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16 01:12:03| 人氣32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妄語亂彈:所謂的思想啊...不如可樂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妳們台灣的大學真幸福竟然有哲學與社會學這種奇怪的系所!」
「妳們馬來西亞的大學沒有哲學或社會學嗎?」
「…嗯,沒有或至少我沒聽說過。」

這是我同我的馬來西亞同學艾莉卡口中偶然聽聞最震驚的一句話。我同馬來西亞同學學習馬來語與一點粵語,艾莉卡應該是位Nyonya,我猜想,倒沒問過,我不敢問這個問題,因為不同文化之間難免有不一樣的禁忌,況且台灣社會(特別是媒體)總將東南亞醜化為是貧窮落後的第三世界,馬來人在台灣多少總在心理上感受到受歧視。

歧視更多時候其實並不是一種具體行為,而是一種氛圍,特別是傳媒已通過公器無孔不入地散播「另眼」的社會氛圍,讓「她者」彷彿置身先在的異樣眼光,這種不舒服的感受經常讓我所熟識的越南同學、蒙古同學、馬來同學們抱怨…台灣對部分外國人其實並不友善,台灣人其實只對白種人特別友善。

其實就從這種族群界線的差別對待中可以考掘出一種台灣社會中的文化特性,封閉,就是封閉,因為少見固多怪。在馬來西亞或新加坡馬路上有各色人種,操潮州語的、粵語的、淡米爾語的、馬來語、吉蘭舟語、丁加奴語、阿拉伯語、英語的…國別無法依外形的特徵判斷,所謂多元文化便在這種包含衝突與盡力避免的環境中被運作著。

在臺灣,我們輕易能由外形指認出漢人與非漢人之別,而白種人的白種象徵處於制高位置,在歐美語加經濟優位權的全球hierarchy之下,整個社會都以美式標準為比較座標,於是有「哲學」與「社會學」的臺灣,在今天的學術位置實在上也只是複製著歐美外殼,(而非台北帝國大學時期文政學部所屬的各講座那種確實面對土俗文化內涵的設置。)

別太難過艾莉卡!我可羨慕你呢。八零年代以後世代的馬來人其實恰是完全沒有經歷過動盪的馬來西亞與種族文化衝突最劇烈的一代,某種程度說來是幸運的一代。艾莉卡說在馬來西亞的憲法高度上已明訂:不准有任何煽動種族衝突疑慮的談論。準此,沒有「哲學」、「社會學」的設立是全然能理解的,畢竟社會學與哲學同屬過激學門,尖銳度足以動搖統治的合法性,但若高壓控制當然也能在深層結構穩定大眾思想。

艾莉卡說她來台灣才第一次聽說這個世界上有個叫Karl Marx的人,更不用說那些學院裡日日如數佳珍的歐美思潮。這話聽來竟令我心生羨慕,如同Neitzsche的著名論斷:民族的良醫唾棄哲學;因此,誰想替哲學辯護,他就應當指出,一個健康的民族為何需要並且確已經運用了哲學 。如果他能夠指出這一點,那麼,也許病人就能夠確實地獲得一種教益,懂得哲學為何恰對他們是有害的。

很反動嗎?只要不抿良知對目前高等文科教育與研究的發展現狀反躬自問便足以詳明,我們正在泯滅自身東亞性的活力,也許不存在一個一致的東亞概念,但誰需要一致,「一致」是我們正步入的暗巷,我們的學校與研究機構狹歐美壓制了臺灣的東亞性,以不存在的想像中國捆綁臺灣的海洋性,哲學,指的並不只是大學裡的哲學系,而是當今發揮著強大論述效力的言說裝置,亦即民族話語的裝置、經濟話語的裝置…有時我不禁希望自己只是一個不曾浸染那些當代歐美思潮的公司職員,曾有一段時間我似乎只要想想可樂果的上班加班下班等領薪水,如今想來那段半夜一點才叫計程車離開公司而能喝上一晚熱粥配炸豆腐的日子,竟有無比酥脆甜蜜…

台長: 捐三姑

我還以為台灣吃文學飯的
不能不讀哲學與社會學~~^^
2007-12-16 10:46:10
版主回應
並沒有耶^^再台灣要混飯吃無論哪一行都不需要哲學或社會學,即使當編輯無論報紙雜誌人家寧願要懂英文的或是歷史中文的,因為沒人知道哲學或社會學到底內容是什麼。只有歐美語文學院裡有非常少數專門做比較文學的人才會涉略哲學或社會學的東西。當今臺灣的小說家裡幾乎沒有人是社會學或哲學畢業的,在老一輩作家裡也只有劉大任是哲學系畢業的,年輕一輩的是有三五個畢業自哲學或社會學,但她們的作品沒有任何思辨氣息,並且也不涉足文學批評所以哲學或社會學在臺灣文藝界是沒有任何地位的^_^
2007-12-16 18:52:15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