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不趕潮流地到最近幾天才在讀<東京鐵塔>...
有點慶幸自己沒跑去看電影[上個月電影院還贈票給學校教師呢],因為, 我實在沒被這本書感動到 [想到那些書評者寫得那樣感動,忍不住懷疑起自己的'感受力'?例如:"超感淚" / "強烈的感動" / "讀了又會哭到不行" / "...一邊讀書一個人無法自拔的淚流不止,擦眼淚擦鼻嚏的面紙塞得垃圾桶都滿出來"...等等; BUT,對同一事物的觀感本來就因人而異的不是嗎?]
應該這麼說,我所受到的"感動"是屬於 "對於作者Lily Franky的字句以及他對現實的理解,有種心有戚戚焉與真是說得對極了之感", 至於會不會因此掉淚,我想是跟"一個人所感受到的情感強度"有關,譬如說有類似際遇,或者有所聯想,或者勾起某些回憶之類的,畢竟,這就是我們之所以閱讀的原因之一呀.
在這個空蕩蕩的都市裡,筆直地挺著身軀,凜然地持續發出光茫的神貌,是多麼強韌而美麗. 隨波逐流,成群結黨,有時共謀,有時又背叛, 這樣過日子的我們,因而被那份孤獨之美深深吸引.
無法忍受寂寞, 只好繼續旋轉的我們,就是對它有限的神往.
所以,人們以那個所在為目標,離開了自己生長的地方,為了尋找更接近它的方法,來到了東京.
[這段文字很自然地讓我想起在Boston想找一份工作,好在美國留下的日子,到現在仍無法釋懷...
為了求生存,我甚至差點要到Starbucks打工,但最後還是被"害怕"所擊敗;害怕活不下去, 害怕辭調台灣的工作後在美國卻成不了氣候; 害怕在美國永遠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只能一直打工,辛苦地活著....害怕害怕...我是懦弱的.
我知道很多留學生根本不管所申請到的那一年可留在美國合法工作的OPT的相關規定,靠到處打工繼續留在美國,直到...直到不曉得多久以後,才找到一份"Full-time job",我要是夠勇敢,也可以照做啊...
可是我知道,那打工的錢根本連讓我付房租都不夠,更別提是在Boston或New York這種大都市"活下去"....
我的家人也不會給我任何"金援"只因為我不想留在島國; 畢竟,我在這裡擁有一份就算社會地位不是太高(至少我自己是這麼覺得)不過倒是很多人搶破頭的工作啊....唉...]
臭暗的細管是通往夢想與未來的隧道. 即使跌跌撞撞還是滿懷雀躍, 期待的心情更勝於不安. 嚮往著一些沒有根據的可能性,認為只要到了那裡,就可以變成新的自己.
[若要說<東京鐵塔>裡最可能催我淚的字句,應該就是上面這一段吧...確實會牽引出好多好多複雜的心情啊]
對故鄉厭煩,想逃離父母監視的眼光,為了追求那份偉大的自由聚集到這裡,可是那些得來簡單的自由,一個個地讓人失望,於是人們便開始玩弄自由.
.....
自己曾經想做什麼,為了什麼哭泣,那些珍貴的東西全都在自由裡面,與聲聲的冷笑一起被融化,溝渠裡的自由既沒有道德,也沒有法律,更沒有抑制的力量,也可以說唯一剩下的只有違反道德,法律的自由.
沒有比含糊的自由更不自由的了,要等到被各種自由綁得無法動彈之後,才會發現這個真理.
.....
離開故鄉追求遠方的自由,認為東京的自由絕對是最棒的,而且深信不疑.
可是,每個人都走過同樣的路,又會到同樣的地方.
展開追求自由的旅程,發現了不自由,然後又回到原點.
五月裡,有個人曾經說過:
做你想做的事,可是,今後一定會非常辛苦.
[這輩子從來沒有像作者那樣"自我放縱"過,甚至,大多數人都說我認真過頭,對自己太過嚴格....所以對於Franky所說的這種自由,並沒有太多的理解...不過最後那一句話,我想是人人皆贊同的吧....更何況,如果是'做你想做的事,但是一定會餓死呢'??]
孤獨,可以舒緩麻醉一個人的感傷;莫名的不安,是談論夢想時最必要的一道菜. 一個人被孤獨折磨,帶著不安的心情活著的時候,其實是最無所懼的時候,是心靈最強韌的時候.
.....
什麼都還沒有開始. 自己的人生應該開始什麼,可是那些什麼卻還不開始,還不發動,讓人焦躁,讓人著急.
可是那種痛苦,在那些事情開始之後再回頭過來看,會發現其實也不是什麼特別的事.
真正的孤獨充斥在平凡社會裡,真正的不安隱匿在日常生活的角落....
自己的死亡,他人的死亡,從死亡那一刻開始向前迫近的人生大倒數. 我們再也無法像以往那樣逃避現實,每個人一定都有那一刻的到來,只要被賦予生命,就一定會和某些人產生關係,而那些人的死亡不可能總是跟著自己的手錶轉動.
五月裡曾經有個人這麼說過:
不論是在東京也好,還是在鄉下也好,哪裡都一樣,重要的是和誰在一起.
[這段文字想表達的東西似乎比文意本身還多,說不定是翻譯的關係,總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不過,關於孤獨的一開始那一段話,倒是讓我在重讀第二次時,眼角泛淚...又想到太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