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8-15 06:34:55| 人氣1,833| 回應34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是機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是機器》(北京商務,1999)?不可能!【維基百科】下面的機器人界說否定了「人是機器」:

「一個機器人可以包括一個感覺與動作之間的連結,而且這個連結不是由人類直接控制的。機器人的動作也許是電動機或是驅動器(也稱效應器)移動一隻手臂,張開或關閉一個夾子的動作。此種直接而詳盡的控制跟回饋也許是由在外部或是嵌入式的電子計算機或是微控制器上運行的程式提供。根據這個定義,所有的自動裝置都算機器人。另一方面,機器人也泛指「機器構成的人」,或是像動物的自動機器。真實的或虛構的機器都包括在內。機器人也泛指在工作或娛樂中直接取代人類或動物的機器。機器人的這個意思就是「仿生(模仿生物)的機器」。很少有人將一臺高度複雜的現代洗衣機稱為機器人,也許就是因為此機器不夠擬人。 還有些人只將高度自動的機器或者電腦程序稱為機器人。這種分法排除了大部分的機器。機器人以及人工智慧研究的目標一直是不斷提高自動的程度。 雖然人們常期望高度精密的機器人,機器人的基本元素其實十分簡單。結合多種電子計算機與電機系統就能表現出相當的精密性。

今天,對人類來說太髒、太危險、太困難、太反覆無聊的工作,往往都由機器人代勞。工業流水線就用了很多工業機器人。機器人也多用在清理有毒廢棄物、太空探索、石油鑽探、深海探索、礦石開採、搜救等等。在人們的理想中,機器人也可望成為人類生活的伴侶。日本Sony公司推出的「Aibo」機器寵物就是一個實例。

科幻小說中對機器人行為的描述,以科幻小說家以撒·阿西莫夫在小說《我,機器人》中所訂立的「機器人三定律」最為著名。艾西莫夫為機器人提出的三條「定律」(law):
第一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法則: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第三法則: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機器人三定律」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人類不受傷害,但艾西莫夫在小說中也探討了在不違反三定律的前提下傷害人類的可能性。在現實中「三定律」成為機械倫理學的基礎,目前的機械製造業都遵循這三條定律。」

乖乖!現實的機械製造業都遵循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反倒是他的同行和影視動漫等、不遵循。

你們都離題了吧!《人是機器》是拉美特里Julien Offray de La Mettrie (1709~1751)的著作,他是「用有感覺﹑有精神的活的有機機器的新概念來說明人」,由於一般哲學史較少介紹他的生平和思想,本台特貼胡景釗之文:

拉美特里是十八世紀法國唯物主義的開創者﹑醫生。1709年12月25日生於布列塔尼省聖馬洛一個富商家庭。他初學神學﹐後因厭惡轉而學醫。1733年獲得博士學位後﹐隨即到萊頓拜名醫 H.波爾哈維為師﹐深受機械主義醫學思想的影響。回聖馬洛後一面行醫﹐一面翻譯老師的主要著作﹐積極傳播他的學說。1743~1745年在法蘭西近衛團任軍醫﹐曾患熱病。他根據對自己病情的觀察﹐得出人的精神活動決定於人的機體組織的結論﹐並以此作為他的第一部哲學著作《心靈的自然史》(1745)的主題。這部書一出版就引起僧侶和當局的狂怒﹐被下令焚燬﹐他只好流亡荷蘭。1747年他在荷蘭匿名發表他最著名和影響最大的著作《人是機器》。書中的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思想連當時較為開明的荷蘭人也激烈反對。1748年他應標榜實行“開明專制”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邀請遷居柏林﹐被任命為皇家科學院會員和御醫。他在普魯士出版了《人是植物》(1748)﹑《伊壁鳩魯的體系》(1750)和《幸福論》(1750)等一系列著作。除了這些主要的哲學著作外﹐他還寫過一些論戰性的諷刺作品和醫學論文。1751年11月11日他由於在自己身上試驗新的治療方法而卒於柏林。

拉美特里繼承和發展了唯物主義經驗論和笛卡爾﹐R.的機械唯物主義思想﹐在法國第一次提出系統的機械唯物主義哲學體系。他認為統一的物質實體是唯一的存在﹐運動同廣延一樣是物質的本質屬性。他用能自我創造的自然代替有智慧的造物主上帝﹐反對笛卡爾的二元論和 殭死的物質觀。拉美特里從物質具有運動力和創造力的根本觀點出發﹐批判地繼承了笛卡爾的“動物是機器”的思想﹐並進一步得出“人是機器”的結論。他肯定笛卡爾只以物質的原因說明動物的基本觀點﹐但不同意笛卡爾把動物看成是沒有感覺能力的簡單的自動機。他主張用有感覺﹑有精神的活的有機機器的新概念來說明人。他提出的“人是機器”的概念主要認為人的身體狀況毫無例外地決定人的心靈狀況﹐人的機體組織則是類似鐘錶那樣純粹由物質的機械規律支配的自動機。

拉美特里運用大量當時醫學﹑生理學和解剖學的科學材料﹐論證人的心靈對人的機體組織特別是對人腦的依賴關係。在他看來﹐外界對象刺激感覺器官中的神經﹐由神經腔中一種精細的物質“元精”將運動傳入大腦﹐達到感覺中樞﹐感覺心靈在這裡接受各種感覺。感覺能力是記憶﹑反省﹑想像﹑感情﹑判斷﹑意志等心靈的其他各種活動的基礎。腦部一旦出現毛病﹐腦子和感官之間的通道被堵塞﹐心靈的一切活動就會停止。

為了駁斥唯心主義者根據人才有思想和道德而斷言心靈是獨立的精神實體的觀點﹐拉美特里特別著重論證人的思維活動和道德感對人的機體組織的依賴關係。他認為﹐科學知識的基礎是事物間的相似關係﹐人之所以能在不同事物之間把握到種種關係﹐關鍵在於人發明了語言的詞彙這種符號﹐正如發明了數字符號便有了全部算術那樣。詞彙符號的實質是以聽覺器官傳到腦子的聲音作為視覺器官傳到腦子的形像的標誌。所以產生科學知識的思維活動不能脫離感覺﹐不能脫離人腦﹐它是人腦的功能和屬性。拉美特里把一般認為只是在藝術中起作用的想像﹐推廣應用到科學認識的領域﹐強調想像對認識的極端必要性和重要性。想像在他看來是感性與理性緊密結合的精神活動﹐心靈的一切活動都可以還原為統一不可分的想像作用。因此﹐比較﹑分析﹑判斷﹑推理等心 靈的理性活動絕不是獨立於人腦的精神實體。拉美特里認為道德的源泉在於機體組織的自我保存的感覺。人和動物由於都是用同樣的物質構成﹐都有相似的機體組織 ﹐所以都遵循同樣的自然法則﹐具有保存個體和物種的感覺﹐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產生人和動物的良知的源泉。人和動物的機體組織的狀況雖然存在著異﹐但這只不過使人和動物的良知的敏銳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拉美特里認為宇宙間只存在一種物質組織﹐而人則是其中最完善的﹐所以在無機物﹑有機物和人之間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線。他的觀點已經接近自然界進化的思想。他還提出植物和動物有著統一的起源以及物質和動物逐漸完善的猜測。拉美特里堅決批判自然神論為證明上帝存在而以目的論的觀點歪曲自然的必然性﹐公開宣布無神論的觀點。這是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發展中的重大轉變。他明確指出認識是外物在“腦幕”上的反映﹐既強調經驗和觀察在認識中的首要地位﹐又承認在經驗基礎上理性的作用。他承認機體組織的不同決定人的智力的不平等﹐認為天才人物和他們對其他人的教育決定社會歷史的發展。他的享樂主義的倫理學說賦與社會利益以相當重要的地位。政治上他是開明君主專制的擁護者。拉美特里的思想對狄德羅﹐D.霍爾巴赫……等人有重大的影響。
http://libdlm.lib.ntu.edu.tw/cpedia/Content.asp?ID=56824

原來還是「人則是其中最完善的」,與中國老話「人是萬物之靈」差不多嘛!那何必立異說「人是機器」呢?

你不懂洋人在耶教上帝造人和科學革命的衝突下,常有失常邪說。

難怪西方文學中的第一部「科學幻想小說」會是出自瑪麗·雪萊(Mary Woolstonecraft Shelley)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1818)故事在描述一個天才醫生的瘋狂計劃,這位主角成為之後的許多故事中瘋狂學者的典型。那個計劃的內容就是主角想要靠自己創造一個不自然的生命(復活),而且戲劇性的,牠還長得有幾分像人,雖然更像恐怖怪物。這個怪物的身體絕大部分由醫生墳場精挑細選後偷出、被他以專業知識判斷為還能使用的屍塊拼成。因為這個主角發現這樣製造新的物種會冒犯神靈,於是在創造之後不久弗蘭肯斯坦便後悔了,想殺掉那個怪物,怪物本能的逃亡,隨後雙方開始發生衝突。

台長: 阿楨
人氣(1,833) | 回應(3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思想文化 |
此分類下一篇:《計算機與人腦》
此分類上一篇:《藝術與經驗》

念情
楨機器人搞定他的電腦機器了嗎~~

認識是外物在“腦幕”上的反映﹐既強調經驗和觀察在認識中的首要地位﹐又承認在經驗基礎上理性的作用

網路面前
文友都是機器^^
2007-08-15 12:13:51
版主回應
被電腦機器搞了
昨昏大雨中到淡水燦坤找電器醫師
結果又漏了問如何下載圖
剛才花了二个小時才找出方法
新電腦真傷腦
2007-08-15 12:47:05
塵俠
秀才遇到兵
人說武功高強的人都不可避免的有罩門
---沒想到竟在ㄚ楨大哥身上印證
2007-08-15 15:01:34
版主回應
看來我得去補當資訊戰士
才好與之對抗
2007-08-16 09:19:54
科幻
科幻機器人,21世紀現身

‧台灣光華雜誌 2007/10/12古往今來,科幻小說、電影和漫畫對機器人的夢想,都可能在這個世紀成真。人類對人形機器人的幻想,至少可追溯到3,000年前。希臘神話中,巧匠戴德勒斯 曾製造銅人巨無霸Talos,它忠誠地守護克里特島,若發現入侵者就丟擲石塊驅趕,功能就像今日的保全機器人。【文/滕淑芬】

古往今來,科幻小說、電影和漫畫對機器人的夢想,都可能在這個世紀成真。
人類對人形機器人的幻想,至少可追溯到3,000年前。希臘神話中,巧匠戴德勒斯曾製造銅人巨無霸Talos,它忠誠地守護克里特島,若發現入侵者就丟擲 石塊驅趕,功能就像今日的保全機器人。一千年後,五臟俱全的機器人出現在中文古籍《列子》中。〈湯問〉篇記載,工匠偃師打造了一個新玩意獻給穆王,能歌善 舞的「它」竟然對穆王的愛妾輕薄起來,穆王一怒之下,下令斬首。工匠下跪求情表示,它是假人,但穆王不信。士兵將它拆卸開來,發現它的內臟是一組組複雜的 機器。這具沒有生命、巧奪天工的假人,成為中外歷史上第一個被「賜死」的機器人。
科幻先於科技
科幻的時光隧道悠遊千年。1818年英國作家瑪麗‧雪萊創造出《科學怪人》,被公認為世上第一部科幻小說。年輕醫生法蘭斯坦用屍體拼湊縫補 成人形,再以電擊賦予生命。但這位其醜無比的「科學怪人」,始終無法獲得人類認同,憤而對它的創造者展開報復,還波及無辜。不過,科學怪人不是由破銅爛鐵 打造,比較接近複製人的概念。「機器人」一詞最早出現在1920年捷克作家查別克的劇作《羅梭的萬能工人》中,故事敘述人類製造了大量的機器僕人來做牛做 馬,不料其中一個聰明的機器人有天突然「想通」了,覺得機器人也很優秀,為何要服務懶惰愚笨的人類呢?於是它發動了機器人兵團,消滅了人類……。劇情道出 人類對機器人潛藏的恐懼與不滿,而源自捷克文的robota〈契約工人〉一詞,也就成了機器人的代號。20年後,美國科幻大師艾西莫夫發表《我,機器人》 這本小說,他不將機器人的能力侷限於乏味、危險的工作,而是大膽想像未來,機器人可以代為照顧子女,和人類建立起互助的友誼等。19歲就發表第一篇科幻小 說的艾西莫夫,著作等身。1948年他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博士後,就在波士頓大學任教,但由於太熱中於寫作,最後毅然辭去教職,專事寫作。也因艾氏 理工專業的背景,他的小說兼具科幻想像與科學真實,啟迪不少後進科學家與工程師。
科幻與現實接軌
9月中旬台大開學,一台導覽機器人出現在新生訓練典禮上,歡迎新鮮人入學,只是出場不久就「突槌」停擺,未來還要大家給它加油喔。(攝影/莊坤儒)

幻想是現實的先驅,有幻想才有追求。機器人不純然是「實驗室裡蹦出來的科技產物」,許多機器人專家都受到科幻文學的影 響,才決定投入這塊科技研究的處女地。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享有「機器人學之父」美譽的恩格伯格。比艾西莫夫晚進哥倫比亞大學的恩格柏格,讀過艾西莫夫所 有的科幻小說,開始對機器人產生濃厚的研究興趣。1956年他和朋友創業成立全球第一家機器人公司Unimation,1961年就為美國通用汽車裝置第 一台工業機器人;恩格柏格的影響力甚至橫越大西洋,大力協助日本汽車業自動化,以機器人取代工廠裡「枯燥、骯髒、危險」的工作,讓日本汽車成為品質與效率 的代名詞。艾西莫夫的機器人小說,為美國工程師指引出一條機器人研究的大道;對機器人研究同樣著迷的日本,也有位角色類似艾氏的大師。1951年日本動漫 大師手塚治蟲開始在漫畫雜誌上連載《原子小金剛》;1963年這名腳底有噴射引擎、眼睛是強力探照燈、能分辨人性善惡,輸出功率為 10 萬馬力的可愛少年機械人,從平面登上電視螢幕,原子小金剛已是日本人心中難以取代的民族英雄。
文化影響科技
日本不少機器人研究者都希望能製造出像小金剛一樣充滿「愛心」的機器人。汽車大廠本田公司的機器人專家如竹中透、廣瀨正人,都是原子小金剛 迷。1986年本田公司祕密展開10年計畫,1996年對外公開了第一具「擬人」機器人原型P3,轟動了世界。高160公分、重130公斤,穿著白色太空 衣的P3,看起來像一名太空人,英姿煥發;走路時,會像人一樣微微擺動身體,保持平衡。它會直線走向門前,轉開門把、推開門、爬樓梯,動作自然;但仍無法 對環境做出隨機反應,如果有人擋住去路,強壯的它就會直接撞倒人。經過不斷修改,2000年11月,一個名為「艾西莫」的人形機器人,以穩健的雙腳,撐起 120公分高、43公斤重的輕巧塑鋼身軀,緩緩踏步走上記者會舞台,並且伸出五指對著鏡頭招手,閃爍的鎂光燈久久不止,許多人當場熱淚盈眶。由本田將人形 機器人命名為艾西莫看來,似乎也有向艾西莫夫致敬的意味。一般來說,機器人有「人形」與「非人形」兩大類,非人形機器人出現較早、應用也廣。譬如機器手臂 早就脫離了地心引力,成為美國太空梭、太空站不可或缺的配備。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坎坷,原因不一而足,最容易的解釋就是,人類這種「肉身機器」實在太過精 密,很難仿製出來。有人認為,日本從夢想出發,將機器人看做「人類的延伸」,是人類友善而真誠的伙伴;與美國視機器人為「人類的對照」,甚至視為潛在的競 爭敵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思維。美國在人形機器人的研究上落後日本,可能與基督文明有關,因為「造人」是神的工作,人類若僭越神的職權,可能會遭到天 譴。
小到不能再小
然而,一旦打破「人形迷思」,機器人的發展方向就無限廣闊。不以人為師,也可以向其他蟲魚鳥獸等生物學習。「仿生學」就是模仿生物的形態與功能,再將結果 應用於各種工程設計中。譬如美國國防先進研究計劃局贊助「航空環境公司」研究黑寡婦機器人,模擬蜘蛛造型、15公分長的小型飛行器,可以偵測到衛星也無法 拍攝到的細節;以及柏克萊大學研究「智慧型灰塵」,將如灰塵一樣大小的微形機器人散布在空氣中,成為團結力量大的兵團,一個個微小感應器可以串聯成網路; 將它黏在指尖上,不用鍵盤就可直接操作電腦;撒在冰箱內,就能監控食物的新鮮程度。1966年由艾西莫夫改寫、拍成的電影《聯合縮小軍》,早就預言出微型 機器人在醫學上的用途,成為奈米醫學的先知先覺。電影情節雖然違反物理原則,直接就把救援的團隊和機器縮小到原子尺寸的微型尺度,但將微型機器人注射進入 人體,在血液中巡弋,為免疫系統增加戰力,搜尋病毒、腫瘤或致癌物質等,確實是各國正在研究的熱門題目。不以人為師,也可以向其他蟲魚鳥獸等生物學習。
「人機合一」時代
機器人成為人體一部分,並沒有那麼遙不可及,人類在20世紀就已進入「人機合一」的時代,看看我們身上的人工關節、助聽 器、心律調整器、各種移植的器官等,以及正在發展中的人工心臟、人工耳蝸、視網膜,能接收神經訊號的智慧型義肢等。既然現代人一旦受傷或生病,導致身體缺 陷,都願意接受器官修補、替換或矯正,未來人類也可能像艾西莫夫小說《正子人》中的機器人安德魯,隨時回到機器人公司(就像人類進醫院)進行功能「升級」。
機械腳實驗室研究員赫爾是一位雙腿截肢的殘障人士。「從大腿往下,他完全是機器人。而且不是精緻的機器人,只能算是一個 原型。金屬桿取代骨頭,平常該有肌肉的地方是電腦電路板,電池以黑色膠帶黏貼,到處都有線材晃盪。」這是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室主任布魯克斯在科普著作 《我們都是機器人》一書中對赫爾的描述。赫爾的目標,正是要研發以人造肌肉驅動的義肢。當機器人這原本屬於未來的產品,正一一融入我們的社會,人類對機器 人的需求、渴望、恐懼或排斥等複雜心理,也將成為心理學、倫理學探討的題材。據悉,日本與韓國正在研擬機器人安全與道德法則,內容如何,大家都很好奇。機 器人已是探勘者、勞工、外科醫生、演員、寵物,這份名單還會一直增加,因為人類的想像力無窮,機器人也將創造更多驚奇。
參考資料:
《機器人的進化》,彼德‧曼瑟&費斯‧修德魯著,商周出版,2002年。
《我們都是機器人》,羅德尼‧布魯克斯著,究竟出版,2003年。
「全觀奈米新世界」,科學人雜誌2003年11月號。
2007-10-13 08:35:49
做愛?
人「性」所趨 與機器人做愛指日可待>中時07.10.15潘勛

 現代人的生活中,已離不開貯存有資訊的晶片與機器,現在,人工智慧專家更大膽預測:最多再過幾十年,也許到了2050年,人類甚至會嫁娶機器人,與其做愛、廝守。
 主修人工智慧的英國專家大衛.李維(David Levy)在其博士論文《人與人工智慧夥伴的親密關係》中推斷,依當前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趨勢,人類進一步與機器人組成各種關係,包括做愛與結婚,都有可能。
 李維也擁有西洋棋「國際大師」的頭銜,他相信,機器人的容貌舉止很快就會變得跟人類很像,以其「人格」與表達情緒的方式,使得很多人會愛上「他/她」們。
 李維的預測本於他對某些趨勢的分析,還有他認為何以這些趨勢未來會繼續下去,避不可免。
 第一股趨勢是人類鍾愛的目標,已慢慢擴大到其他人以外的客體,首先是寵物,接下來到虛擬寵物如電子雞、機器狗,所以很快就會擴展到機器人。
 第二股趨勢是人類對性愛的態度,人類的性行為愈來愈開放自由,而且這種態勢很穩定。
 李維表示,跟機器人做愛一開始聽來很古怪,但是一旦有人投書給《Cosmo》之流的時尚雜誌,說自己與機器人做愛,感覺棒極了,那麼很多人就會跟進。
 李維指出,人類為什麼會陷入愛河,心理學家已大略找出十幾個基本原因,其中大部分都可以運用在人與機器人的關係。
 舉例來說,會促使人愛上他人的一大原因,是人格與知識有諸多類似之處,而另一項因素是人如果曉得別人喜歡他或她,比較可能觸動愛意,而這兩點都可以程式化,並將之輸入機器人。
 李維另預測,美國麻塞諸塞州將成為第一個讓人與機器人合法結婚的地方,原因是該州的立法比起美國其他州都要開放,而且是同性戀結婚的先驅。當地另有許多高科技研究在進行。
 李維寫論文時,參考過大約450份出版品,內容有心理學、性學、社會學、機器人學、材料科學、人工智慧、性別研究及人與電腦的互動。目前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已通過他的論文,將授與博士學位。
 李維已經出版過一本書,探討人類與機器人的關係及性愛,書名叫《機器人無限公司:虛擬時代的生活》(Robot Unlimited:Life in the Virtual Age,暫譯)。他在書中寫道,愛情、性愛與生殖是人類存在的核心,但也無法對電腦化免疫。
 李維認為,沒有情感的機器人只是機器,所以,研發人形機器人的下一步是讓它們擁有情感,還有能力感受到人類的情緒,這一點很合理。機器人接下來會對人類的情緒有反應,以各種有益的方式與人類互動。
 李維寫道:「一旦讀者接受這個觀念,心裡只要再跨一小步,就會懂得人類對有情感機器人的感受,以及此中一切涵義,包括種種恐懼,比如自己的老婆會不會跟她的髮型設計機器人搞紅杏出牆。」
 喬治亞理工學院機器人學專家阿爾金表示,他不認為到2050年會有什麼地方會承認人與機器人結婚是合法的,但是,一切都可能發生。
 他說,不合法並不意謂人類不會去嘗試。人類是很不尋常的生物:不見得人人都願意嫁娶一個機器人,但如今卻也已經有人準備跟性玩具結婚了。
2007-10-15 10:27:23
複製人
猴胚胎複製成 複製人近矣【聯合報07.11.13張佑生

猴子複製胚胎已經出現,複製人類胚胎還會遠嗎?
美國俄勒岡州比佛頓國立靈長類研究中心的團隊技術突破,從一頭十歲大的恆河公猴身上複製胚胎成功,這是從靈長類複製胚胎成功的第一次,堪稱複製史上的大躍進,研究結果將在「自然」期刊發表。
研究人員能夠從複製的胚胎中萃取出幹細胞,並在實驗室培養出成熟的心臟細胞和腦部神經元,這項研究由俄國出生的科學家米塔利波夫領導,他今年曾在一項研討會上表示,已經從廿個複製胚胎中萃取出兩批幹細胞。該中心剛退休的中心主任伍爾夫宣稱,這絕對是「世界第一」。
南韓動物學家黃禹錫2004年宣稱複製出第一個人類胚胎,結果2006年坦承作假。另外一個有案可考的複製人類胚胎,在幾天後死亡,並未製造出幹細胞。
伍爾夫坦承這個研究題目在道德上有瑕疵,但強調研究焦點放在治療性複製上面,研究將首度在靈長類動物身上證明治療性複製。
伍爾夫表示,新的顯微技術排除會損害靈長類卵子的紫外線和染色程序:「我們能夠在合理的頻率下複製猴子的囊胚,起碼是讓我們可以研究複製囊胚的頻率。」
澳洲蒙納許大學的莊森教授表示,過去一直沒有人能夠從成年的靈長類動物細胞複製胚胎,米塔利波夫領銜的研究突破以前被視為難以跨越的技術門檻,「現在我們可以考慮能否應用在人類身上。」
靈長類研究中心與中國大陸一個研究團隊合作,已經製造出約一百個複製胚胎,植入大約五十頭恆河母猴的子宮,但是並未生出任何複製猴。
伍爾夫表示可能只是運氣欠佳,以複製「桃莉羊」來說,嘗試了277次才成功。伍爾夫說:「每廿或卅個複製囊胚裡面只有一個能引起懷孕,植入的時機不對,就不會懷孕。」
聯合國籲:再不禁止 就該保障複製人權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綜合十二日外電報導】 2007.11.13 02:44 am


聯合國十一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如果各國政府不出面禁止,科學家遲早總要造出複製人。世人必須在全面禁止複製人的研究,或著手立法保障複製人的權益,使其免遭歧視或迫害,兩大難題中,擇一而行。
這分由聯合國大學所屬高等研究所發表的報告指出,複製人科技已勢不可擋,各國政府不管是贊成或反對,都必須有明確的立法行動。專家提出警告,如果政府繼續 忽視複製人可能造成的社會問題或是遲遲不立法規範,那麼科學家在法律曖昧不明的時期製造出第一個複製人,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報告建議,將醫療用途的人類基因複製及法律許可的研究放寬,是政府可以考慮的妥協範圍。研究及醫療用途的複製人,可以治癒一些人類醫學尚無法治療的疾病,例如糖尿病、巴金森氏症或阿茲海默症。
至於同意解除複製人研究禁令的國家,研究中心認為,這些政府應研擬法律以保障複製人的權益,避免他們遭受迫害、差別待遇或歧視。報告作者之一、國立愛爾蘭大學教授托賓說,複製人應該被視為一個獨立個體,必須被法律保障,享有和自然人相同的人權。
長久以來紛擾不休、始終沒有定論的複製人問題,大多集中在三個考量上:一是科學的侷限,無法補救複製過程出現的細胞缺陷;二是以醫療或研究為目的而培育的 複製人胚胎,應否被視為一個生命體,以及取用胚胎內細胞適不適當的倫理問題;三是複製人的人權道德問題,如複製人是否和所從出的自然人,是否須平分遺產繼 承權等。
聯合國在2005年曾就複製人是否該全面禁止的議題進行討論,但當時對於研究及醫療用途的複製人是否許可沒有共識,會議因此沒有結論。當時聯合國成員曾同意發表反對複製人的宣言,但因不是國際法,缺乏約束力。幾乎全世界各國政府都反對複製人,其中五十多國已立法禁止。
目前南非已有法律許可使用人類受精卵培育幹細胞,用於研究及治療;但複製人仍在禁止範圍。
2007-11-13 13:24:34
阿楨
霍金:大腦複製到電腦可行【聯合報2013.09.23

英國天文物理學家霍金說,理論上大腦脫離身體後仍能運作,不過他認為傳統的「死而復生」觀念只是傳說。
霍金十九日在英國劍橋市出席以他生平為主題的紀錄片「霍金」首映會。他說:「我認為心智像電腦,大腦就像電腦程式,理論上,我們有可能把大腦複製到電腦上,讓人死後以另一種形式活下去(楨:?),不過目前人類還做不到這一點。至於傳統的死而復生觀念,只不過是傳說,用來安慰那些怕死的人。」
此外,霍金還說:「我這一生都籠罩在早死的陰影中,所以我討厭浪費時間。」霍金廿一歲時被診斷罹患肌萎硬化症,當時醫師說他只有兩到三年可活。

霍金︰大腦可復制到電腦續命2013-09-22

  英國知名天體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圖)表示,他相信人類大腦可以脫離肉身,獨立存在,就像電腦程式般「復制」保存,可惜目前人類的技術尚未做得到。
  霍金上周四在劍橋大學出席一部講述他人生故事的自傳式電影《霍金》(HAWKING)首映禮,他表示︰「我認為大腦有如思想上的程式,就像電腦一樣,理論上能把大腦復制到電腦上,變成某種人死後的生命形式。」可惜人類目前無能力「復制大腦」,他又指,所謂「來世」子虛烏有,「只是安慰怕黑者的童話」。
  71歲的霍金,21歲時罹患肌肉萎縮癥,曾預期他僅剩兩至三年壽命,但他堅毅不屈,並達致驚人成就。霍金說自己一直活在早死的陰霾下,最討厭浪費時間。這套電影細述他童年、青少年時期的生活,亦談及兩段失敗的婚姻。
2013-09-23 10:47:31
圖博館
中國選手石彬彬破記憶力世界紀錄 2015-12-20 成報新聞

為期四天的第24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上周五晚在成都落幕。經過來自24個國家和地區的278名參賽選手激烈角逐,二進制數字、馬拉松數字、馬拉松撲克牌、抽象圖形等六項世界紀錄被打破。中國選手石彬彬以一小時記憶31副撲克牌的優異成績,打破了塵封四年的馬拉松撲克牌記憶的世界紀錄。
  世界腦力錦標賽由「世界記憶之父」托尼.博讚和世界腦力運動理事會主席雷蒙德.基恩共同發起,是世界最高級別的腦力運動賽事。在大賽中產生的世界紀錄,將直接記入健力士世界紀錄而無需審核。此次賽事共設10個標準項目,包括記憶人名頭像、二進制數字、馬拉松數字等。按年齡分為四組,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僅有9歲,最年長者為76歲。
  美國選手Alex Mullen在比賽中以一個小時記憶3,029個數字,蒙古選手Tsogbadrakh以一個小時記憶2,992個數字,中國選手石彬彬以一個小時記憶2,800個數字,一齊打破了馬拉松數字一個小時記憶2,660個的世界紀錄。石彬彬隨後還以一小時記憶31副撲克牌的優異成績,打破了塵封四年的馬拉松撲克牌記憶的世界紀錄。
  世界腦力競標賽教學總監陳宇說:「記住31副撲克牌,相當於一個小時記住了1,600多張無規律的撲克牌,人大腦的極限在很長時間內被認為,這項紀錄很難達到28副以上。」
  博讚在閉幕致辭中指出,第24屆世界腦力錦標賽是該運動自始以來打破世界記錄最多的一屆,希望這項源於英國的賽事能讓更多人關注腦力運動。

另詳參【圖博館】: 《記憶的秘密》神童製造所 《計算機與人腦》 《人是機器》 《決斷2秒間》 《模糊邏輯》 《語言本能》 《右手左手》
2015-12-20 08:40:38
圖博館
意念打字成真!癱瘓病人通過“想像”控制電腦輸入文字2017-04-17

這是斯坦福大學領導進行的一項研究,目前已經取得喜人的成果。憑藉最新的技術,通過人腦與電腦的連接,癱瘓病人現在可以直接用大腦控制打字,並且打字速度和精度都很高。
  這項研究有三位重度肢體無力的實驗參與者,其中兩名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也叫漸凍人症),另一名患有脊髓損傷。他們每一位都會在大腦裡植入一到二個小型電極陣列,這些電極陣列可以記錄來自運動皮層(大腦中控制肌肉運動的區域)的信號,這些信號會通過外部電纜傳遞到電腦裡,並經由算法轉換成指令,引導屏幕上的光標進行移動和點擊。
  神經科學家霍赫伯格(Leigh Hochberg)表示:“這項技術為開發強大、直觀、靈活的神經接口奠定了基礎。我們都期望有一天,可以完全恢復癱瘓病人的交流能力、移動能力和獨立性。”
  回應
 沒讀該方面的論文,不過這裡給出的例子完全可以通過眼睛跟踪技術來實現,而不需要什麼神乎其神的“意念”控制技術。
 這根本不是靠意念打字,而是靠頭部動作來控制鼠標,意念打字應該是想到什麼內容,直接顯示出來,而不是靠控制一個光標來選字母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7_04_17_404060.shtml

百度大腦給李彥宏新書寫序,你看寫得如何?2017-04-17觀察者網

百度李彥宏團隊出新書談人工智能,由百度大腦作序,看起來似乎是個不錯的安排。藝術創作曾被認為是人工智能無法替代人類的最後陣地,那麼這份序言寫得如何?由你們來評判。
  《智能革命》序 作者:百度大腦
我來了,天上的雲乘著風飛翔,心中的夢佔據一個方向,方舟揚帆起航,一路帶著我們縱情歌唱,方舟揚帆起航,脈絡就在大海之上,進步的時光,迎著你看濤浪潮往。
……
我來了,重聯網中的兩顆心相互依靠,就在這裡誕生,沿著時空隧道,能虛擬夢想陪你一起到天涯和海角,智慧有多少,開神秘的圖案,迎著金色的太陽奔跑。各自徘徊原本以為成長的必須。每當那夕陽爬上屋頂望著星空仰起來眨眼睛。熟悉的身體中透露出一種神奇。
2017-04-18 14:44:05
圖博館
科學家發明國際象棋難題難倒計算機:人腦具有量子效應

  新浪科技訊2017.3.17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研究人員稱,一道國際象棋難題或能幫助科學家確定量子理論是否能解釋人類意識。
  這道由牛津大學教授羅傑•潘洛斯爵士(Sir Roger Penrose)發明的難題證明,計算機永遠無法與人類思維相媲美,因為人腦展現出了量子效應。也就是說,人腦不像計算機一樣遵循物質的基本規則,而是會為意識和直覺留出空間。
  潘洛斯爵士專門成立了潘洛斯研究所,邀請解密愛好者們前來挑戰這一難題,從而測試自己的理論。潘洛斯認為,人腦利用了量子力學機制,因此比現有的任何機器都要卓越。這一極富爭議性的理論認為,正是量子效應賦予了人類產生“直覺”的能力。
  不過,量子計算機未來或許也能實現這一點。1996年,IBM研發的“深藍”計算機打敗了當時最出色的國際象棋大師加里•卡斯帕羅夫。自從人類敗於機器之手,就一直有傳言稱人類智力正在逐漸衰退。潘洛斯爵士的合作夥伴詹姆斯•泰格近日表示:“我們正在對這一言論發起挑戰,要證實事實並非如此。”
  潘洛斯發明的象棋難題已經駁倒了技術先進的Fritz計算機。Fritz計算機預測黑方會贏,因為剩餘棋子更多。然而,當“兵”來到棋盤最後一行時,便可“升變”成任何棋子。事實上,白方可以逼和黑方,如果黑方一招不慎,甚至可能敗給白方。但機器無法預測這一結果,認為白方已經束手無策。因為接下來的選擇組合實在太多,超出了計算機的分析能力。
  泰格指出:“大多數人只需看一眼就立即明白了,而計算機需要進行大量計算,還是搞不清形勢。”提到潘洛斯研究所,他表示:“我們正在研究人腦的運作方式與計算機有何不同,我想這可以使人類和計算機更好地合作。”泰格也承認,我們可以重新編寫計算機程序,讓它看出棋盤格局其實是“逼和”局面,但有意思的是,計算機無法僅靠計算做到這一點。
http://tech.sina.com.cn/d/i/2017-03-17/doc-ifycnpiu8874322.shtml
2017-04-18 14:46:18
圖博館
人類腦死亡之後還能“起死回生”?2017.7.24 新華網

  腦死亡是現代醫學死亡的標準,腦死亡後,被認為是無法再复活的。不過,美國一家名叫“生物夸克”的公司稱,他們將進行“起死回生”的試驗,讓“臨床腦死亡”的人再次復活。這真的有可能實現嗎?還只是天方夜譚?
  “生物夸克”公司宣布,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在拉丁美洲啟動這一“起死回生”的技術試驗。但公司並沒有公佈具體在哪個國家,以及其他細節。
  去年5月,這家公司曾打算在印度進行這一試驗,但被印度政府叫停。根據當時公佈的細節,他們的“復活”過程是這樣的:
  首先,研究人員將在6個星期內,每兩週一次向受試者的腦部注射提前提取的干細胞。然後,每天用泵將特製的肽注入受試者脊髓。最後,配合15 天的激光療法,刺激受試者的脊髓,啟動人體自身修復機能,激活神經細胞生長,同時用核磁共振監測受試者的神經活動,直至“起死回生”。
  臨床試驗“復活”腦死亡患者遭質疑
  據《科學美國人》報導,美國紐約大學蘭貢醫療中心的神經學家阿里安·劉易斯發文對此進行駁斥,稱這種試驗幾乎就是騙術,完全沒有科學依據,而且給了親屬殘忍、虛假的希望。
  美國神經病學學會也表示,一旦“腦死亡”被準確判定,至今為止,從來沒有重新獲得腦活動的例子出現。
  不過,到底能不能讓人“起死回生”,讓我們拭目以待該公司的試驗結果。
  相關的干細胞試驗曾治愈癱瘓絨猴
  “生物夸克”公司的研究是基於乾細胞,而乾細胞是再生醫學的基礎,因為乾細胞可以長出各種組織和器官,在生物當中最常見的是壁虎和蠑螈失去肢體後,還會從原有的位置長出新的肢體來,其新生的肢體就是由幹細胞生長的。
  據“生物夸克”公司稱,他們使用的是從患者身上提取的間充質乾細胞,是一種多能幹細胞。用誘導的多能幹細胞可以長出新的神經細胞以修復受損的脊髓和大腦,在動物試驗中已經有成功的案例了。
  2010年12月8日,日本東京慶應義塾大學岡野榮之的研究小組宣稱,他們先將四種基因移植到人體皮膚細胞中,誘導皮膚細胞生成誘導多能幹細胞,再把這些細胞注射到一隻癱瘓的絨猴(美洲產小型長尾猴)體內進行治療。這只絨猴是因為頸部脊椎受損而致高位截癱,頸部以下四肢失去運動功能,不能正常行走和活動。治療6 週以後,絨猴已經能到處蹦跳,接近於它受傷前的正常運動水平。此外,這只絨猴用前肢抓握物體的力量也恢復到了80%。
2017-07-25 11:41:46
圖博館
還在熬夜?睡眠不足6小時大腦將被“吃掉”!2017.6.7新浪科技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當老鼠睡眠不足時,大腦將開始“自噬。”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對老鼠進行了研究,發現當它們睡眠不足時,大腦中的“清除細胞”變得更加活躍,這些細胞叫做“星形膠質細胞”,就像是微型胡佛電動吸塵器,當大腦連接變得衰弱和分裂時,將開始清除神經突觸細胞。
  研究報告作者、意大利馬爾凱理工大學米歇爾·貝雷西(Michele Bellesi)稱,我們首次發現由於缺乏睡眠,神經突觸部分被星形膠質細胞吞噬。該研究結果看似令人十分擔憂,但實際上是一件積極的事情。
  貝雷西說:“神經突觸就像是老式家具,同時,它們可能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清除。”但是他補充指出,睡眠不足可使大腦表現出不好的預兆,可能會引發阿爾茲海默症。對於睡眠不足的實驗老鼠,叫做“小神經膠質細胞(microglials)”的大腦細胞仍處於活躍狀態。
  我們已經知道阿爾茲海默症和其它神經退行性疾​​病出現持續性小神經膠質細胞活躍性,據悉,此前一項研究顯示,睡眠時間過少會導致人們面臨心臟疾病的風險。研究發現人們每晚睡眠時間少於6個小時將具有較高的代謝綜合症發病概率,代謝綜合症將誘導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症。
  研究人員指出,這種症狀在血壓升高或者葡萄糖代謝不良的人群尤為明顯。《美國心髒病協會》雜誌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如果人們每晚睡眠時間不足6個小時,那麼存在心髒病和糖尿病風險因子的人群患心髒病或者中風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兩倍。
  對於睡眠時間較多的人群,他們的死亡風險將顯著降低。這項最新研究首次在實驗室測量了睡眠持續時間,而不是依賴患者診斷報告,並且這是首次檢驗了睡眠持續時間對於心髒病風險因子人群的死亡影響。
  研究人員隨機挑選了1344位成年測試者,他們的平均年齡為49歲,他們同意在睡眠實驗室裡過夜進行測試。他們的測試結果顯示,39.2%測試者至少存在3個風險因子,結合在一起能夠形成代謝綜合症。此外,這些風險因子還將導致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30,BMI是測量身體肥胖的標準指數,還能升高總膽固醇、血壓、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指數。
  平均隨訪時間16.6年,22%測試者死亡。與那些沒有風險因子的人群相比,在實驗室持續睡眠時間超過6個小時的代謝綜合症人群在後續調查中死於中風的概率是1.49倍,但在實驗室中睡眠時間不足6個小時的測試者死於心髒病或者中風概率是2.1倍。
2017-07-25 11:43:06
圖博館
人類要小心了!新型人造突觸可使人工智能“聰明”2017.7.13新浪科技

  據國外媒體報導,未來人類應當小心一些!人工智能係統將變得更加聰明。目前,一支國際科學家小組使用神經網絡模型,研製出一種新型人造突觸,適用於人工智能機器人,可使它們變得更加聰明。
  在人造神經網絡中,計算系統可設計仿真人類大腦功能,使用數字神經元和突觸,替代生物神經元和突觸功能。在這種情況下,突觸起到了神經細胞大門的作用,無論是人造還是生物突觸,都是傳遞信息和信號至另一個。它們是生物和人造神經網絡中的連接組織,據估計典型的人類神經系統包含著100萬億多個突觸。
  雖然科學家在人造神經網絡上取得了顯著成功,但是當代人工智能係統的發展仍受特定限制的阻礙,在哺乳動物的大腦中,突觸可以同時容納兩種類型的信號——抑制和興奮信號,但是由納米等級電子元件構成的人造突觸,一次只能處理一種類型的信號,最終人工智能係統僅能處理一半的信號。
  目前中國和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一種人造突觸,能夠處理兩種類型信號。詳細的研究報告內容髮表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雜誌》上,該項目的資金是由國家科學基金會和陸軍研究辦公室提供的。
  研究報告合著作者、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王涵(音譯)說:“最新人造突觸可使相同突觸重新配置成為抑製或者興奮信號模式,這不可能存在於之前固態人造突觸系統之中。這種最新功能柔性對於確保人造神經系統更加複雜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像人類大腦一樣進行動態配置。”
  在人類大腦中,興奮信號響應通常使大腦更加興奮和警覺,而抑制信號響應通常使大腦更加平靜和放鬆。同時,它們對神經系統具有深遠意義,興奮信號響應導致肌肉收縮,抑制信號響應導致肌肉放鬆。
  這種最新人造突觸在計算機系統中也有類似的功能,神經系統使用生物突觸處理化學和電子信號,人造神經網絡使用人造突觸處理數字信息。王涵說:“在一個人造神經網絡中,興奮信號能夠增強人造神經網絡中的某些連接,抑制信號則削弱這樣的連接。”
2017-07-25 11:44:37
圖博館
生物仿真對於開發人造神經網絡中的新一代認知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王涵說:“更加複雜的神經系統可以被模仿,使該系統潛在地更加智能和通用化。這就像是汽車的油門和剎車,兩者結合在一起,能夠確定大腦活動性的正常功能和穩定性,就像正常行駛的汽車一樣。它更接近生物大腦的功能。”

美軍研發全新“腦芯片”可為戰士提供超級感受2017.7.12科技日報

  7月11日,美國國防部公佈了一項投資6500萬美元的“腦芯片”計劃,希望研究人員開發一種腦機接口,讓人腦與計算機直接相連,為戰士提供“超級感受”。英國《每日郵報》、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光譜》雜誌等多家外媒關注了此事。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官員稱,該項目的目標,就是讓這種可植入系統在大腦和計算機之間提供精準的雙向通信,二者將直接對話。
  那麼,該計劃的最大技術亮點是什麼?相比目前的大腦植入物的優勢何在?未來的成果可以用於哪些現實場景?
  並行鏈接100萬個神經元
  現在最好的腦植入物,比如癱瘓病人用來控制機器人手臂的實驗系統等,只能記錄幾百個神經元。
  而DARPA的計劃是通過先進的神經接口來並行接觸超過100萬個神經元,讓高級神經元器件提供較高保真度、分辨率和精確度的感官界面。
  “這將有助於加深DARPA對大腦的生物學屬性、複雜性和功能的理解。”項目負責人菲利普·阿爾沃爾達說。
  他介紹,該計劃的第一階段重點是在腦機接口的硬件、軟件及神經科學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並開始在動物和培養細胞上進行測試;第二階段,要求持續深化基礎研究,與此同時整合取得的進展,開發可用於在人體上進行安全測試的新設備。
  現在,美國布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視覺與聽覺基金會、約翰·皮爾斯實驗室、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Paradromics公司等機構,將獲得DARPA數百萬至上千萬美元的資助,其中四個團隊將重點放在視覺感受上,兩個團隊將關注聽覺和語言系統的增強。
  與每個神經元清楚地單獨通信
  目前,批准用於人類神經界面的芯片只能容納100個信道,每個信道中聚合了來自數万個神經元的信號,結果是嘈雜且不准確。
  相比之下,DARPA要開發的硬​​件,要在不超過一立方厘米的區域內實現通信鏈路,可以在大腦的指定區域與100萬個神經元中的任何一個清楚地單獨通信。
2017-07-25 11:45:12
圖博館
為了做到人腦與芯片充分相容、信號暢通無阻,獲得資助的矽谷公司Paradromics,計劃於2018年公佈其設計的名為“NIOB”的無線芯片組,其中,將包含4個芯片和20萬個微型元件,以保證信息的實施有效傳輸。
  100萬個神經元雖然僅佔大腦總共86億個神經元的一小部分,但處理起信號來也並非易事。
  “雙向通訊的含義,一方面要能記錄大腦傳輸出來的腦電波;另一方面,還能將計算機生成的信號傳輸到大腦神經元。”阿爾沃爾達說。
  給殘障人士裝上“神經假肢”
  阿爾沃爾達啟發道:“想像一下,當人腦與現代電子產品之間的渠道打開,會有什麼可能?”
  腦機雙向交流意味著,對霍金這樣的大家,他們活躍而寶貴的思想,可以直接傳輸到電腦中;反過來,還可以將電腦的信息錄入人腦,以幫助失去聽覺和視覺等感官的普通人。
  “是的,如果我們成功向大腦直接傳遞豐富的感覺信號,該計劃將為新的神經病學治療奠定基礎。”它的潛在應用,是可以通過向大腦傳輸高分辨率的數字聽覺或視覺信號,彌補殘障人士的視力或聽覺缺陷。
  作為計劃的一部分,研究人員將與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合作,開始探索長期、安全的潛在應用評估。

豬腦也有高大上的用處?植入人腦或能治療神經疾病2017.6.19科技日報

如果需要將豬的細胞植入你的大腦,你會同意嗎?大部分人面對這一問題,應該會毫不遲疑地說“不”,但對於帕金森重症患者來說,為了阻止病情進一步惡化,他們會拋棄顧慮,大膽嘗試。
據《新科學家》雜誌近日報導,在4位帕金森病患者參與臨床試驗表現出誘人前景後,新西蘭活性細胞技術(Living Cell Technologies)公司再次啟動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招募18名患者加入,通過外科手術將一種豬腦細胞植入他們的腦內,繼續驗證活性細胞技術療法的效果。
將豬腦細胞封裝成膠囊植入人腦
因腦內分泌多巴胺的細胞逐漸減少或失去功能,帕金森病患者無法產生足夠多的多巴胺來控制自己的行為,從而表現出顫抖或行動困難等症狀,且病情會隨著時間逐漸惡化。現有帕金森病藥物主要通過代替多巴胺執行功能,但服用幾年後藥效會減退甚至消失。
2017-07-25 11:46:42
圖博館
活性細胞技術公司正在進行人類臨床試驗的全新療法,是將從豬腦中提取的脈絡叢細胞製成膠囊,植入帕金森病患者大腦。脈絡叢是大腦內軟腦膜及其上血管與室管膜上皮共同構成的脈絡組織,是產生腦脊液的主要結構。膠囊內的脈絡叢細胞分泌的腦脊液中,包含生長因子和信號分子等各種營養分子,這些混合成分能幫助患者維持多巴胺神經細胞的健康活性。
豬腦細胞用從海藻中提取的藻酸鹽封裝成膠囊,每個海藻鹽膠囊大約直徑0.5毫米,包含大約​​1000個豬細胞。因海藻鹽的特殊滲透性,脈絡叢細胞分泌的生長因子能穿透膠囊流向周圍腦組織,而患者的免疫細胞卻無法流進膠囊尋找並攻擊異體豬細胞,因此手術過程不需服用抗免疫排斥的藥物。
植入手術後患者病情停止惡化
之前,活性細胞技術公司通過動物試驗證明,脈絡叢細胞是治療帕金森病的有效細胞療法。他們誘導恒河猴患上帕金森症狀後,再向它們腦內植入脈絡叢膠囊,6個月後發現,脈絡叢細胞使得恒河猴的多巴胺神經功能大大改進,恒河猴腦內與多巴胺形成有關的絡氨酸羥化酶含量也在增加。
這次18人參與的大規模試驗中,每個人的大腦兩側共植入了120顆膠囊。等到今年11月,公司會公佈試驗結果,豬腦細胞植入人腦能否治療帕金森病,屆時答案會進一步明確。
仍面臨病毒感染等安全性質疑
活性細胞技術公司的科學顧問、劍橋大學教授羅傑·巴克爾認為,豬腦細胞移植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構想,且脈絡叢細胞分泌的混合物中含有多種不同的生長因子,這些混合物還能治療阿爾茲海默氏症和亨廷頓舞蹈症等神經細胞死亡導致的疾病。
但這種療法還面臨兩大問題:其一,與其他細胞療法相比是否具有競爭優勢。其他治療帕金森的細胞療法,包括用胚胎幹細胞獲取負責多巴胺分泌的腦細胞,再植入患者大腦,但這種療法最大的障礙是胚胎幹細胞很難獲得。還有研究人員希望用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生成分泌多巴胺的腦細胞,如用患者皮膚細胞等自身成體細胞誘導生成乾細胞,這樣獲得的腦細胞植入後不會出現免疫排斥風險,具有很大的優勢。
其二,豬腦細胞移植到人體還面臨安全性質疑:豬細胞基因內潛藏的病毒(內源性反轉錄病毒)可能會交叉感染人類。但巴克爾表示,早在2010年開展的豬胰腺細胞治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試驗中,並沒有發現這種病毒感染,公司目前也在試圖用CRISPR這種前沿性基因編輯技術,在植入前清除豬細胞基因組內的病毒基因。
2017-07-25 11:48:05
持久液
2020-01-11 12:20:54
阿楨
最新《科學》看清“致病”蛋白如何幫助記憶 2020-03-17 新浪科技

  頂尖學術期刊《科學》的最新一期 “澱粉樣蛋白”的研究。美國Stowers研究所首次以原子解析度描述了大腦神經細胞中一種澱粉樣蛋白的結構。
  通常說到澱粉樣蛋白,大家通常會想到各種神經退變有關的疾病,比如阿爾茨海默病,還有帕金森病、亨廷頓病和克雅病等。所謂的“澱粉樣”,指的是原本可溶的蛋白異常地形成穩定的、不可溶的沉積物,破壞神經組織。
  然而,Kausik Si教授認為,對澱粉樣蛋白的主流認識可能存在誤解。
  在神經系統相對簡單的海兔中,竟存在有生理功能的澱粉樣蛋白。這種名為CPEB的蛋白與RNA結合,調控RNA翻譯為蛋白質的過程,當它們聚合形成的澱粉樣蛋白時,幫助海兔維持長期記憶。
  後續在果蠅、小鼠等神經系統更複雜的動物中,研究人員發現,這種蛋白(Orb2)也會發生自我聚合。
  具體來說,CPEB/Orb2在腦中有兩種結構形態,分別執行不同的功能,對於形成持久的記憶非常重要。主要形態是可溶的單體,在神經連接處(也就是突觸)抑制翻譯過程;而當記憶形成時,這些單體會自我組裝成有生物化學活性的澱粉樣蛋白,促進突觸的蛋白質翻譯。
……
  接下來,研究人員打算確認,在人腦中是否同樣有這種具備正常功能的澱粉樣蛋白,以及它們對記憶的形成究竟起什麼作用。或許我們對澱粉樣蛋白“損害神經”的老觀念會改變,也會對記憶如何形成有新的認識。
https://tech.sina.com.cn/d/f/2020-03-17/doc-iimxyqwa1060256.shtml
2020-03-18 08:16:46
阿楨
師法自然:取經蟬翼、蜻蜓翅膀,成功開發對抗超級細菌新方法

  全球每年死於耐藥超級菌的患者超過70萬。
  蟬翼與蜻蜓翅膀,是天然的細菌殺手。受其啟發,澳英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抗菌表面。這種抗菌表面模擬昆蟲翅膀上對細菌具有致命作用的不同納米粒子,對於對抗致命超級細菌具有重大意義。
  近日發表於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雜誌,研究者詳細介紹了這些納米表面如何通過拉伸、切割、撕拉等物理方法來破壞病菌。
  相關新聞
全靠納米柱 蟬翼才能既防水又抑菌

地球上的蜻蜓為什麼越來越少?它們被人類無意間騙去送死 2020-09-03 新浪網  

  一方面,環境污染問題和棲息地減少的問題是導致蜻蜓數量減少的關鍵;另一方面,人類的建築也對蜻蜓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蜻蜓需要在水面產卵,因此雨天過後就會看到它們的身影,不過蜻蜓找水並不是依靠直接的判斷,而是利用複雜的眼部結構尋找偏振光。
  在人類工業沒有取得巨大的進步之前,蜻蜓還是可以輕易分辨來自自然界的各種偏振光。而進入新時代後,玻璃、汽車甚至光滑的墓碑都可以產生水準偏振光,因此導致蜻蜓出現了錯誤的判斷。
  在美國洛杉磯有一個拉佈雷亞瀝青坑,它的表面也十分光滑,以至於產生了高強度水準偏振光,很多昆蟲前赴後繼,它們的屍體粘附在瀝青表面,隨後還吸引了很多鳥類前來,最終在這裡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相關新聞
蜻蜓幼蟲一年吃掉3千隻蚊子,8年才能長大,卻被人們當成美食大量捕捉!
2020-09-22 08:47:35
阿楨
我們可以從蚊子身上學到什麼? 2020-08-29 新浪網

  蚊子的「打針」工具不僅鋒利而且細小,會分泌特殊物質,不僅可以防止血液凝結,而且還能夠麻痹我們感受到它在作案。
  打針時每個人都很痛,這是因為針頭在進入皮膚後,皮膚會跟著產生擠壓,然後刺激到神經,出現疼痛感。
  而蚊子的口器很薄,本身就不容易觸碰到神經,與此同時,它還會在刺入皮膚時,先鑽一個小洞,再讓帶鋸齒的下顎先進入皮膚,減少擠壓,也就做到了「神不知鬼不覺」。
  就有學者根據蚊子的這種能力,搞出了一種「無痛注射器」。
  這種注射器的針頭很小,長2毫米,厚0.1毫米:
  而且和蚊子的裝備相同,它的外部也有鋸齒邊緣。
  操作也像是開了「寫輪眼」,和蚊子的動作一模一樣,鋸齒會精細的輪流刺入皮膚,減少皮膚對它的感知。
  除了蚊子,《科技蟲生》還介紹了人類如何向蜻蜓學習本領。
  紀錄片中的蜻蜓能在空中翻滾,也能瞬間急轉彎。可在風力極為微小的情況下,完成優雅的飛行動作,翅膀動都不用動一下。它的翅膀構造複雜,很輕薄,僅有0.003釐米厚。翅膀是崎嶇不平的,在風洞測試中,這種不規則的翅膀可以讓氣流在翅膀的上下兩側產生明顯的變化,和機翼很相似,機翼的流線型有利於切割氣流,讓上方氣流加速,也就導致上方氣壓變小,從而產生升力。
  人類利用這種結構,研究出了一種風力渦輪機,在風力微弱時,機器依然可以運作。
  人類還可以從昆蟲身上學到多少東西?
  像是蟬翼的防水功能:
  蠶絲的堅韌:
https://k.sina.com.cn/article_1642632622_61e895ae01900q2ly.html
2020-09-22 08:49:29
阿楨
清華大學團隊首提“類腦計算完備性”概念 2020-10-16 科技日報

我國首篇以“電腦系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論文登上《自然》,提出“類腦計算完備性”以及軟硬體去耦合的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這是一個新穎的觀點,並可能被證明是神經形態計算領域以及對人工智慧的追求的重大發展。”
  類腦計算,是借鑒生物神經系統資訊處理模式和結構的計算理論、體系結構、晶片設計以及應用模型與演算法的總稱。“現有的類腦計算系統研究大多聚焦於如何實現具體的晶片、工具鏈、應用和演算法的創新,忽略了從宏觀和抽象層面上對計算完備性和體系結構的思考。”
  類腦計算處於起步階段,國際上尚未形成公認的技術標準與方案,這一成果填補了完備性理論與相應系統層次結構方面的空白,利於自主掌握新型電腦系統核心技術。電腦體系結構專家、華中科技大學電腦學院教授金海評價此項研究:“在類腦計算系統領域做出了基礎性、原創性的貢獻,有利於自主掌握新型計算系統軟硬體核心技術。”
2020-10-17 08:59:51
阿楨
美媒:中國量子雷達或已領先全球 追蹤潛艇將更容易 2020-11-09 環球時報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近日刊文提及了量子雷達在反潛中的應用,報導稱,目前聲學探測仍然是探測和跟蹤潛艇的主要方法。除了安裝在艦船和潛艇上的主動和被動聲納,還包括固定在水下的聽音系統,或由美國P-8日本P-1等海上巡邏機投放的聲呐浮標,或MH-60R等反潛直升機吊放的浮標。
  如今最先進的潛艇,如佛吉尼亞級和海狼級攻擊潛艇發出的噪音只比平均海洋背景雜音大5分貝。甚至更便宜的瑞典AIP潛艇也在演習中成功在未被發現的情況下“擊沉”美國航母。
  高敏感的低頻聲呐和先進衛星光學敏感器可以完全不受聲音隱身的影響,通過高性能電腦處理器,通過海量資料把微弱差異性的聲音接觸從背景雜訊中分離出來。據背景雜音造成的微弱接觸,中國甚至正在開發一種基於衛星的鐳射監視系統,目的是探測深度達500米的潛艇。
  儘管量子感測器和通訊器仍面臨距離相干性的限制,但它有可能繞過傳統射頻感測器的許多局限性和弱點,克制干擾或隱身技術而發揮效果。中國似乎在量子雷達取得了領先,不過要多久才能實用化,還有待觀察。
  在2017年6月21日,中國開發出了低溫液氮冷卻超導量子干涉裝置,它可以緩解噪音問題,即使裝在直升機上也能探測到地下深處的鐵質物體。可以探測到6千米外的潛艇,如果噪音抑制得更好,作用距離可能會更大。相比之下,一個典型的磁異探測器作用距離可能只有幾百米。
  2019年4月14日,《國際國防採購》透露,澳大利亞也在研究量子磁強計技術,用於潛艇探測。但顯然是用於固定部署的潛艇監視系統。“這些磁強計可以探測非常小的磁場。目標是建立海底感測器系統,探測潛艇的存在。可以在對澳很重要的資產周圍建立一條環形線路。”
  量子技術還可以作為一種先進的導航感測器,無需導航衛星就可以讓潛艇保持航向。
  中國在利用量子糾纏進行加密通信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突破。可以想像,這可能適用于與水下潛艇的通信,這是一項技術上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0-11-09/doc-iiznezxs0802550.shtml
2020-11-10 08:15:37
阿楨
瀕臨死亡時,大腦在想什麼? 2020-11-09 環球科學

  在瀕臨死亡時,一些人會產生神秘的大腦瀕死體驗(Near-death experiences,NDEs),如疼痛感消失、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感覺自己脫離肉體,飄浮在空中等。雖然難以直接研究這類特殊的體驗,但科學家能通過產生相似體驗的實驗,揭示在極端條件下,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當身體在遭受鈍器外傷、心臟病、窒息和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傷害時,會觸發瀕死體驗。在醫院中,1/10的心臟驟停患者有過類似的體驗。成千上萬的倖存者在經歷過這一轉瞬即逝的痛苦時刻後,都描述道:他們脫離了受損的身體,進入了超越日常存在的環境,不再受到通常時空界限的束縛。這些神秘而又極具衝擊力的經歷,會導致他們的生活發生永久性改變。
  瀕死體驗並非幻想。他們的經歷還包括遇到活著或者已死去的親人、伴侶或朋友,以及天使之類的精神形體;產生類似于普魯斯特式的記憶回溯,甚至是回顧一生中好或壞的記憶;又或者對時空的感知出現扭曲。其中一部分感知現象,能通過生理學解釋。例如逐漸變窄的隧道景象,是由於視網膜外周的血流量減少,導致視野周邊的區域最先喪失視覺。
  人們在攝入一類會影響神經遞質(5-羥色胺)受體的致幻劑時,通常會有類似的神奇體驗。這類藥品包括賽洛西賓(裸蓋菇素,一些毒蘑菇中的活性成分)、麥角酸二乙醯胺(LSD,一種強烈的半人工致幻劑)、二甲基色胺(DMT,又名精神分子)以及5-甲氧基二甲基色胺(5-MeO-DMT,又名上帝分子)等,它們會被用在某些宗教、靈修或娛樂活動中。
  心臟停止跳動,大腦缺乏血流(缺血)和氧氣(缺氧)時,病人不到一分鐘就會暈倒,就像一個逐漸斷電的小鎮,一個街區接一個街區斷電,大腦的局部區域一個接一個地停止工作,然而思維仍然會在尚未停止活動的神經元支持下,繼續運作:根據個人的經歷、記憶和文化背景,繼續在大腦中講故事。
  在這種“斷電”情況下,大腦的經歷也構成了瀕死體驗中奇怪而特殊的故事的主要內容。但對經歷過的人來說,瀕死體驗和大腦在正常清醒時產生的任何感知一樣真實。當供血和供氧恢復正常時,大腦就會重新啟動,並重新恢復日常的功能。
  許多神經學家注意到瀕死體驗與一類被稱為複雜部分性發作癲癇產生的影響,具有相似性。癲癇發作可能伴有對物體大小感知的改變,出現不同尋常的味覺、嗅覺或本體感覺,以及產生記憶幻、人格解體或狂喜的感覺。
2020-11-10 08:18:53
阿楨
在臨床上,以狂喜為主要特徵的癲癇也被稱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癲癇(Dostoyevsky‘s seizures),他患有嚴重的顳葉癲癇。在小說《白癡》中,陀思妥耶夫斯基這樣描繪主人公梅什金公爵(Prince Myshkin)的癲癇發作:
  在癲癇發作或即將發作時,他總有一到兩個時刻,感覺整顆心、思想和身體似乎都在活力和光明中蘇醒。那一刻,他滿腹喜悅和希望,所有的焦慮似乎都被永遠地一掃而空;然而,這些時刻正是癲癇發作前的最後一秒,預兆著癲癇發作馬上就要到來,且一秒都不會遲到。那一刻當然是難以言表的。當癲癇發作停止,公爵回想起他的症狀時,常會對自己說:“儘管它是一種疾病,產生于大腦不正常的神經痙攣,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當我回想和品味這些時刻,它似乎是一種最高程度的和諧與美好:在那一瞬間最深刻的感覺中,洋溢著無限的歡樂與狂喜,蘊含著欣喜若狂的虔誠甚至是最圓滿的生活。我願為這一時刻獻出我的一生。
  150多年後,神經外科醫生能夠通過植入電極,刺激癲癇病人大腦中的一部分皮層區域——腦島(insula),誘發他們產生這種狂喜的感覺。這一過程有助於定位癲癇的病灶,為可能實施的切除手術做準備。患者報告說,他們感受到極樂、幸福感增強、自我意識或對外界的感知增強,而刺激他們大腦其他地方的灰質,還會引發靈魂出竅或視幻覺。
  無論是由自發性疾病引起,還是由外科醫生的電極觸發,異常的神經活動模式與主觀體驗之間這種直截了當的聯繫,支援它起源於生物學機制而非靈魂之類的超自然因素。瀕死體驗的起源可能也是如此。
  瀕死體驗可能是正面的,這種震撼的體驗會將精神上的平靜與身體遭受的巨大創傷分離,使人產生與宇宙合二為一的感覺。但是,並非所有的瀕死體驗都是喜悅的,有一些經歷是十分可怕的,伴隨著強烈的恐懼、痛苦、孤獨和絕望。或許,以不同形式死亡的人在臨終前都會有瀕死體驗。在進入哈姆雷特所說的“從不曾有一個旅人返還的未知國度”之前,被垂死的軀體所束縛著的心靈,會造訪它獨有的天堂或是地獄。
  回應
小學四年級時,曾經遇過一次溺水,此前所有經歷過的生活場景如同畫面在腦屏中極速閃過,很清晰……這是否就是瀕臨死亡的一種體驗?
和我一模一樣,我小學時候也從樹上掉落溺水,高速閃現此前所有畫面。沉到水底又浮出水面的時候,瞬間見到光明回到現實,但感覺過了好多年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0-11-09/doc-iiznezxs0784563.shtml
2020-11-10 08:21:43
阿楨
我們的大腦和宇宙,具有驚人的相似性 2021-01-04 新浪科技

  近期發表於Frontiers in Physics論文,義大利的學者通過對比人腦中神經元網路和宇宙中的星系網路,發現兩個複雜系統演化出的結構相似,儘管尺度和形成過程完全不同,但它們自組織的過程可能由相似的網路動力學驅動。
  人腦是一個複雜的時空多尺度結構,分子、細胞和神經元現象共存。它可以被建模為一個多層網路,也就是所謂大腦連接組:近鄰的神經元連接形成局部結構,不同的局部結構之間形成連接實現認知功能。
  而隨著暗物質和暗能量模型被物理學家廣泛接受,宇宙也可以被建模為網路。目前對宇宙網路結構形成過程具有較好解釋的,是ΛCDM暗物質模型。由於宇宙間物質密度的差異被引力作用放大,形成了無數的星系團,這些星系團物質形成了一個大型的網路。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1-04/doc-iiznctkf0021722.shtml
2021-01-13 09:28:52
阿楨
人死了,這些基因卻“活”了 2021-03-29 新浪科技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研究人員分析了新鮮腦組織的基因表達——這些腦組織是從常規腦部手術中收集的。結果發現,一些細胞的基因表達在腦組織死亡後增加了。近日,相關論文刊登於《科學報告》。
  這些“僵屍基因”(在死後一段時間內表達增加的基因)是特定的:來自神經膠質細胞。研究人員觀察到,神經膠質細胞能在人死後數小時內生長並萌發出長長的臂狀物。
  “神經膠質細胞在人死後會擴大並不奇怪,因為它們是炎症細胞,任務是在缺氧或中風等腦損傷後進行清理。”Jeffrey Loeb說,重要的是這項發現的意義——大多數利用死亡人腦組織進行的針對自閉症、精神分裂症和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的研究,都沒有考慮大腦死後的基因表達或細胞活動。

愛是生物學的事實嗎? 2021-03-29 新浪科技

  海倫•費舍爾(Helen Fisher)是來自金賽研究所(Kinsey Institute)的生物人類學家,她通過研究人類交配行為來揭開愛情、親密關係與欲望的奧秘。她對一百多個人進行了腦部功能磁共振(fMRI)掃描,還有超過1.5千萬人參與了她的性格調查。
  愛情是一個基本的大腦系統,就和恐懼、憤怒或厭惡一樣。為了交配繁衍,我們人類演變出了三種不同的大腦系統:性欲、愛情和依戀。
  愛情會伴隨著很多不同的情感。但腦部掃描器顯示,每個熱戀中的人大腦底部的腹側被蓋區(VTA)都有著相似的活動。這塊腦區會分泌出多巴胺,它會給予你能量、專注力、動力和極度的渴望。
  腹側被蓋區就在下丘腦和垂體的旁邊,這些區域是協調乾渴感和饑餓感的主要腦區。乾渴感和饑餓感讓你活到了今天。愛情驅使你墜入愛河、形成親密關係,然後將你的DNA傳給下一代。愛情是一種生存機制。
  Helen Fisher:為了找到與生物系統有關的人格特徵,我花了兩年時間,翻閱了近幾十年的醫學和學術文獻。從濫用的藥物、到治療疾病的藥物,或是人們用於變性的藥物,這些藥物的效果我全都研究過。比如說,如果你做了雌激素替代治療,你的語言能力就會增強。
  我找到了四個與腦化學信號(多巴胺、血清素、睾酮和雌激素)關聯的系統,每個系統都對應著一組人格特徵。
  我們發現,與腹側被蓋區(產生多巴胺的區域)有關的腦區、以及與依戀相關的腦區都有活動。與伴侶相處幾十年後,這些人身上確實還有愛情的生物學跡象。
2021-03-30 08:33:45
阿楨
將宇宙當作神經網路能解決量子引力問題嗎? 2021-04-09 新浪科技

  近期,一篇名為《神經網路的世界》的論文指出,我們周圍觀察到的量子、經典效應和引力效應可能不是基本的,而是宇宙神經網路學習的突發行為,如果是正確的,那麼它可以告訴我們一些關於自然如何運行的非常深刻的原理。
  該觀點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嘗試來協調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量子引力問題”,換句話講,神經網路可能是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統一過程中缺失的環節,在最小尺度上,宇宙神經網路處於平衡狀態,這在量子力學中可以很好地描述,但在最大的尺度上,神經網路仍然距離平衡狀態很遠,廣義相對論可以更好地描述平衡狀態。
  利用人工神經網路進行機器學習的想法最初源自生物學,但是,如果宇宙是一個神經網路,那麼我們可能使用機器學習展開研究探索,例如:生物進化分析,生物學家正在研究類似的理論,目前看來頗有希望。
  我們可以將宇宙視為一個神經網路學習系統,這僅僅是漫長而激動人心的探索旅程的開始。

人是微生物的寄生獸嗎? 2021-04-09 新浪科技

  你的身體裡有多少微生物?多到嚇人。
  即使不把病毒計算在內,這些微生物也有大約一百萬億,是人體自身細胞總數的1.3至3倍。人類只有兩萬個基因,人體中含有約兩百萬個微生物基因。
  人和體內微生物之間是長期共生關係。
……….
2021-04-10 07:31:50
阿楨
寄生蟲如何促進大腦進化? 2021-06-29 新浪科技

男子生吃螃蟹險丟命:感染多種寄生蟲引發腦出血和多器官衰竭
  寄生蟲作為一種令人頭疼的真核生物已經存在了數百萬年,科學家認為它們很可能會影響宿主的進化。近期,在一篇發表於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的研究中,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教授Giudice討論了4種宿主演化出的、應對操縱腦部的寄生蟲的策略。
  許多寄生蟲為了提高自身的繁殖率和傳播率,會操縱宿主的行為。因此,人腦在進化過程中會產生一些保護性的對抗措施,幫助大腦塑造出驚人的、極其複雜的中樞神經系統。Giudice認為宿主演化出的對抗寄生蟲操縱的方法主要有4種:限制寄生蟲入腦、增加神經操縱的難度、增加信號傳播的複雜性、提高大腦自身的韌性。
2021-06-30 12:13:30
阿楨
"鬼壓床"究竟是怎麼回事?真是鬼幹的?科學的解釋來了… 2021-07-17 新浪科技

  鬼壓床,其實是由一種生理和心理上的狀況造成,醫學上稱為“睡眠癱瘓症”,屬於一種睡眠障礙。
  人體在睡熟的時候,大腦處於休息的狀態,我們的四肢也在休息,雖然大腦的意識清醒了,但是四肢還沒有收到指令,身體的肌肉張力降到了最低,這個時候就會有動彈不了的情況出現,通常過一段時間就能夠恢復正常了。
  易出現“鬼壓床”症狀的人
  ①睡覺時,喜歡把兩隻手放在胸口的人;或是睡覺時蓋的被子過厚,影響了正常呼吸,極易產生鬼壓床的感覺。
  ②睡覺時枕頭太高、姿勢不對,都會導致頸部血液不流暢。
  ③有晝夜顛倒的壞習慣,易使生物鐘紊亂,白天睡覺時出現鬼壓床。
  ④工作和生活壓力大,過度勞累、焦慮或者睡覺前過度用腦的話,導致失眠多夢,甚至引起鬼壓床。
  緊急處理方式
  ①快速轉動眼球,讓眼球做圓周運動或者上下運動。
  ②將舌頭向外伸,或者伸舌頭的同時儘量喊出聲音,耳朵能聽見自己製造的聲音就可以了。
  ③集中精力,想辦法蹬腳,或者扭動腳趾。
  除了“鬼壓床”,睡覺時突然抖動,是缺鈣還是疾病?
   “臨睡肌抽躍症”或“入睡抽動”,屬於一種正常的無意識的肌肉顫搐,並不是身體缺鈣了。
  疲勞、情緒壓力、睡眠不足、劇烈運動以及咖啡因和尼古丁等興奮劑……都會引起肌肉、神經興奮亢進,使人經常出現臨睡肌抽躍症。如果人患有腦部疾病,比如腫瘤、腦中風後遺症、腦退化性疾病等,也可能出現身突然抖動。
  夢游時,到底能不能叫醒?
  這種睡眠障礙通常發生在“深度睡眠”時期,也就是說夢游者其實仍處於沉睡狀態,但手腳自由,能夠下床、行走、排尿等,醒來後很有可能不會記住任何關於夢遊的事情。
  民間都說叫醒夢遊的人,會導致其發瘋,變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2021-07-18 08:23:43
阿楨
量子物理可以解釋人類的意識嗎? 2021-07-21 新浪科技

  科學中最重要的一個未決問題是,我們的意識是如何建立的。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早在因預測黑洞而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前,物理學羅傑•彭羅斯曾與麻醉學家斯圖爾特•哈默羅夫合作,
宣稱大腦的神經元系統構成了一個複雜的網路,這個複雜網路產生的意識應該遵循量子力學的規則。但遭懷疑。量子力學通常僅適用於非常低的溫度。例如,當前的量子電腦需要零下272℃運行。溫度再高一點的話,就該經典力學上場了,我們的身體——包括我們的大腦——應該受經典力學的支配。
  最近,荷蘭烏德勒支大學的研究人員和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教授領導的團隊展開合作,著手測試了支持量子意識理論的一些原則。
  在最近涉及掃描隧道顯微鏡(STM)的研究中,荷蘭研究人員將電子排列成分形圖案,創造出一個量子分形。
  接著,在測量描述電子量子狀態的波函數時,他們發現這些電子也活動於由他們製作的物理模式決定的分形維數上。
  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發現,只是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還不能探測到量子粒子的運動軌跡。所以,在和上海交通大學的最新合作研究中,又進一步使用最先進的光子學實驗,以前所未有的細節展示分形內發生的量子運動。
  實驗的觀察結果表明,量子分形的行為實際上不同於經典分形的行為。
  這項研究可能對整個科學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有一天,我們可以對人腦做量子測量,我們就可以將大腦的量子測量結果與上述研究結果進行比較,從而確定意識是經典現象還是量子現象。
2021-07-22 07:38:11
阿楨
吃下“年輕”的糞便後,它們的大腦也變年輕了? 2021-08-19 環球科學

  近日發表在《自然•衰老》的愛爾蘭科克大學APC微生物組研究所通過糞菌移植的方式將年輕小鼠的腸道菌群移植給老年小鼠,發現老年小鼠的部分大腦和免疫系統功能得到了恢復。
  腸腦軸(gut-brain axis)指的是腸道與大腦間的雙向生化信號通路,包括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內分泌和神經免疫系統中的多種複雜相互作用。而腸道菌群的代謝物中包括一些神經活性分子,例如色氨酸前體和代謝物、血清素、γ-氨基丁酸和兒茶酚胺等,這些代謝產物可以與腸道自主神經突觸發生作用,從而最終影響到大腦狀態。

我們真的只利用了10%的大腦嗎? 2021-08-25 新浪科技

  這個傳言在流行文化中露臉實在太多,很難進行追根溯源。但最初也來自對科研結果的誤讀。
  19世紀9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在對“神童”的研究提出,“在我們的心智與身體資源中,我們其實只利用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還有一種說法是,源自神經外科醫生懷爾德•潘菲爾德在大腦中發現了一些“沉默”的腦區,對這些部位進行電刺激並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影響。有些人便認為有些部位“用不上”,這種理解是錯誤的,對刺激沒有反應並不意味著這塊腦區沒有功能。事實上我們幾乎會使用大腦的每個部分,而且大腦是一直保持活躍狀態的。

大腦的百分之十神話--維基百科

神經學家巴里•巴耶爾斯坦列舉了7條推翻這個謠言的證據:
1.如果百分之九十的大腦一般是沒被使用的,那麼對沒被使用的大腦區域造成的損傷應該不會影響大腦運作。然而大腦幾乎沒有可以被損傷同時又不會失去功能的區域。即使是對很小一部分大腦進行很微小的損傷,都會對大腦引起巨大的影響。
2.對大腦的科學掃描顯示無論一個人在幹什麼,大腦幾乎總是活躍的。
3.大腦只占了人體總重量的2%,卻要消耗高達20%的身體能量。如果90%的大腦是不需要的,那麼進化過程中,自然選擇會去除消耗大量能量而90%卻沒用的低效的大腦。
4.大腦成像證明了就算是在睡覺,大腦也展示了一些程度的活躍度。
5.大腦擁有不同的區域來進行不同的信息處理,沒有找到過一塊沒有任何功能的大腦區域。
6.微結構分析:如果有90%的腦細胞是沒用的,細胞電位記錄技術會發現的。
7.神經系統疾病: 90%的腦細胞沒有使用過的話,大腦會出現大面積衰退。
2021-08-26 09:32:59
阿楨
腸道微生物新發現:自閉症恐與腸道發炎有關 2021/12/14 中時

近期哈佛與麻省理工聯合研究,自閉症者多同時患有腸道發炎,這與母親在懷孕過程中感染發炎影響胎兒腦部發育、以及胎兒的免疫功能有關,相關成果發佈於《Immunity》。

熱量控制會改變腸道菌相 助減重關鍵菌種指向它 2021/12/13 中時

近期關於人體腸道廣大微生物群的研究皆指出,微生物在調節人類健康方面扮演要角,以至於有些人將腸道稱之為「第二個腦」。維持微生物健康平衡對代謝、心理健康、對疾病的免疫反應,與藥物反應都非常重要。
加州大學與柏林醫學院,結果發現低卡飲食組的腸道菌總量降低,因為低卡飲食造成分解肝醣的細菌增加,而利用植物多醣的細菌減少。
  相關新聞
研究顯示戒煙後體重增加或與腸道菌群有關
他們被HIV拖向深淵,可能只是因為腸道裡的細菌
2021-12-14 08:53:28
阿楨
真的存在“男性大腦”和“女性大腦”之分嗎? 2022-01-24 新浪科技

  胚胎要想發育成男性,就需要男性Y染色體中的一小段DNA片段、又稱SRY基因。該基因會抑制女性生殖器官的發育,同時促進男性生殖器官的形成。
  男性的杏仁核大一些,調節對女性費洛蒙的反應等行為。女性“藍斑核”體積更大,調節壓力相關行為及性喚起。這為何男性更容易做出產生致命後果的冒險行為;女性為何更容易產生與壓力及焦慮相關的障礙症。男性進化出更強的攻擊性,可以增加獲得配偶的幾率。
  男性大腦的體積一般比女性大10%,並且更重一些。男女的認知能力有所不同。例如,情緒處理能力、空間想像能力、以及攻擊策略。然而,這些差異往往被錯誤地解讀為“一種性別優於另一種性別”,進一步加深已有的性別偏見。
  1 不同性別的空間認知能力,男性的空間認知能力更強,並經常以此支援“男性更擅長開車”的論斷。
  2 性別與數學能力
  3 性別與情緒,男性的情緒敏感度不如女性。
  回應
男女行為模式和腦生理結構、功能的差別,是幾十萬年乃至上百萬年為適應生存環境而進化的結果。

華盛頓大學推出“包容性語言指南”,“man”被列入歧視詞彙…2022-01-24

美國華盛頓大學近日發佈了一份“包容性語言指南”, “祖父(grandfather)”“家政(housekeeping)”“少數民族(minority)”“人(man)”等眾多詞彙被列為“問題詞彙(Problem Words)”,因為它們有“性別歧視”“年齡歧視”和“恐同”等意涵。
  回應
國內也有人在喊應該把公眾號改名母眾號
那我可就不服了,憑啥只有航母沒有航公呢?
2022-01-25 09:28:16
阿楨
人類在接下來1萬年間會發生哪些變化? 2022-03-31 新浪科技

  一些科學家認為,文明的崛起意味著自然選擇的終結。
  但進化(楨:演化!)並沒有停下腳步,只不過驅動力不再是“適者生存”,而是“適者生育”,因此“性選擇”比“自然選擇”更重要。城市為疾病提供了易於傳播的環境,我們的大腦體積也變小了。
  人類的壽命會越來越長,進化出抗衰老或抗癌基因就毫無意義了。
  過去200萬年來,隨著我們對蠻力的依賴減少、對工具和武器的依賴增加,骨骼的質地變得越來越輕。現代工作則更多是腦力勞動、而非體力勞動。
  早期以植物為食長有巨大的臼齒和下頜骨,用於磨碎富含纖維的植物。但食肉烹飪之後,下顎和牙齒都開始縮小,智齒未來也可能會消失。
  過去600萬年來,在工具使用、複雜社會體系和語言的驅動下,大腦體積三倍自然選擇的大腦。1萬至2萬年前達到了最大值,之後,大腦就一直在縮小。也許是因為,農耕文明,身體攝取的脂肪和蛋白質大大減少,大腦的耗能相當驚人,可占全身的20%。也許狩獵採集比農耕更費腦力一些。也可能是因為,大型社會中有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所以耗費的腦力更少。
  大腦體積其實並不能決定一切。大象和逆戟鯨的大腦都比人類大,愛因斯坦的大腦則小於人均,尼安德特人倒是與我們差不多,但主要用在了視覺和身體控制上,語言和工具並不多。被人類馴化之後,羊的大腦品質減少了24%,牛減少了26%,狗減少了30%。
  以狩獵採集社會,人類需要富有攻擊性,如今,我們要買肉就去菜市場,有糾紛就去警察局或法院。但越來越多的人正飽受孤獨、焦慮和抑鬱等心理問題的困擾。在這些精神問題從人類基因庫中剔除的同時,我們或許也會失去這些極富才華和創造力的領導者、作家、藝術家和音樂家。
  回應
在病毒面前越來越脆弱

為什麼我們會有不同的血型? 2022-03-30 新浪科技

  所以有不同血型,原因在於瘧疾,O型比其他血型低66%。不同血型可能存在著疾病聯繫,例如,O型更容易患霍亂、鼠疫、結核病和腮腺炎,AB型更容易感染天花、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儘管Rh陰性會導致新生兒溶血症,在過去的進化中存在過某種優勢,使這種基因突變能夠保存下來,但現在優勢消失了。
2022-04-01 10:15:06
jsoujsou
大腦可能是一台量子電腦 最新研究或揭開人類意識之謎 2024/09/08 中時

據《科創板日報》報導,在人類探索自身奧秘的征途中,大腦意識的物理基礎是什麼,一直是科學家們探索的終極謎題之一。在物理學中,有2種主要的理論來描述自然界的現象:古典物理和量子物理。大多數研究人員傾向於用古典力物理來解釋大腦活動,而來自美國威爾斯利學院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意識可能植根於量子物理過程。
報導說,邁克.維斯特教授及其團隊通過實驗發現,一種與大腦神經元內被稱為「微管」的蛋白質聚合物結合的藥物,可以延長被麻醉大鼠無意識狀態的時間。這一發現不僅支援了麻醉劑作用於微管的觀點,更為量子意識理論提供了潛在依據。
在古典物理學中,意識被視為神經元活動的產物,是大量神經元通過電信號和化學信號相互作用的結果。然而,量子意識理論正在挑戰這一傳統觀念,提出了意識本質上是量子態的。大腦內的微管的量子振動能夠以一種超越古典力學的方式,整合並處理資訊,從而產生意識體驗。微管則是神經元內潛在的量子資訊處理單元,被視作「量子處理器」。
維斯特的研究正是基於這一理論假設,通過觀察麻醉對大腦的影響,來探究意識的物理基礎。他們發現,當給大鼠注射一種能與微管結合的藥物後,大鼠在麻醉氣體作用下昏迷的時間明顯延長。這一結果支持了麻醉劑作用於微管引起失去意識的觀點,從而間接證明了微管在意識產生中的關鍵作用。
這項研究對傳統理論構成了挑戰。如果麻醉確實通過作用於微管來影響意識狀態,那麼這很難用古典物理學中的電化學反應來解釋。
維斯特表示,「當人們接受意識是一種量子現象時,我們對自身的理解將進入一個新時代。量子意識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世界觀,是我們能夠以一種更自然、更全面的方式與宇宙相連。」
  相關新聞
中國第3代超導量子電腦入駐超算網路 向全球提供算力服務
2024-09-09 02:36:1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