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9-06 13:54:51| 人氣6,085|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富春山居圖卷」賞析  文/映彤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年六月元四家之一黃公望(1269~1354年)的「富春山居圖」,與大陸浙江博物館的「剩山圖」,合壁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再一次的引發國人對此山水畫長卷的探索和興趣。




富春山居圖局部1(子明卷)

「富春山居圖」以中國水墨畫的卷軸呈現,完成於元末之1350年,為黃公望(字子久,號大癡)晚年隱居富春江邊,經過三年的寫生,整理而成。

四年之後大癡老人以85歲高齡去世。從此畫卷歷經二、三百年的輾轉收藏流傳,終為中國繪畫史上的「名品中之名品」,為後世習水墨山水畫者,所必須擬摹之範本。 


富春山居圖局部2



此幅畫卷雖寫山川之大景,實為大癡寄寓襟懷之胸中天地。這也是元人筆墨最主要的特色-萬物靜觀皆自得,一份精神上的嚮往與理想。

欣賞中國繪畫的長卷,如同遊走中國的園林,常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虛實相生之感;而且相同景物可以在畫面上再三出現。猶如走在畫卷中一般。





富春山居圖局部3



中國山水畫創作的散點透視,三遠法(高遠,平遠,深遠)、留白,帶動觀賞者的視點和意境,因此中國的山水畫具有可觀,可行,可遊,可居的作用,欣賞畫不只是看山看水而己,它可能是在觀看自我內在的風景。因此畫中的遊山玩水,也可以是現實中的抒發與超脫。


富春山居圖局部4

「富春山居圖」顧名思義,是寫富春江的景色,富春江在浙江省富陽縣境內,它的上游是安徽的新安江,下遊是錢塘江;屬於中段的富春江,江闊水清,波光影粼,岸邊峰巒起伏,綠野松林,山居野煙;船行江上,時有飛驚起於蘆花深處。
中有著名的嚴子陵釣台,其山光水色最為古今文人雅士所徜徉流連。

富春山居圖局部5


故黃公望以三年的時間,寫下富春江的四時、晴雨,晨昏、晦明的變化,江渚、水紋細浪,山石,樹木,及亭台水榭...等。運用筆墨上的濃淡乾溼、點、染、皴、擦,表現出一份閒逸、安適、寧靜的情懷。亦可說黃公望把富春江兩千年來的故事,一一地以漁、樵、隱的圖象,表現出元人山水隔江山勢的氣魄,處處禈機,耐人尋味。



富春山居圖局部6

畫卷分為六段:從第一段剩山圖,(此為無用師卷,高31.8cm,長51.4cm)。三座主山的頂天立地的構圖開始,到畫幅的三分之二處的低矮丘陵處的留白,正好與台北故宮的第二段至第六段(33cmx636.9cm)連接,合為一整卷結構完整的的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局部7(無用師卷)

賞讀畫卷,亦有起、承、轉、合,畫中的六段,可從畫上的題跋看起,以便了解此畫卷的流傳滄桑;可由觀者走入或行船至畫中神遊,欣賞層巒群峰,沙洲水湄,丘豁溪流和屋舍輕舟之美;可由技法進入,端看黃公望簡淡清潤的筆情墨趣和構圖的意境。

到了元朝,詩、書、畫、印成為中國繪畫的四個要件,因此,在賞畫之餘,我們還要欣賞畫上的書法題詞,落款與篆印,尤其在故宮的古書畫上,這是探索追溯該畫流傳,辨識真偽的重要依據。



黃公望書跋,其書法淡雅,線條遒勁,他五十歲才開始學畫,好詞曲,精通易學。另有真蹟畫作「鐡崖圖」、「九珠峰翠」、「富春大嶺圖」;可見其毫端之氣勢






最後再談「富春山居圖」,在中國的繪畫史上的流傅:

此畫在無用師後,經過百年都不知其所在,之後於1465年(明中期)左右,才為沈周所有。1650年(清初)又吳洪裕於臨終時命之火殉,幸好被其侄子救出,三百年後才又再現;但在1745年時,被乾隆皇帝購得,並在上題「贊」,長達六尺的文字與篆印,為書畫上一大劫難,但後來被發現是假的,第二年才收入了富春山居圖的真蹟。


明四家之一的沈周書跋,他的書法,清逸剛直,有宋朝黃庭堅的韻味。也是黃公望拙趣的發揚者。

諸如蘭亭集序、寒食帖,和其他的文物瑰寶,多因世人的寶愛成痴,而流離失所,甚至被盜取強奪,或流失在歷史的長河,不為人知。

書畫有靈,歷經流離劫難,終能在世間閃爍永恆的光華。


本文參考書籍: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 蔣動導讀
故宮文物月刊第四卷第二期 
文物光華7 
元氣淋漓-元畫思想探微 高木森


2011/9/6    讀畫筆記

台長: 四海先生
人氣(6,085) | 回應(6)|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每月書友閱讀分享書 |
此分類下一篇:《白牙》的精神寓意  文/映彤
此分類上一篇:文學心靈-白先勇談陳映真的小說

映彤
本人亦收有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複製本;對照蔣勳的導讀,對此幅畫卷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或許到過富春江,更能領略這幅圖卷的精神所在,
愈加感受到中國文人的風骨之美,此卷山水,是大癡
的胸中天地,又何嘗不是每一個觀者心中的桃花源;

除卻筆墨的技法,大癡所要呈現的,更屬於文化,思想的深度和人生意境的開闊。

賞畫心得在讀書會裡分享,也是個人所喜愛,受益最多的!

^^
2011-09-06 15:55:37
版主回應
我也真想有機會能親自至富春江走走,這樣或許才能或多或少更能感受到畫作所傳達之意境^^

富春江可列為以後想去中國大陸的景點之一^^(對我而言)

斷章
2011-09-26 23:21:45
皮厚
天地因緣說珍藏
富春山居巒山會
萍逢貧富轉輪間
數代因果如分合
莫痴擺飾空與論
世勢強弱有定論
覺醒知足桃花境
濟若扶貧因果論
世代無求盡太平

如意賞兮
感恩
2011-09-07 11:02:13
版主回應
感謝~贈詩~~

歡迎常來此地

五百年的那一把火
燒出增添富春山居圖之傳奇色彩

五百年後的現代
傳承與撰寫富春山居圖的故事..
流傳...

斷章
2011-09-26 23:26:14
斷章
從富春山居圖到中國的文人風格,藝術與古人之文人生活哲學令人嚮往之....

但確很難與現代的生活連結..
有些感嘆..都市叢林之下
現代人之心似乎越來越無法自由逍遙..
2011-09-11 16:52:48
版主回應
真希望有機會能在現代找到類似圖上的意境生活生^^

不過恐怕不太容易~呵呵~

斷章
2011-09-26 23:28:03
映彤
如果從美術史的源流和時代背景,來看這幅圖卷;
元朝的畫家,在精神上是很苦悶的,在異族的統治下,
不得不在心靈上找一個出口;

例如趙孟頫因做了元朝的官,而被後世評為畫品不高;
其實他在書畫的藝術成就,是很有影響力的;他的名作,"鵲華秋色",可說突破傳統水墨畫之風格;但元四家卻沒有他一席之位。

所以.中國繪畫的內涵,生活憑度與人生哲學,與當時的大環境息息相關,其實水墨畫到了元朝以後,在筆墨上漸漸地又發展出新的風格...

至今,水墨畫雖從傳統而出,但已經不全然有古代那樣的筆情墨韻,或許木墨畫還有更上層樓的發展空間!

映彤
2011-09-11 20:54:55
版主回應
現代的山水畫感覺有些瓶頸..說不上來是什麼..
只是看一些現代水墨創作的感覺~呵呵~
不過也是個人的感覺..

斷章
2011-09-26 23:30:44
斷章
趙孟頫的書法也很棒~對我而言~呵呵~
也喜歡那樣的字體..

只是正如您所言因做了元朝的官
他的書畫藝術就較被忽視..
可惜了些..
2011-09-22 23:04:29
版主回應
中國的書畫藝術的評價,通常與其品格與節氣相連結^^

斷章
2011-09-26 23:39:53
映彤
"畫品如人品"
以中國的文化而言,似乎不錯;
但是放在西洋藝術而言;是不會布人認同的;

以個人的認知,書法與人的性格相關,
對於人品的標準,也因時代不同而定吧...
現在,己不太講求人品,
但也不太慬中國的書畫了

^^
2011-09-27 22:52:26
版主回應
"現在,己不太講求人品"
我也是這麼覺得....^^

斷章
2011-09-30 21:31:3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