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1-03 06:59:29| 人氣1,116| 回應18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佛教一本能通?》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手癢了呵?很久沒改人家書名了,《佛教一本通》(橡樹林,2006)只是中譯本的噱頭。

英文原書名更扯,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Understanding Buddhism(理解佛教的傻瓜完全指南),又不是傻瓜相機的說明書,取這種沒大腦的書名。

別那麼嚴肅,那只是出版社系列叢書的通名,美籍作者賈許說:「有些人或許會認為此為大不敬的做法而加以譏笑…不過,如果你跟我一樣已是此系列叢書的書迷,就會此系列書是非常有組織的…單靠一本書就能開悟,這個要求是過分了點,不過我想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思考事情。」(p.15)

自謙了!《佛教一本通》可是本外表又大又厚、內容佛教百科的入門書,連專研阿含的楊郁文也推薦:「在生活過程中追求吸取成就完善人格的營養素,只此一本可通達。」(p.4)

那當然!賈許的佛教觀在解釋上座部的佛(脫神人文化的佛陀)法(四聖諦、八正道、空性)僧(禪觀)等方面與楊氏相通。

難怪賈許會說:「『小』(乘)帶有鄙夷、貶損的意味是無庸置疑的…我們應稱其為『上座部』(長老比丘的教誨)…大乘指控小乘只對阿羅漢果有興趣,這就不合時宜了,因後者已有一千多年來造就出任何一個阿羅漢了。」(p.46)

那小乘指控大乘非佛說呢?還有大乘也從未造就出任何一個像佛陀一樣的實際真人佛!

哎啊!別吵這種無解的教爭好不好?賈許不是說:「(佛陀的)故事中混合了傳記史實、傳說、甚至神話…我們在此將以人文主義者的觀點為基礎。」(p.25)

那只!賈許在第四章<殊途同歸──宗教聯合國>還想融通佛教與其它宗教,來個「合而為一」。

想「萬教合一」?那書名可改《宗教一本通》了!

只怕連教內都擺不平,比如現代佛教學者最常拿來反形上學的佛陀「無記」(p.38)「緣起性」(p.152)和中觀「空性」(p.159),加了個究竟義的「性」字,就具有「空」所要批判的「欠缺任何獨立、恆久、實體的存在」(p.160)

太玄了!看攏嘸。

要白話點是嗎?那就是「前門拒賊,後門迎盜」「換湯不換藥」「新瓶裝舊酒」……

愈比喩愈不堪不明,但賈許說禪宗的「坐禪有個更確切的定義是『只管打坐』」(p.231)就很明白的誤解了正港禪宗──南宗禪,「坐禪」是北禪和唐之後禪宗(尤其日本禪)的乾枯化。

不然要怎樣?上根人才能修的正港禪宗,滿街參的話,很難不成為「狂禪」「野狐禪」「口頭禪」。

就像佛陀本懷出世間的佛教人間化,很難不世俗化庸俗化。

佛教>維基百科(楨:佛教一文通?
 
 
佛教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被稱為佛陀)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建立,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1]
「佛」,全稱「佛陀」,意思是覺悟者。[2]佛教重視人類心靈的進步和覺悟,人們的一切煩惱(苦)都是有因有緣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生死輪迴。惟有斷滅貪、嗔、痴的聖人(佛陀、辟支佛、和阿羅漢)才能脫離生死輪迴,達到涅槃(清涼寂靜之意,即無有煩惱),釋迦牟尼就在35歲時成佛,並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的目的即在於從佛陀的教育(正法)裏,看透苦迫和“自我”的真相(緣起法),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成佛,或者成阿羅漢。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二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因此又可分為三大傳承(詳細的分類請參考佛教宗派。)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又被稱為小乘佛教),北傳佛教大致上包括大乘佛教(主要是漢傳佛教),以及秘密大乘佛教或金剛乘佛教(主要是藏傳佛教)。各傳乘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基本上沒有大分別,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分別,以菩薩行理論的分別為最顯著。
佛教目前主要流行於東亞、東南亞及南亞等地區,在歐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
 
目录
 
1 歷史背景
1.1 傳統的社會階級制度
1.2 非婆羅門思想
2 佛教歷史
3 基本教義
3.1 六道輪迴
3.2 四諦
3.3 十二因缘
3.4 佛教理論的發展
3.4.1 部派佛教
3.4.2 大乘佛教
3.4.3 密宗佛教
3.4.4 禪宗思想
3.4.5 淨土信仰
4 佛教徒
4.1 佛弟子遵守的戒律
5 佛教的影響
6 佛教典籍
7 佛教宗派
7.1 漢傳佛教的八宗
7.2 藏傳佛教的教派
8 争议
9 參見
10 注釋
11 參考文獻
12 延伸閱讀
12.1 中文書籍
12.2 外文書籍
13 外部連結
 
傳統的社會階級制度

印度教信奉神靈主宰一切,認為通過對這些神靈進行祈禱,就可以獲得現世的種種好處,於是漸漸出現各種祭祀,以及對各種神靈的贊詠,進而成為四種《吠陀》。
根據玄奘法師的名著《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其婆羅門,學四吠陀論。一曰壽,謂養生繕性;二曰祠,謂享祭祈禱;三曰平,謂禮儀占卜,兵法軍陣;四曰術,謂技能伎數,禁咒醫方。”
因為種族等級、社會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長期巨大差異,古印度社會漸漸分化成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羅等四種非常不平等的階級,其中婆羅門主要從事祭祀,剎帝利世襲軍政,吠舍經營工商手工业等,首陀羅則為貧窮的自由民,从事更为低贱的职业。除此之外還有在四种姓外的 “賤民”阶层,地位更低,被稱為“不可觸者”。[3][4]唐朝留學印度的義淨法師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這樣記載:“五天之地,皆以婆羅門為貴勝,凡有坐席,並不與餘三姓同行。”(印度古來譯作天竺,有東、南、西、北、中之分,稱為“五天”。)依据《吠陀》圣典,“原人”(参见《梨俱吠陀》中的《原人歌》)在創造人時,婆羅門是從口生,剎帝利從肩生,吠舍從腹生,首陀羅則從足生。時至今日,雖然經過了聖雄甘地等人的改革,种姓制度仍在印度社会有很大影响。

非婆羅門思想

在公元前六世紀到五世紀,出現了各種非婆羅門思想,主要有以下六個流派:
阿耆多派:他們認為人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成,否認靈魂,反對祭祀,具有唯物論的思想,以追求現世快樂為目的;
散惹夷派:主張對一切問題不作決定說,認為哲學辯論,得不到最後的解答和知識,是一種主觀主義學派;
末伽梨派:主張沒有業報,一切修行都徒勞,只要經過很多世,大家都會解脫,屬於定命論者;
不蘭迦葉派:也是否認善惡報應,否認社會道德,主張縱慾;
波浮陀派:認為人由地、水、火、風、樂、苦、命等七大元素組成,元素分離便是死亡,爾元素永存,具有唯物思想;
尼乾子派:主張通過苦行,來加速受業報,從而更快地解脫。嚴禁祭祀,嚴格地不殺生,有的甚至衣服都不穿,被戲稱為裸行外道,後來發展成為耆那教,在現在的印度,仍有一定的影響。
 
佛教歷史

佛教由古印度的悉達多·喬達摩(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或佛陀)35歲時創立,由於釋迦牟尼的生卒年代說法有兩種(參見釋迦牟尼條目),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是在西元前523年5月月圓之日,另一種認為是在前589年或前588 年。當時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在其後的幾十年中云遊四方,度化了許多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大。
释迦牟尼死(入灭)后,弟子们整理出他的言行说教,通过几次结集,成为经、律、论“三藏”。五個比丘接受了佛陀的教訓之後,成為第一批僧侶或和尚。佛教的“三寶”就此完成,那便是:佛、法、僧。據稱這三寶乃是助人覺悟之途。準備妥當之後,佛陀喬答摩於是走遍恆河谷各地向人傳道。社會各階層和各種身分的人都來聽他講道而成為他的弟子。到他在80歲的高齡逝世時,他已聲名大噪、備受尊敬。據報他最後吩咐弟子的話是:“萬物皆承無常,精進自求正覺。”
公元前第三世紀,在佛陀死後大約200年,佛教最大的擁護者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出現了,當時印度的大部分地方均受他統治。征戰所造成的屠殺和動亂使他深感憂傷,於是皈依佛教,並予以國家的支持。他設立佛教碑碣,舉行結集,勸諭人民按照佛教的訓誨而生活。阿育王也派遣佛教傳教師到印度各地和斯里蘭卡、叙利亞、埃及和希臘等地宣教。主要由於阿育王的大力支持,佛教得以從印度的一個教派一躍而成為世界宗教。可以理解的是,有些人把阿育王視為佛教的第二位創立者。隨著形勢的發展,佛教修正並發展了釋迦牟尼的學說,分化為18個部(有的說是20個部)。1世纪時產生了大乘佛教。
從孔雀王朝開始,佛教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傳播。南傳佛教(又稱小乘佛教)經由斯里蘭卡傳播到東南亞一帶,主要影響泰國、緬甸、老撾、柬埔寨等印度支那半岛和印尼等地。北傳佛教(又稱大乘佛教)又分為兩個支派,一個經喀什米爾到達新疆,早在公元1世纪的东漢時佛教就傳入中國,形成漢傳佛教,後又傳入朝鮮、日本;另外一支則主要引進到印度北鄰的西藏。它在西藏與當地的宗教混合,成為喇嘛教;這個教派對人民的宗教和政治生活均操有極大的影響。稱為藏傳佛教,後來又傳入蒙古和中国东北等地區。到公元第六或第七世紀,佛教在東南亞和遠東各地已奠定了根基。
佛教的影響力雖然廣傳至其他地方,但在印度本土卻逐漸衰微。由於熱衷於研究哲學和玄學,僧侶開始與俗家信徒日漸疏遠。此外,失去皇室的支持以及採納印度教的主張和習俗均加速了佛教在印度的衰落。甚至佛教聖地,例如喬答摩出生地的蘭毗尼以及他“覺悟”之處的菩提伽耶,也淪為廢墟。到第13世紀,佛教在它的發源地印度已差不多消失蹤影了。
在二十世紀,佛教的面目經歷另一次改變。由於中國、蒙古、西藏和東南亞各國的政治變動,佛教受到嚴重的打擊。數以千計的寺院和廟宇被摧毁,數十萬僧尼被驅逐、監禁、甚至殺害。不過,佛教的影響力仍然深種在這些地方人民的思想和習俗之中。
在歐洲和北美,向個人內心尋求“真理”的佛教主張在一些人中引起廣泛的共鳴,而冥想則可以幫助人逃避喧囂的西方生活。在活的佛教一書的序言中,流亡在外的西藏達賴喇嘛丹增嘉措寫道:“佛教在今天也許可以盡一份力提醒西方人士留意他們生活上的屬靈層面。”[5]

基本教義
六道輪迴

佛教認為一切未解脱的有情眾生都在天道、人道、阿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這六道裡生死流轉,無有止境。同时,在六道之外,已经解脱的众生在四圣界,这里的众生已经不再有生死流转、处于不生不灭的状态。而处于六道的众生、通过修行,可以进入到四圣界(如西方极乐世界)、摆脱生死轮回之苦。

四諦

根据佛教,佛陀一生所教的内容主要就是知苦与灭苦。四諦學說是佛教教義的核心。
苦諦:佛教認為人生在世,谁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等諸多苦難。這些苦難不會因為人的死亡而結束,因為人死之後並不是徹底的消失,仍然會在六道中輪迴不息,不論在天堂、地獄還是人間,苦總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6]佛教還認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沒有永恆,這叫做無常。對眾生來說,這種永無止歇的變化本身就是一種苦。
集諦:集諦是講苦產生的原因。[7]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有情眾生之所以會受苦,皆是由於在無盡的輪迴過程中,在貪、嗔、痴這三毒的驅使下做下很多的業,這些業積累起來成為未來的苦因。
滅諦:佛教認為只要是在六道中輪迴,就無法避免會受苦。有情眾生要想從苦中真正的、徹底的解脫出來,只有脫離輪迴這一個辦法。[8]
道諦:為了脫離輪迴,必須進行修行。佛陀給出的方法主要為戒、定、慧三學。經過從四念處到八正道,一共三十七道品的次第修習,便可以達到涅槃,永遠從輪迴中解脫出來,证得阿罗汉。[8]
 
十二因缘

佛教認為,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影響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
覺悟到十二因緣而得到解脫的修行者被稱為辟支佛。

佛教理論的發展

以上所講的四聖諦是佛陀在世時對弟子們宣講的教義,這些教義後來被稱為原始佛教。释迦牟尼灭度之后,佛教的发展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以及密宗佛教几个主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佛教理论也相应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部派佛教

在北传佛教中,由于主流为大乘佛教,故一般将与大乘佛教兴起之前的佛教理论称为小乘佛教理论,以示贬义。一般,小乘佛教指根本分裂之后所产生的部派佛教教团,亦包括大乘兴起后仍然活跃的诸部派。
部派佛教传统上说18个部派,但真实存在的数字应当在其以上。这些部派对于佛教理论进行了各种探索,并可能孕育了早期的大乘佛教。现在对于部派佛教各部派的理论尚不能进行完善的研究,但根据《异部宗轮论》和《大毘婆沙论》等文献,大致可以看到一些各部派重要的论点。由这些论述可见,部派佛教面貌是非常不同的,例如关于“法空”的问题,既有认为三世法实有的说一切有部,也有说一切皆空的方广部。
部派佛教的留存主要为南传巴利文文献以及汉译说一切有部的论书(其他部派的论书在汉译文献中也有保存,但数量远不及有部的资料)。

大乘佛教

在佛教建立大約五百年後,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對佛教理論有較大的發展。
如果說原始佛教的核心是一個「苦」字,那麼大乘佛教的核心就是一個「空」字。大乘佛教認為這個世界,不論是有情眾生還是物質元素,乃至時間空間,都是人們所感知的假象,並非真實存在。因此要想解脫苦,並不一定非要按照佛陀所說的那樣從六道中徹底脫離,因為所謂「六道」,甚至「苦」本身,在大乘佛教看來都是人們所感知的假象而已。而且即使從六道輪迴中脫離出來,成為阿羅漢,按照大乘佛教的標準來看只能算是暫時的脫離痛苦,根本不是真正的解脫。而真正徹底的解脫,只有成佛才能達到。眾生都應該成佛,眾生也都能夠成佛(或除一阐提外,众生都能成佛)。眾生在成佛之前要經歷三大阿僧祗劫的時間進行艱苦的修行。大乘佛教的修行方法主要是六種,稱為六度(或六波羅蜜):布施,持戒, 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這種以成佛為終極目標進行修行的佛弟子稱為菩薩。

密宗佛教

大約在公元6、7世紀,大乘佛教在印度逐漸衰落,密教開始興起。密教(或密乘,金剛乘)是大乘佛教吸收了印度原始的婆羅門教的一些思想理論和修行方法後產生的。密教認為原來的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都是佛陀的方便說法,而不是佛的真實義諦。
密乘的修行方法主要有「持咒」、「灌頂」加持等。

禪宗思想

在南北朝時期,印度僧人菩提達摩來到中國創立了禪宗,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禪宗法門。禪宗認為解脫不在身外,也無須借助經典的指導。解脫之道就在人的內心,只要能夠放下執著,放下自我,便是解脫。
根据禅宗传说,菩提達摩为东土(中国)的禅宗初祖,其后師徒次第相傳,直到傳到五祖弘忍时,禅宗发生分裂,神秀、惠能各号六祖,这两个传承分别被称为北宗和南宗。经历了一系列的辩论交锋最终以惠能之徒神会在滑台大会中辩论胜利为标志性事件,以惠能为六祖的南宗后来居上成为了禅宗的主流,并发展到五家七宗的规模,蔚为大观。
自唐以降,禪宗在中國的發展非常興旺,禪宗思想本身也經歷了很大的發展,並對中國的文學、藝術、思想文化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并传入日本、朝鲜等国。

淨土信仰

广义的净土信仰主要包括西方净土信仰,弥勒净土信仰,阿閦佛国信仰,东方琉璃光世界信仰等等,其共同点在于希望通过诸佛/菩萨的愿力,从这个世界(浊土)死后可以进入诸佛/菩萨所在的净土。因此,净土信仰是佛教中特殊提倡他力的信仰形态。在诸多净土的信仰中,以西方净土信仰在中国最为兴盛,并发展为中国佛教八宗之一的净土宗。 淨土宗因提倡淨土法門而得名。淨土法門主要是對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的信仰,其初祖被认为为东晋慧远或昙鸾,并经道绰、善导等人发挥,进行理论上的论述,而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
净土思想源头虽在印度,而其成为宗派是在中国。其主要内容为依靠阿弥陀佛在修行时所发的四十八个大愿,通过“念佛”而往生西方净土,成为阿弥陀佛的眷属。关于念佛,包括“观想念佛”(念佛三昧)和“口称念佛”(即诵阿弥陀佛名号)二中,学界一般认为观想念佛为早期净土宗的修行方式,而口称念佛则流行于道绰之后。
净土宗对日本有重大的影响,不仅传入并影响了日莲宗等宗派的形成,并衍生出了称为净土真宗的重要宗派。

佛教徒

一般來說,皈依佛教的人被其他宗教的信徒稱為佛教徒,然而這是一個誤解,因為在事實上“佛教徒”自稱為“佛弟子”,這是因為“佛弟子 ”與佛陀的關係不是人與神的關系,而是師傅和徒弟的關系,而其他宗教的信徒常常無法理解這一點。而且沒有“皈依佛教”的說法,事實上是“皈依三寶”。佛弟子基本上可分為出家眾和在家眾兩大類,依性別在家眾可分為優婆塞、優婆夷等二眾。出家眾再細分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稱五眾,與在家二眾合稱七眾,也就是七眾佛子。
 
佛弟子遵守的戒律

在家众的居士和居士女在皈依後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遵守五戒,分別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殺生不是為了培養慈悲心、妄語之中,尚包括兩舌、惡口、綺語。偷盜和邪淫也是世間法禁止的罪行、不飲酒不是為了避免酒精亂性而破壞團體生活的秩序,而是因為酒精麻醉的作用影響智慧的獲得。佛弟子不遵守五戒不影響成為佛弟子。在家眾可以持的戒律除三皈五戒之外,還有八戒和菩薩戒,此外,在八关斋戒过程中也可以临时(一天一夜)受出家众的具足戒。作为受戒了的在家众,有必要经常复诵和学习戒律。
作为出家众的比丘、比丘尼须受具足戒,沙弥、沙弥尼须受沙弥戒,式叉摩那则受六戒。总的来说,出家众的戒律要比在家众详细得多,其中,比丘的具足戒共250戒,比丘尼则有348戒。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因为是向正式的比丘和比丘尼过渡的阶段,故戒律方面轻得多。按照佛制,比丘和比丘尼当在每月的月初和月中举行布萨,学习戒律,若有犯戒律需要忏悔者则当众忏悔。

佛教的影響

佛教在亞洲國家的影響最深,佛教思想已經融入信仰佛教國家的人民的生活中。但是在印度,佛教的影響力卻日趨衰落,佛教徒只佔印度人口的0.71%[1],分佈也很零散。
佛教對盛行的國家和地區都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包括文化、藝術等許多領域。 梁啟超认为「佛教是建設在極嚴密極忠實的認識論之上,用巧妙的分析法解剖宇宙及人生成立之要素及其活動方式,更進而評判其價值,因以求得最大之自由解放而達人生最高之目的者也。」[9]
美國大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2006年9月14日指出佛教在美國近年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已有信徒150萬左右,是美國第4大宗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是後來改信佛教的。並指出「佛教最吸引西方人的地方之一在於,人們認為像達賴和一行這樣的傑出佛教大師們在向社會貢獻智慧,而不是在要求別人信奉什麼。」

佛教典籍

狹義的佛教典籍包括經、律、論三藏,經是佛說的經典,又稱為經藏,音譯為修多羅,指的是一串香花;律藏音譯為楗度、戒律為毘尼,故也可稱律藏為毘尼藏;論藏音譯為阿毘達磨。廣義的佛教典籍包含了注疏、佛教史傳、佛教目錄、佛教著作等多方面內容,中國將這樣的佛教廣義佛教經典的匯總成為“大藏經”,或一切經。相對應的,藏傳佛教將經典劃分為甘珠爾、丹朱爾兩部,南傳佛教則使用三藏的名稱。由於在稱呼上各地不同,所指也有微妙差別,所以在翻譯上中國習慣使用《大藏經》翻譯其他系統佛教的經典,如稱呼南傳佛教經典為《巴利大藏經》等,而歐美學界經常使用三藏的稱呼(也有采用日文“大藏經”的音譯稱呼者,但相對較少)。需要說明的是,在佛典中明確說明佛陀授權弟子使用方言傳授佛法和記誦經典,因此各地集結的藏經應該是具有同等地位的典籍集合,并無先天的高下之分。

佛教宗派
漢傳佛教的八宗

三論宗
天台宗
賢首宗(華嚴宗)
禪宗
密宗(金剛乘)
淨土宗
律宗
法相宗(唯識宗)
 
藏傳佛教的教派
 
西藏色拉寺中喇嘛正在辯經格魯派(黃教)
寧瑪派(紅教)
噶舉派(白教)
薩迦派(花教)
覺囊派
噶當派
希解派
覺宇派
廓扎派
夏魯派
 
争议

有人认为:“佛教”中的“佛”都是传说和神话后的历史人物,並不是神,这点与西方人的宗教差别很大。从十二因缘中也可以看出“佛教”并没有承认造物主的存在,当属于无神论范畴,所以有人认为“佛教”并不是宗教,称为佛学更为恰当。

參見

中國寺院列表
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中國佛教
中國佛教石窟
日本佛教
台灣佛教
佛教藝術
佛教音樂
 
注釋

^ (正体中文)曹祟.佛教的“和風化”問題淺析.河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 (正体中文)佛陀是創世主嗎?.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 (英文)Ghanshyam Shah(1985-1-19).Class, caste and community of South Indian industrialists: An examination of the Horatio Alger Model.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Vol. 20, No. 3: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132-136. 
^ (英文)Robin Rinehart(2004).Contemporary Hinduism: Ritual, Culture, and Practice.ABC-CLIO,448.9781576079058. 
^ 参考 Living Buddhism, 作者 Tenzin Gyatso, 现今达赖喇嘛
^ (正体中文)基本佛學 第五課 四聖諦(一)苦諦.中台世界.於2009年2月2日查閱.
^ (正体中文)基本佛學 第六課 四聖諦(二)集諦.中台世界.於2009年2月2日查閱.
^ 8.0 8.1 (正体中文)基本佛學 第七課 四聖諦(三)滅諦、道諦.中台世界.於2009年2月2日查閱.
^ 《飲冰室合集·專集》第54,第9頁
 
參考文獻

吕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讲》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1986).《中國佛教通史》.台北:佛光出版社. 
印顺《印度佛教史》
周叔迦(2004-11-1).《印度佛教史》.中華書局.ISBN 7101005446. 
任傑《略講觀修三寶功德及其意義》
趙樸初.《佛教常識答問》.北京出版社.ISBN 7-200-04718-X. 
野上俊靜《中國佛教史概說》ISBN 957-05-0812-4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ISBN 986-7892-66-6
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ISBN 957-598-209-6
聖嚴法師《菩薩戒指要》ISBN 957-8473-09-5
 
中文書籍

(简体中文)方立天(2004).《中國佛教簡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宗教文化出版社. 
(简体中文)賴永海(2000).《中國佛教百科全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古籍出版社. 
任繼愈.《中國佛教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ISBN 7500401787.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D%9B%E6%95%99
 
 
 
 
 

台長: 阿楨
人氣(1,116) | 回應(18)|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思想文化 |
此分類下一篇:《簡樸的海岸》
此分類上一篇:《出版大崩潰》

阿楨
佛教徒變質‧TIME 2013/07/03

佛教的和平形象正逐漸受到一股激進力量的挑戰,這股力量結合了宗教和種族沙文主義。在絕大多數人口都是佛教徒的緬甸,過去幾年衍生了多起衝突。【撰文/台灣英文雜誌社】
  虔誠信仰的景象最容易拍成一張張散發光輝的照片,佛教尤其常見於鏡頭之下:剃光的頭以及色調濃鬱的僧袍;裊裊的焚香;信奉這個「不殺生」宗教的虔誠信徒臉上純淨的面容。可是,我和攝影師Adam Dean五月到六月走遍緬甸和泰國發現,佛教的和平形象正逐漸受到一股激進力量的挑戰,這股力量結合了宗教和種族沙文主義。在絕大多數人口都是佛教徒的緬甸,過去幾年衍生了多起衝突,多位回教徒被佛教暴民殺害。
  極端佛教的教父是名叫Wirathu的僧侶,身影瘦小的他卻不斷在傳遞巨大的仇恨。攝影師Adam在緬甸中部瓦城跟拍這位號稱「緬甸賓拉登的」Wirathu,記錄他向學童與家庭主婦散播他對緬甸回教徒的嫌惡。三月時,梅提拉(Meikhtila)小鎮爆發緊張情勢,暴力賠上了數十條人命,大部分是回教徒。整個回教區遭到佛教群眾夷平,即使時至今日,焦慮仍洶湧翻攪著。某日下午,Adam走在Wirathu的僧院附近,一名僧侶猛力向他投擲磚塊。酒紅色的僧袍終究還是掩飾不了天生的敵意。
  在泰國南部(那裏曾經是馬來回教徒的領地),僧侶要仰仗軍人的保護,自二〇〇四年至今,一支分離主義叛軍已奪走五千條人命左右,儘管喪命者以回教徒居多,但特別覺得遭受威脅的,卻是佛教徒。泰國軍隊現在派軍隊入駐佛教寺廟,更是把曾經共享齋戒日的佛回信眾徹底隔開。六月中一個早晨,Pattani省的Kradoh發生炸彈爆炸,一名泰國巡警當時正在和平協商會議現場的街道巡邏,二十八歲的Chanchote Phetpong當時手裏抓著一袋蓮霧,遭到爆炸波及,接著,他手上的水果就孤零零散落在他的血泊中...

詳參【圖博館】:袈裟革命? 泰國紅衫軍 《論宗教寬容》 《佛教一本能通?》 《提婆達多》的佛陀崇拜
2013-08-19 10:53:37
圖博館
日本女人嫁和尚的快樂與煩惱 2015-12-26

  日本女人與中國不同,有很多人願意嫁給和尚。當然日本和尚也與中國不同,不但可以結婚生子,還可以吃肉甚至吃生肉。日本女人之所以願嫁和尚,不僅因為嫁了和尚不耽誤吃喝,更重要的是嫁給和尚有一些實實在在的好處。
  1、 可以有大房子大院子。日本法律規定宗教房地產不上稅。日本房地產稅是個很重要稅種。住在城裡日本人為了少交房地產稅,很少像中國人那樣動則購買一百米二百米住房,一般家庭也就六七十米。但和尚就不同了,不但可以有很大寺廟還可以有很大院落。這讓日本女人為之心動。
  2、 各種收入可以不上稅。日本一些寺廟收入還是相當可觀的。各種香火化緣、經營墓地、參加葬禮做行法事等都能產生經濟效益。日本所得稅很厲害,掙得越多交的越多。但宗教寺廟各項收入是個例外。
  3、 可以掌握更多錢財。日本和尚結婚後在財務管理與日本社會大體相同,和尚負責宗教事務,妻子掌管財務大權。如果一個窮女人嫁給日本和尚,無疑於野雞變成了金鳳凰。其手中財務甚至超過她本人想像。
  4、可以100%的享受丈夫。日本和尚除結婚生子吃肉等戒律被破掉外,在其它方面戒律還是比較嚴格的。因此日本女人嫁和尚後,不必擔心丈夫到外面吃花酒搞第三者。在男女關係上所需考慮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如何調動和尚積極性為自己需要服務。
  對日本女人來說嫁給和尚不僅意味今生今世自己會掌管大量錢財,不必為過多稅金鬧心,更意味來生來世也能給自己選一塊好墓地。另外還可盡情享受一個純男。這在充斥AV產業國家,無疑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比嫁給公務員、嫁給一般有錢人更安全更有保障。
  日本和尚對女人來說確實是一塊大餡餅。然在現實中日本女人嫁和尚後往往會產生煩惱。這些都包括什麼呢?
  1、 嫁給窮和尚的煩惱。
女人如果一旦不慎嫁給窮和尚那結果會很慘,和要飯的差不多。在廟裡妻子掌管財務,需要搞好同各路施主關係。廟裡沒有人氣也就沒了香火收入,一切要靠妻子身體力行自己去做。要種地要打掃寺院要到有錢人家去化緣去說小話。如果遇到哪位施主財大氣粗心根不淨,對化緣女子產生非份之想,會讓日本女人非常難受。
2015-12-28 12:09:09
圖博館
2、嫁給富和尚的煩惱。
日本女人嫁給富和尚也有煩惱。無論香火多盛,無論化緣多少錢也不能亂花。不能買名牌包,不能穿名牌衣服,不能坐名牌車,不能大吃大喝等。如果這麼做了被施主發現,對寺廟來說無疑於自絕香火,可以說是毀滅性的災難。日本女人嫁給富和尚既使手裡有很多錢,想奢移一把也不容易,一切只能在家裡偷偷進行。甚至寺廟車壞了,也只能買同原車一個顏色款式的,她們擔心施主發現會影響寺廟形象自絕財路。
  3、 為和尚生孩子的煩惱。
日本寺院一般都是世襲的。女人結婚後的重要任務就是為大和尚生小和尚。日本女人現在都不願生孩子。但如果不生將來寺廟就斷了後。所以願不願意都得生。但能否生出小和尚並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這讓她們只能慢慢試,直到生出小和尚為止。
  4、 同死人在一起的煩惱。
日本寺廟主要功能有兩項:一是辦理喪事,一是埋葬死人。現在日本人死後在家里為死者守夜越來越少,大都安排在寺廟裡。骨灰火化後也多葬在寺廟裡。這樣日本女人要經常和死人在一起。寺廟掙的很多錢也都是死人錢,對外不好炫耀。這讓她們心裡很不是滋味。
  5、 沒有節假日的煩惱。
日本一些寺廟是很忙的。越到節假日香火越盛工作越忙。嫁給和尚基本等於喪失自己自由空間,難得有機會與和尚到國內旅游到國外觀光。人死後要守夜要做法事要給死人準備墓地等。平日里要搞好同各地施主關係,還要對寺廟進行維修。廟太破了施主也不願意來。
  雖然有許多煩惱,但總體來說日本女人還是願意嫁給日本和尚。雖然她們其中有些人也羨慕中國和尚可以有豪車。但對她們來說中國和尚不結婚、在私生活方面不檢點甚至有私生女的傳聞,無論如何是讓她們難以思議的。

另詳參【圖博館】:啥是雙修? 日本拘謹魅力 日本社會病了? 《新興宗教初探》 《佛教一本能通?》 《批判佛教》 《善女人》 《提婆達多》的佛陀崇拜 《基督的最後誘惑》 假吃素之名 《西遊記》
2015-12-28 12:10:06
圖博館
周游佛国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wtMJmoQmCrcP7ZLpdQkbULFXW8K-Khw7

尋根探源話佛教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puqzU8_AuoKp0yODyG_qGRbfyt2W6N0

佛教七大奇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tgHIB1XDm0

《玄奘之路》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1uSNGZ4CROVyM7n4ThX2H2PeppRVmlzc

大愛電視台 《大唐西域記》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D24575D7778BA69

《佛国记—法显西行》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PR0QwA7ChFZEtTGYjAKj7kibQ45mM9UQ

大唐玄奘-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9MOidaFXNc

電影【玄奘袈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Rs6TRrYUU

另參【圖博館】:《佛教一本能通?》 《批判佛教》 《印度佛教史》 《西遊記》 太陽底下那來《新西遊記》 《唐玄奘》
2016-06-12 07:58:02
圖博館
北宋五子心性論與佛教心性論關系研究
作者: 耿靜波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內容簡介
以北宋五子心性論與佛教心性論關系為研究對象,即鑒於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邵雍對佛教既批判又借鑒的雙面性,結合相關時代背景及典籍文獻,運用史料論證及理論分析結合的方式,對五子理學心性論與佛教心性思想相關涉之處做具體分析、比較與考證,厘定與還原北宋中期三教融攝的現實狀況,以及宋明理學與佛教的理論淵源關系,並探討儒釋互鑒的價值意義。
  目錄
第一章 理學形成的時代背景與儒學吸收、借鑒佛教思想之原因
一理學形成的時代背景
(一)意識形態
(二)政治背景
(三)學術背景
(四)社會風氣
二儒學吸收、借鑒佛教思想之原因
(一)宋初儒釋道三教融攝的社會背景
(二)佛教在心性論、本體論方面的優勢
(三)儒佛理論之諸多相通
第二章 周敦頤心性思想與佛教
一周敦頤心性思想與佛教關聯之史料論證
二周敦頤心性思想與佛教心性論關系分析
(一)總論
(二)周敦頤《太極圖說》與佛教心性論
(三)由周敦頤與禪僧交往析《通書》與佛教心性思想的關聯
(四)周敦頤心性思想與佛性論
第三章 張載心性思想與佛教
一張載心性思想與佛教關聯之史料論證
二張載心性思想與佛教心性論關系分析
(一)「誠」與佛教相關概念范疇
(二)心統性情
(三)民胞物與
(四)氣本論與佛教
(五)中道、自足及滅除情欲
第四章 程顥、程頤心性思想與佛教
一程顥、程頤心性思想與佛教關聯之史料論證
(一)程顥心性思想與佛教關聯之史料論證
(二)程頤心性思想與佛教關聯之史料論證
二程顥、程頤心性思想與佛教心性論關系分析
(一)程顥「天理」與華嚴「心體」「理體」
(二)《識仁篇》
(三)《定性書》
(四)程頤「理一分殊」之「理」與華嚴之「理」
(五)程頤「性即理」,
(六)程頤之「明鑒」「涵養心性」思想與禪宗心性論
(七)二程與佛教之《華嚴經》、「平常心」
(八)二程之「誠」
第五章 邵雍心性思想與佛教
一邵雍心性思想與佛教關聯之史料論證
二邵雍心性思想與佛教心性論關系分析
(一)邵雍的「心」「性」范疇
(二)觀物
(三)邵雍「心」學與佛教
2017-04-17 12:29:19
圖博館
佛教法緣宗族研究:中國宗教組織模式探析
作者: 張雪松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內容簡介
將宗族概念引入明清以來中國佛教傳統宗派的研究之中,提出了「法緣宗族」的命題,全面探討了模擬宗法制度在中國佛教中的宗派組織、寺院管理、經濟文化諸方面的意義。
筆者嘗試說明在剃度、受戒、傳法過程中,同一位僧人有可能產生出多種「法號」的現象,以及彼此之間的相互轉換關系,並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其背后代表的宗派意義。
認為:以派輩譜系編制為典型特征的禪宗與「遍利三根」的凈土宗之間的「禪凈關系」,並非並列的兩個教派團體的關系,而是「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互補關系,前者維護了中國佛教僧侶的正統性,后者則成為正統佛教與民間信仰之間交流的重要中介。
張雪松,男,北京人,筆名雨山。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宗教學教研室副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全職研究員。代表性專著:《法雨靈岩:中國佛教現代化歷史進程中的印光法師研究》、《唐前中國佛教史論稿》、《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中華佛教史」第一卷);譯著:《天藍色的彼岸》等。
  目錄
導言禪凈關系: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第一章 傳統漢地佛教宗派組織性探析
第一節引言:剃度家庭與傳法家族
第二節傳統佛教中祭祖儀式與功能
第三節僧人的名字派輩與譜系的編織
第四節譜系的價值
第二章 法緣宗族
第一節中國傳統佛教宗族的類型
第二節晚明以來中國佛教宗派譜序的跨國傳播
第三節同日本佛教宗派相比,中國法緣宗族相對的開放性
第四節對法緣宗族這個概念的總結
第三章 何為「凈土宗」
第一節想象的共同體
第二節民間凈土信仰的多重結構
第三節「傳總燈」:中國近代凈土宗的宗派組織方式與特征
第四節余論:近代凈土信仰對傳統佛教革新的意義
結語
佛教的「家族企業」
2017-04-17 12:29:47
圖博館
台灣宗教單元之社會動能研究:一個比較的視角
作者: 黃飛君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內容簡介
進入21世紀,把宗教因素融入對國際關系的研究,從而擴大國際關系理論的內涵和外延,已經成為國際關系學界的新共識。而在台灣地區,宗教更是彌散在民眾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要研究兩岸關系和台灣問題,必須系統探索宗教因素對社會發展的作用途徑、作用方式與社會效能。
本書運用政治學、宗教社會學與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系統地觀察比較了台灣地區宗教與政治的互動,部分填補了國內外台灣研究的空缺。作者力圖勾勒宗教單元的信仰神學、組織制度、領袖魅力等因素,與台灣島內、兩岸關系以及國際社會不同層面的互動所形成的復雜政教圖景。這一圖景有助於我們更深層全面地了解台灣地區的社會和政治文化,發揮宗教信仰和宗教團體在促進兩岸和平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和巨大社會力量。
黃飛君,女,復旦大學國際政治學博士。復旦大學宗教與中國國家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福建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宗教與國際關系、中國外交、台灣問題等。
  目錄
第一章 宗教單元及其社會行動
一、宗教研究的范式回顧
二、作為一個分析概念的宗教單元
三、社會行動進程中的宗教單元
四、宗教單元的社會處境與樣本選擇
第二章 社會行動進程中的佛光山
一、作為宗教單元的佛光山
二、佛光山地方性社會行動及其效應
三、全球視野下的佛光山
小結 佛光山社會行動模式
第三章 社會行動進程中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一、作為宗教單元的長老教會
二、長老教會地方性社會行動及其效應
三、全球視野下的長老教會
小結 長老教會社會行動的模式及對其之反思
第四章 范式檢驗與延伸
一、宗教單元與宗教動能
二、國家安全、兩岸關系與宗教動能
2017-04-17 12:30:08
圖博館
十余國高僧呼籲域外國家停止軍事挑釁:南海是中國的

  2018-11-01,第三屆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將在深圳召開,作為佛教界推動南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機制,此次圓桌會議將吸引來自中國、泰國、柬埔寨、老撾、斯里蘭卡、尼泊爾、緬甸、蒙古、美國等十餘個國家的高僧大德、佛教界代表及政府高官出席。
  美國國際菩薩僧伽會會長慧光法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某些國家的軍事威脅,如派軍艦和戰機前往南海地區只會刺激局勢變得緊張,給南海地區的人民帶來不必要的恐慌和心中的不安。慧光法師呼籲有更多的互動平臺,讓各方能夠加強溝通,停止此類軍事行為,減少敵意。
  柬埔寨法宗派僧王布格裡指出,南海是中國的,柬埔寨的政府和人民,和佛教界在這個認識上是高度統一的,中國為了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穩定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周邊的國家對南海的和平和穩定的願望是高度一致的。
  面對一些域外國家指責中國“軍事化”南海,高僧們強調,中國的崛起給某些國家帶來了不安,但是中國的歷史上,一直都是提倡融合和尊重的態度和別的國家互動,沒有過侵略性的舉動。
  “域外國家對南海的橫加干涉是別有用心的舉動,我們是清楚的,也要更加警惕,”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順法師在回答《環球時報》記者提問的時候強調到。他指出南海周邊國家和地區要進一步凝聚共識,共同助力南海地區和平和穩定。“只要我們都身懷佛陀的慈悲和仁愛之心,這個世界一定是和平和安寧的”。
  2016年10月21日,首屆南海佛教圓桌會議在深圳舉行,會議通過《南海佛教深圳宣言》。2017年南海佛教圓桌會在去年圓桌會議多項共識的基礎上,緊扣“一帶一路”發展思路,繼續鞏固並擴大了會議成果,對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創南海佛教新時代具有重要意義。
  回應
南海必須是中國的啊,不然觀音住哪兒啊?!
能指望他們,扯淡!這些高僧都應該封官吧?
南海如果不是中國的,觀音菩薩第一個不同意,這是佛門高僧的共同心願!
https://mil.news.sina.com.cn/2018-10-31/doc-ifxeuwws9963656.shtml
2018-11-02 10:37:56
阿楨
「佛教賓拉登」觸怒軍方底線?緬甸通緝激進和尚威拉杜 2019/05/30 轉角24小時

因激烈反穆斯林立場、有「佛教賓拉登」之稱的緬甸僧侶威拉杜(Ashin Wirathu),過去由於大力支持緬甸政府屠殺羅興亞人、鼓吹反伊斯蘭行動的極端主義,而成為極具爭議的激進佛教領袖。屢次有過激發言的威拉杜,近來將砲火對準緬甸政府,在公開演說裡直指政府和翁山蘇姬腐敗。緬甸警方本週已發出逮捕令,要以煽動仇恨言論、批評政府等罪名將他繩之以法,截至30日為止,被通緝的威拉杜雖然下落不明,但仍透過媒體放話「拒絕宗教迫害」。緬甸警方聲稱已掌握行蹤,但威拉杜的激進派信徒也表示,如果緬甸當局真的抓走威拉杜,「絕對不會乖乖冷靜!」
種種過激言行,還讓威拉杜登上《時代》雜誌在2013年7月的封面人物,並稱呼他是「佛教恐怖分子」、「緬甸賓拉登」(Buddhist bin Laden)。曾專訪過威拉杜的日本媒體,也稱他為「緬甸怪僧」。
縱使國際間對其思想主張多所批評,威拉杜依舊以身為「激進派佛教徒」自豪。
威拉杜的言行同樣讓緬甸政府頭痛。2003年時就因為煽動宗教仇恨被捕,判處25年有期徒刑;2010年緬甸結束軍政府統治、邁向民主化的時候,威拉杜在2012年獲得特赦出獄,但仍未改其一貫主張,繼續宣揚種族主義和極端言論。同年在他的公開演說鼓動下,緬甸的中部城市邁克提拉(Meiktila)發生暴動,民眾燒毀一座清真寺、造成100多人死亡。
威拉杜的激進佛教立場,也讓同屬上座部佛教的東南亞國家緊張,今年4月泰國就禁止威拉杜入境;而斯裡蘭卡雖然也有批評的聲浪,但當地還有其他與威拉杜友好的激進派佛教團體,從2014年以來同樣陷入對穆斯林的排外種族主義風暴之中。
  回應
西方的言論自由咧?
2019-05-31 08:12:39
阿楨
日本寺院“除夜之鐘”為何越來越少 2019-12-30 蔣豐

  如今,在日本,西曆的新年宛如中國農曆的春節,是人們一年中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其實,說它傳統,也不過是發生在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的事情,到今天也就150多年的歷史。在此之前,日本人和中國人一樣,最為重視的也是農曆的春節。
  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不忘記把傳統的東西捎帶過來;在追求“新”的道路上,不忘記把“舊”的物事遷移進來,這曾經是日本人最擅於做的事情之一。比如說,在過年的最後一天深夜12點鐘,許多人會全家老小一起前往家居附近的寺院,去觀看、去聆聽那住持和尚撞擊敲響108下佛鐘的鐘聲。
  至於為什麼“除夜之鐘”要敲108下,也是有各種各樣說法的。說法之一是佛教認為人有6個感覺器官,由此各自產生36個苦惱,合計為108個苦惱。而108下“除夜之鐘”就是要化解這108個苦惱的。說法之二是一年有12個月、24個節氣、72個時候,加起來為108。“除夜之鐘”就是送別它們的。說法之三是日本人認為人生有“四苦八苦”,前後相乘再做加法,也是108。“除夜之鐘”就是消除這些苦難的。在一件事情上,寬容地允許諸說並存,而不是“必選其一”,也曾是日本人思維的特點之一。
  讓人們感到意外的是,進入2020年關口的時候,日本這種傳統的“除夜之鐘”呈現出漸漸消失的苗頭。…..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居民厭惡吵鬧噪音的投訴,寺院的和尚高齡化以及和尚的減少。
往年除夕消除煩惱的“除夜之鐘”,如今在日本社會已經成為“噪音”的製造者,並持續遭到各地居民的投訴與反對。有人認為這是日本社會漸漸變得“不寬容”的一種表現,有人認為這是當代環保社會的一種進步,有人認為這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的一種再衝突。這件事情與中國春節期間禁止在城市燃放鞭炮有點類似,只不過中國是自上而下的,日本是自下而上的。治理,有時候管道就是這樣不同。只要是“善治”就好。
2020-01-02 08:29:16
阿楨
53個世界最高的雕像,2020重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Rv82ukeMpk
53)Lord Murugan Statue 室建陀神像 Malaysia
52)Kailashnath Mahadev Statue 加德滿都濕婆像 Nepal.
51)Phuket Big Buddha 普吉大佛 Thailand.
50)Virgen del Socavón 索卡文聖母 Bolivia.
49)吉祥大佛 雲南西雙版納
48)Nossa Senhora de Fátima 花地瑪聖母 Brazil
47)Statue of Liberty 自由女神像 US
46)Monumento a la Virgen de la Paz 和平的聖母像 Venezuela
45)佛光大佛 台灣高雄
44)峨眉山普賢像 四川
43)金鼎大佛 吉林敦化
42)廬山東林大佛 江西
41)釜石大觀音像 Japan
40)Samadhi Buddha 三摩地菩薩 Sri Lanka
39)非洲復興紀念碑
38)奇馬利戰士 Mexico
37)正德大佛 台灣埔里
36)小豆島大觀音像 Japan
35)宇佐美世界平和大観音像 Japan
34)Buddha Dordenma 舵登瑪大佛 Bhutan
33)東京灣觀音 Japan.
32)會津慈母大觀音像 Japan
31)鄭成功大神像 台灣嘉義
30)峨嵋湖彌勒大佛 台灣新竹
29)Luangpho Yai Thailand.
28)運城關羽像 山西
27)西樵山觀音像 廣東
26)救世慈母大觀音像 Japan福岡
25)祖國紀念碑 烏克蘭.
24)平等雕像 India.
23)山茶郡觀音菩薩像 Vietnam.
22)樂山大佛 四川
21)尼山孔子銅像 山東
20)加賀大観音像 Japan.
19)Garuda Wisnu Kencana statue, Bali, Indonesia.
18)大埔慈山寺觀音像 Hong Kong.
17)九華山地藏菩薩銅像 安徽
16)Kyaikhto Buddha Statue 齋托佛像 Myanmar.
15)南山海上觀音聖像 海南三亞.
14)淡路島世界平和大観音像 Japan.
13)祖國母親在召喚 Russia.
12)靈山大佛 江蘇無錫.
11)仰阿莎雕像 Guizhou, China.
2021-02-07 07:59:33
阿楨
10)北海道大観音像 Japan.
9)泰國大佛
8)彼得大帝雕像 Moscow, Russia.
7)溈山千手千眼觀音聖像 湖南長沙
6)仙台大觀音像 Japan.
5)炎黃二帝巨型塑像 河南鄭州
4)牛久大佛 Japan
3)Laykyun Sekkya 雷昆塞亞佛像 Myanmar.
2)中原大佛 河南
1)團結雕像 India.
  回應
 很多國佛相奇怪
 仰阿莎最精緻美麗,S曲線的身段和苗族特有服飾
大陸的佛像還在?
 拆一兩個違建的雕像你就以為中國滅佛啦?
 楨:中國佛像身材比例勻稱、面部莊嚴慈祥再加多高聳於名山,故優。近年來漢傳佛教盛建戶外大型佛像,「一放則亂」、漢族民間神像跟進,習本想「一收則死」但遇少數民族神像也跟進便收手了。解決之道要依國際行規:用大型開發案的環境影響評估、一視同仁核准各教案,不要用無神論意識形態和種族差別待遇。(參〈習中國夢〉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十誡第二誡)
 基督教天主教在搞笑哦 里約全世界最大的耶穌像是誰的?
2021-02-07 08:02:34
阿楨
“人間佛教”:中國宗教發展的成功因素 2022/10/04

中國佛教發展成功的核心在於對於“人間佛教”發展理論的思辨與實踐,通過“世俗化”與“中國化”融入社會發展與國家戰略,乃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建設與實踐之中。
  回應
人間佛教核心是行菩薩行入世改造世界,實現人間淨土,出並不是世俗化,實際上佛教已世俗到不能再世俗了。

關於臺灣人間佛教現象的社會學研究回顧與討論 林瑋婷 臺大社研所碩士

(二)人間佛教現象與世俗化理論的爭議
  目前關於人間佛教神聖性與世俗性之討論,可分成三種看法。(1) 宗教過度世俗化而喪失神聖性,此可以林端的說法為例。 (2) 神聖與世俗的結合或說統一,亦即世俗事物的全面神聖化,以鄭丹琳的說法為例。 (3) 神聖與世俗的辯證,亦即神聖邏輯和世俗邏輯各自仍保持一定程度的相對自主性,兩者相遇可能結盟,亦可能有矛盾衝突。Chandler研究佛光山,偏向強調神聖與世俗的良好結合,而不強調神聖性的喪失。
  社會學如何回應這些社會焦慮與關懷,又不直接落入價值判斷決定研究內容的困境,而神聖與世俗關係的討論又能怎樣地深化,不會僅停留在「正反合」三種類型上打轉,都是值得研究者思考的問題。

當代臺灣地區人間佛教發展中的“世俗化”與“庸俗化” 姚彬彬《臺灣研究集刊》2019年第1期

摘 要:當代臺灣佛教以佛光山、法鼓山、慈濟基金會以及中台禪寺之“四大道場”為主流,四個派系中,佛光山、法鼓山、慈濟基金會皆以開展“人間佛教”為旗幟。目前“四大道場”並立的格局,已經逐漸向佛光、慈濟之“雙峰並峙”的格局發生轉移。但其繁榮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過分“世俗化”進程中的種種兩難問題,甚至導致了“庸俗化”和推廣偶像崇拜的弊端,無形中充當了“一切存在皆合理”這種世俗觀念的辯護士,此種種現象值得鏡鑒和反思。
2022-10-04 07:37:22
阿楨
大陸弔唁團今日在江蘇宜興大覺寺弔唁星雲法師

2023-02-12,大陸弔唁團在佛光山祖庭江蘇宜興大覺寺弔唁星雲法師。弔唁團團長、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副主任龍明彪,中央統戰部有關機構負責同志,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演覺及星雲故鄉江蘇省各界代表出席弔唁儀式。
弔唁儀式上,弔唁團與佛光山住持心保法師等視頻連線對話。龍明彪表示,弔唁團原本昨天一早去臺灣,能夠到佛光山與星雲法師做最後的告別,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無法成行。
心保法師表示,大陸弔唁團原本計畫不遠千里、克服種種困難親赴臺灣佛光山弔唁,幾經周折最後未能赴台,決定到佛光山祖庭大覺寺追思致意,這份情誼佛光山弟子無盡感謝。家師家國情懷深厚,堅守民族大義,珍視兩岸同文同種的同胞情誼,一生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人間佛教為使命,對自己的故鄉始終充滿感情。佛光山弟子將繼承家師的夙願,為推動兩岸佛教交流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回應
美國怕氣球,臺灣怕和尚
2023-02-13 08:49:58
阿楨
星雲大師舍利子照被指盜圖淘寶 佛光山3項聲明「保證是真的」

星雲大師2023/02/13進行荼毘儀式,今天公布相關照片,證實有大批舍利子,不料卻有網友發文指控舍利子照是盜圖網路商城「淘寶」,佛光山對此澄清是大師弟子親自拍攝,該發文者隨即表示是在推特偷來的,並已刪文。
照片曝光後,有網友貼出蝦皮網網頁標題為「各式高仿人造礦石(可當舍利子)」,賣家的出貨地中國,優惠售價人民幣30元至54元,照片與佛光山公布的照片幾乎相同,貼文指「我會被佛光山笑死。#連照片都不換一下」,暗指光山公布照片是盜圖。
但目前以「各式高仿人造礦石」搜尋,並無法在網路商場找到該商品,網路上也是質疑造假聲浪,貼文者隨即貼文指「剛剛貼的圖不是我找的,是在推特偷來的。請記者自己去找,謝謝。我關掉貼文囉。」
佛光山說,所謂舍利,是梵語śarīra遺骨之意。通常指佛陀的遺骨,佛陀遺體焚化後結晶而成的固體物,如佛骨、佛牙、佛頂骨舍利、佛指舍利等等。按佛教觀念來說,舍利形成原因,不是生理因素,也非食物結晶,而是日積月累長年修持,功德昭著的自然成就,是戒、定、慧三學熏修的成果。如《金光明經》卷四〈捨身品〉云:「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
佛光山表示,星雲大師燒出舍利子是大師一生修持,利益眾生的功德自然感得的結果。至於星雲大師為何要說,自己沒有舍利子呢?那是大師希望世人對佛法的認知應回到根本,而不是在有形、有相上求,不強調舍利子的信仰。
  相關新聞資料
星雲大師荼毘「大量舍利子」惹議!他狠酸佛光山:魔子魔孫拿遺骨騙人
星雲大師燒出無數舍利子!學者曝「與溫度有關」:太高溫都會變成粉
星雲大師舍利子引熱議 名醫:不用醫學說太多,但那個光澤跟表面…
2023-02-15 08:04:52
阿楨
狗能燒出舍利子,人卻不一定有!聖嚴法師生前道出關鍵差異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曾於遺囑表示「我沒有舍利子」,2023-02-13火化後,據佛光山指出,則發現許多白皙、圓潤、宛如珍珠般大小、難以計數的結晶舍利子。
科學期刊《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國際鑑識科學)指出,科學家在實驗後發現,骨骼中的碳酸鈣和人體內的鹽類物質結合後,會創造出不同顏色的結晶物,而當溫度達攝氏1600度時,便會呈現球形、六角形、玫瑰花狀或其他形狀,也就是所謂的舍利子、舍利花。

鹽類化合物- 維基百科

鹽類有許多顏色:
黃色(例如鉻酸鈉)
橙色(例如重鉻酸鉀)
紅色(例如鐵氰化鉀)
淡紫色(例如氯化鈷)
藍色(例如硫酸銅、亞鐵氰化鐵)
綠色(例如六水合氯化鎳)
無色(例如氯化鈉、硫酸鎂),粉末狀時為白色

千年流轉佛骨舍利真偽難辨 自古多為政治商業炒作 2023/01/14 中時

中共建政後的政治運動中以破除迷信為名完全摧毀了宗教,一直到改革開放後才又開始為了文化旅遊等商業目的開始利用宗教。大陸在開發旅遊資源時發現,許多有長久歷史的佛教寺院廟宇中遺留不少佛教的文物,對發展文化旅遊與商業化活動有極大助力,其中佛骨舍利是其中最受矚目的也是最有爭議的一項。
2023-02-16 08:17:52
阿楨
佛骨舍利相傳是2500多前佛祖釋迦牟尼涅槃,弟子們火化其遺體後,由灰燼中收集到8萬4千顆結晶體,與數塊未燒化的骨頭,分別有頭頂骨1塊、牙齒4顆(另一說為7顆)、肩胛骨2塊、中指指骨1枚,它們被稱為佛祖的真身舍利。舍利出現後,印度境內小國發兵前來搶奪,後來經一名婆羅門出面調解,8個小國均分了佛祖的舍利,佛教史上稱為「八王分舍利」。數百年後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統一印度,重新收集佛祖舍利,並將其傳播到信仰佛教的國家。其中有相當一部份到了中國,因此中國歷史上也曾多次出現有關佛骨舍利的記載。
被認為最尊貴的佛骨舍利是佛頭頂骨舍利,於2008年在南京大報恩寺地宮出土,目前供奉在南京牛首山佛頂宮,佛中指舍利則是1987年在陝西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佛經上記載的2塊肩胛骨舍利下落不明,有些研究者認為可能分別在印度與巴基斯坦。佛牙舍利因為數量有4顆與7顆的不同說法,情況就比較複雜,而且歷史上佛牙舍利出現的次數極多,有文字記載的統計起來出現過數十枚,真假難辨。
…….
當時傳言斯里蘭卡政府對中國持續發現愈來愈多的佛牙舍利發出外交照會,聲稱汶上佛牙是假冒的。因為佛經上既然載明只有2顆佛牙,如果都在中國,那不等於暗示斯里蘭卡的佛牙舍利是假的?所以斯里蘭卡必須先發制人。
佛骨舍利相關記載大多在佛經上,正史中極少提及。加上佛經內有很多神話與傳說,與古籍對舍利的記述差異太大,很難辨其真偽。有關佛骨舍利的事蹟大部份都是寺廟信徒之間口耳相傳,若加上千年之前由印度傳來中國之前的那段時期更缺乏可信的記錄,使得各種查證結果都沒有足夠的說服力。佛牙舍利的故事用於做些觀光旅遊與商業宣傳還有點用,認真地當作學術研究,其天生的侷限性會很難突破。
2023-02-16 08:18:06
阿楨
我與星雲對辯佛牙舍利真假 2023/02/16 江燦騰

本文想再次回顧星雲法師利用假佛牙蓋超大型「佛陀紀念館」的背後歷史爭議(《當代》雜誌的第130期(1998年6月1日)。
現存佛骨舍利有科學和歷史證據者,一粒是百年前(1989年)在尼泊爾境內佛陀誕生地藍比尼園附近挖出的遺骨,一分為三:一贈印度政府博物館、一存大英博物館、一由發掘者保存。其中並無佛牙。火化後的佛牙是否存在?從早期的《阿含經》起,皆未提及。
佛陀紀念館的「第三顆佛牙」歷史上,不存有任何記載,雖引《大涅槃經》後分卷下說:佛陀死後,火葬,全身粉碎,只四牙完整,被帝釋人取走一顆,故人間留有三顆。而目前,他所要迎的「第三顆佛牙」,就是由西藏喇嘛所保持和轉讓的。
但是,《大涅槃經》所載其實是神話,佛陀死後裝在金棺材內。然後在四城門的上空飛,最後火光中現出四顆佛牙......。帝釋天表示佛陀生前答應送他一顆,所以他取佛牙時,火光熄滅。之後,此故事發展,就轉到別處去了。
星雲表示:「第三穎佛牙」原藏印度那難陀寺,回教入侵,才流入西藏。但,回教入侵之前,唐玄奘留印18年,卻從未聽聞寺中有佛牙之事。義淨也是留印多年,所著《南海寄歸內法傳》,亦在回教入侵之前,同樣未提寺中有佛牙之事。
星雲說有十二位仁波切為他保證。但,在近代以前,西藏史書全無記載,兩岸西藏學專家 一致表示西藏沒有佛牙崇拜的傳統。在西藏30多年的西藏學專家王堯教授稍後來台表示:「不知他們從何處冒出來的。有名氣或實力的喇嘛,多少有所耳聞,可是這12位喇嘛,真的沒聽過。」
2023-02-16 08:20:4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