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26 10:02:09| 人氣1,3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回頭是岸,從哪裡回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古大德常教人回頭是岸,從哪裡回頭?從五欲六塵回頭,從自私自利回頭,從迷惑顛倒回頭,從一切罪業回頭。

印光大師的佛堂裡面,有一副他老人家自撰的對聯,上聯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下聯是“樂邦有路能願即生”。樂邦就是淨土,就是極樂世界。這是告訴我們:就怕你不回頭,一回頭就得救。

什麼是回頭?肯念佛就是回頭。縱然過去無知,造了無量無邊的罪業,只要肯真正回心懺悔念佛,還是有的救;怕的是不肯回頭、不肯改過,那就不得了!⋯⋯


佛門常講回頭是岸,從哪裡回頭?從事事物物統統回頭,專依阿彌陀佛,這就對了。

---------------------------------------

淨空法師:沒有皈依、想皈依的,跟我一起念,也就是等於皈依了


請大家跟我一同皈依三寶!

沒有皈依、想皈依的,跟我一起念,也就是等於皈依了。


誓詞我們念三遍: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三皈”是學佛第一堂課。入佛門,皈依三寶,以“三寶”為師,自稱為“三寶弟子”。所以“三寶”的意思一定要懂。

“三寶”裡面最重要的意思是“自性三寶”,這才是真正皈依處。佛法重視向自性當中去求,明心見性就成佛了。所以我們皈依的是依自性。

“佛”是覺悟的意思,佛陀就是“自性覺”。自性本來是覺的,為什麼會迷了?這一念不覺就迷了。佛陀的教育沒有別的,就是幫助我們回歸自性,把“自性覺”找回來,這就成佛了,學佛的功德就圓滿了。 “自性覺”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性德。六祖慧能大師明心見性,他回歸到“自性覺”了。自性是什麼樣子?他給我們描繪的,第一個,“本自清淨”。自性就是真心,真心就是佛,這個不能不知道。妄心不是佛,真心是佛。如果用“佛”跟“魔”這兩個字來對比,真心是佛,妄心是魔。 “魔”是折磨。真心得大自在、得大喜樂,跟魔恰恰相反,魔是迷,佛是覺。

“皈依佛,兩足尊”,這個“兩”,一個是智慧,一個是福德,這兩種。這兩種是所有一切眾生所希求的。在“福”、“慧”這兩樣當中,佛是達到究竟、圓滿。 “足”就是滿足的意思,圓滿了,“福、慧”當中他是最尊貴的,真正到圓滿,這是“自性覺”。

“達摩”是皈依法,“法”是自性正,正知正見,稱之為“法”。 “法”是“離欲中尊”。什麼方法能幫助我們回歸自性、幫助我們成佛?那就是要“法”,“法”是“離欲中尊”。換一句話說,“法”是教我們放下,放下就證得了。我們學了這麼多年,大乘經教裡佛常說,放下執著,對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了,為什麼不執著?因為“法“是假的,不是真的,執著是錯誤的,你可以受用它,你不能執著它、你不能佔有它,因為它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離欲”。

“法”裡頭,佛法是最尊貴的,佛法把執著放下了、把分別放下了、把起心動念統統放下了。放下起心動念就是佛;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菩薩;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阿羅漢;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有,這叫凡夫。佛法修行沒有別的,就是教你放下。放下之後,才是全心全意為眾生服務,這度眾生。自己沒放下,沒法子度眾生,眾生不相信你。佛是放得最乾淨、最徹底,起心動念都沒有了。眼看得清楚,沒有起心動念;耳聽得清楚,也沒有起心動念;六根在六塵境界上,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就叫佛法,這就叫“自性覺”、“自性正”,所謂正知正見。

“僧”是團體,所謂“眾中尊”。 “眾”,在佛法,用現在話說就是團體。所有團體當中,僧伽這個團體是最尊貴的,為什麼?他修“六和敬”,“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所以這個團體是所有團體裡面的榜樣、模範,叫“六和”的團體。這個團體值得人尊敬、值得人學習。

那麼今天,形式上的“三寶”,我們講“主持三寶”,表法的,都出了問題。可是我們要皈依,我們皈依“自性三寶”。對於表法的三寶,不要問他做得對不對,看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覺”,這就對了,我要像佛陀一樣,覺而不迷;看到書本,不一定是佛書,只要看到書本,我就想到我要正知正見,這就是歸依法,不能有邪知邪見;看到出家人,就想到我們在團體生活一家都好,叫家和萬事興,家也是個團體。佛家講的,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居住、在一起生活,就是一個僧團,他是四個人。那如果一個家庭裡頭,夫妻兩個,有兩個小孩,這四個人,那就是一個僧團,這個僧團要修“六和敬”,那就是佛教的僧團。佛教僧團是和睦的僧團,“睦”有親愛的意思,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照顧,互相關懷,互助合作,這個團體多好!多麼幸福、多麼美滿!取這個意思。所以一看到出家人,就提醒我們,我們的團體要和睦,家和萬事興。在家庭,這是小團體;在公司行號,這是大團體;在國家,這是更大的團體,統統要和睦。那麼這是“三皈依的”本意,一定要了解,一定要落實。別人跟我不和,我要跟他和,一定要感化他。
更多
古大德常教人回頭是岸,從哪裡回頭?從五欲六塵回頭,從自私自利回頭,從迷惑顛倒回頭,從一切罪業回頭。

印光大師的佛堂裡面,有一副他老人家自撰的對聯,上聯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下聯是“樂邦有路能願即生”。樂邦就是淨土,就是極樂世界。這是告訴我們:就怕你不回頭,一回頭就得救。

什麼是回頭?肯念佛就是回頭。縱然過去無知,造了無量無邊的罪業,只要肯真正回心懺悔念佛,還是有的救;怕的是不肯回頭、不肯改過,那就不得了!

佛門常講回頭是岸,從哪裡回頭?從事事物物統統回頭,專依阿彌陀佛,這就對了。

 ---------------------------------------

淨空法師:沒有皈依、想皈依的,跟我一起念,也就是等於皈依了


請大家跟我一同皈依三寶!

沒有皈依、想皈依的,跟我一起念,也就是等於皈依了。


誓詞我們念三遍: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三皈”是學佛第一堂課。入佛門,皈依三寶,以“三寶”為師,自稱為“三寶弟子”。所以“三寶”的意思一定要懂。

“三寶”裡面最重要的意思是“自性三寶”,這才是真正皈依處。佛法重視向自性當中去求,明心見性就成佛了。所以我們皈依的是依自性。

“佛”是覺悟的意思,佛陀就是“自性覺”。自性本來是覺的,為什麼會迷了?這一念不覺就迷了。佛陀的教育沒有別的,就是幫助我們回歸自性,把“自性覺”找回來,這就成佛了,學佛的功德就圓滿了。 “自性覺”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性德。六祖慧能大師明心見性,他回歸到“自性覺”了。自性是什麼樣子?他給我們描繪的,第一個,“本自清淨”。自性就是真心,真心就是佛,這個不能不知道。妄心不是佛,真心是佛。如果用“佛”跟“魔”這兩個字來對比,真心是佛,妄心是魔。 “魔”是折磨。真心得大自在、得大喜樂,跟魔恰恰相反,魔是迷,佛是覺。

“皈依佛,兩足尊”,這個“兩”,一個是智慧,一個是福德,這兩種。這兩種是所有一切眾生所希求的。在“福”、“慧”這兩樣當中,佛是達到究竟、圓滿。 “足”就是滿足的意思,圓滿了,“福、慧”當中他是最尊貴的,真正到圓滿,這是“自性覺”。

“達摩”是皈依法,“法”是自性正,正知正見,稱之為“法”。 “法”是“離欲中尊”。什麼方法能幫助我們回歸自性、幫助我們成佛?那就是要“法”,“法”是“離欲中尊”。換一句話說,“法”是教我們放下,放下就證得了。我們學了這麼多年,大乘經教裡佛常說,放下執著,對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了,為什麼不執著?因為“法“是假的,不是真的,執著是錯誤的,你可以受用它,你不能執著它、你不能佔有它,因為它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離欲”。

“法”裡頭,佛法是最尊貴的,佛法把執著放下了、把分別放下了、把起心動念統統放下了。放下起心動念就是佛;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菩薩;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阿羅漢;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有,這叫凡夫。佛法修行沒有別的,就是教你放下。放下之後,才是全心全意為眾生服務,這度眾生。自己沒放下,沒法子度眾生,眾生不相信你。佛是放得最乾淨、最徹底,起心動念都沒有了。眼看得清楚,沒有起心動念;耳聽得清楚,也沒有起心動念;六根在六塵境界上,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就叫佛法,這就叫“自性覺”、“自性正”,所謂正知正見。

“僧”是團體,所謂“眾中尊”。 “眾”,在佛法,用現在話說就是團體。所有團體當中,僧伽這個團體是最尊貴的,為什麼?他修“六和敬”,“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所以這個團體是所有團體裡面的榜樣、模範,叫“六和”的團體。這個團體值得人尊敬、值得人學習。

那麼今天,形式上的“三寶”,我們講“主持三寶”,表法的,都出了問題。可是我們要皈依,我們皈依“自性三寶”。對於表法的三寶,不要問他做得對不對,看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覺”,這就對了,我要像佛陀一樣,覺而不迷;看到書本,不一定是佛書,只要看到書本,我就想到我要正知正見,這就是歸依法,不能有邪知邪見;看到出家人,就想到我們在團體生活一家都好,叫家和萬事興,家也是個團體。佛家講的,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居住、在一起生活,就是一個僧團,他是四個人。那如果一個家庭裡頭,夫妻兩個,有兩個小孩,這四個人,那就是一個僧團,這個僧團要修“六和敬”,那就是佛教的僧團。佛教僧團是和睦的僧團,“睦”有親愛的意思,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照顧,互相關懷,互助合作,這個團體多好!多麼幸福、多麼美滿!取這個意思。所以一看到出家人,就提醒我們,我們的團體要和睦,家和萬事興。在家庭,這是小團體;在公司行號,這是大團體;在國家,這是更大的團體,統統要和睦。那麼這是“三皈依的”本意,一定要了解,一定要落實。別人跟我不和,我要跟他和,一定要感化他。

台長: 康泰胡
人氣(1,35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