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1903年6月25日-1950年1月21日),原名艾里克·阿瑟·布萊爾(Eric Arthur Blair),英國左翼作家,新聞記者和社會評論家。
《動物農莊》和《一九八四》為歐威爾的傳世作品。當中,歐威爾以銳目觀察,批判以史達林時代的蘇聯為首、掩蓋在社會主義名義下的極權主義;以辛辣的筆觸諷刺泯滅人性的極權主義社會和追逐權力者;而小說中對極權主義政權的預言在之後的五十年中也不斷地為歷史印證,所以兩部作品堪稱世界文壇政治諷喻小說的經典之作,其影響絕不僅僅局限於文學界。他在小說中創造的「老大哥」、「新話」、「雙重思想」等詞彙,皆已收入英語詞典;而由他的名字衍生出的「歐威爾主義」、「歐威爾式的」等新詞,甚至成為日常通用語匯,可見歐威爾和其作品在英語國家的巨大影響。
由於歷史上東西方的對峙,喬治·歐威爾的作品經常被視為反蘇和反共的代名詞,因而在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遭到封殺。《一九八四》直到1985年才有簡體中文版刊行,且出版初期被列為「內部讀物」,只允許特定人群購買閱讀。
生平
1903年喬治·歐威爾生於英屬印度彭加爾省(孟加拉邦)摩坦赫利(莫蒂哈里)一個政府下級官員的家庭,父親供職於印度總督府鴉片局,家境並不寬裕,歐威爾自稱家庭屬於「上層中產階級偏下,即沒有錢的中產家庭」。
1905年除了父親仍任職於印度總督府的鴉片局外,全家返回英國牛津的亨利。由於無力就讀貴族學校,1911年,歐威爾只能進入一個二流的私立寄宿學校聖·塞浦里安預備學校,寄宿學校帶有許多極權主義社會的特點,鞭子教育、等級制、恃強凌弱、規範化、反智等等。1917年,歐威爾依靠自己的努力考取獎學金,進入英國最著名的中學——伊頓公學,但他窮學生的背景使他備受歧視。早年的經歷對他同情社會底層,呼喚平等和人性解放思想的形成和對極權主義的認識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1914年,11歲的歐威爾首次在地方報紙上發表一篇詩作《醒來吧,英國的小夥子們》。
1921年,從伊頓公學畢業後,沒有申請牛津或劍橋獎學金,家庭經濟狀況無力供他升學,只得投考公務員,加入了英國在緬甸的殖民警察,服役五年。做為英籍警官,他享有很多特權,能夠近距離觀察審判、笞刑、監禁和絞死囚犯,這一階段的經歷讓他細緻地觀察到了人性中殘暴的一面;對西方地殖民主義政策產生了反思;更進一步地認識了極權主義。在緬甸的經歷讓他認識到了殖民主義罪惡的一面,並因此離開了殖民警察部隊。
1927年,離開公職的歐威爾回到英國,開始了長達四年的流浪生活,在這四年里他輾轉英國本島和歐洲大陸,深入社會底層,先後做過酒店洗碗工、教師、書店店員和碼頭工人,但他的上層社會身份和在伊頓公學形成的貴族口音使他很難被底層社會真正接納。不過這一段時期的經歷仍然使他深切地感受到了社會整體對於個人的壓力和普遍的社會不公並且最終接受了社會主義思想。歐威爾自己曾經提到「貧困的生活和失敗的感覺增強了我天生對權威的憎恨,使我第一次意識到工人階級的存在」。
1928年至1929年間,歐威爾住在法國巴黎,寫了一些無人願意出版的小說。[1]
1929年,退休金遭竊,在俄國飯館做事,並請倫敦朋友找尋工作。
1930年,回到倫敦。在坎特郡作採摘忽布(一種香料)的工作、家庭教師、或書店店員,不斷轉職。
1933年,以喬治·歐威爾的筆名發表處女作《巴黎倫敦落魄記》(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
1934年,以緬甸經驗為題材的小說,《緬甸歲月》在紐約出版,在英國由高蘭茲出版社出版。
1935年,小說《牧師的女兒》(A Clergyman's Daughter),由高蘭茲出版社出版。
1936年,小說《讓葉蘭飄揚》(Keep the Aspidistra Flying)出版。受到當時評論家康普騰·馬肯吉注目。為雅德爾菲等雜誌撰稿。
受比克托爾·高蘭茲之託,在一月去北部的雪非爾德、曼徹斯特、里斯、威根,等煤礦工業都市,觀察不景氣下的工人生活、失業情況。
六月,與艾琳·奧肖內西結婚,離開倫敦,移居哈佛郡,寫作兼營雜貨店。
十二月,在塞克出版社支援下,赴巴賽隆納,報導西班牙內戰。後加入統一工黨市民軍。
在經歷了社會底層的生活之後,歐威爾成為幾千名國際志願者中的一員參加了由西班牙共產黨領導的共和軍,支援反佛朗哥的西班牙內戰。他在阿拉貢前線待了近6個月,直到在韋斯卡被敵方狙擊手打穿喉嚨而不得不回國休養。在這短暫的時間裡,他看到了由共產國際領導的國際縱隊內部的權力鬥爭和清洗。接納了歐威爾的巴塞隆納馬克思主義統一工人黨被共產國際認定為托派組織,史達林下令消滅馬統工黨,把政治警察特務、搜捕異端及清洗專家和軍事指導員一起派至西班牙,在共和軍中建立恐怖統治。歐威爾夫婦被視為「狂熱的托派分子」,當然受到嚴密的監控。他的妻子愛琳的房間受到西班牙共產黨的搜查,他保存的一批資料也被抄走。更為可怕的是,在共和軍內部,受傷的馬統工黨黨員仍然遭到逮捕,甚至連孩子和被截肢的人也不放過,包括歐威爾本人也在撤退到巴塞隆納之後還遭受到共和軍的追殺。權力與支配無所不在,不容存在任何個人意志的史達林式極權主義反而使歐威爾更加堅定了對社會主義,或者確切的講社會民主主義的信念。歐威爾曾在他的文章中提到「西班牙內戰和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七年間發生的事件改變了態勢,此後我就知道我的立場如何。一九三六年以來,我所寫的每一行嚴肅作品都是直接或間接反對極權主義,支持我所理解的社會民主主義。」後來,奧維爾將他在西班牙的經歷寫成《向加泰羅尼亞致敬》,揭露了共產國際一些關於西班牙內戰的謊言,這也是奧維爾的成名作之一。
1937年,反映下層工人生活實況的報告文學《通往威根碼頭之路》(The Road to Wigan Pier)發表。
1938年,描寫西班牙內戰的《向加泰羅尼亞致敬》發表。因舊病複發,冬天到摩洛哥療養。
1939年,冬季後搬回英國。小說《上來透口氣》(Coming Up for Air)發表。
九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之後,旋赴倫敦,積極投身從事各類備戰支前工作。
1940年,評論集《鯨內》(Inside the Whale)發表。
1941年,歐威爾受雇於BBC從事有關戰爭的報導。評論集《獅子與獨角獸》(The Lion and the Unicorn)發表。
1943年,辭職BBC的工作,任《論壇報》(Tribune)編輯。
《動物農莊》
1944年,經歷了西班牙內戰和反法西斯戰爭的歐威爾寫成了《動物農莊》一書,這本書成為歐威爾個人寫作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標誌著他的文字從單純地關注底層社會的生活,轉向了捍衛真正的社會民主主義,在1947年他為《動物農莊》烏克蘭語版的緒言中寫道:「在過去十年中,我一直確信,如果我們想使社會主義運動恢復生機,就必須得摧毀俄國神話。」此書早在1944年即寫成,但遭到四家出版社拒絕,直到冷戰來臨。
1945年,辭去《論壇報》編輯的職務,任職隨軍記者,赴歐洲大陸,直到納粹德國潰敗。奧肖內西死於英國。
八月,《動物農莊》出版,頓時好評如潮。
1946年-1948年,舊病複發並惡化,輾轉蘇格蘭數處療養,並寫作《一九八四》。
1948年,歐威爾寫成了他的傳世名著《一九八四》。在這部作品中,歐威爾描繪了一個極權主義達到頂峰的可怕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思想自由是一種死罪,獨立自主的個人被消滅乾淨,每一個人的思想都受到嚴密的控制,掌握權力的人們以追逐權力為終極目標並對權力頂禮膜拜。《一九八四》出版之後歐威爾在給朋友的信中曾經提到過他撰寫這本書的初衷:「我並不相信我在書中所描述的社會必定會到來,但是,我相信某些與其相似的事情可能會發生。還相信,極權主義思想已經在每一個地方的知識分子心中紮下了根,我試圖從這些極權主義思想出發,通過邏輯推理,引出其發展下去的必然結果。」
《一九八四》耗盡了歐威爾的全部精力,在1949年該書出版後不久,1950年一月,歐威爾因肺結核(肺內一條血管破裂而大出血)去世於倫敦大學醫院。
去世後
1968年歐威爾的遺孀索妮亞·歐威爾與伊安·安格斯共同編輯出版了四卷本《隨筆、新聞文章及書信集》書中收錄了歐威爾的大量作品。
1998年彼得·戴維森編輯的《歐威爾全集》(十九卷本)出版。
根據2007年9月4日英國國家檔案館解密的資料,因被懷疑是共產主義者的關係,歐威爾被軍情五處和倫敦警察廳特別科自1929年起一直嚴密監視至1950年逝世。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6%AC%E6%B2%BB%C2%B7%E6%AD%90%E5%A8%81%E7%88%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