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是人的天性,面對變化無常的大自然,更是人類逃避的起點。當狂風暴雨來襲、烈日酷雪加身,人類選擇的,不是用那脆弱、渺小的血肉之軀與自然對抗,而是逃離那嚴苛的環境,另覓安全、舒適之處,也才有機會孕育那不同於其他飛禽走獸的精緻文明。然而,弔詭的是,這樣逃避的心態,就像無可避免的輪迴,即便是處在安逸的環境,仍然會受到不同於生命威脅的心理壓迫,以及無法掌握現實的虛無之感,種種無奈,竟又讓人想逃到那杳無人跡的遠方,寧願不遠千里跋涉,只為回到當初一心想逃離的原點……
約莫兩個多月前,在一次與朋友Mia的閒聊中,得知她考慮參加雪山的健行活動,我這個連雪都沒看過的土包子,聽到這個小女子居然想去參加這種「玩命」的行程,不由得好奇了起來,連忙要她把資料轉給我看,自己也上網找了些資料。看著山這麼高(雪山主峰海拔3,884公尺),心情也不知怎地也愈來愈High,其中一張此景只應高山有,平地難得幾回見的翠池(海拔3,520公尺,全台最高的高山湖泊)照片,更是完全擄獲了我的眼和心,當下決定,我也要上山一探究竟不可;於是,除了一股「憨膽」,裝備和體力什麼都沒有的我,也厚著臉皮跟著他們一起報名了。
朋友笑我不怕死,事實上,我不但很怕死,而且怕得要死。不過既然下了決心要開始我的第一次「壯遊」(印象中退伍之後,就沒做過要以性命相搏的事了,所做過最驚險的事情,大概就只是坐坐海盜船而已),事前的準備工作可不能馬虎,畢竟這是我第一次挑戰這麼高的山,自知只憑一股熱血,是絕對不足以攻頂成功的。
備妥裝備是首要任務,由於完全是個登山菜鳥,裝備幾乎樣樣都缺,只得跟著有經驗的前輩採購;殊不知,原來登山也是個奢侈的運動,為了抵禦高山的惡劣天候,每項裝備使用特殊材質,所以,價錢自然不會太低。我心想,既然頭都洗了,怎有不剃之理?憑著一股衝動,咬著牙,把必要的裝備都買齊了(那句話不是這麼說來著: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裝備搞定,再來就是練體力了。自從知道此生無望進入大聯盟跟王建民當隊友後,自暴自棄的本人就放任體能逐日下滑,幸好還頗有自覺,知道再這麼墮落下去,上雪山必掛無疑,行前幾個禮拜特地讓受冷落已久的腳踏車「小白」重出江湖,有空就騎它個50公里,外加跑步、爬樓梯,就是希望不要在我征服雪山之前,就先被她給撂倒了!
2008年3月6日,期待已久的一刻終於來臨。來自四面八方的一群人,或許彼此不完全認識,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這幾天他們將短暫成為生命共同體。乘著夜色,搭上小巴士,帶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隨著一路的顛簸,忐忑不安地到了武陵農場的雪山登山口。
那時已經接近午夜,下了車便感到一股寒意襲來,大夥下了行李,將背包上肩、頭燈打開,短暫舒展一下筋骨後,便往此次行程的第一個目標──七卡山莊邁進。這摸黑所走的2公里路程,幾乎把在平地上走路不會遇見的狀況都碰上了,背著十幾公斤的裝備,頂著低溫在高海拔地區爬坡,腳步和呼吸的節奏完全被打亂,走不到10分鐘就已氣喘吁吁、汗流滿身,我暗想,不會在這段路上就要提前出局了吧,幸虧有嚮導隨時提醒我們調整呼吸、步伐,身體狀況也漸漸適應這種天候,大夥「不太費力」就走到了山莊就寢,是啊,比起未來幾天的路況,這2公里應該算是最幸福的一段了吧!
不知道是因為太興奮腎上腺素分泌旺盛,還是到了新環境認床,在雪山的第一個晚上幾乎沒有睡著,就在睡袋中翻來覆去數次後,天就亮了。感謝山神,是個陽光普照的好天,不過氣溫仍低,用沁涼的冰水刷牙、洗臉,實在不太好受,只好拿出服役時的速度,2分鐘解決。吃完嚮導精心準備的稀飯、小菜,第二天步行5.1公里、爬升637公尺的目標,正等著我們。
白天健行,沿途看到了雪山山脈不同於夜晚的另一種風情,看著如畫的風光、呼吸著平地沒有的森林芬多精,和煦的陽光灑在身上,儘管背包仍重、陡坡不斷,心裡還是有種愉悅、輕鬆之感。不過很可惜,這樣的愜意持續不了多久,隨著行走的時間拉長、太陽愈見毒辣,體力快速流失,身上的背包感覺從10公斤變成20公斤,腳步也愈來愈蹣跚、凌亂,對大夥的體力與意志力都是一大考驗,就在瀕臨崩潰之際,第一個階段目標「哭坡前瞭望台」到了,嚮導讓我們在此稍事休息,再帶我們攀越那走到會讓人想哭的「哭坡」。
之所以稱為「哭坡」,是指七卡山莊到東峰這段路,登山者好不容易爬過了數不清的之字形山路,又要面對這條約50度直通而上的碎石坡,確實會讓人有欲哭無淚的悲哀。不過在上哭坡前有個告示牌,寫著「哭坡不哭」,因為坡度雖陡,卻僅有400公尺,過了這段,今天最主要的目的地之一──東峰,就快到了。
同行夥伴告訴我一個訣竅,爬哭坡時,千萬別往上看,因為看到這麼陡的坡度,未走腿先軟,只要盯著前一個人的腳步跟著走,就會不知不覺走完這段路。我試了試,還真的有效,雖然不至於健步如飛,一步一步地埋頭走,的確有助於集中注意力,當你一心只想著:我要上去、我要上去,念力激發潛能,再遠的路都有辦法走得完。終於、終於爬完了哭坡,接下來的路就稍稍輕鬆點了,雖然還是有點累,我拖著疲累的身軀,仍然硬撐上了東峰(海拔3,201公尺,告示牌上的3,150公尺並不正確),攻下了百岳的第一個山頭。
站在東峰向遠處瞭望,雖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那種壯闊豪氣,但心裡依舊是滿足的,那畢竟是經過一番努力過後的成果,累得十分有價值,上來那段路的辛苦,與眼前的美景相較,已微不足道了。由於視野遼闊,往前遠眺,還可以看得到今日最終休息地──369山莊,正在不遠處呼喚著我們,能量頓時又提升了不少,加足馬力一路下行。而沿路上開始出現愈來愈大片的積雪,則提醒著,我們即將再見識到雪山的另一個面貌。
到達369山莊的時間不過是當天下午4點,但那跋涉的疲勞,卻讓我覺得像是經過了3天3夜,我知道,今晚將可一夜好眠。
這4天行程中的重頭戲來了!今天我們將要攻上雪山主峰。由於前一個晚上早早就寢,即使被其他團的山友吵得難以入睡,很幸運的,我還是睡得安穩。凌晨4點,嚮導一一叫醒隊員,快速用完餐後,大家終於可以捨棄前兩天重如千斤的大背包,改帶攻頂用的小背包,外加無比的信心與一點點不可知的恐懼,往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地前進。
隨著海拔高度不斷增加,那時氣溫已是攝氏零度以下,寒風撲鼻刺骨,雖然陽光依舊,身上的負重減輕不少,但這趟攻頂之路,走來也不輕鬆。第一個關卡,就是穿越名聞遐邇的黑森林。一進入森林區,步道與坡壁均被白雪覆蓋,大夥的登山鞋上必須加裝釘爪才得以安穩行走。聽著釘爪踏在雪地上沙沙作響的聲音,心裡有點雀躍,也有點不安。高興的是,生平第一次看到如此壯麗的雪景,而且就在眼前,俯拾即是;另一方面,則擔憂雪路難行,不知這一路下去,還會有什麼難以預料的狀況發生。
幸而除了蜿蜒的爬坡、氣溫稍低之外,並沒有遇上什麼麻煩(也沒遇到可能出沒的台灣黑熊,是該慶幸,還是該可惜?),沿路上如明信片般的北國雪景,也適時地分散了我的注意力,讓人暫時忘卻了大腿的痠痛。一行人算是順利地抵達了第一個中繼站──圈谷(亦稱冰斗,海拔3,650公尺,為冰河侵蝕留下的地形,呈完滿的U型凹槽,為台灣最大的冰河遺跡地形區)。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驚嘆,望著前方蒼茫無際的雪景,也讓人感受到人類的渺小。
也就在此地,嚮導宣布,想完成最後攻頂任務的人跟他走,沒法再走下去的人就原地休息。我當然是再累都要義無反顧地跟著嚮導出發,可惜愈往上走,積雪愈厚,我們的釘爪抓地力不夠,硬要上去的話可能會下不來,嚮導眼看情況不妙,便打消攻頂念頭,原路折返。其實聽到要撤退那一刻,我心裡的感受是很兩極的, 一來,是因為都已經累了這麼久,就差臨門一腳,就可以攻頂成功,然後下翠池一睹我心目中的天堂;二來,是因為惰性作祟、意志力薄弱,抵抗不了酷寒與陡坡,聽到可以撤退,心裡還有些暗暗高興;總之,不管是不甘願還是開心,我的雪山登峰之旅就在此劃下句點了。
既然攻不了頂,嚮導索性讓我們在圈谷停留久一點,讓大家盡情拍照、打雪仗,當然,還有免費的滑雪。我這個平地小孩,在這裡可算是開了眼界了,以前從沒想過可以在台灣賞雪、玩雪,甚至滑雪,這趟旅程真是值回票價了。大夥玩得開心,嚮導在一旁可也沒閒著,他忙著生火為大家準備高山咖啡,又不知去哪摘的高山野生番茄與大家分享。在三千多公尺的高山上享用熱騰騰的咖啡,配著冰鎮番茄,雖然稱不上是人間美味,但這種經驗,一生又能有幾回?
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這回雪山行我有深刻的體驗。就在大夥在圈谷吃飽喝足,玩夠本之後,我們沿著原路準備回到369山莊休息,由於黑森林路段回程是下坡居多,所以特別危險,看倌可別認為,既然都是下坡,有何困難可言?就是因為坡度既陡又因覆雪路滑,加上步道又窄(僅容一人通行),一旁是山壁,另一旁就是深不可測的斜坡,那一段路,讓沒有登山杖輔助的我走得更加戰戰兢兢(我確定我有懼高症)。就在我手腳並用才能前進,自身難保之際,同伴Mia就在我面前因為失足而滑下山坡,那一瞬間,我真的有這輩子再也看不到她的驚恐湧現,好在她反應不差,及時用腳煞車止滑,嚮導也很快現身搭救,結束這場虛驚;而我,基於新聞從業人員的天職,自然也本能地拍下她落難的照片,為這趟旅行留下最難忘的一個畫面。
經過了艱辛的前3天,第4天的行程就顯得輕鬆許多,因為離開369山莊,折返東峰看日出後,就要沿原路下山準備回家了。或許是歸心似箭,或許是急著下山找廁所、盥洗,大家飛也似地衝下山。去時的上坡路,大家連喘氣都來不及,到了回程下坡,居然都還能有說有笑。然而我們與雪山這4天短暫的相遇,也就在回到4天前的起點雪山登山口後,必須先跟她道別了。不過,這絕對不是結束,因為我暗自在心裡與她許了個約定,待他日準備更充足之時,必是我們再相會之日。
這幾天下來最大的體驗,就如這句我改編的俗諺所說:住在台北,才知道錢少;上了雪山,才知道自己身體不好。我這個沒錢的城市鄉巴佬,即便登山行前有刻意運動,但畢竟體力這種東西,是慢慢累積而來,不是臨時抱佛腳可以換得的。雖然這幾天健行,腿力、肺活量都還負擔得過來,行前一直擔心的高山症,也很幸運地沒發生在我身上,居然行有餘力還能幫助別人,不過總覺得體能狀況還可以調整得更好,可以爬得更輕鬆一點,不過,這也提醒了我,回到平地,一定要保持運動的習慣,是這次雪山給我最寶貴的一堂課。
此行沒能攻頂的確有些遺憾,不過就如嚮導所說,山不會跑,要攻頂隨時有機會。這幾天的親身體驗也告訴我,登山的美妙不在於攻頂於否,而在享受期間的過程,用尊敬的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麗與嚴酷;憑著自己的筋骨與意志一步一步完成目標,超越自我;同伴間的相互扶持、患難與共,擁有這樣的收穫已經超出我的預期太多、太多,即使有幸上了主峰,也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這或許也是山神冥冥之中給我的一個考驗,要我把心態與體能都調整到最正確的狀態,才夠資格上山一窺她的堂奧。
說來好像有些可笑,現代人選擇逃避的方式,竟是把自己丟到一個讓身心都更加受苦的環境,重返幾近原始的狀態,寧願3天不洗澡、每天走那些遠得要命的路程、吃著粗茶淡飯、與一堆陌生人睡通鋪,忍受震耳欲聾的打呼聲……卻仍甘之如飴,為的只是,再度回到那當初急欲逃離的地方之時,能夠發掘往日沒發現,或沒好好珍惜的甜美滋味,然後如獲至寶地擁抱它,讓下一個逃避的念頭,可以慢點出現……
我想,這就是遠行的意義。
更多照片請看:
http://picasaweb.google.com/Navypgg617/2008030609_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