,甚至兄弟、婆媳因為顏色不同,怒不相見。
但其實322選舉過後,日子還是要過,因此他以這個網站,提出選前三個訴求,希望候選人不要挑撥族群、不逞口舌之爭,誠懇的說出創造未來的政見、一起為和平的選舉祈禱,
在這個立足點下,不分藍綠,每個人成為更理性的公民,也可以抱著希望,說出自己心底的主張。同時,選前三周,將會每天提供一個希望,給馬謝兩位候選人參考及回應。
郝明義從常去的餐廳老闆開始串連、還有社區大學教授、網路版主等,到今天共有56人響應。在今天記者會中,插畫家幾米、晶晶書庫負責人阿哲等人都到場表達支持。馬謝陣營也不敢輕忽網友的力量,也派人到場關注。
下午也正式秀出希望地圖的網站,每一位參與的民眾,都會成為地圖上的一個光點,用滑鼠點進去可以看到寫下的心願,不僅光點會變幻形狀,拼成愛心、鴿子等圖案,而且當有人推薦,光點還會越來越大。郝明義說,這是一次公民意識的自發表現,也是有趣的行動藝術。希望網站網址:http://www.hopemap.net/

許博允邀企業、藝文界建言【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 

2008年大選的關鍵時刻,不僅有一群文化界人士發起「希望地圖」,新象文教基金會行政總監、也是紅衫軍重要成員的許博允說,近日也要邀請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朱宗慶、林秀偉等重要藝文團體的創辦人,提出文化政策建言,替選出的新總統、新國會,打造文化藍圖。
許博允說,他檢視了希望地圖的參與名單,除了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其餘較缺乏參與文化實務政策的人士,他覺得「光玩這些沒意思」,希望不只是煽風點火、攪和選舉,而是能長遠創造對文化環境更有利的政策。
以未來打算成立的「文化觀光部」來說,許博允表示,如果說政府組織要瘦身精簡,何不成立「內政交通部」、「國防外交部」?這樣根本是「頭殼壞去」,對文化觀光部,文化人不能漠視不管,要首先提出反對意見。
另外,很多企業願意捐地捐款給文化界,因此應該積極去修改不利的建築法規及稅法。還有也應該如國外積極興建表演場地,讓藝文團體不必為場地擠破頭。
他計畫找嚴長壽、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力晶董事長黃崇仁等長期關注文化事務的企業家,以及曾任兩廳院董事長的吳靜吉、遠流出版發行人王榮文、朱宗慶、天下文化總裁高希均等人,在選前一起擬出文化政策的新藍圖。
許博允認為,這份藍圖不是要給藍綠兩個陣營,而是要給未來新國會,在2008的大選後,能打好文化地基。
 
公民展現自主力量 好的開始(?)>中時08.03.01高有智

     文化界發起「我們的希望地圖」行動,期待能喚醒三百萬個希望。其實台灣並不缺少希望,只是缺少實現希望的能力。
     郝明義號召文化界和學界的實驗性計畫,確實讓枯燥乏味的總統大選多了創意與人性,尤其自主發起的過程,串連不少社會期待進步的期許,這也是台灣不斷向上,始終沒有放棄的底層力量,也不會被政治人物的口水謾罵所淹沒。
     這樣的公民行動,在藍綠動員過頭的社會中,特別看出自主性參與的可愛與珍貴,同樣是選舉,文化界人士希望能號召的力量,不是被動員麻痺的選民,而是具有自主判斷的公民。
     活動發想人郝明義也不諱言自己曾是迴避政治的冷漠選民,但卻是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他刻意與政治保持距離,甚至主張「三不主義」,不為任何人助選站台,不出版自己送上門來的政治人物的暢銷書,不要公司同事為政治理念而產生糾紛。
     就如郝明義所說,民主社會裡,投票選舉固然重要,社會各個崗位也總要有人繼續自己該做的事情,這也是對過度激化動員的台灣社會一大省思。
     其實,公民也可以是選民,只是台灣過度激情的政治,讓選民沈迷於隨著政治人物起舞,甚至遭到綁架也不自知,公民不僅要當好的選民,還要在選舉過後,繼續扮演監督和參與的角色,展現公民影響政治的力量,不然,政治落於政客手中,只會繼續沉淪。
     成立「希望地圖」的夢想跨出了第一步,下一步則考驗公民實現自己希望的能力。
2008-03-01 09:12:44
三億七
捐雲門5000萬? 曹興誠:不是我【聯合報╱孫中英08.07.13

雲門舞集練舞場年初大火,為重建雲門,企業界熱情捐輸三億七千多萬元,有位「無名氏」捐款五千萬元最多,外界猜測可能是曾表示要捐五千萬的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但他昨晚說「絕對沒有必要」去捐這筆錢。
曹興誠五月中旬在部落格中提到,因為要參與四川地震賑災,將出售自己擁有的乾隆時期料胎琺瑯彩筆筒骨董,並計畫將標售金額一半五千萬元捐給雲門,骨董筆筒後來標出去,但他說得款不會捐給雲門了。
曹興誠說,稍早他請林懷民出任「兩岸和平共處法」顧問時,林婉拒他;林既已拒絕他在先,他也沒有道理再捐款給雲門,所有懂人情世故的人都這樣做。
林懷民昨天表示,對曹先生想法他予以尊重,不管曹先生是否捐款,他還是感謝曹先生曾經想到雲門。
其他企業界對雲門舞集的捐輸卻超乎想像熱烈,國泰金控蔡宏圖、富邦金控蔡明忠、鴻海集團郭台銘都透過旗下基金會對雲門捐款,金融圈對雲門最大一筆捐款是來自一家大型民營金控,有三千萬元。
曹興誠表示,幾年前在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邀請下,他一直想要捐款給雲門,所以在出售骨董筆筒後,就跟林懷民聯繫,同時間,他正積極推動「兩岸和平共處法」,他也將「和處法」的核定本內容送給林懷民過目。曹興誠說,在禮尚往來前提下,他想請林懷民也贊助他一下,來當「和處法」的顧問。
沒想到過了幾天,林懷民通知他,婉拒出任和處法顧問,婉拒的理由是,「藝術家不應該介入政治」。
曹興誠說,基於禮貌和人情,林懷民婉拒出任和處法的顧問,「就是婉拒我這筆錢」,且林懷民的理由有點牽強,因為林懷民當年曾經出任陳水扁的「國政顧問團」顧問。曹興誠說,照林懷民的理由,擔任阿扁國政團的顧問,就可以,就不政治?
曹興誠還說,有很多挺扁的人「都只要別人幫他的忙」,卻不反過來替別人想想,林懷民既已拒絕他,他就覺得沒有這個道理再捐錢,他若在林懷民婉拒後再捐錢給雲門,才不合人情常理。
林懷民說,當年被列為國政顧問,他也嚇了一跳。而雲門董事勸他,藝術家最好不要牽扯政治議題,曹董事長找他談和處法時,他曾寫了一封信表明立場。
2008-07-13 07:47:52
市場低迷
表演藝術市場低迷,問題在哪裡?

‧PAR表演藝術雜誌 2008/07/30 物價油電連連攀升,各行各業叫苦連天,而表演藝術也跟著面臨票房寒冬,多檔演出因售票狀況不佳宣告停演,也有叫好叫座大卡司節目面臨票券難銷與票房下滑的慘況……問題出在哪裡?藝術經紀公司與表演團隊又如何因應?而他們又期待政府如何出手?【文/周倩漪】

物價連三漲,票房倒!倒?倒…

一、戲劇類節目,票房「剩一半」

在國外節目部分,韓國音樂劇《大長今》、比利時尼德劇團《伊莎蓓拉的房間》因票房失利而取消演出,新象創辦人許博允指出:「《大長今》廣告投下百萬,但每天只賣出個位數的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來台演出的《秀才與劊子手》亦票房不佳。三年一度的「台北國際打擊樂節」今年花上更多的行銷費用,但票房仍下滑。而以國內節目來看,分析自啟售至截稿日(六月二十五日)的狀況,即使是由鴻海集團郭台銘加持、三度加演的華文音樂劇《四月望雨》售票亦遠不如預期。而挾著兩大卡司李立群與金士傑主演的果陀劇場《針鋒對決》,在以往如此的卡司應是搶購、爆滿與加演,今年售票的速度卻宛若牛步前行。卡司失靈同樣出現在音樂類節目,由京劇名伶魏海敏、歌仔戲名角唐美雲與許秀年、琵琶演奏家楊靖與台灣國家國樂團NCO合作的「她們的美麗與哀愁」,賣座黯淡。……
三、親子類節目亦「難逃出生天」
挾迪士尼之威、掛百老匯票房保證的《獅子王》,在這片不景氣之中,票房表現也難有起色……「台北兒童藝術節………

藝術是不是民生必需品、精神必需品?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135714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135717
2008-07-30 09:21:06
義大利文物放到爛
藝術文物放到爛 義大利墮落了【聯合報特派員陳玉慧08.09.21

對自身文化相當自豪卻又漫不經心的義大利人,最近也警覺了起來。他們發現各地廣場紀念碑和教堂日益凋敝,有些文物甚且消失了蹤影,而這事在義大利卻沒有人管!

而媒禮大亨出身的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不是才剛說過,要重整義大利文化地圖的嗎?不少老一輩的義大利人相當憂心,要是總理的政治支票不趕快兌現,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義大利的教堂和紀念碑在風吹日曬之下很快就會毀了。

「我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一位當地人表示,「我驚愕到無話可說,這國家瘋了,竟然如此對待文物!」

博物館的著名文物因無錢保護和維修,一件件租給外界的文物基金會託管,甚至乾脆私下賣掉。

在羅馬,一些紀念碑和古蹟突然不見了,在維洛納,三個廣場和一個女修道院已決定對外拍賣,因為市政府需要蓋停車場。

在西西里島,世界著名的亞格里坎多神殿(Agrigento)已租給私人30年之久。

德國大作曲家華格納的孫子格飛德已移居義大利大半輩子,是個標準的德裔義大利文化迷,他說:「這些已足夠讓我驚叫了,真不知義大利還要墮落多久?」

從羅馬時代以來,義大利文化和藝術在各個領域都獨領風騷,「什麼時候,政客可以停止嫖妓文化?」格飛德沉痛地嘆道,「情況已糟到令人無法想像的地步。」

電視垃圾文化當道,貝魯斯柯尼總理所擁有電視台的節目全義大利收視率最高,且無遠弗屆,再偏僻的角落也看得到,而文藝復興以來的藝術和城市文化已日益沒落,政客似乎忘了,每年為義大利帶來幾千萬遊客和無數消費額的主要吸引力正在此。

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是十五世紀以來最受人矚目的畫作,這幅畫現在竟然也沒有足夠的經費可以維修和保存。

情況真的不妙!由於國家預算不足,且只有3%義大利納稅人同意加稅以維護文物,貝魯斯柯尼政府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增加文化預算的考量。義大利最著名的文物維修家薩爾瓦多沙提表示,「義大利政客對維修文物的興趣消失之快,一如文物的老化和毀壞」。

但並非所有義大利從政者皆如此,至少「人民自由黨」聯盟多年來便堅持政府必須提高文化預算,呼籲政府把維修文化視為預算重點,可惜政府仍然充耳不聞。
2008-09-21 08:09:24
還是自生自滅
本土藝文市場的崩解?>中時08-09-23何康國

 據聞「太陽馬戲團」明年一月抵台演出,四十場演出的票券銷售一空,這與國內知名表演團體「春禾劇團」一個月前才宣布要關門,形成辛酸對比。    

 筆者曾任經營層級多年,綜觀當下社會脈動,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相關文化政策應立即展開。為了保存現有豐沛的表演藝術團體,各級政府文化機構應該立即重新檢討業務費用,將不具時效性、無具體作為的業務費用統合。亦即是,政府單位減少直接執行的業務,盡量將經費提供給民間單位,藉由各縣市文化局以及國藝會的補助機制,加碼補助款,以作為國內藝文團體獎、補助表演甚至抒困的費用。

 第二、公設團隊停止競逐藝文消費市場。為了提升表演的素質與藝文欣賞的環境,公設團體長期以來以高額的節目製作費用辦理藝文活動,而這一些節目的觀眾入座率和票房收益常常與成本相距太大,因此公設團體往往會加碼宣傳費用,或是以半賣半送的方式銷售票券。這樣的方式在平時固然可以達成推廣藝文活動的目的,但是在藝文消費慘澹時會成為推倒市場消費的幫凶。因此應該立即將此類業務減半,但還是維持一定數量的專業演出以維持專業素質,以避免落入「與民爭利」的口實。

 第三、公設團隊業務重心轉移進入學校、基層鄉鎮推廣活動、專業人才輔導。由於經濟面不佳,民眾收入銳減,有許多的民眾仍然處於無力負擔藝文消費的情形,公設的團體應該在此時結合學校體系,投入藝術教育的市場,用各種創意、思維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從小學、中學做起。力有未逮之處,可以徵調民間表演團隊加入,如此不但可以達至推廣教育的目的,更可以維繫民間團隊的演出活力。

 資本主義市場下的自由競爭近來在市場失靈現象下,成為各國政府的難題,要求政府干預的呼聲在金融、房地產此呼彼起。藝術活動在整個大環境之下雖僅為一個「看不見的社群」,但是一旦藝文市場失靈,其嚴重性比起前兩者來說更尤甚之。因為人文藝術的崩解會「動搖國本」。
2008-09-23 06:58:05
文建會獎助表演
文建會獎助表演 加碼至2.85億>中時08-10-31林采韻

 馬英九總統的四年內將文化預算提高至總預算四%的競選支票,兌現難度甚高。作為全國最高文化主管機關,文建會轉而提高扶植團隊補助預算,明年度的扶植團隊補助預算將從今年度的新台幣一億,大幅增加至二.八五億,藝文界雖然樂觀其成,但更呼籲政府不要落入統統有獎的桎梏。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卅日審查文建會預算,其中整體預算增列項目,以「演藝團隊分級獎勵計畫」最受藝文團體關切,特別是大環境不景氣,政府的挹注猶如活水。這項十一月一日將對外公告的獎助計畫,除了補助金額的增加,同時將首推分級申請的機制。

 扶植團隊預算大增 首推分級制
 根據文建會的規畫,「卓越計畫」涵蓋的是團員超過十人的團體、年預算營運支出總額超過新台幣四千萬元為主,每年補助金額以五萬元以上為原則。「發展計畫」以三人以上團體、年營運總額超過五百萬元,每年給予一五○萬以上的補助金額。「育成計畫」以超過二人團體、每年預計補助百萬以上。

 面對全球金融風暴,藝文團體的票房推動、尋求贊助都較過去艱辛,文建會此時增加預算伸出援手,藝文界欣喜之餘,卻也有所顧慮。

 表演藝術聯盟秘書長于國華指出,明年預算相較今年提升一.八五億值得期許,但是藝術發展要可長可久,未來更是重要,明年之後政府是否能夠維持同樣的預算水準才值得關切。

 藝文界樂觀其成 籲能有效分配

 另外,依據文建會對於申請資格的規定,各級團體獲得補助後必需有一定的演出場次,然而國內表演場地闕如,市場胃納量也有限,文建會如何平衡生產與消費端,配套措施的推行更顯重要。

 預算分配的方式,對於文建會也是另一挑戰。過去補助審核的評審委員組成,為求公正,文建會邀請的專家多半都不是團隊經營者,這也使得評審委員不免缺乏實務經驗,對於團隊和生態的了解也不夠透徹。

 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朱宗慶強調,在經費增加的同時,文建會這個分級的制度和之後團隊的選擇,更顯重要,政府應該進行有效的資源分配,而非只是以統統有獎的思考方式分配預算,對藝文生態的發展才能產生正面效用。
2008-10-31 07:02:46
美表演團體降價求生
勒褲帶!美表演團體降價求生【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09.02.15

在金融海嘯中載沈載浮的文化藝術團體,如今都大幅削減票價促銷,但這項爭議性的策略雖然吸引新的觀眾走進劇場與音樂廳,對營收卻未必有好處。

紐約市立芭蕾舞團的表演,過去樂隊席的票價是90美元,如今在某位匿名人士贊助下,25美元就可以買到。華盛頓與洛杉磯的很多表演票價,也都降到一般人比較能夠接受的25美元以下價位。

降價促銷對於賺錢不易的文化團體,並不是很好的策略,但至少有助把許多過去從不涉足藝術表演廳的觀眾,帶進場內一窺究竟。

洛杉磯表演團體「演員幫派」的藝術監督提姆羅賓斯說:「這不僅是劇場的使命,也是生存的策略,劇場必須對新的觀眾開放。」他的團體正面臨刪減預算與其他勒緊褲帶的措施,去年秋天卻把每周一次的「隨意付」票價措施,擴大到每天實行,今年還考慮繼續實施。

非營利的藝術團體十分仰賴個人與企業的捐助,如今這些主要的的收入來源正迅速乾涸。根據印第安納大學慈善中心去年12月的調查,93%的的募款人都說,經濟情勢嚴重衝擊募款成果,有近三成並且宣稱影響慘重。

不僅票房銷售重挫,股市暴跌也讓捐款急速縮水,很多表演團體都被迫採取緊急措施因應。例如,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已經緊縮預算,沙加緬度芭蕾舞團取消新的製作,而巴爾地摩歌劇院更已聲請破產。藝術贊助團體Americans for the Arts 說,占全國10%的1萬個藝術組織正瀕臨瓦解,或是已經關閉。

藝團表演團體最近的降價風潮,主要用意就是希望爭取立即的現金挹注,培養新的觀眾,或純粹先把表演廳填滿,以鼓舞表演者的士氣。華府的Arena Stage劇場就特地推出「新政」票價,把原來50美元一張的票價降到25美元。

不過,降價促銷的策略其實也有很大的風險與不利影響。許多藝術管理人員擔憂,降價促銷會改變購票者的行為。美國歌劇院協會會長史科卡說:「教導觀眾等到最後一刻才去購買減價票,絕對不是好事,他們很快就會食髓知味,養成觀望的習慣。」
2009-02-16 09:23:42
版主回應
監院:兩廳院演出報酬 外國人多3倍【聯合報2011.07.19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兩廳院,給付國內外藝術家演出酬勞不一,監院調查發現,國內外藝術家演出報酬差距約三、四倍。
監院發現,高中職以下學校,藝文類科兼課教師的鐘點費支給,未因兼課教師學歷及專業程度不同而有差異,有些具博碩士學歷的藝術家,所領兼課費偏低,只能全島到處兼課,教育部有必要通盤檢討。
監委尹祚芊、錢林慧君、周陽山針對藝術大學學生的陳情及外界的傳聞,提調查報告。
監院曾約詢中正文化中心藝術副總監邱大環,邱舉國家交響樂團客席指揮為例,國外客席指揮一場約五千至二萬歐元 (約二十萬至八十萬身價),國內指揮一場約十萬元,較資深的則有十五至二十萬元。
邱大環表示,文化中心是以邀請到國內外最佳人選,又能達到最合理價碼最高原則。
朱宗慶說,「台灣藝術家收入低問題非常嚴重,中小學音樂老師只要是兼任,鐘點費高中四百元、國中三百六、國小二百六,這樣的報酬可能連車馬費都不夠,但如果今天不教課,連私人學生都收不到。」

兩廳院:「天王」價碼 不宜相比【聯合報2011.07.19

監察院調查指出,兩廳院給付國內外藝術家演出酬勞不一,兩廳院昨天澄清,監院以帕華洛帝等天王級來比價不合適,他們的價碼本來就比較高。
兩廳院企畫行銷部經理李惠美表示,早在多月前監院來函通知時,兩廳院已照程序回覆解釋。「大師有其國際行情,就像拿李安和新生代電影導演相比,酬勞當然有差別。」
「不同表演的場次數量、品質,與製作規模皆相異,監院應就演出團隊整體酬勞來看,而不是齊頭式的以個案相比。」李惠美以德國現代舞大師碧娜鮑許舞團為例,扣除其團隊的國際旅運費,及在台住宿費,兩廳院給予的演出酬勞其實並不比雲門舞集高。
李惠美解釋,國內藝術工作者收入長期偏低其來有自,背後牽涉到整個政策補助與市場機制的大環境問題。作品能吸引到的觀眾票房有限、補助也有限,再減掉須投入的製作經費,結果自然反映在創作者偏低的酬薪上。監院應對表演藝術的態背景做更深入認識。

長笛家樊曼儂:台灣收入 比下有餘【聯合報 2011.07.19

兩廳院給付給台灣音樂家的酬勞遠較外國音樂家差,有人抱怨台灣音樂家收入低;長笛家樊曼儂不以為然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鋼琴家陳冠宇則說,他和國家交響樂團(NSO)、國台交、北市交等樂團合作時,皆依合約辦法給付酬勞,不知道「國內外音樂家差這麼多」。如果和一般行業相比,樊曼儂說,依照台灣的生活水準,台灣音樂家的收入不算低。若在樂團工作,首席樂手月入大約六、七萬元,一般團員約五、六萬元。不過,音樂家從小學音樂,付出的學費最多,但就算獲得碩、博士學位,收入也無法和科技業相比。
樊曼儂認為,目前音樂家收入尚可,只是未來學音樂的人會比現在辛苦。因台灣管絃樂團就這麼幾個,現有的團已飽和;受到少子化衝擊,招生不易,連學校都快關門,想靠教授音樂維生困難度也會更高。
2011-07-19 10:36:11
雲門進駐淡水
雲門辦喜事 簽約進駐淡水【聯合報╱記者黃福其9.04.14

台北縣政府與雲門舞集昨天簽約,雲門舞集將依「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進駐淡水文化藝術教育中心,集資三億七百萬元左右整修、興建,取得四十年營運權。如果營運良好,還可再續約十年。

這是國內第一件藝文團體以適用工商開發的「促參法」進駐政府閒置空間,台北縣長周錫瑋、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申學庸與雲門創辦人林懷民三人,昨天以辦喜事的心情開心簽約,卻也忍不住批判現行法令太僵硬。

周錫瑋說,在無「法」可依循下,縣府十個局處一起投入,至少開過十六次會議,最後被迫採依商業活動設計的促參法辦理。這對政府提供閒置空間給藝文團體使用,不僅不合理,對雲門舞集也是一種侮辱。他呼籲中央儘速立法,推動文創產業。

林懷民語重心長說,希望雲門是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適用促參法的表演團隊;政府既然提倡文化立國,就要儘速訂立新法規、新政策。依據促參法要審核一切、要找顧問公司、會計,搞得像商業團體。在依法辦理的這一年「很痛苦」,雲門雖然學習、成長很多,「但這不是表演團隊該走的路」,否則要談文化創意將是緣木求魚。

雲門八里排練場去年二月十一日遭火焚毀,台北縣、台北市、台中市都爭取雲門落腳,最後前中央廣播電台淡水辦公區的淡水文化藝術教育中心獲雲門青睞。

北縣文化局說,該中心早已閒置,卻因法令限制而無法提供雲門使用,最後採促參法進行「徵求民間參與興建營運淡水文化藝術教育中心案」,並公開招標;雖僅雲門舞集申請,仍經一年多的審查、公文往返才定案。

林懷民說,雲門已走過三十六個顛沛成長的年頭,十三日開始以悲欣交集的心情「再上火場」;未來淡水文化藝術中心作為雲門排練場,也會邀請其他藝文團體進駐排練創作,且每天提供兩百位小朋友參觀。
2009-04-14 08:38:37
藝文團體期待又怕受傷害
集市?排擠? 藝文團體期待又怕受傷害【聯合報記者林敬殷09.04.14

雲門舞集和台北縣政府昨天簽約,打造第一座由政府和民間合力完成的淡水藝術教育中心,淡水居民期待藉由雲門進駐,提升淡水文化深度。不過,淡水在地藝術團體期待縣府也能用同等規格對待。

淡水鎮長蔡葉偉表示,期許雲門進駐淡水之後,能深耕地方,提升淡水的文化深度和廣度。淡水鎮公所即將在沙崙地區興建一座淡海活動中心,中心內有一座挑高三米的表演舞台,他希望雲門能到場義演,讓民眾參與更多的藝文活動。

雲門規模,國內首屈一指,不少淡水在地藝文表演團體擔憂,雲門進駐淡水將造成排擠效應。

不過,也有藝文團體認為,縣府應多考慮騰出一些閒置空間,提供給藝文團體使用。他們認為,不一定要花大錢、蓋新建築物,才稱為文化建設,不少表演團體因經濟問題,想盡辦法找錢付房租、戲服等開銷,若能先解決排練場地,至少能解燃眉之急。

這些藝文團體呼籲縣府,不要只照顧大的、有名氣的,而忽略小的、新的,或是實驗性格強的藝文團體;台北縣有不少藝文人才,若能善加投資,未來台北縣的藝文資產將相當豐沛。
2009-04-14 08:40:31
版主回應
表演藝術團體的「補助」與「投資」【聯合報 朱宗慶2012.05.28(北藝大校長)

享譽國內外的優人神鼓宣布暫停創作三年,雖然震驚各界,但對於許多表演藝術團體而言,這絕不是特殊個案,且類似的問題時有所聞,因為財務壓力如影隨形,兼差、借貸、抵押財產情事屢見不鮮。表演藝術的製作成本不會因為工作人員經驗豐富而降低,有時為了突破與創新,成本反而不斷墊高,形成更大的惡性循環。優人神鼓的決定凸顯台灣藝文環境的沉痾,所透露出的警訊值得重視。
  囿於創作過程、組成元素及演出呈現場域等特質,全世界的表演藝術團體很難單靠票房收入支應開銷,精緻、藝術型的節目場地通常不大,即使觀眾滿座,仍無法損益兩平。表演藝術是勞力密集的手工業,無法在短時間內量產和複製;「生產」和「消費」同時進行,當演出結束,產品的生命週期也同時告終。表演藝術的非營利屬性和市場限制,造成它必須依賴外部資源的挹注,無法和其他產業相提並論,公、私部門的扶持與贊助,是促成良性循環及衍生供需價值鏈的活水源頭。
  誠然,藝文團體在藝術專業和組織經營絕對需要自我精進,並思考團體定位和存在價值的問題、創作和觀眾的關係等;政府則必須檢討補助機制,擬訂具體政策,把文化資源的餅做大,並打造出鼓勵民間企業支持藝文活動的大環境。
  政府對文化藝術的政策一向是從「補助」的概念出發,政府與藝術工作者的關係往往侷限在最簡單的「贈與」和「收受」,短暫又單一。先不論「贈與」的金額是否符合期待,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是一種最表面且淺層的關係,並不足以產生深刻及對社會大眾造成影響的力量,更無法成為產業發展或型塑柔性國力的基樁。
  然而,政府與文化藝術界的關係應該是「投資」,而非「補助」。從人才培育、教育深化、通路建構、市場擴大、立法推動,到產業獎勵等面向,長期且全面的考量。政府如果能確實體認到文化藝術對於國家發展所能產生的貢獻,那麼,在心態和思維上必須調整,以長期「投資」取代施捨性的「補助」。當然,投資者與被投資者都必須清楚地了解自己能夠為社會回饋、貢獻什麼,形成永續、富含生命力的有機體。
  台灣的表演藝術多元、豐富、充滿創意,也因前人的耕耘,而經歷了開枝散葉、蓬勃發展時期。不過,表演藝術團體的成立與發展有很多不同的階段,市場區隔和藝術性質的殊異也彰顯現行的補助政策不宜用同一機制去評估,應兼顧藝術團體的發展進程。初期應給予舞台、演出機會;中階則應協助建立制度,朝專業的路途邁進;有一定成就具規模的團體則可視為文化國力的延伸,參與國際藝術節演出,成為國家品牌代言人,也可帶小團相輔相成,經驗傳承,促進藝文生態健全發展。
  文化軟實力的概念風行全球,表演藝術作為重要的文化財,沒有理由不把它視為發展文創的策略性槓桿,乘風順勢而起。以文化底蘊為傲的台灣,在此趨勢及國際和大陸的競爭壓力下,已非我們願不願意的問題,必須趕快脫離喊口號的階段,落實具體政策,否則台灣將喪失優勢,被取代、邊陲化之日不遠。

(楨:夢想家的「投資」不敵「補助」,故讓文化自生自滅吧!另參本館:雲門自生自滅 《當藝術遇上經濟》馬文化政策)
2012-06-03 11:00:47
先要顧飯碗
先要顧飯碗 圓夢暫擱下 當年風光「巡禮」 賴佳宏今務農2010-03-13 中時曹婷婷

 儼然是台北美術館地標的「巡禮」公共藝術,取材自迎神賽會寺廟慶典的迎親鐵雕,深植人心,但少有人知悉作者是出身台南縣楠西鄉的賴佳宏;其作品名聲響亮,也廣獲各界收藏,但本尊卻是月入八千的「農夫」,靠種芭樂養家。
 擁有西班牙馬德里大學藝術學院雕塑碩士的賴佳宏,擅長鐵塑,最為大家熟悉的作品,是佇立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廣場鑼鼓喧天、吹奏八音的「巡禮」,也是令他一夕成名的代表作,曾獲「當代建築雜誌」列為封面作品。
 另外,成功大學也收藏他的大型雕塑「門神」、新化高中陳列的公共藝術作品「馬拉松—奔向未來」等,風光時期,一件作品市值數十萬到幾百萬元。
 五十三歲的賴佳宏唏噓,「好漢不提當年勇」,返鄉十六年來,儘管創作能量依舊豐沛,卻不敵「顧飯碗」的現實殘酷。
 他說,兩個讀高中的孩子,教育開銷大,近年賣出的大型雕塑費,足堪勉強經營一個家,但他已無法投注全副心力與金錢在藝術創作上。
 他舉「巡禮」為例,當初是媽媽賣了一塊地,促使他完成這項代表作,但現在自己為人父,腦袋雖有諸多創作理念,但花大錢、圓大夢的事,只能暫且擱下。
 他目前唯一正職是在台南藝術大學擔任講師,但僅屬兼課性質,負責教導學生素描,每月收入僅八千元。他坦然笑稱,所幸鄉間欲望少、開銷低,否則真不知如何維生?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兩年,他開始務農,他說,上一代留下農地,自己雖不擅長農事,但也嘗試種芭樂、荔枝,一手包辦栽種和販售。不過,水果獲利不佳,他說,東扣西扣農藥、耕作成本,沒賠錢就很好了。
 他不禁自嘲,早年,媽媽靠賣鳳梨,供他出國留學,如今他卻沒這本事了。
 儘管過著清苦生活,也因此與藝文圈朋友漸行漸遠,但他也沒怨言,早年致力推動江家古厝再生,目前仍持續關心地方事。
 去年獲邀製作楠西地標「和樂傳家」,他說,故鄉是涵養他創作的靈感,至少是在這塊土地做喜歡的事,務農雖苦但也沒啥好抱怨的。
2010-03-18 11:51:33
版主回應
大團體嫌錢少 小團體哭末路?2010-10-08顧展蓉 (另參本館:《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 表演場費也漲 《閒置空間‧新造化》 蚊子館再啟 馬文化政策

最近華山起藝活動中,舉辦2010年文化論壇,邀請了官方代表及學者來參加,探討文化現象。第一場主題為「新劇場‧新希望」探討劇場資源重整與創新通路方向。長久以來,台灣表演藝術團隊面臨演出場地缺乏的窘境,目前規劃興建中的新場館,依舊不足以解決表演藝術團隊各類演出所需;而文建會資金補助藝術團體的問題,也持續備受爭議。
  官員、團體各執己見
當天文建會第三處處長許耿修說明了新建劇院的概況。許耿修指出,其實台灣已經有夠多的劇場、展演空間了,他的建議其實是希望刪減預算。太多的展演空間、閒置的文化中心都最後都養成蚊子館,這些空間都搞不定了,還要再興建?他也舉例,有個花了數十億建造的劇場,在不遠的幾公里處,又要再花大錢建一個類似的空間,他評估當地的概況,覺得根本沒有必要,但是政府還是決定撥款興建,他質疑,真的需要這麼多展演空間嗎?
此次論壇的主講人王孟超(台灣技術劇場協會常務監事也是雲門舞集的技術顧問),根據這個觀點大肆批評,他認為,台灣的展演中心永遠都是不夠的!台灣多少的小劇團,始終排不到演出機會,所有的文化中心等都是要排檔期的,通常以篩選知名度高的劇團優先,小團體沒有曝光機會,該如何生存?
  藝文團體的訴求?
像這樣的問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展演中心該建還是不建?如台北市文化局有個方案叫「藝饗空間網」計畫,集結台北市政府各局處的現有閒置空間,提供藝文團體表演與進駐。當初的立意就是因為藝文團體在台北付不起高額租金,造成台北藝文人才流失,才有這樣的想法。如此的方案,不但不會讓現有的展演空間流落到養蚊子,也提供了藝文團體很好的展演機會,那除了台北之外呢?其他各縣市的文化局是否能也有類似方案?才不至於讓蚊子館一建再建。
  其實當天出席論壇的成員,除了台上的演講者,多為劇團、從事表演藝術者,參加文化論壇,最主要還是希望近距離接觸文建會官員,向官方表達自己的訴求。小團體最大的訴求是什麼?當然除了有地方表演之外,就是希望得到資金的補助。當天就有劇團質疑到,文建會補助的分配是否有問題?只看票房嗎?要是只補助有票房的大團體,小團體如何能得到機會曝光?又怎麼會有壯大的一天?
  問題何時能解決?
相關的問題永遠都爭論不休,說穿了政府怎麼做,都不會有人滿意。以文建會補助的重點團體雲門舞集來說,記者訪問到在雲門多年的企劃,他表示雲門的資金永遠都處於不夠的狀態,並不如大家以為的錢很多。不過他同時也承認,雲門舞集能得到政府的補助,一來因為知名度大,二是得獎多。這不就是小的表演藝術團體罵的最兇的點嗎?
  但這能怪誰?如今政府補助團體要求效益,當然以大團體為首選,即使是願意推廣藝術的企業,以商人角度來看,必定支持對自己有利的,至少一定是有聽過的藝文團體,一來是可以引人注目,二來當有表演的時候,票房賣的好,對自己也有很大的幫助,誰不想挑對自己有利的事情來做?除非自己是真心喜愛藝術的大老闆,才有可能去發現優質小團體,但難免也有遺珠之憾。
  小團體得不到資助,只能希望能多建展演空間,但是建了一堆又如何?公家機關在運用這些空間資源的時候,仍有許多法律侷限,例如要不要OT營運轉移出去?這樣的空間交由誰來管理,誰來負責?公家建再多的劇場都不可能專屬某個團體,小團體到最後還是要申請。
  申請不到,一樣,又繼續吵著自己沒有經費、沒有補助,抗議政府不重視弱勢小團體,然後希望政府再多建表演空間……根本沒完沒了,永遠都在爭論一樣的問題!而接受到補助的大團體,永遠都覺得資金不夠,得了便宜還賣乖!這樣的問題難道政府從來都不知道?還是知道了始終無法解決?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http://artnews.artlib.net.tw/228/290/cover.html?page=47
2011-12-02 10:10:21
阿楨
學音樂的孩子 從雲端掉入谷底【聯合報╱記者何定照2010.03.08

去年底,中小學音樂班一度傳出裁撤,引起眾多音樂師生、家長抗議。但現有音樂班上千,大學音樂科系達二十多所,樂界人士指出,越來越多音樂科系畢業生因只會音樂,音樂市場又緊縮,找工作越來越難。
任教音樂系近四十年的台北愛樂基金會藝術總監杜黑表示,音樂系主流出路是演出、教學,但能以獨立演奏家為業的寥寥可數,樂團、學校又常得等幾年才有職缺,太多學生夢醒時想轉行,卻因長年放掉學科、只學音樂,很難和他人競爭,連從事藝術行政,都因為不擅溝通、英文不優,不具優勢。即使留學名校,也難圓音樂夢。
古曉梅擁有莫斯科音樂院鋼琴演奏及美國肯塔基大學音樂雙博士,出國時本想有國外文憑會更好,沒想到學成回台「一切都變了」,音樂教職難覓,現在在政大斯拉夫語系兼課教俄羅斯古典音樂欣賞。雖然心靈滿足,但光靠鐘點費及零星翻譯案,生活難免辛苦。
早有危機意識的黃毓芬,在海德堡大學念碩士時雙修音樂及英文,回台果然難如願教音樂,於是改教英文,「最快樂的時候是在音樂系教英文,把音樂和英文結合」。
杜黑認為,國內大多音樂系課程至今仍以培養演奏家來設計,是畢業生出路茫茫關鍵之一。許多學生被父母呵護長大,剛入校時心高氣傲,到了大三、大四面對技不如人事實,想轉系,學科太差無法轉,系上又只能學演奏,未來當然打問號。
「一班幾十人都彈鋼琴,有天分的有幾個?」在音樂班兼課的指揮悟朗坦言,許多家長為彌補幼時未竟的夢,一廂情願要孩子學琴,忽略學琴耗掉孩子大量心力時間。等到孩子開始懷疑自己,往往太晚。「當老師的,常在間接欺騙,明明看得到未來,面對家長、學生詢問彈得如何,卻不明講。」
小提琴家胡乃元指出,他近年全台演奏教學,發現問題越來越多,過去孩子學音樂是因為喜歡,現在學音樂卻是要當音樂家,還只練技巧,音樂毫無感情,「把音樂當功課,出發點就有問題,當然看不見出路。」
杜黑認為,音樂系應廣開古典演奏以外的課程,如流行音樂、藝術行政、錄音工程、音樂教育等,讓自小少有機會挖掘其他才能的學生,及早發現新路;台北藝大校長朱宗慶則樂觀認為,文創法推動、兩岸交流,將製造更多機會,學生要培養充足專業與寬廣視野,才能創造可能,「朱宗慶打擊樂團不也是從零開始?」
2010-03-28 09:51:27
版主回應
指揮家悟朗 差點當超商店員【聯合報╱記者何定照 2010.03.08

台灣音樂教職、樂團職有限,在德苦學九年、指揮過多個樂團的排灣族青年悟朗,當年為履行與台灣母校的約定,毅然返台,卻兩度遇上學校人事凍結、轉型。走投無路的他,差點去當超商店員。
悟朗自小家境不佳,學琴全靠偷學,就讀玉山神學院音樂系後,終日在琴房瘋狂苦練。畢業後赴德深造,先後在慕尼黑音樂大學、拜魯特教會音樂高等學院拿到最高指揮文憑。
德國訓練嚴格,和悟朗同修指揮的二十八人,僅四人畢業,學校老師在各樂團擔任音樂總監,介紹優秀學生去各團擔任副指揮、客席指揮,悟朗也是其一。然而他懸念與母校的約定,逐漸辭掉各團的約,打包回台。
「沒想到回台才一周,就收到神學院人事凍結通知,真是晴天霹靂!」悟朗轉赴新竹聖經學院音樂系任教,沒想到三年後學校轉型,悟朗遭到資遣。
為謀生,悟朗決定應徵7-11店員,連履歷都寫好,其他店員看了忍不住說「連你也來搶我們工作」。就在投身超商之際,台北愛樂藝術總監杜黑看到他的資料,「每年都應邀赴德客席指揮一次,不簡單」,立即聘來當台北愛樂合唱團駐團指揮。
樂團指揮場次究竟有限,如今的悟朗,除在台北愛樂擔任客席,也在世界展望會兒童合唱團擔任音樂總監,還有些兼課,但都只算「半職業狀態」。他說,如果排練時間能固定,他還是想去7-11當店員,「有固定工作就好」。
走過這一切,悟朗從不後悔,他說年輕時一味追求夢想,雖然不切實際,但「沈浸在夢想中,非常幸福,最好的我都看過了,何必一定要天長地久?」

導演張經緯 棄樂從影奪金馬【聯合報╱記者何定照2010.03.08

去年奪得三項金馬獎的紀錄片「音樂人生」,年初在台上映,引發熱烈討論。片中,主角黃家正從「鋼琴神童」到青少年的成長歷程,彷如驚心辯證;片外,香港導演張經緯從音樂路轉向電影路,則是發現自我之旅。
「能發現自己的天分所在,都因為我太太!」張經緯說,他十一歲起拉大提琴,夢想當馬友友,香港影藝學院音樂系畢業後,進入香港小交響樂團擔任助理大提琴首席,又在拔萃女小學教琴,工作穩定收入豐厚,他卻覺得「還想尋找些什麼」。
心底騷動召喚下,他赴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讀碩士,認識拉小提琴的太太,很快結了婚,也很快從太太身上發現「什麼是才能」。兩人同在學校樂團,樂團音樂亂了,他聽得出來,但僅只於此;太太卻知道為什麼亂,又如何讓音樂不亂。
二十六歲,他輸了音樂比賽,終於決定放棄十五年音樂路,改修哲學和電影,竟都迅速贏得注目。昔日在音樂之路從未獲獎,寫哲學論文卻立刻得獎;用超八拍的短片作業,未加專業燈光就轟動校園。他開始覺得「我在電影上有些才能」,展開電影路。
光影之路至今,他獲獎連連,邀約不斷,還有人找拍劇情片,天寬地闊。張經緯感慨往昔學琴時,「每天對鏡練琴八小時,看到的只有自己,實在很封閉」,但他並不後悔,「我每個階段都盡力做好」。如今他雖已久未拉琴,但拍每部片子的配樂,都是他與音樂的深情證據。

音樂不能當飯吃 小如開加盟店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 2010.03.08

小如(化名)從小熱愛音樂學小提琴,大學理所當然念音樂系。畢業後,她教琴、藝術行政、接案演奏,卻在十三年後,決定與家人合開加盟店。她說:「與音樂為伍雖然快樂,但快樂不能當飯吃!」
小如家境普通,大學就開始教琴、接小型演出、辦活動,不像許多音樂系學生生活只有練琴。畢業後,樂團職缺太難考,她索性投入一對一教琴,仗著年輕東奔西跑,每周教四十小時琴,一個月最多賺十幾萬。
幾年下來,小如覺得教琴變得無趣,身體變差,決定收山轉做藝術行政,企圖經營出樂界與自己的新氣象。
然而古典音樂市場不景氣,各團藝術行政個個事多薪水少,還不被尊重、不被看見。婚後,小如更得面對夫家「怎麼老不見人影」的詢問,也很自責「常得半夜回家,老公早就入睡」。與老公商量生小孩計畫後,下定決心離開樂界,「音樂雖讓我快樂,但麵包和生活品質也很重要!」
小如很慶幸大學時積極參加活動,世界比一般音樂系生寬闊,又早早抽身教琴市場,現在才能跨入新行業。
2010-03-28 09:51:51
阿楨
林懷民說政府 很失望:建國百年竟無國土規畫 2011-02-28 中國時報

 當侯文詠詢問「對台灣的期待」時,林懷民直言:「我的期許是政府要說清楚你到底是要怎樣。」他說自己到書展的不丹館,看到各個國家的幸福政策時,心想,真希望我們的政府有類似的政策,而不是只說蓋了什麼,「你的政績不是這些數字,而是老百姓的安居樂業,那些開心及自由追求的東西。」
 他認為,幸福指數才是政府最大的目標,而現在政府著重的「經濟」雖也重要,卻只是技術,而不能當成目的。
 「建國一百年我最失望的就是,政府沒給我們國土規畫的政策。」林懷民表示,現在應該是談這件事的時候。他認為,台灣很棒,如果夢想都能聚力的話是很美好的事。只是,藍綠的角力,限制了夢想,因為即使他們各有夢想,卻只在意「對方會如何攻擊這件事」。
 林懷民感慨,現在雖已解嚴,但政治人物胸襟還沒解嚴,「我對台灣如果有抱怨的話,就是覺得他的潛力沒被充分發揮出來。」
相關新聞
林懷民的人生哲學:簡單,才能走到現在
說認同 為環境反國光石化 才是台灣之光
不信標籤 年輕人非草莓 關掉電腦走出來更好
留言
林懷民父親林金生曾任內政部長,內政部主管國土規畫
林金生(1916年-2001年),本籍台灣嘉義新港,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祖父林維朝祖籍漳州龍溪,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秀才,父親林開泰為留學日本的醫生。畢業自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的林金生,戰後曾擔任虎尾鎮長及雲林縣官派縣長,於1951年參加臺灣地方自治公職人員選舉,回老家參選嘉義縣第一屆縣長當選,但連任失敗,1956年改參選雲林縣縣長當選,1960年擊敗蘇東啟連任成功,1964年任滿。之後,則任臺灣省政府委員、中國國民黨臺灣省黨部書記長、臺北市黨部主任委員、中央黨部副秘書長、中華民國交通部長、中華民國內政部部長、考試院副院長等職。他是台灣解嚴之前的中國國民黨臺籍菁英,也是該時期除了謝東閔之外少數台灣本土出生的政治人物。另外,他為台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的父親。
幸福感很容易達到...自爽自戀自愚都可達到,不妨搬去太平洋小島過島民幸福生活,享經濟文明卻反經濟過程的人很可恥
一個人老了思想不符時代了,就該閉嘴退休
這傢伙的程度實在太差!只出一張嘴巴

另參本館:幸福城市排名? 環保與經濟 《生活簡單就是享受》 《窮得有品味》
2011-02-28 10:27:18
版主回應
金錢霸凌?北一女樂儀隊低調不答 不讓樂隊虧錢 建中:商演有必要 2011/4/17(楨:啥都嗆的呆歹彎人!另參本館: 北一女爭褲權 )

因為無法承受樂儀隊接太多商演活動,北一女團員私下投訴媒體,過了一天,北一女樂儀隊參加建國百年樂儀隊嘉年華活動,表演依舊精采,似乎沒受到團員爆料影響,不過面對鏡頭,北一女同學低調不回答,疑似被下達封口令。
整齊的步伐,高難度的拋槍動作,面對挑戰,北一女儀隊同學臉上總是表現出,自信的微笑。
精湛演出內容,絲毫沒受到團員爆料影響,不過想要進一步了解練習的狀況,同學幾乎能躲的躲逃的逃,一度被下達封口令。
疑似不滿樂儀隊商演活動接太多,團員私下爆料,認為根本就像是金錢霸凌,不過看在建中樂旗隊學生的眼中,商演活動的確有存在的必要性。
一團表演人數將近兩百人,短短二十分鐘花費就要三十萬,雖然因為企業要求商演,掀起波瀾,不過辛苦練習所換來的全場掌聲,一切不愉快,或許也暫時拋諸腦後。

「年僅補助萬元」 樂儀隊為表演掙錢 TVBS 2011-04-17

北一女樂儀旗隊,真被當成搖錢樹嘛?校方坦言,政府補助早在10年前就大幅減少,如今全校52個社團,只有35萬經費,相當於一個社團不到一萬,相對反映出,北一女不少演出都得倒貼,或是靠拉企業贊助,像今天特地參加建國百年表演,一人只補助160元,同學有沒有犧牲課業,趕練習,接商演,學生們不敢多說,倒是家長跟校方擬定希望以後的商業表演,一年限定兩場以內。
2011-04-18 09:26:15
阿楨
不敵景氣 費城管弦樂團聲請破產【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2011.04.18

費城管弦樂團準備聲請破產保護,將是美國數十年來第一個聲請破產保護的知名樂團,主要是觀眾大幅萎縮和債台高築,導致經營陷入困境,但所有已安排的表演會如期舉行。
樂團董事長沃里(Richard Worley)表示,董事會16日經過「冗長、深思、激動的會議」後,幾乎無異議通過向費城聯邦破產法院聲請重整。他告訴記者:「我們的現金所剩無幾、入不敷出,必須吸引投資基金協助我們。」
樂團總裁兼執行長維爾加摩(Allison Vulgamore)補充,過去五年來觀眾人數「嚴重萎縮」。不過樂團強調,所有音樂會將如期演出,同時正在規劃振興計畫,希望增加三分之二收入,並帶進新藝術和觀眾。
費城詢問報(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報導,樂團打算在未來幾天內籌募2.14億美元。
美國這幾年經濟不景氣,已擊垮不少非營利藝術團體,包括紐約和檀香山等城市的小型樂團,近年來已先後宣告破產,不過美國管弦樂團聯盟發言人賓斯表示,從該組織持有的紀錄來看,至少從1986年到現在,費城管弦樂團是第一個聲請破產保護的大型都會樂團。
16日晚間特地從新澤西到費城欣賞演出的觀眾波特說,這真是令人難過,樂團可能面臨人才流失的風險,音樂家可能會另尋樂團。
樂團管理階層正與表演者協商合約,打算減薪16%,並縮減其他福利。表演者則說從上個月27日至今都尚未談判,也沒有安排其他時間,他們很擔心破產對退休金的影響。
相 關 新 聞
破產會議進行時 團員奏葬禮名曲抗議
1年僅15萬觀眾 百年費城吃老本
費城管弦樂團 創造許多「第一」
美樂團倒閉潮 大陸1年裁併300團
長榮交響樂團 多角化經營求生
2011-04-18 09:20:06
版主回應
美樂團倒閉潮 大陸1年裁併300團【聯合報記者何定照2011.04.18

費城管弦樂團聲請破產,樂迷震驚。樂評焦元溥在臉書上感嘆「曾經,是全世界最好樂團的費城管弦樂團……」,北市交響樂團團長黃維明也說他非常喜歡該樂團,「它世界一流,弦樂很多都來自寇蒂斯學院,沒想到遭此命運!」
美國自金融風暴以來,不少樂團、歌劇院遭破產威脅。檀香山交響樂團、紐約雪城交響樂團、黃維明待過的哥倫布交響樂團都已宣告破產,旅美男高音李文智前年還因巴爾的摩歌劇院宣告破產,已排好的演唱計畫遭取消。
黃維明指出,這波樂團倒閉潮,是因美國樂團主要靠企業財團贊助,一旦財團不穩,就容易出狀況。加上美國樂團給薪高達台灣樂團三、四倍,福利也好,成本相對大。
相比下,台灣主要樂團大多享政府補助,國家交響樂團雖非政府完全支持,但屬財團法人,政府支撐仍多;國台交、北市交更都靠政府預算支持。只有長榮交響樂團,可說是民間唯一的職業大型樂團。
張榮發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認為,美國樂團倒閉潮,說明樂團光靠企業贊助衍生的問題。
以長榮交響來說,一年成本約一億,人事成本占一半,「光靠基金會實在太危險」。因此長榮近年積極發展商業演出、電影配樂演出、開發影音商品等「多角化經營」。
大陸近年也積極裁併樂團,從官方、學術界聽來的數字都是「一年裁併三百個」。

1年僅15萬觀眾 百年費城吃老本【聯合報╱編譯田思怡2011.04.18

美國費城管弦樂團網羅世界頂尖音樂家,在世界各地舉行高水準演出,不但是費城的看板樂團,也是世界資產,但這個具有百年歷史的交響樂團仍不敵美國近年經濟不景氣,宣布聲請破產保護。
美國經濟不振已導致一些非營利藝術團體,以及紐約、雪城和檀香山等城市的較小型交響樂團聲請破產保護。但美國交響樂團聯盟指出,這是一九八六年該聯盟有紀錄以來,第一個宣告破產的都會大型交響樂團。
該聯盟主席兼執行長羅森指出,費城管弦樂團和其他表演團體目前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現今的經濟情勢下存活,並利用科技讓觀眾得以「隨選」娛樂的時代求生存。
他說:「我們過去一直相信,只要水準高,必能名利雙收,費城管弦樂團絕對是高水準,但現況已改變,光是水準高還不夠。」
費城管弦樂團收支出現一千四百五十萬美元的赤字,雖沒有長期性的負債,但賣票收入和捐款減少、解約金、退休金負擔加重和營運成本增加等因素,造成大幅虧損。
樂團執行長伍爾加摩爾說,過去五年,觀眾急劇下滑,在一九八九年全盛時期,預售聯票的系列演奏會就有廿五萬五千觀眾,如今一年才有十五萬觀眾。
董事長沃雷說:「十五萬觀眾無法支持一個偉大的交響樂團,過去幾年我們已在吃老本,現在老本已快吃光。」樂團的現金只夠支付兩個月開銷。
但團員強烈反對聲請破產,認為管理階層誇大財務負擔,聲請破產只會使捐款更少,並損害樂團品質。
團員在十三日的音樂會前發傳單,認為破產「沒有必要」,會對樂團造成「立即和長期的毀滅性影響」。
費城管弦樂團的前途還要看明年上任的新指揮雅尼克.涅傑瑟貢能造成多大轟動,以及一些新策略能否奏效,包括在中國駐點演出。
2011-04-18 09:28:53
阿楨
陳妍希的補助款【聯合報黑白集2013.06.11

演員陳妍希出歌唱專輯,獲得文化部三百五十萬元的補助。此事引發藝文界的強烈批評,認為政府亂撒錢,資源分配不公。小劇場界更慨嘆,要求政府雪中送炭,不要一味錦上添花。
我國文化補助的問題,一向患寡,更患不均。整體文化經費已經少得可憐,要利用有限的預算推動政策,還要贊助各類藝文活動,取捨之間,往往動輒得咎。兩年前的「夢想家事件」即是一大殷鑑。陳妍希所獲補助款不過三百多萬,比起夢想家的兩億元經費僅是「小巫」,卻引起連日盪漾,足見文化界嗷嗷待哺現象之嚴重。
陳妍希何以能獲高額補助,外界尚難窺知全豹。新專輯的十首歌,全是她自己作詞,多數旋律則由她和朋友共同譜寫;陳妍希跨界演出,這一步邁得不小。但外界有意見的部分,則是她的歌唱表現,認為難稱得上專業水準。對此,文化部流行音樂科長說,當時沒聽過專輯,只看了企劃書,覺得「有創意」。
由此看,問題顯然出在「紙上審核」與「實際表現」的落差。企劃書寫得有模有樣,創意躍然紙上,成品的內容與品質卻非如此。假使不是陳妍希名號響亮,假使不是出版專輯的老牌唱片公司申請補助一向十拿九穩,文化部的補助款能否送得如此大方,即成疑問。
對照眾多小劇團的處境,得獎的也不過拿到五萬元補助,文化部對陳妍希的慷慨,確難免讓人有「錦上添花」之感。官員手握審核大權,天平稍一傾斜,即影響一個表演團體的發展;在取捨難決時,「扶弱」原則應先於「助強」吧!
  回應
  這幫搞劇場的,從來不敢翻閃靈的帳...還別提閃靈當年拿錢,連審核都不必審核!
  誰說一定要扶弱 如果那個弱勢是扶不起的阿斗劇場或是啥的 要選的是有競爭力、有潛力的,而不是單向度以強弱來取捨
  聯合報的黑白集還是不改黑白說的習慣 難怪閱報率屢創新低
http://flipermag.com/2013/06/10/its-not-her-fault/
這裡已經解釋的很清楚了,請問這篇"社論"的作者,在發表高見前是否已經做足相關的功課?

另參本館:雲門自生自滅 《東方戲劇場美學》馬文化政策 《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中國金馬獎 藝人與政治
2013-06-11 09:28:24
版主回應
劇場 文化界:讓陸資來經營 太可笑2013-06-19 中國時報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即將簽署,是否開放陸資來台投資經營劇場與劇院,成為廣受討論的議題。文化界人士看法不一,有人樂見其成,認為兩岸合資是無可抵擋的趨勢,還可刺激市場。也有人直言在合作條件細節都尚未清楚評估之前,貿然開放太危險。
 不過,多數文化界人士點出同一個結論:台灣劇場數太少,本是政府責任(楨:啥都要政府負責的文化廢物!),就算政府不主動興建也該鼓勵民間,要真讓大陸來台來蓋劇院、經營劇院,真的太可笑。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表示,投資本來就有助市場競爭,而劇院所提供服務也是民眾生活所需,商業或藝術是另一回事,條件談好就好。「台灣的劇場數量太少,北部尤其是。這本來是政府、文化部的責任,若真讓別人來做,會有點好笑。」不過他也說,台灣市場規模仍小,獲利空間有限,真有人會願意投資?最終形式與目的為何?就值得觀察。
 牯嶺街小劇場館長姚立群認為,在政府主管機關、民間都沒有好好對話與思考之前,貿然簽下這樣的協議很危險。「我們從來沒有環境、沒有好好經營民間劇場,公部門劇院也沒有發展經營劇院的體制。放眼現有的文化中心系統,都是半調子的經營。」
 他說:「我們從沒有對劇場經營的價值認定與意識,這狀況下,若有人蓋了新的、願意經營,也未必不好,畢竟是我們自己不做。但真有人來,文化部真該檢討了。」
 屏風表演班發言人江智慧則表示,若單就文化劇場這行業而言,台灣缺的的確就是劇場,「但若有人真來台灣單投資劇場,腦袋一定有問題,因為這行業從來沒賺過錢。」
 她認為,若是以娛樂文化園區形式的投資,就可能是掙錢生意,其中或許一個小環節提供給台灣的表演藝術發展,會有些就業機會。
 有人認為,大陸的民間劇院經營,雖名為民間,實則背後都有政府資金與管控機制,真來台灣,情況難以預測。若讓陸資經營台灣劇院,那軟體是否就給了人?且大陸擅於控制文化,是否台灣的腦子也會被控制?」
  回應
台灣的【胡鬧疫術】水準,來對抗大陸的【板眼】藝術的話;台灣的【可能會,笑不出來啦】!到時候【看】唄!你會講閩南語,他們的閩南語比你更流利的哪!

不搞藝術會死嗎 2013-06-19中國時報 【邱祖胤】

 為了藝文補助費用的事,流行圈和藝文界槓了起來。陳妍希拿三百萬,雲門舞集拿五千萬,有人半毛都拿不到,標準何在?是否公平?畢竟花的是納稅人的錢,是該攤在陽光下討論,同時也檢視政府對文化政策的思維。
 不過當各界對這些「大錢」斤斤計較,藝術家們賴以活命的「小錢」卻少人計較。找不到案子怎麼辦?可否申請失業補助?小額貸款真的只能找銀行嗎?政府想到這些事了嗎?有編列預算嗎?
 來看看法國怎麼做。
 一九八五年,法國通過《私人複製法》,民眾購買影印紙、空白錄音帶、CD乃至行動硬碟的費用,有二五%被提撥作為創作基金,這樣的好處是讓創作人的智慧財產被複製的同時,有一筆錢進到一個政府專戶,最後回饋到創作人身上。
 別小看這筆錢,法國光是二○○六年就靠著這套《私人複製法》,累積了十六億台幣的金額,補助了四千個文化活動。
 此外,法國又在二○○三年通過《贊助法》,鼓勵個人及企業贊助公益及藝文團體,光是二○○八年就累積一千億台幣的金額,其中贊助藝文活動的金額高達三九○億。
 法國人的做法,是讓藝術家維持尊嚴,即使餓到必須勒緊褲帶,伸手要的也不會是納稅人的錢,而是藝術家自己所創造的邊際效益,以及間接的贊助者。(楨:結果是法國養出自我感覺很優但沒市場的文化產業!)
 藝術家有骨氣,有骨氣的人不食嗟來之食,政府在制定補助政策時,最讓藝術家受不了的就是一副「這裡有錢可拿,快來喔」的嘴臉;若有對補助政策不平者,兩造互相攻詰,也不免互控「你還不是為了錢」,斯文完全掃地。
 社會大眾其實也看在眼裡。文化政策固然重要,扶植及補助藝術團隊看似理所當然,但當偏鄉有學童繳不起學費,沒營養午餐可吃,身為一個有文化的人,不要說拿三百萬,連拿十塊都問心有愧,因為這些錢可以救急、救窮,還能救命,文化再怎麼神聖,也還得問問良心。
 詩人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說:「不寫詩,會死嗎?」同樣的問題問藝術家們:「不搞藝術會死嗎?」如果會死,就算不給補助,藝術家也會拚死去做。在政府還想不出不拿納稅人錢的補助辦法之前,在補助政策還無法周全之前,在給多給少的公平正義還沒釐清之前,藝術家們,莫忘當初投入藝術工作的熱情與衷心,別一談到錢就失去理智,畢竟納稅人沒有一定要供養文化人、藝術家。
2013-06-19 13:33:49
阿楨
雲門大樓擋古蹟 合法不停工 中國時報 2014-1-28

揚名國際的表演團體「雲門舞集」,6年前因八里排練場付之一炬,舞蹈家流離失所,深受國人關注。市府積極協助在滬尾砲台旁闢建淡水園區,今年底將完工進駐,未料,當地文史工作者卻發現,雲門的中央大樓完全遮住淡水河口,影響「砲台」古蹟的完整性。
滬尾砲台座落於淡水高爾夫球場旁,西元1886年由台灣巡撫劉銘傳建造而成,占地8公頃,為北海岸重要的軍事要塞,多年前列為2級古蹟。
因雲門舞集淡水園區位於舊中央廣播電台基地,剛好在滬尾砲台及海岸的中間。有文史工作者1周前發現,雲門舞集近期正在興建的中央大樓,高度竟比「子牆」還要高出約10米,「母牆」也未受到維護,早已雜草叢生、樹木高大,兩者完全遮住淡水河口。
紀榮達認為,「砲台」並非一般古蹟,相關單位不是只要維護好「砲台」本身即可,應該還要顧及「砲台射口」。解說員才能站在「子牆」上,一望無際地針對「母牆」及淡水河口解釋滬尾砲台的重要性。
紀榮達等一行人昨日邀請雲門舞集人員舉行會勘,但雲門舞集執行總監葉芠芠指出,經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才能變更設計,且如今要停工,也須報請主管機關同意,遂「目前暫不任意停工,仍按原定計畫執行」。
文化局文資科長曾繼田表示,中央大樓不在古蹟的範圍內,就不須召開古蹟審議委員會。

雲門:淡水園區通過審議 無權變更設計2014/01/28聯合報

雲門舞集執行總監葉芠芠表示,淡水園區每一步都通過程序,完全合法,雲門無法片面停工或降低建物高度,希望主管機關為雙方找到對話可能性。
葉芠芠說,雲門對相關法令不熟悉,當初通過新北市都市設計審議時,仰賴專家提供專業意見,程序上完備;未料如今專家建議和淡水文史團體看法不同。
葉芠芠表示,她觀察淡水各個出海口都已蓋各種建物,許多都比雲門園區建物高。
負責設計雲門園區的建築師黃聲遠表示,設計時就已考慮園區建物與古蹟滬尾砲台間的關係,因此留下央廣建築前面的大草坪,將劇場放置央廣後方,盡量不擋住砲台;建築高度是一再斟酌後的計算結果。
黃聲遠指出,劇場懸吊系統必須是舞台開口的二點五倍,他也一直思索如何不讓建物太高,最後決定將劇場下方的日常工作空間壓縮,每層淨高僅二米三。
黃聲遠說,已刻意將劇場屋頂造型設計成與附近生態融為一體,從滬尾砲台看去,恰好被樹叢遮蔽;去年一場颱風摧毀砲台附近林相時,雲門也特別向古蹟管理機關申請種上新的植栽。
2014-02-03 12:15:00
阿楨
看見了台灣又如何

  一部金馬獎1的最佳紀錄片《看見台灣》怎會叫好又叫座到,全台灣的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都在瘋著看,連企業也包場,就不見中南部的地方政府在府前廣場露天播放!
  要不是金馬獎有分紀錄片與劇情片,有影評人說該得最佳劇情片,坎城等國外各大影展早就頒最佳影片給過紀錄片。
  乾脆連最佳導演、男女主角都頒給齊柏林拍的《看》片,紀錄片2要求的是客觀理性、影片則是主觀感性,二者豈能混為一談?
  你那是現代主義的理性觀,後現代主義的非理性則不同觀。
  難怪台灣公視常假紀錄片之名3,宣傳綠獨反中之觀點,有陰謀!
  是你盲目地迷信「公」視吧,人家是陽謀、紀錄片名早就取名「紀錄觀點」之「私」視4了!
  回到「看見了台灣又如何」之主題,總不能只是只有視覺反省吧!趁民氣可用,做些行動。
  當然只是視覺反省,你真以為電影院的觀眾會起而行呀?這些綠真小人與藍偽君子5,只會要求中央政府負責、忘了中央與地方要分層負責6,中央負責規劃立法、地方負責執行!
  分層分贓吧!馬總統剛上任便遭88水災7,中央認真救災的劉閣被水沖垮、本該負責的地方綠府沒事,從此台灣就變理盲濫情的呆歹灣、啥都要馬負責8。馬也真笨,啥油電年金健保都拿來負責改革,好不容易在立(力/利)院司法關說中得到教訓、讓多元成家方案的各方鬼打架,結果老毛病又犯了、趁《看》片的民氣可用、行政院長江宜樺召開了「國土保育專案小組」會議、並將在一個月後聽取初步成果報告,結果反遭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吐槽中央類似的報告太多了有用嗎?
  所言極是,這鬼島只能任鬼打架、自生自滅9,你真去勸架只會引鬼上身,你比如、88水災一個月後、趁民氣可用提出的「國土計畫法草案」,至今仍躺在立院待審,但監院卻只敢奸察中央。
  廢話!綠 (立/力/利)院與綠府本就蛇鼠一窩,怎可能立法禁止地方亂抽地下水、亂排人豬廢水、亂墾山坡地,他們只想要治水治山預算、分層分贓,至於分層負責、免談!這些,呆歹灣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有像批馬般力批嗎?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044695
2014-02-28 12:30:53
圖博館
中天的夢想驛站/漂浪41年終有家 雲門劇場淡水落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iNIl3MTfOc&index=193&list=PL91BBCCF65CE3D190

漂浪41年終有家 雲門劇場淡水落腳2014-12-08 陳文茜

在舉世聞名的雲門舞集,原來它的排練場在八里,2008年舊曆過年初六的時候,夜裡熊熊大火,重創雲門,也是那場火才讓很多人知道,原來雲門是在這麼刻苦的地方,完成了他們一齣又一齣,令全球驚嘆掌聲不斷的舞劇。而當時的台北縣縣長周錫瑋,決定撥出一塊土地,過去中央廣播電台的舊址,遠遠看著出海口,是一個非常美的地方,於是他們希望不只是給雲門一個永久的場址,同時也讓雲門變成一個文化園區,雲門跟著觀音山,跟著淡水河,跟著夕陽,找到了永久的家。

導覽雲門 一窺獨一無二雲門綠劇場

您想更了解雲門劇場嗎?您希望更親近雲門的舞蹈世界嗎?設立專門導覽。為讓服務與有限人力得以完善調配,懇請事先來電預約,並容我們酌收費用,感謝您的體恤與支持。您的支持,是讓雲門步伐更加穩健的最大力量!
*僅接受團體預約,依導覽方案安排時間
*若未滿十人,以十人計算導覽費用
*導覽民眾於園區內的花語餐廳消費,當日一律享九折優惠
*花語餐廳菜單參考
*採事先匯款,最遲到訪五日前確認人數
*雲門劇場以表演團隊使用優先,導覽路線將視當日劇場使用狀況安排
  導覽方案
1.導覽
雲門為何落腳淡水
林懷民先生與黃聲遠建築師如何打造雲門劇場,他們在想甚麼
大自然與歷史故事環抱間,落腳起厝的雲門劇場
(1) 內容: 導覽+建築介紹
(2) 人數: 每團10-40 人(高中以上)
(3) 時間: 約60 分鐘
(4) 收費: 平日200 元/人 國定假日250 元/人
2.導覽+「說舞」講座
3.導覽+「身體律動」課程
4.導覽+「說舞」講座+「身體律動」課程
http://www.cloudgate.org.tw/news/showActivity/537
2015-11-12 08:25:3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