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1-19 08:51:45| 人氣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對於傳播科技的一些反思(1)

聽過徐文杰先生以【多媒體內容的應用與展望】為題的演講,對於其一直所強調的「改變是好的」 一句話,令我覺得感動莫名。某一個程度來說,處在多媒體寬頻網路的數位時代,有時候所謂的改變,不應只是科技發展的變化,對於人類來說,我們是否應該也從自我的「心靈願景」去改變:變得更多媒體化(有創意)、數位化(有效率)與寬頻化(有包容與具多元化)。

尤其身為未來的媒體傳播工作者,他期勉我們看的懂目前的媒體傳播態勢,尤其是站在變革之最頂端。我想這也是身為媒體人要變得更多媒體、數位化與寬頻化的第一步。如果所有的媒體從業人員都有如此心胸與準備的話,那所謂的網路內容(Internet Content)的華文市場,就不愁沒有人才了!!!

什麼是傳播人的多媒體化呢?我的見解是:傳播人應能領略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與劣勢,並有能力結合各種媒體的特性,發揮於所欲傳達的傳播內容上,已增加訊息的可閱讀性與富資訊性。某一個程度來說,新與傳統媒體之間的關係,正如人的世代一樣,老的人事物與其說被淘汰,不如說他們已經將精華的部份流傳給下一代,並融合當代精神,將之發揚光大。因此,媒體之於傳播人,便有一種責任,就是將之融匯並整合的工作,已使得閱聽人更容易去吸收資訊,更易獲取所知,這是傳播人應該做的一件重要事。此外,多媒體展現的是,傳播人的創意精隨,每個作品應該都是獨具巧思的創作,展現在華文媒體中,文化精神的創意就是我們的利基點所在。

什麼是傳播人的數位化呢?我認為,我們應該有追求速度的感覺,這也是考驗所有傳播人對於掌握傳播媒體快感的程度。我們有好的傳播內容,如果不以有效率的方法,顧客導向的經營方式傳播,這仍然不能達到好的傳播效果,進而滿足大多數閱聽人。舉例而言,傳統戲曲的保存與發揚,不能再以傳統的方式傳播,應想想現今的閱聽人須有什麼需求,走的行銷方式應是品味行銷(taste marketing),才能打進他們的心裡,形成一種品味文化,華文市場應該是如此的走向才對。

什麼是傳播人的寬頻化呢?我的想法是:傳播人應該致力於應用多媒體化、數位化的媒體,傳達社會上各種族群的各種聲音,讓社會的多元(pluralistic)本質能展現在傳播媒體中,呈現媒體的多元性。從文化的層次來看,媒體的終極責任應該就是如此,因為媒體應不可成為知溝的推波助瀾者才是。媒體就是要創造一個環境,讓所有文化衝擊在一起,讓族群對話成為可能,讓弱勢聲音得以浮現,讓社會的多元精神提昇。(完)89,3,29

台長: 水瓶之子: 廖凱弘
人氣(7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