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1-20 22:38:46| 人氣8,46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穿過《生死接觸》,穿過我們親愛的死者中間〉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親愛的造牆者

 

  從《血型拼圖/Blood Work》、《神秘河流/Mystic River》、《登峰造擊/Million Dollar Baby》、《硫磺島的英雄們/Flags of Our Fathers》、《來自硫磺島的信/Letters from Iwo Jima》、《經典老爺車/Gran Torino》到《打不倒的勇者/Invictus》(大概只有《陌生的孩子/Changeling》你還沒看),這一路以來啊,你愈來愈喜歡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這個老導演,尤其是他的緩慢敘事,那種悠悠緩緩、嫻靜道來的影像口吻,特別吸引你,讓你變得溫和、柔軟。

  緩慢的趣味,緩慢的深沉。

  反速度追求。擺脫拼了命追趕速度的無意義。伊斯威特回到人的破碎狀態裡,去透視、縫補那些無法被消化的種種傷害。那是一個真正擁有故事與經驗的人,那是一種沉潛的帶著真正的人生氣味的速度。他有太多故事與經驗了,所以氣定神閒、不疾不徐──這老讓你想到後來的勞倫斯˙卜洛克/Lawrence Block,他筆下的馬修˙史卡德/Matthew Scadder,一個紐約私探,有堅硬到任何拳頭與火藥都抵制不了的鬥牛犬脾氣,但要是溫柔起來啊,哇,就是一隻最甜蜜的老熊,也是一個最懂得時間流逝和生命在完全終結以前,最後的,最後的神秘、美麗的,發現之人。

  你在伊斯威特的電影感受到的是在電影以外的,一種飽含了滄桑與動盪以後的,淡定而深潛的靈魂振動。而在這個又在《生死接觸/Hereafter》獲得了印證。你再次驚於他對死後世界的低溫但明亮、深邃的凝視與關懷。

  電影結構共分成三條敘事線。

  一個是麥特․戴蒙/Matt Diamond飾演的靈媒,在瀕死經驗後他便擁有接觸亡者的能力,但他視為詛咒,因為從此他再也無法回到正常的人生,這個最殘酷的一點顯示在廚藝教室他所認識的女子身上,後者請求靈媒男為她召喚死者,而當他為她解讀了其父親想對她說的話(可能牽涉到從小對她的性侵),女子便再也不出現了,因為那是生命最底層的隱密,那個一旦揭破了,她就失去了和戴蒙共度愛情歲月的可能。是的,誠實是要命的,它會摧毀很多事物的本然,一旦表面不再能維續了,剩餘的就只能是在煉獄度過了吧…

  第二條是在海嘯中瀕死的法國女子。她在彌留之際,感受到一靜止無聲、身影模糊的無重力世界。這個魅惑了她。身為媒體主播的她就此栽入了神秘國度。她開始去思考更多來世(hereafter,在此之後,我們究竟要往哪裡去呢?)的議題。而這個讓她失去了現實的依據(高薪、高知名度),但可能(只是可能)豐厚了她的生命旅程。因為在最後她遇見了和她一樣有過獨特死亡經驗的靈媒男。

  第三條敘事線,是小男孩馬克斯尋找著他死去的雙胞胎哥哥。他有一個需要勒戒的母親。母親在他哥哥死後決心振作,於是男孩必須到寄養家庭生活。有一段讓你眼眶酸到發出清脆的碎裂聲響:他偷取了金錢,為了找到真正可以讓他和哥哥說話的靈媒而四處奔波(也因此他成了一個麻煩人物)。那一整段偽接觸經驗(近十幾種接觸靈界的方法,無一是貨真價實),使得馬克斯愈發失望,直到戴蒙的那個角色出現在他眼前。

  三條敘事交叉前進,最後兜轉在一塊,在英國倫敦書展上,他們匯集了。靈媒男放棄賺取優渥薪水的機會,他到英國進行狄更斯之旅(他熱愛這個作家,且所有他的事都耳熟能詳),最後則是到書展聆聽他一路以來睡前總要收聽的廣播者的現場演說。馬克斯是跟著寄養家庭來探訪之前寄養成長在書展工作的另一個男孩。法國女子呢則是正式出版了她的研究與死亡經驗──靈媒男索取她的簽名,且碰觸了她的手,遂得知了她是真正經歷過死亡的人。

  而為什麼偏偏是書呢?當然是書啊,一智慧延續的象徵(如果人類這個種族還懂得書的價值,還懂得經驗持續綿延之必要性),除了它,還有更好的,讓經驗匱乏的這三個人(他們並無從真正吸收、消化死亡臨近經驗)相遇的場所嗎?

  你說,接下來啊,是令你又寧靜又激越的救贖場面。

  男孩一下子就認出靈媒男,且尾隨他,誓不甘休的模樣,甚至站在冷雨中大半天。靈媒男終於不得不為馬克斯進行溝通(人與靈),前者很快指出男孩哥哥多話的特質,還有在地鐵爆炸案搧掉男孩的棒球帽救了他一命的事,等等的,馬克斯終於如願以償接觸到哥哥。而這亦是一次完整的告別。在來不及以後,人們總渴望能有好好道別的機會。戴蒙的角色為馬克斯實踐了這一點。

  而很棒的調度是,當靈媒男坐在床邊,傾聽幽靈,並把它的話語轉述給馬克斯聽時,他整個人就很「中間」,特別是臉部,他右半邊的臉是明亮,左半邊的臉卻是深深地埋在陰影之中。你很喜歡這種身體所展現的生與死的中間感。

  這正是伊斯威特獨到的視角。抒情但不濫情。一切都在恰到好處的情感點上停止。他並沒有將靈媒男對馬克斯的不捨,抑或馬克斯喃喃著要哥哥別走的呼喊推展到極致(也就是灑狗血),它很微妙地留在一種綿密的感覺,但又不壓過爆炸的臨界點。因為深刻地壓止住情緒,而使得那個停止點啊,就像是,就像是在一片風和日麗的夏日午后,你閉起眼睛,忽然的,那些聒噪的、繽紛的色彩與聲音全都靜止了,你只有你自己,你只需要你自己,其他不過是多餘的啊…

  於是,生命回到了它最清靜而原始的面目。

  跟著另外一個極為有趣的地方來了:馬克斯為靈媒男找到法國女子的住宿飯店。靈媒是活者的人和死者的橋,是連結之人。然而小男孩卻連接了兩個都有過切膚的死亡經驗的人。他讓他們聚首。而就在靈媒男看見女子時,一段幻想的畫面切入:他乾脆而無干擾地牽起一個女子的手。如此的連結,正隱隱地指出一個事實:每個人都在這一個和那一個的中間。而或許那是不分生死邊界的吧…

  你最後說:穿過我們親愛的死者中間,就是生存的人繼續生存的根本哪!

 

                       你的媧

                          於100,1,20

 

──100/1/12,午后一點,《生死接觸》,京站威秀影城。與小妹。

 

 

台長: 九十九我魔

(悄悄話)
2011-01-23 15:48: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