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1-19 10:03:23| 人氣5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

淨空法師:

古人所講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我們今天念佛全都是這樣子的,妄念太多了,七情五欲放不下,讀經聽教聽不懂,所以沒有效果。沒有效果怎麼樣?就懷疑,到底這法門是真的是假的?不懷疑這個,懷疑自己的根性,大概這個法門不適合我,我得另外選個法門,這是不能成就的原因。

⋯⋯

要怎樣念佛才相應?大勢至菩薩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大勢至菩薩是修念佛法門成佛的,告訴我們的方法八個字,「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瑩珂法師閉上寮房的門三天三夜,就用這個方法,都攝六根是什麼?萬緣放下。凡夫六根往外跑,眼緣色、耳緣聲,它往外面跑,他心是散亂的。都攝六根是什麼?把心收回來,眼不緣色,耳不緣聲,你心是定的。不放下怎麼行?念佛堂堂主常常提醒大家,「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這是念佛堂堂主的口頭禪,時時刻刻在提醒大家。

淨念,清淨心念佛,怎樣叫清淨?第一個不懷疑,第二個不夾雜,我們一般人做不到。有懷疑自己不知道,不明顯。但是夾雜太明顯了,念佛的時候有妄想在裡頭,夾雜著妄想,聽經的時候夾雜妄想,念經的時候夾雜妄想,這難免。

你看印祖《文鈔》裡面所講的,有念佛的老居士向他請教,修淨土念了三年,一支香,中國人以前算時間是用香來算的。現在科技進步鐘錶很便宜,在古時候鐘錶非常貴重。對於時間,佛門裡面、寺廟裡面都是用香,長香一支香大概一個半小時,普通香是一個小時,所以叫一支香。一支香裡面念這個佛號還有五、六個妄想,不錯了,印祖聽了報告:難得了,你的功夫不錯了。一支香裡頭一個妄想都沒有,那功夫成熟了,你才能有感應。

為什麼會夾雜著妄想?你沒放下,真放下就沒有妄想了,所以功夫全在放下!這麼多年來,我常常勉勵我們同學,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我講這十六個字,這十六個字是起碼的功夫,不是很深,就是你剛剛達到這個標準。你能把這些東西放下,你一支香裡面頂多一、二個妄念,不會很多;功夫念得純熟,三年五載一支香裡頭就一個雜念都沒有了,你就得念佛三昧了。得念佛三昧不必歡喜,為什麼?不念佛時候還有雜念。必須要念到不念佛的時候也沒有妄念,那就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最低的一心不亂,生凡聖同居土,決定往生。

功夫成片也有深淺不同,功夫深的人他就能往生自在,想什麼時候去什麼時候可以去,想在這裡多留幾天也無所謂,他隨時可以去、隨處可以去。所以這個法門,善導大師給我們說叫「萬修萬人去」,沒有一個不成就,法門的殊勝,是八萬四千法門都不能跟它相比。

那今天問題在哪裡?問題是我們不肯放下,菩薩教我們都攝六根,偏偏不肯都攝六根,那你就沒有法子了。所以真修行的人,什麼都放下,別去管它了,連度眾生這個念頭都要放下,為什麼?你度不了!你發的度眾生的心,所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你怎麼能度人?所以我們是凡夫一定要承認,凡夫是以自度為第一,度眾生附帶的。

佛不度無緣之人,什麼叫有緣?這人我認識他,他能信、他能理解、他能放下、他肯念佛,這個人有善根,度一個是一個。這樣的善根福德因緣的人不是多,不是很多,確確實實千萬人當中,難得有一、二個;大多數學佛的人都是來玩的,不是真的,你要搞真的,他就不來了。

這從前我跟李老師學教,老師常常說現在的這些念佛人,他來幹什麼的?他來消遣的,在家裡待著無聊沒地方去,到寺廟、到道場來消遣,他不是真幹。消遣的人我們也讓他來,為什麼?給他種一點善根,比到一般娛樂場所消遣總還要好一點,給他種點善根,不要指望他,他這一生能往生,那是靠不住的。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我們對於這些事實真相了解清楚,我們要避免,障礙往生的緣要斷掉,成就往生的緣我們要掌握住,我們才決定得生!

《淨土聖賢錄》裡面、《往生傳》裡面,所記載的不是完全的,許許多多真正往生的人沒人知道,所記載的那是一般人曉得的。知道這個法門廣大,真正要修、要成就不是難事情,因為它沒有叫我們斷煩惱。斷那就真難了,可以說我們沒有這個本事。它的方法是叫伏煩惱,用這句佛號,佛號念得很得力把煩惱伏住了,煩惱沒有空隙夾雜進來,這就叫伏煩惱。還有妄想雜念夾進來,就是你功夫不得力、你伏不住,煩惱還是跑進來了,雜念還是跑進來了。

我們懂得這個道理,常常用這個來勘驗自己的功夫,自己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需要去請教人、去問人。問人,人家也不會告訴你,人家告訴你都是恭維你、讚歎你,不會說你不是的,所以現在修學要靠自己。從前老師給你說真話,同參道友給你說真話,你的父母長輩給你說真話。現在沒有了,現在不敢講了,怕你不高興,跟你結冤仇那何必?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結,喜歡聽什麼讚歎幾句,反正都不是真話。

這是這個時代修行,幫助你的人少了,要靠自己、要靠經教,天天不離經教。經教要用真誠、恭敬心去對待,你才能得利益;沒有真誠心、沒有恭敬心,你得不到利益。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358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

淨空法師:

古人所講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我們今天念佛全都是這樣子的,妄念太多了,七情五欲放不下,讀經聽教聽不懂,所以沒有效果。沒有效果怎麼樣?就懷疑,到底這法門是真的是假的?不懷疑這個,懷疑自己的根性,大概這個法門不適合我,我得另外選個法門,這是不能成就的原因。

要怎樣念佛才相應?大勢至菩薩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大勢至菩薩是修念佛法門成佛的,告訴我們的方法八個字,「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瑩珂法師閉上寮房的門三天三夜,就用這個方法,都攝六根是什麼?萬緣放下。凡夫六根往外跑,眼緣色、耳緣聲,它往外面跑,他心是散亂的。都攝六根是什麼?把心收回來,眼不緣色,耳不緣聲,你心是定的。不放下怎麼行?念佛堂堂主常常提醒大家,「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這是念佛堂堂主的口頭禪,時時刻刻在提醒大家。

淨念,清淨心念佛,怎樣叫清淨?第一個不懷疑,第二個不夾雜,我們一般人做不到。有懷疑自己不知道,不明顯。但是夾雜太明顯了,念佛的時候有妄想在裡頭,夾雜著妄想,聽經的時候夾雜妄想,念經的時候夾雜妄想,這難免。

你看印祖《文鈔》裡面所講的,有念佛的老居士向他請教,修淨土念了三年,一支香,中國人以前算時間是用香來算的。現在科技進步鐘錶很便宜,在古時候鐘錶非常貴重。對於時間,佛門裡面、寺廟裡面都是用香,長香一支香大概一個半小時,普通香是一個小時,所以叫一支香。一支香裡面念這個佛號還有五、六個妄想,不錯了,印祖聽了報告:難得了,你的功夫不錯了。一支香裡頭一個妄想都沒有,那功夫成熟了,你才能有感應。

為什麼會夾雜著妄想?你沒放下,真放下就沒有妄想了,所以功夫全在放下!這麼多年來,我常常勉勵我們同學,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我講這十六個字,這十六個字是起碼的功夫,不是很深,就是你剛剛達到這個標準。你能把這些東西放下,你一支香裡面頂多一、二個妄念,不會很多;功夫念得純熟,三年五載一支香裡頭就一個雜念都沒有了,你就得念佛三昧了。得念佛三昧不必歡喜,為什麼?不念佛時候還有雜念。必須要念到不念佛的時候也沒有妄念,那就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最低的一心不亂,生凡聖同居土,決定往生。

功夫成片也有深淺不同,功夫深的人他就能往生自在,想什麼時候去什麼時候可以去,想在這裡多留幾天也無所謂,他隨時可以去、隨處可以去。所以這個法門,善導大師給我們說叫「萬修萬人去」,沒有一個不成就,法門的殊勝,是八萬四千法門都不能跟它相比。

那今天問題在哪裡?問題是我們不肯放下,菩薩教我們都攝六根,偏偏不肯都攝六根,那你就沒有法子了。所以真修行的人,什麼都放下,別去管它了,連度眾生這個念頭都要放下,為什麼?你度不了!你發的度眾生的心,所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你怎麼能度人?所以我們是凡夫一定要承認,凡夫是以自度為第一,度眾生附帶的。

佛不度無緣之人,什麼叫有緣?這人我認識他,他能信、他能理解、他能放下、他肯念佛,這個人有善根,度一個是一個。這樣的善根福德因緣的人不是多,不是很多,確確實實千萬人當中,難得有一、二個;大多數學佛的人都是來玩的,不是真的,你要搞真的,他就不來了。

這從前我跟李老師學教,老師常常說現在的這些念佛人,他來幹什麼的?他來消遣的,在家裡待著無聊沒地方去,到寺廟、到道場來消遣,他不是真幹。消遣的人我們也讓他來,為什麼?給他種一點善根,比到一般娛樂場所消遣總還要好一點,給他種點善根,不要指望他,他這一生能往生,那是靠不住的。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我們對於這些事實真相了解清楚,我們要避免,障礙往生的緣要斷掉,成就往生的緣我們要掌握住,我們才決定得生!

《淨土聖賢錄》裡面、《往生傳》裡面,所記載的不是完全的,許許多多真正往生的人沒人知道,所記載的那是一般人曉得的。知道這個法門廣大,真正要修、要成就不是難事情,因為它沒有叫我們斷煩惱。斷那就真難了,可以說我們沒有這個本事。它的方法是叫伏煩惱,用這句佛號,佛號念得很得力把煩惱伏住了,煩惱沒有空隙夾雜進來,這就叫伏煩惱。還有妄想雜念夾進來,就是你功夫不得力、你伏不住,煩惱還是跑進來了,雜念還是跑進來了。

我們懂得這個道理,常常用這個來勘驗自己的功夫,自己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需要去請教人、去問人。問人,人家也不會告訴你,人家告訴你都是恭維你、讚歎你,不會說你不是的,所以現在修學要靠自己。從前老師給你說真話,同參道友給你說真話,你的父母長輩給你說真話。現在沒有了,現在不敢講了,怕你不高興,跟你結冤仇那何必?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結,喜歡聽什麼讚歎幾句,反正都不是真話。

這是這個時代修行,幫助你的人少了,要靠自己、要靠經教,天天不離經教。經教要用真誠、恭敬心去對待,你才能得利益;沒有真誠心、沒有恭敬心,你得不到利益。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358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E5I6oxaskrA

台長: 康泰胡
人氣(533)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