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
這個月是妳14歲生日。妳在媽媽的肚子裡時,最大的期盼就是生一個健康的寶寶,所幸如願以償,沒有把妳生壞﹔嬰兒時期的期盼就是不要妳哭,一哭就開始忙了,餓了?想睡了?尿布濕了?然後就抱抱、拍拍、逗逗妳,再哭不停還有一個絕招-坐車,一坐上車就不哭了,不過停紅燈時照哭不誤﹔再長大一些,期盼就是看著妳每天的成長,會爬、會站、會走、會說話、會跑、會認字...;上學後的期盼是妳快樂的學習,就像一塊全新的海棉,把周遭養分全部吸收蘊含﹔現在對妳的期盼就是過好的生活。
要有好的生活就必須做對的事,一看到這裡一定心想廢話又來了,先不要急著下定論,要做對的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現在所做的事會對將來有所影響,就像蝴蝶效應般,不要任意看輕所做的每一件事。(我確信妳瞭解蝴蝶效應,但這封信也會給Tony看,所以從維基百科節錄一段解釋。蝴蝶效應指:某地上空一隻小小的蝴蝶扇動翅膀而擾動了空氣,長時間後可能導致遙遠的彼地發生一場暴風雨,引申的涵義就是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我們做一件事,有時憑藉的是不假思索的反射,有時是因為一時衝動行事,有時是經過深思熟慮(思考方向不同,結果也會不同),有時僅是碰巧隨心所欲為之,有時是大家都如此所以跟隨大眾的腳步,有時是被命令不得不做,當然還有很多的可能性。天啊!做一件事還這麼複雜,我可以想見妳的抱怨,當然瑣碎之事就像一陣輕風拂過即可,但是重要的決定就必須謹慎面對。
舉三個例子。心理學家給幼兒(大約4、5歲,確切的實驗條件已經記不得,僅憑記憶描述)一顆巧克力,告訴小朋友可以馬上拿起來吃,也可以選擇看著桌上的巧克力等十分鐘後再吃,如果願意等,那麼十分鐘後就可以吃到兩顆巧克力﹔有些小朋友立刻吃掉,有些小朋友看著巧克力十分鐘,最後得到兩顆。這個實驗一直追蹤小朋友的成長,從兒童到求學到成人,實驗結果顯示立刻吃掉與延後再吃的小朋友,其人格特質有所不同。我想這兩種選擇沒有對、錯之分,而是不同個性與價值觀的差別,而這差別會影響日後的發展。更簡單的例子就是吃雞腿飯,有好吃的雞腿與討厭的青菜,會先吃什麼最後吃什麼,也是不同價值觀的選擇。聖經創世紀裡有個故事,以掃是以撒和利百加所生的長子,身體強壯而多毛,善於打獵,心地直爽,喜愛出外;以掃的弟弟雅各為人安靜,做事深思熟慮,喜歡在家。有一天,雅各在家中熬湯,以掃從田野回來累昏了。以掃對雅各說﹕「我累了,求你把這紅豆湯給我喝。」雅各說﹕「你今日把長子的名分賣給我吧!」(長子擁有繼承權)以掃說﹕「我將要死,這長子的名分於我有何益處呢?」雅各說﹕「你今日對我起誓吧!」以掃就對他起了誓,把長子的名分賣給雅各,雅各將餅和紅豆湯給了以掃,以掃吃了喝了,便走了。日後兩人果然為了繼承權兄弟反目。
舉這些例子說明的就是延緩報償的概念,選擇放棄眼前的好處,忍受當下的不便,為了是未來的某一刻可以有更豐富的收穫。我想延緩報償對妳不是難事,例如從小妳都是先寫功課再玩,但是我想要妳記住﹕延緩報償是面對困難時,得以堅持下去的重要概念。
要能做出「對」的事,就必須思考做這件事的原因和動機,通常做一件事的動機有三種,第一就是命令,例如我叫妳刷牙、喝水,被命令做的事,總是不愉快,無法心甘情願,甚至抗拒,這些負面的想法會遮掩了對被命令之事是否「對」的看法,被命令做的事是對與錯,仍要回歸事情的本質,而非全盤接受或否定。
第二是習慣,習慣就是總是做同一件事,重複到幾乎不用想的地步,或是看到周遭的人都如此就跟著做,例如每天都是走同一條路上學。習慣的養成大多是因為滿足於繼續做同一件事的舒適,或者不願意顯得與眾不同﹔習慣並非不好,對於許多例行的事,無足輕重的事,習慣節省了許多時間與精力,但我們必須要能自覺習慣的強大力量,是我讓習慣來主導,而非習慣主宰了我。
第三是隨心所欲,我就是自己的主人,我就是想如此做,我就是要打破習慣做出不同的事,表現出自我、與眾不同的特色,例如看見紅燈,命令和習慣告訴我要停下來,可是我卻故意闖紅燈,這也說明了不知節制的隨心所欲是有風險;要做到與眾不同所具備的條件有時不在於想法,而是在於自信和勇氣,約定成俗的概念常常限制了一個人的想像空間。要注意的是自以為是隨心所欲的動機,卻有可能並非如此,而是受到佛洛依德(被世人譽為精神分析之父,但他的理論卻一直飽受爭議
)所說的潛意識(它包括一切被遺忘的記憶、知覺和被壓抑的經驗,以及夢和幻想等)
所主宰,也有可能受到榮格(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分析心理學的創始者
)所說集體潛意識(是人格結構最底層的無意識,包括祖先在內的世世代代的活動方式和經驗庫存在人腦中的遺傳痕跡。集體潛意識和個人潛意識的區別在於:它不是被遺忘的部分,而是我們一直都意識不到的東西。榮格曾用島打了個比方,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島是人能感知到的意識;由於潮來潮去而顯露出來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就是個人潛意識;而島的最底層是作為基地的海床,就是我們的集體潛意識)所主宰。簡言之,我們以為是隨心所欲,實際上有可能是命令與習慣。以清初人們反對留辮子,清末人們反對剪辮子為例,明朝滅亡後漢人必須留辮子,有人寧死不屈(即清人所說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明朝遺民所言頭可斷,髮不可剃),否則無以面對列祖列宗﹔清末西風東漸,開始接觸外來文化,少數先驅者剪斷辮子留起頭髮,大多數人卻誓死捍衛辮子,否則無以面對列祖列宗。這正清楚說明有些情況自己並不是自己的主人,必須引以為戒。又例如妳班上那四位不上體育課的同學,在我看來其選擇也並非隨心所欲,而只是反對一切的命令。關於潛意識與集體潛意識我也不十分明白,老實說是從維基百科節錄的。
在面臨重大抉擇時,必須很認真、很誠實探索真正的動機,就像剝洋蔥,流著淚也要將外皮一層一層撕去,直指核心,指向內心的起源。
對一件事要不要服從命令、遵循習慣、或任意為之,是屬於自己的自由。一般而言人人都響往自由,學生嚮往有脫離考試與填鴨教育的自由,子女想要有不被父母嘮叨的自由,自由就像一塊空白的畫布可以任意揮灑,只要不妨礙他人,要如何做便是我的自由。而選擇的自由和之前提到的延遲報酬有相關連,有時我們會為了某種更深遠的目的而選擇承受當下的痛苦。但是弔詭的是有時候選擇了某種自由,就會阻斷其他自由的可能,以抽煙為例(當然妳不抽煙),選擇抽煙是我的自由,但是成癮後,我就沒有選擇不抽煙的自由﹔以玩電腦遊戲為例,玩上癮後,從早玩到晚仍嫌不足,將時間沈迷其中無法脫離,就會喪失做其他事的自由﹔例如賴床,當鬧鐘響起關掉後,繼續睡是我的自由,可是賴床的自由阻礙了前一晚睡前由我的自由所設定的鬧鐘時間。
還記得我說過要和妳談談紀律與自由的關係嗎?一般認為紀律和自由是互相矛盾衝突的,但我認為紀律讓「自由」得以自由發揮,沒有紀律的自由(例如睡前鬧鐘設在六點,一早鬧鐘響起按下開關又繼續睡)會讓其他的自由處處受限。例如一位上班族,今天有十件事要做,其中大多是得心應手的事,只有少數幾件相當棘手,他心想容易的事先做,困難的事就逃避,一直拖延,那麼直到下班甚至加班還無法完成,那這個人會說﹕我的工作負擔大大了,事情太多了,工作時間太長了,讓我沒有自由的時間做其他事﹔反過來說,因為有了紀律,讓自己自由的設定為困難的事先做,而且要在中午前完成,那麼其餘的工作就可以順利在下班前完成,那這個人會說﹕上班很累但下班後就是我的自由時間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會不自覺地將困難之事拖延,以為拖的夠久問題就會不見了,其實問題不去解決,它就永遠存在,所以我認為有紀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另外有些人寧願放棄自由,不是因為瘋了,而是要逃避責任。面對不同的道路、不同的選項,人擁有選擇的自由,但是選擇意味著有風險、要冒險,而且自由意志的選擇後,就要靠自己承擔一切的後果。有些人害怕承擔失敗的責任,就放棄選擇的自由,如此一來,一旦失敗了,就可以推卸責任,失敗不是我的責任,因為不是我選擇的。我們如果對自己的行為逃避責任,我們是在嘗試把那個責任交給其他的人或機構,但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向這個實體交出我們的權力,這個實體可能是命運,或是公司、社會、政府,正因如此弗洛姆(人文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
才把他對納粹主義與獨裁主義的研究命名為「逃避自由」。在試圖逃避責任的痛苦時,千千萬萬的人每天都試圖逃避自由。
講了許多,重點不多(我的特色),重點只有二個,第一就是做一件重要的事要能思索動機,比較容易做出對的事,也就比較容易擁有好的生活﹔第二就是認清自由的真諦,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而是一種紀律的表現與責任的承擔。
祝生日快樂。但我想生日收到這封信,讀了之後大概快樂不起來,沒關係,先丟到一旁(不是垃圾桶),生日過後明天再讀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