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本書,對郝譽翔來說,不只是寫作,也是對自己過往的一次重整和告別。
她把《逆旅》、《幽冥物語》和《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視為她的生命三部曲,這本《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是最貼近她私密的成長經驗,採用一種比較悠緩、平和的語調,誠懇的告白。
母親是一個離婚婦女,要養大四個小孩,她的資本微薄到近乎可憐,只能靠標會,曾經一口氣標下十多個,還被高度懷疑要倒會落跑,她像一個賭徒似的,抱著各方集來的錢,拉著我走進一間又一間的公寓。
郝譽翔的母親是澎湖人,擔任小學老師,她的第一任丈夫遭意外刺殺,生有兩個女孩。後再嫁給外省老兵當醫生的父親,也生了兩個女孩,郝譽翔是老四,但父親不斷外遇,父母感情不佳,在郝譽翔出生沒多久兩人就離婚。
母親帶著孩子從高雄北上,一心想賺錢,定居在北投一帶,過起二房東的生活。鴿子籠似的房間,來來去去許多異鄉人、移民者、外來房客,各色各樣的窮學生、初入社會的新鮮人、邊緣人……,破爛卻各擁理想,這些人,有的直到到現在還印象深刻地烙印她的腦海中。
寫至她的高中生活在陽明山暗夜中騎機車探險、被淡水沙崙海邊迷住了,大學生活四處與同學瞎混遊蕩,那或可說是她人生中最壞的時光。
在我誕生的幾個月之後,從此,父親便從我的生命中遁走,沿著另一條鐵軌通向我再也無法介入的人生,而他越走越遠,越走越遠,鐵軌不斷向地平線唰唰地延伸過去,分歧、交叉、交叉又復渙散開來,直到在天邊消失成一個我再也無法辨識的、陌生的小小黑點。
郝譽翔寫父親的繼室與各種不斷外遇的女人,有大陸人,有越南新娘,及至父親臨終,她去處理父親的後事,攜回父親一生不離身的手提箱,檢視父親的遺物,最後更親自遠赴越南,尋找父親生前最終送回越南籍妻子的路線,想更加了解父親,也想對父親做一次最後的告白。
這本書除了郝譽翔家庭從南到北的遷徙,也呈現臺灣七○、八○年代
自序
追憶逝水空間
我選擇用一種和平而舒緩的語調,去寫一九七五年我們從高雄搬到台北,輾轉遷徙在盆地邊緣的經過,去寫山與海所懷抱的北投,寫關渡平原的朦朧煙雨,寫在公寓中半夜幽然浮現的鬼影,以及一間大雜院似的違章建築……
書早已完成了好久,才終於下定決心要寫這篇序文。
說來有趣,其實我經常寫序的,但都是為了別人而寫,為那些台灣或是陌生的外國作家寫長篇大論的導讀,久而久之,只把它當成一項功課在做,但輪到自己的書時,我卻是百般的不情願了,更不願找別人去寫。寫序是件苦差事,我可不想給朋友添麻煩,而現在流行名家推薦,一本書的書腰上掛了好多名字,叮叮噹噹的,都快分不清作者究竟是誰?我也不愛做這種事。我寧可自己的書以乾淨樸素的面目見人,安靜地躺在書店角落裡,只等待有心的人前來打開。
然而到了這本書,我的心情卻彷彿有些兩樣了。分明已經寫出十二多萬字,卻還有許多話沒交代清楚似的,於是這篇序,便是非寫不可的了,並且在心中輾轉翻騰了許久。夜裡我躺到床上,話語便源源不絕自暗中湧出,如絲纏繞,如繭自縛,又如河水氾濫沒入窗來,而我以棉被蒙住臉,心卻沉落到比黑夜還靜、還深。這究竟要教我從何說起呢?
就從為什麼寫這本書開始吧。
說起來,倒是繞了好大一圈。這些年,我學術研究的主題是中國二、三○年代作家的文學與生命旅程。我花費許多時間去製作文人如魯迅、茅盾、沈從文、丁玲等人的生平年表:他們在哪一年出生?故鄉在哪兒?父母是誰?家中排行老幾?幾歲離家?上哪兒求學?哪兒工作?又為何總是四處奔波,惶惶不知所以,而套句魯迅的話來說,便是「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這些不安的靈魂究竟為何而來?又要因何而去?我跟隨他們的腳步,在近一世紀前的中國地圖上流浪遷徙,一一標誌他們曾經落腳的城市,走過的街道,居住的空間,推敲這些人物彼此的相互關係。而我發現,他們竟然宛如彈珠似的,偶爾在某個瞬間發生了巧妙的碰撞,又會在下一刻彈跳開來,但卻從來都不曾真正地分手遠離。他們總是被一股看不見的、亦無從抗拒的命運萬有引力所牽引。
那引力如同漣漪一般越擴越大,直到把原先不相干的人、事、物全都漸次漩入了它的黑洞:那一神祕而發光的小宇宙,在我腦海中不停歇地環繞運行。
正當埋首於這件看似枯燥、但我卻深為之著迷的學術工作時,有一天,我注視著電腦螢幕,望見上面投影出來的朦朧臉孔,這才忽然想起了我自己,還有我的父母,甚至祖父母們。我的外祖父母來自於澎湖,我的父親來自於山東,他們一是在三○年代中葉,一是在一九四九年,先後去到台灣高雄,彼此相隔的時間也才不過十餘年而已,嚴格說來,都是這座小島上的新移民,但他們並未就此在一個定點上安居過。流浪,是我家族血液中與生俱來的基因,他們攜家帶眷,在島上由南走到北,而我的成長歲月,也彷彿是在一座座公寓的水泥盒子中穿梭度過。
公寓,是我踏入城市空間的第一步,也是我認識台北的起點,一如二○年代的沈從文,他從迢遠的湘西入京,第一部小說便命名為《公寓中》,而二十世紀都市的現代性也於此間摩挲成形。
我仔細地在北京地圖上,核對校出沈從文公寓的位置,然而卻把自己曾居住過的地方全拋諸腦後。相較之下,我對於我的家人是多麼冷漠和吝嗇啊,我從來沒有為他們作過生平年表,也從未去追蹤他們移居的腳印,更不要說上圖書館查資料,檢索他們留下來的任何一點蛛絲馬跡了。我對於沈從文的認識,竟要遠遠地超越了自己的祖父,而我屈指一算卻赫然發現,他們是同一個年代的人,只是我家族的逝水年華,如今早已不可追憶。
我不禁啞然了。
於是我決定把寫了八萬字的論文擱到一旁,而開始了這本書。我的家中既沒有顯赫的先祖,沒有開枝散葉的親族,更沒有家傳的日記或族譜,我只能依循不可靠的記憶,獨自鑽進那一條混沌又黯淡的時間隧道,而這一路,臉上披滿了拂之不去的蛛網灰燼,其艱辛的程度,竟比起寫論文還要更多幾分。但這條路既然已經走了,就不容許再回頭,我彷彿化身成為好萊塢電影中穿梭時空的英雄,一心只想要把凝固在時光另一頭的親人們,拯救出來帶回到此時此刻。但可怕的是,當我真正開始書寫之後,我才驚覺,原來在時光的另一頭,根本就沒有任何人需要我拯救,他們早就默默地離開,各自求生去了,而蹲坐在隧道終點黑暗無光深處的,其實只剩下我自己一人而已。
是的,只有我自己。一個從高雄初來乍到台北的、六歲的小女孩,她孤伶伶地蹲在暗中,抱住雙腿埋著臉,她被困在城市的公寓與公寓之間,困在陽明山腳與淡水河蜿蜒的邊緣,她走不出去。就在這本書中,我終於和久違多年的她再次重逢,心中忽然大慟,因為我知道,除了以文字再伴她走一遭之外,我什麼也不能做。
我能夠救得了別人,但救不了從前的自己。她早就如同化石,烙印在我的骨血之中,又如細小的針,沒入肌膚深處,肉眼無法看見,亦無從起出,但只要不經意地輕輕一碰,就會錐心地痛。
於是有了此書,我以文字召喚那徘徊於逝水空間之中的、孤獨的靈魂。寫到結尾,我幾乎是不忍心畫下最後一個句點了。因為這一回,我把自己掏得很深很深,我早已下定決心,當書寫完畢之時,就是永遠的告別,而自今以後,那六歲的小女孩又將沉回於黑暗之中,再也不要接受任何人的呼喚,有如亡魂終於得到了安息,從此落入冥府。
六歲的女孩沉回於牆與牆切割出來的、城市的公寓之中,而那兒總是幽暗無光的:冰冷的磨石子樓梯,窗簾垂落,鮮少點燈的客廳,以及沒有窗戶的潮濕房間,壁紙的邊緣捲翹起來,露出無聲無息爬滿了黑黴的角落。
我就在那些房間中成長,一直到大學畢業,足以離家獨立謀生為止。然而卻沒有一個人知道,我有多麼厭惡那些公寓,就連我的母親也不知道。是誰說過,公寓是一個私密而溫馨的家居?我痛恨教科書上一再複製出來的刻板印象:父親坐在沙發上看報,母親在廚房忙煮飯,爺爺在陽台上澆花。不,我們家沒有這些,從來沒有,而且據我所知很多人,至少曾與我共同分享過同一間公寓屋頂的人們,也全都沒有。
我痛恨總是有人天真地認為,一個「家」理當就應該是這樣,是那樣。然而,我又要如何去駁斥關於家的貧乏想像呢?我甚至連它的定義和範疇都搞不清楚。就在我出生後沒多久,父母便離婚了,而我同母異父的姊姊們,不是逃家,就是寄住在別處。我們家的成員因此總是流動不定的,甚至不曾真正吃過一次團圓的年夜飯。後來,母親為了攢錢,把公寓用木板隔成了許多小房間出租,於是在「家」這個字眼的頂蓋之下,蜂巢似的塞滿了陌生人的小小蝸居。家,從此已四分五裂了。
起初我還是懵懂的,繼之困惑,轉而憤怒,一個孩子的憤怒。我逐漸明白自己原來一生下來,就理該享有的東西:一個家,居然在沒有任何交代的情況下,就被硬生生地拔走了的憤怒,但我的父母對於此,卻竟一點也不在乎。他們沒有時間去想這些。就在從物質到精神上皆極度貧乏的七○年代,他們其實更在乎的,或許是一些遙遠而虛幻的事物:我的父親追逐浪漫的愛情去了,而我的母親則永遠在為金錢焦慮,那焦慮日夜充斥在公寓的空氣裡,懸浮著,蒸騰著,不斷煎熬所有的孩子們。
那焦慮總讓我感到錢是不潔的,是拋之不去的原罪,是屈辱。
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我只想逃開,直到如今才有勇氣回頭,去述說這些,去面對六歲的自己,告訴她:根本不必感到罪惡,也不必憤怒,因為那些都是大人製造出來的假象,不是生命的本質。而如今的我已經長大了,所以終於可以心平氣和地,一起回到生命的初始,去見證這一切發展的脈絡,並且將命運之輪所碾碎的、扭曲變形而不堪卒睹的記憶渣滓,全都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
於是這一次,我選擇用一種和平而舒緩的語調,去寫一九七五年我們從高雄搬到台北,輾轉遷徙在盆地邊緣的經過,去寫山與海所懷抱的北投,寫關渡平原的朦朧煙雨,寫在公寓中半夜幽然浮現的鬼影,以及一間大雜院似的違章建築,用鐵皮搭建出來的狹小廚房,以及從四面八方漂泊而至的房客們,異鄉人,也寫八○年代初期大業路開通,就在北投後火車站天蒼野茫的草地中間,新闢出來一大片四層樓住宅,母親開設的小撞球店,還有我們住的一座ㄇ字形社區。我至今仍然清楚記得,十七歲的我經常獨自站在陽台,對著底下空無一人的廣場發楞,而不知哪家豢養的八哥鳥,總愛一直呼喚我的名字,譽翔譽翔,彷彿是落葉片片飄在廣場的正中央,寂靜而冷。我趴在欄杆往下看去,那ㄇ字形活像是埋葬青春的一座墳。
想來也是荒謬,我們如此平凡的老百姓,家族故事卻擁有通俗劇所必備的一切元素:流亡、招贅、情殺、守寡、遺腹子、離婚、外遇、私奔、逃家……,一波接一波的衝突高潮不斷。但我卻還一直抱著模糊的幻想,以為我們也會像通俗劇一樣,有個以和解收場的大團圓結尾。我甚至可以看見那幅悲喜交織的畫面了,全家人抱在一起,把頭靠在對方的肩膀上,流著淚說:從現在起,我已經徹底地原諒你了,就讓我們把一切的不快樂,全都留給過去吧。
但這一天遲遲沒有來。
在真實的人生中,矛盾不但沒有獲得解決,反倒是只會引出另外一個矛盾,而死結不斷地打下去,越打越緊,越多。然而我不死心,還在幻想著我們這齣戲的結尾,究竟是誰會大發慈悲?是誰被原諒?又是誰有幸拿到了那一支赦免的權杖?
而結局卻始終沒有來。就在二○○五年中秋節那一天,我的父親選擇以自殺的方式,為他的人生劃下了突兀的句點。我這才惶恐地發現,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父親的驟然離席,使得故事情節再也不可逆轉,而我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一齣團圓的戲碼,在舞台上只演到了一半,便戛然中斷。
太遲了。父親永遠不會回來了。六歲的小女孩卻還蹲坐在公寓的角落中,抱住雙腿埋著臉,靜靜地等待。她還不知道,自己將注定要永永遠遠地,被定格在這樣一個空缺的狀態。
父親是自殺的。如今我終於可以寫下這句話,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是的,對他而言,生命是瀟灑地結束了,但我沒有,他自顧自地往前走,卻把我留在原地,演一場沒有對手的獨角戲。黑暗中,一只聚光燈孤伶伶打下來,打在我小丑似的臉上,哭笑不得。
時間從此豎立起一道透明的牆,就在二○○五年中秋節的那一天,任憑我撞破了頭,也回不去。但我從來沒有想過他是再也不願意活了。他暗示過的,法院寄了封公文來,說別人用他的醫師執照詐領十倍的健保費。他告訴我,我卻沒把它當一回事。我以為很簡單,要不就繳罰鍰,要不就打一場官司。我主張後者,應該要把幕後的罪魁禍首揪出來。但我從沒想過父親對於國家機器的恐懼,我不懂他,我卻一直以為我懂。
我以為他只是厭倦了自己新娶的越南女孩,我以為他只是在為自己的善變找藉口。結果不是,他是真的不想活了,計畫了兩個月之久,結果罰鍰也繳給健保局了,但他還是要用死來討回公道,證明自己身上那一件醫師袍的清白。這是他唯一的辦法,他只有自己的生命可以做籌碼。我對他的計畫渾然不知。但越南女孩知道,她和父親根本語言不通,父親卻什麼話都願意對她講。
神仙一般的女孩,父親這麼形容她。他把她送回越南老家,然後在中秋節的早上,獨自一人從河內回到台北三峽的租屋處,才死。他要越南女孩打電話通知我,叫我去看他,還說他最愛的人是我。
這是他留給我的最後一句話。
其實早在十年前,我便在小說《逆旅》的結尾〈晚禱〉中,用如歌的語法寫下這些句子:「父親說妳是我的女兒嗎我可不可以抱抱妳,跳隻最後的舞給我看吧倒杯已涼的茶給我喝,直到死時,我才終於知道原來我愛妳。」彷彿是一語成讖似的,我竟預言了他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對我說的話。
但父親不親自說,他要越南女孩轉達,因為他開不了口。他對我總是沉默。所以我應該相信這三個字嗎?愛來得太突然,所以他是真心的呢?還只是在哄我去處理他的後事?他沒有留下答案。我不甘心,只能自己去找。他生命中最後的秘密在越南。於是就在三年後的農曆年除夕,我來到了河內,坐在古老又狹小的火車站候車室中,一張父親或許坐過的長條木椅上,等待著一列他在人生的最後一夜曾經搭過的火車。我要循著鐵軌到北越山區,一直到靠近中國的邊界,去找他曾經走過的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而那條路通往一棟門片刷著藍漆的小木屋,越南女孩的家。
但我沒有找到,我當然找不到。我只知道大概的方位,連地址都沒有。
那是我一生中最淒涼的一次旅行了。天氣說不出的寒冷,從早到晚下著綿綿細雨,冷得人牙齦發痠,而冬天山間的梯田長不出作物,到處都是黃褐色的泥濘,一踩下去就浸透了整雙鞋子。我茫然地站在山谷中,純白的大霧不斷冉冉升起,彷彿刻意要把這世界的真面目全都遮蔽,我忽然感到這是父親對我的懲罰,懲罰我為什麼三年過去了,卻對他的死還不肯放手?灰色的雲層壓得極低,一陣風來,把我裹在雨霧之中,就在那一刻我掩面淚下,我醒悟到,原來不論是死者或生者,都早就應該得到自由。
於是有了此書。
山中大霧朝我瀰漫而來,彷彿把我帶回我的成長之地北投,同樣是憂鬱的山嵐,溫泉、雨和霧,往事如水汩汩地流淌,流成了文字之河,淡水河,新店溪,沿著台北城的邊緣流過,引領我進行一趟大旅行,一趟生命中時間最久、旅途最長的旅行,將我從小到大所經歷的空間又重新走過一回。在旅途上,我又將與逝去的親人,以及那些我識與不識的、曾經短暫共同居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人們重逢。他們是在時空之中不停流浪的奧德賽。
我也彷彿又搭上了小時候常坐的、往來於高雄和台北之間的平快夜車,彷彿又看到了那個六歲的小女孩,夜深了卻還不肯睡,她趴在車窗玻璃上,好奇地辨認燈光下月台站牌的每一個字,她伸出手,撫摸車窗上惶惶的倒影,而那玻璃冰冷且奇異的觸覺,至今還一直停留在我的指尖。然後我也彷彿看見了黎明時分,小女孩跟隨大人從車廂走出,踏上台北的月台,踏上陰雨連綿濕漉漉的小巷弄,踏上沒有點燈的公寓樓梯間。
而那些公寓彷彿從來沒有新過。打從一有人搬進之後,它們就無可挽回地老去了。它們老在人的氣味裡,老在人的愛恨裡,也老在一個孩子的目光裡。它們老在我這一本書的文字裡─用廢墟組成的小宇宙。
然而奇妙的是,就在寫這樣一本關於死亡與告別之書時,我的身體裡卻悄悄地出現了一個新的生命。我的女兒,從我的子宮中孕育而出。當第一次在醫院透過超音波,聽到她的心跳聲音咚咚傳來時,我簡直激動到說不出話,不敢相信我的體內竟然埋藏了如此頑強的、生之種子和根芽。於是從死亡中孵化出新生,就在這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成形,白天與黑夜不停地交替循環下去,黎明繼之晚禱,黑夜中曙光漸露,而生命永不止息。
我不是一直在幻想我們家族故事的結局嗎?原來,這就是答案,上帝所賜給我的美好結局:一個純淨無瑕的新生命。
於是這篇序寫到這裡,也總算可以結束了。最後,我特別要感謝的是朱西□老師,十多年前我接到他一封信,要將我收入他編撰的《山東人在台灣》一書,而我是其中最年輕的一位。當時的我還在讀博士班,剛發表了些不成熟的作品,非常感激朱老師慷慨將我列入書內,還在信中鼓勵我,我只遺憾沒有機會親自向他道謝。後來,我父親不知從哪兒得到這本書,發現我的名字,半是驚詫,半是驕傲,只要遇到同鄉的人就忍不住要拿出來炫耀。我難得能讓父親這麼開心,因為山東人這身分是他給予我的,一如澎湖人、高雄人這身分,是母親給予我的一樣,而我願意將它們永遠別在自己的身上,並且告訴給女兒知道,我們家族來自的地方。
第一部 黎明
序曲
消失的屋頂
阿列夫之於空間,一如永恆之於時間。在永恆中,一切時間,包括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同時並存。在阿列夫中,整個空間宇宙都可以在一個不足一吋大的閃亮小球裡發現。……就在那個偉大的瞬間,我看到百萬種令人興奮與害怕的活動,但最讓人驚奇的是它們竟同時存在於空間中的一點,既沒有重疊,又不是透明。我的眼睛看到的是同時並存的景象,但我寫下來的只能是依序相繼,因為語言就是依序相繼的。即使如此,我將盡我所能回憶。
─ 波赫斯〈阿列夫〉
我出生在寅時。子丑寅卯。凌晨三點到五點。
如今的我,不知為何也經常在這個時刻醒來,忽然間就睡意全無。我躺在枕上,睜開雙眼,望著灰濛濛天光從窗簾的縫隙依稀流入,流到我的指尖。就在這一個光明與黑暗交相滲透的曖昧時刻,四周悄然無聲,生存這一件事卻變得非常不可靠起來。我果真還活著嗎?而此刻躺在此處的軀體又歸屬於誰?魔幻的光影撲朔迷離,從天空中一點一滴篩漏而下,但接下來究竟會是白天呢?還是黑夜?我努力想要讓自己再次地睡去,卻發現時間變得漫長到格外難捱,床頭的鬧鐘傳來分針與秒針規律競走的滴答聲響,是的,漫長得就像生與死的距離一樣,而我正懸浮在這兩端的正中央,微微顫慄的繩索宛如一道電流穿過我的心臟,莫名的悲哀倏忽淹沒了我。或者應該說,是生命本身的重量震懾了我,它壓住了我,就在這個眾人皆睡而我獨醒的時刻,壓得我如此之深之沉,讓我寧可自己就從來沒有降臨到這個人世間過。
於是我又彷彿看見了四十年前的那一個早上,同樣是在寅時,三點到五點,季節是秋末,空氣清潔冰冷,為所有的事物抹上了一股不真實的藍光。落葉無聲鋪滿一條大街,街上卻悄無行人,而醫院就座落在街的盡頭,在一天之中,再也沒有一個時候比這更加安靜的了,夜裡送來急診的病人早就被安置妥當,躺在床上一邊打著點滴,一邊沉沉地入睡,而值班的醫生和護士在忙了一整夜後,也全都累到趴在桌上小寐,負責接生的主治醫師才剛從家中溫暖的被窩爬出來,在趕往醫院的半路上,但我卻已經迫不及待要探出頭來了。
我的母親發抖著,打開她細瘦的雙腿,痛苦哀嚎了一整夜後,她的聲音變得沙啞又淒厲,彷彿是在為自己,也為這個不懂事的、固執非要來到這世上不可的小生命而哭。她阻止不了,只能不停地哭。就在這一剎那,我的父親卻推開護士,他捲起袖子,彎下腰,伸出一雙手,決定自己親自迎接我的到來。
我的父親是一位退伍的軍醫,山東平度人。
一九四九年,他以流亡學生的身分跟隨煙台聯中來到了台灣。那是一支由將近萬名師生組成的浩大隊伍,在校長和老師的帶領下,從青島一路搭火車蜿蜒南下,走走停停,經過了湖南、上海、杭州、廣州,然後改搭輪船渡過黑水溝,來到了澎湖的漁翁島。
漁翁島是一座貧瘠又荒涼的小島,光禿禿的地表,終年被東北季風無情地吹刮。這一群學生想再轉往台灣念書,卻被當時的澎湖防衛司令就地強制編成軍隊,打算遣返回大陸的戰場,而當下如果有不肯服從的,就被冠上匪諜的名義,拉出去槍斃,要不就是在夜裡憑空消失,據說是睡到半夜,就被從床上莫名拖起,用布袋套頭捆綁,無聲無息地投入了茫茫的大海。這是戰後台灣第一樁、也是牽連人數最多的白色恐怖事件。我的父親也被編了兵,在澎湖的烈日下每天拿槍操練,直到有一天,他趁著被派去馬公採買伙食的機會,悄悄地從船上跳下來,頭也不回地跑了。
在澎湖的炎陽照耀下,石板街道滾燙得發出刺眼光芒,他跑去找舅爺。舅爺是警察,奇怪的是,不知是被窮困所迫還是別無出路,平度人當警察的似乎特別多,也隨國民黨政府來到了澎湖,正駐紮在馬公。舅爺幫父親弄到一張身分證。證件的主人恰好和父親同姓,也是一路從山東逃亡到這兒的外省人,卻不幸得到急病死了,孤家寡人一個,便隨地草草埋葬掉,而我父親頂替了他的證件,從此以後,便以這個人的身分繼續活了下去。在身分證上,除了姓氏仍然沒有改變,代表他還不能忘本之外,其餘登錄的資料全都不是他的,所以一直到父親過世時,我們都還不知道他真正的年齡。而他也始終不肯講,就怕自己會顯得老。
拿著這一張頂替來的身分證,父親搭船去到台灣,本來想考大學,卻錯過了時間,只剩下國防醫專還在招生,他希里糊塗地跑去報考,就在戰時一切皆為速成的訓練之下,兩年後,他就穿上了白色的海軍制服,成為一名軍醫。當我出生時,他早以左營海軍上尉的身分退伍,改在高雄的建功街上開了一間小兒科診所。
就在一個分不清楚究竟是白日、或是黑夜的凌晨,在高雄的鐵路醫院,父親從母親的身上迎接了一個新的生命。但我猜想,在那一刻他心中並沒有太大的喜悅,因為他已經愛上了自己診所的護士,一個正值青春年紀的原住民女孩,來自於台灣東部的好山好水,有著一雙靈活清亮的大眼,頭髮綁成一條粗黑的長辮,垂在她豐滿的胸脯前。父親早就暗自有了和母親離婚的念頭,而這件事情在我誕生的幾個月之後,終於成真。從此,他便從我的生命中遁走,沿著另外一條鐵軌通向我再也無法介入的人生,而他越走越遠,越走越遠,鐵軌不斷向地平線唰唰地延伸過去,分歧、交叉又復渙散開來,直到在天邊消失成一個我再也無法辨識的,陌生的小小黑點。
這個時候我的母親躺在產檯上,生產過程的漫長痛苦,讓她虛脫到開不了口,全身上下冷汗涔涔。她偏過臉來,漠然地看了我一眼,也沒有太大的喜悅。後來她還告訴我,就在那一刻她的心都涼了,因為我又是一個女孩。這是母親的第四胎,前面三個全是女兒,她或許寄望如果我是一個男孩,可以讓父親回心轉意也說不定。對於未來,她充滿了不確定的恐慌感,要遠遠大過於對一個新生命的期盼。這已經是我母親的第二段婚姻了。她清楚地明白,自己再也承受不了又一次的失敗。
她的第一段婚姻是發生在二十歲時,剛從女師專畢業的那一年。
我曾經看過母親那時的照片,頭髮剪得齊耳根短,還來不及留長,臉龐保有青春時期所遺留下來的豐潤和肥滿,而不像中年以後的她,變得那麼的扁平瘦削。她的眉毛按照當時流行的樣式,畫得又粗又彎,嘴唇微嘟著往上翹,塗滿了鮮紅的唇膏。那是一張還沒有經歷過任何風霜,所以才能夠保存得如此完整又純粹的臉,一張沒有欠缺、沒有遺憾、沒有扭曲的臉,就像是一朵在清晨獨自怡然盛開的白色花蕊,讓人不忍心把它採摘。然而,那一張臉卻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經悄悄地消失掉了。消失得一乾二淨,就連同躲藏在臉孔後面的愛、夢想與天真,也都一併消失掉了。以至於她們日後看起來,就像是兩個擁有截然不同身世的女人:她們彼此之間毫無關係,也互不相識。
------------
以下 是 學生陳麗雪 的摘錄 2020. 7. 25
郝譽翔的母親,一個本省籍離婚婦女,帶著四個小孩,永遠在為金錢焦慮,像個賭徒似的,抱著標會來的錢,在一間又一間的公寓間買賣與出租;而一生追逐浪漫愛情的外省父親,身前最後的遺言是:我最愛郝譽翔。她檢視父親一輩子不離身的手提箱遺物,追隨父親最後旅程,藉此了解父親,也對他做最後的告白。
🍀文字幫助我逃離此處,逃往一個不為人所理解或是同情的地方。
🍀我其實是把文字當成了一條黑色的鐵軌,一路往前鋪設直到天邊,鋪到了在我想像中那一座冬夜裡的火車站,一個孤獨的旅人站在月台上,大雪撲天蓋地落下,而他不知從何而來,又該要往哪裡去?
🍀記憶不是一件可以自由操控的容易的事,當我竭力張開手,想要抓住那流水一般的時光時,它們卻總在我的指縫間飄然遠走,宛如一陣稀薄的雲煙。
🍀原來社會日新月異,但剝開了科技的假面之後,其中包裹的,卻總還是一顆陳舊不變的老靈魂。
🍀灰色的雲層壓得極低,一陣風來,把我裹在雨霧之中,就在那一刻我掩面淚下,我醒悟到,原來不論是死者或生者,都早就應該得到自由。
郝譽翔《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追憶逝水空間》
--------------
《安娜.卡列尼娜》小說裡有句話:幸福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家庭卻各有各的苦難。
幸福家庭會陪伴你、扶持你一路成長,不幸家庭帶來的傷痛,也是一輩子的。每個受傷的靈魂終其一生,都在學習與家庭、與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