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族是個文化資產豐富的民族,有許多令人讚賞的寶貝:雕工精美的配刀、厚實穩重的陶壺、神秘色彩的琉璃珠、變化無窮的刺繡等都是我們所熟稔的,但其中最傳奇而如今已少見的物品,應當算是「青銅刀」了。
自古以來排灣族所生活的區域裡並不產銅,因此青銅刀應是外來物,現今存世數量稀少,只有零星的出土紀錄,此外就只能在博物館裡看到它的蹤影了。以下就筆者所閱讀的資料中來介紹青銅刀的概況。
在鳥居龍藏第三次(1898年)對台灣的調查旅行中,曾於內文社(今獅子鄉內文村)紀錄到排灣族的青銅刀。那是在頭目家中所發現的三把古劍,由於頭目相信它有神力,因此不准他人靠近,所以鳥居只能遠遠的觀察,三把古劍都是鐵鑄的,長度為一日尺(亦即相當於一台尺),其中一把還附有「卷髮人物」銅鑄的刀柄,因為距離遠而且是屋內最深處,在光線昏暗的情況下,將銅鑄人頭像上的羽冠當成卷髮。除此之外還採集了一則關於古劍的口碑「我們的祖先最初來到本地時,同時帶來了古劍,我們絕不可以用手碰觸他,萬一我們的部落發生大事變,這把古劍會自動地飛行於空中斬取敵首」(楊南郡探險台灣)。
至於這些青銅刀的由來,許多專家學者有不同的看法,「鹿野忠雄的意見,這種青銅刀與越南清化州的原東山文化出土的的青銅刀至為一致」,而「日據時期的苗栗、圓山、台東馬武窟墓葬中都有出土」(高業榮凝視的祖靈)。另外在近年的考古挖掘中,十三行遺址也出土了類似的青銅刀柄,因此青銅刀文化可說是遍及台灣及大陸東南沿海一代。另外在江海<尋根探源話邏發尼耀>(屏縣文化生活十三期)以及<漂流二千年>一書中裡則提到:「文獻上說,此一型制的青銅刀係清廷為籠絡當時的頭目而饋贈的,刀柄部分即依據各頭目家族圖騰以青銅為材料精工打造的,長約一尺,寬約兩公分,青銅柄較重,並無實用價值,只是一種權柄、地位與身分的象徵。」【註1】依據江海的描述,這些青銅刀是在福州馬尾造船廠鑄造,由於牡丹社事件的發生,沈葆禎為了開通崑崙坳古道,於是向內社來義頭目致贈青銅刀示好,以方便開路。民國八十八年春天,邏發尼耀家族在舊社的尋根之旅中,意外的挖到了青銅刀「邏發尼耀人稱這把青銅刀為米勒米勒安,族人把它看成是古代神人靈魂寄宿的地方,過去在出草時,攜帶它必能戰勝敵人,奏凱歸來時,刀鋩會震動並發出嗚嗚的鳴聲哩!」從以上二段的敘述,青銅刀的由來仍舊無法有一個真正的定論。
在高業榮著<台灣原住民的藝術>一書中提到「青銅柄匕首有好幾種,它的柄部是銅鑄的,但刀身卻是鐵的。大的匕首連刀身有一尺多長,小的銅柄匕首比較多,刀尖多高高的翹起」,「青銅小匕首常是巫師作法的道具」。另外在<凝視的祖靈>一文中提到「在各戶家屋的後壁間,有社神分身的神位Komagan,通常是一種石函式的神龕,頭人家屋有二個或三個以上的,置有象徵靈力的青銅柄匕首」,「來義的Ruvaniau家及古樓的Tjiluvekan家以及內文社的Rouanjau家都有大型的青銅匕首置於神龕前即是著名的好例證」。因此現今我們所看到的排灣族青銅刀大致可分為這兩大類:一是青銅刀,約一尺長,為頭目家屋中的神靈象徵;二是青銅匕首,約為青銅刀的一半長度,巫師作法時使用的法器。現今排灣族是否還有使用青銅刀呢?五六年前望嘉Gader家族頭目過世,有三把青銅刀隨著頭目入土為安,因為青銅刀曾經被偷過,但是卻自動地飛回家中,而偷者也為此莫名的暴斃,由於具有某種神力,後代子孫終究不敢留下,另外望嘉已過世的老巫師家中還珍藏一把,另外一把也隨著老巫師入土為安了。
八十九年四月廿七日台灣時報屏東地方版刊登了一則報導,在枋寮鄉北玄宮有一把鎮廟寶劍。依照片顯示,該把劍柄應是排灣族古青銅刀的刀柄,劍身是後來再打造的。據廟祝之言,該劍柄的出現有著一段讓人嘖嘖稱奇的故事。劍柄的出土是經由宮內神明(玄天上帝)透過乩童指示會在水底寮某人挖井的過程中出現寶物,而且必須歸北玄宮保管,最後果真發現了這寶物。排灣族的青銅刀為何會在漢人的土地上出土,而且是頭目家具有靈力的神刀,這是頗令人百思不解的問題。水底寮是清朝浸水營古道的起點,往東可到現今台東大武,是清朝原住民與漢人通往後山商業交通往來的要道,沿途會經過幾個主要排灣族部落,包括歸化門社、力里社等。日據大正年間,日本政府實行沒收原住民槍枝的政策,導致南部山區的動亂。沿著古道,包含後山的排灣族,皆起來對抗日警,而力里社的原住民,還曾一度攻下枋寮支廳,最後靠日本海軍艦艇從海上砲轟才平息這場動亂。因此,據筆者的推測,在這場戰事當中,青銅刀被請出參予作戰,因為要藉助神力來打敗日警,結果反而導致青銅刀流落在平地,事實真相是否如此,有待後人的考證了。2000
【註1】此部分文獻仍待確認,此篇為散文作品,故不再更動舊作,2009.10.10。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