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12 21:53:51| 人氣1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Too Loud a Solitude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solitude.
像我這樣的一個人,看完了捷克作家(他的好友兼研究者Radko Pytlik稱他為The Sad King of Czech Literature)Bohumil Hrabal(中譯:赫拉巴爾)<過於喧囂的孤獨>時,不免嚇了一跳,幾乎沒隔幾段故事裡的打包工漢嘉就會告訴自己"我的學問是在無意中獲得的"(p15)"我的學問是在無意中獲得的"(p41)"我不幸地在有幸中獲得了學識"(p72)....每次出現這樣的句子,我就想到自己.

有人得到知識是天啓,有人則因洞見,漢嘉也是洞見者之一.而在我,真真只是無意中獲得學問的,應該更精確的澄清為:獲得對學問的興趣.像漢嘉那樣紮實的學識,我又焉能致之?

也唯有在這一個句子裡,我才想到自己.曾經在靠近邊緣的地方流浪,離書本何其遠的地方生活和成長,當我費力地把一本又一本的書好好打包進心裡時,才感到希望和喜悅.

那也是當書本等於學問等於另一個廣大殿堂的象徵在我心中成立後,才懂得捉住文字,讓它成為迷宮裡的線頭,得以帶我走出灰暗的地洞.地洞外面也並不盡然是鮮草繁花,風雨塵埃不少,但終究是廣闊的世界.

想到<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的特瑞莎,挾著在她生活的氛圍中沒人看得懂的一本書,因為那象徵著另一個世界入場券,也表示她和周圍只用感官生活的人有所不同,她在小酒館裡當侍女,直到湯瑪士從時間的流中撿到她......雖然那跟她的入場券不大相干.

有多少人是這樣開始愛上閱讀的呢?那些鉛字,代表著一個也許尊榮,也許虛無的世界.而我就抱持著小小的虛榮,不小心獲得了一點點知識.

生命於是開始沈重,我被拋進了圖書館一如漢嘉待在充滿廢紙的地下室.

卡西勒說,人之為人就是因為人是符號的動物,而其中藉以辨識的條件之一便是人有語言.情感語言還不算數,因為其他動物也可能有,重要的是命題語言--亦即客觀理性的反省思索,這使人能抽身於經驗之外,歸納與分析外界事物.也就是說,我們除了切身的問題外,還要擔心整個世界.

漢嘉不就是這樣?不幸中獲得的學識使他知道侷限外的世界,同時他也開始擔心起整個世界.他知道天地不仁,聖人不仁,而當捷克文化被摧毀被掠奪時,他認為自己犯了違反人性的罪,所以痛苦的要求警察拘捕自己.

若不然,他可能會像敦煌洞窟中的馬道士一樣,把曲子詞當取暖的柴火,把一車車的故紙買成換下酒菜的銅板.原來無知使人容易過活.

但漢嘉從未怨恨過他無意中得來的學識.記得小時候看到越劇中的黛玉焚稿:
我這一生與詩書做了閨中伴,與筆墨結下不解緣, 曾記得菊花賦詩才能顯,海棠結社任主編, 怡紅園群芳論文奪魁首,瀟湘寄情題新篇, 一生心血詩中見,刻骨銘心情意綿, 不望玉堂登金榜,但求知音明心願 ...

我記得十多歲時看過的一個版本是:...讀了書便添了多少的煩惱,識了字便生了無窮的魔根,想當年把詩與書做了閨中伴,筆與墨成了骨肉親.....不求高臺明第登金榜,只願能高山流水遇知音......

曲子中揣想黛玉是後悔讓她得以與大觀園眾姝不同的學問,而詩書在一個孤寂的女子心中只為了遇見知音,既然知音已去,則不如一切都從未開始...曲子裡是有怨的.

漢嘉並不怨恨知識,即使給他帶來了那麼多難以負荷的痛苦.他只是有點畏懼,畏懼從污紙堆中揀擇出的三噸珍貴的書籍會壓下來,壓垮他單薄的靈魂.

我也不怨恨知識,畢竟那是我一輩子夢寐以求的殿堂,我只是把珍貴的文字一頁頁撕下來,取暖.

Bohumil Hrabal(1914-1997)
www.hena-com.hr/beletristika/ hrabal.jpg

台長: 文學的慰藉
人氣(12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