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9-10 04:41:15| 人氣1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10代王朝 建都關中輝煌千年(八百里晴川系列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0代王朝   建都關中輝煌千年(八百里晴川系列1)

@秦    島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是中國新聞社(中新社)派駐泉州記者,前後長達八年,大量接觸這座千古城的歷史、文化、經濟、對外開放新聞,經常引用美籍華人學者何炳棣教授說的一句話:“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 從此與雙城結下不解之緣。

這十多年來,我認識兩個陝西人,一個是曲家、深圳南科大訪問學者何炎吉先生,另一位是散文作家、在福建三明、福州和泉州石獅工作過的楊麗(露潤青蓮、睡蓮),經常聊大西北風土人情,加深了對秦嶺、關中平原的瞭解認識,,以及一份摯愛情懷。

我們平時所說的關中平原,指的是陝西省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亦稱渭河平原,平均海拔約500米,居關中盆地的中部、晉陝盆地帶的南部,其北部為陝北黃土高原,向南則是陝南盆地(安康盆地)、秦巴山脈;西起寶雞,東至渭南,為陝西的工、農業發達,人口密集地區,富庶之地,盛產小麥、棉花。因在函谷關和大散關之間(一說在函穀關、大散關、武關和蕭關之間),古代稱“關中”。春秋戰國時為秦國故地,因為秦國曾經強大,號稱“八百里秦川”。有西安、鹹陽、寶雞、渭南、銅川等大中城市。

渭河由西向東橫貫關中平原,幹流及支流涇河、北洛河等均有灌溉之利,中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如鄭國渠、白渠、漕渠、成國渠、龍首渠都引自這些河流。關中平原自然、經濟條件優越,是中國歷史上農業最富庶地區之一。又因交通便利,四周有山河之險,從西周始,先後有秦、西漢、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於關中平原中心,歷時千餘年。

如今,關中平原為中國工、農業和文化發達地區之一,全國重要麥、棉產區。小麥佔耕地面積50%左右,棉花主要分佈于涇惠渠、洛惠渠、渭惠渠3大灌區,近年植棉區由西向東轉移,是陝西省重點產棉區。

關中平原西窄東寬,東西長約350公里,海拔400米左右,地勢西高東低,至黃河河床降到340米。居關中盆地的中部、晉陝盆地帶的南部,總面積39064.5平方公里。它由斷陷而成,習稱渭河地塹,經渭河、涇河、洛河沖積成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溫暖,灌溉農業自古著名。

歷史上關中屢有地震,1556年華縣地震達到裡氏8級。關中盆地南倚秦嶺,北界“北山”。 介於秦嶺和渭北北山(老龍山、嵯峨山、藥王山、堯山等)之間。西起寶雞峽,東迄潼關港口。關中盆地是由河流沖積和黃土堆積形成的,基本地貌類型是河流階地和黃土台原。 水源豐富,機耕、灌溉都很好,是陝西自然條件最好的地區。東部最寬達100公里,西安附近約75公里,眉縣一帶僅20公里,至寶雞逐漸閉合成峽穀,形似“新月”。

渭河橫貫盆地入黃河,河槽地勢低平,海拔326~600米。從渭河河槽向南、北南側,地勢呈不對稱性階梯狀增高,由一二級河流沖積階地過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級或二級黃土台原。階地在北岸呈連續狀分佈,南岸則殘缺不全。渭河各主要支流,也有相應的多級階地。

寬廣的階地平原是關中最肥沃的地帶。渭河北岸二級階地與陝北高原之間,分佈著東西延伸的渭北黃土台原,原面廣闊,一般海拔460~800米,是關中主要的產糧區。渭河南側的黃土台原斷續分佈,高出渭河約250~400米,呈階梯狀或傾斜的盾狀,由秦嶺北麓向渭河平原緩傾,如岐山的五丈原,西安以南的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渭南市臨渭區的陽郭原、華州區的高原原、華陰市的盂原等,如今已發展成林、園為主的綜合農業地帶。

有專家形象地比喻,渭河從兩座大山的夾角處,猛地一躍,便沖出山的包圍,進入了大平原了。我是南方閩人,公允地來講,這平原正是河流的產物,是它在億萬年來,裹挾的泥沙在步入黃河之前,在這裡形成的囤積。人們把這種平原叫沖積平原。

南邊的高山叫秦嶺,北邊的高原叫陝北高原,它們將這塊平原夾定。人們將這座平原以這條河流來命名,叫渭河平原。而在歷史上,好事者又叫它關中平原。

        2023.0.9.10

台長: 秦島
人氣(1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