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31 16:07:53| 人氣81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東寫寫西寫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讀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宸校本至第廿四回方感到曹雪芹小說之筆妙在何處。

近些年來台灣小說因為侷限於出版市場的短線獲利考量,因而以短篇(五千字內為限)為主,這種扭曲的市場趨勢下,角色性格的著墨在近幾年裡並不多見,多半以主角無來由的絮語或情節發展兩線,對人物描摩總礙於(文學獎)有限的篇章無法多作伸展。這固然非常奇怪,但在一個人文學術部門倍受輕視,文化倍受扭曲的國土上,文士只好以文學獎為謀職餬口之門,而文學獎其實也受到市場干預,因而長篇早已不再徵文,篇幅縮短到五千字左右,小說因此成了名符其實的「私小說」脫離時空背景有無傷溝通力。

小說或任何形式的文學都需要活潑而生動的語言文字為基體,但台灣的現代文學發展,在有限的民族語言政策與國民文學的追求下,語言文字變得貧乏蒼白,為了找到更多華南語言語料而在石頭記或三等二拍等北南文學作品裡撿拾活潑的方言,不過我卻意外體會到這部小說對人物的琢摩殊為不凡。(※我不願稱台語、、已知62種客家語、上海話或其它吳語、廣東話、潮泉語、新馬印華語為某某方言,因為它們都是獨立的民族語言,不能因為一個意識形態上的中國統一之假想,便消弭了華南嶺南各地百越諸夷的基體原生性,它們其實都是獨立的民族。)

以石頭記的名聲,我猶在現代小說林裡鑽研數年後才有這樣的耐性讀這個版本的石頭記,然而讀完第一卷時只對寶玉襲人留有印像,一些偈語頗感哀艷甚喜,難以體驗奇妙,二卷至廿一回賢襲人嬌箴寶玉…之後漸漸體會曹先生筆下的世故人情事怎麼一回事。

比方廿四回寶玉在襲人房裡遇見鴛鴦,對寶玉色瞇瞇的公子哥兒醜樣,先生直寫:寶玉便把臉湊在脖項聞那股香油氣,不住用手摩娑,騎白膩不在襲人之下,便猴上身去,涎皮笑道: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賞我吃了罷。ㄧ面說著ㄧ面扭股糖似的黏上身去。鴛鴦便叫道:襲人妳出來瞧瞧,妳跟他ㄧ被子也不勸這是怎麼著。

這裡妙在片言寫盡三人關係,在幽微的主僕情慾裡夾雜著欲上枝頭共鳳凰的酸味。榮國府裡群芳競艷,哪個丫環都想飛上枝頭成了寶二爺的身邊人,連ㄧ個小小的婢女鴛鴦都能有這等風月手腕,對於寶玉這位公子爺的騷擾只ㄧ聲 “襲人”便道盡女人們的肚腸。襲人是賈母許與寶玉之婢女,因姿色嬌俏言語伶俐手腕玲瓏而於眾婢女之中猶得出色,雖為婢地位卻在婢女之上,在寶玉心中與黛玉寶釵等人難分軒輊,現實上,此婢由勝大小姐,此在第一卷五六回中寶玉初試雲雨時便已分明,襲人善用肉體為武器,知男女歡事又能把持這項武器,這是那些大小姐們所難比的。

閱讀一本小說經常需要段時間熟悉腳色或作者的佈局,這是小說正色,但台灣的出版市場十分畸形,並不鼓勵長篇小說創作,為了市場短線獲利所以種種短篇,有些恐怕只有寫作大綱的格局,卻也成了上市的作品。

短篇並非不對或不好,近日我讀蘇童作品很受震撼,蘇童作品多以短篇為主,然而人物仍然立體,不同於傳統長篇,這種立體是因為土地的關係,蘇童寫的是他的家鄉事童年事或以家鄉為背景的構作,這些其實是台灣現代小說家缺乏的,台灣小說家很少以自己的土地為背景,即使有總也感覺不像本地,寫台東像京都、寫台北向巴黎、寫海卻是某個異國的景致…我自己也經常對自己所居住所出生之地感到陌生而無處著筆,於是台灣的現代小說出現一種特殊的現象,是飄著的。香港小說家的香港很明確,地名、歷史、風物,無論董啟章、黃碧雲、馬國明筆下香港辨識度很高。馬來西亞的華語作家也能以很高的辨識度寫柔佛寫霹靂寫膠樹林,或許,台灣的確是塊難以被認同被喜歡的地方,儘管台灣有那麼美麗的高山,真的美,也有許多少為人知的海,就在離台北不遠的地方,但如同人們只停留在特定的風景區ㄧ樣,更重要的是台灣人炒短線的習性特強,因此對風景區的開發是絲毫不留神秘的,一條公路近往山裡剖開、一條纜車直往山上通,官員或有力人士仍洋洋得意地以為自己施政有方,這山遷纜車那山開隧道說是能位地方帶來錢財,卻不知道,一覽無礙開腸破肚是對自然最珍貴的神祕師亦以最粗暴的方式對待,如果要讓台灣這片土地上的資源或自然的精靈都活起來,所謂的地靈人傑,其實是讓自然與人文保持距離,相互感受而不是讓人文凌駕在對自然的駕馭上。

中國作家莫言描述自己在日本伊豆半島的旅行,莫言驚喜道,在暮色蒼茫,深不可測的貓越川裡水聲喧嘩,挾窄的道路兩旁生長著溼漉漉的大樹與攀緣植物,我感到那裏活動著很多神秘的精靈。這就是孕育尾井基次郎、川端康成的土地。

臺灣並不是沒有詩意而幻美的資產,日治時代日本人築鐵路一但遇見地層下可能有古代遺物,鐵路立刻繞道,並立碑於上標誌其重要性,今人以不加考察的眼光只罵殖民如何伐木戕林,卻完全不提日本民族對樹的敬意,在伐木之餘也有計畫培育新林,每塊林地以六十年八十年一百年為期的培育計畫,國府呢?國府自來台灣後對台灣的自然資源之破壞更甚於往前百年,官商相互盜伐林木濫採砂石濫填河邊地,短短四十餘年台灣成了下雨缺水不下雨也缺水之地,更別說四十餘年後,把這塊土地上的人教養成什麼,民進黨?國民黨?都是吃著中華民族意識形態長大的、都已列寧式政黨或其對體而搞政政治的,在1985年(小蔣時代)的教育部公文中洋洋灑灑的加強民族精神教育公文甚至認為只要加僑民族意識動員就能使國家進步強盛,八零年代中期的台灣都還是意識形態治國的台灣,也難怪這國之人沒有意識形態便無法操作政治。

文學在台灣活得很勉強,但出版物很多,因為整個國家的人都誤解了競爭的意義,因而同業競爭削價短線獲利,三年五年就可以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更何況積習已久,文學的問題反映了這個國家執筆之人的心態片面,也見諸執筆人轉為媒體喉舌時的素養,錯綜複雜的問題越想越無解罷。

台長: 捐三姑

chaochuang
2008-03-05 01:05:59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