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6-22 18:13:10| 人氣4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三遺三鐵」桂冠,助力文化傳承(茶都三韻 三之3)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茶都三韻 三之3

三遺三鐵桂冠助力文化傳承

@秦 

 

 

 

  中國茶都安溪縣現在頭戴世界「三遺三鐵」桂冠:鐵觀音茶製作技藝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鐵觀音茶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以泉州系列遺址列入世遺。

  三鐵包括:世界名茶鐵觀音發祥地是安溪。今年5月11日發佈「2023中國品牌價值評價資訊」,其中安溪鐵觀音以1432.44億元的品牌價值連續四年位列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產品)價值第一,連續八年名列全國茶葉類區域品牌價值第一,與去年相比淨增2.44億元。目前全縣茶園穩定在60萬畝,産量6.2萬噸,涉茶總産值320億元。多年來,作爲安溪縣最大的傳統産業和民生産業,加快茶莊園、茶文旅等三産融合業態提質、擴量、升譽,構建「大茶業」格局。

  安溪是世界藤鐵工藝之都。竹藤編傳統美術為國家級非遺之一,技藝歷史悠久,可以追溯上千年。它與安溪烏龍茶的發展息息相關。竹藤編工藝為純手工操作,編織造型豐富多彩,用料考究,具有傳統的民族特色和濃厚的生活氣息。2010年竹編(安溪竹藤編)列入泉州市級非遺,2014年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遺。

  位於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作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系列項目之一入選世遺。它體現世界海洋貿易中心出口商品生産的代表性遺産要素。它是宋元泉州冶鐵手工業的珍貴見證,與泉州的陶瓷生産基地共同顯示出宋元泉州強大的産業能力和貿易輸出能力。同時這處遺址也保存了能夠呈現完整的冶鐵生産體系和環境關系的珍貴物證。安溪地區的傳統製鐵業至今延續,當地余氏家族與宋元時期的冶鐵活動有關,成爲這一傳統産業的活態見證,也爲宋元海洋貿易留存下了的珍貴的産業記憶。

  2022年11月29日,「中國傳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人類非遺名錄。該項目包含福建省的6個國家級非遺項目,安溪的鐵觀音製作技藝也位列其中。它是中國六大茶類中一項複雜、精湛、獨特的製茶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早於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遺。

  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安溪茶農吸取了紅茶「全發酵」和綠茶「不發酵」的製茶原理,創造出一套「半發酵」的獨特製茶工藝,並根據季節、氣候、鮮葉等不同情況,採用靈活「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術。鐵觀音傳統製作技藝包括採摘、初製、精製三個部分。一是採摘工藝,一年可採4—5季,即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和冬片,一般以人工手採。二是初製工藝,有10道工序:曬青→涼青→搖青→炒青→揉撚→初烘→包揉→複烘→複包揉→烘乾。三是精製工藝:有6道工序:篩分→揀剔→拼堆→烘焙→攤涼→包裝。

  此外,2022年5月20日,「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近年來,安溪以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為契機,不斷加強種質資源與生態景觀保護,建立健全製茶技藝和茶文化傳承機制,在保護、活化、利用好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的同時,弘揚振興中華茶文化。

  安溪縣竹編工藝產業順應潮流,躍升發展,不斷推陳出新,歷經「竹編——藤編——藤鐵工藝——家居工藝」等發展階段,逐步形成家居工藝文化多元化產業集群,具有中國最完整的工藝產業鏈條,發展為造福群眾的民生支柱產業,從業人員15萬人,產品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佔據海外同類產品市場的半壁江山,成為鮮明的安溪符號、「海絲文化」的亮麗元素。

  另一方面,列為國家級非遺的福建高甲戲,形成於明末清初,20世紀20至40年代,高甲戲發展很快,在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就有400多個戲班,是閩南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它來自民間草根,故而具有閩南人性格中的包容和創新,並於2006年5月20日高甲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安溪高甲戲是該縣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其中安溪以「丑角」表演為主要特色,更是自成一體,深受好評。當前正在通過推出精品劇碼、人才培養、與高校聯合辦學等多樣化的方式,實現多面保護和創新推廣,煥發新生,讓高甲戲「活」起來,訴說中華文明的精妙,記錄時代發展的新故事,助力非遺文化傳承。

    2023.06.20

台長: 秦島
人氣(407)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