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1-01 17:42:07| 人氣95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政治學門「熱門及前瞻研究議題調查」結案報告(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社科中心研究計畫政治學門「熱門及前瞻研究議題調查」結案報告
計畫編號:NSC 93-2419-H-001-001-B9407
NSC 94-2420-H-001-012-B9407 執行期間:九十四年八月一日至九十六年七月三十一日
計畫主持人:黃紀 共同主持人:林正義、蕭高彥、陳敦源、黃長玲、廖達琪 執行單位:國立政治大學
中 華 民 國 九十六 年 七 月 三十一 日

(共有四大類,詳略,本處介紹第二類前瞻熱門議題)

主權(sovereignty)在十七世紀歐洲隨著「西發利亞條約」(Treaty of Westphalia)的簽署,成為民族國家、國際關係、國際法的基礎。廿世紀二次世界大戰後,主權成為國際法中規約世界所有國家權利義務的主要概念依據。國家主權的特性如:有對內與對外屬性;具有平等性(獨立權、平等權、自保權、管轄權);具有絕對性、完整性及不可分割性等,卻因全球化(globalization)及區域化(regionalization)的概念及實際興起,而一再被挑戰及重新詮釋。兩極國際體系的瓦解、新興民族及國家爭取獨立、文化多元化、資訊網絡無遠弗屆、非國家行為體(國際組織、跨國公司、恐怖主義組織等)活動力強等,均成為制約國家主權的要素。有關「主權」的論述及辯證,成為政治學中的重要議題。
台灣所處的政治地理情勢,其實無論就學理及實際面,都應有條件成為「主權」研究的熱門議題。對台灣政治學界而言,結合影響「主權」內涵及行使的「認同」研究,及與「主權」和「認同」密切相關的國內/國際衝突與合作的探討,是現實上迫切的議題,也是台灣可從自身經驗出發,提供國際新理論思維對話的一個實驗場。這四個分立又彼此相連的議題,又可歸納為下列三大類,成為政治學門熱門及前瞻議題的研究項目參考。
一、 主權動態的概念及實際研究
「主權」概念在傳統國際法的框架中,其至高無上,不可分割等特質,都將其侷限為一種靜態凝固的實體,但在實際的政治場域中,如美國入侵伊拉克,目前廿五個國家組成的歐盟,SARS事件中國際組織對國家主權的干預等,都對傳統靜態「主權」觀形成挑戰。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分治,也提供一種思考「主權」意義的狀態。在這些變動中的現實情勢,對「主權」這個概念而言,也需要有「動態」的界定方式及相應的研究議程。若將「主權」做動態式的概念界定,可能相關的議題有:
(一) 「主權動態」概念、意涵、實例,對國際法、國際關係的啟示等。
(二) 「主權動態」的原因探索,如歐洲聯盟(EU)、獨立國協(CIS)、台海兩岸、美國與伊拉克、賽內甘比亞邦聯(Senegambia Confederation)、世界衛生組織(WHO)角色等研究。
(三) 「主權動態」的結果,同樣可做跨國比較,或國際關係變動的推演。

二、 「認同」根源、發展及影響的比較分析
「認同」也是目前國際政治學界的顯學,關於「認同」的研究有兩個彼此影響的研究議程。第一個議程是對於民族國家的探索及反省。全球化及地域化的趨勢對於民族國家的認同基礎造成衝擊。國族建立的歷史脈絡以及國族經驗如何受到國際政治秩序及國內社會變動的影響,不但是國際政治學界研究的熱門議題,也和當前台灣國家認同的爭議有密切的關聯。第二個研究議程是對於社會身份的思考及反省。十九世紀以來西方的社會主義運動對於西方各國的政治經濟體制產生重要的影響。階級認同及階級衝突在政治體制中如何解決,在不同的國家引起不同的體制性回應。一九六○年代西方新社會運動崛起後,關於性別、種族、語言、宗教及文化的認同政治也隨之成長。近年受到全球化趨勢的影響,移民及移工如何改變國族經驗也是熱門的議題。無論是對於先進工業民主國家或新興民主國家而言,這些社會認同的動員,不但在理論上涉及差異政治的探討,牽動公共政策的變動,也在國家體制上有重塑的效果。
綜合而言,未來關於「認同」的研究,可以發展的議題包括:
(一)「認同」根源的跨科際整合研究:結合相關人文社會學科,研究認同的起源及基礎,包括心理、思想、文化、經濟、歷史、社會、語言的種種面向。此一子題的開展,在理論上有多種可能性。舉凡政治哲學、思想史、政治心理學、政治社會學及文化研究等相關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中,對於認同的討論,都有在理論上彼此援引的可能。當代引起熱烈討論的後殖民論述或是殖民現代性的種種議題,對於台灣而言,尤其有切身性。
(二)「認同」變遷、發展的跨域或跨國比較:關於台灣「國家認同」的研究,政治學界在實證研究上已累積一定成果,未來值得發展的是,跨域及跨國的比較。譬如台灣與魁北克、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Catalonia)國族經驗的比較。或是超越國境的文化或社會認同如何影響區域發展,譬如台灣新移民的東南亞背景,如何影響台灣與東南亞各國的關係,以及兩岸的移居人口在兩岸關係中所造成的影響。
(三)「認同」影響的歷史、文化、賽局分析:國家機構在認同形塑上往往有巨大的影響力。不僅是國族認同如此,社會認同亦然。因此,認同或身份政治與公共政策與國家體制的關係往往交互影響。認同的變遷會影響公共政策的變動,而公共政策的變動也會鞏固或消解認同。
三、 衝突與合作的國內國際探討
衝突與合作是政治學中永恆的議題。超級強權美國與蘇聯在冷戰期間的衝突影響層面,涉及國際間的戰爭與和平。國際間的權力競逐對國內政治、國家安全選項的影響,不僅是台灣面對的情勢,也是目前政治學中「國際關係」和「比較政治」兩個次領域,愈趨接近的整合研究主題之ㄧ。對台灣而言,國內與國際的衝突與合作,涉及的層面包括美國、中國甚至是日本。
自古代的西方的世界大戰伯羅奔尼撒戰爭(the Peloponnesian War,西元前四三一至四○四年)以來,國際政治的衝突永遠不斷,衝突與戰爭起源通常包括有形具體利益衝突(領土爭端、國家政府掌控權、貿易摩擦與資源爭奪),及無形思想衝突(族群衝突、宗教衝突、意識型態衝突)。解釋戰爭的原因至少有個人、國內、國際及全球等四個層面。另一方面,衝突的地域也發展成具有全球性及廣泛性,疆界不再是安全的保障。威脅與衝突涵蓋面擴大包含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環境等領域。國家在衝突之中,不再只是較量硬權力(軍事力量的對抗衝突),也包含軟權力(價值、觀念、文化、制度面的國力)。隨著核子、生物、化學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發展失敗的國家及非國家行為者如恐怖主義組織,使國際衝突的時間、方式、毀滅性、控制、解決等,均面臨新增的面貌與詮釋。
在亞太地區的國際衝突或戰爭除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越戰之外,北韓核武發展與朝鮮半島危機、台灣海峽飛彈危機、東海與南海島礁及能源競奪、日本與中國兩強競逐、中國與越南戰爭、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克什米爾戰爭等,涉及到國際體系權力分配、衝突及其預防、危機及其處理、軍事結盟及其運作、恐怖主義及反恐戰爭、核嚇阻與圍堵戰略等議題。有國際衝突就必須思考如何解決衝突,因此,諸如:多邊主義、使用武力規範、國際法、大國協商、結盟、聯合國、談判、武器管制等機制,也成為探討的焦點。
若戰爭、衝突屬於現實主義及新現實主義主要的研究範疇,國際機制、國際合作則屬自由主義及新自由主義關注的焦點。國際合作共創絕對利益,而非相對的獲益,一直是新自由主義與新現實主義論辯的核心。國際合作、安全合作在全球化、全球治理的討論中,不僅具有學術探討的價值,也成為國際建制、國際組織、安全對話的政策實務操作。除「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OSCE)之外,後冷戰時代興起的亞太國際組織幾乎均以「合作」為名,例如,「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上海合作組織」(SCO)、「亞洲合作對話」(ACD)、「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CSCAP)等,強調合作概念與合作安全。國家之間經由國際合作,建立處理程序、對話協商、和平解決等,進一步追求共同安全,甚至形成安全共同體,顯然成為亞太安全的最熱門議題。
有關國際關係或跨地域衝突與合作的相關議題,包括如下:
(一)道德公義、正義之戰與國際政治;國際體系和衝突原因層次;權力平衡、集體安全與兩次世界大戰;冷戰的戰略、目標、威脅、發展與結束;國防戰略與武器發展(核戰略、飛彈防禦、有限戰爭、全民國防);兩岸關係與三戰(法律戰、心理戰、輿論戰);恐怖主義組織及反恐戰略;危機管理與預防;領土與能源爭議;軍事同盟與國際衝突等。
(二)在國際政治經濟(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部分,除傳統的國際貿易、跨國公司、國外投資、外債減免、國際發展的議題外,涉及亞太政經新興的議題包括:環境保護;愛滋病、SARS、禽流感等衛生安全;兩性平權、人權保障;資訊網路治理;移民與人口流動;洗錢防制、毒品走私、貨櫃安全倡議(CSI)、海事安全倡議(MSI)等反恐措施;民主、課責(accountability)與國際機制;世界貿易組織與五大主要爭議如農業協議、紡織品與服裝協議、服務貿易總協定、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議等;東協與區域外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更緊密經濟夥伴安排(CEPA);經濟互賴與區域整合;亞太經濟合作、東亞高峰會等。

重要關鍵字清單
主權、認同、衝突與合作

主權 sovereignty
族群 ethnicity
認同 identity
衝突 conflict
合作 cooperation
全球化 globalization
區域化 regionalization
移民 migration
兩岸關係 cross-strait relations
文化認同 cultural identity
民族國家 nation-state
宗教 religion
性別政治 gender politics
國族 nationalism
國際建制 international regime
國際組織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種族 race
種族主義 racism
認同政治 identity politics
語言 language
語言認同 language identity
性別差異 gender difference
性別差距 gender gap

台長: 沙包
人氣(95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校園社團(社團、班級、校友會、同學會) | 個人分類: 心情隨筆 |
此分類下一篇:坐尿派
此分類上一篇:為恢復台北府天后宮的尊嚴而努力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