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1-31 09:48:59| 人氣5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學聖教,一定要從厚道開始學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學聖教,一定要從厚道開始學起

蔡禮旭老師:

【與肩挑貿易。勿佔便宜。】

   這個“與肩挑貿易”,是跟做小販的人買東西,不要占他們的便宜。這小販他謀生活很不容易,我們還跟他討價還價,給他難堪,這就有失厚道,這個是第一個解釋。再來,可以延伸到,比方說我們跟人家合作,做事業,決定不要有一個念頭,要去占合夥人的便宜,甚至可以“予宜多,取宜少”,這是《弟子規》上的教誨。包含《感應篇》上說的,分多取少,“推多取少”。這一點在春秋的鮑叔牙,他為人不占人便宜,特別厚道,當時候他跟管仲做生意,一起做,做生意,結果管仲拿走比較多錢,人家跟他提醒,他不只沒有計較,他還說管仲家裡比較窮,體恤他的情況。

   而我們學聖教,一定要從厚道開始學起,我們看“厚道”兩字,“厚”,厚德才能載物,而且,這個“厚”我們就想到大地之德,傳統文化效法天地之德,厚德載物就是表這個大地,渾厚。而且,這個“厚”,很憨厚、很敦厚,寧肯自己吃虧,不占人家的便宜,所以“厚”表這個意思。而且,“厚”也是慢慢不斷的積累,等於是透過自己人生所遇到的每件事,都來培植自己的厚德,要“德日進,過日少”,這樣才能載物,自己的德愈厚,對家庭對社會就有更大的貢獻。

   而“厚道”,這個“道”,應該是時時存仁道、道義,設身處地的存心,這是厚道的精神。具體落實,首先第一個,我們說人要積德,首先要從嘴巴開始積起,“禍從口出,病從口入”,這個嘴巴無德就造罪業。所以第一個,不彰人短,不去彰揚別人的短處,有失自己的厚道。

   在春秋時代,楚莊王剛好在宴請群臣,突然風太大了,把燈火給吹滅了。因為大家飲了酒,難免行為有一點不當,就有其中一個臣子,去拉了莊王的妃子的衣服。莊王這個妃子動作也很敏捷,她被拉了衣服以後,馬上就把對方的帽帶給扯下來,趕緊去給莊王講,說有人非禮我,拉我的衣服,你趕快把燈點起來,那個帽帶斷的人,就可以抓出來。

   那大家想一想,自己的妃子被人家拉衣服了,一般男人可能就不能包容,就要把這個人的錯誤當眾羞辱他。但莊王畢竟是一國之君,很有度量,他說我既然宴請大家,應該讓大家盡興,不能全了妳的意,掃了這麼多人的興,而且因為喝酒有點失態,可能也是會發生的嘛。結果莊王就下令:今天大家盡興的喝,然後一定要喝到把帽帶都扯斷,這樣才痛快。結果大家聽了以後就都把帽帶給扯斷,燈一點燃,就分不出來是誰了。
 
   後來楚國跟晉國打仗,戰局比較危急,結果有一個人馳騁沙場救了莊王。結果後來,戰爭勝利之後,莊王就對著這個人講,說往日我也沒有特別照顧你,怎麼你不顧生死來幫助我?結果這個臣子就說到,就是當初帽帶被扯斷的那個人,就想著怎麼來報莊王這個恩。

   所以我們看到,不彰人家的短,是種下這個因,感得別人救他一命。假如莊王當時候彰他的短,那後面,可能他這一次的危難就躲不過了,甚至於當事人都會懷恨在心。所以人一個處事的態度正確了是福,偏頗了就變成禍。所以不彰人家的短,為了不讓人難堪,能夠掩蓋人家的過失。
 
   了凡先生的姑父,沈心松先生,他做得非常好,他還等於是幫人家掩過。因為有一次,他帶著僕人一起參加酒宴,結果他底下的人反而都喝醉了,本來他們回來的時候都要划船,下人都喝醉了,變成他主人親自划船把他們給載回來,讓他們的太太趕緊把他們都帶回去休息。隔天,沈先生睡得特別晚,他的太太非常好奇,也很納悶,沒看過他這輩子睡這麼晚,就去叫他,說你今天怎麼睡這麼晚?其實他已經醒了,他就是不起床,他說我起得太早,那底下的人一看到我他會很難堪,不好意思,昨天喝醉酒了,還讓主人親自把他們送回來,那因為他喝了酒,今天一定晚起嘛,又看到他不是更難過?他說我等他們都出去工作了,我再起床。所以柔軟到不讓人家難堪,不讓人家沒面子。

   那我們看到這些故事,反省自己,以前不懂事,不懂厚道的處事態度,有時候跟人家爭辯什麼事,講話講到人家都對不上嘴了,都講不出話來了,我們還自己覺得很得意,口才很好逼到人家講不出話來,其實那個都是傷陰德處。所以人明不明理,對自己的人生命運影響很大。
 
   還有明朝一位讀書人叫徐文貞,他請人家到家裡來吃飯,結果剛好有一個客人起了貪念,把金色的金杯,想據為己有,結果就放在自己的帽子裡面。然後,因為這個客人也喝醉了,走路有點顛倒,底下人都在找那杯子怎麼不見了?結果這個客人自己倒在地上,杯子掉出來,徐文貞已經知道了,他下人在那裡說,怎麼找不到,他說我收起來了。結果看這個人倒下去,杯子又露出來,他趕緊過去把那杯子放在他的袖子裡面,就不願意讓他當眾出糗。所以厚道的人,重義輕利,這杯子也是身外之物,把這個客人他的面子甚至於他的操守就因為這樣就毀掉了,他也不忍心。但我們想一想,這個人回到家裡,醒過來的時候,咦,杯子本來在帽子上的,怎麼會在袖子裡面?慢慢他搞明白了,很慚愧。所以古人都是那個厚德做到什麼,讓對方自自然然生起慚愧,而不是用言語去壓別人,去羞辱別人,讀書人不幹這樣的事情。

   厚道,第一個不彰人短,再來,不占人家便宜。這不占人家便宜,實在講,也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特色。比方我們歷朝歷代各國給我們中國送禮,我們一定都加倍還禮給他,這個就是不占人家便宜,而且又特別好客。我們印象當中,小時候比較窮,但是只要客人來,家裡面比較好的東西都拿出來給客人吃。
 
   而了凡先生他這個姑父,有一次,他的姑姑、姑父人都很厚道,了凡先生他舉了一些跟人相處的細節。其中提到他姑父生病,剛好他們底下一個農民主動的來探望他的姑父,結果來了之後他的姑姑就說到,這個農夫是坐船過來的,所以把船費給他。再來,擺了很豐盛的食物請這個農人。因為人家這麼關心她丈夫的身體,這個是非常有情義的人,請他吃了豐盛的一頓。然後,衡量他拿來的禮物,再加倍送還給他。所以禮尚往來,也是一種厚道的精神。
 
   這個讓我想起我父親,就有專門在記錄給親戚朋友這些婚喪喜慶包的禮,比方我姐姐出嫁的時候人家包多少,都把它記下來,等人家女兒出嫁了,再厚一點包還給人家。所以我們上一輩,甚至爺爺奶奶輩,他們處事,你在很多細節當中去留心,都跟厚道有關。

   比方說設身處地,小的時候都有記憶,在路旁,家裡的老人、鄰居,都煮一鍋開水放外面,那是能為那些趕路的人著想。那都不認識的人,但是能為他們想,那趕路口渴,到時候水分補充不足,昏倒了怎麼辦?甚至於是吃飯時間,都很有人情味的,“來,來我家吃飯”,這都是很厚道。
 
   而這個設身處地,我們看到孔夫子,他假如剛好參加人家的喪禮,在有喪事的人身邊,他都能感同身受,自己替他們悲傷,都不會吃飽飯的,就表達那種時時都能體恤別人的心情。
 
   包含《了凡四訓》舉的十個行善的例子,讓我們印象很深。第一個,明朝楊少師榮,楊榮,他的祖父跟曾祖父是以擺渡為生,划船的。剛好當地大水,他的祖父跟曾祖父“惟救人”,所有的貨物都沒有拿,當地的人還笑他們愚笨,這麼好得一筆橫財的機會都不拿。這就是時時那種厚道,就是體恤到人家有生命的危險,就拼了命的去救。甚至於救完人,對於死去的人還趕緊把他們撈起來,因為能替去世的人的家庭著想。假如這個屍首找不到,古代的人會抱憾終身。所以其實整個《了凡四訓》那些故事,我們最要學的,就是他們行善的那個設身處地。包含另外一個讀書人,他就是在大雪當中,發現一個人凍到半僵,都快死了,趕緊把他救回去,感同身受。

   再來,這個“厚道”第三個點,是能夠知恩報恩,“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養自己的厚道,時時不忘這一生當中誰對我們有恩德,要常常能夠感念,進而能夠常常去報曾經教過我們老師、曾經照顧我們的長輩,在春節、重要節慶都可以去看望他們,感謝他們。念恩,還有念舊,人很念舊,不忘這些老朋友。喜新厭舊,人就不厚道,刻薄了。
再來第四,能夠不計較,多承擔,這樣的態度。
 
   第五,能夠多包容、多寬恕別人,這也是養自己的厚道。在宋朝,宰相王旦,宰相肚裡能撐船,當時候他的同事寇准打他的小報告,常常在皇上面前批評他,他不只沒計較,當皇上聽了寇准的很多批評,最後可能有一點看不下去了,就給王旦講,“你看這個寇准,實在有點不妥,常常都批評你”,結果王旦不只沒有不歡喜,反而對皇帝講,他說,“寇准是愛國,我當宰相這麼多年,一定有很多過失,所以皇上你應該能體會他是忠於國家。”我想這皇帝聽了以後更佩服這個大臣。而且他是宰相,是整個朝廷的表率,他有度量,其它所有的文武百官不就跟著效法。所以王旦包容寇准,光是這一念心,功德無量,帶動了整個朝廷寬恕不計較的風氣。
 
   那我們反過來看,一個人在一個團體當中位置很高,不能包容,一聽別人批評了就跟人家對立,甚至於搞一派一派,那這個對團隊的負面影響很大,這個造的罪業就大了。所以人,位置愈高,愈應該有一種態度,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該讓這個團體的風氣愈來愈好。所以公門好修行,當官的、在高位的人好修行,因為他影響的面大;同樣的,另外一個角度看,公門好造業,他態度不對了,帶壞底下的人,帶壞風氣,這個罪孽就深重。這第五點,包容、寬恕。

   我們讀過一個故事,印象特別深刻,這個包容的心到這種程度真是令人動容。就是一個司徒,馬森,司徒算教育部長,他的父親四十歲左右才生了孩子,生了一個兒子,家裡很寶貝。結果婢女有一天不小心,抱的時候失手,這個孩子跌下去,當場就撞到額頭,去世了。他首先發現了這個情況,他趕緊讓這個婢女離開,趕快回家去了。他一個父親四十歲得子,當下遇到的是喪子之痛,他居然沒有動怒,馬上為這個婢女著想,讓她趕快走。結果自己主動說,是自己的不小心,孩子撞死了。結果他的夫人看了傷心欲絕,控制不了情緒,撞他的身體撞了好幾次,突然問了一句話,那個婢女去哪裡了?結果她已經走遠了。

   這個婢女回到家,她的父母瞭解這個情況,每天向上天祈禱,這麼好的人,你不能讓他沒有子嗣。每天拜天地,祈求神明保佑他還能生貴子。至誠感通,沒多久他的夫人又懷孕,就生下來這個兒子就是馬森,當了教育部長。而且,這個馬森生下來,頭這邊有一個胎記。大家知不知道什麼原因?

   剛好我當初在澳洲淨宗學院學習,有一起參與科學家研究這個輪回轉世,是科學家研究的,他們觀察到一個現象,一個人生出來有胎記,他前世是什麼原因?比方說他被人家打,這個地方打得很嚴重,打死了。那身體壞了,人有靈性。孔子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這身體是工具,壞了,再換一個工具。但是他的意念很強,所以意念很強,“啊啊”,這裡很不舒服,相由心生,生出來就有胎記。有些人,天生就怕水,你一讓他到游泳池練游泳,嚇得一身冷汗。奇怪了,別人不怕,為什麼他怕得要死?瞭解到前世溺水死的,所以就很恐懼水。所以人的靈魂不會死,但是,他會產生一個很深的印象,心理的作用,就會影響。談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什麼事情很恐懼的?放下吧,那都是過去了,不要再折磨自己,是吧?還是你這一生想到什麼事就都氣得發抖,那就是自己討苦吃,都已經過去了,厚道、包容了,寬恕了。寬恕了別人,也是解救了自己。

   那第六,是設身處地,剛剛跟大家提到。其中有一個例子我的印象也很深,有一個讀書人,楊誠齋的夫人,她七十幾歲了家裡有一些僕人,結果冬天很冷,她都一大早起來煮熱粥。孩子很不忍心,“您年齡那麼大了,還起了大早在那裡煮粥”,怕她太勞累。她給她的孩子講,天氣這麼冷,傭人起來勞動,肚子裡沒有點熱氣,特別傷身體。等於是所有的傭人也都是父母的孩子,他傷了身,父母難過,所以這個態度是所有來到他們家的人,跟她有緣的人,她都應該用親人的心來照顧他們。我想,她這樣的領導者一定很得她底下人的愛戴。我們看以前,很多富貴之人,把底下的婢女都教導得非常好,為她一生著想,因為把她教懂事了,以後她出嫁,她的人生會幸福,她用心調教底下的人。

  第七,不指責,不給人難堪。事情已經發生了,你在那邊又大罵他一頓,傷了自己厚道,同時也讓對方更難受。

   韓琦是一代名臣,他有一次晚上看書,旁邊幫他執燈的士兵一下有點不專注,分了神,把他的鬍鬚稍微燒了一下。當下,他頭也沒轉,順手就把這個火給滅掉。過了一會兒,他可能發覺有點情況,他轉頭一看,那個士兵已經被換掉了。他說剛剛那個執燈的人呢?他底下的人就說,他把將軍都燒傷了,已經把他換掉了。結果韓琦說,你把他找回來,他已經知道怎麼不燒到人家,不要把他換了。

   大家想一想,這個士兵假如真的被調走了,鐵定先處罰,鐵定被打,那以後他就很難發展了。所以他不忍心,一點小錯誤,不願意責罰人家,要把他叫回來。大家想一想,這個士兵,一輩子我想都死心塌地跟著韓琦。而不只這個士兵,我想這個故事,這個士兵一定到處講,所有聽到自己的將軍這樣的包容底下的人,那一定無不感佩將軍的度量,這麼愛護自己的士兵,那不是整個軍隊士氣都大增。所以我們在想像,以前這些留名青史的讀書人,為什麼會統領大軍?一定都在這些每一個跟下屬相處當中,都讓下屬感覺到他的厚道,“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而這個不指責、不給人難堪,在韓劇“醫道”許浚許大夫身上,表現得可謂是淋漓盡致。他有一次要去考醫官,剛好發現有一個地區的病人,他繞路去醫治,把這個人治好了,突然要出門的時候,當地的很多沒錢看病的病人又來了,他又耽擱自己趕路的時間,幫忙這些病人。結果已經治到約定的時間了,他又打開門,人更多。因為不只這個村落的人,其它附近村落的人聽到有這麼好的醫生,全趕來了。他真的就不忍心離去,後來留到真的已經沒辦法再留的時候,正要趕路,被其中一個村民萬石,把他硬押到家裡面去,脅迫他到家裡面去,因為他的母親病得很重,就押到家裡去。

   眼看他根本就趕不上路了,然後,在讓自己沒辦法考功名了,他還是盡力的幫他母親醫治。然後還把自己身上的銀兩拿出來,給這個萬石,因為他知道他家裡很窮,說你母親體力很衰,要給她買一些有營養的東西吃,她才能再吃這些藥。當下這個萬石感動莫名,然後就痛哭流涕,“啊,都是我害你沒辦法考試的”,結果這個人在那裡懺悔,許大夫很厚道,看他已經這麼難過了,還反過來安慰他,他說,“你放心,我這麼多天沒有睡,我媽媽告訴我,人死後可以好好的睡,這幾天沒睡沒有關係,只要我再加快腳步,還是趕得上”,其實是趕不上啦。

   所以光是這個例子,我們就可以很感佩他為人的厚道。厚道的行持舉不勝舉,因為我們中華民族代代都出聖賢人,只要大家能從古人的行持去體會,包含從親人、你身邊親朋好友的行為當中,你能留心,都能“見人善,即思齊”。

本文來源弟子規公益網http://www.dizigui.cn/clsfx_150121d.asp,歡迎轉載,感恩!  

恭摘自《朱子治家格言》學習分享(第三集)07-049-009 

學聖教,一定要從厚道開始學起蔡禮旭老師:【與肩挑貿易。勿佔便宜。】   這個“與肩挑貿易”,是跟做小販的人買東西,不要占他們的便宜。這小販他謀生活很不容易,我們還跟他討價還價,給他難堪,這就有失厚道,這個是第一個解釋。再來,可以延伸到,比方說我們跟人家合作,做事業,決定不要有一個念頭,要去占合夥人的便宜,甚至可以“予宜多,取宜少”,這是《弟子規》上的教誨。包含《感應篇》上說的,分多取少,“推多取少”。這一點在春秋的鮑叔牙,他為人不占人便宜,特別厚道,當時候他跟管仲做生意,一起做,做生意,結果管仲拿走比較多錢,人家跟他提醒,他不只沒有計較,他還說管仲家裡比較窮,體恤他的情況。   而我們學聖教,一定要從厚道開始學起,我們看“厚道”兩字,“厚”,厚德才能載物,而且,這個“厚”我們就想到大地之德,傳統文化效法天地之德,厚德載物就是表這個大地,渾厚。而且,這個“厚”,很憨厚、很敦厚,寧肯自己吃虧,不占人家的便宜,所以“厚”表這個意思。而且,“厚”也是慢慢不斷的積累,等於是透過自己人生所遇到的每件事,都來培植自己的厚德,要“德日進,過日少”,這樣才能載物,自己的德愈厚,對家庭對社會就有更大的貢獻。   而“厚道”,這個“道”,應該是時時存仁道、道義,設身處地的存心,這是厚道的精神。具體落實,首先第一個,我們說人要積德,首先要從嘴巴開始積起,“禍從口出,病從口入”,這個嘴巴無德就造罪業。所以第一個,不彰人短,不去彰揚別人的短處,有失自己的厚道。   在春秋時代,楚莊王剛好在宴請群臣,突然風太大了,把燈火給吹滅了。因為大家飲了酒,難免行為有一點不當,就有其中一個臣子,去拉了莊王的妃子的衣服。莊王這個妃子動作也很敏捷,她被拉了衣服以後,馬上就把對方的帽帶給扯下來,趕緊去給莊王講,說有人非禮我,拉我的衣服,你趕快把燈點起來,那個帽帶斷的人,就可以抓出來。   那大家想一想,自己的妃子被人家拉衣服了,一般男人可能就不能包容,就要把這個人的錯誤當眾羞辱他。但莊王畢竟是一國之君,很有度量,他說我既然宴請大家,應該讓大家盡興,不能全了妳的意,掃了這麼多人的興,而且因為喝酒有點失態,可能也是會發生的嘛。結果莊王就下令:今天大家盡興的喝,然後一定要喝到把帽帶都扯斷,這樣才痛快。結果大家聽了以後就都把帽帶給扯斷,燈一點燃,就分不出來是誰了。    後來楚國跟晉國打仗,戰局比較危急,結果有一個人馳騁沙場救了莊王。結果後來,戰爭勝利之後,莊王就對著這個人講,說往日我也沒有特別照顧你,怎麼你不顧生死來幫助我?結果這個臣子就說到,就是當初帽帶被扯斷的那個人,就想著怎麼來報莊王這個恩。   所以我們看到,不彰人家的短,是種下這個因,感得別人救他一命。假如莊王當時候彰他的短,那後面,可能他這一次的危難就躲不過了,甚至於當事人都會懷恨在心。所以人一個處事的態度正確了是福,偏頗了就變成禍。所以不彰人家的短,為了不讓人難堪,能夠掩蓋人家的過失。    了凡先生的姑父,沈心松先生,他做得非常好,他還等於是幫人家掩過。因為有一次,他帶著僕人一起參加酒宴,結果他底下的人反而都喝醉了,本來他們回來的時候都要划船,下人都喝醉了,變成他主人親自划船把他們給載回來,讓他們的太太趕緊把他們都帶回去休息。隔天,沈先生睡得特別晚,他的太太非常好奇,也很納悶,沒看過他這輩子睡這麼晚,就去叫他,說你今天怎麼睡這麼晚?其實他已經醒了,他就是不起床,他說我起得太早,那底下的人一看到我他會很難堪,不好意思,昨天喝醉酒了,還讓主人親自把他們送回來,那因為他喝了酒,今天一定晚起嘛,又看到他不是更難過?他說我等他們都出去工作了,我再起床。所以柔軟到不讓人家難堪,不讓人家沒面子。   那我們看到這些故事,反省自己,以前不懂事,不懂厚道的處事態度,有時候跟人家爭辯什麼事,講話講到人家都對不上嘴了,都講不出話來了,我們還自己覺得很得意,口才很好逼到人家講不出話來,其實那個都是傷陰德處。所以人明不明理,對自己的人生命運影響很大。    還有明朝一位讀書人叫徐文貞,他請人家到家裡來吃飯,結果剛好有一個客人起了貪念,把金色的金杯,想據為己有,結果就放在自己的帽子裡面。然後,因為這個客人也喝醉了,走路有點顛倒,底下人都在找那杯子怎麼不見了?結果這個客人自己倒在地上,杯子掉出來,徐文貞已經知道了,他下人在那裡說,怎麼找不到,他說我收起來了。結果看這個人倒下去,杯子又露出來,他趕緊過去把那杯子放在他的袖子裡面,就不願意讓他當眾出糗。所以厚道的人,重義輕利,這杯子也是身外之物,把這個客人他的面子甚至於他的操守就因為這樣就毀掉了,他也不忍心。但我們想一想,這個人回到家裡,醒過來的時候,咦,杯子本來在帽子上的,怎麼會在袖子裡面?慢慢他搞明白了,很慚愧。所以古人都是那個厚德做到什麼,讓對方自自然然生起慚愧,而不是用言語去壓別人,去羞辱別人,讀書人不幹這樣的事情。   厚道,第一個不彰人短,再來,不占人家便宜。這不占人家便宜,實在講,也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特色。比方我們歷朝歷代各國給我們中國送禮,我們一定都加倍還禮給他,這個就是不占人家便宜,而且又特別好客。我們印象當中,小時候比較窮,但是只要客人來,家裡面比較好的東西都拿出來給客人吃。    而了凡先生他這個姑父,有一次,他的姑姑、姑父人都很厚道,了凡先生他舉了一些跟人相處的細節。其中提到他姑父生病,剛好他們底下一個農民主動的來探望他的姑父,結果來了之後他的姑姑就說到,這個農夫是坐船過來的,所以把船費給他。再來,擺了很豐盛的食物請這個農人。因為人家這麼關心她丈夫的身體,這個是非常有情義的人,請他吃了豐盛的一頓。然後,衡量他拿來的禮物,再加倍送還給他。所以禮尚往來,也是一種厚道的精神。    這個讓我想起我父親,就有專門在記錄給親戚朋友這些婚喪喜慶包的禮,比方我姐姐出嫁的時候人家包多少,都把它記下來,等人家女兒出嫁了,再厚一點包還給人家。所以我們上一輩,甚至爺爺奶奶輩,他們處事,你在很多細節當中去留心,都跟厚道有關。   比方說設身處地,小的時候都有記憶,在路旁,家裡的老人、鄰居,都煮一鍋開水放外面,那是能為那些趕路的人著想。那都不認識的人,但是能為他們想,那趕路口渴,到時候水分補充不足,昏倒了怎麼辦?甚至於是吃飯時間,都很有人情味的,“來,來我家吃飯”,這都是很厚道。    而這個設身處地,我們看到孔夫子,他假如剛好參加人家的喪禮,在有喪事的人身邊,他都能感同身受,自己替他們悲傷,都不會吃飽飯的,就表達那種時時都能體恤別人的心情。    包含《了凡四訓》舉的十個行善的例子,讓我們印象很深。第一個,明朝楊少師榮,楊榮,他的祖父跟曾祖父是以擺渡為生,划船的。剛好當地大水,他的祖父跟曾祖父“惟救人”,所有的貨物都沒有拿,當地的人還笑他們愚笨,這麼好得一筆橫財的機會都不拿。這就是時時那種厚道,就是體恤到人家有生命的危險,就拼了命的去救。甚至於救完人,對於死去的人還趕緊把他們撈起來,因為能替去世的人的家庭著想。假如這個屍首找不到,古代的人會抱憾終身。所以其實整個《了凡四訓》那些故事,我們最要學的,就是他們行善的那個設身處地。包含另外一個讀書人,他就是在大雪當中,發現一個人凍到半僵,都快死了,趕緊把他救回去,感同身受。   再來,這個“厚道”第三個點,是能夠知恩報恩,“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養自己的厚道,時時不忘這一生當中誰對我們有恩德,要常常能夠感念,進而能夠常常去報曾經教過我們老師、曾經照顧我們的長輩,在春節、重要節慶都可以去看望他們,感謝他們。念恩,還有念舊,人很念舊,不忘這些老朋友。喜新厭舊,人就不厚道,刻薄了。再來第四,能夠不計較,多承擔,這樣的態度。    第五,能夠多包容、多寬恕別人,這也是養自己的厚道。在宋朝,宰相王旦,宰相肚裡能撐船,當時候他的同事寇准打他的小報告,常常在皇上面前批評他,他不只沒計較,當皇上聽了寇准的很多批評,最後可能有一點看不下去了,就給王旦講,“你看這個寇准,實在有點不妥,常常都批評你”,結果王旦不只沒有不歡喜,反而對皇帝講,他說,“寇准是愛國,我當宰相這麼多年,一定有很多過失,所以皇上你應該能體會他是忠於國家。”我想這皇帝聽了以後更佩服這個大臣。而且他是宰相,是整個朝廷的表率,他有度量,其它所有的文武百官不就跟著效法。所以王旦包容寇准,光是這一念心,功德無量,帶動了整個朝廷寬恕不計較的風氣。    那我們反過來看,一個人在一個團體當中位置很高,不能包容,一聽別人批評了就跟人家對立,甚至於搞一派一派,那這個對團隊的負面影響很大,這個造的罪業就大了。所以人,位置愈高,愈應該有一種態度,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該讓這個團體的風氣愈來愈好。所以公門好修行,當官的、在高位的人好修行,因為他影響的面大;同樣的,另外一個角度看,公門好造業,他態度不對了,帶壞底下的人,帶壞風氣,這個罪孽就深重。這第五點,包容、寬恕。   我們讀過一個故事,印象特別深刻,這個包容的心到這種程度真是令人動容。就是一個司徒,馬森,司徒算教育部長,他的父親四十歲左右才生了孩子,生了一個兒子,家裡很寶貝。結果婢女有一天不小心,抱的時候失手,這個孩子跌下去,當場就撞到額頭,去世了。他首先發現了這個情況,他趕緊讓這個婢女離開,趕快回家去了。他一個父親四十歲得子,當下遇到的是喪子之痛,他居然沒有動怒,馬上為這個婢女著想,讓她趕快走。結果自己主動說,是自己的不小心,孩子撞死了。結果他的夫人看了傷心欲絕,控制不了情緒,撞他的身體撞了好幾次,突然問了一句話,那個婢女去哪裡了?結果她已經走遠了。   這個婢女回到家,她的父母瞭解這個情況,每天向上天祈禱,這麼好的人,你不能讓他沒有子嗣。每天拜天地,祈求神明保佑他還能生貴子。至誠感通,沒多久他的夫人又懷孕,就生下來這個兒子就是馬森,當了教育部長。而且,這個馬森生下來,頭這邊有一個胎記。大家知不知道什麼原因?   剛好我當初在澳洲淨宗學院學習,有一起參與科學家研究這個輪回轉世,是科學家研究的,他們觀察到一個現象,一個人生出來有胎記,他前世是什麼原因?比方說他被人家打,這個地方打得很嚴重,打死了。那身體壞了,人有靈性。孔子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這身體是工具,壞了,再換一個工具。但是他的意念很強,所以意念很強,“啊啊”,這裡很不舒服,相由心生,生出來就有胎記。有些人,天生就怕水,你一讓他到游泳池練游泳,嚇得一身冷汗。奇怪了,別人不怕,為什麼他怕得要死?瞭解到前世溺水死的,所以就很恐懼水。所以人的靈魂不會死,但是,他會產生一個很深的印象,心理的作用,就會影響。談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什麼事情很恐懼的?放下吧,那都是過去了,不要再折磨自己,是吧?還是你這一生想到什麼事就都氣得發抖,那就是自己討苦吃,都已經過去了,厚道、包容了,寬恕了。寬恕了別人,也是解救了自己。   那第六,是設身處地,剛剛跟大家提到。其中有一個例子我的印象也很深,有一個讀書人,楊誠齋的夫人,她七十幾歲了家裡有一些僕人,結果冬天很冷,她都一大早起來煮熱粥。孩子很不忍心,“您年齡那麼大了,還起了大早在那裡煮粥”,怕她太勞累。她給她的孩子講,天氣這麼冷,傭人起來勞動,肚子裡沒有點熱氣,特別傷身體。等於是所有的傭人也都是父母的孩子,他傷了身,父母難過,所以這個態度是所有來到他們家的人,跟她有緣的人,她都應該用親人的心來照顧他們。我想,她這樣的領導者一定很得她底下人的愛戴。我們看以前,很多富貴之人,把底下的婢女都教導得非常好,為她一生著想,因為把她教懂事了,以後她出嫁,她的人生會幸福,她用心調教底下的人。  第七,不指責,不給人難堪。事情已經發生了,你在那邊又大罵他一頓,傷了自己厚道,同時也讓對方更難受。   韓琦是一代名臣,他有一次晚上看書,旁邊幫他執燈的士兵一下有點不專注,分了神,把他的鬍鬚稍微燒了一下。當下,他頭也沒轉,順手就把這個火給滅掉。過了一會兒,他可能發覺有點情況,他轉頭一看,那個士兵已經被換掉了。他說剛剛那個執燈的人呢?他底下的人就說,他把將軍都燒傷了,已經把他換掉了。結果韓琦說,你把他找回來,他已經知道怎麼不燒到人家,不要把他換了。   大家想一想,這個士兵假如真的被調走了,鐵定先處罰,鐵定被打,那以後他就很難發展了。所以他不忍心,一點小錯誤,不願意責罰人家,要把他叫回來。大家想一想,這個士兵,一輩子我想都死心塌地跟著韓琦。而不只這個士兵,我想這個故事,這個士兵一定到處講,所有聽到自己的將軍這樣的包容底下的人,那一定無不感佩將軍的度量,這麼愛護自己的士兵,那不是整個軍隊士氣都大增。所以我們在想像,以前這些留名青史的讀書人,為什麼會統領大軍?一定都在這些每一個跟下屬相處當中,都讓下屬感覺到他的厚道,“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而這個不指責、不給人難堪,在韓劇“醫道”許浚許大夫身上,表現得可謂是淋漓盡致。他有一次要去考醫官,剛好發現有一個地區的病人,他繞路去醫治,把這個人治好了,突然要出門的時候,當地的很多沒錢看病的病人又來了,他又耽擱自己趕路的時間,幫忙這些病人。結果已經治到約定的時間了,他又打開門,人更多。因為不只這個村落的人,其它附近村落的人聽到有這麼好的醫生,全趕來了。他真的就不忍心離去,後來留到真的已經沒辦法再留的時候,正要趕路,被其中一個村民萬石,把他硬押到家裡面去,脅迫他到家裡面去,因為他的母親病得很重,就押到家裡去。   眼看他根本就趕不上路了,然後,在讓自己沒辦法考功名了,他還是盡力的幫他母親醫治。然後還把自己身上的銀兩拿出來,給這個萬石,因為他知道他家裡很窮,說你母親體力很衰,要給她買一些有營養的東西吃,她才能再吃這些藥。當下這個萬石感動莫名,然後就痛哭流涕,“啊,都是我害你沒辦法考試的”,結果這個人在那裡懺悔,許大夫很厚道,看他已經這麼難過了,還反過來安慰他,他說,“你放心,我這麼多天沒有睡,我媽媽告訴我,人死後可以好好的睡,這幾天沒睡沒有關係,只要我再加快腳步,還是趕得上”,其實是趕不上啦。   所以光是這個例子,我們就可以很感佩他為人的厚道。厚道的行持舉不勝舉,因為我們中華民族代代都出聖賢人,只要大家能從古人的行持去體會,包含從親人、你身邊親朋好友的行為當中,你能留心,都能“見人善,即思齊”。本文來源弟子規公益網http://www.dizigui.cn/clsfx_150121d.asp,歡迎轉載,感恩!  恭摘自《朱子治家格言》學習分享(第三集)07-049-009 

台長: 康泰胡
人氣(57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勵志短文 |
此分類下一篇:病馬報恩
此分類上一篇:認錯,要有勇氣 (一)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