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24 15:01:06| 人氣3,356|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寫在展中:『越酷東京 Trans-Cool Tokyo』展藝術家 & 作品所引發的思考 I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寫在展中
:『越酷東京 Trans-Cool Tokyo』展藝術家 & 作品所引發的思考 I

原本自己已經寫下:雖然篇名為『寫在展前』,並不代表之後會出現『寫在展中』或『寫在展後』,不過現在還真的要來個『寫在展中』。一方面是持續對這個展覽相關報導的關注,另一方面是相關資料仍在收集與閱讀之中,加上一個月總有幾次要到展場為民眾導覽,不知不覺在研究過程中有了新的想法與疑問,也才有這一些文章與大家共同來討論!

 

首先列出本次參展藝術家的相關網站(連結),因為是日本藝術家,所以大多是日文版網頁,少數有英文版(我的日文能力已經在大三修過一年之後還給老師了),再不然,就純粹欣賞網頁設計與作品圖片吧!!

 

•足立喜一朗 | ADACHI Kiichiro        

http://kichon.com/menu.htm

 •八谷和彥  | HACHIYA Kazuhiko       http://www.petworks.co.jp/~hachiya/hachiya_kazuhiko/Information.html

 •池田亮司  | IKEDA Ryoji

http://www.ryojiikeda.com/

 •伊藤存   | ITO Zon

http://www.takaishiigallery.com/jp/artists/zon_ito/index.html

 •加藤美佳  | KATO Mika

http://www.tomiokoyamagallery.com/artists_en/kato_en/#fragment-10

 •荒神明香  | KOJIN Haruka

http://www.tokyo-ws.org/creator/k/post-135.shtml

 •草間彌生  | KUSAMA Yayoi

http://www.yayoi-kusama.jp/e/information/index.html

 •森村泰昌  | MORIMURA Yasumasa

http://www.morimura-ya.com/

 •村上隆   | MURAKAMI Takashi

http://www.takashimurakami.com/index.php

 •村瀨恭子  | MURASE Kyoko

http://www.takaishiigallery.com/en/artists/kyoko-murase/index.html

•奈良美智  | NARA Yoshitomo

http://en.wikipedia.org/wiki/Yoshitomo_Nara

 •名和晃平  | NAWA Kohei

http://www.kohei-nawa.net/index.html

 •島袋道浩  | SHIMABUKU Michihiro

http://www.shimabuku.net/news.html

 •須田悅弘  | SUDA Yoshihiro

http://artnews.org/yoshihirosuda/?s=1

 •田幡浩一  | TABATA Kouichi

http://www.kouichitabata.com/statement.html

 •高木正勝  | TAKAGI Masakatsu

http://www.takagimasakatsu.com/

 田中功起  | TANAKA Koki

http://www.kktnk.com/koki_tanaka_works.html

 •橫內賢太郎 | YOKOUCHI Kentaro

http://www.kenjitaki.com/artists_j/yokouchi_j.html

 台北市立美術館『越酷東京展,日本 MOT精選,部落格連結』:

http://trans-cool.blogspot.com/ 

 

田中功起篇

田中功起的作品簡單地說就是一種「意義的拼貼與追尋」

將我們視為一般物的不起眼東西放置 / 移動到不同的空間 / 地點,引發人們對該物品的新想法,可以說是田中功起的作品主要特色。

這次來到北美館的作品為『從法國香檳亞丁省當代藝術基金會撿點東西,把它帶到城市裡製造點聲音』,從題目我們就可以猜到藝術家的「行動」為何,因此這些行動背後所展現的意義無論是藝術家自己述說,還是藝評家刻意製造,又或者是由我們這些看展人努力講出一點內容才是值得討論的重心。

My purpose was to look at familiar things differently, or bring out different meanings.」田中在一次訪問中曾如此表示,讓我想到一個簡單的路徑圖:移動物體進入不同場域 ] 改變其意義BUT這樣的「事情」誰不會做?為什麼他的東西是「藝術」?如果我將浴室的馬桶搬到教室講桌上,是藝術嗎?喔,對了,已經有人做過類似的事情了,就是將尿斗放到博物館裡並改名為「清泉」Fountain的杜象Marcel Duchamp革命性的舉動與理念讓這個作品永垂不朽,至今不但仍為人津津樂道,也引發種種關於What is Art? 的思考。

 (以下文字來自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chap01/chap01-02.htm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藝術」這個字總是被人爛用,導致大家對它真正的含意不太清楚。我們經常聽到大家談到「廣告藝術」、「兒童藝術」、還有「家庭藝術」。有時候,我們看到照相師父修描相片,也稱它為藝術。甚至一些家庭主婦閒暇時在紙上畫些標誌,孩童在藝術課堂上用紙黏土捏成作品,都有機會被冠稱「藝術」這個偉大的名詞。……藝術這個名詞包含兩種不同的含意。一方面,它形容一種活動:素描,繪畫,雕刻,建築設計。另一方面,它暗指某種層次的質感。不是每一幅畫,每一件雕刻品或每一棟建築,都能被稱為一件藝術品……「藝術」與「美感」這兩個用詞經常被混淆,我們經常把具有美感的物體視為藝術,而把那些不具美感的物體劃分到藝術之外,然而無論從歷史或社會的角度來看,藝術並不必然具有美感。事實上,藝術這個東西經常跟隨著時代、社會狀況、生活型態而不停的轉變它的社會功能與角色。』

 

是的,藝術的定義已經改變,且仍在改變中。我時常在美術館裡欣賞作品,尤其是欣賞所謂的「現代藝術」作品時,聽到民眾的反應:『那樣的東西也叫做藝術嗎?』、『那種東西我也會做!』、『先想到的先贏!他先做了,所以他是藝術家,其它人都只是追隨者。』、『被放進美術館的東西都算是藝術吧?』其實觀看現代藝術有個很有趣也已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必要態度」--你說它是什麼,它就是什麼! 現代藝術非常在乎「與觀者的互動」、「觀眾的自行定義」,也因此我們聽見「純藝術」與「應用藝術」的各種討論或辯證,不過大家可以同意的是,不同時代的社會氣氛與文化價值確實會形塑一個世代 / 時期的藝術風格,「什麼樣的東西可以被稱為藝術作品?」幾乎是每個時代都會問的問題。

 

回到田中功起的作品與我們這個時代。以下有幾個段落截取自<今藝術 206>內的訪談內容以及相關思考: 

http://vitamincreativespace.blogbus.com/logs/51326493.html


(田中功起):我的第一件偶發性創作,是從應邀來參加2006年的台北雙年展開始,當時的展出作品為《一即一切》。那是我初次來到日本以外的亞洲國家,我在台灣待了一陣子,雖然計畫要拍攝一些物件,但不知道在台北可以找到什麼題材,我跑去超市與B&Q之類的DIY商店,買了一些日常用品,當時我仍然不知道要如何使用這些物件。後來我拍了將近300個行動
(推測原字是movements)特別是這些日常物件奇特的運動方式,再從中選取具有幽微意義的瞬間。 《一即一切》的創作目的,並非要觀眾從影片中讀取藝術家的想法或訊息,而是希望他們能夠自由地詮釋,因為作品中的事件即是我們日常生活所見,例如在廚房打破盤子,我記錄了這一次性的事件並且重複再現,其實只是呈現一個曾經發生過的事件。這意味著背後並沒有一個隱身的創造者,藝術家並不是一個給予作品總結性答案的人;對我而言,藝術家與觀者處於同樣的位置,我也希望作品能夠自藝術家處解放。

] 1. 看到了嗎?藝術家也在期待「觀眾的解釋」。

   2.偶發性創作與即興、隨興創作的關係?相同?相異?

偶發的事物 / 行為產生了意義是由誰主導?如果做這件事情的人已經是公認的藝術家,他的行為就是藝術?如果是家庭主婦從B&Q 買東西回家,再將它們摔在地上,就只是弄破東西?

3. 難道差別在於有無拍攝成影像?甚至是有無進行後製工作(如拼貼順序 / 剪接 / 配樂等等)使它看起來「比較藝術」?

 

2009年田中功起於北美館『這是誰的展覽?』展出一個愛情故事圖書館,他解釋:)

(田中功起):我對於公共藝術的思考並不是一個在車站前的公共雕塑,而是如何處理公眾,同時我也思考如何破壞既有的公眾系統。我曾想,如果可以找到夠多的人,一起去某個圖書館借書,那麼就可以讓圖書館消失,然後再選擇一個理想的地方,重建一個新的圖書館,這是我原來的想法。這意味著你只是採取一個平凡的日常行為,只是去借一本書,就可以打破一個系統,使圖書館消失。後來我把這個想法改為愛情故事,因為北美館「這是誰的展覽?」並不是要反對什麼,而是如何在美術館遇見觀眾,……人們能夠根據他們的個人經驗,選擇他們的愛情故事帶到美術館。這是一種搬移,將愛情故事從公眾領域,經由個人私密經驗的選取,最後收集到美術館,而人們可以從中定義自己的愛情故事,例如有位觀眾帶了文學史,那是他對於愛情故事的詮釋。

] 1. 發動民眾將圖書館的書借光 = 讓圖書館消失的方法。

  2. 美術館裡的愛情故事 = 觀眾私人的定義,藝術家並不干涉。於是就算觀眾誤解了愛情的意義,或者根本是因為家裡沒有與愛情有關的書籍,只好帶一本文學史前來,也無關緊要,因為在「那個當下」,那是他對愛情的詮釋,或者,是他在「那個情境」中唯一可以想到與之呼應的行為或手段(「參與」才是重點)

 

(田中功起):其實我很難解釋像《一即一切》這樣的作品,因為它本身就像是事件,如盤子掉到地上,你被聲音嚇到,聞到奇怪的味道,這超越語言的解釋,只是一種感受;若硬要我解釋,我只能說那是一些愚蠢的行動。但圖書館計畫就比較容易說明。在做了圖書館與花束之後,我想要擁有更多自由去做自發性的、超越解釋的作品。我事前沒有任何想法,往往到了拍攝現場,才突然從環境中得到一些靈感,知道該怎麼做

]雖然田中說「它本身就像是事件」,可是畢竟是由他藝術家去收集,甚至是製造出來的不是嗎?所以還是牽扯「創作」?而且不盡完全是隨興的?因為收集的過程關乎「選擇」,那個部分是藝術家的主觀意識。……似乎有個脈絡出現了隱約感覺得出與「家庭主婦買碗盤回家將之摔在地上,且將聲音錄音起來」不同的地方。

 

(田中功起):我只是同時呈現每件事,因為看法總是不斷改變。去年曾經做了一個作品《他們手中的肥皂》(Soaps in Their Hands),內容是拍攝我父母親家的肥皂。每次只要這些洗手的肥皂變小了,他們就又會拿新的出來使用,最後累積出一堆同樣大小的肥皂。我很討厭這個行為,但最終卻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從這個日常的行為中,其實他們也無意識地在做肥皂雕塑。他們每天改變物體的大小形狀,到了某個時間點,發現肥皂太小不堪用了,就把它丟在肥皂盒裡,再拿新的來用。如果你把它當作創作,這就是每天的肥皂雕塑。一般創作的過程是,藝術家先有一個想法,然後去創造某物;但有沒有可能先無意識地做了某事,然後經過分析,發現了它?我反向地將這個思考放入創作中,開始收集各式各樣從便利商店、百元商店、DIY商店買回的物件,然後將他們連結。但如何判斷哪個是作品,哪個不是呢?在創造了各種行動之後,我發現它們都像是我的baby,你無法忽略只能接受,因此我在展覽中展示所有的行動。

] 1. 觀看角度不同,意義就會不同

  2. Piet Mondrian:「藝術就是一種認知。」

  3. 藝術可以是「後設的」。不,應該說大部分藝術家一開始創作的時候,並沒有刻意去想「我現在要做一件藝術」,所有的意義 / 解釋 / 說明 / 討論都是後來加上去的

 

(田中功起):日常生活中重複的小事,就算只是用手拿杯子喝水,在當下也都是全新的,無法重複,人們的身體從未重複一模一樣的動作,只是我們並未意識到這件事,而忽略了身體每個瞬間的動作,否則我們可能無法自然地走路或生活。但對我來說,每件事都是獨特的,即使是個拿水杯的動作,我都可以從中顯露一些事,這才是重點。或許一般藝術家會試著去凸顯不尋常的一面,但對我來說,卻是從一些非常簡單的事情中,發現新鮮有趣的面向。我無意製造奇觀,也不做任何宣稱,但如果我能夠貼近某種真實,觀眾就可以從我的作品發現自己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事。

] 1. 將一切外在形式物加以內在化 = 人所面對的事物內在化後,便會展現深度

  2. 「經驗」更為重要。沒有任何經驗會重複(日本人說的一期一會?),經驗可以是新的,對經驗的詮釋可以是新的。

3. 田中後來自己也說:道元禪師提過一個有趣的例子:「一水四見」(いっすいしけん(issuishiken)),例如水之於游魚、水之於人類來說,意義與功用皆不相同,只要你站在不同參考點,同一個物件可以變成任何東西,但水就是水。另外,在量子物理學也有所謂「可能的世界」(possible worlds)的理論,意指過去的種種可能性,存在於不同的宇宙中,你無法分辨自己位於哪個世界。對我來說,這些想法是對單一觀點的解放,你可以用任何方式存活著。我認為禪與「可能的世界」在這個概念上是相通的



(上面為Bruce Nauman的作品)

藝術基金會辦公室裡的桌子被移動到森林裡,它的意義有什麼改變?我們還會當它是一張辦公桌嗎?原本放在法國南部一間廚房的糖罐裡的一顆顆方糖被移動到巴黎鐵塔下淋雨,意義有什麼不同?桌子還是桌子,方糖也還是方糖,但是我們看待它們的態度已經不同,我們對桌子或方糖所扮演的角色已經有不同想法。

在田中功起的創作中其實可以看見Bruce Nauman Peter FischliDavid Weiss等人的影響

Bruce Nauman 是美國當代藝術家,作品種類包括sculpture, photography, neon, video, drawing, printmaking, and performance.  當年自大學畢業後,Nauman在自己的工作室裡有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覺醒:If I was an artist and I was in the studio, then whatever I was doing in the studio must be art.  At this point art became more of an activity and less of a product.(藝術是個活動而非產品)而對於藝術家的角色與其作品的功能田中功起與Nauman的想法是一致的be fascinated by the nature of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s inherent problems, as well as the role of the artist as supposed communicator and manipulator of visual symbols.

] 1. 語言學的影響:語言遊戲 / Nauman曾经录制过25卷平淡无聊有关重复性动作的行为录像。这些看似支离破碎、没有上下文、无始无终的荒诞动作和横空出世、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的灯管语句一样,一直是Nauman思想的创作脉络。http://www.artda.cn/view.php?tid=2306&cid=29

2. 作品持續地與觀者溝通、對話,當然,也引發討論與質疑。


來自瑞士蘇黎士的藝術家Peter FischliDavid Weiss通常被合稱為Fischli/Weiss,兩人自1979年起合作,最知名的錄像作品是 <Der Lauf der Dinge (The Way Things Go)>. 田中認為:「They are connected in ways that make you wonder how far they might go. I like their work, but I also have the feeling that it is excessive and contrived.

] 1. 我們在田中的作品裡看不到「戲劇性」,那些被他找來的「東西」仍是它們自己,可是田中在Fischli/Weiss的作品中看到「日常事物在藝術家的巧思下產生了不尋常的連結或聯想」,他將這個理念付諸實踐,於是那些物體有了新的意義。Even things and movements that have hardly any significance seem to contain something never seen before when they are singled out and looked at.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ings our body is already doing or the beer bottle lying there? Maybe we don’t know anything. Rather than a work of art, this is just an approach to cognition. 

2. 是不是越來越有「禪意」了呢?


(以上皆為 Fischli/Weiss 的作品)

 

如果說田中功起的作品屬於「物件的旅行」,那麼島袋道浩的(錄像)作品則比較像是「生命體的旅行」,兩者都與移動有關、與意義的移植或轉化有關,不過今天就先讓我寫到這兒,下次再來談島袋吧!

台長: Constance M.Y.

抹茶Latte
寫得很詳細耶, 請再多介紹一些這次展覽中的藝術家, 謝謝
2011-07-25 09:50:08
米格魯
可以多介紹一點荒神明香和加藤美佳嗎?? 覺得加藤好厲害...
2011-07-26 20:12:06
Constance Mei-Yen
實在有點汗顏

這個月將自己的生活安排的過於充實,竟然將 <越酷東京>的研究擺在一邊了..嗚~~~~~~

明天是本人在北美館的第一場英文導覽
館方尚在評估是否公告周知成為北美館的定時導覽

歡迎大家現場聆聽指教
2011-08-19 19:36:4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