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7-28 16:23:12| 人氣9,2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科幻電影﹞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以影片攝製時已被揭示或尚在揭示的科學原理或科學現象作為劇作基礎,展現某一虛構世界中的戲劇性事件的影片,即為科幻片。科幻電影所描寫的是,發生在一個虛構的、但原則上是可能產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戲劇性事件 。

 

科幻片,顧名思義即“科學幻想片”,是“以科學幻想為內容的故事片,其基本特點是從今天已知的科學原理和科學成就出發,對未來的世界或遙遠的過去的情景作幻想式的描述。”[2] 科幻片從誕生之初便與科幻小說締結了不解之緣,如梅裏愛拍攝的《月球旅行記》,改編自兩部科幻小說《從地球到月球》和《月球上的第一批人》;威爾斯的《隱身人》、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柯南道爾的《失去的世界》等科幻小說被搬上銀幕後,引發了系列電影拍攝,科幻文藝中常見的題材,如科學狂人、星際旅行、時空穿梭等在此時出現,形成最初的套路。好萊塢則延續了改編科幻小說的傳統,如《侏羅紀公園》、《人猿星球》、《少數派報告》、《星際艦隊》等,並將其迅速發展成為重要的片種。

 

目前國內對科幻片的態度基本是從科學與幻想相結合的角度,或者電影的奇觀本性進行談論。如邵牧君在評論中稱“科幻電影的妙處即在於只要某種科學設想一露頭,它就能虛構出原則上是可能產生的模式世界中的人和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或活躍了人們的想像。”

 

也有部分觀點認為科幻片與神話故事有關,或將“神話”作為一個描述性辭彙,用以形容“科幻片”,但均認為科幻片與科學無關,只是恐怖片的變種。如美國電影理論家V.索布恰克及其著作《銀幕上的外太空——美國科幻電影》,稱科幻電影與科學“根本沒有關係”;周傳基則發表評論,指“所謂的科幻片只不過是現代封神榜”,《星球大戰》是“最古老的神話故事,亦即沒有任何信息量的陳詞濫調,騎士與公主”。

 

儘管如此,普遍的觀點還是認為,“當科學觀念、藝術想像和電影手段三者結合時,科幻電影隨之產生。”[5] H.弗蘭克給科幻片下的定義是:“所描寫的是發生在一個虛構的、但原則上是可能產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戲劇性事件”。其主題基本有如下四種:宗教與反叛主題、凡爾納式科學享樂主義主題、權力與秩序主題、罪惡與拯救主題。

 


 

歷史

從電影史的發展來看,儘管“科幻電影”一詞出現於1926年左右,但是早在電影誕生之時,科幻片的雛形就已隨之產生,如法國導演梅裏愛的《月球旅行記》(1902年)、《太空旅行記》(1904年)和《海底兩萬里》(1907年)。縱觀科幻片的發展,除了早期的法國電影之外,美國科幻電影自誕生後,就以迅猛的勢頭成為主力,無論是資金、技術,還是經驗和文學積累,其他國家都無法望其項背。

20世紀50年代是科幻片的第一個高潮。為其繁榮提供動力的,是科技尤其空間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以及二戰結束之後冷戰思維的影響和人類對前途的恐懼感,如羅伯特.懷斯的《地球停轉之日》(1951年)。

 

隨著越戰結束,各種運動蓬勃興起,以及電腦技術的迅速發展,70年代迎來了科幻片的第二個高潮。以法國的《阿爾發城》、前蘇聯的《索那裏斯》以及庫布裏克的《2001:漫遊太空》(1968年)為先導,直至盧卡斯的《星球大戰》(1977年)形成氣候,科幻片也從B級製作逐漸升為A級大製作。

 

80年代中後期以來,數位技術的飛速進步,工業化資訊化社會的到來以及消費觀念的變化,科幻片在掀起第三次高潮的同時也被末世情結所佔據。以詹姆斯.卡梅隆的《終結者》(1984年)拉開黑色序幕,經過斯皮爾伯格的《侏羅紀公園》(1993年)、凱文.雷諾茲的《未來水世界》(1995年)、呂克.貝松的《第五元素》(1997年)等影片的綴聯,直到沃卓斯基兄弟的《駭客帝國》(19992003年),均呈現出注重視聽、表像的特點,末日景象紛紜而至。

 

與此同時,為了最大限度上迎合各種口味的觀眾,類型的拼貼和融合已經成為科幻片的一個重要特徵,許多影片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科幻片,但卻在某種程度上毫無質疑地具備科幻元素。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實現幻想提供了保證,也能成為新的科學幻想的源泉。科幻電影的有趣現象是,它在想像空間中,最先進的科技所表現的,常常與古老的神話有關,甚至直接選取神話為己所用,如《駭客帝國》、《少數派報告》、《X戰警》等。恰如皮洛所言:“一個發展電影和神話的比喻手段的新時代已經開始。”

 

<A>19世紀末到1920年代:好萊塢科幻片的成長期。

19世紀末,帶有科幻色彩的影片幾乎和娛樂電影同時在法國誕生,比如1895年的《機器屠夫》,1897年的《一位20世紀的外科醫生》等。但這些影片也許更像是在使用電影技術變魔術。直到1902年法國人梅裏埃推出《月球旅行記》(Le Voyage dans la Lune),才標誌著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出現。1910年代,歐洲國家,尤其是法國和英國,似乎在拍攝關於外星人和未來戰爭的題材的科幻片上一馬當先。不過隨著好萊塢製片廠制度的出現和發展,美國在科幻電影製作上奮起直追,生產了《科學怪人》(Frankenstein1910)、《化身博士》(Dr. Jekyll and Mr. Hyde1913)等影片,更值得一提的是於1916年生產的一部長達105分鐘的《海底兩萬里》(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它開創了水下攝影的先河。到了1920年代,美國科幻片開始和歐洲分道揚鑣。和德國《大都會》(Metropolis1927)等歐洲科幻片相比,好萊塢科幻片更注重傳奇的情節、快捷的節奏、驚險的動作和高超的特技。這一時期好萊塢科幻片代表作有《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1925)和《神秘島》(The Mysterious Island1929)等。

 

<B>1930年代和1940年代:好萊塢科幻片的成熟期。

1930年代開始,好萊塢科幻片開始偏愛帶有恐怖、悲觀和浪漫色彩的瘋狂科學家主題,並且開始連篇累牘地拍攝科幻電影系列片。比如,這一時期出品了《科學怪人》(1931)、《科學怪人的新娘》(The Bride of Frankenstein1935)和《科學怪人的兒子》(The Son of Frankenstein1939),類似的還有《化身博士》系列和《飛俠哥頓》系列(Flash Gordon)。而《隱身人》(The Invisible Man1933)和《金剛》(King Kong1933)都是當時產生的名作,它們延續並發展了好萊塢電影在特技運用和情節安排上的長處,並已經產生了獨特的程式。到了1940年代,由於二戰的影響,好萊塢科幻片處於一個止步不前但卻相對穩定的狀態,在這個十年中生產的科幻片幾乎都是從前題材的“後續系列”,比如《隱身女人》(The Invisible Woman1940)、《隱身人歸來》(The Invisible Man Returns1940)和《隱身人復仇記》(The Invisible Mans Revenge1944)。不過,這也同時鞏固了好萊塢科幻片的敍事模式。在1943年上映的《蝙蝠俠》(The Batman)中,日本科學家成為了邪惡的敵人,將好萊塢科幻片和戰爭宣傳結合在了一起,這也是這一時期的特點。

 

<C>1950年代和1960年代:好萊塢科幻片的繁榮期。

1950年代,也許是冷戰籠罩在人們心理上的恐懼陰影加強了人們的想像力,好萊塢在此期間產生了大量科幻片佳作,它們常以外星人、怪獸或核戰爭為主題,也更加依賴特技的運用。比如《地球停轉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1951)、《X放射線》(Them!1953)、《兩萬英尋下的怪獸》(The Beast from 20,000 Fathoms1953)、《火星人入侵》(Invaders From Mars1953)、《外星人大戰地球》(The War of the Worlds1953)、《盜屍者入侵》(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1956)、《惑星歷險》(Forbidden Planet1956)、《蒼蠅》(The Fly1958)和講述核戰爭的《海濱》(On the Beach1959)等。冷戰對好萊塢科幻片的影響持續到了1960年代,比如1968年的《太空登月記》(Countdown)就以美蘇軍備競賽為想像的源泉。但正是在1960年代,產生了科幻片歷史上的經典之作《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1968)。這部美英合拍的影片無論在故事情節、思想內涵還是特技效果上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

 

<D>1970年代和1980年代:好萊塢科幻片在特技和故事之間保持平衡的時代。

特技的使用對好萊塢科幻片而言從來都是舉足輕重的,而隨著視覺效果技術的發展,特技和故事之間的張力逐漸開始加大。究竟應該怎樣將兩者完美地結合起來?很多導演做出了他們的嘗試。喬治·魯卡斯(George Lucas)的《THX1138》(THX11381971)和《星球大戰》(Star Wars1977)、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傻瓜大鬧科學城》(Sleeper1973)、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1977)以及雷德利·斯科特的《異形》(Alien1979)無疑是70年代幾個成功的範例。到了80年代初和80年代中期,好萊塢科幻片的特技效果製作給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神奇體驗,而同時這些科幻電影又能提供給他們一個值得品味的故事。比如喬治·魯卡斯在80年和83年相繼推出氣勢宏大的《星戰之帝國反擊戰》(Star Wars: The Empire Strikes Back)和《星戰之傑迪歸來》(Star Wars: Return of the Jedy),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溫情脈脈的《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終結者》(The Terminator1984)以及羅伯特·澤米基斯(Robert Zemeckis)的《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1985)等。

 

<E>1990年至今:好萊塢科幻片在高科技中探索前進

隨著電腦技術的應用,好萊塢科幻片開始大量倚賴電腦合成影像(CGI),並將其發揮至極,但在同時卻忽視了故事本身的重要性。90年代以後的好萊塢科幻片在故事上乏善可陳,在視覺效果則上富有極大的衝擊力,畫面也更加精美逼真。《獨立日》,《侏羅紀公園》系列,《星戰前傳》第一部(Star Wars: Episode I-The Phantom Menace1999)和第二部(Star Wars: Episode II- Attack of the Clones2002)等影片將觀眾培養得對那些花費高昂的特技大場面甚至開始司空見慣起來。當令人眼花繚亂的電腦特技在銀幕上趨向於飽和的時候,好萊塢科幻片也同時開始迷失了方向。隨著科技的進步,好萊塢科幻片開始探索新的主題,比如克隆技術和智慧型機器人對人類社會的深遠影響。

 

曾經有人說過,科幻電影是關於“變化的電影”,從上世紀30年代誕生科幻電影開始,近20年的時間裏,影壇都在表現對於二戰的恐懼以及對新生科技的興奮好奇;到了60年代,科幻電影成為對冷戰揭示、批判最深刻的電影類型;80年年代,《E.T.:外星人》這樣的科幻片回應了整個時代回歸家庭與人性的主題;90年代,好萊塢樂觀積極的心態影響著科幻電影的走勢;到了21世紀,各種天災人禍不斷出現,日本強地震的威力、核輻射的危機時刻牽動人們的心臟,法美英三國炮轟利比亞的戰火讓無數平民居無定所…戰勝生命無常的無力感成為人類的生存本能giootlg_w,好萊塢的科幻電影開始著力表現不可預測的災難,《洛杉磯之戰》就是滿足了人類對憂患的心理需求:資源緊缺、暴力戰爭、人性光輝、未知外星生物,這些都在在激化人類的危機意識,類似於《洛杉磯之戰》這類的軟科幻硬寫實的災難戰爭電影成為科幻片未來發展的大勢。換句話說,科幻電影始終是和時代特點緊緊結合在一起,非常及時,同時又非常精煉地表現了時代的主題,也正是因為如此,《洛杉磯之戰》才把如此眾多的觀眾吸引到電影院去一探究竟。

 


 

好萊塢科幻片的題材豐富多彩,形式趣味各有不同。按照科幻片和其他類型片的交叉情況,我們可以大致將科幻類型片分成以下幾個亞類型;

 

〈冒險片〉它講述探險、旅行的冒險故事,主人公在其中歷盡磨難,而觀眾則閱盡奇觀。如《地心遊記》(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1959),《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1968)和《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1993)等。

 

〈動作片〉它往往喜愛表現一個英雄如何地身手不凡。比如《終結者》系列(The terminator),十分成功的《黑衣人》(Men in Black1997)及其不太成功續集其實更像是警匪片,而根據英雄漫畫改編的《超人》(Superman)、《蝙蝠俠》(Batman)和《蜘蛛俠》系列(Spider-Man)等也可以劃入這一個亞類。

 

〈史詩片〉它常常創造“由於科學技術的異化而導致的獨裁的混亂的非理想社會”,未來成了一個“背景” ,而真正演出的是氣勢宏大的星際戰爭和縱橫捭闔的宇宙政治。如《星球大戰》系列(Star Wars)及其前傳系列,還有《星際迷航》系列(Star Trek)。《駭客帝國》系列(The Matrix)則講述了一個救世主通過自我犧牲而使機器和人重歸於好的地下鬥爭的故事。《阿凡達》則是一部將戰爭演給男人看,將愛情演給女人看的科幻大片,由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導,二十世紀福克斯出品,3D效果絕對震撼。

 

〈神話片〉雷神2漫威影業為您帶來驚心動魄的冒險巨制《雷神2:黑暗世界》,這部精彩紛呈的電影將再度帶領觀眾與雷神索爾踏足一段偉大的旅程,這次雷神為了拯救地球及宇宙九界,將與強大的敵人展開一場殊死搏鬥,這個死敵竟然擁有蠶食宇宙的恐怖能力!

在《雷神》與《復仇者聯盟》的傳奇後,雷神開始涉足重整宇宙秩序。然而由報仇心切的Malekith領導的神秘古老種族捲土重來,意欲將宇宙全員都籠罩在黑暗之中!面對這樣一個連奧丁和阿斯加德都束手無策的勁敵,雷神不得不踏上這條他有生以來最危險的征程——這次旅途會使他與戀人簡·福斯特久別重逢;但也會迫使他犧牲自己的一切,才能拯救整個宇宙 

 

〈災難片〉假想的外星人入侵、怪獸襲擊、自然災害或病毒傳播給人類帶來了滅頂 之災。如《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1996),《彗星撞地球》(Deep Impact1998)和《後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等。《2012》該片被稱為《後天》的升級版,投資超過2億美元,是災難片大師羅蘭·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的又一力作。

 

〈驚悚片〉神秘的危險物體危害到了一個小團體的安全,成員一個接一個受害。和主人公一樣,觀眾體驗著恐怖的陰影和死亡的威脅。如《異形》系列(Alien),《怪形》(The Thing1982)和《科學怪魚》(Frankenfish2004)等。

 

〈社會片〉它包括了愛情故事、家庭問題、成長情節等等。在《時光倒流七十年》(Somewhere in Time1980)中,主人公依靠具有科學依據的催眠使自己回到了七十年前,並展開了一段愛情。《隔世情緣》(Kate & Leopold2001)也利用了時間交錯來成就愛情。而《回到未來》系列(Back to the Future),《E.T》(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和《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等其實提供給我們的是關於親情、友誼和成長的故事。個人覺得《超時空接觸》也應屬此類。

 

〈喜劇片〉它攻擊的焦點和嘲諷的程度各有不同 。如《火星人玩轉地球》(Mars Attacks1996),《月球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Pluto Nash2002)等。當然,這些劃分並不是僵硬不可通融的。顯然,《駭客帝國》既可以說是科幻史詩片,也可以說是科幻動作片;同樣,《黑衣人》雖然是動作片,但它也充滿了喜劇元素。由於和其他類型電影的交叉,不同亞類型的科幻片也會同時具有某種其他類型片的特徵。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有些科幻片中的事物正在走進現實,納米機器人就是其中的一例。1987年上映的美國科幻大片《驚異大奇航》中,科學家把縮小到幾納米(一納米等於十億分之一米)的人和飛船注射進人體血管,讓這些超微小的“參觀者”直接觀看到人體各個器官的組織和運行情況。納米級的技術在當時只是一種科學幻想,但如今已出現在現實世界。納米機器人(nanorobot)的研發成功,就是這一嶄新技術的完美體現。有關專家預言:用不了多久,個頭只有分子大小的神奇納米機器人將源源不斷地進入人類的日常生活。中國科學家和未來學家周海中在1990年發表的《論機器人》一文中甚至預言:到21世紀中葉,納米機器人將徹底改變人類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台長: somergg
人氣(9,227)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