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1-26 14:23:12| 人氣11,0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閒;粉身碎骨都無怨,留得清白在人間。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閒;粉身碎骨都無怨,留得清白在人間。
--明.于謙

星雲大師

這首詩,是描寫石灰的一生,最初「千錘百鍊出深山」,採自深山的礦脈,開礦石,「烈火焚燒莫等閒」,運送到窯裡用烈火焚燒,經過強度的熬燒後,石變成灰,才能用來粉刷牆壁。石灰「粉身碎骨都無怨」,只為「留得清白在人間」,它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世間。

人要像石灰一樣,經得起千錘百鍊的考驗,活在社會上,對於人情冷暖、金錢得失、生活的貧富,乃至一切的嘲笑辱罵、歌功頌德,都要以平常心對待,世間如火宅、如怨城,在艱難困苦的紅塵裡處事,就像在烈火窯中焚燒一樣,不妨等閒承受。

為了成就事業,實現一生的理想,何妨以委屈求全、忍辱負重的精神,抱著為人服務奉獻的作風,去實踐「粉身碎骨都無怨」的志願。鍥而不捨,勇往直前,使一世身家性命都「留得清白在人間」,成就佛教,成就聖法,成就眾生,不正是「了生脫死」的極致嗎?

活在世間上,難免有職業上的辛苦,心靈上的煩惱,種種折磨痛苦,真是無日無之。我們要努力超拔,脫出煩惱苦海,進入菩提境界,千萬不要因一念之差鑄成大錯,不能留得清白在人間,再回頭已是樑柱傾、鬼號哭,什麼都挽不回了!
-------------------------------------------------------------------------------

金成註:這首詩可說是于忠肅一生的寫照,茲簡介其生平如下:(資料參考網路)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祖籍考城(今民權縣),故里在今民權縣程莊鄉于莊村。于謙的曾祖于九思在元朝時離家到杭州做官,遂把家遷至錢塘太平裡,故史載于謙為浙江錢塘人。于謙與岳飛、張蒼水並稱“西湖三傑”。

于謙少年立志,七歲的時候,有個和尚驚奇于他的相貌,說:“這是將來救世的宰相呀。”十二歲時于謙即寫下明志詩《石灰吟》。永樂十九年(1421年)成為進士。宣德元年(1426年),漢王朱高煦在樂安州起兵謀叛,于謙隨宣宗朱瞻基親征。授禦史,後官至兵部侍郎。

正統十四年(1449年)秋,瓦剌也先大舉侵犯邊疆,宦官王振建議英宗親征。八月英宗在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京師震動。皇弟郕王朱祁鈺監國,將于謙擢為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畫京師防禦。當時朝廷中有些人主張向南遷都避敵,于謙挺身而出,駁斥了各種投降主義的論調,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堅持保衛北京,繼續抗敵。九月郕王即帝位,為明景帝。十月,也先挾持英宗破紫荊關威脅京師,于謙分遣諸將列陣九門迎敵,並親自督戰,擊斃也先弟孛羅及平章卯那孩,取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

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請求議和,同意歸還英宗。八月,明朝接回英宗,安置南宮,稱上皇。當時閩浙有葉宗留、鄧茂七起義,廣東有黃肅養起義,湖廣、廣西、貴州等地均有少數民族反抗,都被于謙鎮壓。

景泰八年,將軍石亨、宦官曹吉祥等,趁景帝病重,發兵擁立英宗復辟。英宗復位後,石亨和曹吉祥等誣陷于謙製造不軌言論,要另立太子,唆使科道官上奏。都禦史蕭維禎審理案件,判定于謙犯謀逆罪,判處死刑。英宗以于謙對國家有功,不忍心殺他,徐有貞奏道:「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遂以「意欲」謀逆罪處死,其子于冕充軍,發戍山西龍門,其妻張氏發戍山海關。《明史》載于謙「死之日,陰霾四合,天下冤之」,籍沒時家無餘資。錦衣衛發現于謙的正屋大鎖牢牢鎖著,裡面放著皇帝御賜的蟒衣、劍器,看了也忍不住落淚。成化年間,其子于冕獲赦,上疏為父平反,明憲宗親自審理,弘治二年(1489年),贈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諡“肅湣”。葬于杭州西湖三台山麓,賜祠于其墓曰“旌功”。萬曆年間,明神宗改諡號「忠肅」。留有《于忠肅集》。後世尊于謙為民族英雄。
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閒;粉身碎骨都無怨,留得清白在人間。 --明.于謙

這首詩,是描寫石灰的一生,最初「千錘百鍊出深山」,採自深山的礦脈,開礦石,「烈火焚燒莫等閒」,運送到窯裡用烈火焚燒,經過強度的熬燒後,石變成灰,才能用來粉刷牆壁。

石灰「粉身碎骨都無怨」,只為「留得清白在人間」,它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世間。

人要像石灰一樣,經得起千錘百鍊的考驗,活在社會上,對於人情冷暖、金錢得失、生活的貧富,乃至一切的嘲笑辱罵、歌功頌德,都要以平常心對待,世間如火宅、如怨城,在艱難困苦的紅塵裡處事,就像在烈火窯中焚燒一樣,不妨等閒承受。

為了成就事業,實現一生的理想,何妨以委屈求全、忍辱負重的精神,抱著為人服務奉獻的作風,去實踐「粉身碎骨都無怨」的志願。

鍥而不捨,勇往直前,使一世身家性命都「留得清白在人間」,成就佛教,成就聖法,成就眾生,不正是「了生脫死」的極致嗎?

活在世間上,難免有職業上的辛苦,心靈上的煩惱,種種折磨痛苦,真是無日無之。

我們要努力超拔,脫出煩惱苦海,進入菩提境界,千萬不要因一念之差鑄成大錯,不能留得清白在人間,再回頭已是樑柱傾、鬼號哭,什麼都挽不回了! ------------------------------------------------------------------------------- 金成註:這首詩可說是于忠肅一生的寫照,茲簡介其生平如下:(資料參考網路)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

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祖籍考城(今民權縣),故里在今民權縣程莊鄉于莊村。于謙的曾祖于九思在元朝時離家到杭州做官,遂把家遷至錢塘太平裡,故史載于謙為浙江錢塘人。

于謙與岳飛、張蒼水並稱“西湖三傑”。 于謙少年立志,七歲的時候,有個和尚驚奇于他的相貌,說:“這是將來救世的宰相呀。”十二歲時于謙即寫下明志詩《石灰吟》。

永樂十九年(1421年)成為進士。宣德元年(1426年),漢王朱高煦在樂安州起兵謀叛,于謙隨宣宗朱瞻基親征。

授禦史,後官至兵部侍郎。 正統十四年(1449年)秋,瓦剌也先大舉侵犯邊疆,宦官王振建議英宗親征。

八月英宗在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京師震動。皇弟郕王朱祁鈺監國,將于謙擢為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畫京師防禦。

當時朝廷中有些人主張向南遷都避敵,于謙挺身而出,駁斥了各種投降主義的論調,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堅持保衛北京,繼續抗敵。

九月郕王即帝位,為明景帝。十月,也先挾持英宗破紫荊關威脅京師,于謙分遣諸將列陣九門迎敵,並親自督戰,擊斃也先弟孛羅及平章卯那孩,取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

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請求議和,同意歸還英宗。八月,明朝接回英宗,安置南宮,稱上皇。當時閩浙有葉宗留、鄧茂七起義,廣東有黃肅養起義,湖廣、廣西、貴州等地均有少數民族反抗,都被于謙鎮壓。

景泰八年,將軍石亨、宦官曹吉祥等,趁景帝病重,發兵擁立英宗復辟。英宗復位後,石亨和曹吉祥等誣陷于謙製造不軌言論,要另立太子,唆使科道官上奏。都禦史蕭維禎審理案件,判定于謙犯謀逆罪,判處死刑。英宗以于謙對國家有功,不忍心殺他,徐有貞奏道:「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遂以「意欲」謀逆罪處死,其子于冕充軍,發戍山西龍門,其妻張氏發戍山海關。

明史》載于謙「死之日,陰霾四合,天下冤之」,籍沒時家無餘資。錦衣衛發現于謙的正屋大鎖牢牢鎖著,裡面放著皇帝御賜的蟒衣、劍器,看了也忍不住落淚。成化年間,其子于冕獲赦,上疏為父平反,明憲宗親自審理,弘治二年(1489年),贈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諡“肅湣”。葬于杭州西湖三台山麓,賜祠于其墓曰“旌功”。萬曆年間,明神宗改諡號「忠肅」。留有《于忠肅集》。

後世尊于謙為民族英雄。

台長: 康泰胡
人氣(11,050) | 回應(0)|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勵志短文 |
此分類下一篇:改造多病為健康的方法
此分類上一篇:學習智者,不接受名為「情緒」的禮物。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