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須承認,一向對演藝圈訊息沒太大興趣且遲鈍的我,是在許瑋倫發生車禍後,才開始注意並去認識這個女孩。在此之前,對她粗略的印象僅止於聽過名字、知道她是偶像劇演員,若她跟楊丞琳或王心凌站在一起,那我肯定搞不清楚誰是誰……
直到她發生意外不幸身亡,媒體反覆播送著她的生平,我才赫然發現,她並不是如我想像中那些靠著「青春無敵」闖蕩演藝圈的小女生,而是年紀與自己相仿(還念過同一所大學)、不只貌美更多才多藝的氣質女星,能演、會寫、還彈得一手好琴,在目前只重外表和年紀的台灣演藝圈,實屬難得的少數,甚至還被譽為極有潛力的新生代演員。或許是天妒紅顏吧,一顆璀璨的新星正要發光發熱之際,卻被一場突來的意外奪去生命,自此香消玉殞,倩影被迫永遠停格在花樣年華的28歲,徒留影迷的無限唏噓與遺憾……
看到一個年輕的生命遭逢不測,即使對方與你素昧平生,任誰都會心生一絲遺憾與同情之感,更何況是一個頗具知名度,又是社會主流價值所認可的「美女」。人對於美好的人事物總是多了一份關心與同理心,所以她的意外經過媒體報導、渲染之後,牽動了這社會大多數人的情緒,看看從許瑋倫受傷昏迷開始,不但連續幾天成為全國的新聞焦點,占滿各大媒體的重要時段與版面,整個社會不管是不是她的粉絲,都可以感受到那股哀傷的氣氛,各界為她祈福之聲不絕於耳,甚至在她不幸身故之後,有名患憂鬱症的網友,在部落格上寫下攻擊許瑋倫的字眼,立刻招來百萬網友圍剿,癱瘓網頁,在在都說明了,一個名人,他的一言一行、生老病死,幾乎可以引導甚至影響整個社會的集體行為(情緒),然而這種情況發生在年輕貌美的女性身上則更加明顯。
難道這個社會獨厚美女?在我看來的確如此,至少媒體是這樣的。約莫在許瑋倫噩耗傳出的同時,曾經幫台灣拿下第一面奧運獎牌,在田徑場上留下多項傲人紀錄的「亞洲鐵人」楊傳廣,也因肝癌病逝於美國,可是這位正港「台灣之光」的死訊卻沒有得到太大關注或版面。相較之下,許瑋倫的新聞卻從她車禍開始,就沒有在各家媒體的重點新聞時段或版面缺席過,而且隨著病情急轉直下,占據的版面與日俱增,新聞熱潮直到近日才稍事趨緩。
耽溺美好的人事物本是人類天性,媒體為了銷量或收視率考量,不斷消費女明星之死也不讓人意外,只不過報導的比例實在到了嚴重失衡的地步,如前所述,曾為我國體育界立下汗馬功勞的英雄過世,媒體卻鮮少聞問,這樣天壤之別的新聞處理手法,讓人不禁質疑,媒體不管是有心或無意,其實是在強化一種根深蒂固的物化女性價值觀:只有「美女」才有賣點,才值得關心;至於凋零的老兵,即使過去再有貢獻,如今遭社會淡忘,票房不再,自然也不太值得紀念了。雖然這兩個案例背後的故事性或有差異,影響了媒體編輯台的判斷差異,或許不能一概而論,不過看到媒體這段期間以來,用如此粗糙而灑狗血的報導方式,來搏取收視率,讓我無法說服自己,這些報導不是出於商業考量之下的產物。
既然要用疲勞轟炸式的報導讓閱聽大眾滿足所謂「知的權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段期間,媒體到底報了什麼「真相」?很可惜的,當媒體遇上藝人的新聞事件,永遠維持一貫的八卦式報導,主角是女藝人尤甚。從意外伊始,媒體就不斷關心許瑋倫是否會因此毀容,傷到甜美臉蛋,演藝之路就此斷送(這種醜態從林志玲墜馬事件,媒體關心的不是她的傷勢,而是她的美胸是否因此變形,就畢露無遺了),再不就是反覆炒作她過往的缺憾情史填充時段,至於事發原因的鑑識進度,卻著墨甚少,反而是到了新聞熱潮快退了才開始有人關心,我實在不明白,口口聲聲說要與閱聽大眾站在同一陣線的媒體,在這種節骨眼做導這些毫無同理心,甚至讓人更傷心的報導,會得到什麼共鳴?
而最讓我為之氣結的是,每次有意外新聞發生,總是有泯滅新聞專業的爛媒體(可悲的是為數還不少,似乎已成了常態),刻意把意外事件跟毫不相關的「巧合」做某種程度的連結,企圖製造一種懸疑的戲劇化效果,這種例子屢見不鮮,此次也不例外,一堆荒謬可笑的媒體自說自話,不斷影射這樁意外似乎是冥冥中注定,從車禍現場一本沾有許瑋倫血跡的雜誌,恰好血跡落在一頁有電影《死亡筆記本》廣告的頁面上、許瑋倫死亡日期是1月28日,與開車肇事助理家中門牌128號吻合,到許瑋倫生前曾拍過駕車片段的電影……等不勝枚舉的例子,都被拿來大作文章。這些鼓吹怪力亂神到近乎反智的媒體,居然膽大妄為到以為自己有能力把觀眾當成無知的愚民耍弄,是我最無法忍受的,我呼籲大家應該共同唾棄並抵制這些媒體!
紅顏薄命固然讓人哀傷,但媒體罔顧新聞專業與倫理的報導更讓人憤怒。對於早逝的青春,謹獻上最沉痛的祝福之意,願她一路好走,在另一個世界繼續她來不及完成的夢;至於媒體的脫序現象,我悲觀地以為,並不會因為誰的離世而終結,而我這種狗吠火車式的自言自語,恐怕還得獨白個好幾回。
照片翻攝自《蘋果日報》懷念許瑋倫部落格
文章定位: