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7-08 00:20:25| 人氣1,7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影﹞這玩意兒……。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電影﹞這玩意兒……

 

1895 12 28 日,這個世界電影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法國的盧米埃兄弟在巴黎嘉布欣大道(Boulevard des Capucines)上的咖啡廳地下室,公開商業放映了他們所拍攝的數部短片。這次加起來總長僅二十幾分鐘,入場觀眾必須付費一法郎的播映,被世界公認為是電影的誕生,而當天安排最先播放的片子[火車進站],也就成為電影史上第一部放映的電影。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是一部沒有腳本、沒有台詞的電影《火車進站》,內容只是拍攝火車進站、乘客上下車、火車離站。且是在法國巴黎的一間咖啡廳地下室放映的。當時這部電影視由盧米埃兄弟拍攝的,他們也是當時放映機的發明家。比較有趣的是,在當時撥放火車進站這部影片時,因為火車快速駛進月台,讓現場正在觀賞影片的觀眾躲得躲、跑的跑,畢竟當時放映機給人的感覺就好像另一個世界一樣。

 

這部紀錄火車駛抵希歐達(la Ciotat)車站的影片,是架在月台上所拍攝的。全長五十秒的內容,描寫了蒸汽火車牽引著客車,從遠處漸漸地駛進車站。片子裡,火車頭由畫面裡的左下角滑出鏡頭停妥,旅客上下火車,人群在鏡頭前晃蕩行走,接著火車開出駛離車站而結束影片。

 

「火車進站」用的是一種長鏡頭的拍攝方式,火車的移動與人群的游移構成了深淺不同的縱深趣味。當作主角的火車由遠而近駛入畫面,進站後又從畫面左方走出,旅客上下的情景忠實呈現,非常真實地紀錄了火車進站出站的過程。這世界第一部公開放映的電影,是部跟鐵道有關,恐怕是不少火車迷會覺得驚訝的事。

這樣的火車影片,相信是不少鐵道迷既使到今天手拿攝影機拍火車時,都還會如法炮製的拍攝方式吧?

 

盧米埃爾作為一名傑出的攝影師,擅長快速攝影,併發明瞭既是攝影機又是放映機和洗映機的機器。他拍的第一部片子是一部宣傳片《工廠的大門》,表現當時法國里昂盧米埃爾工廠放工時的情景,片長僅一分多鐘,但這是世界上第一部影片,因而在電影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為世界各國大學電影藝術研究生的必看片目之一。

 

電影的內容是:盧米埃爾工廠大門徐徐打開,一群頭戴緞帶紐結羽帽,身穿緊身上衣和曳地長裙,腰系圍裙的女工首先走出,接著是一群手推自行車的男工。與這一百餘名魚貫而出,繁忙勞作的工人的方向相反,廠主們乘坐一輛由兩匹駿馬拉著的馬車進入工廠。年輕的女士們一邊躲避車輛,一邊快步行走,表現出閒暇時光的歡樂情緒。大門口還跑出一隻蹦蹦跳跳的大狗。此後,工廠門衛走出來,很快把工廠大門關閉起來。

 

盧米埃爾用放工的工人隊伍的浩大場面,去展現他的工廠的宏大規模,傳達出了自己內心的喜悅和自豪。自此片播放以後到1896年底,享有專利權的電影機器已發展到百餘種之多,從此電影獲得了飛速發展。

 

  

 

電影是人們的精神食糧,好的電影可以給人無限的啟迪,同時也是人們生活的調劑品,有著重要的作用。隨著電影業的發展,從無聲到有聲在逐漸的發展到三維空間的影視效果,電影的發展都是我們生活進步的一個縮影;電影在閒暇之時,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電影是發揮了人們想像力之傑作,鬼斧神工的創造性思維,使人們浮想聯翩,甚至於給人們在生活中提供創造性的靈感。電影來源於生活,同時電影也服務於生活。電影也提高了人們對世界的感知能力,對世界有了新的認識,而且電影的存在甚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性,電影對人類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壓力已經成為現在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情感的壓力,事業的煩惱加上生活所賦予我們的這麼多的問題,每天幾乎在高壓中度過,當我們無法面對,無法找到突破口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短暫的逃避,或者說是短時間的調整。而更多的人都接受這種方式,在家裏在電影院都體會那種跌宕起伏的情節,如沐春風般的生活啟迪,都在這種放鬆中給予我們力量,從一種壓抑的環境下得到釋放,有時甚至讓我們明白壓力的癥結所在,或者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電影已經逐漸的成為我們生活的指路明燈。

 

當幸福來敲門,我們一樣會覺得那種無所適從的開心,想要找到一種是自己的安慰,或者鼓勵自己的一種方式,無疑電影又成為了我們開心滿意時的添加劑,使我們更加安寧與平和。無論是苦難還是幸福,電影都已經逐漸的成為了我們生活裏那份不可或缺的天堂。

 

人類的進步離不開人們創造性的思維,更不能偏離生活。電影的素材大部分來源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自於生活的一種現象,一種習慣或者一部題材豐富的小說,或者極具教育意義的故事。這些生活中的原型,為電影的創作起到了很大的影響。人類的生活其實就是一部豐富的電影,從電影中一些奇特的情節,奇怪的畫面或者惟妙惟俏的畫面,都會是創作者新生的靈感,在現在社會中有許多人都在電影播放之後,緊跟著就會有一系列的電影中相似的玩具、或者機器、或許多抽象的物體,都被人們創作出來,給人們欣賞把玩……

 

  

 

電影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形象反映,優秀的電影作品以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逼真地再現自然和社會中的各種場景,反映一定歷史時期的經濟、政治、道德和文化,反映社會風尚習俗,描寫不同階級、不同階層、不同人物的精神風貌和內心世界,以及它們的各種現實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社會各個不同方面。因此它可以幫助觀眾認識生活,評價生活,認識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社會的歷史特點和現實狀況。電影的存在也是人們學習的過程。

 

電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類的生活方式,隨著電影藝術的發展,其覆蓋面越來越廣,使得各個國家和民族所創造的文明迅速為全人類所共用。影視藝術起到了傳遞資訊、表達情感、傳播文化,在各個國家和民族之間架起文化交流橋樑的作用,增進了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擴大了人的視野,提高了人的素質,增強了人的國際意識。

 

電影藝術改變了人類的學習和娛樂方式,可以使人足不出戶點評多姿多彩、瞬息萬變的世界,接受遠端教育,欣賞世界各地的文體節目和領略自然風光影視藝術,可以影響人類的思想觀念。

 

影視作品不僅向觀眾提供了一幅幅生動真實的生活圖景,而且在五彩繽紛的生活圖畫中傳播價值觀念、道德規範、社會準則、生活方式、社會語言等潛在的文化資訊,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它所宣導的生活理念、價值取向、行為規範及行為準則,引導人們追求真善美,提高了人們的道德情操和文化品位。

 

然而電影的發展,也給人類生活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

 

(1)電影在人們業餘生活中占的比重過大,幾乎壟斷了大眾精神生活。

 

(2)影視藝術使許多少年兒童都過早地瞭解了許多本不屬於他們所處年齡該瞭解的東西,不可避免地使童真、童趣大打折扣,內心世界也染上了許多雜質。

 

(3)影視思維的平面性不斷消磨著人類的想像力、智力,破壞了人類的閱讀思維,讓人類懶於思索,甚至導致心裏疾病。

 

(4)有些影視節目宣揚不正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渲染燈紅酒綠、暴力、色情等內容,凸顯個體享受,傳播不良資訊,誤導了觀眾。

 

在電影發展如日中天、人類生活水準普遍提高的今天,電影情節引領著文明的發展趨勢和社會風尚,滿足著人類的審美需求和精神追求,為人類生活開闢了一個新天地,成為人類生活必不可少的懷念情節,她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我們,也使我們生活更加豐富。

 


 

電影從誕生到現在,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年的歷程,對於人類歷史,也不過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就其相對應的現代社會,可說是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了。現代社會的發展是飛躍式的,電影的變化更為奇速。

 

拿最早拍攝的電影:不管是法國的《工廠的大門》、美國的《梅.歐文和約翰·頓斯的接吻》、德國的《柏林風光》,或是稍後的敍事片,如梅裏愛的《月球旅行記》、鮑特的《火車大劫案》,與當代電影相比,不管是中國片還是外國片,尤其是當代好萊塢的那些所謂的“巨片”,如《星球大戰》、《大白鯊》、《終結者》、《侏羅紀公園》、《辛德勒名單》,都不可同日而語。

 

後者拍攝的技術、技巧和方法,以及它們所蘊容的文化氛圍和義理內涵,都大大超過了前者,超過了以往。 正是由於這一點,人們推測著在也許是更為翻天覆地的下個世紀的歷史條件下,在未來一百年中,電影是消亡,變異還是繼續發展這是一個耐人尋繹的問題。 

 

電影的變化是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上,科技是電影誕生、成長、發展、壯大的先決條件。從默片到聲片,從黑白到彩色,從標準銀幕到寬銀幕身歷聲,還有光學鏡頭、感光膠片、機械性能等等的或大或小的改進和變革,都給電影的創造開拓了新的天地。

 

尤其是七十年代後期以來,視頻、電腦、鐳射這些新的高科技在電影的上的應用,更擴大了銀幕的創造力,使其形象、語言煥然一新。如果沒有這些高科技的發明也就不可能設想會有上述那些當代好萊塢“巨片”的出現。細想電影的哪一次、哪一點的變化,不與科技的發展有著內在的聯繫呢?

 

現在已經有遠遠優越於電腦的“光腦”出世了,還有現在還看不到的新技術,在下個世紀裏也會出現。這些已經看到的和還未看到的新技術,又會給電影的攝製帶來什麼,這是難以預計的。但在下個一百年裏,電影將隨著高科技的變化而變化,發展而發展,當前要發展電影,就應發展電影的高科技基礎。電影的發展是要靠財力,需要高投入!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並冒投資的風險,是很難參與世界電影市場競爭的。

 

西方電影不管是二十年代的先鋒派,五十年代的新現實主義,六十年代的新浪潮,也不管是岡斯、德呂克、安東尼奧尼、費裏尼、特呂弗、戈達爾、伯格曼、法斯賓德等人的作品,多麼具有獨創性和個人思考的特色,對電影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但無論如何這些流派和作品在創作投入的資金上,無法與財力雄厚的好萊塢重頭片相比擬。正是優越的製片投入,使好萊塢能夠吸引歐洲有才華的電影藝術家對它的嚮往,從而人才濟濟。他們憎惡它,罵它,但又離不開它

 

歐洲的藝術片和好萊塢的商業片是兩種不同的銀幕現象,如果說歐洲藝術片傾向於對電影可能性的探索,那麼,好萊塢商業片則傾向於市場,獲得盡可能多的利潤。如果說歐洲藝術片成功的關鍵在於個人的電影天才,那麼好萊塢成功的首要因素,應歸結於雄厚的財力。在好萊塢那裏,人才也成為經濟實力的一部分──物化了人才形態。由此可見財力對於電影之重要!

 

     
 

電影是拍給觀眾看的,沒有觀眾的電影是不存在的;即使是那些所謂的“地下電影”,也希望尋找到自己的觀眾,何況是作為電影主體的商業片。電影必須面向廣大的觀眾群,適應他們的需要。早在1894414,在紐約的百老匯街就有過愛迪生的“電影視鏡”的商業性映出,票價二十五美分。但由於“視鏡”只能一人一機地朝著視鏡往裏面看,很難包羅更為廣大的觀眾,所以後人還是選定18951228盧米埃爾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的布幕放映作為電影正式誕生的日子。這裏就考慮到觀眾的因素,以最經濟的方法取得盡可能多的觀眾。

 

此外,大約還因為“視鏡”有點象今天的看電視,觀者和視像是有距離的;只有被擺到黑暗環境裏的幕布才能使觀眾幻夢般地門生身臨其境之感,這就有著美學上的意義了。總之,對電影誕生日子的認定,還是有公平合理的一面。無論如何,電影是拍給觀眾看的,大約是沒有疑問的。 拿錢拍片,供觀眾看,在這兩者之間有一個運作環節,那就是經營。在百年歷史上,從初期到現在,電影的經營方式,促銷方法,五花八門,千姿百態;尤其是在當代,其經營手段更為靈活多樣,難以勝數。但歸根到底,可以說曾經有過這樣兩種電影經營:一是市場經濟體制下的電影經營,一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電影經營。它們分別是被它們賴以生存的社會的市場經濟體制和計劃經濟體制所決定的。

 

滿足廣大觀眾的需要和獲得盡可能多的利潤,從經濟學的意義上是統一的,一般來說,觀眾越多也就意味著利潤越多,這已經為無數電影歷史事實所證明了。但由於電影具有意識形態的性質,所以從社會學政治學的角度來看,兩者又時常發生矛盾,有時甚至尖銳對立。“為教化”和“為娛樂”這種電影史上的長久爭論不斷。在中國五十年代後期,就曾提出過“要票房價值還是要工農兵”的嚴肅命題。

 

在看到以往市場經濟下的電影投機牟利的弊端,而又只看重社會政治作用而不計經濟後果的見解,也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其結果,不僅違背了電影的經濟規律,而且還不幸地為被批判者所言中:“為工農兵的電影工農兵不愛看”,這是一個令人尷尬的二律背反!由此只顧拍電影,或拍電影只顧政治效果、社會效果而不計經濟效果的作法,不論對於市場經濟下的電影運作,還是計劃經濟下的電影運作,都不能認為是成功的經驗。 

 

人類下個世紀的社會發展,難以預料,電影會不會脫離經營管道而成為有一定機構負責的社會福利事業、免費提供給社會公眾觀看?假如社會還發展不到這種程度,還有一個價值規律在起作用的話,那麼,電影由拍片到看片這個運作過程的經營環節,不管會發生怎樣形式和程度的變化,都還會繼續下去─ 電影是藝術也包含著文化。 

 

世界上近百年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社會政治、軍事、經濟等要聞,人文的和自然的衍進,無不在電影上得到或多或少或輕或重或直或曲的隨機性反映。雖然它們不可能象文字記載歷史那樣去概括出歷史的脈絡和全貌,而只能是歷史的一點一滴,然而從它們與歷史的聯繫角度說,一部世界電影史也就是一部近代世界史的投影。

 

 


電影中,不管是哪個片種,細察起來它們都包含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區的禮儀習俗、交際方式、宗教信仰和人文精神,包含著特定時代的文化風貌,從法國的、英國的、美國的、德國的、俄國的、瑞典的等等國家的早期影片中,就可以感受到這些國家那個時期的人群生活的狀態。

 

不獨紀錄報導片如此,敍事故事片也有著同樣的內涵,不管是哪個流派和風格,電影始終是人們對生活的一種認識,一種把握,一種特有的把握方式以及藝術家個人對於這一方式的創造性運用。所以影片裏不僅滲透著生活,也滲透著意識,滲透著利益和反利益的衝突,權利和反權利的對立,道德和反道德的搏擊。

 

電影體現著各個不同國家、民族、階級、階層、社團和群體的不同願望和利益,是一種特有的意識形態或意識形態的一種。電影從它誕生起,就受到社會公眾和權利政治的注意。有時它被打扮成一個聖潔的傳教士,有時又被說成誘人犯罪的教唆犯;現在電視的這種地位好象比電影更有過之而無不及了。電影的這種大善大惡的表像,無非是因為人群處於不同的經濟狀況因而社會地位不同。所以,對於一部影片的不同的毀譽褒貶也就不足為奇。

 

電影是一種大眾娛樂形式;它不是學生課桌上的教科書,也不是有錢人櫃子裏收藏的珍貴文物和稀世藝術品;它是供多數人尤其是供青年人觀看的。它的生命過程是創作製片、工業生產和商品流通。然而在電影這一娛樂品中,又包藏著娛樂品之外的許多東西,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內涵,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效應。電影自誕生到現在,對於它的性質的各種爭論,可不可以從這個認識中得到解釋? 只要人類社會存在電影就會繼續存在!

 

人類在這個時代中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巨大變革,以及傳播媒體的更加革新化,電影的世界性特徵將隨之更為鮮明地凸現出來,將會發生更為廣泛的文化影響和文化認同,電影的文化逆反和文化排斥也還會繼續下去。但不管怎樣,電影這玩意兒─對於人類還是一個好東西……

 

 

台長: somergg
人氣(1,728) | 回應(0)| 推薦 (7)|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