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故事、舖陳、演員,甚至整體的顏色,都處理得很好,是一齣令人印象很深刻的電影,那些好,已經有大量的文章說過了,我都同意,所以就此不贅。
然而,過量的煽情,太多為感動而設計的鏡頭,令我明知道下一秒是感動位,而要有甘願地被感動準備,使我在這僅僅九十分鐘的時光經常氣餒,在想為什麼電影就要這麼突兀,電影是為了催谷觀眾淚水,還是為了令人思考?所謂讓觀眾有投入感,覺得好看,難道就是要觀眾看到哭嗎?確實,有些情節會令人悲傷的,但如果令人悲傷成了主要目的,會不會本末倒置了?我們就好像已沒有其他方法去拍攝,或在片場上只有一個最好的唯一答案,來拍攝吃飯、吵鬧、哭、悲傷,特別是關於自殺這樣敏感的題材及鏡頭,就好像沒有辦法一樣,因為怕觀眾不明白,所以不停地畫蛇添足,例如是影片唯一的床戲,好似只為了舖述之後懷孕的劇情而做一樣,毫無剩餘內容及空間可供觀眾咀嚼,中間完全沒有空隙間隔,令我覺得他們做愛就是為了懷孕,準確來說是,為了劇本要說下一場是懷孕,所以角色你們做愛吧,不浪漫(浪漫的部分已有淒美的重度曝光鏡頭交代了)。
所謂煽情,不是單指催淚,而是做公式化或多餘的動作,將已有的訊息加大力度。當中最令我討厭的,是班長展示自己的前臂沒有割手,社工隨即捉住她的手後,再硬生拉起她的衣袖,再露出疤痕,有必要嗎?首先,現實是社工及老師不可能及不可以這樣做的,因為是嚴重的侵犯,也會令對方受很大傷害。就算是電影,到社工捉住女生的手那一刻,已足夠交代情節了,完全不需要拉起衣服。那個拉起衣服的動作,就是我所說的煽情了,一來怕觀眾不明白,二來更重要的是,利用鏡頭來表達一個受傷的人有多可憐,而且是必須要展示傷口,才能被認清,她,可,憐。只不過這種「看,他多可憐」的電影語言並沒有太強烈,但充滿了整個電影,令原本很好的劇本,被這樣的煽情推向一個觀賞悲哀的舞台。情況就像到菜市場買菜,菜販在你買之前跟你說這個生菜是從農場裡首先由種子發芽,受過宇宙的太陽熱力影響,再由水份及泥土的中得到養份,經過數種科學計算及改造,才有幸來到這裡,問你是不是很感人一樣?然而令人感動的,明明是菜很新鮮,很綠,以及菜販的善心與笑容。
電影令我看到的是,不論是製作乃至觀賞,都缺乏了一種對電影語言再多一點謹慎思考的準備。然而事實是,香港電影已比十幾年前進步很多,會思考什麼鏡頭才不致令同樣遭遇的族群受傷害,如何展示同情及關懷等。但外面的世界已再走前很多步了,近的如台灣、日本,已思考怎樣擺脫庸俗與公式化,如何減少由上而下的同情、歧視、約定俗成的偏見,減少為唯美而唯美的鏡頭,因為很多時那些煽動,都會美化事件,令人忽略了真正關心的社會議題,最終讓製作者及觀看者共謀,品嚐悲慘。但要再向前踏出一步,是很有難度的,參與過其他製作的我便明白,在拍攝時團隊總會糾結,真的足夠表達內容嗎?在缺乏前人指導及資料的情況下,往往只能選擇最安全最老氣的方法,那些「必須」、「當然」、「一般如此」、「是的,要這樣拍」的說教聲音,不絕於片場及後製房間。要向前一步,需要的是有簡約的勇氣,不聽人意見又不會和人反面的氣度,以及,對觀眾智力的信任。
《年少日記》高濃度的公式化,及僅為講故事為拍攝而設計的鏡頭,令我沒辦法太投入。而我又發現這些公式化,在香港,很受落,因為當下很多觀眾都不想在艱苦生活以外,多花時間及力氣在思考上,「給我最快知道結果的方法吧」,這把聲音默默地在戲院中伴隨環繞四周的抽泣聲迴盪,這令我更覺得可惜。
不過,故事還是會令我想及很多。(以下的都不關電影事了:) )
關於已故的友人,之前一起討論心的形狀。
關於,一些教學及學生的事情。
關於,生命的重量⋯⋯
在香港,老師其實很難成為學生的朋友或傾訴對象。縱然有心有力的老師都想努力創造較平等及聆聽的空間(哪些才是真正有心的老師,學生肯定看得出的),但那種華人前輩就只會說教、責罵、看不起年輕人的一般印象,牢不可破。最後我只能和較想表達的同學傾談,也有一些是生活無助,只想有人聆聽的會找我。感謝他們信任,我盡可能不給意見,因為社會的意見太多了,有時候人只需要比自己成熟的人來聽聽自己,支持一下。
那些不會表達的,不論是躲在一角默不作聲的,還是開心吵吵鬧鬧但眼神悲傷,有一些像很想大叫但沒有,很想哭但笑着,很想被擁抱但冷冷的離開,我慶幸自己有能力可以輕易相出來,但就是沒辦法觸及他們的心。
所以,無論教什麼科目,我最少會用一節時間,談及藝術的意義,那不是一種技能,而是欣賞世界的力氣,至少,藝術可以令人發現其實這個世界不算太糟糕,而如果放下規範,自己的觀賞角度可以很特別,也值得留在世上。我會建議,如果想逃離這個世界及現在的悲傷,就去看電影、小說、漫畫吧。如果孤獨,就創作吧。如果覺得沒辦法呼吸,去藝術館走一下,或僅僅去沒有太多人的海灘、郊外看風景,用一些「小方法」,就會發現平常的平凡,也存在只有自己才看得到的,有趣的色彩。如果,不知自己如何了,沒辦法走下去了,我可以在,或找一個信任的人陪伴。我認為陪伴,也是藝術,因為它總讓人感到重要、溫暖,那怕只是一點,也會感覺好過些。
如果有人想學那個「小方法」,我可以分享。
回到電影,縱然我覺得很煽情,但還是值得去看的。我相信不論是哪個社會崗位的成員,家長、孩子、老師、社工、關心人的生命的、想過了結自己的,都總能找到一些部分對應,這也是這齣電影的厲害之處,也是藝術能給予人一個小小的出口的力量。我會覺得,真正讓人走不下去的,往往是我們只相信一種價值,一個準則,去量度宇宙萬物,卻發現不如己意,而懷疑自己的準則是有問題,心裡的尺太過重要,或太不重要,也令人很沮喪。我並不知道,倘若藝術令人發現,原來世界有不同的觀賞角度,價值,以及不同人有不同的溫度、想法,是不是會令人好過一些,或者到頭來都沒有,但總算嘗試過。正如戲中的孩子一樣,他也很努力去嘗試不同的方向,因為那份努力,才令觀眾難過。而難過,也反證明了,我們的孤單,並不孤單。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