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2-09 16:56:31| 人氣50,078|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行香子 ----蘇東坡

推薦 1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行香子·述懷 ·蘇東坡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
酒斟時,須滿十分。
浮名浮利,虛苦勞神。
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
且陶陶,樂盡天真。
幾時歸去,作個閑人。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

此詞或為宋哲宗元祐時期(1086-1093)的作品。
  
詞中抒寫了作者把酒對月之時的襟懷意緒,流露了人生苦短、知音難覓的感慨,表達了作者渴望擺脫世俗困擾的退隱、出世之意。

  
起筆寫景,夜氣清新,塵滓皆無,月光皎潔如銀。把酒對月常是詩人的一種雅興:美酒盈尊,獨自一人,仰望夜空,遐想無窮。唐代詩人李白月下獨酌時浮想翩翩,抒寫了狂放的浪漫主義激情。蘇軾正為政治紛爭所困擾,心情苦悶,因而他這時沒有“把酒問青天”,也沒有“起舞弄清影”,而是嚴肅地思索人生的意義。

  
月夜的空闊神秘,闃寂無人,正好冷靜地來思索人生,以求解脫。此詞描述了抒情環境之後便進入玄學思辨了。作者這首詞裡把“人生如夢”的主題思想表達得更明白、更集中。他想說明人們追求名利是徒然勞神費力的,萬物宇宙中都是短暫的,人的一生只不過如 “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一樣地須臾即逝。

  
作者為說明人生的虛無,從古代典籍裡找出了三個習用的比喻。《莊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隙),忽然而已。”古人將日影喻為白駒,意為人生短暫得像日影移過牆壁縫隙一樣。《文選》潘岳《河陽縣作》李善《注》引古樂府詩“鑿石見火能幾時”和白居易《對酒》的“石火光中寄此身”,亦謂人生如燧石之火。《莊子·齊物論》言人“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唐人李群玉《自遣》之“浮生暫寄夢中身”即表述莊子之意。蘇軾才華橫溢,這首詞上片結句裡令人驚佩地集中使用三個表示人生虛無的詞語,構成博喻,而且都有出處。

  
下片開頭,以感嘆的語氣補足關於人生虛無的認識。“雖抱文章,開口誰親”是古代士人“宏材乏近用”,不被知遇的感慨。蘇軾元佑時雖受朝廷恩遇,而實際上卻無所作為,“團團如磨牛,步步踏陳跡”,加以群小攻擊,故有是感。他心情苦悶之時,尋求著自我解脫的方法。善於從困擾、紛爭、痛苦中自我解脫,豪放達觀,這正是蘇軾人生態度的特點。他解脫的辦法是追求現實享樂,待有機會則乞身退隱。“且陶陶、樂盡天真”是其現實享樂的方式。“陶陶”,歡樂的樣子。《詩。王風。君子陽陽》:“君子陶陶,……其樂只且!”只有經常“陶陶”之中才似乎恢復與獲得了人的本性,忘掉了人生的種種煩惱。最好的解脫方法莫過於遠離官場,歸隱田園。但蘇軾又不打算立即退隱,“幾時歸去”很難逆料。彈琴,飲酒,賞玩山水,吟風弄月,閑情逸致,這是我國文人理想的一種生活方式,東坡將此概括為:“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就足夠了。

  這首《行香子》表現了蘇軾思想消極的方面,但也深刻地反映了他政治生活中的苦悶情緒,因其建功立業的宏偉抱負封建社會是難以實現的。蘇軾從青年時代進入仕途之日起就有退隱的願望。其實他並不厭棄人生,他的退隱是有條件的,須得像古代范蠡、張良、謝安等傑出人物那樣,實現了政治抱負之後功成身退。因而“幾時歸去,作個閑人”,這就要根據政治條件而定了。
  此詞雖一定程度上流露了作者的苦悶、消極情緒,但“且陶陶樂盡天真”的主題,基調卻是開朗明快的。而詞中語言的暢達、音韻的和諧,正好與這一基調一致,形式與內容完美地融合起來。

http://baike.baidu.com/view/864805.htm



台長: 荷塘詩韻 二
人氣(50,078) | 回應(5)| 推薦 (13)| 收藏 (0)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書畫作品 |
此分類下一篇:古詩閱讀 《金陵酒肆留別》作者:李白
此分類上一篇:歸零,才可以逆轉 作者:蔡永富

(悄悄話)
2013-02-09 21:04:03
黑燕子
炮聲隆隆賀新歲,歡歡喜喜接新年;
金蛇進家富滿堂,平安招財好運到。

祝您:新春如意,蛇年行大運~
2013-02-09 23:52:38
版主回應
舊歲龍標金榜去

新年蛇獻玉珠來


燕子 新春愉快 事事如意!
2013-02-10 09:08:40
悠悠
新年快樂
我也很喜歡這篇傳達的豁達意境
2013-02-10 16:08:19
版主回應
個人還滿喜歡 古詩詞。蘇東坡是北宋大家,這篇行香子

是閱讀之餘的分享。最喜歡 末了。
2013-02-11 16:37:14
雲自在
您知道蘇東坡前世是"五戒和尚"的故事嗎?好想再詳細聽一遍這段千古流傳的佳話,太感人了!
2013-02-10 18:29:13
版主回應
轉載 也是分享。閱讀芬芳了日子。蘇東坡與佛印 蘇小妹的故事 大家耳熟能詳。五戒和尚 之說披上輪迴色彩,也是註解。

孔子不也有中年戒之之在鬥,老年戒之在貪之說嗎?教化裡的外一章。
2013-02-11 16:41:12
(悄悄話)
2013-02-11 21:08:26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