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5-17 20:54:26| 人氣1,487|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生如寄

推薦 1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果我們把人生比喻為旅行,那麼你就要高興歡喜的旅遊。如果說人生如夢 那就要好好用悲智雙運去做好夢,不要虛度光陰。如果說人生如戲,那麼就得用慈悲喜捨演一齣好戲。當曲終人散時你要高興地「性朗心空回故鄉」。其實這無所從來的真諦,不正也是如所從來的真實意義嗎? 這樣的生活態度,能讓我們積極灑脫,振作而不執著,這正是精神生活的關鍵。

---摘自  鄭石岩  活出自己的如來。

一雨普滋, 千山秀色。

* 如果我們用野心來鼓勵孩子,用出人頭地 賽過別人來激勵孩子,那麼每一個孩子都會在比較中迷失自己如來本質,在競爭中受挫沮喪。

*在孩子身上找出他們的優點和特質,鼓勵他 支持他,欣賞他,這些孩子的豪氣就被鼓舞起來,他們的主動性和光明面就展現出來。

*人類最大的痛苦來源就是失真的木雕,一種野心和占有慾所形成的虛妄,它往往把許多人壓得神經質, 愚弄得心神不寧。

*生活不可以顛倒: 我們為生活而工作,而不能為工作否定生活。人生不能顛倒,人是根本,名利是從屬,不能為名利而捨人。《大學 》一書中提到: 「物有本末, 事有終使, 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 人不能過分驅迫自己,無論在事業上 感情生活上,責任使命上都不能過於勉強。
   唐朝高僧杜順 有一弟子跟他參學三十五年,有一天跟杜順辭行 說要去五台山禮文殊。杜順知道弟子一心外馳,留也留不住,便微笑地說:

遊子漫波波
台山禮土坡
文殊祇這是
何處覓彌陀

弟子不知此中喻,離開終南山往五台山去,到了清涼山,遇見一位長者,長者問明來意,告訴他文殊已往終南山教化去。他問是誰,長者說: 杜順和尚是也。他聽了後聳聳肩說是吾師也。他馬上趕回終南山,杜順卻在前一日圓寂,弟子非常失望,沒來得及看到最後一面,當面請益。

其實你的人生就在你日常生活中好端端存在著,它與富貴貧賤無關,與學歷高低無關,與你的職業也無關。貧的人依樣有歡悅,學歷低的人一樣有自在,反之若自找煩惱,那麼富家和博士教授同樣沉淪呻吟。

別往外求,但依當下因緣好好過生活。你自己心安理得,去過實現的生活才是正念正途。千萬不要千里迢迢苦苦追覓虛榮,讚美和青睞,那注定要迷失痛苦地。

台長: 荷塘詩韻 二
人氣(1,487) | 回應(4)| 推薦 (13)| 收藏 (0)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閱讀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晨曦中的荷塘
此分類上一篇:印尼齋戒月

瀟雨
很不的佳文分享
2019-05-17 22:21:02
版主回應
也 自我勉勵。
2019-05-18 09:07:41
瀟雨
很不錯的佳文分享
2019-05-17 22:21:22
版主回應
讀書 順便分享。
2019-05-18 09:07:17
荷塘詩韻 二
罣礙是妨礙、牽掛的意思,
也是心有煩惱、病態的意思,
有罣礙的心,就是心有了牽累障礙的病。

普通人無法做到心無罣礙的程度,
因為凡是起心動念,都有主觀的立場,
既然預設立場,就不容易把心門敞開,
尊重他人、接受他人。

心有罣礙,一定是先有自我,
有自我就會放不下人,放不下事物,
心外有人、事、物種種計較牽連,
梗在心上丟不開,這就是心有罣礙了。

如果凡事以慈悲為著眼,以智慧作指導,
就能多為他人的立場設身處地,諒解他人、同情他人,
不會以自我主見作保護,更不會以自我得失為考量,
如此雖不能「心無罣礙」,但至少也能讓心情愉快。

假如心像萬里晴空一樣,
無風、無雲、無雨,也無日月星辰,
只是一片皎潔,不著一點微塵,
這便是心無罣礙了。

摘自聖嚴法師~心的經典
2019-05-19 08:11:59
旅人
活一日
快樂一日
2019-05-20 19:05:53
版主回應
我有一系列 鄭石岩老師的 書。


去挖出來 重新閱讀。
2019-05-20 19:07:37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