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有名的景點不少,比較現代的景點包含了甘地紀念公園(甘地火化紀念碑、印度門、貝拉廟、總統府、蓮花寺等等。
抵達印度甘地火化紀念碑的時候,可以看到很大片的綠地,整個感覺很乾淨平和。當時已經是12月15日的傍晚五點多,天色慢慢的暗了下來,大家的頭頂上都聚集了小小的黑蚊盤繞,而這也是一個需要脫鞋才能進去參觀的地方,寄放鞋子並通過一個小型隧道後,就來到了火化紀念碑的範圍。
人潮是不斷的,不只有外國觀光客,更多的是看上去為該國人長相的來訪者,也難怪印度的國大黨首長從開國至今全部都是甘地家族的人(並非與甘地同血緣,只是碰巧也是甘地的姓氏,由於印度鄉下地區的人民不大能分辨這其中差異,往往聽到“甘地”就投下了票,所以姓“甘地”這件事情的榮耀已經足以讓他們當選了)。
導遊大哥說,若是日本人來印度,一定會來這個地方,因為日本人認為甘地是釋加牟尼的化身,把他當為神一樣的崇敬。難道這跟我在這看到的穿白衣念經人一直敲鼓祝禱的鼓面上發現了日本山妙法寺的漢字有些相關?
公園位於Yamula河岸,而這黑色大理石建成的四方形平台則是當初甘地被暗殺後的火化地點。甘地火化後,三分之一的骨灰撒於恆河,三分之ㄧ的的撒於全印度國土,另外三分之一則存放於某銀行金庫中,故此公園並未埋下甘地的屍骨,而其紀念碑旁邊的燈火,始終不滅,則代表甘地的精神長存。
崇尚簡單的甘地,生前過著極為清貧,毫無物質享受的生活,總是赤腳光頭,上身裸露,腰間圍著一塊手織的白布,吃的不外是蔬菜、水果、米飯、清水和一些羊奶;睡的則是一塊長木板。而他死後得到的尊榮,卻也是如此的平凡低調,一如他帶給世人的雋永。
而黑色大理石上唯一刻的二個字,就是甘地被刺殺後說的最後一句話,「思念!我的神(甘地信奉的印度神明之名)。」
by Page
聖雄甘地小生平:
在印度於西元1947年成為獨立共和國之前,經歷過一段被東印度公司以及英國劃分為殖民地的灰暗時光。而帶領印度走向民主的傳奇人物,就是被全印度尊稱為『聖雄』的印度國父--甘地。
“Mahatma”,或“聖雄”來源於梵語的敬語mahatman,原意為Great Souled,偉大的靈魂,這在甘地授予泰戈爾”Gurudev”的稱號後,(意即“偉大的導師”),1915年印度詩人Rabindranath Tagore贈予他的尊稱,意為合聖人與英雄於一身。
甘地生於印度的波爾班達爾,是商人之子,曾赴英國修讀法律,並具有律師資格,24歲時到南非當律師,為當地印裔居民提供免費法律服務,反對種族歧視,此時提出「非暴力抵抗」的口號,46歲時返回印度,51歲發起反殖民政府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為此先後三次被捕,有過15次的絕食,經過漫長奮鬥,終於使印度在1947年宣布獨立。
甘地雖然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卻被尊敬他的人刺殺身亡,而這源於長期存在於伊斯蘭教徒與印度教教徒的紛爭。1948年1月13日,甘地決定絕食來喚起「所有人的良心」,希望各派教徒能探照自己的內心,清除心中的仇恨和殘暴。到了18日清晨,德里各宗教團體的領袖達成協議,保證和平相處,才使甘地停止絕食,可是有些激進的印度教教徒感到不服,認為趕走伊斯蘭教徒天經地義,甘地不應袒護他們,1月20日,一顆土製炸彈丟向甘地,沒有擊中;1月30日,三顆子彈終於以近距離取走了甘地的生命。
甘地的和平抗爭手法,備受後人讚賞,被譽為二十世紀三大革命──反殖民、反種族以及反暴力主義──的促進者。
晚上繞到了印度門,氣溫已經降到十度以下,導遊說這是印度德里最夜生活的地方,有很多的小販,有儀隊表演,還有許多的當地人全家大小都會聚集在此談天,性質跟台灣的夜市差不多。
而在夜色中打上光的印度門,更顯浪漫,和底下鬧哄哄的夜間市集,有很大的落差。
印度門位於拉加帕特街(Raj Path.)東邊的道路中央。
樣式模仿凱旋門,高約42公尺,是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的9萬名軍人所建的,牆壁上刻有13500名陣亡將士名字,印度門到總理官邸之間的拉加帕特街,是一條筆直寬敞的道路,每年1月26日,印度國慶閱兵都在這條道路舉行。
印度門周邊,還有兒童公園、國立現代美術館、國家運動場...等。
負責設計印度門的建築師是愛德溫‧紐恩(Edwin Lutyens )和赫伯特‧彼卡(Herbert Baker)。
印度門旁的夜市小攤,我啥也不敢吃....無奈@@
不過導遊還有領隊倒是大口吃著雪糕,而且這幾天都會發現印度當地有很多賣花生的攤販(只要不是那種需要用到水或者經過烹調加工的,通常導遊會同意我們買,比如水果、花生....),大家都吃的很開心。
而且導遊領隊都說今天要吃啥我不反對了,反正你們明天就會台灣了,最多你在飛機上直接check in 在廁所的位置上就好??
切!!!!~~~~~~~
拉克須米‧納拉亞廟(Lakshmi Narayan Temple)
因為行程趕到不行,所以會有很多下車照相的情況發生。
這貝拉廟就又是一個下車照相的景點。
重複的狀況就是下車,拍照,幫別人拍照,被小販圍住,快點跑上車,導遊會拿小販塞上來的東西問大家100盧比要不要(有時候大家會有興趣,就會開始有殺價的可能,不過大部分的時候大家會說NO~NO~NO~NO~,因為導遊大哥交代,不買一定要大聲拒絕,才能脫身)
這貝拉廟是印度廟中最具特色也最華麗的一座,1938年由富商貝拉家族出資興建,其風格與Jaipur的貝拉廟(白色大理石蓋成)完全不同。
以下文章摘自2005/02/20 09:41 文.圖/周芙安
http://www.ettoday.com/2005/02/20/153-1755278.htm拉克須米‧納拉亞廟(Lakshmi Narayan Temple)一般通稱為伯拉‧曼地爾廟(Birla Mandir),是供奉納拉亞和妻子拉克須米的一座印度寺廟。
納拉亞是印度教保護神毘濕奴(Vishnu)的化身;拉克須米則是印度教裡保佑信徒財源廣進的女財神。拉克須米‧納拉亞廟是印度富商伯拉(Birla Mandir)家族所捐獻,1938年由建築師強得拉‧恰特吉(Sris Chandra Chatterjee)所設計建造,結合奧瑞杉(Orissa)和蒙兀兒(Mughal)式的建築風格,寺裡的壁畫則由齋浦爾的藝術家所繪製。
廟內牆壁鑲嵌鑽石和紅寶石,可謂金壁輝煌、光燦奪目,與其他的印度教寺廟截然不同。寺廟外觀大膽用色,漆成鮮豔的紅、黃兩色,這是採用和粉紅城市齋浦爾的建築特色,看起來很賞心悅目、美麗非常,原來寺廟也可以擁有很另類的色彩,打破我腦海裡對寺廟的刻板印象。
當年這座寺廟落成典禮還是由印度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所主持,開放社會所有階層入內祈禱。這一點在種性制度仍勞而不可破的國度裡,的確是向前跨出一大步。
然而不幸的是,印度在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後,卻正式分裂為二:信仰印度教的印度和信奉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導致一連串宗教仇殺與社會混亂。甘地雖利用自己的威望與絕食幫助平息了大規模教派間的血腥報復行動,自己卻成了教派衝突下的犧牲品,1948 年甘地在拉克須米‧納拉亞廟內被印度教狂熱份子南度藍姆‧高德西(Nathuram Godse)所槍殺。
印度德里(新德里)的總統府、議會....可算是印度的心臟。
聽說有很多恐怖份子計劃要把這裡炸掉~~~由於該處不能停車,我們只能用龜速繞過,所以司機在這開了二三圈滿足大家拍照攝影。
國會大廈-是現代德里的象徵,在寬廣草地上,圓形列柱成排,呈現優雅的格調;總統府-原為殖民地時的總督府,融合了印度傳統與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築式樣。
早上來到蓮花寺,我只有好冷喔的感覺(活該我把外套脫掉,然後司機又不見了),脖子上的圍巾是我在曼德瓦的戰利品,80盧比,哇哈哈哈!!!!但是一點也沒有保暖到,這裡廁所很乾淨喔(在印度要遇到很乾淨的廁所是會有好心情的)。
我拍照這地方往後走100公尺左右就得脫鞋,去印度會發現,脫鞋不是在要入內的大門口,往往是在主建築前幾百公尺就得脫鞋,這大概是ㄧ種誠意的表現,不過苦了我們這些不習慣赤腳的人。
一樣有很大片的綠地,很寬廣,當天的天氣好極了,要不是11點就得進機場,我還真想在這多晃晃瞧瞧。
外觀長得很像雪梨歌劇院的靈曦堂,設計建造完成於1986年。其靈感其實主要是來自於蓮花的造型,和蓮花在印度教和佛教文化中所呈現的哲學思想,故又名蓮花寺。
靈曦堂是由九個大水池所環繞著,這樣的設計不只是為著外表美觀,還兼顧著消暑和消防的功能。裡面的光線都是自然引進,門口告示牌上寫著:歡迎任何宗教信仰的人入內參觀和祈禱,而內部是禁止攝影說話的,我們選了張椅子坐了下來,抬頭往上看,心中默默的祈禱著,靜坐的同時也感到片刻的寧靜。
走出來之後,會有義工發給我們介紹該宗教的DM,聽說有七十多種語言呢。
在蓮花寺外面,這印度女孩主動要求與我拍照。
(我很喜歡印度人的五官,眼睛都很深邃,而且皮膚剛好是我喜歡的那種不太白也不是太黑的健康感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