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28 06:38:15| 人氣3,577| 回應1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原住民藝術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對比一下簡扶育著‧攝影的《搖滚祖靈──台灣原住民藝術家群像》(藝術家,1998)一書裡的雕塑創作品、與劉其偉編的《台灣土著文化藝術》(雄獅,1979)裡的原圖,前者有些怎有非洲黑人雕塑風格?

不是黑非洲的原汁原味,而是經西方藝術家比如畢卡索、亨利摩爾等現代化過後的「(現代)原始雕塑」。

這麼說來,「土著文化藝術」比「原民文化藝術」純種原始了?

不然怎會有「高貴野蠻人」之說?原始文化藝術要廣為現代人接受,少不了要來點現代味,連「原住民」一詞也是現代人所創。

不跟你「說文解字」爭論名相,再說劉書中的圖鑑大多是日据時代或戰後所拍,這些圖其能反映原始之貌?就沒受到荷据、明鄭、滿清、日据和國府等各時代之影响?

當然有了,最明顯的是「瑠璃珠」,顯然是來自與西洋人貿易交換而來。

未必!劉書引人類學者陳奇祿(後當文建會主委)的說法:「從中國古籍記載來看,台灣的古瑠璃珠,可能自西域傳來。」(p.138)

跟台灣原住民來自大陸東南一樣,純屬大中國主義統派之見。

那反之、來自南洋之說,不也是獨派之見?

皆非!南島語族皆源自台灣原住民!

問題是島上早住民從那兒來?總不會像《西遊記》的石猴從石頭中蹦出來,或如他們神話所傳說生於大海高山吧?

談「台灣原住民藝術家」何必扯到沒了沒玩的統獨意識形態,還是泰雅族的藝術家安力‧給怒比較開明:
「安力一直努力由伝統原始藝術中擷取創作靈感,運用現代藝術的表現手法,希望塑造出屬於這個時代的台灣原住民藝術…同時,他也批評,目前商業化的原藝作品多數像被連根拔起的樹,『時空已轉移啦!仍以傳統的文物、圖騰原封不動搬來現代,那麼是在抹殺這棵樹!』」(p.39)

安力是精英之論,他可是留美碩士又在花蓮師院任教,問題是作品還達不到朱銘「以現代人的口味,將古典、民俗、原始和流行等要素,折衷結合成有自己風格的商品。」水準和價位。

大概是沒經濟壓力吧!另位蘭嶼達悟族的原藝家夏曼‧先詩凱的木雕拼板船就雕的像機器磨出來的,「可以精細到讓人觸摸不出來!平滑的!」很受觀光客歡迎(p.60)。

再怎麼精細也是工藝品,那能跟藝術創作的價格比?

問題是至少還能賣錢,那像半調子的原藝創作。

旣然如此就別抱怨大量生產原藝工藝品壞了行情,其實再怎麼原藝也原始不過非洲黑人雕塑,所以市面上後者比較多見也好賣。

另參【圖博館】:《原始‧樸素》


一是台灣原住民藝術、一是台灣素人藝術,二者小同(非學院出身)大異(原始社會與文明社會之不同遺產),作者林建成在《原始‧樸素》(藝術家,2003)怎會將二者送作堆,並認為:
台灣樸素藝術多少受到原住民文化影響,現代原住民的藝術創作,根源原始藝術的基因也普遍成為趨勢;無論原住民藝術延續原始藝術中一貫的強烈無華的生命氣息,或樸素藝術拓展出天真純樸的意境,都值得身處繁忙複雜社會的現代人反思,原始、樸素的精神也許是還原其清新面貌最好的良藥。

這才政治正確,有人就認為台灣閩客中雜有八、九成的原住民血源。

林媽利:8 5%閩客 有原民基因>中時007.11.18黃天如
馬偕輸血醫學研究室主任林媽利昨天在一場醫學研討會上指出,她最近完成一百位台灣非原住民民眾的採血基因研究,發現八五%的台灣閩客族群帶有原住民基因。她還取得民進黨大老彭明敏同意公布其基因指出,彭雖為客家人,但據基因分析,其父系祖先為台灣原住民,母系則是北方亞洲人(日、韓或中國北方漢民族)。
為探索台灣閩南、客家血源,林媽利昨天在馬偕醫院舉行的「二○○七年生醫科學之新領域」國際研討會中,發表研究成果。林媽利表示,已就兩百多名志願者中一百人的基因完成分析,論文摘要已投稿至菲律賓人類基因研討會。她表示,針對一百名閩、客(五十八名男性、四十二名女性)基因分析,發現其中有六七%的父系、母系或父母任一方血緣有台灣原住民基因;另有一八%染色體組織抗原HLA帶有台灣原住民基因。她認為:至少有八五%的台灣閩、客帶有台灣原住民的血緣基因。
林媽利另以該一百名志願者的基因建置「血緣關係樹」,藉此與其他種族基因的相近性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台灣閩客族與泰國、新加坡華人血緣的相近性,竟更甚於中國北方漢民族及內蒙古人種的血緣。
台大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蘇怡寧認為林媽利的研究很有趣,也印證了人類遷徙行為與歷史,對一個民族血緣基因的影響性。但她強調,由於只是一百人的血緣基因研究,若要運用在臨床基因疾病治療,恐仍有一大段距離。

正確何用?能當飯吃?不只在福佬沙文主義中苟活,連原民藝術也如我館前評《台灣原住民藝術家》所言:再怎麼原藝也原始不過非洲黑人雕塑,所以市面上後者比較多見也好賣。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269/20060928063815/

那當然!如果你是位藝品買家,點閱過二種行錄後,你會買啥:

非洲藝術是原始藝術還是當代藝術


 

    在世界藝術之林,非洲藝術是獨樹一幟的;而在中國,浙江師范大學對非洲藝術的研究也可謂獨樹一幟,並且累結碩果。近日,浙江師范大學非洲博物館開館,國內學者撰寫的著作《非洲藝術研究》首發。當日,由浙江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美術學院和非洲研究院主辦的非洲藝術國際研討會也在該校舉行,來自非洲和國內相關領域的學者、藝術家等近百人,就世界藝術體係中的非洲藝術、非洲藝術的歷史進程與當代命運等進行了專題討論。

    藝術只有差別 沒有好壞之分

    研究非洲藝術的意義和價值何在?這一話題引起了與會專家和藝術家的關注。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蔣躍認為,非洲藝術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富于民族特色和民族風情。“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等有先進和落後的差異,但是藝術只有差別,沒有好壞之分。非洲的獨特藝術值得研究。”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鄧福星認為,非洲藝術是表現人和生命的藝術,形式鮮明、強烈、粗獷、質樸,和非洲的音樂、舞蹈等其他藝術具有交匯性。“從岩畫到雕塑再到面具、服飾等,無不與身體緊密相關,它們表現的都是人體、身體的形象。”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教授說,非洲藝術是“生活的藝術”,它緊緊地切合在非洲人的生活世界裏,具有強烈的精神和情感的“表現主義”色彩。 

    在談及國內對非洲藝術的研究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張敢表示,長期以來,中國學者在研究美術史時,都是以中西方美術史為主體,較少研究非洲藝術史,即使有研究也是通過翻譯西方學者的相關文章來進行,這種狀況需要改變。劉鴻武對此表示讚同:“隨著中非合作關係的快速發展,中國有可能以自己的審美眼光和藝術情懷,重新認知非洲藝術的品質和意義,有助于突破‘中西二元’藝術史觀的束縛,增進對異域文化的包容性和鑒賞能力。”

    去過非洲 才能深刻感受非洲藝術

    那麼如何更好地研究與借鑒非洲藝術呢?《文藝爭鳴》藝術版主編朱竟認為,目前人們對非洲的認識是表面的,相關文獻也是介紹性的居多,應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與探討。曾旅居非洲20年的人文攝影家梁子女士表示,非洲各地的文化、藝術截然不同,與其他地域也迥異。她說,研究非洲藝術只有實地考察、體驗,才會得到更深刻的感受,研究也才會更加透徹。浙江省國際美術交流協會秘書長周瑞文建議組織畫家深入非洲採風,與非洲的代表性藝術家交流學習,這樣能更直接地吸取非洲藝術中的營養。 

    非洲藝術是原始藝術還是當代藝術,專家們看法不一。有專家認為,非洲是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階段,它很好地保存了幾千年前的藝術形式,如4000年前的岩畫等,而且現在的繪畫、面具與幾千年前沒有太多差異。上海世博會非洲聯合館藝術總策劃程暉認為,非洲就是一個大的博物館,承載著非洲豐富的原始藝術。北京大學歷史係副教授潘華瓊說:“非洲藝術是原始藝術的活化石”。 

    “一個博物館展出了5000年前的彩陶,今天的人照原樣復制了一個,復制的彩陶是不是原始彩陶?是不是原始藝術,要看到兩者的差別。如何界定非洲藝術,還要將其還原到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特定的時空中解決。”鄧福星說。

    借鑒非洲藝術 但不可失去自身特色

    與會藝術家們紛紛表達了迫切希望了解非洲藝術並從中吸取營養的願望。鄧福星對此表示擔憂:“非洲藝術被當代藝術家學習、復制,他們用所吸收的藝術元素來進行創作,這些作品是非洲藝術還是中國藝術呢?”蔣躍也提醒道,藝術家在吸收外國元素的同時,首先要保持本民族的特色和傳統,“藝術家一旦失去了本民族的特色和傳統,和其他民族的藝術風格沒有兩樣,那麼這種藝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張敢表示,了解非洲藝術是藝術家很重要的開闊眼界的機會,非洲藝術曾受西方藝術的影響,如部分繪畫中有宗教的影子,但是非洲藝術也曾影響過西方,畢加索等一些知名藝術家就曾被影響,但都保持著自己的特色。劉鴻武則持樂觀態度:“隨著中非往來的密切,通過吸收借鑒非洲藝術,中非合作將開啟新的空間和領域。對此,中國企業界和藝術界應有敏銳的眼光和行動的膽識。”(文/童麗莉)

http://tw.myblog.yahoo.com/jw!Z6Ps_S6CHwNvq57QHbXavNKJ/article?mid=992


台灣原住民藝術:當代與原始的對話

 

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海外展2012.10.17-2013.2.24

在1994年得到官方正名為「原住民」稱謂之前,台灣原住民的藝術最常被稱呼的方式為「山地藝術」、「山胞藝術」、「土著藝術」或「原始藝術」。自日本殖民統治起被外界所發現開始,台灣原住民之社會文化與藝術就被主流社會所蒐藏展示及研究。十九世紀末受西方現代性及歐洲人類學這門新興學科發展之影響,加上帝國主義與殖民擴張同步,對所殖民地區之社會文化有著強烈興趣,於是就將他們當時所認為的原始或「部落社會」物質文化器物當成研究人類文化史演進的物證。再者,亦由於受到二十世紀初歐洲現代藝術家對原始藝術熱衷之影響,對非洲或太平洋各地之「部落藝術」(tribal art)形式美感背後的生命驅力、神秘感及創作力感到無比震撼,遂吸納這些「原始藝術」成為其創作靈感來源。使得原本孤立、落後、原始、甚至野蠻的「部落社會」的「原始藝術」迄今有著活絡的市場。

▲然隨時代及社會變遷,各族群本身的個人文化認同或創作者的藝術表現,包括在族群內外皆受其藝術產品消費者的品味與需求,亦多所改變。於是在追求異質交織及多元價值的後現代社會中,會有人質疑:當代原住民藝術是否仍須維持一般想像、認知與印象中的「原始藝術」風貌,及「當代原住民藝術」的創新與傳統之間,關係上如何拿捏。總括一句,是否必需、或是如何能夠維繫創作中「原始」本質的問題,一直成為眾多藝術工作者的困擾,甚且有人說當代原住民的藝術創作應掙脫”原始”的”污名”。如十餘年前,就有原住民藝術家自覺到其作品不該再被歸類到民俗或族群傳統的工藝類別,而不願意參加任何有關「傳統工藝」或「族群工藝」的邀展,它們堅信自己所從事的是別具心意的現代藝術創作,與僅知複製、沿襲既往的”傳統”風格是大相逕庭的。對這些部落或族群的藝術發展作一探討,檢省一個多世紀以來「原始藝術」所受西方或外來文化的衝擊影響。

▲該如何透過其固有文化與外來因素之交融,產生出當代藝術「創新」之意涵,實有必要。再者,從原始到當代社會中,原住民藝術價值體系的行程與建構過程,亦正反映出長久以來所受官方文化政策推動、學者專家論述及博物館等文化機構運作、仲界與操作的影響。

▲「原始藝術」的概念為強調在文明進展上有時空落差意義者,涉及以下:一指在文字出現前、文明初起階段時,人類史前文化中的藝術表現;二指當歐洲國家拓展帝國及殖民大業,及在十九世紀演化論下,西方人類學者或民族學者偏好使用「原始」一辭,來概稱小型、孤立、沒有文字歷史記載之非西方的「部落社會」(原始社會)及其藝術(原始藝術);三指由於深信「原始藝術」背後所蘊涵”原始”人類的心靈、思維與驅力。

▲「原住民藝術」(Indigenous Art)一辭泛指以原住民身分者所從事之藝術創作,但仍牽涉到創作者的身分與認同、對作品的詮釋與宣稱,以及其作品內容與題材表現上,是否關係到族群文化之傳統本身或社會議題而言

▲台灣當代「原住民藝術」所呈現的問題,有以下兩個面向:一是目前原住民藝術的表達與再現方式,已是跨部落、跨族群到「泛原住民」甚至是「泛第四世界」的意識形態,已非為部落時期的集體表徵或認同單元,而且,舊社會大眾的需求及消費品味而言也是如此。二是原住民藝術最為一種統合稱謂乃為一來自外界的籠統性說法。

▲近期《台灣當代藝術:1980-2000》(謝東山主編,2002)一書,在〈原住民藝術〉之章節中,作者張晴文對台灣當代原住民藝術(家)作了如下定義,強調「原住民當代藝術家」應具有其自主性認同、創作意識,及有別於「傳統工藝」的藝術概念:作者並羅列了23位當代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及其作品,不過在分析作品時,卻語重心長的提到,他認為多數工作者的表現,仍是”遵循傳統遠甚於創新”:整體而言,台灣原住民的藝術創作,仍與傳統工藝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創作的媒材多以木雕、繪畫、織繡、皮雕為主,…在表現所關切的議題時,藝術家們最常見的手法還是以直接的、寫實式的再現為主,符號以及形式在大多數藝術家的作品中較被重視。傳統的工藝技法與象徵符號幾乎成為原住民藝術家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部份。這些創作表現再以寫實的手法再現原住民的生活經驗或者與自然環境互動的情形,或者以普遍的符號(例如代表部落傳統的原始圖騰、像是百步蛇、百合花、飛魚、陶瓷等),來指涉原住民文化或者主體,以觀念性的表現手法直接探討原住民文化的議題屬於少數。

▲筆者亦同意上述觀察與評論,及當今台灣原住民視覺藝術表現乃以強調傳統技法、表現美感形式訴求為主,而實際上在形式或內容上,以”反傳統”方式尋求突破、表現觀念性或現代性的作品為數並不多,大體上並未脫離族群工藝的傳統與美感呈現。然何以如此?又,原住民藝術的”觀念性”表現,相對於”傳統”,具有”現代性”或”創新性”特質的當代藝術作品,其所指為何?

▲對於「當代」(contemporary)一辭,學者們各持不同看法,如認為是指”當下”或”當前”時間點的意思;即「當代」的”時代性”意涵與「現代性」(modernity)同義。另則意味是當下(可能是最近5年至10年內)所流行、最具現代感的東西。當代藝術也可指活著的藝術家所創作的作品,或說那些剛過世不久,但仍然具有相當影響力的藝術家作品。簡言之,當代藝術就是現代藝術,或者更確實的應該說當代藝術包含了現代藝術的範疇。不過,有關「當代」時間點的問題是存在的,如期上限或指涉點也都是眾說紛云;一有西方當代藝術史研究者指出,當代藝術乃指1945或1950年之後的藝術,為現代藝術史的一部分(Kasfir,1999:10)。另有學者主張應區分:”當前的”與”當代的”藝術,認為在傳播網絡體系中,以科技手法從事前衛走向的創作,才是「當代藝術」。言下之意,「當代藝術」有別於傳統上重手工技術的形式美感與風格表現,也非如需經藝評等專家之詮釋操作才能產生出來、有統一價值觀及普世認同之「現代主義」的「現代藝術」。但這種將「當代藝術」定位在既不贊同手工傳統、又不贊同「現代藝術」,卻幾乎等同於「前衛藝術」或是「後現代藝術」的說法,在目前變動不居的社會與藝術體系中,仍存在著太多的矛盾性與不確定性。

▲撇開「當代」藝術的定義不談,事實上依筆者觀察所見,台灣原住民的「當代藝術」在再現形式或內容上,並非全是受到外界主流社會決定或選擇下的結果,亦無某種特定或固定的形式風格,而是介於「傳統與創新」、「過去與現在」、「混雜與交融」的多元異質表現藝術形態。類型是少包括以下四種:

(1)傳承個別族群傳統之美感特質,或複製其既有的手工藝技產品。

(2)以手工技術為主、處於社會消費體系中之量化的文化產業商品。

(3)受歐美現代主義普世美學價值觀影響,追隨西方專家論述標準的”現代性”或”涵化性”(指對西方媒材、技法與審美的應用)的「現代藝術」。

(4)處於先進科技或商業傳播網絡中,以製造表徵原住民之流行符號,以促銷其意向為標的之藝術產品。

▲張婉真譯,「法國當代藝術」,2002。第一章:現代藝術或消費機制,第二章:傳播機制或當代藝術。原作者Anne Cauquelin 認為應區分「當前的」與「當代的」藝術;前者是指現在藝術界所發生的事,不必區分其趨勢、流派或標誌,而後者「當代藝術」的特質則為不考慮審美、以傳播為導向的藝術。

▲除非特別註明,本文中的「當代」原住民藝術所指的是”當前的”意思

▲就當下所見,原住民當代或現代藝術之生產者及創作者,所受學校教育、藝術教育、或技藝訓練的多寡,或其個人之背景、條件與意圖,似可歸內為以下三類:

(1)非正規教育體系下(或師徒制)的傳統藝術家或民俗工藝家(有的是在三義等地先學習漢人的雕刻技術)。

(2)於成長過程之中接受其族群文化之潛移默化作用,及部落生活的體驗,為完全無師自通的「素人藝術家」。

(3)現代藝術教育下「學院派」之藝術家。前兩類之工作者自己本身或許沒有想要打進「現代藝術」,成為真正「藝術家」的意圖,但令人驚訝的是,那些非學院派出身者,在其個人的藝術傳達與美感表現上,卻未必亞於他者。

▲若論及原住民「當代藝術」中”當代”意涵的詮釋,時間點上的定位問題,筆者以為須回到特定的社會文化與歷史脈絡中來檢視。「第四世界」原住民之間,彼此的社會發展進程或藝術的現代化腳步時間點並不相同;而且經日本殖民統治者所轉介到台灣的西方現代性,包括西式藝術教育及其審美價值判斷,對於當代原住民藝術的整體表現,特別是原住民「現代藝術」的發展影響都是相當晚近的。可以說,台灣至1990年代以後,才有”原住民藝術家”個人為名的”創作展”出現,也才陸續看到原住民現代藝術燈上都會區的畫廊或美術館展覽。可見,台灣原住民的” 現代藝術”,其發展並不與主流社會同步(台灣現代藝術的興起乃在1960-70年代間),並且從近十餘年原住民藝術家的展覽及作品分析上,我們可觀察到原住民藝術的「現代性」或其「現代藝術」正在起步中。

▲台灣原住民現代藝術之發展,其與傳統之分水嶺在1991年,即以台北雄獅畫廊為台東建和部落-哈古所舉辦的「頭目的尊嚴」展做為標誌。該展之後,原住民現代藝術創作的質與量就逐年昇高了。

▲參見許功明,〈原住民工藝或藝術工作者對「工藝/藝術」之論述觀點分析〉一文,2000,頁67。作者依訪談結果,將原住民藝術工作者的個人認知差距以及工藝或藝術工作對其生活影響程度的多寡,歸納出以下三種類型。第一類工作者並未意識到存在著「工藝/藝術」差距,也未具有兩種產品間之價值認定或判斷的問題,僅專心從事能獲得買主及市場的手工藝製作。第二類工作者卻深刻意識到兩者間的存在的懸殊關係,但為了家庭生計,不得不作一番區隔;即在工作上以工藝產品或藝術商品之製造為主,行有餘力之時才從事個人之藝術創作。而僅第三類工作者,才是完全不顧一切,為追求其個人自由理想、挖掘自我而突破傳統,從事幾乎無法找到銷售管道或買主的純藝術創作。

▲由布農文教基金會「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中心」舉辦的第三屆「原住民藝術創作研討會」,與會者江冠明所發表的〈傳統與創新〉一文中,也談到了「原住民現代藝術」義式的形成及其「現代性」議題,他說:關於工藝/藝術,或者傳統/現代,身分/認同,以及族群/自我之間論述關係,必須扣緊「原住民」、「現代藝術」、「台灣社會」三個脈絡來看,才能掌握住1990年以來「原住民現代藝術」發展脈絡。原住民現代藝術,不能純就歐美發展「現代藝術」的創作概念來看,它必須涵蓋更複雜的「台灣」、「社會」、「族群文化」與「現代」等不同向度的社會與文化層面來探討。台灣原住民因應的現代,是台灣整體的現代,不是某一年代紐約或巴黎前衛藝術的現代,而是原住民所面對的當代。

▲有關原住民及其藝術工作者之對傳統/現代、工藝/藝術、原始/當代等認知概念的形成與辨識標準,可能也會隨著時代迭替,況且,諸如以上的許多二元對立思考,都是來自外界統治者的觀念影響,而非是出自原住民本身的傳統思維。

▲在哲學理論上,學者則指出藝術的「現代性」並非指藝術作品的一種風貌,而是指藝術概念在時間前移之際,由於差異導致的危機與挑戰。藝術的「現代性」在於藝術本身所具有不斷走出過去的傳統,即把自己投向未來的特性(劉千美,2001:94)。

▲當代原住民藝術的價值認定,與博物館等文化機構的制度化蒐藏、展示脈絡息息相關,自受外來統治者介入以來,原住民藝術在不同的時期、階段或不同性質的場域中現身,因而被附予不同的角色與特質,稱其產品為;原始藝術、族群工藝、民俗器物,或是其為文化史中的物證標本、器物或文物。但其中,真正能得到當代主流藝術市場蒐藏界或藝評界所青睞,被定位於主流藝術史之內的原住民藝術作品或藝術家其實並不多。這幾十年來,在台灣,博物館、策展人、藝評家等雖有嘗試,但不可諱言的,台灣原住民藝術仍處於受主流社會文化菁英與藝術團體操控下之藝術史或藝術市場上的邊陲地位;並且其對當代原住民藝術作品的蒐藏、研究及相關展示理念的實踐,甚為不足。

▲而現況所見,原住民的當代作品表現,「觀念」層次上以屬於”傳統”的價值範疇居多,如多刻畫族群文化傳承中潛移默化式的體驗、精神與圖騰故事,強調祖靈信仰之超自然力、族群美感之抽象表達,以及個人生活記憶情感等。這是一種普世的原住民藝術現象,也符應了外界對土著文化藝術的”原始想像”,處於弱勢的族群文化當展現其現代性時,也總易淪為”複製”主流菁英價值的看法或其形式美學的傳統。

▲唯有不斷透過理性思辯才可能帶來藝術的”創新”,而涉及到許多對於現代性觀念與知識領域的吸收,除了相關技巧與工具媒材外,弱勢文化者尚需學習藝術創作及藝術批評的新知與理念,只有當其吸納了優勢文化者精隨後,方能與其固有的”傳統”作一比對與對話,產生自我突破。弱勢者會因感到其族群文化傳統正在消失,因此過度恐懼而產生了自我保護的閉鎖思考與作法。

http://blog.xuite.net/miccjp/bottle/45526991


全是殖民啦!有人認為<『原始藝術』稱謂不恰當>:

歷史博物館現正(2003)展覽非洲的文物展﹐展品與策展內容皆可以看出館方與主辦單位的用心。但是在這個介紹非洲藝術與文化為主的展覽中﹐應該是要引進一個對了解異文化開放與寬容的態度﹐但卻被冠上一個充滿文化歧視偏見與濃厚的殖民主義色彩的標題﹕『前進非洲。原始藝術』。
我想任何一個文化的藝術﹐都不願意被套上『原始藝術』這個名詞﹐因它帶著幼稚﹑簡單﹑粗略﹑兒童性的意涵。基本上﹐『原始藝術』這個名詞是殖民者特意矮化被殖民者的文化地位而產生的﹐殖民者不僅僅在政治﹑軍事﹑社會﹑經濟對被殖民者展示其控制權﹐在文化上也必須顯示其優越性﹐而這種帶有價值判斷又先入為主的概念﹐充份的顯示在『原始藝術』這個字眼中。如果說認為非洲藝術歷史文化是長遠而開發的﹐它怎麼會是『原始』的﹖『原始藝術』這個指稱念把非洲藝術放在一個非歷史性而未定位的模糊時空框架中﹐是一種激起滿足對他者文化獵奇與窺視的慾望。
1984年美國現代美術館(MOMA)的展覽 『20世紀的原始藝術(primitive art)-現代與部落的親和(affinity)』﹐呈現了20世紀中西方藝術挪用非洲藝術而產生的創作﹐因為展覽中文化殖民主義的觀點﹐而遭受抨擊﹐稱呼一個文化是『原始藝術』而非『傳統藝術』﹐基本上是一種文化蒙昧的表現。從藝術史的脈絡看來﹐白種人藝術工作者所生產的作品是現代美術典藏的一部份﹐而非洲的傳統藝術卻只能在人類學博物館中呈現﹐這種現象說明了一種文化不平等的現象﹐因而形容非洲藝術是『原始藝術』是一種過時的說法。而在今天在台灣引介非洲藝術的展覽﹐主辦單位注意展覽的媒體效用時﹐卻不能在過去相關的歷史中記取教訓﹐尤其是跟自己相關的美術館學領域。
非洲藝術之所以會成為人類學博物館的一部分﹐當然是與殖民者接觸之後﹐透過人類學者﹑傳教士﹑水手﹑商人﹑旅行者等的管道而進入歐洲的收藏市場﹐近代的人類學學對於這段殖民者歷史﹐有著有著相當程度的反省與自覺(如 James Clifford及Clifford Geertz等)。但是主辦單位完全以一種內化的殖民者角度展演非洲藝術的面貌﹐例如以『前進非洲』字詞中帶有的軍事氣息呼應『原始藝術』中的殖民主義的味道﹐似乎完全忘記台灣過去也曾經有著類似的殖民歷史記憶。
博物館有著教育的功能與義務﹐從博物館機制所傳播出的偏差文化角度將不是一個正面的現象﹔在一個引進多元文化視野的展覽中﹐尤其展出內容跟台灣有外交關係的非洲國家有絕大的關聯時﹐有關單位更需要尊重這些國家所呈現的文化形象﹐而非將『非洲』視為是一個單一而抽象的文化個體﹐畢竟在非洲這一個廣大的陸地上﹐有著相當複雜而特殊的文化﹑社會﹑歷史脈絡﹐在他們的文化形象中揹負著殖民主義的夢靨。而非洲藝術也不僅僅是面具﹑樂器﹑宗教與儀式祭典中使用的器具﹐去年在德國文件大展中就有為數不少的非洲藝術家有著相當令人驚艷的演出。我們企圖呈現他者的文化時﹐一種對於異文化的了解與尊重是必要的﹐因為開放性知會將是反應我們如何展現自己﹐同時這也是反應出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文化的方式。(文∕林宏璋﹐原載於自由時報﹐言論廣場﹐12月24日2003年)

那來欣賞蘇振明(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美勞系曁視覺藝術研表所教授)的<臺灣樸素藝術薪傳展>吧:

「樸素藝術」有別於學院藝術,因為創作者未經學院或專業美術教育的影響,因此,其作品大都具有獨特的風格,顯露出類似原始藝術或兒童畫般的天真稚拙。樸素藝術 的作品係以生活經驗為創作主體題材,並訴求於個性化的風格呈現。樸素藝術也是土地與人民在特定時空背景下所呈現出來的文化表徵,而做為視覺圖像符號的繪畫 與雕刻,它是創作者對於環境與生活體驗的省思,也是創作者對於自己真誠的心靈探索。臺灣的樸素藝術創作者,以謙卑的態度、樸拙的繪畫語言、忠實地記錄自己 的生活經驗,發抒內心的記憶與情感,雖然夾帶著臺灣土地的草根氣息,但卻是最能反映臺灣庶民百年來的心靈意象,也記錄著臺灣從農業社會步入工商社會的文化發展圖象。
自一九六○年以來,臺灣的樸素藝術在民間學者和大眾傳播的推動下,質與量的發展均已達可觀的成果。西方的樸素藝術是由亨利盧梭畫作入選沙龍開始,臺灣的樸素藝術則是由媒體發掘吳李玉哥女士起頭,直到一九七○年代洪通的竄起並經由媒體的大幅宣傳,樸素藝術的發展逐漸擴展開來。從早期的吳李玉哥、洪通、詹龍、林淵等人,到近來新一代的創作者輩出,目前的樸素藝術已是庶民大眾的休閒美學文化。
參展的創作者背景各有特色,尤其以文盲者的作品更具特色,這些創作者如蘇楊扼、張李富、洪通、林淵、辜萬枝等人;另外,已經高齡九十六歲的張李富老婆婆,張李富老婆婆係童養媳出身,初期的作品充滿了對於童養媳出身的哀愁,而在透過抒發積醞數十年的情感後,作品也逐漸趨向樂觀進取,現在經常看著自己的作品吟唱歌謠,張李富老婆婆的作品包含了水彩、刺繡、彩筆、素描等等,可說是多才多藝。其他頗有特色的創作者,如潘源田則是理髮師,他的雕刻刀為客人雕塑頭髮造型,他的雕刻刀也幫造形設計;從事原住民藝術文化的創作與傳承的林益千與高富村;也有身兼大廚師而且集歌唱與創作於一身的傅龍華;還有描寫礦工生活的的高興、林旺、余進長等人;而海底的打撈專家張火焰老光生,影視藝人許效舜的油畫處女作也在其中。

什麼是「樸素藝術」?

  一是天真純樸的藝術:「樸素藝術」是根據英文Naive Art 翻譯而言?「樸」
是指剛砍下來還不加工的原木;「素」是指剛織成未經染色的生絹,因而「樸素」
一詞,即帶有未加工、無巧飾、天生自然、原始純真的意義。「樸素藝術」包含有三個層次的意義:首先作者應是無師自通的「自學者」,其次是作品風格自由或獨特,不受學院美術法則的束縛,最後即作品意象原源自個人或社會生活的「精神性寫實」。
  二是現代原始藝術:Modern Primitive Art即是「現代原始藝術」,內容包含
有「文化人類學家」所關心的兩種族群的藝術,一種是生活於二十世紀原始部落所創造的藝術,例如當代非洲人、北非愛斯基摩人、台灣高山原住民的藝術;另一種則是生活於現代文明中的樸素藝術作品,例如法國的盧梭、美國的摩西祖母、台灣的洪通等樸素藝術家的作品。 
  「現代原始藝術」所以具有「文化人類學」的研究價值,主要在這類藝術品具有純真、原始的人性本質,通過作品的表現,可以窺見人類個體或部落共同的心靈意義。自此觀來,所謂「現代原始藝術」的樸素藝術家作品,實具有「文明化石」或「歷史圖象」的意義,所以台灣的洪通、林淵等樸素藝術家的作品,可說是「台灣的現代原始藝術」,也是「台灣社會的歷史圖象」,它的收藏價值,應該優先於唯美意識的學院作品。 
  三是現代民俗藝術:「樸素藝術」的畫家大都出自民間的自學者,並且題材內容多反映當代社會民俗意識,或美感形式延伸傳統民俗文化的意象,因而可稱樸素藝術為「現代民俗藝術」或「現代民間藝術」。--- 摘自《國文天地》六卷五期,蘇振明「國際現代樸素藝術的風潮 
  台灣樸素藝術的分類
  一、 就創作內容分類
◎ 自然風景:以所處故鄉、成長或旅遊經驗中的風景為題材進行描繪,普遍以歌頌、緬懷、吟詠的感性方式抒寫自然。 
◎ 居室建築:以生活居處的鄰近範疇寫實描述,表達個人或家庭的生長經驗,著重空間觀察和事物記錄。 
◎ 人物動物:以直覺的觀察造形,注重特徵描寫和個性趣味。 
◎ 民俗工藝:表達宗教信仰,民俗節慶或生活工藝的具體內容,側重敘事描繪,諸如神話故事、宗教人物和祭典儀式等等。 
◎ 夢幻奇想:以自由聯想,隨性變形組合單元形體,有時亦有精神導引下的任意創作。 
  二、 就創作風格分類
◎ 兒童繪畫般的明快風格:表現兒童繪畫的視野構圖和用色慣性,明快質樸;有特殊觀察焦點,故事性豐富而少批判性。
◎ 強烈粗獷的表現描繪:以強烈的表現技巧表達個人的情感意欲,色彩俗豔,變形粗獷,有誇張的事物繪寫和特意的現實扭曲。
◎ 拙樸原始的造形雕塑:對周遭事物特別是人物、動物等生命體施行模仿造形,呈現基礎性的觀察,作風拙樸,有原始藝術變形的趣味。
◎ 圖騰和符號的舖陳:以自成一格的圖騰描繪,填充個人對宗教民俗的直覺感受,兼夾自創性的符號,表達神秘的原始美感。 
http://arts.nthu.edu.tw/programs_show.php?fdkind2=323&&my_pro=2&&time=2&&fdsn=73

還是中國農民畫有看頭有行情,但也已陷入一種停滯和困局:

農民畫:喜怒哀樂自己說 八億中國人情感的畫布04-09-16 新華網 程雲傑 

一隻長著艷麗羽毛的母雞趴在筐裏孵彩色的蛋,身旁的一棵樹上開滿五顏六色的花——這幅具有刺繡風格的農民畫題為《孵蛋》,是97歲的上海金山農民阮四娣的新作。有外國收藏家問她為什麼畫彩色的雞、彩色的蛋和彩色的樹時,她回答說:“因為我覺得這樣畫好看。”
以自由誇張、色彩艷麗、具有濃厚鄉土氣息為特點的農民畫已成為中國特有的美術畫種,令看慣了古典油畫和抽象現代繪畫的歐美人士耳目一新。在著名農民畫畫 鄉陜西戶縣和上海金山,經常會見到外國人走街串巷收購農民畫。不少外國人視中國農民畫為“鮮活且極富衝擊力的文化生態”。農民畫家繆惠新還曾于1998年 被《時代週刊》(亞洲版)評為“亞洲十大藝術家”之一。
浙江嘉興市秀洲區文化館美術部主任陳玉峰說:“農民畫之所以受到青睞,是因為它以獨特的方式展現了農民的喜怒哀樂,改變了一直以來在美術領域由專業畫家代替農民‘說話’的局面。”
在中國繪畫史中,宮廷畫、文人畫和宗教繪畫一直佔據主流,歷來被視為中國傳統藝術的正宗。以農民畫為代表的民間繪畫在近半個世紀以來蓬勃發展,向世界生動展示了8億中國農民的藝術情趣與精神生活。
在第七屆中國藝術節期間舉行的“全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建設成果展暨第二屆秀洲·中國農民畫藝術節”上,總計928幅作品參展,包括阮四娣在內的40位畫家被評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優秀畫家”。
著名美術理論家程徵認為,農民畫自誕生以來一直充滿了烏托邦式的浪漫主義色彩。20世紀50年代,中國各地農民都飽含建設家鄉的激情。江蘇邳縣與河北束 鹿等地的農民率先用鍋灰水在墻上做畫,把玉米畫的又高又壯,直到擋住飛機的航線;而稻穀則堆的像小山,讓豐收的人們在上面跳舞。
這種將原始藝術的粗獷浪漫,民間藝術的樸拙自由,漫畫的誇張與宣傳畫的直率融合在一起的繪畫方式在當時迅速引起學院派藝術家的注意,並被官方定位為“優秀的群眾文化活動”。文化部為此曾在全國命名66個“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
隨著外界因素的變化,農民畫的傳統繪畫語言逐步變異。在本次展覽會上,由陜西戶縣劉志德創作的《老書記》代表著經過學院派美術專家點撥後的農民畫繪畫。 這種被稱為“戶縣模式”的農民畫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大量借鑒諸如留白這樣中國傳統國畫的元素,畫面色彩清麗,沒有太多的變形和誇張,除題材是農民生活外,其表現形式已相當接近傳統學院派畫法。
繼“戶縣模式”之後是發軔于20世紀80年代的“金山模式”。這種繪畫技巧由上海金山文化幹部吳彤章開闢。他鼓勵當地農民把刺繡、民間剪紙、灶壁和藍印 花布等古老藝術元素運用到繪畫創作中,並大膽進行藝術誇張。“金山模式”使以阮四娣為代表的一批能繡善織的婦女畫家名聲鵲起。目前,金山農民畫先後有 300多幅作品被國內外美術館收藏。
進入90年代以後,改革開放與市場經濟改變了中國農民的生活形態。為生存,他們把大量時間用在務工經商上。此外,在電視、電影、廣播和互聯網的衝擊下,農民自身的休閒方式也變得更加多樣化。這些都大大壓縮了農民畫家藝術創作的時間。
有意思的是,農民對農民畫日益疏離,但新的“有閒階層”開始參與農民畫的創作。1998年開始學習農民畫創作的秀洲文化館職員宋建芬從沒有農村生活的經歷,但她喜歡到農村去寫生,先後在國內獲得兩個農民畫金獎。然而,這屆藝術節農民畫的很多評委表示,中國農民畫已陷入一種停滯和困局。繼“金山模式”之後,農民畫再未出現更具新意的繪畫語言,也沒有出現知名畫家。更令人憂慮的是,隨著農民畫在海外市場的走俏,“作坊化”生產模式開始引入部分農村,農民畫進行批量生產,一幅畫的收購價可以便宜到10塊錢。
陳玉峰認為,農民畫是農民特有的藝術語言,能以誇張的方式抒發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藝術評論家認為,一個畫派的發展總是植根于特定的歷史環境。隨著農民生活方式與農村生活環境的改變以及農民畫創作群體的變化,農民畫已經進入新的歷史時期。(編輯:姜志)

金山農民畫


安塞農民畫

安塞農民畫01

安塞農民畫02

安塞農民畫03

安塞農民畫04

安塞農民畫05

安塞農民畫06

安塞農民畫08


台長: 阿楨
人氣(3,577) | 回應(1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藝術文物 |
此分類下一篇:《清宮洋畫家》
此分類上一篇:《藝術治療》

侵權
 
侵害原住民創作 最重罰6百萬/中時07.12.08
姚盈如

     近年屢有原住民傳統創作遭受侵害的例子,有鑑於漢人對著作權的保護觀念與原住民不同,立法院七日三讀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草案」,規定侵害原住民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者,被害人除能證明實際損失者外,最多可向加害人請求六百萬元賠償。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中規定,原住民「傳統智慧創作」指的是原住民族傳統的宗教祭儀、音樂、舞蹈、歌曲、雕塑、編織、圖案、服飾、民俗技藝或其他文化成果之表達,按照行政院的提案說明,常見的泰雅族傳統紋面藝術、布農族傳統的八部合音等,都在保護範圍內。
     不過,有關具體「智慧創作」的定義,仍須由原民會指派專家學者和原住民代表組成審議委員會來認定,其中原住民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不同於漢人的著作權和所有權觀念,上述條例規定,能申請智慧創作專利保護者,僅限於「原住民全族」和「部落」,「個人」不能登記成為專用權人;若不能認定屬於哪一族或哪個部落,就應登記為「全部原住民族」所有。
     原住民智慧創作專用權受到保護後所取得之收入若屬「原住民族」或「部落」取得者,條例明定應以全族或部落利益為目的,設立共同基金、專戶儲存。至於專用權屬「全體原住民族」取得者,其收入則納入中央設置的原住民綜合發展基金,以促進原住民族的文化發展。
2007-12-10 08:54:21
論述的政治
論述的政治:高美館「超越時光.跨越大洋—南島當代藝術

‧典藏今藝術 2007/12/11 高美館甫開幕的「超越時光.跨越大洋——南島當代藝術」一展,展覽主軸採用高更(Paul Gauguin)當年在大溪地創作作品名稱:《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 【文/高子衿】
高子衿,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畢業,英國Essex大學當代藝術、評論與哲學碩士,曾任《藝術觀點》、《大趨勢》雜誌採訪編輯,現為《典藏.今藝術》特約採訪編輯。

美館甫開幕的「超越時光.跨越大洋——南島當代藝術」一展,為其跨越2007至2009年「南島語系當代藝術發展計畫」之一,展覽主軸採用高更(Paul Gauguin)當年在大溪地創作作品名稱:《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D`où venons-nous? Que faisons-nous? Où allons-nous?),展出來自南太平洋十餘個島國和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共計90餘件作品。
這樣一個將台灣與南島語系文化連結,並以此構建新的歷史脈絡,亦逐步加強其於當代的藝術面貌,究竟是要如何「重新定位自己」(李俊賢語)?而其深層的預設目標和施行策略又是什麼?
根據高美館的資料,我們大概可以看出一個自我期許的輪廓:除了藉由同語同源的脈絡連結泛太平洋其他區域的文化,進而由此切入世界正在討論的議題並獲得躋身國際的機會;而強調南島語族進行具當代意義的創作,不但為其文化灌入新的動力,避免因將南島文化作為觀光資源消耗而逐漸標本化的危機,同時與當地文化地緣連結,而非從美術史上或是其他區域強行硬殖而來。

丹尼爾.華斯華斯(Daniel Waswas).巴布亞新幾內亞.《文化認同、Huli人、Redi long Marit》三聯幅.壓克力顏料、畫布.1997。(攝影/吳嘉瑄)

論述的重新書寫
台灣的本土化訴求來源甚早,而且並非始於政府的推動,相反地,時常是一種對抗的行動,這是因為數百年來台灣曾歷經不同政權的統治,而統治者為了便於有效控管,往往會強制地加諸或施行其自身的宗教、語言和法令,甚至禁止當地原有的文化型態,民間為了抵抗一統政策,便以強調當地特色的方式進而推行本土化運動,作為對於統治階級的擊破,而這一個對抗的目標,也會隨著時間或是殖民的對象不同而有所轉變,例如在日治時期,本土化運動是為了對抗日本政權,以保持漢文化;解嚴至今,則是對抗國民政府在台早期遺留而來的中國中心,回歸到台灣價值。而當高美館身處一個強調本土主體性強烈氛圍的地域,再加上其自身的美術機構性質,對於自己來自何處,去向何方的提問和尋求解答,也就因此具有二個層面的重新定義,其一是來自於本土化最普遍面臨的範疇——政治、族群議題,其二則是進入到國際抑或說是非實質政權範疇——以世界為整體的當代藝術領域。
對於第一個政權統治議題的探究,主要是上溯台灣歷史,以早於國民政府遷台便已存在於台灣的原住民族,作為台灣主體性的代表,並進而與中國中心抗衡,當其向上爬梳文化脈絡時,逐步發覺,原住民族所使用的南島語系(Austronesian),不但是世界上唯一主要分布在島嶼上的一個大語系,根據施得樂與馬爾克(Richard Shutler and Jeffrey Marck)在1975年發表的聲明,以及1991年貝爾伍德(Peter Bellwood)在《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上的論點,散居在太平洋上,北自台灣、南到紐西蘭、東至南美洲西側的復活島以及西達南非洲東側的馬達加斯加島等成千上萬個島嶼,說著1200多種不同語言的近三億人口,也都和這個南島語系有所關聯,並有著共同的祖先,而台灣,便是這個語系最有可能的發源地(或是較早的傳播發散地)。或者當我們將南島語族分為四個分支:泰雅群、鄒語群、排灣群,以及馬來亞玻里尼西亞群(Blust, 1982),在超過1,200種的南島語族語言當中,數量上只有20幾種的台灣南島語竟然就包含了四個南島語群當中的三個。因此,若將對於主體性的需求和這一個語族的文化相互連結,似乎便能稍微彌補一些台灣在目前國際間的政治弱勢,反而能在這個歷史悠久、為數眾多,可能成為下一波新興力量的南島語族中扮演重要的地位。
另一方面,在現今藝術的範疇中,正如「當代藝術」這一個詞彙不是只有中性描述意義我們所處當下時刻的藝術表現,雖然這一個名詞涵蓋的範圍正日益擴充之中,但它實則暗含了某些媒材、內容,甚至是區域的限定以及對非符合前述條件藝術的排除,也就是說,「當代藝術」所指涉的意義,似乎在這個名詞出現之時,就已經被命名者賦予特定意義了—— 即由歐美當代藝術而來的依循、轉化和拓展的藝術表現。運用美術館在人們心目中的公信和教育力量,高美館試圖逆寫這一個定義,首先是恢復「當代藝術」定義的中性化,其次則是以南島語族藝術的當代表現,擴充中性化後的當代藝術空間,這樣排除既有的文化邊界而成就新的自我空間,無論是有意識地運作或是由於時空變遷而遞嬗,在台灣美術史上也曾多次出現,例如戰後在去日本化的潮流下,省展「國畫」部的膠彩畫爭議。於是,我們得知,論述的改變或是重新書寫的意義並不只有我們看到其表面所聲稱的,它所改變的可能是我們不易察覺的、更深層地對於身分認同之重新規範,以及限制我們對於語言的理解和改革行動。

西蒙.根德(Simon Gende).巴布亞新幾內亞.《來自黛夫人的訊息》.壓克力顏料、畫布.1999。作者夢見黛安娜王妃的魂魄指示查爾斯王子與其二人之子應有所悔悟。(攝影/吳嘉瑄)

傾聽歷史中的微弱之聲
以南島藝術當代表現作為鬆動「當代藝術」的策略,除了符合主體性自覺,某一程度也將藝術視為想法的實踐,因而較具政治性格,就此次的展覽而言,主要是以「歷史」和「當代」作為論述的架構,上承南島語族的語源,而後再視此一語族綿延開展至不同區域,因不同殖民者而帶來的不同文化性格,和不同程度的反抗,以及同樣對於身分認同感到疑惑進而希望探究的情境;展覽中佔有絕大部分的繪畫作品,有以回溯部落神話傳說來表達對於母體文化流失的自我慰藉,也有如丹尼爾.華斯華斯(Daniel Waswas)三聯幅中並置不同部落人像,象徵巴布亞新幾內亞多個部落共處的現況,以及對於文化認同的包容,又或是部分作品聚焦於對外來殖民歷史的觀察與反應,其中,有以激烈直接的方式抗爭,也有像是西蒙.根德(Simon Gende)的作品,身為一個被殖民國家的人民,接受殖民政權的管制,甚至更對殖民母國(英國)的皇家生活從敬畏轉至認同,為了黛安娜王妃之死而同感到哀傷。這些具象的內容,皆來自其母體文化或是國家局勢的影響,訴說了自身歷史的各式面貌,也為離散的族群提供了一種想像的凝聚力,具有這樣多重性的文化身分,雖然是一種不樂於見到之事,但如薩依德(Edward Said)所言,能夠「跨越在中心與邊陲之間的越界寫作(Crossover Writing)」,也是「一般人少有的特權」,南島語族挾其悠遠而古老的文化內涵,在進入、映照現代社會的生存經驗上就已經有其衝擊的複義性,再加上自體與殖民文化的雙重影響,因而形成今日的混融文化,其中,我們不但看到他們各自母體的強烈意象,也看到了他們豐富的生命經驗。
藝術家,被呼喚出來的名字
然而,如同陳瑞文曾經指出的,藝術本土論最大問題在於形成文化地盤(territory / territoire),愈強調藝術在地語言,愈有圍住文化地盤之自保意味,並且會對地域或地盤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帶來負面的影響,更甚之,進行這個歷史變遷的起義者竟不是此一語族本身,南島藝術反成為再現者選擇來進行其理念實踐的內容,選擇的範圍和起因故而也附帶負載了再現者的焦慮感。然而,因為初始是以一種被建構的文化想像型態出現,原住民族是否因此被轉化為一種靜態的存在?或是一個具有同質性(無論是時間觀或是表現型態)、可以把握的認識對象?這樣的狀況在因為原住民族沒有自己的文字,這些論述的內容又反過來成為原住民族捕捉自我面貌的依據,因而成為值得正視的議題,也會牽涉到再現者和被再現者之間不平等的表述關係,又或類同於史碧華克(Gayatri C. Spivak)所提出的問題,再現者能不能替被再現者發聲?如果可以的話要使用何種方法?而如果不行的話,又要如何避免再現者的挪用或是濫用?更甚之,被再現者的說法會不會根本無法以現有的知識型再現?這樣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在有所謂原住民藝術這一類別發展以來,先是有人質疑「原住民」作為文化概念,雖然取得泛族群的政治認同,但也因為其中顯露出不同部落組織、風俗文化等等差異,使得原住民文化變成一個龐大卻又含糊的詞彙。
其次,排灣族的撒古流曾經提過,在他們族語中沒有「藝術」這一個詞,藝術家的角色對於他們的社會是一個新的外來身分,阿美族的季.拉黑子則不願意被界定為「原住民藝術家」,因為對於原住民藝術的理解概念,是來自研究者而非原住民族自我認同的主體人格,這樣文化支配的運作,在為了強調出原住民族的獨特性時,很容易稀釋掉屬於不同藝術工作者之間的個人差異,進而對於超越地域文化進行創作的藝術工作者形成抑制的現象。這些以臣屬於再現者的語言去描述被再現者時,所突顯出語言的不合宜,揭露了原住民文化熱潮背後的混亂現象,這不只衝擊作為原住民藝術家的存在困境,也反映了台灣現代社會因亟於追尋主體性而面臨的心靈困惑。在全球化的席捲下,人們會為了抗拒同質化、保衛自我獨特的生活模式而感到焦慮,這時,地方特質的強調的確會是一種便於區隔「我們」與「他們」的方法。然而傅柯(Michel Foucault)卻也指出,論述總是和權力與慾望連結在一起,每個時代基本上都有屬於那個時代的真理政權(regime of truth),論述本身就是一種排除與納入的系統,我們一方面應該藉由對於論述內外各種斷層、縫隙之間關係的考掘,發掘出位於論述外緣位置的牽制力量,以及存在何種運作關係,使得再現者得以就其主體位置宣稱某套論述為真?進而稀釋掉論述與論述之間的複雜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從對於「南島」、「當代藝術」詞語這樣的考掘之中,顯現出其背後所濃縮的討論空間和文化價值觀轉變等時代的精神面貌。
2007-12-12 08:25:40
護原民?
護原民,要智慧>中國時報 2007.12.13王思原

     報載立法院於十二月七日三讀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以促進原住民文化發展並防止外人侵害原住民智慧成果。據此,非經原住民授權同意,無原住民身分人不可任意使用原住民宗教祭儀、音樂、舞蹈、歌曲、雕塑、編織、圖案、服飾、民俗技藝(如泰雅族傳統紋面藝術、布農族傳統的八部合音)。受害原住民族得請求賠償,情節重大者金額可達六百萬元。
     這項條例保護原住民權益的精神固值嘉許,但內容似有商榷餘地。首先,違背著作權法建制基本法理。若永久性專用權真能促進文化發展,則直接將現行著作權改為永久即可。其次,集體權利範圍難定且行使困難,不但造成原住民文化傳播障礙,更妨礙原住民個人創作自由。有評論者指出,此舉不但無法促進原住民文化反而可能帶來反效果。再者,各原住民族文化特色不同,面臨發展困難也不同,將「智慧財產」概念一體套用於所有原住民族,恐非適宜。
     針對地方社群或個別族群特有權益與需求而設計制定的智慧財產權,早在歐美各國行之有年,只是不以知識專用權為根據,而從禁止以不當手段牟利與保護消費者角度出發,以英國法上歷久彌新的「禁止冒充」(passing off)原則為共通法理基礎。「禁止冒充」,簡言之即任何人均不得以自己商品冒充他人商品而誤導消費者。其精要在於禁止盜用他人商譽牟利。延伸此一法理,非甲地產品不可冒充為甲地生產;非原住民創作,不可冒充原住民創作。
     據此法理發展而來制度中最有名者為歐盟產地表記制度與美國印地安人藝術與工藝保護法。簡言之,法理上雖不能禁止非義大利帕馬地區的廠商生產火腿,但理應禁止其使用帕馬火腿名號。同理,雖不能禁止非原住民之人創作具原住民特色之工藝,但理應禁止其冒用原住民身分銷售牟利。如此,消費者能買到想要的真品,而原住民則一方面保住商業利益,另一方面避免他人用濫竽充數贗品破壞其名聲。
     採用此類方式保護原住民文化創作還有其他優點:一、法理明顯,符合公眾法律意識。二、不涉入專用權可能帶來的法律與公益紛爭。三、維護原住民自主性。只禁止外界冒充原住民創作牟利,而不強加財產制度於原住民。四、保護原住民文化完整性。外人創作雖可能類似原住民創作,但社會大眾可以辨識其真偽。五,不妨害文化交流傳播。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智慧財產權終究是商業思維與市場機制下的產物,對於保護文化傳統之類公共財功用有限。教育推廣與政府直接獎勵補助終究不可或缺。 (作者為英國法學博士候選人)
2007-12-13 11:00:18
版主回應
孫大川:身分認定困難2010-05-23 中國時報 單厚之

 聯合國受理平埔族告台灣政府案,總統府昨日表示交由原民會及外交部處理。原住民委員會主委孫大川昨天表示,平埔族作為南島民族、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化存在是毫無疑問的,但由於平埔族從三百年前就開始漢化、和漢人通婚,台灣八成到八成五的人都有平埔血統,平埔族法律上的身分認定需要時間來處理。
 對於聯合國人權委員會關切平埔族的權益,孫大川以相當正面的態度看待。他說,台灣原住民從八十五年開始就希望以原住民身分參加聯合國相關會議,如果透過此事,讓聯合國能關心台灣原住民的權益,他覺得很好。
 孫大川表示,他知道平埔族的團體曾發函給聯合國,但至今原民會都未收到聯合國任何文件,也沒有辦法向聯合國說明。
 孫大川強調,平埔族的文化存在是毫無疑問的,原民會也一直在進行平埔族文化活動、語言歷史的調查,努力建立平台,希望從平埔族的文化正名開始做起。至於身分認定的部分,除了血統辨識困難外,還必須考慮到法律上對原住民社經地位、福利、政治參與的各種保障是否被稀釋、取代,還有其他原住民心理上能否接受。
 孫大川以台南「西拉雅族」為例,因為當年身分證上蓋有「熟」字(熟蕃),有比較積極的證據可以認定其身分,但其他的平埔族認定會很困難。
相關新聞
首例 聯國受理平埔族告馬政府案
孫大川:身分認定困難
請求回復身分 馬扁都不理
台灣躍上國際 可視為機會而非忌諱
人權理事會施壓 澳洲向原民致歉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5439x112010052300108,00.html

平埔族>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9%B3%E5%9F%94%E6%97%8F

原住民>维基百科

原住民或土著是指某地方較早定居的族群,當前對於原住民議題的討論多半應在民族國家所進行的殖民事業的脈絡之下來理解。外來統治者為安撫或控制原住民,以遂行其統治目的,會制訂各種不同的政策,而往往對於原住族群的生活方式多加干擾,甚至可能造成滅族的結果。
即使前一階段的殖民主義擴張已經在二次大戰之後的解殖民運動後告一段落,但類似的問題仍存在於原住民與解殖民之後成立的新興國家之間。有時後者會被稱為內部殖民,而與傳統的外部殖民加以區別。
中文在討論此一問題時,亦有原住民族一詞的使用,與原住民主要的區別在於:前者強調各原住民族群各自作為一個「民族」(people), 而在國際法上應有包括追求民族自決等相應的集體權利;後者則或作為通稱、或僅指涉原住民個人作為在異族統治下的民族國家中受到內部或外部殖民的個別原住民個體。

相關文章

亚洲
臺灣原住民/阿伊努人(日本原住民)
北美洲和南美洲
加拿大第一民族/印地安人/瑪雅人/印加人/玻利维亚(总统埃沃·莫拉莱斯)
大洋洲
澳洲原住民/毛利人
歐洲
塞爾特人(歐洲原住民)
薩米人(拉普蘭地區)(包括今天瑞典兩萬人、挪威北部四萬人、芬蘭六千五百人和俄羅斯科拉半島的部分地區)
皮克特人(蘇格蘭原住民)
http://zh.wikipedia.org/zh/%E5%8E%9F%E4%BD%8F%E6%B0%91

臺灣原住民>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87%BA%E7%81%A3%E5%8E%9F%E4%BD%8F%E6%B0%91
2010-05-23 10:19:53
拼板舟
拼板舟掛民主館 蘭嶼人看了皺眉【聯合報╱李蕙君08.01.03
 
教育部邀請風箏創作專家黃景楨,在台灣民主紀念館掛設裝置藝術,將蘭嶼拼板舟掛在蔣公銅像前方,周圍還懸吊飛魚;昨天很多人打電話到鄉所大罵:「為什麼把蘭嶼文化泛政治化?」
「這跟蘭嶼鄉公所沒有關係,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會在蔣公銅像前懸掛拼板舟和飛魚,而且這是藝術啦!」鄉公所秘書陳英花無奈地說,她向教育部查證,得知是藝術家的裝置創作,公所人員一再向民眾解釋,但很難被民眾接受,哭笑不得。
部分蘭嶼人看到媒體報導此事,皺眉說:「幹嘛用拼板舟和飛魚當藝術象徵,這跟民主自由有什麼關係?」
2008-01-03 09:22:46
版主回應
在野立委荒謬審法 原住民建設條例又過一關 2010/12/22 苦勞網特約記者阿墮

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與多位民進黨立委週一在立法院初審時,聯手通過極具爭議的「原住民族地區建設條例草案」,爭議條文保留;對於環團憂心爭議內容將開放財團進入原住民鄉鎮開發,原民會主委孫大川說,盼爭議處有更明確規範。
立院內政委員會週一審理民進黨及無黨籍版本的原住民建設條例,兩草案併案審理,但審理時狀況連連。先是民進黨立委陳瑩遲到,以致法定人數不足,議事無法開始;委員會召委高金素梅趕緊請「路過」的國民黨立委蔣孝嚴「入座」,充當開會委員。
折騰十幾分鐘,原住民立委好不容易到齊,但草案多處具爭議,兩個小時的會議才審四條,國民黨立委孔文吉、簡東明不滿條文內容就直接離席,以致議事再度停擺卅分鐘。
尷尬的高金再度要求民進黨團助理,打電話「落人」開會,近中午民進黨立委邱議瑩、簡肇棟趕到現場。在高金的主導下,議事人員火速宣讀條文,並宣布爭議條文保留,原住民建設條例就交付黨團協商。
立法院上演「荒謬鬧劇」,令從頭坐到尾的國民黨立委楊仁福錯愕。有官員向高金表示,仍有意見要表達;但高金說,沒關係,各部會以書面方式將意見呈到朝野協商。
特別條例明訂政府分五年投注新台幣五百億元原住民族建設基金,不過草案第七條與第九條內容保留,因為該條文備受環保團體批評,讓原鄉的重大開發計畫突破土地使用法令限制。
環團日前指出,若爭議條文通過,私有的原住民保留地,可以被財團以聯合開發、合作經營的方式供民間機構使用,等於直接開大門讓財團進入原鄉,規避全盤性國土計畫,破壞原住民土地,將造成原住民鄉鎮淪為財團開發場域。
不過審議過程中,陳瑩還建議高金,將條文裡的文字「重大建設投資計畫」改為「重要建設投資計畫」;她說,這樣可以避免民間團體的反彈聲音。
簡東明擔憂,草案一通過,財團就會破壞原鄉土地,條文放寬重大建設及投資的限制,大家對建設條例還是有疑慮;但他說,只要不影響土地,擬好保護措施,草案還是有討論空間。
孔文吉則不滿說,高金與陳瑩不斷批評馬政府的四年五百億建設原住民部落政策跳票,各自草擬在野黨版建設條例;但他認為,該政策不該用特別條例,應該從各部會撥款湊足五百億元,並且責由行政院成立委員會執行,因為原民會的執行力不足、無法負荷。
孔文吉說,他草擬馬政府的四年五百億元原住民政策白皮書,卻被陳瑩抄襲;至於高金素梅罔顧環保團體的疑慮,「草草念過條文」。 回應 | 刪孫大川說,環保團體的憂心也是原民會所憂心,原民會期盼草案中的土地變更內容,未來能有更明確的規範。
高金素梅與陳瑩多次批判,馬總統原民政策跳票;兩人急於通過在野黨版的原住民建設條例,不免令人聯想選票考量,似乎想對選民說「馬英九不行,在野黨行」,但兩人根本無心訂定縝密的法案。
爭議條文雖保留,但高金的強勢作風令眾人憂慮:朝野協商會不會再一次惡搞,草草念過條文?
2010-12-24 11:26:06
平埔族群歷史變遷
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聯經,2009)

  本書從地域史與族群關係史的觀點,檢討平埔族群的人群組合原理暨外力對平埔社會關係的影響。除了藉由清治下「社」的多重性質之釐清,了解平埔社群關係,勾勒平埔村社關係發展軌跡並釐清社群互動因素外,並以見於文獻資料的平埔跨社群遷徙活動,呈現平埔族群的社會網絡展現方式。平埔族社原以各自的生活領域為核心,並視周遭人群為異文化的世界,隨著17世紀中葉外力入殖,尤其在清廷邊疆控制力的擴充,以及漢人優勢社會的形成過程交互作用下,逐漸跨越單一的部落認同,發展出熟番集體意識;熟番我群(we group)與漢人、生番他者(otherness)之分逐漸成為對比。而隨著平埔人群逐次成為台灣社會的少數族群,這一與漢人社會競爭失敗的生活經驗乃產生共同的行動基楚,並引發他們一波波再造新生活園地的企圖。由於這些部落內部的變化由來並非自發,而是與部落外部環境的發展因素相互作用,兩者同時促使變化的最終實現。
  換言之,就平埔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的發展過程而言,其現實生活的困境和複雜的歷史經驗,使得外在因素對內在變遷造成至為明顯的影響。而19世紀的大遷徙活動,則是此內外環境交互作用結果的具體呈現。

作者洪麗完簡介

  臺灣彰化人。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Division of Pacific and Asian History,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and Asian、Studies the Center for Cross-cultural Research,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訪問學人。主要研究範圍為清代台灣史;最初以區域開發、福客族群關係為研究重點,九○年代以來則專攻平埔族群史,並以地域社群、族群關係、平埔集體意識等為研究議題。此外,也試圖展開台灣社會文化的相關研究。主要作品有《台灣中部平埔族群古文書研究與導讀》(2002)、《台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1997)等,以及編著、研究論文等多篇。
2009-04-21 08:47:07
台灣原住民族群像
台灣原住民族群像:簡扶育著(幼獅文化,2003)

  本書是以原民會原有的原住民相關資訊與最新統計數字為基礎,加上長期專研於各族群的學者晚近所發表的研究論述,以及坊間越來越熱絡的原住民相關出版著述、網站等為參考資料編寫而成的,其中一部分,是我再重返部落作田野拍攝工作時採訪記錄的,譬如:卑南族族名應為Pinuyumayan,即建和部落頭目哈古慎重指正的。後來,在研究卑南族的學者陳文德的一篇<卑南族(Pinuyumayan,Punuyumayan)>論述中,也閱讀到相同訊息。
  總的來說,全書著墨較多者為傳統文化部分,從族群分布、人口數、神話起源、歷史沿革、社會制度、祭儀、生計、工藝等介紹,輔以近代生活變遷。現代生活敘述較少,純然是礙於篇幅因素,因此,此部分企圖以攝影作品補綴;我將自己近十幾年來所創作的原住民相關影像,挑選了上千張幻燈片,與美術主編裴蕙琴研究,再從中精挑出三百多張攝影作品,「讓她以最美的姿態呈現!」我們都有共識。
  關於攝影圖片部分,我特別想感謝文史工作者張騰元先生以及簡史朗老師的熱情相助,讓排灣、魯凱、卑南與邵族等篇增色不少!騰元是我多年好友,見面不多,但每次都聽到部落朋友轉述,他如何為本土特別是原住民文化而努力。簡老師更是我敬重的前輩,他對於邵族以及南投平埔族的研究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邵族篇文稿特別請他校正,在此一併謝過。

作者簡扶育簡介

  簡扶育,熱情善良,因此心寬體稍胖(不過自己很滿意),好奇心強,喜歡探險,雖然年事漸高,仍不改其性。崇拜人道主義者,喜歡結識有趣的人,愛拍攝自然狀態下的人物;曾走遍四大洲二十一國以及台灣百岳65座名山(玉山拜訪過九次)!現為攝影、文字工作者、紀錄片製片人&導演;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台灣婦女全國聯合會藝文主委。著作包括《出去走走——從她的相機看少數‧多民族》、《女性創作的力量——攝影記錄》、《橫行臺灣——山林另類遊》、《橫行台灣——水路另類遊》、《搖滾祖靈——台灣原住民藝術家群像》、《台灣小朋友的臉》、《漫步地球村》、《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紀錄片則有《搖滾祖靈——台灣原住民藝術家群像》、《婦女新知基金會雙十年華》。
2009-05-01 08:59:19
台灣原住民之美
台灣原住民之美:王煒昶著(遠流,2002)

  本書是以台灣十大原住民族為經,以其獨特豐美的生活文化風貌為緯,結合專業領域的攝影者、研究者,所完成的第一部「台灣原住民圖像全紀錄」。全書充分展現台灣原住民傳統文化的真淳原味與動人美感,是一部值得個人珍藏、致贈親友及代代傳家的經典作品!

本書五大特色

◎最精采懾人的原住民圖像:收錄近300幅珍貴罕見的原住民影像,張張震撼動人,是長期深入台灣各部落田野調查的作品精髓。

台灣原住民史-史前篇:劉益昌(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2)

原住民族覺醒與復振: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著(前衛,2002)

  今日的台灣社會,在民主化、社會與文化多元化的原則下,強迫原住民族同化或漢化的政策己消失殆盡,外力強制性摧殘原住民族的因素已經結束。然而原住民族更大的危機是,原住民置身自由與安逸的國度與社會裡,只致力追求個人成就與福祉,並認為個人成就及幸福與族群無關,甚至視原住民族身份或自己的族群為個人包袱。若沒有強烈的族群意識及復振的意志,原住民族勢必在所謂台灣「大融爐」的社會中自我消失。
2009-05-01 09:04:15
版主回應
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 (遠流 2012)

  內容簡介
  一八九六年的夏天,二十六歲的鳥居龍藏應東京帝國大學派遣,攜帶著沉重的攝影器材,隻身來到新歸日本版圖不到一年的台灣,進行人類學調查旅行。此後五年間接連四度來台調查,足跡遍布台灣本島及蘭嶼、綠島等地。在原住民的協助下,他不但攀登玉山,更橫越中央山脈,深入台灣蠻荒地區,為台灣原住民留下一幀幀影像寫真及一篇篇田野調查紀錄。本書為楊南郡先生從鳥居龍藏眾多的論文、講稿、書信中,選擇與台灣最相關也最精采部分譯註成書。
  作者簡介
  鳥居龍藏(1870-1953)日本四國德島市人,世界著名的人類學家。早年師事日本人類學之父坪井正五郎博士,一八九六年至一九○○年間,攜帶攝影及相關器材,隻身到達台灣連續進行四次學術調查旅行,此為台灣史上第一次全面性、系統性的原住民田野調查,留下許多珍貴的影像與資料。其後鳥居氏將此調查延伸到中國西南部,著手進行台灣原住民與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比較研究。一九○○年後,其研究重心逐漸轉往東北亞,從千島群島、庫頁島、東西伯利亞、蒙古、中國東北至朝鮮半島等地,處處都有他踏查的足跡,同時寫出數量龐大的考古與民族誌論文。其中又以首次在東北亞發現支石墓(dolmen)最為學界所推崇。一九三九年後,應聘為北京燕京大學客座教授,直到一九五一年方回到日本,兩年後以八十二歲高齡逝世於東京。一九七五至一九七七年,日本朝日新聞社整理其一生作品,彙成《鳥居龍藏全集》共計十二卷,外加別卷一冊,陸續出版問世。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 (遠流 2012)
  
  一八九五年,苦學出身的伊能嘉矩自動請纓遠渡重洋,來到台灣擔任總督府雇員。利用公私之便,開始對台灣北部與東北部平埔族原住民進行田野調查,足跡踏遍台北盆地、淡北一帶及宜蘭平原,詳細記錄各社的狀況、口碑傳說、風俗習慣、生活語言及面臨的種種困境。進而以〈台灣通信〉名義發表在《東京人類學會雜誌》上,成為台灣平埔族原住民最早一份有系統的人類學田野調查紀錄。本書由譯註者楊南郡先生從原雜誌中整輯譯註成書。
  作者簡介
  伊能嘉矩(1867-1925)日本岩手縣遠野市人。早年就讀岩手縣師範學校,因抗爭風波遭校方退學後,即自修苦讀,卓然自立。一八九五年底自願前往甫收歸日本版圖的台灣,矢志從事原住民教育工作。在台期間,歷任總督府雇員、山地事務調查員、囑託等職,利用公私之便,從事台灣研究,早期以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為研究對象,一八九七年五月起開始一百九十二天的全島視察旅行,其後又多次進行局部的調查旅行,在此期間跋山涉水,歷經種種艱難危險,獲得豐富詳實的田野資料,使得伊能氏成為台灣族群研究的開創者。一九○六年,辭職返鄉後,仍孜孜於台灣及故鄉遠野的鄉土研究。一九二五年,由於早年在台踏查所感染的瘧疾復發,不幸以五十九歲英年逝世。伊能氏一生著作等身,與台灣相關著作計有《台灣文化志》、《台灣蕃政志》、《台灣蕃人事情復命書》、《台灣年表》、《領台十年史》等十餘種;其他相關論文粗估約有七百餘篇,散見於當時報刊、雜誌之中,被學界尊崇為開展「台灣學」的先驅。

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 (遠流 2012)

  森丑之助自日治初期走遍台灣山地部落,踏查規模遠超過同期到台灣研究原住民的伊能嘉矩和鳥居龍藏,是在台山地部落最久的學者。有關台灣原住民部落的調查報告,不僅記錄了百年前「文明」與「異文化」衝突的現場,並見證了台灣高山原住民的真貌,處處充滿人道關懷。本書譯註者楊南郡花費多年蒐集森丑之助散佚各處的資料、史籍,甚至親身循著他當年足跡踏勘曾造訪的部落,完成此一台灣探險紀錄,同時對森丑之助的傳奇一生做了動人描述。
  作者簡介
  森丑之助(1877-1926)日本京都市五條室町人。年少就讀於長崎市長崎商業學校,並學習中國南方官話。十六歲棄家、輟學,決心過流浪的生活。一八九五年,以陸軍通譯身分抵台,隨軍隊移防台灣各地,開始巡察台灣原住民各社,所見所聞激發他調查研究台灣「蕃地」的雄心壯志。一八九六年,結識正在台灣東部進行調查旅行的鳥居龍藏,日後成為鳥居氏幾度在台的助手兼嚮導、翻譯。一九○○年,與鳥居氏展開大規模的人類學調查,一度捲入「社蕃」的復仇戰,險遭馘首之禍。此行兩人登上玉山主峰頂。此後森氏即潛心台灣人類學、地理學、植物學……之調查,足跡遍及台灣全島。一九一三年,森氏短暫告別台灣。一九一四年,復應台灣總督府之邀,重返台灣擔任蕃族科「囑託」,並整理資料。一九二六年,由於台灣原住民前途問題暨種種不如意,由航行台、日間的輪船上投海自殺。得年四十九歲。著作除了業已成書的《台灣蕃族志》一卷及《台灣蕃族圖譜》二卷之外,其他散見於當時的台灣與日本各報紙、雜誌。本書為台日兩地首次對森氏著作、論文目錄較完整的整理。
2012-05-17 11:43:29
阿楨
原民粗話誤認「男子漢」 蔡阿嘎惹禍2011-03-01 TVBS 林秉儀

海基會慶祝成立20週年,沒料到委託網路名人蔡阿嘎拍片,引用阿美族的粗話,引爆話題!因為語言隔閡,海基會特別開記者會撇清,他們原本並不了解這個爭議字眼的涵義,而且事先審查文案,就已經刪掉不少不雅字眼,最後是蔡阿嘎自己加上去的;海基會緊急處理,封鎖這段影片,忙著收拾殘局,至於闖禍的蔡阿嘎現身,強調自己沒有嘲笑意味,雙手合十道歉,希望解除這場警報。
記者:「阿嘎,你知道那個字代表什麼意義?你知道嗎?那個字是你自己加嗎?要不要道歉?」網路名人蔡阿嘎:「…。」
闖禍是他、網路名人蔡阿嘎,自編自導海基會短片,竟然出現阿美族粗話,出事後第一時間現身傳播公司,表情有些不悅,蔡阿嘎接著轉到海基會開完會出來,最後他道歉了。蔡阿嘎:「我完全沒有要傷害嘲笑原住民朋友,就真的完全沒有這個意思,大家知道我是愛台灣的一個青年,真的完全沒有,真的很抱歉。」
戴上眼鏡的蔡阿嘎,多了點書生味,網路上自稱還在寫研究生論文,蔡阿嘎其實沒有原住民血統,只因愛交朋友,而自認熟悉原住民母語,想出這段劇情。海基會發言人馬紹章:「他(蔡阿嘎)也問了他的朋友,作為一個動詞來講的話,是表示一個鐵錚錚的男子漢的意思,這是他跟我們說明的。」
海基會花20萬,找蔡阿嘎拍宣傳片,只是現在出了狀況,海基會趕著解釋說他們可有把關。馬紹章:「經過本會多次的審查,已經刪除許多不雅的字眼,我們了解是蔡阿嘎自己加進去的。」
KUSO誇張笑,讓蔡阿嘎在網路上迅速累積人氣,只是這樣的風格,也用在這次海基會的宣傳片上,對原住民不禮貌,真是很不適當。
2011-03-03 10:00:26
版主回應
「榜仔」是讚美詞! 盧學叡節目上示範發音

立委陳瑩批網路名人蔡阿嘎用「榜仔」侮辱原住民,蔡阿嘎受不了輿論,雙手合十道歉,表示已經將廣告內容修正。但有網友發現,阿美族歌手盧學叡也曾在節目上說「榜仔」,雖然意指男人生殖器官,但是用來「誇讚的」。
蔡阿嘎於當日下午道歉,並在臉書「跟蔡阿嘎一起愛台灣」指出,「今天應該是睡不著了,聽著王宏恩的月光邊哭邊打字,大部分的情緒是難過,難過的是,竟然被冠上侮辱原住民的沉重罪名,難過的是,看到電視上受訪耆老生氣的表情,認識蔡阿嘎的朋友都知道,蔡阿嘎有多愛原住民。」
蔡阿嘎因為KUSO用「榜仔」,被貼上侮辱原住民的標籤,讓支持他的網友紛紛在他的臉書上幫他加油打氣。但「榜仔」真的是罵人的話嗎?來自花蓮的阿美族歌手阿洛解釋,「其實我們的生殖器不是用來罵人的,是用來讚美的耶」,身旁同為阿美族的盧學叡則是在一旁示範「榜仔」的正確發音。
http://ck101.com/thread-1843055-1-1.html

語言墮落 別再KUSO搞笑了【聯合報╱郭賽華/退休教授2011.03.03 (另參本館: 啥是部落族 越寫,越聰明?

海基會委外的廣告中「誤用」原住民語指涉男性生殖器的不雅字眼,引起軒然大波。
一般討論焦點多集中在漢人長期以來在語言上對少數族群的羞辱和貶抑。作為一社會語言學者,我更關心的是近年來充斥在台灣社會的語言「墮落」現象。
海基會廣告的對象是誰?為何內容必須以那種搞笑、KUSO的方式呈現?難道搞笑、KUSO已經成為當道的行為模式,以致我們的社會再也無法用比較嚴肅、正經的方式傳遞訊息和談論問題了嗎?
網路上常見的搞笑、KUSO語言和畫面甚至已經成為新聞報導的內容了。只見「犀利人妻」中妻子連續掌摑丈夫外遇對象的畫面,經KUSO後成為女大學生室友在宿舍中互打耳光。這可算是新聞嗎?這樣的報導有何意義?
更令我憂心的是,不少青少年甚至認為搞笑和KUSO的語言行為模式,就等同於有創意,只有這樣才能受到他們的歡迎。因此,只有好笑的文章和書籍才好看。
常聽到不少人稱讚對岸年輕學子言之有物、口語表達能力強;而我們的學生卻無法將自己的觀念和想法用簡潔的言語說明清楚。但是學生自己的看法似乎不一樣。
我教學時有時會發下補充的講義,學生分組報告。上台報告的學生有時會因臨場緊張、文章沒完全看懂、準備不足、表達能力不夠等因素而表現不佳。台下的學生卻常會因他們失誤的口語或笨拙的動作而發笑;這些學生大概已將嚴肅的課堂報告當成搞笑表演了吧!
比搞笑語言更嚴重的是「出口成髒」。兩年前系上來了位南京大學的交換學生。她用功而謙虛,程度雖比其他同學好,但從不刻意表現。有一次聊天,她告訴我同學之間談話,都經常「屁啦!」「屁啦!」的你來我往,令她驚訝而不習慣。我事後仔細觀察,才發現「靠」、「賤」都已成了時下年輕人的發語詞,第一流大學的學生也不例外。
俚語原本即是青少年次文化的語言特徵,具有與主流語言區隔的叛逆意味,通常使用於非正式場合,不登大雅之堂。大多數俚語和所有流行事物一樣,很快即消失,為新的俚語所取代。但也有些俚語得以存留下來,成為日常使用的詞彙。也許不少俚語最早也是以搞笑、KUSO的面貌出現。但俚語不等同於髒話,搞笑和KUSO也不該成為任何一個社會的語言行為模式,更不可以此種方式侮辱或傷害他人,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

拒侮辱 原民鄉親 自立自強吧【聯合報╱歐金/阿美族、顧問(台北市) 2011.03.03

當原住民立委向吳敦義院長質詢、被辱罵的原住民集體向警局抗議時,生存在自由、平等、博愛的國度裡,的確是太不尊重、傷害了原住民的自尊心。
「死番仔」是經常在保守社會所聽到歧視原住民的話,見怪不怪,非禮勿聽。至於「榜仔」則甚少聽到,這詞彙不但侮辱原住民,更辱笑原住民的男性無能,當然原住民怒吼,甚至會打傷人。
當原住民罵閩南人等是「白狼」(壞人)時,對方也一定會生氣,更會肢體衝突,將心比心呀!原住民為什麼這樣稱呼閩南人等呢?據說鄭成功侵台時,率領兵馬,只有唐山公,沒有唐山母,於是強奪台灣原住民的女人和土地等等,「白狼」的稱呼這樣來的。
某委員表示,「榜仔」稱呼男性,代表其行為舉止輕浮;其實阿美族男人的名叫「福多」(男性丸)時,在阿美族係「男子漢」的意思,因此,「福多」之名字,被阿美族人普遍使用。
筆者也要呼籲原住民鄉親,要人不歧視、不侮辱、不輕浮,自己要健全,也要自立自強之外,不要酗酒、不要肇事、不要犯法。而要手心向下幫助人,不要手心向上向人乞求,要愛人如己。
2011-03-03 10:06:55
阿楨
民族的美感:台灣原住民藝術與西洋藝術的對話 (藝術家 2009)

  內容簡介
  《民族的美感──台灣原住民藝術與西洋藝術的對話》是依本首度探討台灣原住民藝術與西洋藝術相比較的思考實錄。長期關懷原住民的林建成,以十餘年的時間,上山下海,深入台灣各個台灣原住民部落,以田野調查工作者的熱誠和文化人類學的背景,探尋原住民生活中蘊含的美感與文化內涵,收集了大量第一手的資料與照片,紀錄下原住民的文化與藝術。
  除了對於原住民藝術文化的深刻體認之外,林建成更把視野拉大,將他所長期觀察的原住民藝術文化與西洋藝術並列思考,分別從「神話與宗教之美」、「生活與歷史」、「體質與運動」、「植物與醫藥」、「物質與工藝」、「創作與藝術」等六個面向切入,涵蓋了排灣、魯凱、卑南、雅美、布農、阿美、泰雅、賽夏、鄒、噶瑪蘭、邵、太魯閣等不同原住民族群,以及從希臘古典雕塑到二十世紀的經典大師名作,以四十五個篇章、橫跨東西的跨領域思考方式,提供了讀者一種看待藝術的全新角度。
  作者在每一個篇章的最後,都闢了一個「對話」的單元,比較原住民文化與西洋藝術的異同——魯凱族的搶婚習俗vs.波隆納〈被掠奪的薩賓人〉、鄒族的戰祭vs.畢卡索的〈格爾尼卡〉、卑南族的婦女節vs.克林姆的〈女人的三階段〉、布農族的巫醫vs.林布蘭特的〈杜普爾醫生的解剖課〉、排灣族的獸骨勳章vs.歐姬芙的〈牛頭骨與白玫瑰〉、阿美族的舞者vs.馬諦斯的〈舞者〉……等,不論是人類的共通性,或者異文化之間的差異性,皆引人省思,更體會到原住民文化藝術的特色與豐富內涵。
  作者簡介
  林建成
  1959年生於台灣東海岸。
  畢業於國立台灣藝專美術科西畫組(1980)、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2002),目前為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系博士班五年級(2009)。
  1992年出版《雲水故鄉》,著作包括《頭目出巡》、《小米酒的故鄉》、《牧羊人的冰棒》、《九族原住民風情彩墨畫集》、《後山原住民之歌》、《後山老厝彩墨集》、《後山族群之歌》、《台灣原住民藝術田野筆記》、《台灣美術大系—原始、樸素專輯》、《畫說後山情》等十一種。
  2002年起國立台東大學美教系兼任講師。
  2003年獲行政院新聞局一般圖書藝術生活類作者金鼎獎、教育部原住民語教文著作甲等獎等。
  2004年服務於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助理。
  2008年任史前文化博物館公共服務組組長、兼代展示教育組主任。
2012-05-17 12:20:05
版主回應
台灣原住民社會運動 (台灣書房 2010)

  內容簡介
  台灣原住民,原來是台灣領土的主人,由於歷經外來政權的統治,原有的文化特色已逐漸凋零。為了維護和保障自己的權益,台灣原住民掀起了一波波自覺性的社會運動,並於1984年成立「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爭取原住民的自主地位。
  原住民社會運動發展至今,成果有增編原住民保留地、成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憲法增修條款、原住民電視台成立等,以及各原住民族正名、身分、母語、就業、經濟立法保障等,但未來仍須再加努力,團結維護原住民的權利與文化。
  本書特色
  1984年成立的「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係以一批原住民知識青年為中監分子,本書即以此促進會所推動的活動為主軸,看這群年輕人如何提倡「部落主義」,並跨越族群、城鄉,爭取原住民的身分地位、自我認同、國家族群與文化政策等訴求。
  作者簡介
  田哲益
  布農族巒社群卡豆諾蘭人,族名為達西烏拉彎.畢馬,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班。
  曾任南投縣史館諮詢委員、南投縣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委員,現任台灣布農文化藝術團團長、南投縣布農文化學會顧問、台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協會《台灣源流》雜誌編輯、理事。著有《台灣原住民文化》、《中國民俗學》、《中國佛寺歷史與文化》、《中國少數民族研究》、《玉山守護者--布農族》等。
  目錄
自序
原住民爭取民族權益
社會運動釋義
原住民爭取權益之發展
原住民社會運動之訴求
原住民社會運動之團體
原住民正名運動
原住民之源流
原住民民族運動
原住民之歷代稱呼
原住民正名運動
原住民正名運動再檢討
原住民正名運動之效應與影響
原住民還我族名運動
鄒族族名運動
邵族族名運動
太魯閣族族名運動
撒奇萊雅族族名運動
賽德克族族名運動
原住民還我族語運動
原住民族語之流失
日治語言政策
台灣光復後語言政策
原住民族語之復振
原住民還我姓氏運動
原住民還我傳統領域運動
原住民族土地制度
漢族日人侵奪土地
還我土地之成因
樂信.瓦旦最早為還我土地發聲
第一次還我土地運動
第二次還我土地運動
第三次還我土地運動
1026光復原住民族傳統領域
抗議掠奪山地保留地強盜條例
蘭嶼島上達悟族的窘境
蘭陽平原噶瑪蘭族的窘境
邵族還我土地運動
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調查
原住民抗爭運動
人權運動
聲援被扣留國外原住民漁民家屬
抗議挖我祖墳
抗議人口販賣救援雛妓
抗議教科書中被汙辱的他者
達悟族反核廢料運動
廢除蒙藏委員會遊行活動
排灣族反瑪家水庫興建
太魯閣族反對亞泥侵占土地運動
還我路權
還我地名
還我狩獵文化
抗議司法迫害
高砂義勇軍人權運動
原住民自治運動
原住民自治運動先驅
原住民自治運動政治案件
原住民展開自覺與自治運動
部落會議
平埔族正名與抗爭運動
平埔族之漢化
噶瑪蘭族正名運動
平埔族各群正名運動
平埔族正名運動之阻礙
聲援平埔族合法正名回歸原住民族行列
凱達格蘭族反核運動
還我地名
平埔族還我族語運動
關懷原住民的生存與發展
原住民奮鬥生存的本能與意志
關懷原住民的前途
原住民文化之喪失與醒悟
原住民的絕藝
原住民是守分及講求榮譽的民族
原住民文化之衝擊與當前迫切之課題
尊重原住民文化提昇其民族地位
附錄:原住民社會運動大事年表
  自序 台灣原住民社會運動
  1988年,台灣解除戒嚴,隨之而來的民主化、自由化發展,刺激了許多的社會運動,原住民亦在此時群起揭竿,為爭取族群應有的權益挺身而出,如今,這些努力已經激盪出具體的成果,整個大社會已朝多元文化發展,各族群的文化也逐一受到保護與尊重。
  1996年12月10日,「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創立,其設置目的是致力於推動和維護原住民族的各項權益以及部落發展事務、文化的復振,乃至民族的自治。自「台北市原住民事務委員會」成立第一個原住民事務專責單位之後,「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也隨之成立,這些原住民機關的相繼設置,無非在解決日益蓬勃的原住民事務。我們冀望原民會本著服務原住民的初衷,為人民謀求最大的福利。
  人類生而平等:一個國家民族的組成或許有「主流社會」與「非主流社會」,但是人類生而平等,不應該特別強調「底層社會」與「上流社會」之分。
  「底層社會」之造成,強勢文化者以自己的標準衡量弱勢文化,並且企圖將他們限制於框框和格子裡,弱勢文化者還不能適應這些便被資本主義的洪流捲到主流社會的底層。
  近幾十年來,長期處在政經社會弱勢的原住民,在解嚴之後的數十年來,權利意識逐漸覺醒,還我意識與覺醒運動炙烈。台灣的原住民正面對著民族的自尊與自信重整的問題,對經濟變遷的策略所造成的文化破壞提出質疑;對自身前途命脈之最高決策中,未能獲得充分參與和決定事實提出質疑;對本族應享而未獲得的人權提出質疑。原住民現在已經懂得如何反擊原始惡意……。
2012-05-19 11:17:46
美國黑金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7 11:11:4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