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連日大雨,家門口就有上百隻蝸牛成群結隊出現,家後方一大片只種了幾株香蕉樹的空地,我想就是牠們的家吧!
平日天氣晴朗時,從未見過牠們的身影,大量雨水彷彿施展著魔法,喚出蝸牛大軍。自然而然地想問:牠們平時住哪裡?上網查了一下,蝸牛平時棲息在陽光無法直接照射的植物叢裡,一旦下雨潮濕的泥地是它們喜歡的棲地,但是連日豪雨使得地面積水,利用肺呼吸的蝸牛就必須背著殼逃難了,於是住家的外牆爬滿了可愛的蝸牛,每次遇見總忍不住要撐著雨傘替他們照張相。
蝸牛利用外殼防禦掠食者,但是它們堅硬的外殼防不了輪胎與鞋底,每逢大雨巷子裡柏油路面上,就有許多被壓扁成一團無法辨認的物體,湊近仔細一看,透過被壓成碎片的淺褐色蝸牛殼,才知道是蝸牛。經過無數世代物競天擇戰勝環境的蝸牛,想在都市叢林裡求生,竟不費吹灰之力就被人類消滅,或許坐在車裡的駕駛還渾然不知壓扁了蝸牛啊。人造的都市叢林求生法則,大不相同於地球數十億年之演變,讓蝸牛硬殼無用武之地,創造出都市鋼鐵水泥柏油的人類,是否也讓自己無法適應呢?
蝸牛出現時,我們家就必須小心不要傷害牠們,走路要看地面,開車庫鐵捲門前要先將鐵捲門上的蝸牛安置別處,門口路面上的蝸牛要遷置到空地,但是它們好像喜歡我家,不一會兒又回來了。有一次開門前,目光注視在門鎖上的蝸牛,伸手準備拾起以免開門讓牠掉落地面,卻聽到腳邊傳來細微喀擦聲,一隻蝸牛被我踩扁了。一不小心顧此失彼踩死一隻蝸牛,為什麼我的疏失是造成一隻蝸牛被踩死,為什麼不是相反過來,一隻摔死另一隻沒被踩死,我想很難回答這個問題,只能說是受命運宰制。生活裡、生命中何嘗不是如此,從生命起始之時,第一隻精蟲鑽入卵子內,立刻改變卵子之外膜,其他精蟲再也進不去了,這幾億分之一的機率也是命運吧!我們必須清楚認知:自己的存在是比中樂透的機率還小,除了自己是那數億選手中的第一名之外,還有我們不斷往前追溯每個上一世代,我們的祖先要能不被環境打倒而存活,要能透過機緣認識彼此,進而成功繁衍下一代,如此經過千百萬年,經過無數的世代繁衍,才能有現在的我的存在,這機率是非常非常小的,必須好好珍惜。
住家附近的蝸牛應屬非洲大蝸牛,主食植物葉子或嫩芽,所以對農人而言是有害的;對法國人而言,人工養殖的勃艮第蝸牛,是餐桌上的佳餚;台灣少數人吃蝸牛的,曾目睹人們將蝸牛殼搗碎後取出,以某種不知名樹葉一起搓揉去除黏液,拌炒食之;對我家那溫室豢養的小孩,蝸牛彷彿駭人生物不敢碰觸;對鷗、鴨、鳥、蟾蜍、龜、蛇、鼠、螢火蟲幼蟲、少數人類而言蝸牛是食物。或許蝸牛要抗議,我就是我自己。有一個有趣的譬喻,美女對於雄性賀爾蒙大量分泌的男子是追求的對象,對修行宗教的人是誘惑,對狼而言是一頓大餐。我是主體,我的觀點,我的想法,我覺得,我認為...,希望能夠在自以為是的主觀意識裡,察覺客觀事實之存在。
蝸牛的糞便
念小學五年級的兒子問我:為什麼體型比蜜袋鼯(飛鼠身長約15公分尾長約15公分)小很多的蝸牛,其大便比蜜袋鼯大很多。我回答因為他們的食物不同,蝸牛吃葉子,蜜袋鼯吃水果麥片貓食,葉子富含纖維質,蜜袋鼯的食物太精緻,缺少質粗無法消化吸收的纖維質,所以大便體積自然小很多。所以我們要多吃青菜,有了無法吸收消化之纖維質,就有了大便的體積,腸道裡有足夠大便的體積,就會刺激腸壁之神經,神經傳遞回大腦,就會產生便意,自然就不會便秘了。我喜歡藉由機會教育讓小孩知道一些我想傳遞的訊息,但這招早已被識破,常常說到一半小孩就喊:知道了知道了,不要再說了。這次兒子中招於無形,讓我頗自得。
蝸牛的眼睛
有一回用微距鏡頭替蝸牛照了張特寫,發現觸角最前方有小小圓形突起,是眼睛嗎?上網查吧!生活在陸地上,並在陸地上繁殖的貝類,統稱蝸牛,有些蝸牛貝殼退化稱為蛞蝓。蝸牛的背上有螺旋狀的殼,身體分成頭部、腹足和內臟部,頭部和腹足可以伸出殼外但內臟部永遠藏在貝殼裡。蝸牛的頭部有一對眼睛,有一對或二對觸角,大多數的蝸牛的眼睛長在後觸角(大觸角)的頂端。但是前鰓類或原始有肺類的蝸牛,眼睛長在觸角的基部。蝸牛的口中有一條齒舌,齒舌上有許多排細小的牙齒,牙齒的形狀因種類而異,草食性蝸牛和肉食性蝸牛,其齒舌的形態差異很大。蝸牛有平坦的腹足,可用來爬行,並有足腺可分泌特殊液體,潤滑所爬行的地面,以免腹足受傷。當蝸牛受驚或感到危險時,會把頭部和腹足縮進只殼內避難,休眠時也是一樣。蝸牛殼的螺旋方向,分成二型,順時針方向生長的稱為右旋型,反之,逆時針方向生長的稱為左旋型。右旋或左旋,常因種類而異。
原來這麼有趣啊!那小小的眼睛,想當然視力不佳,至於牠的嘴巴、齒舌、牙齒都沒有注意到,那麼趕快去找隻蝸牛觀察看看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