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波士頓墓園一)
在西方旅行,遊墓園似乎也成為旅程的一部份。此刻墓園不但屬於葬身之地,它已成為人們藉以憑...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6-07-16 04:16:55 | 回應:4
《最後的共產黨員》的VCD在新加坡發行了。一口氣買了三張,兩張是要送給台北的朋友,其中一位在大學教電影,常播映...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6-07-08 13:28:41 | 回應:4
(圖:《拜論詩選》、《裴多菲詩選》、《普希金詩選》、《雪萊詩選》、《泰戈爾詩選》及泰戈爾的《故事詩》
中文...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6-07-01 17:35:03 | 回應:4
街頭塗鴉常被看待為一種社會心理符號。其動機可以是好玩、尋找樂趣,又或渲洩情緒,以及表達憤怒。換言之,它也是一...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6-06-26 17:50:24 | 回應:0
在網上購買英文書,獨偏愛abebooks網上書店,主要是學術書籍較多,而且服務甚好。一般網上書店郵寄方式有多種類型...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6-06-22 23:00:54 | 回應:0
以前家還在關丹時,偶爾坐長途巴士會經過黑風洞的附近,遠處望去,浮現的卻是揮汗攀登那二百多階的樓梯,還有洞裡...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6-06-15 21:22:43 | 回應:9
六四前夕,朋友寫信來說,六四那天,他會到維多利亞公園參加六四的燭光紀念會,並說了一句:「我們都是六四世代嘛」。...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6-06-05 16:52:36 | 回應:5
讀了近日有關警察在KLCC對和平集會的群眾使用暴力的新聞報導,還有獨立媒體上刊登的圖片與現場紀錄短片,看見會中...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6-05-31 00:27:56 | 回應:0
不知耗資多少金錢的水上回教堂。夜光照映下,光影浮動,遠處望去,宛如一座閃亮的皇宮。在登嘉樓,回教堂處處可見...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6-05-24 15:56:03 | 回應:0
四月份是新加坡電影節,對在埋頭寫論文的我,本來只敢悄悄的偷望,不敢太過分心,豈知卻瞧見了兩部拍攝薩依德的紀...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6-04-28 01:32:57 | 回應:0
到甲板(papan)尋找鞋店,是趟意外之旅。其實也構不上「旅」,朋友需要找間比較有古早味的鞋店作拍片場景,我們便...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6-04-22 02:45:48 | 回應:0
我接下來要說的,是與「安琪的狂想曲」(À la folie... pas du tout)不一樣的故事。如果你看過這部電影,便會知道...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6-03-22 04:08:15 | 回應:0
讀到《東方日報》這則報導(20.3.2006),想起了前陣子回家看了翠梅的短片《南國以南》,裡頭紀錄的正是關丹越南難民...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6-03-20 19:20:27 | 回應:0
從「解脫場」門進去,宛如進入一個廢墟地。地上堆滿被丟棄的物件,垃圾散落,周圍都是木板與雜物,凌亂不堪。古廟的...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6-03-17 01:43:36 | 回應:0
在大量訊息流動的今日,任何東西都容易變成一種「媒介」或文化符號。我們都相信每一件事情、每一個物件,乃至每一個...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6-03-08 01:39:57 |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